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3 16:25: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外科感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外科感染

外科手術感染診療原則綜述

一、診斷

根據典型的局部癥狀和體征,位置表淺的外科化膿性感染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波動征表示存在膿腫。局部壓痛是深部化膿性感染,特別是軟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體征之一,往往可以憑此做出診斷。必要時可在壓痛最劇處作診斷性穿刺,但有些深部感染如膈下、腸間、腹膜后感染等,由于缺乏早期的定位癥狀,診斷有時會發生困難。又如深部感染,特別是經過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后,即使已存在巨大膿腫,也可無明顯的發熱、壓痛或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確定感染是否存在和確定感染的位置。

二、治療

(一)治療

治療外科感染的原則,是消除感染病因和毒性物質,增強人體的抗感染和修復能力。感染較輕或范圍較小的淺部感染可用外用藥、熱敷和手術等治療;感染較重或范圍較大者,同時內服或注射各種藥物。深部感染一般根據病菌種類作治療。全身性感染更需積極進行全身療法,必要時應做手術。

(二)治療方法

查看全文

外科感染的治療及預防探討論文

摘要: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術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和發生在創傷或手術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領域中最常見,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l/2。外科感染的致病菌有細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細菌為最主要。除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五種與外科感染有重要關系的病原菌外,尚有一些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與外科感染密切相關。

關鍵詞:外科感染手術感染腹部外科感染治療

一診斷

根據典型的局部癥狀和體征,位置表淺的外科化膿性感染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波動征表示存在膿腫。局部壓痛是深部化膿性感染,特別是軟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體征之一,往往可以憑此做出診斷。必要時可在壓痛最劇處作診斷性穿刺,但有些深部感染如膈下、腸間、腹膜后感染等,由于缺乏早期的定位癥狀,診斷有時會發生困難。又如深部感染,特別是經過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后,即使已存在巨大膿腫,也可無明顯的發熱、壓痛或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確定感染是否存在和確定感染的位置。

二治療

(一)治療

查看全文

外科手術局部感染有關緣由

手術部位感染(surgiealsiteinfeetion,SSI)是外科患者術后最主要的并發癥,SSI一旦發生,將嚴重影響了醫療質量,術后SSI雖不能杜絕,但重視做好防護工作,則可極大程度地防止發生或減輕其嚴重程度。本文就影響SSI發病率的因素作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收集2005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術的住院患者800例(男623例,女177例);年齡在7~91歲,平均(48.87±16.94)歲。800例中,胃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術430例、腸破裂修補術150例、直腸癌根治術80例、結腸癌根治術60例、胃癌根治術50例、粘連性腸梗阻松解術30例。

1.2方法采用手術部位感染目標性監測結合查閱患者病歷回顧性調查,通過觀察換藥時切口愈合情況、詢問患者病情,結合查閱病史、病程記錄、化驗單、特殊檢查、細菌學檢查報告等資料綜合判斷是否發生手術部位感染(surgiealsiteinfeetion,SSI)。對必要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了解出院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發生情況。

1.3SSI診斷標準按衛生部20似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將手術位感染分為三類:表淺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4ASA分級標準[3]美國麻醉師協會(ASA)的評分能較好地反映患者術前并發疾病,ASA分級標準:I級為正常健康,除局部病變外,無周身性疾病;II級為有輕度或中度的周身疾病,如輕度糖尿病和貧血,新生兒和80歲以上老年人,III級為有嚴重的周身性疾病,日常活動受限,但未喪失工作能力:IV級為有生命危險的嚴重周身性疾病,已喪失工作能力;V級為病情危篤,又屬緊急搶救手術,生命難以維持的瀕死患者。

查看全文

神經外科感染防治策略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神經外科感染現狀及其危險因素。方法對神經外科實行目標性監測,對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結果79例手術病人中,發生醫院感染共15人,感染例次19,感染率18.99%,高于全院同期感染率(5.73%),其中以肺部感染占首位。結論對神經外科感染與收治對象有關,與侵人性操作密切相關;獲得性肺部感染與基礎疾病狀態和醫源性因素有關。只有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措施,才能降低神經外科獲得性醫院感染的發病率。

關鍵詞:神經外科醫院感染管理

神經外科是醫院我院重點科室及危重病人集中進行病情觀察和治療護理的場所,這些病人往往導管多、侵襲性操作多、抗生素使用多,兒機體抵抗力又弱。對我院神經外科實行目標性監測,并對資料進行相應分析,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與方法2008年9月6號-2009年2月28號收住我院神經外科的病人,每日填寫《邯鄲市院內感染調查登記表》,記錄是否留置深靜脈導管,導尿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以及當天最高體溫等,并查閱病例,觀察病情直出院為止。

1.2診斷標準按照國家衛生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實行)》判定感染病例。

查看全文

外科術后感染預防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神經外科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行顱腦手術治療患者180例,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分為對照組(90例)和觀察組(9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齡41~67歲,平均年齡為(52.48±6.33)歲,其中腦血管疾病42例,腦積水30例,垂體腫瘤1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25例,年齡43~67歲,平均年齡為(52.53±6.35)歲,其中腦血管疾病40例,腦積水31例,垂體腫瘤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外科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則給予外科強化護理管理干預,包括:①組成包括科主任、護士長及有責任護士在內的強化護理管理小組,加強外科術后感染預防推廣監控工作。②建立健全術后感染預防機制及工作標準,每周組織護理人員總結工作中出現問題,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增強護理人員感染預防意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行為標準;③完善包含無菌器械管理、抗生素管理及病房環境管理等管理制度;由專門護理人員對無菌物品存放進行規范管理,按照消毒時間依次排放方便拿取;增強護理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對醫用物品嚴格依據規范程序進行消毒滅菌,同時分類收集醫療垃圾,以阻斷微生物污染傳播途徑;保證病房相對濕度維持于55%~60%,充分通風透氣,每天清掃地面及床鋪2次。

1.3觀察指標:①記錄患者術后顱內、呼吸系統、泌尿系統感染發生例數,計算感染發生率;②統計患者中合并開放性顱腦損傷、手術時間>4h,腦脊液漏、腦室外引流、顱內置管及糖尿病例數,計算感染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數據錄入分析分別采用Epidata3.08和SPSS18.0軟件;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P<0.05判定為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外科患者院內感染護理控制效果分析

院內感染是指患者入院后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并在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1]。院內感染常見的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傷口感染、皮膚或其它部位感染,住院患者中凡有氣管插管、多次手術或延長手術時間、留置導尿者,以及老年患者,均是院內感染預防的重點人群。所有醫療單位均是患者聚集的場所,醫院內外環境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因此為院內疾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條件,促使院內感染發生,院內感染給社會、醫療單位和個人都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為積極探索護理管理對院內感染控制的效果,莒南縣人民醫院作為國家三乙醫院,首先在外科病房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加強護理管理,旨在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控制院內感染,提高群眾滿意度。該文重點探討護理管理對外科住院患者院內感染控制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該院外科病房骨外科兩個病區2016年入院手術患者共3218例,其中男2037例,女1181例,年齡12~83歲,平均(46.32±12.76)歲。隨機將兩個病區分為普通護理病區和優質護理服務病區,兩組患者分別有1529例和168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因、病情、手術及麻醉方式均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手術治療,密切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按照原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確定院內感染病例,比較兩組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

查看全文

外科手術感染診療原則探究論文

摘要: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術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和發生在創傷或手術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領域中最常見,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l/2。外科感染的致病菌有細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細菌為最主要。除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五種與外科感染有重要關系的病原菌外,尚有一些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與外科感染密切相關。

關鍵詞:外科感染手術感染腹部外科感染治療

一、診斷

根據典型的局部癥狀和體征,位置表淺的外科化膿性感染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波動征表示存在膿腫。局部壓痛是深部化膿性感染,特別是軟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體征之一,往往可以憑此做出診斷。必要時可在壓痛最劇處作診斷性穿刺,但有些深部感染如膈下、腸間、腹膜后感染等,由于缺乏早期的定位癥狀,診斷有時會發生困難。又如深部感染,特別是經過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后,即使已存在巨大膿腫,也可無明顯的發熱、壓痛或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確定感染是否存在和確定感染的位置。

二、治療

(一)治療

查看全文

腹部外科感染治療方案論文

摘要: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手術治療的感染性疾病和發生在創傷或手術后的的感染,在外科領域中最常見,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l/2。外科感染的致病菌有細菌、真菌和病毒等,但以細菌為最主要。除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五種與外科感染有重要關系的病原菌外,尚有一些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與外科感染密切相關。

關鍵詞:外科感染手術感染腹部外科感染治療

一診斷

根據典型的局部癥狀和體征,位置表淺的外科化膿性感染的診斷一般不困難。波動征表示存在膿腫。局部壓痛是深部化膿性感染,特別是軟組織深部化膿性感染的重要體征之一,往往可以憑此做出診斷。必要時可在壓痛最劇處作診斷性穿刺,但有些深部感染如膈下、腸間、腹膜后感染等,由于缺乏早期的定位癥狀,診斷有時會發生困難。又如深部感染,特別是經過大劑量抗生素的治療后,即使已存在巨大膿腫,也可無明顯的發熱、壓痛或白細胞計數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必須仔細詢問病史和做體格檢查以及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才能確定感染是否存在和確定感染的位置。

二治療

(一)治療

查看全文

外科感染患者護理課件與教學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外科感染患者護理課件及教學實踐效果。方法:分析該課件的特點及輔助教學的意義。結果:該課件在外科感染患者護理教學實踐中發揮重要作用。結論:多媒體課件不失為一種較為理想的現代化輔助教學工具。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外科感染;教學實效

Discussion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ourseware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andTeachingActivity

Abstract:ObjectiveToprobei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courseware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andtheresultofteachingactivity.Methods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sandsignificanceofthenursingcourseware.ResultsThecoursewareplayedanimportantroleinteachingactivityonnursingofSurgicalinfectiouspatients.ConclusionMultimediacoursewareisanidealmodernCAI.

Keywords:Multimediacourseware;Surgicalinfection;Teachingeffect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1]引入外科感染患者護理的課堂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方法不可比擬的優勢,使多媒體的圖文、聲音、動畫、視頻與教學活動有機融為一體,使得原本枯燥抽象、難于理解的醫學、護理內容,變得直觀、生動,不僅體現了實驗教學的部分,也是教學中增強學生護理評估、培養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和孕育創新意識的重要環節[2]。通過該課件在教學中的應用,極大提高了教學實效。

查看全文

普通外科手術護理與手術感染及疼痛相關性研究

摘要:目的:觀察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與手術感染和疼痛的相關性。方法:9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實施普通外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手術護理管理。結果:術后感染發生率觀察組4.1%、對照組16.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h、48hVAS評分觀察組分別為(4.9±1.1)分、(3.5±0.9)分,對照組為(5.8±1.0)分、(4.7±1.1)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能夠減少手術感染,減輕術后疼痛。

關鍵詞: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感染;疼痛;相關性

外科手術具有創傷性,因此術后會出現疼痛,或發生與手術相關的感染。研究發現,普通外科術后實施手術護理管理能夠緩解術后疼痛,減少手術相關感染的發生。本研究對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與手術感染及疼痛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共98例,均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患者。膽道疾病26例,肝臟疾病3例,胃腸疾病63例,肝腸疾病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平均(45.9±2.3)歲。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平均(46.2±2.5)歲。兩組疾病類型、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護理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