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3:22: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獻綜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文獻綜述的寫法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后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
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
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
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①通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
文獻綜述注意事項
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收集很多情報材料后經概括剖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綜述是反映當時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地和主張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本文給我們總結了綜述編撰的一些留意事項:
①通過收集文獻材料進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辦法和材料的堆集辦法;在查找的進程中同時也擴展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材料、寫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而學習綜述的編撰也是為往后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進程;
③通過總述的寫作進程,能進步概括、剖析、概括才能,有利于獨立作業才能和科研才能的進步;
④綜述選題規模廣,標題可大可小,可難可易。關于畢業設計的課題總述,則要結合課題的性質進行書寫。綜述與“讀書陳述”、“文獻溫習”、“研討進展”等有類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討論文或陳述中概括出來的。但是,綜述既不象“讀書陳述”、“文獻溫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概括陳述,也不象“研討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色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材料進行概括剖析、概括收拾,使材料更精練清晰、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概括收拾后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化的、體系的論說。總歸,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作業、爭論焦點、研討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談論的科學性論文。寫綜述一般通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收集閱覽文獻材料、擬定提綱(包含概括、收拾、剖析)和成文。一、選題和收集閱覽文獻編撰綜述一般出于某種需求,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堆集文獻材料等等,所以,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清晰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綜述選題規模廣,標題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算法、一個辦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選定標題后,則要圍繞標題進行收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于收集文獻的有關辦法,能夠如看專著、年鑒法、閱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收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辦法是用檢索法。收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覽、概括、收拾,怎么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討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覽和挑選的文獻的質量凹凸,直接影響綜述的水平。因而在閱覽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抄卡片”。有自己的言語寫下閱覽時得到的啟示、領會和主意,將文獻的精華摘抄下來,不僅為編撰總述時供給有用的材料,并且關于練習自己的表達才能,閱覽水平都有優點,特別是將文獻收拾成文獻摘抄卡片,對編撰總述極為有利。
留意事項:
國際法文獻綜述論文
為了幫助中國讀者了解日本的《國際法》教學與研究的基本情況,筆者根據手頭掌握的日文原版《國際法》著作的有關論述和各個章節的注釋及參考文獻,對日本《國際法》基本文獻作簡單匯總如下:
一綜合性著作
經過近二百年的積累,日本學者撰寫了大量《國際法》方面的著作,這些著作有的深入淺出,適合非法律專業的一般讀者閱讀;有的著作條例清楚,結構嚴密,適合法律專業作為教材使用;有的著作重點難點突出,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論述,適合自學者或備考者使用;有的則屬于學術性較強,篇幅較大的論著,適合深造者參考,下面我將分別予以介紹。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實行“脫亞入歐”的國策,日本一般民眾就有了學習《國際法》知識的熱情。1970’s起,日本開始謀求政治大國,“國際化”成為日本時髦的口號,為一般民眾了解和學習《國際法》而撰寫的著作也大量出版,其中在日本產生重大影響的有以下幾種:①田茂二郎的《國際法講話》(有信堂,1991年)。這本書因其曾以收音機廣播講座的形式在社會上傳播,深受聽眾喜愛,加之它從日常生活角度出發,簡潔而系統地談論國際法知識,非常適合“國際化”過程中的日本。②村繁的《國際法初步》(法律文化社,1992年)。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這本書是從初次接觸國際法的人的角度,來全面說明國際法的。③高野雄一的《現代國際法》(北樹出版,1990年)。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它圍繞“和平、人權、秩序”等國際社會的焦點問題,來闡述國際法。④橫田洋三編的《國際法入門》(有斐閣,1996年)。這本書就是以法學部以外的讀者為對象而編撰的《國際法》入門書。
法學專業是日本大學最主要的專業之一,絕大多數大學都設有“法學部”。在法學專業中,國際法自然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課,由于日本大學教育更強調自由,所以大學教材也就沒有我們中國的所謂“統編”之說,日本大學的主講教師或者單獨,或者集體編寫教材,供學生選擇使用。1990’s以來,日本出版的國際法教材主要有:
(1)高林秀雄等編:《國際法Ⅰ·Ⅱ》東信堂1990年出版
現金流視角的財務預警文獻綜述
[提要]有關現金流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研究日益受到學術界重視。本文基于現金流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的評述肯定了現金流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企業普遍輕視現金流及現金流管理的問題;基于現金流的企業財務風險與危機預警研究的評述強調了現金流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中的相關性與準確性,指出企業在實際財務分析中重利潤指標而輕現金流指標的問題。基于以上對國內外文獻的梳理與評述,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鑒并指明方向。
關鍵詞:現金流;財務風險;財務危機預警
根據2011~2014年68家和76家中央企業年度風險管理報告可以看出,現金流風險已連續四年位列前三。在財務風險中,現金流風險占有重要的地位。諸多公司運營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告訴我們,現金流是關系企業興衰存亡的核心因素之一,現金流也是企業最真實狀況的根本反映。企業的持續性經營、運行層面直接依靠充足的現金流。本文試圖從基于現金流及現金流管理角度的企業財務管理以及基于現金流的企業財務風險與危機預警這兩個方面研究進行一個較為系統的綜述與評論,以期對我國學術界和實務界關于現金流風險及管理起到啟示和幫助作用。
一、基于現金流及現金流管理角度的企業財務管理研究
現金流是企業現財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指在某個特定的會計期間內按照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的經濟活動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流量的總稱。企業現金流的大小不僅反映了企業的運營狀況及支付能力,同時還決定了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現金流管理是指以現金流量作為管理的重心,兼顧收益,圍繞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而構筑的管理體系,是對當前或未來一定時期內的現金流在數量和時間安排方面所做的預測與計劃、執行與控制、信息傳遞與報告以及分析與評價。現金流管理是一種系統、全面的財務管理活動,其總體和終極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有關現金流的研究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現金流方面的國外研究主要有:影響現金流的因素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企業內外和企業營運對現金流產生的影響,代表性的是丹尼森關于銷售增長和通貨膨脹壓力對現金短缺誘導效應的研究;現金流量指標在企業財務分析評價中的作用研究,代表性的是瓦爾特的現金流指標與危機預警的財務分析;現金流與投融資活動關系、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及股利支付行為與現金流關系的研究,主要以Jensen(1986)的自由現金流理論和梅耶斯等的啄食順序理論為代表;EugeneFama、Jensen(1986)等人的現金流信息對外部市場有效性影響的研究;基于現金流的價值評估的研究等。尼爾森和梅里切爾(1973)發現當收購公司的現金流量較大而被收購公司的現金流量較小時,支付給被收購公司的作為兼并收購近似值的溢價也較高。同時,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證實了現金持有對并購對價方式選擇具有重要影響。Jensen(1986)認為有大量自由現金流的企業在并購中會選擇現金對價方式。Martin(1996)在研究并購對價方式時提出了可利用現金假設,指出持有大量現金,或擁有高現金流,或有足夠的負債能力的企業投資時更傾向使用現金。而國內學者則在基于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現金流及現金流管理方面作出了如下研究:陳志斌(2002)指出現金流管理應是財務管理的基本而重要的內容,他們基于價值創造探討企業如何進行現金流管理。郭水河(2010)、劉惠麗(2012)分析了現金流管理的意義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企業如何做好現金流管理的對策和建議,期望能對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杜汝芳(2012)指出現金的充裕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應當正確認識現金與利潤之間的關系,提出了現金流管理的建議供參考。李小燕(2006)運用組織循環理論提出對企業組織循環效率具有顯著表征能力的現金流類財務指標,并據此構建基于現金流信息結構的企業組織循環效率評價的神經網絡模型,力圖解決評價模型在實踐操作層面上的應用問題。黃輝(2007)提出用現金流而不是利潤來進行本量利分析。劉斌紅(2008)研究了現金流對于公司價值創造的影響作用。宛玲羽(2010)以價值鏈的理念為背景,以現金流為貫穿線,探討了公司理財的目標。國內學術界關于投資-現金流敏感性的研究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屈文洲等,2011)。有文從內部自由現金流的角度研究投資—現金流敏感性(馮巍,1999;楊華軍等,2007),也有從融資約束角度研究二者敏感性(辛清泉,2006;羅琦等,2007;屈文洲等,2011)。連玉君等(2008)以Almeida的研究為基礎,從現金-現金流敏感性角度檢驗了融資約束假說在中國的適用性,并從模型設定、衡量偏誤、內生性偏誤等角度重新審視了現金-現金流敏感性是否能檢驗融資約束假說,答案是肯定的。陳敏等(2011)以金融危機為背景,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實證檢驗金融危機發生前后公司投資-金流敏感性影響的變化。汪健(2013)檢驗了采用新會計準則前后,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對投資-現金流敏感性的影響程度。李春霞等(2014)采集了1998~2011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采用廣義矩估計等方法,研究表明融資約束公司的正現金-現金流敏感性由信息不對稱所致,非融資約束公司的負現金-現金流敏感性由收入不確定所致。劉淑蓮等(2014)研究了在不同融資約束下,企業現金流波動性對并購行為中對價方式選擇的影響。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近年來越來越關注現金流在企業營運中的作用。有的學者通過理論與實證分析指出企業在現金流及現金流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同時企業又經常容易忽視在現金流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并過分強調利潤指標在企業財務分析中的作用,從而忽視了更能清楚體現企業財務狀況的現金流指標。對此,學者們也提出了可行的應對策略,作為企業今后對現金流管理的參考。有的學者以現金流管理或現金流指標為基礎,通過采用管理理論中諸如生命周期理論、價值鏈理論等理論、本量利分析和財務分析以及Logistic回歸模型或神經網絡模型等來對企業的價值創造和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研究,并提供企業發展戰略和戰術上的指導,為企業發展貢獻積極作用。有的學者則以企業現金流指標為基礎,通過對企業現金流的財務分析,并以現金-現金流敏感性為視角來研究企業的投資決策、融資決策和企業并購行為等是否可行,現金流對企業在經營、投資、融資和并購的決策上是否具有相關性。現金流作為在可信度和及時性等方面優于利潤的指標,在研究中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與重視,這必將為今后學者進行相關的財務風險預測、財務危機預警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但現如今關于現金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以現金流為基礎,結合其他理論、模型進行的企業價值、發展、決策選擇等研究,真正關于現金流重要性、敏感性以及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預測指導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較少。雖然有強調對企業現金流管理重要性的研究文獻的出現,但大都各成一家,各執己見,并不能很好的融為一個體系。同時,如何將學者們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結果融入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學者們的研究已經一再強調現金流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在現行會計準則的條件下,企業仍然重視利潤指標的分析而忽視現金指標的作用。有些企業在進行年度預算時忽略了現金預算,或者即使進行了現金預算也并不全面,并不能持續不斷地根據企業自身的營運情況展開動態的現金預算。最后,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是一個復雜而繁重的工作,它不僅僅是一個財務管理問題,也是資源配置、戰略管理、公司治理、組織結構與權力分配,涉及財務學、會計學、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社會學與倫理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問題。尤其是對我國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的母公司的現金流管理更是浩大繁瑣,同時影響深遠,因此選擇適合本行業或本企業的現金流管理方法也十分重要。
二、基于現金流的企業財務風險與危機預警研究
旅游文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摘要】文章通過對國內相關論文、專著的整理歸納,從旅游文化概念入手,通過對旅游文化基礎理論、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分支學科研究的現狀進行評述,并在此基礎上揭示近三十年來該領域研究的問題與不足,對今后旅游文化及分支學科的研究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中國;旅游文化;文獻綜述
早在三十年前,旅游文化已是旅游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國內最早對旅游文化的研究,可追溯到1986年俞慈韻在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上發表的《論旅游文化》。這篇文章以文化為切入點論述旅游文化的自身屬性與主體內容[1]。隨后郁龍余在1989年于旅游學刊上發表同名論文,主要論述了旅游和文化之間辯證統一的哲學關系并引發旅游學術界對旅游文化的廣泛討論[2]。兩年后,張復于在1991年出版了以旅游文化為主體內容的專著《旅游文化》,詳細界定了旅游文化的概念,研究范疇,衍生學科以及相關領域的應用,將旅游文化推上了學科的高度,并引發了關于旅游文化學的研究與討論[3]。
1旅游文化基礎理論研究綜述
近三十年來眾多學者對旅游文化的基礎理論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總和論、碰撞論、交際論、收縮論、三體論等[4]。總和論認為:旅游文化的依據是內在的文化價值,通過諸多旅游要素為依托,映射到旅游活動中的特殊文化形態,是人類整體旅游活動中(食、住、行、游、購、娛等)物質與精神文明的總和[5]。而碰撞論認為,旅游介體通過與旅游主體、客體相互碰撞最終生成物質與精神的總和就是旅游文化[5]。大部分學者認為,總和論這個廣義的概括是正確的,因為旅游的經濟活動是通過文化體驗消費而實現的,文化是旅游諸多要素的內核,不難推斷旅游就是一種文化活動。碰撞論所述內容描述了旅游文化的內含屬性,和總和論相比外延有所縮減,對于文化內容卻沒有體現。隨后,張海榮通過文學與民俗學的角度為旅游文化的概念進行界定提出了交際論。交際論定義了旅游文化為“非定居文化”,通過反面的視角給予研究者更大的研究空間[6]。收縮論是沙向軍對前三種觀點進行總結所提出的。他認為,引用大概念,是無意義的,旅游文化不能泛泛而論,只有收縮外延,才能更深入更具體的對其進行研究。因此,狹義的旅游文化概念更具有研究價值。最終,他把旅游文化概念縮減為人類精神文化的范疇之內,將其界定為古今人類在旅游活動中所積累的旅游觀念、思想、意識等精神文化[4]。在諸多旅游文化基礎理論研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于三體倫。很多學者的專著與論文都是以“三體論”為框架而構成的。“三體論”最早是由喻學才于2001年《旅游文化》專著中提出[7],2005年王玉成在撰寫《旅游文化概論》的學術專著中引用了“三體論”作為理論框架[8]。所謂“三體論”是通過旅游的主體、客體、介體為研究出發點,認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體通過介體與客體交互而生的文化現象。綜上所述,20世紀80年代初期,旅游文化研究的啟蒙階段產生成果影響深遠,以至于后續研究很難在旅游文化廣義的大框架中跳出旅游加文化的大范疇。而20世紀90年代至今,除“三體論”對旅游文化的內涵及研究對象有所界定外,其余成果仍在定義中徘徊,鮮有建樹。近三十年來對于旅游文化基礎理論研究依然舉步維艱,甚至無法界定研究對象,更難達成共識,其原因在于眾多學者對旅游文化本質的誤解。于光遠在《旅游文化論》中提出:“不要只看中旅游的經濟屬性,更要重視旅游的文化屬性,旅游不僅是經濟活動,更是一項文化活動[9]。”
2旅游文化特征研究綜述
公司績效文獻綜述論文
[摘要]本文對西方機構股東積極主義與目標公司績效關系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機構投資者是否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實施對經理的監督,從而有助于公司業績的提升,主要包括機構股東積極主義提高績效論、無效論,以及損害績效論這三種觀點。
[關鍵詞]機構投資積極主義公司績效
傳統的公司理論認為,在公司股份高度分散的條件下,經理對公司擁有控制權(Jensen和Meckling,1976)。股東作為委托人,經理作為受托人,兩者之間存在利益沖突而信息不對稱,由此則可能引起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經理們會通過個人權力擴張,以及利用公司資源謀取私利而侵害股東利益(Jensen,1986,1989);還可以制定使他們免遭失去職位風險的公司政策,并且很難為股東察覺(Rasmusen,1989)。這樣,公司股東就只能主要依靠通過股票的買賣影響和制約經理的行為。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機構股東積極主義(institutionalshareholderactivism)興起,機構投資者被認為可以作為一種控制機制代替外部控制權市場監督其人行為并保證他們按照合同約定的那樣行事,通過這種方式能消除股東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并對行為不當的人進行懲罰,從而解決傳統意義上的問題(Agrawal和Mendeler,1990)。從此,有關機構股東積極主義對目標公司績效影響的研究日趨活躍。相關研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是機構投資者是否足夠的動力和能力實施對經理的監督,從而是否有助于公司業績的提升;二是對機構股東積極主義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實證檢驗。
近年來,我國證券政府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機構投資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希望通過發展機構投資者,促進上市公司業績的提高和股票交易市場的健康發展。伴隨著機構投資的發展,其對我國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場的影響無疑在逐步增大,包括一定程度上對股票市場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現實中機構投資者也存在操縱股市、與上市公司合謀等問題。分析與評估機構投資者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在我國也有著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為此,我們有必須對西方學者相關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梳理。
一、機構股東積極主義有效監督論
小議規模報酬遞增理論的文獻綜述
摘要:早在兩百多年前,亞當·斯密在闡述勞動分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時候就突出強調了規模報酬遞增的重要性,但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在主流經濟學框架中對規模報酬遞增現象進行研究的文獻為數甚少。報酬遞增是新貿易理論的一大支柱性假設。規模報酬遞增為國際貿易直接提供了基礎,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促進貿易及獲得貿易利益,因此時研究規模經濟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規模報酬遞增;新貿易理論;貿易利益
從亞當·斯密到馬克思,乃至斯密理論的繼承者阿林·楊格,都從分工角度對市場與經濟規模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馬歇爾是第一個重視并較為系統地研究規模經濟問題的經濟學家。自他之后,對規模經濟的研究轉而采用邊際分析的方法。新貿易理論的規模報酬遞增的假設·既貼近現實又很好地解釋了傳統貿易理論無法解釋的貿易現象。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aulKrugman)在與艾瀚南(Help-mallElhanan)合著的《市場結構與對外貿易》(1985)一書中提出了規模經濟貿易學說。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Romer(1986)的開創性研究復興了主流經濟學對對規模報酬遞增現象的分析。從此,經濟學家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論證是否存在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去探求規模報酬遞增的源泉·去分析規模報酬遞增的影響。
1規模報酬遞增理論的論證
數十年來主流經濟學家運用大量的實證研究證實了規模報酬遞增現象的存在,他們利用各層面的相關數據說明了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活動中的規模報酬遞增現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過估計13個OECD國家的支出變化與產出變化之間的關系來檢驗是否存在規模報酬遞增現象。他們估計出來的產出需求彈性為l_6,因此推斷出存在明顯的規模報酬遞增現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國和加拿大的總量數據對Krugman(1980)的規模收益遞增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的結果也表明,從整體看,這兩個國家的生產活動具有較為明顯的規模報酬遞增特征。
小議新民樂探討的文獻綜述
摘要:新民樂,一個現今正如火如荼,卻也飽受爭議的音樂現象,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新民樂是否能取代傳統民樂成為民族音樂的主流,更多的是新民樂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作為一項新事物,受到非議和批評時無可厚非的,這可以促使其更好地進行反思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認清發展的前景,更好地進行理性發展。本文主要是從新民樂的概念;產生的原因;與傳統民樂的比較以及新民樂的不足之處和其發展前景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探索適合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新民樂;傳統民樂;優勢;不足
縱觀中國近現代音樂史,曾經出現過許多類似“新民樂”的概念,比如:新民歌、新歌劇、新音樂文化、新音樂運動、民族新音樂、新秧歌運動等。這些概念都在強調一個“新”字,“新民樂”也不例外。對于“新民樂”的概念,馬曉南在他的《關于“新民樂”的思考》一文中是這樣敘述的:“所謂‘新民樂’,就是指那種用中國傳統民族民間音樂作為素材來源,用中國的民族樂器并結合西方現代音樂文化中特有的編曲和配器手法、演出形式、多媒體技術以及包含了歐美文化模式的商品偶像、品牌等觀念而形成的有獨特視聽效果和時代風格的新的民樂演奏形式。”[1]新民樂的產生、發展、不足與它的前景,是很多人十分關注的問題,影響到新民樂乃至中國音樂以后的發展走向。本文將從以上幾個方面廣納大家之言,初步論述新民樂。
一、新民樂產生的原因
民樂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音樂,但近幾年來民樂始終處于低谷,老百姓不愛聽,音樂專業人士不愿去研究,偶有喜歡民樂曲的,也多是一些老者,帶著一種懷舊的心情去欣賞一下而已。民樂的低迷促使了新民樂的產生。
(一)新民樂產生的第一大原因——音樂文化間的融合滲透
影響電子文獻服務的因素綜述
論文關健詞:電子文放資源服務
論文摘要: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文獻資源已成為圖書情報機構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電子文獻資源的利用率與電子丈獻資源應有的使用價值與功能不符,丈章分析了影響電子丈獻資源利用的因素,并從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解決的途徑與方法。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圖書館在館藏結構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子文獻資源已成為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因特網上電子文獻成為圖書情報部門在量上無法衡量的巨大虛擬館藏。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電子文獻利用率顯然與電子文獻資源應有的使用價值與功能不符,從而造成巨大的浪費,筆者從事電子文獻信息服務多年,深刻體會到提高電子文獻使用的深度與廣度的意義,現從影響利用率的原因與提高利用率的途徑二個方面加以論述。
1影響電子文獻信息使用的因素
(1)讀者信息意識差,圖書情報機構缺乏有效的宣傳。許多讀者習慣于印刷文獻的翻閱,復印,對在電腦上翻閱文獻、下載、打印、拷貝,從心理上有抵觸,加之目前大多圖書情報部門在設立中外文閱覽室以外的房間專門設立電子閱覽室,提供電子文獻服務,進人電子閱覽室則需要一些相關手序。再則,就是缺乏必要的宣傳,讀者對電子文獻的擁有量、種類、具體期刊名稱、覆蓋年限等基本知識缺乏基本的認識,直接影響使用的主動性。
(2)讀者缺乏數據庫使用的知識與技能,不具備電子文獻獨立檢索的技術與方法。目前電子文獻數據庫數量眾多,在內容上涉及各行各業,使用方式有單機光盤版、網絡版、遠程聯機等,而且不同數據商的產品在檢索方式上也存在差別,非專業人員無法掌握如此復雜的操作技術。而且在應用過程中,在文獻的檢全率和檢中率上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使用的積極性。
護理學文獻綜述寫作論文
綜述是就某一問題,從一定時期內相當數量的專門選定的原始文獻中摘取資料,利用其中有價值的信息,對問題的現狀、水平、動向進行綜合性專題描述的文章。綜述是情報信息資料研究論文,護理綜述在護理學術論文中屬科技信息研究類論文。
1文獻的概念及其分類
文獻是通過載體記錄的知識,載體是文字語言附著物,是物質形態。從古至今,載體有竹簡、紙張、磁帶、磁盤、光盤等。科技文獻是記錄、保存、交流和傳播科學知識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總稱。其分類包括:①一次文獻即原始文獻。②二次文獻。在一次文獻基礎上加工而成,常稱為“檢索工具”,如目錄、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獻。通過檢索工具(二次文獻)收集原始資料(一次文獻),加工整理成的綜合性文獻資料,如綜述、述評、年評、指南等。④零次文獻。
未成文的口頭傳遞的信息,或手稿之類的資料,即還沒有傳播載體。
從上可以看出,綜述既不同于原始論文,不屬一次文獻,也不是論文的摘要、索引或書目,不屬二次文獻,而是一次文獻高度濃縮的產物,是把多篇相關文獻綜合加工而寫成的三次文獻。因此,綜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學術動態快,是獲取信息、促進科研、指導實際工作的有效途徑。
2文獻綜述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