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與宏觀調控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5 09:57:00

導語:物價上漲與宏觀調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價上漲與宏觀調控分析論文

摘要:2007年以來,我國的消費品價格呈現出加速上漲的趨勢,CPI年度漲幅達到4.8%,為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最高。各級政府針對物價快速上漲的問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CPI目前仍在高位運行。總體來看,2008年我們仍然要面對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需要進一步分析造成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既治標又治本的措施。當前需著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爭取增產,從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貨膨脹的基礎;處理好勞動力成本上升因素;更加重視國際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解決好流動性過剩問題,抑制通脹需求拉動型因素。

關鍵詞:通脹需求,流動性過剩,勞動力成本,糧食生產,物價上漲,宏觀調控

2007年以來,我國的消費品價格呈現出加速上漲的趨勢,CPI年度漲幅達到4.8%,為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最高。各級政府針對物價快速上漲的問題,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CPI目前仍在高位運行。總體來看,2008年我們仍然要面對較大的價格上漲壓力。要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需要進一步分析造成當前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的各方面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既治標又治本的措施。

當前需著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爭取增產,從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貨膨脹的基礎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的狀況特別是糧食生產狀況,與物價水平是否穩定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

回顧過去,我們發現,1994年出現較高通貨膨脹時,當年零售價格指數上漲21.7%,其中有70%是食品價格上漲的結果,而當年食品價格上漲31.8%,糧食價格上漲50.7%。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通貨緊縮問題,消費價格明顯下降的原因除了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之外,1996年-1998年糧食產量達到歷史高峰,造成糧食價格明顯下跌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2003年-2004年CPI走高,一個直接原因是21世紀初的幾年農業增長速度不足3%,明顯偏低,糧食播種面積逐年下降,糧食產量逐年下降,造成食品價格上漲,推動了CPI的上漲。而2005年CPI能夠迅速由2004年的3.9%的高位回落到1.8%,主要是因為本輪宏觀調控是從加強農業基礎入手,把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

自2004年開始,我們在全國范圍內取消了農業稅及相關稅費,設立了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使農業生產增長速度明顯提高,糧食生產連續四年增產,對2005年-2006年的價格穩定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2004年至2007年我國GDP增長速度連續攀升,但是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卻連續下降,由2004年的增長6.3%下降到2007年的3.7%。這一問題值得高度重視,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把保持農業持續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地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爭取增產,從根本上奠定抑制通貨膨脹的基礎。

二、處理好勞動力成本上升因素

黨的十七大提出,構建和諧社會,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并具體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這一指導方針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調整我國國民收入分配長期以來存在不合理問題的重要舉措。這一精神的落實,以及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行,在一定時期內會提高勞動力成本。

此外,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增長,以及未來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造成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都使得勞動力成本上升會成為未來物價總水平上升中必須考慮的中長期因素。如何處理好勞動工資水平的上升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關系,是我們在今后一段時期內,設定物價上漲預期目標和防止價格水平過快上漲問題時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三、更加重視國際經濟環境因素的影響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深化和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的影響,國際經濟環境因素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穩定性的影響越來越大,需要我們密切關注,謹慎對待。目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糧食和食用油價格上漲對我國國內市場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大,成為造成國內市場相關商品價格上漲的不可忽視的因素。這種輸入型成本推動造成的價格上漲的影響,將隨著我國對國外石油等重要資源性商品的依賴程度的上升,而變得越來越大,可能成為價格上漲原因的長期因素,對此我們必須更加重視。

四、解決好流動性過剩問題,抑制通脹需求拉動型因素

流動性過剩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突出矛盾,是造成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壓力的主要原因。我國近幾年流動性過剩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的根源在于,外貿順差增加過快以及國際收支不平衡。由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迫使人民銀行被動地大量發行基礎貨幣收購外匯,基礎貨幣發放產生的乘數效應使得社會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加。雖然人民銀行采取向銀行機構發行央行票據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兩項措施進行調控,仍然不能完全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

因此,加快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和金融體制改革,是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抑制通貨膨脹需求拉動因素的重要治本措施之一。

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三個特殊因素需要注意

就2008年的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工作來說,還有三個特殊因素需要注意:

(一)翹尾因素將使得年內CPI漲幅難以大幅度降低

據測算,單純因為翹尾因素影響就將使2008年上半年CPI上漲高達5%,雖然下半年翹尾因素影響會下降到1.8%,但是即使沒有其他物價上漲因素,僅翹尾因素就會使全年CPI上漲3.4%。

(二)較高經濟增長形成的通貨膨脹預期粘性

經濟的過高增長可能造成物價上漲,但是經濟增長速度回落時,仍然有可能使通貨膨脹預期繼續在一段時期內粘在較高水平上,而不是立即下降。2008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出現回落,但是通貨膨脹預期很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三)多因素的疊加效應可能加大價格上漲壓力

由于一段時期以來積累的價格上漲因素已經形成價格上漲壓力,2008年初我國南方出現罕見的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物價的影響,以及國際市場石油、糧食等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的不確定性,將可能對價格上漲產生疊加效應,需要我們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化解或減弱這種疊加效應。

總的來看,雖然2008年存在多種價格上漲的因素,CPI等價格指數將停留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上,完成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任務十分艱巨,但是我們確實有條件避免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采取的各項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正在產生效果;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這些年形成的巨大生產能力會帶來不斷增加的有效供給,大多數工業產品的供過于求的局面不會改變。我們確實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使價格上漲處于可控制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