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1:22: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聞寫作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新聞寫作

談論會議新聞寫作

會議新聞是報道會議中發(fā)生的或與會議有關的新聞。作為地方電視臺,會議新聞是不可回避的,它是電視新聞節(jié)目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具有傳播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組織領導與推動工作、社會監(jiān)督、鼓動激勵的重要功能。會議新聞幾乎占到整個電視新聞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搞好會議新聞報道對提高電視新聞質(zhì)量、增加信息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長期以來,會議報道常受制于會議議程、內(nèi)容而陷入程式化的誤區(qū),以致空話、套話連篇。報道形式老套,過多過濫,一般性的工作會議報道充斥市縣熒屏。會議新聞報道是考驗一個記者水平的一個重要考場,我們必須多看多聽多學。下面筆者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抓住會議的關鍵性內(nèi)容做文章,突出新聞價值

會議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主體的內(nèi)容,如果全面反映,文章就不像新聞稿,不具有新聞價值;而且寫作時很容易受到會議用語的影響,與公文相似。記者的工作就像“翻譯”,所要做的就是在紛繁冗長的會議中找到有價值的新聞點,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寫成新聞稿。可以說受眾不在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誰開了什么會,他們在乎的是,會議中有哪項內(nèi)容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新聞稿中只要突出這項內(nèi)容,其余沒有新聞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簡略或省略掉。

二、對新聞負責任的記者,在寫稿前必須采訪

一般政府部門的會議,召開之前會給記者發(fā)一份會議資料,內(nèi)容基本就是會議上領導發(fā)言的講稿,因此有的記者會領完材料就離開,用好會議資料,對于提高效率、節(jié)省時間而言,我認為是有益的。可惜資料中往往不會出現(xiàn)細節(jié),不會出現(xiàn)生動的事件,即使記者能妙筆生花,也是要在事實的基礎之上,而沒有采訪,也就沒有事實的獲得,只有認識事實,才能客觀理性的反映事實,新聞采訪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當我們在瀏覽會議資料時,可以憑借新聞敏感抓住自己需要的線索,然后在會議間隙或利用其他時間進行采訪,讓會議的報道血肉豐滿,別出新意。

三、利用現(xiàn)場報道等形式,給會議報道增添活力

查看全文

談論廣播新聞寫作

廣播新聞的寫作包括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這是廣播新聞的基本組成部分。學寫廣播新聞,必須弄清這些部分的特點及寫作要求。

一、導語

導語是新聞開頭第一句或第一段話。它用主要的、新鮮的新聞事實,簡明生動的語言,概述新聞最本質(zhì)的內(nèi)容,從而引起受眾的注意。廣播新聞的導語跟報紙新聞的導語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它像報紙新聞的導語一樣,要求開門見山、簡明扼要、中心突出、具體形象;但是,由于它是給聽眾聽的,故從聽的需要出發(fā),也有其特殊的要求。這些要求是:

1、廣播新聞的導語要以最簡潔、最生動的文字,概述整篇新聞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一下子把聽眾“鉤住”。廣播新聞的導語不能像報紙新聞的導語那樣寫得過于抽象或過于具體,而應像報紙新聞的標題那樣,著眼于用最精練的文字,概述新聞最主要的內(nèi)容,既不過于虛,又不過于實,而是有虛有實,虛實結合,以虛帶實,以實補虛。

2、廣播新聞的導語盡可能只突出一個最重要的新聞事實,而把其它事實移到主體中交代,力求把導語寫成一句話。

3、廣播新聞的導語,最好用單句,即采用主語、謂語加賓語的句式,少用或不用復合句,不用倒裝句。上面,我們簡要地談了廣播新聞導語寫作的基本要求。在廣播新聞中,哪幾類導語用得最多呢?

查看全文

新聞寫作精彩二十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聞人歷來都重視導語寫作。雖說“文無定法”,但新聞導語終究有其一定的結構形式,導語寫作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如何寫好導語?本文初步歸納了20種寫作方法,僅供參考交流。

1.一語破的法

好的新聞導語如何做到“搶耳”、“搶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語破的,無疑會起到開門見山、立竿見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tǒng)宣布,日本已無條件投降。美聯(lián)社在搶發(fā)這條爆炸性的新聞時,導語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這條短而有千鈞之力的導語,當時就被新聞界公認為“最佳導語”。

2.設置懸念法

在新聞導語上設置“懸念”,事情先不直說,吊起讀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繼續(xù)讀下去。

查看全文

新聞導語寫作技巧

新聞導語寫作技巧

1、拉近時間法:

對于已經(jīng)發(fā)生了一段時間的“新聞”,使其“翻新”的辦法就是:尋找時間要素的最近點,寫出最新的新聞根據(jù)。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發(fā)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車,到2月25日,當最后兩輛人力車被送進博物館時,新華社卻發(fā)出了一篇時效性極強的新聞稿(導語):“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兩輛人力車送給了博物館。原來的人力車工人曾為此自動集會慶祝,感謝政府替他們挖掉了窮根,幫助他們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問作答法:

在導語中,把廣大讀者普遍關心的、感興趣的、新聞報道里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先用疑問句式鮮明地提出來,而后用事實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發(fā)人深思。

查看全文

新聞稿寫作分析論文

一、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

什么叫新聞敏感或新聞觸角呢?簡言之,它就是新聞工作者識別新聞的敏銳能力。一個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別人不能看出它是新聞,而你卻一下就能識別它是新聞,這就是新聞敏感。沒有一定的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很難寫出一篇像樣的新聞稿。美國新聞學家卡斯柏.約斯特在《新聞學原理》一書中的一段話,形象的闡述了新聞敏感對于記者的重要性。他說:“一個不善于辨別色彩的人,不能成為一個畫家;一個不懂得和諧的人,不能成為一個音樂家;一個沒有‘新聞敏感’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新聞記者。”(1)培養(yǎng)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就能夠當事情還在“風起于清萍之末”時,就敏感地察覺到它,并預見它的去向,從而比較得心應手地寫出一篇新聞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不會感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會興奮地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皆新聞了”。在上班下班、吃飯、出差旅游、住宿乘車等看似沒有新聞的場合,都能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發(fā)表在《人民日報》通訊《新風飯館有新風》(2),就是記者吃飯時發(fā)現(xiàn)的新聞。寫出這騙通訊的記者哪天外出采訪,中午趕不回報社吃飯,于是順便走進北京西單新風飯館。飯館里早已擠滿了人。記者正站在飯桌邊躊躇,一位熱情的老服務員笑著招呼,并且很快幫助記者找了座位。對比另外的一些飯館服務態(tài)度不好的情景,記者立即感到這里有新聞。經(jīng)過一番采訪,記者寫出了這篇通訊,為飯館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當然,新聞敏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記者在采訪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訓練獲得的。新接觸新聞的記者,不用說缺乏新聞觸角和新聞敏感,就是基本的新聞知識也不具備。但是,他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新聞工作實踐,刻苦學習,勤奮筆耕,最后才能成為有一定新聞敏感和寫作能力的記者。

二、積累新聞素材,選好新聞題材,找準新聞角度,是寫好第一篇新聞稿的前提。

人民藝術家老舍曾經(jīng)對初學寫作的年輕人說過:“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認為“材料少了不好辦。”有個外國記者說:“你要有作為嗎?*8小時寫稿不行,要做24小時的記者。”這些都說明積累素材對寫作的重要意義。作為一個初學寫作的記者,更應該重視積累新聞素材。新聞素材是進入記者視野并被記者所意識,所采摘的生活現(xiàn)象,即從社會生活攝取而來的、尚未通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沒有新聞材料的積累過程,就談不上新聞寫作的問題,作為記者,要積累新聞素材,必須重視自己的“筆記本”。法國作家果戈里便有一個近五百頁的筆記本,他總愛把自己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傳聞趣事、警句諺語隨時記到這個筆記本上。他說:“一個作家。應該象畫家一樣,身上經(jīng)常帶著鉛筆和紙張。一位畫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畫成一張畫稿,那很不好。一個作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記下一條思想,一個特點,也很不好。”每一個記者,要寫好一篇新聞稿,就必須養(yǎng)成隨得隨記的習慣,把所看到的一切相關、有可能產(chǎn)生新聞的素材積累起來。一個記者在幾年的采訪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筆記本”,將成為他從事新聞寫作和研究工作的“萬寶囊”。

查看全文

新聞散文寫作論文

“新聞寫作散文化”一直是新聞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也是目前新聞寫作實踐中的一個潮流。新聞報道借助散文筆法,使新聞作品以鮮活的面孔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日益為廣大讀者所接受和歡迎,并展示出這一報道方式的旺盛生命力。

作為新華社主要領導、名記者的穆青同志,在當時全國新聞界熱心從事改革的時候,提倡嘗試用散文筆法來寫新聞,主張新聞報道的形式和結構打破舊框框,破掉舊模式,突破傳統(tǒng)的寫作規(guī)范,要“向自由的活潑的散文式方向發(fā)展”。這些觀點引起了新聞界人士的廣泛注意。

所謂“散文化”新聞,就是說新聞報道的形式和結構具有散文化傾向,新聞像散文化的筆觸,構造出深邃的意境,以使用白描手法,結構像散文那樣富于變化,語言像散文那樣生動凝煉。

任何事物都是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體。新聞報道也不例外,是報道內(nèi)容和新聞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體。一定的報道內(nèi)容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新聞形式為它服務,只有這樣,形式才能充分表現(xiàn)新聞內(nèi)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作為反映社會變化、為社會發(fā)展服務的新聞事業(yè),其報道領域也由此擴大,新聞報道形式的變化也就成為一種必然。如果仍用原來的老一套,那么我們的新聞報道便會以同一幅面孔出現(xiàn),使新聞失去應有的活力,讀者望而生厭。從內(nèi)容出發(fā)探索表達形式,使形式更好地為內(nèi)容服務。“我們必須敢于在形式上突破新聞體裁的固定程式,只要是有利于表達新聞內(nèi)容,就可以調(diào)動各種筆法來進行寫作。”新聞寫作散文化正是寫作創(chuàng)新方法中的一種。新聞寫作向散文學習,借鑒散文靈活的筆法,一般可從如下方面進行:

(1)語言優(yōu)美可讀性強。散文是心靈的譯碼,它聽從心靈的招呼,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毫無模式樣版。新聞應有文采,給人以美感,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就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從而使閱讀行為在饒有興致中持續(xù)下去。語言單調(diào)枯燥,閱讀起來味同嚼蠟,讀者便會興味索然。內(nèi)容是靠語言來表達的,語言應積極地為表達內(nèi)容服務,有聲有色,有情有理地再現(xiàn)新聞內(nèi)容全貌,使讀者在美的享受中輕松自如地獲得新聞信息。因此,在新聞寫作中,要講究詞語的選擇、句式的運用、修辭的變化、表達方式的變換,行文輕松自如,營造美的氛圍,使筆下的新聞有一種裝飾美,富有吸引力,增強可讀性。如新華社通訊《飛向太平洋——我國運載火箭發(fā)射試驗目擊記》,文章用詞通俗、貼切,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把火箭發(fā)射后的聲響、氣勢、色彩以及人們的歡呼舉止與興奮心理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2)結構自由靈活多變。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即主題明確,結構根據(jù)內(nèi)容可靈活自由安排,沒有固定的格式,寫作手法靈活多變。它是所有文學樣式中最活潑、最自由的寫作文體。上下幾千年,縱橫數(shù)萬里,天上地下,古今中外,風物人情,哲理幽思,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都可信手拈來,結構布局,揮灑成文。新聞借鑒散文靈活多樣的結構特征,可以突破“倒金字塔”、“三段式”、“排浪式”等傳統(tǒng)結構模式,使稿件形式新穎,生動活潑,給讀者以全新的感覺。

查看全文

新聞寫作策略論文

摘要:新聞就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報道。新聞寫作最重要的是練好基本功,本文對此及其相關問題探索如下。

關鍵詞:新聞寫作若干問題探索

一、搞好新聞寫作必須從練基本功抓起

1.1素材選擇要通過實踐調(diào)查來完成。

選擇素材應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是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選材是要認真鑒別,選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臆想編造。二是思想性。所選的材料,必須符合四項基本原則,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促進安定團結,有利于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針對性。所選的材料,必須是“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的材料,真正能夠解決各種實際存在的問題。四是戰(zhàn)斗性。所選的材料,要能鮮明地表達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貶分明。五是實效性。不要“明日黃花”、“馬后炮”,要選擇反映新情況、新問題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黨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實際工作進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會新聞、趣聞軼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報道外,對其他種類的新聞,也要努力挖掘,選用讀者感興趣的材料。這些工作一點兒也離不開深入生活,調(diào)查研究。

1.2結構安排要合理,自然,又符合實際情況。

查看全文

社會問題新聞寫作探討

一、

社會問題是社會學上的一個特定稱謂。社會問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問題,泛指一切與社會生活有關的問題,狹義的社會問題特指社會的病態(tài)或失調(diào)現(xiàn)象。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問題一般取其狹義所指。

二、社會問題新聞的特性

社會問題新聞的特性是和社會問題的特征和新聞特性的有機疊加。社會問題具有普遍性和變異性,復合性和周期性以及破壞性和集群性等特征,而社會問題信息一旦通過大眾傳媒傳播開去,新聞的表征便會顯現(xiàn)出來,使社會問題新聞呈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個性。

(1)社會性

新聞是社會生活的記錄,所有的新聞信息傳播一定程度上都帶有社會的印記,無論這種社會性是強還是弱,是顯在的或是隱藏的。但社會問題新聞與一般的新聞相比,其顯示的社會性無疑更加強烈、明顯和昭然若是。

查看全文

新聞稿寫作感悟

許多朋友正在從事或有志于從事新聞工作,如何寫好新聞稿是大家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筆者查找了些資料,在此結合自己在媒體崗位近一年的心得體會,談談如何寫好新聞稿,與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首先,要把握好新聞稿件的要素和特點。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件必須包括新聞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把這些要素寫完了,要報道的事件才算是完整的。此外,還要具有新聞的四個特點:即快、真、短、新。

一是報道快。即報道要及時,要第一時間拿去報道,不要等過了幾天才拿去,那就沒有了新聞價值;

二是事實真。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中的人物、時間、地點、數(shù)字等都要求準確無誤,絕不能道聽途說或是憑空捏造;

三是篇幅短。短,就是語言簡明扼要,但簡短要以內(nèi)容充實、敘述清楚、重點突出為原則;

查看全文

金融新聞寫作交流

在金融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許多銀行加大了對金融新聞的重視力度,有的還建起了自己的寫作隊伍,以期通過給媒體提供新聞,在更大的范圍內(nèi)宣傳本單位的業(yè)務和經(jīng)營方式,從而樹立其形象。但我們在編輯工作中發(fā)現(xiàn),各銀行部門的來稿存在一個共性的問題:在金融新聞寫作上定位不準,造成稿件內(nèi)容概念化。

應景式稿件:這類稿件往往根據(jù)銀行部門的一些活動寫成。例如,上街宣傳反假幣、哪家營業(yè)部門開張等等。

表揚式稿件:這類稿件往往是寫優(yōu)質(zhì)服務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最常的稿件不是寫這位營業(yè)員技術比武受到表彰,就是寫那位營業(yè)員不怕辛苦兌換殘幣。

匯報式稿件。這類稿件的特點是事無巨細,只要與銀行有關,都要寫到稿子里去,唯恐少寫一條,就會沖淡主題。這類稿件多取材于半年總結、年終總結或?qū)δ臣虑榈膮R報。

專業(yè)式稿件。寫這類稿件的人,確實對金融業(yè)務很在行,因此,稿子中出現(xiàn)了許多行話和專業(yè)術語。特別是在專業(yè)術語方面,什么存貸余額、銀行承兌、貼水貼現(xiàn)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四類稿件,媒體很難采用,因為,它犯了新聞的大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