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教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4:41:1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媒體教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媒體教學

流媒體教學初探

一、流媒體技術的主要形式和特點

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的方式把連續的影像、圖形和聲音信息經過壓縮處理后由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連續實時傳送。這些網站以流媒體的方式將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有效地傳送到接收端,這種流媒體技術是目前網絡教學和遠程教學開發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當前教育技術研究的熱點之一。流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是能快捷、實時的傳送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實現了Internet網和校園網的鏈接,使計算機網絡的作用進一步拓寬。在教學上比單一的課件教學更具有優勢,更便捷、直觀、易于學生理解;它適用于各學科教學,適用于各種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教學,特別是在立體空間幾何教學中,能有效降低抽象的理論梯度,加深定量理解、增強記憶,把難以想象的立體三維空間,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示,使其形象、生動,讓學生一目了然、便于記憶,在教學中往往會取得令人驚訝的效果。

二、流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

流媒體在教學中的開發和運用,時間雖然不長,但對其強大的教育教學優勢和功能,廣大教育者已形成共識。在使用過程中筆者認為流媒體在教學中優勢有如下幾點:

1.大量的信息資源方便了教學的選用。流媒體技術教學不僅需要有大量教學軟件資源支持,而且還要建立便于流媒體運行的寬帶網,連接我國教育相關的網站,例如科技、中國科普、北京科普、中國科普城等。這些網站能為學生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從內容上,有天文地理,有風土人情;從類別上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等。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大大方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選用。從而節約了教師課前制作課件花費的大量時間,方便了老師的備課。教師在上課時,只需利用計算機按不同的教學需求進行調用,就能快捷地將大量的素材展示給學生。這種高效、高密的教學模式,不但能增加教學內容的選用頻度,而且能使學生汲取廣博的知識,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2.圖文并茂的畫面信息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所在學生學習也才可能有持久的動力。興趣是源于學生對自身學習需求的一種認識傾向,同時也是學生在某個領域進行活動時,基于積極興趣體驗而產生的一種心理行為。栩栩如生的精彩畫面,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樂,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無疑大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視聽系統,激發了學生學習潛能,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由于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極短的時間內使學生進入角色,調動多種器官,從而進入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自覺、主動、積極地去探索,促使其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全身心投入地去感受教學情境中的問題、事實,情志和價值,提高學習效率。

查看全文

科學教學媒體選擇思考

一、關注媒體選擇的辯證思維

作為一門以實踐、實際自然現象為基礎的學科,科學課的教學需要以實際演示、實際現象的直觀展現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將課本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嚴重制約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積極運用辯證思維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積極選用電腦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它們聲像俱全,圖文并茂,讓人身臨其境。科學課的認識對象大多是自然界的客觀事物。小學科學課的學習方式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主探究,選擇教學媒體時,應當從實際出發,尊重學科特點,做到“有實物的不用標本,有標本的不用模型,有模型不用課件”,用通俗的講法就是越土越好,也就是越接近自然越好。事實上,學生觀察實物與看課件相比,效果是不一樣的,在觀察實物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而看課件只有眼、耳參與。比如讓學生飼養蠶,了解蠶的一生經歷的四個變化過程,與觀看課件了解變態過程相比,教學效果根本無法相提并論。其實,一切媒體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我們并不排斥現代教學媒體。比如學習地震、火山等內容,學生很少親歷,這時候通過錄像剪輯制成課件播放,就能發揮別的媒體無所取代的作用。我們不能一上公開課、觀摩課,就不顧及具體的教學內容,一味地甚至是生硬地使用多媒體手段。

二、關注媒體選擇有利于“做的經驗”

在科學教學中,幫助學生積累科學經驗是十分重要的。美國教育家戴爾的“經驗之塔”將經驗分成“做的經驗’、“圖式經驗”和“符號經驗”三大類十個層次,最底層的直接的有目的的經驗是最直接、最具體的經驗,最頂層的“語言符號”是最抽象的經驗,從下到上,經驗愈來愈抽象,這是戴爾“經驗之塔”的基本規律。戴爾指出教育應從具體的經驗入手,然后逐步上升為理論。他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應該運用多種媒體,使教學更具體、直觀,從而獲得更好的抽象。筆者認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選擇、設計媒體的教學策略,應優先考慮“做的經驗”。換言之,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應優先考慮讓學生動手做,獲得“做的經驗”。例如教學“杠桿能省力”時,最好能把學生帶到操場,將一根結實的鐵棍懸掛在單杠上,做“一個小女生能舉兩個大男生的實驗”,這不但比紙上談兵要強得多,而且比其他媒體更能激發學生探索奧秘的欲望,從而較好地達到教學目標。

三、關注媒體選擇有利于“圖式經驗”

“圖式經驗”運用恰當,可以成為“做的經驗”和“符號經驗”之間的橋梁。在課堂教學中,對于那些學生因缺少知識經驗而感到陌生或難于理解的課文內容,應盡可能選用電教媒體。具體來說,媒體的選擇應視教學要求而定,有的需要錄音,有的需要投影,有的需要錄像,等等。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精心選擇,幫助學生獲得“觀察的經驗”。這種觀察得到的圖式經驗,既容易轉向抽象概念化,又容易轉向具體實際化。例如,一位教師在講《熱脹冷縮》一課時,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先以動畫形式展示了文中的車胎爆裂、水沸外溢的實例,接著提出了問題,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尋找答案。教師從中選出實驗做得又快又好的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做液體熱脹冷縮的實驗,其他學生都能從銀幕上清楚地看到液體受熱液面上升、液體遇冷液面下降的情況,了解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再看錄像,了解氣體、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并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最后用文字幻燈片總結全文,把感性知識升華為理性知識。這課時充分發揮了媒體組合優勢,使得媒體演示與教師的講授、學生的實驗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如,教學《簡單電路》時,先讓學生做實驗,將導線、電池、小電燈、開關連接起來,成了一個簡單電路。在學生理解了電路由什么器材構成后,用多媒體看實物連線圖,再將實物圖抽象化,用確定的電學圖符號取代實物,畫成電路圖,并輔以動態的電流流動圖,小燈發亮的原理一目了然。然后,要求學生看看多媒體的電路圖,再進行實驗組裝,最后讓學生按題目要求畫出抽象的電路圖。學生在做實驗———看多媒體———再實驗———畫電路圖這一過程中,學習興趣濃厚,很快就掌握較抽象的電路圖的畫法,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實踐證明,這種“直接經驗———圖式經驗———符號經驗”的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快理解知識,形成概念。

查看全文

文學多媒體教學思索

信息技術在21世紀得到迅速發展,并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同樣,它也滲透到了學校的課堂教學中。近年來,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在各個學校,尤其是高校中廣受歡迎。目前多數高校都建立了多媒體教室,以適應課堂教學發展的需求。而將多媒體教學引入距離現實最為遙遠的古老學科———中國古代文學,也使得古代文學的教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中擺脫出來,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一、對傳統古代文學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我國各大高校中,《中國古代文學》都是作為核心課程而存在的。經過前輩的長期努力與探索,本門課程的教學已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筆者作為一名高校的古代文學教師,自從教以來受益匪淺。然而,在長期的教學中,筆者也深深感到,這門課程中的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束縛了知識的有效傳播,只有加以改革,才能適應21世紀人才培養的需求。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民族文化,詩文詞曲賦等各種文體,通過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傳達出來。不可質疑,這種教學模式有它的好處,便于教師及時觀察學生的接受狀況,并根據需要調整授課速度與授課語言,有張有弛,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然而,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這是對教師語言表達的一大挑戰。如果整個學期都以教師口授為主,容易使學生產生聽覺疲勞感與厭倦情緒。這就要求教師授課在內容深刻、條理清晰的同時,還要具有高度駕馭語言的能力,做到以語言吸引學生、打動學生。無疑,這是對教師授課語言的極大挑戰。第二,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學的興趣。古代文學是學生所接觸的各門學科中時空跨度最長的一門課程,由于古代的人物、事件、語言等與現代的隔閡,口頭表達的方式難以給學生以良好的刺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于學生學了魏晉就忘了先秦,學了明清就忘了唐宋。第三,不利于對古代一些特殊文體的深入掌握。中國古代有一些特殊體裁,無法以口授方式傳達其精髓。如詞、曲,具有較強的音樂性。很多古代文學教師并不具備音樂素養,口授起來十分困難,學生聽起來也抽象難懂。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

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和現代教育理念的樹立,師生間角色的轉換成為必然趨勢。開始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學生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單向接受教師的知識“灌注”,而是要求會自主學習。在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的同時,學會利用網絡資源、媒體資源中豐富的研究成果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真正走進古典文化的殿堂。根據《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的規定,古代文學的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我國古代文學的發展歷史和成就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分析評說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和文學的素養,達到弘揚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目標。要繼承與弘揚民族文化,對“灌注式”的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無疑勢在必行,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越發顯得重要。再加上近年來由于課程體系和教學計劃的大幅度修改,古代文學的課時量不斷壓縮,內容的不斷豐富與課時量不斷縮減形成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更使得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全面深刻地傳達古代文化的精華。要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很大程度上依靠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需要教師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加以示范與引導。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28—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的幫助作用。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古代文學教學,對傳統教學方式起到了補充與優化作用。它具有諸多的優勢———直觀、生動、豐富多彩,既可增大課堂容量,也可為古代文學課堂增添樂趣,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具體而言:第一,利用多媒體系統將教學內容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并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這種方法傳遞信息比較直觀,可以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的雙重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觀察問題、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對古代文學的教學而言,尤其顯得重要。中國古代文獻中很多文字比較艱深拗口,而這又是講授、學習古代文學不可或缺的。課堂板書費時費力,不可能將所涉及的文本資料全盤抄錄下來,學生接受的效果不太理想。而若以課件將文本資料加以呈現,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們講《詩經》的編集過程,必然要涉及到班固《漢書》中行人采詩的資料和司馬遷《史記》中孔子刪詩的資料。其中的語言與現在是有一定距離的,而若學生邊看邊聽,則既可以了解《詩經》編集的歷史,又可以鍛煉古文閱讀鑒賞的能力,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掌握古代文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另外,在課堂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技術直接展現學科前沿成果,也更有利于學生的課后閱讀鞏固。第二,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圖片、聲音、視頻動畫輔助教學,更有助于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以圖片而言,各封建王朝的疆域圖,歷代的書法、繪畫等都有助于增強對古代文化的了解。如我們介紹秦王朝的版圖,配以《秦時期全圖》,則學生一目了然。原來秦的北方是匈奴以及東胡、月氏。西域諸國尚未與秦接觸。再看漢代疆域圖,學生即可對從秦到漢我國疆域的擴展情況有所了解。再如介紹《左傳》中的《晉楚城濮之戰》一文,其中晉楚雙方的作戰態勢、作戰過程的講解極為復雜、抽象,但運用電腦課件將其繪制成圖表,則學生一目了然。以聲音言,詩詞朗誦、古曲演奏等皆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以視頻動畫言,電視電影片段展現更容易讓學生深入其境。如介紹戲曲《西廂記》中《長亭送別》一折,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的口頭介紹體味其婉曲的音樂、優美的語言、細膩的心理刻畫,走進西廂的殿堂,而若播放《長亭送別》的精彩戲曲片段,在視聽的享受中,既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又增強了教學效果。總之,在古代文學授課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已是大勢所趨。多媒體教學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的確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成為了教師的得力助手。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注意事項

查看全文

媒體廣告混合媒體實驗教學研究

摘要:技能訓練和實踐項目導向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要點,在專業培養方案中設置一種技能整合課程,能夠有效地改善由于大學課程繁雜造成的大學生技能分散,缺乏應用經驗的現狀。將媒體廣告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與側重于技能整合為目標的“混合媒體實驗”課程相結合,可以較好地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的各種技能。本文以我專業“混合媒體實驗”課程為例,論述了課程的設置理論、實施戰略、實施步驟和實踐教學反思,初步總結出在綜合性大學,通過課程戰略設計,實現知識與技能的整合,達到以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專業實踐教學方法。

關鍵詞:媒體廣告;混合媒體;技能整合;實踐教學

1課題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項目教學法”起源于美國,其核心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到最終的成果,都由學生自己負責,這種教育模式以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直接目的。美國在數字媒體專業教育中引入“項目教學法”的嘗試和研究時間較早。鄭春輝(2011)介紹了麻省理工學院數字媒體專業在本科生實踐教育方面以項目為出發點來施展教學,首先讓學生加入教師所在學術研究部門的相關科研活動,熟悉科研實踐的流程,積累經驗,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開發項目,鍛煉學生的獨創性。[1]張松波(2014)對美國高校項目化教學趨勢作出以下總結:(1)注重創意和實踐結合,通過做項目來實踐并豐富自己;(2)綜合化全面發展,在教學設備上向著多樣化的方式發展,為項目化提供技能保證;(3)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互相幫助探索。[2]柳邦坤(2011)認為美國高校基于項目的學習活動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一是有一個驅動和引發性的問題;二是有一個或一系列最終作品或產品;三是關注多學科交叉的知識;四是強調學習活動的合作;五是學習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六是學習是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探究;七是學習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認知工具和信息資源。[3]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在美國高校的數字媒體專業教學上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混合媒體”(Mixedmedia,又譯“復合媒體”),本是一種西方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它主要通過剪貼、印刷、繪畫等方法將各種傳統的視覺材料予以混合。我專業“混合媒體實驗”課程借用了“Mixedmedia”這一術語,其教學目標一方面是用媒體廣告項目課程來整合學生之前所學習到的各種分散的技能和知識,打開思維,特別是掌握“混合”手段表現各種抽象的內容;另一方面,拓寬就業口徑,畢業生不僅掌握了數字媒體專業的背景知識,同時也縱向延伸到廣告領域,迎合廣告業對于跨界人才的需求。我專業“混合媒體實驗”課程的實施構想提出了以媒體廣告為導向,創意為核心,通過課程配套、廣泛介入、選擇深入三大實施戰略,以及互動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和協作學習三個實踐戰術,來加強學生的項目實踐能力。其目的是讓學生目標明確,少走彎路,提前積累“工作經驗”和“項目成果”,并根據學生的個好引導至多元化發展,拓寬就業口徑,培育出能快速適應媒體行業的專業人才。

2“混合媒體實驗”課程的實施戰略

2.1課程配套。為了實施“混合媒體實驗”兩個階段的課程,我專業將傳統的“動畫故事板”課程也分成了I、II兩個階段,I階段的課程目標是給二維形態向三維形態的進階做前期的思維和技術鋪墊,要求在這門課上繪制情節分鏡稿,其視覺內容需涉及復雜形態之間的轉換和變形,檢驗設計成果的配套課程便是“混合媒體實驗I”課程,該課程目標是將故事板I課程里的情節分鏡稿通過實踐操作轉變成動態的視效作品。“動畫故事板II”和“混合媒體實驗II”是關聯課程,在這個階段,首先根據自選主題或是競賽命題搜集相關資料,并構思創意;其次設計文案、解說旁白和分鏡稿,在分鏡稿中將實景搭建與二維、三維結合在一起,從而在執行和后期制作中體現“混合”特征。經過兩個階段的課程訓練,學生將進入主題創作階段,此時對接的主要課程有虛擬敘事設計I、II和信息可視化設計I、II。在這個階段,學生需要將抽象的統計數據混合進媒體廣告表現中,而統計數據主要來源于已的社會專題報告,無形中增強了他們社會調研的能力。2.2廣泛介入。大三上學期,教師要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需要用二維和三維動畫來實現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通過申請每年下半年的校級、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來獲得經費資助,可以為學生減輕不少于1000元的預算負擔。(2)從互聯網上的設計集市尋找項目,國外如Behance、Dribbble,國內如豬八戒網,每天都有大量與廣告相關的投標項目,學生可以免費申請,參與投標,獲得實際運作的項目,學生可以在老師帶領下把自己的能力與經驗轉換成實際的收益。2.3選擇深入。大三下學期,學生可在教師指導下參與一些需要用混合媒體制作手段完成的項目,例如(1)企業的實戰項目,師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途徑獲得實際經營的項目,達到校企雙贏的目的。(2)專業內有影響力的競賽,如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時報金犢獎、ONESHOW等,在參賽過程中,學生會根據參賽辦法和評選要求來完善項目,如果作品能獲得業界的好評和獎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建立學生的專業自信心,為將來的就業也增添了光彩的履歷。

查看全文

英語媒體融合教學研究

[摘要]本文針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對建構主義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的融合方法進行分析。總結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限制性問題,旨在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通過大學英語與多媒體教學方法的融合,進行課程教學改革,以充分滿足現代高校英語人才培養的需求。

[關鍵詞]建構主義;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

在教育體系改革中,多媒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大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方法的融合,逐漸成為主流教學方法。這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在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多媒體資源利用不合理以及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無法滿足大學英語人才培養的需求。我們認為,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通過大學英語與多媒體教學方法的融合,可以使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轉變教師的單一職能,建構多種課程教學方法,滿足英語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借鑒。

概念分析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作為一種關于知識及學習的理論,主要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學習者需要結合原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意義重新建構,從而實現對信息的獲取。建構主義教學觀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第二,學習過程通常包括對信息意義的建構以及原有經驗的重組;第三,學習者會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通過對建構主義認識內容的分析,通過與行為主義以及認知理論的對比分析,在建構主義視域中,教師的角色實現轉變,以學習者的原有經驗、心理結構以及信念等作為基礎,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性,滿足現代教育體系的發展需求。2.建構主義理論優勢。在大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的融合中,通過建構主義理論的運用,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學限制,具體優勢如下:第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建構主義理論中,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習過程的認知規律,在認識發展與學習過程融合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可以使學生通過自我體驗獲得知識。第二,學習情境的創設。在建構主義理念中,英語教師通過與多媒體教學的融合,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情境,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信息化、交互性課程的創新,實現課程教學的價值。第三,學習的活動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結合建構主義理論,可以為學生營造互動學習以及協作學習環境,學生在合作中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與教師及學生進行交流,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對英語文化背景的認知。3.建構主義理論與多媒體英語教學。伴隨高校課程教學的改革,通過建構主義理論的運用,學生可以主動建構、積累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組織者及引導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多媒體教學中,建構主義理論可以為英語教學提供很多的教學資源,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在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建構主義理論會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學習內容,通過多媒體視聽內容的融合,進行形象化的課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環境,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在建構主義理論中,通過多媒體與大學英語的融合,教師可以及時轉變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及幫助,為學生營造更多自主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多媒體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新媒體時代美術教學研究

[摘要]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我國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優點眾多,給高校的美術教學帶來了頗多益處,但怎么引進新媒體技術,如何在教學中運用新媒體提高課堂質量,成了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新媒體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現有狀況進行分析,并針對新媒體高校美術教學中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美術教學新媒體概念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應運而生。新媒體是傳統媒體的繼承和發展,其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借助手機、互聯網、無線電通信等載體,能夠把文字、聲音、圖片、視頻放在同一個載體上,使人們能更方便及時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新媒體相對于傳統的媒體來說,在信息傳播上有較強的主動性和互動性,人們能夠隨時選擇自己所需信息,對某一新聞事件可以在評論區隨時評論;另一方面,新媒體在傳播方式上更為便捷,豐富了人們的信息平臺,人們通過網絡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接受和信息,縮短了接受和反饋所需要的時間。

高校美術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的興起加快了文化發展的步伐,促進了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人們在家里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同樣,學生在學校也能了解世界美術文化。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我國高校在美術教學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1.教學方式落后。大多數高校美術老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對美術理念進行闡述解釋,老師在課堂上教授完知識后,學生在下面自己繪畫練習,之后教師進行教學指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美術教師扮演著教授者的角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學手段不夠新穎,課堂不活躍,枯燥乏味,學生上課學習興趣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上課效果不太理想;同時這個過程忽視了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缺乏交流,教學方式落后,尤其是在新媒體的襯托下這種落后更為明顯。2.對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缺乏實踐性。實踐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這并沒有引起很多高校的重視。高校美術教學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現階段常用的實踐方式是寫生,也就是讓學生們走出教室去體驗大自然,但學生并沒有深入了解人們的實際生活,怎么會畫出生動形象、有感情的作品呢?還有的學生為了得到較高的分數,在繪畫創作時沒有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而是按照老師的思維和模式,這就導致學生作品缺乏活力和感染力,高校美術教學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3.師資力量不足。一些高校沒有重視美術課程的發展,認為學生的學習重心要放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這就使得部分高校美術老師缺少教學的積極性,備課時沒有認真學習和分析教材,講課應付,導致教學質量下降。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生可以在新媒體時代獲得超出課本以外的知識,課上疑問也不會只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這就給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儲備帶來了挑戰。4.高校美術教育評估體系存在不完善。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美術教學在教育體系上還存在著缺陷,尤其是在教學評估制度上還不完善。教學評估制度是通過學生在上美術課時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和上課能否解決學生的疑問等方面進行評價,但在進行評價時,學生往往害怕得罪老師,不敢表達自己對美術老師的真實看法和評價。再有,由于高校對美術教學不重視,在教學質量評估上運用考試的手段或是通過寫論文的方式進行檢測評估,或照搬其他科目的評價方法,這樣既不科學,也失去了評估原有的意義。

新媒體環境下高校美術教學的改革措施

查看全文

化學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綜述

【論文摘要】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中最普遍采用的媒體。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的科學性、直觀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未能真正體現。使現有的實驗不能完全地發揮其教學作用。因此,把現代信息教學技術應用于化學實驗教學中,克服實驗條件的限制,旨在對以下幾方面有所突破,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性。增加演示實驗的時效性,保障演示實驗的安全性,加強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為創造學生進行實驗設計的條件,豐富學生實驗知識等,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的作用。

【論文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技術;中學化學實驗

多媒體教學技術。一般包括攝影、實物投影、攝像、放像、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方面。

一、投影技術對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課的演示實驗,其目的是通過實驗讓全體學生觀察到物質變化的全過程,有理性上有一定的認識,從而提出疑問,獲得結論。演示實驗可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體現實驗過程的真實性、科學性,讓學生信服,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也為引出課題、問題,進行討論、探索,發現創造條件。因此,演示實驗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實驗變成講實驗,觀察實驗現象變成講實驗現象。為了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傳統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實驗儀器,抬高實驗裝置,增加實驗藥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實驗結果,然而實驗儀器的放在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實驗結果又浪費時間,且有些現象是在實驗中瞬間產生的而無法觀察到,以至影響教學效果。采用投影技術,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實驗的效果。投影技術主要是對實驗現象進行放大,克服演示實驗可見度小的缺陷,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特別是一些細小的、不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投影技術使實驗的科學性得到提高,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條件,

二、攝像、放像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查看全文

美術媒體教學優勢論文

美術是視覺藝術、是美的展現,而美術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美術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幫助學生體驗美、感受美、表現美有著積極的作用。美術教學不僅需要科學的教學方法與合理的課堂結構安排,更需要不斷更新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和提高教學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21世紀以來計算機領域發展的新技術,以其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界面友好性、反饋及時性的特點,在教學中集圖文聲像多形態信息為一體,使復雜知識簡單化;使凌亂知識條理化;使虛幻的美術形象具體化;使課堂容量擴大化。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給美術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高爾基說:“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美術鑒賞對于開闊人的視野,擴大知識領域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通過對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使人們形象地接觸到個人生活經歷遠遠不能涉及的廣闊領域和生動豐富的知識,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綜合課堂實例,利用多媒體教學有以下優點:

一、引情激趣,營造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根據中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點,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氛圍,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主要是對形象具體,形式新穎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體課件能將文字、圖像、音樂等直觀地展示出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把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審美體驗推向高潮。美術教學的傳統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教,學生學”,并以傳授知識、經驗為主。傳統的美術教學雖已注重動手操作和欣賞評論,但美術課的教學方式幾乎沒有大的改觀。藝術教育必須堅持培養審美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導向,把多媒體計算機技術融入美術課堂教學,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潛在的學習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欣賞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傳統的教法是以教師按照教材上很有限的作品講解、照本宣科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而多媒體則可以把大量的作品圖片、文字、音樂和視頻結合起來讓學生直觀感受和欣賞,這樣的教學方式方法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可以直觀完美地完成欣賞課的教學任務。美術教材中有詩情畫意的中國畫,也有浪漫古典的西洋畫;有獨具特色的中外建筑,也有令人感嘆的中外雕塑。美術情感所表現的多姿態的美,對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教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挖掘教材的內在美,增強學生對美的感受和理解,調動學生欣賞美術的積極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學生在美術中感受美的個性心理受到情緒的影響,而情緒受到心境的制約。因此,美術教學中必須營造一種學生易于接受、學生感興趣的環境氣氛。學生對美的感受是由美的聲音和美的作品對大腦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所以,圖文聲像有機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主觀性,同時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

互聯媒體英語教學研究

【摘要】信息化時代,互聯媒體迅猛發展,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都產生了一定影響。互聯媒體的潮流下,教育手段與形式的多元也日益凸顯,在英語教學中其優勢盡顯。本文立足于互聯媒技術發展的角度,分析其對現代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以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媒體;英語教學;輔助

隨著經濟、知識、信息化時代的來到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競爭的日益激烈,對外貿易的不斷深入,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培養高水平高質量的英語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英語教學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網絡時代的到來為英語教學發展提供了可能,網絡技術以其自身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多樣的方式,學生學習資源也更廣泛,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同時,教室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增強學生的接收情況,提高聽課效率,有效進行雙向交流。

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手法的陳舊

我國英語教學發展歷時有限,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基于自己的理論知識,但由于我國教師缺少更新自身知識系統的機會,使得無法與世界最新的教學理論相溝通,沒有辦法將最新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循守舊,教學方式死板,難以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沒有辦法對于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進行良好的接收與消化,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能力。

查看全文

多媒體汽車維修教學探究

摘要:當前,多媒體已經開始被普遍的使用在中職教育教學不同領域中的多個環節里,其很好的推進了中職教育教學效果的提高,甚至在極大范圍中直接令中職教育教學發生了質的改變。其中,中職汽車維修教學就受到了非常多媒體的影響。基于此,本文試著與教學案例相互結合,去對多媒體當前在中職汽車維修教學里具體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中職;汽車維修教學

中職汽車維修教學其屬于有著強大實踐性的學科,其對于學生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來講有著非常高層次的要求,可是,因為受到多種條件的制約,其又無法完全滿足去對課程提出的多方面要求給予滿足,多媒體教學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使用其自身具備的直觀性,去推進這一課程實訓環節的快速進行。可是,一些教師當前仍然并未關注到多媒體對于當前中職汽車維修教學起到的作用。

1多媒體概述

“多媒體”一詞是源于視聽工業,其應為被翻譯為“Multimedia”,這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多媒體。人類在對于世界的認知以及對于某一事物在進行判斷的時候,不但需要對于某種某一媒體上存在的信息進行使用,同時其還會單獨的獨去利用某一時刻所存在的信息,同時其對于信息自身的融合能力有著高度要求,需要對于不同媒體上存在的信息進行使用。而使用多媒體電腦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以及模式可以被使用到,可是不管是哪一種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其都需要將課件自身所具備的功能以及起到的作用發揮出來。課件(courseware)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于對計算機教學功能等相關軟件進行控制,可以說其屬于教學內容和實際教學邏輯之間的一種融合體,計算機通過對于具體的課件進行使用從而使其完成對于學習進行的指導。而我們所提到的多媒體課件主要是按照教學大綱中提出的要求以及實際進行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在進行嚴格的教學設計之后,使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現出來的一種課程軟件。

2中職汽車維修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