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13:51: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和諧社會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和諧社會思想研究論文
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中的和諧社會思想
外部矛盾的加劇促使內部矛盾的緩解,帝國主義的侵略造成被侵略民族內部各派勢力的整合。但是,此種情勢的出現離不開人為因素的因勢利導,更離不開先進理論的指導。抗日戰爭爆發后,及時地提出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任務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①即“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②,通過對國內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人們的分析,他充分論證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統—戰線的基礎上,又多次強調“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統一戰線的擴大和鞏固。”③可以看出,認為戰勝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的關鍵要靠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即要靠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國內外強大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方略,其思想、理論,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高度的成熟、高超的發揮和成功的運用。統一戰線是保障抗戰勝利的基礎,在把握和解決這個基礎問題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和諧思維,正確地協調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維持國內的團結與一致,構造了一個戰時的和諧局面。其和諧社會思想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其—,以和為貴,不計前嫌,努力促成國共兩大軍事集團能夠合作的和諧局面。瓦窯堡會議后,中共中央便向國民黨明確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公開放棄反蔣口號,力倡國共合作,并成功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隨后又向國民黨提出五項要求,做出四項保證,以重大的讓步來謀求國共兩黨的和平共處與合作抗日。縱觀中共從抗日反蔣到逼蔣抗日,再到聯蔣抗日,這一戰略轉變意義重大。因為國共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不僅不能有效地形成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合力,而且直接關系到國內政治、經濟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狀況。社會動蕩不安,生產完全停滯,人民就不能得到最起碼的生命和生活保證,社會就得不到最基本的和諧保障。有人也許會反駁,國難當頭之際,人民自是不得安寧,又何談和諧?其實不然,既然對外戰爭不可避免,國內的矛盾沖突減少一些,人民所受的苦難自然減少幾分,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也便降低幾分,這極大地有利于對日作戰。況且,當時的和諧社會,主要是對抗日勢力和抗日群體包括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廣大人民群眾而言的,至于淪陷區,也有一個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團結和凝聚抗日力量,孤立親日勢力,集中全部力量打擊日寇和漢奸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國共合作是在特殊形勢和特定環境中我黨謀求戰時社會和諧的一大創舉,展現了以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整體和全局的自我犧牲精神,也反映了“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④與“和為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其二,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盡管當時中共關于和諧社會的思想是在做出最大讓步、顧全抗日大局的良好愿望的前提下闡發的,但現實情況是復雜的,不僅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集團懼怕抗日軍民的大團結,千方百計地加以破壞,而且在抗日陣營內部,反對團結、制造分裂的聲音和行動也始終沒有停止過。當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頑固派不斷掀起反共高潮,針對這種形勢,提出了“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和“以斗爭求團結”的策略,主張在統一戰線中始終“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即使是在1941年1月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頂點——皖南事變的巨大損失面前,中國共產黨人也相忍為國,始終以民族大業為重,以抗日大局為重,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原則,力挽瀕于破裂的國內政局。
其三,根據實踐的檢驗和需求,不斷深化和發展和諧社會的理論創新。國共合作,一致對外,并不表明時時、事事都和諧,也不表明沒有矛盾。根據抗日戰爭期間國內外、黨內外、抗日統一戰線內外的復雜情況,在延安的窯洞里進行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創造和哲學創作。他撰寫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問題》、《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以及《矛盾論》、《實踐論》等重要著作,從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深刻分析了中國具體實際,指明了抗日戰爭必然勝利的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著述中無不闡發和貫穿了一條和諧思想的線索,尤其在《矛盾論》中,站在哲學高度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了社會矛盾的構成、發生和發展的原理以及應該如何對待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態度與方法。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雙方構成的,矛盾雙方既有對立、斗爭的一面,又有統一、和諧的一面,且相伴相生,互相轉化,但始終處于一個統一體之中。事物能否達到協調、平穩與和諧地發展,關鍵要看事物發展過程中斗爭性和統一性誰占主導地位。若能克服斗爭性使統一性占主導地位,就能保持和促進事物得到和諧、平穩的發展。社會發展本身即是在不斷解決各種矛盾、調適各種關系、協調各個方面、銜接各個過程,使整個社會系統處于良性運行、健康運轉之中。的哲學理論指導我們黨能在復雜形勢下注意斗爭的策略和方法,在大節不失、原則靈活的前提下求同存異,從而消除了各種不協調與不平衡現象,避免了一些重大的不良突發事件的發生,使得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保持了抗戰時期國內的統一和諧與一致對外。
其四,在鞏固和發展國內抗日民族統一陣線的同時,積極謀求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抗日戰爭是一場具有世界意義的反侵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文中明確提出,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條件下,爭取英、法、美援助的策略,并始終堅持親蘇、聯蘇政策,突出在與各國互相尊重與平等的基礎上“助我者友之”的和平外交原則,正是在這一和平、和諧外交政策的影響下,國際上掀起了一定規模的援華運動。因此,建立和發展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不僅僅是使敵人陷于孤立和包圍之中,重要的是既為我們爭取了外援,又有利于世界和平事業的發展。
和諧社會構建論文
[摘要]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先后被視為一個國家或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近年來,社會資本成為了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等諸多學科理論分析的重要視角,其表現形式有社會網絡、規范、信任、權威、為某種行動目的所達成的共識等等。社會資本不同于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它存在于社會結構或社會網絡之中。社會資本通過主體之間的誠信合作,進而降低交易費用,提高運行效率。
[關鍵詞]社會資本社會網絡交易費用效率和諧
社會資本是由社會學家率先提出、而后被經濟學家、政治學家廣泛采納,并用來解釋和說明各自研究領域問題的綜合性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社會資本是繼物質資本、人力資本之后的第三種資本形態
經濟學理論指出,資源的配置是通過市場交易且借助科層組織的指令來完成的,投入生產的資本形態主要有二種,一是物質資本(物質的,如土地、機器、貨幣、房屋等);二是人力資本,即參與生產過程的勞動者和企業家,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TheodoreW.Schultz)和貝克爾(GaryBecker)把人力資本引入經濟學分析之中,認為社會擁有的、受過教育和訓練的健康工人決定了古典生產要素的利用率。企業所擁有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已構成決定企業成敗與否的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已為人們所廣泛共識。人力資本的提出使“資本”向廣義擴展成為了可以帶來增值的所有資源的代名詞,為社會資本的提出奠定了詞源上的基礎。
近年來,對社會網絡的研究促進了社會資本理論的產生。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學者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和林南(LinNan)在個人社會網絡與其擁有的社會資源關系領域的研究,使其成了“社會資本”理論研究的先拓者。“社會資本”最早是由經濟學家羅瑞(G.C.Loury)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到20世紀80年代,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Bourdiea)在《社會科學研究》雜志上正式提出“社會資本(socialcapital)”概念,并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和諧社會構建論文
中央提出到2020年在中國建成和諧社會。這是一個偉大的奮斗目標,同時也告知世人,我們需要在余下的不到15年的時間里將現在所有那些造成我國現今社會不那么和諧的社會問題,如貧富懸殊、官場貪腐、分配不公、治安惡化、公權濫用、法治失衡以及自由不足和民主尚缺等等,通過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改革全部解決和消除掉,以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奮斗目標的任務不可謂不重,而時間也不可謂不緊。因此,如何盡快找出那些產生上述不和諧社會問題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體制和制度上的問題,抓緊剖析,進行改革,以為構建和諧社會打下基礎就成為當務之急了。而在這所有的制度改革問題上,土地制度改革問題應該首當其沖。
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上述那些不和諧的社會問題幾乎無一不與現有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有關,或者說,現有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或多或少是造成上述社會問題的一個基本根源。
比如,貧富懸殊問題。有資料表明,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2003年即已達到3.2倍,這兩年又一直在擴大,如果加上社會福利和公用設施這一塊,有人估計已達5倍甚至6倍。據《小康》雜志社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即將推出的《中國全面小康發展報告(2006)》透露,按照中國國家貧困線,目前全國有4800多萬貧困人口,其中農村貧困人口約2600萬人,占一半以上。如果包括土地被征用失地后無家可歸不得不居住在城鎮的無地、無業、無社保的所謂“三無”農民,這個比例將達到70%以上。而如果根據國際上每人每日支出不足1美元即為貧困人口的標準,按照世界銀行最近的估計,目前中國約有1.35億人還處在國際貧困線以下,其中也有70%以上是依靠土地生活的農民。農民貧困的原因有不少,但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卻是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農民對耕種的土地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也就很難保證土地所有權中所包含的發展權和生存權也屬于自己。這樣的土地制度不僅嚴重挫傷了農民從事農業發家致富的積極性,同時也給那些圍繞土地交易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團剝奪農民的土地權益創造了條件。所以,現有的不合理的土地制度無疑是導致占全國人口70%的農民階層普遍貧困并造成城鄉差距巨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再如,官場貪腐。有資料說,土地交易和有形建筑市場是官員腐敗的兩個最主要源頭。《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用”,但對于什么是“公共利益”的問題,卻沒有也無法明確規定。其結果是,實踐中大量的商業用途披著公共利益的外衣進行土地掠奪。國家征用權被政府官員和商人們濫用了。我國迄今所有的征地,包括無數私人和企業的商業投資開發項目,都是各級政府以國家公共利益名義進行的。這里不僅存在著大量的違法和欺民的政府行為,而且也為官場權力尋租式的體制型腐敗培植了豐厚的土壤。據資料表明,自80年代末以來,僅僅因為土地轉讓中違規現象所造成的國有資產流失每年都高達100億元以上。如據中國法院網披露,2003年至2005年6月,僅廣東等6個省(市)所屬的87個開發區中,就有60個違規低價出讓土地7873萬平方米,少收土地出讓金55.65億元。這些少收的出讓金有相當一部分落入了各級貪官污吏的腰包。迄今所知的已被暴露的貪官污吏幾乎有一半以上是產生于所謂經營城市的范疇內,也就是產生于土地交易或與土地交易息息相關的行業之中。盡管還沒有一個具有權威性的統計數字,但中國官場的腐敗之所以能夠迅速地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并在短短十來年時間里就形成燎原之勢,不合理的土地制度為其源頭之一則是毫無疑問的。據說,國際上通行的腐敗分類有兩種,一種是體制型腐敗(systematiccorruption),一種是收買型腐敗(venalcorruption)。如今,我國不合理的土地制度給這兩種類型腐敗的孳生發育提供的土壤是那么肥沃和適宜,黨和人民眼看著它們不聲不響的就交織在一起,根深葉茂、發展壯大以至于張狂猖獗起來。此類官場貪腐案例已經被許多學者和媒體列舉得實在太多了,本文無須再贅述了。
還有分配不公。現有土地制度更是主要原因。比如,據中國社科院2005年的調查報告披露,我國從1996~2003年僅8年時間就從農民手里征收了1億畝耕地用于房地產和經濟區開發以及基本建設,而由于這些土地大多位于城鎮周圍、人口密集之處,每征收1畝地就大約有1.4個農民失去土地。如果加上1987~1995年以及2004~2005年這十年期間征收的土地,我國迄今至少從農民手里征收了約有1.6億畝耕地。這么多土地變換用途后增殖的平均溢價是多少沒有統計資料,反正沿海和內地、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建設用地和房地產開發以及時間遠近等等都不一樣,但如果將其增殖后的平均溢價估算為每畝25萬元恐怕沒人會有非常大的異議。照此計算,這1.6億畝耕地增殖后的溢價就有40萬億元人民幣。同時,造成的失地農民至少也有兩億。
可我們給這兩億多失地農民多少征地補償呢?筆者也沒有查到全國的平均補償金額的數字,但前些年許多地方高速公路之類的建設用地每畝平均也只有6000~8000元、水電站征地1.2~1.5萬元、房地產開發1.5~2.5萬元補償則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由于自然性質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土地的級差收益就可以有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差異。但我們在補償農民時仍然是按照《土地管理法》以計算若干年青苗費為主的方式進行的,所以,如果不分農地種類、年代遠近和地區類別,平均按照每畝征地補償農民2萬元(即每公頃30萬元)計算估計只多不少,也不算太有出入。據此,征用1.6億畝土地就表示僅補償了農民3.2萬億,平攤到2.2億農民頭上,每個農民僅得到將近1.5萬元。另外,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經濟調查總隊的《2005年農村經濟綠皮書》披露的比例數字也可以作為旁證。這個比例數字是指農村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格局,即:地方政府占20%~30%,企業占40%~50%,村級組織占25%~30%,農民占5%~10%。征地成本與出讓價之間的巨額收益,大部分被中間商或地方政府以及腐敗的官員所攫取。失地農民中,生活水平較征地前提高的不到10%,而失去收入來源,生活水平降低的失地農民則占到60%。這些比例數字盡管沒有列出征地補償金額,但其比例所昭示的內容仍與上面的分析大致吻合。所以我們可以說,如果以上這兩個數字可以站住腳,那么就意味著這十多年來,我們各級政府和經濟組織僅僅由于所謂城市化就從農民那里凈拿走了多達36萬億元人民幣的土地財富!
媒介與和諧社會論文
1媒介的功能分析
1.1媒介的社會功能分析媒介應該具有一定的責任感。媒介的首要功能也是重要功能就是社會輿論,媒介通過社會輿論監督和促進大眾的素質,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媒介負有觀察和監督社會的責任,因此,媒介的公信度是媒介得以發展的首要條件。例如一些新聞調查類的節目或者專欄,諸如《今日說法》、《社會調查》、《焦點訪談》等節目,對于社會上的新聞事件全視角,無隱瞞的追蹤報道,對于大眾來說,能夠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一些事件也因為媒體的介入得到了妥善解決,在維護和構建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強大責任。
1.2媒介的功能就是構建和諧社會社會賦予媒介的重要任務就是構建和諧社會,那么媒介如何擔負起構建和諧社會的引領者的作用呢?首先,媒介應該營造和諧的輿論氛圍。作為人們群眾只有在和諧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和諧,才能積極向上,弘揚正氣。媒介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讓人們不斷積極進取,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動歷史前進的車輪。媒介在減少社會矛盾,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上維護著誰會的和諧穩定。其次,媒介的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時代的發展,計算機和聯網的普及,使得媒介由紙質轉向虛擬。虛擬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全部,可以說,虛擬世界對青少年的而影響更大,抓不住青少年的思想構建,就會失去整個社會,因此,媒介更應該在虛擬世界進行良好輿論和觀念的建樹,影響青少年的觀念思想,從而占領和諧社會的中堅力量。
2媒介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系分析
首先,社會的支持是媒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沒有社會的支持,媒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就是一句空談,這可以由網絡媒介的監督作用得以體現。互聯網已經越來越普及,這可以由一些著名的網絡語言可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我國網民的數量也在呈幾何增長,網絡媒體正在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力量。例如之前網絡上出現的一些“虐熊事件”、“我爸是李剛”等事件,在網絡媒體的推動下,在廣大網民的參與下,這些事件不斷傳播、發酵,在網絡媒體的持續關注下,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方面起到了正確輿論導向的作用。媒介的引導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一定范圍內,一定程度上形成社會的道德價值觀。
例如,前一段時間網上盛傳的“女孩用身體換旅行”事件,在媒體的關注和政府部門的介入下,最終以一場鬧劇而終結。這件事情之所以被媒介不斷跟蹤,是因為如果一旦這件事情發展下去,必將對社會的道德建設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和諧社會道德觀的形成。再如每次在黨中央制定新的方針政策后,媒介就會通過報紙廣播等進行各種形式的宣講,使之深入人心,耳熟能詳,從而影響和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其次,媒介可以通過輿論引導,凝聚群眾為建設和諧社會而共同努力。媒介通過分析世界形勢,中國國情,以及我國經濟建設的良好局面,黨好的方針政策把大眾的注意力和干勁引導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例如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媒介大篇幅報道下海經商,發財致富的信息,使得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深入人心,從而激發大眾不斷為國家的富強,經濟的活躍而奮斗。再如,神州飛船發射成功共,月宮1號空間站建設,申辦2008奧運會,2014年成功召開APCEK會議等,都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從而鼓舞和增強了人們建設祖國的信心。第三,媒介還能夠通過先進文化的傳播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先進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核心,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就像和諧社會的兩條腿,缺一不可,而先進文化的傳播憑借的就是大眾傳媒。社會失去了精神文明就談不上和諧,媒介不但傳播先進文化,同時也創造先進文化。
和諧社會研究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一方面為現代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這種新型和諧美的現實展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主體與對象高度和諧統一的社會,從和諧美學看,和諧社會就是更新、更美的社會。本文通過生產勞動、日常生活背后的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和諧關系的發展,分析了新型的社會美、自然美、人自身和諧美和藝術和諧美的新特點。和諧精神點亮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整體的美,也點亮了我們社會中一切個體的美。
【關鍵詞】和諧美學/和諧社會/和諧關系/和諧人格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在《關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決定中,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任務,這為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很大機遇,也給和諧美學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
和諧美學認為“美是和諧”,而和諧是歷史的、動態的,它由古典素樸的和諧美,經近代對立的崇高美,向現代更高、更新的辯證和諧美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一方面為現代和諧美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這種新型和諧美的現實展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主體與對象高度和諧統一的社會,從和諧美學看,和諧社會就是更新、更美的社會。黑格爾曾說古希臘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是“一個美的時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發展的一種和諧,是一種不完滿的完滿,是無法與今天全面發展的現代人與現代和諧美相比擬的。現代社會主義新型的和諧社會,既超越了古代農業社會田園牧歌式的和諧,超越了歷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畢達哥拉斯數的和諧宇宙、柏拉圖的“愛情”世界和“理想國”。這個新的和諧社會,是在現代科技基礎上,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的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的過程中構建的,它的形成將意味著從近代開始一直在主體基礎上對立、分裂中演進,不斷向現代、后現代極端化發展的動蕩不安的時代將逐漸成為過去,而新的和諧社會將開辟出一個新的美的時代,它將總結和超越過去一切的和諧社會,它將是一個自覺的充分發展的和諧時代。
如生產勞動過去被狹隘地理解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觀活動,而從和諧美學看來,它應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諧的關系性的概念,勞動實踐的涵義非常豐富,它不只是人類創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而且是創造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不斷發展的活動。但迄今為止生產勞動的和諧卻是有限的,原始勞動的和諧是素樸的,是在強大自然威力壓抑下喚醒的神話式的和諧。農業社會的勞動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園牧歌式的和諧。工業社會的勞動,一方面是異化的勞動,是物對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體的膨脹,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殘自然,導致生態失衡與自然的分裂對立。只有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生產勞動,人與物、人與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諧,才真正開始全面實現馬克思所說的人們的勞動也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的”,人們才在勞動對象、勞動產品、勞動過程中,創造并感受到和諧,體驗到快樂,勞動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華為一種人生的享受。同樣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不但生產活動是和諧的,產品的流通、交換、消費的活動也不只是一種商業行為,而同時是一種審美活動。人們購物不但是為了滿足使用的需要,同時越來越重視產品的審美含量,購物的過程變成一種觀照體驗快樂的過程。買方與賣方也不單是交易的關系,而且是一種互助合作的關系,交易的過程也變成在互動中不斷提高彼此審美素養的過程。
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藝術生產的關系也發生了重大變化。1959年我在《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規律,是否適用于社會主義文學》一文中曾說:“馬克思關于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發展不平衡規律”,“已逐漸失去作用,正在被藝術生產和物質生產發展相適應的新規律所代替”①。當然,適應不是沒有矛盾,不是沒有不平衡,而是社會主義社會能自動調控物質生產與藝術生產的關系,使之在動態中不斷達到新的適應,新的協調,更高的平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和實踐,必將進一步把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產,在動態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協調起來。我們更應該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入地研究藝術生產、精神生產與和物質生產相互適應和諧發展的新規律,以有力地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和諧社會要求論文
摘要: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征,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而建設法治政府則是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前提和進一步實現全面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基礎,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訴求。各級政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始終處于支配地位,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會改革發展的穩壓器和助推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中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籌規劃、積極推進的主導性作用。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實行民主憲政。民主憲政追求的目標正是社會的和諧。實行民主憲政的基本要求是確立民主憲政觀念,弘揚民主憲政精神,建立民主憲政制度。關鍵詞:和諧社會;民主法治;法治政府;民主憲政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治國方略決定了未來的中國政府必須是法治政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而建設法治政府則是建設民主法治社會的前提和進一步實現全面和諧社會建設目標的基礎。一、民主法治: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征和諧社會建設理論的首倡者同志把“民主法治”位列和諧社會的六大特征之首是非常富有科學頭腦和戰略眼光的。民主法治是制度特征和價值特征,其余都是結果特征。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社會的公平正義,就無法保障誠信友愛的人際社會關系,就不可能出現充滿活力的社會發展狀態,就難以形成安定有序的社會局面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態環境;沒有民主法治,就沒有現代化氣息,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主義社會。對于社會主義社會來說,缺乏民主和法治,是最大的不和諧。因為社會主義的實質就是以社會為主義,即以社會的全面進步為旗幟,以社會的高度自治為理想境界。社會主義的神髓就是反專制、倡民主;棄人治、崇法治。因此,發展民主、實行法治,是社會主義的題中之義。傳統社會主義的最大弊端就是在過度強調計劃功能否定市場功能的同時,虛擬民主、淡化法治。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建設市場經濟國家和民主法治國家作為根本性的目標。當然,相對于建設小康社會、現代化社會以至最終建成和諧社會的中長期目標來說,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又是后者的必要手段。但和諧社會必然以市場和計劃的和諧、民主和法治的和諧為特征則是確定無疑的。就民主和法治本身來說,它們又都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首先,建設民主政治是建成和諧社會的政治前提。社會主義民主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它要求于政治當局的,不是“為民做主”而是“以民為主”、“讓民做主”;即在政治生活中,人民永遠是主人,當家作主是他們不可剝奪的政治權利。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為首要任務;以人民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政治意愿為基本特征;以人民群眾的贊同和滿意為根本標準。執政黨及其政府的唯一職責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為維護和實現人民的政治意愿、經濟利益和文化需求而工作。所謂和諧社會,就是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與人民群眾對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需求相適應,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相諧調。顯然,建設并實現民主政治是發展和完善市場經濟、建設和弘揚先進文化,進而建成和諧社會的政治前提。其次,建設法治國家是建成和諧社會的制度保證。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不但是一種治國方略,而且是一個社會目標。法治本身是一個社會價值標準,同時又是實現其它社會價值標準的保障機制。所有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都需要各種制度來保障;而法治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民主政治的實現、市場經濟的發展、先進文化的建設、社會的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都需要法律制度來規范,都需要通過依法治理來保障。就和諧社會的建設來說,法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同時又是實現其它目標的保障條件。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目標;和諧社會的其它目標的實現過程,本質上是人的各項權利的實現過程。人民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文化權利的實現,都要通過各種法定的程序來具體實施;人民權利的的維護和實現過程,都離不開對執政黨及其政府的行為規范,因為政治官員的人治習慣正是導致官本位意識膨脹、人民權利被踐踏的體制原因;和諧社會的多元化利益訴求需要通過法治的手段來整合協調,離開法治,和諧社會的建設就會因制度缺位而落空。另一方面,民主和法治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民主要通過法治來保障實現;法治要通過民主監督去落實。離開民主,法治就會成為少數獨裁者口含天憲的借口;離開法治,民主就會變成“家長”們實行人治的擋箭牌。因此,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把民主和法治統一起來,把建設民主法治社會作為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使民主法治精神成為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征。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邏輯要求。二、法治政府:建設和諧社會的主導力量在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里,在任何一種政治體制下,在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階段,政府都是社會的主導力量。在以民主法治為基本價值取向的國度里,政府作為人民治理國家的者,理當成為法治政府。在處于社會全面轉型期和改革攻堅階段的當代中國,造就一個法治政府,不但是政府轉型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因為毫無疑問,法治政府仍然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主導力量。首先,各級政府作為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法定管理機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始終處于支配地位。和諧社會之所以要“構建”,正是因為它不可能自發產生,不可能單獨依靠市場機制或僅僅通過社會自治去實現;相反,和諧社會的實現不能沒有政策引導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疏導機制、社會控制機制和權力監督機制。而這些社會性機制只能由以執政黨和政府為主體的法定政治機構與社會公共組織及其公民社會來共同建立和發揮。其中,執政黨和政府始終處于支配地位。上述各種機制的建立及其功能的有效發揮,無不體現著政府的支配作用。譬如,社會和諧的基礎與前提是公平和正義,要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需要營造一個制度公正、機會公平、司法正義的社會環境,處理好不同階級、階層、集團之間的利益關系;而在環境優化和利益調整的過程中,政府的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引導和執法示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又如,和諧社會必須是能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的社會,特別是人民內部的矛盾需要及時得到處理和化解,否則會引發社會沖突,危及社會穩定。政府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暢通表達渠道、健全和實施行政復議制度等積極措施,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妥善而及時地疏導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對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將起著關鍵的作用。再如,和諧社會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權利基礎上的有秩序的法治社會。法治社會的根本特點是對公共權力實施有效控制和約束。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嚴重侵犯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不時引發社會沖突;政府通過完善行政考核、備案審查、執法監查等措施,對部門權力進行規范,同時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無疑會對公共權力的正確行使起到有效制約的作用。其次,一個依法行政的政府是在改革、發展中實現社會穩定,在穩定基礎上建設和諧社會的穩壓器和助推器。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實現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的承受度相互適應的統一協調狀態,是政府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只有執政黨及其政府才有這種政治調控能力。在中國,政治穩定是社會各項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當代中國的最高利益。維護穩定的政治局面,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政府作為國家機器,首先是經濟社會的穩壓器,其次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在保持社會政治穩定的基礎上謀改革、促發展,是政府的基本職能。而政府全部職能的行使,無論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還是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都是建立在依法行政的基礎上。因此,建設一個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將政府的行為嚴格限定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才是保證政府有效行使職能,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快速、協調發展,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市場和社會的功能,進而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根本。換言之,只有政府是一個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才能有效發揮其在經濟社會中的穩壓器和助推器作用;才能通過科學的管理,實現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再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中,各級政府都發揮著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統籌規劃、積極推進的主導性作用。無論是在經濟增長、政治發展、文化創新、社會進步的總體協調方面,還是在效率與公平兼顧、德治與法治并重、發展與穩定并舉、人與自然諧處等終極關懷方面,政府都是主導力量。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中,政府作為國家意志的執行者,既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又要統籌規劃、積極推進。在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德治與法治、發展與穩定、人類與自然的矛盾方面,政府不但要協調好市場機制與社會機制、道德建設和法治建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之間的辯證關系,而且要協調好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公共組織與私人組織、政府管理與公共管理、行政手段與經濟和法律手段之間的合作互補關系。政府要通過不斷地自我革新和管理創新,向市場、社會和公民提供充足而高效的公共服務,才能有效調動各社會治理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齊抓共管的綜合效能,實現社會公共事務的和諧治理。三、民主憲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被憲法確認后,依法治國也就是依憲治國,亦即依照憲法和與憲法不相沖突的法律治理國家。依法治國的關鍵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前提是建設一個法治政府。而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是實行民主憲政。民主憲政的內涵至少包括民主憲政觀念、民主憲政精神、民主憲政制度三個層面。其一,確立民主憲政觀念。各國的政治實踐都表明,沒有民主,就沒有憲政;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穩固的憲政;沒有穩固的憲政,就沒有制度化、法律化的民主。民主必須是憲政民主,憲政必須是民主憲政。民主憲政是現代法治的基石,是依法行政的政治前提[1],也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基本保障。依法行政首先追求的是公共領域的法治化。而法治政府的含義就是政府在解決公共領域的問題時,必須具有民主意識,牢記憲法法則,體現公共性原則。我們強調民主憲政,是因為在政治制度史上存在過非民主的憲政,即君主立憲制(特別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正如法治史上同時存在過民主法治和非民主法治一樣。與非民主型的憲政和法治相比,民主型的憲政和法治更強調人民性、至上性和獨立性。在民主憲政觀念中,民主觀念和法治觀念是對等的,依法治國和依憲治國是統一的,且都建立在人民主權原則基礎之上,以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為依歸。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民主、法治、人權是憲政的三個基本要素。民主是憲政的基礎,法治是憲政的條件,人權保障是憲政的目的。[2]正因為憲法是保護民權的根本大法,因此,捍衛憲法不僅是政府的重要使命,也是對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民主憲政的理念中,法治政府和民主政治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的,沒有民主政治,就沒有法治政府,反之亦然。按照民主與法治密不可分、法治與憲政相互依存的觀點推論,離開民主政治,就無以談憲政。在這個意義上說,同志曾經把“憲政”定義為“民主政治”[3]的論斷是非常簡要而精辟的,他揭示了現代法治和民主憲政思想的精神實質。確立民主憲政觀念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思想保證。其二,弘揚民主憲政精神。憲政精神,即憲政的宗旨和要義。憲政的本質在于憲政精神。憲政精神的核心是對公共權力的限制和對公民權利的保護。我們所謂民主憲政精神,就是這種以“限政”(限制公共權力)和“護民”(以人為本,維護公民的權利、尊嚴和自由)為核心價值法則的憲法精神。一般認為,憲法精神還包括強調人民主權原則的政治法則和體現程序理性的程序法則。這種以價值法則、政治法則和程序法則為基本思想框架的民主憲政精神,也就是所謂憲政之道。弘揚民主憲政精神,就是要遵循憲政之道,在全社會開展以學習憲法為基礎,以發揚民主為核心,以崇尚法治為原則,以維護人權為目的的憲政精神教育;同時,以建設法治政府為切入點,對廣大公務員進行民主法治意識與憲政宗旨的教育和培訓,使他們懂得憲法是實行法治的核心和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據,人民主權原則是憲法正當性的基礎,憲法至上是憲法發揮根本法作用的條件,對公共權力的行使進行合憲性與合目的性的監督是民主憲政的基本特征,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是一條重要的憲法原則;從而真正理解并自覺踐行民主憲政精神,為建設民主的法治國家和依法的民主政治而身體力行。實行民主憲政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公民法治意識的普遍確立。公民的法治意識包括人權意識、契約意識、主人公意識、守法意識、監督意識和訴訟意識等。這些具有現代意義的法治意識也就是在發展市場經濟和建設民主政治過程中應具備的現代公民意識。它與公務員精神一道成為現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構成部分。弘揚民主憲政精神,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精神動力。其三,建立民主憲政制度。民主憲政觀念和民主憲政精神最后必然要落實到建立民主憲政制度上。制度是秩序的先導。沒有民主憲政制度,就沒有憲法秩序和憲政秩序,從而也就不可能建設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譬如,以價值法則、政治法則和程序法則為基本思想框架的民主憲政精神,如果不能固化為一種憲政制度,就仍有可能流于形式憲政而難以成為實質憲政。就以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國的幾部憲法為例,1954年憲法明確是一部過渡時期的憲法,但過渡時期結束后,憲法并沒有及時修正。及至“”爆發,人們幾乎忘記了國家還有一部憲法,上至國家主席下至黎民百姓的人身自由被隨意剝奪的事實說明,那時憲法形同虛設,是典型的有憲法而無憲政。1975年、1978年、1982年各出一部新憲法,七年之間連出三部憲法,在世界憲法史上實屬罕見。1975年憲法在將“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思想寫入憲法的同時,還將“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口號也作為公民權利入憲,說明在無憲政制度支持的情況下,政治權威的任何政治意愿都可以通過合法的程序寫入憲法。從1954年到1982年的四次立憲中反映出當時憲法秩序的混亂和無序狀態。在無序的憲政秩序中,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的建設必然遭受損害。1982年以后,憲法相對穩定,20多年來,雖然有三次較大的修正,但只是適應了社會大變革的需要,憲法的基本精神得到了鞏固,憲政秩序開始步入正軌,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的建設也隨之加快了步伐,社會發展也趨于和諧。實踐證明,建立民主憲政制度,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制度保證。綜上所述,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而建設法治政府正是民主法治社會的基本訴求。因為法治政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導力量。建設法治政府將倚賴于政治法律制度的不斷創新。法律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器,其追求的目標正是社會的和諧。民主憲政作為現代法治的最高形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根本保障。為此,需要確立民主憲政觀念,弘揚民主憲政精神,建立民主憲政制度。注釋:[1]曹聞民《法治行政模式及其實現途徑》,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5,3。[2]李步云:《憲政與中國》,《憲法比較研究文集Ⅱ》第2頁,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93。[3]《選集》第二卷,第732頁。人民出版社,1991。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究論文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基本上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價值保障。
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具有高效率的運行機制
在歷史上,資本主義讓市場經濟初試鋒芒,就顯示了巨大的威力。資本主義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因此不論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像馬克思所說的勞動與資本的交換是多么地不公平,但整個社會的財富畢竟增加了,盡管個人分配相對不公平,但對整個人類來說畢竟是進步了。30年前短缺經濟的狀況至今令人記憶猶新,計劃經濟把我們帶入了普遍貧窮的死胡同。而我們引入市場機制后,社會財富就像噴泉一樣涌現出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1.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人們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之間經濟上的收入差距的確拉大了,但無法否認的是機會均等卻大大加強了。一個基本事實是,計劃經濟造成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即農民與城鎮職工這兩個社會階層的身份不平等及與之相伴的全面的機會不均等。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平等主要是機會均等,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職業、自由參與競爭、自由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機會均等意味著尊重人們的自由選擇,這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倡導的。
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而不同
[論文摘要]和諧社會是人類不斷追求的理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我黨充分吸收和利用“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問題。建設現代和諧社會,同樣要尊重和而不同的客觀規律。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與馬克思主義所設想的未來高級的和諧社會的目標一致,而且也與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所追求的和諧思想一脈相承。中華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源頭,可追溯到公元800年左右的西周末年,當時鄭國的史伯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周語》)的思想。在《論語子路》中,孔子也指出和而不同是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差別性和不同性。沒有多樣性,差別性,不同性就構成不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性。因此和諧之中理所當然地包含著和而不同的成分。
一、和而不同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
有一位作家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沒有兩只相同的蒼蠅,沒有兩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這話說明,自然界里的事物是千姿百態,無限多樣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否則就不會成之為世界。
人類社會的事物也是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的。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不同的事物。世界上的國家,生產力有發達的,也有不發達的,科學技術有先進的,也有落后的,等等都說明由于不同,才形成了人類社會,這也是“和而不同”,否則就無所謂人類社會。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構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樹立危機意識,掌握危機管理知識。提高危機管理的能力;建立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建立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有效地預防、回應、化解和消弭各種危機;建立多邊合作的公共危機管理體系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公共危機管理是各級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和責任、我國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機管理系統卻缺乏專門、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和專業人員、危機大致要經過危機的爆發、持續、消失三個階段、建立危機預防預警機制、建立危機應對處理機制、危機帶來的影響是廣泛的,威脅的是全社會的利益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政府樹立危機意識,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健全危機管理相關法律制度;建立全過程的危機管理機制;建立多邊合作的公共危機管理體系。
論文關鍵詞:危機管理和諧社會政府
1.樹立危機意識,掌握危機管理知識。提高危機管理的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知道,今天的危機已呈現常態化,今天的社會時刻都有危機發生的可能。因此,作為危機處理的主要指揮者和組織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認識到“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危機不僅僅在資本主義社會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即使在社會主義國家也屢見不鮮,難以避免。”
2.建立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論文
內容摘要:
本文從社會學的角度剖析了和諧社會,認為任何一個社會要想維持良好的運轉而不發生大的問題就必須具備十個基本條件。提出,我國的發展既有機會又有風險,因此在當前,要特別強調構建和諧社會。并認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問題是要協調好社會的各階層、各個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學會化解新生社會矛盾、解決新生社會問題,還指出了社會結構調整的長期任務。
關鍵詞:和諧社會條件利益群體關系社會學視角
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這個提法很好,既符合我們民族長期的文化傳統,也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追求和建設和諧社會也是社會學理論的一個長期主題。雖然在用詞上,以往的社會學并沒有頻繁采用和諧社會的說法,但是,社會學所說的社會功能、社會整合、社會協調發展等,在價值取向上與和諧社會的觀點是十分相近的。
筆者以為,社會學對于和諧社會的探討歷來有兩種基本的視角,一種是正向的視角,即探討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基本內容、基本目標以及實現和諧社會的基本途徑。另一種是負向的視角,即探討社會不和諧的問題,用社會學的術語說就是“沖突的視角”,即探討不和諧或沖突的原因、內在機制和外在因素、表現以及緩和或解決社會沖突的途徑等等。本文的前兩部分主要是從正向的視角討論,第三部分主要是從負向的視角討論。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想闡述,什么是和諧社會,特別是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夠實現和諧社會,換言之,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