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5 03:38: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世界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古代世界史結構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比較研究在史學研究中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世界古代和中古史教學科研活動中,總會遇到各種差異與不同。世界歷史有其客觀性,也存在著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事實。在世界史為什么成為世界史的問題上,從前流行的是五種社會形態說,而現在則流行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個過程。本文就世界古代中世紀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在學術界長期流行的觀點進行比較研究,對“150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地理大發現、遠洋航行、海道大通等觀點和提法均為西方人看世界的結果,并不是世界歷史的眼光。要建立一個真正世界意義的世界史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破除西方人的東方專制主義對我們的束縛。【關鍵詞】世界史;1500年;東方專制主義
比較研究在史學中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不過我對它并未從理論上做過深入或淺入的探討和自覺應用,只是偶爾直覺地使用過。主要是因為在學校中教世界史,涉及許多的國家、民族,在討論這些國家、民族的制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要對它們進行比較。例如我參加過世界古代史的編寫,當時討論最多的是奴隸制的兩個階段論和兩種類型說,即古代東方的奴隸制和古典的奴隸制的差異,究竟是屬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呢?還是兩種彼此不相同的類型?這就要對兩方面的奴隸制進行比較。后來一直教世界中古史,也編寫過世界中古史的教材,碰到的問題往往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在世界史上有沒有典型意義呢?為什么我國的封建制度那么長,而西歐的那么短呢?這也就要拿它和其他各國的封建制度進行比較。時間一長,沒比較出什么答案,倒比較出許多問題,寫此短文,以就教于方家。
世界史為什么是世界史,這可以有很多回答。以前我們的看法是世界各國的歷史大致上都是按五種生產方式發展的,有統一的發展規律,這種統一性使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現在我們比較流行的看法是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過程,起初各國的歷史彼此孤立發展,還不成其為世界史,自哥倫布航行后,世界逐漸連成一片,這才成為世界史,所以強調1500年這一轉折的重要性(也有強調是工業革命才開始了世界史的)。當然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看法,世界上各國的歷史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表述這一客觀存在的世界歷史就是世界史,而并不要自1500年起才成為世界史。各國歷史發展的彼此聯系、彼此影響是一直就有的,不過有強弱、大小之分而已。文明的孤立、閉塞只有相對性,而文明的相互影響、傳播則是更重要的。
這幾種看法可以說都有道理。但我認為強調哥倫布航海之對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強調它成為世界歷史分期的重大標志這樣一種看法,隱含著世界歷史的東西方之分這樣一個老問題在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的史學界,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封建社會為什么長期延續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東西方文化論爭問題,沖擊回應模式問題,都和它有關系。東西方問題當然也是一個比較研究的問題,沒有東方也就無所謂西方。不過世界歷史上的東西方問題卻有它的特殊性。按照薩義德的說法,東方主義是西方人制造出來的,體現了西方的文化霸權,而這一東方主義也一直在控制著人們的頭腦[1]。我們雖然是東方人,但是我們的大量的社會科學、史學的理論、概念、規律、方法,都是來自西方的,在我們接受其具有普遍性真理的過程中,無疑也接受了它的文化霸權的話語,因此我們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因此我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即致力于批判西歐中心論,不過我看收效甚微,我們編寫的許多世界史著作、教科書,連歐洲人都以為它還是以西歐為中心的。
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主要建立于18世紀之末,它的內容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西方是先進、科學、民主,而東方是停滯、迷信、專制,因此受制于歐洲人就是亞洲人的歷史命運。不過應該說西方人的東方主義當時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伊斯蘭教國家(包括當時的印度),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夠(薩義德的東方學也大多談的是伊斯蘭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東也就被東方化了[2]。逐漸演化為歐美是西方(不過俄國等東歐國家往往被稱為半亞洲式的,不大能躋身于歐洲),而廣大的亞、非、拉美地區的國家、民族是東方。世界歷史的發展在東西方表現為不同的規律,不同的道路,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就是按照這一思路建立起來的。
在上古史中,往往稱四大文明古國,不能否認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燦爛文明。可是也往往把上古史劃分為古代東方和古典世界,其實這和當時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上古時代,在亞歐大陸的西部,主要是地中海文明區,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都屬于這一范圍。希臘、羅馬人所說的亞洲,指的是地中海東岸[3],而古典文明和埃及、巴比倫文明之間的傳承關系,已經被一再證明[4]。林志純先生把上古時期的文明劃分為西方(包括現在的南亞、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和中國兩大系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5]。后來的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埃及是羅馬的糧倉,正是這一大文明區的具體表現。在亞歐大陸的東端,是中華文明區,這一文明也不限于我們一般所說的華夏文明,而和現在的中亞、東北亞、東南亞、環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有著緊密聯系[6]。
古代世界史結構分析論文
本文就世界古代中世紀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在學術界長期流行的觀點進行比較研究,對“150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地理大發現、遠洋航行、海道大通等觀點和提法均為西方人看世界的結果,并不是世界歷史的眼光。要建立一個真正世界意義的世界史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破除西方人的東方專制主義對我們的束縛。
在世界古代和中古史教學科研活動中,總會遇到各種差異與不同。世界歷史有其客觀性,也存在著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事實。在世界史為什么成為世界史的問題上,從前流行的是五種社會形態說,而現在則流行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個過程。
比較研究在史學中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不過我對它并未從理論上做過深入或淺入的探討和自覺應用,只是偶爾直覺地使用過。主要是因為在學校中教世界史,涉及許多的國家、民族,在討論這些國家、民族的制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要對它們進行比較。例如我參加過世界古代史的編寫,當時討論最多的是奴隸制的兩個階段論和兩種類型說,即古代東方的奴隸制和古典的奴隸制的差異,究竟是屬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呢?還是兩種彼此不相同的類型?這就要對兩方面的奴隸制進行比較。后來一直教世界中古史,也編寫過世界中古史的教材,碰到的問題往往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在世界史上有沒有典型意義呢?為什么我國的封建制度那么長,而西歐的那么短呢?這也就要拿它和其他各國的封建制度進行比較。時間一長,沒比較出什么答案,倒比較出許多問題,寫此短文,以就教于方家。
世界史為什么是世界史,這可以有很多回答。以前我們的看法是世界各國的歷史大致上都是按五種生產方式發展的,有統一的發展規律,這種統一性使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現在我們比較流行的看法是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過程,起初各國的歷史彼此孤立發展,還不成其為世界史,自哥倫布航行后,世界逐漸連成一片,這才成為世界史,所以強調1500年這一轉折的重要性(也有強調是工業革命才開始了世界史的)。當然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看法,世界上各國的歷史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表述這一客觀存在的世界歷史就是世界史,而并不要自1500年起才成為世界史。各國歷史發展的彼此聯系、彼此影響是一直就有的,不過有強弱、大小之分而已。文明的孤立、閉塞只有相對性,而文明的相互影響、傳播則是更重要的。
這幾種看法可以說都有道理。但我認為強調哥倫布航海之對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強調它成為世界歷史分期的重大標志這樣一種看法,隱含著世界歷史的東西方之分這樣一個老問題在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的史學界,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封建社會為什么長期延續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東西方文化論爭問題,沖擊回應模式問題,都和它有關系。東西方問題當然也是一個比較研究的問題,沒有東方也就無所謂西方。不過世界歷史上的東西方問題卻有它的特殊性。按照薩義德的說法,東方主義是西方人制造出來的,體現了西方的文化霸權,而這一東方主義也一直在控制著人們的頭腦[1]。我們雖然是東方人,但是我們的大量的社會科學、史學的理論、概念、規律、方法,都是來自西方的,在我們接受其具有普遍性真理的過程中,無疑也接受了它的文化霸權的話語,因此我們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因此我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即致力于批判西歐中心論,不過我看收效甚微,我們編寫的許多世界史著作、教科書,連歐洲人都以為它還是以西歐為中心的。
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主要建立于18世紀之末,它的內容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西方是先進、科學、民主,而東方是停滯、迷信、專制,因此受制于歐洲人就是亞洲人的歷史命運。不過應該說西方人的東方主義當時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伊斯蘭教國家(包括當時的印度),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夠(薩義德的東方學也大多談的是伊斯蘭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東也就被東方化了[2]。逐漸演化為歐美是西方(不過俄國等東歐國家往往被稱為半亞洲式的,不大能躋身于歐洲),而廣大的亞、非、拉美地區的國家、民族是東方。世界歷史的發展在東西方表現為不同的規律,不同的道路,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就是按照這一思路建立起來的。
高中世界史教育全局認識
世界近代現代史(以下稱世界史)的整體觀,決定了教學要以世界為全局,將具體歷史納入世界范圍之中予以考察,論其演進,這就是本文所指的全局意識。新編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課本(人教版,以下稱新課本)有敘述簡明、分析加強、知識面寬的優點,而支撐這些優點的是該書的全局意識。
全局意識也應體現在教法的改進上。以往世界史教學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缺少系統的歷史論證。常被使用的歷史知識結構教學法,也多落于對具體歷史知識“表解圖式”的俗套,難以發掘歷史的內在聯系。本文論述的歷史環境分析法和基本的歷史聯系分析法,既是針對上述弊端而言,也是讓教學體現世界整體觀的一種思路。以下分別就新課本內容結構和改進教學方法,以及中外歷史聯系,依次談四點見解。
一、新課本的開篇章是“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敘述的是歐洲中世紀后期的歷史變化,意在回答資本主義是怎樣以其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現在“歷史的地平線上”。內容安排以經濟為“主線”,同時敘述了這一時期西歐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如介紹西歐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用這些沒有引用過的歷史材料,論證歷史的合力作用,揭示“導致現代社會形成的內在機制”,體現歷史的全局變化。
歷史全局意識不僅要說明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還要說明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舊課本在歷史材料選用上,存在“片斷性”,加上理論定性有失實之處,完整地說明世界受到局限。新課本對大部分歷史過程的敘述較簡略,騰出篇幅,增加了大量的歷史新材料,使許多重要的歷史環節得到補充,擴大了容量;有關內容定性,吸收了學術界的新認識,以容納生產力發展為標準,解釋了世界的競爭與共處,有助于說明世界歷史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拓寬了教學思路。
新課本的全局意識,還從加大現代史論述力度上體現出來,特別是二戰后的當代史內容大有增加,由原來的4課時增加到11課時,對當今世界的一些基本問題,對一些重大的歷史變故,都作了較全面的評述,不僅增添了信息量,而且給人以科學的認識。這對把握當今世界運動的走向極其有益。課本的新變化,呼喚著教學上的創新。
二、全局意識是高中世界史教學的思維“支架”,將之托起的是對世界歷史環境的分析。世界歷史趨同存異,無不與歷史環境變遷息息相關。那些曾占據世界顯著位置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歷史環境所促成,所造就。教學之長就在于運用歷史環境分析法而得其要。所謂歷史環境,就是歷史存在所需要的社會條件,以及推動其發展的社會需求。在世界史教學中運用歷史環境分析法有兩個關鍵“切入口”。
世界史教學質量研究
摘要:歷史的本質問題在于不斷發現真實的過去,最根本的途徑在于用史料說話、佐證。在國內,中國史學科已經有不少史料學專著出版,世界史史料學研究成果則相對較少。眾多學者對中學世界歷史教學中的史料問題研究頗多,成果豐碩,而在高師院校世界歷史教學中,對史料教學的探討則相對不足,成果也遠遠遜色。這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史教學質量。高師院校世界史教學中,史料教學反映了社會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需要,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大學生的研究視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世界史教學質量,值得探討。
關鍵詞:世界史;史料;人文素養;教學質量
何為史料?人類社會在漫長歲月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凝集人類勞動的產物,包括古代建筑、民謠、器具、史書、影像、報刊、文獻等等都可作為史料。大學者梁啟超形象而又精辟地說,史料是史學和史學研究的組織細胞,史料如果不具體或不準確,根本就無法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更談不上研究[1]57。認識和理解歷史離不開史料,研究和重建歷史更離不開史料。一直以來,制約我國世界史教學和研究的最大難題就是史料問題;長期以來,世界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其他學科所詬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史料問題[2]。世界史史料教學如何體現、實現,關系到世界史教學質量的提升,值得重視和探討。
一、高師院校世界史教學中史料教學存在的問題
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史料教學在歷史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歷史本身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既不可再現,也不可重演。歷史學科的這個特點一方面決定了只能通過歷史遺存、遺跡、遺物、文物資料和文字記載等歷史資料來研究歷史,另一方面也就自然而然地決定了史料教學在歷史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史史料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1.對史料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就高中歷史教學可以概括為“兩個掌握,一個途徑”,即學生要掌握基本歷史知識,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清楚地表明了史料教學的重要意義,史料教學已經成為開展歷史新課程改革、實現歷史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高師院校世界歷史教學又是一個什么情況呢?歷史學習離不開史料,歷史教學更離不開史料,中學歷史教學如此,高師院校世界歷史教學更是如此。高師院校歷史教學中,對史料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不注意收集和利用史料,致使史料教學的優勢未能發揮出來,也未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更不用說培養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價值觀念、人文素養。大學生所學的知識仍然停留在課本中,落后于社會需求,跟不上時展。高師院校世界史教學中存在忽視史料教學的問題,亟待解決。2.史料教學忽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目前高師院校世界史教學中史料教學忽視了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和培養,僅僅將史料教學作為鍛煉學生能力的素材,而忘記了大學歷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大學生是高素質、專業化的群體,是實現國家發展、民族進步和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人文素養是其成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關系到大學生自身,而且關乎到整個社會。因此,世界史教學中史料教學要強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其一,史料教學應反映社會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在大學生心目中樹立社會主義主導價值觀,堅定大學生社會主義的人生理想和信念,牢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歷史使命;其二,秉承“論從史出”的根本原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積極引導大學生逐步形成歷史意識,大力拓展歷史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學會多角度地看待歷史問題;其三,引導大學生深切關注人類的使命與價值,通過史料教學使大學生能夠把思維和能力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站在全球史觀、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生態史觀等人類發展的大坐標上洞察大學生自己所生活的時代,憧憬自己的美好未來與理想,追求人類共同的價值。3.大學生的史料解讀能力比較差。在世界史教學中,歷史學專業學生受外語水平或者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有的對史料解讀能力比較差,有的卻缺乏對史料的基本的判斷、選擇、甄別[2]。清華大學劉北成教授也認為,大學生要竭盡全力解決語言、材料等方面的問題和難題,大力提升史料解讀能力,推動歷史學科的整體進步[4]。在世界史的學習、研究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書籍或文章都是第二手資料,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包括公開的或未公開的刊檔案史料、官方史、公開文件、回憶錄、書信集以及當時報刊報道或評論等,遠遠還未涉及到。究其原因,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對象國語言問題,不懂得對象國的語言,根本就不可能獲取最為原始的史料,因此掌握對象國語言是世界史教學、研究的門檻,跨得過這個門檻,就入門了;跨不過這個門檻,就只能算門外漢。正如翦伯贊老先生所講:“不鉆進史料中去,不能研究歷史;從史料中跑不出來,也不算懂得歷史。”
二、高師院校世界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古代世界史結構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比較研究在史學研究中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世界古代和中古史教學科研活動中,總會遇到各種差異與不同。世界歷史有其客觀性,也存在著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事實。在世界史為什么成為世界史的問題上,從前流行的是五種社會形態說,而現在則流行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個過程。本文就世界古代中世紀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在學術界長期流行的觀點進行比較研究,對“150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地理大發現、遠洋航行、海道大通等觀點和提法均為西方人看世界的結果,并不是世界歷史的眼光。要建立一個真正世界意義的世界史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破除西方人的東方專制主義對我們的束縛。【關鍵詞】世界史;1500年;東方專制主義
比較研究在史學中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不過我對它并未從理論上做過深入或淺入的探討和自覺應用,只是偶爾直覺地使用過。主要是因為在學校中教世界史,涉及許多的國家、民族,在討論這些國家、民族的制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要對它們進行比較。例如我參加過世界古代史的編寫,當時討論最多的是奴隸制的兩個階段論和兩種類型說,即古代東方的奴隸制和古典的奴隸制的差異,究竟是屬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呢?還是兩種彼此不相同的類型?這就要對兩方面的奴隸制進行比較。后來一直教世界中古史,也編寫過世界中古史的教材,碰到的問題往往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在世界史上有沒有典型意義呢?為什么我國的封建制度那么長,而西歐的那么短呢?這也就要拿它和其他各國的封建制度進行比較。時間一長,沒比較出什么答案,倒比較出許多問題,寫此短文,以就教于方家。
世界史為什么是世界史,這可以有很多回答。以前我們的看法是世界各國的歷史大致上都是按五種生產方式發展的,有統一的發展規律,這種統一性使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現在我們比較流行的看法是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過程,起初各國的歷史彼此孤立發展,還不成其為世界史,自哥倫布航行后,世界逐漸連成一片,這才成為世界史,所以強調1500年這一轉折的重要性(也有強調是工業革命才開始了世界史的)。當然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看法,世界上各國的歷史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表述這一客觀存在的世界歷史就是世界史,而并不要自1500年起才成為世界史。各國歷史發展的彼此聯系、彼此影響是一直就有的,不過有強弱、大小之分而已。文明的孤立、閉塞只有相對性,而文明的相互影響、傳播則是更重要的。
這幾種看法可以說都有道理。但我認為強調哥倫布航海之對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強調它成為世界歷史分期的重大標志這樣一種看法,隱含著世界歷史的東西方之分這樣一個老問題在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的史學界,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封建社會為什么長期延續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東西方文化論爭問題,沖擊回應模式問題,都和它有關系。東西方問題當然也是一個比較研究的問題,沒有東方也就無所謂西方。不過世界歷史上的東西方問題卻有它的特殊性。按照薩義德的說法,東方主義是西方人制造出來的,體現了西方的文化霸權,而這一東方主義也一直在控制著人們的頭腦[1]。我們雖然是東方人,但是我們的大量的社會科學、史學的理論、概念、規律、方法,都是來自西方的,在我們接受其具有普遍性真理的過程中,無疑也接受了它的文化霸權的話語,因此我們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因此我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即致力于批判西歐中心論,不過我看收效甚微,我們編寫的許多世界史著作、教科書,連歐洲人都以為它還是以西歐為中心的。
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主要建立于18世紀之末,它的內容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西方是先進、科學、民主,而東方是停滯、迷信、專制,因此受制于歐洲人就是亞洲人的歷史命運。不過應該說西方人的東方主義當時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伊斯蘭教國家(包括當時的印度),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夠(薩義德的東方學也大多談的是伊斯蘭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東也就被東方化了[2]。逐漸演化為歐美是西方(不過俄國等東歐國家往往被稱為半亞洲式的,不大能躋身于歐洲),而廣大的亞、非、拉美地區的國家、民族是東方。世界歷史的發展在東西方表現為不同的規律,不同的道路,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就是按照這一思路建立起來的。
在上古史中,往往稱四大文明古國,不能否認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燦爛文明。可是也往往把上古史劃分為古代東方和古典世界,其實這和當時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上古時代,在亞歐大陸的西部,主要是地中海文明區,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都屬于這一范圍。希臘、羅馬人所說的亞洲,指的是地中海東岸[3],而古典文明和埃及、巴比倫文明之間的傳承關系,已經被一再證明[4]。林志純先生把上古時期的文明劃分為西方(包括現在的南亞、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和中國兩大系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5]。后來的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埃及是羅馬的糧倉,正是這一大文明區的具體表現。在亞歐大陸的東端,是中華文明區,這一文明也不限于我們一般所說的華夏文明,而和現在的中亞、東北亞、東南亞、環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有著緊密聯系[6]。
古代世界史結構探索論文
【內容提要】比較研究在史學研究中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在世界古代和中古史教學科研活動中,總會遇到各種差異與不同。世界歷史有其客觀性,也存在著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的事實。在世界史為什么成為世界史的問題上,從前流行的是五種社會形態說,而現在則流行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個過程。本文就世界古代中世紀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以及在學術界長期流行的觀點進行比較研究,對“150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地理大發現、遠洋航行、海道大通等觀點和提法均為西方人看世界的結果,并不是世界歷史的眼光。要建立一個真正世界意義的世界史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首先破除西方人的東方專制主義對我們的束縛。【關鍵詞】世界史;1500年;東方專制主義
比較研究在史學中是一種有效的研究方法。不過我對它并未從理論上做過深入或淺入的探討和自覺應用,只是偶爾直覺地使用過。主要是因為在學校中教世界史,涉及許多的國家、民族,在討論這些國家、民族的制度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要對它們進行比較。例如我參加過世界古代史的編寫,當時討論最多的是奴隸制的兩個階段論和兩種類型說,即古代東方的奴隸制和古典的奴隸制的差異,究竟是屬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呢?還是兩種彼此不相同的類型?這就要對兩方面的奴隸制進行比較。后來一直教世界中古史,也編寫過世界中古史的教材,碰到的問題往往是西歐的封建制度在世界史上有沒有典型意義呢?為什么我國的封建制度那么長,而西歐的那么短呢?這也就要拿它和其他各國的封建制度進行比較。時間一長,沒比較出什么答案,倒比較出許多問題,寫此短文,以就教于方家。
世界史為什么是世界史,這可以有很多回答。以前我們的看法是世界各國的歷史大致上都是按五種生產方式發展的,有統一的發展規律,這種統一性使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現在我們比較流行的看法是世界的歷史成為世界史有一過程,起初各國的歷史彼此孤立發展,還不成其為世界史,自哥倫布航行后,世界逐漸連成一片,這才成為世界史,所以強調1500年這一轉折的重要性(也有強調是工業革命才開始了世界史的)。當然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看法,世界上各國的歷史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表述這一客觀存在的世界歷史就是世界史,而并不要自1500年起才成為世界史。各國歷史發展的彼此聯系、彼此影響是一直就有的,不過有強弱、大小之分而已。文明的孤立、閉塞只有相對性,而文明的相互影響、傳播則是更重要的。
這幾種看法可以說都有道理。但我認為強調哥倫布航海之對世界歷史的重大意義,強調它成為世界歷史分期的重大標志這樣一種看法,隱含著世界歷史的東西方之分這樣一個老問題在內。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國的史學界,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封建社會為什么長期延續問題,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東西方文化論爭問題,沖擊回應模式問題,都和它有關系。東西方問題當然也是一個比較研究的問題,沒有東方也就無所謂西方。不過世界歷史上的東西方問題卻有它的特殊性。按照薩義德的說法,東方主義是西方人制造出來的,體現了西方的文化霸權,而這一東方主義也一直在控制著人們的頭腦[1]。我們雖然是東方人,但是我們的大量的社會科學、史學的理論、概念、規律、方法,都是來自西方的,在我們接受其具有普遍性真理的過程中,無疑也接受了它的文化霸權的話語,因此我們對世界歷史的看法,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也因此我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即致力于批判西歐中心論,不過我看收效甚微,我們編寫的許多世界史著作、教科書,連歐洲人都以為它還是以西歐為中心的。
西方人的東方主義主要建立于18世紀之末,它的內容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西方是先進、科學、民主,而東方是停滯、迷信、專制,因此受制于歐洲人就是亞洲人的歷史命運。不過應該說西方人的東方主義當時所依據的材料主要是伊斯蘭教國家(包括當時的印度),對中國的了解并不夠(薩義德的東方學也大多談的是伊斯蘭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東也就被東方化了[2]。逐漸演化為歐美是西方(不過俄國等東歐國家往往被稱為半亞洲式的,不大能躋身于歐洲),而廣大的亞、非、拉美地區的國家、民族是東方。世界歷史的發展在東西方表現為不同的規律,不同的道路,我們的世界史體系就是按照這一思路建立起來的。
在上古史中,往往稱四大文明古國,不能否認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燦爛文明。可是也往往把上古史劃分為古代東方和古典世界,其實這和當時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上古時代,在亞歐大陸的西部,主要是地中海文明區,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都屬于這一范圍。希臘、羅馬人所說的亞洲,指的是地中海東岸[3],而古典文明和埃及、巴比倫文明之間的傳承關系,已經被一再證明[4]。林志純先生把上古時期的文明劃分為西方(包括現在的南亞、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和中國兩大系統,值得我們認真思考[5]。后來的羅馬帝國統一地中海,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湖,埃及是羅馬的糧倉,正是這一大文明區的具體表現。在亞歐大陸的東端,是中華文明區,這一文明也不限于我們一般所說的華夏文明,而和現在的中亞、東北亞、東南亞、環太平洋地區的文化有著緊密聯系[6]。
世界史教學意識論文
世界近代現代史(以下稱世界史)的整體觀,決定了教學要以世界為全局,將具體歷史納入世界范圍之中予以考察,論其演進,這就是本文所指的全局意識。新編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課本(人教版,以下稱新課本)有敘述簡明、分析加強、知識面寬的優點,而支撐這些優點的是該書的全局意識。
全局意識也應體現在教法的改進上。以往世界史教學存在的最大缺陷是缺少系統的歷史論證。常被使用的歷史知識結構教學法,也多落于對具體歷史知識“表解圖式”的俗套,難以發掘歷史的內在聯系。本文論述的歷史環境分析法和基本的歷史聯系分析法,既是針對上述弊端而言,也是讓教學體現世界整體觀的一種思路。以下分別就新課本內容結構和改進教學方法,以及中外歷史聯系,依次談四點見解。
一
新課本的開篇章是“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敘述的是歐洲中世紀后期的歷史變化,意在回答資本主義是怎樣以其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現在“歷史的地平線上”。內容安排以經濟為“主線”,同時敘述了這一時期西歐社會各方面的變化,如介紹西歐宗教改革和尼德蘭革命,用這些沒有引用過的歷史材料,論證歷史的合力作用,揭示“導致現代社會形成的內在機制”,體現歷史的全局變化。
歷史全局意識不僅要說明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還要說明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舊課本在歷史材料選用上,存在“片斷性”,加上理論定性有失實之處,完整地說明世界受到局限。新課本對大部分歷史過程的敘述較簡略,騰出篇幅,增加了大量的歷史新材料,使許多重要的歷史環節得到補充,擴大了容量;有關內容定性,吸收了學術界的新認識,以容納生產力發展為標準,解釋了世界的競爭與共處,有助于說明世界歷史的統一性和多樣性,拓寬了教學思路。
新課本的全局意識,還從加大現代史論述力度上體現出來,特別是二戰后的當代史內容大有增加,由原來的4課時增加到11課時,對當今世界的一些基本問題,對一些重大的歷史變故,都作了較全面的評述,不僅增添了信息量,而且給人以科學的認識。這對把握當今世界運動的走向極其有益。課本的新變化,呼喚著教學上的創新。
人口新世界史研究論文
人口規模長期以來一直居世界之首。清代以來,中國的人口規模又有了進一步的膨脹。這便使許多學者自然地從中國這一最明顯的國情特征開始去試圖理解中國近代史中的種種問題與困境。本文將概述新的中國歷史人口研究成果,并糾正最近學術討論中對這些研究成果的成見與誤解。
一、“大分流”與中國歷史人口行為特征
彭慕蘭(KennethPomeranz)在其2000年的《大分流:中國、歐洲及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一書中,通過對歷史上中國和歐洲兩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系統比較,得出了歐洲和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大分岔,是從1800年前后才開始的結論,并對長期以來以歐洲為視角中心的歐洲興起的傳統解釋加以糾正。①彭慕蘭認為,我們應該從一個新的認識框架和新的原因中去理解所謂的歐洲奇跡。這個新的框架要求我們拋棄以歐洲為中心的視角。這些新的解釋因素主要包括在與世界其他人口稠密地區同樣面臨著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燃料短缺的情況下,英國如何成功地實現了從使用木材到煤炭的轉變,歐洲在新大陸的擴張并由其所帶來的土地與能源的優勢,以及海外奴隸貿易為西歐所帶來的資源與市場。
人口在新的世界史研究中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只有通過說明中國人口比西歐在同時期內增長得更快,才能證明中國的經濟變化過程是“內卷”,而西方的過程是“發展。”二是人口的期望壽命本身是衡量人們生活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三是人口是否能自身調節被認為是影響資本積累的重要因素。彭慕蘭在他的書中引證,西歐國家的人口體系盡管與中國的大不相同,但并未導致更高的期望壽命,也并不具備更優越的控制人口的機制。
中國人口規模大,密度高,很容易使人得出中國人口增長率也一直是最高的結論。但事實并非如此。當查看那些提出“內卷”解釋的學者所提供的人口增長數據時,所發現的是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黃宗智所研究的中國江南地區,按他本人提供的人口數據,在1393—1816的約400年間,人口從465.4萬上升至1214.2萬,年均人口增長率為2.3‰。這個在中國最富裕地區的人口增長率略低于同時期包括中國人口在內的全世界人口的增長率。②布倫納與艾仁民所提供的人口增長的比較數字是:英國人口由1600年的411萬增加到1800年的866萬,到1850年的1674萬。這兩個時期的平均年增長率為3.73‰和13.18‰。
②黃的數據請見Huang1990,第341—342頁,表B.1。這一地區的人口在1816至1932年間由1214.2萬減少到998.5萬,這可能主要是由于太平天國的影響。世界人口由1400年的36200萬增加到。1800年的94500萬,年平均增長率為2.4‰。相比之下,其所引用的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在這幾個時點的人口數為2000萬,3233萬與3600萬。①這些人口變化所代表的年平均人口增長率分別為2.4‰和2.15‰,僅為英國同期水平的2/3與1/6。無論是江南還是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19世紀中以前人口增長速度都明顯地低于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