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3 13:09: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籌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分析籌資流量 提高籌資效益
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企業資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注重企業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分析,對提高企業籌資效益有重大意義。
一、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分析
(一)企業籌資的定性分析。企業籌資有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這就呈現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即資本結構。企業籌資必須達到綜合資金成本最小,同時將財務風險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使企業價值最大化,這就是最佳資本結構。在實際中怎樣才能合理確定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的比例,把握資本結構的最佳點?
1、從企業的銷售收入狀況確定:銷售收入穩定且有上升趨勢的企業,可以提高負債比重。因為企業銷售收入穩定可靠,獲利就有保障,現金流量可較好預計和掌握,即使企業籌資較大,也會因企業資金周轉順暢、獲利穩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會遇到較高的財務風險。相反,如果企業銷售收入時升時降,則其現金的回流時間和數額也不穩定,企業的負債比重應當低些。企業的銷售收入規模決定企業的負債臨界點。負債臨界點=銷售收入×息稅前利潤率/借款年利率。企業負債籌資規模若超越這個臨界點,不僅會陷入償債困境,且可能導致企業虧損和破產。
2、從企業財務管理技術方面確定:長期負債大都是用企業的固定資產作為借款的抵押品,所以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率可以揭示企業負債經營的安全程度。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率以2:1為安全。只有企業固定資產全部投入正常營運的企業,才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維持1:1的比率關系。
3、從所有者和經營者對資本結構的態度確定:如果所有者和經營者不愿使企業的控制權分落他人,則盡量采用債務籌資而不采用權益籌資。相反,如果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太愿意承擔財務風險,則應盡量降低債務資本比率。
養老險籌資模式思索
自社會保障制度建立以來,考察世界各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情況,基本養老保險的籌資模式大抵可以分為三種:現收現付制、完全積累制和部分積累制。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籌資模式采取部分積累制,主要是為了適應人口老齡化的壓力。但老齡化高峰之后,是繼續實行部分積累還是回到現收現付,還是過渡到完全積累,我國目前還沒有做出政策選擇,相關的研究也較少。因此,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籌資模式的歷史演變
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的真正興起是以20世紀50年代國家統一的《勞動保險條例》為標志的,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籌資模式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951—1992年的現收現付制階段和1993年至今的部分積累制階段。
(一)現收現付制階段
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先后經歷了“國家—單位保險”、“企業保險”以及“社會保險”的歷程,但其現收現付的籌資模式一直未變。
1.“國家—單位保險”階段。1951年政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該條例是包括一攬子社會保險計劃,涉及養老、疾病、傷殘等。在籌資模式上采用現收現付制,企業單方繳費,繳費額占工資總額的3%,其中70%由企業自用,30%上交全國總工會,在全國范圍內調劑使用[1]45。
農村醫療籌資動員講話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對**年以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行總結,動員各鄉鎮和縣直有關部門迅速行動,扎實做好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工作,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順利實施。剛才,玉明同志通報了相關情況,亞平同志宣讀了有關文件,四個單位作了發言。請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200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強調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切實增強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責任感
在農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防止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有效措施,對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體現。長期以來,由于城鄉居民在收入水平、衛生資源配置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農民沒有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抵抗大病風險的能力很弱,農民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社會焦點問題,因病致貧、返貧現象依然存在。這不僅嚴重影響著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也嚴重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只有建立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通過政府引導資助,廣大農民參與,建立起“風險共擔,互助共濟”的農村醫療保障體系,讓農民群眾看得起病、看好病、看放心病,才能使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逐步緩解并得到有效解決。
第二,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難點更在農村。如果關系到農民生存、生命的基本問題解決不了,解決不好,新農村建設就是“空中樓閣”,小康社會更無從談起。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要求在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建立健全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是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第三,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舉措。健康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形式之一。著名學者舒爾茨在對農業的研究中指出:“為了耕種土地,健康的身體及所具有的精力和耐力是極為重要的因素。”健康的身體是農民生存的重要條件,是農民生產的前提條件。沒有健康的身體,什么事情都不能做,更做不成。由于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收入群體之間所享受到的醫療衛生服務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農村地區群眾及時就醫、安全用藥、合理負擔的醫療衛生保障制度還不健全。因此,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僅能從經濟上讓廣大農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而且還能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懷,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利于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籌資決策中的所得稅
一、籌劃的首要前提:適度掌握負債比例
負債融資的稅收屏蔽作用,主要體現為利息的減稅效應能提高權益資本收益率。負債越大,屏蔽越大,增加所有者權益的機會越大,所以很多投資者選擇在投資總額中壓縮注冊資本比例,增加貸款的方式。如某企業投資總額2000萬元,當年稅前利潤300萬元,所得稅率30%。若投資全部為注冊資金,則年應稅所得300萬元,資本收益率300×70%÷2000=10.5%。若將注冊資金降為1200萬元,另800萬元改為負債融資,假設因此增加利息支出70萬元(年利率8.75%),則應稅所得降為230萬元,資本收益率卻提高至230×70%÷1200=13.4%。
那么所有負債都能帶來稅務利益嗎?非也。我們看到,在負債增加的同時,企業財務杠桿系數也增大了,就是說資本收益率對投資回報率(息稅前利潤率)的敏感程度增加了,投資回報率下降或提高必將帶來資本收益率更大幅度的下降或提高。當負債比例不斷提高時,這種風險也持續擴大。企業如有高比例回報為基礎,現金凈流量充分,能較容易地承擔高利率、大比例的負債成本,自然可獲相應的杠桿收益。但如果企業經營不善或效益一般,當負債增大到一定程度,投資回報水平便可能無法承受不斷上升的債務成本,甚至陷入財務危機。如上例,假設負債率增至80%即1600萬元時,企業因此資信不足,只能用高利貸借款等方式籌資,加上債權人費用和籌資費用隨負債增加而大量增加達280萬元(年利率17.5%),則年應稅所得僅20萬元,資本收益率降為20×70%/400=3.5%,形成了杠桿的負作用。而若息稅前利潤達400萬,則資本收益率120×70%/400=21%,與全額權益融資的資本收益率400×70%/2000=14%相比,高風險帶來了高收益。假使稅前利潤僅200萬元,尚不夠付息,那高額負債就成了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的禍首。
由此,要獲得穩健的稅務利益,須根據企業實際經營與財務狀況,確定適當的負債比例,將稅收成本的降低和控制企業風險相聯系,追求適度的財務杠桿利益。
二、籌劃的主要工作:分析不同方式的稅后資金成本
總的說,負債融資是稅前付息,只要符合規定均有稅收屏蔽作用,而權益融資是稅后分配,不能抵消所得稅,所以前者的資金成本一般均小于后者,但具體到不同的負債方式其成本與效果還是非常不同的。
國企籌資會計控制探討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籌資對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完善企業籌資內部會計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1.籌資可行性的會計控制
1.1籌資合法性的會計控制在籌資業務中,會計人員應該很好地掌握會計法規中這樣的規定:對違反國家統一規定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的業務,不予辦理;對認為是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應當制止和糾正;制止和糾正無效的,應當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請求處理;對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的財務收支,不予制止和糾正,又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的,也應承擔責任;對嚴重違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業務,應當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只有這樣,會計控制的作用能夠得以發揮。會計人員的主要責任就是要運用會計手段,真實、準確并及時的反映籌資、投資等各種經濟活動信息,制止造假賬、提供虛假信息,從而發揮會計控制的作用。否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1.2籌資效益性會計控制在實施籌資活動之前,必須對籌資的效益可行性進行分析。如果籌資沒有效益作為基本前提,反而使企業背上資金多的包袱,甚至是“災難”。從這種意義上說,企業資金并不是越多越好,應該對資金的需要量,即短期和長期資金需求量進行預測;認真思考資金的用途或是資金的投資方向及其將要產生的經濟效益,即籌資是為了投資;審慎分析、決策籌資的方式和渠道;等等。作為籌資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應該樹立理性籌資理念,關注企業對籌資進行效益的可行性分析,從而發揮其應有的會計控制作用。
2.職責分工控制為了保證籌資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企業需要進行工作的職責分工控制。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通過自身的活動,關注或是監督整個籌資活動是否存在業務分工,即籌資業務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記賬人員等職責權限是否明確,授權、批準、決策、執行等程序是否明確,做到相互分離、相互制約。被授權者按照授權和批準的要求處理業務,執行業務的過程自始自終有書面記錄,對于結果做書面說明。
3.憑證審核與控制會計人員在對審核監督有關籌資業務的原始憑證時,應嚴格按照上述規定的要求執行。如一張向某銀行申請貸款的借款單據,單據中所表述的借款金額與實際借款金額不符,或者上面的借款金額、約定還款日期等被涂改,與實際不符,這張借款單據是不真實的、虛假的原始憑證;一張向某銀行申請貸款的借款單據中所表述的內容,對于發行債券來說,會計人員還應注意審核和監督企業現有債券副本、企業發行債券所收入現金的收據、匯款通知單、送款登記簿及相關的銀行對賬單、用以償還債券的支票存根,等等;對于發行股票來說,會計人員應注意審核和監督已發行股票的登記簿、向外界收回的股票、募股清單和銀行對賬單。
村民籌資籌勞總體方案
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豫政〔20l0〕36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政〔2011〕25號)文件精神,為規范我區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切實加強對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的指導和監督管理,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區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大力發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和村級公益事業要求,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財政獎補機制為平臺,集中力量建設農民急盼解決、直接受益的村級公益事業。充分發揮基層民主作用和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籌補結合、農民參與、多方投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村民自愿,尊重民意。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以村民自愿為基礎,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意愿,調動農民自覺參與的積極性,不能強迫命令。
(二)堅持村民受益,注重實效。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重點開展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應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注重項目建設的實際效果,防止盲目攀比,確保項目的受益主體與議事主體、出資出勞主體相對應,把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成民心工程。
高校負債籌資評析論文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負債;籌資;評價指標
[摘要]負債作為企業六大會計要素之一,是企業籌資的重要方式,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企業相比,高校較少采用負債方式籌資。高校財務人員應該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負債觀念,借鑒企業經驗,建立高校負債評價指標體系,可以從量化角度綜合評價高校的負債狀況。在負債評價指標的指導下,把負債籌資,尤其是銀行貸款作為一項長期的籌資方式,將為高校籌集到大量的資金,而且籌資成本相對較低。在無需國家增加財政投資的情況下,快速改善高校的辦學條件,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擴大教育規模,通過多種形式積極發展高等教育是我國的重大方針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也面臨困境,資金匱乏是制約高校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導致教學建筑、學生宿舍、師資建設、儀器設備、圖書等增長速度緩慢,進而影響招生規模的擴大。資金匱乏嚴重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也制約“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直接影響全面小康的實現。傳統觀念與僵化思維模式妨礙高校籌資,進而制約高校的跨越式發展。高校財務人員應該不斷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借鑒企業的成熟經驗,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高校負債狀況,通過合理負債方式為高校籌集資金。
一、高校負債觀念的更新
負債是企業六大會計要素之一,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定義:負債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負債,尤其是銀行貸款已經成為企業籌資的重要方式,它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長期占據一定比例,是企業資產的重要來源之一,對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負債種類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用于補償貿易、融資租賃)、專項應付款(用于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可以說現代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離開負債簡直就難以運轉。
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高校資金由國家全額撥付,高校市場意識淡薄。盡管高校改革已經開始,但高校財務管理觀念仍然滯后,沿用傳統習慣,對負債缺乏正確認識,在籌資活動中很少想到負債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過程中有銀行貸款,也是想方設法盡快還清,不能把負債作為高校經濟活動中一項長期的有機組成。
籌資決策所得稅分析論文
一、籌劃的首要前提:適度掌握負債比例
負債融資的稅收屏蔽作用,主要體現為利息的減稅效應能提高權益資本收益率。負債越大,屏蔽越大,增加所有者權益的機會越大,所以很多投資者選擇在投資總額中壓縮注冊資本比例,增加貸款的方式。如某企業投資總額2000萬元,當年稅前利潤300萬元,所得稅率30%。若投資全部為注冊資金,則年應稅所得300萬元,資本收益率300×70%÷2000=10.5%。若將注冊資金降為1200萬元,另800萬元改為負債融資,假設因此增加利息支出70萬元(年利率8.75%),則應稅所得降為230萬元,資本收益率卻提高至230×70%÷1200=13.4%。
那么所有負債都能帶來稅務利益嗎?非也。我們看到,在負債增加的同時,企業財務杠桿系數也增大了,就是說資本收益率對投資回報率(息稅前利潤率)的敏感程度增加了,投資回報率下降或提高必將帶來資本收益率更大幅度的下降或提高。當負債比例不斷提高時,這種風險也持續擴大。企業如有高比例回報為基礎,現金凈流量充分,能較容易地承擔高利率、大比例的負債成本,自然可獲相應的杠桿收益。但如果企業經營不善或效益一般,當負債增大到一定程度,投資回報水平便可能無法承受不斷上升的債務成本,甚至陷入財務危機。如上例,假設負債率增至80%即1600萬元時,企業因此資信不足,只能用高利貸借款等方式籌資,加上債權人費用和籌資費用隨負債增加而大量增加達280萬元(年利率17.5%),則年應稅所得僅20萬元,資本收益率降為20×70%/400=3.5%,形成了杠桿的負作用。而若息稅前利潤達400萬,則資本收益率120×70%/400=21%,與全額權益融資的資本收益率400×70%/2000=14%相比,高風險帶來了高收益。假使稅前利潤僅200萬元,尚不夠付息,那高額負債就成了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的禍首。
由此,要獲得穩健的稅務利益,須根據企業實際經營與財務狀況,確定適當的負債比例,將稅收成本的降低和控制企業風險相聯系,追求適度的財務杠桿利益。
二、籌劃的主要工作:分析不同方式的稅后資金成本
總的說,負債融資是稅前付息,只要符合規定均有稅收屏蔽作用,而權益融資是稅后分配,不能抵消所得稅,所以前者的資金成本一般均小于后者,但具體到不同的負債方式其成本與效果還是非常不同的。
風險資本籌資要素論文
摘要:創業風險資本籌資是指初創企業以贏得風險資本為主要方式的一種特殊籌資形式。從創業方案和創業者素質兩方面分析了成功獲得風險資本的要素。
關鍵詞:風險資本風險投資創業風險
創業者開辦企業之初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缺乏資金。初創企業由于風險較高難以通過銀行等渠道實現籌資,而創業風險資本的注入可以解決初創企業的燃眉之急。創業風險資本籌資,造就了微軟、雅虎、百度等舉世聞名的信息技術產業龍頭,也使它成為當今眾多創業者的新寵。
目前,創業風險資本籌資尚無系統的理論體系和完善的籌資戰略。本文結合國內外成功的風險資本籌資案例,從創業方案和創業者素質兩方面分析了贏得風險資本的要素。
1創業風險資本籌資概述
風險資本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認為,風險資本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競爭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國際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則將風險資本定義為,對高科技與知識為基礎、生產與經營技術密集的創新產品或服務進行投資的資本。因此,創業風險資本籌資就是指初創企業(一般指高科技企業)以贏得風險資本為主要方式的一種特殊籌資形式。
企業籌資風險成因與防范綜述
摘要:籌資風險是市場經濟環境中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風險之一,各類企業都不同程度的面對著籌資風險,籌資風險可以為企業所用,運用與控制得當可以為企業帶來收益,控制不當就將會給企業帶來損失,甚至是災難。所以籌資風險分析尤為重要,從籌資風險的成因入手進行分析,重點探討了籌資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籌資風險資本結構防范措施
在我國,幾乎所有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資本金不足的問題,但是通過自身積累等方式籌資是極其有限的,因此,也要通過舉債籌借一定數量的資金,維持企業經營活動,即負債經營。這樣就會導致一定的風險。企業籌資風險的存在有其客觀必然性、從而決定財務管理在籌資過程中必須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加強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處理,針對不同的籌資風險類型,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規避其風險。
1籌資風險的含義及特征
1.1籌資風險的含義
企業籌資風險又稱財務風險,它是指企業因借人資金而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一般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實現財務管理目標。企業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進行籌資,必然會增加按期還本付息的籌資負擔,由于企業資金利潤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確定性嘟可能提高或降低),從而會使企業資金利潤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