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檢索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5:22: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獻檢索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獻檢索論文

篇1

【關鍵字】專業期刊搜索引擎數據庫

0引言

據不完全統計,如果一位化學工作者要把現今一年的化學論文看一遍將需要46年。因此,在現實工作中,化學工作者并不可能把每年的化學論文全看完,而是選擇性地翻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對口的文獻。那么這么多的化學文獻中,你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論文呢?在信息化的時代里,我想沒有比使用電腦進行搜索更為方便的方法了。筆者整理了幾種常用的文獻檢索途徑,現整理如下。

1美國《化學文摘》

英文全稱ChemicalAbstract,簡稱CA,CA是目前涉及全部化學及化學技術領域最完備的檢索工具,它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進行化學化工方面文獻檢索的主要工具。

美國《化學文摘》創刊于1907年,從創刊至今從未間斷。至93年已出版119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檢索工具書之一。具有歷史悠久,收錄內容廣泛,索引齊備等特點。自創刊至1961年,為半月刊每年出版一卷,自1962年56卷起,改為雙周刊,每半年13期為一卷,每年兩卷。自1967年66卷起,改為周刊,每半年26期為一卷,每年兩卷,并另出十種卷索引和相應的十卷累積索引。

2搜索引擎

現在網上的搜索引擎比較多,作為一名化學工作者,我認為沒有必要精通每一個搜索引擎,對于網絡上的幾個比較好搜索引擎,現介紹如下:

2.1Google搜索引擎

/

此搜索引擎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兩位博士生于1998年9月發明。并于1999年創立。98年至今,Google已經獲得30多項業界大獎。Google支持多達132種語言,包括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Google速度極快,Google功能很多,包括自動糾錯等小功能,很適合化學工作者使用。

Google中的檢索方法很多,包括關鍵詞、分類檢索、其它檢索等。這里我只介紹用得比較多的“關鍵詞檢索”?!瓣P鍵詞檢索”又包括以下兩種方法。

2.1.1基本搜索

在Google的主頁簡單檢索輸入框中,用戶可直接輸入一個或多個檢索詞,可執行基本檢索。當用戶同時輸入多個檢索詞時,要求每個檢索詞之間留出一個空格,而Google將默認多個檢索詞之間的缺省邏輯關系是“AND”。如果檢索詞之間的邏輯關系是“OR”,用戶就要在檢索詞之間加入“OR”邏輯符。鍵回車或點擊“Google搜索”按鈕。

2.1.2高級檢索

在主頁中點擊“高級搜索”按鍵,進入“高級搜索”界面。

如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沒有采用“語言、日期、字詞位置”等選項時,檢索出共約有1,300項查詢結果;當采用“語言”選擇中文簡體;“日期”選擇3個月內的;“字詞位置”選擇網頁的標題時,檢出約有68項查詢結果。采用選項可以提高準確率。

2.2百度搜索引擎

/

于1999年底成立于美國硅谷。2000年1月,百度公司在中國成立了她的全資子公司--百度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它的特點是:網頁全文搜索引擎具有全面、準確、高速、智能、友好、及時、強悍、靈活和技術含量高九大特色。其檢索途徑與方法如下:

關鍵詞:關鍵詞的內容可以是:人名、網站、新聞、小說、軟件、游戲、星座、工作、購物、論文名稱等;關鍵詞,可以是任何中文、英文、數字,或中文英文數字的混合體。

2.2.1簡單檢索

只要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并按一下“百度搜索”按鈕,百度就會自動找出相關的網站和資料。百度會尋找所有符合您全部查詢條件的資料,并把最相關的網站或資料排在前列。輸入關鍵詞后,也可直接按鍵盤上的回車鍵,實現檢索。

2.2.2高級檢索

減除無關資料:有時候,排除含有某些詞語的資料有利于縮小查詢范圍。百度支持"-"功能,用于有目的地刪除某些無關網頁,但減號之前必須留一空格,語法是"A-B"。例如,要搜尋關于"環境保護",但不含"廢水處理"的資料,可使用如下查詢:環境保護-廢水處理

并行搜索:使用"A|B"來搜索"或者包含關鍵詞A,或者包含關鍵詞B"的網頁。例如:您要查詢"圖片"或"花草"相關資料,無須分兩次查詢,只要輸入[圖片|花草]搜索即可。(圖片天下)

相關檢索:如果您無法確定輸入什么關鍵詞才能找到滿意的資料,百度相關檢索可以幫助您。您先輸入一個簡單詞語搜索,然后,百度搜索引擎會為您提供"其它用戶搜索過的相關搜索詞"作參考。點擊任何一個相關搜索詞,都能得到那個相關搜索詞的搜索結果。

百度快照:點擊每條搜索結果后的"百度快照",可查看該網頁的快照內容。百度搜索引擎已先預覽各網站,拍下網頁的快照,為用戶貯存大量的應急網頁。百度快照不僅下載速度極快,而且您搜索用的詞語均已用不同顏色在網頁中標明。(如:網站服務器暫時中斷或堵塞、網站已經更改鏈接等等。無法登錄網站的確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百度快照能為您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新聞搜索:百度新聞搜索(),同步搜索幾十個著名網站的優秀新聞頻道,包括科技新聞、娛樂新聞、社會新聞、體育新聞、國內新聞、國際新聞。百度新聞搜索,默認為新聞標題搜索,如果新聞標題搜索無結果,則自動轉向新聞全文搜索,搜索結果按時間排序。

Flash搜索:百度Flash搜索(),可搜索約五萬個Flash,只須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搜索到各種版本的相關Flash。

在指定網站內搜索:在一個網址前加"site:",可以限制只搜索某個具體網站、網站頻道、或某域名內的網頁。例如,[電話site:]表示在網站內搜索和“電話”有關的資料。

在標題中搜索:在一個或幾個關鍵詞前加"intitle:",可以限制只搜索網頁標題中含有這些關鍵詞的網頁。例如,[intitle:高中英語教學]表示搜索標題中含有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的網頁。

在url中搜索:在"inurl:"后加url中的文字,可以限制只搜索url中含有這些文字的網頁。例如,[inurl:]表示搜索url中含有"china"和"news"的網頁。

3數據庫

與搜索引擎一樣,數據庫的種類繁多,而且有很多好的數據庫是收費的,像“CNKI”之類的數據庫,一般的化學工作者是無法使用的。為了工作的需要,化學工作者可以到某些大學的圖書館去使用?,F在對幾類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3.1CNKI數據庫

/

CNKI數據庫屬于中國期刊網,是我國第一個按月定期連續出版的大規模集成化、多功能電子學術期刊全文文獻檢索系統。其檢索方法如下:

進入CNKI主頁后,可以在左側一欄進行檢索操作,首先應選定檢索字段,一般我們選擇“關鍵詞”,然后在檢索框中輸入你要檢索的關鍵詞,為了檢索結果能夠滿足你的要求,你還可以進行相關設定,如限定年限、學科范圍等。檢索完畢,結果將在右側以題錄的形式列出來,你可以選擇你所需要的文章進行下載,當然為了閱讀文章,你必須下載相應的瀏覽器,即CAJ專用瀏覽器。此外你也可以在檢索結果中進行二次檢索,其結果與使用高級檢索相當。

3.2萬方數據資源系統

/

萬方數據庫包括:科技信息子系統、數字化期刊子系統、商務信息子系統。也是一個收費數據庫。它收錄的論文最早是1998年,本數據庫以報道自然科學方面的信息為主,集中報道全國各“大學學報”中的論文和英文版期刊信息。它的檢索方法因不同子系統而異,例如“數字化期刊子系統”,當你進入該主頁后,可以“分類檢索”、“關鍵詞檢索”進行檢索。

3.3Springer—Link數據庫

這是一個外文數據庫,一旦開通便可閱讀400多種電子期刊的全文數據,它收錄了化學、環境科學、生命科學等11個學科的期刊。其檢索途徑有兩種,即search和browse.

3.3.1search

具有檢索功能,可輸入檢索詞,具體方法有兩種:article——直接輸入“檢索詞”檢索文獻;publication——直接輸入“檢索詞”檢索期刊。

3.3.2browse

具有瀏覽功能,但不能輸入檢索詞檢索,只能通過刊名瀏覽查找相關信息。瀏覽方式有兩種:publications——按期刊瀏覽;subjects——按主題瀏覽

4.結語

化學文獻更新之速度實在令人驚訝,試問一個不懂查閱文獻的化學工作者又怎能擔任21世紀的化學工作呢?本文簡單地介紹了幾種檢索途徑,如果讀者在使用這些方法的時候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或者遇到什么困難,期待與你共同探討,也希望我們的化學工作者進一步挖掘網絡優勢,為化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呂秀云,數字化文獻信息檢索指南,湖州師范學院圖書館,2003年4月28日

2.劉勤,Internet環境下的化學文獻檢索方法與技巧,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11月

篇2

關鍵詞 大文獻信息檢索課;高等教育;信息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03-0122-02

Comment on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in Information Age//Han Jianqi

Abstrac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21 century, how to cultivate high quality information talents and how to enhance people’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serious challenge to high educ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advance with the time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nd use various ways to improv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and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 teaching measures.

Key words extensive docum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urse; high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1 信息背景下文獻檢索課的主要任務

21世紀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顯著特征就是信息化日益加快,知識、信息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這對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1]。筆者認為,在信息社會,信息意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應當像外語和計算機一樣是人人必備的一項生存能力。但是,長期以來,文獻檢索課只是偏重于各種手工檢索工具和數據庫、搜索引擎的檢索技術介紹,僅僅是教授學生如何查找文獻,而對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的提高、信息提煉和綜合利用等方面涉及不多。這不僅與文獻檢索課的培養目標有一定的距離,也與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相適應。

新形勢下,文獻檢索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通過文獻檢索課教育,使這種意識和能力滲透到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中,成為伴隨學生終生的一種理念。

2 樹立大文獻檢索課理念

在信息時代,為了滿足國家對創新型人才和信息戰略的需求,應當樹立大文獻檢索課的理念。大文獻檢索課的理念是指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信息素養的重要性,明確將信息素養當作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提上日程,通過多渠道加強信息檢索教育,將信息意識和信息檢索技能的教育滲透到社會的各種文化教育活動中去,而不應將文獻檢索課當作一門孤立的課程來看待,也不應將文獻檢索課當作信息素養教育的唯一方式。

3 大文獻檢索課理論指導下高校的教學措施

3.1 教學內容應有所擴展,從文獻檢索課引申為信息開發課

大文獻檢索課理念指導下,文檢課應突破從文獻中獲取知識和情報的局限,應拓展其內容范圍,將文獻課引申為信息開發課,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現有的文獻檢索課內容一般包括文獻與檢索的基礎知識、國內外文獻的查找、特種文獻檢索、參考工具書、計算機檢索、文獻的整理與論文撰寫幾個部分。但是在現實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中,多數需求的信息卻不是從工具書、電子圖書、期刊論文庫等文獻資源中檢索出來的,也可能很少會涉及專利文獻和標準文獻等特種文獻的檢索。除文獻資源外,存在于網絡的各類實用型資源也是人們在科研和工作中尋覓的無價之寶,而對這方面的內容,文檢課卻較少涉及。

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增加非文獻型信息的獲取,如市場信息、企業信息調研、經濟信息、管理信息、法規信息等方面的內容。為了增強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還應根據各校的具體情況考慮增加圖書館學概論、現代情報技術、情報分析與研究以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內容。

當然,新的課程內容體系并非上述諸多知識的簡單拼湊,而應根據各校具體情況,從中精選,最終形成一門有廣義信息開發特色的新課程。

3.2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分階段性教學,形成信息教育的系統體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將文獻檢索課設為全校選修課。不論學生的專業和年級,采用的都是同一套授課內容,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筆者認為,文獻檢索課應該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專業采用階段性教學。

1)對剛入校的新生,要圍繞如何利用圖書館這一主體進行文獻檢索課的基礎性教育,由淺入深、貼近實際,使學生對文檢課有一個適應、認識的過程,逐步培養起學生對文檢課的興趣。該課程可以命名為文獻信息利用基礎課。

2)對二、三年級的大學生,應該開設系統全面的文獻檢索課,介紹常用的信息工具及信息資源;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結合所學專業,開設專題文獻檢索課,結合課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并利用信息,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嘗試使用雙語教學,并根據學生需求介紹一些考研和就業信息的查詢利用。

3)對于研究生階段的學生,應深化教育,開展信息用戶教育專題講座,提高研究生整體信息素質水平,可側重講授一些外文大型專業檢索工具的使用。另外,可增加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和知識產權教育等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術道德修養。

4)在各院系結合專業開設文獻檢索課??梢試L試在專業基礎課中安排文獻檢索課的內容[2],由圖書館員講解信息資源檢索和利用的方法技巧,并提出相應的要求。如檢索某一專題文獻,或就某一專題撰寫學科動態等,由圖書館員作出相應評價并計入專業課成績。

3.3 通過多種輔助手段完善充實文獻信息檢索教育

在信息時代大文獻檢索課理念的指導下,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方式應是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的,教學不再拘泥于單一的課堂。

1)講座培訓,激發興趣。圖書館利用新生入館教育、實地參觀圖書館、圖書館知識講座、讀書俱樂部等方式,吸引學生對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產生興趣,進而引導他們到圖書館尋找感興趣的資料,逐步培養檢索能力。

2)應在圖書館網站增設相關的欄目,補充有關信息素質培養的課件、習題和多媒體短片,以便于學生在課外自學。

3)引入Web2.0技術,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文獻檢索課課時少、信息量大,需要學生在課下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操作和理解,因此,引入Web2.0技術能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比如Blog、QQ等,都可以成為虛擬互動的教學平臺。文獻檢索課的教師可以開辦用于文獻檢索課教學的博客,成立文獻檢索課的QQ交流群,或者專門開設一個文獻檢索網絡社區,把課件放到網上,并和學生在網上互動,進行探討或答疑。

4)圖書館或學??梢酝ㄟ^定期組織信息檢索技能大賽等形式宣傳信息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文獻信息檢索知識的積極性。

3.4 引入科研環節加強對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文獻檢索課偏重于教育學生查找信息的技能和方法,但是在對信息進行分析、評價以及利用所查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教育比較薄弱,形成文獻檢索課重視信息的檢索而輕視信息的有效開發與利用的教學現狀。在文獻檢索教育中引入科研環節,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查詢信息、不斷地分析利用信息的過程。從通過檢索分析信息發現問題,到檢索分析信息弄清問題,再到選擇、吸收、利用信息去解決問題,每一個步驟都與信息的檢索利用息息相關。科研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深入檢索、分析、評價和利用信息的過程。在文獻檢索課教學中引入科研環節,就是在為學生營造一個真實的信息檢索與利用環境,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反復深入地檢索利用信息。

4 結語

文獻信息檢索課是一門具有時代性、實踐性和針對性的課程。21世紀信息科技迅猛發展,高校應當與時俱進,樹立大文獻檢索課的教學理念,對信息素質教育給予充分的重視,各方協調合作,多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完善信息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獻檢索課跟上時展的步伐,滿足信息時代的戰略需求,提高全民的信息素質,并為國家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信息人才。

參考文獻

[1]Caughie B. Transformational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J].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2012(1): 66-72.

篇3

    “語言學轉向”強調的是世界是由語言建構的,語言符號之間的不斷轉換產生了世界的意義,換句話說:意義的產生不過是一種語言到另一種語言的轉換過程,這種轉換完成了語言對世界的編碼。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一個經驗和實體的世界,而是一個語言符號的世界,我們的知識和認識是由語言來塑造的,在語言的主宰下,語法、句法、語用、詞匯、話語、語境、意義、文本、敘事、修辭等跟語言學相關知識被廣泛運用到其它學科領域中,以至于語言學的模式和方法成為人文科學普遍的思維模式和方法,因此,“語言與存在”取代了傳統的“思維與存在”的命題成為整個知識范式轉換的重要表征,這也從根本上揭示了語言的本體含義,它遠非工具,而被看作存在本身,正如維特根斯坦所宣稱:全部哲學就是語言批判,想象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方式。從歷史實踐上看,作為人類交往活動中最常見的兩種媒介形式,圖像與語言文字相比所處的地位不一樣。在文字發明之前,圖像是先民表達和記錄的方式;當文字出現之后,文字以語法和修辭結構來表達具有豐富的聯想性和多義性的意義,而圖像被降低為識字的輔助手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圖像被認為是感性的、直觀的、平面的、零碎的,人們重視語言的理性邏輯,強調語言與圖像的異質性,而忽視圖像與語言之間的辯證關系,以及圖像的獨立性和意義的建構性。米歇爾發起了對語言主導文化的解構性批判,他認為:“文化的歷史部分就是圖像符號與語言符號之間爭取支配地位的漫長斗爭的歷程,任何一方都是為自身而要求一個可以接近‘自然’的特權。在某些時刻,這種斗爭似乎進入了沿著開放邊界展開的自然交流;而另一些時刻(恰如萊辛的《拉奧孔》)這些邊界關閉了,彼此相安無事。所謂的顛覆關系就存在于這一斗爭最有趣和最復雜的種種形態中”[2](P187)。在這里,米歇爾強調了語言與圖像之間漫長的斗爭過程,認為兩者之間辯證復雜的張力關系構成了文化的發展。如果說傳統文化是語言實施著對圖像的壓制和控制,那么,進入當代的視覺文化時代,圖像應該站在與語言構成對立面的基礎上,消解語言中心主義的局面,通過制造圖像和觀看圖像承擔世界意義的建構。但是,圖像的興起以及形成的對語言的挑戰,并不意味著圖像取代語言成為知識體系和文化秩序的主宰,而是將圖像在語言中心論的框架中解放出來,擺脫語言論的控制,在關注語言與圖像之間的“互文”性闡發中重新挖掘和創造圖像,讓圖像再度被發現,讓圖像徹底釋放出自己的知識能量。

    圖文之爭與當代文學理論研究的新思路

    圖文之爭的介入給當代文學理論注入了新鮮血液。隨著圖像意識的增強,文學與傳媒、文學與圖像、文本形式、文學的存在方式、圖像敘事與文本敘事等諸多問題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文學理論研究的視野,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如米歇爾在《圖像理論?序》所說的那樣:我們生活在一個視覺文化時代,所有的媒體都是混合媒體,所有的再現都是異質的,文學與視覺藝術之間的互動關系構成了再現,它們與權力、價值和人類的利益糾纏在一起,影響到文化模式的變化。一種閱讀文化與一種觀看文化之間的差異不僅是一個形式問題;它含蓄地指出社會性和主體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種文化所構成的各種個體和制度。在這里,我們可以發現:文學與圖像的關系問題可以在媒體再現中找到交匯點。換句話說,圖像與語言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種單純的異質關系,兩者之間的研究也不是一種簡單的、毫無價值的平行對照,相反,兩者之間內在的互動關系以及構成的外部關聯使得不同藝術之間的關系研究成為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圖像與語言的關系為文藝理論和美學研究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因為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文藝理論觀念。從歷史上看,在語言學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學理論研究的中心和旨歸是文學語言本身,認為語言是一種線性的、穩定和邏輯的符號,先行地設定文化、文學發展變遷的規律。在這種觀念中,語言占據主導優勢,而圖像只是語言之外與人的感性層面相關聯的不可靠的形式,圖像與語言根本無法聯袂,亦無法在一種張力的結構中生發出更高意義上的思維模式。20世紀后期以來,隨著視覺文化和讀圖時代的來臨,單純的語言學思維方法已經不能完整有效地對當今文學圖像化和傳媒化趨勢作出有力的闡發,同時它也無法表征當前層出不窮的文學審美現象。因此,當前文藝理論研究必須擺脫傳統文藝理論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關切當代傳媒視野中的文學現實問題,在正視語言學等研究方法的同時,側重考慮在圖像與文字之間尋找文藝理論研究的生長點。本雅明是建構此種研究范式的積極實踐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攝影與電影的過程中預言電影將成為未來語言的者,認為以文字和書籍為代表的傳統印刷文化必將受到以圖像為主的機械復制文化的沖擊,這昭示著圖文之爭在現代文學藝術發展過程中將成為一個待解的問題。與本雅明不同,利奧塔從解構理論的角度對西方傳統文藝理論中存在的理性與感性、理智與欲望、話語與圖像、推論和感知等二元對立模式進行批判性考察,為感性、欲望、圖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尋找依據,解構西方傳統的元敘事話語和思維模式,達到攻擊現代性的目的。鮑德里亞比本雅明和利奧塔走得更遠,他在由電腦所創造的虛擬圖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傳統的文學生成和存在方式,認為虛擬圖像比真實存在更完美真實。在此觀念下,文學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應該重新設置和厘定,也就是說:圖像與現實的脫節、虛擬與真實界限的消解,使得傳統的“文學藝術模仿生活”的觀念出現問題,這無疑對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產生重要影響。本雅明、鮑德里亞在文化和藝術層面上對圖文關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藝理論對圖文關系的重視源于當代文化給作者和讀者帶來的新的創作和閱讀感覺經驗,它是對當下文學藝術發展的理論總結和建構。顯然,西方文化領域對圖文關系的研究已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傳統的美學與文藝理論研究,已進入到圖像文化分析、社會歷史分析、符號政治經濟學分析的綜合、交叉的層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圖像與文學差異、互動和互通的特征,進而進入圖文生產、消費與社會權力表達、文化模式變遷之間的復雜關系的探究上。當前國內文學理論研究領域,圖文關系的研究也逐漸深入展開,這主要沿著兩種思路進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語境中,探討圖像與語言文字的關系,強調圖像的強勢原因、表現方式和審美效果等。這是當前文學遭遇圖像時代問題的一種“宏大理論”式的闡發,這種研究并沒有在圖像與語言之間折疊、纏繞的復雜關系中解決文學變化的具體問題;二是沿著“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的歷史命題,在文學與傳媒的關系日益緊張的今天,根據文學和視覺藝術兩者的交叉滲透,從文學語言的角度來關注視覺藝術,同時強化從圖像的角度來審視文學,試圖在文學與圖像之間建構一種互文性的文學理論。具體而言:從文學語言的角度研究視覺圖像,就是理解圖像如何借助物理時空的張力結構,來接近文學并通過語言立“象”達到充滿想象力的審美至境。反之,從圖像的角度來分析文學語言,就是理解圖像如何賦予文學語言新的意義,探索圖像在文學語言塑造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歸納為三種歷史形態:以圖言說、語圖互仿和語圖互文[3],以此揭示語圖關系發展的規律。顯然,以上所說兩種研究的價值取向不同:前者側重語言與圖像的對立,以此勾畫出當代文化模式的變遷,以及帶來的審美方式的變化;后者則側重語言與圖像兩種媒介所具有的思維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學本身,回答文學在傳播過程中因媒介不同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如果說前者側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則是從內部探討文學的根本性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敘事學中,傳統的文字敘事所固化的領域開始成為語圖關系研究的重要目標,從而形成一種嶄新的敘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圍繞圖像與文字兩種不同的敘事特點,主要從敘事學的角度來考察圖像與文字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突出圖像對敘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現問題,旨在解構文字敘事在敘事傳統中的絕對主流,擺脫與語詞共存和競爭中圖像的壓抑性地位[4]。通過圖像與文字之間復雜關系的梳理,讓兩者在交互敘事中建構不同的價值維度,以此彰顯不同的審美意義。諸如此類的研究對于我們今天重新理解文學有太多的啟示,這昭示著當前文藝理論研究觀念的重要轉變,這些探索對于建構文學理論研究范式具有啟發性和創新意義。

    圖文之爭與當前文學理論研究的幾點反思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文藝理論界關于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一直存在論爭,不同觀點的研究者在本質建構和拆解的論爭中宣揚自己的文學理論觀念。圖像與文學的關系問題作為文藝理論研究的現實問題,在為文藝理論營建新的研究思路的同時,跳出本質主義、歷史主義和解構主義等思維模式,力求返回文學活動本身,沿著亞里士多德所設定的文學媒介理論的路線尋求“拯救文學現象”,這無疑將為我們重新反思文學理論研究提供了契機。首先,文藝理論研究應從文學現實出發,避免抽象化。何謂文學現實?在我看來,其實質就是被文學本質思維模式所遮蔽的文學發展過程中文學與其他文化形式交織、文學本身新變的現實問題。在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理論觀念指引下,文學理論研究大都圍繞原典或抽象概念的演繹展開討論,試圖勾畫出一幅以理念存有為深層基礎的文學圖景。這是一種本質先行的理論模式,此種模式直接規定文學之為文學的本質,達到一種理論自身的自洽性和完美性,最終,文學現象被置換成一個抽象化、一元化的世界,文學活動的樸素性和現實性逐漸消失。圖像與文學的關系問題不同,它是當代傳媒文化現實中文學發展出現的真問題,它帶動文學活動各要素在傳媒世界中發生了新變。比如依照新媒體觀念,圖像、語言和其他文本都混雜其中構成超文本文類,讀者面對如此復雜而豐富的文本世界目不暇接,此種變化打亂了以往文學理論設定和裁量文學的標準。因此,文學理論必須真正面對這些問題,從學理層面加以闡發,進而把當代文學理論研究向前推進。其次,回歸文學本身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反思的文學理論問題。傳統的語言學研究范式注重文學的文學性研究,認為語言是文學的內在規定性和永恒性。這是它的功績,也是它的偏頗。因為,它在把文學的文學性研究推上高峰的同時忽視了語言以外、或者與語言相關的知識場域(比如,文學與其他藝術語言之間的關系)。當前盛行的文化研究,打破了文學理論學科的界限,以超越文學社會學的姿態,把觸角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得文學研究的邊界變得模糊,文學本身的問題幾乎成了一個被遺忘的話題。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文學基礎理論知識體系的松散和脆弱。在兩種研究方式面前,我以為,圖像與文學的關系是文學理論重新思考文學自身問題反彈的重要表現,它介乎語言和文化之間,尋找理解和闡發文學的新維度,同時這也是對強調文學性研究的形式主義文論和強調文化權力的文化研究的一種反駁和超越。從這個意義上說,語圖關系研究意味著在經典意義上的理論研究之外拓展出新的文藝理論研究思路。最后,應該提倡文學理論研究的多元主義理念。文學是復雜

篇4

一般來說,顯性職業素養中個人知識、技術技能是職業教育課堂所關注的重點,它們可以通過知識的傳授、頂崗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獲得。而顯性職業素養中的個人外在形象、職業核心能力如溝通表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技能等,則往往被忽視。因此,開設職業素養課程應該更加重視這些內容的教學。隱性職業素養包括職業意識、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其中,職業道德是與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遵紀守法、任勞任怨等。職業意識是指作為職業人所具有的意識,是人們對職業的認識、評價、感情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應,如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保密意識、學習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等。

職業態度是從業者對職業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動。如職場忠誠度、責任心等。由此可見,隱性職業素養的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總的來說,職業素養的培養離不開職業意識、基本態度和職業行為能力的培養。同時,職業素養可以在課堂教學、訓練和實踐中進行培養,讓大學生去領悟、體會和感受,從而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習慣和正確的職業意識與態度。

“三點一線”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高職院校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后準備基地,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素質的主要場所和鍛煉平臺。加強課堂教學、提升職業素養是當前高職大學生教育的必然選擇。實踐證明,高職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完全可以通過課堂教學途徑來進行培養。可以通過開設一系列職業素養課程,如“職業意識”、“職業心態”、“職業核心能力”、“就業與創業規劃”等課程教學來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意識和道德修養等。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講授、大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的,大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單純的理論灌輸、空洞的理論傳授遠遠不能適應現代隱性職業素養的課堂教學,迫切需要構建貼近現實、生動活潑的“第二課堂”教學模式。為此,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和職業素養課程的本身特點,提出了“三點一線”的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三點一線”是以大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自我認知、職業意識、基本方法技巧”為三個基本點,有機組合、密切構建高職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基本點之一“: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即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我測試找出差距和不足,以便更清晰的了解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如通過心理測試來了解自己的情商、與人溝通表達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來很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等等。

(二)基本點之二:“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的培養主要是借助生活案例、寓言、故事等深入淺出講解,通過“小故事”來闡釋“大道理”,從而啟迪思維,喚醒和激發大學生的職業意識。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不僅可以激活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充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是打開思維的鑰匙。如為了讓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可以講解“福特制造第一輛汽車”“牙膏開口要增寬”等故事來拓寬大學生的思維眼界,增強創新意識,開辟新的思維境界。

(三)基本點之三“: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即讓大學生學會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手段,好的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如何讓自己更加自信”、“如何演講”、“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等等,讓大學生學習必要的方法技巧,少走彎路,獲得職場上的成功。

(四)主線“:職業能力培養”

“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即將大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始終貫徹其中,以游戲活動、情景角色扮演等互動式體驗教學,獲得職業工作中所需的實踐能力,真正做到“從思想到行動”的落實。如與人合作能力的培養,可以先進行自我能力測試,了解自己與人溝通能力水平,加強團結合作的意識,進而學習如何與人打交道,最后獲得與人平等相處的合作能力。

“三點一線”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環節

(一)導入測試,找出差距

教師在開始上課時,應設法巧妙地激起大學生的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每個人都迫切想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而“自我測試”能夠很好幫助自己認清當前的狀況、明白自己的差距。比如人格類型測試、職業規劃測試、趣味測試等都能極大地引起大學生的興趣。通過自我測試,大學生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彌補各自的差距和不足,避免盲目學習。自我檢測是學習的有效幫助手段,在職業素養中導入測試,更能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二)故事啟迪,知曉道理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首先,職業素養中很多知識、道理,教師如果苦口婆心、長篇大論地解說,收效反而甚微;如果用一則有趣的故事代替,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過程中,大學生不知不覺明白了他們該明白的道理。寓言故事作為一種更有效地交流手段,他就像一個信息傳送帶一樣,能夠把深刻、枯燥無味的道理簡單化、有趣化。其次,還可以活躍上課的氣氛,吸引大學生的集中力。在職業素養課堂中,恰當地運用故事寓言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讓大學生明白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重要性,教師可講述“非典”時期不顧個人安危主動提出把危重病人集中到自己醫院來的鐘南山院士的故事,也可以講述“忠誠狗找工作”的寓言,等等。這些寓言故事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學生受益匪淺。當然,教師在選取故事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選好故事的主題,符合教學內容;其次要在恰當的時候講故事,還要提高講故事的能力,必要時配合適當的手勢、表情,注意講故事的節奏等。

(三)實戰演練,學會方法

找到了自我差距、知曉了道理之后,我們更重要的是掌握如何提升自己職業外在形象和職業素養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而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實戰演練”的情景模擬學習這些方法的運用更為有效。“實戰演練”要求大學生把課堂中學習到的方法技巧等在模擬的情景中進行靈活的運用,這是學習的真正檢驗。比如認識到職場中與別人溝通能力很重要之后,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如何傾聽、如何表達特別是即興演講的相關技巧,更注重的是親自嘗試即興演講,用自己的激情和口才感染在場的聽眾。通過這些課堂內外的情景模擬、自主的訓練,才能真正的把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

(四)游戲活動,加深體驗

游戲活動是構建職業素養課堂的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游戲活動重視和強調互動式體驗教學,可以使大學生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寓教于樂,以達到經驗共享,共同提高能力的目的。大學生只有參與其中,成為當事人,才能認識到差距,也才能真正縮小差距。運用游戲活動的學習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倍增,比單調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大學生在輕松活潑,雋永有趣的游戲活動中進行“手—腦—心”全方位的學習。

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大學生是主角,參與是關鍵,教師只是游戲活動的主持人或引導人,其責任是通過簡單導入游戲規則和活動內容,大學生充分的體驗游戲活動后,教師在最后簡明扼要、畫龍點睛的總結游戲的主題,讓大學生輕松地明白道理,收益匪淺。如團隊培訓游戲“合力吹氣球”,每組一共有6個人分工合作來完成任務。6個同學分別抽各自的一張簽:“嘴巴”、“手”(二張)、“腳”(二張)“、汽球”(每組一個)。游戲規則和內容都很簡單,首先由抽到“嘴巴”的必須藉著抽到“手”的兩人幫助來把汽球給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個抽到“腳”的人抬起抽到氣球的人去把汽球給坐破。通過這個簡單的小游戲,大家深刻體會到只有齊心協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比起長篇大論講解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效果要好得多。

當然,課堂中的游戲活動要恰當好處,游戲活動并不是越多越熱鬧越好,而是根據教學目的來選定游戲主題,教師要學會積極引導,注意巧妙的提問,善于組織小組討論及大組分享,讓大學生自己領悟尋找答案,最后進行總結性輔導。

“三點一線”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一)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習興趣濃厚

“三點一線”的課堂教學模式因為融入了趣味的自我測試、生動的寓言故事、有趣的游戲活動、情景模擬的實戰演練,整個課堂教學不再呆板枯燥,而是輕松活潑、興趣盎然。

(二)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做好就業前準備

“三點一線”的課堂教學模式能讓大學生清晰的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從而改善自我;因為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能讓大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并與其他同學交往中體會到自我的重要性,找到自我的價值,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三)強化職業意識,提升職業能力

篇5

關鍵字:網絡環境;檢索教學;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

隨著信息服務的網絡化、數字化、虛擬化以及高校圖書館之間的聯機檢索,給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具體表現為高校教師不但要大力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而且更要注重實際操作能力,即創造良好的上機環境,利用現有的圖書館網絡和電子閱覽室,提高學生利用網絡獲取、分析、處理信息和利用文獻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傳統的文獻檢索教學在教學手段、內容、管理等方面與學生信息素質培養的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發現和分析傳統文獻檢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現有文獻檢索教學狀態,成為從事文獻檢索教學人員關注的重點。

1、網絡環境下文獻檢索的現狀

從我國高校教學現狀分析,文獻檢索教學在提高學生信息能力和增強學生信息意識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文獻檢索教育未能和信息社會同步發展,在高校教學實踐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不利于在校學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意識的培養,更為重要的是嚴重制約著高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和學生科研能力的發展。

1.1 重文獻檢索教學本身,輕與專業課程教學的結合

從高校課程設置分析,文獻檢索課的教學處于輔課程的地位。雖然許多學校在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或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集中開課,但課程安排的目的在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和撰寫畢業論文。并且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的文獻檢索教材一樣,在具體授課時,老師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選講不同的參考工具書和檢索工具,雖然能夠區別對待不同專業的學生,但相對于其他學科,教學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和溝通。除此而為,文獻檢索課的實習、考核一般是由文獻檢索授課教師親自命題,未能將信息素質教育納入到專業學科的教學體系中,這種封閉的思維模式以及填鴨式教學方式,難以發揮學生求知的主觀能動性。

1.2重檢索方法和信息知識的傳授,輕信息意識的培養

在傳統文獻檢索教學中,課程教學總學時一般在 40學時,并且上機實習、考核一次完成。然而,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信息素質的全面培養,也容易形成文獻檢索課就是如何查找資料的錯誤理念,在課程學習后,大部分學生對信息的注意力和感受力沒有得到明顯地提高,在獲取相關專業資料幫助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自己獨立的科研能力沒有得到明顯的變化。究其原因是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能力是在長期的生活學習中形成的,并且需要不斷強化,而僅依靠課堂傳授是難以達到預定的效果。

1.3 重信息檢索能力的培訓,輕信息利用能力的培養

在實踐教學中,高校文獻檢索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文獻檢索、參考工具書、檢索工具、計算機檢索、數據庫等基本知識,適當增加文獻整理與綜述、閱讀方法和技巧、論文寫作方法以及情報分析研究等知識。前者注重信息的檢索,后者注重信息的利用,但在實際教學實踐中,通過檢索工具獲取信息來處理實際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重視,導致了我國大部分學生信息能力不完整,不對稱,缺乏獨立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無法做到信息利用能力與檢索能力的并重,未能通過實踐操作達到強化學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2、對當前文獻檢索教學改進的對策

文獻檢索在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教學實踐中,務必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和高校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文獻檢索課程自身的特點進行改進和發展。

3.1 加強專業實踐與檢索理論相結合,主動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信息能力

能夠獨立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基本問題是用人單位最為關注的,而科學研究正是基于解決問題的創新過程。所以,在文獻檢索教學過程中,務必密切結合學生的專業方向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著手,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及科研信息意識。同時,在實習選題時,讓學生主動幫助相關專業的科研人員或教師查閱所需要的文獻信息,使學生的檢索實習更接近于實際,有利于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又能在實際操作中提升學生文獻檢索的能力。

3.2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加強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

文獻檢索的目的是為了完成畢業設計和撰寫畢業論文,但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和自學能力。所以,務必改變文獻檢索課程集中安排在大學三、四年級開課的現狀,嘗試差別化的系列課程教學模式,即在新生入學時,就開始引導學生初步了解圖書館的相關知識,了解學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使學生能夠初步體會和運用基本檢索模式,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數據性、事實性等問題;在低年級階段,對學生進行文獻檢索基礎教育,掌握一些文獻檢索的基礎知識;在高年級階段,進行特定專業的文獻檢索與利用教育,與此同時,適當增加閱讀方法和技巧、情報分析研究、文獻整理與綜述以及論文寫作方法等知識,達到強化文獻信息利用的能力。

3.3 改進文獻檢索教學中的實習方式和考試模式

在實習方式上,圍繞某個課題或專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綜述性論文的寫作練習和分析研究,使學生對文獻內容的獲取與提煉、情報分析與研究、文獻整理與綜述以及論文寫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整體認識;在考試模式上,改變傳統的論述、選擇填空、簡述等題目設置,通過做實習題代替考試,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學生被動檢索信息的地位,嘗試采用“綜述考試法”來全面考查學生運用文獻信息檢索信息的能力。

3、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深化,傳統的文獻檢索教學模式只能培養出檢索技能型人才,與全面培養學生信息素質的要求存在著差距。因此,在文獻檢索實踐教學中,必須改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全面提升高校學生文獻信息獲取、分析、信息處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提升高校學生的專業水平和培養高校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胡軍.提高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效果的思考[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1).

篇6

【關鍵詞】文獻檢索課;考核方式;考試方式創新

Innovation Discussion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s assessment methods

Lu Ming,Han-li

【Abstract】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from content to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in change, the inspection way also will have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ditional document retrievall course exami- nation mode limitations, and to the innovation exam discusses the mode, hope to 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of inspire innovation.

【Key words】Document Retrieval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Examination of innovation

高校的文獻檢索課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重要手段,隨著網絡環境的泛化,學生的信息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檢索課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模式都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創新,以滿足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需要。當然,文獻檢索課的考核方式也要不斷的創新和變化,以適應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需要。

1. 現有的文獻檢索課考試模式探討

在現有教學模式下大多數高校,對學生的考核方式無外乎是以下幾種簡單的方式或組合

1.1期末考試。一些高校文檢課考核方式仍然一紙定優劣。通過期末的開卷或閉卷考試判定學生文檢課的學習成果。這一傳統的考核方式,已遠遠不能勝任培養高品質信息素養人才的要求。

閉卷考試只能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而文獻檢索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獲取和利用文獻信息能力,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閉卷考試不利于學生的文獻信息獲取與運用能力的培養,只會讓學生機械地死記硬背,永遠是紙上談兵。

開卷考試把學生從繁重的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還可以了解學生對整個教材的理解程度,但是,他同樣是一本書,一支筆就能答題,不能考察學生的文獻信息獲取與運用能力。開卷考試更容易通過,不用在課程學習上下多少功夫,因此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夠,課堂上學習積極性明顯不足。

1.2撰寫綜述加期末考試。

撰寫綜述,是教師給出一個題目,學生針對這一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對該課題在一段時間內發展情況做一個分析和總結,寫成學術論文。撰寫綜述,要求學生要通過計算機或手工工具書收集查閱大量的文獻信息,然后做綜合分析和總結,這個過程,就是對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和檢驗。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撰寫綜述加上期末考試,就基本覆蓋了基礎理論和實踐能力的考核。

但是,撰寫綜述作弊比較容易,有的學生根本不做分析、評述,只是單純的羅列文獻,或干脆找人代做,造成弄虛作假之風。加之綜述批改評判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一個文檢課教師要批閱少則百十份,多則幾百份綜述,很多教師是難以承受的。

1.3平時成績加檢索操作。

平時成績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和課堂實踐。檢索操作是每次上機實習,教師根據所學內容布置檢索作業,考核學生對某個數據庫的檢索技能,或者利用網絡工具書的能力。最終由平時成績和作業成績組合得出學生的總成績。這種當堂交的作業,可以檢驗學生對某個數據庫或網絡工具書的利用能力,但是無法檢驗學生的綜合分析和評價信息的能力。

2. 針對現有文獻檢索課考核方式的缺陷和不足,許多高校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考核方式開始向立體化,多元化、網絡化發展

2.1卷面、實習和調研報告三結合的考核方法。

卷面考試主要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掌握。成績占30%左右。重點是實習和調研報告。教師可用本專業教師的科研課題或學生畢業論文,直接作為文獻檢索課的實習內容,讓學生獨自進行實習,定期提交實習報告,教師及時反饋信息,告知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法。實習考察了學生對工具書、數據庫的利用能力,調研報告考察了學生獲取文獻信息,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和利用,并且撰寫文獻的能力。三者結合,是方式比較簡單內容又比較全面的考核方法。

2.2根據實際情況,自由組合多種考核方式。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專業、學生年級等實際情況,將平時成績、閉卷考試、開卷考試、論文寫作、專題搜索、事實檢索、案例分析、綜合檢索報告等多種考核方式自由組合,從中選取幾種符合學生實際能力的方式。例如采取閉卷的方式考查文獻檢索基礎知識,利用事實檢索,考核學生使用搜索引擎和在線工具書的能力,最后以寫課題綜合檢索報告的方式考察學生對數據庫的使用能力,和對信息收集、整理、歸納、評價的能力。最后三者組合,得到學生的最終成績。

2.3“多元化”考試方式:

篇7

關鍵詞:服務;新升本科院校;畢業論文;需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1-217-01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是高等院校各專業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能力的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

1、論文選題難

畢業論文的選題決定著學生畢業論文能否順利進行和完成,很多同學在論文寫作的時候,常會碰到選題難的問題,不知道如何去洞察選擇問題,也不知道問題選擇與研究方法選擇之間的關系,不知道問題界定與研究可行性之間的關系,盲目選題,寫出和論文質量可想而知。

2、缺乏文獻資料的檢索能力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有相當部分的畢業生不會利用圖書館, 文獻檢索能力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需要。一些學生在查找專題文獻時,查不到,找不著,盲目翻檢,浪費時間。在文獻檢索處我們了解到,在檢索文獻資料的學生中,有一半數以上的學生不知道圖書館有文獻檢索電腦,有80%以上的學生不懂、也不會利用這些檢索工具去查找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檢索時甚至需要工作人員手把手地教他們使用。他們平時到圖書館來大多是為了自習、消遣,很少是為了查閱資料。有的甚至沒有進過圖書館,更別談會檢索文獻資料了。

3、指導老師能力有限

老師能力有限,指導學生過多使得老師不能跟蹤學生,寫作指導老師平均指導有10個以上學生,精力不足,沒有時間去研究科研方面知識,就沒有辦法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4、館員素質有待提高

員工整體素質薄弱,專業水平偏低,目前僅局限于一般性業務和開放借閱,無法進入高水準服務狀態。沒有一名專業的、務實的、能力強的領導者,認可的程度還不高等問題明顯存在,因此,在學生的畢業論文需求的服務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

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措施

1、畢業論文選題方向

學校建議學生畢業論文選題方向最好貼近學校的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定位,要和地方經濟發展緊密聯系,根據學校的服務面向定位:立足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盟和臺港澳,服務廣西新發展;充分發揮坐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區位優勢,主動為廣西區域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和廣西經濟社會的戰略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人才培養定位:培養具有扎實的中外語言文化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具有較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能力來選題。

2、結合畢業生論文工作,開展專題培訓

(1)按照國家教委明文規定,本科大學生必須撰寫和通過畢業論文,與公辦學校圖書館交流與溝通,舉辦“大學生怎樣撰寫畢業論文”專題講座。在講座時,就結合畢業生的選擇題,重點介紹有關館藏情況和文獻檢索方法。這樣做有助于解決畢業生在撰寫論文時的疑難問題,節約他們查找文獻資料的時間。

(2)積極倡導在校大學生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電子資源,提升信息檢索意識和檢索能力,開展“建以致用”電子資源培訓工作,使我校畢業生不僅和數據庫公司的技術人員面對面進行交流,而且親身體驗了在數字化電子文獻資源里獲取知識的便捷和快捷,取得了良好效果。

3、要開展論文指導老師培訓活動,提高指導水平

畢業論文(設計)指導老師一般由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專任老師或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擔任。擔任畢業論文(設計)的教師,必須具有研究生學歷、碩士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 。要盡可能安排教學、科研水平較高,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承擔畢業論文指導工作。每位指導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能超過10人,這樣老師才有多一點的精力輔導好學生論文。

4、重視館員素質培訓,切實提高服務質量

重視職工隊伍建設,采取各種辦法和措施倡導、勉勵、督促年輕人學習、實踐、鍛煉、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刹扇〉拇胧┯校海?)組織外出學習參加業務培訓;(2)鼓勵工作人員在職學習,不斷提高學歷;(3)提倡多看資料,多思考問題,多撰寫論文,多參加課題研究,多出成果;(4)創造業務學習與實踐機會,提升大家業務水平與能力,為圖書館專業技術打下良好基礎,能更好的服務學生的畢業論文的需求。

三、結語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教學工作的支柱之一,圖書館建設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服務功能,我們管理的是圖書資料,傳播的是文化和思想,責任與義務同在,為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導,為高校培養高素質的、符合時代要求的畢業生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與文獻:

[1] 馮永恕.如何做好畢業生撰寫論文的導讀服務工作.遵義師范學院第2001(12).

[2] 汪克兵.淺談圖書館為畢業生撰寫論文的文獻服務工作貴州學刊.2001(1).

[3] 楊莉萍.高校圖書館為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服務的探討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0(7).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re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search. First, indexing language features and basic functions. Second, the type of document retrieval language and languages. Third, request of the language of the document retrieval.

關鍵詞: 文獻;檢索語言

Key words: document;retrieval language

中圖分類號:I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5-0324-02

0引言

文獻檢索語言是專門用于各種手工的和計算機化的文獻情報存貯檢索系統、表達文獻主題概念和檢索課題概念的人工語言。這類語言對于圖書情報工作,如同自然語言對于人類社會生活一樣重要。檢索系統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采用的文獻檢索語言的質量,以及對他們的使用是否正確。文獻語言學是研究文獻檢索中的語言保證問題的一門學科,是文獻檢索學的一個分支。文獻語言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文獻檢索語言,同時也研究自然語言在文獻檢索中的應用問題。

1文獻檢索語言的特點及基本功能

文獻檢索語言是根據文獻檢索的需要而創建的人工語言。它是體系分類法、組配分類法、標題法、單元詞法、敘詞法、關鍵詞法以及各種代碼體系和引證關系追溯法等的統稱。

1.1 文獻檢索語言的特點是:①能簡單明白又比較專指地表達文獻及檢索課題的主題概念。②容易將概念進行系統排列。③在檢索時便于將標引用語和檢索用語進行相符性比較。④語詞與概念一一對應,排除了多詞一義、一詞多義和詞義含糊的現象。⑤能顯示出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

文獻檢索語言就其實質來說是表達一系列文獻內容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概念標識系統。

1.2 文獻檢索語言的基本功能大致有以下四點:①對文獻的基本內容加以標引;②對內容相同及相關的文獻加以集中或揭示其相關性;③對大量文獻加以系統化和組織化;④便于將標引用語和檢查用語進行相符性比較。

文獻檢索語言的核心問題是提高檢索效率,就是指檢全率、檢準率、檢索速度、檢索方便性、檢索成本與效益、最主要的是全和準。

2文獻檢索語言的類型和語種

各種文獻檢索語言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但是,它們在表達各種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時和在解決對它們提出的那些共同要求時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類型和語種。

2.1 按構成原理可分為:

2.1.1 分類檢索語言分類檢索語言用分類號來表達各種概念,將各種概念按學科性質進行分類和系統排列,它包括:①等級體系型分類檢索語言(體系分類法):主要應用概念劃分與概括的方法。②分析―綜合型分類檢索語言(組配分類法):主要應用概念分析與綜合的方法。事實上,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既采用概念劃分與概括的方法,建立等級體系結構,又采用概念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實行組配。

2.1.2 主題檢索語言主題檢索語言用語詞來表達各種概念,將各種概念,(不管其相互關系)完全按字順排列。

主題檢索語言包括:①標題詞型主題檢索語言(標題法):標題法的檢索標識是在編表時就固定組配好,即所謂“先組式”的;②單元詞型主題檢索語言(單元詞法):它的檢索標識一般是在檢索時才組配起來,即所謂“后組式”的;③敘詞型主題檢索語言(敘詞法):敘詞法和單元詞法的檢索標識一般是在檢索時才組配起來,也即所謂“后組式”的;④關鍵詞型主題檢索語言(主題詞法):它們可統稱為主題法系統。標題法、單元詞法和敘詞法都要對取自自然語言的語詞加以規范化,而關鍵詞法一般認為是直接使用自然語言不加規范,其實也要進行某種程度的規范化處理。

標題法、單元詞法和敘詞法在表達各種概念及其相互關系的方法上各有特點,但許多方法是互相通用的。所以,要在它們之間劃一個明確的界限是比較困難的。

2.1.3 代碼檢索語言代碼檢索語言一般只就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某種代碼系統來加以標引和排列。

例如:化合物的分子式索引系統;環狀化合物的環系索引系統;有機化合物的威斯韋塞爾線型標注法代碼系統等。文獻檢索語言按構成原理劃分,主要有這三大類型。此外,還有一種引證關系追溯法,按其作用來看,也可以說是文獻檢索語言的一個類型。

2.1.4 引證關系追溯法即引文索引法,是顯示科學論文之間相互引證而形成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提供了從被引論文來檢索引用它的全部論文的途徑,從而能順著一種科學的思想發展過程的線索找到有關的文獻。因此,可以認為它是文獻檢索語言的一種特殊類型。

2.2 文獻檢索語言劃分的角度

2.2.1 按構成原理分,主要有:①分類檢索語言。②主題檢索語言。③代碼檢索語言。

2.2.2 按學科或專業范圍分,主要有:①綜合性語言。②專業性語言。

2.2.3 按使用范圍分,主要有:①一種檢索系統(工具)專用語言。②一類型(機構)專用語言。③各類型(機構)通用語言。④國際通用語言。⑤傳統檢索工具語言。⑥機器檢索系統語言。

2.2.4 按通行文字分,主要有:①單語種語言。②多語種語言。

2.2.5 按標識的組合使用方法分,主要有:①先組式語言。②原組式語言。

上述五種劃分文獻檢索語言類型的角度中,按構成原理劃分是最基本的;按標識的組合使用方法劃分也很重要。這是決定文獻檢索語言性能的兩個重要因素。

3對文獻檢索語言的要求

就文獻檢索語言而言,有許多影響檢索效率的因素,所以必須對它提出多方面的要求:

3.1 保證較高的檢全率和檢準率保證較高的檢全率和檢準率,是對文獻檢索語言的主要要求。

3.1.1 影響檢全率的主要因素①是否能比較全面地顯示概念之間的等級關系和相關關系;②詞匯中是否能排除同義現象。

3.1.2 影響檢準率的主要因素①標識是否能達到較高的專指度;②詞匯中是否能排除多義現象和同形異義現象;③是否能正確地、恰如其分地顯示概念之間的關系。

選詞和列類是否能符合文獻主題的實際情況和文獻檢索的實際需要,則既能影響檢全率又能影響檢準率。

3.2 能滿足多種檢索要求

3.2.1 典型的檢索要求,大體可以分為下列五種①檢索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文獻;②檢索某一事物的全部有關文獻;③檢索許多事物的同一方面文獻;④檢索一類事物的全部有關文獻;⑤瀏覽一個學科或專業范圍的文獻。

3.2.2 一種文獻檢索語言是否能滿足多種檢索要求,主要看它的下列各種性能如何①是否既能從學科、專業出發進行檢索,又能從事物出發進行檢索;②是否既能較好地進行族性檢索,又能較好地進行特性檢索;③是否能視檢索過程中出現的具體情況而自由地擴大、縮小或改變檢索范圍;④是否能進行多途徑檢索;⑤是否能進行多因素檢索。即按任何特征組配檢索,或者用布爾代數表達檢索課題和進行邏輯運算,實現精確檢索。

3.3 易于標引,易于檢索

保證易標易檢的條件是①語詞或符號含義的明確性;②語法的嚴肅性;③標識的直觀性及其排列次序易于理解;④查詞查號手段的多樣性;⑤整個語言包含概念的豐富和完備性。

3.4 具有對先進的檢索方式和檢索設備的適應性,以及對多種檢索方式和檢索設備的適應性。

各種檢索方式和檢索設備都有一定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它們與文獻檢索語言是互相配合的。一種文獻檢索語言的優點是否能充分發揮,與所選用的檢索方式和檢索設備密切相關。一種先進的檢索方式或檢索設備要能充分發揮它的優異性能,也必須對文獻檢索語言提出一定的要求。

3.5 具有對多種學科和多種類型文獻的適應性,以及對多種類型圖書館和情報機構的適應性。

3.6 具有對圖書館或情報機構各個工作環節的適應性。

3.7 具有與其它文獻檢索語言的兼容性以及一國通用性和國際通用性。

3.8 具有不斷進行現代化改造的可能性,即要能跟上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文獻檢索微機化,促進了文獻檢索語言的創新和改造,使詞表、分類表向機編、機讀的方向發展;使文獻標引和索引編制走向自動化;使自然語言檢索得以實現;使多種語言的結合使用成為可能;使檢索方法有了很大的進步,并正在使文獻檢索語言的應用范圍擴大。

篇9

一、網絡技術對文獻檢索課程的沖擊

目前,文獻檢索面臨是否能夠繼續存在和發展的危機。當世界跨進21世紀的時候,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沖擊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在學術領域自然也無法避免。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各種信息數據庫開始廣泛的連接,地域和時間對學術和文獻資源的限制已經被弱化到了極限。如果文獻檢索課,仍以講解印刷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為核心內容,計算機文獻信息檢索只講解理論原理,實踐上仍然以演示形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明顯開始越來越不適應當代社會和技術的發展,若是文獻檢索課程與社會化網絡化進程相脫節,就會滿足不了新形勢的要求。

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出現教材體系比較陳舊,教學內容之后比較嚴重,課程教學與專業培養要求脫節,課程考核流于形式,教學內容繁瑣,大量的基礎知識介紹和著錄格式,手工檢索方式等內容,概念多,空泛知識多,缺乏本專業的內容,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很難集中精力學習,學習效果差,教學實施手段也單一,即使學生修完課程后,還是不能快速準確的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文獻信息。這些問題鹽中影響了文獻檢索課程在新形勢下應發揮的作用。

教材是課程內容的直接體現,是影響高校文獻檢索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文獻檢索逐漸趨向于數字化,自動化的時代里,若是教材無法緊跟時代的變化就必然會影響到文獻檢索的生存與發展。文獻檢索課程是應用性、實踐性極強的一門課程,所以課程教材的改革也就必緊緊的圍繞著文獻檢索課程的特點,充分的發揮這門課程的特色,讓它發揮更大的活力。因此,在文獻檢索課程的安排中就必須突出實踐性與應用性。

二、文獻檢索課程改革的意義

文獻檢索課程是實施終身教育的保證。終身教育是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趨勢,要實現終身教育,首先要重視信息素質教育。在網絡環境下,通過文獻檢索從海量信息中迅速獲取、利用信息以成為終身教育學習的最基本技能。

信息資源的多樣化與新技術設備的引進促進了文獻檢索課的改革。傳統的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載體主要是紙質文獻,而數字化環境下的圖書館,其信息資源的組成結構已經發生可很大的變革,尤其是高校圖書館,為了適應教學科研的需要,更是走在了變革前沿,海量的網絡資源以成為高校師生進行工作、學習、科研等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為了提高服務水平,高校圖書館也在不斷的引進技術、更新設備,這些新技術、設備的使用,對文獻檢索課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獻檢索課應與時俱進、不斷改革。

文獻檢索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準確突出文獻檢索的特點與意義。

三、文獻檢索課程改革的目的

1、熟練收集文獻的基本技能

熟練的收集能力是為了使自己能適應社會的競爭而努力拓展知識面,需要掌握大量、準確、全面、系統、翔實的國內外文獻。在此基礎上做好子良的收集準備工作、編寫出高水平的畢業論文來,所以,只有具備掌握文獻將所的技能,才能準確了解其研究領域的信息。因此,培養學生熟練收集文獻的技能是大學生文獻檢索課程的重要使命。雖然以因特網為代表的多元化網絡信息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全方位信息,但傳統的文獻檢索策略是基礎,所以還必須重視。

2、從網絡獲取新研究信息的技巧和能力

作為高校的學生,只有即使了解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緊跟學術的前沿動態,才能發揮其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針對用戶及時獲得前沿動態信息的需求,各數據庫商業相機探索并提供給用戶一種服務模式,即定期或不定期地、連續不斷地將符合用戶需求的最新信息提供給用戶。文獻檢索可教學,應針對不同的專業的學生,在教會他們掌握基本檢索方法的基礎上,有效利用本專業領域特色數據庫的個性化定制功能,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信息需求和檢索目標設定需求內容、表達形式、選取特定的系統服務功能。

通過反復檢索實踐,確定最好的檢索策略,并對檢索策略進行保存,系統會將最新的符合檢索策略的文獻推送到指定的信箱中,這樣不用進行檢索,就可以獲取研究領域的最新學術成果,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文獻資源信息的利用效率。

3、有效管理及組織分析文獻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文獻的類型也由傳統的圖書和期刊論文等幾種類型發展為現有的10多種類型,如圖書、期刊、專利文獻、科技檔案資料、政府出版物、標準文獻和產品樣本資料等。所以,檢索到的文獻量非常巨大。在如此大的文獻量中找到最需要的文獻,需要科技工作者不僅能夠快速的收集到科技文獻,還需要學會更科學的對個人文獻進行專業化管理。這既要科技工作者必須掌握的技能,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電子文獻優勢的體現。相應的,大學生的文獻檢索可趁教學重點應向重檢索技能線索的獲取向中信息綜合利用能力方向發展。真正的文獻檢索內容包含文獻的檢索與利用兩大部分,而文獻的利用就是指讀者對文獻進行閱讀、分析與管理的能力。傳統的教學內容往往重視檢索技能而忽視信息綜合利用。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文獻檢索課程除了闡述如何使用各類電子信息資源及如何制定正確的檢索策略以外,還要將對文獻閱讀、分析與評價作出知道。

四、教學方法改革

篇10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信息素養,信息素養培育,專升本,圖書館

專升本后高校圖書館功能的外延與內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的教育模式由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開始以教學為主向教學與科研并重方向發展。作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為適用升本后學校的發展方向,應做出相應的變化與調整,對于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擔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圖書館應為發揮其自身的教育職能,在培育大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

1提高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專升本院校加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21世紀是信息網絡和知識經濟大發展的時代,隨著大量多媒體的引入,光盤出版物的發行和Internet的完善與延伸,大容量移動存儲設備的普及,信息浩如煙海,傳遞速度越來越快,人類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從社會對高校的期望看,高等學校應該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基地、新知識和新生產力的發源地、先進文化撞擊與傳播的基地。為適應這種變化和要求,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各高等院校圖書館的教育職能也不再局限于教會用戶如何利用圖書館,而要拓展到對信息的獲取、傳遞、分析與利用上,從浩瀚信息海洋中鑒別出對自己真正有效的信息,并加以整理,使之有序化、系統化的綜合過程。因此,加強信息素養教育,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意識和技能以及所需信息的能力,已成為當代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專升本院校由于底子薄,信息素養教育起步慢,就更應該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強對大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培育。

1.2專升本院校圖書館為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專升本院校圖書館是加強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基地。學校在升本過程中對圖書館大量投入和建設,優化組合資源,圖書館在信息設備和技術等方面占有優勢,在硬件方面的建設為傳統圖書館功能向現代圖書館功能的提升提供了物質基礎,借助于網絡、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實行超文本的鏈接,開展遠距離檢索等條件已經具備,同時,圖書館將自己的電子館藏與校園網對接,學生可以通過校園網訪問學校圖書館,學習知識,瀏覽信息,使圖書館進行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具有了主動、靈活、多樣及可選擇等特征,更有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1.3培養創新型大學生的需要

在當今信息發達的社會,信息素養不僅是大學生生存的基礎,更是將來適應信息社會和在高新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創業發展所必備的基本條件。學校的培養目標也在由培養單純知識型人才轉變為培養善于發現、捕捉信息、適應性強并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現代知識型人才。大學生要由“會學”變成“學會”,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就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信息素養作為終身學習的基礎和促進因素,它是所有學科學習都需要的,擁有較高的信息素養不僅能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拓展研究范圍,而且還能使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也就是終身學習所強調的自我導向學習。因此,大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獲取信息、創造知識的方法,才能不斷提高獲取與創造知識的能力,為走上社會、實現人生最大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

2從專升本院校圖書館對大學生信息素養培育的現狀分析其緊迫性

從國內看,我國把在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作為問題來研究和看待是90年代后期開始的,比西方國家起步要晚[1],雖然從1980年起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就要求各高校開設文獻檢索課,但其目標基本上還是限于培養大學生利用圖書館及進行簡單的文獻檢索的能力,尚未上升到素質教育或素養培育的高度,而且實施效果還不理想[2];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高校開設文獻檢索課教學質量和時間得不到很好的保證,一些專升本院校圖書館還未將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培育問題納入素質教育的視野之中。

2.1 信息素養課程體系沒有合理設置

以往的??茖W校很少開或不開文獻檢索課,即使開也是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學內容陳舊,涉及的內容主要是中文工具書、科技文獻檢索及計算機基礎等單一課程,教學內容就是兼職老師自編的講義,談不上有正規的教學計劃和教材,且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網絡信息檢索技術、多媒體信息檢索、光盤數據庫檢索等新知識還沒有及時進入教材或講義[3],另一方面教學中存在技術教育和人文教育,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互分離的現象,針對轉變學生觀念、培養信息意識的課程少[4]

2.2信息意識淡薄

學生對信息需求認識不足,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方面的信息,如何去獲取這些信息,不會主動就某一研究性課題去圖書館檢索相關信息,只有到了撰寫畢業論文才會去圖書館大海撈針隨意地選材、收集資料,有的學生根本沒有利用圖書館資源獲取信息的意識,平時到電子閱覽室主要以娛樂為目的,如聊天、玩游戲、看電影、開發農場等。

2.3信息能力較差

原??茖W校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還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部分來自農村的新生,平時接觸電腦較少,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無從下手。部分院校大二、大三學生還不了解圖書館館藏結構和信息檢索方法,不會利用網絡信息檢索和光盤檢索工具獲取信息,不了解本專業學科的信息源,不能適時有效地利用信息源,分析、鑒別信息的能力差,面對良莠不齊“海量”的網絡信息常常是束手無策,更不用說對信息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吸收有用的信息融合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4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規意識尚需培養

學生缺乏保護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抵制不良信息的思想意識。有的學生設置障礙,擅自改變計算機設置,自設密碼,甚至刪除軟件,將別人的程序、資料弄得面目全非,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和實驗工作。有的學生不清楚或不遵守信息行業的網絡社交安全規則,以致網絡欺詐、網絡成癮以及進入網戀誤區等網絡社交不安全的情況時有發生。

3專升本院校圖書館培養大學生信息素養的途徑

3.1大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要分階段有目標進行

專升本院校大學生的信息素養培育要分階段、有目標、循序漸進地進行。根據大學生??坪捅究撇煌瑢哟危煌瑢I和不同學習階段,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有所側重。信息素養教育要從新生抓起。新生入學后,圖書館應及時按專業組織新生分批進行入館教育,可通過講座、短期培訓、PPT課件演示等形式對新生進行強化訓練。一是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的服務項目、工作流程、開放時間、規章制度等信息;二是讓新生了解學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藏書布局和自己專業的資源及電子化程度、信息資源的查詢方法,幫助新生盡快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三是要介紹圖書館在大學學習中地位和作用,讓新生對怎樣利用圖書館來完成學業有一個合理的長遠規劃。對低年級學生,從應用層次的角度出發,通過開設計算機應用的基礎課程,對學生進行信息意識和信息知識為主的教育;對于大二和大三的學生要加強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開設文獻檢索課,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對于大四等高年級學生開設各種高層次的專題講座,系統介紹信息技術的發展狀況,各類信息源的獲得方法或報道最新的數據庫及其使用方式,介紹各學科專業領域的最新學術研究動態以及有關信息利用中的法律道德規范問題,不斷提高他們的網絡信息素養,通過撰寫畢業論文等,提高學生查找信息、利用信息、研究和交流信息技能。

3.2加快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

首先,應當提高文獻檢索課的地位。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主干課程就是文獻檢索課,文獻檢索課作為信息素養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為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文獻檢索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須列入公共必修課,給予充分的學時保證。其次,要進行文獻檢索課的改革,以適應信息時展的要求。文獻檢索課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應隨著信息環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其內容應在傳授圖書情報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逐漸轉為以計算機檢索為主,其教學方法應逐漸趨向信息素養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提高信息檢索技能。在教學中除了講授信息、信息檢索的理論知識外,還應重點講授用不同手段,包括手工、聯機、光盤、網絡的檢索信息的方法、途徑和技能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信息來解決問題的技巧。再次,要把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滲透于學科專業的教學之中,使學生將文獻檢索課的方法運用到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把理論與實踐、科研相結合,從而激發信息需求,繼而用不同檢索手段、檢索途徑、檢索方法查找有關信息,并對查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有效利用。這是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和提高信息能力的最好實踐過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無形中提高了大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提高信息素養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3.3開展課題實訓,幫助學生培養信息操作技能。

高等學校的改革更多地強調了培養學生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技能,高等教育法也明確規定本科生必須具有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各高等院校確保學生獲得這樣的能力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在課堂上傳授的信息素養的知識是有限的,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大二、大三的學生都面臨著專業的深入學習和課程設計,老師也會經常布置一些小的研究課題,并要求學生撰寫相關論文。因此圖書館可以與專業教師一同形成合力對大學生進行科研指導,針對某一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以及要完成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讓學生在不同的數據庫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搜索,用這個搜索結果來告訴他們搜索的技巧;可以采取分工合作交互式的訓練方式相互提高,譬如讓一個班的某些學生制作所需要的資料數據庫,由另外一些學生對其進行假設性或者批判性分析,然后由其他人完成課題的研究,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自撰寫總結報告,在實踐中提高,這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信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2]陸寶益.中外在校學生信息素養教育比較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6):71-74.

[3]從敬軍,揚威.從文獻檢索課教學到信息素質教育[J].情報資料工作,2003,(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