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27 10:38:00

導語: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而不同的和諧社會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而不同

[論文摘要]和諧社會是人類不斷追求的理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我黨充分吸收和利用“和而不同”的重要思想,解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問題。建設現代和諧社會,同樣要尊重和而不同的客觀規律。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僅與馬克思主義所設想的未來高級的和諧社會的目標一致,而且也與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所追求的和諧思想一脈相承。中華文化中“和”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源頭,可追溯到公元800年左右的西周末年,當時鄭國的史伯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周語》)的思想。在《論語子路》中,孔子也指出和而不同是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差別性和不同性。沒有多樣性,差別性,不同性就構成不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性。因此和諧之中理所當然地包含著和而不同的成分。

一、和而不同構成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

有一位作家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沒有兩只相同的蒼蠅,沒有兩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這話說明,自然界里的事物是千姿百態,無限多樣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否則就不會成之為世界。

人類社會的事物也是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的。在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不同的事物。世界上的國家,生產力有發達的,也有不發達的,科學技術有先進的,也有落后的,等等都說明由于不同,才形成了人類社會,這也是“和而不同”,否則就無所謂人類社會。

“和”是指世間萬物相附相生,相互依存的一種狀態,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基本方式。“和”不等于“同”,“同”是無差別的同一,而“和”是不同種類,不同形態的事物的有機結合。和而不同無論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只有承認不同,尊重不同,才可能追求“和諧”。

2002年同志在美國喬治·布什圖書館的演講中提出:兩千多年前,中國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想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世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是人類各種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

二、和而不同,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功之路

和而不同也是政治文明發展的重要規律和準則。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繼承和發揚“和而不同”這一閃耀著辯證法光輝的傳統思想,用以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走上成功之路。

其一;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其宗旨是同志主張的“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民主即“不同”,通過民主表達不同意見,尋找共同點從而達到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而實現黨內的集中。這種“和而不同”既讓個人發表了意見,又能達到統一實現全黨團結和諧,從而使中共能在各種困難面前經受考驗,取得成功。

其二;統一戰線。把它稱之為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級,階層集團,黨派等為了共同的目標,在共同點上進行合作,在合作中擴大和增進共同性,同時又承認成員之間的差異和一定范圍內的組織獨立性,政治自由和法律地位的平等。不同時期,我黨始終與不同的階段、階層、團體黨派結成了廣泛的統一戰線分別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成功。這都體現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實踐中成功的運用。

其三;“一國兩制”的思想。即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這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學說的創新和發展,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高度統一。這一思想充分體現了“和而不同”,真正做到了承認不同,尊重不同,從而達到一致。“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施,受到全世界的高度好評和普遍歡迎。

三、和而不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和諧社會,從本質上來說或者說其最后落腳點,就是處理好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服從利益的原則。和諧社會是全體人民各得其所,各依其序,各盡其能的社會。和諧社會不是要遏制不同社會階層不同利益訴求,保持分配上的平均;也不是要泯滅個性,保持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的絕對統一。和諧社會主張“善解能容”,本質上是一個寬容的社會。和諧社會應鼓勵差異的合法存在,以彼此的尊重融合而不是以相互排斥,壓制形成社會秩序,這種社會是多元的,是“和而不同”的。

2005年2月19日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正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這六大基本特征都貫穿和體現著“和而不同”的精神。

其一,民主法治,就是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廣泛調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民主法治應該是通過完善的制度來實現的,本質上就是要建立系統的利益均衡制度。通過法治和德治共同實現社會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最大化,將有助于加快我國實現社會政治和諧。和諧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社會主義各項制度則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制度保證和根本途徑,“和而不同”是和諧社會政治文明的精髓。其二,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要求我們首先應該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堅持效率的前提下,注意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做到保證社會成員機會平等,解決好初次分配的合理,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決好再次分配公平。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將公正的天平稍微向弱勢群體傾斜一點,這樣可以更好的實現社會階層利益最大化,有助于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由此可見,公平正義是有差異的公平正義,是“和而不同”的公平正義。

其三,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誠信友愛有助于消除人民內部矛盾,有助于增進各民族的團結友愛,特別有助于緩解當今中國社會突出的城市與農村的矛盾,有助于緩和城鄉以及地區間的緊張關系,有助于促進中國社會的“人性化”發展。但是,提倡誠信、友愛,絕不是主張消弭個性,犧牲自我。和諧社會需要的是充分尊重個性,尊重獨立思想,要容忍各種不同利益關系存在,要容忍各種思想觀點存在,要尊重別人做出的不同選擇,特別要保護少數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確立自律自立與寬容共存的理想訴求,通過教育增強人民的共同體意識,充分發揮不同社會組織的作用,在誠信的基礎上協調各利益主體的利益,形成團結友愛的社會大環境,一樣是“和而不同”。

其四,充滿活力。就是能夠使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力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絕不是不允許各種矛盾存在,也不是要從根本上消滅矛盾的社會,而是承認差別,正視矛盾,協調和正確處理各種矛盾的社會。我們應該給予個人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使他們能夠各盡其能,達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效果,“和而不同”才可以最有效的激發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

其五,安定有序。就是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安定有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和基本標志。所謂安定有序,一方面是強調社會穩定,另一方面,則是在承認利益主體差別的前提下,強調要有著不同利益與要求的群體和個人各安其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這樣才能使不同群體之間的激勵得到公平的反映,才能使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得到保障,社會才會安定有序。這種安定有序毫無疑問也是“和而不同”的。

其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就是要保持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與協調。其前提是尊重自然規律,承認自然規律與人類的“不同”,尊重自然規律。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敬畏自然,保證生物物種資源的繁衍及其生活環境的保護,確保社會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建立起地球上最大的兩個群體人類社會與自然界和諧相處,而這種和諧很明顯也是“和而不同”的。

四、結束語

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始終追求的一個美好理想,以“和而不同”為本質特征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通向馬克思、恩格斯所設想的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必由之路,作為中華民族精髓之一的“和而不同”思想,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它在今天的價值需要我們進一步控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和而不同”思想的魅力越來越凸現出來,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和貫徹“和而不同”的精神。

參考文獻

[1]王偉光,《構建和諧社會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新華網,2005年2月24日

[2]鄧偉志,《如何構建一個和諧社會》,《公關世界》,2005年5月

[3]張左己,《努力提高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理論前沿》,2005年第6期

[4]路云輝,《社會關系和諧:和諧社會的關鍵與核心》,《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