學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12:01: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學分

藝校藝術實踐學分探究

一、什么是實踐學分

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計算學生完成學業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而實踐學分,則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根據自己的專業從事實踐活動而獲得的具有實踐意義的智力成果或參加科技競賽取得優秀成績,經學校實踐學分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認定后被授予的學分。在具體的實踐學分管理中各個高校根據自身對實踐學分的理解以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對“實踐學分”的命名也有所不同。例如,黑龍江大學將這種學分管理模式稱為“三創學分”,大連理工大學則是“獎勵學分”這一提法,中山大學等三所院校使用了“科研學分”這一提法,沈陽師范大學等大學則根據自己師范院校的特殊情況將這一管理模式稱為“創新學分”,除了以上四種提法之外還有“項目學分”“研究學分”等不同的提法。筆者根據藝術院校的特殊性以及學生學分制管理中的特點認為“實踐學分”這一提法更合適高等藝術院校的實際情況。

二、時代背景

高等院校實行藝術實踐學分管理是有其自身的時代背景的。眾所周知,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自身生存發展的基礎。在高等藝術院校中設立實踐學分,正是高等藝術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們在探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多元化人才進程中的探索結果的不斷深化與完善,是高校藝術院校主動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如何使自己的學生更具有競爭力的一種有益探索。

三、理論依據

1.“教學做合一”思想

查看全文

德育學分制探究論文

一、德育學分制的涵義

德育學分制是通過量化的標準,對包括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實踐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以提高學生接受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發展的一種德育管理模式。

德育學分的評價借鑒了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的評價內容和方法,融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和德育載體于一體,并以學分的形式加以規范。在德育學分制中,每個學生每學年只有接受一定量的專題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活動才能獲得必需的基本分,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一些學術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獲得一定的附加分;當學生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行為時也要有適當的扣分。學生每學年的總評成績達到合格底線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分數的高低將成為各種評優活動的直接依據。實際上,在德育學分制中,德育成為每個學生每個學期均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其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渾然一體,主要是從思想、道德、心理、行為等層面展開。

二、德育學分的基本內容

實施和操作大學生德育學分的目的,是從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角度,形成有助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的學校德育工作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為此,大學生德育學分的實施,我們是從“基本學分”和“獎懲學分”兩個方面進行的。

1.關于基本學分的內容和操作

查看全文

高校學分制教學模式研究

為了順應高校綜合性人才培養的需求,各大高校開始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改革,通過學年制、學分制、綜合式學分制等逐步探索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最佳方案。全面分析學分制與服裝設計專業的改革目標和方向,并總結經驗為深化學分教學改革、提高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學年制、學分制的核心內容

學年制是高校明確規定學生每一年每一學期應修的學分,并要求學生應在指定的時間內修完所規定的所有課程,大學本科一般實施四年學分制,大專一般是三年學分制,屬于完全學分制。而所謂學分制是一種教育模式或學分的管理制度,學分制的核心內容是選課,選課是以學生為主,課程體系為輔,通過績點和學分來衡量學習的質和量,以及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1]。目前,高校普遍推行的是學分制教學模式,學分制相對學年制更加靈活,時間上更富有彈性,更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只要學生在畢業前修滿一定的學分就可以順利畢業,學分制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學年和班級的限定,以一種完全開放的課程體系作為客體。

二、服裝設計專業學分制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

(一)學分學年制。學分學年制其實是一種不完全的學年制,既是學年制又是學分制,這是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初期的主要形式,改革內容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分的管理辦法和學分如何定量,學位和績點的管理辦法等;二是設立選修課程,仍然以必修課為主,占總課程量的90%左右,而選修課程只能占總課程數量的10%左右,所以,就比重來看學分學年制還是以學年制作為主體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仍然有部分高校沿用,教學成果比較顯著。但這種模式很難在向前發展,必須調整課程結構體系和課程的配置等方面,學生按照高校的計劃按部就班的系統學習,對于零基礎的服裝設計的學生來說比較適合,從大一到大二主要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為專業課打基礎,在大三開始陸續的學習專業,比如,服裝效果圖、服裝設計(一)、服裝設計(二)、服裝設計。(三),并對應服裝結構設計(一)、服裝結構設計(二)、服裝結構設計(三),所有規劃的課程必須有序的學習,所有的課程是一種承接的遞進關系。(二)綜合式學分制綜合式學分制是目前高校教學模式中形式最豐富、最具辦學特色的學分制教學模式,綜合式學分制的教學理念更加先進和成熟,主要采用的是先基礎教學后分專業方向教學的綜合模式,前3個學期基本是掌握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時期,從第4學期開始有專業方向針對性的教學,并形成不同方向的選修模塊,全國高校綜合式學分制的組合形式多種多樣,主要以“1+3制”“工作室制”“3+1制”等為代表的綜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近年來教學改革的熱點,具體內容如下[2]。第一,“1+3制”。大部分的藝術類高校采用“1+3制”,就是1年的公共基礎教育,部分專業部分方向,3年專業教育,從第二年開始分專業方向。比如,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環藝設計、工業設計、廣告設計等,屬于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教育理念,“1+3制”主要出現在美術學院,第一年的學習中將所有的基礎課都涵蓋進去,學生可以在這一年的學習實踐中,規劃自己的興趣方向,在第二年開始分專業,這樣會避免很多學生在報考專業的時候盲從,有一年的緩沖期,對于藝術類的學生來說很重要。第二,“工作室制”。目前,“工作室制”是高校最熱門的教學模式之一,是實踐教學的一種形式,專業方向以企業專家和校內教師為導向,組建專業方向的設計制作團隊,形成作坊式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順應了高校轉型的潮流和發展方向,更加注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完全自愿選擇工作室,并根據工作室的項目課題規劃教學內容,并且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目前,“工作室制”是應用型大學普遍采用的學分制教學模式,比如,北京服裝學院、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魯迅美術學院、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等采用這種形式,這種學分制非常靈活,學生只要修滿工作室課程的學分就可以更換工作室。第三,“3+1制”。“3+1制”是指3年校內學習,1年校外實習的組合形式,這種學分制模式可以促進校企深度合作,高校與企業無縫對接。目前,高校大部分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但在近幾年的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問題,比如,學生在企業無法頂崗實習,實踐能力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很多企業放棄與高校的長期合作關系等,所以,現在又派生出“3+0.5+0.5制”的教學模式,將1年的實習期拆分成半年校內實習對接企業產業鏈,半年企業頂崗實習,這樣的模式比較科學,前三年是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等綜合的學習期,雖每個課程都配有實踐學時,但學生缺少集中實訓的機會,在第一個半年校內或基地實訓中,可以讓學生在進入企業前有個緩沖。第四,國內外合作辦學。國內外合作辦學已成為某些高校特色辦學模式,引進國外的優質資源,彌補國內教育的不足,互通有無,共同培養高素質人才,主要的形式有:“3+1制”和“2+2制”,“3+1制”指的是3年國內學習,1年國外學習,或者2年國內和2年國外學習,只有當學生在國內的學習期間完成所有的課程,得到相應的學分才能夠申請到國外高校就讀,當完成國外學分后才能順利畢業拿到大學文憑[3]。綜合式學分制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這4種形式可以相互貫通,同時引入,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還促進了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多元化發展。(三)自由學分制。自由學分制也是完全學分制,是一種強調課程而忽視專業的學分制教學模式,所有課程全部開放,學生自由組建自己的課程表,根據必選課、限選課、任選課所構成的高校網絡平臺,學生可以上網自由搭配選擇,所選學分夠每項標準即可,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課程管理為輔的教學新型模式,南京藝術學院采用的是自由學分制,有利有弊,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可以按照自己喜好選擇課程,但對于基礎不夠好的學生來說,前期沒有一個系統有序的基礎搭建,后期拔高的課程完成質量是不確定的,所有自由學分制的模式對學生和學校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三、結語

查看全文

中職學校德育學分制的實施

摘要: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大數據”的先進科技手段不僅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刻地改變甚至引領著學校教育的改革。中職學校德育應該抓住大數據快速發展的契機,合理利用大數據,實施學校德育學分制,不斷加強中職學校德育學分制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數據;德育學分制;實施;

一、引言

在現代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數據源,每天都產生大量的數據,傳遞和存儲著海量的數據。大數據環境下,信息變化正在高速發展,不斷地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引領著學校教育的改革創新。大數據下的學校德育應該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發現學生的德育行為,進行有效的預測與干預措施,不斷提高學校德育的實效性[1]。

二、大數據環境下學校德育的發展

大數據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主要是指大量的、非結構化的數據。這些數據的產生主要是由于近幾年傳感技術、社會網絡和移動設備的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普及,導致數據量以指數形式快速增加并且數據的類型和相互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2]。大數據環境下,各行各業利用快速收集的海量數據,篩查有效信息,預測事情的變化發展,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大數據的應用就是在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為各行各業提供有效的數據信息,為決策和行動提供科學的依據。“海恩法則”,是指每一件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件未遂先兆以及1000件事故隱患。如果說學生的問題行為是一件嚴重“事故”,它會有各種各樣的征兆,而且經過了很久的隱性積累,這些數據必定引起學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視[3]。在學校德育管理過程中會收集學生品德行為的大量數據,作為學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查找有效數據,并針對學生特點,制定相關的措施,從而提高德育管理的實效性。當前國內教育工作著對于大數據的利用尚處于萌芽階段,特別在德育管理當面的研究更稀缺。大數據時代,學校通過信息技術支持,創設一個具有數據存儲和快速處理數據功能的網絡系統。德育工作者和學生干部共同參與和生成最原始的數據信息,依靠軟件的數據處理能力快速處理和反饋信息。《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指出,要加強隊伍建設,增強信息化應用與服務能力[4]德育工作者必須提高應用數據的水平,才能整體提高學校德育管理的實效性。

查看全文

領導干部學時學分制意見

為進一步改進領導干部學風,建立促進領導干部自覺成為學習型干部的激勵機制,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和江蘇省委、常州市委建立干部學分考核制度的要求,現就我市建立領導干部學時學分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科學人才觀,貫徹落實《**年—2010年**市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以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不斷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文化知識水平和工作創新能力,改善和優化領導班子的知識、專業結構,努力造就一支奮發有為的高素質領導干部隊伍,為我市總體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提供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則

建立和實施領導干部學時學分制,將為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學習提供制度保障,具體工作中將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分類、規范操作的原則;

查看全文

大學學分收費情況考察報告

為深化我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完全學分制條件下按學分收費的實施辦法,由***校長帶隊,學校財務處、教務處一行五人,于20*年7月來到**大學和**軟件公司進行考察調研。下面就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大學從2000級本科生起實行新模式學分制,以選課制為基礎,以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原則,實施新模式學分制。通過新模式學分制的實施,充分發揮學校學科門類齊全和教學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更為開放、靈活并相對穩定的教學教務管理機制,進一步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完善了多通道、多規格、模塊化(3M)人才培養框架和寬、專、交人才培養模式,使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二、**大學按學分收費的基本做法

1、學費的構成

**大學的本科生學費分為專業注冊費和按學分收費兩部分。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學分制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實施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學分制的意義,闡述了德育學分制設計的基本內容,建立了大學生德育學分評價指標體系為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查看全文

高職學分制學籍管理研究

一、TOC理論和學分制的來源

約束理論(TheoryofConstraints,TOC)是以色列物理學家、企業管理顧問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M.Goldratt)在他開創的優化生產技術(Opti-mizedProductionTethnology,OPT)基礎上提出的管理理論,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在制造業生產管理過程中界定和消減制約因素而采取的一些科學、規范的方法或措施,以支持連續性的優化和改進。它把企業在生產管理活動中顯性或隱性的制約因素稱為“約束”或瓶頸,通過排查和消除這些“約束”或瓶頸,使得企業的改進路線與發展規劃更加清晰明確,從而促進企業順利實現目標。[1]學分制的來源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校長艾略特于20世紀初提出,并在今后多年實踐中進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隨后,學分制在西歐國家大多數院校廣泛推行。[2]當時,我國的高等教育制度還一直沿襲著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學分制。1952年,借鑒和參考前蘇聯的教學經驗,我國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分制進行了全面否定并中斷學分制的實施,轉而改為學年制。改革開放后,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了盡快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學分制學籍管理模式逐漸成為高職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我國高職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管理不順暢。在實施學分制管理模式中,部分學生因為沒有修完足夠的學分而不能如期畢業,如此他可以選擇邊工作、邊學習,但由于不在學校住宿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很多難題,這主要體現在學生成績的匯總、分析和處理。[3]同時,學分制管理模式下實行的是績點制,這樣在統計學生平均績點方面比起以往算術平均數的算法,增強了數據處理的復雜性,影響到學生成績統計的準確性。而成績管理工作存在于整個學期,由于學校對于前期未能順利通過考試的學生要進行補考、重修,而導致了成績管理工作時間的不確定性,信息缺乏及時性和準確性,甚至加重了成績處理(如輸入、輸出、查詢、修改等)的工作量,直接影響對成績的系統分析,更加不利于發揮成績管理在教學上的促進作用。(二)教學資源配置不協調。學分制學籍管理制度的靈魂就是選課制。為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不同特質的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學分制管理模式為學生自主選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實行完全學分制后,就意味著每學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課表進行學習,無需一致的上課時間與地點,這就要求學校向學生提供的課程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等方面更加的完善和先進。除此之外,與之相連的輔助部門,后勤服務部門應該調整相關場所的開放時間,如圖書館、宿舍、食堂等,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要求。但由于近年來高職擴招,導致部分高職的教學資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完全學分制的推行。(三)相關配套制度不健全。有些高職在成績記載方面采用學分績點制,而沒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信息管理平臺,使得學分績點制管理模式未達到預期目標。[4]學分績點制實施后,學校教務處的職能較以往得到加強,但是二級教學單位的職能被削弱,學籍管理方面的職能都集中到學校層面。目前,部分學校將學分績點制管理模式單純視作學籍管理制度,所以沒有發揮學分績點制對學生個性發展和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同樣,由于完全學分制是近幾年才被大多數高職納為教育教學制度,正處于從學年學分制向完全學分制過度的時期,各項管理制度還不夠健全。與此同時,受到高職一些內部的被動性改革的制約,如人事、薪酬、財務制度的改革與完全學分制之間的縫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制約了完全學分制的實施。(四)課程體系不完善。保證高職的選修課程數量至少為學年學分制下的2倍是成功實行完全學分制的基礎。這要求高職提供的課程與應選課程的比例不得低于3:1.但在這種硬性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下,教學資源的匱乏和師資力量短缺,新的問題也就接踵而來:資源與師資的嚴重缺乏,選課種類過于單一;學生選課空間太小;增加了學生的課內學時,減少了學生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習壓力過大,無法提前畢業,等等。這一系列的新問題嚴重阻礙了完全學分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管理制度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高職的教育管理改革中。(五)學生選課不合理高職學生由于長期在一種應試教育環境中學習,自然就形成了學習上的惰性,即上課被動化,下課自由化,考試范圍化。同時,他們又對社會缺乏全面的了解,對個人未來的發展方向缺乏科學的規劃,致使大多數學生在選課時不能結合自身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通常表現為盲目性、隨大流、跟風性。例如,僅憑興趣,選課隨意;避難撿易,刪繁就簡;高低年級選修課的開設差異明顯,前者開設的專業課程“門庭冷落”,而后者開設選修課程“人氣爆滿”,在多數情況下,還出現了多選多退,選而不修,修而不學的現象。這樣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極為不利,同時,也成為阻礙學分制推行的重要原因。

三、基于TOC理論的高職學分制學籍管理優化措施

(一)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成績管理工作對嚴謹性、準確性要求極高,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或遺漏,就會出錯,就會導致成績管理工作缺乏可信度。因此,教務管理人員除了具備基本的道德素養外,還必須學習和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技能,要熟練運用成績管理系統,加強對成績管理工作的監控,保證所提供或者獲取的信息的全面、完整、準確。(二)加強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加強教學資源的整體優化和配置是實施學分制的前提,是實現績點學分制管理的基本保障。學校要開設更多的課程供學生選擇,有更多的教室和實驗設備等基礎設施供學生使用。學校的教學輔助部門和后勤服務部門要以教學為中心,切實做好教輔和后勤保障工作。(三)建立健全相應規章制度。隨著學分制的不斷推行和完善,學分制改革已然成為今后高職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經之路。這就需要各級部門領導的重視,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教學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適時更新教學觀念,作出科學規劃,順應形勢發展。(四)優化選課和成績管理。1.對現有的教學計劃進行修訂。按門類或一級學科對各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整合,建立不同類型的課程平臺,規定選修順序,建立柔性的個性化人才培養計劃,適應學分制管理的需要。2.對現行的“一鍋燴”的選課模式進行改革。就目前而言,學生選課的時間相對集中,缺乏嚴密的監控,導致選課質量不高。因此,為了方便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選課和教學開課信息必須建立常態化共享機制。3.對現行的考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從最原始的集中安排課程考試轉變為依課程教學需要創建人性化考核管理模式——因課而考,因時而考。4.對學分制管理系統平臺的優化。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必須,創建網上互動學習平臺,即把教師和學生從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機會,保證學生選修課程的自主性,形成既能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又能兼顧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和管理模式。(五)強化對學生選課進行指導。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特長和愛好,指導學生精心選擇課程、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進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試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德育學分制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實施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育學分制的意義,闡述了德育學分制設計的基本內容,建立了大學生德育學分評價指標體系為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推行提供了可行方案。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查看全文

大學生德育學分制分析論文

一、實施大學生德育學分制的意義

(一)德育學分制是體現以德育為核心的重要舉措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造就“四有”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顯然,德育學分制是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發展,落實以德育為核心,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二)德育學分制是學生個體德育評估的現實要求

目前,大學生在德、智、體全面發展過程中,智育較為重視,體育也成為學分制的一部分,而作為“首位”的德育卻一直是軟而虛,已經成為高校德育工作的“瓶頸”。高校學生的德育實踐環節尚未形成體系,對學生的德育實踐評估方式量化評分,在知行統一的育人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學生個體德育評估呼喚德育學分制的實施。

(三)德育學分制是提高學生自覺接受德育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