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風險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14:50: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匯率風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探討
首先,把握匯率變動方向。要經常關注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歐元、日元等主要幣種的匯價變動情況,要定期分析匯率變動趨勢,把握匯率變動方向,深入研究人民幣升降對企業進出口的影響程度,努力增強應對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向客戶轉嫁成本或壓低制造成本。面對匯率風險,除了完善內部管理、提高效率之外,企業還需要采取多種策略來加以應對,以轉嫁匯率風險。比如在與客戶簽訂合同時,要把浮動匯率可能帶來的價格變動寫在合同條款之內。
1、對外簽約時采用多種計價貨幣。如果以賒銷方式賣產品到國外,或以賒購方式向國外買產品,企業應盡量以強勢貨幣或弱勢貨幣做為賒銷或賒購的計價貨幣。匯率改革后,由于人民幣從此脫離了其與美元匯率掛鉤的關系,開始走上相對獨立的浮動機制。故企業在對外簽約時,可多用非美元幣種或美元與其他幣種組合,如歐元、英鎊、日元等。
2、協商使用固定匯率把成本鎖定。企業在對外簽訂商務合同時,可與外商協商,在合同中的價格條款上規定使用固定匯率,即在簽訂合同時約定一個匯率,如果未來匯率發生超過一定范圍的波動,則價格條款按波動的匯率進行調節。
3、靈活運用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常見的國際貿易結算方式有預付貨款、跟單信用證、跟單托收和賒銷等,每種結算方式在規避匯率風險方面作用不同,需要靈活掌握。
對出口商而言,當人民幣匯率有升值預期時,應盡量多使用即期信用證結算,以便盡早收匯;當有貶值預期時,應盡早多使用遠期/延期付款信用證結算,推遲收匯。對進口商來說,則需持相反方法。
匯率風險管理
一、保險公司匯率風險的類型及特點
匯率風險,又稱外匯風險,是指經濟主體在涉外業務中因匯率波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匯率風險通常是由于匯率波動的時間差、地區差以及幣種和期限結構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匯率變動帶給保險公司的風險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其中,交易風險是指以外匯計價成交的交易因匯率波動而引起收益或虧損的可能性;折算風險是指公司為了編制財務報表,將以外匯表示的資產和負債換算成本幣表示的資產和負債時所面臨的風險,它會影響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開財務報表的結果;經濟風險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匯匯率變化而導致公司未來經營收益增減的不確定性。
以上三類外匯風險的不同特點,見表1。
由于持有外匯負債、存在對外支付需求以及經營外匯相關業務的要求等方面的考慮,保險公司需持有一定數量的外匯;同時,由于保險公司所持有的外匯資產的數量是動態變化的,因此,保險公司所面臨的匯率風險既包括編制財務報表時面臨的折算風險、匯兌交易時面臨的交易風險,也包括潛在不確定性導致的經濟風險。
二、匯率風險對保險公司造成的潛在影響
在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匯率風險對保險公司的外匯資產和負債、外匯業務、償付能力以及投融資活動產生重大影響,形成潛在威脅。
淺析外匯儲備匯率風險化解
內容摘要:本文選取了美元、日元、歐元、英鎊、澳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七種主要的世界貨幣,以1999年至2005年我國外匯市場的實際匯率為依據,運用現資組合理論分析我國外匯儲備幣種投資組合中匯率風險的防范問題;實證研究表明我國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組合可以大大降低外匯儲備面臨的匯率風險;在相同風險下,幣種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要遠遠高于單一持有美元的投資收益。
關鍵詞: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匯率風險收益
外匯儲備(Foreignexchangereserves),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而被其他國家持有的主要是發達國家各自的本國貨幣,比如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我國外匯儲備匯率風險現狀
截止2005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的1243億美元,實際上我國已經以943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位居世界榜首。
在我國8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所占比重大約在60%-80%。在這樣一種“美元獨大”的幣種結構下,美元匯率的變動成為我國外匯儲備面臨的最主要匯率風險。從2002年到2004年,美元相對于其他主要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已下跌了25%左右。由于美國嚴重的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局面短期內無法改善,很多國際專家認為美元貶值的局面目前仍難以扭轉。美國經濟學家羅高夫和奧伯斯特菲爾德認為,美國要消除巨大的經常項目逆差,至少需要貶值20%-30%,對我國外匯儲備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1000億-1500億美元,這大約相當于我國GDP的10%,如此之高的損失對于我國是很難承受的。如何有效地防范與管理我國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已經成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外匯期權規避企業匯率風險探究
一、外匯期權組合的相對優勢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通知,自2011年12月1日起推出外匯看跌和外匯看漲兩類風險逆轉期權組合業務。通知所稱期權組合是指客戶同時買入和賣出一個幣種、期限、合約本金相同的人民幣對外匯普通歐式期權所形成的組合,包括看跌和看漲兩類風險逆轉期權組合業務。外匯看跌風險逆轉期權組合,即客戶針對未來的實際結匯需求,買入一個執行價格較低的外匯看跌期權,同時賣出一個執行價格較高的外匯看漲期權。而外匯看漲風險逆轉期權組合,意味著客戶針對未來的實際購匯需求,賣出一個執行價格較低的外匯看跌期權,同時買入一個執行價格較高的外匯看漲期權。此次期權組合不同于2011年4月推出的人民幣外匯期權業務,當時規定客戶只能從銀行買入期權,而不能賣出期權。此次通知則賦予客戶在買入基礎上賣出期權的權利,有利于降低客戶單純賣出期權的風險,將潛在最大損失封頂,同時降低成本,更好地滿足經濟主體的匯率避險保值需求。目前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由人民幣外匯即期、人民幣外匯遠期和人民幣外匯掉期市場三部分組成。企業普遍選用的匯率風險規避工具仍是遠期結售匯,而外匯期權組合相對遠期結售匯更加靈活。外匯期權是一種選擇權,買方有權選擇在期權到期時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外匯,而非義務。而遠期結售匯產品是買方的義務,到期時必須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外匯,這就可能出現匯率走勢與預期不同時造成的以協定價交易帶來的匯兌損失。而外匯期權當期權到期時,若市場上匯率的走勢與預期的不同,買方可以選擇不以不利的協定價交割,避免不利匯率帶來的匯兌損失,但是需要以高昂的期權費為代價。而此次外匯期權組合的推出,客戶可在購買期權的同時賣出期權。根據規定,客戶賣出期權收入的期權費應不超過買入期權支付的期權費,從而防止客戶因凈收入期權費而過度承擔風險。買入期權的期權費支出可以與賣出期權的期權費收入相互抵消,使保值的凈成本接近于零。因此外匯期權組合不僅可以保持靈活性,使客戶可以結合到期日時的匯率選擇是否按協定價進行外匯交易,避免了較大的潛在損失,同時與單純的買入期權相比,降低了交易成本。這種期權產品最適用于匯率走勢不確定下的套期保值,而且,相對于其他避險工具而言,外匯期權資金投入少,頭寸調撥靈活,未來發展的空間較為廣闊。例如某一出口企業未來3個月將收入1000000美元,由于3個月后的美元匯率走勢的不確定性,企業主要擔心美元到期貶值,為避免由于美元貶值造成的匯兌損失,可以選擇敘做遠期結匯業務、單純買入外匯看跌期權或者買入外匯看跌風險逆168轉期權組合,對未來的收入進行保值。第一種方案:企業遠期結匯,約定以1美元=6.32元人民幣的遠期匯率交割,而實際上3個月到期時美元與預期相反,美元升值,市場上實際匯率為1美元=6.35元人民幣。此時若以約定的遠期匯率結匯,企業實際上是潛在損失30000元人民幣。第二種方案:企業買入外匯看跌期權,有權以固定的匯率賣出美元,如1美元=6.32元人民幣。3個月到期與預期相反,美元升值,此時企業可以選擇放棄該權利,選擇以市場實際匯率交割,但前提是損失相應的期權費。而若企業選擇外匯看跌風險逆轉期權組合,買入一個執行價格較低的外匯看跌期權,同時賣出一個執行價格較高的外匯看漲期權。此時買賣期權的成本與收入抵消,企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或者零成本鎖定匯率區間。雖然敘做遠期結匯業務可避免外幣貶值帶來的損失,提前鎖定成本且不需支付費用,但同時也放棄了外幣升值可能帶來的收益,到期以協定價交易可能帶來損失。相比之下,風險逆轉期權組合的優勢在于以較低的成本在外幣貶值時按協定價結匯;若外幣升值則可放棄該權利,以市場價結匯。同理,進口企業主要規避外幣升值的風險,此時既可以選擇敘做遠期售匯或者買入外匯看漲風險逆轉期權組合。
二、外匯期權組合產品的介紹及原理
在期權交易時,購買期權的合約方稱做買方,而出售合約的一方叫做賣方。協定價是指買賣雙方事先約定的匯率。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外幣,這對看漲期權的賣方而言是義務,當買方選擇執行合約時,賣方必須按協定價賣出外幣。而看跌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以事先約定的價格出售外幣,對看跌期權的賣方而言,必須在買方選擇執行合約時以協定價買入該外幣。對于期權買方而言,有權利選擇不執行協定價,但要以支付較高的期權費為代價。客戶買入外匯看漲期權用于避免外匯升值,到期以相對較低的協定價(相對于到期日較高的匯價)交易;而客戶買入外匯看跌期權用于避免外匯貶值,到期以相對較高的協定價(相對于到期日較低的匯價)交易,從而提前鎖定收益。若到期時外匯市場走勢與預期相違背,客戶可以選擇放棄行使該權利,而以到期日匯率市場價成交,從而避免了外匯走勢預測錯誤帶來的損失。外匯看跌和外匯看漲兩類風險逆轉期權組合業務的最大特點,在于可以將潛在最大損失封頂,即市場主體利用此兩類業務對未來的外匯收入或支出進行避險保值時,無論匯率向什么方向和多大幅度的變動,均可將結匯或購匯價格鎖定在一個預先設置的區間內。這樣一方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將大大提升企業對此兩類業務的需求度。
(一)進口企業如何使用該產品規避匯率風險
進口企業主要規避外幣升值的風險,此時客戶對外匯期權組合的構建應選擇外匯看漲風險逆轉組合:買入執行價較高的外匯看漲期權的同時賣出執行價較低的外匯看跌期權。1.客戶買入執行價較高的外匯看漲期權。客戶作為買方有權執行該期權,銀行作為看漲期權的賣方,協議價用字母X表示,匯率市場價用字母S表示,期權費用字母C表示,則看漲期權買賣雙方的損益及合約的執行情況請見表1及圖1。2.客戶賣出執行價較低的看跌期權。銀行作為看跌期權買方有權選擇是否執行該期權。由于期權是零和博弈,即銀行的收益就是客戶的損失,二者損益之和為零。協議價用X2表示(X2<X﹚,到期日匯率市場價用字母S表示。假設買入期權成本與賣出期權成本正好相抵(零成本),期權費也為C,則客戶賣出該看跌期權的損益及合約執行情況請見表2及圖2。3.外匯看漲風險逆轉組合銀行和客戶的綜合收益。(1)銀行的綜合收益。由于外匯看漲風險逆轉組合規定看漲期權的執行價高于外匯看跌期權的執行價,因此X>X2,銀行的綜合收益如圖3所示。由圖3可見,當匯率低于看跌期權的執行價X2時,銀行的收益為正,收益為X2-S;當匯率市場價在看跌期權執行價X2和看漲期權執行價X時,銀行的收益為零;而當匯率高于看漲期權的執行價X時,銀行的損失為X-S。(2)客戶的綜合收益。由圖4可見,當到期日匯率S低于看跌期權的執行價X2時,客戶的收益為負,損失為S-X2;當匯率市場價在當匯率市場價在看跌期權執行價X2和看漲期權執行價X時,客戶的收益為零;而當匯率高于看漲期權的執行價X時,客戶的收益為正,收益為S-X。例如,某進口企業3個月后預計要支付1000000美元的貨款。為防止美元升值,進口企業應買入外匯看漲風險逆轉組合,包括買入一個執行價較高的3個月后交割的1美元=6.3元人民幣的看漲期權,同時賣出一個執行價較低的3個月后交割的1美元=6.1元人民幣的看跌期權。根據圖4所示,只有當市場出現較大的反轉,出現較大的貶值,只有當匯率低于較低協定價(1美元=6.1元人民幣)時,客戶才可能出現損失。當匯率出現較大波動時,我們可以通過協定價的設定,結合市場情況,將匯率鎖定在設定的區間,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潛在損失。圖5遠期售匯客戶損益圖若客戶采用遠期購匯,約定以固定的協定價1美元=6.2元人民幣購匯,當到期日匯率市場價S高于協定價時,企業獲益,收益為S-6.2;當到期日匯率市場價=協定價時,企業損益為零;當到期日的匯率市場價小于協定價時,企業面臨損失,損失為S-6.2。與期權組合相比,遠期結售匯企業損益波動較大,當市場出現逆轉時面臨較大的潛在損失(見圖5)。因此,期權組合相比遠期結售匯可緩解匯率波動給客戶帶來的損益,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匯率的波動性。只有當匯率市價低于看跌期權的協議價X2時,期權組合才會造成客戶潛在損失;當匯率市價介于看跌期權的協議價X2與看漲期權的協議價X之間時,期權組合損益為零;當匯率市價高于看漲期權的協議價X時,客戶持有期權組合能帶來投資收益。與遠期產品制定單一的匯率相比,客戶可以在更大的匯率區間內獲得保值,降低了匯率風險,因此,能使客戶更加穩定地保值增值。
外匯儲備匯率風險化解投資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選取了美元、日元、歐元、英鎊、澳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七種主要的世界貨幣,以1999年至2005年我國外匯市場的實際匯率為依據,運用現資組合理論分析我國外匯儲備幣種投資組合中匯率風險的防范問題;實證研究表明我國外匯儲備進行投資組合可以大大降低外匯儲備面臨的匯率風險;在相同風險下,幣種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要遠遠高于單一持有美元的投資收益。
關鍵詞:外匯儲備投資組合匯率風險收益
外匯儲備(Foreignexchangereserves),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國際儲備貨幣。目前,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而被其他國家持有的主要是發達國家各自的本國貨幣,比如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
我國外匯儲備匯率風險現狀
截止2005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的1243億美元,實際上我國已經以9432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位居世界榜首。
在我國80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所占比重大約在60%-80%。在這樣一種“美元獨大”的幣種結構下,美元匯率的變動成為我國外匯儲備面臨的最主要匯率風險。從2002年到2004年,美元相對于其他主要貨幣的名義有效匯率已下跌了25%左右。由于美國嚴重的財政與貿易雙赤字局面短期內無法改善,很多國際專家認為美元貶值的局面目前仍難以扭轉。美國經濟學家羅高夫和奧伯斯特菲爾德認為,美國要消除巨大的經常項目逆差,至少需要貶值20%-30%,對我國外匯儲備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1000億-1500億美元,這大約相當于我國GDP的10%,如此之高的損失對于我國是很難承受的。如何有效地防范與管理我國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已經成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后,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匯率的不確定性對涉外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了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市場風險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成因,指出在現有的條件下,涉外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機制的建設與實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強經營管理,以合理規避外匯風險。
關鍵詞:新匯制;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2005年7月,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標志著我國的匯率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后,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總體上來看,匯改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呈現小幅上揚態勢,對歐元匯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國將會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波幅將進一步加大。對于從事涉外經營活動的經濟主體來說,匯率的不確定性加大了企業的決策難度,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市場風險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匯改后,一些涉外企業已經認識到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尋求規避風險的措施,但整體來說,涉外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涉外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不足,無法全面有效地防范匯率風險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研究論文
【摘要】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后,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匯率的不確定性對涉外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了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系統風險不容低估。本文分析了涉外企業在規避匯率風險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成因,指出在現有的條件下,涉外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匯率風險管理機制的建設與實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強經營管理,以合理規避外匯風險。
【關鍵詞】新匯制;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
2005年7月,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標志著我國的匯率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后,匯率彈性已逐步顯現。總體上來看,匯改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呈現小幅上揚態勢,對歐元匯率略有下跌。2008年我國將會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波幅將進一步加大。對于從事涉外經營活動的經濟主體來說,匯率的不確定性加大了企業的決策難度,對企業的長期經營戰略產生影響,由此帶來的潛在市場風險不容低估。
一、涉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匯改后,一些涉外企業已經認識到匯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尋求規避風險的措施,但整體來說,涉外企業在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涉外企業對匯率風險管理的認知不足,無法全面有效地防范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分析論文
1匯率風險的類型及表現
匯率風險是指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由于一定時期內的匯率變動,使某一經濟主體以外幣表示的貨幣價值具有上漲或下降的可能性。匯率風險有對國際收支、物價水平、外匯儲備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也有對企業的營運資金、收益、成本等方面的微觀因素的影響。對于跨國經營的企業來說,匯率風險是指企業經濟活動績效受到匯率波動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根據匯率風險產生的原因和對企業影響的不同通常將匯率風險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三種類型。
1.1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是指一個經濟主體在以外幣計價的國際收付經營活動中,由于簽約日與履約日之間匯率變動的不確定性而引起收付款項本幣價值發生變化的風險。交易風險是跨國經營企業中最常見的一種匯率風險,是一種流量風險。
1.2折算風險
人民幣匯率改革風險論文
內容提要: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進程中,如何應對匯率風險成為商業銀行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深化,商業銀行匯率風險管理的復雜性和難度將不斷增加。本文分析了人民幣匯率改革進程中商業銀行所面對的匯率風險,以及應對的基本手段,提出了應對匯率風險的建議。
關鍵詞:匯率改革商業銀行匯率風險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告,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改革,要求商業銀行加強匯率風險的防范。商業銀行如何適應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控制匯率風險,成為商業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在人民幣匯率改革進程中面臨的匯率風險
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很多,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類。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1997年9月公布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將商業銀行風險分為信用風險、國家和轉移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八類。市場風險的一個具體內容是外匯風險。銀行作為外匯市場的造市者向客戶公布牌價并持有各類幣種的敞口頭寸,在匯率波動劇烈時,外匯業務內在的風險特別是外匯敞口頭寸的風險會增大。商業銀行匯率風險主要是由于匯率波動的時間差、地區差以及幣種和期限結構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分為交易風險、折算風險和經濟風險三種類型。
交易風險是指銀行在對客戶外匯買賣業務或在以外幣進行貸款、投資以及隨之進行的外匯兌換活動中,因匯率變動可能遭受的損失。比如,銀行開展代客購匯業務,如果在得到客戶定單與交割期間匯率發生異常變動,就可能給銀行造成損失;銀行的外匯存款和外匯貸款的幣種頭寸不匹配時,銀行的匯率風險就會增加;外幣存款期限與外幣資金運用的期限不匹配時,也會導致匯率風險上升;銀行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需要保留一定量的未平盤頭寸,也承擔了匯率風險。
對外貿易匯率風險防范分析論文
摘要:我國企業對外貿易的匯率風險的形成主要緣于匯率波動引發匯兌風險、利潤風險和折算風險等。盡管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并未對我國外貿總體格局產生根本性的影響,但風險已客觀存在。企業應有選擇地采取匯率風險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對外貿易;匯率風險;防范
進出口貿易是典型的涉外經濟活動,企業在外貿業務中要收付大量的外匯或擁有以外幣表示的債權和債務,故涉及外貿活動的企業受匯率變動的沖擊更為顯著和直接,面臨的匯率風險也更大。
一、匯率風險的形成機理
(一)匯率波動引發匯兌風險
在外貿業務中,從最初的合同訂立到最終的貨款交付,一般都有一段較長的時間間隔,在此期間若外幣升值,進口企業支付既定的外幣數額要付出更多的本國貨幣;而若外幣貶值,則出口企業收進既定數額外幣結匯時可得的本國貨幣更少了。雖然以外幣表示的款項數目沒有變化,但反映到企業的收益水平上,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可能遠遠超過企業進出口業務所獲得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