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08-22 11:21:45

導語: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

摘要:目前,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尚未形成統一的范式。《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教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其有利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改善學生的適崗能力。《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可以從愛國與敬業、依法與合規、誠信與踏實、耐挫與團隊合作等方面展開思政元素設計,通過提升教師自身的德育素質、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注重思政因素的恰當引入、講究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等路徑實現課程的思政教育。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實施路徑;《國際貿易實務》

1《國際貿易實務》思政教育的價值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不斷增多,國家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從事國際貿易的專業人才,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健全的人格品質。然而,長期以來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課程,完全忽視了專業課的思政教育作用,致使很多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能滿足企業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對誠信精神缺失、社會責任觀念淡薄、法律風險意識弱化等問題。

1.1有利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和對外話語體系建設。作為一門涉及對外交易的學科,《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內容時刻都圍繞著交易磋商、外銷合同的形成以及外銷合同的履行等操作行為,而這些行為在現實中操作時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課堂中把握好思政因素,是每一位授課老師和學生的基本責任和使命。

1.2有利于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

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發布,核心素養理念是為實現將育人目標從以知識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與升華,其回答了“培養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具體表現為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學會學習、健康生活、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六大素養。在課程思政觀點提出之前,專業課程的培養大多只關注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例如,《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進出口貿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一定的進出口業務知識;具備一定的對外貿易磋商、簽訂合同的能力,具備較強的對外貿易操作能力,具備較好地解決對外貿易糾紛的能力。很明顯,這樣的課程教學目標并沒有涉及學生的德育素質,不能有效地實現課程的育人效果。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德育目標,既能很好地體現宏觀教育理念,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1.3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

由于一味得依靠思政課程,導致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不到位,走上工作崗位后往往表現出缺乏社會責任感、守法意識淡薄等問題,不僅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頻頻違反國家政策管理規定。如若在課程中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專業領域的國家戰略、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必將強化學生的守法意識。比如,在本課程的報關、報檢等相關流程的講解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法治觀念,警示學生報關、報檢和出口退稅等現實業務中,較常出現貨物虛假申報、侵犯知識產權、逃避商品檢驗、違規出口退稅等現象,并將危害闡述清楚。這樣的課程思政教育,將會提前給學生打上守法的烙印,杜絕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作出違法行為、影響企業進出口進度甚至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

1.4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適崗能力

目前,專業課程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學校的課程學習更偏重于理論;二是校外的實踐教育平臺有限,很難實現學校與實際工作崗位的良好銜接。以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為例,學生在入職以后,經常會遇到開發新客戶困難、制單頻頻出錯、辦理外貿業務進展緩慢、缺乏產品知識等各種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團隊成員之間缺乏溝通、團隊協作能力差,部分學生出現畏難情緒而喪失信心,頻繁離職跳槽,這些情況都非常不利于學生工作素養的沉淀和工作技能的積累。為此,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加入職業素養的思政元素,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心理調節能力和耐挫能力,將大大改善學生的適崗能力。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元素設計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政策性、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主要研究進出口業務各個環節的基礎理論與技能,具體涉及合同的標的、商品價格、貿易術語、貨物的交付、貨款的結算、爭議的預防和處理、合同的磋商、訂立和履行。這其中,我們可以結合“愛國敬業”“依法交易”“講求誠信”“耐挫適崗”等思政元素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具有愛國情懷、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適崗負責等良好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2.1愛國與敬業元素

(1)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公民對自己祖國最深厚的感情,也是培養人才的基礎性工作。任何一門經濟類課程,愛國理念的教育都必不可少。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對于愛國主義元素的設計可以貫穿始終,從品質條款、運輸條款、保險條款、檢驗條款、仲裁條款到交易磋商、合同的形成以及履行合同等,都可以進行愛國主義元素的分解,比如,在品質條款這里,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為了國家的信譽和國家的利益都應該以品質合格甚至優秀的產品為基準,履行合同過程中,不能損害國家的利益等。(2)在講授單證制作和銀行結算的知識時,融入敬業、認真等道德規范。單證制作與銀行結算等業務流程在國際貿易實務中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同時也是細節最多的一環,學生不僅要掌握填寫匯票、本票、信用證等票據單據的方法和要求,還要掌握根據合同填寫信用證或根據信用證補充合同等復雜業務。一旦單據的填寫出現錯誤、遺漏或者不符合合同及信用證要求,則會遭到對方拒付,導致合同無法順利履行,公司蒙受損失。所以學生在學習以上相關知識時必須做到專業知識牢固,行為上也必須做到敬業、認真,才能保證業務正常進行。

2.2依法與合規元素

進行貿易術語與相關條款等知識點的講解時,應向學生強調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意識。進出口貿易所適應的國際法規主要有國際公約和國際慣例,國際公約主要指《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國際慣例主要包括《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托收統一規則》(即URC522)和《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最新版本為In-coterms?2020)等。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點時,也應注意在日后的工作當中,要遵守國際貿易法和各國的貿易法律,也要遵守寫進合同或者協議的上述慣例。此外,在知識點講解的時候也要強調合規的重要性,同一商品可以適用不同的貿易法律和法規,這主要根據交易涉及國家而定。貿易合同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當事人簽訂,合同中決定了哪些行為合規哪些行為不合規,比如,有些國家禁止從某些國家發送或接收某些商品。

2.3誠信與踏實元素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合同的磋商、訂立和履行等內容都蘊含著誠信這一思政元素,任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進行這些業務時始終秉持誠實、守信的原則,從而在進出口業務中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商務活動必不可少的就是雙方必須講求誠信,誠信是從商的根本,一個失去誠信的公司是不可能發展壯大的。在進行貿易談判時,貿易雙方在一系列發盤、還盤后訂立合同展開合作,在尋求自身最大利益的同時,也應及時完成準備貨物、報關、填單等一系列業務,盡自身最大努力履行商業合同,這些行為本身也是在維護國家形象和國家尊嚴。此外,單據在國際貿易實務中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但是單據的準備工作又特別繁瑣,為此,在這部分內容的講解中要將踏實的工匠精神作為課程思政元素,向學生灌輸踏實認真、高度責任心的操作原則。

2.4耐挫與團隊合作元素

國際貿易是一項特別繁雜的工作,年輕畢業生在初次入職后往往會面臨多次交易磋商不成功、準備單據頻頻出錯等問題。在多次經歷這些問題后,學生特別容易產生挫敗感,從而喪失對本項工作的熱情。所以教師在講授交易磋商、單據等特別復雜、特別容易受挫的內容時,要提前向學生灌輸抗壓、耐挫的思政元素,讓學生不斷建設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國際貿易從來都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但也確實是一項能夠熟能生巧的工作,只要肯努力、能細心,幾經沉淀后,學生的工作技能會大大提升。國際貿易也是一項系統性工作,特別注重團隊之間的溝通合作能力。從備貨、出口清關、貨物的裝運、保險、檢驗、單據制作等一系列的過程,通常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在各項業務銜接過程中,成員要注重效率、精誠合作。

3《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思政的實現路徑

3.1提升教師自身的德育素質

為了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其前提是提升教師的德育素質。《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觀念,學習現代化思政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教學水平、思想水平與育人積極性。任課教師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地融入基礎教學中,為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從而培養出既有就業競爭力,又具有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的人。

3.2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需具有發展性的眼光,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就業需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內容有側重點地授課,防止無差異化、一般化、模式化的教學。教師需具有主動調整能力,針對或活躍或沉默的課堂,了解學生個性,創造條件將教學方式調整為學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知識與德育的教導,也要重視與實際社會發展接軌,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處理實際問題,以此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理論與思想的認識,做到知行一致。

3.3注重思政因素的恰當引入

教師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國家最新的政策方針融入課程中,在專業課講解中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在教學內容與各環節中自然穿插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導學生向正確的路線發展。同時,教師過硬的專業素養要與園丁般的奉獻精神相結合,以說服教育為主,以自身言行傳播正確的價值觀。此外,教師還應發揚教育的民主性,給學生留有思考空間,善于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與思維方式,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滿足感,使其自發主動進行學習。

3.4講究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

課程思政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內容的與時俱進性。雖然《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側重實踐的課程,但在課堂中簡單地介紹單證流程和費用結算等操作并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因此,在課堂中引入周邊企業進出口貿易的實際案例,借助實際企業發生的進出口貿易合同,幫助學生理解單證處理、費用結算等知識,依照合同細節對進出口業務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使得學生對知識有感性認識,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國際貿易中的實際操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留意國際經濟形勢中發生的新變化,例如“一帶一路”倡議、中美貿易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將新聞帶入教學也能引導學生準確把握國際新動態,成為一名更好的外貿從業者。

4結論

專業課是指高等學校根據培養目標而開設的專業知識、專門技能的課程,其任務是通過教學促進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能力的傳承、培訓和發展。目前,基于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并沒有形成統一的范式,各專業課教師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仍在紛紛探討課程思政的元素設計及路徑建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思政教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其有利于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培育學生的德育素養、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改善學生的適崗能力。《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思政元素可以從愛國與敬業、依法與合規、誠信與踏實、耐挫與團隊合作等方面展開設計,在路徑上通過提升教師自身的德育素質、使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注重思政因素的恰當引入、講究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等方面實現課程的思政教育,當然這也需要學生的積極融入。在立德樹人的大舞臺上,只有指揮、主唱和樂隊全體成員通力合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才能演奏出和諧美妙的育人樂章。

參考文獻

[1]畢晶.構建“課程思政”的“三位一體”———以《經濟學》課程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42(S2):57-60+71.

[2]章忠民,李蘭.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0,(11):62-67.

[3]涂剛鵬,劉宇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三維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21):50-53.

[4]王岳喜.論高校課程思政評價體系的構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10):125-130.

[5]張正光,張曉花,王淑梅.“課程思政”的理念辨誤、原則要求與實踐探究[J].大學教育科學,2020,(06):52-57.

[6]劉承功.抓住全面提升高校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關鍵點[J].思想理論教育,2020,(10):10-15.

[7]朱平.高校課程思政的動力激勵與質量評價[J].思想理論教育,2020,(10):23-27.

[8]劉建軍.課程思政:內涵、特點與路徑[J].教育研究,2020,41(09):28-33.

[9]陳始發,張麗.論全面提升高校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0,(05):183-189.

[10]胡洪彬.課程思政:從理論基礎到制度構建[J].重慶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作者:丁秀飛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