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方式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09:23: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發展方式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轉變發展方式重在政府改革
十七大一以貫之地堅持新時期以來的正確方向和道路,全面規劃部署了歷史新起點上的中國發展大局,目標、任務、要求都提得十分明確,深得黨心民心。接下來,關鍵是落實。而所謂落實,關鍵又是在體制上、政策上、措施上落實。
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重大任務來說,尤其是這樣。
十七大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個長期以來的要求修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引人注目的。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增長不等于發展,在發展中國家爭取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現象。增長與發展的主要區別在于,增長一般是數量、規模上的擴張,而發展則突出表現為在增長中不斷實現的結構變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強調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方式轉向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勞動者素質提升和企業家創新活動的集約方式,這便是著眼于發展的,因為由此將帶來成本結構、生產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與同樣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收入結構、消費結構的變化相互作用,便帶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促成整個經濟結構的變革。這個過程,就是經濟作為一個有機體而成長、發展的過程。
從轉變增長方式到轉變發展方式,包含這樣的內容,但不止于這個意義。它立足于基本國情和發展新階段的特征,并著眼于經濟全球化趨勢,來謀劃又好又快的發展,是以更高的立意和更開闊的視野,更加突出地強調從方式上解決增長與發展乃至全面發展相統一的問題。如上所述,發展的概念是關于結構變革的概念,而所謂全面,也正是就整體的結構狀況而言的。這樣來看,轉變發展方式所要解決的問題,在需求結構上,要通過擴大內需來調整出口、投資與消費需求的結構,這個問題的實質在于收入結構(居民、企業、政府的收入份額)的調整,其中一個重點是財稅收支結構的調整;在成本結構上,通過粗放增長向集約增長的轉變,通過外部成本的內部化,降低資源、環境、生態方面的代價;在產業結構上,以比較優勢與技術進步為基礎,實現三次產業的結構合理化,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地區經濟結構上,也要以比較優勢為基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既要注重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更要著眼于國家整體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來達成區域經濟的合理布局;在城鄉結構上,遵循工業化發展規律,與城市化進程相適應地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按照有利于在規模經濟意義上充分發揮城市功能的要求推進城市化或城鎮化。
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更深刻地提出了轉變增長方式的意義和重要性。提出轉變增長方式的任務已經許多年,為什么一直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呢?這與政府主導經濟增長或發展的方式有最主要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主導發展,厥功甚偉,功不可沒。在以制造業為主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階段,特別是在體制轉軌的初始階段,政府主導即主要由政府配置資源還是一個自然的選擇,也很有效(這與計劃經濟體制在其初期有速效于某些部門的增長有點類似)。但在工業化和體制轉軌的這兩個階段特征發生變化以后,隨著技術進步特別是信息產業革命帶來的深刻影響,隨著市場關系在深度和廣度上的不斷發展,隨著創新(不只是技術創新,而是熊彼特意義上的創新)越來越成為決定整體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主要由政府配置資源的行政主導方式,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點和局限性,便越來越不能適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如果以缺乏創新而主要拼資源消耗的粗放增長作為舊增長方式的典型特征,那么,這種增長方式是天然地與行政主導方式聯系在一起的,這不依人們的認識、覺悟為轉移。行政主導方式一天不轉變,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改革目標一天不實現,這種舊的增長方式就一天不能根本轉變。
因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實質是改革政府主導經濟增長方式亦即轉變政府職能的問題。若干年來,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目標的政府改革一直在艱難推進,市場經濟體制因此也在深化,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基本的解釋。但任重道遠,改革尚未成功,且受到一些部門、地方、行業壟斷的特殊利益和在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關系等問題上不時泛起的舊意識形態觀念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阻礙和干擾,這又對中國發展在其新階段上凸顯出來的諸多問題和矛盾提供了基本的解釋。現在,十七大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更進一步的提法來強調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的重要性、緊迫性,深切體認這一點,就要更加明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在政府改革。說它是根本也好,核心也好,關鍵也好,無論用哪個詞都一樣,都是為了說明政府改革對轉變發展方式的決定意義。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就是這個第一要務之急務,第一要義之大義。抓這個要務中的急務,要義中的大義,要從改革政府行政主導發展的方式入手,牢牢把握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從制度上更充分地實現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并與之相適應地從制度上定位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職能、責任和作用方式。真正落實這個任務,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就在其中了。
石化業物流發展方式
石油石化工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之一,多年來一直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近兩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走高和石化行業景氣高峰的出現,我國的石油和化學工業產值在GDP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國內石油市場的放開,低成本和高效的流通渠道對于石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更加重要。我國石油石化物流量巨大,每年有數億噸的原油,千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和數億噸的石油石化產品流量,僅中國石油一家公司的物流成本就達到500多億元。如果企業仍然只重生產而輕流通環節,則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研究石化企業物流系統,可以降低物流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物流系統的優化,可以減少一些中間流通環節,減少了從煉油廠到終端消費者的流程,縮短了產銷周期,加快了資金周轉速度。在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已經走進石油公司的經營舞臺。目前國內石油石化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有兩類:信息的和互動類網站、石油石化產品電子交易網站,還沒有集成信息和交易平臺這樣的綜合電子商務網站。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在,研究電子交易和物流集成的電子商務平臺,能夠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石油石化企業的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中國石化行業物流發展現狀
與其他行業相比,石油石化行業物流活動既有一般物流活動的共性,又有其獨特性。石化行業的物流活動總量很大,專業化比較強,物流成本更高。石化產品的特性對物流工具的環保、安全、便捷等方面提出很多特定要求,因此石化物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經過多年的建設,我國石油石化物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總體而言,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社會化、專業化水平低,物流成本很高。石化集團系統內的物流管理水平較低,企業之間缺少聯合,無法形成完善的配送網絡。目前國內石油石化行業物流系統的管理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且大部分石油石化物流企業處于起步階段,其在運營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1.1物流成本高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企業和商品的物流成本要高出很多。美國物流業成本僅占運營成本的9%左右,而國內占到了20%以上。從庫存情況看,國內企業產品周轉周期為一個月左右,而國外大多企業的產品庫存時間不超過10天。就石油石化行業而言,2011年我國石化商品一次物流已超過8.5萬億元,危化品運輸量占全國危險品運輸總量的85%,物流成本在石化企業的經營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盡管我國化工行業物流需求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但物流效率較低、成本偏高。全國重點企業物流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化工行業物流費用率為12.3%,高出同期工業行業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高出制造業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如果同發達國家物流成本相比,我國化工行業物流的差距更大。
1.2信息化程度較低石油石化企業大多都是國有壟斷企業,受傳統的體制機制“大而全”、“小而全”觀念的影響,集團內部擁有自己的車隊和倉庫,設置自己的經營網點和人員配置,自我服務。集團內部以及與外部企業之間沒有統一的信息系統,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書面和口頭階段,嚴重影響了物流運作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在集團不同分公司之間,信息技術都是獨立開發和應用的,標準不同,發展程度也有差異,無法實現統一的信息傳輸。
1.3物流綜合服務能力差目前國內大多石化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還停留在傳統的存儲和運輸階段,幾乎沒有增值服務。流通加工、成本控制、信息服務等增值服務非常少,物流方案設計和全程物流服務沒有開展,沒有形成在現代網絡社會,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先進信息技術的新型物流模型,作業技術含量比較低。
動漫服務外包發展方式
一、現狀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按照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創造和生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內容健康、藝術性強、創新度高的動漫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逐步形成體系完整、結構科學、布局合理、技術先進、市場化程度高、經濟效益顯著的動漫產業發展格局。
在煙臺市政府大力推動下,目前動漫基地入住企業30多家,完成近2萬平方米的建設,統一建成動作捕捉系統、三維掃描系統、集群渲染系統、高清視音頻編輯系統,通過資源整合為入住企業提供統一的服務、操作平臺。入駐的動漫企業業務涵蓋了漫畫制作、動畫制作、影視后期制作等動漫產業多個環節,經過三年發展,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二、扶持政策
為了有效的推動煙臺動漫產業的發展,目前煙臺市政府已經實行了多條扶持政策,在資金和政策上對動漫企業給予支持。
首先,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促進動漫企業快速發展。對立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動漫影視作品,在省市級以上電視臺播出的給予獎勵。其次,在政策上大力扶持。扶持擁有著作權的動漫作品和有市場前景的動漫原創產品的開發、生產,技術開發經費可據實列入生產成本。鼓勵動漫原創、技術、企業經營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動漫創作和技術人才以各種方式攜帶原創作品或技術創辦動漫企業,經評估作價金額最高可占到企業注冊資本金的70%。經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符合有關規定的,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有關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涉及營業稅應稅勞務的(除廣告業、娛樂業外),暫減按3%的稅率征收營業稅。支持動漫游戲產品出口。企業出口動漫產品,享受國家統一規定的出口退(免)稅政策。企業出口動漫版權,予以適當獎勵。動漫企業在境外提供勞務獲得的境外收入,不征營業稅;境外已繳納的所得稅款,可按規定稅款予以抵扣。
李寧品牌營銷發展方式
1、品牌營銷的概述
品牌營銷是指企業通過利用消費者的品牌需求,創造品牌價值,最終形成品牌效益的營銷策略和過程。“品牌營銷說的簡單些就是把企業的品牌深刻地映入消費者的心中。
1.1、品牌營銷的特點
更高的創造性。麥肯錫公司的高級咨詢人員認為:“一個名稱,只有顧客將它與他們能從產品或服務上得到的有形和無形利益聯系在起的時候,才真正成為品牌”更強的導向性與系統性。品牌營銷以創建高附加值品牌為導向。營銷是門科學更是門藝術,品牌營銷將營銷的藝術性推向了極致,品牌營銷塑造品牌高附加值的過程,是創造、挖掘顧客高層次心理需求的過程,也是通過藝術化的各種策略、手段豐富品牌的無形價值的過程。
1.2、品牌營銷的四大策略
1.2.1、準確定位、系統策劃準確定位主要指品牌形象的準確定位,其關鍵環節是無形價值的定位,即品牌將滿足顧客那此心理需求的定位準確定位建立在對當前的主流文化與價值觀、人們的主要心理需求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準確定位品牌形象后,必須對品牌營銷的各項活動進行系統策劃。
經濟發展方式監查指導方案
根據中央紀委、中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的意見》、省紀委《關于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的實施意見》和市紀委《關于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的實施意見》的部署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開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嚴格按照“六個堅持”的基本要求,以促進“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科技教育、資源環境、民生工程等方面主要指標的實現為目標,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抓手,以宏觀經濟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建設實施情況為重點,長遠規劃,穩步推進,以嚴明的紀律確保中央和省、市、區重大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則:
統一組織,分工負責。區里成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各項監督檢查要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建立健全相應的領導體制和協作配合機制。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發揮各個方面的監督監管作用,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實增強監督檢查工作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既要著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領域全面開展監督檢查,又要圍繞中央和省、市、區年度部署及工作重點,找準突出問題、抓住關鍵環節,切實增強監督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四方物流發展方式
一、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第四方物流(TheFourthPartyLogistics,4PL),最早是由美國埃森哲管理顧問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并將其定義為: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調配和管理公司自身以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供應商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整套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中國直到2001年才開始對第四方物流相關理論的進行研究,對于“第四方物流”的定義說法不一致,不過各種定義的共性在于都認同第四方物流以優化客戶所在的供應鏈來提供物流服務為出發點,能夠解決整個供應鏈出現的各類問題。
二、第四方物流與第三方物流的區別
從第三方物流到第四方物流是一種質的飛躍。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組織的載體,其經營范圍包括運輸、儲存、加工和配送等,完成的是貨物客體流動的使命,使貨物在流動中實現增值。而第四方物流的服務滲透于供應鏈上單個企業一切可能觸及而又無法觸及的經營范圍,從事的是整個供應鏈內部或者若干個供應鏈之間的整合運作,和第三方物流相比,其主要區別在于:第一,物流目的不同。第三方物流是以降低單個企業的外部物流運作成本為目的的,而第四方物流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物流運作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的物流效率。第二,研究范圍不同。第三方物流的研究區間狹窄,集中在某一個企業在采購或銷售過程中產生的整體或者局部物流問題,第四方物流的研究范圍廣闊,主要是針對企業整個供應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第三,物流層次不同。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主要是單個企業的采購或銷售物流系統的設計、運作,而第四方物流瞄準的是企業的高層問題,包括企業的整體戰略、企業的業務流程問題、戰略物流的規劃問題,以及處于中間企業如何合理有效的規劃上下游企業的物流運輸問題。第四,運作特點不同。第三方物流的單一功能的專業化程度高,多功能集成化程度低。而第四方物流具有多功能的高度集成化,物流單一功能運作專業化程度低。第五,物流能力不同。第三方物流主要的能力集中在傳統的倉儲運輸、加工配送以及信息反饋。而第四方物流具有提供信息咨詢、搭建企業信息系統、合理運作物流業務和變革企業的管理效率等能力。
三、第四方物流的運作模式
由于中國第四方物流的起步較晚,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還正在探討摸索之中,所以本文就從發達國家第四方物流的成功實踐中分析,得出第四方物流幾種運作模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方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是我們黨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國發展規律基礎上確定的重要方針,也是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實際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
轉變發展方式
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付出的代價過大。自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確立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戰略方針以來,我國雖然已在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從總體上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實現根本性轉變,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增長方式粗放的問題更加突出,資源環境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僅影響短期的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將嚴重制約長期的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順利實現。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從當前的發展實際出發,將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兩個字的改動,寓意深遠,意義重大,針對性和指導性更強,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但這種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總量的增加。我國目前經濟發展中不穩定、不協調、不全面、不可持續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就是簡單地把增長當作發展、把增長作為第一位的追求。“增長方式”主要是就增長過程中資源、勞動、資本等投人的效率而言的。而發展方式則不僅包括了經濟效益的提高、資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經濟結構的優化、生態環境的改善、發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內容。增長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辦法做大“蛋糕”的問題,而“發展方式”不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樣做大“蛋糕”的問題,而且在發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樣的經濟結構、什么樣的環境代價做大“蛋糕”的問題。所以,用“發展方式”替代“增長方式”,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第二,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的要求。內外需結構不平衡,國內需求結構不平衡,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以及體制機制不健全,是轉變增長方式提出多年而沒有實質性進展的根本原因。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我國各方面條件比較好,必然成為發達國家或跨國公司最便宜的“加工工廠”或“生產車間”。這就必然帶來投資、工業和出口的快速增長,而投資、工業的快速增長又必然帶動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資品生產的擴張及這些產業的投資擴張。加上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工業和出口的快速增長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低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貼牌生產方式來實現。這是支撐現階段粗放增長方式的機制。因此,單純就轉變增長方式做文章很難收到預期效果,必須直奔成因,從本源上抓好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等的調整,抓好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內外需結構平衡了,產業結構優化了,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了,消耗高的粗放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用“發展方式”替代“增長方式”,解決問題的針對性更強、現實指導意義更大。
小議遼寧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遼寧省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務,它不僅關系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進程,也關乎現代化建設的成敗。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指出,今后五年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
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是時代的命題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2010年以來,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一直被廣泛熱議:先是年初,國際著名觀察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刊登署名文章,他認為新世紀頭十年世界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大衰退,而是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帶來的綠色;接著是全國“兩會”前,《人民日報》頭版發表了以“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為題的署名文章,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繼60年前新中國成立的社會制度轉型、30年前實行改革開放經濟體制轉軌后,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第三次重大抉擇;之后,關于經濟轉型命題的探討,頻頻見諸于各種高層研討和新聞媒體中,而且從理論到實踐,被經濟界及各方所重視,其原因和背景就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當今時代的發展潮流。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現代化進程中必須破解的問題。世界不少國家在邁入現代化門檻后,最初發展勢頭相當不錯,但后來紛紛停滯、甚至逆轉,比如“拉美陷阱”、“日韓停滯”等,原因是沒有及時調整發展方式。從我國看,近年來由“電荒”到“油荒”,再到“氣荒”,2010年初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又鬧起了“人荒”,對此有的專家懷疑中國已經出現“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從無限供給變為短缺。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要從粗放經營為主逐步轉上集約經營為主的軌道。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又提出要加快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其中之一即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直到黨的十七大,才明確提出了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但是,在一味追求增長速度的體制機制下,在價格形成機制不能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代價的背景下,在以發展速度和規模論成敗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久推難轉”、“轉而不快”,充分反映了轉變的艱巨性。
二、遼寧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本思路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考
最近閉幕的十七大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德州,在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趕超發達地區的過程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積極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該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高消耗、低效益的問題比較突出。從產業結構看,今年上半年一產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二產比重低于全省1.4個百分點,三產比重雖然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但低于全國近6個百分點;1—8月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個百分點。從經濟效益看,上半年我市兩稅占GDP的比重為6%,居全省倒數第一位,比最高的日照市低16.6個百分點,比聊城、濱州、菏澤分別低2.6個、6.2個和4.2個百分點;1—9月份我市地方財政收入分別比濱州、聊城、菏澤少10.2億元、0.5億元和0.9億元。從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看,前三季度萬元GDP電耗為1038千瓦時,比上年同期略有上升;COD和SO2排放量雖實現雙下降,但節能減排的任務仍然很重;全市河流監控斷面達標情況仍低于水環境功能區要求,污水處理廠半數以上不能正常運營。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現階段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正確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規模與質量效益的關系、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的關系、政府推動與體制創新的關系。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緊制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當前全市上下需要認真解決的重大課題,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建議市政府從有關部門抽調骨干力量,組建專門班子,盡快制定出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要明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及保障措施,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重中之重,努力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健全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手段。下一步應抓緊研究制定以下幾方面的政策:制定完善結構調整政策,推動存量調整和增量優化,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制定完善資源綜合利用政策,鼓勵土地挖潛改造、水資源集約利用、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支持發展循環經濟;制定完善消費政策,鼓勵推行節約能源、利于環保的消費方式;制定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鼓勵開發原創技術、二次創新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是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依據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動態性原則,建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全要素產出率、經濟結構優化程度、技術創新程度、綜合經濟效益情況、資源綜合利用及環保質量等。為引導各縣市區政府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按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健全完善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考核辦法。考核標準既要有經濟指標,更要有科技指標、資源指標、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四是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建議市政府成立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同志負責,相關部門參加,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協調承辦有關具體事務。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圍繞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環境保護、資源利用與開發等重大問題,制定并實施具體的行動方案和科學有效的政策措施。
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研究
“互聯網+”概念解析
所謂的“互聯網+”實際上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即對傳統行業經營模式的一種技術性轉化,并在轉化的過程中創造新的業務模式。“互聯網+”是以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與融合的過程(寧家駿,2015),是一個系統性概念,涉及到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乃至互聯網金融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在商貿流通領域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梁海紅,2016;孟妍、王亞民,2016)、物流管理創新(郭金勇,2015)及經濟發展(方巍巍,2017)等方面。”互聯網+”促使信息更加對稱(孫韜,2016),搜索成本大幅度下降,交易效率則大幅提升。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正在形成(辜勝阻等,2016),“互聯網+”背景下國內創新創業的熱情有增無減。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使得創新創業活動十分活躍,在當前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也促進了金融行業的變革。在運用互聯網技術方面,英美等國早就走在了前列,美國的《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及《網絡空間國際戰略》(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Cyberspace,ISC),英國高校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ISC)的《JISC2010-2012戰略》、《信息經濟戰略2013》等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旨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我國在2017年3月份了《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進一步表明國家對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高度重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許多行業將會發生巨大變化,生產經營形態會發生革命性變革。數據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新經濟的到來,充分把握數據時代機遇,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有望獲得新的突破和機遇。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評價商貿流通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商貿流通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由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變成中心環節,由末端行業變成先導產業(任保平,2012),成為支撐相關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商貿流通業與消費市場和物流運輸市場密切聯系,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生活起居離不開商貿流通業的支持。我國商貿流通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對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有賴其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傳統的發展方式分析,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勞動、資本和技術的大量投入。如表1的統計,勞動貢獻率(1997-2014)平均值為8.97%,而資本的貢獻率達到了79.49%,技術進步的貢獻率為77.23%,這種貢獻率結構與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方式相吻合。在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影響下,企業發展依靠投資主導,結構性失衡問題比較突出,這點在商貿流通業的發展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從統計分析數據能夠看出,無論是勞動、資本還是技術進步都對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貢獻巨大,且貢獻率處在不斷的增長當中,技術進步和資本的貢獻率基本持平,這與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實際情況是相符合的。1997年至2001年技術進步貢獻率為53.42%,2001年至2005年資本的貢獻率超過技術進步(70.81%),表明我國商貿流通業發展對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演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商貿流通業傳統的發展方式在創造企業利潤的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問題:一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業依靠單一進銷差價盈利模式獲得生存,盈利模式單一,增值服務相對缺乏,經營方式較為粗放;二是依賴簡單重復的物流實現貨物跨區域的運輸,交通線路規劃不合理、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凈利潤微薄;三是企業庫存管理經驗性因素過多而技術性因素相對不足,容易出現產品積壓和資金周轉困難;四是傳統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領域的企業融資難問題制約其發展。
“互聯網+”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影響
(一)“互聯網+”的動力之源分析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的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經營方式被優化,價值鏈的主導模式被重構(宋瑞,2015),企業的生產經營更加高效快捷,交易成本逐漸降低,服務效率在不斷提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絡用戶規模達到7.31億,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提升了2.9個百分點。充分尊重行業發展規模,擁抱信息技術變革,利用互聯網生態創造新的價值是商貿流通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選擇。如圖1所示,“互聯網+”帶來了信息技術的變革,使得經濟參與主體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和快捷,參與網絡交易的各方積累了原始的數據資源(見表2),通過運算便可轉換成新的生產要素。數據資源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在信息基礎設施(云+網+端)上實現高效傳遞,并通過各類算法模型進行信息匯總分析,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以輔助商業決策。信息基礎設施的廣泛建立為分工形態提供了平臺,使得不同主體之間能夠實時進行協同合作與分工。“互聯網+”催生出新生產要素,與資本、勞動等傳統經濟發展要素共同構成了現代經濟增長的影響要素。信息時代里信息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要素,而在DT時代(數據時代)里各類數據構成了新的要素,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出現能夠將各類無關數據轉換成有價值的信息,從中挖掘商業價值和商業機會。(二)互聯網渠道運用分析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商業生態產生了系統性的變化。眾多企業開始逐漸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業務推廣,在國內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市場規模正在進一步擴大。根據CNNIC的調查,2016年我國企業選擇互聯網作為營銷渠道的比例為38.7%,較上年提高了4.9%,手機渠道2015年為10.5%,2016年為10.6%,電視渠道2016年為17.6%,通過戶外廣告營銷的比例為28.7%,占比要低于互聯網渠道,整體而言借助互聯網進行營銷推廣的比例遠遠超過其他推廣模式。表3統計的是我國2010年至2015年間網民數量的增長情況,網民數量的大量增長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生態基礎,是商貿流通企業開展網絡營銷的關鍵。表4所統計的是我國企業開展互聯網營銷的比例,2011年互聯網營銷占比24.2%,這一數據到了2016年已經增長為38.7%,增長趨勢明顯。就商貿流通企業而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多數企業紛紛布局互聯網領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行業變革,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從表5的統計能夠看出,企業開展在線銷售和在線采購的比例逐漸增加,2016年在線銷售比例達到45.3%,而在線采購比例為45.6%,增長幅度較大。從企業采購、銷售、物流到消費者購物等各個方面,互聯網技術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是“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銷售環節而言,互聯網技術使得精準營銷模式得到大幅度推廣,企業獲取客戶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客戶的成本也越來越低,對市場的分析能力逐步提升。互聯網技術也使得物流配送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對庫存決策和物流路線規劃都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對消費者而言,通過互聯網可以實現便捷購物,充分做到“貨比三家”,提高了購物消費的效率,大大方便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互聯網+”背景下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變革方向
(一)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互聯網+”時代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要素的互聯網經濟呈現爆發性趨勢,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的快速崛起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支持。正是在這樣一個創新不斷、革新不斷的時代背景下,商貿流通業擁有了更多的機遇和轉型的可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是商貿流通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抉擇。商貿流通企業轉變發展方式,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具體而言包括對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運用。由于我國商貿流通企業以往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在技術開發和人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障礙,這就要求商貿流通企業在現階段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推動企業自身技術水平的提升,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企業自身實力的提高。(二)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互聯網金融改變了傳統金融的業務形態,對傳統融資模式形成一種有益補充,商貿流通企業融資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商貿流通業能夠通過互聯網金融拓寬融資渠道,通過與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化解融資難題,并能拓展新的業務范圍和業務空間。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民主化、公平化的金融形式,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的金融生態,打破了傳統金融的壟斷地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商貿流通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和業務模式,商貿流通業能夠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是商貿流通業破解融資難題的重要選擇,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促使金融市場格局發生變革,進而構造一個良性的金融生態環境,為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支持。結論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創新活動越來越活躍,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有了新的方向和可能。在傳統的發展方式下,商貿流通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商貿流通業在盈利模式和經營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已經失去內在的優勢。轉變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方式,需要結合“互聯網+”的時代背景積極革新技術,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企業創新活動,并充分運用互聯網金融為企業的生存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通過對“互聯網+”問題的研究分析,能夠對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趨勢做出基本的判斷,互聯網經濟會以爆發性趨勢不斷推動市場變革,進而改變我國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