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經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2 09:41: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家庭經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推動農戶家庭經營向聯合經營轉變論文
農戶聯合經營可以更大程度地發展農業生產力
農村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才能化解遇到的問題和矛盾,而農戶聯合經營是改善家庭經營中諸多矛盾的有效方法"農戶聯合經營是專業化生產和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經營的發展,是把農戶、現有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起來經營,這樣,可以更大程度地發展農業生產力,一方面延長農業專業化生產產業鏈,另一方面使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經營得以全面發展"這是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補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一是聯合經營使農戶分散的小規模的個體生產變為集中的大規模的聯合生產,更重要的是實現小規模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協和經營,這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單一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普遍經營規模小、經營實力弱,通過聯合經營實現橫向一體化,可以快速實現規模擴張,促進市場營銷渠道的開拓和產業鏈條的延伸,降低交易不確定性,并通過減少中間購銷環節,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規模經濟"通過共同投資,促進縱向一體化經營,構建和完善產業鏈條中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化鏈條中各主體、各環節更緊密地合作發展,通過成員生產行為一致化,實行標準化生產,統一開展品牌化建設,在有效整合各成員資源、形成合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合作組織的整體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方式從數量增長到能力提升轉型,向現代農業經營組織的方向邁進"二是聯合經營是小農戶適應大市場的客觀必然,是我國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聯合經營有利于逐步實現我國農業大面積規范化經營,是克服我國目前農業投資不足的最佳選擇"聯合經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的風險,降低交易費用,為農業生產者拓寬融資渠道"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必須是大農業"推動農戶家庭經營向聯合經營轉變,農戶通過橫向聯合發展規模化經營、縱向合作發展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這種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農戶聯合經營,能夠克服農戶小規模分散經營的弊端,把農業家庭經營與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規模化經營有機統一起來,從根本上解決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和市場競爭力"三是聯合經營可以優化勞動組織,創造出新的生產力"聯合經營可以促進生產方式變革,優化勞動組合,增強農民群體凝聚力,使勞動組織群體心理及行為有效達到組織目標,更好地實現勞動價值的創造,科學配置生產力要素,同時也使勞動關系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發展,合理組織勞動者的分工與協作,正確處理勞動者之間、勞動者與勞動工具之間的關系,挖掘農業農民內部潛力,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客觀需要"。
推動農戶家庭經營向聯合經營轉變的建議
農戶家庭經營向聯合經營轉變,是我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的完善,在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背景下,要通過政策逐漸引導,支持力度不斷提高、支持范圍逐步擴大的方式方法,實現這種轉變,逐漸使這種農戶聯合經營體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經濟組織,以適應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需要"一是充分認識發展農戶聯合經營的現實意義"農戶聯合經營不僅僅是將農民簡單地聯合起來,而且是將現有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聯合起來"目前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基本是小規模或專項松散的聯合,只有通過這種較大規模、多項的緊密聯合,所形成的聯合體才能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而滿足農業生產力穩定發展、農民增產增收、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的需要"在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多目標約束下,農戶聯合經營是有效組織我國農業家庭經營轉變發展方式的現實選擇"它不僅彌補了家庭分散經營的缺陷和不足,促進了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重新流動組合,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而且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推動了農村微觀組織的制度發展;增強農民的生產經營主體地位,化解分散經營的小農戶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的矛盾,保護農民的物質利益,是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現實選擇,加速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二是加大政府對農戶聯合經營的支持"農戶聯合經營體的發展需要政府在財政、信貸、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在財政方面,要對目前已經運營農戶聯合經營體給予補助,使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支持有條件的農戶聯合經營體承擔國家有關涉農項目,將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財政專項和投資建設項目,委托和安排有條件的農戶聯合經營體實施"同時重點支持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科研開發能力、技術服務水平、質量檢驗檢測水平和信息網絡體系建設,重點扶持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等/三品0和地理標志認證工作,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提高經營品牌化水平"在稅收方面,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08年下發了((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6的基礎上,繼續扶持農戶聯合經營體,減免經營初期稅費,并利用稅收政策引導農戶聯合經營體的發展方向"在信貸方面,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應當采取多種形式,為農戶聯合經營體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聯合體健康發展的助推器作用"首先,為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合體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其次,在政策規定上積極引導同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及合作社與相關市場主體之間進行多領域、多方式的聯合與合作,探索區域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合社(會)建設的途徑"第三,政府協調、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建聯合體,解除聯合體成員間/搭便車0的負激勵和信息不對稱的雙重障礙,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聯合體改善資金、土地、技術、市場信息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發揮公共平臺作用"三是允許大資本大企業進人農村組建聯合經營體"從我國聯合發展工商業中得到啟示,農業發展中也可以大膽引進技術,利用外資,興辦/三資0農業企業;借鑒工業生產專業化協作的成功經驗,組建專業性農業生產公司;根據現代資本主義組建各種聯合企業的可取經驗,按專業化協作原則,建立跨地區、跨省市、跨行業、跨部門聯合公司或聯合企業,也可以突破不同隸屬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組建各種綜合性的以開發農業為主體的實業性、股份制公司,充分發揮各種不同聯合經營形式的特點和優勢,調動我國農業發展的一切潛力,把一切可利用的資金、資源、技術、人才調動起來,變成加快我國農業發展的現實力量"四是不拘一格,聯合經營發展農村"可以根據國情采取具有自己特點的聯合經營形式,淡化二元經濟結構"發展中央企業與地方農村經濟橫向聯合,把中央企業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辦成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在抓好農村經濟結構總體調整前提下,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促進農村分工分業和農業用地規模經營,并把鄉鎮企業發展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建好農村城鎮;把國營農場辦成大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基地;構建以農業資源、市場需求為基本約束的多目標、非線性、動態性產業路徑選擇模型,有效提高農戶聯合經營的資源利用率、勞動產出率、投資回報率和生態循環率,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向農業集聚,使農戶聯合經營沿著現代農業方向科學發展;通過教育培訓加大農民人力資本投資,普及農民的市場經濟、農業科技和現代管理知識,增強農戶的市場觀念和風險意識,提高農戶參與聯合經營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高度重視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逐步消除二元經濟結構的經濟基礎"。
本文作者:張磊工作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農地制度創新與家庭經營
"三農"宏觀政策如果沒有微觀改革的配套將很難長久發揮作用,從而影響"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根源于農村基本經濟制度設計和安排中的矛盾,現在到了該對其進行反思和改造的時候了。
農地制度的現實困難
首先,農村土地承包制度需要繼續完善。中國農業科學院教授牛若峰認為,這項改革沒有解決土地所有權問題,集體所有的法律規定含混不清(《憲法》、《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土地除國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五條則說本村土地"屬于村民集體所有");沒有把土地所有權和農戶宅基地所有權歸還農民;沒有給予農民以長期永久經營使用權和土地處置權,承包農戶只是半自主的經營主體;另外沒有將農村集體組織改造為名正言順的合作經濟組織如土地合作社。我們還應該看到農民組織和農村治理結構嚴重滯后與家庭承包經濟制度不配套所帶來的嚴重影響。家庭經營是對時期農村生產經營制度的根本性改革,而農民組織和農村治理結構仍然沿襲了三級體制,公社體制的"遺留"與家庭經營的經濟制度的磨擦是現實農村經濟、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根源。
其次,農村雙層經營體制沒有真正形成。我們認為,當前農村許多地方,集體經濟已成為空殼,事實上只剩下農戶家庭經營這一個層次;在一些地方,僅有的集體經濟不是集中在為農戶經營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領域,而是集中一部分土地(比如"機動地")和資產(比如以集體名義經營的鄉村企業)由少數人承包經營,以此作為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集體經濟和農戶經營"兩張皮"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增長。重建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勢在必行。
再次,農村土地產權結構導致當前農村愈演愈烈的土地矛盾和糾紛。近幾年,我們對國內近20多個省(市區)的農村問卷和實地調查表明,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制度設計和安排中有兩大矛盾無法解決:其一,在集體內部,成員邊界不穩定,而且新增成員具有"天賦資源權"和法定的"公開、公平、公正"承包權,因此"土地承包關系穩定"與"承包土地關系變更"的矛盾始終存在。現代化過程實際上也是農業資源轉移的過程,與農地、農民增減變化相伴隨,必然不斷改變人地關系,"穩定"與"變更"之間的沖突始終不可避免;其二,集體成員"共同共有"的制度設計,無法屏蔽其他利益主體的侵害,致使農村土地所有權的"排他性"極其弱小,這恰巧給一些地方無度征用土地的鄉村干部乘機攫取土地資源配置權留下了空檔。
削弱農地制度的幾大因素
探索農民家庭經營和產業結構的關聯性
摘要:總結**省**縣家庭經營與產業結構的現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調整措施,以為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家庭經營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家庭經營;產業結構;現狀;存在問題;調整措施;**
農民家庭經營是指以農民家庭為單位獨立地或相對獨立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家庭經營能夠充分利用勞力、資金、勞動時間等生產要素,調動成員主動性與積極性,靈活安排農業生產,可以與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社會制度、不同的物質技術條件、不同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頑強的生命力,適合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家庭經營的特點與優越性決定了其會長期存在。產業結構是指家庭經營各業的構成及各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合理的產業結構可以促進家庭經營的健康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傳統家庭經營模式逐步表現出生產規模小、農村資源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地位低、缺乏競爭力等問題,導致生產弱化,制約農村經濟發展[1-2]。現以**省**縣為例,對農民家庭經營與產業結構進行探討。
一、農民家庭經營與產業結構現狀
**縣位于**省北部偏西,毛烏素沙漠南緣,按照地形地貌可分為南部丘陵溝壑區、中部梁峁灘澗區、北部風沙灘水區。全縣總土地面積5088km2,耕地面積8.67萬hm2,轄22個鄉鎮,214個村,6萬農戶,農業人口26萬人,16萬農村勞動力,戶均人口4.3人,戶均勞動力2.7人,戶均耕地1.45hm2,人均耕地0.33hm2,其中南部丘陵溝壑區人均耕地約0.4hm2,中部灘澗區人均耕地約0.33hm2,北部灘水區人均耕地約0.27hm2。
**縣主要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戶占總農戶數的80%以上,主要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戶占5%左右,主要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戶占15%左右,在第一產業內部,主要從事種植業的農戶占70%左右,從事種養結合的農戶占30%左右。
家庭經營模式對茶產業的影響
一、普洱市大力發展普洱茶家庭農場的可能性研究
1多年來國家對普洱市的支持和投入,為普洱茶農莊(即普洱茶家庭農場)的發展儲備了一定的勞動力資源發展茶農莊,主體是農民。現代茶農莊最終要靠有文化懂文化會經營的綜合素質較高新型農民。我們所講的勞動者綜合素質主要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養、思想素養、科技知識、參與市場能力、職業技能等。改革開放以來,普洱市勞動者的素質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身體素質不斷提高,到2009年,我市人口死亡率下降至6.35‰,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64.55歲;二是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到2009年,已經有各級各類學校1985所,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成人教育各個層面,2009年完成了“兩基”的歷史性任務,全市“普九”人口覆蓋率達100%,農村勞動者文化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三是科技知識得到普及,隨著“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各民族對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認識,科技知識在農村得到了一定普及;四是經濟意識有所增強,有一定的市場參與能力。改革開放三十余年,廣大農民的經濟意識不斷增強,收入不斷提高,2011年,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38元,較2010年增長18.8%。這些指標同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差距,但從縱向對比,已經是巨大進步,無疑為普洱茶農莊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勞動力資源基礎。2普洱茶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為普洱茶農莊的發展積淀了技術基礎長期以來,普洱市把茶產業作為第一產業、第一支柱、第一品牌來打造,普洱茶在制茶機理、技術、機械研究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有了很多的新工藝與新技術專利,如:多功能雙層保濕轉動式普洱茶發酵罐(專利號ZL2009201116889)、普洱熟茶自動化發酵設備、普洱茶發酵車間測控系統、泡罩包裝技術等,一些大型的茶廠在茶葉加工已初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作業線的生產,使茶葉加工可控制技術及連續作業機械、名優茶加工成套設備等得到推廣與應用。今后,普洱市將以綠色、生態、安全的理念和寬領域、深加工、大幅度的舉措促進茶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普洱茶產業正以昂揚的姿態邁入以數字化、標準化、功效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為主要特征的“科學普洱”新階段。3普洱茶品質優良、功效顯著,為普洱茶農莊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勁動力2013年“兩會一節”期間,老撾副總理宋沙瓦·凌沙瓦在普洱市博物館的貴賓留言冊上揮筆寫下“普洱茶歷史悠久,普洱茶聞名于世”兩行字,給予普洱茶高度評價與贊美。千百年來,普洱市茶山連綿,蒼翠茂綠,生活在這塊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從識茶、用茶、種茶、經營茶,到創造出馳名中外的普洱名茶,祖祖輩輩伴茶而生,隨茶的興盛而發展。時逢盛世,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普洱茶產業,2008年《普洱茶科學研究行動計劃》被云南省列入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百名以上國內外生物技術專家參加該計劃,歷經兩年多的時間,普洱茶降血糖功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此項重要發現全面揭示了茶對人體代謝綜合調節作用的機理。“普洱茶降血糖功效”于2009年4月3日獲云南省科技廳成果鑒定。普洱茶降血糖研究的相關發現和發明,已經申請國家發明和國際發明若干項。部分科研成果已經應用到生產中,使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更為可喜的是,在今年“兩會一節”期間,盛軍博士與大家分享了三大重要科學發現:茶多酚能夠顯著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茶多酚、茶色素通過作用膜受體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喝茶預防神經性疾病。接著,2013年6月29日普洱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大會在普洱舉行,標志著普洱市將加快建立以企業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集成共享技術創新資源,突破行業發展技術瓶頸,推進普洱茶產業優化升級,為普洱茶農莊可持續發展添足了動力。4普洱茶面積相對規模較大,“五世茶祖”同堂,為普洱茶農莊的發展提供廣闊空間云南普洱市茶葉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居云南之首,2012年,云南省有茶園總面積38.86萬hm2,普洱市達21.71萬hm2(詳見2012年云南省和普洱市茶園總面積的對比圖2);全市現有茶園面積9.7萬hm2,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24.7%;全市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為4.8hm2,良種率51.5%,在云南茶葉主產區中處于領先地位。2012年,全市茶葉總產值36.18億元。茶葉面積覆蓋全市10縣(區)、103個鄉(鎮)、960個村,涉茶農29萬戶、113萬人,茶農人均月收入1800元。寬葉木蘭、中華木蘭、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五世茶祖”同堂,景邁山古茶園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稱號,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稱號。普洱市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是世界茶文化的搖籃,定將為普洱市茶農莊發展搭建廣闊平臺。
二、普洱市發展家庭農場要注意的問題
最近,普洱市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著手研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原則和實現途徑,對一部分具備家庭農場條件的生產大戶進行了初步統計和分類。從總體看,普洱市普洱茶農莊數量還非常少,家庭農場的理念還比較模糊,支撐體系還很不完善,因此,推進家庭農場要注意:1認真領悟宣傳政策,忌疑慮不前或盲目冒進鄧小平說過:在生產關系上不能采取一種固定不變的形式,看用哪種形式能夠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就采取哪種形式。“家庭農場”的概念在國外尤其在發達國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而對中國老百姓尤其是普洱市百姓來說,對這一形式的經營還很陌生,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只有打破舊的框框,才能探索新的路子,研究新的情況,總結新的經驗。同時,我們要與時俱進,把一些政策講清楚,從政策上消除老百姓的疑慮,比如舉辦家庭農場符合國家的現行政策。因為家庭農場經營的土地并沒有改變家庭承包責任制,不管是直接承包還是通過租賃、轉包等方式,都是集體所有的土地,并沒有改變土地的基本屬性。但土地使有權的合理流轉和相對集中,也是國家的現行政策所鼓勵的。同時,抓典型,通過以點帶面,幫助好、宣傳好一些正在進行有益探索的普洱茶農莊,如:柏聯普洱茶莊園、普克莊園、祖祥有機茶文化養生莊園、瀾滄古茶茶魂谷、迷帝普洱茶莊園、三國莊園等。通過示范效應,穩步推進普洱市普洱茶農莊規模。2建立各種支持性政策,既要“扶”更要“導”一是政府要做好政府該做的服務。建立各種支持性政策,包括制定優惠的融資政策和農資服務(農藥、化肥、種子、種苗)、科技服務(良種培育技術、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解答各種技術難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對經濟作物保險費用給予補貼,實施稅收優惠、農場用地支持、教育培訓政策以及組建專門機構為發展家庭農場提供各方位服務。二是要注意培育農場主獨立自主經營能力,克服依賴性。政府要幫助家庭農場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既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幫扶,更要避免由于家庭農場在經濟上的依賴,導致越扶越靠的循環圈,使家庭農場真正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從而增加了壓力感、責任感、危機感,自主經營的思想就會由“我給你干”變為“我給我干”。3要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方式,盡量避免經濟糾紛家庭農場必要的土地流轉要本著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流轉原則,流轉雙方建議簽訂普洱市統一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合同,農民自愿將土地委托給村,農民的土地流轉費每畝權衡當地情況綜合得出一個參考價,由村發包給家庭農場經營,由鄉、鎮職能部門監督管理。這樣,實踐中就可避免兩種情況的出現,一是土地租金過低,顯失公平,造成損害農民利益的情況;二是農民瞻前顧后,使得土地租期短,甚至合同期內不想繼續履行合同,引發土地糾紛。普洱市特殊的區位使土地文化交織著民族、宗教、邊地的文化,土地的流轉不僅是單一的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與他們內心深處獲得土地的感情、自我價值觀和對家庭生活的憧憬聯系在一起。因此土地流轉必須認真堅持慎重處理的原則。4興辦普洱茶家庭農場要考慮綜合性發展目標普洱茶家庭農場發展內容十分豐富,不是單純的增產,它要求落實到各個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重視。這些目標包括:(1)提高普洱市農村收入、就業、教育、保健、飲食、住房和各種有關社會公共福利事業等的水平;(2)不斷消除普洱市城鄉之間在獲得經濟上的有利機會和收入方面的不平等現象;(3)普洱茶農莊要改變傳統茶產業簡單的耕作和大量運用化肥、農藥,使茶葉質量受到破壞的不利局面。要通過加大在科研、工業化等方面的投入,延長產業鏈,推進普洱茶產業的標準化和工業化進程;(4)普洱茶農莊的經營要注意生態保護、旅游度假、文化傳承、生活休閑、觀賞休閑有益結合。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都是對一定的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普洱市是全國的唯一的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所有生產布局的籌劃、規劃都要以確保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基礎。我們要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真抓好普洱茶產業的發展,用綠色和世界對話,用綠色與世界相約。
作者:陶紅梅單位:普洱學院成教處
文明家庭經營戶先進事跡材料
**鎮**村十六組農戶陸根富今年51歲,初中文化程度,全家7口人四代同堂。家庭經營以農業為主,承包集體耕地64畝,其中大棚12畝,經濟作物種植40畝,09年全年農業總產值17.644萬元,利潤9.8萬元。幾年來,在種植業生產上始終開拓創新,吃苦耐勞,經濟效益顯著。個人于09年起曾連續三年被區評為先進個人,家庭于09年度評為**鎮文明家園。
1、會經營,懂管理,有市場意識和營銷能力。陸根富種植品種主要是:蔬菜、糧食,在品種選擇到跑市場銷路樣樣懂行;去年“豐香”草莓,水稻“秀水09”及蔬菜等品種優質高產,為了取得更大經濟效益,父子聯手跑市場,草莓打包銷售1200箱,利潤4.87萬元,另外為了賣好價鈿,還每隔幾天騎摩托車到100公里外的上海顓橋市場****草莓,比當地銷售價高出1元左右,稻谷銷售加工成大米,每50公斤增加凈利16元。
2、家庭成員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產品名、特、優、新、質量好。陸根富父母80多歲,愛人和媳婦在企業打工,孫子還小,農業生產經營主要父子兩人,多年來父子倆刻苦鉆研技術,在引種、栽培、管理等方面從不懂到懂,從懂到精,始終保持優質高產,如“豐香”草莓。臺灣75毛豆,秀水09稻谷,苦瓜、卷心菜等都是新品種,栽培上,積極應用優質有機肥和無公害綠色農藥,在本地區稍有名氣,消費者食用放心。
3、傳授技術、共同致富,陸根富家庭在種植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不忘共同致富,傳幫帶,無私奉獻,近年來,本村有個臺州人來承包土地種果樹,剛開始本地水土不熟,經營不善,虧了本,后來,老陸手把手教他果樹插種蔬菜技術,一舉二得,結果扭轉了局面,有了盈利,在老陸的指導下,本鎮貴涇7組張明忠學種草莓成功,還被金山區評為十佳青年。
4、遵紀守法,無違法亂紀行為,陸根富一家吃苦耐勞,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幾十年,總是同甘共苦和睦相處,鄰里團結,遵紀守法,從不賭博及違法亂紀,受到村里的干部和群眾稱贊。
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的效應分析
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后,我國把農業結構調整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幾年來,對于農業結構調整是否增加了農民收入這個命題,理論研究還缺乏統一的意見。本文通過1999~2003年宏觀層面上的農產品交易規模和微觀層面上的農民家庭經營出售農產品數量以及收入資料的實證分析,試圖回答農業結構調整怎樣影響農民增收及其影響程度;農業結構調整是擴大農民增收空間,還是提高農業比較效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及這些研究結論的政策意義。
一、引言
1998年12月下旬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農產品供給由長期短缺變成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農業的發展不僅受到資源的制約,還受到市場的制約。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2002)。2004年和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仍然強調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之所以在政策上選擇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其基本假設是通過調整農業結構能夠實現農民增收。通過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在理論上能夠成立嗎?能夠得到實踐的檢驗嗎?
發揮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的效應,這一命題盡管影響了1999年以來我國農業政策的選擇,但一些學者的研究認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并不是增加農民收入。有的把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總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發展(宋洪遠等,2000)。有研究表明,農業結構調整在微觀層面上對農民收入產生效應,但在宏觀層面則沒有效應(王萍萍,2001)。也有學者將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作用歸于提高農業資源配置效率,而對整個國家的農業總量擴大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張明林等,2002)。還有學者認為,我國行政體制制約了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效應的發揮(譚秋成,2003)。可見,一些理論上的探討并不支持調整農業結構能夠增加農民收入這個命題。
實踐上,農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民增收嗎?我國農業結構已經歷過幾輪調整,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調研組對浙江、福建和山東三省農業結構調整在農民增收中作用的調查報告認為,不應低估農業結構調整的增收效應(鮮祖德等,2001)。盡管如此,仍然缺乏全國性的實證研究支持調整農業結構可以增加農民收入這個命題。
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后,各地都把農業結構調整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這一途徑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進行評價。從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人均純收入來看,2003年與1997年相比,第一產業名義人均純收入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24.4元,下降了2.0%。1997~2003年,農村人口由8.4億人下降到7.7億人,絕對數量減少,全國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純收入總體規模的下降幅度應該比人均純收入的下降幅度更大。可見,單純從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人均純收入來看,1999~2003年,第一產業純收入增長基本停滯的走勢并沒有因農業結構的調整而扭轉。
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減少農民
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是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已成為制約國內消費需求回升的主要因素。“十五”期間,若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扭轉農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的局面,國內潛在的消費需求就難以真正啟動,我國的經濟增長率將會回落,國民經濟穩定回升的局面將難以持續。根據有關統計資料估計,1997-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僅增長4.0%,比1979-1996年年均增長16.0%的升幅回落了12個百分點。更為嚴重的是,1997年以來農民純收入的增長速度不僅很低,而且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1997年為8.5%,1998年3.4%,1999年2.2%,2000年進一步降到了2.1%。進入21世紀以來,增加農民收入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農民收入增長放慢的原因,提出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建議。本文試圖利用相關分析和模型方法,從分析農民純收入構成的變化出發,探討農民收入增長放慢的原因,研究增加農民收入的出路。
農民收入構成的變化
因1979-1984年間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統計細目與1985年以后不盡相同,本文取1985-1999年的數據作為分析樣本。農民純收入來源分三大項:家庭經營活動、勞動者收入與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其中,家庭經營性收入包括來自農業(農林牧副漁業)、工業、服務業和其他收入。從總體上看,過去14年來,來自家庭經營活動的純收入所占比重穩定下降,工資性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而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的比重穩中趨降。(見表1、2)
199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926.1元,是1985年的4.84倍,年均增加139元,而1997-2000年間,年均僅增加82元。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率大幅度下降是農民純收入增長放慢的主要原因。1996年,家庭經營收入為1362.5元,是1985年的4.60倍,年均增加97元,所占純收入的比重由1985年的74.44%下降到1996年的70.74%,年均下降0.34個百分點。而1997-1999年家庭經營純收入年均僅增加了28.6元,1999年其比重下降到了65.53%,實際上,1998、1999年來自家庭經營活動的純收入分別比上一年減少6.7元和17.6元。目前,農業生產依然是家庭最主要的經濟活動,1999年其占家庭經營純收入的比重仍高達78.6%,因此,來自農業的純收入下降是農民家庭經營純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1986-1996年,來自農業的純收入年均增加80元,而1997-1999年間年均減少2.8元,其中1998年比1997年減少27.6元,1999年又比1998年減少53.4元。
由于廣大農民依然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農村第三產業很不發達,1999年來自服務業的純收入226.7元,只占總純收入的10.26%。但是,從趨勢看,來自服務業的純收入呈現上升勢頭,1999年比1985年上升了3.9個百分點。盡管來自工業和其他項目的純收入增長速度比較快,但其比重仍然很低。
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即從鄉鎮企業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985年為71.7元,1999年上升到630.3元,所占比重由18.04%上升到28.51%。其中,1986-1996年年均增加34.5元,1997-1999年年均增加了59.8元。工資性收入已逐步成為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支撐點。
農民收入問題性質的根本轉變
——分地區對農民收入結構和增長變化的考察
1997年之后,農民收入的增幅開始下降,農民收入開始進入緩慢增長的階段,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變得非常困難,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已經成為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艱巨任務。
一、農民收入結構和增長源泉變化
我國的農業是一種典型的資源約束型農業,耕地面積按20億畝計算,人均只有約1.5畝,這就決定了農業生產終將受到“耕地資源”瓶頸的制約,進而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家庭經營性收入注定無法成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源泉。
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使糧食產量在80年代初期出現快速增長,但體制因素的能量迅速釋放之后,糧食產量隨之出現徘徊局面。至80年代中后期,在我國某些重要的產糧區,谷物生產效率已經接近當地耕地光熱水土條件下的生產潛力;在我國蘇南一些地區,復種指數曾達200%,精耕細作也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理論上說,在糧食單產無法提高的情況下,增加農業收入還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來實現,但由于人口規模龐大,我國農戶的耕地規模卻呈現不增反降的趨勢。因此,在單產增長潛力有限,農戶耕地規模又無法擴大的情況下,靠經營土地不再能夠維持收入的增加。
農民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在農業之外尋求增加收入的途徑別無選擇,而在農業之外尋求增加收入的途徑其實就意味著尋求非農就業的機會。對于農民來說,非農就業機會無非包括兩類,一類是當地的非農工作機會;另一類為外地的非農就業機會。
農民收入結構和增長考察報告
*年之后農民收入增幅開始下降農民收入開始進入緩慢增長階段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變得非常困難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已經成為擺在黨和政府面前艱巨任務
一、農民收入結構和增長源泉變化
我國農業一種典型資源約束型農業耕地面積按20億畝計算人均只有約1.5畝這就決定了農業生產終將受到“耕地資源”瓶頸制約進而以農業生產為主家庭經營性收入注定無法成為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源泉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使糧食產量在80年代初期出現快速增長但體制因素能量迅速釋放之后糧食產量隨之出現徘徊局面至80年代中后期在我國某些重要產糧區谷物生產效率已經接近當地耕地光熱水土條件下生產潛力;在我國蘇南一些地區復種指數曾達200%精耕細作也達到無以復加地步理論上說在糧食單產無法提高情況下增加農業收入還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來實現但由于人口規模龐大我國農戶耕地規模卻呈現不增反降趨勢因此在單產增長潛力有限農戶耕地規模又無法擴大情況下靠經營土地不再能夠維持收入增加
農民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在農業之外尋求增加收入途徑別無選擇而在農業之外尋求增加收入途徑其實就意味著尋求非農就業機會對于農民來說非農就業機會無非包括兩類一類當地非農工作機會;另一類為外地非農就業機會
鄉鎮企業為農民提供本地非農就業機會主要陣地鄉鎮企業在增加農民收入中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19*~19*年我國鄉鎮企業總產值凈增長5.59倍其中工業產值凈增長6.46倍而同期全國相應產業產值增長僅分別為1.22倍與1.71倍因此這一期間鄉鎮企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全國平均發展速度盡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這一期間呈現擴大趨勢由1.72倍擴大為2.33倍但鄉村居民中鄉鎮企業職工收入增長幅度與城市居民基本持平這從農村居民純收入中生產性收入增長中看得也很清楚同期農民農業生產性收入8年中僅增長0.15倍年均增長1%稍強而非農收入增長甚快為農業性生產收入增長5倍
中國農村勞務經濟的地區模式研究
按照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三個地帶來劃分我國區域經濟,是比較通行的研究方法。通過對三個地帶農民收入結構的研究,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家庭經營對農民收入差異的影響較小。1980~2000年間,我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帶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分別為13.1倍、10.5倍和8.3倍,全國平均為10.8倍。三個地帶農民收入受宏觀經濟影響的趨勢基本一致,但是產業結構不同所受影響也略有不同。2000年中部和西部家庭經營第一產業收入均占57.7%,而東部家庭經營第一產業收入比重僅占37.4%。家庭經營純收入可以解釋純收入差異的29.74%。第一產業純收入雖然占純收入總額的比重達47.8%,但其與純收入的相關系數僅為0.628,擬基尼系數僅為0.0398,僅能解釋差異的8.4%,差異較大的還有家庭經營第三產業。
工資性收入差異是農民收入地區差異的最主要來源。2000年東部地帶農民工資性收入水平223.04元,占純收入比重39.93%,比中部、西部高13.22和15.52個百分點;中部和西部與東部工資性收入的差距占純收入差距的67.8%和56.7%。2000年全國三個地帶農民純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是0.1415,工資性收入差異能夠解釋基尼系數的57.2%,其中本地企業收入差異可以解釋28.2%,鄉鎮企業可以解釋18.5%,可以說工資性收入特別是鄉鎮企業是三個地帶之間農民收入的主要差異所在,在本地鄉鎮企業就業的收入差異擬基尼系數高達0.4328,處于不合理狀態。
扣除從鄉鎮企業得到的收入,純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1218,顯著降低,說明鄉鎮企業發展不平衡對三個地帶農民收入差異影響很大。扣除外出打工收入后,農民純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1435,略微擴大,說明外出打工有利于降低地區差距,但影響還并不大。轉移性收入中的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帶回、以及退休金實際上也是一種勞務收入,扣除寄回帶回款和退休金以后,純收入的基尼系數略微降低為0.1403,說明發達地區農民的勞務性轉移收入的水平也高于不發達地區。
然而,三個地帶劃分辦法舍掉了許多具有價值的信息,為了更加詳細地分析農村勞務經濟發展的地區模式,我們利用2000年度全國住戶調查資料,采用1983-2000年農民純收入增長倍數、2000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水平、非企業組織中就業收入、企業就業收入、外出打工收入、第一產業占純收入比重、非農收入比重、非生產性收入比重、工資性收入比重、勞均年末生產性固定資本原值、人均生產性用地面積11項指標,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民勞務收入進行聚類分析。
通過聚類分析,得出我國農村勞務經濟發展的五個地區模式。(1)郊區型:包括北京市和上海市兩個特大城市的郊區。(2)沿海型:包括天津、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5個省市。(3)北方型:包括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寧夏7個北方省區。(4)南方型: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廣西、四川、重慶、河南8個省市。(5)邊疆型:包括三個亞型,農墾型:黑龍江、吉林、新疆;草原型:內蒙古、青海、西藏;山地型:云南、貴州、海南。
(一)郊區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