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道德與倫理案例教學范文

時間:2023-10-13 17:3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媒體道德與倫理案例教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媒體道德與倫理案例教學

篇1

【關鍵詞】新聞倫理教育;建構式教學;批判性思維

倫理道德自古以來就是維系各種關系和組織機構的必要因素。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倫理道德不僅有效地規約著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活動,同時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行為因新聞傳播活動范圍之廣及影響力之大,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風貌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如何堅守倫理道德底線,不僅關涉新聞傳媒業的未來,而且事關整個社會的基石。對于一名新聞工作者來說,只有當他從內心認可、接納新聞道德規范,并使其成為一種真正屬于他自己觀念中穩定的東西時,道德才可能在他身上發生作用。這就需要新聞專業的學生在成為真正的記者之前,形成正確的新聞倫理觀。目前,我國高校新聞倫理教育偏重道德規范的灌輸,更多的是教會學生什么樣的新聞行為是道德的、什么樣的新聞行為是不道德的、如何抵制新聞倫理失范,以至于新聞倫理學成了一種道德說教,而在為什么要制定這樣的道德規范、如何判斷新聞行為是否道德、如何制定優良的道德規范等方面略顯不足。“對于任何道德規范來說,重要的不是規范本身,而是制定規范的理由。如果我們無法為道德規范提供合理的、正當的理由,也就無法從邏輯上說服人們,人們更不會從內心遵從并踐行。”[1]因此,新聞倫理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材建設等方面的改革勢在必行。

一、革新傳統的新聞倫理教育理念

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不同的人才。新聞教育的終極目標并非是向媒體輸送具有一定新聞工作技巧的成品畢業生,而在于形成一種向社會培養合格的社會守望者的人才機制。沒有一定媒介倫理素養、倫理品質的從業者,很難真正實現社會守望的職責。

(一)新聞倫理觀念的再認識

就新聞倫理這一概念,目前各種教科書中的定義普遍是:新聞倫理亦指新聞道德,是指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人們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所形成的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該定義是從新聞倫理功用的角度進行闡述的。對新聞倫理觀念的認識,我們應該從人類生活的角度來考量。新聞傳播活動是人與人之間或主體與主體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和分享活動,是一種雙向的社會互動行為,也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本體性組成部分。通過各種新聞信息的交流,人類社會的各種關系才得以形成,繼而才可以生存和發展,新聞傳播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交往的需要,服務于人們的生活。新聞傳播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其本質就是一種受利害關系支配的倫理行為。“新聞傳播活動產生于人的需要,滲透在人的一切活動中,其目的在于服務人的交往,滿足人的需要,為了增進人類的幸福,促進所有人的全面發展,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生活得幸福。”[1]人類制定任何倫理規范,其目的都是保障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最大程度上實現人們的幸福。這種目的性來源于我們的生活。新聞倫理規范作為一種自律性規約,其目的同樣是使新聞傳播活動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使人類的生活更加美好。其目的性同樣來自于新聞傳播活動本身,也就是說,新聞倫理規范原本就產生于新聞傳播活動中,是人類生活的本真要求。我們制定、遵守新聞倫理規范就是為了增進我們每個人的利益,使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因此,我們在進行新聞倫理教育時,應當把新聞倫理置于人類生活的大場景中,從生活的本真意義來考量,摒棄意識形態的限制,任何凌駕于人類生活之上的道德規范,都是虛置性規范。從這種角度出發,才能使新聞倫理觀念真正成為新聞從業者的道德自覺。

(二)新聞倫理觀念的核心——以人為本

新聞傳播活動是在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中自發自覺地逐步形成的,是圍繞人自身的幸福和美好生活追求而展開的,它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終極價值,根源于人性的內在需要。人是所有實踐活動的中心和目的,人具有最高價值。因此,以人為本是新聞傳播活動的本質所在,也是新聞傳播的內在要求。人本價值是衡量新聞傳播活動的根據、標準和歸宿,也是新聞傳播活動中最基本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新聞傳播中只有那些能滿足人的主體需要,符合主體利益的事實才可以在媒體上刊播。同時,媒體只有堅持維護人的尊嚴、實現人的價值和潛能、保障人類社會的公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聞價值觀,才能將那些有用的、有益的東西提供給廣大受眾,才能實現新聞傳播的各種功能,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新聞倫理規范的核心內容就是從不同方面保證作為主體的人能夠通過新聞傳播滿足需要,實現價值,生活得更加美好。

在新聞實踐中,記者忠實地記錄、傳播有價值的新聞,這是記者的天職,也是記者作為一種職業服務社會的一種特殊方式,但當新聞事件與血腥、慘烈、死亡等聯系到一起時,媒體和記者該如何處置?西方新聞倫理觀認為“新聞工具不應該把新聞人物當作‘材料’看待,而應該把他們當作‘人’看待”[2],強調在危及人的生命的新聞報道中,記者可以選擇一種更有價值的服務社會的方式,如可以放下手中的筆,參與到危急的事件中去,因為生命的價值畢竟高于其他一切價值。在文字和圖片報道中避免直接表現“身體恐怖”,認為“借口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對災難中的恐怖信息大肆傳布,強調恐懼訴求,是違反新聞職業道德規范的”[3]。在西方國家的新聞實踐中尚且推崇這樣的倫理觀,在中國更應如此。新聞倫理規范作為新聞從業者新聞活動的倫理路標和道德立法,在制定中只有把人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把人當作目的,體現人文關懷,符合人性、人情的要求,才有可能成為優良的道德規范被人們從內心認可并在新聞實踐中踐行。傳媒不應把自己定位為“工具”,更不應把自己定位為“權力”的代表,否則就會造成傳媒社會角色的迷失,以人為本的社會定位才是新聞倫理教育的基本出發點和核心。

二、探索建構式的新聞倫理教學模式

建構式教學方法于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其來源于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該理論認為:兒童的認知主要來自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通過這種互動,使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新經驗反復地相互作用,主動建構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使自己的認知結構得到進一步發展。建構式教學理論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景性,突出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求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另外,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新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批判精神、多樣化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倫理批判精神和道德判斷能力

在我國高校新聞倫理教學模式上,教師過多地對學生灌輸各種倫理道德規范,把培養“遵紀守德,照章辦事”作為培養學生的目標,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考試結束后,把所學的知識基本都忘記了。大學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新聞倫理教育則要注重培養學生倫理批判精神和道德判斷能力,使學生成為“多向度”的人。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質疑性的、反思性的,需要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推理的思維活動。倫理批判精神是各種倫理規范生成的價值保證,也是新聞倫理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確立了這一精神,才可以自覺地以倫理價值引領新聞倫理規范的生成過程,從而使其與社會主流價值及其倫理精神保持最大程度的契合。倫理批判精神就是要求對任何現存的倫理規范不盲目地認同和遵從,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用一種批判的、質疑的眼光進行審視,批判地接受,建立起一個既有控制又有抵抗的思維習慣。

道德判斷能力是指道德實踐主體在遇到道德問題特別是道德兩難等具有沖突性的問題時運用合適的道德原則按照一定的程序推導出合理的道德選擇。新聞職業道德主要是通過制定自律性的職業規范明確告訴新聞從業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應當如何”和“不應當如何”。在“應當如何”方面有著明確的道德判斷標準,或者在“應當如何”與“不應當如何”之間界限分明的新聞道德問題,我們都很容易解決。如“不應該制作假新聞”“不應該制作廣告新聞”“新聞應該客觀、公正”“新聞應該人道”等。但是在新聞傳播活動中面對一些存在道德爭議或道德沖突,沒有明確規范可循的道德問題,如“媒介的商業化問題”“新聞傳播與隱私權問題”“新聞暗訪問題”“同情弱者還是客觀中立問題”等道德難題時應該如何自主地進行道德判斷,這是需要我們深思和探討的問題。新聞倫理行為是“應該如何”的道德規范,屬于“應然性”范疇,它是“通過道德目的而從新聞傳播行為事實的客觀本性中產生和推導出來的,完全取決于對行為事實如何的客觀本性與道德目的的認識之真假”[4]。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培養應著重培養其在不同的道德情境中如何運用道德推理的能力,通過對新聞傳播行為事實進行道德分析和道德推理,從中提煉出合理的、潛在的倫理規范,進而進行道德抉擇,從而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灌輸和教條式的背誦。讓學生學會運用道德評價和道德推理解決新聞傳播實踐活動中的倫理問題,以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批判精神。

(二)案例教學的靈活運用

新聞倫理教育是“問題陳顯”教育和“對話式”教學,“對話式”教學是一種建構式教學,建構式教學強調新的知識要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產生互動,在這種積極的互動中完成新的知識結構的建構。案例式教學作為一種建構式教學方法,將純理論用生動、具體的案例加以闡釋,啟發學生用相關的理論來解決生活中的新聞倫理問題,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如何選擇案例至關重要。案例式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要具有貼近性,貼近所對應的理論,圍繞新聞實踐中學生熟悉的、引人關注的倫理問題進行建構。在案例分析中,讓學生學會運用道德推理解決倫理問題,特別是道德兩難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意識。目前案例教學中大都是一些“虛假新聞”“有償新聞”“媒介審判”等“不證自明”的例證,這些案例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在培養學生自主進行道德判斷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密蘇里新聞學院在案例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值得借鑒。密蘇里新聞倫理教育的內容是基于形形的案例展開的,這些案例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老師根據倫理原則結合生動、具體的實例現身說法,讓學生更好地從理論以及案例分析中來學習密蘇里新聞學院所推崇的《記者守則》。

三、重建新聞倫理教材

新聞倫理作為一門理論課,目前我國現有的教材已建構起了比較完整的體系,內容也比較豐富,但大多是關于新聞倫理現象如媒體失范、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現狀等的說明或描述,或者是對一些倫理問題的評論,缺乏有深度的理論闡釋。我國關于新聞倫理的教材受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影響較大。在美國,傳播倫理學的繁榮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目前新聞倫理學已經成為美國大多數高校新聞傳播院系的必修課。早先的新聞倫理學教材偏重原則和基礎,大多都是純描述性的,到了20世紀70年代,教材中開始加入個案的研究,90年代開始有了相應的理論介紹,如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人著的《媒體倫理學——案例與道德論據》、菲利普·帕特森著的《媒介倫理學:問題與案例》等。為此,傳播倫理學才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正如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所說,“媒體倫理學如果要想得到認可,媒體的日常運作與倫理學嚴肅的思考之間的鴻溝必須很好地彌合。”[5]由于中西方在社會環境、新聞實踐環境、道德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不能將這些成果完全照搬過來,但對我國的新聞倫理研究及教學無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我國目前的新聞倫理教材應該加強相關元倫理學的必要說明,對一些倫理學范疇從元倫理學角度作深層的解釋。元倫理學是關于道德判斷或價值判斷的確證的理論,亦即道德推理或價值推理的邏輯。元倫理學所要解決的是“應該”或“價值”的來源,也就是“應該如何”與“事實如何”的關系問題,能否從“事實如何”推導出“應該如何”,“是通過對于‘應該如何’與‘事實如何’的關系的探究而達成對于‘應該’或‘道德’的確證:一方面確證我們對于‘應該如何’的道德認識之真偽;另一方面確證所指定的‘應該如何’的道德規范之優劣”[4]。現有的新聞倫理教材僅從規范倫理學的角度闡述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的職業操守和道德品質,至于為什么要遵從職業道德、如何遵從職業道德沒有給予必要的說明,這就容易導致道德說教。“對新聞職業道德的闡釋,如果沒有對道德哲學的基本把握,就很難把新聞職業道德問題說明白。”[6]不從元倫理學的角度把握新聞倫理規范,各種具體的新聞職業道德準則就失去了依據,對于實踐中碰到的種種新聞倫理問題也就很難說清楚。重建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新聞倫理教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新聞倫理研究者、教學者以學術共同體的方式,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借鑒哲學、社會學等相關理論,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共同努力和探索。

筆者就高校新聞倫理教育改革途徑從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材等方面做了較詳細的闡述,新聞倫理教育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僅從這幾方面很難培養出一個具有較高倫理品質的新聞從業者,還需要經過多方力量的整合。如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的言傳身教、新聞媒體倫理教育、社會精英的倫理示范等。

參考文獻:

[1]羅彬.論新聞職業道德規范的內生性[J].國際新聞界,2012(8).

[2]約翰·赫爾頓.美國新聞道德問題種種[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151.

[3]閻偉華.面對新聞道德失范[J].新聞記者,2006(6).

[4]王海明.新倫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5]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體倫理學——案例與道德論據[M].蔡文美,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6]楊保軍,涂凌波.超越傳統思路 提升新聞教材理論性[J].現代傳播,2012(3).

篇2

【關鍵詞】獨立學院;倫理教育;職業情感;強化

傳統的護理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臟的精神,已不能適應今天護理的現狀,現代護理教育觀念一方面要繼承傳統思想,培養臨床實踐能力和扎實的專業理論素質,另一方面更應加強培養學生的護理科研、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能力的創新和人文素質。而護理倫理教育就是通過專業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結合來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根據護理專業特點,努力挖掘其內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這對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強化道德意識,形成一貫的道德行為有著深遠的意義。

《護理倫理學》課程蘊含著豐富的護理學精神和護理道德規范,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護士的職業道德應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識)、行(行為)四個要素組成。

怎樣才能培養獨立學院護理專業學生具有這些良好的職業道德呢?

通過對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態度問題的了解,我們應積極采取措施。

1分析學生學習需求,增強對護理專業的認識

在新生入學后,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習的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基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逐步樹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增強對護理這門職業的認識,讓具有較強職業情感的教師進行護理專業相關職業的介紹,啟發引導學生樹立對護理專業的正確認識,激發學生對護理事業的熱愛。

2豐富教學模式,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在護理專業學生情感教育實踐中,優化顯性課程,開發隱性課程,認知與情感的激發有效結合,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教學策略。以這一策略指導教學設計,緊緊圍繞情感教學和情感培養兩個途徑,喚起學生對學科的積極情感與主動學習態度,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1];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提升學生的職業認知。

3優化教學環境,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

護理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對病人情感的滿足,應重視學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發展 ,因為這將直接影響對病人情感的理解和關注[2]。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注重加強師生的心靈溝通。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了較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是一種隱性教育。教師應以愛和尊重為前提,創造美的交流氛圍,優化教學環境,培養護理情感,強化專業思想教育,利用社會教育因素,引導學生合理定位,找準自己的發展目標,明確專業與實現自我需要的關系。

4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會有道德行為。當前社會上反映出的“資產階級自由化”,“一切向錢看”的思潮對護理隊伍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對護生來說,激發和培養事業心、責任感特別重要。可請護理界的老前輩講傳統、請英雄模范人物作報告或定期召開座談會等批評不道德的壞人壞事等方式,加深與病人之間的相互了解,進一步激發護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學法納入倫理教學

教師要通過生動的事例演繹護理精神的可貴。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護理專業502名學生為教學對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倫理學》,授課時間安排在第三學期,選擇護理倫理學中適合的章節采用案例教學法授課,教學課時為32學時。案例教學法:(1)課前選擇案例設置問題。教師在講授新課前選擇典型案例,提出要討論的問題及方向,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案例,收集相關資料,做好充分準備。(2)課堂討論。每組5~10人先討論,再推薦代表發言的方式,設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爭取做到一人發言。(3)講評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給予總結,點評學生的發言質量,歸納學生的觀點,指出在本次討論運用的理論知識,指明正確的思路,引導學生對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

課程結束后,調查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和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顯示:92%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能激發學習興趣,85%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能調動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置身于具體的護理倫理活動中,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

6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和講課能力

實際教學顯示現成的教材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師為講好課要廣泛的涉獵資料、通過網絡、電視媒體、書刊雜志等獲得最新知識,而且教師之間要經常在一起探討、交流授課內容。教師要以協調員和參與者的角色和學生共同討論問題,交流感情,這樣把倫理課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感知、領悟到倫理道德的內涵。

綜上所述,護理教育要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創新能力的適應21世紀的適用型護理人才,只靠單方面,單一學科的努力是不夠的,這需要所有學科的共同努力,學校要順應現代護理教育要求,優化調整課程構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學與社會學課程比重,對德育課內容進行調整與整合,凸顯德育在高等護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專業課教師結合專業知識的內容去滲透倫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樣化。

參考文獻

[1]姜安麗,石琴,金玲.護理學“情感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雜志,1996,13(3):38.

[2]吳雅文.護理情感教育現狀[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5):210-211.

篇3

關鍵詞 新聞倫理 專業理念 傳媒定位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從新聞教育和研究的角度來看,重塑新聞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石作用,培養從業者和新聞學子樹立正確的倫理觀念,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大學新聞與傳播院系是傳媒從業者的搖籃,新聞專業的學生是新聞隊伍的后備軍。因此,抓新聞倫理道德教育應從學校抓起。

在傳媒業發達的很多國家,新聞倫理道德教育向來都備受重視。美國的各大新聞院校,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普遍開設了新聞倫理道德課程。著名的哥倫比亞太學新聞學院對新聞學子傳授的兩件根本的東西就是:“道德”和新聞工作技巧。日本新聞學泰斗也提出要把新聞傳播史、新聞傳播理論與新聞倫理學作為新聞專業教學的三門最基本的核心課程。這樣在人材培養的源頭就對其職業倫理的灌輸就盡到了把關責任。我國目前新聞教育達到700多個所,點,能夠系統開展新聞倫理教育的并不多,國外新聞院校對學生倫理教育的重視應該引起國內教育界的反思。

近幾年伴隨傳媒產業高速發展的人才需求缺口,帶動了高校創辦新聞專業的熱情。但由于普遍存在實用主義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應用型新聞人才。對有關新聞業務的課程較為重視,學分較高,而對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教育的認識不夠,設置課時較少,學分較低,致使師生容易產生輕視心理,從而忽視對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隨著媒介逐漸走向市場,媒介經營管理類課程的走紅,新聞倫理課程更呈現邊緣化的趨勢。但作為新聞學教育的終極目標并非只是向媒體輸送成品的畢業生,而在于從長遠的角度形成培養合格的社會守望者的人材機制。而一個合格的媒體從業人員如果沒有一定的倫理和理論素養,便不能理性嚴謹地把握好的采訪、編輯、發表過程中的行為尺度,便不能真正知曉作為一名新聞媒體專業人員的社會地位,以及作為專門進行新聞傳播的職業的意義和價值。進行新聞倫理的教育,也是培育一個合格的新聞從業人員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對于當前新聞倫理教育的目標與發展路徑,筆者有如下思考:

第一,在轉變教學理念和調整教學內容方面,要與社會現實需求接軌。

在教學方式上,應該更多地引入情景式教學和辯論式教學,將生活實踐中發生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作為主體、作為知識的創造者,作為意見的表達者,來形成一種交流的氛圍,新聞教育創辦的動因和宗旨,一開始就包括了要對受教育者進行新聞倫理和職業道德教育,要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要克服重業務教學、輕倫理道德;重學術骨干帶頭人的培養,輕理念素養培養的片面認識,要把新聞職業道德和倫理教育滲透到教學科研等日常工作之中。在新聞理想和倫理教育上,要切實落實教育理念,融理念于新聞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設置新聞倫理課程,在其他專業課程中加入新聞職業理想和新聞倫理的教學內容;重視師資的培養,充分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作用。

第二,積極搭建傳媒學界和業界交流的平臺,讓前沿理論成果和倫理觀念成為及時指導新聞實踐的理論工具,同時也能破除新聞學子對實務盲從盲信的迷思。由于對話平臺的缺失,長期以來業界和學界“互不買賬”。一方面是新聞實務領域被市場邏輯牽著鼻子走,嚴肅的新聞理念在實踐中頻頻碰壁,甚至被否定和拋棄;另一方面,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涉足社會尚淺、認知和辨別能力有限的新聞學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從而迷失正確的道德方向。而當他們走向工作崗位,面對種種利益和誘惑,如果沒有堅定的職業理想、信念和操守,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就難以把握住自己。有位新聞教育專家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么在學校里培養的好好學生,進入媒體以后就開始學會拿紅包,寫假新聞了呢?”

因此,加強新聞業界和新聞院校的合作和交流,通過優秀新聞工作者的模范作用來提升新聞師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在這方面,新聞管理部門已經做出了積極的努力。2006年,由、教育部、中國記協、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新聞界的專家學者和優秀新聞工作者走進多所高校開展了一系列報告會活動。報告者深入淺出地宣講了新聞觀的基本內涵,暢談了從事新聞工作的感受和體會,有效地加強了新聞院校與新聞單位之間的交流,對促進新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新穎的形式,是新聞觀、新聞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真正“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有益嘗試,非常值得借鑒和推廣。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除了學校的教育,還應該鼓勵新聞學子走出校園、走進百姓,深入基層,了解苦難,從而產生強烈的“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另外,抓緊新聞學子走上新聞隊伍的崗前培訓十分必要。日本的新聞單位對招收的新成員,無論學的什么專業,都要經過崗前培訓,才能上崗。不光是業務培訓,更重要的是進行愛崗愛社的教育,各報社或有“社訓”,或有“宗旨”,或有“倫理綱領”之類,對新成員進行這方面教育,其實就是進行新聞倫理道德的教育。國內進行崗前培訓時,也應把新聞倫理教育作為重要一課來對待。

第三,已經戰斗在新聞報道一線的傳媒從業者,必須建立終身學習的制度。一方面,必須進一步明確職業道德規范。從業者除了認真遵守《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等基本道德規范外,還必須遵守新聞工作職業道德準則。要廉潔奉公,正確使用手中的筆,自律自勉,抵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要開拓進取,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昂揚的斗志。要公道正派,堅持原則,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把道德教化貫徹到新聞實踐中去,要認真抓好學習,用新聞理論武裝新聞記者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勵從業人員深入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人民群眾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風。要營造良好氛圍,著眼于創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促進新聞記者的道德素養達到一個新境界。

在傳媒內部經常性的道德問題討論不可或缺,它建立在對實際案例的討論而不是一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上。除了例行的“新聞職業道德培訓”和“三項教育”以外,主管部門還應該提供更多在職人員的進修或培訓的機會。這也對專業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在職人員的倫理教育要想真正達到效果,教師必須既有豐富傳媒經驗又有扎實理論基礎,才能有針對性進行教學和研討,為了不囿于業界自身研討的局限,還應該邀請受眾代表和行業主管部門的人員參加進來,多元視角可以避免就事論事,也有利于使有關各方就倫理問題達成共識。對于傳媒從業者的新聞倫理教育,應該強化三個方面的指標:

1 重視經濟媒介產品生產的道德考量

在傳媒活動中,無論是宣傳主導型,還是市場導向型,如果在媒介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都缺少道德考量,都會程度不同地出現倫理道德問題。我們以往對宣傳主導型的媒介

活動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其傳播中,不考慮受眾的需要。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宣傳本身并沒有錯,錯就錯在把宣傳等同于媒介活動的全部,混淆了宣傳、新聞、公關、廣告之間的界限,進而造成了諸如虛假報道、有償新聞、媒介歧視等倫理道德問題;市場主導型的媒介活動問題在于把媒介產品簡單地等同于一般商品,忽視了其作為精神產品的特殊性,這必然造成對精神需要的曲解,進而導致各種倫理道德問題的產生。

要避免以上覆轍,在媒介產品的生產時就要改變對從業人員要求的技術標準和道德標準失衡的局面,在重視技術標準的同時,強化媒介產品生產的道德要求。對于媒介市場中媒介產品生產時道德標準的弱化,從世界范圍看,僅靠傳媒界的自律,效果并不理想。但在媒介活動的道德拯救中,政府和社團組織卻大有可為。首先,政府可將媒介產品生產中的道德共識上升為法律規范,同時,政府應資助研究與傳媒道德有關的研究,并以研究結論為依據完善相關立法;其次,針對市場化以后傳媒業的“注意力經濟”的特點,政府應扶持在民間成立各種社團組織,對媒介活動進行輿論監督和“注意”施壓,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有合乎道德的媒介活動。要加強組織監督,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監督體系,防止道德失范;要加強群眾監督,建立記者道德檔案,細化新聞記者道德標準。充分發動社會輿論,認真抓好新聞記者社交圈、娛樂圈、生活圈的監督管理。

2 對資本邏輯操縱傳媒保持警惕性

從新聞史上看,商業資本對新聞界的滲透、操縱、干預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媒體經營中,當編輯部與經營部彼此不相干時,公司往往處于最佳時期;而當它們彼此幫助時,災難可能就會出現。首先,資本控制的傳媒在傳播與自身利益有關的信息時,難以保證真實、客觀、公正;其次,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生沖突的時候,資本控制的傳媒更容易舍棄后者而俯就前者;再次,傳媒觀點因壟斷而趨于單調,社會思想因單調而致僵化,譬如美國新聞史上報業因高度壟斷而造成的“一城一報”現象;最后,傳媒控制的資本化容易使媒介道德失范由個人行為轉成為組織行為,從而帶來更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如果傳媒完全按照資本邏輯來運行的話,所產生的倫理道德問題遠不止這些。

篇4

一、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適時恰當的選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改變以往“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以逼真、生動的圖、像、聲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制作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對所學課程產生興趣。由于我們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個人素質也不盡相同,有個別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三心二意,課堂溜號、厭學等現象存在,自從利用了多媒體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愉快而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生心情舒暢,更容易接受所學知識。多媒體教學不但節約了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例如,根據不同的章節不同的內容到網上下載一些相關的視頻:《白求恩》、《杏林春暖》、電視劇《心術》和目前一些反應當代醫德醫風不良現象等視頻,讓同學們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得到啟發,認識到學習醫學倫理學的重要意義,而不只是單純的看完視頻就完成任務,要真正把醫學倫理學的規范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二、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學習完一堂課之后,我會安排同學們編排一個小品,讓同學們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完畢后讓同學們進行討論,讓他們知道做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除了要有精湛的醫術外,還應該具有高尚的醫德,這樣才能成為一名新世紀的醫學人才。使用情景教學法,學生的參與性大大提高,使抽象枯燥的文字變成了生動的節目,從而使教學真正成為生動活潑、自我需求的活動。特別是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存在著自私自利,不相信別人的心理,通過這種互動方式,培養學生關心愛護他人,能很好地克服學生自私的缺點,能極大地發揮個體潛能和群體合力,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缺點,通過自我調控,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加深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信任和感情,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案例教學

篇5

 

《荀子》:“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師范生不但要有扎實的學科素養,還要有良好的倫理道德。因為教師的任務不單單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給學生做好表率,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使學生同樣具有高尚的品格。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都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師范生倫理道德培養的現狀

 

總體而言,教師道德現狀不錯,但還存在一些負面問題。這種情形,影響了教師為人師表的形象,違背了教師的倫理道德,給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產生負面影響。據調查,部分師范生報考師范學校并不是因為對教師職業的熱愛,而是因為高師易于被錄取,還有的學生是在家長動員下才報的師范專業,這些都導致部分師范生的思想不堅定,學習動力不足,集體意識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師范生不能按照師范生守則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些都暴露出學校在師德培養方面存在問題,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高師院校要加大師德培養的力度,把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的培養提高到更全面、更深刻、更系統的師范生教育倫理素養培養的層面,加強師范生教育倫理道德的培養。

 

二、某些師范生倫理道德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1.極端功利主義觀念的影響。

 

功利主義是一個思想學派,其基本精神在于對個人利益的肯定。不可否認,適度的功利主義可以激發人們的斗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一定意義上可以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然而,極端的功利主義會導致個人利益至上,甚至會損害別人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產生負面作用。當前,功利主義對學生的價值觀培養帶來了消極影響,使某些學校的德倫理教育成為“走過場”,培訓方式也淪為“形式主義”。

 

2.教師師德規范制度方面不健全。

 

“師德”作為教育倫理的核心內容,要與當前的市場經濟和多元化的價值取向相結合,單靠人們內心的道德自律是很難實現的,只有朝著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才能使師德培養的效果更加高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13修訂版)》(以下簡稱《規范》)進行了修訂,新《規范》共六條,分別是“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生學習”。每一條規范后都對其具體內涵做了簡單的解釋。新《規范》與時俱進,引入新的時代元素,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倡導性要求與禁行性規定相結合,與舊《規定》相比有較大的改善。盡管如此,不足之處仍然存在。如對教師職業專業特性的體現不夠好,同時規范不太全面、不太具體、失之于抽象,缺乏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不利于操作。

 

3.師德保障制度不健全。

 

師德制度如果只局限于文本形式,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和執行機制,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師德保障制度是保障師德的重要保證。當前,師德規范的制定和執行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并以行政文件的形式予以頒布和執行,這種自上而下的制度程序,缺乏普通教師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使教師處于被動地位必須接受,這樣不利于教師的認同與內化。在師德培訓過程中,某些地方的學校又流于形式,授課教師缺乏激情,培訓內容枯燥乏味,沒有幾個人真正地去聽課。究其原因,就是在師德規范實施過程中沒有真正地理解、尊重和關心教師,不能充分發揮受訓主體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師德評價機制不健全,重定性分析,缺定量研究,彈性較大,模糊性強,師德水平不能科學考評。

 

三、師范生倫理素養的培養方法

 

德育是一種潛在的價值影響過程,要通過多種途徑潛移默化的影響,任何單一的模式都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就從幾個方面探討師范生倫理素養的培養方法。

 

1.改善社會環境,促進師德建設。

 

當今某些學校德育的困境,是教學內容與社會風氣反差較大,一些新聞媒體又對教師職業進行“妖魔化”,把個別教師的失德行為進行夸大化,這些對教師的形象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德育建設。功利主義價值觀者大行其道,造成社會道德和學校德育的“失序”。在這種情況下,全社會都應該建立有效的道德約束機制,對社會生活和學校德育要進行引導和規范,都要求公民培養制度意識,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沒有建立道德規范制度,而是人們缺乏制度意識。不尊重、不落實制度,再好的制度也是形同虛設。因此,相關部門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根本的措施是實施系統的現代公民教育以樹立制度意識。制度建設與公民教育必須雙管齊下,“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共同挽救“失范”的社會道德生活、糾正不良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環境的良性發展。

 

2.規范相關制度,促進德育建設。

 

教育部門要采取措施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師德規范的內容要具有專業性,能夠反映教師的專業特點,做到其他職業道德規范的不可替代性。同時,師德規范要全面、具體、具有可操作性,要涉及教師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教師如何處理和學生的關系,如何處理社會關系,如何處理和家長的關系等,避免大而空的口號。要對師德規范進行改進、完善和創新。在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時,要明確教師的權利和義務,讓教師群體更有社會地位,更有幸福感和榮譽感。在師德評價方法上,要實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師德評價要與職稱評審、業績考察、職位升遷結合起來,引導教師對師德的重視,避免德育流于形式。

 

3.開設倫理課程,加深倫理觀念。

 

師范生要學習一些師德規范,把師德規范的學習放到開設課程的高度,系統規范地學習教育倫理知識,同時還要把師德規范內化成為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背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條目。研究發現,某些師范生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薄弱是對一些教育倫理缺乏正確的理性認識,沒有轉化為自覺的行動。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學科知識不斷的專業化和精細化,如果僅僅在這些學科中穿插教育倫理課程,肯定是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師范院校有必要給師范生開設專門的教育倫理方面的課程,讓他們形成深刻的倫理觀念。當然,教材內容不能機械陳述,而要生動有趣,設置一些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和評判,教學方法也要靈活多樣,切忌道德說教。

 

總之,師范生倫理道德培養要改善社會環境,規范相關制度,開設倫理課程。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師范生的教育倫理修養,因為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內因是才是事物發展的關鍵,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以上的方法都是外因,關鍵還得讓師范生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引導師范生自我修養、自我鍛煉、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做到致知、內省、踐履和慎獨。

篇6

關鍵詞: 衛生高職院校;在校生;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近兩年來,各地醫療糾紛事件不斷增加。不少地方醫患矛盾急劇升級,演變成暴力事件,醫患之間沖突已經成為一場兩敗俱傷的對抗,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并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和社會議論的熱點問題。衛生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大量基層醫學專業技術人才的重任,加強在校醫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教育是培養高素質醫務人員的基礎,是緩解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國醫學院校在對醫學生進行醫德教育方面作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也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許多醫學院校除課堂講授形式外,還開展了醫療下鄉扶貧、醫療咨詢服務等形式的醫德教育活動。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從社會大環境上看,學校教育整體上存在著重智輕德的思想。一些從事職業道德培養的教育工作者, 對如何開展學生的醫德培養工作認識不足,或雖然認識到了醫德培養的重要性,但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層面。目前的醫學教育中,看重的是醫學生的成績,教育工作者們幾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臨床專業課程的改革,而忽略職業道德的培養。致使學校的職業道德培養所必需的人、財、物得不到落實,再加上許多職業道德培養工作者培養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后,教學形式單一,無法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思想變化的要求,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認知和較高的思想水平。

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德育為先,促進醫學生的全面發展。醫學教育——德育為先,要將德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列為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強以醫學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業價值觀為基本內容的職業素質培養。培養學生的道德責任感,重視倫理問題,將預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維護人民的身心健康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培養學生關愛病人、尊重他人、重視生命的職業操守和團隊合作精神;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重視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和教育,大力弘揚救死扶傷精神,增進醫患溝通,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構建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從醫學職業道德理論培養的層面看:一方面,醫學職業道德的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抽象,過于注重理論闡述,教學內容單一,德育教育課程相互獨立,缺少綜合性。不能有效說明和解決臨床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說教多,做得少,對學生的行為缺乏現實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職業道德》課教師大多對醫學專業特點及知識不了解,在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突出醫德培養的醫學特點,在課堂上無法用醫德理論分析和說明現實中的醫德困惑,降低了教學的效果。

對于高等醫學院校而言,可以通過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課和職業道德課的兩課教學、講授協調處理醫患關系的醫學倫理學教學、探討生命意義的生命倫理學教學、關注醫學與社會關系的社會醫學教學等等,共同搭建職業道德教育的必修課課程平臺。此外,還可以通過美學、人際溝通、禮儀學等選修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交流溝通、協調關系的能力。在必修課課程平臺中,《醫學倫理學》和《生命倫理學》是醫德教育最直接的課程,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從事這兩門課教學的教師,應努力探索教學方法改革,力爭通過教學,將學生帶入到職業模擬的情境,去體會為醫的真諦。

我院以《醫學倫理道德學》、《衛生法律法規》、《醫護人員禮儀》等課程作為理論基礎,從日常行為規范、課堂情境模擬、小組案例討論、課堂辯論大賽和優秀畢業生現身說教五方面入手,創設課上、課前、課后,“五位一體”職業道德培養模式。主要任務是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和現行相關醫療衛生法律知識來提升在校醫學生的職業素質。通過對我院學生在臨床實習期間調查發現,學生在校期間由于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道德意識,參加臨床工作后,與患者之間的溝通發生障礙,引發醫患關系緊張,導致醫患糾紛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生很難適應臨床工作環境,甚至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感到迷茫。為了提升高職醫學院校在校生的醫學道德意識,增強職業素質,讓每個畢業的醫學生能順利進入臨床工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在按照傳統教學方式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用日常行為規范、課堂情境模擬、小組案例討論、課堂辯論大賽和專業技能訓練五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五位一體化綜合考評模式,考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意識,明確自己肩負的道德責任,提高在校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修養,為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務人員。

三、從實踐教學的層面看,目前醫學職業道德培養實踐環節不同程度存在著抓得不緊,時有時無,未成體系的情況,使得醫學職業道德培養基本停留在理論培養的層面。

實踐證明:最理想的道德教育是在實踐中體驗,這一點已成共識。職業道德教育尤應如此。職業道德是跟特定職業相關的道德規范,因此,知道規范還不能叫真正領悟,還必須在職業操作中去體會和掌握。醫德教育同樣如此。因此,在醫學院校的醫德教育中,臨床課以及醫院的見習、實習中,都要想方設法增強醫學生對于醫德的領悟和體會,為將來他們走上職業崗位做好鋪墊。具體的做法是:①在不管是臨床的學習還是操作中,教師在講解疾病的名稱、癥狀、體征時,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個簡單的名詞,而是患者實實在在的痛苦;②在講解疾病的治療時,要讓學生意識到醫術的重要、醫生間合作的重要;③在講解疾病的演變和防治時,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我們在培養臨床醫學研究生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教給他們如何診斷、治療,更要注意在公共基礎、預防醫學、心理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知識的傳授。醫生作為促進健康、防治疾病與提供衛生保健的使者,要遵守職業道德,熱心為患者治病和減輕痛苦。醫生還應該是出色的交際家、有創見的思想家、掌握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知識的學者。

醫療體制商業化、市場化傾向下,有必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當前我國的醫療行業正面臨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挑戰,醫患關系出現緊張趨勢,民眾對于這樣一個人道的職業表現出較低落的信心,為維護醫生職業的神圣和高尚,我們對醫學生的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從目前醫療服務體系現狀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勝任醫療工作的前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的需要已轉向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預防及保健等更為廣泛、更為社會性的醫療服務上。醫學院校培養的一部分醫學生將充實進醫院,另一部分醫學生將成為社區全科醫學人才,但無論是醫院里的醫生還是社區的全科醫生,他們的職責就是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起碼的職業道德,不為患者或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就可能無法勝任醫療工作。從目前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來看,是以醫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基礎。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疾病的病因日益復雜,醫生與患者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對抗疾病,才能維護健康。這就要求醫學生在臨床實踐時,就要培養起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注:此文為2013年度廊坊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論文,課題編號為121058,課題組成員王艷、王旋、陳蘭云、王冬杰、溫俊軼、黃素臻、邢曉媛)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案例教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7-0286-0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最好上的一門課,又是最不好上的一門課。就此點而言,恐沒有任何一門課可與此相提并論。言其好上,是因為很多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老師都不是專業老師,各個學院的輔導員、書記等不具有專業背景的老師,拿上課件,都能侃侃而談,說上點自己想說的東西;言其不好上,是因為這門課共有八章內容兩大體系,涉及太多的專業背景:政治哲學、倫理學、法學等,要想上好這門課,必須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總而言之,這門課的綜合性之強足以讓任何一個初接觸這門課的老師頭疼不已。筆者從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多年,就如何上好這門課,如何讓這門被學生不待見的課變得有思想、有深度、有樂趣,淺談幾點自己的感受:

一、案例式教學方法的引入

要想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上的生動,妙趣紛呈的案例必不可少。有老師抱怨課堂討論氣氛不熱烈,學生不積極。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筆者總結案例教學的成功經驗,有如下幾方面:首先,案例的選擇要新。好的案例的選擇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一些老掉牙的案例學生當然沒有了討論的激情;其次,案例的選擇要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有的案例確實很宏大敘事,可學生也就高山仰止,無話可說了。比如說上課過程中談到大學精神時,我切入頗具爭議的“真維斯”冠名清華教學樓事件,請學生們予以評論。在學生們爭辯中引導學生明白大學可以接受商業,但不應該商業化;大學也可以和資本親近但不應該被資本奴役。大學精神應該表現為獨立的人格、批判的精神、創新的品質。清華“真維斯”樓事件發生在今年5月份,新鮮度足夠,又是發生在大學里的事情,在這種具體設定角色與情節的情境式教學中,學生們深有同感、侃侃而談,既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訓練了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可以說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學。案例式教學還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說案例要提前布置給學生,我的通常做法是提前一次課把案例布置下去,這樣可以讓其有所準備、有所思考;再比如案例教學對老師的要求很高,老師要高屋建瓴,既要懂得把握全局,又要會調動全場的氣氛,在點評時觀點要獨特,歸納要精辟,使學生真正覺得從案例討論中有所獲得。

二、課程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參與與互動

現在的大學生是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們需要展現自我的舞臺。如果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上成滿堂灌的說教形式,學生會自然而然產生逆反心理,而得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的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和學生互動和交流。(1)自我介紹。我校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都是大一新生,互相之間并不熟識,為了有一個更融合的課堂氣氛,第一次課上我讓同學們玩了擊鼓傳花游戲,傳到花的同學除了要自我介紹,還必須介紹其前面的兩位同學,且鼓勵同學進行才藝展示,以給大家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這一游戲,為后面課程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課前十分鐘時事評論。規則是前一次課報名,每次有3名同學上臺表演,總時間不超過十分鐘,評論的內容可以是時事、新聞或身邊發生的事。 此環節的運行在我的教學中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同學們踴躍報名,不僅開始積極關注身邊的時事新聞,而且明白口才是表達思想與情感的精華。(3)作業展示。作業根據不同的主題,要求學生制作課件并配合演講。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搜集信息,制作Flas、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時還要親自拍攝DV,親自動手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

篇8

 

要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義,可以通過強化課堂理論教育、營造濃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圍、開辟獨具特色的網絡專欄、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等途徑,以增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目前,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育教學,是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承載著文化內涵,孕育著先輩們的思想精髓,傳遞著育人價值,與現代德育具有內在的契合性,對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格品質修養能力,具有重要的啟示借鑒與現實意義。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和思想孕育的結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鮮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時代價值,它們所蘊含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著當前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具有引導、凝聚、促進和激勵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具有強大激發和推動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會助力其成長成才。

 

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既作為一種無形的強大驅動力量,為各種德育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同時又作為道德文化的有機構成,成為青少年健全人格與道德素質養成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學校德育工作過程中,加強青少年中華傳統文化觀的教育和培養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發青少年主動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促進忠、孝、仁、信等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自覺掌握有關中華歷史文化道德知識,有力地推動道德認識與道德意識轉化為個人道德信仰與道德行為;

 

其二,可以規范和調節青少年的道德行為,促使青少年養成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為習慣,促進青少年自愿自覺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義務;

 

其三,可以激勵青少年不斷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為目標,傳播道德文明,實現人生理想價值,以此來達到自身的充實完善。因此,在學校德育中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觀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學科歷史和杰出人物史等傳統文化資源,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內在關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德育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主要體現在功能上的契合、內容上的契合、載體上的契合。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德育理念、德育內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教育等。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育人導向功能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啟迪。理想信念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抱有堅定的相信,對某種事物篤定的追求,從而不斷實現目標。人不能沒有信念信念,沒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無數有識志士艱辛跋涉和不斷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尋找國家富強途中積淀傳承下來的精華部分,蘊含著從諸子百家到新中華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新時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質等素養的形成離不開理想信仰的支撐,也離不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禮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文化觀念,都可以納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疇。中華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發進取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礎、源泉,可以不斷激勵和推動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標。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囊括的愛國主義內容為當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鑒。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推動中華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們共同進步的精神支柱。從中華優秀傳統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的愛天下之寬廣胸襟,到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憂國憂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顧炎武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高度責任感的宏論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報國情懷和堅貞不渝品格,岳飛“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的英雄主義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愛國主義精神品質。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們應大力予以開發、挖掘、整合進而增強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倡導的躬體力行為加強青少年倫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強調自我的反躬自省、身體力行和親身體驗,是中華古代社會的重要傳統,而且形成了豐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榜樣示范作用,從孔子老子提出內省修養方法和見賢思齊的帶頭作用,到職業領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積極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職業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動倡導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團結鄰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學校要積極提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尊敬守法等個人品德。這些基本德育規范和行為準則要求都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所體現,比如,社會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強調“仁者愛人、惻隱辭讓、富貴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滲透了人們如何做人做事的倫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這些思想理念,對加強青少年倫理道德教育具體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結合的現實路徑

 

作為青少年德育主陣地的學校來說就是要轉變德育觀念,樹立現代德育理念,可通過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網絡媒體、社會實踐等途徑,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來提高青少年思政針對性實效性。

 

1. 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教材內容和課堂教學中。常態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充分挖掘本地傳統文化資源,如組織學校專家、教授、學者編寫有關帶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教輔教材,讓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入課堂;編寫一些與《中學思想品德課》、《青少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相匹配的校本傳統文化資源教學案例集。

 

在教學中,可努力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中華五千年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圖文并茂、立體化、多層次地展示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銘記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論知識轉化為一種形象生動和易于學生接受的知識體系;同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體驗感悟教學結合起來,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資源教育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青少年頭腦。

 

2. 積極營造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的校園德育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加強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陣地。通過課余文化活動舉辦對青少年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學生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純潔思想,對青少年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可舉辦各種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博物館之春、讀書、講故事和“發現身邊美”學生微電影作品展播、尋找身邊道德榜樣了解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脈絡;通過舉辦傳統文化進校園大型詩歌朗誦競賽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華文明的浩瀚和瑰麗;可邀請傳統文化領域德行高尚、治學功底深厚、對傳統文化經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傳承人等進校園、進課堂,聘請或邀請非物質文化傳承者開展講學講座;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撰寫心得感受讓學生在濃厚的校園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豐富的物質文化氛圍中受到浸潤和感染。

 

3. 開辟網上網下傳統文化等網絡德育教育專欄。現代社會是一種網絡媒體時代,青少年是使用網絡媒體的主流群體。除了利用校園廣播、校報、電視、宣傳櫥窗等傳統大眾媒介形式外,還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巨大傳播作用,以網絡文化為載體,把傳統文化資源廣泛傳播開來。充分利用好現有全國傳統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工程、數字圖書館等網絡數字文化的數據資源成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把經典名言、膾炙人口語句制作適合互聯網、手機、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傳播的傳統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園網上開辟中華經典資源庫專欄,開設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欄目,通過手機、QQ、微信、論壇等現代媒體技術形式,使學生隨時可登陸網站查詢或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語錄、名人事跡和禮儀禮節禮貌知識等,同時還可在網上發表個人心得,從而形成網上網下青少年傳統文化價值觀教育的強大合力,擴大傳統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圍。

篇9

較早提出“大語文觀”概念并以此涉及語文教學整體改革方案的張孝純認為中學語文課必須沖破當前“狹的籠”,而走向“大語文教育”的廣闊天地。“大語文教育”認為,語文來源于生活,與生活是源頭與活水的關系。美國教育家華特提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語文學習完整的結構由3個部分組成:

(1)語文課堂教學;

(2)第二語文教學渠道;

(3)語文學習環境。

課堂教學是主體,第二語文教學渠道和語文學習環境是“兩翼”。尤其是在后示性時代,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上絲毫不滯后于教師,甚至多于教師,以往教師在信息占有上的優勢地位逐漸被削弱了。如果語文教學仍然秉承“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教育觀念,只會與當今變化迅猛的信息時代格格不入。“大語文教育”要落到實處,就要沖破“三中心”的舊教育觀念的牢籠,要以課堂為基地,并延伸至廣闊的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中。因此,“大語文教育”觀具體化到操作層面,即為“大教材觀”、“大課堂觀”、“大教法觀”。

2受大語文教育啟發對醫學倫理學教學的思考

醫學倫理學教學的目標是喚起醫學生敬畏生命的理念,塑造和完善學生的道德人格、醫德素質和職業價值觀、豐富的醫學倫理知識、良好的醫學倫理意識和較強的醫學倫理思維能力。與傳授知識相比,醫學倫理學教育更注重信念的培養,而信念的培養是道德主體經由他律到自律、內化為主體生命一部分的過程,這就決定了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手段的開放性。這與重在培養學生情感、信念等的語文學科在教學目標上具有相似性。受“大語文教育”的啟發,筆者試圖從大教材觀、大課堂觀、大教法觀出發,為醫學倫理學教學提出建議。

2.1大教材觀醫學倫理學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既要研究醫學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原則、規范和范疇體系,又要研究在醫療衛生機構應用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如醫患關系問題、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問題等,還包括醫學科學所特有的道德問題,如人體試驗、器官移植、克隆等。因此,內容涉及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僅僅局限于教材是不夠的,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醫學倫理學研究內容的開放性決定了要以一切適合的素材作為教材,包括課本、報刊雜志、新聞媒體的相關熱點、相關的影視作品及醫學人文著作、臨床案例等,其根本特點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不是把教材的學習當成唯一的學習任務,而是把能力的提升、知識的積累、素養的積淀作為教學的目的。例如,大多數教材對知情同意權的論述主要為知情同意權的概念及理論上如何應用,缺乏與現實應用對接的橋梁,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介紹患者知情同意權這一應用性較強的內容時,要應用一切有價值的素材,包括通過教材以了解其理論應用、相關的學術論文以了解學術前沿及動態、影視資料如《死亡工廠》以明白知情同意權的起源、醫學臨床領域出現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使學生更直觀生動地了解其臨床應用。在介紹其他內容時,同樣需要將一切與之相關且有價值的素材引入課堂,一方面使學生掌握相關內容的全方位的理論介紹;另一方面由于理論與實踐往往有差距,進而通過多種素材的結合生動地呈現其在現實中的應用,以提升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實效性。

2.2大課堂觀大課堂觀就是打破傳統的有限課堂的時空觀念,立足課堂并超越課堂進行學習。通過上述對醫學倫理學教學目標的介紹可以看出,與醫學專業課相比,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目標更多的是培養醫學生理念、素質、價值觀、情感等更為柔性的素質,這些素質的提升需要的不僅是理論知識及實踐技能的傳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漸進、潤物無聲般的人文氛圍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個學期固定的教學時數中,遠遠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安排上,不能只以課堂為醫學生唯一接受醫學倫理素養培育的基地,而應當貫穿于醫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筆者認為可分三個階段進行:

(1)醫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以講座形式進行啟蒙教育,內容主要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國醫學生誓詞、對生命的敬畏、對生與死意義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學醫的動機和學習目的;

(2)醫學生進入臨床學習階段:開展理論教育及實踐教育,即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進行醫學倫理學的醫德、臨床決策能力、生命高新技術應用出現的倫理問題等內容的教育,并進行專題討論;

(3)醫學生進入臨床見實習階段:加強實踐教育,以床邊教學、案例分析、調查討論等形式,提升醫學生的臨床決策能力,使醫學倫理學的理論、規范在學生動手親身實踐過程中內化為其生命過程的一部分。

2.3大教法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大教法觀是打破固定的教學模式,改變課堂的程式結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教師個性化教學。按照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內因(自我教育、內心陶冶)是變化的根據,外因(外部約束)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約束歸根到底要通過學生自我教育才能產生教育意義。道德準則只有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醫學倫理學教學要運用一切能提升醫學倫理學理論與實踐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理論教學如CBL教學法、PBL教學法、敘事教學法、故事引入法、模擬講座法、專題論辯法等,減少說教式的灌輸,以增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課程的興趣,從而促使醫學生在社會交往與實踐中進行自我倫理教育;實踐教學方面要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進大課堂,創設更多接觸患者及醫療工作的機會,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開展各類專項調查。調查可以是座談式、訪問式、問卷式等,讓學生深入到醫療實踐中去,與醫務人員、患者和社會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據調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資料,掌握實際情況。目前國家級、省級、校級鼓勵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及科研的課題中。醫學倫理學方面的選題可以共同討論,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鼓勵學生分組調研,將調研結果匯總整理并分析,寫出調研報告,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并了解到醫療領域的問題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學期組織1~2次實踐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基地選擇一般會傾向于紅色革命基地、基層醫療、基層教育等。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實踐也可以借助這個平臺,使學生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此外,還可以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義務支醫活動等,使學生通過親身感觸,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運用醫學倫理學的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提升其社會實踐能力,使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3小結

篇10

(一)臨床研究生對職業的認知和情感在職業選擇目的和個人價值體現的問題上,臨床研究生都認為“社會地位高”是首要因素,真正因為個人理想而選擇醫學專業的同學只占18.8%,說明在培養研究生的醫德情感和信念上,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理念至關重要,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內化方式便是加強醫德教育工作。多數研究生對待病人的態度是“有耐心,熱情服務”,這反映在臨床工作中,他們能照顧病人內心的心理感受,服務意識比較強,但仍有超過10%的研究生把自己當著病人的“救世主”,服務意識淡薄,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現象。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精湛醫術、高尚醫德和良好服務三者兼備的標準已取代了以往占主流的精湛醫術與高尚醫德二者兼有的“好醫生”標準,這也表明新時代的臨床研究生的觀念正在逐步更新,與時代的發展同步(表1)。

(二)臨床研究生對醫德重要性的認識絕大多數(158人,占84.9%)研究生認為醫德是醫生的靈魂,166位研究生(占89.2%)認為醫德對醫生同樣具有制約作用,認為在醫學院校進行醫德教育對于自身職業的發展是有必要的研究生有175人(占94.1%)。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沒有意識到進行醫德教育的重要性,認為醫德教育可有可無(占3.7%)或者沒有必要(占2.2%)。而對醫德的懷疑,表明他們自己也在反思道德的規范制約力量,從而間接表明醫德教育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臨床研究生對醫德教育形式成效的評價調查顯示,導師的言傳身教被認為是醫德教育成效最好的形式(顯著率達63.3%),其次是醫療社會實踐,這兩者為醫德理論應用于醫德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對研究生醫德的養成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而《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的教育成效則一般,反映了《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雖然能讓臨床研究生的醫德理論素養有系統的提升,但其教學內容與臨床實踐脫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讓研究生感到枯燥,影響了醫德教育的成效;成效較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其成效一般或者沒有成效的共占77.3%),這可能是由于我們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公共道德教育,輕職業道德教育”造成的,今后應將醫德教育作為臨床研究生德育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勢力量,強化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成效,讓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得以不斷提高(表2)

(四)臨床研究生對“醫院追求醫德醫風與追求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的看法醫德醫風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醫療衛生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而在醫療實踐中,醫院追求醫德醫風與追求經濟效益之間的矛盾表現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衛生事業在轉軌過程中因過度追求利益,醫德醫風建設涌現出新的問題,醫德出現滑坡。調查顯示:有41.2%的研究生認為追求醫德醫風與追求經濟效益之間存在矛盾,50.7%認為兩者間并沒有矛盾;被調查的研究生中有68人(占36.6%)認為救死扶傷應放在首要位置,有32人(占17.2%)選擇經濟效益第一,其余學生認為兩者應盡可能保持統一。調查結果反映了醫學教育在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當下,對于如何處理好醫德醫風建設與經濟利益的客觀需求的關系尤為重要。

二、當前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

目前,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原因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即來自社會、學校以及研究生自身。

(一)社會消極因素沖擊了臨床研究生對醫德教育的價值評價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他們對醫學專業知識了解甚少,又加上一些社會輿論和媒體的影響,導致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醫療糾紛也時常發生,許多醫務工作者都表示對職業缺乏信心的擔優;醫療行業中的不正之風,如一些醫生生、冷、硬的服務態度、收受“回扣”和“紅包”以及社會上“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潮的沖擊;另外,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產生“唯技術論”,容易導致片面強調高超的醫療技術水平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良好服務和高尚醫德所產生的正面社會效應。類似這些不和諧的因素給臨床研究生的醫德教育傳達了不良信息,誘發他們對醫療職業的不安全感,部分臨床研究生受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在經濟利益和醫德品質之間存在困惑,使其對醫德教育的認同度降低,從而影響臨床研究生對醫德教育的價值評價。

(二)醫學院校自身原因影響了醫德教育的成效醫學院校的學科設置大多以自然科學為主,人文課程的比例往往很小;課程設置方面沒能從醫學專業特殊性的角度出發,比較偏重于醫學專業課程,導致醫德信念缺乏系統的培養;醫德教育專職教師數量有限,未能形成有力的學術群體。研究生思想政治輔導員雖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專職教師數量的不足,但其醫德教育專業知識仍有欠缺;在臨床實踐教育環節中,一些導師側重于對臨床研究生傳授醫療知識及臨床診療技術手段,往往忽略了對其進行醫德信念教育。這些都使臨床研究生不能充分認識醫德信念在自身技能中所發揮的能動作用,限制了醫學院校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開展。

(三)臨床研究生對醫德教育重視不足部分臨床研究生受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影響,認為只要學好醫學知識,掌握好醫學技能就行。加之一些用人單位只注重醫學生專業知識的考核,往往忽視了醫德素質的考量和評判。在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下,臨床研究生出于擇業的實用性,只埋頭于醫學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注重人文修養,往往忽視自身醫德素質的養成。其次,現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就在家長的百般呵護下成長,習慣了被關心和關注,凡事從“我”出發,以“我”為中心,沒有建立替別人著想、主動關心他人的行為模式,從自身利益出發的思維習慣容易滋生個人本位思想;同時,作為醫學生,他們涉世不深,閱歷較淺,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能力不足,缺乏對價值認識的科學基礎,在人生理念上只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缺少崇高追求和遠大理想,很多臨床研究生還不能夠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將來成為一名醫務工作人員的職業形象和責任,又受到醫療服務實踐中不良事例的影響,很容易產生認識上的沖突及道德選擇上的迷失,忽視醫德教育的重要性,影響對醫德教育的有效內化。

三、進一步加強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思考

(一)完善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教學的內容醫德教育首先要通過課程得以實現,應將《醫學倫理學》列為臨床研究生的公共課,將先進的醫德理念、熱點的醫德話題引入課堂,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就一些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及探討。如怎樣看待醫療救助與病人欠費,如何看待和對待“回扣”、“紅包”現象,如何看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療機構改革過程中的問題,開展形式多樣的醫德案例的教學與討論,逐漸培養臨床研究生道德的判斷力和責任感,從而激發臨床研究生醫德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他們對醫德知識的掌握及對醫德問題的分析能力。其次,通過加強學校與醫院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醫德教育,即學校可側重醫德理論教育,而醫院則側重于醫德實踐教育。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臨床研究生的醫德培養,也促進了醫院的醫德醫風建設,可以獲得“雙贏”效果。

(二)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的言傳身教作用當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導師負責制,臨床研究生結束半年的在校課程學習后,其余時間基本上都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科研和臨床實踐,這就決定了導師是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主—54—體。導師不僅是醫學科學知識的繼承人、傳播者和創造者,也是醫療道德文化的橋梁和重要影響媒介。調查顯示,導師的言傳身教對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成效顯著和較好的占93.6%,表明導師的示范、教化和熏陶作用對臨床研究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全面推進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基本保證。因此,在臨床研究生的科研和醫療實踐工作中應采取措施,發揮導師在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激發研究生的情感認同,引導其完成由醫德認識向醫德情感、醫德意志、醫德信仰升華的心理過程,逐步完善臨床研究生的醫德教育行為。

(三)重視臨床研究生輔導員在醫德教育中的角色作用輔導員承擔著向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又存在著“重思想政治教育,輕職業道德教育”的問題。為此,首先要提高輔導員自身醫學倫理修養,通過開展醫學倫理學教育理論培訓,支持輔導員開展醫德教育研究,提高醫德教育水平,促進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工作的開展。其次,輔導員在臨床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中,應進一步負起育人的重任。要樹立良好的形象,經常與學生進行談心,通過這種融洽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達到“親其師”到“信其道”的情感轉變,真正實現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對醫學職業道德的教育效果方能顯著,教育也將實現其根本的功能。

(四)加強臨床研究生醫療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和管理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為貧苦百姓開展醫療保健咨詢服務工作的社會實踐活動,是臨床研究生力所能及的。通過組織臨床研究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到缺醫少藥的貧困地區奉獻愛心,他們的責任感、事業感等多種醫德情感容易被病人所回報的感激之情所觸動,這種實踐的體驗對于每個臨床研究生來說都是非常刻骨銘心的經歷,所帶來的醫德教育成效是非常顯著的,能讓他們在為困難地區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做貢獻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醫德修養。

(五)占領網絡新媒體等開展醫德教育的陣地在當下網絡信息化時代,互聯網逐漸成為了臨床研究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對臨床研究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有關醫德教育的信息卻很少,加強醫德教育信息的網上開發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的醫德教育專題網站、微博、博客等網絡平臺,對醫德教育進行滲透,強化臨床研究生醫德教育的實效。同時,新聞媒體也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比如對“溫暖哥”紀名揚同學的報道),對科學的理論進行宣傳,讓先進的文化得以傳播,從而激勵人們不斷追求真善美,弘揚社會的正氣,最終營造一種和諧的公民道德建設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