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危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5 03:06: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世界經濟危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世界經濟危機
美國引導的三次戰爭
過去十年的政治經濟有兩個顯著的特征:美帝國主義引導的三次戰爭和國際金融體系增長的紊亂。1990-91年的海灣戰爭之后是1999年對塞爾維亞的戰爭,現在則是對阿富汗的戰爭,正如布什所許諾的那樣,2002年是一個戰爭年。當我們進入2002年時,我們面對的是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甚至可能是戰后以來最嚴重的全球性衰退。
1990-91年的海灣戰爭和蘇聯最終解體的同時發生決不是偶然的。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戰后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平衡的破滅。正如我們當時所指出的,美國的地位是非常矛盾的。當時,美國一方面正慶祝它對蘇聯的勝利,另一方面它又在艱難的保持著對其競爭對手的全球霸權地位。ICFI1991年的宣言《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殖民主義》寫道:“美帝國主義為了恢復它的世界統治地位的這種驅動力構成了世界政治中最具爆炸性的因素。”對美國來說,比科威特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戰爭)為它提供了一個向全球展示其軍事實力的機會。
ICFI在1999年5月的聲明《列強,石油和黃金》中說明了美國對南斯拉夫的戰爭根源在于這個世界資本主義大國爭奪前蘇聯的地盤和獲取它們的資源。
sp;“世界上還沒有開采的最大的石油儲備位于前蘇聯共和國的里海邊境上(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些資源正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這些能源將被用于重整軍備,并且將導致帝國主義列強對當地反抗者的征服戰爭和帝國主義者之間越來越激烈的沖突。”
“這是理解美國好戰的對外政策的關鍵所在。對南斯拉夫的轟炸只是遍及全球的侵略戰爭的最新一例。盡管這些戰爭都有某些區域性的動機,但它們都是美國對蘇聯崩潰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的反應。華盛頓把它的軍事力量看作在未來的對資源的爭奪中打敗對手的王牌。”
世界經濟危機論文
在談論全球化時,我們常常注意到一種貌似中立的觀點,即,全球化雖然會帶來兩極分化,但卻能使世界經濟增長,因此只要注意更加公平的財富分配,全球化將給所有人都帶來好處。然而,在我看來,全球化不但會造成全球兩極分化,而且會使世界經濟衰退。在本文中,我將試圖闡述以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為核心的全球化如何導致世界市場需求萎縮,進而使世界經濟全面衰退的歷程。本文還進一步論證,未來十年將是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十年,其烈度將超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為標志,大蕭條已經到來。本文的觀點是以對競爭和危機關系的全新理解為基礎的。
一、競爭激烈導致經濟危機
在西方經濟學詞典中,沒有一個詞比競爭更好的了。完全競爭的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市場,可以實現帕累托最優,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經濟需要。在這一視野中,供給自動產生需求,或者說供給和需求自動平衡,經濟像一架精密的機器運行良好,不會產生經濟危機。
然而,事實上,競爭恰恰是危機的來源。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危機的醞釀、爆發和解決過程,都是主導產業投資過度,競爭激化,以致主導產業原材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跌,利潤萎縮,大量企業破產倒閉,釀成危機。而隨著企業大量破產,加以新的主導產業的出現,或新的市場的開發,市場重新供不應求,同業競爭緩和,經濟危機才能得以解決。
競爭的核心是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個人或企業爭奪同一資源。在亞當·斯密開創的經濟學中,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將自動導致社會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爭奪同一資源如目標市場、待分配利潤、原材料等的競爭中,一方利益的最大化便是另一方利益的最小化,換成戲劇性的語言便是“你死我活”。因此,競爭也可以看作是戰爭的日常化。我們知道,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是雙方人員傷亡和武器損失最大的時候,相似地,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是各方利潤大量萎縮,企業大量破產倒閉的時候。然后優勝劣汰,在大量資源被浪費掉以后,剩余資源才被配置到競爭力最強而且最善于運用競爭謀略的企業或個人手中,該產業將形成相對壟斷格局。由于相對壟斷,企業的利潤率上升,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招工人數增加,并吸引新的競爭者來搶奪壟斷利潤,該產業將再一次出現生產過剩,競爭再度激化,產業再度陷入危機。就這樣,每一次危機結束,壟斷程度都將上升,壟斷范圍都將擴大。事實上,二百多年經濟競爭的結果,是《財富》雜志500強在世界范圍內壟斷了煤、石油、鋼鐵、汽車、飛機、船舶、化工、機床、發電設備、半導體、計算機、軟件、電信、傳媒等各主要行業。最近十多年來,在發達國家出現了所謂強強聯合的大?婺<娌⒊保園鋼?500億美元的美國在線購并時代華納案為最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產業陷入危機并不意味著全局的經濟危機,反過來,全局經濟危機也不意味著任何一個產業都陷入危機。但是,一旦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如十九世紀初期的紡織業,十九世紀中后期的鐵路,二十世紀初期的汽車、化工,二十世紀后期的半導體和計算機、電信等,陷入危機,則常常意味著全局性的經濟危機。那些非主導的產業在某個局部地區陷入危機,例如紐約的旅館業,或東京某區的餐飲業,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也可能因為投資過剩、競爭激化而陷入危機。在經濟危機時期,某些新的產業可能在悄悄生長,例如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鐵路危機導致全局經濟危機時期,石油工業卻由于洛克菲勒完成托拉斯化而利潤豐厚。
世界經濟危機下英語課程改革論文
摘要: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不言而喻,其在我國高等教育課程中也一直占據重要席位,因此,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大學英語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文章試圖通過分析世界經濟危機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沖擊,進而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和思路方法進行歸納闡述,最后就世界經濟危機背景下有關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對策展開探討,發表管見。
關鍵詞:世界經濟危機;大學英語課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大學英語教育擔當著責無旁貸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重任。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給世界各國乃至全球經濟流通領域各個方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都是顯而易見、不容小覷的,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與作用不言而喻,其在我國高等教育課程中也一直占據重要席位,因此,世界經濟危機到來時,大學英語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面對世界性的經濟巨變,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當獲得何種啟示?又該如何應對?本文試圖拋磚引玉,就此進行粗略探討。
一、世界經濟危機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沖擊
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經歷了摸索與建構階段,正不斷走向成熟與完善。而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燎原之勢,給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當頭一棒,帶來了令人扼腕的巨大沖擊。這種沖擊具體轉化為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所承受的國際與國內兩個方面的壓力。
(一)國際壓力。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呈現出國際化、大學功能一體化、信息合作化、學科交叉化的總體趨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應該重新審視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成敗,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建構以人為本的本科教育,推動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創新,構建大學英語教育新模式。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根本性變革,以培養適應全球經濟危機后發展需求的人才。
資本主義發展的新趨勢與當前世界經濟危機
【內容提要】美刊《每月評論》2002年4月號刊登了編輯部評論文章——《資本主義新面貌:增長減速、資本過剩和債務如山》,認為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資本主義增速大大減慢,而且出現需求不足和生產過剩所導致的資本過剩,資本過剩導致資本進行金融投機,從而有釀成金融崩潰的可能。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正文】
增長減速
為了說明發達資本主義的增長出現了什么情況,我們來看看美國在整個“二戰”后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最初的20年,美國全部商品和服務生產的平均增長率基本相同。但1980-2000年間的增長率與1950-1970年間的增長率相比,明顯放慢。減慢的意義可以從這樣的事實看出來:如果1950-1970年的增長率不持續地減退,那么美國經濟在2000年將比其實際水平高出大約20%。
這種顯著的放慢也是伴隨著技術的重大飛躍(所謂“新經濟”)和提高了在第三世界的剝削的全球化的擴大而發生的。像計算機、因特網等信息技術的進步,即使考慮它們對辦公室工作和庫存管理等的所有影響,也仍未提供資本主義維持較高增長率所必需的重大刺激。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未接近主導了20世紀大部分經濟史的以汽車為中心的地面交通體系的發展所帶來的長時間的刺激效果。
盡管有停滯趨勢,但核心國家的資本確實從近幾十年的全球化趨勢中獲得了巨額利潤。但是在第三世界,情形并非如此,這可以從以下三點看出:(1)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般工業國的增長率普遍下降;(2)富裕國家對初級產品需求的快速增長對于剛經歷非殖民化的窮國的較大增長作出了貢獻;(3)然而,不平等交換和欠發展的進一步惡化等狀況很快抓住了這些貧窮國家。它們中的很多采取了由北方鼓勵的戰略:增加制造業出口(由尋求低工資勞動力的多國公司所促進,并由尋找新的貸款市場的外國銀行融資)。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經濟剩余作為利潤和債務利息流向富裕國家。不利的貿易條件、相同市場上日益增加的競爭和核心經濟體的增長放緩,共同導致了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和增長率的決定性下降,同時很多貧窮國家出現負增長。
論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地理選擇性的影響
當前世界金融危機從西方國家逐漸蔓延到整個世界。隨著世界經濟衰退的加深,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陷入衰退,不僅對我國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的影響加大,對于我國對外貿易地理方向的影響尤為突出。
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又稱對外貿易地區分布或國別結構,是指一定時期內各個國家或區域集團在一國對外貿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們在該國進出口總額或進口總額、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來表示。一國的對外貿易地理方向通常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周期、人口與市場、資本流動、經濟互補性、國際分工的形式、貿易政策的影響。對外貿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國出口商品的去向和進口商品的來源,從而反映一國與其他國家或區域集團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和一國參與國際分工的格局。
一、2008年我國對外貿易關系發展回顧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主要出口貿易伙伴關系的影響。
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2008年主要出口市場的排位同2007年相比略有變化,東盟超過韓國成為我第四大出口市場。十大出口市場排位按順序為歐盟、美國、香港地區、日本、東盟、韓國、俄羅斯、印度、臺灣地區、加拿大。盡管歐盟經濟出現衰退但實力仍在,我國對歐盟出口仍保持較強的勢頭,出口增長幅度達到19.5%;對美國出口增幅繼續放緩至12.7%,所占比重從2007年的19%降至17%。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對香港地區經濟和臺灣省經濟均造成了很大沖擊,使得該地區進出口加工行業萎縮,我國內地對香港地區和臺灣省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2008年增幅分別為3.4%和10.3%,占總出口的比重比上年下降。日本經濟多年來增長低迷,市場需求萎縮,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日元匯率大幅升值使我國對日本出口的競爭力有所提高,2008年我國對日本的出口增幅達到13.8%,高于2007年的11.4%的增幅;對日本出口首次出現順差。由于近年來我國和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加快,我國對東盟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大大提高,2008年我國對東盟出口的增幅達到20.7%。由于韓元匯率大幅貶值使得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增強,2008年我國韓國出口增幅高達31%。作為我國最有發展潛力的出口市場,2008年新興市場俄羅斯和印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經濟出現萎縮,但需求仍然增長強勁,雖然我國對俄羅斯和印度的出口比2007年的增幅有很大下降,但仍是我國十大出口市場中增幅最大的,增幅分別達到27.4%和31.2%。近年來加元大幅升值使加拿大的經濟穩定增長,但是出口競爭力下降,進口萎縮,2008年我國對加拿大出口增幅為12.6%。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對亞洲貿易關系的影響。
金融危機對我國外貿地理方向影響論文
一、2008年我國對外貿易關系發展回顧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主要出口貿易伙伴關系的影響。
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2008年主要出口市場的排位同2007年相比略有變化,東盟超過韓國成為我第四大出口市場。十大出口市場排位按順序為歐盟、美國、香港地區、日本、東盟、韓國、俄羅斯、印度、臺灣地區、加拿大。盡管歐盟經濟出現衰退但實力仍在,我國對歐盟出口仍保持較強的勢頭,出口增長幅度達到19.5%;對美國出口增幅繼續放緩至12.7%,所占比重從2007年的19%降至17%。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對香港地區經濟和臺灣省經濟均造成了很大沖擊,使得該地區進出口加工行業萎縮,我國內地對香港地區和臺灣省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2008年增幅分別為3.4%和10.3%,占總出口的比重比上年下降。日本經濟多年來增長低迷,市場需求萎縮,由于受到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日元匯率大幅升值使我國對日本出口的競爭力有所提高,2008年我國對日本的出口增幅達到13.8%,高于2007年的11.4%的增幅;對日本出口首次出現順差。由于近年來我國和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加快,我國對東盟國家的出口競爭力大大提高,2008年我國對東盟出口的增幅達到20.7%。由于韓元匯率大幅貶值使得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增強,2008年我國韓國出口增幅高達31%。作為我國最有發展潛力的出口市場,2008年新興市場俄羅斯和印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金融危機的打擊,經濟出現萎縮,但需求仍然增長強勁,雖然我國對俄羅斯和印度的出口比2007年的增幅有很大下降,但仍是我國十大出口市場中增幅最大的,增幅分別達到27.4%和31.2%。近年來加元大幅升值使加拿大的經濟穩定增長,但是出口競爭力下降,進口萎縮,2008年我國對加拿大出口增幅為12.6%。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對亞洲貿易關系的影響。
由于歷史原因、地緣關系和經濟的原因,亞洲國家一直是我國傳統的最大的出口市場,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占我國出口的比重超過50%,也是我國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地。我國政府歷來重視發展同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關系,為了減緩世界經濟衰退對雙邊的沖擊,2008我國同周邊國家和地區雙邊高層往來頻繁,加強了合作,特別是中日關系回暖,大大推動了中日經貿關系的發展。我國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貿易伙伴依序為日本、東盟、中國香港、韓國、中國臺灣、印度、沙特和阿聯酋。近年來由于我國加快了和東盟的自貿區建設,同東盟的貿易迅速發展,東盟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的地位日益重要,2008年東盟超過香港成為我國在亞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2008年東盟經濟增長放緩,但東盟大部分國家經濟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馬來西亞經濟增幅達到4.6%;經濟的強勁增長,給中國和馬來西亞貿易關系迅速發展帶來了機遇,馬來西亞一躍超過新加坡成為我國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日本、香港地區、韓國和臺灣省由于對出口依賴程度較大而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更加嚴重。2008年我國對日本進出口增幅降為10.4%。由于通過投資把對美國和歐洲的貿易轉到我國,日本一直是我國加工貿易進口來源地和貿易逆差來源地,2008年由于我國加工貿易出口及從日本進口增幅均放緩,對日本貿易第一次出現了貿易順差,順差額為107億美元。由于近幾年石油價格的上漲,給沙特和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帶來了滾滾的財源,也不斷改善了沙特和阿聯酋的投資環境,2008年沙特和阿聯酋經濟強勁增長,進出口貿易大幅增加。2008年中國對沙特和阿聯酋的貿易增長幅度分別達到64.7%和40.5%,是我國十大貿易伙伴中增幅最大的。
(三)我國對非洲的進出口變化。
歷史課堂問題解決研究論文
課堂提問是進行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對學生進行思維和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歷史教學中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適當的提問,教師能夠多角度、多層次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使教與學達到一種和諧的交流狀態。本文談談歷史課堂提問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精心提問,導入新課
要上好歷史課,必須重視每節課的開始,用精彩的開篇引起學生對課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的“導”是為了學生的“入”。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前狀態盡快吸引到課上,教師應當細觀察、巧琢磨、精心設問。
例如,講《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一課,不妨這樣設問導入新課。1929年10月24日,是讓世界震驚的一天,人們稱之為“黑色的星期五”。這一天,以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崩潰為標志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紐約股市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威力,會引發世界經濟危機?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業的崩潰標志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爆發后,華爾街成為美國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認為這種觀點正確嗎?現在的學生對股票并不陌生,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提問,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就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平中見奇,質疑導學
在教學中,有些歷史事件若僅就事論事,講起來就顯得枯燥。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在平淡無奇處質疑,激發興趣,活躍思維。
自由放任和國家干預思想利弊論文
【論文關鍵詞】自由放任;國家干預;滯脹
【論文摘要】當今世界發達資本主義都曾經采取過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和國家干預為主的經濟政策,都取得過成功也都出現過問題,實踐證明單一的任何一種經濟政策都不能有效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所有問題,本文回顧了這兩種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證明了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是促進經濟發展需要采取的合理經濟政策。
自英國古典主義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3月9日完成了他的經濟學著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之后,“自由主義經濟”就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奉為經濟運行的金科玉律。他們認為: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會自發地調節供需之間的平衡,市場就是萬能的上帝,而政府的角色只應是資本主義的“守夜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這一經濟法則之下,經濟迅速發展,物質財富急劇增加。馬克思當年曾經這樣感嘆道:“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由于資本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基礎之上的,放任自由的經濟必然會因其個體生產者的短視而盲目無限制地擴大生產規模。因此在資本主義早期經濟蓬勃發展之時,放任自由的經濟發展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也就不時的暴露出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就是這種缺陷的真實寫照。自1825年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之后,經濟危機就像一個幽靈一樣困擾著資本主義世界,不僅表現在危機爆發的周期越來越短,而且所產生的破壞性也越來越大。每當經濟危機到來之時,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生產停頓,經濟滑坡,工人失業,各種矛盾極端尖銳,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處在一片風雨飄搖之中。
在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經濟危機中,1929~1933年危機是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機。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是之前歷次危機所從未有過的,而且,其延續時間也異常持久。以美國為例,由危機時的最低點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所需的時間,煤、生鐵、鋼等都長達四十多個月。因此,1929-1933年危機成為資本主義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世界經濟危機。此外這次危機還導致了資本主義世界信用,貨幣制度的崩潰。到1933年,美國銀行共倒閉11730家,企業倒閉252000家。這場空前劇烈的經濟危機,宣告了“自由放任主義”的失靈。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理論從此受到了冷落,市場萬能論的聲音日漸式微。于是,提出通過加強“國家干預”來刺激經濟和保持“充分就業”的凱恩斯主義便應運而生。1936年12月凱恩斯了發表他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這本書中他說道,政府不應只是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應該在經濟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國家應該積極的干預經濟,主張政府應通過調節需求來達到充分就業。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擴大政府開支,增加貨幣供應,實行赤字預算來刺激國民經濟活動,以增加國民收入,實現充分就業。應該說,這種主張基本上是符合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實際情況的,1933年。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正是接受了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在經濟生活中加大了國家干預的力度,實行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才逐漸克服了經濟危機的消極影響,使生產得以逐漸恢復。戰后,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都對經濟進行了國家干預,還通過建立普遍的社會福利制度,緩解了日益緊張的勞資沖突,并且降低了失業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困擾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也沒有再次爆發,整個資本主義國家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以美國為例,戰后美國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4.0%,60年代為5.0%。1970年與1950年相比,工業生產增加了1.24倍,其增長速度明顯地高于美國兩次大戰之間時期的速度。國民生產總值也從1945的3552億美元增加到1960年的5037億美元,人均收入達1883美元。60年代美國經濟繼續快速發展,渡過了“繁榮的十年”,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增加到9741億美元,人均收入增長了37.5%,達到了2579美元。在度過了20年的平穩發展之后,國家干預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了出來。1973年12月至1975年4月,美國再次發生了戰后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在這次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3.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7.8%,全國失業人口達850萬。1975年上半年危機渡過高潮后,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出現了相對停滯的趨勢,但同時又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西方經濟學界把這種現象稱為“滯脹”。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的“滯脹”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根本原因在于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家干預的情況下,不斷推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導致大多數國家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另外,國家不斷推行反危機的政策和措施,結果使得經濟危機不能充分展開,過剩的生產力和過時的機器設備不能夠被有效淘汰,所以生產的潛力不能被充分釋放。另外,國家的干預也使得企業自主性降低,企業的生產動能不足,組織和管理效率低下。而傳統的凱恩斯主義理論對當時的“滯漲”是無能無力的,因為根據凱恩斯理論,失業和通貨膨脹是不能并存的,但當時的情況卻是高失業率和高通貨膨脹一起發生,凱恩斯主義理論陷入了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又重新抬頭,曾經一度被忽視的市場作用又被重新提起。不過西方經濟學家也認識到,單純靠自由放任的市場調節,是絕對不可能處理好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必須要將國家干預的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微觀調節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經濟長期平穩地運行。因此,一種試圖糅合這兩種經濟思想優點的經濟理論——新古典綜合經濟理論,開始被后來的美國總統所采用,并作為指導國家經濟運行的主要經濟政策,逐漸使美國經濟從“滯漲”的泥潭中擺脫出來,并在20世紀的90年代步入高速發展的階段,自1991~2001年,創造了經濟連續增長10年,年增長率達3.5%的世界上最長的經濟持續增長周期的記錄。其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可見,市場不是萬能的,但缺失了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又是不行的。國家干預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完全靠國家干預的弊端也是十分嚴重的。當前,我國正在致力于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市場已經在資源配置的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并不表明有效的國家干預就該在經濟領域中完全撤出,必須要將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二者巧妙地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我們國家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又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微觀調節作用。并且廣泛吸取國外優秀的經濟研究理論成果,走一條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國經濟產生大的波動,保持經濟的持續平穩快速運行,創造出惠及全國人民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最終實現我們目前正致力于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藍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277
世界經濟長波引論
——對危機與蕭條的研究及預測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以往的經濟長波理論都不能對1857年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長期性波動特征進行完整描述或給予正確解釋。本文在馬克思《資本論》的基礎上,結合大量歷史資料和國內外有關經濟長波的著作,通過對四種具有內在一致性規律的波動的解析,試圖描繪出一幅周期為50年的世界經濟波動圖卷,進而對世界經濟前景進行預測。
關鍵詞:經濟危機經濟長波經濟預測
一.經濟長波研究綜述
經濟長波通常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大約周期50年的波動。1925年,原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D.Kondratieff)在其著作《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中,運用英國、法國、美國和德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價格、利率、進口額、出口額、煤炭和生鐵產量等時序資料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波動現象進行實證研究,最早系統而明確地提出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為48-60年、平均約50年的周期性波動,他認為固定資本的更新是經濟長波產生的原因。在此之后,許多經濟學家都對現實經濟中是否存在長波進行證實與檢驗,并定性分析經濟長波產生的原理。在實證上,最著名的要數麻省理工學院福雷斯特(Forrester)教授所主持的美國系統動力學模型。該模型模擬結果表明經濟活動中確實存在著一種交替出現的波動,間隔時間大約是50年,包括10年蕭條期,30年技術創新和活躍的資本投資期,以及10年經濟不穩定期。福雷斯特認為這種50年左右不斷重復的上升和下降的經濟活動就是康德拉季耶夫經濟長波。在定性分析上,影響最大、居于主流的是以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格•門施(G.Mensch)和范•杜因(J.J.vanDuijn)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理論。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其1939年出版的《商業循環》一書中首次提出技術革新是資本主義經濟長期波動的主要誘因,熊彼特用技術革新解釋經濟長波的理論被后人稱為長波技術論。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現代長波技術論學派,該學派經濟學家強調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代表理論有英國克•弗里曼的勞工就業長波論、美國格•門施的長波變形模式論、荷蘭范•杜因的創新壽命周期長波論,其共同點是都把基礎技術創新看作產生經濟長波的根本誘因。除了技術創新長波論以外,國外許多經濟學家也從其它角度對長波的形成進行分析。如羅斯托(Rostow)的相對價格長波論,曼德爾(Mandel)的以分析平均利潤率為核心的利潤率變動長波論。我國對經濟長波理論的研究以趙濤為代表,她的《經濟長波論—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長期波動研究》是目前國內關于經濟長波理論的權威著述,下面援引了該書的一些重要內容:
經濟學界一般把1640-1660年發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看作是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而對于長波周期的劃分,一般的說,研究經濟長波的學者均認為經濟長波運動的起點遲于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要從英國進入產業革命算起,時間大致為1760年左右。比如,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曲線第一次波動從1760年到1830年,第二次從1830年到1880年左右,第三次從1880年到1930年左右,第四次波動從1930年到1980年(以上端點年份為峰值點)。再如,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家篠原三代平認為“世界經濟當然不會是對過去歷史的簡單重演,但我們暫且假定今后的歷史進程同過去是一樣的”,他對世界經濟周期的劃分為:1870-1920,1920-1970,1970-2020,各個時間段分界點都處于世界經濟發展的頂峰。又如,美國動態系統模型對美國經濟長波的劃分是:1830年以前,1830-1880,1880-1930,1930-1973(1973年為應用模型的年份,不是該長波的端點)。
國際經濟關鍵問題
世界經濟在遭受金融危機重創后,自2010年開始出現緩慢復蘇跡象,步入了后危機時代。與此同時,國際經濟環境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國內經濟學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的觀點。
國際金融與經濟危機的原因
我國經濟學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不過對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原因見解不一。有的學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機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學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還有的學者在研究和論述體制層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學者探究了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制度層面的原因。部分學者認為,當前的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雖然呈現出與以往危機不同的特點,但從根本上來說,這次危機并未超出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的判斷和分析。資本主義內在矛盾是形成危機的深層次原因,而金融資本貪婪和逐利性則是引發危機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學者認為,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是隨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和泛濫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其實質就是由新自由主義私有化的發展所必然產生的生產過剩,而且是跨國移動生產過剩。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每一次危機的具體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機的根源卻是一樣的,即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產物。新自由主義確實是當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機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義不是危機的根源,拋棄新自由主義不能解決危機問題。
有的學者既從制度方面又從經濟運行體制等方面論述本次危機的原因。部分學者認為,雖然經濟因素確實在金融危機的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諸如政治、制度和監管等非經濟因素同樣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學者認為,信息機制在金融危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簡單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傳遞和金融穩定,而過于復雜的金融創新則可能在投資者之間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導致投資者的風險識別狀態發生系統性改變,最終誘發金融危機。還有部分學者認為,導致經濟周期和危機的直接變量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勞動者收入的增長速度跟不上資本積累的速度→消費需求降低→利潤率下降→投資劇降→經濟危機。
有的學者從經濟周期、收入分配視角等其他視角對本次危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部分學者認為,本次危機是資本主義發達階段虛擬經濟周期運動的內生產物,深層原因在于強勢美元格局形成過度消費和虛擬資本膨脹間相互加強的循環,導致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過度偏離。而美國經濟危機最終轉化為世界經濟危機,則是因為各主要國家之間的經濟周期出現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們之間相互疊加共振的結果。另有部分學者認為,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根源于美國經濟中軟預算約束現象的普遍存在。美國金融危機的生成和傳導機制可以描述為:軟預算約束→道德風險→金融創新激勵→金融創新過度→信貸膨脹→大量呆壞賬→加劇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價下跌時的風險集聚→金融危機。還有部分學者從收入分配的視角對本次危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響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國之間與各個國家內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發達國家收入不平等導致了宏觀經濟的金融化和消費者的債務積累。而新興工業化國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壓制了國內需求。這些國家或主動或被動地間接地為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提供債務融資。這種局面本質上就是一種無法持續的全球化。伴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美國次貸危機傳導到全世界,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