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分配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6 20:17: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收益分配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院績效考核和收益分配探討
摘要:醫院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構成,醫院雖然是屬于非營利性機構,但本身也會通過經營運作而獲得一定的收益與結余,這部分收益與結余如何實現科學分配就成為了醫院醫務人員、工作人員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也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與難點。本文,從當前醫院收益分配的現狀及問題分析入手,談談如何做好醫院績效考核與收益分配,以供參考。
關鍵詞:醫院管理;績效考核;收益分配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不斷構建與完善,醫院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市場挑戰與沖擊、考驗。醫院作為履行我國政府及相關單位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窗口,如何強化自身建設也成為關系著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現代企業及一切機構的良性運作都離不開科學的績效考核與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對于醫院來說,收益分配是否科學合理更加影響著醫院的職能履行情況及醫務人員、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如何做好績效考核與收益分配就成為我們應該重視的關鍵問題。
一、當前醫院績效考核與收益分配問題分析
當前許多醫院的績效考核仍然是以經濟效益為最主要考核內容及目標,相應的,在收益分配上也是以各部門、科室創造效益的多寡來決定收益分配的具體比例,但這種考核與分配制度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諸多消極影響及后果。首先,會不可避免地引發醫院亂收費現象,從而增加看病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因為,以效益為考核標準,必然會造成一切向效益看齊的結果,追加檢查項目、巧立名目進行各種收費的問題便會層出不窮,從短期內來看雖然增加了醫院的收益、提高了效益,但于長期卻是極大的損害和不利。其次,會加重“看病難、看病貴”和“以藥養醫”的局面不斷惡化,不僅讓病患及家屬承擔了更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會極大地損害醫院的社會形象及社會聲譽。再次,在此種運作模式影響下,醫院的總體服務質量以及醫務人員的個人技能也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我們都知道,績效考核的內容及標準往往會影響一個機構內部所有人員的行動方向及思想意識,而推行效益先行的考核與收益分配制度必然會遏制醫院其他方面的管理及操作,人們的關注點與行動力全部集中于如何增加收入,而醫療質量、服務質量、病患滿意度以及人員技能水平卻沒有在績效考核的標準及內容中得到充分體現。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整個醫院的醫務人員團隊技術下降、責任感淡化、服務意識被拋到一邊,醫院也就逐漸淪為了一個撈錢的工具。最后,效益先行的績效考核雖然是以效益多寡作為考核標準,但從本質上來說卻是不公平、不科學,也無法有效體現按勞分配這一基本分配原則的。從科室與科室之間的關系來說,某些科室需要投入大型醫療設備、經常能夠進行大型的醫療服務及活動,這些設備、機械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和收入。但對于某些傳統門類,人員多、勞動強度大、工作任務量大,但卻因為其工作的常規與基礎而無法創造更多收益,兩相比較之下,前者的效益與收益越來越多,獎金獲取比例也越來越高,而后者卻無法獲得更多鼓勵與肯定。長此以往,不僅會造成部門間、科室間的貧富差距拉大,同時也極大影響著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非常不利于醫院內部的統一協調與管理。而在科室內部而言,一個科室因為少部分人的工作為整個科室創造了收益和效益,因此也獲得了獎金收益,但目前許多醫院的科室獎金二次分配卻未能落到實處,也就是說,雖然部門與部門之間執行著“多勞多得”,但在科室內部,卻也存在著個別“不勞而獲”的成員,這也會造成科室內部乃至整個醫院內部醫務人員和工作團隊的矛盾與沖突,非常不利于內部和諧。
二、加強績效考核與分配制度的科學融合
農村收益分配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黨的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及中央關于“三農”問題的方針和政策,現就做好*年度農村收益分配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年農村收益分配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學習*精神,全面貫徹“*”重要思想,堅持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堅持干部收入的增長與群眾收入的增長相適應,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按勞分配與按生產、管理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推動全區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二、分配政策
*年農村收益分配工作必須把握速度與效益,按實績考核與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經濟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原則。有關單位要加強對農村收益分配工作的指導,妥善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一)企業分配
個人資本收益分配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知識經濟和企業資本網絡化配置背景,從影響因素、實現基礎以及特殊風險的補償機制方面探討了人力資本(以管理者人力資本和創新者人力資本為主體)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關鍵詞]人力資本收益分配實現基礎風險補償機制
一、實現基礎與影響因素
學界認為企業生產要素的談判力由其稀缺程度、生產貢獻、退出成本、承擔風險的能力及其稟賦等5個方面共同構成,這些方面的變化導致了企業中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博弈均衡的變化,并使人力資本參與企業收益分配具有可實現性。但由于談判地位的“歷史差異”,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實現程度會因行業特征、企業類型、生命周期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等而存在較大差異。
1.行業特征。波特認為行業的成長性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首要因素。競爭力事實上就是企業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組合與博弈均衡。財務理論研究也表明,行業特征、產品競爭等對企業融資選擇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行業特征對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談判力及其參與收益分配的實現程度具有重要影響。
2.企業類型。總體來說,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實現程度隨著企業中物質資本支配地位的遞減而遞增,隨企業社會化程度增大而遞增。在業主企業中,雇傭者幾乎不具備參與收益分配的有效資格與機會。合伙企業特別是有限合伙的出現提升了人力資本的談判力,但由于物質資本仍是主要風險載體,其談判力很有限。隨著公司制企業社會化程度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公司資本外部網絡化配置的時代背景,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可能性、全面性及有效性等均得以大大提升,作為企業創新載體的技術骨干尤其是高層次企業家人力資本開始共享經營權和收益控制權,并由此日益主導人力資本參與收益分配的特定模式。
企業收益分配挑戰及策略
一、民本經濟的基本內容
民本經濟理論最早是由嚴炳洲于1996年提出,2002年高尚全構建了民本經濟框架。民本經濟就是立足于民,以民為本,“民有、民營、民享”的經濟。民本經濟的主要特征是:投資以民間資本為主,經濟形式以民營為主,社區事業以民辦為主,政府管理以創造良好環境為主。從產權上講,民有、民資、民營、民管是經濟發展與管理的基本途徑和形式;從宗旨上講,民需、民用、民富、民強是經濟發展與管理的基本目的。民本經濟隨著理論的逐步深化和實踐發展的必要,其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擴充。國家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在海南調研時強調,要樹立“民本審計觀”理念。朱學義教授2007年提出了“民本會計”改革的設想,強調民本經濟不僅是一種經濟成分,而且是一種社會經濟制度、一種經濟管理體制、一種經濟發展模式。發展民本經濟的理論依據是社會形態發展變化的必然選擇、資本社會化的內在要求。鑒于此,筆者認為,我國目前的企業收益分配改革要以“民本經濟”為指導思想,對企業收益分配制度作相應改革。
二、民本經濟對企業收益分配的要求
企業收益分配的目標主要有三種表述:一是所有者權益最大化或股東權益最大化;二是經營者財富最大化;三是勞動者財富最大化。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所有者利益最大化,這與發展民本經濟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在民本經濟制度下,對企業收益的分配,從狹義上看是對企業凈利潤的分配,從廣義上看是對一切物質資源的分配。改革凈利潤分配的主要做法就是,將單一的物力資本改為物力資本和智力資本共同分配凈利潤。在此前提下,勞動者,包括一般勞動者、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他們的勞動消耗可分為必要勞動和超額勞動兩部分。此時,企業收益分配的目標是勞動者利益最大化,即民眾利益最大化。民眾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因是民眾是企業創造財富價值的主體。盡管企業收益的創造除了廣大民眾勞動之外還有資本、技術、管理、信息等生產要素,但在這些要素中,民眾資本的投入和勞動的加入是創造財富的主體是毋庸置疑的。在這些生產要素中,物力資本是企業創立的“必要條件”,一般勞動者是創造企業收益的“基本力量”,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人物”。在民本經濟條件下,一般勞動者、經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都是“民眾”,他們擁有一定的“物力資本”和不同程度的“智力資本”,成為創造企業收益的主體力量。其中,財產所有者應該獲取財產收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投資收益,即投資者按出資額比例從企業分得收益,企業以股息、紅利或利潤的形式支付給投資者;二是資本增值,即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額,在企業生產經營周轉中應通過提取積累等形式不斷增值,企業會計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的形式反映投資者資本額的增值。財產經營者應獲得經營收益。由于兩權分離,投資者的財產由經營者管理經營,投資者獲取財產收益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經營者工作績效的好壞。因此,企業投資者在讓渡企業經營權同時,也要賦予經營者部分企業收益權。經營者收益不僅包括組織、管理等經營活動應得的勞動報酬,還應包括經營實效應分享的風險報酬,生產勞動者應獲得勞動收益。勞動者應按照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獲取相應的報酬。可見,民本經濟是一種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基本準則,以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主要分配方式,以富民強國、共同富裕為基本目的的經濟。
三、民本經濟對現行企業分配狀況的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企業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一直圍繞生產經營成果與職工物質利益掛鉤的思路展開,取得了不少成績。然而,以“效率優先”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了目前企業收益分配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國有資產收益分配管理制度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省級國有產權轉讓收入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蘇政辦發〔20*〕59號)、《關于印發〈江蘇省省屬企業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蘇國資〔20*〕73號)、《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資委省國土資源廳關于省屬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處置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00號)及《市政府關于印發〈*市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寧政發〔20*〕53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制定我區國有資產收益分配管理暫行辦法:
一、關于國有產權轉讓收入管理
(一)國有產權(包括國有股權,下同)轉讓收入屬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應按規定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二)國有產權轉讓收入包括:
1.區國資辦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收入;
2.區政府有關部門主管或興辦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收入;
一級土地整理下收益分配和稅收籌劃研究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同時我國農村經濟產業化水平和規模也在迅速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一級土地整理的規模和速度相比較之前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政府相關部門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生產經營范圍上都開始向一級土地整理業務擴展。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一些企業管理者沒有對一級土地整理業務和一般性房地產開發業務進行準確的區別,這對于企業開展后續業務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本文圍繞一級土地整理,介紹了相關概念和特點,并重點對其收益分配和稅收籌劃情況進行了分析,對于提高企業一級土地整理業務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一級土地整理;收益分配;稅收籌劃
一、相關概述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房地產行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發展健康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與此同時,我國對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整政策,這有助于規范和完善房地產行業發展,減少房地產行業發展中的不規范行為。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國房地產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比較大。另外,土地整理市場跟房地產行業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在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土地整理市場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正是基于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在生產經營領域上紛紛向土地整理業務拓展。同時國家對地方融資平臺也進行了規范和清理,這些都使得企業涉足土地整理市場的機會增加,并將土地整理業務作為企業的重要業務內容進行管理。因此圍繞土地整理業務,對其收益分配和稅收籌劃進行分析,對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土地整理市場,提高土地整理業務規范性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一級土地整理概念分析
一級土地整理是指相關部門及機構在土地出讓之前,對該土地所進行的整理以及投資等相關過程的統稱。在土地整理過程中,土地整理參與者應當圍繞地區功能規劃、豎向標桿以及基礎設施配套標準等相關的指標進行落實,并在土地整理、征地補償、基礎設施建設、拆遷安置以及公共設施配套等方面實施統一的制度和流程管理,通過對土地進行投資、整理,按照既定規劃進行建設和安置,實現預定計劃的土地出讓和地塊建設開發。因此,土地整理的內容和環節比較多,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和要素,需要遵循的法規和制度也比較多,涉及到多個機構和部門。一般情況下,一級土地整理活動的具體實施都是依靠政府部門來進行的,也有一些地區是由政府部門委托企業來對土地進行整理,政府部門對土地整理活動進行管理和監督。也有一些地區的土地整理是由國有企業或者相關的土地儲備機構來實施的。
證券投資基金收益分配研究論文
摘要:證券投資基金在我國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發展十分迅速。而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法還不夠完善,文章針對基金的收益分配問題,介紹了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的范圍和分配方式及比例,并與其他國家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指出我國基金收益分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證券;基金;收益分配
1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的范圍
證券投資基金收益是指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基金所募集的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所取得的收入。與一般工商企業相比較,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特殊的會計主體,其收益的范圍以及確認標準問題歷來存在爭議,但由于收益范圍的界定又在相當程度上關系到收益的分配方案,影響各方經濟利益,所以必須要加以明確。目前,世界各國和地區大致有以下三種有代表性的收益范圍。
①大口徑方式,這種方式以日本為代表,認為證券投資基金收益應包括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債券利息、其他利息和已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
②中口徑方式,這種方式以美國為代表,認為證券投資基金收益應包括現金股利、債券利息、其他利息和已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不包括股票股利和未實現的資本利得(或損失)。
深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收益分配問題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已開始支配物資資源,使人在物資生產中的決定性作用得到歸復,反映到價值實現上有工資形式的補償權和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收益權。而在人力資源收益權的實現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錯誤的觀點,嚴重擾亂了我國收益分配制度,不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員工積極性的發揮。
一、人力資源收益分配的內涵
就本質而言,企業人力資源的收益分配就是企業對員工給予企業“貢獻”的回報,專指對與人力資源有關的收益進行分配,不牽涉利息、稅收等問題。人力資源的收益分配主要取決于人力資源和勞動能力的構成,包括人力資源的投資方式、投資數額、勞動效率和勞動效果,以及人力資源的投資風險等因素。人力資源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1)分配什么。人力資源收益分配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工資形式表現的人力資源勞動力補償收益;二是以參與企業剩余價值分配方式獲得的人力資源創造的新增價值。人力資源工資分配是人力資源參與剩余分配的基礎。人力資源所有者先以工資形式參與企業收入的初次分配,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參與企業剩余收益分配;其次,人力資源參與企業剩余收益分配是工資分配的延續,是人力資源作為一種“資本”,對企業剩余收益索取權的充分體現。
(2)分配給誰。企業人力資源收益分配的受益者應是企業所有的在職職工,但由于其擁有的人力資源的存量不同決定了其對企業的貢獻也不同,因此對企業擁有的剩余索取權也不同。
二、人力資源收益分配的形式
農村經濟收益分配情況總結
*年我鄉以黨的十六大精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落實省委“三個文件”和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團結務實創新,富民興村強鄉”12字總目標,堅持“以招商引資活鄉,以特色產業興鄉,以非公經濟富鄉,以德法兼治穩鄉,以黨的建設立鄉,以團結實干強鄉”的六句話為指導思想,“以抓大戶樹典型,抓‘四通’促開發,抓基地上規模,抓加工育龍頭,抓市場重引導,抓科技重服務”為工作重點,大力實施“一帶三區”規劃與建設,促使鄉農村經濟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勢頭,實現農村經濟收入9766.8萬元,同比增長8.2%;農民人均純收入1992元,同比增加92元,增長4.8%。簡要分析如下:
一、數據分析
1、農戶家庭經營在農村經濟發展中仍占主導地位,農戶出售農產品收入6658.9萬元,同比增長5.3%,占全鄉總收入的68.2%;
2、牧業收入增加,其產值為592.7萬元,增幅為4.6%;
3、農民外出勞務收入大幅增加,今年全鄉農民外出勞務收入405.7萬元,增幅為13%;
二、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增長分析
國內外對比研究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分配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的范圍;證券投資基金收益分配方式和比例;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收益分配存在的問題;證券投資基金收益分配的改進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特殊的會計主體、基金的收益分配應當以期末可供分配利潤為基準計算、收益分配以現金形式分配,但投資者可以選擇自動再投資、投資者可以事先選擇將所獲分配的現金利潤、基金資產變現問題、基金收益分配的規避問題、推遲基金收益分配的時間問題、基金收益分配不能滿足不同投資者的要求、根據基金產品特性擬訂相應的收益分配條款、詳細說明該條款的含義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證券投資基金在我國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發展十分迅速。而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法還不夠完善,文章針對基金的收益分配問題,介紹了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的范圍和分配方式及比例,并與其他國家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后指出我國基金收益分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證券;基金;收益分配
1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的范圍
證券投資基金收益是指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基金所募集的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所取得的收入。與一般工商企業相比較,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特殊的會計主體,其收益的范圍以及確認標準問題歷來存在爭議,但由于收益范圍的界定又在相當程度上關系到收益的分配方案,影響各方經濟利益,所以必須要加以明確。目前,世界各國和地區大致有以下三種有代表性的收益范圍。
①大口徑方式,這種方式以日本為代表,認為證券投資基金收益應包括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債券利息、其他利息和已實現資本利得(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