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欣賞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6 02:13: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建筑欣賞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探索建筑美學生態學方法的意義
作者:薛富興單位:南開大學哲學院
艾倫•卡爾松(AllenCarlson)的環境美學有一個從自然環境美學到人類環境美學的轉變過程,建筑美學既是其人類環境美學研究的具體起點,也是其整個人類環境美學思想的發源地。卡爾松關于人類環境美學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對建筑的討論中獲得、確立。抓住了卡爾松建筑美學的核心觀念,也就抓住了卡爾松人類環境美學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對卡爾松最初的建筑美學思想成果略作介紹與評述,以便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礎。
一、對傳統建筑觀念的反思
卡爾松在其自然美學、環境美學的理論建構期,即開始了對人類環境的關注,建筑則是此種關注的最初著力點。1986年,卡爾松發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學為主題的論文———《建筑美學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標志著卡爾松的環境美學出現了新興趣、新領域。更重要者,卡爾松對建筑的初步涉獵即為建筑美學帶來了革命性的新觀念。該文之開篇,即對傳統建筑觀念提出戰略性質疑:依傳統,建筑美學一直被視為藝術美學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經常被當作一種低級的,然而又在統一的藝術美學中必有其適當位置的藝術。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藝術或純藝術的美學觀念、理論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學一直集中關注那些與藝術作品相較而言,可被視為“建筑作品”,并帶有那些我們在藝術品中所發現的審美興趣和審美愉悅特性的獨特結構。建筑美學的焦點被集中于孤立、獨特的結構,這些結構為建筑師作為藝術家而精心設計和創造。如果它們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藝術品,或者特別地是雕塑之類的東西,這便更好。簡言之,建筑美學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單個的巨型建筑物———藝術家的一種作品①。在此,卡爾松對傳統的建筑美學觀念提出雙重質疑:首先是將建筑視為藝術品的觀念,即在藝術范疇下觀照和闡釋建筑的觀念;其次,在此基礎上,將建筑美學視為藝術美學分支的觀念。依傳統,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極少數經作為藝術家的建筑師們精致設計與建筑工人們精心建造后,最終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單個建筑物,才會榮幸地成為“建筑作品”,即類似于藝術,具體地,類似于“美的藝術”的建筑,特別是類似于雕塑藝術的建筑,才會引起人們的審美關注。確實,在西方,自從近代“藝術”,特別是“美的藝術”(fineart)觀念確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藝術體系,成為空間藝術的基本形態之一,黑格爾的《美學》即將建筑與繪畫、雕刻、音樂和詩歌相并列。此后,整個近現代西方美學,對作為藝術的建筑觀念,鮮有存疑者。但是,卡爾松一進入建筑領域,即對此種傳統建筑觀念提出了深刻懷疑,因為他獲得了觀照建筑的新視野。傳統的作為藝術的建筑觀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實被長期遮蔽,人們長期對此視而不見。在此新視野下,卡爾松將它們呈現出來:作為建筑物,它們具有許多功能,因此,它們與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內在地相關,作為建筑物,它們亦與其他建筑物相關。它們不只在功能上與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關,并且在結構上相關于那些有著類似設計與構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質上和與之相近的建筑物相關。再者,作為建筑,它們被建造于某處,因此它們也就不止與鄰近的物理建筑物,也與存在于其間的都市風景和景觀密切相關。基于此相互聯系之網,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難有牢固基礎。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們眼里就開始變成一種武斷的過程。簡言之,一旦我們開始觀察和思考建筑,便會意識到:建筑很難與類似于我們所鐘情的藝術品觀念相適應,那是一種獨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審美欣賞便當對象的觀念。①卡爾松在這里揭示了為傳統建筑觀念———作為藝術的建筑觀念所遮蔽的兩項基本事實:其一,建筑是被人們用來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種“功能性”對象。根據這一最為重要的基本事實,建筑就不應當被視為藝術,特別是旨在超越現實經驗物質功利目的的“美的藝術”。如果說雕塑是近代藝術及美的藝術觀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處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質功利性的純粹觀照;但是建筑如房屋、辦公樓、橋梁等,則首先是用來服務于人們的物質實用目的。就此事實而言,我們不得不承認:近現代西方美學將建筑列入藝術,實質是對建筑十分嚴重的方向性誤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為藝術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種孤立的單個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種關系性存在,它處于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系之網”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處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獨立欣賞,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獨立于環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術館或廣場欣賞;建筑則不行,建筑是一種環境性對象,一座建筑物一旦與其相關對象、環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脫離,它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喪其原初功能,也就會失去其作為特定建筑物的本質。如果說,一件從歐洲誕生地被運往美洲博物館進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為雕塑杰作的話,一座離開了河流的橋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動的教堂,一棟無人居住的公寓,就會如在現代化浪潮沖擊下被徹底遺棄、荒廢了的百年農場一樣,成了一片蕭瑟驚人的“鬼城”。建筑一旦獲得獨立,也就失去其靈魂或本質,就不再有引人的審美價值。
二、建筑美學的生態學方法
將建筑從傳統的藝術觀念中解放出來后,卡爾松要將建筑置于何處?他鄭重地向我們提出了欣賞建筑的一種新思路、新視野———“建筑美學的生態學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態學方法要求我們在最廣泛意義上將建筑感知為我們自己自然的人類環境,即感知為我們自己創造的景觀、城市風景,以及與相互制約的生態系統相類似的建筑物和結構。要將功能適應作為欣賞人類自身創造物,及其發展、可持續生存的指導性觀念。①卡爾松的“建筑美學的生態學方法”要義有二:首先,將建筑從傳統的藝術觀念中解放出來后,將建筑在本質上理解為一種環境性的存在,具體地,理解為人類環境中的存在物,理解為人類環境對象,或構成此環境之一部分。如此一來,建筑審美欣賞的觀照視野大變:從微觀的單個對象欣賞,轉變為在特定整體環境背景下欣賞建筑。生態學方法給我們的主要教導是:在人類環境中,如同自然環境,沒有任何東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賞。每座建筑,每種城市風景或景觀,我們都必須根據存在于建筑物內部,以及該建筑物與其更大環境之間的功能適應關系欣賞,不能做到這一點,便會失去許多審美趣味與價值。②這便是建筑審美欣賞重心的變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狀或結構,而是關系,特別是功能性關系成為我們建筑審美欣賞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態學方法”的新觀念之下,卡爾松概括了建筑審美欣賞的三個要點:建筑物與其環境,不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以及建筑物與其居民之間的關系。作為環境性存在的建筑,審美欣賞到底要欣賞什么?就是要欣賞建筑的“功能適應”,即建筑物因各相關要素間的相互適應而使建筑整體具備特定的價值利用功能,欣賞的正是這種因相關適應而實現了其預先設計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學家從建筑中發現了形式美時,卡爾松卻從中發現了其實用功能。“功能適應”就是一種功利主義觀念,它正處于傳統建筑美學以及整個傳統美學之反面,它為建筑美學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很多情況下,一片景觀或城市風景,甚至一處特殊的建筑物,隨時間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長為一種有機物,它適應了人類的需求、興趣和關注。于是,它有了一種并不需要有意設計的適應功能,人類的需求鑄造了它,因此,要素間的適應便自然發生了。③在這里,由于觀照視野發生了由微觀而宏觀的變化,建筑欣賞的內涵也發生了質的變化。所謂“功能適應”,卡爾松在這里所欲強調者,并非建筑師在單個建筑物設計中其預定功能目的的實現,即建筑師作為藝術家,其藝術創造行為———精心設計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標的實現。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組處于人類環境中,或作為人類環境的建筑物,在其長期的服務人類生活、實現人類生活價值目標的歷史過程中,“無意識地”相互適應、配合,最終因相互適應與合作而“自然地”成長為一片為人類生活價值而存在,因而實現了其對于人類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觀。確實,作為人類生活整體環境或景觀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適應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師在特定時間內有意設計的結果,而是許多建筑物在漫長的歷史時段內前后相續、自然磨合的結果。其審美價值也是一種群體效應,而非任何單個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爾松將建筑欣賞的重點確定在欣賞一片建筑物長期磨合、相互適應,“自然的”歷史過程上,于是,傳統的建筑欣賞之背后主人———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建筑師對單個建筑精品的精心設計,在此便漸漸淡出建筑審美欣賞的視野,作為藝術家的建筑師之藝術創造才能應用、情感表達及其獨特的藝術觀念等,這些傳統建筑欣賞中的決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審美價值。代之而起,進入建筑審美欣賞中心地帶的,是如自然生態形成過程般的建筑整體適應、功能實現效應。由于這種整體效果顯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師的努力,它是所有相關建筑物前后相續、長期磨合的結果,雖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師精心設計的結果,但是,由于我們所關注者是作為環境與景觀而存在的建筑集團,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單個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這樣的作為環境的審美欣賞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功能適應”是一種“自然”過程,它似乎與自然環境中所發生的一切同樣“自然”。
自然元素在室內設計中體現論文
1.綜述自然物的概念說到自然物的概念,它涉及的范疇比較寬泛。自上帝造物那一時刻起,以勞動作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之后,人類便以獨到的眼光去感受這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美麗。當然自然物的出現至今是不缺乏它的美麗的,自然美包括日月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星云、山水花鳥、草木魚蟲、園林四野等等,非常廣闊多樣。自然美作為經驗現象,是人們經常能夠欣賞和感受的。
這一點是屬于人類對于自然物的視覺感受。而在造型上來講,自然物的層面又會是有它的符號特性。在符號邊界性與自然造物的關系上,筆者認為,自然造物本身就具有真實可見性,它從雛形的抽象到造型的具體成象無不表達了自然物在點、線、面的邊界上尋求一種符號的隱喻與造詣。總言之,自然物首先是時空在變動中的一種客觀成象,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載體。同時它也是人類在物質需求的滿足之后對于其精神追求的中介以及拉近生活在方盒子的人類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對純粹美的向往。
那么在室內設計中,當我們再次將自然物定位于實際的生活場面中,我們會悄然發現自然物的萬眾風情終將這室內空間的信息傳達得清晰明了。作為室內設計師,他們根據不同的空間類型來運用不同的自然元素--材料來營造不同的空間氣氛,室內環境中各種自然的符號表達以及空間造型的各種信息,也通過材料傳達給我
2.自然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
2.1材料與室內空間的關系材料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性,它自身就具有具象的功能表達,同時它又是以自然屬性出現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之中。自遠古以來,遠古人類就懂得運用大自然賦予他們的材料來建造房屋,并充實室內的功能性以來生存下來,如御寒、遮風避雨等等。對于空間的認識,他們逐漸學會了用草、木和石頭來營造一個可以居住的場所。
這或許是遠古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人類對建筑的雛形的理解了。
建筑史教學的趣味性與延伸性
摘要:著重對建筑的個體造型,風格特點等方面做主要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內涵,將有關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藝術人文等豐富的內容靈活有序地貫穿于教學之中,在教學內容上和教學過程中配合設計實例進行講解啟發學生活學活用的意識,從教學的趣味性和對專業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單調的教學思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品質的提升。
關鍵詞:文化;趣味性;專業;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學、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但是在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還是以遵照教材為線索,著重對每個時代具有代表建筑做著重講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風格特點等方面做主要講解,學生雖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卻很難進一步理解建筑與其當時的文化傳統,政治歷史的聯系,難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內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發展的歷史,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會發展的歷史,建筑所反映出來的不僅僅是結構、材料、空間,它又以特定的藝術形象反映出時代特征、地域風貌,人文歷史等因素。若在教學中只是對建筑結構、空間特點等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對建筑所處年代的社會背景、歷史人文等知識的融入,則會使學生無法認識到建筑的歷史性和時代性,無法認識到與建筑相關的文化傳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建筑史的課程中處于盲目無序、被動接受的狀態,久而久之失去了對此課程的興趣,而又由于較多的文字理論講解,使學生覺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上課沒有積極性。在嚴肅的建筑史教學中增加學習趣味,豐富完善知識體系,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與建筑史實的融合
一座偉大建筑的產生,一種建筑風格的形成與建筑當時當地的文化傳統,地域風俗以及政治歷史等方面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建筑所涵蓋的文化層面非常廣泛。單方面圍繞著建筑主體結構,建筑造型,風格特點等問題展開研究則顯得教學思路比較單薄,缺乏知識體系的完善性。學生往往只是被動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很難多層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與文化傳統的關系,難以理解一種建筑風格的產生與那個時代的淵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種文化,某種意志,某種精神。缺乏了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趣味性。這與單薄的教學思路的影響有一定的關系。建筑史教學雖不能主動擴展為文化史,但可以將一段時間的建筑成就,發展特點融入當時文化傳統的框架之中。以教材為主線索,將有關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藝術人文甚至名人軼事等等豐富的內容靈活有序地貫穿于教學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內涵。這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完善知識體系,輔助學生對建筑造型,結構特點等建筑本體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積極性,對于史實理論自然也能輕松接受。
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介入
建筑教育和建筑設計論文
摘要:前幾天和一個也來自的博士生師兄在商量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會議主題為建筑,我們試圖炮轟中國建筑教育。我倆分別畢業于一南一北中國“第一流”的建筑院校,對中國的僵死的建筑教育制度深有感觸。后怕引起眾怒而放棄這一計劃。
關鍵詞:建筑教育建筑設計
在國外,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國外基本上把建筑學視為文科,至少為一非常特殊的學科,學生的來源也形形色色,不象國內,我們都是絕對的理生。從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學,它確是一門很特殊的學科,不能簡單的定義為介于文理之中。但國外所有的名牌大學都會有這門學科,而中國建筑專業的分布就很怪。著名的北京大學現在有張永和先生主持的建筑室,但卻沒有建筑學的學生。因此從基本出發點來說,中國的建筑教育存在極大的誤區。
有多少中國的“知識分子”能知道建筑學和土木工程學的區別?恐怕少的可憐。我有時會費很大的勁去解釋,這么多年來,至少解釋了幾十次了。對于建筑和土木的區別,以及怎樣從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學”的含義,那不是三言兩語說的清的,也不是我現在力所能及的。
從一個較低的層次上說,一幢建筑上集中了很多的技術要求,也凝聚著審美心理。譬如,結構——怎樣保證房屋的牢固,設備——供排水,通風及空調,電器設備,物理環境——隔熱保溫,光學照明,聲響,建筑同城市的關系——,綠化等等。因此建筑師的工作是給建筑一個大的框架,他要協調這方方面面,試圖最好的滿足要求。而土木結構師負責的只是建筑結構這一個方面。建筑師是整個工程的LEADER.建筑從無到有,這一步至為關鍵,也確實最難,最有挑戰性。關于這一點,我想大多數的建筑系的學生都會明白。而國內的建筑教育也主要集中在這一層次。所以中國的建筑教育也常培養出畫圖匠,而出不了建筑大師。
更進一個層次,建筑是人生活的場所,是人們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因此,建筑應該反映人的意識(CONSCIOUSNESS),建筑的主體也是人。可是人的意識非常的復雜,而且深深的烙上的印跡。因此建筑,也應該關注。故可以簡單的表述為,建筑是一定時候的人們的生活方式(LIVINGSTYLE)。環顧中國的建筑師,能關注到這一層次的非常少,中國的建筑師的作品經不起推敲,沒有深度,也與他們缺乏對人生活方式的思考有關。我們聽國外的建筑大師的報告,他們會很注重于對時代特征的,如日本的黑川紀章,他的共生,以及較早時期的新陳代謝理論,都是基于對時代的思考而貫穿于建筑思想。中國的建筑師,缺乏這種思考,他們擅長的是對建筑大師作品具體形式的分析,然后去模仿。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對某些片段的肢解,便形成國內這么多“庸俗”的水平不一的建筑。
文學教育公共選修課教改探索和實踐
在工科院校中,隨著學習專業的不斷細化,學生所接觸的人文課程比較少,導致知識面狹窄,精神平庸化與冷漠化,因此他們迫切需要人文精神教育。文學教育公共選修課程(以下簡稱公選課)在實現文理滲透互補,開拓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調節思維方式,激發創造火花,塑造他們的健康人格,培育他們的人文情懷等方面具有其它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徽建筑工業學院以土木建筑類專業為特色,土木建筑類專業本身對文學素養有著特殊的需求,它需要把文學教育課程所包含的審美性、人文精神貫注進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出有品位的建筑藝術作品,因此開設文學教育公選課程非常必要。安徽建筑工業學院自2005年始至現在開設的文學教育公選課程有:大學語文、《紅樓夢》導讀、金庸作品欣賞、文學名著與影視欣賞、影視與當代文學、文學與建筑藝術、走近魯迅、世界經典科幻作品賞析、法國小說欣賞等。這類課程總體上存在一些問題: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容易導致滿堂灌,多年級多專業的大班課堂紀律難以調控,已成為重要的輔助手段的多媒體教學或者體現不出多媒性或者過分追求多媒效果,以寫論文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抄襲現象體現不出學生的個體差異,等等這些問題造成文學教育公選課整體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對文學教育公選課程的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推動這類課程可持續發展。我們近幾年進行了以下的改革探索。
一、根據課程特點,更新教學內容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的文學教育公選課一般是30學時,相對短暫的教學學時和教學對象的非專業化決定了文學教育公選課教學內容應與專業課教學內容有所區別,它有較強的靈活性。我們以大綱制定的教學內容為藍本,每學期對教學內容不斷拓展、局部更新,盡可能地將最新的信息和資料帶進課堂,做到經典性和時尚性兼顧。90后的大學生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和對時尚性表達的偏愛要求教師充分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引領他們鑒賞那些以前教材中、課堂上未被關注的文學樣式,如流行歌曲、網絡文學等,我們把其中適合做教學內容的文學素材引進課堂,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趣味,提高鑒賞能力,形成正確的文學閱讀觀。例如:大學語文課程講授白居易的《長恨歌》時,插入當紅男旦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歌曲,這是一首帶有戲曲風格的歌曲,很多學生都愛聽愛唱,“金雀釵玉搔頭是你給我的禮物,霓裳羽衣曲幾番輪回為你歌舞。劍門關是你對我深深的思念,馬嵬坡下愿為真愛魂斷紅顏。”我們引導學生就這幾句歌詞從原詩里找到相應的表達,并說說各自寫法的妙處。陳洪主編的《大學語文》“導語”中有這樣的話“現代的流行歌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樂府詩”,流行音樂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影視與當代文學課程講到知青題材的小說時,把網絡上紅火的“最溫馨感人的情感讀物”——《山楂樹之戀》推介給學生在線閱讀,讓學生把小說文本和張藝謀執導的同名電影進行比較,思考這部小說所寫的“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還有沒有價值?法國小說欣賞課程講莫泊桑作品時,把當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釵》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閱讀,比較二者表現的“崇高的人道主義”和“救贖的主題”。把古今中外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與影視、文學文本與流行音樂進行參照閱讀闡釋,“可擴展課堂容量,充實教材中一成不變的內容,使得教學對象在文學體驗之路上獲得更多知識”[1]。我們還密切關注當代文壇發展動態,在課堂上及時向學生推介國內的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國外的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等獎項的獲獎作品,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二、強化主體意識,優化教學方法
目前工科學校公選課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課,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人們常常將講授法與灌輸式、填鴨式聯系在一起,并把教學的呆板、照本宣科、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看作是講授法帶來的必然結果。其實,造成這些弊病的不是因為使用了講授法,而是運用得不恰當,即方法本身未能與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環境相協調[2]P269。講授法對教師的表述語言要求較高。90后大學生“他們對圖像化與游戲化的世界相當熟悉,對種種輕巧、有趣的表達非常熱衷,對大話式的網絡語言更是駕輕就熟”[3]。教師講授語言應盡量適應這樣一個教學群體的閱讀風尚和欣賞旨趣,可以適當采用戲仿、戲謔式議論、調侃式轉譯等表述方式,讓閱讀過程變為“悅讀”過程。“在中文教學中,文藝作品的閱讀、有關情景與人物形象的領會”,“均少不了言語直觀”,這就要求“教師講解聲調要有抑揚頓挫,語言應精煉、優美、富有情緒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內容、適當制造懸念、適時提出問題、適度穿插花絮,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感情,使課堂充滿活力和吸引力。教師要對講授法不斷改進和創新,并實現與其他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自學指導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進入文學情景,獲得美的體驗和人生啟迪。“文學經典作品的闡釋與互動是文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5]而且對經過十多年應試語文學習的工科院校大學生來說,他們“普遍的要求是在課堂上能夠多參與,希望能和老師一起‘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將自己的認識放在課堂中與大家交流,以便能夠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6]。所以要增強師生互動環節。互動不是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而是一種情感、情緒的互動,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所有的教學行為都緊緊圍繞學生主體性的思想、觀念、行為、情感的大量高揚,而不是無視甚而壓抑。教學屬于文科教學,“教師提供更多的是認識論上的判斷、機會、視界,以讓文科教學固有的大開大合的教學場,承載大學生真實生活自我解放的性靈之聲”[7]。現代課程理論認為,課程是師生一起探索未知的過程。“在大學階段,教師降低的是認識尊嚴”,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要真正放下身段與學生對話交流,實現彼此精神的相遇、心靈的共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課堂上學生開小差、學生對老師的提問表現冷漠、教師自圓其說的尷尬局面。
三、開放教學空間,豐富教學手段
掌握理論的方法
一、畢業論文撰寫前理論準備的重要性
由于畢業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是檢驗學生數年學習中掌握知識的程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水平的一份綜合性答卷,所以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是畢業論文撰寫的基礎。選好了畢業論文的題目,必須進行理論準備,否則積累資料、形成論點和論據都會迷失方向。以《對發展和完善建筑市場的有關問題思考》一文為例,論題一旦確定,必須接著實施理論準備,對什么是市場?什么是建筑市場?建筑市場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發展和完善建筑市場的條件和基礎是什么?等等,必須先進行理論回答,然后再按照理論思路去搜集資料,再形成論點和論據。有人以為這種做法違背了“結論產生于調查研究的末尾”的慣例,其實,學生所選的一般都是自己比較熟悉的,已有相當程度感性接觸的領域的論題,從已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畢業論文撰寫的重要一步,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調查研究、搜集資料階段來驗證這種理性認識的正確與否。
其次,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是積累資料的向導。畢業論文的撰寫應積累什么資料?這是極大多數沒有畢業論文撰寫經驗的學生所碰到的最大難題。有許多學生在那里盲目地搜集資料,但一旦到想使用資料時才發現已有的資料沒有什么用,趕快再去搜集要用的資料,時間卻已不允許,問題就出在沒有理性認識的資料搜集只是一種盲目的搜集。比如,有一命題為《試論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論文,由于作者對勞動者素質的認識沒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結果作者只搜集了人們接觸最多,最易關注的勞動者的身體素質、文化科學素質的資料,而沒有搜集深層次的勞動者思想道德素質的資料,導致了搜集過程中的片面性。
最后,畢業論文撰寫前的理論準備是形成論點和論據的必要條件。確定論題只是確立了中心論點,還必須提出相應的從屬論點,使中心論點得以展開,為此,必須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乃至自然科學的知識,否則只能把文章寫成就事論事式的工作報告,比如畢業論文《“城市更新”與園林綠化關系的幾個問題》一文的作者,由于沒有從理論上剖析兩者關系,沒有深刻認識到兩者關系實質上是人口、經濟、社會、環境之間如何協調,如何使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結果雖擁有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但只限于一般的泛泛之談,成為如何搞好城市綠化建設的報告書,層次太低。
二、畢業論文撰寫前理論準備的范圍
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論文
一、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起源
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計算機輔助設計源于計算機圖形技術的產生,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構想發端于1950年,但使用計算機繪圖的最早記錄是在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伊凡·蘇澤蘭在美國計算機聯合會會議上發表了名為《畫板》的博士論文,從而開始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展歷程。他從1950年開始著手開發通過圖形技術來處理人與電腦交互對話的操作系統。1963年,這套以電腦主機、顯示屏、光電筆和鍵盤為工具的圖形畫線系統得到實現。這套圖形畫線系統開發和引進了許多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思想和技術,使用戶可以運用電腦畫出直線、復雜曲線以及簡單的標準部件。
最初CAD被解釋為“計算機輔助繪圖”,由于當時計算機在設計上的作用是替代傳統手工繪圖的一種新工具,但隨著后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CAD的含義也在不斷變化擴展,隨著20世紀70年代像素的產生、80年代三維曲面造型系統的開發等,使電腦繪圖從只能用“線”這一基本繪制元素發展到可以用點、面、體進行繪制計算機圖形,從而使CAD的含義也發展成現在人們比較熟知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這個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首次接納了計算機繪畫作品,這也標志著新的視覺藝術形式的誕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我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與國外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的軌跡相似,國內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與應用基本上是從各高等院校發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的進一步普及,在環境藝術設計和創作領域,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
二、我國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重要的技術工具,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在20世紀90年代前,國內對環境藝術設計效果的表現是使用手工繪制的方法,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開始在我國建筑業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建筑設計表現領域以不可逆轉的潮流迅速發展。尤其是到了20世紀末,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成為建筑效果表現的主流。起初,設計師主要運用AutoCAD軟件進行施工圖的繪制,在方案階段還以手繪為主。但隨著相關專業軟硬件的更新和進步,它自身的強大優勢得以顯示,同時對傳統手繪表現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沖擊。
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發展論文
一、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起源
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計算機輔助設計源于計算機圖形技術的產生,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構想發端于1950年,但使用計算機繪圖的最早記錄是在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伊凡·蘇澤蘭在美國計算機聯合會會議上發表了名為《畫板》的博士論文,從而開始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展歷程。他從1950年開始著手開發通過圖形技術來處理人與電腦交互對話的操作系統。1963年,這套以電腦主機、顯示屏、光電筆和鍵盤為工具的圖形畫線系統得到實現。這套圖形畫線系統開發和引進了許多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思想和技術,使用戶可以運用電腦畫出直線、復雜曲線以及簡單的標準部件。
最初CAD被解釋為“計算機輔助繪圖”,由于當時計算機在設計上的作用是替代傳統手工繪圖的一種新工具,但隨著后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CAD的含義也在不斷變化擴展,隨著20世紀70年代像素的產生、80年代三維曲面造型系統的開發等,使電腦繪圖從只能用“線”這一基本繪制元素發展到可以用點、面、體進行繪制計算機圖形,從而使CAD的含義也發展成現在人們比較熟知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這個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首次接納了計算機繪畫作品,這也標志著新的視覺藝術形式的誕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我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與國外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的軌跡相似,國內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與應用基本上是從各高等院校發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的進一步普及,在環境藝術設計和創作領域,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
二、我國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重要的技術工具,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在20世紀90年代前,國內對環境藝術設計效果的表現是使用手工繪制的方法,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開始在我國建筑業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建筑設計表現領域以不可逆轉的潮流迅速發展。尤其是到了20世紀末,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成為建筑效果表現的主流。起初,設計師主要運用AutoCAD軟件進行施工圖的繪制,在方案階段還以手繪為主。但隨著相關專業軟硬件的更新和進步,它自身的強大優勢得以顯示,同時對傳統手繪表現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沖擊。
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論文
一、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起源
計算機的發展及應用,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計算機輔助設計源于計算機圖形技術的產生,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構想發端于1950年,但使用計算機繪圖的最早記錄是在196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伊凡·蘇澤蘭在美國計算機聯合會會議上發表了名為《畫板》的博士論文,從而開始了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發展歷程。他從1950年開始著手開發通過圖形技術來處理人與電腦交互對話的操作系統。1963年,這套以電腦主機、顯示屏、光電筆和鍵盤為工具的圖形畫線系統得到實現。這套圖形畫線系統開發和引進了許多計算機繪圖的基本思想和技術,使用戶可以運用電腦畫出直線、復雜曲線以及簡單的標準部件。
最初CAD被解釋為“計算機輔助繪圖”,由于當時計算機在設計上的作用是替代傳統手工繪圖的一種新工具,但隨著后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CAD的含義也在不斷變化擴展,隨著20世紀70年代像素的產生、80年代三維曲面造型系統的開發等,使電腦繪圖從只能用“線”這一基本繪制元素發展到可以用點、面、體進行繪制計算機圖形,從而使CAD的含義也發展成現在人們比較熟知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這個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首次接納了計算機繪畫作品,這也標志著新的視覺藝術形式的誕生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我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與國外計算機輔助設計發展的軌跡相似,國內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研究與應用基本上是從各高等院校發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的進一步普及,在環境藝術設計和創作領域,計算機技術應用的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
二、我國計算機輔助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
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重要的技術工具,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得到普遍應用。在20世紀90年代前,國內對環境藝術設計效果的表現是使用手工繪制的方法,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開始在我國建筑業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在建筑設計表現領域以不可逆轉的潮流迅速發展。尤其是到了20世紀末,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成為建筑效果表現的主流。起初,設計師主要運用AutoCAD軟件進行施工圖的繪制,在方案階段還以手繪為主。但隨著相關專業軟硬件的更新和進步,它自身的強大優勢得以顯示,同時對傳統手繪表現產生了越來越大的沖擊。
美術教育論文
一、要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美術課與其它學科不一樣,課堂氣氛應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這就要求教師在語言上可適當地幽默一點,盡量口語化。在闡明一些美術理論知識時,教師應盡量避免用呆板、空洞的語言陳述,多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歇后語,力求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效果會更好;在欣賞作品時可結合有關作品內容或作者的趣聞軼事,使學生如同聽故事般地被吸引到作品中來。同時,美術教師還可以采取多種手段來輔助教學,如用幻燈、投影、錄像等播放作品,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受,在欣賞的同時還可以播放與作品內容相關的音樂。如在《韓熙載夜宴圖》一畫的欣賞中,放一曲中國古典音樂,那么學生在視覺、聽覺上就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除此之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組織學生實地參觀一些建筑、雕塑、博物館、展覽館等,把課堂放在教室以外。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學習的氛圍會更加濃厚。總而言之,教師只有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吸引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才能培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導入熱點話題,引導學生積極學習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的設計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引入當今熱點話題,巧設懸念。例如,引用荷蘭畫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在二十分鐘內拍賣到近幾億人民幣的報導,筆者提出問題:《向日葵》是何種畫?大家聽說過畫家凡高,知道他的故事嗎?這幅畫給你什么感受?這幅畫好在哪里,美在哪里?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討論,回答上述問題,教師總結。這樣的設計,旨在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這樣的課程設計,肯定比對課文呆板、單調的陳述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所以設計一堂完美的美術欣賞課,就如同完美的“作品”一般,這樣的“作品”相信會激發學生學習美術欣賞課的興趣。
三、多欣賞中國畫,增加愛國主義教育
在美術欣賞課上,教師有必要更多地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藝術,提高民族榮譽感。長期以來,由于歐洲中心論的影響,把科學的發達等同于美學的發達的錯誤理論,中國的藝術跟在西方科學后面,疲于追趕,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遠,忽略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優勢。正如畢加索所說:“在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第一是中國人有藝術;其次,是日本人有藝術,當然日本人的藝術又是源自你們中國;第三是非洲人有藝術。除三者外,白種人根本沒有任何藝術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國人,東方人要到巴黎來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