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04:53: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際交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際交往的誤區
一位哲人說過:“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象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們學習知識進入社會,了解自我,獲得新生和愛情,都是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的。沒有與別人的交往,人類就無法生存。
當前,我國加快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滾滾而來,各種機遇和挫折也紛至沓來,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增大的社會心理壓力,人們就更需要重交往的數量和質量。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有多么強的能力,多么好的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的人際關系,既無法取得的成功,也不會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健康。
對于如何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少的人則感到迷茫,他們往往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天憂人,認為自己周圍生活圈子晨好人太少,無法進行滿意的交往,實際上,這是因為他們的交往活動存在著千萬的。這些主要有:
1、自私、自悲,人際交往中的功利性:
有的人在與別人交往時處處從自己著想,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當作自己達到的目的、滿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生他人的價值和人格,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在交往中目中無人,與同伴相聚時,不顧場合,也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高談闊論,手舞足蹈,不高興時,抑郁寡歡或亂發脾氣。這種人在交往中,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無論他們多么精明,永遠也不會與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際關系。只有那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誠,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才可獲得摯友。
人際交往的誤區
一位哲人說過:“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象陸地上的船,永遠到不了人生的大海”。
人們學習知識進入社會,了解自我,獲得新生和愛情,都是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的。沒有與別人的交往,人類就無法生存。
當前,我國加快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滾滾而來,各種機遇和挫折也紛至沓來,面對這種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增大的社會心理壓力,人們就更需要重交往的數量和質量。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有多么強的能力,多么好的條件,如果沒有良好的的人際關系,既無法取得的成功,也不會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健康。
對于如何都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少的人則感到迷茫,他們往往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天憂人,認為自己周圍生活圈子晨好人太少,無法進行滿意的交往,實際上,這是因為他們的交往活動存在著千萬的。這些主要有:
1、自私、自悲,人際交往中的功利性:
有的人在與別人交往時處處從自己著想,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當作自己達到的目的、滿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生他人的價值和人格,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在交往中目中無人,與同伴相聚時,不顧場合,也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高談闊論,手舞足蹈,不高興時,抑郁寡歡或亂發脾氣。這種人在交往中,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無論他們多么精明,永遠也不會與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際關系。只有那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誠,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才可獲得摯友。
人際交往禁忌
在人際交往中,對于企業員工還有四大禁忌:
第一,忌舉止粗魯。有人認為,在待人接物方面“粗針大線”、簡單粗暴,才是勞動人民的本色,而文雅的談吐,優美的舉止都是資產階級的“貨色”。這種鄙視現代文明的小農意識,是非常有害的。
第二,忌亂發脾氣。喜怒哀樂,人之常情也。但是自己的心情不好,應由自己來“消化”,卻絕不可以向他人“發起攻擊”,否則是很不文明的。心情再壞,也不要喪失理智,而應當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在思想上制怒。脾氣暴燥,隨便亂發脾氣,不僅會傷和氣,而且還會使人對自己“敬而遠之”。
第三,忌飛短流長。同事、朋友之間講幾句心里話,是不為過的,然而卻絕不允許到處不負責任地傳播流言披浯、搬弄是非。尤其應注意的是,切勿對他人的不幸幸災樂禍,甚至望風捕影,添油加醋,把人家的隱私與苦楚作為自己的談資。
第四,忌說話過頭。與他人相處,切勿說過頭活,尤其是不要在公共場合和上班時間內,隨隨便便地跟別人打趣逗樂,開過“度”的玩笑。
總之,在人際交往中要受人歡迎,請君務必要遵守“三A原則”。該原則的含義,是要求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要盡可能地去接受別人、贊同別人、重視別人。它所以叫“三A原則”,是因為在英文中,接受、贊同、重視這三個詞的第一個字母,都是A。美國學者布吉林認為:“三A”有如滿足人們自尊心的基本食物,在人際交往中,不可被其他東西所替代。他的話是值得每位企業員工記取的,假如大家不想被人討厭的話。
人際交往禮儀
空間禮儀產生于人類對領域的占有欲和安全感。在非語言符號系統中,交往空間是一種特殊的無聲語言。它是指一個人與另外一個人交往時,會無形中感到彼此間應該有-種距離才能心定神安。讓我們先來回憶一下現實生活中經常遇見的幾個現象。某大廳里的一個長沙發上正有一個人坐著,當另一個人也去坐的時候,人們會發現他通常是坐在離這個人盡可能遠的一端,盡管這個沙發能容得下三四個人。在某個寬敞而又空閑的閱覽室里,一個人正獨自坐在一張大桌子前,此時有另外一個人坐于他的身旁,而且越靠越近,會立即引起這個人的“覺醒”或“心神不定”,或顯得反感,向另一旁挪動。這是為什么呢?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索默的研究結論便是很好的答案:人都具有一個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個體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了一定的“領土”,一旦這個“氣泡”被人侵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這個答案可以使我們明白,人體周圍都有一個屬于他個人的空間,猶如他個人身體的延伸,人際的交往只有在這個空間允許的限度內才會顯得自然。否則一旦沖破這個界限,就會使交往雙方或某一方做出本能的反映,或手腳不自然的動作增多,眨眼的次數增加;或挺直身體,展開雙肘呈保護姿勢;或干脆退而避之,給進一步的交往帶來困難。
美國人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了四種區域或稱距離,每種距離分別與雙方的關系相稱。
第一,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通常所說的“親密無間”。其近段在15cm以內,彼此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如擁抱、接吻等。其遠段在15cm~44cm之間,表現為挽臂執手,促膝談心等。這一距離有非常特定的場境和對象,一般屬于私下情境,說悄悄話,或在貼心朋友、夫妻和情人之間。在社交場合,大庭廣眾面前或一般的異性之間是絕對禁止的,否則不僅不雅觀,還會因為不行“禮”而引起另一方的反感甚至沖突。
第二,個人距離。這在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表現為較少的直接身體接觸。一般近段在46cm~76cm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遠段在76cm~122cm之間,已有一臂之隔,恰恰可能的身體接觸之外。這一距離通常為人們在交往場合所接受,它有較大的開放性,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
第三,社交距離。這已超出了親密或熟悉的人際關系,而是體現出一種社交性的或禮節性的較正式關系。近段在1暢2m~2暢1m之間,一般出現在工作環境和社交聚會上的交往。遠段在2暢1m~3暢7m之間,往往表現為更加正式交往的關系。一些有較高身份和地位的人往往通過一個特大辦公桌的相隔與下屬交談。這一距離大都是考慮到交往的正式性和莊重性。如企業或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談判,教授與學生間的論文答辯等,以增加一種莊重的氣氛。
第四,公眾距離。在這個空間中,人際間的直接溝通大大減少了。其近段在3暢7m~7暢6m間,遠段則在7暢6m以外。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于這個空間內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予交往,因為相互間未必發生一定聯系。在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眾演講之類的。
體育鍛煉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
摘要:青少年時期作為個體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個體的成長及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調節情緒狀態,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個體的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減少人際交往障礙、厭學等問題行為的發生。因此,本文就體育鍛煉對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進行了探討,旨在為他們的人際交往提供幫助。
關鍵詞: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體育鍛煉
1.前言
1.1選題依據。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個體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具有獨立的交際意圖,積極參與交際,從而表現出有效、恰當的行為,使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達到和諧狀態的能力[1]。人際交往能力與個體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在群體工作中,它不僅能提高群體凝聚力和群體工作效率,還能有效的促進個體行為。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過程,期間的人際交往問題廣泛存在,且往往會貫穿整個青春期并繼續發展到成年,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僅能體現其心理健康狀況,也是他們今后步入社會的重要技能。然而,有研究表明,我國青少年在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和環境適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且情況不容樂觀[2]。1.2體育鍛煉。作為青少年課外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富有激情、項目選擇性較多的體育鍛煉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將探討體育鍛煉對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為青少年人際交往提供幫助。
2.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2.1人際交往能力的概念研究。人際交往能力在心理學領域中的探討起源于對社會能力的研究。梳理以往研究發現,前人從不同角度對人際交往能力定義進行研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研究者直接給出了人際交往能力的定義,而另一些研究者則是從討論或測量人際交往能力結構的角度來展示他們對人際交往能力的理解并給出相關界定。然而,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定義卻沒有統一的認識,研究人員之間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關于人際交往能力的定義,以往研究者主要存在著兩種觀點,分別是行為技能觀、社會認知與行為表現觀。行為技能觀傾向將人際交往能力定義為溝通技能、領導技能以及與他人有效合作的技能,代表人物包括Chickering和Rdsser,Silberman,周宗奎等人;社會認知與行為表現觀傾向把人際交往能力界定為包括個體的社會認知與行為表現,代表人物包括Mechenbaum、oMarlowe、謝寶珍、金盛華等人[3]。王英春等人對以往研究進行分析思考后,認為人際交往能力應該包含交往動力、交往認知、交往技能等三個方面。并對人際交往能力的概念做如下界定: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個體具有交際意圖,能夠積極參與交際,并表現出有效、恰當的交際行為,使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處于和諧狀態的能力[4]。本文將采用王英春對人際交往能力做出的定義,該定義精辟的論述了人際交往能力的本質。2.2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功能。2.2.1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個體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人際交往能力水平的高低對于個體同伴關系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Robert認為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給個人帶來一種依戀感,一種群體歸屬感,一種價值的保證,一種可靠的聯盟感,以及指導和教育的機會[3]。Buhnnester對青少年早期和青少年時期友誼親密度、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考察,且結果表明,人際交往能力與友誼親密度呈顯著相關,這種關系在青少年時期更為明顯[5]。這一研究結果為我們探討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與人際關系間的關系提供了更多有效的信息,因此青少年應該學會適當的表露個人信息,學會主動與他人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2.2.2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個體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能力對個體心理健康有著長期的影響。Buhrmester等人指出,人際交往能力的缺乏會導致人際關系不盡如人意,增加個體的孤獨感;此外,主動溝通、自我表露和情感支持與社會自尊呈顯著正相關,是個體社會自尊最重要的預測因子[6]。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提到“從同伴那得到的承認”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當個體缺乏群體交往、關注時,容易對自身價值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心理健康[7]。由此可見,人際交往能力作為人際交往中必備的技巧,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促使個體形成活潑開朗、健康向上的個性;反之,不良的人際關系容易使個體形成膽小、孤獨、憂傷、退縮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影響個體的健康發展。因此,青少年時期的人際交往與個體的心理健康存在直接關聯。2.3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因素。青少年時期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反映個體的人際關系、心理健康、學業適應等狀況。研究者發現,影響人際交往能力的因素主要分為個體自身因素和外在環境因素。個體自身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觀點采擇、人格、性格、自我效能等;外在環境因素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課外活動等。Mahoney等人對青少年課外活動參與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指出,積極的參與課外活動可以給個體提供更多與他人交流的機會[8]。例如,體育鍛煉作為青少年課外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以提高個體的人際交往能力,其中一個原因在于體育活動的參與可以提供給個體更多的機會與其他人形成積極關系。
人際交往中的個人禮儀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們進行廣泛社交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語言技巧,交際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前提。相反,心理狀態不佳,會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交朋結友和適應社會。因此,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應該注重自身修養,努力克服以下種種人際交往中的病態心理。
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長,甘居人下,缺乏應有的自信心,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有自卑感的人,在社會交往中辦事無膽量,習慣于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這種心態如不改變,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漸磨損人的膽識、魄力和獨特個性。
怯懦心理:主要見于涉世不深,閱歷較淺,性格內向,不善辭令的人。怯懦會阻礙自己計劃與設想的實現。怯懦心理是束縛思想行為的繩索,理應斷之,棄之。
猜疑心理: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愛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審視對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每看到別人議論什么,就認為人家是在講自己的壞話。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風捉影,節外生枝,說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有些人總愛與別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標新立異。對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說好他偏偏說壞;你說一他偏說二,你說辣椒很辣,他偏說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嚴格界限,常使人產生反感和厭惡。
排他心理: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思維方式等,需要不斷地更新,否則就會失去活力,甚至產生副效應。排他心理恰好忽視了這一點,它表現為抱殘守缺,拒絕拓展思維,促使人們只在自我封閉的狹小空間內兜圈子。
人際交往中不要過度投資
不要對人太好了!好事幾乎都被做盡了,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對一個有勞動能力、理智健全的人來說,獨立、付出都是內部的需要。人際關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滿足某種需要,那么這種關系維持起來就比較困難。在卡耐基成功人際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則——這一原則是建立在人的各種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質的內容)的基礎上,即人際交往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活動。心理學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經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人們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實有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會令人們心理失去平衡。
人際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好事一次做盡”,以為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做事會專關系融洽、密切。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人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也是為了使關系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留有余地,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留有余地,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彼此心靈都需要一點空間。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系,那么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于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系。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暢快地呼吸。
人際交往的道德發展綜述
本文作者:游運珍工作單位:廣州大學
大學生人際交往是其道德行為表現的最高形態
所謂道德行為,是指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運動、變化和活動,它是人的道德認識(觀念)的具體表現。道德行為必須建立在對他人和社會的一種自覺的道德認識基礎之上,道德行為必須是道德主體自由選擇的結果。[2]而人的道德行為好壞的表現往往通過與人的交往、交流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個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決定其社會化的行為,這種關系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過程和結果。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也是其道德行為修養的表現形態。這是因為:(一)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形成正如新生兒的思想是一片空白,是家庭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最早在他們的意識里寫下“思想道德”四個字。正所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師,無疑父母的行為修養對新生兒的道德行為產生原初性影響,并且這種影響使人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道德行為心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人的思想道德行為處在不斷地變化和調整中。在大學校園里,思想漸趨成熟的大學生之間的交往關系更能體現出他們的道德行為特征。為了和同學協調好關系,他們深知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即使有時候做錯了,為了不與同學有沖突,也會警告自己注意行為修養,以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二)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發展交往能力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大學生不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畢業后的職業生活,都不可能沒有人際交往。大學生思想活躍、感情豐富,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有意識地開始了獨立交往,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可見與同學搞好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擁有良好、和諧學習生活的基礎。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光要想,重要的是見諸行動。一個人的道德行為怎么樣,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只有通過與人的交往接觸才能慢慢知道此人的道德行為修養。(三)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的完善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通過人際交往,大學生可以提高自我認識的水平,也可以提高識別他人的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彼此都可以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認識、了解對方。同時,又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認識自我。交往圈子越大,交往能力越強,對他人的認識越完整,對自己的認識也就越清楚。大學生在四年大學生活中,道德行為深受其同伴、舍友和老師的影響,當然他也影響或改變著其他人的道德行為修養。通過在交往中對他人的全面認識,對自己的正確評價,才能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的道德行為。
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促進大學生道德行為發展
(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策略1.主動交往。人際關系是互動的,不要總是消極地等待別人來主動關心自己,而要主動地與周圍的同學交往溝•44•通。大學生思想活躍,都渴望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在社會交往中,大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交往活動,主動去與人交流,而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閉,讓自己呆在一個小圈子里。很多同學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僅僅是因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采取消極、被動的退縮方式,總是期待友誼和愛情從天而降,而不是因為他們的交往能力天生就比別人差。這些人只做交往的響應者,不做交往的始動者。根據人際交往的交互性原則,別人是沒有理由無緣無故對自己感興趣的。因此,如果你想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就必須主動交往。2.尊重他人。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力量不是作用于人的外部,而是撼動著人的靈魂;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的壓力,而是內心產生的自我需求。如果你是一個與其他人相處融洽的人,別人會對你產生好的印象。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將10元錢塞到賣鉛筆人的手中,然后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走了沒幾步,他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于是連忙返回來,并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鄭重其事地說:“您和我一樣,都是商人。”一年之后,在一個商賈云集、熱烈隆重的社交場合,一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推銷商迎上這位商人,不無感激地自我介紹道:“您可能早已忘記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給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親口對我說,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為止。”這就是尊重的力量。3.以誠相待。我國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先生說:“一個人只有真誠,總是能打動人的,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后便會了解的。”他還說:“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有態度誠懇、謙卑、恭敬,無論如何人家不會對你怎么的。”以誠待人是值得信賴的人們之間的心靈之橋,通過這座橋,人們打開了心靈的大門,并肩攜手,合作共事。真誠實在,敞開心扉給人看,對方會感到你信任他,從而卸去猜疑、戒備,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樂意向你訴說一切。成為一個真誠的人,你會感到身心都很輕松;而一個虛偽的人,他常常會感到精神的疲憊;大學生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誠和善意,這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待人真誠、與人為善的人才能交到朋友。(二)提高大學生道德行為的主要途徑1.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從國家層面上講,努力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體系。不斷強化大學生道德行為意識,大力宣講有關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的知識。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教育,建設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從學校層面上講,注意與大學生的教育目標的實現相結合。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為高校更好地開展道德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組織大學生積極參與德育過程,“把德育目標、內容的要求內化為學生自求、自得的過程,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對兩難性和感覺性的價值問題,讓學生在自我選擇與體驗中感覺到,接受德育不只是社會的要求和為了他人,而且也是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形成自律的品質。”從個人層面上講,大學生要善于將道德認知內化為自我的道德行為,不能知與行脫節。應當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引導大學生積極踐行符合道德的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是教育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3]正所謂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大學生要加強政治理論課、社會科學課、哲學課的學習,通過理論學習,提高相關課程的理論知識,切入實際,從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通過深入的學習,大學生充分地認識本國的國情、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激發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與信念,完善自我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道德行為規范,從生活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訓練自己的道德行為,懂得關心人、幫助人、不參與違反國家利益的任何活動,積極踐行八榮八恥,為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做出應有的貢獻。3.引導大學生學習先進人物的道德品質。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不能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理。在現實生活世界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先進人物比比皆是。如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15名學生冒著生命危險,跳入長江救起了兩名不慎落水的少年,何東旭、陳及時、方招不幸遇難,被追授為“全國舍己救人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15名大學生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大學生應當努力錘煉個人品德,自覺向現實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學習。不僅要像英雄模范人物那樣樹立崇高理想,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更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將道德模范人物作為偶像,成長道路上的良師,循序漸進,積極進取,自覺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
人際交往中不要太過熱情
不要對人太好了!對一個有勞動能力、理智健全的人來說,獨立、付出都是內部的需要。人際關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滿足某種需要,那么這種關系維持起來就比較困難。在卡耐基成功人際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則——這一原則是建立在人的各種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質的內容)的基礎上,即人際交往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活動。心理學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經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人們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實有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會令人們心理失去平衡。
人際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好事做到底”,以為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做事會專關系融洽、密切。事實上并非如此。因為人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也是為了使關系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留有余地,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也許是平衡人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留有余地,適當地保持距離,因為彼此心靈都需要一點空間。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系,那么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于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系。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暢快地呼吸。
人際交往的空間距離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里,當里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試驗進行了整整80個人次。結果證明,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里,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身邊后,被試驗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遠離到別處坐下,有人則干脆明確表示:“你想干什么?”
這個實驗說明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人觸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
就一般而言,交往雙方的人際關系以及所處情境決定著相互間自我空間的范圍。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了四種區域或距離,各種距離都與對方的關系相稱。
1、親密距離。這是人際交往中的最小間隔或幾無間隔,即我們常說的“親密無間”,其近范圍在6英寸(約15厘米)之內,彼此間可能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氣味和氣息。其遠范圍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間,身體上的接觸可能表現為挽臂執手,或促膝談心,仍體現出親密友好的人際關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親密距離屬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聯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間使用,在社交場合,大庭廣眾之前,兩個人(尤其是異性)如此貼近,就不太雅觀。在同性別的人之間,往往只限于貼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識而隨和,可以不拘小節,無話不談。在異性之間,只限于夫妻和戀人之間。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不屬于這個親密距離圈子內的人隨意闖入這一空間,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禮貌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也會自討沒趣。
2、個人距離。這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已較少直接的身體接觸。個人距離的近范圍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間,正好能相互親切握手,友好交談。這是與熟人交往的空間。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構成對別人的侵犯。個人距離的遠范圍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不過,在通常情況下,較為融洽的熟人之間交往時保持的距離更靠近遠范圍的近距離(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間談話則更靠近遠范圍的遠距離(4英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