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17:32: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信用危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信用危機

社會信用危機研究論文

摘要:對當下中國發生的信用危機要放到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中考察。傳統社會是小型封閉簡單的社會,人格信用與之相適應;現代社會是大型開放復雜的社會,抽象信用與之相耦合。在現代社會中,信息不對稱及傳統道德共識的瓦解也是造成信用危機的重要原因。對信用危機的治理要從多學科角度,綜合治理。

關鍵詞:信用危機;社會轉型;信息不對稱;道德共識

信用危機是當下中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經驗事實。人人認為是由于人們的道德水平下降引起的這種觀點看似有理,但它無法解釋當下中國所發生的普遍性信用危機。那么信用危機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又如何應對信用危機?本文試圖從學理層面作簡要分析。

一、社會轉型:原因之一

信用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人格信用,另一種是抽象信用。人格信用是基于親情或友情的一種信用形式。抽象信用是基于符號和專家系統的一種信用形式。在此基礎上,我們來探討當下中國的信用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前已備述,信用危機是一個經驗事實。對信用危機的考察要放到當下中國的社會背景下來思考。當代中國是一個轉型中的社會,即它是由傳統鄉土社會向現代市民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是經濟類型的轉向,而且是包括經濟基礎在內的社會結構的轉向,是一種新的生活類型。如果從傳統與現代社會的社會結構進行比較,對這一問題可能會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查看全文

社會信用危機研討論文

摘要:對當下中國發生的信用危機要放到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背景中考察。傳統社會是小型封閉簡單的社會,人格信用與之相適應;現代社會是大型開放復雜的社會,抽象信用與之相耦合。在現代社會中,信息不對稱及傳統道德共識的瓦解也是造成信用危機的重要原因。對信用危機的治理要從多學科角度,綜合治理。

關鍵詞:信用危機;社會轉型;信息不對稱;道德共識

信用危機是當下中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經驗事實。人人認為是由于人們的道德水平下降引起的這種觀點看似有理,但它無法解釋當下中國所發生的普遍性信用危機。那么信用危機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又如何應對信用危機?本文試圖從學理層面作簡要分析。

一、社會轉型:原因之一

信用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人格信用,另一種是抽象信用。人格信用是基于親情或友情的一種信用形式。抽象信用是基于符號和專家系統的一種信用形式。在此基礎上,我們來探討當下中國的信用危機是如何發生的。

前已備述,信用危機是一個經驗事實。對信用危機的考察要放到當下中國的社會背景下來思考。當代中國是一個轉型中的社會,即它是由傳統鄉土社會向現代市民社會、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是經濟類型的轉向,而且是包括經濟基礎在內的社會結構的轉向,是一種新的生活類型。如果從傳統與現代社會的社會結構進行比較,對這一問題可能會得到更清楚的理解。

查看全文

政府信用危機原因分析論文

理論根源

政府信用理論雖然沒有被系統、完整地提出過,但是其它理論學派卻給這一理論提供了豐厚的理論基礎。委托—理論被廣大學者認為是政府信任的理論基礎之一,而委托—情況下的信息不對稱也恰恰是政府信用危機的理論根源。公眾將行政權委托給政府,是委托人,政府是公眾委托的人,政府根據公眾的授權采取行動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務。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人的行為,就需要了解人本身以及客觀環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人的機會主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由于政府對信息的天然壟斷性,另一方面政府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專業,這些都會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公眾對政府監督約束困難。在政府權力缺乏有效監督約束的情況下,委托人和人的關系可能完全顛倒過來,人由于掌握著公共權力而成為管理者。這樣政府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出現反客為主漠視委托人意愿的現象,使公眾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應,公眾也就無法再信任政府。

體制根源

一是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盡管政府行為的失信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即政府未能正確有效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務職能,不能滿意的回應公眾的期待和信任。受封建文化和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我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某些管理者超越公眾給予的委托權力。部門之間、地方之間相互推諉責任或者相互爭奪利益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是約束、監督制度不完善。在實際生活中,我國現行的行政監督機制缺乏應有的力度,監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行政監督中監督主體過多、監督無力和監督職能不明確以及缺乏獨立性現象普遍存在,這些導致權力機關監督幾乎流于形式。

查看全文

政府信用危機剖析論文

作為維系社會共享價值、穩定社會期望模式的復雜機制,“信用”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古老議題。社會信用體系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等,其中政府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整個社會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來推動和發展的。就整個社會信用體系來看,政府信用也面臨著危機。分析當前我國政府信用危機的根源,并從根源上解決政府信用危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目前,我國政府信用危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理論根源

政府信用理論雖然沒有被系統、完整地提出過,但是其它理論學派卻給這一理論提供了豐厚的理論基礎。委托—理論被廣大學者認為是政府信任的理論基礎之一,而委托—情況下的信息不對稱也恰恰是政府信用危機的理論根源。公眾將行政權委托給政府,是委托人,政府是公眾委托的人,政府根據公眾的授權采取行動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務。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人的行為,就需要了解人本身以及客觀環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人的機會主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由于政府對信息的天然壟斷性,另一方面政府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專業,這些都會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公眾對政府監督約束困難。在政府權力缺乏有效監督約束的情況下,委托人和人的關系可能完全顛倒過來,人由于掌握著公共權力而成為管理者。這樣政府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出現反客為主漠視委托人意愿的現象,使公眾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應,公眾也就無法再信任政府。

體制根源

一是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盡管政府行為的失信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即政府未能正確有效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務職能,不能滿意的回應公眾的期待和信任。受封建文化和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我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某些管理者超越公眾給予的委托權力。部門之間、地方之間相互推諉責任或者相互爭奪利益的現象普遍存在。

查看全文

商行信用危機監管敘述

【摘要】信用風險是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加強國有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不僅有利于保障其自身的經營安全,還有利于維護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極強的緊迫性。本文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概述著手,對當前國內外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監管的現狀分析,以及國內外對此主題的研究狀況進行了綜述,并針對我國的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風險管理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使得風險管理的問題日益凸現。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金融業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由于金融監管的放松,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也在不斷加劇,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機——歐洲貨幣危機、墨西哥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這三次大的金融危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引起了國際金融界對金融風險管理的高度重視,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更成為國際、國內金融界關注的焦點。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主要的風險形式。信用風險的管理也成為當今風險管理領域中極具挑戰性的課題。因此,如何防范與降低信用風險已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經濟學解釋

商業銀行在經營中會遇到很多中風險,其中信用風險是金融市場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風險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機構、投資者和消費者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影響著人們對信用風險概念的理解。

傳統觀點認為,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手(受信方)拒絕或無力按時、全額支付所欠債務時,給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帶來的潛在損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貸款的銀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公司。授信方總是會更多地考慮信用風險問題,比如發放貸款的銀行,其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在商業銀行的早期業務中,常常將信貸風險等同于信用風險。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演變和發展,信用風險出現了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

查看全文

政府信用危機探究論文

理論根源

政府信用理論雖然沒有被系統、完整地提出過,但是其它理論學派卻給這一理論提供了豐厚的理論基礎。委托—理論被廣大學者認為是政府信任的理論基礎之一,而委托—情況下的信息不對稱也恰恰是政府信用危機的理論根源。公眾將行政權委托給政府,是委托人,政府是公眾委托的人,政府根據公眾的授權采取行動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務。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人的行為,就需要了解人本身以及客觀環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人的機會主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由于政府對信息的天然壟斷性,另一方面政府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專業,這些都會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公眾對政府監督約束困難。在政府權力缺乏有效監督約束的情況下,委托人和人的關系可能完全顛倒過來,人由于掌握著公共權力而成為管理者。這樣政府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出現反客為主漠視委托人意愿的現象,使公眾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應,公眾也就無法再信任政府。

體制根源

一是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盡管政府行為的失信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即政府未能正確有效地履行其管理和服務職能,不能滿意的回應公眾的期待和信任。受封建文化和計劃經濟體制的深刻影響,我國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不規范,某些管理者超越公眾給予的委托權力。部門之間、地方之間相互推諉責任或者相互爭奪利益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是約束、監督制度不完善。在實際生活中,我國現行的行政監督機制缺乏應有的力度,監督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行政監督中監督主體過多、監督無力和監督職能不明確以及缺乏獨立性現象普遍存在,這些導致權力機關監督幾乎流于形式。

查看全文

我國信用危機現狀分析論文

摘要誠信問題涉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著重論述了誠信的作用和危害,并建議如何塑造誠信。

關鍵詞信用危機失信失信成本

1信用危機的現狀

作為誠信的倡導者,本屆政府在這方面為整個社會帶了一個好頭。200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理亮出了免征農業稅的具體時間表,宣布在5年內全面取消農業稅。一年剛剛過,全國已有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宣布提前免征農業稅。2005年的政府報告則明確提出:明年將在全國全部免征農業稅。報告進一步承諾:“從今年起,免除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苦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并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到2007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使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完成義務教育。”這些允諾的實現無疑是政府誠信的一種體現,是政府對全國人民的信任的回應。因此也換來了社會的穩定。

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一個企業如果不講誠信,注定不能持久生存和發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活躍的企業信用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國企業信用缺失現象嚴重。在建筑業,有些企業還在打國家支持西部教育的經費的主意,導致一些少數民族的兒童在危房中上課學習;在醫療業,經過各種中間商的內部措施使出廠價為4元的藥品到了老百姓手中已經翻了近27倍;在農業用品業,假種子、假化肥、假農藥坑農害農,私自拼裝假冒名牌農用車,違法生產脫粒機、播種機,生產假冒偽劣農機零配件等現象讓我們的農民兄弟們叫苦連天;還有在金融業、商業等等。也正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社會多了一些不穩定。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當然我們個人的信用程度直接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的信用水平。然而,事實又怎樣呢?大家應該都感覺到了,信用危機已經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個人的逃稅、漏稅行為;虛假身份證、文憑;大學生拖欠國家助學貸款行為;個人違約行為等。這些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這些行為深層次的原因不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嗎?

查看全文

破產原因與商業信用危機分析論文

[摘要]商業信用危機已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重塑信用必須走體系化、法制化之路,而科學的破產界限制度是信用法制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商業信用危機。

[關鍵詞]破產界限商業信用危機辯證

一、商業信用危機——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逆流

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卻面臨著一場嚴重的商業信用危機,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的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幾乎都處于被質疑的窘境。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信用缺失而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6000億元,相當于國內一個中等省份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企業信用問題是商業信用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訂立的經濟合同大約有40億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約率只有60%左右。賴賬,逃廢債務和三角債拖欠現象大量發生,其中三角債駭人聽聞。據資料介紹,“三角債”從1988年的320億元猛增至1990年的1000多億元,1990年底突破2000億元大關,1996年大約達到了8000億元,到1998年又迅猛增長到1萬億元左右。2002年,商務部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5855億元,具體地說,因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因合同欺詐造成的損失約55億元,因產品質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約2000億元,因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個人信用問題雖比不上企業信用問題的嚴重,卻也不甘落后,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0月底,個人消費信貸領域僅汽車行業不良貸款總計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81%。由于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沒有建立,個人信用關系混亂,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普遍存在,尤以消費信用實施過程中“失信”現象比較嚴重。

上述種種商業失信行為嚴重擾亂了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后遺癥:

首先,從經濟生活來看,它導致經濟關系紊亂,市場無序,直至破壞國家經濟基礎,威脅經濟安全:(1)多方拖欠而形成的“三角債”和“債務鏈”,不僅使社會資金周轉速度滯緩,經濟效益下降,交易成本上升,更嚴重的是由于貨款不能收回,導致企業無資金投入再生產過程,使再生產無法進行.在金融業表現尤烈,逃廢、懸空銀行債務,給金融業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金融的信用功能急劇萎縮,形成信用風險的惡性循環。信用風險直接導致流動性風險,致使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被迫停業整頓或關閉清算,留下了大量難以解決的債務問題。(2)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成災,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先提價后打折、坑蒙拐騙,令人難以置信的有獎銷售,使消費者迷失在混亂中,無法建立起對市場和商品的真正信任,消費者整日生活提心吊膽,生活在不確定環境中,人人自危。(3)隨意毀約、違約和合同欺詐行為,不僅導致交易成本上升,而且破壞了社會法制。當事人為訂立合同支付了大量成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查看全文

破產原因與商業信用危機研究論文

[摘要]商業信用危機已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巨大障礙,重塑信用必須走體系化、法制化之路,而科學的破產界限制度是信用法制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商業信用危機。

[關鍵詞]破產界限商業信用危機辯證

一、商業信用危機——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逆流

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卻面臨著一場嚴重的商業信用危機,從國家信用到金融機構的信用,從企業信用到個人信用,幾乎都處于被質疑的窘境。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信用缺失而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6000億元,相當于國內一個中等省份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企業信用問題是商業信用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訂立的經濟合同大約有40億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約率只有60%左右。賴賬,逃廢債務和三角債拖欠現象大量發生,其中三角債駭人聽聞。據資料介紹,“三角債”從1988年的320億元猛增至1990年的1000多億元,1990年底突破2000億元大關,1996年大約達到了8000億元,到1998年又迅猛增長到1萬億元左右。2002年,商務部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高達5855億元,具體地說,因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因合同欺詐造成的損失約55億元,因產品質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種損失約2000億元,因三角債和現款交易增加的財務費用約2000億元。個人信用問題雖比不上企業信用問題的嚴重,卻也不甘落后,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10月底,個人消費信貸領域僅汽車行業不良貸款總計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81%。由于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還沒有建立,個人信用關系混亂,欺詐、賴賬等失信行為普遍存在,尤以消費信用實施過程中“失信”現象比較嚴重。

上述種種商業失信行為嚴重擾亂了我國市場經濟秩序,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后遺癥:

首先,從經濟生活來看,它導致經濟關系紊亂,市場無序,直至破壞國家經濟基礎,威脅經濟安全:(1)多方拖欠而形成的“三角債”和“債務鏈”,不僅使社會資金周轉速度滯緩,經濟效益下降,交易成本上升,更嚴重的是由于貨款不能收回,導致企業無資金投入再生產過程,使再生產無法進行.在金融業表現尤烈,逃廢、懸空銀行債務,給金融業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金融的信用功能急劇萎縮,形成信用風險的惡性循環。信用風險直接導致流動性風險,致使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機構被迫停業整頓或關閉清算,留下了大量難以解決的債務問題。(2)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成災,以假亂真,以次充好,先提價后打折、坑蒙拐騙,令人難以置信的有獎銷售,使消費者迷失在混亂中,無法建立起對市場和商品的真正信任,消費者整日生活提心吊膽,生活在不確定環境中,人人自危。(3)隨意毀約、違約和合同欺詐行為,不僅導致交易成本上升,而且破壞了社會法制。當事人為訂立合同支付了大量成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查看全文

政府信用危機根源分析論文

摘要:社會信用體系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等,其中政府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整個社會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來推動和發展的。本文從政府信用的理論、體制、能力、利益和行為方面去探尋政府信用危機的根源,以期對我國政府信用體系的建設有所借鑒。

關鍵詞:政府信用危機根源理論體制

作為維系社會共享價值、穩定社會期望模式的復雜機制,“信用”是人類社會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古老議題。社會信用體系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等,其中政府信用在社會信用體系中占主導地位,整個社會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來推動和發展的。就整個社會信用體系來看,政府信用也面臨著危機。分析當前我國政府信用危機的根源,并從根源上解決政府信用危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目前,我國政府信用危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理論根源

政府信用理論雖然沒有被系統、完整地提出過,但是其它理論學派卻給這一理論提供了豐厚的理論基礎。委托—理論被廣大學者認為是政府信任的理論基礎之一,而委托—情況下的信息不對稱也恰恰是政府信用危機的理論根源。公眾將行政權委托給政府,是委托人,政府是公眾委托的人,政府根據公眾的授權采取行動完成委托的公共事務。而委托人要有效地控制人的行為,就需要了解人本身以及客觀環境的完全信息,了解什么樣的制度安排可以限制人的機會主義。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方面由于政府對信息的天然壟斷性,另一方面政府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來越專業,這些都會導致信息不對稱,使公眾對政府監督約束困難。在政府權力缺乏有效監督約束的情況下,委托人和人的關系可能完全顛倒過來,人由于掌握著公共權力而成為管理者。這樣政府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會出現反客為主漠視委托人意愿的現象,使公眾的意愿和利益得不到回應,公眾也就無法再信任政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