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5 02:59: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世界經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失衡現象

世界經濟失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美國經常項目的巨額逆差。2000年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為4160億美元,2004年擴大為6659億美元,2005年達到8065億美元。二是亞洲國家和地區經常項目大量順差,尤其是對美貿易順差。2000年亞洲國家和地區經常項目順差為2057億美元,2004年擴大為2487億美元,2005年達到3557億美元。對于這一問題,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分析:從微觀方面看,經常項目差額主要表現為貿易差額;從宏觀方面看,經常項目差額等于儲蓄與投資的缺口。

美國經常項目巨額赤字的原因。美國經濟主要靠消費拉動,近年來這一傾向被不斷強化。20世紀80年代,美國消費占GDP的比重為67%,2005年達到72%。與此相對應,美國儲蓄率急劇下降。1995年美國個人儲蓄率為4%—5%左右,2004年下降為0.2%,2005年為負數。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全美儲蓄率下降是造成經常項目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過度消費、儲蓄不足,美國必須吸收國外儲蓄以維持本國經濟增長,從而形成巨大的經常項目赤字。

亞洲國家和地區經常項目大量順差的原因。多數亞洲國家和地區選擇了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這一戰略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抑制了國內的消費需求,形成了過高儲蓄和巨額經常項目順差。而且,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亞洲國家和地區一方面采取了謹慎的國際資本管理戰略,從國際資本市場的凈借款者轉為凈放貸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國內投資支出,并通過高利率吸引國內儲蓄,從而使其儲蓄大大超過投資。

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及其影響。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從而改變了傳統的國際分工方式,即從主要使用本國生產要素進行生產并出口,發展為某些生產要素在一些國家集中并面向世界生產的新格局,表現為跨國外包發展和全球供應鏈延長。國際分工格局的變化,使世界各國對其比較優勢進行了重組,勞動密集型生產和服務通常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包括多數亞洲國家和地區;美國等發達國家主要向國際市場提供資本密集型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和新的出口優勢。但這兩個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開發需要一個過程,表現為技術創新周期。這樣,各國比較優勢的顯現,包括新的出口和就業機會的出現就具有不同步性。當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比較優勢體現出來而美國的比較優勢還未充分體現出來時,或者當美國的比較優勢體現出來而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比較優勢還未充分體現出來時,就會出現雙方的貿易差額或經常項目差額。

失衡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

引起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通過宏觀政策調整,可以將經常項目差額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長波引論

——對危機與蕭條的研究及預測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以往的經濟長波理論都不能對1857年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長期性波動特征進行完整描述或給予正確解釋。本文在馬克思《資本論》的基礎上,結合大量歷史資料和國內外有關經濟長波的著作,通過對四種具有內在一致性規律的波動的解析,試圖描繪出一幅周期為50年的世界經濟波動圖卷,進而對世界經濟前景進行預測。

關鍵詞:經濟危機經濟長波經濟預測

一.經濟長波研究綜述

經濟長波通常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大約周期50年的波動。1925年,原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D.Kondratieff)在其著作《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中,運用英國、法國、美國和德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價格、利率、進口額、出口額、煤炭和生鐵產量等時序資料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波動現象進行實證研究,最早系統而明確地提出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為48-60年、平均約50年的周期性波動,他認為固定資本的更新是經濟長波產生的原因。在此之后,許多經濟學家都對現實經濟中是否存在長波進行證實與檢驗,并定性分析經濟長波產生的原理。在實證上,最著名的要數麻省理工學院福雷斯特(Forrester)教授所主持的美國系統動力學模型。該模型模擬結果表明經濟活動中確實存在著一種交替出現的波動,間隔時間大約是50年,包括10年蕭條期,30年技術創新和活躍的資本投資期,以及10年經濟不穩定期。福雷斯特認為這種50年左右不斷重復的上升和下降的經濟活動就是康德拉季耶夫經濟長波。在定性分析上,影響最大、居于主流的是以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格•門施(G.Mensch)和范•杜因(J.J.vanDuijn)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理論。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其1939年出版的《商業循環》一書中首次提出技術革新是資本主義經濟長期波動的主要誘因,熊彼特用技術革新解釋經濟長波的理論被后人稱為長波技術論。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現代長波技術論學派,該學派經濟學家強調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代表理論有英國克•弗里曼的勞工就業長波論、美國格•門施的長波變形模式論、荷蘭范•杜因的創新壽命周期長波論,其共同點是都把基礎技術創新看作產生經濟長波的根本誘因。除了技術創新長波論以外,國外許多經濟學家也從其它角度對長波的形成進行分析。如羅斯托(Rostow)的相對價格長波論,曼德爾(Mandel)的以分析平均利潤率為核心的利潤率變動長波論。我國對經濟長波理論的研究以趙濤為代表,她的《經濟長波論—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長期波動研究》是目前國內關于經濟長波理論的權威著述,下面援引了該書的一些重要內容:

經濟學界一般把1640-1660年發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看作是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而對于長波周期的劃分,一般的說,研究經濟長波的學者均認為經濟長波運動的起點遲于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要從英國進入產業革命算起,時間大致為1760年左右。比如,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曲線第一次波動從1760年到1830年,第二次從1830年到1880年左右,第三次從1880年到1930年左右,第四次波動從1930年到1980年(以上端點年份為峰值點)。再如,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家篠原三代平認為“世界經濟當然不會是對過去歷史的簡單重演,但我們暫且假定今后的歷史進程同過去是一樣的”,他對世界經濟周期的劃分為:1870-1920,1920-1970,1970-2020,各個時間段分界點都處于世界經濟發展的頂峰。又如,美國動態系統模型對美國經濟長波的劃分是:1830年以前,1830-1880,1880-1930,1930-1973(1973年為應用模型的年份,不是該長波的端點)。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現狀

一、發展中國家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

1.東南亞地區經濟普遍放緩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大多具有出口導向型特征,且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自2000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速驟降,股市暴跌,特別是高技術股的暴跌,使企業商業投資贏利預期降低,這不但影響了企業的設備投資,還影響了個人消費。美國內需不振,進口需求減少,導致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出口下降較多。剛剛擺脫金融危機的東南亞經濟又面臨著新的考驗。

2.拉美經濟面臨嚴峻形勢

新世紀伊始,拉美地區經濟即遇到嚴重困難:外貿出口萎縮,生產下降,失業率攀升,經濟增速放緩。

拉美地區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連帶影響。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鑒于美國和西歐經濟增速明顯放慢,日本經濟仍處于停滯狀態,大大減少了對拉美國家的出口產品需求,從而導致拉美出口急劇下降,并嚴重影響該地區各國的經濟發展。其次,美國"9·11"事件使拉美經濟雪上加霜。"9·11"事件對拉美經濟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其中同美國保持最為密切貿易關系的墨西哥和中美洲國家,以及以旅游業為主的加勒比國家受到的負面影響最大。此外,沉重的外債負擔制約著該地區經濟的發展。目前,拉美國家外債已超過7500億美元,每年用于支付外債的資金就近1500億美元,相當于本地區年外貿收入的三分之一。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長波分析論文

前四次世界經濟長波的簡要回顧

原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1925年提出的經濟長波理論,把經濟長波分為上升期和下降期兩個階段,每一階段分別為2030年。盡管此后長波理論各學派對經濟長波不同階段的劃分及其作用有不同的觀點,但從18世紀末以來出現的四次經濟長波中我們可以發現歷次經濟長波上升期都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

第一次世界經濟長波上升期出現在1795至1825年。在此次上升期中,發端于英國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基礎技術創新,推動了紡織和運輸等新興產業的出現,在這些新興產業中紡織業增長最快,成為當時最為成熟的產業。由于生產力變革首先發生于英國,英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并迅速成為當時的世界經濟中心。

第二次世界經濟長波的上升期出現在1850至1873年。冶金技術的發明和應用使當時的英國率先進入鋼鐵時代,鋼鐵制造業的比重大幅攀升,成為推動當時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行業。隨著世界產業結構空間布局的進一步調整,產業現代化運動在世界許多國家興起,一些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先后實現了經濟起飛,在這次上升期中美國是最大的受益國,其經濟實力接近并超過英國,世界經濟重心由英國向美國轉移,世界經濟格局也由此發生重大轉變。

第三次世界經濟長波上升期出現在1890至1913年。電氣、汽車制造等技術的創新不僅使電氣、汽車和化學工業快速發展,而且也推動了工業化國家產業的升級,并最終把汽車工業培育成當時的主要產業。產業結構變化導致企業組織形式發生改變,壟斷財團成為當時企業主要的組織形式,壟斷財團的出現標志西方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美國最早進入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時代,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在美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下,特別是隨著技術和產業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國家的轉移,加拿大、日本和德國等歐洲國家也進入資本主義重工業和化學工業發展時期。

第四次世界經濟長波的上升期發生在1945至1973年。這一時期科技創新來源于更多的領域,電子計算機、生物、航天和新材料等領域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促進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品向“高、精、尖”和“輕、小、薄”方向發展。在西方工業化國家相繼進入國家壟斷時,世界經濟重心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美、日、歐”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初步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走上經濟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同時,根據此次經濟長波上升期世界經濟的發展特點,適時地制定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經濟騰飛,成為新興的工業化國家。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對外失衡分析論文

1世界經濟失衡的概念

關于世界經濟失衡的確切定義,迄今為止尚未形成一種大家一致認同的看法。但是這個問題對于我們的研究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界定清楚其定義,才能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解決方式。我們首先就需要了解均衡的概念。在已有的經濟學文獻中,關于經濟均衡至少有兩點為人們所熟悉:第一個含義是指市場均衡,即在市場上供求均衡;第二個含義是指經濟處在一種不再存在一種內在變化傾向的穩態。基于這兩點共識,我們所定義的失衡是這樣一種概念:首先,經濟失衡所指的是一種由供求不平衡而造成的市場無法出清的狀態;其次,從長期來看,經濟失衡又意味著動態的不平衡,即在經濟體系中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并且是具有持久性的打破經濟趨于平衡的力量。所以研究經濟失衡問題,既要分析形成失衡的原因,又要分析形成這種原因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即是可持續的還是不可持續的。如果造成失衡的原因是長期的,則失衡將是可持續的,反之如果原因是短期的,則失衡將是可以消除的。

2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分析

造成今日世界經濟失衡的短期原因,或者說觸發機制,在很大程度上還與兩個左右著世界經濟增長的國家高度相關。這兩個世界大國就是連續多年存在巨額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且有繼續增加之勢的美國和既有內部經濟失衡又有外部經濟失衡的中國。這兩個國家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之所以巨大,就是因為它們分別是發達和發展中國家中經濟總量最大和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并且,更為主要的是,由這兩個國家通過分工、貿易和投資所形成的世界分工與貿易結構幾乎決定著其他國家在國際分工和貿易中的地位。因此,一旦中美這兩個國家的內部經濟或者對外經貿關系出現失衡,那么世界經濟的失衡就將在所難免。為了分析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本文從中國自身入手,借以拓展到美國在這一系統中的作用,希望能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貌的效果。

2.1數據分析

自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穩定、快速增長,GDP平均增長率高達10%以上。與此同時,國際收支順差持續大幅度增加,外部經濟出現了嚴重失衡。如表顯示,貿易收支順差急劇增長,從2000年的241.1億美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954.6億美元,平均每年增加748.1億美元。值得指出的是,從2005年起貿易收支順差出現了猛增態勢,2008年高達2954.6億美元,而2009年1—3月就已達到623.4億美元。2000—2009年期間,外商直接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貿易收支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流入造成外匯儲備余額迅速增加,從2000年的1655.7億美元快速增加到2008年的19460.3億美元,2009年3月已高達19537.4億美元,是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中心轉移論文

本文指出,與世界經濟中心國資源互補、經濟規模大的國家,經濟增長潛力較大,甚至可能成為新的世界經濟中心國。二次世界大戰前,世界經濟中心國英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美洲則土地資源豐富,兩者資源互補。美洲與英國因而有大量的互補型貿易,經濟得以迅速增長。美洲中,美國經濟規模最大,產品成本更低,國內貿易更發達,得以取代英國,成為新的世界經濟中心國。二戰后,東亞和東南亞勞動力資源豐富,與美國豐富的土地資源互補,對美出口蓬勃發展,經濟飛躍。亞洲中經濟規模最大并推動出口的日本、中國,先后成為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中國國內潛在市場龐大,與世界經濟中心國(美國)的貿易和自身經濟有持續發展的巨大潛能。與往日美國追超英國的情況相似,中國有可能逐步成為亞洲經濟的發動機,并首先在經濟總量、然后其他方面超過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經濟中心。

不過,中國必須深化政府管理與企業產權的改革,建立統一市場、企業治理結構、健康的金融體系、政府良治、合理再分配與民主機制以及良性的中央與地方關系,維持政治穩定,鼓勵科技開發和創新。只有這樣,中國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和發展趨勢,成為亞洲的“北美”,而不是亞洲的“拉美”。

與貿易有關的經濟學理論主要是資源稟賦、規模經濟、出口帶動增長這三大理論。瑞典學者赫克歇爾和奧林建立了著名的資源稟賦理論(factorendowmenttheory)(HeckscherandOhlin,1991)。該理論指出,生產和貿易中,各國用己之富,換己之缺,互通有無。在赫克歇爾和奧林看來,生產要素可分勞動力、資本和土地三種,當然也可以分成更多種。一國會用它最豐富的生產要素制造和出口產品,從它國換取它缺乏的生產要素所制成的產品。如一個勞動力資源豐富而土地和資金短缺的國家,會專門生產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將產品出口他國,換取土地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品。

迭爾多夫(Deardorff)指出,即便在關稅和運輸成本存在的情況下,資源稟賦理論仍然有很強的說服力。然而,利昂提夫(Leontief)卻對資源稟賦理論提出了疑議。人們本認為美國是個資本資源豐富的國家。他發現,美國進口商品中的資本含量比出口更重。這就是所謂的利昂提夫之謎。但是,利瑪(Leamer)認為,利昂提夫的結論是錯誤的,因為他只是簡單地比較美國進口出口產品中資本與勞動力的比例。利瑪重新分析利昂提夫的數據,發現美國屬于資本密集型國家。利瑪通過對資源稟賦理論所做的最系統和仔細的經濟計量檢驗,證明該理論是正確的(Leamer,1984)。

近年來,西方經濟學家發展出新的貿易理論。他們意識到,規模經濟大,可帶動國內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克魯曼(Krugman,1979)指出,貿易可幫助公司擴大生產,降低每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成本),增加利潤。馬庫森(Markusen)認為,跨國公司可在全球范圍劃分工種。這樣,可避免在各國建立相同的工廠,造成無謂的重復投入和效率的低下。這種內在的規模經濟,可帶動貿易與增長。在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外在的規模經濟同時會起作用。在大國,公司可擁有巨大的市場,降低運輸成本;隨著公司數目增加,為公司提供服務的企業就可降低其服務價格。在規模經濟的作用下,大國如能保持經濟開放,則可享受低的單位成本,其出口產品價格更低,因而出口的競爭力則更強。與此同時,其巨大的國內市場也可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西方學者弗蘭考爾(Frankel)和柔馬(Romer)通過對98個國家進行計量研究,發現在控制國際貿易這一變量(因素)后,人口較多、地域較大的國家人均收入較高。

近幾十年來,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理論已為西方經濟學界所普遍接受。該理論認為,貿易可對經濟帶來多重好處。第一、出口可帶動生產的擴大,提高國民收入。貿易的結果,參預的雙方生產能力上升,消費產品總量增加,國民收入增長。貿易還有助于合理地分配資源,帶動產業的升級換代。第二、貿易促進創新、就業、儲蓄、投資,提高生產力、技術、勞動技能、經營水平、創業精神,誘導民眾消費。這些影響會對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外在效應(positiveexternalities)。第三、貿易有助于外資的流入。外來投資可利用當地的豐富資源稟賦(如廉價的勞動力),制造產品,然后出口或內銷。這樣一來,生產擴大,就業機會增加。第四、政府為了保證出口的持續增長,要采取有效率的政策,以此可減小尋租活動。對世界許多國家的實證研究證明,貿易較多的國家增長較快(MichalopoulosandJay,1973)。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論文

1月5日,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行的“2005年世界經濟與全球政治形勢會”上,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了“2004~2005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的課題報告。

報告指出,2004年全球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經濟增長率高于20世紀90年代高速增長時期的平均水平,創造了過去20年來的最高記錄。報告同時指出,受周期發展的制約和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會明顯放緩,但仍能保持適中的速度,預計在4.3%左右。

一、主要發達國家經濟的增長趨勢

報告顯示,2004年美日歐三大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經濟增長勢頭強勁,歐元區經濟增長率相對較低。2004年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增長率分別可達到4.3%、4.5%和2.0%。其中,日本經濟承接上年度經濟增長的勢頭,多年來增長速度第一次有可能接近美國。

就經濟增長的貢獻因素來看,美日歐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消費和投資,但受就業市場的影響,第二季度消費需求增長緩慢,對增長的貢獻度大幅下降。由于貿易收支狀況的持續惡化,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為負。日本經濟在繼續依賴外需拉動的同時,消費開始成為增長的重要動力,政府支出的作用逐漸淡出。

報告預測,2005年三大經濟體的基本增長態勢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只是要比2004年的增長率有所降低。根據多數國際組織的預測,美國的增長率為3.4%~3.5%,日本的增長率為2.2%~2.3%,歐元區的增長率為1.9%~2.2%。其中,下調幅度最明顯的是日本,,相反,歐元區經濟基本上能夠繼續維持2004年的增長水平。

查看全文

世界經濟蕭條論文

在談論全球化時,我們常常注意到一種貌似中立的觀點,即,全球化雖然會帶來兩極分化,但卻能使世界經濟增長,因此只要注意更加公平的財富分配,全球化將給所有人都帶來好處。然而,在我看來,全球化不但會造成全球兩極分化,而且會使世界經濟衰退。在本文中,我將試圖闡述以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資本流動自由化為核心的全球化如何導致世界市場需求萎縮,進而使世界經濟全面衰退的歷程。本文還進一步論證,未來十年將是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十年,其烈度將超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以2000年4月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崩盤為標志,大蕭條已經到來。本文的觀點是以對競爭和危機關系的全新理解為基礎的。

一、競爭激烈導致經濟危機

在西方經濟學詞典中,沒有一個詞比競爭更好的了。完全競爭的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市場,可以實現帕累托最優,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經濟需要。在這一視野中,供給自動產生需求,或者說供給和需求自動平衡,經濟像一架精密的機器運行良好,不會產生經濟危機。

然而,事實上,競爭恰恰是危機的來源。歷史上每一次經濟危機的醞釀、爆發和解決過程,都是主導產業投資過度,競爭激化,以致主導產業原材料成本上升,產品價格下跌,利潤萎縮,大量企業破產倒閉,釀成危機。而隨著企業大量破產,加以新的主導產業的出現,或新的市場的開發,市場重新供不應求,同業競爭緩和,經濟危機才能得以解決。

競爭的核心是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個人或企業爭奪同一資源。在亞當·斯密開創的經濟學中,追逐個人利益最大化將自動導致社會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爭奪同一資源如目標市場、待分配利潤、原材料等的競爭中,一方利益的最大化便是另一方利益的最小化,換成戲劇性的語言便是“你死我活”。因此,競爭也可以看作是戰爭的日常化。我們知道,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是雙方人員傷亡和武器損失最大的時候,相似地,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是各方利潤大量萎縮,企業大量破產倒閉的時候。然后優勝劣汰,在大量資源被浪費掉以后,剩余資源才被配置到競爭力最強而且最善于運用競爭謀略的企業或個人手中,該產業將形成相對壟斷格局。由于相對壟斷,企業的利潤率上升,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招工人數增加,并吸引新的競爭者來搶奪壟斷利潤,該產業將再一次出現生產過剩,競爭再度激化,產業再度陷入危機。就這樣,每一次危機結束,壟斷程度都將上升,壟斷范圍都將擴大。事實上,二百多年經濟競爭的結果,是《財富》雜志500強在世界范圍內壟斷了煤、石油、鋼鐵、汽車、飛機、船舶、化工、機床、發電設備、半導體、計算機、軟件、電信、傳媒等各主要行業。最近十多年來,在發達國家出現了所謂強強聯合的大規模兼并潮,以案值3500億美元的美國在線購并時代華納案為最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產業陷入危機并不意味著全局的經濟危機,反過來,全局經濟危機也不意味著任何一個產業都陷入危機。但是,一旦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如十九世紀初期的紡織業,十九世紀中后期的鐵路,二十世紀初期的汽車、化工,二十世紀后期的半導體和計算機、電信等,陷入危機,則常常意味著全局性的經濟危機。那些非主導的產業在某個局部地區陷入危機,例如紐約的旅館業,或東京某區的餐飲業,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也可能因為投資過剩、競爭激化而陷入危機。在經濟危機時期,某些新的產業可能在悄悄生長,例如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美國鐵路危機導致全局經濟危機時期,石油工業卻由于洛克菲勒完成托拉斯化而利潤豐厚。

查看全文

小議當前世界經濟現狀及趨勢

一、美、歐、日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

因此,美國已經持續了10年的經濟增長和“一高兩低”的經濟狀況不會無限期延續下去,經濟周期的變形不等于經濟周期的消失。實際上,從2000年下半年起,美國GDP增長的速度就放慢,2001年第一季度雖然仍有1.3%的增長,第二季度卻急劇下滑,第三季度急劇滑落至-1.1%,這是自1993年第一季度以來美國經濟首次出現萎縮,也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大的下滑降幅。

盡管目前美國經濟面臨著諸多矛盾和缺陷,但由于美國占據著多項高科技,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制高點,再加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宏觀政策調控更趨成熟,美國又具有優于其他國家的資源優勢、市場優勢、金融優勢、地緣經濟優勢,以及靈活的企業機制和較強的對外轉移危機的能力等,預計美國經濟將于2002年后復蘇。

2.日本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

二戰后,日本經濟經歷了恢復時期和20年的高速增長,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業的總體競爭力一度超過美國,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由20世紀50年代初約相當于美國的6%上升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然而正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高峰的同時,其經濟泡沫也達到了頂點。泡沫經濟的崩潰使得在此之前大量貸出資金的日本銀行陷入巨額壞賬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并使日本經濟在90年代以低于美國經濟增長率2個百分點的劣勢陷入經濟停滯,這是日本戰后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查看全文

淺談疫情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的沖擊

摘要:肺炎疫情產生兩波沖擊,第一波主要沖擊中國經濟;全球大流行后,對歐美主要發達經濟體形成第二波沖擊。疫情不僅從需求和供給兩端沖擊中國和世界經濟,而且帶來全球生產體系停擺,要素流動阻斷,產業鏈和供應鏈斷裂,經濟活動休克,全球經濟將大概率陷入衰退,并對中國經濟形成負反饋影響。我國應利用好兩波沖擊的時間差,將應對疫情的短期政策調整為中期的一攬子方案,政策重心也要從復工復產等供給端為主轉向促進擴大國內需求等需求端政策為主。

關鍵詞:疫情沖擊;中國經濟;世界經濟;政策展望

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造成百年一遇的大沖擊,其影響堪比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29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同于傳統的外部沖擊,疫情不僅從需求和供給兩端沖擊中國和世界經濟,而且帶來全球生產體系的停擺、要素流動的阻斷、產業鏈和供應鏈斷裂、經濟活動的休克,甚至還會在主要經濟體之間形成負反饋循環。從全球范圍看,疫情的第一波主要沖擊中國經濟,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將大概率出現改革開放后從未有過的負增長,后續影響還將持續到第二季度。隨著2020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大流行,疫情迅速向全球擴散,形成第二波沖擊,歐美主要發達經濟體都未能幸免,并將反饋影響到中國經濟。現在正處在第一波沖擊向第二波沖擊轉換過程中,全球經濟在2020年上半年將大概率陷入衰退,全年能否保持正增長,將取決于全球主要經濟體能否攜手共同應對。應對這場大沖擊,需要超常規手段和政策工具,需要將短期政策與中期方案結合起來,需要全球主要經濟體攜手合作。

一、疫情的第一波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初,隨后迅速擴散到全國。2020年1月23日武漢開始封城,2月中旬中國疫情開始從高峰回落,3月后得到控制。可以說,中國用3個月時間控制住疫情,但也付出了巨大成本和代價。這次疫情相比較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傳染性更強,波及范圍更廣,采取管控措施力度更大,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和影響不僅大于2003年“非典”,也要大于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疫情對我國的需求和供給都造成巨大沖擊。從需求端看,2020年前2個月份消費、投資均下降20%以上,出口按美元計價下降17.2%,貨物貿易由2019年同期順差414.5億美元轉為逆差70.9億美元。從供給端看,2020年前2個月工業增加值下降13.5%,服務生產指數均下降13%,相對于需求端,供給端短期所受沖擊相對較小,但中期因供應鏈紊亂面臨的挑戰更大。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沖擊和影響超過預期。企業復工復產后,員工到崗率逐步回升,但上下游企業復工參差不齊,加之貨物運輸不暢等原因,勞務鏈、產業鏈、供應鏈還在恢復之中,經濟循環仍然不暢,復工不達產的現象還較為普遍。與此同時,國際航空客運萎縮造成客機腹艙貨運大幅下降,已經影響到我國產品出口和國際供應鏈的正常運轉。疫情在全球擴散后,國際上疫情最嚴重的主要是歐美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是中國中間品和資本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國,這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斷或產業鏈斷裂,對我國制造業和經濟將造成新的沖擊。疫情對其他領域的后續影響也需要高度關注。一是就業壓力明顯增大。在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情況下,企業減員壓力增大,加之部分小微企業停產或倒閉的風險上升,就業形勢更為嚴峻。2020年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至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分別比2019年12月份上升1個和0.5個百分點。疫情對就業的沖擊,將使低收入人群面臨更多困難。二是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擴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收縮,地方政府收入銳減,而應對疫情的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缺口將迅速擴大,而且難以隨著疫情結束而迅速彌合。三是金融體系風險上升。債務違約增多,銀行體系不良率上升,中小銀行風險加劇,股市下跌可能再次引發股票質押融資風險,資本外流壓力增大。現在,幾乎所有研究團隊都在大幅修正對中國經濟2020年一季度和全年經濟增速的預測。原先的預測大都基于疫情主要沖擊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不會構成系統性影響。隨著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和蔓延,考慮到歐美主要經濟體產業鏈、供應鏈斷裂,甚至陷入嚴重的經濟衰退,并對中國經濟形成負反饋影響,對中國經濟一季度和全年經濟增長預測都作出較大幅度的向下調整,這也是疫情在全球擴散后邏輯推演的必然結果。根據2020年前2個月的統計數據推算,一季度GDP增長速度大約在-5%~-10%之間。由此推算,全年經濟增長大致在3%~3.5%,增長曲線大致是一個“不對稱的U型”。但經濟反彈出現在什么時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球疫情能否在二季度得到控制。如果全球經濟出現嚴重衰退,并負反饋影響到中國經濟,中國經濟全年增長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二、疫情的第二波沖擊:世界經濟大概率陷入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