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課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5 20:13: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實務課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探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外貿發展十分迅速。近兩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與深化,更是給外貿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契機。目前,全國有300多所獨立院校,其中80%以上的獨立院校都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而《國際貿易實務》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經濟環境,提高獨立院校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水平,最大限度的迎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急需進行國貿專業人才的供給側改革。
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介紹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貿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國際貿易專業實操性最強的一門課程。該課程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該專業學生就業率的高低、以及學校未來的發展。國際貿易實務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內容覆蓋面很多,主要有國貿貿易慣例、術語,外貿合同中商品的品名、數量、質量、包裝,進出口商品的價格,商品的檢驗,貨物的運輸與保險,貨款的支付,貿易方式等等。
2國際貿易實務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獨立院校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師,作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下。2.1學生英語水平過于薄弱,雙語教學效果不佳獨立院校的學生大部分英語水平較差,這就使得很多獨立院校很難實現雙語教學,即便已經開設雙語教學模式但由于學生很難聽懂,效果也不理想。雙語教學淪為一種形式。2.2任課教師理論性強,但缺乏實踐經驗不少獨立院校的國際貿易教師雖然畢業于國內外名校,但他們很多一畢業便到高校任教,沒有實踐教學經驗。以山西某獨立院校為例,國貿專業共有5名專職教師,分別來自于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及韓國東亞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理論知識很豐富,但沒有一名老師在外貿公司系統學習過。甚至有不少國內重點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教師也從未到企業系統學習過外貿知識。2.3教學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長期以后,我們一直是老師的教、學生的學,過分注重知識的傳輸,而忽略了學生的消化、吸收。大多情況下,老師課下辛苦備課、準備充分,課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學生們有的不停的做筆記,有的玩手機。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方式早已不再適應《國際貿易實務》這類實操性很強的課程教學需要。2.4教材內容編排不合理首先,教材更新速度慢。目前比較權威的國際貿易實務的教材是黎孝先的國際貿易實務,目前已有五版,雖在不斷更新,然而更新的速度依然遠遠落后于外貿的發展。其次,內容編排順序不合理。大部分實務教材在內容等的編排上是根據外貿的流程編寫的,術語、合同的簽訂、運輸、保險、貨款的收付、爭議的處理等,但也存在個別不足。如,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第2版)進出口商品的價格確定放在了保險之后,作者認為價格應與品名、品質、數量、包裝一起放在第四章。而且,在現實的外貿過程中,有時候并不像我們的教材編寫的那樣有那么嚴格的邏輯順序,似乎告訴學生外貿中他們就該遵循那樣的次序進行外貿操作。最后,大多數教材過于理論,具體操作講述不具體。比如,大多數教材都告訴我們《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共有11種貿易術語,也大篇幅地介紹了它們具體的中英文名稱、進出口報關、運輸、保險、適用的運輸方式等,但卻沒有一篇具體的英文貿易術語案例、也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選擇術語。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措施
酒店營銷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1課程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程體系改革能推進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專業課程體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相關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根據旅游酒店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并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通過對課程體系的開發研究,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原理、原則和方法,并在今后就業和創業中能根據酒店企業的實際環境和條件恰當地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斷進行品牌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酒店企業的經營與業務管理水平,推動酒店企業發展,提高酒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課程研究的可行性
2.1教學方法、模式的改革與探討能夠得到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院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是本項目順利開展的關鍵。一線教學的教師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多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積極主動,不斷探索,取得的成果也是完成本項目的有力保障。2.2利用學院現有實訓基地以及學生在旅游酒。店企業一年頂崗實踐的有利契機,教師布置任務對學生進行跟蹤調研,利用假期深入實習企業與學生一起頂崗實踐,客觀了解和評價實習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得與失、利與弊、經驗與教訓,為教學提供了寶貴的一手資料,為課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3信息時代,師生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微博、微信公眾號收集各類最新的旅游酒店相關案例,并加以整理歸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總結經驗;建立了豐富的案例庫,通過關聯性案例的引入,大大加強了學生對營銷管理原理的認識和理解。
3課程研究的創新性
3.1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工學結合教學模更加注重學生各方面創新能力培養,目前世界旅游酒店企業飛速發展,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只有不斷創新適應各種新環境才有可能生存與發展,師生只有對實際企業和經典案例反復研究中舉一反三、角色轉換從而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能引導學生對所研究的項目展開多視角觀察,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審視企業,如企業發展的縱向與橫向,正面與反面,優勢與劣勢,機遇與威脅,宏觀與微觀等多角度認識企業研究企業,利用學生在旅游酒店企業一年頂崗實踐有力契機,布置任務進行跟蹤調研,教師深入企業與學生一起客觀評價實習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得與失、利與弊、經驗與教訓,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良好的教學效果。3.2典型案例對比分析研究。案例對比分析法研究是管理學中的一種具有探索性研究的科學分析方法,也是MBA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模式。對比分析法的特征和作用主要表現為方法與學科的交融、認識與實踐的結合、鮮明性和說服力,其核心是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通過作者的初步探究案例對比分析研究方法對于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3.3傳統國學思想與現代營銷理念融合研究。將傳統的國學思想引入課堂能夠加深學生對營銷原理的認識,孔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富且貴與我如浮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些道理在中學階段都學過,真正理解深刻內涵的并不多,大學階段重溫經典認真弄明白了這些思想就不難理解現代營銷理念中以顧客為中心,關愛員工,關愛社會的思想內涵了。
藥學服務實務課程評價分析
【摘要】藥學服務實務課程作為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旨在實現高職高專學生藥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整合與提升,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當前網絡化教學應用于藥學服務實務課程,對于這一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的必要性,以求信息化時代藥學服務實務課程教學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藥學服務實務課程;網絡化教學;慕課;以學生為主體
當前信息和傳播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校網絡化教學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正在并將持續影響全球教育。2012年,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2011-2020年)》提出,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1]。2015年以來,“互聯網+”更成為新一輪促進教育領域持續變革的啟動機[2]。高校網絡化教學正逐漸普及,例如大學生慕課、微課等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和課程APP、微信等移動學習方式等。有關調研結果表明,高職生對藥學服務實務課程學習資源形式選擇上,除傳統課堂視頻素材外,對知識點呈現、教學實錄、微課等有較高興趣[3]。網絡教學中視頻、文字、案例、圖片、聲音、動畫等相結合,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營造學生想學樂學的學習氛圍。藥學服務實務本身屬于一門交叉學科,是藥學類、藥品經營與管理、藥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課,與臨床藥物治療學、醫學基礎、藥理學、藥物化學、藥事管理與法規等有密切關聯,也與藥學眾學科互相滲透、聯系緊密。本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技能并重”的原則,其中的藥學綜合實訓課程是畢業實習前的一次綜合演練[4]。本課程內容涵蓋了藥學信息服務、醫院藥房與社會藥房的處方調劑、常見病癥的用藥指導、合理用藥、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的學習。將網絡化教學應用于本課程教學之中,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及師生間交互式的教學方式。目前一些學者對于網絡化藥學教學方式的研究較多,因此本文將對網絡化教學應用于藥學服務實務課程進行綜合評價,指出應用過程中存在的的優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改革建議,旨在更好地將網絡化教學應用于本課程。
1網絡化教學的內容與意義
網絡化教學是以網絡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強調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強調學習的全過程和各學生之間的協作的教學模式[5]。網絡化教學的基本形式是以網絡課程與交流平臺為主,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是信息時代條件下課程新的表現形式。網絡課件作為網絡課程的重要資源,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包括課件、題庫、素材庫等[6]。通過交流平臺,老師可課堂提問、課后作業、案例討論等,學生之間能發表自己的看法,線上可向老師提出疑惑、即時溝通。網絡化教學的基本特征包括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其內容上存在有限傳授與無限需求的矛盾、知識信息有限時效與即時更新的矛盾,其思想體現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其方法上大多講究個體化學習,而網絡化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則解決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的缺陷,在思想上則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合作型學習。此外,基于網絡化的教學環境更為學生提供了寬泛、富有彈性與創意的學習空間。因此,網絡化教學在教學內容、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對現代教育事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符合信息化時代知識傳播的規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2網絡化教學應用于藥學服務實務課程的優點
汽車營銷實務資源共享課程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個企業之間的綜合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這就對社會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水平,而且還要求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水平以及實踐能力。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為了提高自身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和自身的發展空間,需要對目前的團隊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以及創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學老師也應該與時俱進,針對現在的形勢和情況,做好相關教育準備工作,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本文結合《汽車營銷實務》專業課程來探討其資源共享課程的建設,從而為相關研究學者以及同行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汽車營銷;實務;共享資源;課程建設
本文將對汽車營銷實務資源共享這一課程的建設實踐進行簡單的概述,同時將資源共享這一課程建設實踐的現狀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介紹,同時提出自己的有效建議和恰當的方案。
一、簡述《汽車營銷實務》課程和資源共享課程實踐的重要意義
《汽車營銷實務》是汽車技術服務和營銷專業的重要課程內容之一,主要面向將來從事汽車營銷行業的專業學生們,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不斷提高,社會各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學生們專業基礎知識過硬,還對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很高,為了培養出更適應社會需求的學生,教學教師也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希望研究出培養全能型人才更好的方法,經過實踐,資源共享課程這一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對學生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不僅能夠鞏固學生們的專業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由此可見,資源共享課程值得在教學活動中推廣和實踐。《汽車營銷實務》是一門專業必修課程,面向汽車銷售、維修、售后服務等工作,實質作用是為了讓學生們掌握汽車行業工作者必備的技能,了解有關汽車各方面的工作,掌握專業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優勢,贏得主動,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真正做到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汽車營銷實務》這個課程設計不僅創新增強了實踐性的訓練,而且傳承了傳統教學方式中對基礎知識的重視,既有特色,又有傳承,符合國家號召的素質教育,培養可以適應社會發展,與時俱進的全方位人才,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滿足了學生個性化教學的需求,而且實踐課程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能有效滿足國家素質教育的實施初衷。
二、簡述資源共享課程的可實踐性
納稅實務課程改革研究
1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內涵
1.1現代學徒制與課程體系的概念。現代學徒制是指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后,以德國“雙元制”為代表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的學徒制形態。課程體系具體包括課程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和課程活動方式。綜合分析,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密切結合校企雙方的價值理念,持續改革課程內容,積極培養學徒的整體素質。1.2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特點。現代學徒制包括兩方面,即傳統學徒制和學校教學,它不但揭示了時間概念,還與之前的學徒制產生較大區別。現代學徒制發展基礎便是傳統學徒制,其有效繼承與發展了傳統學徒制的內涵。為了對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深入分析,必須整體把握傳統學徒制課程體系特點。
2納稅實務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課程設計理念模糊。納稅實務課程無法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會計電算化的目的是培養優秀的企業會計人才,使其擁有豐富的稅務與會計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擁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基于此,迫切需要基于現代學徒制改革納稅實務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開展實踐教學,進一步為社會輸送大量合格人才。2.2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首先,納稅實務課程雖然已經添加實踐教學訓練,但是教學重點尚未轉移至實踐技能訓練。由于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這一課程標準突出了系統、完整的知識學習,沒有以理論夠用為基礎,直接影響了實踐教學的實施。其次,教學內容突出講解制度,對核算內容給予了高度重視,教材內容占據較大篇幅,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存在大量交叉重復的知識,一定程度占用了大量教學時間,不利于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2.3教學方法單一。納稅實務課程一般采取傳統教學方式,更加依賴教師講解知識,學生學習十分枯燥。當前,設計與實施納稅實務課程主要通過課程教學完成,依靠教師單一的講解課堂知識。另外,由于無法普及應用有關申報納稅的先進軟件,不能全面運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網絡教學尚未全面開展,影響教師利用現代技術開展教學的效率。
3現代學徒制下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
3.1課程改革思路。學生在學校中認真學習稅法、涉稅業務以及核算等課程,畢業之后在處理涉稅業務時依然束手無策,充分表明,傳統會計教學不能與實際工作要求相符。本次課改載體是企業稅務人員的實際工作內容,利用校企合作,采取現代學徒制開發和設計納稅實務課程,建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職業道德、處理涉稅業務的實際能力。3.2科學選擇教學內容。利用校企合作,按照企業稅務會計工作要求,設計教學內容。以辦理稅務業務工作程序為主線,密切聯系稅務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開展教學,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解讀操作目標,在實踐操作中理解理論意義,使教學內容不僅符合教育要求,還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3.3具體教學實踐。在此利用現代學徒制,教師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企業導師指導學生實踐操作。一是具體化教學內容,按照初步設計的教學內容,要求學校教師和企業導師共同對教學內容具體化。教學載體是辦稅工作程序,以辦稅業務具體步驟為依據,把有關理論知識融入各個辦稅項目中,實際包括計算應納稅額、填寫納稅申報表等,在每個環節穿插講解稅法要素、計算納稅稅額等理論知識。二是學校案例教學法。學校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歸納總結典型企業案例,制作成教學案例,教師根據案例啟發學生分析和思考。教師設計教學案例時,應當注意突出多樣性,包含實際報稅案例、違法稅法的犯罪案例等。通過各種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圖文并茂的進行講解。三是企業現場觀摩實際操作法。企業導師組織徒弟參與企業報稅,同時引導學生計算稅額、填報申報表、稅務會計處理等,在實際工作中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報稅過程,使學生逐步提高稅務會計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企業導師帶領學生參觀稅務機關工作過程,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納稅工作程序。
日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與發展,我國對外經濟與對外貿易活動愈加活躍,具有實踐經驗的應用型人才已經成為目前企事業單位急缺的資源。因此,本研究試圖將CDIO理念運用到高校日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旨在解決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失衡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CDIO理念;日語國際貿易務實;應用探究
一、引言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在高校日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日語專業教學主要是用漢語進行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知識的教授,很難將日語與國際貿易實務結合起來。學生掌握了國際貿易實務的專業知識,但是不能夠熟練地使用日語進行貿易洽談;教學方法與課程要求之間存在矛盾;實踐教學滯后;雙語教學概念的匱乏;理論與實踐失衡。相關研究表明CDIO理念下教學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幾種問題。
二、實施方案
在本研究當中,為了科學的驗證將CDIO理念運用到日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中的效果,在教學內容上,本研究將課時分為5大塊內容:市場調查、尋找客戶;推銷產品,進行磋商;簽訂出口合同;信用證的開立與審證;運輸、保險及出口貨物報驗、報關;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面,為了達到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對該課程實現雙語教學的導入教學,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以日語進行主體教學的前提下,輔助以漢語的解釋、說明。對于難以理解的問題點、要點問題,用漢語進行解釋。這樣即學習了日語相關術語,又用漢語進行了對應理解,達到了日語與漢語的互譯訓練。
職校實務課程設計的探索
一、探索與實踐
1如何提高學生實訓環節的參與度在實訓部分,主要采用了項目化教學,將實際的營銷過程分解成不同的模塊來進行,包括:貨品擺放、儀容儀表整理、營銷策劃、POP廣告制作等;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還借鑒了企業拓展培訓項目,為后續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我們充分利用珠寶營銷實訓室,讓學生提前親歷珠寶銷售現場,感受銷售氛圍,并將課堂所學通過實訓室得以實現,提高了教學效果。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在實訓環節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課程的開始借鑒了企業拓展培訓的項目,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團隊。在后面的實訓環節,每個模塊都設置不同的實訓內容和考核評比,考核結束給每個團隊評分,評分將直接和期末的考評分數掛鉤。一方面,劃分團隊,每個團隊的隊長對于學生在實訓環節的參與有所監督,教師在組織實訓項目過程中,管理起來更方便;另一方面,給每個實訓項目設置一個評比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參與度、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2如何組織每個實訓模塊的考核每個實訓模塊都有相應的任務,設置和組織好考核任務非常關鍵。比如銷售技巧訓練模塊,設置了銷售技巧PK賽,事先準備好題目,題目:A.一對情侶買訂婚戒指,男方不舍得花錢,女方想買貴點的,雙方發生爭吵;B.一位顧客買了一個月的K金項鏈斷了,很生氣,來店里處理客訴;C.今天是促銷第一天,店里的顧客很多,忙不過來,其中有顧客等得不耐煩了;D.有一位男士給太太選結婚紀念日的禮物。每個小組抽取一個題目,進行銷售技巧的演練。要求所有同學都參與不同的角色扮演,討論時間10分鐘,表演時間15分鐘。評分標準:表演的投入,銷售技巧運用的熟練程度等。考核成績以小組自評,互評,老師打分,最后給出綜合分數。每個實訓模塊都設置這樣可以量化的考核,學生在動手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掌握了教學內容。
3如何運用好各種教學手段實務課程教學強調互動教學,即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創造性,強化學生間、教師間、師生間的多維交互,完成“自學、導學、助學和促學”相互聯系的教學過程。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優化教學方法,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利用一切機會、時間,以各種形式參與到教學之中,使學生能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各方面的素質和諧全面地發展。課程教學手段強調現代化,教學方法強調多樣化。課程教學根據項目教學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個項目,根據知識內容的特點,設計、組織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突出高職教學的鮮明特色。(1)全程滲透案例分析討論:重視典型案例的學習,通過案例講解、分析、討論,教給學生正確的思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啟發、互動式教學:改革“灌輸式”和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的優越性,讓同學們進入情景,引導他們進入角色。不時地提出問題,讓同學思考,讓學生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與積極性。(3)情景模擬教學:比如在講銷售技巧單元,給每個團隊設置一個情景,如設置一位顧客買了一個月的K金項鏈斷了,很生氣,來店里處理客訴,要求團隊的每個學生扮演一個角色,來處理客訴的問題。
二、結論
通過課程改革,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團隊意識有所加強,實訓環節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可見高職院校實務類課程可以借鑒企業培訓的某些模塊,對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所幫助。實務類課程通過項目化教學,讓學生提前親歷珠寶銷售現場,感受銷售氛圍,以及具體來策劃和設計店面的廣告,這些實踐的活動,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也符合當前企業對學生的要求。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分析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國際貿易方式悄然發生著變化,作為培養適合“行業市場需要”的畢業生的高職院校,如果還停留在基于傳統國際貿易模式下的教學,畢業生的知識儲備與行業發展現狀脫節,就業求職時,必將受阻。筆者從外貿行業發展現狀、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手段三個角度分析了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意義,最后提出了教學目標融入“創新創業”元素;課程內容與“互聯網+”結合;教學方式與“互聯網+”結合的改革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
近些年來,“互聯網+”已經改造及影響了多個行業,包括外貿行業和教育行業。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融入“互聯網+”元素,向跨境電商方向發展。教育行業亦是如此,在“互聯網+”背景下,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生獲取知識已變得非常快捷,教師已然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引導者。所以,以培育新時代“工匠”為己任的高職院校無論是在相關的課程內容上,還是教學手段上,勢必應該改革和創新。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必要性
(一)基于外貿行業發展現狀,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改革。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電子商務極大地滲入到外貿行業,單純依賴傳統銷售渠道的外貿企業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企業向著B2B和B2C方向的跨境電商發展。即使依靠傳統銷售渠道的外貿業務,也在不斷地加入新技術、新方法。如運輸方式開始走向第三方物流,貨款結算方式走向第三方支付平臺,形式更加多樣化。新入職的外貿人才必須懂得跨境電商,了解行業的新變化,才能符合企業的需求,較快較好地適應外貿行業現狀和工作環境。所以,以行業發展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和應用型高等教育,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方面應該加以改革。(二)基于培養實用性外貿人才的教學目的,實訓項目必須改革。“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注重實際操作經驗,實訓項目必不可少。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和“跨境電商”技術廣泛應用的行業發展現狀下,學生應該知曉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從業務磋商開始,直到合同履行完畢這一連貫的流程,熟練掌握每個環節的具體操作和一些意外情況發生時的應對技能,所以,傳統的割裂、獨立的各個實訓項目必須整合和串聯。此外,既然目前的國際貿易模式具有B2B和B2C兩個方向。傳統的以B2B為主的實訓模式也應該新增加B2C實訓,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融入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內容。(三)基于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主動性,教學手段必須改革。不可否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廣、專業知識繁雜,加上大篇幅的英語函電閱讀,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常常會產生畏難和厭學情緒,進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的效率。另有一些同學,因為課堂學習和實訓的時間比較有限,因為諸多原因并沒有完全掌握和消化全部的知識點,如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地查漏補缺成了老師和學生面臨的另一個問題。還有一些對自己的未來有明確規劃的同學,他們希望能夠獲取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和就業崗位有幫助的知識點,從而個性化地去學習和拓展,而不是在課堂里“吃大鍋飯”。綜上,提高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成為了授課老師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普遍使用的現狀下,基于“互聯網+”載體開展課程教學,提高學生課程學習的主動性,成為教師改革教學手段的一個方向。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意義
論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
[摘要]本文從外貿用人論文單位即市場需求出發,分析高職外貿類人才所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和基本能力,提出高職國際經貿類專業核心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以及改革設計與實踐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設計與實踐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設計的指導思想
以職業能力培育為核心,落實能力本位教育并進行全人教育。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設計應該以進出口貿易需要的技術和實務能力為核心,建立未來工作所需能力的項目和標準,訂立教育目標,進行項目內容規劃,最后設計評估指標,并與校外職業資格鑒定結合,鼓勵學生及時參加技術等級鑒定。同時,重視學生全面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培養全面能力的人。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改革設計的目標
課程是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組織的,不同的教學目標有不同的課程。所以,課程目標是我們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必須首先予以討論的問題。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困境與對策
[摘要]分析當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現狀與困境,教材內容更新緩慢,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欠缺,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缺乏有效融合。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研為主的高校考核機制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國際貿易理論的分析方法與實務脫節。提出以下對策建議:創新課程體系設置,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有機融合,為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更新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拓展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優化高校教師考核體系,激發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課堂創新的熱情。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困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
一、當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現狀與困境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國際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日益重要。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30.5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國對外貿易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足以滿足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高校作為對外貿易人才培養的搖籃,如何避免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解決好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與市場實際需求的矛盾,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發散思維,依然任重而道遠。總的來看,現階段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教材內容更新緩慢。現有國際貿易實務類教材雖然種類繁多,但內容架構基本相似,主要圍繞傳統國際貿易方式,以合同為主線展開。雖然教材版本不斷更新,但也主要是局限在對于一些國際商會規則和條例的更新,缺乏對于伴隨互聯網的興起,國際上貿易形式發生的新變化的體現。線上訂單,線下運輸交易導致現行國際貿易和無互聯網時代的國際貿易差異巨大,貿易投資和貿易模式的改變等方面的內容并沒有在現有教材中體現。教師按照以往教學計劃進行,缺乏對國際貿易新興事物的講解,學生所學知識與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聯系的不緊密。(二)課堂教學方法單一。目前很多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都有較高學歷,直接從高校畢業就從事了教學的教師占較大比例。缺乏在企業中鍛煉和成長的經歷,因此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灌輸式教學方法較多,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照本宣科。其結果導致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的認識操作較淺薄流于表面,創新意識較差,部分學生甚至對課程產生厭煩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國際貿易實務以雙語教學為主,但學生英語水平良莠不齊,普遍較差,迫使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摻雜了大量的“教學英語”。(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欠缺。《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要求學生對國際貿易的法規條例、談判則和交易流程都要精準掌握。同時,也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一定要求,如對國際貿易展位設計與商品展列、國際貿易商務談判等要都要求學生能夠具有現場操作和應變的能力。但是這些在以理論講述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依然沒有得到鍛煉,畢業后無法勝任國際貿易專業工作。(四)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創新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一個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有更好更長遠的發展。但目前大多數高校所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還遠遠低于預期。由于缺乏創新能力針對性培養的模式,加之沒有復雜貿易環境的外部條件,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在實際的貿易過程中靈活運用。(五)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缺乏有效融合。國際貿易學科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實務”三個核心組成部分。國際貿易理論主要解決“為什么以及如何開展國際貿易與分工”;國際貿易政策是在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解決“一國在特定時期針對某一產業應采取何種貿易政策和措施”;國際貿易實務以合同為主線,著力解決“如何開展一筆具體的進出口業務”,主要包括交易磋商與合同簽訂、合同標的物及與其相關的條款、商品的包裝、價格和貿易術語、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貿易貨款的結算、國際貿易爭議的預防和處理等內容。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是脫節的,個別高校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放在一門課里面上,但多是理論部分歸理論,實務部分歸實務,缺乏將兩者有效的融合,導致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缺乏理論深度。
二、原因剖析
(一)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陷入低速發展的困境,世界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時期,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涌動,我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在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傳統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型傳授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僅對學歷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以科研為主的高校考核機制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高校主要以發表科研文章數量以及科研項目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和考核的標準,對于教學以及教材類建設的支持力度不足,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高校新進教師的門檻一般都要求是博士學位,缺乏企業工作經歷,教師在教授實務類課程時缺乏實踐的指導,存在照本宣科情況。(三)國際貿易理論的分析方法與實務脫節。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忽略了企業的主體地位,直到新新貿易理論的出現,將分析變量細化到微觀企業層面,才開始關注企業的異質性與出口和FDI決策的關系。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假定所忽略的貿易摩擦和交易成本,正是現實國際貿易實務所考慮和關注的。貿易利得是抽象的、普遍的,國際貿易實務所考慮的貿易利得則是每一個具體的進出口企業所得到的貿易利得,因而兩者的分析角度和方法不同也是導致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教學脫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