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6 20:26: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獻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 通過對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的情況調查,指出提高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利用率需改進的方面:擴大收集的途徑,加大征集的力度;提高文獻的數量與質量;開展自我宣傳;建立數據庫,進行二次文獻開發;開展專題信息咨詢服務。
關鍵詞 重慶圖書館 地方文獻閱覽室 現狀
中圖分類號 G255 文獻標識碼A
地方文獻是一個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以及風俗、民情、自然資源等的綜合反映,對了解過去,指導現在,探索未來,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它是各地公共圖書館的收藏重點,反映著當地圖書館的館藏特色。2004年初,我們對重慶圖書館的地方文獻閱覽室文獻利用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通過我們的分析,以期利于重慶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1 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的建立
早在1997年重慶成立直轄市之際,重慶圖書館就開始籌建地方文獻閱覽室,并啟動征集地方文獻的工作,走向社會,深入各企業事業單位、學校、機關,將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納入了重要的業務工作之列,當時即起草了《關于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的范圍、重點、方法(草案)》,并安排了專人兼職負責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
通過幾年的征集,地方文獻的收藏已有了一定的規模,2000年設在重慶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的地方文獻閱覽室正式對讀者開放。
2.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現狀調查
2.1 地方文獻征集
2.1.1 地方文獻征集人員
依照《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條例》和崗位設置要求,該館所設立的社科圖書采購、自科圖書采購、地方文獻征集交換、郵函采購等崗位的職責中都包含了對地方文獻的征集,其中地方文獻征集交換崗位的人員專門從事地方文獻的征集。
2.1.2 地方文獻征集的途徑及問題
根據《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條例》的要求,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是:接受繳送、查訪索取、互相交換、訂購郵購、委托收集;凡長期建立繳送和交換關系的單位應建立“重慶地方文獻征集聯系卡”,并隨時記錄繳送和交換情況;征集復本數每種不超過4冊(份)。
在實際工作中,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的征集主要有以下這幾種途徑:現購、交換、征集、捐贈、接受繳送。從近幾年地方文獻征集的情況看,各種渠道所占比例為:現購10%,交換5% ,捐贈40%,征集30%、接受呈繳15%??梢钥闯觯x者主動捐贈的地方文獻比例最大;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方法征集也不??;接受呈繳本的情況是,目前僅有重慶出版社和西師出版社兩個單位向重慶圖書館交送呈繳本,不過,重慶出版社只送定價在50元以下計劃內的
圖書和部分計劃外的圖書,西師出版社也僅送部分圖書。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以下問題制約著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的征集:
一、沒有由地方政府頒布的地方文獻呈繳制度文件,使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局面難以打開,特別是限制了呈繳本的收集。
二、地方文獻征集人員困難困擾:
1、無地方文獻呈繳制度,征集人員大多只能憑私人關系去請求贈送:
2、地方文獻征集人員的“現購”職權范圍受限制,在被征集方不愿贈送的情況下,常常不能收集到文獻;
3、一些小書攤雖有部分地方文獻出售,但由于征集人員在外書目困難、無發票報賬困難、乘非月票車報賬困難等原因,常常不能如愿收集到所
需的地方文獻。
2.2 地方文獻閱覽室的文獻數量、范圍
2.2.1 地方文獻閱覽室文獻的數量
截止2003年12月底,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覽室共藏有6532種圖書和一些非公開出版的報紙。其中,圖書6055種,內部資料447種(見下
表)。
年代 1999 200O 2001 2002 2003
人藏量(種) 2422 925 1457 232 510
這里要說明的是從1999—2001年成立地方文獻閱覽室之初之所以進入地方文獻室文獻數量較多,是因為歷史的積極積累,把以前收藏在基藏庫的文獻提到了閱覽室,實際上1999年重慶出版地方出版物712種,2000年869種,2001年658種,2002年927種。此外,我館的地方文獻,沒有把民國文獻、線裝文獻中的地方文獻納入地方文獻閱覽室管理,但是目前地方文獻閱覽室正在建立一套我館收藏的民國文獻和線裝文獻的卡片目錄,以供工作人員和讀者使用。
2.2.2 地方文獻閱覽室文獻的入藏范圍
根據《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條例》規定的征集范圍是:凡是內容上反映重慶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地理、歷史沿革、風俗人情、人物生平事跡等重慶市區、縣、市級以上單位公開出版的圖書、期刊、報紙、畫報、音像制品、機讀型文獻等均屬于地方文獻征集的范圍。征集重點包括:一、地方史志,包括各區、市、縣黨委,政府及所屬各部門和市直各單位編輯出版的各類地方史志、史料、統計資料、水文、地質、有色金屬、水稻等方面的資料;會議資料;氣候災異資料及其它有參考價值的文獻資料。二、重慶市新聞出版單位(包括高校出版社)公開發行的各種出版物(少兒讀物及中小學教材轉贈市少兒圖書館)。三、革命歷史文獻。包括從“五.四”運動到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文獻,盡量全面收集本市及各區、縣文史資料。四、重慶名人資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傳記、學術評價、聲像資料、字畫、金石、藏書等。
2.2.3 地方文獻閱覽室文獻入藏的情況
地方文獻閱覽室中反映本市主城區的文獻大于邊遠地區的文獻,反映整個重慶城的文獻大于反映局部地區文獻,反映政治經濟文化的文字文獻大大少于圖片文獻;各區市(縣)的地方年鑒較少.甚至有的地區根本沒有;許多連續出版的地方文獻收集不連貫。
2.3 地方文獻閱覽室文獻利用情況
據統計,2003年地方文獻閱覽室讀者量為217人次,提書1115冊次,復印2402頁,全年平均每個工作日讀者只有1人次,平均每次提書5冊次,人均每次復印l0頁。由于到館讀者人數太少,提書冊次少,總體文獻使用利用率不高。從近40位讀者意見反饋上分析,讀者一方面記錄了工作人員的態度好,工作人員對文獻熟悉、揭示文獻具有深度;另一方面反映文獻的數量太少,許多文獻不齊、沒有連貫性,建議加大采購力度。
3 重慶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發展途徑
如何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要,發揮地方文獻閱覽室的作用,提高地方文獻利用率,我們認為還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 擴大收集的途徑。
加大征集的力度遵循“廣征博采、寧多勿缺”的原則,在征集中要拓寬收集途徑,只要是屬于重慶地方文獻都收
集。同時,要改變我館目前僅有一人專職負責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的局面,成立“地方文獻征集小組”,委派文化素質高、事業心及責任心強,又能吃苦耐
勞、甘于奉獻的同志,專門負責。此外,建立地方文獻呈繳制度勢在必行。另外,通過各種活動征集地方文獻,擴大征集工作的影響。如開座談會,地方文獻展覽等,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地方文獻的重要性。目前互聯網上的信息十分豐富,我們還可在網上通過檢索,直接下載收集信息,分類、加工后收入數據庫或鏈接到網頁上。
3.2 提高文獻的數量與質量
要用好購書經費,逐年加大對地方文獻采集的投入。提高文獻數量,主要反映在博采上,地方文獻由于多數并不是熱門小說,所以在購買時不要求過多的復本。提高地方文獻的入藏質量,主要重在專而具特色上,要在地方文獻室中設立專門的文獻架,如:針對重慶文人名人眾多,設立郭沫若等老一輩研究專架;還可針對重慶汽車摩托車發展較好,設立汽車摩托車專架;針對重慶是“紅巖精神”發源地,設立“中統軍統”研究專架和紅巖英烈研究專架,等等。
3.3 開展自我宣傳
地方文獻深藏“深閨”無人知曉,是發揮不了作用的,應對自己所收藏的地方文獻進行大力的宣傳。宣傳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舉辦地方文獻展覽,舉行和參加各種地方文獻的研討會或知識競賽,開辟地方文獻通報、簡介、評價專欄。也可由館領導牽頭,地方文獻工作人員負責定期編制有關地方文獻的信息在網上。
3.4 建立數據庫。進行二次文獻的開發
由于我館地方文獻工作專職人員太少,目前主要停留于提供借閱書刊的簡單服務。我們應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將分散于各學科、分布于各種載體的地方文獻通過建立數據庫集中起來,既能彌補館藏的不足,又可方便讀者。其次,我們應將地方文獻開發納入日常工作計劃。
3.5 開展專題信息咨詢服務
公共圖書館中的有償專題信息咨詢服務,是在我國新經濟政策下產生的一種“以文養文”的手段地方文獻專題信息咨詢工作是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做好日常業務工作的同時,還應積極開拓市場,為社會各行業提供大量的有償專題信息服務,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服務的方式主要以專題匯編的形式提供給用戶。首都圖書館地方文獻部開展的有償咨詢服務很值得我們借鑒:①為編修行業史志或專業史志而搜集資料;②為各項地方建設提供背景設計資料;③為文藝創作提供史料服務;④為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提供服務。
(王???nbsp; 重慶圖書館研究輔導部、參考咨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王恒明 重慶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主任)
篇2
保險改革既勢在必行,又任重道遠。如何在全力支持事業單位推進改革和盡量保障廣大群眾基本利益這兩個方面,搭建一座和諧橋梁,實現二者的雙贏?帶著這樣的思考,我選擇了農林漁工的養老保險改革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和認真解剖。
一、情況復雜市直事業單位農林漁工主要分布在**林場、**林場(即市林科所)、市農科所和市水產良種場四家單位,共445人,其中在職農林漁工256人,已退休農林漁工189人;市農科所還有移民農工144人,其中在職115人,已達退休年齡、人事未辦理退休手續29人;其中市水產良種場20名漁場工人已于20**年12月按工齡每人每年1209元,另加1萬元養老保險費實行了“買斷”。未參保的農林工人數較多,情況復雜。
1、政策依據不足。全省是從1996年元月起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依據是**文件,只明確機關事業單位的國家干部、全民固定工、勞動合同制工人和人事、工資關系掛靠在機關、事業單位或在人才交流機構的人員為參保對象,而農林漁工不屬于此參保范圍。但這四家單位的農林漁工相繼進入被冠以“事業單位性質”帽子的事業單位工作,因而不屬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致使這些人一直被排斥在兩個養老保險之外。他們強烈要求比照同單位職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但政策依據不足,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國沒有統一的政策,全省仍處于試點階段。
2、改革方向不明。當前,全國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尚未出臺,將事業單位劃分為行政職能性、社會公益性和生產經營性三大類的改革方向尚未確定。市農科所是我市唯一正處級差額撥款的農業科研機構,改革走勢不甚明確。市林科所也是我市唯一科級差額撥款林業科研機構,市政府已于20**年將**林場、**林場確定為公益性林場,擬由市林業局主管轉交市建設局主管,市政府已委托市建設局擬定接收方案。
3、身份參差不齊。這些農林漁工中既有建場初期的老資格,可以追溯到50年代,又有自然增長的;既有棉科所、旱科所和農科所合并而來的,又有從外地移民而來的;既有下放知青,又有從外省區調入的;既有編制部門簽發編制計劃、勞動部門批準招收的,又有主管部門批準招收的;既有按事業單位固定職工管理的,又有分配給土地按農民對待的。若按資歷深淺、年齡大小、進場時間長短確認其身份,無法做到公正、公平,相關職能部門也不好操作。
4、收入來源不一。**林場每年財政撥款105萬元,無自營收入,人平每月338元。**林場每年財政撥款104萬元,自營收入15萬元,人平每月661元。市農科所每年財政撥款120萬元,科研經費10萬元,人平每月374元。水產良種場每年財政撥款10.5萬元,自營收入5萬元,人平每月431元。
5、參保成本不低。如果比照同單位固定工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按在職人員月平918元作為繳費基數,現行繳費比例27%,離退休人員月平1**2元養老金標準,僅對**林場、河洑林場和市農科所進行測算的結果表明,這三家單位246名在職農林工月繳養老保險費60973元,179名退休農林工月支養老金181148元,每月收支兩抵缺口12**75元,全年收支缺口1442100元?,F有在職農林漁工年齡普遍偏大,收支缺口會呈直線上升趨勢,給同級財政背上沉重包袱。類似這部分農林漁工,部分區、縣(市)還有近2000人,牽一發而動全身,勢必引起連鎖反應。
二、問題突出
1、參保無門。在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初,農林漁工的問題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由于國家、省均無明確政策,一直被耽擱下來。近幾年,這部分農林漁工一直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反映,希望能按**文件精神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市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處也積極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匯報,至今未能很好解決。
2、生活無助。這些農林漁工雖然高高興興地在人事部門領回了退休證,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退休待遇;雖然按時,卻不能足額領取退休費,僅為正常退休費的57%左右,**林場和河洑林場農林漁工人平退休費分別為450元、600元,市農科所最低,僅為200元,該單位移民農工到退休年齡,只能享受一次性補助300元;**林場在職不在崗的農林工,單位僅僅發給每月50元生活費,遠遠低于城鎮低保水平。
3、心理失衡。這四家單位的國家干部、固定工和合同工都已在機關事業單位參保,其中**林場已實行了社會化發放,退休人員人平領取基本養老金分別為975元、1243元、1077元和845元,而退休農林漁工(除水產良種場退休漁工外)僅為450元、600元、200元,對比同一單位農林漁工退休費相差一倍以上,最多的相差5倍以上。收入差距過大,心理嚴重失衡。
4、繳費無力。**林場、河洑林場和市農科所的246名農林工,全年需繳納養老保險費731676元,而已參保的國家干部、固定工和合同工每月需繳納養老保險費33476元,全年需繳4**712元,兩者合計共繳納養老保險費1133388元。若將移民農工計算在內,全年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在150萬元以上,僅憑這幾家單位現有財力是難以承受的。
三、積極應對
篇3
一、當前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
當前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1、施工現場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淡薄。
首先是思想上不重視,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眾所諸知,目前施工企業雇用的勞務工基本上都是一些沒有組織的散工,而且多是剛參加工作的農民工,他們安全意識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現象時有發生。據統計,建筑行業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違造成的。
2、崗前系統的安全培訓教育不夠。
時間短,效果差。崗前安全教育沒有真正落實,即使有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民工的流動性大,往往一個民工同時在幾個工地干活,沒有相對的穩定,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3、現場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建筑施工現場物的不安全因素在減少,但人的不安全行為卻沒有得到有效的監控。工地上雖都配備了一定比例的專職安全員,但有的安全員責任心不強,沒有真正履行職責起到巡查糾錯的作用。
4、建設單位任意壓縮工期,安全資金不到位。
當前,不少工程由于建設單位任意壓縮工期,使得本已緊張的工期變得更加緊迫,無形中加重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了不少加班時間,特別是大量夜間施工頻繁,增加了安全隱患。有的建設單位安全資金不到位,使得必要的安全投入捉襟見肘,安防設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規范。
二、面對現狀。如何規范勞務市場
加強安全的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筆者以為:培育勞務公司是方向,安全培訓教育是重點。
1、成立一批勞務公司。
政策扶持培育勞務市場,讓勞務市場真正自由發育,為施工企業提供勞務用工。
1)由勞務公司與施工單位簽訂勞務用工合同,明確責、權、利關系。勞務公司與勞務工人簽訂安全方面的協議,讓工人真正意識到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與工人簽訂勞動協議,為民工購買保費較低的集體人身意外險,無事保平安,一旦發生意外,民工也可獲得一定的補償,企業亦可減少損失。責任的明確也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
2、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操作技能。
1)讓行業協會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成立專門的工人培訓基地。所有勞務公司的勞務工人都必須經一段時間的安全及操作技能培訓,并經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能聘請上崗作業,而不是目前三幾天的速成班。因為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是不可能將一個剛洗腳上田的農民改造成為一個遵章守紀的操作工人的。
2)施工現場的安全教育的落實,包括進場三級教育及班前教育。只有系統的培訓與潛移默化的教育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安全職責。
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范及安全施工方案、措施,不斷完善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設施;發揮現場專職安全員的動態管理作用,及時發現施工現場的不安全因素,制止工人不安全的行為。同時落實門衛制度,憑上崗證及工地出入卡(胸卡)進出工地,防止未經教育或非本工地的民工流竄入工地。
4、加強建設工程的工期管理。
篇4
近年來,**省**市探索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決策進行事前評估,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社會矛盾,實現了由“保穩定”到“創穩定”的轉變。
“凡是群眾不受益、不支持的事,堅決不做”
**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人口密集、經濟欠發達,因企業改制和征地拆遷而引發的社會矛盾十分集中,過去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魏福友說,以前往往因時間緊、任務重,對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項目沒等把存在的矛盾摸清并處置好就倉促上馬,想搶時間、抓效率,結果卻是欲速而不達,一些工程因群眾不滿而被迫停工,不僅造成經濟損失,社會影響也不好。
2005年初,針對當時最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一些重大建設工程,**市出臺了《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穩定風險預測評估制度》,明確規定凡新開工工程未經穩定風險評估不得盲目開工,評估出的嚴重隱患未得到妥善化解不得擅自開工。
新出臺的規定,立即在實踐中發揮出了積極效應。當年,**市船山區對“貓兒洲”立項整體開發,考慮到涉及2700余名村民整體搬遷,存在不穩定事件隱患,市里邀請了國家、省、市、區有關專家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最終,這個項目被改為了結合新農村建設實施開發,得到了絕大多數群眾認可和支持。
2006年,嘗到了“甜頭”的**市又進一步完善了風險評估機制,建立了《**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化解制度》等八項工作機制,要求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措施和其他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辦法出臺之前,均要認真組織開展風險評估。
“所謂風險評估,就是群眾不受益、不支持的事,堅決不做!”魏福友說。據統計,截至目前,**市共對281件重大事項進行評估,群眾擁護并順利實施156件占56%,暫緩實施33件、占12%,完善后實施68件、占24%,被否決的24件、占8%,經評估后實施的重大事項沒有發生較大影響穩定問題。
“否決還是實施,每一次評估都要講科學”
重大工程、改革、決策涉及利益面廣,問題錯綜復雜,科學評估尤為重要。為抓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市經過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從內容到辦法、從目的到責任追究等,都建立了一套完整、周密、細致的政策規定和工作體系。
魏福友說:“否決還是實施,每一次評估都要講科學。否則,也可能會損害老百姓利益,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為確保風險評估科學性,在開展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市始終堅持著“五步走”:第一步,確定評估對象,全面掌握情況;第二步,分析預測、評估風險;第三步,形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第四步,通過對顯性風險、潛在風險和可能誘發風險的因素進行綜合研判,確定風險系數,提出四級預警的分類處置意見,作出不準實施,暫緩實施、分步實施、準予實施的決定;第五步,各級維穩辦負責抓好本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化解工作的督促和協調。
2008年12月,**市射洪縣水電氣安裝部門要求提高安裝費用。作為一項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決策,**市立即對此展開風險評估。
12月25日,市物價部門舉行了聽證會,邀請消費者、經營者、其他利益相關方、專家學者參加,接著又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最終認定,提價依據不充足、群眾滿意度測評支持率很低、方案不詳實、配套措施不完善,否決了提價要求。
為全面貫徹落實風險評估機制,**市還規定,對貫徹執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化解機制不力、釀成重大不穩定事件的,要堅決實施責任追究。如“凡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的,取消責任部門、縣區及主要領導當年評優、評先資格”、“發生重大不穩定事件造成嚴重后果的,主要領導應引咎辭職”等。
一條條“鐵令”,成了“懸”在領導干部頭上的一把“利劍”,也使“風險評估”成為**市家喻戶曉的一個詞匯?!艾F在啥事都要風險評估,改個橋梁名字都要聽聽我們的意見。但只要能通過評估的,那絕對是能讓我們受益的,肯定要支持!”49歲的船山區月山村村民羅賢豐說。
“民生配套”讓風險評估插上“雙翼”
**市維穩辦主任侯賢松說,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變“保穩定”為“創穩定”,是“源頭維穩”的一種表現形式,但風險評估只是針對重大項目和決策。為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市還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民生政策,以解決特殊群體的實際困難,給“風險評估”插上了“雙翼”。
在改善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過程中,**市傾力打造了“政務服務中心”、“惠民幫扶中心”和“群眾接待中心”。如今,這三個中心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政務超市、幸福驛站、群眾之家”。
**市52歲下崗工人袁曉林的愛人余芝蘭不久前 得子宮肌瘤住院,花了3000多元錢,23歲的女兒袁希待崗在家。惠民幫扶中心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給他們申請了每月70元的困難補助金,并安排他們的女兒參加技能培訓,幫助她順利找到了一份工作。
**市總工會副主席何春林說,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也是把穩定工作前移,杜絕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
篇5
調查時間:20XX年XX月
調查地點:鞍山市
調查內容:關于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現狀的調查
調查方式:走訪調查
潘友竹(團市委希望辦主任):在雙山某街道的樓群里,一片低矮的小房,推開已快散落的門,在陰暗的小屋里見到了關世成母子。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擺設顯示出他們家的光景不是很好。這是我們第一個走訪對象。關世成,12歲,五年級,他還有一個上初二的姐姐。世成的父母從臺安農村過來已經10多年了。平時,他的父母主要以賣水果為生,去年父親因肺癌去世后,全家生活就靠母親賣水果維持。當我們尋問其家里的情況時,她母親忍不住落了淚:“唉!原來我們兩個人一起忙活,日子還可以。自從孩子他爹去世以后,這日子就緊巴巴的。我們沒有特困證,學費也不能少交。老大上初中時,還要交1200元的借讀費,后來學校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就給免了。一到交學費時,我就愁??梢膊荒懿蛔尯⒆由蠈W啊。”他媽媽說話期間,世成一直低頭沉默不語,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臨走時他告訴我們,他會幫媽媽賣水果,還想學會更多的本事,幫媽媽多做點事。
走進第二家時,在外面玩了半天,剛被姥姥找回來的13歲關懷正趴在桌上無所事事。去年9月剛上初中不到兩個星期,就因為交不起學費、校服費及其他費用,被迫退學。關懷全家從鳳城過來有好多年了。母親患有肺結核,姥姥有嚴重的風濕病。全家的生活就靠父親去勞務市場找點零活及姥姥和媽媽撿點破爛勉強度日,有時吃飯都成問題。關懷的媽媽說起孩子輟學的事,眼圈就紅了。關懷的姥姥在一旁也落了淚:“這孩子天天想學校,總到學校去……”
田皓元(團市委希望辦工作人員):王麗麗的家在立山橋洞子附近。成片的小房,坑坑洼洼的土路,讓我們覺得仿佛到了農村。麗麗和弟弟在家,10多平的小屋里就是全家五口人的安身之地。窗戶很小,光線很暗,炕上的小桌上攤著書本,看得出姐弟倆正在學習。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出去做活了。這姐弟倆向我們介紹了一些情況。他們的父母是從浙江過來的,主要靠纖褲角維持生活,家里有三個孩子。王麗麗,13歲,排行老大,她和妹妹(王麗陽,12歲)都讀四年級。(媽媽為了方便,就讓麗麗晚一年和小妹一起上學。)弟弟王世杰今年10歲,排行老三,讀二年級。麗麗雖然只有13歲,卻非常懂事。有空就幫爸爸媽媽做些家務,照顧弟弟妹妹。她的學習成績不錯,曾是班級的學習委員。她喜歡演講,說起話來口齒清楚,表達流利。問及家里的情況,她說“爸爸媽媽挺不容易的。我們三個這學期的學費就是爸爸媽媽從外面借的。
唐堂,一個甜美的名字,是孟泰小學二年級的學生。10歲的她,個頭不高,一雙聰穎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嘴角永遠掛著一絲笑意,甜甜的很討人喜歡。我們見到她時,她正在和哥哥、妹妹一起玩耍。她的老家在湖南省,爸爸、媽媽10年前來鞍,現在全家靠彈棉花為生,每月只有300元左右的收入,還要用100元租房子,余下的錢用以一家5口的生活費及三個孩子的學費。她的父親告訴我,學校對他們挺照顧,但是三個孩子的學費是他們家的最大負擔,其他的孩子參加課后班輔導,他們想都不敢想。彈棉花攤就在山坡上,他們兄妹三個平時就在這個山坡上寫作業、做游戲。家里狹小、昏暗,只是晚上睡覺時才回去。唐棠學習刻苦、老實內向,附近的鄰居說,苦了這三個孩子,學習都挺好,還那么懂事。“這幾年路費也貴,我們沒錢回家,這就是家。”
宮彬(團市委宣傳部長):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在走訪對象楊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他的家———鐵西開發區附近的一間陰暗的小房。他們全家是從安徽過來的。父親做些力工,母親干刷漿等零活。我們問他們家里的收入情況,楊俊的母親說去年賺了6000多元,扣除租房子(100元每月,不含水電),加上日常開銷和供孩子上學,所剩無幾??墒寝讚纳畈]有讓他們放棄讓孩子上學的念頭。他們兩個孩子也都非常體諒父母的不易。楊俊學習非??炭?,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他的班主任向我們介紹說,雖然他家很困難,他還將自己攢下的2元錢捐給希望工程,他要幫助比他還困難的小朋友。同學把一些文具送給他,他不肯要,悄悄地把同學扔掉的鋼筆拆開,取零件自己組裝成筆……他的妹妹也很懂事。她媽媽給了她5毛錢買冰果,孩子只是花了2毛錢,把剩下的錢攢起來,還對媽媽說:“2毛錢的好吃”。
在鐵西的山東村,我們見到了徐超,他是我們最后的一個走訪對象。徐超正趴在桌上寫作業。一進門我們就看到墻上掛了幾張獎狀,有幾張寫著校模范生的稱號。9歲的徐超念四年級。父親從山東到鞍山已經10多年了。母親有病,全家靠父親推垃圾車掙點錢。唯一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是兒子徐超。徐超書法作品獲得了全國少年兒童書畫競賽銀杯獎。她母親告訴我們:“徐超的作文寫得很好,經常作為班級里的范文供大家學習。”徐超告訴我們他最大的愿望要考上清華大學,將來還要買幢別墅給爸媽住。
連日來,隨同幾位團干部一同走訪了幾戶農民工家庭,既為這些家庭的貧困嘆息,也為他們的子女就學問題而感慨,但同時也為些孩子的孜孜不倦而欣慰。
在農民工集居的山東村,記者與團市委的幾位團干部試圖找到有能力,但不愿供孩子上學的家庭,卻沒有發現,拮據的生活并沒有讓他們放棄讓孩子上學的念頭。雖然有時為了方便,他們會讓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上學。一位母親更用她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她的心愿:“我自己苦點、累點都不怕,只要能行孩子念到哪,我就想供到哪。
貧困是困擾農民工家庭子女就學的最大問題。農民工主要從事賣菜、力工、收廢品等工作,收入不穩定,平均年收入幾千元,甚至更低??鄢抠M(每家平均100元),加上日常開銷和供孩子上學,所剩無幾。如果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更是雪上加霜。一些農民工給孩子訂校服時,都愿意訂大號的,以便一套衣服能從一年穿到六年??梢哉f,即使農民工的子女已經入學,也仍處于失學的邊緣。
農民工子女是一個游離于體制之外的群體,他們的父母沒有最低保障,有時上學還要交200到1200元的借讀費及校服費、外教費等雜費。這些農民工子女從小在城市長大,卻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在他們學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其保護和教育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可能會在他們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種子,長大后融入社會,因為沒有知識和技能,只能到處游蕩,也會影響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今年,希望辦將啟動“希望工程助學進城計劃”,將把救助范圍擴大到進城務工農民的子女。計劃在“五四”期間救助1000名貧困農民工子女。同時籌建一個基金會,專門用于農民工子女的救助。
篇6
關鍵詞:高職院校;校本培訓;教育理論
Abstract: This investigation is 2011-2012 years of Hubei province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of "Xiangyang city occupation college school-based tra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ne of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es give advi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ccupation college school-based training better,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based training; educational theory.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作為一種教師在職培訓模式,高職院校的校本培訓對有效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掌握當前高職院校校本培訓的情況,《襄陽市職業院校校本培訓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組編制了《高職院校校本培訓的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卷),對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漯河職業技術學院、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問卷450份,回收率為90%?,F將調查的結果作進一步分析。
一、調查結果及問卷分析
(一)校本培訓得到教師的高度認同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段性發展過程。從調查結果顯示,各院校的教師都認識到校本培訓的重要性,認為校本培訓對提高教師教學質量非常重要,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教師對校本培訓概念的了解和態度
調查反映出,大部分教師通過各種渠道對校本培訓有所了解,對校本培訓這個術語并不陌生。但是這種了解還限于較為初級的層次,對校本培訓的了解還停留在“能簡單說出”、“知道但是說不出”的較為初級的層次和階段,缺乏對校本培訓認識的理論思想基礎。
(三)教師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培訓上存在的問題
調查顯示上崗前培訓是當前高職院校教師校本培訓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師通過自學獲得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的方式在實際應用比例僅為28%,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教師培訓方式單一,自我發展的意識不強,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培訓預期的目標也很難達到;教師本人在學校獲得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的主要途徑首選老教師的傳幫帶一項的教師占54%;58%的教師與42%的教師分別認為學校組織的專項培訓、老教師的傳幫帶這二種培訓途徑對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的培訓效果最好。
從調查問卷顯示,只有12%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校本培訓很重視;只有18%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教師實施校本培訓有系統、效果很好,能很好地滿足教師發展需求。
(五)校本培訓的滿意度和效果
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校本培訓需要完善的培訓形式、培訓的時間、培訓的內容和一套完備的組織管理體系來作為支撐。但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顯示,教師對校本培訓的滿意度和培訓的效果并不高。這說明各高職院校在校本培訓形式、時間、內容、組織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培訓流于形式,培訓效果得不到保證。
(六)教師的培訓政策
但在調查中發現,43%的教師認為學校針對教師校本培訓的培訓機制和方案,有零散的培訓,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培訓機制和方案;43%的教師認為學校引導教師開展校本培訓的指導、教材等資料,只有零散的資料,30%的教師認為沒有專門的指導手冊。這說明各個學院雖有一些培訓政策和培訓機制、方案,但是還需形成一定的體系,有待完善。
(七)教師對校本培訓的需求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教師對校本培訓有著較大的需求,認為對在職教師進行有計劃地開展各種繼續教育培訓很重要,而且大多數教師認為不同職稱級別的教師在其不同的發展階段,培訓內容和形式很有必要進行區別。
(八)考評與激勵措施
通過問卷調查,課題組發現59%的教師認為影響學校教師發展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必要的考評機制,58%的教師認為本校對教師參加校本培沒有獎勵激勵措施,55%的教師認為學校要切實做的事情是建立相應的激勵措施。說明缺乏客觀有效的考評與激勵機制是當前教師培訓的困惑與難題。
(九)校本培訓面臨的不足
各院校的校本培訓還面臨著一些不足的現象,例如:教師自身不積極,存在應付心理、培訓者培訓技能不合格、教育部門資金有限、培訓實施缺乏保障等。
二、結論與建議
(一)加強校本培訓觀念
針對廣大教師對校本培訓認識不足,自主參與意識不強的實際。為加強他們對校本培訓的重視,學??刹扇《喾N措施加強宣傳教育,讓教師了解校本培訓相關理論,提高他們對校本培訓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學校應注重校本培訓環境建設,加強輿論引導,使教師認識到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重要性,營造人人參與校本培訓、人人重視校本培訓的良好氛圍。
(二)制定科學的校本培訓內容
為保證培訓內容科學、可行、符合實際,一是制定培訓計劃時,應對培訓需求進行評估;二是設計培訓內容時應體現有梯度的校本培訓內容,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需要;三是讓教師參與培訓內容的設計,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讓教師參與培訓內容的修改完善,不但可以提高他們自我診斷和反思能力,還可以發揮他們的創造性。
(三)培訓方式多樣化
高職院校若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采取多種培訓方式,讓教師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培訓方式,體現教師的主體化和個性化,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主動性,可避免培訓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四)保證充足的培訓時間
教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培訓將無法達到應有的培訓效果,因而學校要保證教師培訓在時間上的充足性與連續性。每學期根據培訓計劃及教師個人的基礎情況確定最低培訓時間,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落實情況,并以此作為評價依據之一。
(五)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訓的保障體制
要大幅度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必須建立和完善教師校本培訓保障體制。首先是學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訓制度要求,為校本培訓提供政策保障。其次學校要建立和完善評價獎懲機制,提高教師培訓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培訓師資的要求
高職教師在職培訓需要一支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優秀復合型培訓師資作為其培訓質量的保證,只有高水平的師資作為保證,高職教師的在職培訓工作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七)多渠道籌措培訓經費
校本培訓經費短缺是影響校本培訓實施的一大難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校本培訓的發展。英國在保證校本培訓的資金支持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其中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國借鑒和學習。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多渠道籌措在職培訓的資金是盡快解決高職教師培訓資金短缺問題的必然選擇。此外,有了資金的保障,還要加快完善校園網絡的建設,加強教師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等建設,保證教師培訓所需的圖書資料,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努力為校本培訓創造良好的物質基礎和環境條件,確保教師校本培訓能夠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向于峰.英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改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 (5):55-58.
[2]王芳.關于完善高校教師培訓機制的探討[D].中央民族大學.2008.
[3]葉小明.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
篇7
調查對象與方法
對象為隨機抽取仙游縣華僑中學高中三個年級同學,參加問卷共有126人。
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高中學生關于低碳生活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高中學生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狀況、態度狀況和行為狀況。
分析方法:編碼問卷全部回收后,進行數據錄入,運用數據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調查結果及分析
低碳生活相關知識的獲取途徑:有93.65%的學生是從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上知道低碳生活的,比例遠大于其他途徑,只有6.35%的學生是從教師、同學處知道低碳生活,可見學校對學生進行低碳生活理念和實踐教育開展得不理想,在倡導公眾參與方面還大有可為。
影響低碳生活的實踐方法:
穿戴:XX.41%的同學有較少不怎么穿的衣服,XX.71%的同學有較多不怎么穿的衣服。學生對穿戴產生的碳排放意識薄弱。
出行:26.2%的學生使用公交車,64.29%的學生步行或自行車,9.52%的學生私家車或者打車。55.56%的同學經常選擇綠色交通工具,42.06%的同學有時選擇綠色交通工具。
調查結論
目前高中學生對低碳生活的了解情況認知度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對低碳生活的了解僅僅限于表面,并沒有深入了解,殘缺性低碳生活認知必然造成部分青少年在踐行低碳生活過程中做得不盡人意,多數學生不會探索科學方法計算家庭或個人踐行低碳生活的外在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能做到一些與低碳生活要求相符的行動,但是同時很多高中學生,買東西追求時尚,吃穿、出行等方面浪費現象較嚴重,主要存在不能在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都踐行低碳生活、不能自覺地、持之以恒地踐行低碳生活、不善于使用科學方法踐行低碳生活等狀況。所以有必要加強平常的宣傳教育力度,指導學生對低碳生活進行系統的了解和學習。
對實踐活動的建議
為了樹立高中學生低碳生活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培養學生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 低碳生活習慣;鼓勵高中學生能身體力行,為自己、為社會、為他人做好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榜樣作用,實現高中學生自身社會價值;高中化學教學可以做以下幾種實踐:
一、高中化學教育將低碳生活教育納入當前教育體系之中,通過開設第二課堂、社會實踐課程或者興趣小組活動的方式,改進學生殘缺性低碳生活認知構成。
篇8
良種場始建于1964年,其前身為縣水利基建大隊。一九__年經自治區農業廳批準改建為__哈薩克自治良種繁育場,其主要職能為良種繁育,屬事業建制單位。面積7.2平方公里?,F有農業人口565人,可耕土地5497畝。目前,良種場有農業生產隊2個,良種場學校于20__年合并到大河鎮干渠學校,衛生院于20__年上劃衛生局。核定事業編制16名,實有人員19人,其干部職工工資依照公務員執行。二、管理方式
(一)上對下的管理模式
良種場目前的管理模式已形成“定式”,縣委、政府也把良種場視為基層政權組織——鄉(鎮)進行管理,習慣上稱良種場為__縣的一個鄉場,在有關組織機構設置和干部配備方面同鄉(鎮)一樣,對口設立相應機構,配備有關專職干部;在下達農牧業生產指標、精神文明建設、黨建目標考核等方面完全按鄉(鎮)的考核內容和方式進行,要求鄉(鎮)做到的,良種場也不例外,忽視了良種場事業單位性質與鄉(鎮)的不同之處,模糊了非基層政權組織與基層政權組織內在的本質區別。
(二)內部管理體制
由于上對下管理體制上的行政化,多年來,為適應這種管理體制的要求,良種場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逐步遠離了事業單位性質,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鄉(鎮)化”。為完成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類似于其它鄉(鎮)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人員配備方面,參照鄉(鎮)的模式,配備有組織、紀檢、宣傳統戰、青年婦聯、民政、司法助理、計生等黨政專兼職人員。在對所屬的兩個農業生產隊的管理上,在實質內容上同其它鄉(鎮)的行政村完全一樣。
三、主要矛盾和問題
由于上述管理方式和其法定的單位性質不相適應和不協調,引起了多方面的矛盾,影響了良種場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如下:
(一)管理體制上行政化,導致其內部管理行為上的行政化。由于良種場實際上已變為一個行政管理機構,目前其內部事務的管理完全按照鄉(鎮)的模式實行行政管理,而這種管理形式中存在的行政行為有悖于事業單位法人管理主體的性質,法律上是不具有行政效力的,工作上失去了應有的法律保障。
(二)干部配備上的“鄉(鎮)化”與單位性質的矛盾。管理體制上的行政化,同樣導致了干部配備上的“鄉(鎮)化”。一是事業單位干部從事行政工作,套用鄉鎮管理模式,身份卻不是公務員。二是在干部交流過程中,良種場的干部只能在事業單位之間交流。而良種場19名干部中有15名從事的是行政工作,業務上無法與其他事業單位交流。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的成長和發展。
(三)上對下管理模式的影響??h委、政府把良種場視為__縣的一個鄉(鎮)、場,在管理和對各項工作的要求上同其它鄉(鎮)一樣,但良種場不是法定的一級政府,上級政府有關部門視良種場為事業單位,各口給鄉(鎮)給予的資金、物資等方面的支持,良種場都享受不到。在向上級政府爭取資金、項目等方面也因其單位性質受到很大影響和限制。
(四)編制問題。20__年機構改革時,我縣將良種場按事業單位對待,自治區下達到我縣鄉鎮行政編制265名(僅限12個鄉鎮,不含良種場和兩個開發區)。為進一步加強基層工作,20__年,從縣直部門調劑了6名編制充實到5上牧業鄉鎮和博爾羌吉鎮。20__年,為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我縣將黃土場開發區和山南開發區作為政府的派出機構對待,將兩個開發區納入行政單位,但仍使用事業編制。
四、建議
良種場目前的管理體制與單位性質的矛盾是在新舊體制轉軌特定時期產生和形成的,是歷史的原因。為此提出如下參考建議:
篇9
——恭城縣農村橙類水果經濟問卷調查報告 為更真實地了解恭城橙農的生活、生產、收入、負擔情況,橙類種植大戶、橙農的思想觀念,對市場信息來源的渠道和把握情況以及對市場采取的態度等,切實解決目前農村橙類水果經濟改革、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保持全縣農村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布置,由縣政府、縣水果流通辦、縣水果中心、縣農業局組成聯合調查組,自2005年4月13日至4月19日,歷時一周,進行了全縣農村橙類水果經濟問卷抽樣調查,之后又進行了1天的審查、匯總和分析。本次調查的調查對象是恭城縣比較典型的橙類種植大戶、銷售大戶和部分在銷售過程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橙類果農,這些調查點分布在全縣40個行政村,這些種植大戶、銷售大戶和橙農對了解全縣的橙類水果種植和銷售具有充分的代表性?,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恭城橙類生產及銷售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橙類是我縣較早引進的水果品種之一,經歷了多年的積累,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橙類的價格一直較高,所以橙類的種植面積擴展的很快。恭城現有橙類種植面積約6.29萬畝,主要品種有新會橙、紅江橙。由于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恭城橙類在糖度,色澤,口感和外形方面,都比其他產區的橙類要好。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去年橙子卻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個頭、色澤、外形等方面都不夠好;二是其他各種類型的水果同時上市,因此失去搶占市場的先機,受其他產區臍橙和夏橙的沖擊很大,在銷售量和價格方面都沒有優勢;三是恭城橙類種植的品種過于老化。
根據調查,恭城橙類生產和銷售顯現以下特點:
第一、生產不規范,農藥殘留量大,銷售量太少。
目前橙類生產大多是以戶為單位的分散栽培方式,真正集中成片實行統一管理的大型現代化果園極少。由于這種分散的經營模式,導致大部分農民只追求產量,不在乎質量。果農大量使用高濃度的農藥和化肥,使得橙類農藥殘留嚴重超標,農藥殘留高低是衡量橙類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也是限制橙類銷售的最主要障礙;同時,由于這種粗放的經營模式,使得果農在化肥使用、病蟲害防治、優種優育方面的知識嚴重匱乏,從而導致產出的橙子大小不一、色澤不均、果型丑,這些也嚴重地制約了橙子的出口以及外運銷售。到目前為止,去年全縣才銷售各類橙子14000余噸,只占恭城橙子產量的23.3%。
第二、缺乏自己的品牌。
俗話說“好酒還要會吆喝”,即使是優質的品種,如果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在魚龍混雜的橙子大雜院里,一樣可能被淹沒。沒有形成自己獨有的品牌,放在同一個攤檔上,一般消費者都只會感性地從價格、形狀上去決定是否購買,很少有消費者能夠分清品質的優劣。由于恭城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恭城橙子在糖度,口感方面,都比其他產區的橙子要好,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市場上恭城橙子都是以“恭城橙子”牌子來銷售,這個牌子不僅大而統,而且被盜用和假冒的情況十分嚴重,導致市場上恭城橙類品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大大地降低了恭城橙子的聲譽。
第三、需求彈性太小,而產量過大,市場難以承受供給大幅度的增長。
和其他農產品一樣,橙子同樣面臨需求彈性太小的問題。由于需求對價格極度不敏感,因此,一旦產量有所增長,橙子即要以價格更大幅度的下跌來刺激市場擴大需求。所以農產品經常是豐產不豐收。今年的橙子價格低迷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這一因素造成的。今年恭城縣橙子產量為6.72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不僅如此,全國其他產區的橙子和水果產量以大幅增長。供給的大幅增長,導致了恭城橙子價格在全國范圍內的更大幅度的下跌。恭城主要生產的2個橙子品種新會橙、紅江橙今年的價格都很低。
第四、橙類商品化處理不夠,而且加工技術不過關,缺乏大型的龍頭企業。
恭城縣沒有大型的水果加工龍頭企業,只有幾個小型的加工廠,購量不大,規模偏小,還存在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能起到“龍頭”的作用。缺乏大型的龍頭企業,橙子未進行嚴格、規范的采后處理、集中銷售和加工,也不可能及時清洗細菌和預冷,貯藏性能不好。
第五、其他方面的原因:一是橙子品質不優,不適應市場需求;二是其他水果品種增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三是柑橘銷售后期出現市場銷售疲軟;四是去冬今春天氣陰冷也對水果銷售有很大的反作用;五是由于價格較低,果農待價適銷;六是部分果農有坑商行為,對縣水果流通工作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七是果農坐等上門的思想還大量存在,主動打開銷售市場的橙農較少;八是群眾接受新品種的意識不夠;九是人們的消費習慣也在無形中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橙子的銷售。
二.基本結論及建議
針對恭城橙子生產和銷售的這種情況,我們建議從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去解決。①、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戶經營為基礎,以龍頭組織為依托,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系列化服務為手段,通過實行生產供應銷售、種植養殖加工一體化經營,將農業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后等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引導分散的農戶由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多元參與主體自愿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②、形成將多元參與主體的利益結合在一起的經濟共同體。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是要打破傳統農業觀念和小農經濟的束縛,以開放的社會化大生產的觀念和經營方式,改造傳統農業,將龍頭企業和農戶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化生產、現代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實現農業和現代經濟的融合,使農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產業優勢和發展,使廣大農民普遍受益,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加農民收入,讓廣大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但是從恭城橙子現狀來看,恭城橙子產業化發展緩慢,缺乏大型龍頭企業,由于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無法把分散的經營戶組織起來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橙子加工率、科技貢獻率、附加值和經濟效益都很低。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沒有真正形成產業鏈,產品滯銷而且價低,造成增產不增收,甚至增產成災的惡果。并且由于建立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農戶的資本和土地規模太小,企業化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專業化程度難以提高,而且土地的國家、集體二元所有制結構和以農戶為基本經營單位的格局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這種條件決定了恭城橙子應選擇適宜農戶分散經營產業化的方式,不可能以生產專業化為基礎發展橙子產業,而應該大力發展以縱向一體化經營為核心的橙子產業化經營。產業化經營可以促進恭城橙子整體營銷能力提高,有利于增強恭城橙子的競爭能力。目前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已經進入標準化、品牌化階段,恭城橙子小規模分散經營要想參與國際競爭,要提高恭城橙子的整體營銷能力和競爭能力,需要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緊密配合,其中包括實現生產規范化、產品標準化和管理分級化等多項標準;需要由龍頭企業牽頭,將品牌與產品包裝、商標、標簽及龍頭企業的視覺形象有機結合,將橙子的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實行橙子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要組織模式有: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專業協會+農戶,中介機構+農戶。這些組織模式的運營主要是靠與農戶簽定購銷合同,規定雙方權利義務責任,企業或機構對基地和農戶有扶持政策提供技術服務和化肥農藥供應,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保證優先收購,農戶按合同規定定時定量向企業交售優質產品,但無法享受加工增值和銷售利潤。組織系統中存在著多個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如果合同簽定的不合理,或者合作的誘因不充分,或者合作贏余被某個參與主體所壟斷,一體化組織將失去存在的動因而消亡。在這些組織關系中,公司或組織和農戶是相互獨立的利益主體,在共同的交易中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企業有減少對農戶支付的意愿,農戶則力爭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公司、機構和農戶都會產生逃避或拒絕履行合同的行為,會出現價格低時農民拒賣,價格高時企業拒買的情況,合作關系非常薄弱,即使有合同約束,但農產品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農戶會以此來逃避毀約的責任,使到一體化組織破裂。一體化組織要發展、壯大,必須要在經營活動的某一水平上達到利益分配合理,建立互助互利的經濟關系,而不允許有單獨主體壟斷利潤的情況。要發展恭城橙子產業一體化,必須平衡各參與主體的利益關系,將各參與主體的利益聯結起來,形成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經濟統一體。要實現這一點,可以實行超額利潤返還制度,龍頭企業或機構按農戶的交售額將一部分利潤返還給簽約基地和簽約農戶,讓利于農;也可以由農戶以果樹和勞動力入股龍頭企業,成為企業的股東,參與企業的利潤分紅,這樣,既有股份,又有合同,使企業和農戶緊密聯合起來,成為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同時要教育農民樹立市場觀念和產業一體化觀念,使農民明白實現產業一體化的長遠利益,增強履約意識。這樣將橙子產業化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農民和企業積極參與橙子產業化的建設,能加快和完善橙子產業化的發展。
由于恭城橙農的組織程度極低,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的地位很不對稱,農戶對龍頭企業實際上是一種依附和依賴關系,在市場交易中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很難保護自身利益,更不用說分享加工增值和銷售利潤。其具體表現為農戶、龍頭之間缺少規范的合作機制,不能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企業與農民之間只是簡單的市場自由買賣關系,沒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約束機制。這樣就會出現價格高時企業拒買的情況,導致農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一般來說,初級農產品價格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一體化組織的利益分配機制,歸根到底取決于農戶的交涉能力。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越高,其談判能力就越大;而農民對龍頭企業依賴程度越深,其談判能力就越弱。因此,還需建立農民自己的經濟合作組織,實行資金聯合、勞動聯合、產銷聯合,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進入市場,提供農產品生產資料和技術供應、產品收購、運輸、貯存和加工等一系列產前、產中、產后的一體化經營的服務;在運行機制上,以共同的利益引導農民參加組織,對內不以營利為目的,保本微利,盈余返還;在對外關系上,合作組織代表農戶的利益,具有營利性,因而提高了農戶的收入和交易地位。作用有:一是通過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農戶和外部商客直接聯結起來,縮短農戶和最終消費者市場的距離,減少銷售環節,減少交易費用,增加農民收入。二是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促進農產品的增值。三是它在參與貿易糾紛和實施行業自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首先培養科技服務型的橙子專業協會,盡快把一些水果種植大戶和政府的涉農部門吸引進來,發揮科學技術在產業化經營中的先導和促進作用,要使橙子專業協會作為橙子技術信息“進村入戶”的主要載體,提高橙農的橙子管理技術,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橙子的品質。其次,要積極發展多元化的加工組織,將當地長期從事橙子加工的個體戶聯合起來,尤其是推廣應用先進的橙子加工技術,深化橙子加工,擴大橙子加工產品的范圍,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其三,特別要大力發展多成分、多層次、多元化的流通中介組織,組織要由當地頭腦比較靈活,長期從事運銷和經紀的專業大戶牽頭興辦。這些專業大戶往往與農戶聯結得比較緊密,與外省客商和市場聯系較密,避免橙子多環節流通,減少中間銷售費用,有利于橙子的銷售,降低橙子生產的風險與成本,是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主要力量。如果可以的話,將三者結合,形成橙子生產、加工、銷售綜合一體的農民組織,加大農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提高農戶的談判力,增加農戶收入。也可以在“公司+農戶”基礎上,通過辦合作社,將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連接在一起,形成“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的模式。公司側重于營銷,農戶負責生產,合作組織側重聯系和服務,并實施嚴格的符合國家或國際標準的檢測標準,實現標準的生產和加工,以提高恭城橙子的品質,提高恭城橙子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和農戶的綜合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以達到農民收入增長,龍頭企業效益提高,規模擴大,恭城橙子產業一體化發展完善的目標。
具體建議有:
一.推廣和實行標準化無公害以及綠色橙子的生產。
無公害及綠色水果是目前國際市場的潮流,是市場的寵兒。無公害將成為準入水果市場的標準。實行恭城橙子的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是恭城橙子的必然選擇,綠色橙子是提高恭城橙子競爭力的有力籌碼。恭城縣從整體來看,整個縣橙子生產處于一片混亂的狀態,大多數橙農只追求產量,不在乎質量。大量使用高濃度的農藥,使得橙子農藥殘留嚴重超標,并且橙農在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橙子生產管理技術方面的知識嚴重匱乏,造成恭城橙子的質量大大下降。所以要使恭城橙子生產標準化,首先必須要制定生產管理技術標準。農業局應規定用于恭城橙子的化肥和農藥的標準,并在全縣范圍內繼續推廣實施。橙子標準化工作的當務之急,是要繼續嚴格管住農藥、化肥的流通環節,凡是國家、地方和行業明令禁止使用的藥品、化肥,決不能以任何方式在市場上流通。以目前全縣無公害荔枝生產基地為基礎,向周圍擴展,向橙農提供并要求使用先進的橙子生產管理技術,并派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指導農民進行科學的橙子生產管理,實現全縣范圍內的大規模無公害橙子生產;努力向綠色橙子發展,引進國家綠色標準并對達到綠色標準的橙子進行綠色認證。同時大力引導橙農要從一味追求產量向質量的最優化轉變,提高橙子質量,促進橙子銷售。
二.發展大型龍頭企業。
要組建大型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橙子鏈條產業,推進縱向一體化經營。要按照“高、大、外、強”即高起點、規模大、外向型、輻射強的原則組建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四大功能,即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增值和綜合服務功能。采用“公司+農戶”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實施訂單生產,保護價收購,建立有效的合同約束機制,將公司和農戶聯合起來,同時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民在發展中逐步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的標準化和一體化。企業要增加服務意識,向農民提供先進的橙子生產技術、優質橙子品種、高效肥料和低毒高效的農藥,使生產的橙子符合無公害標準或綠色產品標準。增加科技投入,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優化農業產業化發展環境。加強橙子專業市場建設,完善信息網絡,擴大宣傳,樹立企業品牌以及恭城橙子品牌,增強龍頭企業的競爭力和帶動力,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完善的標準化生產線,對橙子進行標準化加工,發展橙子深加工技術,要抓住匯源果汁落戶恭城的機遇,大力發展橙子深加工,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三、加大服務力度,各部門要齊抓共管。
全縣各有關部門要達成共識,在水果購銷期間通力合作、相互協調,創造一個寬松的購銷環境,特別是搞好交通、治安、衛生、金融、信息、通訊、包裝及包裝材料、食住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確保果農和客商的利益不受損害。
四、加大隊伍建設力度,促進水果流通工作。
恭城縣在抓橙子流通方面應重視“以人為本”,積極鼓勵和扶持三大流通隊伍建設:一支是本地購銷隊伍。這是主力軍,特別是發揮水果中介經紀在橙子購銷過程中的橋梁作用;第二支是外地購銷隊伍。各地都加強與外地客商的緊密聯系,并造冊登記,利用他們的資金、信息等優勢搞活我縣的橙子流通;第三支是外貿流通隊伍。通過他們把恭城縣的產品銷到國外去,同時還充分發揮各種橙子協會的作用,協調做好橙子的流通工作。
五、擴展橙子市場,建立新的營銷觀念。
隨著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必然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衛生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現在綠色食品已成為潮流,綠色營銷成為一種大趨勢,綠色營銷觀念是環境保護意識和市場營銷觀念相結合的產物,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現代營銷觀念的新發展。將綠色營銷觀念導入橙子營銷過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綠色包裝。必須重視橙子包裝及其殘余物對環境的影響,使之符合“可再循環”“可生物分解”的要求。其次是綠色商標,即在給綠色橙子進行品牌命名和選擇商標時,更注重符合綠色標志的要求,使人們在接觸產品及其商標時,使人聯想到蔥郁的橙子樹,茂密的橙林,清徹的水源,優美清潔的環境和蓬勃的自然生機。發展綠色橙子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增強恭城橙子質量比較優勢,增加恭城橙子的市場競爭力。
六、注冊和宣傳恭城橙子品牌,抓好品牌橙子的生產和銷售管理。
篇10
隨著教師專業化進程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從教育改革邊緣移向中心,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是信息技術實施者,提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是真正實現信息技術普及的關鍵。本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語文教師為研究樣本,調查了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現狀,以期為進一步制定和落實中職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方案找到現實可靠的依據。
數據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學校專、兼職任課語文教師65人為調查樣本。
2. 研究工具
由于是現狀初探,我們編制了《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計算機操作的相關技術,如Word、Excel、PPT等的操作熟練程度;第二部分是不定項選擇題,主要用于調查教師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識、態度、能力、使用情況、培訓意愿,以及對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和發展的看法等。
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結果與分析
1. 計算機操作相關技術調查結果
問卷的計算機操作部分主要是調查中職語文教師在各種信息技術操作上的熟練程度,并分別在性別、所教專業、職稱、學歷、年齡、教齡等人口學變量上做了差異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重慶市北碚區的中職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分別在年齡、教齡、專業三個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1)中年齡段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水平明顯高于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的年齡段劃分為三個階段,其中20至30歲為低年齡段,31至40歲為中年齡段,41至50歲為高年齡段。統計結果顯示,三個年齡段教師的總體信息技術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其中31至40歲年齡段教師的信息素養水平分別優于低年齡段和高年齡段教師,低年齡段次之,高年齡段最差,見表1。說明處于中年階段的教師可能隨著教齡的增加,學習和運用各項信息技術的機會和頻率最多,操作也越熟練。
調研數據顯示:中年齡段與高年齡段教師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低年齡段的新教師還處于摸索階段,可能除了課件制作外較少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對于利用信息技術組織教學的能力還處于發展階段,但與中年齡段教師的水平比較接近。低年齡段的教師對于當前信息計算素養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都比較了解,特別是當前的慕課、翻轉課堂、微課程,他們大部分在網上都了解過,只是缺乏嘗試使用和大膽探索,但特別期待信息素養提升培訓并對自身提升有較強的信心。而高年齡段的教師由于年齡較大,一直以來接觸的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的機會較少,對于新技術的掌握幾乎是零。如果現在再要求他們重新學習有一定困難,所以總體技能操作較差,對于自身的信息素養提升也沒有信心。
(2)中教齡段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顯著高于低教齡段和高教齡段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教齡分為了三個階段,1至10年為低教齡段,11至20年為中教齡段,21至30年為高教齡段。統計結果顯示見表2。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在教齡上的差異與在年齡上的差異相似,處于中等教齡階段的教師的操作水平最高,其次是低教齡段,最后是高教齡段。
調查數據顯示:中教齡段教師目前在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運用、操作、拓展是最好的。主要是由于職教學生知識學習的特點需要更加直觀、簡單、清晰的教學方式,在他們長期的教學中開始嘗試把信息技術手段用于教學;部分老師也由于參加過多次信息技術教學技能大賽而提升了信息素養;部分老師是通過外出學習或網上學習而了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低教齡段教師主要是從高校到學校的適應階段,重點在于課堂教學內容上的把握,而對于教學手段上的創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高教齡段的老師主要迫于心理壓力,感覺學習困難。
(3)雙師型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顯著高于專職語文教師
研究中,我們將教師分為雙師型和專職型語文教師兩類。統計結果顯示,兩類教師的技能操作水平差異顯著,其中雙師型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信息素養水平明顯優于專職語文教師,如表3。隨著信息技術在中職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也加大了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部分學科教師有機會參與雙師型教師的培訓與學習,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技術、媒體技術,學會了獨立學習,構建了學習團隊,并著手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自己的教學,使得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大大提高。而對于大多數專職語文教師來說,他們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到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或放棄對新技術的接納和嘗試,仍然采用傳統的語文教學手段教學,而忽視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變革的影響,以及新形式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需求。
2. 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1)信息技術能較好地輔助教師教學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4%的中職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有正確的基本認識,有84%的教師認為“相較于傳統教學,非常喜歡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認為各種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較好地幫助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而有超過89%的教師都認為“身處信息時代的教師,非常需要具備相關的信息技術技能以輔助教學”。盡管如此,對于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仍有60.7%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只是處于輔助地位,不能取代傳統教育方式”。
在考查中職語文教師對待信息技術的態度時,有84.2%的教師“很愿意”在日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而仍有10.5%的教師持“無所謂”的態度。在言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動機時,有84.5%的教師選擇“因為自己喜歡,覺的很有助于教學”的選項,但有11.3%的教師是“迫于學校的要求和壓力才使用信息技術”,也仍然有5.3%的教師“不太喜歡使用信息技術”。
(2)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及信息技術素養亟待提高
在中職語文教師自評信息技術素養時,39.4%的教師認為“自己能比較好地組織信息技術來組織教學”,52.6%的教師認為“自己不能很好地結合學生專業領域來選擇和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同時,有26.4%的教師認為“自己能熟練地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有61.3%的教師認為“自己還不太能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但是想學習”,也有5.3%的教師“基本不會使用信息技術但想學習”,最后有7%的教師選擇“自己不會用信息技術也不想學習相關技能”。
關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各項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分別有22.8%和31.6%的教師會“經?!被颉坝袝r”使用信息技術,有35.1%的教師只是“偶爾”使用,同時還有8.8%的教師只是在公開課時使用。另外,有47.4%的教師表示自己上課時仍只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僅有52.6%的教師會將黑板與各種信息技術結合使用。當具體問及教師會在教學的哪個環節比較多地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有多達64.9%的教師選擇“在講解重難點知識時”使用,有17.5%的教師甚至會“全程使用”,而有12.3%的教師只是在“課程導入時”使用。在問及教師平時的多媒體課件制作的主要方式時,有19.3%的教師同時選擇了“自己制作或上網下載再修改”的方式,有19.3%的教師主要是選擇“上網下載,再結合自己所需進行修改”的方式。在問及自己運用較多的軟件時,有66.7%的教師都選擇了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三種軟件。最后在談到教師是否使用過校級或區級的教學信息平臺上的共享資源時,只有22.8%的教師經常使用,有66.7%的教師只是偶爾使用,甚至有10.5%的教師從來不使用。同時有28.1%和63.2%的教師自己經常或偶爾會與其他教師共享自己的多媒體、網絡等教學資源。
在調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效率和效果時,我們發現有47.4%的教師認為“自己在運用信息技術后備課量反而增加了”,也有21.1%的教師認為是“減少了”,還有17.5%的教師覺得“沒多大變化”。在問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時,有57.9%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很好地發揮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也有33.3%和8.8%的教師認為“只發揮了很少的作用”或認為“與傳統教學無異”。另一方面,有多達93%的教師都認為“運用多媒體、網絡等信息技術后確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87.7%的教師認為“確實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同時有91.2%的教師認為“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確實提高了課堂效率”,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得到了絕大多數教師的認可。
(3)教師需求多層面的信息素養培訓
調查中發現,54.4%的教師通過了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級考試,或參加過相關培訓。在考查教師對于參加信息技術技能培訓的意愿與態度時,多達71.9%的教師希望“通過學校組織培訓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其中有71.9%的教師希望“在培訓中獲得技術與理論結合的培訓”,并有21.1%的教師希望“以演示的方式獲得培訓”,同時有47.4%的教師希望的培訓方式是“講授、演示、討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方式”。最后提到對于在中職加大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時,多達94.2%的教師贊同并非常支持。同時也有63.1%的教師認為目前的障礙主要是學校硬件設備欠缺、教師自身的相關知識技能不夠以及教師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加重了教師的備課等工作負擔。。
討論與建議
1. 提升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師中的專項培訓
在前面的結果分析中我們看到,一是中職學校關于信息技術的軟、硬件支持在不同方面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用,部分中職學校的軟硬件設備不足,不能滿足教師日益增長的信息技術需求;二是部分教師缺乏正確使用信息工具、收集、篩選、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三是部分教師缺乏將信息技術用于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所以,強化對中職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應該包括培養教師應用各種軟硬件工具的能力和組織信息資源進行教學活動的能力。學校或教育管理部門也應該定期組織培訓,開展有關網絡知識學習和運用的各類培訓;培養教師調整課件以改善教學活動的能力;培養教師進行課件的創意、設計和制作的能力;鼓勵教師制作微課程、錄制教學視頻等。另一方面,在培訓方式上可采取優先集中培訓,再開展學科幫扶培訓、校地合作培訓(即高校和地方的合作),以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培訓,提升教師素養。
2. 強化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運用
當前,各中職學校都大力提倡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加以應用,教師需對信息技術本身對教學的作用有足夠清醒和客觀的認識,結合學生的學科專業特點,開展嘗試和探索,讓文化課真正為專業課服務,讓枯燥的文字變成跳動的音符。把語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語文學科變得更加生動、靈動,真正讓學生能感受到語文文字的美而樂在其中。
3. 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
探索信息技術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應用勢在必行,要提高語文學科信息技術素養,重在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的培訓。教師是學校第一硬件,提升教師信息素養能力需結合專業學科特點開展培訓,教師更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對于學科教師雙師型教師培訓的探索路徑、手段、內容和策略都有待加強。
4. 構建多方位教師交流平臺
學校不僅要開展好區內語文教研活動,加強中職語文專業教師的溝通合作,同時還要多組織開展跨專業、跨區縣交流,建立聯系,成果共享,相互取長補短。當前,網絡研修是研修發展的新方向,要為加強區域教研網絡建設,教研資源適度開發,區域部分共有資源整合,重點專業的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師德師風建設,校際交流、師師交流、生生交流,多種形式的技能競賽、學科賽課、區域交流等提供更多機會與平臺,助推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升。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
參考文獻
郭連鋒,王宏利.論中職語文教師信息素養之培養[J].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