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在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時間:2022-06-07 03:53:13
導語:人民幣匯率波動在進出口貿易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匯率作為開放經濟中比較關鍵的一種價格體系,是深刻影響進出口貿易關鍵要素。時下,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市場規模呈波動態勢、市場結構日漸多元、進出口貿易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傾斜。在人民幣匯率不斷變動影響下,中國汽車進出口規模、成本、匯兌損益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鑒于此,在總結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影響基礎上,建議通過利用“鎖匯工具”穩定貿易規模,采用多元化幣種結算對沖成本損失,優化匯率浮動范圍與結匯時間節點降低企業匯兌損益,設立風險準備金為企業提供充足資金儲備,逐步降低前已述及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匯率波動;進出口貿易;市場結構;匯兌損益
近幾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遇冷,正處于發展轉型的敏感階段。任何形式的經濟波動都將可能觸及汽車產業內部變動,引起業內“蝴蝶效應”,進而波及汽車進出口貿易。匯率波動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經濟波動形式,對汽車進出口貿易影響更為顯著。自2015年“811”匯改后,匯率上漲與匯率下跌交替波動趨勢更為明顯,對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影響巨大。考慮到2020年匯率波動幅度最為顯著,所以按照這一年匯率變動情況進行說明。根據第一財經網資料顯示,2020年1-5月,匯率處于下跌態勢,從6.9794下跌為7.1518。這一情形下,中國汽車出口企業價格優勢大幅度提升,與國外汽車進口商簽訂大量汽車購銷合同。然而自2020年6月開始,匯率持續上漲,年末已達6.52。理論而言,匯率持續上漲有利于中國汽車企業進口貿易發展,而對汽車出口貿易產生較大抑制作用。依據國際貿易理論“J曲線效應”,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受匯率上漲影響存在一定的滯后效應,預計在2021年4月之后開始顯現,沖擊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有鑒于此,在人民幣匯率不斷變化形勢下,分析人民幣匯率波動如何影響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找出具體應對之策,可為中國汽車出口貿易降低外部風險提供有效參考。
一、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現狀
(一)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規模呈波動態勢
近年來,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規模呈現起伏波動態勢。就進出口貿易總額而言,中國海關資料顯示,在2015年、2016年及2020年,因整體外需不振、經濟下滑,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整體形勢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每年汽車進出口貿易總額低于600億美元;其他時間段內,中國汽車進出口市場環境良好,進出口貿易總額均高于600億美元(如圖1)。就進出口數量而言,據中國產業信息網資料,在2012-2020年的9年期間,中國汽車進出口數量呈現上下波動趨勢。其中,2012-2014年,中國汽車大力進軍中低端汽車市場,進出口數量持續穩定上升。2015-2016年,發達經濟體回歸快速增長、新興經濟體下滑,世界經濟形式開始變得錯綜復雜。受此影響,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大幅度削減,進出口總量較2014年分別下降15.6%、21.8%。2017年中國汽車進出口總量快速提高,較2016年上漲22.3%。2018-2020年,伴隨中國汽車第一大出口目的國伊朗的政局動蕩、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疫情等因素,中國汽車進出口總量持續下降,從2018年的227萬輛降低到2020年的199萬輛,下降12.3%。
(二)中國汽車進出口市場多元
近些年,中國汽車進出口市場結構較為多元。就中國汽車進口市場而言,海關公布數據表明,截至2020年底,中國汽車進口市場已覆蓋歐洲、亞洲和北美洲,進口目的國超過50個,并以日本、德國、美國、斯洛伐克、英國等制造業較強的發達國家為主,分別占38%、26%、14%、7%和6%。就中國汽車出口市場而言,中國汽車協會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20年底,中國汽車出口目的國已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智利、印度、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為排名前十出口目的國,各自出口占比分別為9.2%、7.5%、5.7%、5.3%、4.7%、4.0%、3.8%、3.7%、3.6%、3.3%。并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汽車出口最主要的市場。據乘聯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末期,中國汽車企業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量約占國內汽車出口份額的49%。可以知悉,中國汽車產業出口市場結構較為多元,已涵蓋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三)進出口貿易類型向新能源汽車領域傾斜
近些年,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類型逐步轉向新能源汽車。就進出口貿易數量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出口數量處于上升態勢。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6--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出口貿易數量迅速增長,由11萬輛上升至35萬輛,平均以每年55%的增速快速增長,在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中表現驚艷。就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占比來看,近些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中的占比持續攀升。從2017年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比從12.6%上升到27.4%,以平均每年3.7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正逐漸代替燃油汽車,成為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中的中流砥柱。
二、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對中國汽車進出口規模影響
2012-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1:6.3429變為1:6.1602,匯率單邊上漲態勢顯著。就中國汽車進口而言,匯率上漲態勢下購買力會得到提升,人們能夠以較低價格購買進口汽車,對汽車進口貿易發展更為有利。受匯率上漲影響,中國汽車進口規模大幅度提升。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在2012-2014年匯率長期處于單邊上漲背景下,中國汽車進口額從475億美元上漲到607億美元,漲幅為27.8%;中國汽車進口數量從113萬輛上升到143萬輛,漲幅達26.5%。就中國汽車出口而言,在匯率上漲態勢下,國外汽車購買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外幣購買中國出口汽車,導致中國汽車出口競爭力降低,直接表現為汽車出口量的下降。中國海關數據表明,2012-2014年,雖然中國汽車出口額大體維持在131億美元,但是出口數量從102萬輛下降到95萬輛,下降6.8%。2015-2020年5月,匯率長期處于下跌態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1190變為7.1518。受匯率下跌影響,中國汽車進口規模大幅度縮減,出口規模快速提升。就中國汽車進口規模而言,在匯率下跌情形下,用人民幣折算的進口汽車價格會隨之提升。因此,人們需要付出更多的人民幣購買進口汽車,購買進口汽車的意愿也會隨之削減,致使中國汽車進口規模受到抑制。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受“811匯改”影響,2015-2017年期間,中國汽車進口規模呈上升趨勢,進口額從447億美元上升到506億美元。2018-2019年期間,中國汽車進口額從507億美元降低到484億美元,下降4.5%;進口數量從114萬輛下降到108萬輛,下降5.3%。2020年截至5月份,中國汽車進口額132.8億美元,同比下降32.7%;進口數量27.8萬輛,同比下降36.8%。就中國汽車出口而言,當匯率下跌時,購買方只需使用相對較少的外幣便可購買中國出口汽車,中國汽車競爭力也會隨之增強,促進中國汽車出口規模提升。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統計,2017-2019年,中國汽車出口額從139億美元上升到152億美元,漲幅為9.4%;出口數量從106萬輛上升到122萬輛,漲幅達15.1%。2020年上半年,匯率處于下跌態勢,對中國汽車出口有促進效應,但受疫情影響,這種促進效應并不顯著。截至2020年5月,中國汽車出口額55.2億美元,同比下降1.4%;出口數量37.7萬輛,同比下降14.3%。
(二)對中國汽車進出口成本影響
當前,中國汽車企業受技術限制,汽車核心零部件大部分來自國外進口。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波動會波及汽車核心零部件進口價格,影響中國汽車進出口成本。2014年,受匯率上漲影響,人民幣購買力提升,中國進出口汽車能夠以更低價格進口核心零部件。在此情形下,中國汽車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出口競爭力得以增強。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汽車出口額達到131億美元,同比增長4.8%。2020年1-5月,匯率快速下跌,從6.9794下跌為7.1518,下跌幅度達到2.5%。因此,人民幣購買力大幅度下降,中國進出口汽車企業需要支付更多人民幣進口核心零部件。伴隨核心零部件進口價格的上升,中國汽車制造成本增加,部分中國汽車出口企業資金鏈受到影響,汽車產量大幅度下降,銷量也隨之降低。根據搜狐新聞網報道,2020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龍頭企業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匯率下跌影響,汽車核心零部件進口成本大幅度提升。在此情況下,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出口數量僅為2.3萬輛,同比下降41.6%。可以看出,人民幣匯率上下浮動通過影響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價格進而波及汽車出口成本。另外,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汽車進出口企業成本的影響來自營收層面,具體表現為毛利潤變動。在汽車產銷量不變、產品成本剛性前提下,人民幣匯率波動會沖擊中國汽車進出口貿易,進而擠壓進出口貿易市場。為了保障汽車進出口市場競爭力,中國汽車企業會采用調價方式保住市場份額,由此不得不承擔成本及毛利潤變化風險。據金融界網站報道,2020年5月,因匯率下跌,山東省某一汽車進口企業進口市場受到擠壓。為了保住市場份額,該企業將汽車進口價格平均提高約350美元,汽車進口成本大幅提升,實際毛利潤較4月下降1.8個百分點。
(三)對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匯兌損益影響
匯兌損益,也可稱之為“匯兌差額”,是在外幣業務會計處理過程中,企業采用不同匯率產生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差異的一種結果。該結果為正表示匯兌收益,反之則表示為匯兌損益。對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而言,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匯兌損益影響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影響交易損益。在匯率下跌情境下,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若以外幣計價開展具體交易,那么會在償還或回收債權債務過程中,形成匯兌收益。例如,2020年3月2日,中國長城汽車與俄羅斯某一客戶簽訂1筆48萬美元的購銷合同,采用賒銷方式進行交易,鎖定當期匯率6.9811。2020年6月4日,中國長城汽車以美元支付貨款,鎖定當期匯率7.1012,中國長城汽車獲取匯兌收益40.94萬人民幣。可見,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對中國汽車進出易損益產生直接影響,即匯率下跌會增加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匯兌收益。另一方面,影響兌換損益。當匯率上漲情況下,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發生以外幣兌換記賬本位幣的業務會產生匯兌損失。根據鳳凰新聞網報道稱,2020年6月2日,浙江某汽車進口企業與泰國客戶簽訂1筆購銷合同。于2020年6月8日,該汽車進口企業收匯48萬美元,鎖定當期匯率7.0966。經過一段時間發展,2020年11月4日,該企業將美元兌換為人民幣來辦理結匯業務,鎖定當期匯率為6.6771,產生匯兌損失人民幣20.14萬元。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會影響兌換損益,即匯率上漲為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帶來匯兌損失。
三、應對之策
(一)利用“鎖匯工具”穩定貿易規模
中國商務部國際市場研究所負責人白明表示,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應當樹立“風險中性”理念,積極規避匯率風險。從該專家觀點來看,采用這一舉措的核心在于“穩”。首先,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應當樹立“風險中性”觀念,將工作重心放在企業主營的實體業務上,減少對匯率趨勢判斷的投機行為。其次,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可在“風險中性”觀念基礎上,利用風險逆轉組合期權產品進行鎖匯。由于風險逆轉組合期權產品具有風險范圍小、成本低的特點,所以中國汽車企業在進行進出口貿易時,可充分選擇這類產品,以削弱匯率波動對汽車產品進出口貿易規模的不利影響。并且,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可利用貨幣掉期產品規避匯率風險。具言之,企業可通過期初固定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期末根據期初約定匯率將人民幣反兌成美元并償還本金,由此穩定汽車進出口業務,深度規避進出口貿易結匯過程中受到匯率波動風險。
(二)采用多元化幣種結算對沖成本損失
中國經濟領域專家指出,基于人民幣國際市場地位提升的大環境,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在選擇結算幣種時,可選擇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方式,以歐元、日元等匯率較為穩定的幣種作為輔助結算方式,可盡快降低匯率波動帶來的成本損失。具體而言,一方面,應著重傾向使用以人民幣為主的結算方式。伴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逐步加深,再加上中國汽車產品開始在國際市場供求增加,人民幣在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選擇結算幣種時具備較高的話語權。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可選擇以人民幣為主要結算方式,在降低匯率風險同時,也可對沖美元持續貶值造成的成本損失。另一方面,以多幣種為輔助結算方式。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可以適當選擇日元、歐元等較為穩定的幣種作為結算貨幣,防止全球供給能力復蘇可能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的沖擊,對沖未來人民幣可能出現持續下跌帶來的成本損失。
(三)優化匯率浮動范圍與結匯時間節點降低企業匯兌損益
中銀證券專業人士認為,中國外貿企業應在浮動匯率基礎上,積極與貿易方簽訂匯率浮動條款,避免因匯率波動過大為企業帶來較大匯兌損益。因此,為規避這一風險,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要基于成本保值理念,在企業自身財務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固定已有的債務成本。其一,制定合理的匯率浮動范圍。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可主動與貿易方協商簽訂匯率浮動范圍條款,規定匯率波動最大值和最小值,降低企業在收匯和結匯期間因匯率波動過大帶來的匯兌損益。其二,制定合理的結匯時間節點。通常而言,中國汽車企業與他國貿易合作伙伴進行進出口貿易通常按照美元計價,進出口訂單從報價到收款所經歷的時間需要4-6個月。有鑒于此,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需要把握結匯時間節點,提前對已有合同和外匯債權債務進行梳理,在規定時間節點內依據匯率情況選擇適當節點辦理結匯業務,防止因人民幣匯率波動而遭受較大匯兌損益風險。
(四)設立風險準備金為企業提供充足資金儲備
一旦受到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影響,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很可能產生“資不抵債”問題。因此,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應聯合金融機構,設立風險儲備金,防止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現象。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方面,應當計提匯率風險準備金。企業需及時關注人民幣匯率波動情形,在人民幣匯率出現持續單邊上漲或下跌時,結合企業自身業務類型與規模,適當計提匯率風險準備金,縮小匯率波動對企業資金造成的不利影響。金融機構方面,可以設置銀團貸款。具體來說,如商業銀行可在汽車進出口企業申請貸款時,劃分該企業風險識別等級,核實外貿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并且在分析企業風險承擔能力時,金融機構應發揮自身匯率波動趨勢分析優勢,充分考慮該企業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隨后,金融機構及時核對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運營風險等級,聯合其他金融機構設置銀團抵押貸款,為中國汽車進出口企業提供風險準備金,緩解企業因匯率波動導致的資金鏈斷裂問題。
參考文獻:
[1]高偉剛,盛斌.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貿易價格的影響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6(9):73-85.
[2]搜狐.中國汽車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汽車進出口會受影響嗎?[EB/OL].
[3]胡瀟予.外匯掉期業務在外貿企業避險保值應用中的多面性[J].對外經貿實務,2017(12):60-63.
[4]陳琳,袁志剛,朱一帆.人民幣匯率波動如何影響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J].金融研究,2020(3):21-38.
[5]王鷹.新時代外匯衍生品在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實踐運用[J].對外經貿實務,2020(4):69-72.
作者:崔曉鐘 單位:嘉興學院
- 上一篇: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作用
- 下一篇:貨幣合作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推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