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風險評估范文
時間:2023-06-04 10:0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工程風險評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建筑工程的需求日益上升,因此很多的建筑工程項目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由于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因此很容易出現各種風險,我們必須要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評估,加強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成本的分析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從而使我國的建筑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使人民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主要內容以及主要特點
為了切實加強對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評估和對施工安全成本的深入探討,我們必須要對建筑工程項目風險進行了解和掌握,確定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主要內容以及主要特點。
1、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主要內容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規劃建設過程中會受到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的風險大致有自然風險、技術風險、政治法律經濟風險、組織風險、財務風險和人員風險六種[1]。其具體的風險因素如表1所示。
2、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主要特點
本文認為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具有客觀性,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具體建設過程中,地震、洪水、暴雨、雷電、滑坡、泥石流、塌陷以及其他突發自然事件等都屬于不可控因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有客觀性。其次,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具體來看,建筑工程項目的自然風險、技術風險、政治法律經濟風險、組織風險、財務風險和人員風險等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但又無法確定其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具體部位,因此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表現出較大的不確定性。第三,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具有可變性,通常情況下而言,建筑工程項目所面臨的風險是不斷變化的,風險的主要性質以及具體后果等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而且各種新的風險也隨時可能出現。
二、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的具體步驟和主要方法
風險評估的主要含義就是對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相對比較準確的評價和估計,確定風險的主要類型、來源以及危害程度,然后提出有針對的具體對策[2]。
1、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的具體步驟
總體來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主要有數據收集、建立模型和具體評價三個具體步驟。首先,從建筑工程項目的自然風險、技術風險、政治法律經濟風險、組織風險、財務風險和人員風險等方面進行相關信息的收集,在收集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全面性。其次,通過建立一定的風險分析模型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科學的量化處理,從中得出更有價值的信息。最后,根據風險分析模型的分析結果和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對相關的風險進行具體評價。
2、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
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按照評估深度和評估方式將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評估方法分為風險定性評估和風險定量評估兩種主要的類型。首先,風險定量評估是在定性評估的基礎上,對風險產生危害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和計算,這樣就使得風險評估的效果更加細致和深入。一般情況下,風險定量評估方法有貝葉斯推斷法、影響圖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三種。其次,風險定性評估是一種模糊性的評估方法,它利用一些可靠的經驗和知識,對項目的風險進行快速評估,然后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三、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下的施工安全成本探討
1、建筑工程項目的防范性安全成本
建筑工程項目的防范性安全成本主要是指建筑企業為了防范相關風險和安全問題的發生所用于保證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質量等方面的支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項目的防范性安全成主要用于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的防范,保證建筑工程項目能夠在安全的條件下開工建設。
2、建筑工程項目的損失性安全成本
建筑工程的損失性安全成本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不同種類的風險的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正常建設所產生的相關損失[3]。如果進一步細分的話,建筑工程項目的損失性安全成本可以分為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兩部分。首先,建筑工程項目的內部損失成本主要是指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安全問題造成的停工損失以及人員傷亡和財物損失等。其次,建筑工程項目的外部損失成本主要是指相關的風險對建筑企業的信譽和口碑造成的惡劣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會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其中主要的風險大致有自然風險、技術風險、政治法律經濟風險、組織風險、財務風險和人員風險等。建筑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下的施工安全成本是在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所有與安全相關的費用的總和。通過施工安全成本和有效的風險評估,我們可以對建筑工程項目的相關風險進行防范和應對。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的風險評估,加強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成本的分析和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陸寧,李霖,解燕平.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掙值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03:145-149.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控制
1 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企業風險是指施工單位在建筑工程項目準備、施工作業以及竣工驗收各個階段中必須綜合考慮客觀存在的,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發生的不確定狀態。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受到投資成本高、項目施工工期長、參與建設單位較多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風險具有影響因素較多、不可預見、不可控制以及不確定的特點。根據風險性質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可以分為純風險與投機風險。純風險是指項目風險發生后不會帶來收益,并造成企業損失的風險因素。投機風險則是指可能造成項目效益損失,但也可能會帶來一定收益的風險因素。風險管理則是建筑施工企業針對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并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預防控制,從而盡可能的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發生的概率,減少風險發生后造成的損失。
2 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意義研究
(1)降低風險發生幾率以及風險發生造成的損失。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材料以及勞動力,人財物整體耗費較大。如果不能對風險進行妥善的管理,則會造成意外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增加,進而可能導致工期延誤以及投入的不斷增加。因此,建筑施工企業加強風險管理,對于降低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并減輕風險意外損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2)減輕風險對于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通過風險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地對企業資金以及物資材料進行合理的規劃安排,避免由于各種風險的發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3)促進建筑施工項目的順利進行,避免項目參與各方糾紛的發生。項目風險管理不僅僅是預防風險,還具有合理的平衡分配風險的作用,通過對風險的監督、預防以及處理,對于各類風險明確負責方以及風險責任分擔比例。風險管理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的處理風險發生后的各項事宜,并避免風險發生后的各種糾紛發生。
3 建筑施工企業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指針對建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針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規律研究以及量化分析,風險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風險發生概率、風險損失估計以及風險等級的評估三方面的內容。通過風險評估可以將項目的風險因素根據其規律特征以及影響程度進行分析,對風險進行量化的評價。
(1)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發生概率評估。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可以借用大量統計數據資料,通過主觀概率評估的方法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辨識的風險進行概率分析。主觀概率分析方法主要是根據項目信息以及企業在過去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結合合理的判斷,對于風險發生的概率作出合理的估計。通過風險概率評估,可以起到加深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的了解,并對項目的實施方案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分析各種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風險發生概率的大小,進而優化項目實施的各項方案。
(2)項目風險損失量的評估。由于建筑工程風險種類較多,一些損失發生后對于工程項目影響不大,而有些風險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造成項目實施的中斷。因此對于風險的損失量進行評估可以有重點的對有可能導致較大損失的風險采取重點的控制管理措施,進一步降低風險發生后造成的損失。風險損失量的評估主要包括工期、費用投入以及建筑工程質量、建設效果的影響。風險損失量的評估方法為首先對于正常狀態下項目建設的季度、成本以及建設效益進行分析,然后將總結分析的項目風險因素對于項目正常建設過程中的投入、施工效率以及質量的影響,兩者對比分析確定風險損失量的大小。
(3)風險等級評估。由于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因素非常多,涉及到項目實施的各個階段以及各方面,因此需要對項目風險等級進行評估,避免風險管理過程中對所有風險進行綜合管理造成管理費用的提高。進行分級評估,并結合前述的風險發生概率以及損失量情況,綜合確定風險程度。
4 風險防范以及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1)建筑施工企業風險回避管理。對于建筑施工企業,風險回避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遠離躲避風險發生可能性較大的行為環境,從而盡可能的避免風險的發生。對于項目風險較大而且風險發生后損失巨大的情況,應該拒絕投標或者利用項目建設合同進行自我保護,對于應該由業主、材料或者設備供應商承擔的風險,應拒絕承擔。對于風險損失超過施工企業承受能力的情況,應不參與投標或者合資建設。對于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的原材料價格,施工單位應提前與供應商簽訂合同,避免材料價格波動造成的風險影響。風險回避雖然屬于有效的風險防范策略,但容易失去企業獲得較大經濟利潤的機會。
(2)建筑施工企業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建筑施工企業在無法回避風險的情況下,將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轉移給項目建設的其他參與主體承擔。風險轉移并不是將風險損失轉移,而是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可以控制風險的分包商與保險方。對于建筑工程項目業主單位拖欠工程款的風險,可以采取制訂分包合同規定將業主支付總承包方后向項目分包方支付。并通過分包商自備設備或租賃的方式減輕施工企業的資金投入風險。此外,還可以采取工程保險以及工程擔保的方式,將施工企業自身面臨的大部分風險轉移至保險公司或者擔保公司承擔,從而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
(3)施工企業風險分散控制。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實力強,其承擔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越強,出現風險后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影響也就越小。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分包合同,對于分包商在合同文件中應承擔的風險部分明確規定,由總承包方與分包方根據合同比例分擔項目風險。同時建筑施工企業還可采取增加項目建設數量,通過薄利多收的方式,將建筑工程項目風險分散,并降低投機風險造成的損失量。
(4)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是指建筑施工企業將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獨自承擔,沒有進行風險分散轉移。風險自留管理主要是針對難以預測的風險,或者是施工企業有意識的將風險自行控制。通常情況下,建筑施工企業采取風險自留措施一般需要遵循以下措施原則:風險自留損失費用低于保險公司收取的風險分擔費率;建筑施工企業風險分擔單位較多,可以準確預測并控制風險發生損失情況;施工企業的風險管理目標可以承受風險損失費用;風險發生造成的費用與損失支付周期較長,在此時間內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成本。
5 結語
建筑工程項目由于建設周期長、投資成本高的特點,因此在建筑項目付諸實施的各個階段風險因素多。充分認識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客觀科學的進行風險評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系統、動態的風險管理控制,對于降低項目建設過程中風險發生概率,促進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延宏.建設項目推行工程保險的障礙與對策[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06(2):21
篇3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安全風險;建筑風險評估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不斷的建筑的新型建筑技術和建筑業的新型材料不斷地涌向建筑業,尤其是作為建筑業中對技術和材料要求更高的高層建筑業,對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的要求也比一般的建筑業高很多很多。因此,高層建筑業尤其要注意 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建筑技術和材料是高層建筑的核心和靈魂。
由于高層建筑對建筑技術和材料有相當高的要求,因此這就導致了高層建筑行業的安全風險比一般的建筑業高很多。加上高層建筑是個耗資巨大的行業,因此對其進行高層建筑施工安全風險的評估就尤其重要,正確的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可以合理地避免和減小施工安全風險,從而避免高層建筑施工的危險和失敗,避免因建筑事故造成的浪費。
1 高層建筑的定義
高層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過24米的建筑。高層建筑具有樓層高、建筑強度大、施工質量高等等特性。因此高層建筑的管理很復雜,高層建筑的風險和安全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2 現狀和各種問題
現在國內的高層建筑的建設,具有各種各樣的特點和這些特點對應的各種問題。高層建筑不學底層建筑的建設,是簡單的樓層的疊加,高層建筑的樓層建設是建立在優良的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基礎之上的建筑技術和材料的積累。而且高層建筑在其設計、功能和后期管理方面都和底層建筑完全不同,具有自己的獨特的要求。
以下就介紹現今國內高層建筑的現狀特點和這些特點對應的各種問題。
2.1 工程量大
現今國內高層建筑行業具有工程量大的特點。比如一棟26層高、并且地下有兩層地下室的商務辦公樓,就需要1560m3的土方回填作業、14000m3的混凝土工程量、2300t鋼筋作業、4800m3磚筑工程作業。其中不包括通風、通氣、模板等等不同的工程作業,這些工程作業的工序也相當復雜,導致工人的工程量、作業量巨大[1]。
2.2 工人作業難度大
因為高層建筑對垂直運輸量的要求很高,每天都要從下層運輸大量建筑材料,如磚塊、鋼筋到高層,因此,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事故隱患。根據國內工人高層施工不當造成高空墜落的事故的統計,在高層施工中,因為高層施工不當而造成高空墜落的事故屢見不鮮。最常見的墜落方式分為:電梯井口墜落、樓梯口墜落、通道口墜落、樓面臨邊墜落、屋面臨邊墜落、陽臺臨邊墜落等等“四口五臨邊”,還包括高處懸空作業墜落、腳手架墜落、梯子上墜落等。隨著建筑工程的樓層越來越高,對工程運輸的安全性的要求也越高。同時,高層的水電問題也很難解決。
2.3 地基開挖問題
高層建筑一般都會有地下室,而且隨著高層建筑樓層的提高,地下室會不斷往下加深,因為高層建筑必須有很深的地下支撐,才能保證其不會在建成后出現倒塌和塌陷的現象。 為了保證高層建筑的地下深度地基的質量,必須加上支架支護,而且支架支護的結構要求會很高,因為支架支護必須能夠保證在建筑期間高層建筑的穩定。而在現實情況中,因為從業人員對支架支護操作不當,導致塌陷和落物打擊,因此必須注意深基礎帶來的人員安全危害,保護人員人身安全[2]。
2.4 工期長
高層建筑的建設工期長,一般每棟高層建筑的建設周期為2年,而且因為季節不同,冬季 夏季 雨季 等會增加施工難度,從而延長施工工期。
2.5 技術要求高
高層建筑施工是個高技術含量的工作。對建筑工藝、建筑技術要求的施工技術多、施工技術要求高。而且由于高層施工的復雜性,其對施工技術和施工人的技術素質要求都會更高。如高層樓房的排水問題、深基礎支護支架問題、外墻裝修等都是當今高層施工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2.6 對周邊環境影響大
因為高層建筑施工 工程量大、規模大,必然會給周圍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給城市綠化帶來影響、或者比如給城市帶來的地下抽水問題。這些都會給城市和周邊環境帶來影響[3]。
2.7 管理難度大
因為高層建筑的規模大、設計范圍廣,所以高層建筑施工容易受到周圍諸多因素的影響。施工規模大,其施工的單位數量必然多,這就對工程質量 工程周期 成本有了更高的要求,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風險評估具體方法
高層建筑會遇到這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高層建筑安全風險的隱患,因此高層建筑的安全風險評估就顯得尤其重要,如何進行正確的風險評估,避免以上問題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或者通過正確的安全風險評估,減少減小以上問題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就顯得很重要。
3.1 風險檢查表法
檢查表法是高層建筑風險評估的最基本方式。具體操作就是組合整個高層建筑的每個施工項目、每個施工環節,然后根據風險標準,對高層建筑的各個施工項目和環節打分,從而得出整個高層建筑安全風險的綜合性評價。檢查表法的優點是很全面,既包括主觀性,也包括客觀性。檢查表法的缺點是它是一個靜態的檢查方法,不能適應高層建筑過程中風險的變化情況。
3.2 指數法
指數評估法,就是在高層建筑的建設一開始就有個風險指標值,但是在后期的時候,要對這個指標的體系進行改正就顯得十分困難,而且其結果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問題。
3.3 概率法
概率風險評估法是精度比較高的一種高層建筑風險評估方法。概率風險評估法有一整套體系和系統,通過這整個系統的運算,可對施工過程中的每個項目、每個組成部分進行災害和風險評估,并以此推算風險發生的概率,并分析風險災害發生的后果。概率風險評估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最大地反應某個風險危害的程度。
3.4 模糊綜合法
模糊綜合評估法就是首先收集建立所有影響高層建筑風險的因素,建立一個影響高層建筑風險的集合,然后對影響建筑風險的因素的集合的各個組成部分賦值,合理地分配每個影響建筑風險的因素的數值。比如該地常發生地震,這個因素的賦值就會很高。而該地很少發生泥石流,這個影響建筑風險的因素的賦值就會很低。模糊綜合評估法,其實就是使用系統的綜合評價的矩陣得出該建筑的風險值,該方法的應用方法也最廣。
最后要注意的是,進行高層建筑風險評估的時候,往往是幾種評估方法綜合運用,從而使風險評估的結果更合理客觀準確,從而更好的防止高層建筑風險[4]。
4 總結
高層建筑建設是個技術性、工藝性要求很高的行業,對其建筑風險的評估也是個復雜的工作,而高層建筑建設工作工程量大、涉及工作人員眾多,也造成了對其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更大更不能忽視。針對國內高層建筑行業出現的各種風險,相關高層建筑風險評估人員應該學會綜合使用多種不同的風險評估方法,而不能只單一使用某一個風險評估方法,綜合使用多種風險評估方法,才能最準確地對某個高層建筑項目的風險進行評估,從而能夠最終避免發生建筑風險和建筑事故。
參考文獻:
[1]黃崛.高層建筑工程量分析[J].高層工程量數據,2007(11).
[2]孫懋.高層建筑基礎問題[J].地基和支護,2008(4).
[3]韓雷.高層建筑和環境[J].高層建筑的環境影響,2004(07).
[4]王倔.建筑風險評估[J].高層建筑評估,2007(05).
篇4
建筑工程的啟動是為了幸福生活,然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安全風險并不能讓人幸福,它時刻威脅著施工人員和周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僅如此,若稍有處理不當,這更會引起惡劣的社會效應,破壞社會的穩定發展。因此,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而言,加強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而這也是公眾都期盼的。
關鍵詞: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隨著社會的運轉,人們對生活水平的期盼也越來越高,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建筑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提高也有目共睹。但是,在發展、成長的過程中,建筑工程也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其中最為顯著的便是安全風險管理問題。
一、什么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
由于建筑工程規模大、耗時長、工作量大、操作性廣、生產的單件性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免不了存在著一些對施工人員以及其他周圍人員有威脅性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作為一種特殊的產品生產工作,建筑工程要比其他產品生產面臨更大的安全風險。特別是到了近代,建設項目由于在規模、技術復雜性、資本投入、能耗和影響等諸多方面都比以前要大得多,所以這項工程如今面臨的安全風險也是史無前例的。正是在這巨大的安全風險的面前,人們又在極力地追求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時時刻刻都在注意著有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的動態。同時,為了社會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在積極采取各項措施極力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并且不少有關風險管理的專業團隊和個人也在對這一問題做進一步的研究。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是如何產生的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牽動著無數施工人員和其他公民的心緒,人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這個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但是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大問題,決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而應該依據科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我們首要的問題就是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建筑工程施工風險呢?
第一,施工人員能力不能夠得到保證。現在的建筑工程一般都是經過多次承包后才開始動工的,為了自己能夠在有限合法利益中獲得更多的利益,他們往往會盡力去壓縮建筑工程的成本。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呢?材料方面有據可查,在這方面動手腳風險性太高,最好的當然是找一個無證可查方面下手———這當然得是工資方面了,因為施工人員也不知道多少才是“應該的”,只要老板不太過分也就沒什么說的了。于是不少工程的負責人就招收基本沒有什么施工經驗的農民工來完成建筑工程。這樣下來,問題也就來了———這些人沒有工作經驗,更沒有什么施工技術,而且還是沒有得到培訓都開始進入施工現場,不免有些人缺乏安全意識、不注意遵守安全事故規范、不懂得保護自己,這樣的結果必然只會是在傷害了自己的同時還給建筑工程項目帶來不少的危害。
第二,建筑工程作業環境的局限性使得安全風險更加防不勝防。與其他行業不同,建筑施工的場所大多是在野外,也就說是建筑工程大都需要露天作業,這就注定了建筑施工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自然條件和自然傷害的影響。比如,剛剛粉刷好的外墻如果遇到了大雨就會有很多麻煩,因為剛粉刷的東西還沒有凝固,可能在任意時間里掉下來,并對建筑周圍的人造成傷害。另外,建筑產品具有體積大、整體性強的特點,不能夠進行分割,這就意味著施工人員在沒有完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得待在這半成品里工作,其中的風險性是可想而知的。當然,還有很多的建筑施工都是在高空完成的,由于心理等各種因素,在高空作業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會更大,影響也會更大,比如磚塊掉落可能對行人和車輛造成傷害。
第三,各種施工要素之間的配合易出現問題。不管什么團體活動,只有各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有高的效率和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也是一樣的,只有將各類施工要素配合好了才可能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進行。但是在建筑工程實踐的過程中要做到各要素的緊密配合卻是很難的,因為它具有流動性,也就是說一個工程完結之后就會立馬趕去下一個工地施工,在工作轉移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和施工器具都得隨著工程的轉移而轉移,這樣的話,不只是工具,連施工人員都是臨時安置的,根本就沒有舒適的工作環境,長此以往各要素之間的配合必然會出現問題,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就會成為必然。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管理策略
第一,不管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還是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都必須自覺培養自身職業素質,增強自己的責任感。首先,在自己做每一件與工程有關的事情前都得先想到施工現場和施工以后的安全性,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性因素和事故隱患,進而及時要求相關部門采取科學的措施去解決和制止;其次,必須將提高安全生產責任人員工作技能的工作落到實處。如何落實?加強內部訓練,逐漸解決所有相關人員對規范和標準不了解、不熟悉、不理解的問題;最后,必須經常進行案例分析,從別人或者是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中總結經驗,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才能應對當前市場的迅速變化。
第二,要以回避的方式處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雖說這是比較“保守”的戰略,卻也是比較徹底的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在此過程中必須主動放棄或者是改變項目的施工方式,不過在確定規避方案的時候,要積極去思考這樣的改變是否會對整個建筑項目的經濟效益構成危害,只有做到了這方面的思考,我們才能夠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另外,也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的方式去規避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這樣的話,一旦發生了施工安全風險,大部分的安全責任都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自己承擔的風險也就會大大降低了。當然,如果公司自身的技術能力不足、管理經驗不夠,我們就可以通過承包的方式把工程包給承包商和分包商,這樣既省去了自己的很多麻煩也能夠將安全風險轉移到承包商和分包商的身上,可以規避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第三,要不時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確定可能會發生的施工風險,并及時制止。有很多的建筑施工企業,安全風險都還只是個假設,這樣就會導致安全隱患防備工作無法落實到位。當安全事故真正發生的時候,就沒有足夠的措施去解決問題了,這樣必然是會造成巨大損失的。當然,對安全風險評估的最主要的目的也不是在發生事故后如何去解決事故,更多的應該是在事故尚未發生之前就去發現這一問題的所在,然后采取措施去阻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把風險降到最低。具體的,相關企業可以通過在企業內部或者是企業之間舉行安全風險評估相關的比賽,這樣可以在提高安全風險評估能力的同時也讓相關人員認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還有就是企業間應該適當進行建筑工程事故安全風險評估技術的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公司間的合作,還可以有效對安全隱患進行提前扼殺。
作者:周化斌 單位:重慶市開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主要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工程地質;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天津市文化中心周邊地區
1?引言
近年來,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密集建設及地下空間的深層次開發使地質環境條件,特別是工程地質條件對城市規劃建設的影響日益凸顯。在深基坑開挖及地鐵隧道施工過程中工程問題偶有發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重大項目在規劃建設前充分考慮及預測可能面臨的工程地質風險,從而合理規避或有效控制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天津市文化中心周邊地區項目建設工程地質風險評估為例對評估工作思路及方法做以探討。
2?評估工作思路及方法
2.1?項目規劃建設特點分析
天津市文化中心周邊地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241公頃。規劃建設主要以高層、超高層為主,且地下空間高強度利用,近期考慮30m以上的開發。此外,5條軌道地下線規劃途經文化中心周邊地區。
2.2?評估對象選擇
文化中心周邊地區工程建設大致分為民用建筑工程建設及地鐵工程建設。
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建設可細分為建筑物樁基礎施工建設和深基坑施工建設。目前樁基礎施工總體技術較為成熟,而對于深基坑工程,其建設影響因素多,且發生問題時產生的破壞發展快,造成的損失大。地鐵可分為車站及區間段兩個不同的構筑物。根據規劃,地鐵車站將采用明挖法施工,地鐵區間段可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進行施工。地鐵車站及區間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時其地質風險與建筑物深基坑類似。因此,本次工作將深基坑工程建設及采用暗挖法進行地鐵區間段建設時的地質風險作為評估重點。
2.3?評估方法
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綜合分析評估,在指標選擇、指標賦值等方面將采用工程分析及工程類比進行確定。
綜合分析評估風險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3?評估區關鍵性土層及可能出現的巖土工程問題分析
可能對深基坑工程及地鐵隧道建設產生影響的關鍵性土層主要為:
(1)人工填土:一般厚度為1.3~5.2m,可分為雜填土、素填土及沖填土,對工程基坑開挖降水影響大,在維護結構發生滲水時,往往很快反映為地表的變形沉降。此外,對地鐵隧道頂板埋深的選擇亦造成較大的影響。
(2)淤泥質土:一般位于埋深12.5m以上,強度較低,壓縮性較大,對基坑工程側壁穩定性影響大,對地鐵隧道變形影響大。
(3)粉(砂)土:透水性較大,分布于基坑側壁時往往導致基坑側壁滲水,在基坑底板以下時,可導致基坑突涌。對于地鐵隧道盾構開挖,易造成隧道涌水、開挖困難等。
4?深基坑工程地質風險評估
4.1?風險因素分析
根據深基坑建設特點及評估區工程地質條件,類似基坑事故的誘因分析等綜合確定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基坑側壁失穩,基坑流砂及基坑突涌。
4.2?風險評估
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分為三個評估對象,即開挖深度分別為14m、20m基坑工程。
在逐一對風險因素進行評估的基礎上,采用層次分析法開展深基坑工程地質風險綜合評估,將評估區劃分為建設風險小(Ⅰ區)、風險中等(Ⅱ區)、風險大(Ⅲ區)三個區分別予以風險提醒。評估結果表明隨著基坑開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建設風險亦在增大。
5?地鐵隧道工程地質風險評估
5.1?風險因素分析
根據評估區地質條件及地鐵隧道建設特點綜合分析,地鐵隧道盾構施工建設風險因素主要包括隧道頂板沉降變形、隧道開挖面涌水失穩及隧道突涌。
5.2?風險評估
根據文化中心周邊地區現已規劃建設的地鐵隧道埋深及區域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進行評估分析。在風險因素評估基礎上進行綜合評估(圖3),將評估規劃區劃分為建設風險小(Ⅰ區)、風險中等(Ⅱ區)、風險大(Ⅲ區)三個區。
圖3?地鐵隧道綜合風險評估分區圖
6?結語
基于項目建設特點及地質環境條件的復雜性,目前工程地質風險評估的評估方法仍未有統一認識,且評估工作多以定性、半定量為主。因此,進一步加強評估方法乃至評估工作標準的研究工作對于指導重大項目規劃建設具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篇6
1.建筑工程公司投資風險控制環節比較薄弱
投資環節是建筑工程公司開始一個建筑工程開始最為關鍵的一步,因此,公司一般都比較重視。但是,我國的建筑工程公司的投資風險控制環節還是有一定的薄弱環節。首先,我們要說的問題就是合同風險問題。在建筑工程公司在與其他公司簽訂合同時,所簽訂的合同漏洞較大,合同形式不是十分的規范,例如,簽字、蓋章都十分隨意,這就導致投資風險的存在。一旦合作雙方發生歧義或是矛盾時,由于簽訂合同的不規范,這就會導致合同的法律效力失效。從而導致建筑工程公司投資風險大大增加。
2.建筑工程公司的市場風險較大
無論是什么行業都會受到國家的大的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國家政策、經濟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等,建筑行業也不例外。一個建筑項目是否盈利一般都會受到我國社會形式的影響。雖然我國經濟在飛速的發展,但是我國的通貨膨脹情況比較嚴重,這都使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大大增加,對建筑企業實現項目經濟效益價值最大化有不利的影響,從而使得建筑工程公司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3.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
由于一部分建筑工程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建筑工程公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建筑項目的質量,同時又因為建筑工程項目在財務支出與收入的數目較大,所以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的一些細節不是很重視,所以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甚至一些財務人員對企業的賬目并沒有認真的處理以至于建筑工程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大大增加。
二、我國建筑工程公司財務風險控制方法
1.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管理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
建筑工程公司在對日常財務活動要謹慎的對待,首先就要建筑工程公司的相關管理人員樹立財務風險管理意識,這樣在日常工作中處處具有財務風險意識,為公司其他的基礎員工做好示范,從而不斷提高公司內部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例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在對一個大的建筑項目進行分析時,要對項目的主要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公司的財務風險這一塊。同時,我們還有注意的對財務人員的素質的提高。及時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與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公司人員的財務風險意識,從而不斷的減少公司的風險。
2.不斷規范公司的風險評估機制
為了不斷減少建筑工程公司的風險,建筑工程公司應該不斷規范公司的風險評估機制。在建筑工程公司取得招標后,要對招標文件進行正確的理解,同時隨這一工程的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預測這一工程所需要的資金、所需的人員與工期等等,認真制定合同,從而不斷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風險意識,從而不斷減小建筑工程公司的財務風險。
3.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風險
一個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取決于工程的成本的大小,因此,我們要嚴格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從而不斷減小建筑工程公司的成本風險。首先,我們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材料應用進行嚴格的管理。首先,我們要對建筑材料的來源進行嚴格的把關,要有準確的采購信息;其次,我們要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檢測與分析,找到適合本工程的建筑材料;最后,要對建筑材料的使用進行嚴格的把關,避免不恰當的使用。對于成本購買的詳細的信息進行記錄,從而做好建筑工程的成本風險。
4.建立合理的工程預算機制
為了公司更好的對資金進行應用,減小公司的財務風險。相關建筑工程企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程預算機制。在預算中,要積極考慮資金的使用情況,同時要考慮工程進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建筑工程公司的資金利用效率。
三、總結
篇7
關鍵詞:建筑企業 經濟風險 風險管理
建筑項目的施工開展不同于其他的項目,建筑項目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施工過程和不能中斷的資金鏈,因此一個建筑項目施工的開展,必然伴隨著龐大的資金流轉和長期的資金投入以及一個連續的資金鏈。而且,建筑項目的開展還會出現由于各種影響因素而導致的問題狀況,例如劇烈變化的施工環境、原材料的供應狀況以及機械設備的使用狀況,另外,各種建筑事故在建筑項目的開展過程中也是屢禁不止。因此,從上述的種種介紹中可知,建筑企業在進行一個建筑項目的開展中將面臨著巨大的經濟風險,具體的經濟風險有:資金流動性風險、企業信用風險、建筑價格風險以及利率風險等等,而且,這些風險還不是單獨存在的,其中一個風險出現的同時往往會產生鎖鏈式的伴隨風險出現,而其對建筑企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估計。
所以,建筑企業必須對經濟風險有一個預見和防范,而具體的防范措施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要針對建筑企業的經濟風險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管理體系,而且還要建立一套能夠有效運行的經濟風險監控體系,尤其在對企業經濟風險進行風險評估時,要保證風險評估報告內容的準確性和實際性,根據風險的影響將各類風險的前后順序進行有效安排,并針對風險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措施。通過上述措施的進行,爭取將對企業經濟風險的掌控力從預見、監控、管理和評估這幾方面進行有效提高。
1.建筑企業風險識別
建筑企業經濟風險識別,根據以往的經驗并輔助使用工具識別建筑企業面臨的主要經濟風險因素及其來源,包括經濟風險的種類和發生可能性。
流動性風險:因資金緊張,短期內不能履行財務義務無法支付供貨商的材料價款和租賃費用。將會導致材料和設備無法到位,進而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主要通過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加以調節。
信用風險:由于發包方不能做到重合同守信用而導致損失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標前調研不足,選擇的發包方信譽差,履約能力差。
價格風險:由于建筑材料和租賃設備的市場價格的上漲而導致的損失。以及國家對工資、稅種和稅率等進行宏觀調控,所帶來的風險。
利率風險:由于金融市場利率變動,貨幣貶值導致發包方供應的資金、材料、設備,或質量不合格,或供應不及時,都影響到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2.建筑企業經濟風險應對策略有風險規避、風險緩解、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建筑企業經濟風險的評估,通過敏感性分析和預期值,列明潛在風險的清單,識別出最為重大的風險;估計承擔風險的成本和風險的期望值。評估的經濟風險有費用超支風險、資源風險、工期拖延風險、技術風險、質量風險、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風險等。
風險規避:風險規避的手段主要是在建筑企業開展建筑項目之前進行,具體點就是在建筑項目招標之前就進行風險評估,并根據這個風險評估的結果來預算建筑企業獲取的經濟效益和風險壓力。風險規避就是從這個風險產生的源頭來進行有效的處理,當風險過大時,建筑企業可以選擇放棄這個建筑項目,以此避免風險。而這個風險評估的具體參照和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施工承包方的信譽程度、工程資金的到位程度、工程的邊化程度,并仔細研究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和合同的科學性以及建筑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在上述的研究結果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再進行工程項目的選擇,這能夠大大降低建筑企業的經濟風險。
風險緩解:風險緩解就是在了解建筑項目的潛在風險后,做出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對風險進行緩解和降低,風險緩解若是采取恰當、科學的措施就能夠對企業經濟風險起到顯著的緩解作用。而具體的風險緩解措施有以下幾點:首先,對建筑項目的投招標文件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爭取將發包方的各方面要求和目的全面掌握;其次,對建筑項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圖紙以及合同進行反復審核,確認其合理性和科學性,降低合同簽訂后的風險;其次,要加強對建筑市場的機械設備和建材價格波動的掌握,提高建筑施工各方面報價的準確性;最后,要注意分包商的選擇,進行選擇前要對其信譽和口碑進行資料調查,以此將風險進行分攤,大大降低建筑企業所承受的經濟風險壓力。另外,要注意各個合同的簽訂,仔細研究合同中的各項條款,一旦簽訂必須認真履行,避免出現違約的狀況。
風險轉移:推行擔保制度和進行工程保險,將風險向第三方轉移。在工程施工階段推行保證和抵押兩種擔保方式。購買工程保險,當出現保險范圍內的風險而造成經濟損失時, 通過向保險公司索賠,以獲得相應賠償。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險、第三方責任險、人身傷亡險和施工機械設備險等。
風險保留:風險保留就是在明確潛在經濟風險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對經濟風險進行預防。首先,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經濟風險監控和預警系統,并且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應對計劃方案,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資源和資金預備。在建筑企業資金有效運轉、資金鏈安全而連續、建筑企業具備一定的經濟風險抵御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對風險進行風險保留的處理措施。
資產獲利能力指標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償債能力指標有:流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經濟效率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產銷平衡率;發展潛力指標有:總資產凈現率、銷售凈現率、股東權益收益率。加強成本控制,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合同工期、目標責任成本等因素,制訂出科學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提高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監控市場要素的價格變化,密切關注外部因素的變化,注意政策變化趨勢。熟悉和掌握工程有關法律法規。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加強履約管理,加強合同管理,特別是對風險較大的工程項目更要強化合同分析,及時進行工程結(決)算。在建筑工程固定價格合同中考慮一定比例的風險金,根據合同風險范圍和對風險分析的結果,一旦出現風險,發生經濟損失,將由風險基金支付。
3.建筑企業風險監察制度,對識別出的經濟風險進行持續監察
建筑企業經濟風險的監控可以說是保障建筑企業安全、有效運行的關鍵所在。要不斷加強對企業經濟風險、經濟損失、建筑企業未來發展狀況等進行監控,不斷提高風險意識,選擇有效、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從整體上對建筑企業經濟風險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和控制,以此來提高建筑企業對風險的抵御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經濟風險管控的力度對建筑企業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主動對經濟風險進行管控,不能因為風險的隱蔽性和隱患性而對其視而不見,而且要有居安思危的風險意識,從風險管理制度、企業風險意識、企業文化價值觀等入手,將經濟風險扼殺在搖籃中。而且,針對不同的企業經濟的風險可以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可以利用風險轉移、風險監控以及風險最小化等手段對風險進行處理。只有不斷降低風險的出現率和危害率,才能保證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保證建筑企業能有一個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
篇8
摘要:本文分析了火災風險評估概念的內涵,綜述了以某一系統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研究及目的,介紹了國內外較新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關鍵詞: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1974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關于火災風險對于滅火救援力量的影響,美國消防界對此的關注可以說幾經反復,其間美國消防學院、NFPA等都做了許多工作。直至20世紀90年代,國際消防局長協會成立了由150名專業人士組成的國際消防組織資質認定委員會(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經過9年的廣泛工作,制定了“消防應急救援自我評估方法”,和制定標準的社區消防安全系統。另外,NFPA最終還制定了NFPA1710和1720兩個指導消防力量部署的標準,分別幫助職業消防隊和志愿消防隊和改進為社區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據NFPA最近的調查,NFPA1710將在全美30500個消防機構中的3300~3600個得到正式的應用,也推廣到加拿大有些地區[10]。
英國對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標準是依據內政部批準的“風險指標”,把消防隊的轄區劃分為“A”、“B”、“C”、“D”四類區域,名為“風險分級”系統。其目的是對消防隊的轄區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轄區內的各種風險區域,進而確定該風險區域發生火災后應出動的消防車數量和消防響應時間。1995年,英國的審計委員會了一份題為“消防方針”的考察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沒有充分考慮建筑設施的占用情況、社區的人口統計情況和社會經濟因素,也沒有把建筑物內的消防安全設施納入考核范圍。故而由審計委員會報告聯合工作組與內政部的消防研究發展辦公室一起,設立了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套供消防機構劃分區域的風險等級,對包括滅火在內的所有應急救援力量進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設施的規劃并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風險評估方法,再對開發出的方法進行測試。最后Entec公司開發出了計算軟件,并于1999年4月以內政部的名義出臺了“風險評估工具箱”測試版[11]。
三、國內外近期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一)國內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
張一先等采用指數法對蘇州古城區的火災危險性進行分級[15],該方法的指標體系考慮了數量危險性,著火危險性,人員財產損失嚴重度,消防能力這四個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災平均發生率與城市人口密度﹑城區面積﹑建筑面積間的統計關系基礎上,選取建筑面積為主導參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積為單一因子的城市火災危險評價公式[12]。李華軍[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中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由危害度﹑危險度和安全度三個指標組成,用以評價現實的風險,不能用來指導城市消防規劃。
(二)美國的“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方法[13]
美國國家消防局與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評估”及“消防安全標準”的工作的基礎上,更突出強調了“火災科學”的“科學性”,開發出名為“風險、危害和經濟價值評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國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該方案,這是一個計算機軟件系統,包含了多種表格、公式、數據庫、數據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關的信息和數據,以確定和評估轄區內火災及相關風險情況,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決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機構和轄區決策者針對其消防及應急救援部門的需求做出客觀的、可量化的決策,更加充分地體現了把消防力量布署與社區火災風險相結合的原則。
該方法的要點集中于兩個方面:1、各種建筑場所火災隱患評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種數據元素,這些數據能夠通過高度認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觀的、定量的決策指導。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統共包括6類數據元素:建筑設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經濟價值。2、社區人口統計信息。用于收集轄區年度收集的相關數據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災損失總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員數目等數據元素。
該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響應規劃中得到應用。以蘇福爾斯消防局為例,它利用該方法把其社區風險定義為高中低三類區域,進而再考察這些區域的火災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高風險區域包括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區域,主要指人員密集的場所和經濟利益較大的場所;中等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區域,如居住區;低風險區域是風險可能性和后果都較低的區域,如綠地、水域等,然后再把這些在消防救援響應規劃中體現出來。
(三)英國的“風險評估”方法[14]
英國Entec公司研發“消防風險評估工具箱”,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評估方法的現實性,是否在一定的時限內能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經過對環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門所使用的各種風險評估方法的進行廣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對這些方法加以適當轉換,就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消防隊應該接警響應的不同緊急情況進行評估。二是建立了表達社會對生命安全風險可接受程度的指標。
篇9
關鍵詞: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
一、火災風險評估的概念
過去,人們往往依靠經驗和直觀推斷來做出決策。隨著計算機容量不斷擴大和模塊技術的發展,風險評估(riskassessment)和風險管理(riskmanagement)技術作為復雜或重大事項決策的必要輔助手段,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在決策分析、管理科學、運營研究和系統安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認知和應用[1]。
通常認為風險(risk)的定義為:能夠對研究對象產生影響的事件發生的機會,它通過后果和可能性這兩個方面來具體體現。風險概念中包括三個因素: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的認知;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發生的后果[2]。因而,火災風險(firerisk)包含火災危險性(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和火災危害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造成的后果)雙重含義[3]。
現在,在文獻中可以看到的與“火災風險評估”相關的術語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災風險評估都是指:在火災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火災風險進行估算,通過對所選擇的風險抵御措施進行評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數據轉化為準確的結論的過程。火災風險評估與火災模擬、火災風險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間有密切關系,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簡單地如消防安全設施檢查表,復雜的就會涉及到概率分析,在應用方面針對的風險目標的性質和分析人員的經驗有各種變化[4]。
較多的人傾向于從工程角度來定義火災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災風險(firerisk)。火災危害性指:凡是根據已有的資料認為能引起火災或爆炸,或是能為火災的強度增大或蔓延持續提供燃料,即對人員或財產安全造成威脅的任何情況、工藝過程、材料或形勢。火災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針對性,目的是確定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可能發生的可預見性后果。這種設定的條件稱為火災場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間的布局、建材、裝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與相關后果有關的各種具體信息。目前在確定后果方面的趨勢是盡可能地利用各種火災模式,輔以專家判斷。此時,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風險評估的一個構成元素,即風險評估是對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進行權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從系統分析的角度來看,風險具有系統特性和動態特性。風險實際上并非某一單一實體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屬于一個系統的特性。若系統發生變化,很容易就會使事先對風險所做的估算隨之發生變化。火災風險評估模式包括:系統認定,即明確所要評估的具體系統并定義出風險抵御措施的過程;風險估算,即設定關于火災的發生幾率和嚴重后果及其伴隨的不確定性的衡量標準或尺度,計算和量化系統中的指標的過程;風險評估,對該標準或尺度進行分析和估算,確定某一特定風險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風險發生變化的權重[5]。
二、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的意義及發展概況
在消防方面,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建筑設計性能化的發展,對建筑工程的安全評估日益受到重視,比如美國消防協會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規”是一部關注火災中的人員安全的消防法規,與之同源的“NFPA101A確保生命安全的選擇性方法指南”,分別針對醫護場所、監禁場所、辦公場所等,給出了一系列安全評估方法,多應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評估方面[6]。
目前,我國在火災風險評價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業,或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小系統。例如,由武警學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方法及軟件開發研究”,以“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等消防規范和德爾菲專家調查法為基礎,設計了石化企業消防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采用線性加權模型得出煉油廠的消防安全評價結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為對象的火災風險評價也比較多,如中國礦業大學周心權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災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建立了建筑火災風險評估因素集,并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我國的高層民用建筑進行了消防安全評價[8]。
與上述的安全評估不同,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火災風險級別,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導城市消防系統改造,指導城市消防規劃。對已建成的城市區域的火災風險評估必須考慮許多因素,即城市火災危險性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區域內所存在的對生命安全造成危險的情況、火災頻率、氣候條件、人口統計等因素,進而評價社區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風險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評估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情況是要關注社區從財政及其他方面為消防規劃中所要求的總體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綜合功能增強,在居住區商貿中心、醫院、學校、和護理場所增多,評估方法還會相應的改變。現有的城市區域火災風險評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兩個目的:
(一)用于保險目的
在火災保險方面的應用的典型事例為美國保險管理處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災分級法,在美國已經被視為指導社區政府部門對其火災抵御能力和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和自我評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區消防狀況分為10個等級,10級最差,1級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統一的指標來對每個社區的客觀存在的滅火能力進行評估,確定該社區的公共消防級別,這套指標來自于由美國消防協會和美國自來水公司協會所制定的各種國家規范。ISO對城市消防的分級方法主要體現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級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結構、用途、防火間距與公共消防情況(用公共消防分級數目表達)相關聯,再以統計數據加以調節后,來確定相應的火險費用。ISO級別僅被保險公司用作確定火險費用的一個成分。ISO分級系統雖然無法反映出消防組織的其他應急救援能力,但實際上也常用于各個區域的公共滅火力量的確定。
市政消防分級表從年開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區域的7個指標情況:供水、消防隊、火災報警、建筑法規、電氣法規、消防法規、氣候條件。隨著技術進步,該表也不斷改進。年版抽取了CFRS中對公共消防分級的方法,給出了修訂后的滅火力量等級表,指標只包括前3項。被刪除的指標或者確少區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圍內進行評估時太過于主觀,而且74表格中包含許多評估標準是具體的規定,如果某一社區的情況沒有滿足這些規定,則歸屬為差額分,規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彈性范圍,無法正確評估情況和技術的變化。故而ISO分級表被視為越來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當今的消防組織和地方政府要擔負日益加重的安全責任,面對來自公眾的對抵御各種風險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調整消防機構人員、設備及其他預算方面的壓力,迫切需要確認某一給定轄區內的具體風險和危險的等級。
具體地說,城市區域風險評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眾和消防員的生命、財產的預期風險水平與消防安全設施以及火災和其他應急救援力量的種類和部署達到最佳平衡。
篇10
風險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國,在美國還未發生經濟危機時,建筑行業呈現出一片繁榮的趨勢,許多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在這種繁榮的表象下只是不斷地拓展建筑施工業務,增加業務量,以期更好的獲得財富。在這種情況下,建筑行業的管理者意識不到風險的存在,只是依靠于進行投保來實現對自己產業以及施工工程的保護。然而,在發生經濟危機后,建筑行業大范圍的衰敗和企業破產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他們整個建筑行業所面臨的風險以及不可估計的損失,風險管理這一詞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產生。風險管理的實質是將有風險的部分或者是工作環節通過風險評估、風險預測等方式將風險的損失降到最低值,風險管理并不是說零風險,實行風險管理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風險管理這一環節,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將企業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實現建筑施工行業的蓬勃發展呢?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與整個企業進行共同的努力,來實現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二、現今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風險管理意識不明確。
由于風險管理的概念還比較新穎,這就造成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沒有把風險管理這一環節當成重點來抓,這就導致了在后期的過程中整個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對風險管理環節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規劃。我們所說的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全面,這并不代表他們完全沒有風險管理的意識。然而,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者在進行企業管理時過度的關注整個企業所接收的建筑工程量和取得的價格成果,即使有關于風險的管理環節,也僅僅只是停留在工程的進度、安全等膚淺環節,沒有從實質上去建立風險管理的體系,因此,當風險一旦發生,很多企業都沒有辦法去緩解,從而造成很多企業面臨破產。
2.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現在,各行各業都應用信息技術來間接地管理行業的內部環節,建筑施工企業由于長期缺乏風險管理意識,導致他們沒有有效地利用網絡信息方便、快捷和完善的特點來建設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例如:當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招標時,就需要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的各種信息及投標的項目細節,但是,有些企業由于沒有完善的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使之對競爭對手的了解不全面,導致中標率低,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效益,也會導致企業出現突然的風險時沒有辦法解決,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3.沒有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
建立有效的規章制度有利于實現企業的整體管制和有效運行,由于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相對陌生,在企業的整體管理和各個環節都沒有設立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和看管措施,這就造成整個建筑施工企業無法對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和應對,從而給企業帶來重大的損失。
4.缺少風險評估的環節。
進行風險評估能夠估算出工程項目的潛在風險,從而更好的進行解決,但是現如今,大多數的建筑施工企業的戰略目標與實現風險管理的原則相脫離,過于注重取得業務成績,沒有具體的風險評估的程序和制度,缺乏相應的戰略規劃。有些建筑施工企業也缺乏對自身的認識和準確的定位,又缺乏有效的資源,無法對其他的對手進行準確的估計,這就造成在各個環節及工程的競拍時,都遠遠落后于其他同行。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的管理中,對施工的工程項目缺乏了解,導致在施工的過程中,設計不規范,大投入的設計卻換來低成本的回報。
三、提高建筑施工企業風險管理的優化對策
1.強化風險管理意識,樹立風險意識觀念。
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管理的前提,就是強化風險管理意識,樹立風險管理意識觀念。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以往的工程效果,對其進行總結和判斷,對施工的工程項目做好風險準備。另外,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流程上,各個部門要做好每個環節的有效連接,各部門都強化自身的風險因素,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及時的預估和優化處理,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更好的解決,從而將風險管理的概念滲透到企業的各個環節。
2.進行專業的人員培訓和機構。
建筑施工企業缺乏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因此,在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模式上可以進行規劃創新,設立專業的風險管理評估部門,配備專業的經理及工作人員,適時的對于工程項目和施工進行風險預測和規劃,并建立科學的決策制度,促使建筑施工的工程能夠在風險最低的情況下運行。風險管理部門的管理者可以直接和企業的各個部門進行直接溝通,在發生問題時,直接由風險管理部門的主管進行直接監管,使風險管理運行到企業的各個環節。
3.強化內部監督。
建筑施工企業要加強內部的監督,進行日常監督和抽查監督等兩種方法。日常監督就是每天企業管理者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抽查和核對,通過對現場的實地調查減少風險。抽查監督就是不定期的進行抽查。
4.實行全面的風險管理。
為減少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管理過程以及項目工程中的不確定和潛在的風險性,就需要各個部門的管理者共同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在各階段和各個工程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形成連續的管理過程,實現公司全員參與、各個工作崗位全力配合的景象。
四、結語
- 上一篇:績效考核問卷調查分析
- 下一篇:全球金融經濟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