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7 01:47: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全球金融危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全球金融危機

全球金融危機98金融危機分析論文

摘要:由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風暴影響范圍之廣、破壞之嚴重百年一遇。回想10年前,1997年7月東南亞金融危機,那次金融危機來勢兇猛、源于亞洲,但同時也波及到日本、歐羨。而這兩次金融危機又同時證明了馬克思金融危機的理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普遍適用的理論。運用馬克恩金融危機理論的基本原理研究這兩次金融危機的成因,不僅使馬克思理論更具活力,而且為我國制定抵御金融風暴的政策措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國際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比較

馬克思主義金融危機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中后期,馬克思和恩格斯針對資本主義全球擴展過程中日益嚴重的經濟與金融危機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分析,在勞動價值論和商品與貨幣關系理論的基礎上形成了科學的金融危機理論,這些理論精華都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巨著《資本論》中,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之后,金融危機同樣的出現,并有加劇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馬克思的《資本論》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本文從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出發,分析兩次金融的成因,從中找出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辦法。

一、金融危機概述

馬克思認為,金融危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金融危機是只伴隨經濟危機爆發而爆發的一般意義上的金融危機;狹義的金融危機則是指單純的貨幣危機。在廣義的金融危機當中,生產即是以商品為載體的剩余價值的生產,是攫取盡可能多的剩余勞動的生產,因此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中就包含著不顧市場的限制而生產的趨向。這個本質就成為了資本主義生產現實運動的起點和驅動力,也是商品和貨幣走向絕對對立的基本線索;狹義上的金融危機是當社會的再生產過程尚未拉緊到極限、全面的生產過剩尚未發展到臨界程度時所產生的金融危機。

馬克思在當年總結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就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生產的社會化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就必然會造成經濟危機并伴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馬克思曾指出,在資本主義的制度體系下,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就不可能消滅,它是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自資本主義制度確定以來幾百年的歷史中,世界上發生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機,21世紀前后就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目前持續全球的美國次貸危機。

查看全文

論全球化金融危機

一、全球化的概念、表現及成因

近年來,“全球化”已經成為各種傳播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而且也是迄今為止最具爭議的概念之一。人們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相關的學術著作更是數不勝數,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3]筆者認為可以對全球化的概念從宏觀世界歷史進程的角度出發做出如下幾個方面的界定:第一,全球化是人類社會不斷演進的客觀發展過程,是世界歷史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交互作用的結果,是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的客觀歷史現象,屬于歷史的范疇;第二,全球化是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核心內容和主要動力是經濟力,即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第三,全球化是一個多維度的統一體,其內涵十分豐富,至少應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幾個方面,但在目前情況下,所謂全球化主要是指經濟全球化,因為全球政治體系,全球文化秩序和全球社會制度還尚未出現;第四,經濟全球化是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并進行資源配置,從而使人類經濟生活在全球范圍不斷實現全方位溝通、聯系、融合與互動的客觀歷史進程;第五,全球化既不否認民族和地區的差異,也不排斥國家主權的存在。它與民族化、區域化是對立統一、相互促進、互為因果的關系。

從宏觀歷史學的視野出發考察近代開端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進程準備、啟動、發展和初步形成的歷史。全球化進程發端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歐洲,經過大約500余年的發展與演變,到20世紀末,全球化時代才真正到來。

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生產全球化范圍日益擴大,國際生產分工已發展為以現代工藝技術和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于是“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的生產模式不斷涌現,“宇宙牌產品”日益增多;二是貿易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世界貿易擴展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貿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為核心的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金融國際化局面形成,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0%,國際金融市場的年金融交易量達500萬億美元,全球外匯交易的日周轉額已達1.3萬億美元;[4]四是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據統計,1980年全世界跨國公司只有1.5萬家,子公司3.5萬家。而到1997年,全球跨國公司數量已超過4.5萬家,子公司已達28萬家。目前僅在中國從事經營的跨國公司就有4.5萬家。[5]五是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強勁,據統計,目前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6]歐洲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經濟組織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另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區域性貿易協定(RTAs)的實施數量在1950-1959年有3個,1960-1969年有19個,1970-1979年上升到39個,1990-1998年則達到82個。目前,55-60%的世界貿易是在貿易集團內發生的。[7]

全球化所表現出的上述特征并非偶然現象,它是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一種過程,是資本主義產生之后為延長自己壽命的一種方式。從本質上看,驅動全球化的根本動力是資本積累與擴張的內在沖動,是資本推動下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正如沃勒斯坦所說,“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結果,歷史資本主義的邏輯最終必然達到全球范圍,“整個世界都是在這個單一的我們稱之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社會分工的架構之內動作的。”[8]因為資本主義具有開放和擴張的本性,它一開始就要求以全世界為它的活動舞臺,如果不掠奪世界,它就無法發展,而不發展,實際上就意味著它的滅亡。因此,資本主義自產生之日起就極力向外擴張,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世界各地的廉價原料,使用世界各地廉價的勞動力,攫取高額利潤,以維護資本主義的正常發展。這樣做的一個直接結果是客觀上把那些落后國家和地區卷入到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導致世界各地區聯系的加強。使世界逐步由分散、孤立、隔絕的狀態發展成為互相依賴、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

二、全球化與東亞金融危機

查看全文

全球金融危機研究論文

一、把握好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平衡

格林斯潘曾經在2002年稱贊復雜衍生工具能夠使風險得以分散。但這場危機證明,當金融衍生品成為逐利的手段時,它非但難以分散局部風險,反而會產生龐大而復雜的系統風險。高收益率、高杠桿率從來都是和高風險相伴而生。但不能就此因噎廢食,不能把金融創新作為導致危機爆發的“替罪羊”。要看到,和美國發達的金融體系相比,目前我國金融創新尚處于較低層次,金融產品單一,金融體系運作效率較低,運營體制和監管模式落后,還不能滿足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對金融巨大而多樣化的需求。要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階段,以國際化、市場化、系統化為方向,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產品、金融工具和金融技術創新,在創新中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同時,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特別是對表外資產的監管,加強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和風險警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金融必須根植和服務于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融通服務,降低經濟運行成本,推動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金融必須根植于實體經濟并服務于實體經濟這一根本,其價值創造必須源于實體經濟的真實價值。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這次危機已經證明,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經濟這個元神,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虛擬的金融資產就會迅速膨脹,最終在肥皂泡破滅的同時,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傷害。要著眼于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推動重點產業振興,加強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稅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別是當前形勢下,要著力把金融資源配置到真正能夠創造財富的行業,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長價值的企業,配置到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用的領域,立足于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不斷夯實經濟發展的“實體基礎”。

三、必須維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

長期以來,美國奉行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實行巨額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政策,2008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4860億美元,貿易赤字連續三年超過7000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則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等方式,進行資金回流,來彌補美國巨大的“雙赤字”。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對美國巨額雙赤字、新興市場國家巨額雙順差所導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調整。隨著我國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逐漸開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復雜。當前,要抓住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調契機,加快進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國的戰略要素儲備體系;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技術、人才從發達國家大量溢出的機遇,加快引進我國亟須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高端人才,進一步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四、宏觀調控必須加強國際協調,重建國際金融體系

查看全文

全球金融危機滯脹應對論文

次貸危機是美國經濟放緩的導火索,其后續影響不斷惡化并逐漸波及到世界經濟。2007年世界經濟在連續四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出現了調整的跡象。同時,美國、歐元區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CPI上漲率已超過央行設定的控制目標。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出現,威脅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滯脹已經漸行漸近。

世界主要國家出現滯脹的早期征斃

2007年以來,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開始“減速”,全球大多數國家通貨膨脹水平上升,世界上主要國家已經出現經濟滯脹的早期跡象。

美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火車頭的作用。然而2007年美國經濟的表現不盡人意,次貸危機的爆發更是雪上加霜。經濟增長速度降低,通貨膨脹率升高,失業率增加,這一切顯示出美國經濟已經離滯脹越來越近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稱“美國經濟尚未陷入滯脹,但已經有早期跡象出現”。

從歐元區的數據來看,雖然2007年歐元區的GDP增長了2.6%,略低于上一年的2.8%,但是全年經濟波動較大,第二季度僅增長0.3%,是2005年以來的最小增幅。歐洲經濟面臨經濟下行的風險。

以“金磚四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雖然經濟仍能維持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是面臨較高的通貨膨脹壓力。2007年,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的GDP分別增長11.4%、8.9%和8.1%,CP1分別上漲4.8%、5.2%和9.4%,均超過其央行設定的控制目標。

查看全文

全球性金融危機探究論文

一、此次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

美國次貸危機于2006年下半年初露端倪,到2008年8月升級為全球性金融危機,次貸危機是引發此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這是目前國內理論界的共識。因此,要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發生,首先必須弄清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目前國內理論界在這方面有大量文獻,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1.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動。

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是由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和房地產市場不景氣所導致的,即是由于利率變化和房價波動引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赴美考察團(2008)認為,美國次級貸款之所以引發全球范圍內金融市場的危機,利率與房價波動是關鍵因素。首先看美聯儲利率政策及貸款利率的變化。美聯儲從2001年初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次貸規模迅速增加。但出于對通貨膨脹的擔憂,美聯儲從2004年6月起逐步提高聯邦基金利率與房屋貸款利率。利率的上升無疑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形成壓力。其次是美國房屋價格普遍出現大幅下降,利率變動影響到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和還款能力,而房屋價格變動則影響到借款人的還款意愿,兩者共同決定了次級貸款的違約率。房價增速放緩甚至下跌是到期未付率開始上升的重要原因。[1]

2.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與金融市場操作不規范。

另一種觀點從金融市場層面挖掘次貸危機的原因,強調了次貸危機中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與金融市場操作不規范造成的影響。如何帆、張明(2007)將利率上升和房價下跌歸結為次貸危機發生的觸發動因,并從創新的金融衍生產品和金融市場操作視角出發,將次貸危機爆發的深層原因歸納為:寬松的貸款標準和創新的貸款品種、風行的證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評級。金融衍生產品創新方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面向的是那些收入較低、負債較重的、原本不夠資格申請住房抵押貸款的潛在購房者群體,同時房地產金融機構開發出多種抵押貸款品種,如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另一方面,從金融市場操作角度看,房地產金融機構為了迅速回籠資金,以便提供更多筆抵押貸款,可以在投資銀行的幫助下實施證券化,發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在市場繁榮時期,信用評級機構有時候通過提高信用評級的方式來討好客戶,主觀上降低了信用評級的標準,而證券化產品偏高的信用評級導致機構投資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終導致信用風險的累積。[2]

查看全文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戰略布局影響論文

【摘要】全球金融危機意味著經濟全球化的危機,其崩潰則意味著經濟一體化的解體,這將直接威脅我國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國應主動與積極地參與全球拯救行動。

【關鍵詞】金融危機現實影響戰略性投資人民幣區域化

我們有兩種選擇:制定全局的國際金融戰略,從當前開始布局,為下一代人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或是采取隨機應變的跟隨型策略

如果十年之后,巨額外匯儲備僅只在財務上保本或年均增加幾個百分點收益,而沒有給我國開拓未來空間,這便是戰略上的失敗;如果著眼點是國家創新能力的戰略投資,只要有十分之一的成功率就非常值得,人民幣、港幣、新臺幣的融合將是經濟上互利的最優金融制度安排,國際金融體系將演變為美元為主導、歐元與人民幣為歐亞兩翼的三元體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是二戰之后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

它使1980年代撒切爾-里根革命推進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全面退潮,而國家資本主義卷土重來,并可能在一段時期主導公共政策。這種狀況可能使保護主義思潮抬頭,自由貿易與市場開放受阻,對經濟全球化產生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國際經濟與金融邊界將出現較為顯著的變化。

在資本管制下,我國基本未受國際金融效應波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造成的沖擊主要來自國際貿易的影響。與發達國家比較,目前我國的相對位置較為有利,這表現為:在宏觀層面,發達國家全面拯救金融機構以恢復市場信心,而我國則是防范金融沖擊;在資本市場,各類公司處于財務困境,而我們則是潛在買方;在國際金融體系博弈中,歐攻美守,均拉我國以壯其勢。

查看全文

金融危機中全球救市分析論文

一、金融危機的性質探討

當前的這場金融危機是一場席卷全球的通貨緊縮危機。它的性質主要為:

(一)從時間上看是一次短期性的經濟危機

我國領導人在參加的APEC首腦會議中預言這次危機時間為18個月,要到明后年才能見底,亦即需要一年半的過程。從經濟危機的劃分上看,持續期10年以上的才是長期性的危機,10年以下的為短期危機。因此,從時間上看,這次經濟危機還是一個短期危機。

(二)從增長上看是一次伴隨經濟增長的經濟危機

這次危機是在我國經濟形勢趨熱的情況下突然來臨的,在它發生作用的同時,我國的經濟受到慣性的作用,還在不斷地增長,雖然增長的速度有所下降,但是比起世界其他國家,其速度仍然不低。從長遠來看,這次危機也不可能抑制我國的經濟發展。

查看全文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與立法影響

一、我國經濟法律關系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出現變化

在美國,房地產金融機構違規放貸,還貸人因各種原因不能和不想還貸,后導致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緊接著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最終引起的金融風暴。金融風暴蔓延全球,演變成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二是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于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三是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然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激發了世界經濟長期積累的“癥狀”一一惡化,例如,增加了國際資本流動和匯率變化的不確定性;降低了短期通貨膨脹壓力;加劇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加大了發達國家通貨緊縮風險。這次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一個本質性的問題———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過度放縱的模式有礙于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也佐證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無法擺脫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和商品供給過剩與購買力缺乏之間的矛盾。仔細察看危機爆發每個細節,我們易于發現資本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深處就已經潛藏著暴發這類危機的基因,簡單地說,金融危機出現是資本的本性所決定的,資本本身的貪婪自然地引導出寬松的貨幣政策,長周期的金融管制以及法律漏洞。這些問題也將勢必引發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鏈條斷裂和以美元為國際貨幣全球資金安全性下降。無疑,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受到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也給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必要的和嚴峻的警示———我國法律制度很不健全,因此,加強我國立法薄弱環節的建設緊迫而必要。例如,金融經濟領域的立法無論在宏觀和微觀層面都顯得強度和力度不夠。倘若金融經濟領域的法律健全就能有效地防控金融經濟風險,減輕國際金融危機的毒害。因此,如何通過科學地立法達到有效地防控金融經濟危機的毒害,是一項急需而必要的戰略性課題。

二、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立法的警示

1.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警示

金融危機有助于我國認清國際金融規則,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金融領域的權重,也有助于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下面從三個方面作相關論述:

①促進完善的金融體系建設。在美國,所謂的金融危機是指以銀行、保險公司、中投公司為主要代表的金融企業出現嚴重的資金問題,例如,籌措資金困難、不良貸款增加、資金流動性差等等。這危機也延伸到我國銀行業,因為我國銀行業握有美國的按揭證券化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種類齊全和數額巨大。由是觀之,我國有必要高度重視宏觀經濟政策的風險,積極與國際銀行業保持聯系,對其相關制度的修訂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其實,這樣還有助于消化我國銀行業發展不失衡現象,提振銀行業。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監管無論在制度還是執行力度方面都有必要進行具體的強化和提高,以求防止非法牟利。由于當前我國經濟開放度不高,所以對西方世界的經濟金融“病毒”略存抵抗力。但是,我國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尋求完善健全的金融制度和監管勢必長期存在,而且是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問題。

查看全文

全球金融危機出口影響論文

[摘要]在美國金融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動蕩的背景下,我國出口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負面效應,如何抵御風險,度過難關是當前出口企業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從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額和出口商品結構的影響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機給出口企業帶來的經營風險,提出了企業有效地規避、防范、抵御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金融危機出口企業影響對策

在美國金融危機向更深層次、向全球演進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由于我國經濟的外貿依存度高達60%,我國是世界第三貿易大國,出口的快速增長一直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07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21738億美元,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5%,拉動經濟增長1.5到2個百分點。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是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勢必降低它們對我國的進口需求,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國的外貿出口,進而影響我國的經濟增長。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的整體影響

金融危機對我國出口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直接影響,即金融危機對中美雙邊貿易的影響,尤其是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影響。二是間接影響,即金融危機可能會對歐盟、日本,以及,世界經濟貿易產生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中國對歐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國家的出口增長。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金融危機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使其生存環境更加惡化。

1.金融危機導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查看全文

全球化與東亞金融危機應對論文

席卷東亞并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的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已經過去整整五年,遭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國家和地區,已經逐漸擺脫了危機的陰影,走上了全面復蘇的道路。據亞洲開發銀行2000年4月底發表的報告,1999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6.2%,比1998年高出3.9個百分點。[1]而據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東亞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速度2000年為7.6%,2001年為3.5%,2002年為5.4%,2003年預計為5.5%。[2]我們欣喜地看到:東亞將有望重新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

但是,欣喜之余人們不能不對這場噩夢般的危機進行一番深刻的反思,金融危機留給人們的思考是長遠的,它不能隨著危機陰影的消退而在人們的記憶里立即消解,國際學術界關于東亞發展模式褒與貶之間的大起大落更是耐人尋味,它所引發的思考仍將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當今全球化日益加快的形勢下,從全球化的角度重新審視這場危機,不僅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危機的成因,同時也能對東亞發展模式做出一個新的評價,并從中總結出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一、全球化的概念、表現及成因

近年來,“全球化”已經成為各種傳播媒體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而且也是迄今為止最具爭議的概念之一。人們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相關的學術著作更是數不勝數,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3]筆者認為可以對全球化的概念從宏觀世界歷史進程的角度出發做出如下幾個方面的界定:第一,全球化是人類社會不斷演進的客觀發展過程,是世界歷史縱向發展與橫向發展交互作用的結果,是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的客觀歷史現象,屬于歷史的范疇;第二,全球化是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中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其核心內容和主要動力是經濟力,即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第三,全球化是一個多維度的統一體,其內涵十分豐富,至少應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幾個方面,但在目前情況下,所謂全球化主要是指經濟全球化,因為全球政治體系,全球文化秩序和全球社會制度還尚未出現;第四,經濟全球化是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并進行資源配置,從而使人類經濟生活在全球范圍不斷實現全方位溝通、聯系、融合與互動的客觀歷史進程;第五,全球化既不否認民族和地區的差異,也不排斥國家主權的存在。它與民族化、區域化是對立統一、相互促進、互為因果的關系。

從宏觀歷史學的視野出發考察近代開端以來的世界歷史進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進程準備、啟動、發展和初步形成的歷史。全球化進程發端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歐洲,經過大約500余年的發展與演變,到20世紀末,全球化時代才真正到來。

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的形成與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生產全球化范圍日益擴大,國際生產分工已發展為以現代工藝技術和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于是“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的生產模式不斷涌現,“宇宙牌產品”日益增多;二是貿易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世界貿易擴展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貿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貿易組織的正式成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為核心的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金融國際化局面形成,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達到20%,國際金融市場的年金融交易量達500萬億美元,全球外匯交易的日周轉額已達1.3萬億美元;[4]四是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據統計,1980年全世界跨國公司只有1.5萬家,子公司3.5萬家。而到1997年,全球跨國公司數量已超過4.5萬家,子公司已達28萬家。目前僅在中國從事經營的跨國公司就有4.5萬家。[5]五是經濟區域一體化趨勢強勁,據統計,目前已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6]歐洲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經濟組織在全球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另據世界貿易組織的統計,區域性貿易協定(RTAs)的實施數量在1950-1959年有3個,1960-1969年有19個,1970-1979年上升到39個,1990-1998年則達到82個。目前,55-60%的世界貿易是在貿易集團內發生的。[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