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4 02:05: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犯罪心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犯罪新聞對犯罪心理的作用效應探究論文
摘要:犯罪新聞報道是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門類,由于其關系社會秩序穩定、個人生命和財產的安危等,因而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受眾的特別關注。犯罪新聞報道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街頭犯罪、恐怖主義、腐敗、以及經濟犯罪”。
關鍵詞:犯罪新聞報道犯罪心理
一、犯罪新聞報道的雙重效應
1.正面效應
(1)領域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的關注從單一的政治相關事件拓寬為各種違法犯罪現象,呈現多元化趨勢。(2)報道的深入性。隨著輿論監督功能的加強,犯罪新聞報道的數量和分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強有力的震撼犯罪分子,彰顯社會主義法治的威力。(3)報道方式的引導作用。犯罪新聞的主要報道角度是公檢法在案件破獲過程中的英勇忘我、群眾的態度、對罪犯的懲戒、罪犯的后悔等等,注重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4)報道的主動性增強。新聞記者主動進入案件調查過程,以報道推動法制建設。
2.負面效應
詮釋犯罪新聞報道對犯罪心理的影響
摘要:犯罪新聞報道是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門類,由于其關系社會秩序穩定、個人生命和財產的安危等,因而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受眾的特別關注。犯罪新聞報道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街頭犯罪、恐怖主義、腐敗、以及經濟犯罪”。
關鍵詞:犯罪新聞報道犯罪心理
一、犯罪新聞報道的雙重效應
1.正面效應
(1)領域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的關注從單一的政治相關事件拓寬為各種違法犯罪現象,呈現多元化趨勢。(2)報道的深入性。隨著輿論監督功能的加強,犯罪新聞報道的數量和分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強有力的震撼犯罪分子,彰顯社會主義法治的威力。(3)報道方式的引導作用。犯罪新聞的主要報道角度是公檢法在案件破獲過程中的英勇忘我、群眾的態度、對罪犯的懲戒、罪犯的后悔等等,注重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4)報道的主動性增強。新聞記者主動進入案件調查過程,以報道推動法制建設。
2.負面效應
犯罪心理學心得體會
沒有新的觀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沒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舉措;沒有新的舉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黨的十七大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確立為黨的思想路線,是對黨的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表明我們黨在理論上的自覺性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是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要理解好、貫徹好十七大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把思想認識轉變到與十七大要求相適應的狀況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十七大提出的奮斗目標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新世紀的宏偉目標。
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是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從國際形勢來看,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多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國與國之間在科技和綜合國力方面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國內形勢來看,黨的十七大吹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號角,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全國各地都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是公安工作、公安隊伍建設和公安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孟建柱同志提出構建“大教育、大培訓”的思路,公安院校如何適應公安工作的需要、公安隊伍建設的需要,改革當前的公安教育體制、機制和培養模式,破解公安教育的困境,對公安教育做出重大改革與調整,是公安院校在解放思想大討論中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聯系禁毒系的實際,聯系禁毒教學科研本職,就是要提升科研層次為領導決策和禁毒立法提供理論支撐,就是要提高教學水平為禁毒實戰工作和一線禁毒民警提供幫助與服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大力加強禁毒重點學科建設
老年犯罪心理研究論文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加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國老齡人口的比重日趨上升。老齡化社會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正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沉重壓力,也給社會帶來種種問題,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犯罪問題也變的突出起來。于是我們必須加緊對老年人犯罪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呈現出不同的犯罪特點。本文就是針對老年人犯罪的各種特點、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討能對老年人犯罪的問題有個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并使老年人犯罪問題能得到很好解決。同時對老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應當列入犯罪學研究的重要新課題之一。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字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41%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8811萬,占總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齡結構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兩億,約占總人口的14%。隨著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會家庭的環境對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諸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犯罪在社會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數量也有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某地監獄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員1998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總數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長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本文就是從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即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對策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謂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體結構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學規律和周圍環境的制約與機體生長成熟這一序列同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轉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個人自身的生長條件和天生機體發育的差異,判斷老年人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根據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和角色作用,可分別從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來衡量。1982年在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將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60歲。我國若以退休年齡為界限的話,則男性60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把我國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為60周歲以60周歲為標準便于正確的估量老年人口變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更適合我國現有的國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來說,指60歲以上的人所實施的犯罪。這是一種以年齡為標準對老年人犯罪下的定義。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區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狹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體、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處于老年化的過程中而引發的犯罪行為。前者著眼于行為主體,后者著眼于行為特征。狹義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圍較小,它把老年人實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過程而引發的犯罪行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點
老年犯罪心理分析論文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加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國老齡人口的比重日趨上升。老齡化社會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正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沉重壓力,也給社會帶來種種問題,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犯罪問題也變的突出起來。于是我們必須加緊對老年人犯罪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呈現出不同的犯罪特點。本文就是針對老年人犯罪的各種特點、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討能對老年人犯罪的問題有個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并使老年人犯罪問題能得到很好解決。同時對老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應當列入犯罪學研究的重要新課題之一。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字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41%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8811萬,占總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齡結構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兩億,約占總人口的14%。隨著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會家庭的環境對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諸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犯罪在社會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數量也有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某地監獄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員1998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總數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長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本文就是從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即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對策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謂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體結構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學規律和周圍環境的制約與機體生長成熟這一序列同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轉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個人自身的生長條件和天生機體發育的差異,判斷老年人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根據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和角色作用,可分別從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來衡量。1982年在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將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60歲。我國若以退休年齡為界限的話,則男性60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把我國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為60周歲以60周歲為標準便于正確的估量老年人口變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更適合我國現有的國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來說,指60歲以上的人所實施的犯罪。這是一種以年齡為標準對老年人犯罪下的定義。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區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狹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體、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處于老年化的過程中而引發的犯罪行為。前者著眼于行為主體,后者著眼于行為特征。狹義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圍較小,它把老年人實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過程而引發的犯罪行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點
老年人犯罪心理論文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加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國老齡人口的比重日趨上升。老齡化社會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正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沉重壓力,也給社會帶來種種問題,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犯罪問題也變的突出起來。于是我們必須加緊對老年人犯罪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呈現出不同的犯罪特點。本文就是針對老年人犯罪的各種特點、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討能對老年人犯罪的問題有個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并使老年人犯罪問題能得到很好解決。同時對老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應當列入犯罪學研究的重要新課題之一。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字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41%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8811萬,占總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齡結構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兩億,約占總人口的14%。隨著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會家庭的環境對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諸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犯罪在社會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數量也有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某地監獄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員1998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總數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長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本文就是從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即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對策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謂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體結構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學規律和周圍環境的制約與機體生長成熟這一序列同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轉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個人自身的生長條件和天生機體發育的差異,判斷老年人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根據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和角色作用,可分別從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來衡量。1982年在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將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60歲。我國若以退休年齡為界限的話,則男性60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把我國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為60周歲以60周歲為標準便于正確的估量老年人口變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更適合我國現有的國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來說,指60歲以上的人所實施的犯罪。這是一種以年齡為標準對老年人犯罪下的定義。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區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狹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體、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處于老年化的過程中而引發的犯罪行為。前者著眼于行為主體,后者著眼于行為特征。狹義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圍較小,它把老年人實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過程而引發的犯罪行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點
老年犯罪心理論文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加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壽命不斷地延長,老年人口日益增加,我國老齡人口的比重日趨上升。老齡化社會到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正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帶來沉重壓力,也給社會帶來種種問題,其中包括老年人犯罪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程,老年人犯罪問題也變的突出起來。于是我們必須加緊對老年人犯罪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老年人犯罪呈現出不同的犯罪特點。本文就是針對老年人犯罪的各種特點、不同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探討能對老年人犯罪的問題有個全面而系統的認識,并使老年人犯罪問題能得到很好解決。同時對老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應當列入犯罪學研究的重要新課題之一。
我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字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1.3億,占總人口的10.41%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到8811萬,占總人口的6.96%。依照人口年齡結構的標準,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老年人口還將以較快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60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兩億,約占總人口的14%。隨著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社會家庭的環境對老年人的身心及自身諸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犯罪在社會犯罪占有的比重和數量也有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某地監獄在押犯常年1200人左右,而老年犯罪人員1998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2%,1999年占到在押犯總數的1.4%,2000年以占到在押犯總數的2.1%。因此老年人的犯罪增長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本文就是從剖析老年人犯罪的特點、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老年人犯罪即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對策等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老年人犯罪的概念
所謂老年人是指生物上的人體結構和生理上的衰老,受生物學規律和周圍環境的制約與機體生長成熟這一序列同步,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老化,具有不可逆轉性,但是由于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個人自身的生長條件和天生機體發育的差異,判斷老年人的標準也有所不同,根據人的生理機能心理狀態和角色作用,可分別從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來衡量。1982年在聯合國“老齡問題世界大會”上將老年年齡的界限定義為60歲。我國若以退休年齡為界限的話,則男性60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已基本步入老年人的行列。1996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60周歲以上的公民。把我國老年人的起點年齡定為60周歲以60周歲為標準便于正確的估量老年人口變動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更適合我國現有的國情。
因此老年人犯罪概括起來說,指60歲以上的人所實施的犯罪。這是一種以年齡為標準對老年人犯罪下的定義。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可以區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老年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狹義的老年人犯罪的概念即由于身體、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處于老年化的過程中而引發的犯罪行為。前者著眼于行為主體,后者著眼于行為特征。狹義的老年人犯罪所包括的范圍較小,它把老年人實施的并非由于老年化過程而引發的犯罪行為排除在外。
二、老年人犯罪的特點
淺談女大學生犯罪心理因素及措施論文
[摘要]由于女大學生犯罪心理的特殊性,其犯罪已成為一個特殊的社會問題,其負面影響也已引起了司法部門和社會各部門的注意。文章主要從女大學生的犯罪心理著手,以此探尋防預防女大學生犯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期達到遏制和減少女大學生犯罪的目的。
[關鍵詞]女大學生犯罪心理對策
近年來,不時有在校女大學生犯罪的報道。雖然,女生只占犯罪大學生的極少數,但其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能小看。研究其犯罪心理,進行有針對性地矯正工作,對于降低女大學生犯罪率,不無益處。
一、女大學生犯罪心理種種
犯罪心理是指行為人對其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及其危害結果所持的故意或過失的特殊心理狀態。從近幾年所報道的女大學生犯罪情況來看,女大學生犯罪多是出于故意。既有因貪圖享受而去盜竊或坐臺的,也有因感情受挫而無法承受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還有因各種原因所致的心理失衡而觸犯法律的。
(一)愛慕虛榮、貪圖享受的心理
犯罪新聞報道的雙重影響論文
【摘要】犯罪新聞報道是新聞報道的一項重要門類,由于其關系社會秩序穩定、個人生命和財產的安危等,因而得到了國內外媒體和受眾的特別關注。犯罪新聞報道的話題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敗和恐怖主義,以及個人犯罪,而且包括對各種各樣的犯罪行為的報道:街頭犯罪、恐怖主義、腐敗、以及經濟犯罪”。
【關鍵詞】犯罪新聞報道犯罪心理
一、犯罪新聞報道的雙重效應
1.正面效應
(1)領域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的關注從單一的政治相關事件拓寬為各種違法犯罪現象,呈現多元化趨勢。(2)報道的深入性。隨著輿論監督功能的加強,犯罪新聞報道的數量和分量都得到大幅提升,強有力的震撼犯罪分子,彰顯社會主義法治的威力。(3)報道方式的引導作用。犯罪新聞的主要報道角度是公檢法在案件破獲過程中的英勇忘我、群眾的態度、對罪犯的懲戒、罪犯的后悔等等,注重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的統一。(4)報道的主動性增強。新聞記者主動進入案件調查過程,以報道推動法制建設。
2.負面效應
青少年違法心理特點及其心理矯正探析
摘要:分析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從而減少青少年反社會行為。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較為穩定的個性心理特征,提出了心理矯治的方法。
關鍵詞:犯罪心理、犯罪青少年、心理矯治
據來自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又以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居多。為了有效預防青少年犯罪,必須尋找促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內在原因,分析其心理特征并對之進行心理矯治,只有這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認知才可能得到糾正,其犯罪行為才可能得到預防。
一、青少年犯罪現狀及其犯罪心理成因
隨著青少年犯罪數量的持續增長,青少年犯罪已成為危害社會治安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據統計,我國12—25歲青少年占社會總人口的24%,而這一年齡階段的青少年在在押犯中所占比例已高達35%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犯罪主體上看,青少年成為我國刑事犯罪的主體,而且青少年犯罪呈現出低齡化、蔓延快、手段殘忍、危害嚴重、反復性強、團體作案突出、重新犯罪率高、改造難度大等趨勢。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經達到智能化、成熟化,比如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網絡案件中,作案人數就有75%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青少年犯罪心理大多是由青少年時期生理、心理發展及社會化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引起的。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充滿復雜矛盾的階段,這種復雜矛盾要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得到化解是很艱難的,也是很不現實的。處在復雜矛盾階段的青少年會表現出:生理迅速發育與心理水平提高相對緩慢的矛盾、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矛盾、心理發展與客觀現實的矛盾、心理結構中各因素(如認識、情感、行為、意志等)之間的矛盾以及獨立性意向和認識能力的矛盾。[1]從而導致他們對事物的辨別能力較差,容易受情感、情緒的支配而不能理智地思考,不能較好地用意志加以控制;不能正確、全面地認識進入社會生活后遇到的各種問題;對現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之間的差別產生苦惱和不安。如果這個階段的矛盾解決較好,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地成長,反之就會導致問題行為乃至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