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蟲害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5 15:58: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大豆蟲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大豆蟲害防治
1蠐螬
蠐螬俗稱蛭蟲,是金龜子的幼蟲,屬鞘翅目金龜甲科。蠐螬棲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莖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斷根、斷莖,枯萎死亡,農田缺苗、斷壟嚴重。
1.1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6~21mm,橢圓形,黑褐色,有光澤。卵橢圓形,白色。幼蟲體長3cm,頭部黃褐色,胴部乳白色,身體彎曲,多皺褶。蛹淡黃色。
1.2生活習性
成蟲2~3年發(fā)生1代。以2~3齡的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鉆到表土層,咬食作物幼根,1頭3齡幼蟲可連續(xù)遷移為害多株幼苗。3齡幼蟲約在7月下旬開始入土作繭化蛹。經20d左右蛹期后羽化為成蟲。成蟲越冬入土30~60cm,在第3年5月中旬開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現小幼蟲,當年以2~3齡幼蟲越冬。
大豆蟲害防治分析論文
1蠐螬
蠐螬俗稱蛭蟲,是金龜子的幼蟲,屬鞘翅目金龜甲科。蠐螬棲息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幼根及莖的地下部分,造成植株斷根、斷莖,枯萎死亡,農田缺苗、斷壟嚴重。
1.1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16~21mm,橢圓形,黑褐色,有光澤。卵橢圓形,白色。幼蟲體長3cm,頭部黃褐色,胴部乳白色,身體彎曲,多皺褶。蛹淡黃色。
1.2生活習性
成蟲2~3年發(fā)生1代。以2~3齡的幼蟲和成蟲在土中越冬。6月中旬鉆到表土層,咬食作物幼根,1頭3齡幼蟲可連續(xù)遷移為害多株幼苗。3齡幼蟲約在7月下旬開始入土作繭化蛹。經20d左右蛹期后羽化為成蟲。成蟲越冬入土30~60cm,在第3年5月中旬開始出土,6月中下旬出現小幼蟲,當年以2~3齡幼蟲越冬。
防治大豆病蟲害措施論文
摘要:總結了大豆主要病蟲草害如大豆胞囊線蟲病、大豆根結線蟲病、大豆食心蟲、馬齒莧等的綜合防治技術,以供大豆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大豆;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隨著大豆種植面積的迅速增加,在單產和總產不斷提高的同時,大豆的各類病蟲草害也不斷增加。依據發(fā)生情況,采用農業(yè)栽培防治技術為主,采取選擇良種與藥劑拌種的措施對病蟲草害進行綜合防治,保證大豆的優(yōu)質高產。
1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又稱為黃萎病,俗稱“火龍秧子”,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胞囊線蟲寄生于大豆根部,直接危害根部,受其危害后,輕者減產20%~30%,嚴重的達到70%~80%,并且每年都有大面積地絕收。不同的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種植耐抗品種,可減輕線蟲危害造成的減產。合理輪作能有效地控制胞囊線蟲病的發(fā)生,如采取大豆與禾本科作物小麥、玉米、谷子等輪作。施足底肥,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增加植株抗病力。
2大豆根結線蟲病
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研究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農業(yè)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在農業(yè)生產種植的過程中,大豆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農作物,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營養(yǎng),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成為了重要的農作物類型。隨著我國農業(yè)逐漸趨于現代化,對于大豆的種植技術以及種植手段都有了更多的思考。對于大豆而言,除了要對種植的技術進行思考,還要對大豆種植期間遇到的病蟲害進行研究,對其進行有效防治,提高大豆的產量以及質量。對大豆的種植技術以及相關病蟲害的防治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策略
大豆中富含著大量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提高人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正因此優(yōu)點,大豆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種植面積,成為了農業(yè)經濟發(fā)展中重要的農作物類型。但在目前的種植過程中,有較多農戶在進行種植時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種植手段,大豆的產量和質量不達標,造成農戶經濟損失嚴重。因此,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要想提高大豆的種植產量及質量,需要對種植技術以及相關的病蟲害進行研究和探討,制訂防治方案,從而促進大豆的生產,提高大豆質量。
1大豆種植技術
1.1選擇品種
大豆種植對環(huán)境的要求低,大豆是一種根系作物,因而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在保證水量的條件下,農戶很容易實現大面積的種植,這也使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大豆品種。多種多樣的大豆種子,使農民在挑選的過程中不知所措。為確保大豆的種植質量,在進行種子挑選時,要根據種植地的土壤條件及溫度等選擇成活率高、容易種植的大豆品種,綜合考量種植區(qū)域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樣才能挑選出更適合的大豆品種。此外,在挑選時,還要選擇一些抗病蟲害能力強的種子,防止在種植過程中出現大面積病蟲害。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保護大豆種子,同時也能提高大豆種子質量。進行種植的過程中,同一地塊土壤的種植條件不同,因此,要仔細了解土壤條件,充分利用土壤條件,提高產量[1-3]。
大豆種植生產技術及病蟲害防治
一、大豆種植生產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農作物種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豆作為我國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其種植質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我國農業(yè)的發(fā)展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大豆的種植質量已經成為我國農業(yè)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另外,病蟲危害也是影響我國大豆種植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大豆的產量,就要對大豆的種植生產技術進行全面分析,目前我國大豆種植生產技術主要包括窄行密植技術以及壟體分層技術兩種。(一)窄行密植技術。窄行密植技術主要針對的是植株高度較小的大豆,這種技術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此過程中要注意的是,此種技術并不適用于植株較高的大豆,所以在選擇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先對種植大豆的類型進行充分了解。為了保證該技術的種植質量,要在各個方面對技術進行完善。例如,在選擇肥料的過程中,應對鉀、氮、磷的含量比例進行有效控制,不同年齡段的植株所用肥料的比例也就不同。另外,大豆在種植過程中的深淺程度也是影響最終種植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要保證大豆種植的深淺程度一致,還要保證深淺程度在有效的范圍之內。種植深度過淺大豆會由于營養(yǎng)吸收不到位生長受到阻礙,種植深度過深,大豆的正常生長會由于土壤的壓迫受到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在利用該種技術種植大豆的過程中,要對肥料的配比以及大豆種植的深度進行足夠重視。(二)壟體分層技術。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主要通過對壟田下部分澆水施肥的方法進行營養(yǎng)供給,該種種植方式能夠對大豆在種植過程中的密度進行有效控制,避免出現種植密度過密或者過疏的情況。同時,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通過對機器的合理使用,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的生產效率。但是,該技術在應用時要注意對大豆種子進行嚴格的挑選。例如黑龍江地區(qū),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強的種子,利用對土壤的深層輸送的方式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效率,最終達到對化肥進行綜合利用的目的。在播種過程中該技術利用機械播種,該種播種方式能夠大大提高大豆的成活效率。另外,保證土壤的疏松程度,能夠使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進入到大豆的根莖中,進而提高大豆的種植質量。
二、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農業(yè)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大豆在生長過程中主要發(fā)生的病蟲害類型包括根瘤病以及灰班病等,常見的害蟲包括蚜蟲以及食心蟲等。為了保證大豆在生長過程中能夠順利生長,需要在進行大豆播種之前對種子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種子類型。例如,在黑龍江地區(qū),由于氣溫較低,所以在選種過程或者中應選擇耐寒性較強的種子。在防治病蟲害方面,對種子的抗病蟲害性能進行嚴格檢測,選擇防治性能較高的大豆品種。另外,還要對大豆攜帶的物質進行檢驗,避免大豆種子在種植過程中攜帶有害病原體。另外,在選擇大豆種植區(qū)域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迎茬種植以及重茬種植,進而提高大豆的種植質量。另外,提高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有效措施還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在播種大豆的過程中,要對播種的土地類型進行全面檢測,根據實際的土地情況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以及播種方法。第二,在大豆生長階段的初期,要對大豆的生長情況進行及時檢測,將攜帶病毒的大豆及時清理。第三,在大豆施肥期間進行施肥,避免在其他時間段進行施肥,這種施肥方式不僅會導致施肥效果降低,同時還導致大豆對營養(yǎng)不能夠進行充分吸收。第四,對大豆種植的時間進行科學選擇,同時提高種植土壤中的通透性。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病蟲害的防止效果。在收割大豆的過程中,應首先清理掉帶病的大豆植株,并對土地進行及時翻種。這種方法能夠將隱藏在土地中的病蟲翻置到土地表面,在陽光的暴曬之下,降低病毒的存活率,最終達到提高大豆種植效率的目的。(二)化學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在利用化學防治技術對大豆病蟲害進行防治的過程中,主要的防止方法是利用化學試劑進行病蟲害防治。例如,在對大豆進行選種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大豆對病蟲的防止效果,可以通過藥劑包衣的方式對種子進行處理。另外,由于大豆生長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對大豆進性防病蟲害管理的過程中,要根據大豆中病蟲的不同類型進行針對性處理,一旦發(fā)現病蟲害的情況發(fā)生,就要對其進行化學試劑處理。例如,在大豆出現蚜蟲以及斑病的過程中,可以選擇1500克,濃度為40%的滅病危膠試劑進行處理。在大豆中存在食心蟲時,可以選擇600毫升,濃度為2.4%的溴氰菊乳油進行處理。在大豆種生長期間出現病蟲害,可以使用42千克濃度為800倍的甲霜靈溶液進行處理。由此可以看出,為了保證大豆病蟲害的防治質量,需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類型選擇適合的化學試劑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最終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效果。隨著人們對大豆種植質量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如何提高大豆的種植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
本文通過對提高大豆種植技術的方法以及大豆病蟲害的防治方法進行研究發(fā)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的種植產量,同時還能夠降低大豆在生長過程中發(fā)生病蟲害的概率。由此可以看出,對其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大豆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楊文波 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農業(yè)委員會
大豆影響防治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豆;重迎茬;影響;防治措施
論文摘要介紹大豆重迎茬對大豆產量、品質的影響,并提出防治措施,即合理輪作、選用抗逆性強的品種、合理耕作、施肥、地下病蟲害防治及適當增加播種密度等。
1重迎茬對大豆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1.1重迎茬對大豆產量的影響
大豆重茬、迎茬危害程度與重茬年限、土壤類型、有機質含量、水分狀況等有直接關系。重茬年限越長,危害越重。從土壤類型上看,土質肥沃、微酸性土壤,減產幅度小于土質瘠薄、偏堿性土壤;從土壤有機質看,同一重茬年限,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減產幅度小,反之則大;從地勢上看,在水分不足的情況下,平地和二洼地減產幅度小,而崗坡地減產幅度大。一般迎茬可減產10%~15%,重茬可減產15%~30%。大豆重茬年限越長,減產幅度越大,如遇到自然災害(干旱、高溫)年份,減產更嚴重,甚至絕收。從產量構成因素分析,主要引起莢數和三粒莢減少、癟莢增多等。
1.2重迎茬影響大豆植株干物質的生產積累
大豆產量限制因素及對策綜述
摘要:分析了勃利縣大豆產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以為大豆增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產量;限制因素;增產措施;黑龍江勃利
黑龍江省勃利縣耕地面積約11.33萬hm2,每年大豆播種面積穩(wěn)定在5.33萬hm2以上,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受大豆產量、品質的影響,農民收入徘徊不前。分析限制勃利縣大豆產量的因素,并探討對策,對實現大豆穩(wěn)產、高產,提高大豆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影響大豆產量的因素
一是輪作不合理。重迎茬是限制大豆產量的主要因子,可導致土壤中有害物質增加,營養(yǎng)消耗不均衡,病蟲害嚴重,產量下降[1]。二是品種選擇不當。農民自留種、良種與良法不配套等現象較為突出,品種退化嚴重,不能充分發(fā)揮品種的增產潛力。三是施肥結構不合理,施肥帶有較大的盲目性。有機肥與無機肥,N、P、K的比例嚴重失調,不能滿足作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均衡需求[2]。四是培肥地力重視不夠。有機肥的施入量明顯減少,造成土壤嚴重板結,土壤的理化性狀不良,嚴重制約大豆產量的提高。五是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一旦發(fā)生病蟲害,農民存在僥幸、等靠心理,防治不及時,錯過最佳防治時期,造成危害,影響產量及品質。六是整地標準低。深松、旋、耙、翻等整地形式沒有得到合理應用,使犁底層上移,不抗旱、不耐澇,不利于作物的根系發(fā)育。
2提高大豆產量的措施
探求大豆產量限制因素及增產措施論文
摘要分析了勃利縣大豆產量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以為大豆增產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豆;產量;限制因素;增產措施;黑龍江勃利
黑龍江省勃利縣耕地面積約11.33萬hm2,每年大豆播種面積穩(wěn)定在5.33萬hm2以上,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受大豆產量、品質的影響,農民收入徘徊不前。分析限制勃利縣大豆產量的因素,并探討對策,對實現大豆穩(wěn)產、高產,提高大豆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影響大豆產量的因素
一是輪作不合理。重迎茬是限制大豆產量的主要因子,可導致土壤中有害物質增加,營養(yǎng)消耗不均衡,病蟲害嚴重,產量下降[1]。二是品種選擇不當。農民自留種、良種與良法不配套等現象較為突出,品種退化嚴重,不能充分發(fā)揮品種的增產潛力。三是施肥結構不合理,施肥帶有較大的盲目性。有機肥與無機肥,N、P、K的比例嚴重失調,不能滿足作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均衡需求[2]。四是培肥地力重視不夠。有機肥的施入量明顯減少,造成土壤嚴重板結,土壤的理化性狀不良,嚴重制約大豆產量的提高。五是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一旦發(fā)生病蟲害,農民存在僥幸、等靠心理,防治不及時,錯過最佳防治時期,造成危害,影響產量及品質。六是整地標準低。深松、旋、耙、翻等整地形式沒有得到合理應用,使犁底層上移,不抗旱、不耐澇,不利于作物的根系發(fā)育。
2提高大豆產量的措施
大豆玉米農業(yè)技術推廣論文
一、大豆、玉米相關栽培技術的要點
(一)大豆的栽培技術要點
1、重迎茬的影響
單株根瘤鮮重和大豆單株結瘤的個數隨著連作的條件迅速降低,導致大豆的莖、葉以及植株根中的含氮磷量,尤其是磷的含量,也因此減少,在大豆重迎茬種植過程中,根腐病是最常發(fā)生的,所以,在大豆栽培中對其根部的病害的發(fā)生給予重視,研究其中的規(guī)律并提出防治的方案。大豆根腐病的發(fā)病率,大體的趨勢是正茬<迎茬<重一年<重二年<重三年,不論是土壤中孢囊數還是根部寄生孢囊數輪作地的大豆孢囊線蟲的病感和病品種都大大低于重茬,大豆重迎茬對于大豆根潛蠅的發(fā)生的影響一年比一年加重,要防治大豆苗期病蟲害以及地下病蟲,用種衣劑防治,增產的效果最明顯,甲拌磷、吡蟲靈等防治效果比較理想。
2、落莢和落花的問題
大豆花莢的普遍脫落對大豆的產量產生了很大影響,導致大豆花莢脫落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大豆正常發(fā)育的比例不調,從而壓制了其生殖與生長。此外,當大豆枝繁葉茂枝和株間郁閉的時候,葉片的光合作用由于受到遮陰而被削弱,光合的產物隨之減少,花莢需求的養(yǎng)分不夠,所以引起了花莢的脫落。在生長時癢癢過弱的條件下,養(yǎng)分積攢的越少,則花和莢也越少,這時即使是已經形成的花莢也會因為養(yǎng)分不夠脫落。對此,我們應當在栽培時保證密度合理、科學施肥、及時灌水,以保證養(yǎng)分的供應合理,使營養(yǎng)與生殖生長相互協(xié)調。同時也能通過噴灑三碘苯甲酸來抑制大豆生長,使大豆生殖器官中有機質供應、生長素含量增多從而來確保增花增粒保莢。
徐豆高產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徐豆13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簡述了徐豆13號的特征特性,同時從增施底肥、適期早播、足墑播種、合理密植、生育期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徐豆13號的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指導。
徐豆13號是江蘇省徐州農科所1993年用徐豆139號作母本,徐豆8618-4品系(徐豆7號×泗豆11)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2005年經全國農作物審定委員會審定。2006年渦陽縣引進該品種試驗示范,2007年大面積推廣。
1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亞有限結莢習性。生育期102d,株高85cm,株型直立,主莖節(jié)數17節(jié)左右,有效分枝1~2個。葉片卵圓形、綠色,白花,棕毛。每莢粒數2粒,莢棕黃色,底莢高12cm左右。籽粒扁橢圓形,種皮黃色,有光澤,臍褐色,百粒重21.5g左右。
(1)產量高。在品比試驗中徐豆13號平均產量為2739kg/hm2,比徐豆10號增產7.8%,2007年在渦陽縣大面積種植,平均產量為2673kg/hm2,其中牌坊鎮(zhèn)333.3hm2種植基地,平均產量為2800.5kg/hm2,最高田塊達4288.5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