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關系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08:24:2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生產關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生產關系研究論文
一、生產關系可分為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兩個層次
1.社會經濟關系,就是反映社會經濟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生產始終是“在一定社會形式中并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90頁),因而人們在生產中必然發生構成這種社會形式的獨特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的實質和基礎是所有制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成果的分配方式。正是這類經濟關系決定了生產的目的,即生產是為誰的利益進行的,決定了社會的階級結構。每一種社會制度都有它固有的與其他社會制度相區別的社會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構成了該社會經濟制度的質的規定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斯大林指出,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完全以生產關系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由此確定了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五種社會經濟關系,規定了五種社會形態。
2.組織經濟關系,就是在具體組織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反映在經濟運行、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它說明的是各種生產要素相結合的具體形式和特點,如勞動的分工、專業化和協作,企業的經營形式和管理方法,調節經濟運行的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等。這類經濟關系,一方面是適應生產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制度之中,顯示出超越社會經濟關系的某種共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受到社會經濟關系的制約,因而必然要反映和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成為社會經濟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生產關系(經濟)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以及在這些活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共性,生產資料所有制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
二、生產關系兩層次的區別和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二者的區別:不同的社會經濟關系是不同的社會經濟形式在經濟上的質的規定性,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根本區別之所在;組織經濟關系的許多內容往往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共同性。
2.二者的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是密切聯系的,兩者是一種從屬關系。社會經濟關系反映的是社會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組織經濟關系反映的是人們在具體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相互關系。前者是決定性的,后者是從屬性的,是前者的具體實現形式。
淺析生產關系兩層次
一、生產關系可分為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兩個層次 1.社會經濟關系,就是反映社會經濟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生產始終是“在一定社會形式中并借這種社會形式而進行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90頁),因而人們在生產中必然發生構成這種社會形式的獨特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的實質和基礎是所有制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成果的分配方式。正是這類經濟關系決定了生產的目的,即生產是為誰的利益進行的,決定了社會的階級結構。每一種社會制度都有它固有的與其他社會制度相區別的社會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構成了該社會經濟制度的質的規定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斯大林指出,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完全以生產關系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由此確定了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五種社會經濟關系,規定了五種社會形態。
2.組織經濟關系,就是在具體組織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過程中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這類經濟關系反映在經濟運行、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它說明的是各種生產要素相結合的具體形式和特點,如勞動的分工、專業化和協作,企業的經營形式和管理方法,調節經濟運行的計劃手段和市場手段等。這類經濟關系,一方面是適應生產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制度之中,顯示出超越社會經濟關系的某種共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受到社會經濟關系的制約,因而必然要反映和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成為社會經濟關系的具體實現形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生產關系(經濟)是指在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進行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以及在這些活動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共性,生產資料所有制體現社會經濟關系的特點和要求。
二、生產關系兩層次的區別和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二者的區別:不同的社會經濟關系是不同的社會經濟形式在經濟上的質的規定性,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根本區別之所在;組織經濟關系的許多內容往往是不同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顯示出它們之間的共同性。
2.二者的聯系: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是密切聯系的,兩者是一種從屬關系。社會經濟關系反映的是社會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組織經濟關系反映的是人們在具體的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相互關系。前者是決定性的,后者是從屬性的,是前者的具體實現形式。
三、正確理解生產關系兩層次的意義 1.有助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兩個基本點”的內在統一性?!皟蓚€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區別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從經濟上來說,它體現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反映社會制度本質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等。我們的改革(開放也是改革)是改變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體制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對象和內容是在具體的經濟運行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所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是兩個層次的問題,非但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進的。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改革開放規定了正確的方向,是改革開放得以健康順利發展的保證;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有助于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梢姡智迳a關系兩層次,有助于我們從根本上理解“兩個基本點”之間的內在統一性。
2.有助于我們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在社會經濟關系上,生產資料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勞動過程是平等關系還是雇傭關系,分配過程中是按勞分配還是剝削關系,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是根本對立的。因此,過去我們對資本主義持全盤否定的態度。但是,在組織經濟關系上,資本主義國家中的諸多方面,如經營方式、管理方法等,反映的是社會化生產一般規律和商品經濟運行的共同要求,不是資本主義特有的,而是不同社會共有的。因此,社會主義可以利用、學習資本主義先進的技術、科學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方法??梢姡奄Y本主義生產關系區分為社會經濟關系和組織經濟關系兩層次,有助于我們辯證地看待資本主義。
經濟制度與生產關系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生產方式交易費用
論文摘要:本文擬從經濟制度和生產關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過馬克思主義和制度主義的研究方法對二者關系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得出結論:經濟制度對于生產關系的形成、運行和變革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生產關系也對經濟制度起著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一、制度、經濟制度、生產關系
“制度”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含義: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二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西方制度經濟學者所認同的制度含義與前者相似。
凡勃倫提出:“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某些關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康芒斯認為,所謂制度無非是集體行動控制個人行動的一系列行為準則或規則(1934)。舒爾茨說:“我將一種制度定義為一種行為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社會、政治及經濟行為?!敝Z思則認為制度是“規范個人行為的規則”。其它一些制度經濟學家對制度的定義也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可見,在制度學派看來,制度無非是約束和規范個人行為的各種規則和約束。那么所謂經濟制度,就是在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約束和規范個人行為的規則。
通過更深人探討,筆者認為制度實為一種具有執行力,即有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協調機制,它在交易中發揮著對權利分配和義務分攤的指導作用。換言之,雖然制度類型眾多,種類繁復,但究其本質都是交易中具有執行力的指導交易主體間利益分配和交易費用分攤的協調保障機制,其差別只在于協調對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煤田地質與安全生產關系研究
地質構造對煤層自燃的影響
1.裂隙對煤層自燃的影響煤層中的裂隙主要是內生裂隙和外生裂隙。內生裂隙:煤層在煤化作用過程中因成煤物質結構、構造等的變化而產生的裂隙,一般面平且直,一般不切入到其它煤層中。外生裂隙:煤層形成后,由于區域構造變動而在煤層中發育的裂縫。通常成組出現,方向性明顯,裂隙面較平直,延伸遠,可切入其它煤層,甚至煤的頂底板巖層。裂隙影響煤層的供氧條件,它們的存在可以增大煤氧接觸面積,從而導致煤層自燃初期的低溫氧化階段順利進行。2.孔隙對煤層自燃的影響煤層中的孔隙主要是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原生孔隙:煤層在沉積時,沉積物顆粒之間生成粒間孔和植物各組織內部的胞腔,共同組成煤層的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煤層在煤化作用過程中,原生礦物結晶溶蝕而形成的孔隙,因淋濾、溶蝕等作用形成的粒間孔隙,以及煤化作用過程中因甲烷等氣體的逸出而留下的孔隙等,共同組成煤層的次生孔隙。一般來說,煤中的孔隙越多,氧氣越容易進入,煤氧接觸面積越大,越容易氧化升溫直至自燃。煤的孔隙會隨著煤化作用加深而不斷減少,煤級較高的煤中原生孔隙基本消失,這就可以解釋變質程度低的煤比變質程度高的煤更容易自燃,就是因為變質程度低的煤孔隙度要大于變質程度高的煤,從而使氧氣更容易進入到煤層中,增大了煤氧接觸的面積。3.褶皺對煤層自燃的影響褶皺通過控制煤層氧化釋放出的熱量的運移方向和聚集狀況來影響煤層的自燃。在背斜位置,煤層低溫氧化釋放出的熱量就會運移到背斜的核部,如果核部的煤層頂板是滲透性較差的泥巖、頁巖,那么核部處就會集聚大量的熱量,從而使煤體溫度升高,繼而發生自燃。在向斜位置,煤層中集聚的熱量向上擴散,一般不會在核部周圍發生自燃。另外,倒轉褶皺可以使煤層厚度變大,有利于熱量的集聚,并且增加了燃燒物質的數量,容易誘發大規模的煤層自燃。2.4斷層對煤層自燃的影響在沒有受到采動影響的煤層中,斷層的數量、規模、性質和走向對煤層通氣供氧影響很大,直接影響到煤層的自燃。煤層自燃后,火焰蔓延的方向受斷層的性質和斷距大小的影響。在正斷層位置,煤層被斷開,阻止了火焰向煤層深部蔓延。當火焰蔓延到正斷層處時,由于煤層已經被斷層切斷,火焰在此結束蔓延趨勢。當正斷層完全切斷煤層時,斷層位置成為天然的防火墻。在逆斷層附近,一旦斷距較小,就會使煤層發生重復,煤層厚度增大,而厚度又是煤層自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煤層自燃會在逆斷層處發展和蔓延。當有多個煤層且間距較小時,斷層的存在則會引起不同煤層之間的煤火相互貫通,燃燒煤層可導致不同層的煤燃燒。另外,由于斷層的存在,使得在選擇開采方法時必須采取工作面過斷層的種種措施,從而嚴重影響采煤和掘進的速度,給采空區中遺煤的自燃爭取了時間,加大了自燃的幾率。
煤田地質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機兩者的合理結合才能產生最佳的物質生產資料。所以說,有了生產,就會有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管理是一項多學科的系統工程,它包含著政策、法令、規程、組織、技術等綜合管理內容,充分地運用和執行就能在經濟工作中產生效益。目前,煤田地質隊伍在走向社會地質市場、多種經營中,往往忽視了安全生產管理和作用,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煤礦的開采深度的增加,地質條件更加復雜。所以加強地質工作是煤礦安全的第一道保障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通過地質工作對井下的危險性有效的預測提高安全保障。
本文作者:邱龍嬌工作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經濟體制改革實踐與生產關系理論 ——重釋馬克思的交往形式理論
【正文】
中圖分類號:F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5293(2000)03—0092—08
經濟體制改革實踐向傳統的生產關系理論提出了如下問題:(1)具體勞動過程中的生產組織形式屬于不屬于生產關系的內容?(2)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產品交換形式,具體地說,市場經濟體制反映的是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生產關系?(3)生產組織形式、產品交換形式和生產資料的占有與勞動產品的分配形式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又是如何的,它們怎樣有機結合成統一的生產關系體系?顯然要回答改革實踐提出的這些理論問題,首先必須對傳統生產關系理論的歷史局限性進行分析。
1
傳統生產關系理論主要指的是以斯大林對生產關系內容的分析為經典所形成的觀點。它通過哲學教科書的系統闡述和哲學工作者的廣泛宣傳,已變為我國社會的意識形態,也成為學術界的共同概念。這個理論的主要觀點是:把生產關系界定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物質關系。在分析生產關系的內容構成時,提出了“四環節說”和“三方面說”,以及把二者綜合起來的“三層次說”?!八沫h節說”是把馬克思分析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運轉過程中存在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當作構成生產關系的四個環節。其實應當是生產關系存在于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四個環節之中,至于存在于各個環節中的生產關系的內容到底是什么,這恰恰是需要揭示和說明的?!叭矫嬲f”是斯大林所做的揭示和說明,他把生產關系概括為三個方面:“(一)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三)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1](P594)。哲學教科書在系統闡述這個觀點時,把馬克思關于生產過程的“四環節說”與斯大林關于生產關系的“三方面說”綜合在一起,把生產關系的內容構成表述為三個層次: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系;產品分配關系以及它所直接決定的消費關系。在生產關系的復雜體系中,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決定的方面,是生產關系的基礎。
從以上所陳述的觀點可以看出,傳統生產關系理論存在著兩個局限性:第一,這種理論把生產關系僅僅理解為是一種物質利益分割關系,而排除了對其他關系的考慮,至少是忽視了生產過程中人與人所結成的其他社會性的物質關系。應當說在以階級斗爭為綱,以社會革命為主要任務的歷史階段,把生產關系理解為物質利益分割關系不但是十分自然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以生產斗爭為核心,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改革實踐中,這種理論卻陷入了解釋困境,暴露出其明顯的歷史局限性。例如,我們在農村搞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散了“一大二公”的組織。對于這件事情傳統生產關系理論的解釋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使用土地的自主權,并把分配成果同自己的勞動直接掛鉤,一句話就是物質利益關系的調整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只是最表層的解釋,從深層看,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組織形式更適合以手工工具為代表的農業生產力狀況,也更適合那時中國多數農民個人的活動能力。因此,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不僅指物質利益分割關系要適合,而且還包括生產組織形式也要適合。
經濟基礎統治地位管理論文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內含著一個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和前提,即確認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意味著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基礎不只是指占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同時也還包括著不占統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十五大報告的這一重要思想,作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概括和總結,從理論上也就確認了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這就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將經濟基礎界定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傳統觀點。實踐和理論都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對經濟基礎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刻反思,正視對其提出的挑戰,確立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
一、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別
何為經濟基礎?傳統觀點認為,是在一定社會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譬如,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照此推論,非公有制經濟不僅不屬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反而是其對立物和異己力量。因此,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中,也就難免不將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視為資本主義經濟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卻是不正確的。應當看到,經濟基礎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并不是等同關系,在一般意義上兩者之間只是一種包含關系,前者包括著后者,但不能將前者歸結為后者,當然,這并不否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經濟基礎中根本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在傳統的觀點看來,經濟基礎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各社會形態的性質?!睔v史唯物主義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其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的,而經濟基礎的性質則又是由其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所決定。在明確了它們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我們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是正確的。但卻不能因此就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傳統觀點之所以拒絕承認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是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的,若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納入經濟基礎范疇,那就會影響、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從而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或推論是沒有根據的。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這并不會影響、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這一基本關系或原則。根據唯物史觀,上層建筑的性質的確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但就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而言,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獨立地對上層建筑性質起決定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獨立決定,那么一個社會同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生產關系,這樣上層建筑的性質將如何確定?應當看到,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直接決定的是經濟基礎的性質,進而才是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了上層建筑的性質。當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時,這實際上是在表明,這一生產關系的“統治地位”是以相對于同時并存的處于從屬地位的生產關系而確定的,它是以經濟基礎或者說是以同時并存的各種生產關系“代表”的身份決定上層建筑性質的。否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也就不能以“統治地位”的身份出現。在這里,“統治地位”正體現在它對經濟基礎性質的“統治”上。我們說,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從而不能決定社會形態的性質,這并非因為它不屬于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它在經濟基礎中不占統治地位。由此可見,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樣一種內在聯系決不意味著經濟基礎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一種生產關系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同時并存的不同形式生產關系之間,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較而體現出來的,這種比較不是在經濟基礎之外,而是在經濟基礎內部或本身不同組成部分之間進行的比較。所謂“經濟基礎是指社會的生產關系”,這只能理解為,一種生產關系當它一經產生作為生產關系而存在時,它同時相對于上層建筑也就作為其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確立自身經濟基礎地位之后的另一個問題。就經濟基礎意義上,硬要給生產關系加以“占統治地位”的限定,這豈不是畫蛇添足!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夠決定經濟基礎的性質,這是兩個既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不同問題,不可混同。一個社會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這只是在經濟基礎內部作為生產關系在地位和作用大小上的區別,而決不是經濟基礎與非經濟基礎之間的區別,決不是具有經濟基礎地位與不具有經濟基礎地位的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同時并存的占統治地位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內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根據唯物辯證法關于一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原理,當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時,由于它在經濟基礎內不占統治地位,不是經濟基礎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既不能改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也不能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所以,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并不會被改變,在此基礎上所決定的上層建筑的性質,仍會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保持一致。這就如我國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同時承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鼓勵其發展,而這并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性質一樣。因此,在堅持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這一關系時,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必要非要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
其次,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別。傳統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另一理由是,“只有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看作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才能確定該社會的性質,才能把一個社會形態與另一個社會形態區別開來?!毖酝庵饩褪钦f,若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那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或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之間就沒有質的區別了,人類歷史就不再有時代、性質的不同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從思想方法上說,要么是過高地估計或夸大了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作用,將其作用提高到了可以改變經濟基礎性質的程度;要么是低估或縮小了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主導決定作用,似乎是只有當它獨立存在時才可能顯示或保持其統治地位。若真是這樣,其實際情況也許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某種生產關系本不配占統治地位,那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倒是應該占統治地位。
誠然,經濟基礎是從質上區別不同社會的重要方面,譬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這種特殊性顯示著不同社會質的區別。那么,一個社會要體現出其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要使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在質上區別開來,是否必須將經濟基礎歸結于或凈化為這一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若是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包括在經濟基礎之內,是否就會改變這一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就會抹殺或湮沒不同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而不能再將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無論是否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它都不會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不可能具有抹殺不同社會質的區別的作用和能力,這也正是它之所以不占統治地位的基本表現。一個社會究竟存在哪些形式不同的生產關系,將形成怎樣的經濟結構,何者占統治或從屬地位,歸根到底要由這個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及其發展要求所決定。但一種生產關系不占統治地位,這并不表明它不是經濟基礎。我們說,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分開來,這僅僅是因為這些生產關系不能決定經濟基礎的基本性質,而決不意味著這些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本身不屬于社會經濟基礎的范疇。應當看到,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否在其中占統治地位,起到從質上區分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兩個雖有聯系但又是不同的問題。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這是它相對于上層建筑的關系而言的。一定生產關系的產生和存在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只要它客觀存在著,那就必然要對上層建筑起決定作用,不論是否占統治地位,這并不影響它是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但是,一種現存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能否具有從質上區別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相對于經濟基礎中其他生產關系的關系而言的,結果如何,這就看它在與同時并存的其他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能否占統治地位,能夠發揮多大作用。使事物相互區別開來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對于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的或同時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之間,重要的不在于有哪些生產關系,而在于這些生產關系中是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特殊性主要就表現在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不同,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才使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至此,必然的邏輯結論只能是: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的,不是在于只有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才是經濟基礎,而是在于由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例如,使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區別開來的,不是因為只有公有制才是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在由公有制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構成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中,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
經濟基礎與統治地位分析論文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內含著一個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和前提,即確認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意味著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基礎不只是指占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同時也還包括著不占統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十五大報告的這一重要思想,作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概括和總結,從理論上也就確認了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這就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將經濟基礎界定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傳統觀點。實踐和理論都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對經濟基礎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刻反思,正視對其提出的挑戰,確立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
一、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別
何為經濟基礎?傳統觀點認為,是在一定社會形態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譬如,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照此推論,非公有制經濟不僅不屬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反而是其對立物和異己力量。因此,在發展社會主義經濟中,也就難免不將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視為資本主義經濟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卻是不正確的。應當看到,經濟基礎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并不是等同關系,在一般意義上兩者之間只是一種包含關系,前者包括著后者,但不能將前者歸結為后者,當然,這并不否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經濟基礎中根本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在傳統的觀點看來,經濟基礎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各社會形態的性質?!睔v史唯物主義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其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的,而經濟基礎的性質則又是由其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所決定。在明確了它們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我們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是正確的。但卻不能因此就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傳統觀點之所以拒絕承認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是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的,若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納入經濟基礎范疇,那就會影響、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從而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或推論是沒有根據的。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這并不會影響、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這一基本關系或原則。根據唯物史觀,上層建筑的性質的確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但就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而言,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獨立地對上層建筑性質起決定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獨立決定,那么一個社會同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生產關系,這樣上層建筑的性質將如何確定?應當看到,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直接決定的是經濟基礎的性質,進而才是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了上層建筑的性質。當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時,這實際上是在表明,這一生產關系的“統治地位”是以相對于同時并存的處于從屬地位的生產關系而確定的,它是以經濟基礎或者說是以同時并存的各種生產關系“代表”的身份決定上層建筑性質的。否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也就不能以“統治地位”的身份出現。在這里,“統治地位”正體現在它對經濟基礎性質的“統治”上。我們說,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從而不能決定社會形態的性質,這并非因為它不屬于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它在經濟基礎中不占統治地位。由此可見,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樣一種內在聯系決不意味著經濟基礎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一種生產關系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同時并存的不同形式生產關系之間,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較而體現出來的,這種比較不是在經濟基礎之外,而是在經濟基礎內部或本身不同組成部分之間進行的比較。所謂“經濟基礎是指社會的生產關系”,這只能理解為,一種生產關系當它一經產生作為生產關系而存在時,它同時相對于上層建筑也就作為其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確立自身經濟基礎地位之后的另一個問題。就經濟基礎意義上,硬要給生產關系加以“占統治地位”的限定,這豈不是畫蛇添足!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夠決定經濟基礎的性質,這是兩個既有聯系但又有區別的不同問題,不可混同。一個社會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這只是在經濟基礎內部作為生產關系在地位和作用大小上的區別,而決不是經濟基礎與非經濟基礎之間的區別,決不是具有經濟基礎地位與不具有經濟基礎地位的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同時并存的占統治地位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內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根據唯物辯證法關于一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原理,當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時,由于它在經濟基礎內不占統治地位,不是經濟基礎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既不能改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也不能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所以,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并不會被改變,在此基礎上所決定的上層建筑的性質,仍會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保持一致。這就如我國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同時承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鼓勵其發展,而這并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性質一樣。因此,在堅持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這一關系時,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必要非要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
其次,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別。傳統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另一理由是,“只有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看作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才能確定該社會的性質,才能把一個社會形態與另一個社會形態區別開來。”言外之意就是說,若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那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或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之間就沒有質的區別了,人類歷史就不再有時代、性質的不同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從思想方法上說,要么是過高地估計或夸大了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作用,將其作用提高到了可以改變經濟基礎性質的程度;要么是低估或縮小了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主導決定作用,似乎是只有當它獨立存在時才可能顯示或保持其統治地位。若真是這樣,其實際情況也許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某種生產關系本不配占統治地位,那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倒是應該占統治地位。
誠然,經濟基礎是從質上區別不同社會的重要方面,譬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這種特殊性顯示著不同社會質的區別。那么,一個社會要體現出其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要使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在質上區別開來,是否必須將經濟基礎歸結于或凈化為這一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若是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包括在經濟基礎之內,是否就會改變這一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就會抹殺或湮沒不同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而不能再將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無論是否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它都不會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不可能具有抹殺不同社會質的區別的作用和能力,這也正是它之所以不占統治地位的基本表現。一個社會究竟存在哪些形式不同的生產關系,將形成怎樣的經濟結構,何者占統治或從屬地位,歸根到底要由這個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及其發展要求所決定。但一種生產關系不占統治地位,這并不表明它不是經濟基礎。我們說,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分開來,這僅僅是因為這些生產關系不能決定經濟基礎的基本性質,而決不意味著這些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本身不屬于社會經濟基礎的范疇。應當看到,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否在其中占統治地位,起到從質上區分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兩個雖有聯系但又是不同的問題。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這是它相對于上層建筑的關系而言的。一定生產關系的產生和存在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只要它客觀存在著,那就必然要對上層建筑起決定作用,不論是否占統治地位,這并不影響它是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但是,一種現存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能否具有從質上區別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相對于經濟基礎中其他生產關系的關系而言的,結果如何,這就看它在與同時并存的其他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能否占統治地位,能夠發揮多大作用。使事物相互區別開來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對于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的或同時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之間,重要的不在于有哪些生產關系,而在于這些生產關系中是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特殊性主要就表現在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不同,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才使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至此,必然的邏輯結論只能是: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別開來的,不是在于只有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才是經濟基礎,而是在于由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例如,使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區別開來的,不是因為只有公有制才是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在由公有制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構成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中,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
政治經濟學的生產方式研究論文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問題,既是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和體系構建最為重要的基本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理論界長期爭論并且一直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自從新中國建立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許滌新、王學文和方文和等老一輩經濟學家為主要代表的我國經濟理論界對這一重要問題從兩個主要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一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除了生產關系是否還包括生產力;二是生產方式是不是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70年代末期,由于“左”的思想和理論的影響,我國學術界對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這一重要問題的科學探討長時期中斷了,斯大林關于生產關系是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理論教條一直在我國經濟理論界占據統治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界對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問題進行了廣泛的和持續的探討,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成果是突破了以往把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只局限于生產關系的傳統觀點,根據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科學論述而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定為一定的社會生產方式以及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并把生產方式作為政治經濟學的首要研究對象。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學術界關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問題的探討大體上經歷了以下三個主要階段:
一、撥亂反正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學術界對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問題的探討主要是撥亂反正,其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關于生產關系是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理論教條,恢復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是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相應的生產關系的科學理論觀點;二是否定了斯大林關于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的傳統觀點,科學闡述了馬克思的生產方式范疇的基本涵義與具體內容。在這兩方面的探討中首當其沖的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家駒先生。1980—1981年,馬家駒先生先后在《經濟研究》和《中國社會科學》發表了題為《生產方式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的重要論文,最先提出了關于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新見解。他十分明確地提出,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的規定,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應當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各個階段上特定生產方式及其相應的生產關系。根據這一規定,生產方式是政治經濟學的首要研究對象。不僅如此,馬家駒先生還根據馬克思的有關論述,否定了斯大林關于生產方式定義的錯誤觀點,系統地、科學地闡明了生產方式的涵義。
首先,馬家駒提出生產方式是有別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一個獨立范疇。他指出:“馬克思所講的生產方式并不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把這兩者包括在自身之內,而是介于這兩者之間從而把它們聯系起來的一個范疇。”其次,馬家駒較為全面地闡述了生產方式的具體含義。他寫道:“馬克思所講的生產方式有兩個含義。第一,它是指勞動的方式;第二,它又是指生產的社會形式?!薄白鳛閯趧臃绞降纳a方式,馬克思通常不加任何限定地簡單稱之為‘生產方式’,指的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相互結合的方式以及使用勞動資料的方式。生產方式的這樣一個含義是同生產過程作為勞動過程的這一面聯系著的?!薄吧a方式的第二個含義即作為生產的社會形式的生產方式,是同任何生產過程都不單純是勞動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具有特殊的社會規定性的過程這一方面相聯系的?!a方式和生產過程的一定的歷史形態或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完全是同義語。”“勞動的社會形式和勞動者與生產資料依以結合的形式分不開,它并且和后者一樣直接表現出一種社會生產方式的性質?!弊詈?,馬家駒闡述了生產方式這兩個方面含義之間的相互關系。他寫道:“一定的勞動方式和生產的一定社會形式之間確實又存在著一種歷史必然的統一關系,并且歸根到底還是作為勞動方式的生產方式決定著作為生產的社會形式的生產方式,而勞動方式的根本變革又總要以生嚴資料或勞動資料的變革為前提。”這樣,馬家駒先生一方面明確指出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方式及其相應的生產關系,充分肯定了生產方式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首要對象,另一方面科學地分析了生產方式的涵義。
與此同時,我國學術界其他許多學者在對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問題的探討中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觀點。如吳斌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應研究生產方式》一文中指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該研究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及與其相應的生產關系。馬克思是在兩種含義上使用生產方式這一術語的:一是生產方式本身,一是生產方式的社會性質。陳招順在《從生產方式的含義論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一文中提出,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中間階段和中間環節。一定的生產力狀況是一定的生產方式得以建立的基礎,而一定的生產方式又是一定的生產關系得以產生的依據。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不能成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但是,如果不研究生產力,也就不能說明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變化。這是一個矛盾。而生產方武概念的出現意味著這個矛盾的解決。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兼評現代西方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定義
政治經濟學涉及的對象是物質生產。在馬克思已經嚴格區分了物質生產一般和物質生產所采取的特殊社會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產關系淹沒在生產力合理組織中,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今天應主要放在生產一般和社會市場經濟一般上,那在理論上就是一種倒退了。要講“選擇”,必須包括兩個方面的選擇,即資源在不同人們之間的分配和資源在各類不同生產之間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物質生產/生產力/生產關系/選擇
【正文】
[中圖分類號]F0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257—2826(2000)03—0035—05
在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發展社會生產力被提到了工作的首位,與此相聯系的,掌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對生產力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但發展生產力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并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也不是單純的運行問題。因為物質生產包括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生產力和一般市場經濟都只能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下發展和運行,離開一定的生產關系,物質生產就不會發生,生產力只有在適應它的性質的生產關系下才能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強調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提出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就是希望通過生產關系的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推動經濟的發展。
政治經濟對象研究的定義分析論文
【內容提要】政治經濟學涉及的對象是物質生產。在馬克思已經嚴格區分了物質生產一般和物質生產所采取的特殊社會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產關系淹沒在生產力合理組織中,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今天應主要放在生產一般和社會市場經濟一般上,那在理論上就是一種倒退了。要講“選擇”,必須包括兩個方面的選擇,即資源在不同人們之間的分配和資源在各類不同生產之間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物質生產/生產力/生產關系/選擇
【正文】
在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實現這一目標,在堅持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發展社會生產力被提到了工作的首位,與此相聯系的,掌握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對生產力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但發展生產力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并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也不是單純的運行問題。因為物質生產包括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生產力和社會生產關系。生產力和一般市場經濟都只能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下發展和運行,離開一定的生產關系,物質生產就不會發生,生產力只有在適應它的性質的生產關系下才能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強調實行經濟體制改革,提出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就是希望通過生產關系的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推動經濟的發展。
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闡述的許多重大經濟理論,都屬于社會生產關系的調整和改革方面的問題。譬如,國有經濟、公有制經濟和其他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和國有企業改革中涉及的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內部管理者、科學技術人員與直接生產者的關系,還有部門、行業之間,三種產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分配關系,等等,都是重要的生產關系。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生產調度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