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7 04:17: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物價上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物價上漲原因及金融策略

摘要:2010年以來,我國物價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趨勢。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增速和投資需求擴大、通貨膨脹預期以及國際因素等的綜合影響。應通過深化差別準備金率、重視利率結構調整并發揮利率的市場調節機制、減少外匯儲備增量以減少人民幣被動投放等措施,發揮金融政策對穩定物價的作用。

關鍵詞:物價;貨幣供給;利率;準備金率;通貨膨脹預期

我國物價在經歷了2009年的通貨緊縮后,2010年開始逐步盤升,消費物價指數在2010年5月突破3%,10月突破了4%,而后又接連“破5”、“破6”,到2011年6月達到6.4%,創36個月來新高。雖然從2010年以來,我國實施了一系列穩定物價的措施,但物價還是毫無懸念地突破了3%-5%的警戒線,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物價上漲給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因此,穩定物價已經成為我國當前最主要的宏觀調控任務。

1我國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出現的通貨膨脹具有復雜的綜合性,既與我國近年的貨幣發放量、經濟發展模式和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又有國際性因素的影響。

1.1大量的貨幣供給是引發我國物價快速上漲的根本原因通貨膨脹歸根到底是貨幣問題,無論是馬克思的貨幣流通規律,還是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通貨膨脹理論模型,都清楚地告訴我們通貨膨脹在本質上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數量增加超過了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就會引起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國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歷來較高,2002至2010年M2的年均增長率超過20%。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為了防止經濟衰退、保證經濟正常發展,我國采取了擴張的貨幣政策,使貨幣供應量出現了較大的增長,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年末余額2008年為47.52萬億,2009年為61.02萬億,2010年為72.59萬億,到2011年6月末已飆升至78.08萬億,而2007年底M2只有40.34萬億。在三年半的時間里,廣義貨幣總量增長了1.94倍。

查看全文

小議本輪物價上漲特點

當前,物價出現了持續上漲勢頭,從7月份開始節節攀升,10月份達到4.4%。11月份更是高達5.1%。國家發改委也首次表示今年全年CPI將突破年初設定的3%警戒線。國家經濟信息中心預估明年CPI將在4%左右。其實,本輪CPI上漲與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三次較為明顯通脹比較,仍處在溫和通脹時期。第一次發生在1980年,商品價格上漲7.5%;第二次發生在1988年和1989年。這兩年的通脹率超過18%;第三次發生在1993年至1995年,這三年的通脹率超過14%,其中1994年更高達24.1%。可是本輪物價上漲卻社會反映強烈,引起了大家的恐慌,國家高度重視,及時、堅決、果斷地打出組合拳,多管齊下,長短結合,不惜動用行政手段,嚴控物價。因為本輪物價上漲有著非同以往的鮮明特點:

第一,此輪物價上漲形態。為供應緊張性與成本推動型相互交織。情況復雜。經濟學一般認為,物價上漲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供應緊張型物價上漲;另一種是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而本輪物價上漲,是二者共生共存,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形成既有漲價勢頭猛,來得快,易于受到“熱錢”炒作追捧特點;同時又具有連鎖反映面廣,時間滯后性強,易于導致宏觀調控的“兩難”困境。當前物價上漲是個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具有不同形態。情況錯綜復雜。給調控工作帶來困難。

第二,此輪物價上漲,與國內結構調整關系密切。改革開放已30多年后的今天,為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觸及深層次矛盾,調整國民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收人結構、分配結構等,實現經濟轉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理順價格關系。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在上漲。礦石、廢金屬、橡膠價格在上漲;由此必然推動成品油、金屬、肥料、動力和運輸價格上漲;進而推動食品、服裝、住房、交通等價格的上漲。不難理解,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還會延續,不會再短期內結束。對此。要有較長期的思想準備。

第三,此輪物價上漲。與國際因素、世界范圍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關系密切。自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為提振經濟,擺脫危機,都采取了寬松貨幣政策,增加流動性,刺激實體經濟發展。經過二年多努力,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國民經濟先后企穩回升,并逐漸步入新的發展時期,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則經濟復蘇緩慢。增長乏力。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歐盟內主權債務危機也你方唱罷我登場。為刺激經濟復蘇,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特別是美國。以鄰為壑,為一己私利,進來又實行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量印發鈔票,導致流動性全球泛濫,美元進一步貶值,推動世界范圍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并在國際貿易領域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等。凡此種種,都導致我國輸入性通脹有增無減。極大地增加了我國調控物價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和困難程度。

第四,物價上漲導致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和購買力下降,從而放大了物價上漲帶來的沖擊和危害。資料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指數如果以1978年為100,則2008年為815.7,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指數為793.2。但是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522.7,其中城鎮為563.5,農村為390.7,收入增長絕大部分為物價上漲吃掉了。同時,目前中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經達到“高度不平等”狀態,10%的富裕家庭占全部財產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財產總額只占居民全部財產的1.4%。同樣的物價上漲,對絕大多數中低收入階層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特別要注意到的情況是,此輪物價上漲,主要集中在居民基本消費支出項目的食品上面,而我國的恩格爾系數為40%左右。10月份食品價格上漲10.1%,為CPI貢獻74%。同時,居住類價格指數同樣是導致物價上漲的另一個“推手”。事實上購房款在整個居民儲蓄和實際收入中占相當大的比重。隨著房價不斷飆升,居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大大降低,更出現了一批規模龐大的“房奴”。這些,對于居民實際收入和實際購買力產生重大影響,使他們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力大大下降。

查看全文

物價上漲的貨幣政策選擇透析

摘要:從供給角度看,一直以來的產能過剩現象已經隨著需求的大幅提高和落后產能的淘汰而發生改變。從需求角度看,當前中國經濟強勁,需求旺盛,特別是近幾年貨幣增發,為居民購買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另外,高資產泡沫和資源價格調整也為通脹加上隱憂。所以,對物價上漲壓力可能具有的長期性和趨勢性要有充分認識。

關鍵詞:物價上漲,勞動力供給,產能過剩,劉易斯拐點

對中國物價上漲壓力的多角度觀察

1.中國產能過剩到底有多大。

關于中國的產能是否過剩,討論一直沒有中斷過。由于中國缺乏產能利用率等探討中國產能的有效指標,產能情況究竟如何,始終莫衷一是。我們從幾方面對中國的供給情況進行探討,結果發現,目前中國并不存在大規模的產能過剩狀態。特別是劉易斯拐點出現以后,勞動工資的上漲不再支持供大于求的傳統狀態。

產能缺口究竟有多大?由于中國經濟增長處于快速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測量產能缺口難度很大。IMF通過統計方法以及基于增長核算的方法,對產能缺口進行分析,多數結果大多支持一個結論,即目前產出已基本平衡,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

查看全文

議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近年來,物價飛速上漲,給國家政策以及老百姓的生活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物價問題,是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大問題,需要當代大學生予以注意以及探討。這是大學生對國家問題關心的體現,也能培養我們的主人翁精神,為國家的建設、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一份力。

從很多資料上看出,自從被普通百姓所熟知豬肉價格上漲之后,“漲價”便成為一個很耳熟能詳的名詞。不管是在公交車上還是公園閑談,人們口中最常聽到的詞匯便是什么什么又漲價了:糧食漲價、肉漲價、油漲價、房漲價、方便面漲價、奶粉漲價、豆制品漲價、液化氣漲價……飛漲的影響正悄悄地滲透到我們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百姓的生活成本帳單也在隨著這些物品的上漲而跳躍到一個新的數字。

面對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我選擇了這次調研,可能由于時間空間等各個方面的原因,此次調研還存在著許多的漏洞,普遍性并不能得到完全保證。但這確實是一次切實的調查,從中分析出的結果也有一定的代表意義,是本社區居民對物價問題的實際看法。根據調查問卷中以及書本網絡上的各類資料,我總結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以及一點的建議,這些收獲使我這次的調研活動充滿了意義。

一、此次調研的一些基本情況

1.調研地點:沈陽市鐵西區興華街社區

2.調研對象:社區御覽嘉園3、4、5號樓200戶居民約800至1000人

查看全文

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的關聯透析

摘要: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本文通過分析隱性通脹壓力、供求關系、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的本質聯系,得出無通脹壓力的經濟高增長是不太可能的,關鍵是要保持經濟的適度與可持續增長。

關鍵詞:經濟增長物價上漲

在我國經濟高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物價上漲的明顯壓力問題。這一問題在2008年變得更加顯著,也促使了筆者試圖從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的關系分析,來梳理為什么當前我國經濟會面臨通脹壓力。

第一,隱性通脹壓力再次顯性化。從數據上考察,1998年-2002年間的GDP增長率基本在7%-9%,不算特別高,也絕不低,但CPI卻保持在1%以下,其中竟然有3年是負值。盡管1%以下的物價上漲率與7%-9%的經濟增長率相對應,但隱性通脹壓力早已存在。在2003年后,我國GDP增長率連續5年達到兩位數,且逐年上升,導致隱性通脹顯性化動能越來越大。

事實上,從對改革開放后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關系考察,凡是兩者極不對應的時期往往隨后就會出現劇烈的物價上漲現象。1990年-1992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4.2%、9.1%和14.1%,同期物價上漲率分別是2.1%、2.9%、5.4%,可見兩者差距逐步拉大。最終,出現了1994年-1995年間的劇烈通脹壓力(達到21.2%)。2000年以后,物價負增長已經潛伏了隱性通脹壓力,最終會轉化到顯性通脹壓力。這只是時間問題。

同樣,經濟高速增長直接帶來了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并引起了以原材料為龍頭的成本上漲對物價的推動。仔細觀察,原材料價格上漲與通脹壓力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而且,如果經濟增長率上升過快,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動能就更大。

查看全文

經濟物價上漲研究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隱性通脹壓力再次顯性化;供求關系必然反映到價格上面;成本是現實的支出,最終還是要釋放的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存在本質聯系、體制最終難以束縛市場,物價上漲與經濟增長的本質聯系難以改變、經濟高速增長直接帶來了需求的大幅度上升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本文通過分析隱性通脹壓力、供求關系、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的本質聯系,得出無通脹壓力的經濟高增長是不太可能的,關鍵是要保持經濟的適度與可持續增長。

關鍵詞:經濟增長物價上漲

在我國經濟高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物價上漲的明顯壓力問題。這一問題在2008年變得更加顯著,也促使了筆者試圖從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間的關系分析,來梳理為什么當前我國經濟會面臨通脹壓力。

第一,隱性通脹壓力再次顯性化。從數據上考察,1998年-2002年間的GDP增長率基本在7%-9%,不算特別高,也絕不低,但CPI卻保持在1%以下,其中竟然有3年是負值。盡管1%以下的物價上漲率與7%-9%的經濟增長率相對應,但隱性通脹壓力早已存在。在2003年后,我國GDP增長率連續5年達到兩位數,且逐年上升,導致隱性通脹顯性化動能越來越大。

事實上,從對改革開放后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關系考察,凡是兩者極不對應的時期往往隨后就會出現劇烈的物價上漲現象。1990年-1992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4.2%、9.1%和14.1%,同期物價上漲率分別是2.1%、2.9%、5.4%,可見兩者差距逐步拉大。最終,出現了1994年-1995年間的劇烈通脹壓力(達到21.2%)。2000年以后,物價負增長已經潛伏了隱性通脹壓力,最終會轉化到顯性通脹壓力。這只是時間問題。

查看全文

物價上漲與宏觀調控分析論文

摘要:2007年以來,我國的消費品價格呈現出加速上漲的趨勢,CPI年度漲幅達到4.8%,為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最高。各級政府針對物價快速上漲的問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CPI目前仍在高位運行。總體來看,2008年我們仍然要面對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需要進一步分析造成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既治標又治本的措施。當前需著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爭取增產,從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貨膨脹的基礎;處理好勞動力成本上升因素;更加重視國際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解決好流動性過剩問題,抑制通脹需求拉動型因素。

關鍵詞:通脹需求,流動性過剩,勞動力成本,糧食生產,物價上漲,宏觀調控

2007年以來,我國的消費品價格呈現出加速上漲的趨勢,CPI年度漲幅達到4.8%,為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最高。各級政府針對物價快速上漲的問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CPI目前仍在高位運行。總體來看,2008年我們仍然要面對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需要進一步分析造成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既治標又治本的措施。

當前需著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爭取增產,從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貨膨脹的基礎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的狀況特別是糧食生產狀況,與物價水平是否穩定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

查看全文

物價上漲對家庭影響的調研報告

今年以來,全區市場物價出現了新一輪上漲,特別是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價格漲幅較大。脂油、肉禽蛋、蔬菜、水產品等食品價格漲幅都超過了10.0%,物價大幅上漲對我區城鎮居民尤其是城鎮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

一、全區城鎮居民的收支情況

(一)收入情況。1-5月,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74.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月人均994.84元。將全區100戶調查戶按相對收入不等距分組:1-5月份,低收入組居民家庭(占抽樣調查戶數的20%)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84.04元,月人均536.80元,僅占全區月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95%。

(二)支出情況。1-5月份,全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417.46元。其中: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1030.65元,恩格爾系數為39.7%,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持續上漲成為主要因素。截至5月末,我區低收入組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1180.49元,食品支出人均582.57元,月人均僅為116.51元,恩格爾系數為49.4%,比全區平均水平高9.7個百分點。

二、物價上漲對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的影響

據資料顯示,1-5月份,全區低收入居民家庭,由于食品價格的上漲,對生活的影響十分明顯,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查看全文

高校生關于物價上漲調查匯報

今年以來,物價飛速上漲,豬肉漲價了,方便面、快餐、洗滌用品也漲價了。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漲價的行列,就連學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漲價,才發現基礎生活物質價格上漲給生活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壓力,也是突然不能夠適應。“民以食為天”,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此類基本生活物質雖然小幅上漲,但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這類基礎物質價格再怎么漲,老百姓也是要買的,無論如何,飯總是要吃的。

為了更好的明白現在市場的價格上漲情況,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我的調查數據:

⒈豬肉價格:印象中豬肉應該賣的很便宜的,6,7塊錢一斤。可是當我媽問豬肉價格時,攤主說:“14元一斤。”我就驚訝極了。什么時候漲的這么厲害了?旁邊另一個顧客說:“好多天都沒有吃豬肉了,都不知道豬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買點羊肉吃火鍋啦,否則別的也買不起,雞蛋更是長得離譜,原來3.4就能做一頓炒雞蛋,但是現在4.2才能炒一盤啦。現在過年才來買些豬肉回去。”早就聽說國家政府一直要控制豬肉價格上漲,可是現在看來好象沒有什么效果吧。

⒉雞蛋價格:印象中以前只買一兩塊一斤的,可是媽媽告訴我:“那是早幾年的價格了,現在都賣到四五塊錢一斤啦。”我隨著媽媽去買雞蛋,果真,雞蛋標價:4.5元/斤.媽媽買了十個雞蛋就要了十幾塊錢.

⒊蔬菜價格:2008年真是不一樣的一年,年前大雪災.湖北、湖南、廣東受災嚴重,很多北方時令蔬菜因為道路不通而無法正常運到南方.這是蔬菜漲價的主要原因之一.媽媽去買藕.一看標價:6元/斤.買了兩節就是12元.媽媽大發感慨:“現在買菜都要大幾十塊.卻沒有多少東西.再這樣下去,如果不漲工資,真的是會越來越困難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贊同。

隨后在市場上轉了一圈,發現一般的蔬菜價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試著還價,可是賣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漲價也是沒辦法,一漲都跟著漲了。

查看全文

物價上漲政治經濟學分析論文

[摘要]2007、2008我國居民消費指數和物價都2006年都有所上漲,創下多年的新高,是通貨膨脹?抑或經濟發展過熱?試從生產關系各要素的關系對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現象做以分析和評價。

[關鍵詞]生產關系價格通貨膨脹

一、背景描述

(一)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當今中國宏觀經濟的形勢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物價上漲快。1997年以后,中國物價水平一直非常低,大家一直習慣低物價,但2007年上半年,物價指數出乎大家意料的高,而且在加速。民生消費品豬肉價格的上漲就是一個例子。二是投資增長出現反彈。2003年以來政府下大力氣利用宏觀調控各種手段試圖解決投資增長過速而相對消費不足的問題。三是外貿盈余日漸擴大,增加人民幣的供給,外匯儲備過高。央行數次加息,屢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二)物價上漲的數據情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