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監督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8 21:22: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計監督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的改革仍然處在不斷推進的階段,由于這是一項新的工作,對其進行審計監督管理仍難以完全到位,存在以下幾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在監督管理中的關系較難理順
建立政府采購制度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很廣,客觀上需要相關部門協同配合,發揮政府采購各有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履行監督職能,逐步建立起一種規范的監督檢查機制,為各項規定的貫徹實施提供保障。《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九條、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分別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審計機關、監察機關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政府采購負有行政監督職責的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做了相關的規定,但這些規定比較原則,在一些方面還缺乏相應規定,如對于各項監督在政府采購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概念規定的比較模糊或籠統,對政府采購活動負有監督職責的部門對政府采購的監督重點、方式和方法不夠明確,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政府采購的監督管理體系雖已初步構建,但明確,部門之間未能很好協調,表現為,各監督部門職能相互交叉重疊,且未能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可能造成重復多頭監督和監督存在空白地帶的結果。當政府采購工作有成績時,各方都報自己監督得力的功績;但當因監督不力,出現問題時,卻互相推諉責任。比如,對納入政府采購范圍并實行招標方式采購的工程項目采購活動的監督,根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不同行業和產業項目的招投標活動的監督,分別由其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項目和市政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活動的監督,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即對政府采購工程招標投標活動的監督,按照上述規定原則,由政府有關部門分別負責。但根據《政府采購法》的規定,這些專業性監督活動并不排斥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綜合性監督,因此多頭監督、重復監督難以避免,也易造成部門間的執法糾紛,這是我國政府采購市場中多頭爭奪執法管理權現象的一個縮影。因此,審計部門如何處理好與其他部門在監督管理中的關系已成為政府采購審計的一大難點。
(二)實施政府采購績效審計面臨較多難點
隨著政府采購支出的迅速增加以及采購范圍的日漸擴大和工作的日趨復雜,公眾(特別是納稅人)想要知道的不單是政府采購開支是否合理、合法,而且還想知道采購資金是否經濟有效地使用,采購行為是否有效果。傳統的財務審計是不能滿足當前需要的,這就需要用績效審計的方法來監督政府采購活動是否建立了公開和公正的競爭機制,是否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資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實現了政府采購的政策導向和調控能力,并對政府采購活動進行客觀評價。實施績效審計,將使我國的政府采購審計工作有一個更高的起點和目標,促進政府采購制度的發展。
政府采購績效審計以采購項目為審計單位,審計的目標就是評價被審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由于我國政府采購績效審計尚處于試點階段,在實施中存在以下難點:
1、由于我國目前尚無績效審計準則或指南,因此我國的政府采購績效審計只能在遵守《審計法》、《政府采購法》的同時,借鑒國外的一些相關準則在摸索中開展。
篇2
1.1增強審計人員的素質
要提高會計審計人員的素質,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1)完善招聘制度。要做好審計工作,首先要在社會上選拔一些擁有審計的基本專業知識的人員,對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都要進行考察。在審計人員上崗之后也要進行專業的審計操作訓練,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培養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將會計人員的思想品行考慮在內,注重審計人員的誠信品質。這樣在源頭上就保證了審計工作的良好環境。(2)定期對會計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夠增強自身的專業技能,對實際操作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進行提高,使得會計人員能夠掌握最新的會計審計操作手段,從而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培養審計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達到自己的本職工作的認可,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在接下來的工作過程中就能夠減少工作的錯誤。(3)對審計人員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一些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盡管專業技能很強,但是法律知識很薄弱,因此在工作的過程中有時候已經進行了一些違法的操作但是還不自知,對企業和個人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夠保證會計審計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守住法律底線,不做出傷害人民工作財產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采取的一些方式可以是舉辦法律知識宣傳講座,對工作人員分發一些學習手冊,或者一些表演的方式來促進法律知識深入到會計審計人員的內部,凈化會計審計的環境,保證企業的良性發展。
1.2完善整個會計審計的制度
要保證會計審計工作人員的生活質量,要制定出合理規范的獎勵懲罰、福利機制,使得員工生活在一直公平、公正的生活環境中,這樣才能讓員工在工作的時候沒有后顧之憂,在工作的時候就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的過程中,不至于做出一些知法犯法的事情,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2提高會計監督質量的策略
會計監督工作主要就是為了保證整個會計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如果企業的會計工作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整個企業的運作出現混亂,因此就必須加強對會計審計行為進行監督。要保證個會計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就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內部監督,另一方面就是外部監督。
2.1內部監督
所謂的內部監督,就是指公司內部制定出一些規章制度,對于資金的流動和運作情況進行審核,實現企業對資金的自我監督。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從兩方面來進行:(1)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審核。對于會計的工作情況、上班狀態以及工作能力通過合適的規章制度進行監督;對于會計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要及時指出來,并采用相應的處罰措施;對于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要進行定期的審核,對于不符合要求的會計禁止進入企業里面工作;定期地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促進會計從業人員積極主動地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監督,從而保證會計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2)通過目標管理來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督。目標管理就是企業對會計工作制定出一系列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長期目標也可以是短期目標,但是不論是哪種目標,目標一旦確定的話,那么會計工作就是呈現出數字化,然后將這個目標分解到每一個人的身上,每個人都有一個量化的目標,這樣在進行會計工作的時候,要對每個會計人員進行審核監督,這樣就能夠使得每個環節的監督工作都能夠順利進行,一旦發現會計工作有什么出錯的地方也能夠及時發現糾正。只要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一旦形成,就能夠讓會計人員對這個企業產生認同感,在工作的時候就能夠盡職盡責地工作,使得員工們都能夠為了整個企業的整體目標進行奮斗,從而使得整個公司的運行效率都能夠提高。但是內部監督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領導者的領導能力和決策的,領導者要通過制定出一些合理的規章制度,使得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夠有根有據,領導者也可以通過制定出企業文化,使得每個員工能夠有著同一個相同的價值觀,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使得會計監督工作能夠得到認可,保證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
2.2外部監督
若是僅僅依靠企業內部自行監督的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靠外部監督來保證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外部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國家監督。所謂的國家監督,就是國家要對企業中會計工作中出現的違法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打擊,追究相關會計人員的民事責任,對于情節比較嚴重的,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國家要重視對會計監督工作的進行,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能夠以良性勢態進行下去(。2)社會監督。目前對企業進行社會監督的主要是通過會計事務所來進行的,通過會計事務所對企業中的財務報表的真實性進行評估,能夠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監督。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證會計事務所工作的公平公正,對律師事務所也要制定相關的法律來進行行為約束,從而保證會計事務所的監督結果客觀公正。此外,還有鼓勵社會上的廣大人員積極主動對企業的會計行為進行監督,對不合法的會計行為進行舉報,防止更大的損失出現,從而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3總結
篇3
[關鍵詞]內部審計;制度性缺陷;制度重建
一、我國內部審計的建立是一種強制性制度變遷
我國內部審計是1984年在政府的推動下首先在一些具有骨干作用的大型國營企業中建立起來的。1985年8月國務院《關于審計工作的暫行規定》要求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同年12月,審計署出臺了《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規定》,明確了內部審計的任務、職權、工作程序,將內部審計職能定位為監督主導型。1995年7月審計署了《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再次明確了應當設立內部審計機構的單位及內部審計的職權、審計領域等。
而西方企業內部審計則是由于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自發產生的。與西方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相比較,我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具有以下明顯的特點:首先,我國內部審計建立的初衷是把內部審計作為加強國家對企業審計監督的補充手段,旨在提高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和經濟利益,而不是出于企業內部管理進一步完善的需要;其次,政府對內部審計的安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行了強有力的干預;最后,國有企業本身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獨立主體,對內部審計的安排只是被動地接受。因此,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我國內部審計的建立是屬于強制性制度變遷。
二、我國內部審計的制度缺陷
1、先天性不足——相關的配套制度改革滯后。
制度經濟學家認為社會中各種制度安排是彼此關聯的,同時制度本身又是具有多向聯系的復雜系統,在制度系統內部存在著相互制約機制和內部均衡機制。從內部審計制度來看,不同經濟制度與市場體制,在內部審計制度的形成上表現出較大差異性。在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由于市場制度相對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已建立,其內部審計按自我強化的軌跡發展,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資本市場相對落后,現代企業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來,這種初始條件決定了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條件不足。
首先,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建立起來。企業是證券市場的主體,也是內部審計運行的微觀主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消除或控制內部審計弊端的首要條件。但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尚未真正建立起來。
其次,資本市場不完善。國有企業融資來源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所占的比例很小,而在股票融資中又以國有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為主體,個人股所占的份額較小。資本結構的不合理不能對企業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約束。另外,由于經理人市場不發達、企業并購不經常發生等原因,因此對企業而言外部壓力不大。
可見,我國內部審計制度是在市場機制缺損的條件下產生的,無論從企業本身來看,還是從外部市場來看,企業都沒有動力和壓力去改善經營管理,自然也就對改善經營管理的手段——內部審計不感興趣。
2、后天發展不足——內部審計的發展呈剛性。
回顧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歷程,其明顯的特征表現在制度安排呈現出剛性)即制度安排僵化或變化不大。最初引進內部審計是照搬西方企業的做法,但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的內部審計并沒有獲得很大的發展,這可以從85年和95年頒布的兩個規定以及與西方企業內部審計的比較中可見一斑。
首先,兩個規定都將建立內部審計的企業定位于國有大中型企業或是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對其他上市公司只字未提。
其次,審計領域過窄,以財務審計為主,在經營審計上涉及的內容相當少。在西方國家的企業里,經營審計已成為內部審計的重點。1971年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在修訂《職責說明書》時指出內部審計作為對管理當局的一種服務,是組織內部審計經營活動的獨立評價行為。
再次,審計職能仍定位于監督主導型,不利于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部門之間的溝通,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而西方國家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把評價職能放在首位。
最后,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地位不高。從機構設置來看,有的隸屬于財會部門,有的由總經理領導,有的由監事會或董事會領導,有的純粹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而西方國家企業則要求內部審計設置在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下。
篇4
1、非審計服務。
非審計服務是相對于審計服務而言的,是會計師事務所向客戶提供除審計服務以外的多種服務的總稱。非審計服務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類:會計、薄記服務,稅務服務等內容。筆者認為非審計服務對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產生負面影響。首先,提供審計服務是CPA的主要業務,但是近年該服務的邊際利潤卻不斷下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會計師事務所非審計服務邊際利潤的卻不斷提高,致使會計師事務所更樂于接受和提供非審計服務。
當非審計服務所取得的收入超過一定界限后,人們就會認為注冊會計師更注重非審計服務,外界的利益相關者會擔心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得提供非審計服務的機會,忽略甚至是縱容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在會計報表中的錯誤與舞弊,審計的獨立性受到了損害。其次,隨著越來越大比例非審計服務的提供,越來越多審計訴訟案的曝光,使公眾對注冊會計師產生了信任危機,注冊會計師行業已形成的職業準則和法律責任體系受到公眾的質疑。第三,由于非審計服務的多樣性,很難在該領域內建立職業準則和責任體系,從而使注冊會計師獨立、客觀、公正的聲譽受到損害,而良好的聲譽恰恰是注冊會計師能夠更好發展有利保證。
2、內部人控制制度。
內部人控制制度會對我國民間審計產生負面影響。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從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公司股權高度集中“一股獨大”,控制股權的主體是國家或法人,有效持有主體缺位且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監控機制有名無實。這種情況導致我國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現象十分嚴重,來自于發起人或控股股東的經營管理者往往集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于一身,在這種模式下,傳統的上市公司審計中存在的股東、經營管理者、CPA三者之間的委托關系實質上已簡化為經營管理者與CPA二者之間的關系,經營管理者由被審計人變成了審計委托人,并決定著審計者的聘用、審計費用的多少等事項,從根本上破壞了傳統委托理論下委托人與CPA之間的平衡關系,而注冊會計師又明顯處于被動地位,甚至遷就管理當局,從而破壞了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3、監管機制和法律法規。
監管機制和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會對我國民間審計獨立性產生負面影響。首先,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是財政部下屬的行政部門,由于其行政事務繁多且專職人員不足,很難對眾多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和控制。其次,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但是,從目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會計師事務所的構成及總體的執業環境來看,僅僅通過行業自律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二、增強CPA審計獨立性的對策建議
1、鼓勵會計師事務所發展非審計服務并對其充分披露。
非審計服務有利于會計師事務所拓展業務和擴大規模,論文格式增強經濟獨立性,提高財務安全保障系數,從而加強注冊會計師獨立判斷能力,以獨立、客觀、公正的心態發表審計意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拓展非審計服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審計獨立性,因此要求我們在加大CPA非審計服務力度的同時也要對其實施監控,最好的做法就是對非審計服務進行充分的披露。
當會計師事務所對同一家企業即提供審計服務又非審計服務時,被審計企業應該在其財務報告中披露該事務所提供非審計服務的類型、程度及支付的相關費用,同時會計師事務所也應公開披露因提供非審計服務而增加的收入及審計師輪換的情況,只有這樣,投資者才能判斷CPA提供的非審計服務是否恰當,是否保持了應有的職業道德和獨立性,才能確保注冊會計師沒有提供會引起社會公眾懷疑其獨立性的非審計服務項目。
2、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鑒于上市公司多存在“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要求公司中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必須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嚴格執行《公司法》中所規定的由審計委員會提議或者決定聘用、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的職權。
同時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或者解聘由獨立董事來決定,如果發現事務所出具的財務報告存在弄虛作假應立即向中國證監會報告。這樣,既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遏制上市公司通過獨立聘用或者解聘會計師事務所來達到造假的目的,又有效地改善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環境。
3、建立健全民事賠償法律制度。
CPA頻頻違背審計獨立性原則參與上市公司會計造假事件,盡管原因有很多,但最終的驅動原因還是利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加大法律懲罰力度,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民事賠償法律制度。雖然現行我國有《證券法》、《公司法》、《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規范,但其內容均是側重行政和刑事處罰,而對如何處理虛假會計信息中的民事賠償問題幾乎沒有涉及,事實說明,只有民事賠償才具有救濟受害人和維系投資大眾對證券市場的信心功能。
篇5
1、淺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
2、審計失敗的成因及規避
3、試論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與執行
4、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的思考
5、財務欺詐的成因及防范
6、淺議內部控制制度審計
7、會計報表作弊的方式及審計策略
8、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9、如何進行貨幣資金審計
10、論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11、識查假賬的主要方法
12、貨幣資金審計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3、論企業內部審計監督
14、淺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會計監督
15、試論會計的監督職能
篇6
論文關鍵詞:關于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幾點思考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2008年“推進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現代內部審計是部門、單位企事業組織的“免疫系統”,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必須以“強管理、防風險、促發展”為己任財務論文,積極探索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管理的重要職責。這給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定下了基調。高校審計部門作為現代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的重要職責。目前,各高校審計部門所從事的業務工作大都是“事后審計”、“秋后算賬”,沒有體現出審計監督所應有的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高校內審工作需要切實轉變傳統的審計觀念,改變以往“要我審”的模式,將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樹立“防范勝于糾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內審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設性意見,為決策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財務論文,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監督和服務。
一、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內涵體系
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更加注重預防”要求在審計工作的具體運用,是把事后審計變為事前、事中審計,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內涵,本文認為可以結合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從系統論角度豐富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內涵。
一個系統是由各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個體集合形成的整體。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一項具有復雜性、前瞻性的系統工程。其一、從系統所處的環境出發,一個動態的系統必定與它所處的系統環境有著結構性的聯系。劉家義審計長2008年3月提出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觀點之后,全面審計系統積極響應,許多審計創新理念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種審計轉型大趨勢環境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踐行審計“免疫系統”理念,推動審計工作轉型必要途徑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其二、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審計人員必須從審計項目的各個側面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進行系統化動態化研究分析財務論文,包括:審計的戰略目標、影響審計項目的內外部關系、被審計部門內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從控制論角度強化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監督。
控制論是信息交換過程中原因與結果不斷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標的過程控制,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必須包括三個要素:導向器、檢測器以及矯正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相當于導向器和檢測器,側重于事前、事中控制,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預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內部審計過程中,當控制主體(審計人員)將獲取的控制信息(審計證據)傳達給被控制對象(被審計項目或被審計部門)時,其實也就是起到了一個行為修正的作用,即相當于控制系統中的矯正器,同時也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抵御功能。
(三)從信息論角度暢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渠道。
為了全面清晰認識高校教育系統經濟收支、專項資金管理、教育資產安全完整等情況,必須加大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在改進審計手段和提升審計效能的基礎上,暢通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財務論文,充分運用0A審計辦公系統和AO審計現場實施系統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聯動審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強的信息傳輸、信息獲取、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儲存的動態高校內審路徑。
二、當前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的主要制約因素
審計“關口前移”是審計方式創新的結果和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延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從工作實踐上看,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會評價。但是,近年來,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建項目、維修改造項目明顯增多,物資設備采購規模不斷擴大等等,現有的審計理念、審計獨立性、審計方法、審計手段以及審計范圍已經無法完全適應高校快速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關口前移”的認識不足
高校內審人員樹立“關口前移”審計意識淡薄,僅僅著眼于問題的解決辦法財務論文,沒有立足于促進機制建設,通過與其他部門協作共同管理學校。并且高校內審工作側重于行政監督,“事后糾弊”或“事后問責”,沒有真正擔負起為高校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的職責。目前,高校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權力過分集中,客觀上阻礙了高校內審工作“關口前移”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是:審計立項主觀性較強,審計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不力,業務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隨意性,缺乏各個環節規范的文本等等。
(二)內部審計范圍比較狹窄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發展較慢財務論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大都停留在財務收支審計、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內部控制審計、管理審計、專項資金審計、效益審計基本上沒有開展,影響了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三)內部審計工作手段落后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經濟活動記錄已面向電子化、數字化和無紙化的方向發展,會計技術為了跟隨市場經濟的知識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然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開發時代,我國的審計電算化卻相對滯后,許多審計人員還停留在紙質賬本審計階段,對計算機審計技術掌握不夠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我國高校內部審計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尤為突出。
(四)內部審計人員質量不足
隨著高校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快速建設和不斷引進財務論文,許多高校已經實現了校園網絡一體化和,那么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進科學管理技術方法和高素質信息化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從傳統的審計手段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知識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做法
高校實行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就是要實現四個轉變: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實現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監督到注重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轉變;在審計內容上,實現由單純財務領域的差錯防弊到注重改善經營管理的轉變;在審計方式上,由單純基建(修繕)工程結算審計到全過程跟蹤審計、由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到任前或任中審計的轉變;在審計手段上,實現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審計、網絡實時審計的轉變。
(一)加快審計理念轉變速度
在審計中,既注意對結果的審計,更注重對過程的審計財務論文,實現由注重治標向重在治本的轉變、由查錯糾弊向風險型審計轉變;以加強控制、防范風險為目標,重點關注內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審計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促進高校內部管理中的建設性作用。
(二)拓寬內部審計覆蓋領域
除了開展基建(修繕)工程審計、財務收支和預決算審計,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外,每年可以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效益審計。同時,要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將高校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審計范圍,特別要注意從未審計或長期未審計的單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實施審計方式創新工作
由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并重轉變財務論文,建立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實現對審計項目的動態管理和監督,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防范和控制風險中的積極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比如,基建(修繕)工程領域推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實現工程項目全程審計與建設工程同步,對工程建設的立項、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服務和監督;針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審計為主,兼顧離任審計”的審計模式,堅持有離必有審,先審后離,先審后任財務論文,把審計評價作為任免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加強審計手段創新能力
在審計手段上,廣泛運用現代審計技術,多形式、全方位地發揮監督和服務作用。第一,實現由傳統手工操作向信息化、科學化的審計手段轉變,構建起集聯網審計、實時審計、在線審計為一體的現代化審計平臺,實現對重點項目資金實時的、動態的監控,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第二,探索建立“兩書、兩報告”制度(“兩書”即《管理建議書》和《審計建議書》,“兩報告”即《審計專項調查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年度或半年度)》),充分發揮其在促進管理、服務領導決策方面的作用。第三,充分發揮審計專項調查作用財務論文,針對熱點、重點問題積極開展審計調查,如開展教育收費專項審計調查、“小金庫”清理、工程領域專項治理等工作,摸清家底,化解矛盾。
篇7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逐步加快,黨和人民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審計執法水平和審計項目質量,努力打造審計項目管理科學化,提升審計為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服務的新境界。
0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逐步加快,黨和人民對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會各界對審計監督的期望值也越來越大,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審計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靈魂和指南,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不斷提高審計執法水平和審計項目質量,努力打造審計項目管理科學化,提升審計為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服務的新境界。
1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科學審計理念,就是把科學發展觀作為審計工作的靈魂和指南,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根本目標,把提高依法審計能力、實現審計工作科學發展作為有效履行職責的重要途徑。
1.1準確理解和把握審計監督與服務的關系。審計監督是手段,審計服務才是目的。要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就要把推進依法審計、維護民生,推進改革和促進發展作為審計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審計服務要著眼于促進改善民生和社會和諧,審計監督要注重關系民生和社會和諧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熱點問題。
1.2樹立大局意識,強化效益審計意識。科學審計理念本身要求審計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審計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層次上研究和分析問題,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推動宏觀調控政策的落實。
1.3完善體制機制,推動審計制度建設。發現和查處被審計單位違規違紀的問題,要從數字和問題背后的根源進行分析,深入揭示體制和機制層面的問題,提出審計建議,促進制度完善。既要堅決查處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重大問題,又要著眼社會長遠發展。
2抓審計項目管理,做好審前準備工作
古人云不打無準備之仗。做好審前準備工作對完成每項審計任務至關重要。只有編制內容詳盡,具有可操作性的審計實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導審計實踐。在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注重以下幾個環節:
2.1明確審計目標,細化審計內容。審計目標決定審計內容,審計內容為實現審計目標服務。細化審計內容就是要根據審計目標的要求,有選擇的確定需要查明的具體經濟事項。細化審計內容應該有確定的審計范圍和重點,應該與審計目標密切相關。
2.2找準審計切入點,突出審計重點。選擇審計項目時要選擇重點投資項目、關系民生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審計重點,是選擇對實現審計目標有重大影響的審計事項。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要認真分析審前調查取得的資料,結合以往的審計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和線索,確定審計重點。
2.3科學全面系統,明確審計步驟和方法。確定審計步驟和方法的原則是能夠指導審計人員實施審計,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夠減少隨意性,避免審計資源浪費。為確保審計工作質量,審計人員應根據審計實施情況,適時調整審計實施方案,進一步確定適用的審計步驟和方法。
2.4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審計責任。編制審計實施方案時,應當明確審計組長、主審及審計人員各自承擔的責任,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追究制度。同時,上級主管部門應定期檢查審計項目檔案,對查出的問題予以通報,進一步強化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
3抓審計方法創新,推進公共財政審計一體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審計的需求增加,人們對審計的要求提高,廣大審計工作者不得不認真總結經驗、尋求科學的方法,努力提高審計質量以滿足社會的需要。
3.1實行專項審計,做到“兩個結合”。一是專項審計與財政預算執行相結合;二是專項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要將部門審計、預算執行審計和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有相地結合起來,統籌安排,上下聯動,開展行業“一條龍”審計,既避免了多次進點,又節省了審計成本和時間。
3.2注重審計過程,做到“四個落實”。嚴格按照審計準則和規范開展工作,實行三級復核,認真把好審計程序關、法規應用關、資料取證關、報告質量關,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規不當以及審計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堅決糾正,不留后患。在具體實施中做到’‘四個落實”,即領導責任落實、宣傳工作落實、督辦措施落實、審計結論落實。
3.3創新審計方式,實現“四個轉變”。審計方式從真實合法型審計向績效型審計轉變;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轉變;分散型向行業型轉變;單純的查賬型向查賬與調查相結合的轉變。
3.4探索審計手段,堅持“四個結合”。一是對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采取同級審計與上級審計相結合的方法;二是賬面審計與清點固定資產相結合;三是抽查業務檔案與清理收費票據、銀行賬戶、庫存現金相結合;四是傳統審計方式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結合。
3.5推動審計成果轉化,提升效益審計。審計人員要做到勤動腦、勤動手、勤動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審計資源,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注意發現帶有普遍性、傾向性及深層次的問題,向政府各部門提出有價值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形成高質量、高水準的審計“精品”。
4抓審計監督內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層面上的問題
從審計實踐看,當前開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在監督內容上應更廣泛、更深入、更注重從現象看本質,這就要求在監督內容上做到“五個必審”:
4.,對單位的“家底”情況必審。抓住財務活動的源頭,摸清單位資產負債和“家底”。從而揭示行政事業單位財經管理制度落實不夠嚴格,財產物資管理混亂的本質問題。
4.2對重點資金和專項資金的往來情況必審。我們需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與分配、專項資金的撥付與機關經費的聯系、上下級單位的資金往來等情況加強審計,以發現大案要案的線索。
4.3對罰款和收費情況必審。收支兩條線的規定在許多單位沒有落實到位,究其原因,除財政撥款不足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罰款和收費與這些單位、部門,甚至個人的利益掛鉤。
4.4對房子、車子和發放“票子”的情況必審。行政事業單位建房子、購車子和發放“票子”的情況在單位和社會上都是敏感問題,其中容易滋生腐敗。
4.5對核銷的財政票據、稅務發票是否真實必審。有些單位鉆發票審核不嚴的空子侵吞國家財產。通過審計監督揭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薄弱,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
5抓審計成果提升,提高審計監督的輻射力
審計工作要為經濟建設服務,要為政府宏觀決策服務,就必須堅持從微觀入手,把問題查深查透,從宏觀著眼,把審計發現的問題放在國家經濟的大環境中去把握。抓住典型、解剖麻雀,進一步加大分析力度,提升審計成果質量。要做到這些,就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5.,深入分析研究,挖掘深層次原因。對審計成果進行深層次挖掘,是擺在每一個審計人員面前的重大課題。審計工作中充滿著分析判斷,審計人員要切實增強研究和分析問題的意識,擺脫過去習慣于審計找數據、報告堆數據的簡單工作方式。分析問題,要開闊眼界,運用辨證思維和邏輯思維的方法,用發展的、系統的、聯系的觀點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
篇8
論文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深入地應用在會計工作中,會計工作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不僅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發生了改變,會計環境也被極大地改變了,使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技術面臨巨大的挑戰,審計人員不僅面臨“進不了門,打不開賬”的尷尬局面,審計理論和方法也急待改進以適應信息化的進程。
1 現代審計與傳統審計的共同點
計算機審計的目標與傳統手工審計的目標是一致的,無論是計算機審計還是傳統審計,國家審計的審計過程都必須經過審計準備、審計實施與審計報告三個階段,通過執行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分析程序等基本審計程序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將審計思路和審計過程予以記錄形成審計工作底稿,作為發表審計意見的依據。
2 現代審計與傳統審計的差異
2.1 站在新角度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信息網絡廣泛普及,信息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顯著特征,各行各業普遍運用計算機和網絡等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審計人員不得不面對海量的會計電子數據。在手工審計方式下,審計人員總是先分析審計對象的各個部分,再歸納、綜合為整體,其思維方式是:部分一整體,這適合于數據量不大的審計對象,卻很難全面把握海量數據。而計算機審計打破了手工審計思維方式,強調以系統論核心,從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即從審計對象的整體出發,先進行系統分析,把握總體,再建立審計模型,分析數據,最后作出總體評價,其思維方式是:整體一部分一整體,計算機審計能夠從宏觀上和系統上把握審計對象,以擴大審計監督范圍,提高審計監督能力。
2.2 面臨新環境 計算機審計下的審計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審計人員必須利用計算機實施審計,要求審計人員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特別是相關的審計軟件;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中的廣泛、深入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原有的會計數據處理流程,還極大地改變了會計環境。信息化建設使得所有會計數據不再是紙介質的憑證、賬簿及報表,而是以“比特”方式保存在磁性介質上,數據表現形式虛擬化,即審計環境數字化,審計人員所面對的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賬本,而是無形的電子數據和處理這些電子數據的會計核算管理系統,而這些會計電算化軟件版本各異,使得審計環境比傳統手工模式下顯得更為復雜。
2.3 線索更復雜 計算機審計環境下,傳統的審計線索因會計電算化系統而中斷甚至消失。在手工會計系統中,從原始憑證到記賬憑證,從過賬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記錄,都有經手人簽字,其紙質業務軌跡,是重要的審計線索與審計證據的來源,審計線索十分清楚。但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傳統的賬簿、相關的文字記錄被磁盤和磁帶取代,加上從原始數據進入計算機,到財務報表的輸出,會計處理集中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完成,傳統的審計線索在這里消失。而審計線索的改變,導致在電算化系統中可人為篡改數據而不留痕跡,如電算化系統數據來源、公式定義、編制結果、打印格式均采用機內文件的形式,若有人篡改公式、編制失真的財務報表,然后再將篡改的公式等予以復原,則很難判定報表數據的正確與真實性。從而使得傳統審計的追蹤審查已不適用,審計入手點更多的是靠判斷和經驗。
2.4 涉及的范圍更大 在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中,由于會計事項由計算機按程序自動進行處理,因疏忽大意而引起的計算機或過賬錯誤的機會大大減少了,但如果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應用程序出錯或被人非法篡改,后果將不堪設想。
計算機審計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對電子數據直接進行測試,即審計人員不須先將被審計單位的電子數據轉換成電子賬套再實施審計程序,而是擺脫傳統的電子賬套及其所反映的財務信息,深入到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底層數據庫,獲取更多更廣泛的數據,然后通過對底層數據的分析處理,獲得大量的多種類型的有用信息。
總而言之,計算機審計的范圍較傳統手工審計要廣泛得多、深刻得多。審計人員可以根據審計目標的需要將審計的范圍和內容作出必要的擴大。
2.5 審計技術更現代 傳統手工審計隨著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在實務中的廣泛運用,分析性測試方法逐漸成為其核心方法。但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審計內容及審計線索的變化,要求審計人員必須革新審計技術方法,計算機審計的核心方法是數據分析方法。數據分析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分析性測試僅局限于對信息的處理,它是對來自于底層的、元素性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以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在用途上可以作多種多樣的拓展,從而形成多種多樣的信息。因此,數據分析技術可以用于多種測試工作。在采用數據分析方法時,可使用兩種計算機審計特有的新型審計工具:審計中間表方法、審計分析模型方法。審計中間表是利用被審計單位數據庫中的基礎電子數據,按照審計人員的審計要求,由審計人員構建,可供審計人員進行數據分析的新型審計工具。它是實現計算機審計的關鍵技術。審計分析模型是審計人員用于數據分析的技術工具,它是按照審計事項應該具有的時間或空間狀態(例如趨勢、結構、關系等),由審計人員通過設定判斷和限制條件來建立起數學的或邏輯的表達式,并用于驗證審計事項實際的時間或空間狀態的技術方法。
2.6 審計流程更長 計算機審計由三階段演變為四個階段。傳統手工審計模式中,國家審計的審計過程一般可分為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報告三個階段。但是,在引入計算機審計后,審計準備階段與審計實施階段的界限變得非常不清,可能是由于數據分析既像審計準備工作,又像審計實施工作。其中,主要的問題可能是審前調查的歸屬沒有明確的限定。審前調查需要做大量的數據分析工作,而數據分析的測試屬性又無法合理確定,于是有些審計人員將其劃入審計準備階段,有些審計人員則將其劃入審計實施階段。我們應當將審計過程再行細分,將其直接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審計準備階段、審前調查階段、審計實施階段和審計報告階段。審計準備階段與審前調查階段的劃分原則應該是,審計人員是否需要實施實際的數據分析。如果需要,就須向被審計單位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通知書,然后才能獲取敏感性、實質性的數據。有了審前調查階段,審計人員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行數據的采集、轉換、整理和分析,從而為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和進行審計驗證奠定堅實的基礎。
篇9
一、解放思想,著眼大局,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市審計局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市委常委擴大會暨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時,深刻的認識到:審計機關作為經濟運行的“衛士”,政府的組成部門,職責所系,責無旁貸,理應在我市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好審計監督和為宏觀決策服務的職能作用,真正地把思想統一到服務經濟發展的戰略中來,把精力集中到實現新階段新發展這一目標上來,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精神認真搞好審計工作,在工作理念、作風、方法和效率等方面率先實現突破,一是深入開展“搶抓振興機遇,推動率先崛起大學討論”、“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等系列主題活動,在機關掀起學習《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熱潮,認真領會文件的精神實質,切實增強審計服務贛南振興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解放思想,著眼大局,加強隊伍作風建設,查找并整頓與我市經濟發展戰略不相適應的思想、作風等,整治庸懶散。三是全面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我局始終堅持長遠謀事,以正確的思路引領審計事業發展。在審計業務上,摸家底、抓關鍵,逐步深化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抓重點、追主線,逐步探索經濟責任審計新格局,強培訓、敢創新,逐步普及計算機輔助審計,加力度、促規范,逐步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力度,重服務、健機制,逐步強化各項審計調查成果轉化。
二、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一是始終堅持樸實做事,以優良的作風推動振興發展,轉變思想觀念,增強干部修養。把服務大局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一要務,把創新作為提升審計工作水平的第一途徑,把提高質量水平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一目標,把審計信息化建設作為提高審計工作技能的第一手段,把加強審計自身建設作為審計工作的第一保障。二是始終保持良好作風,為推動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夯實為我市經濟發展服務的思想基礎、有效強化愛崗敬業的思想基礎、長期構筑不斷學習的思想基礎、全面構建廉潔從審的思想基礎。三是始終堅持科學辦事,以創新的舉措加快振興發展,創新工作模式。重點突出六個關注點,即不僅要關注微觀層面的問題,更要注意研究宏觀層面的問題;不僅要關注預算內資金的審計,更要關注整個政府性資金特別是涉及“民生”資金的審計;不僅要關注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更要關注財政財務收支的績效;不僅要關注單個審計項目的完成,更要注意整個審計監督體系的建立和規范;不僅要繼續探索經濟責任審計和領導干部任期內經濟責任審計方法,更要探索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體系;不僅要繼續搞好財務收支等常規審計,更要探索經濟效益審計和行政效能審計的路子。
篇10
關鍵詞:商業銀行;高管舞弊;審計監督;股票期權激勵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428(2007)08-0050-02
一、商業銀行高管舞弊的特點與成因
從涉案主體角度看,商業銀行舞弊一般包括雇員舞弊和管理當局舞弊兩類。本文主要討論商業銀行管理當局中的高級管理人員(下文簡稱高管,主要包括各級銀行的正副行長和行長助理,以及財務、人事等重要部門的主管人員)舞弊問題。由于銀行高管擁有對巨額銀行資金進行調配的權利,其舞弊行為更多地表現為,是一種典型的“設租”、“尋租”的過程,諸如在發放貸款中收受賄賂,在購置銀行設備中拿回扣,低價處理不良資產變現等等。
商業銀行高管舞弊的原因可以從激勵不足和約束乏力兩個方面考察,其主要體現如下:
一是內部審計監控體系的構造不合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被嚴重削弱。我國商業銀行在內部審計組織架構上不合理,銀行分支機構層次多,鏈條長,很多分支行行長既是人,也是委托人,本身承擔有一定的機構管理職能。如此縱深的機構層次使一級審計體制很難與其配套。例如,工商銀行目前建立的“內部審計局+內部控制合規部”體制就類似于一個兩級法人制度下的內部審計組織制度。對總行來講,內部審計局是垂直獨立的,歸董事會領導;對一級分行來講,內部控制合規部是垂直的,歸分行行長領導。再如,中國銀行各級分支機構的審計部門隸屬于總行的內部控制委員會,其工作職責向行長負責,但同時其工作人員的福利安排人事調度由所在行決定,于是存在“雙重領導”的問題,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被嚴重削弱。
二是注冊會計師難以保持獨立性,經濟責任審計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導致外部監督失效。注冊會計師對商業銀行的審計是一種外部監督,但銀行業內部治理結構的不合理所導致的“經理中心主義”,會使審計委托關系失衡,注冊會計師趨向于遷就被審單位甚至與之合謀,難以保持獨立性,進而導致外部監督失效。與此類似,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針對領導干部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通常是“先離任,后審計”,無法發揮經濟責任審計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三是委托關系中信息不對稱與利益目標不一致。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間信息不對稱,人努力程度的大小、秉賦、能力等是“私人信息”,委托人事先并不知道,這就使得高管人員的利己動機有可能行為化。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的利益目標不完全一致,在激勵機制弱化的條件下會產生委托人與人目標、動機不一致的矛盾。所有者的目標是銀行價值最大化,而管理者的目標是追求經營效用的最大化。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高層管理者的收入水平較低、結構單一,與經營業績沒有多少相關度,銀行價值的提升并不直接與其努力程度相掛鉤,高管的努力得不到充分的補償。因此,高管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追求在職消費、權利等貨幣收益,舞弊現象隨之產生。
四是高管行為短期化,忠誠感缺失。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薪酬制度、激勵補償方式無法與商業銀行自身的戰略目標相匹配,長期激勵嚴重不足,是造成商業銀行高層管理人員產生短期化行為的主要原因。高管層在涉及商業銀行發展、經營和分配等重大問題時,往往出現短期化行為,過度發放信貸,過分的在職消費以及工資、獎金等收入增長過快,侵蝕銀行利潤等。“59歲”現象的普遍存在,是管理層短期自利行為的悲劇,更是缺少長期激勵的悲劇。
二、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以約束高管越軌行為
一是改造內部審計流程,樹立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內部審計部門的有效運行是確保風險事件的相關信息被傳遞至適當管理層,從而獲得商業銀行整體風險容忍度的保證。商業銀行可實行全行內部審計部門的垂直領導,各級內部審計部門的人事、工資直接由上級內部審計部門進行管理,徹底分離于各級支行的管理,形成貫穿于全行的獨立的內部審計線,以重塑內部審計的流程,提高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
二是建立健全審計委員會制度,實行合理的審計委托關系。為了增強實質上的約束力,可以在上市的商業銀行組織結構中取消監事會,在董事會下直接設立主要由獨立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由審計委員會履行選擇、聘用和解聘外部審計師的職能,并有權與外部審計師討論審計計劃和審計結果以及有關內部控制等事項,這樣可以增強外部審計的獨立性,降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檢查風險。目前,深圳發展銀行已有了初步的嘗試,即把審計委員會提到行長之上、董事會之下,從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來彌補內部控制的不足,最終達到有效監督的目的。
三是加大經濟責任審計的強度和密度,貫徹實行“問責制”。鑒于“先離任,后審計”的弊端,以及高管掌握的巨額資金調度權這種現實,對商業銀行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可參照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加大審計的強度和密度。對商業銀行領導干部進行“任中”審計,及時觀測領導干部的“動向”,改變“領導攜款潛逃,劣跡敗露”然后再進行審計的被動局面。同時,商業銀行應建立嚴格的問責制,重點查處決策責任大、導致損失金額大的不良貸款責任人。案件發生上追兩級領導的責任,同時對經營管理和內部審計稽核這兩條線上實施雙線問責,以此防范商業銀行高管舞弊。
三、實施股票期權激勵以促使高管行為長期化
改善對商業銀行高管的激勵機制同樣重要,可選擇的舉措甚至更多,相比之下,推行股票期權激勵制度最為可取,更能實現“促使銀行高管層形成長期的‘瞄準線’,為銀行的長遠發展持續做出貢獻”的目的。
這里所謂股票期權激勵,是指商業銀行高管人員享有在與銀行資產所有者約定的期限內,以預先協定的價格購買一定數量銀行股票的權利,其實質是讓銀行高管分享部分利潤的索取權,使銀行業績成為其收入函數中一個重要的變量,從而將銀行管理者與投資者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有效解決高管行為短期化問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構建行之有效的商業銀行股票期權激勵制度主要應著眼于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建立獨立而權威的薪酬委員會。股東大會是實施股票期權激勵的最高權力機構,薪酬委員會經股東大會批準后成立,主要由股東和獨立董事及相關中介機構權威人士組成。職責主要是對股票期權授予對象及資格進行認定、確定激勵基金的數量或提取比例,并具體負責股票期權激勵日常事務的處理。
二是確定核實的股票期權授予價格與數量。期權價格以授予日上市銀行股票的收盤價或前lO日平均收盤價為基礎授予,一般低于市場價格。高管人員不必立即出資購買,但到規定期限后,須按期初規定的價格購買。若其經營的效益好,股價上漲,就可以得到巨額的利益回報;若管理不善,導致本銀行的股價下跌,當低于期初規定的價格時,亦必須掏錢購買,對其來說是一種損失。授予數量主要依據上市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個人在銀行中所起作用大小與經營業績而定。
三是保證股票期權長期持有。股票期權激勵實施方式應采取強制性長期持股方式,即強制要求銀行高級管理人員用其收入購買銀行股票并長期持有,強制要求所持股票只有在持股人離任或退休后方可出售。
參考文獻:
[1]陳瓊蓉.國有商業銀行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電子科技大學,2003
[2]馬巧珍.中國金融高管腐敗問題及對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06
[3]陳學彬.中國商業銀行薪酬激勵機制分析.金融研究,2005;7
[4]董玉華.國有商業銀行激勵約束機制重塑.農村金融研究,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