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思想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9 19:57: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孝道思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孝道思想

審慎警惕孝道思想論文

摘要:“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孔子之前,華夏民族對“孝”的闡釋已經蔚為大觀,本文從儒家經典《論語》入手,結合前人觀點和其他儒學著作,闡發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論語》中的“孝”對今人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孝;論語;孔子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美德之一。其實,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產生,在西周的銅器銘文之中“孝”字從老從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輕人攙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諸父諸祖亦應善事。”(《金文詁林》卷八)在遠古的氏族和部落社會之中,“孝”的意義是很廣的,是指對本族中年長者的尊重、敬愛、贍養和祭祀[1]。隨著家庭成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和社會長時間的發展,“孝”也由對族中老者的尊敬變成對父母的關愛,成為處理家庭內部關系的重要倫理規范,甚至在今天,對生者的“孝”更為受到重視。但是綜觀《論語》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時期更為接近,那就是“孝”不僅僅是對父母的義務,還是忠于國家的品德基礎,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士的標準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精神上的撫慰和祭奠。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社會劇烈變動的時期,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必然引起傳統意識形態的動搖,在禮崩樂壞的社會狀況之下,傳統宗法社會中維持人際關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嚴重沖擊,子弒父、臣弒君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整飭社會秩序,重建孝道倫理的過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及其發展的前提。《論語》記載了孔子的學生有子所說的一句名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這句話是說,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質也就無從談起。有子繼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說這是對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馀力,則以學文。”在另一本儒家經典《孝經》中還有一句話說:“孝乃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儒家從理論上肯定了孝是人倫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強調為圣人的必要準則,而孝作為仁的內核,可見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認為“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亂即為不忠,孝悌者鮮犯上而無作亂,是忠君愛國思想的擁護者。我們現在常說“孝順”一詞,似乎孝敬就代表著順從長輩或者權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來順受?很多人因此產生誤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實,僅就這一點,孔子早就給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問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從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獨立意志和價值的準則呢?孔子的回答是:“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于父,臣不可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還用了另一個道德的準則“義”來規范它的實行。如果上級或者長輩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執行。可以看出,“義”作為一個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倫理關系的,《荀子•子道篇》記載了同樣的一段話。魯哀公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子貢認為“子從父命”就是孝。孔子說子貢是“小人”。孔子指出“子從父”不能說子“孝”,臣從君,也不能說是臣“貞”。孔子說:“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總而言之,“孝”是子對為什么要從“父之令”的審慎的把握。把握的標尺就是“義”。“孝”由此就成為小輩或者臣子依據一種更高的價值目標和價值準則,根據一定的認識論方法處理與君和父的關系的一種品性。在這種解釋思路下,“孝”不是無原則的服從,“孝”是學道的表現和成就,是對自己內心最高價值準則的服從。“孝”不是對長輩和上級的單向的義務。

其次,孔子認為在精神上的孝,意義遠大于物質的供養。關于這一點,孔子在《論語》中多有論述,對于不同弟子的提問,他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義都是一致的。他認為一般人所說的養就是孝的觀念是有問題的。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認為,就是家里豢養的動物,都能在物質上被給予很好的照顧,那么給父母的物質供養就不足以成為孝與不孝的分界線。能夠區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難的,要做到面對父母的時候,不厭煩而有愉悅之色,并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擺著一副臭臉,父母就是天天食鮑魚吃燕窩也不會開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看到這兩句,心中感慨頗多,孔子的教導對現代人來說指導意義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遠門并非易事,正所謂“父母在,不遠游”。但是今天,除了農村那些出不來的人,還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園,守護自己的父母?的確很多時候,我們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誰考慮到父母的感受?每當我們推說加班加點而沒空探望他們的時候,我們是否記得孔子的教誨?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紅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一點,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內心的想法,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癥結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關切比物質的豐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質和言行上的態度就不會受到父母的微詞,唯有疾病,是天災,很難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沒有辦法的。這種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所以自然的病癥成為父母也是孝子最無能為力和擔憂的事件。另外,孔子還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對于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看法,向來都被認為有主觀的成分,但是人們不會對孝子父母對孝子的看法有懷疑和不好的評價。孝道作為人倫之一,那個時代是大家很重視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認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對社會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時,就連父母家人也變成了“孝”的監督者,他們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參考的。由此可見,孝在當時已經被提升到了一個怎樣的高度。

查看全文

小議盂蘭盆經的孝道思想之探索

論文關鍵詞:佛教《盂蘭盆經》孝道

論文摘要:當今孝的觀念和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發生了顯著的交化,以傳統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在應對這種社會變化的時候,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考慮佛教中孝道思想在當代社會中的積極影響和價值。《盂蘭盆經》作為影響力很大的佛教經典孝經之一,其中的思想值得我們認真的思索和研究。

在現代社會中,雖然傳統的孝道思想仍然有一定積極的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沖擊這種影響力在逐步減弱。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挖掘中國宗教思想的寶藏,為中國傳統孝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有益的理論補充。佛教中“孝”的合理思想對當前我國社會重新樹立新的孝道觀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主要淺析佛教經典孝經《盂蘭盆經》中的孝道思想。

一、當今社會孝道觀念的變化

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孝文化存在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封建宗法制度盛行,家族和家庭對社會和個人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族長和父權往往分別是家族和家庭的中心。由于社會的封閉和當時社會生產力條件的限制,個人往往對家族和家庭有很深的依賴。但是,在當今以商品經濟為主的現代社會里,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會日趨開放,人們有了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人不再是無法沖破家族和家庭束縛的孤獨的人。因此,家族和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和作用明顯下降,甚至消失,家庭本位逐漸讓位于個人本位。人們傳統的孝道觀也隨著社會基礎的變化發生了質的轉變。

隨著新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兩代人思想的隔閡加深,甚至出現了溝通的障礙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傳統“孝”思想的影響進一步削弱了。具體表現為:1.不再篤信家長的權威。由于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孩子知識的獲得不再是簡單的通過家族或家庭的言傳身教而往往是通過社會來獲得。家長對孩子知識的權威性有所下降,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家長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由此,造成了孩子對家長的質疑,甚至不尊重。2.社會流動性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家庭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隔代和多代家庭的結構出現了瓦解,夫妻二人世界的生活成為社會的主流。由隔代或多代一起共同生活發展到夫妻和孩子一起生活,這直接影響了孝的觀念和意識的傳統。

查看全文

詮釋關于道教的孝道思想的探究

論文關鍵詞:道教孝道思想人道忠孝儒家教理為道神仙追求仙道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種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種終極理想,在許多人看來,二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發源地青城天師洞,一塊“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懸掛門庭。在道教眾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為本的凈明忠孝宗。于是,當我們認真審視道教的教理教義時,便發現儒家的倫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學說之中。正因為如此,要學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論神仙,這已成為道教界的一個共識。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來源,無疑來自儒家。儒家繼承西周以來的傳統禮制,十分重視倫理道德的建設,其中即包括對孝道的肯定與發揚。“孝”的思想,其產生約當于西周時期。從金文及《周書》和《詩經》等文獻中,可以看到已有大量關于“孝”的內容,表明“孝”的倫理觀念已經形成。《說文解字》日:“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明“孝”乃是一種家庭倫理,并在當時社會生活中,有著相當重要的規范作用,被視為高尚的道德情操而為人們自覺力行。

中國古代文化屬倫理型文化,在中國這樣的宗法制社會中,其倫理的核心就是忠孝人倫,這一點特別表現在以忠孝為本的思想上面。孔子在《論語》中曾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儒家主張積極入世,認為治國必先齊家,因此將忠孝說成“為仁之本”是合乎邏輯的。

從歷史角度上看,孝道是在個體家庭出現以后,作為家庭內部的行為規范而產生的。其思想內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在世的上輩的敬愛、服從和贍養,二是對于已故上輩和先祖的敬仰和追念。應當說,這個倫理概念主要是針對現實的世俗生活。但是,在其發展意義上,卻遠不止于此。其中的第二個方面,即對于已死之先輩的“追孝”態度和方式,導致了中國傳統的祖先崇拜進一步發展。顯然,也正是這點首先溝通了儒家與道教的內在交流,這對于道教神學與倫理學的建設是很重要的。因為“宗教”一詞本身,就同祖先崇拜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而祖先崇拜的目的,就是以先輩為倫理范型,昭示于人,要求人們循蹈其跡。

然而,兩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畢竟有較大的差異。在解決“仙道”與“人道”內在的矛盾時,就必須以某種價值觀為基礎。對此,道教所提出的調和方法,就是要求慕道修仙之人,首先必須履行社會共同的“人道”價值。《無上秘要》卷l5說:“父母之命,不可不從,宜先從之。人道既備,余可投身。違父之教、仙無由成。”先當“仁愛慈孝,恭奉尊長,敬承二親”。《洞玄安志經》亦說:“夫學道之為人也,先孝于所親,忠于所君,憫于所使,善于所友,信而可復,諫惡揚善,無彼無此,吾我之私,不違外教,能事人道也;次絕酒肉、聲色、嫉妒、殺害、奢貪、驕恣也;次斷五辛傷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兼心睹清虛也;次服食休糧,奉持大戒,堅質勤志;導引胎息,吐納和液,修建功德。”如此則仙道可成。這樣一來,就將儒家忠孝仁信的思想與道教養生修仙之間的關系有機地融合起來。

查看全文

孝道思想對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啟示

一、《論語》中的孝道思想

(一)孝道是做人的根本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通悌。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悌。人身來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孝悌是人的天然職責。正如孟子所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因此孝悌最能體現人間的真情。所謂真,是指父母、兄長即使傷害了自己,也不會與他們計較,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他們對自己的付出和關照。有這樣的心念,無論家庭內部有多大的矛盾,都能化解,使家庭成員和睦相處,這就是所謂的齊家。能齊家的人,走向社會,必定會友愛同事,尊敬長上,當然不會做亂害國,如此即是國治。家齊、國治,天下自然就太平。所以孝悌做好,能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也是一個人仁德的實現。因為,仁的本意就是愛人,從愛父母兄長到愛同事領導,再到愛不相識的人,這種濃濃的愛發端于家庭,并可以擴展至國家天下。因此,孝悌是仁之本。

(二)孝道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對孝悌的認識實在太精辟了。社會是由家庭組成的,如果每一家庭中,兒女都能孝順父母,兄弟之間相互友愛,這就是和諧家庭。千萬個和諧家庭豈不就構成了一個和諧社會?然而,當今社會,老人得不到贍養,兄弟為爭家產反目成仇。法庭上,親人相互間起訴已經司空見慣:父告子,是為了要點養老費。弟告兄,是為了爭家產。還有的兒女,婚后不妥善處理夫妻關系,草率離婚。離婚后,又把孩子甩給老人來撫養,讓老人為兒女行倒孝。同時,離婚后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這些事情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就是社會的大問題,就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來處理。倘若,人的心目當中有孝悌之念,怎能忍心傷害父母和兄弟呢?又怎能把自己的婚姻當兒戲呢?

(三)孝道思想是分層次的

查看全文

詮釋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現代價值

論文關鍵詞:先秦儒家孝道思想辯證分析現代價值

論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視為“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倫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闡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接著又對孝道思想進行了辯證的分析,指出孝是一個優弊共存的“雜糅體”,即有其適應時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礙社會發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揚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對于當今社會仍有重要意義。

先秦儒家開創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構建的孝道觀,則是這一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論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道德傳統,是中國人個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對中國古代社會和民眾產生了廣泛的思想影響,而且對當今中國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中國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因此,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便是具有濃厚的血緣宗法成分。一般說來,同一血緣關系的人,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榮,需要相互關心、幫助。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子女,子女應該尊敬、贍養父母。這樣,就有了同一血緣關系的孝。

“孝”不是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財產的出現,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關系確實可靠,且導致承認并確定子女對其先父財產的獨占權利的情況下才開始產生的。“孝”作為一種道德規范,要求子女奉養、尊敬和服從。到西周時期,隨著父權家長制的確立,“孝”和以“孝”為主的宗法道德規范最終確立并完善起來。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備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傳統世襲制為核心的宗法等級制,“孝”的觀念及其作用進一步升華,并與政治相結合成為調整和維護政治關系的行為準則。“有孝有德”就成為了西周的“道德綱領”。周代的“孝”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奉養、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戰國時代諸子之學勃興,學者們對“孝”有了更深的見解。孔子繼承了西周的“孝”觀念,并把它系統化,確定為普遍的倫理模式。

查看全文

孝道思想規范父母子女關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孝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那是一般動物的本能、在孔子及儒家看來,孝敬父母不僅要“養親”、“敬親”,還要提倡“安親”、孑L子構架了一個生命的輪回的框架,子女不改變父母生前奉行的準則、孔子不但重視對父母的養、敬、安和終生盡孝,還特別重視對父母的喪葬極其禮記、只要把這種品德應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參與了政治、廣義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沒有貳心,即大孝、對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問題作了一個概括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論文關鍵詞】《論語》孝道孔子

孝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孝道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范體系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規范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家、國、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該立足于最小的一點——家,從自我做起,弘揚孝道,孝敬父母。弘揚孝道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也是響應創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體做法。

孝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書》上對孝的解釋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孑L子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就是說年輕人在父母身邊就要孝敬父母,離開家里就要敬愛兄長。“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卒為難。”圓可見孝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內容有:一為養,即贍養父母。二為敬,即孝敬父母。三為安親,四為終身孝敬。此外《論語>中多次提及的喪葬及其喪葬的禮節問題也被孔子認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倉廩實而知榮辱”,物質是基礎,所以盡孝道的首要條件是贍養父母。子夏問孝,子日:“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喔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勞;有好吃好喝的,讓父母享用,僅這樣就可以認為是孝了嗎?從孔子的疑問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認為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論語》中對這個問題又做了進一步的閻釋,即“敬”。

查看全文

思想道德建設下“孝道”智慧研究

摘要:作為一部傳承行孝原則和道理的儒家經典,早在帝王統治時代,《孝經》就起到了維系社會和諧的治世作用和上下相親的積極意義。如今,針對在黨的中高度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力求打造教育強國的要求,《孝經》中行之有效的治世智慧亟待恰到好處地被應用到我國教育管理中來,激發管理創新活力,從而健全我國教育管理體系,構建長效管理機制。

關鍵詞:孝道;家庭與社會;管理智慧;當代管理;“新”途徑

古語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傳統倫理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和突出特點。由“孝悌”構建出的,是內對父母孝順,外對朋友信義,上對君王忠誠,數千年的農業社會其社會結構,就是搭建在這樣的人際關系之上的。一旦一種德行成為倫理的基石,那么它的異化是在所難免的。演變至今,甚至變成了道德綁架。故,在當今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課題下,務必正確理解以“孝”為核心的傳統倫理文化,樹立正確的孝道觀念,狠抓著力點,從營造環境和優化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批判繼承、改革創新地將《孝經》中的智慧應用到教育管理中去,探索思想道德建設“新”途徑。

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扇枕溫衾,姜詩涌泉躍鯉,這些為世人傳頌的佳話感動了一代又一代,通過對“孝”不同形式的演繹所滲透出來的精神將一直傳承延續下去。早在唐代時期特有的社會歷史條件影響之下,孝道的內涵就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包含了更加濃厚的政治寓意。“孝”亦有“道”,孝道不再只是血緣宗法,家庭等級尊卑制度的護身符,它在政治及管理方面體現出來的訴求也愈發強烈。孝在字典上的解釋為“尊敬奉養父母”,如此看來,“孝”單純只是一種動作。當代作家畢淑敏呼吁人們盡孝“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在“孝”的天平上,它們是等值的。所以說,孝不單單是一種可以顯露和衡量出來的行為和價值,這樣將“孝”物化,實在有悖于先賢們對孝美好的詮釋。孝的本質是愛,是一種對家庭,對社會,對生命的愛,它是一種情感的依托,是一種精神的眷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愛父母首先要自尊自強,自信自愛,亦舒先生有言“自愛沉穩而后愛人”,愛人的出發點在于愛己,下雨記得打傘,別讓愛我們的人操心。學會珍愛自己,感恩父母為我們帶來生命,拒絕誘惑,潔身自好。將心比心,知道自己害怕黑暗,就請在暮色四合時給父母一個擁抱;知道世界風光無限,就請在父母還能邁開步伐時,帶他們四處遠游。當下的青年一代,絕大部分無法控制自己對父母的情緒發泄,雖然有部分事后會愧疚并反省,但仍舊是表明這份“孝”的不成熟,不深入,愿中國青年都能擺脫浮躁,沉下心來,肩負起一份“穩重”的孝。

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家庭和諧與社會和諧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個人離不開整體,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有涵養,有道德的家庭風貌,這就要家庭對個人進行人格塑造。一個以“孝”維系的家庭,必然是極少出現矛盾的。家庭成員中的晚輩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傳承美好品德,身心健康發展。感恩之心在心中慢慢生根發芽。通過培養“孝心”,激發人們內在的性德,《孝經》中的智慧為當代人提供理論基礎,是“孝道”發展的助推器。以“孝”修身,塑造一個忠義、厚道、仁義、廉潔的高貴品格。具備了如此品格,就是具備了自覺提高、自我發現、自我覺察的自主能力,具備了遵循法律與準則的自覺性,時刻警醒自己秉持慎獨精神,這樣的自覺、自律與自主就是儒家管理的精髓所在。通過培養自身孝德,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有利于實現自我管理,從而將自我這個個體更好地融入到社會大集體中,推動我國教育管理事業的發展。

一、以孝本觀念為管理的指導思想

查看全文

孝道思想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摘要:曾子孝道思想認為,我們的身體發膚來自父母,愛惜自己的身體就是對父母盡孝的體現;對父母既要孝又要忠,又可擴展為對父母盡孝,對國家盡忠;要將自然界視為自己的父母,宛如孝敬父母一般對待自然界。曾子孝道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動力。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曾子;孝道;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孝是道德品質的基礎,也是維系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只有注重孝道,公民道德素質才會提高,社會才會更加穩定。孝道被中國古代統治者所推崇,是維系家庭穩定的道德基礎,對維護封建社會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縱使時代條件發生變化,孝道仍然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仍然不能隨意丟棄。但是伴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受國內外因素的影響,孝道有被淡化的趨勢,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也有被忽視的傾向。為此,我們要重新拿起曾子孝道思想的理論武器,將曾子孝道思想同新時代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繼續發揮曾子孝道思想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賦予曾子孝道思想新的時代內涵,讓曾子孝道思想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中繼續發揮作用。

一、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內容

孝是道德大廈的地基,加強道德教育首先要注重孝道。曾子孝道思想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是我們加強道德教育的精神寶庫。我們要用曾子孝道思想武裝頭腦,提高對曾子孝道思想的認識水平,在思想上搞清楚如何踐行曾子孝道思想,讓孝道思想融入大學生品格培養中,為促進我國社會穩定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一)敬畏父母的生命饋贈,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身體是踐行孝道的起點,是對父母盡孝的基礎。將對父母的孝心轉化為實際行動必須依靠健康的身體,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對父母的孝心將失去客觀基礎。曾子將愛惜身體同對父母盡孝相聯系,對豐富孝道的理論內涵做出了重要貢獻。曾子曰:“父母既歿,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1](128)在曾子看來,我們身體的四肢和毛發皮膚均來自父母,同父母相互感應,是父母的生命在我們身上的延續。念及于此,我們就要全心全力愛惜自己的身體,時時刻刻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的身體有任何虧損。要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完整的狀態,這就是我們踐行孝道的底線。倘若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缺乏敬畏之心,不注重保護自己的身體,甚至隨意糟蹋自己的身體,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觸碰了踐行孝道的底線。(二)孝道出于內心,忠孝可以兩全忠孝本質上不沖突。孝是忠的基礎,不孝必定不忠,忠是孝的提升,不忠也是不孝。一方面,曾子非常重視孝道,要求我們對父母要做到一個“忠”字,要有“忠心”。這里的“忠心”是要從內心深處孝敬父母,發自內心地為父母盡心。曾子曰:“是故禮以將其力,敬以入其忠,飲食移味,居處溫愉,著心于此,濟其志也。”[1](115)曾子認為,我們要從衣食住三個方面對父母盡孝,不僅要讓父母吃得飽,更要讓父母吃得好;不僅要讓父母穿得暖,更要讓父母穿得美;不僅要讓父母住有所居,更要讓父母住得舒適。另一方面,曾子主張正確處理家國關系,看到家與國的一致性。在此基礎上,曾子將“孝”應用于君臣之道,把對父母盡孝同對君主盡忠相聯系。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禮之貴……君子之孝也,忠愛以敬。反是亂也。”[2](40)曾子認為,對父母盡孝是對君主盡忠的基礎,對君主盡忠是對父母盡孝的提升。在盡忠與盡孝發生沖突時,對父母盡孝要服從于對君主盡忠,正確處理對父母盡孝與對君主盡忠的關系。(三)視自然界如父母,建立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曾子繼承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將孔子關于人類對自然盡孝的思想進一步發揮,對我們正確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做出重要闡釋。曾子曰:“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1](139)曾子認為,大自然孕育萬物,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對大自然盡孝是踐行孝道的客觀要求,是人類自身素質的重要體現,不僅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人類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曾子要求人們將自然界視為自己的父母,宛如孝敬父母一般對待自然界,不忘為自然界盡孝,履行對大自然盡孝的義務,在大自然允許的情況下同大自然進行物質交換,建立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系,讓人與大自然實現共生互利的狀態。大自然是孕育萬物之母,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對大自然盡孝不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們自身素質的體現。我們不僅要對父母盡孝,也要對大自然盡孝,在大自然面前做一個孝子。

二、曾子的“孝”道思想對當代社會道德教育的現實意義

查看全文

剖析孔子的孝道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孔子孝道思想價值

論文摘要:孔子孝道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孔子孝道的核心內容是“仁”,是以人為本的愛心。孔子的孝道理論包括六個方面:敬養論;無違論;諫諍論;不遠游論,回報論;孝慈論。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人有孝心,社會就能更加和諧安定。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許多有識之士相繼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傳統孝道,而傳統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為基礎。因此,對孑L子的孝道思想,應給予應有的重視。

一、以人為本的孝道思想

孔子孝道的核心是仁,它的具體內容是指以人為本的愛心。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人有了孝心,社會就能更加和諧安定。

《論語》中說:“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者其為仁之本與?”也就是說,凡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人,很少會有去冒犯上級和冒犯公眾崇尚的法律準則與道德規范,更不會去陰謀制造恐怖動亂,破壞社會秩序,危害人民利益。有德行的正人君子,都非常重視做人的根本,根本牢固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也就建立起來了。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做人的根本。

查看全文

詮釋以孝道教育強化大學生道德修養

論文關鍵詞:孝道教育道德修養大學生遣德教育

論文摘要:傳統孝道具有較強的道德教育功能,不僅有豐富的教育內容,而且有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為切入點,強化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應從加強孝道認識、更新孝道觀念、培養孝道情感、踐行孝道行為、堅定孝道意志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的水平和境界。

強化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已然成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強化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意識,提升其道德修養的水平和層次,并進一步轉化為現實的道德行為,成為困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以孝道教育為切入點,對強化大學生的道德修養的推動作用積極而且現實。

一、傳統孝道有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內涵

所謂孝道就是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贍養、關愛、送終等等。傳統的孝道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本道德規范,一個對父母孝順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愛的教育。我國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礎之上,傳統的孝道滲透著極強的教育色彩。《說文解字》中講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養子使做善也”,二者聯系起來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這說明我國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礎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愛老、養老列為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傳統孝道寬泛、多層次、全面的內涵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倫理道德觀念和基本的規范,引領著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國,孝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記載,《詩經》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的詠嘆,表明孝道是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統治者主張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視尊老敬賢的教化。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長幼之道:在家孝順父母;在社會上尊老敬老;在國家則忠于君王,報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時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長幼之道的狹義內涵,而擴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國家,將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孔子認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身體力行的法則。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經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要把學生培養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進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將與其弟子曾參關于孝道教育的對白編輯成《孝經》,成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僅如此,孔子還對如何加強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樹。《論語》記載子游問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在這里突出了一個“敬”字,要求子女對父母盡孝心,應該和顏悅色、真誠坦蕩,盡孝道不僅是物質上的贍養,更是一種精神溝通和心靈撫慰,做到這一點最重要也最困難。孟子也說:“孝之至,莫大于尊親”。而子女對父母盡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業。《孝經》云:“安身行道,揚名于世,孝之終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