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數學思維的培養范文

時間:2023-11-09 17:48: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低年級數學思維的培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低年級數學思維的培養

篇1

一、重視說理訓練,培養思維的自覺性

1.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教學中讓其從直觀的、最熟悉的事物、最簡單的變化開始,在觀察、操作的基礎上,引導進行思考。如:我在教學“圓柱、球的認識”時,首先,拿一個木柱讓學生觀察,讓其說說像什么,上、下底面是什么圖形,上、下底面形狀大小是否一樣。再拿一個皮球,讓學生摸一摸,通過觸覺先感知其面,再從不同角度,用視覺觀察其形狀。通過一系列觀察提問、回答,引導學生逐步得到完整、正確的圓柱和球的概念。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又使學生學會了怎樣思考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思考,應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思維材料,讓學生在大量的直觀和操作中,動腦動手,感知事物的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性,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培養學生表述思維過程的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重視學生的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口頭表達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學中可通過學生看圖說話、表述圖意、編應用題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學生了解簡單應用題的結構特征,為學生學好較復雜的應用題打好基礎。由于數學語言較抽象,對數學語言的準確理解,只有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所以在表述過程中,可能出現語言不精煉、用詞不當、思路迂回等現象,這時,教師要耐心地予以引導,使學生從敢說到會說,從那些朦朧認識和兒童的自然語言,逐步過渡到規范、準確的數學語言。

二、重視雙基訓練,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低年級學生由于受生理、心理、家庭、教育等諸多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思維敏捷性方面有所差異。因此,學生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思維的起點和途徑,也就談不上思維的敏捷性。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性。首先,應讓學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確保不同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過關。其次,教學中要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分類嚴格要求,在限定的時間里完成一定量的練習內容。通過分類推進,嚴格要求,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在練習過程中,應先讓學生說算理,按照一般方法計算到適當時間,簡縮思維過程,提高計算速度。

三、重視綜合訓練,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問、變式練習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特別是在鞏固、應用新知識的練習中更應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1.注重綜合性練習。如:在小學數學課本第三冊中《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先分析題中的已知條件、未知條件,并與前面的復習題進行對比,然后計算。這樣,學生在思考中產生多個思維指向,溝通知識的聯系。加深、拓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注意變式練習。如:在小學數學課本第二冊《認識圖形》一節課的教學中,講了圓柱的特征后,出示一些位置、形狀大小不同的圓柱體讓學生去判斷,使學生通過變式、比較練習,認識圓柱的本質特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所學知識,為學生靈活運用新知識打好基礎。

3.注意一題多解。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新學的乘法口訣中尋找,鼓勵學生積極思維,不死記硬套,誘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和數量關系,從而產生新的構思,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得到多個答案。

篇2

[關鍵詞]數學思維;小學低年級;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4-0077-01

數學思維是人腦與數學對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內在理性活動。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具有特殊性,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思維雖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 立足學生生活,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學習過程就是一種數學活動經驗的獲得過程。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如何才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為數學活動經驗呢?低年級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看得見、摸得著、直觀性強的事物,而對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深奧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獲得數學知識。

例如,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數學上冊第24頁有這樣一道題:觀察直尺,說一說5離8近一些還是離1近一些?課上,我這樣表述:“這好比是我們課間玩的跨步游戲,如從數字5跨到數字8要跨3步,而從數字5跨到數字1要跨4步。你們說,5離哪個數字近些?”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輕松地回答:“8?!苯滩脑O計本題的目的其實就是讓學生初步理解“接近”這一概念。低年級學生很難理解“接近”這一抽象的概念,但是對跨步游戲并不陌生,他們知道在每一步距離都相同的情況下,跨的步數越多,距離越遠。教師立足學生的生活,將數學概念與日常游戲聯系起來,可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奠定基礎。

二、 巧用肢體語言,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主要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恰如其分地運用肢體語言能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使學生得到最直觀、最形象、最真實的感受,這樣可降低思維的難度。

例如,教學“認識‘>’和‘”,反之亦然。這樣,學生就輕松地理解了“>”和“

三、 結合動手操作,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動手操作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潛能的“金橋”,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環節。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僅收獲數學知識,而且獲得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思維。

例如,教學完一年級數學“10的分與合”一課后,為了強化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我要求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一擺。很快,一名學生上臺擺出了圖1的形狀,但這時有一位學生說:“老師,我的擺法和他的不一樣!”說著,她在黑板上把圖1調整成圖2的形狀。D時,學生爭論起來,但多數學生還是認為圖2的擺法比較好,因為圖2的擺法有一定的順序,不會漏掉。雖然這兩種擺法都擺出了“10的分與合”,但后者更具有數學思考價值,體現了數學的有序性,更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篇3

【關鍵詞】 語言訓練 科學訓練 邏輯思維

一、重視認知過程教學,培養思維的有理性

現代數學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學習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只有重視學生獲取知識思維(即認知)的過程,才能不斷的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

重視思維過程教學,從教學法方面講,我努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維。例如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32-8=,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直觀想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先由教師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從32根小棒中拿去8根,還剩下幾根?怎樣拿法?2根減去8根不夠減怎么辦?學生的拿法:第一種打開1捆和2根合起來成12根,再拿8根,剩下24根;第二種,打開一捆(10根),拿去8根,剩下2根和原來的22根合起來,共剩下24根。這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利用學具自己動手操作,建立表象認識,在直觀形象(擺學具)中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這樣充分運用眼、耳、手、口等各種感覺器官,讓兒童感知數學問題,理解數學概念。

重視思維過程,從內容上講,我堅持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準備題的教學,為獲取新知識搭橋、鋪路。二是注重弄清算理。三是注重數量關系分析。

二、重視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自覺的思維

為了培養低年級學生語言思維的自覺性,我注意把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多問幾個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例如教學8+6=,教師要求學生邊操作學具(小棒),邊思考,邊說“光想8加幾得10,8+2得10,就把6分成2和4,8+2湊成10,10再加4得14.”這樣做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不但讓學生學會了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培養了低年級學生自覺的思維。

三、重視科學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要從小教給他們思維的方法??茖W訓練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的有效方法。

1.重視練習設計,教給思維方法

要從小教給學生思維方法,注意培養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判斷推理能力。我是從練習設計上入手,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計算,分析計算中被減數、減數和得數的變化特點,歸納出一般規律。并運用規律進行速算,學生受到了啟發,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思維的敏捷性以思維的準確性為基礎。因此先要求計算準確,以思維的正確為前提,即先練正確,后練速度。在摸清規律后進行速算是最科學、最準確的。

2.用多種方法解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以多向思維為基礎,在低年級數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可以從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入手。鼓勵學生以變異的觀點,突破習慣的思維方式,從不同角度靈活運用解題方法,借以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如計算9+7,啟發學生說出不同的算理:第一種,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再加6得16;第二種,把9分成3和6,3加上7得10,10再加6得16;第三種,因為7加上7得14,9比7多2,所以9加上7的得16;第四種,因為9加上9得18,7比9少2,所以9加上7得16。再如計算51-8,啟發學生說出多種解法思路:第一種,11-8+40=43(把51分解成11和40進行口算);第二種,10-8+41=43(把51分解成10和41進行口算);第三種,50-8+1=43(把51分解成50和1進行口算);第四種,51-10+2=43(減8個位數不夠減,向十位退1就是51-10=41,因為原題目是減8,現減去10,多減2,所以加上2就是41+2=43)。這是“退一加補”,思路清晰、簡便。易掌握。經比較,第四種口算法較好。這樣,通過一題多解,讓學生靈活地選擇信息,靈活選用解題方法。

小學生初步邏輯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時一事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逐步實現的過程。只有始終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才會有發展和提高。在低年級培養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還要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注意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教者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邏輯因素,全面考慮全書、各單元和每課時培養邏輯思維的目標,自然結合。還要注意不同課型的教法。只要方法適當,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注意對兒童思維能力的培養,對開發兒童智力,將產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4

一、注重激發興趣。促進思維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動力,是思維的動力。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可見興趣對智力的開發是重中之重。低年級學生剛人學,對什么都感到新鮮。教師要抓住這一點,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積極引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促進思維的發展。

1.課堂的引入盡量創設情境激趣,發展形象思維。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故事、游戲、現實生活場景都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通過有趣的喜聞樂見的場景引入課題,可以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仿佛自己進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給發現的思維以強動力。

2.現實生活是孕育數學的沃土。數學教學應該聯系生活、貼近生活現實,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把教學內容附著在現實的背景中生活化呈現,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嘗試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同時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發展思維能力。

二、注重知情交融。促進思維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師生間情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教學是在知識線和情感線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的氛圍、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聯想活躍、思維敏捷,可以激發創新意識,熱情是進行創造活動的心理動力,能充分調動和有效地組織智力因素。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努力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三、注重動手操作,促進思維發展

“手是腦的老師”。小學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新教材特點之一是重視直觀數學,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為此,操作活動成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低年級教學更是如此,在操作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是每節課的核心。

如教數的組成時,我讓學生先擺小棒。“8根小棒分成兩堆,該怎么分呢?小組合作,看哪個小組分法多,就獎小紅旗。”同學們個個興趣盎然,動作很快。邊擺邊說邊記,有的還在爭吵,都想說服對方。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鍛煉。

四、注重語言訓練,促進思維發展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人們借助語言才能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思維的結果和認識活動的成就又是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所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必須相應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促使思維更加完善、精確。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有利于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錯誤,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概括教材特點組織學生講述。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于學生說出是與非,或是多少,至于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教師不太注意。這樣無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師要鼓勵、指導學生發表見解,并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讓盡量多的學生能有講的機會,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這樣堅持下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教“8加幾”時,我讓學生先邊擺邊說想法,然后,指名說出計算的過程。要求語言清晰,表達清楚。一年級學生畢竟還小,有的不知該怎么說,我就及時幫助他說完想法,并表揚他想法不錯,是個很能干的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學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感到無比興奮,更有表現的欲望,探究的動力更加強烈,思維也得到了發展。有的學生說出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想法,我更是大力表揚鼓勵。使學生在興奮中、表現欲極強的情況下,自主地去追根求源,探究知識。

五、注重設計開放性題。促進思維發展

篇5

所謂的思維能力就是對事物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學生一旦進入學校進行學習作業,其思維過程就已經產生了,只是由于知識面窄,形成的能力還只是雛形,同時從教材內容來分析,思維能力的形成與學習內容是成正比的,因而從低年級就要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誘導,促其發展,形成學習能力。學習能力除包括會學習的技能之外,也包括學習興趣的培養。如果學生覺得學習是一種樂趣,自然就會喜歡學習了,數學思維能力表現出的內容是:運算中的簡便方法的運用,題意的正確分析,規律的分析推理等。那么如何培訓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1利用明試題運算,誘導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培養學生簡單的思維能力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興趣,游戲式的學習情緒之中。教學中就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正確誘導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發展,如教學17+9+3, 28+5, 32-8等類型算式。教學17+9+3類型題時,先激勵學生誰能最好最快地算出此題?引導學生明白:先將17與3相加得20再與9相加得29,這樣才能又快又好運用整十數加法原理的計算方法,就是一種思維誘導,是一種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一旦形成,便可提高類型題的運算速度,引導練習中,先用準備的卡片每組一卡,每人一題,進行組與組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游戲計算比賽,看哪組(哪個人)先完成,從而體驗培訓學生們運用上述思維的能力。

13+6+7

20+3+7

8+9+3

…… 24+8+6

35+4+5

27+8+3

…… 19+4+1

23+8+7

36+5+4

…… 17+10+3

26+8+4

14+7+6

……

教學28+5類型題時,引導分析:28差2滿30,5可以分成2和3,在心中將28+5變成28+2+3,運用整十數加法原理很快得出結果。這種方法就是一種思維誘導,利用上列卡片式的游戲競賽,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學32-8類型題時,引導理解:先從32中拿出10來減8, 32變成22, 10-8得2, 22再加2得24,在心中將32-8變成22+10-8, “10-8”與“22+2”易于計算,將大數拆分成小數相加減,使運算簡便,這也是一種思維誘導與培訓。

從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出,先將17+3變位相加,找出28與30的差數,將5分成2與3,使28變成整十數30,從32中拿出10來減8的運算方法,就是一種思維過程,學生熟練掌握之后,便成為一種能力,從而大大提高運算速度,思維能力最初也就是從這種運算過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又指導,促進運算能力的提高。

2利用應用題中添加條件法、分析關系法、培養學生深層次的思維能力

如:例1:小林家養了34只白羊養了多少只黑羊?

例2:商店有紅氣球26個,黃氣球18個,花氣球的個數與黃氣球同樣多,三中氣球共有多少個?

引導分析:例1中的白羊與黑羊是兩個不同概念,要想從白羊身上求出黑羊的只數,必須找到白羊與和黑羊之間的關系,而白羊與黑羊要么一樣多,要么白羊比黑羊多或少,明確這三種關系是關鍵,橫線上補充的必須就是表示其中某一種關系的句子,如“養的黑羊只數比白羊多五只”,分析兩種羊所存關系,明確該填哪一種關系,就是一種思維啟動與形成,今后運用這方法去分析題,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運用,同樣,例2中找出“花氣球的個數與黃氣球同樣多”這一關鍵句,求花氣球的個數,最終求出三種氣球的總數,就是一種思維能力的表現。

思維能力是隨著運算能力的提高和學習內容的加強而不斷發展的,例如下題:

++=6

++=12

篇6

關鍵詞:發散思維;舉一反三;數學教學

發散思維是需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與途徑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一、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緒的變化往往會影響思維的變化,在生活中常常會發現一個人在心情狀況良好時,不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學習上,思維都比較開闊,且十分靈敏。而在心情不佳的狀態下,操作上也變得遲緩。所以說,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奠定基礎,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思維活動中去。如,在學習“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角?而學生在舉例的過程中,提出對角的不同看法時,教師在向學生講述角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討論與認識角,這樣就能夠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與好奇心,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并讓學生獲得新知識。

二、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轉換角度

在小學數學發散性思維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思維定式,從多個方面與角度出發,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實際問題,而這也就是思維的求異性。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抽象知識與年齡的限制,往往很難從全新的角度出發,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中,要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能力。

三、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擴展思維

發散性思維具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具有廣闊性。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訓練學生一題多解與多變的能力。這其實就是在幫助學生解決思維的狹窄性,思維狹窄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只能夠掌握片面的知識,看不到知識中的內在聯系,一知識的形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學生就不知所云了。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延伸解題思路。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進行多次的練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精心設計課堂內容,同時還要保證課堂內容要具有層次與坡度,這樣才能夠讓學生進行反復的練習,探索解題的思路,擴展思維。

四、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轉化思想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及時轉化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聯想性思維。所謂的聯想性思維,主要是學生由此及彼、從表面聯想到內在的一種思維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聯想性思維,能夠讓學生的思維達到一定的寬度與深度,促進學生知識層面的變化,豐富知識結構,并進行充分的延伸與擴展。通過相關調查顯示,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轉化學生思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在解決數學應用題的過程中,采用轉化思維的方法,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并幫助學生獲取新知識,實現遷移與深化,這樣也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形成聯想思維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最基礎的,因此就要求教師不斷總結與創新教學方法,尋找出能夠培養小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方法與途徑。

篇7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性 低年級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0-0187-01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趣味對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特別重要。所以,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以實現“三維目標”為根本,認真的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讓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充滿趣味與活力,進而不斷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1 在數學活動中操作,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一般在七、八歲左右,這些孩子很好動,教師應該想辦法把好動的特點利用到學習中去,在學習時開展“摸一摸”、“擺一擺”等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加深理解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學“七巧板”時,借用“守株待兔”這個學生非常喜愛的故事導人,學生積極性即刻被調動起來。接著再給每位學生一套“七巧板”學具盒,這時學生發現“七巧板”也是由5個三角形、1個正方形、1個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于是繼續引導學生隨心所欲擺弄“七巧板”,看看能發現什么。于是學生們個個就像拼“藏定圖”一般,爭先恐后地拼擺,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時而一聲驚呼。時而手舞足蹈,時而笑聲朗朗,最后學生不僅能拼出“七巧板”原型,而且還“創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比卡丘、葫蘆娃等動漫圖案。緊后,再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介紹自己的新發現。通過積極主動的參與,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2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僅憑教師講解,學生并不感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差。如果能夠通過多種感官,發揮學生好動的特點和長處,讓他們在操作實踐中發揮主體作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數的分解和組成”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進一步去探究過程,沒有急于得出結論,而是讓學生拿出學具盒里的小棒、小圓片或者小三角擺一擺、分一分,學生們十分投入。由于學生的積極投入,親自動手實踐,很快就掌握了6~10的分解與組成。在教學“認識圖形和物體”一課時,為了讓小學生分辨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筆者就讓孩子從家中帶來各種各樣的相關物體,如乒乓球、魔方、茶葉盒、藥盒,還有用彩紙剪成的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等。課堂上讓孩子們比一比、摸一摸,具體感知這二者的區別。筆者還讓孩子們用帶來的立體物體擺一擺,用平面圖形拼一拼,孩子們擺出了機器人、房子等各種美麗的圖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力

3 給予適時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表揚可以強化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學習興趣的保持取決于通過學習所獲得的效果。學生常常由于獲得好成績,而受到老師、家長、同學等贊賞,為保持已獲榮譽而更加努力學習。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表揚。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可以一種期待的眼神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要注意不失時機給予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一朵小紅花,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待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適當降低標準,側重表揚,鼓勵其進步。表揚是教師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也是保持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潛能的重要手段。恰當的評語不僅能給學生指導學習方法,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如對一些作業完成較好的作業本,不妨寫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細心”、“真聰明!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老師的驕傲!”表揚優生但也不能責罵較差的學生,相反,應抓住其閃光點,適時給予鼓勵。如“好樣的,有進步,繼續努力!”、“看到你在進步,老師真為你高興,因為你付出了勞動”、“你能行,老師相信你!”這樣帶感彩的評語,使學生感到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從而充滿了對學習的希望。

4 不斷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習慣,提高他們思維能力是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常用策略。數學知識的特征就是抽象。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在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要使他們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僅僅憑借老師的語言講述是不行的。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資源,盡量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努力培養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讓他們真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此外,老師要善于把學習、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等有機的結合起來,著力解決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更要注意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出發,促使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盡量讓學生觀察、操作、思考有關數學問題與現象,不斷增加學生參與各種有益活動的機會,把有關數學知識的外現動作過程同內隱思維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具體化,進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可以在學生自身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動手“比一比”、“看一看”,鞏固所學知識,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教學中,組織活動形式多樣與激發學生好奇心理特別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以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為最終目標,認真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這樣就可以使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充滿趣味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郭國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 [J].考試周刊,2012,(6).

篇8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游戲教學

小學低年級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潑好動,且形象思維是他們認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科學地利用游戲教學法,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因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易分散,且興趣多變,想要學生對抽象性的數學產生興趣,就需要老師采用合理的方法使數學充滿趣味性。在游戲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和思維意識的有效結合中,逐漸用抽象思維取代感性認識。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中,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生理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游戲教學的趣味性和思維性,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愉快的教學環境,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生真正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還對學生情感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老師,不僅要為學生傳授知識,還應該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情感的交流和互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情感目標已成為完成教學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缺少情感交流的課堂,教學不僅枯燥無味,還會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隔閡和陌生感,這樣就會嚴重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完成。但是,老師對游戲教學法的科學利用,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讓老師和學生在共同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樣就有利于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老師應該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游戲教學過程中,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結構的建立中,從而使數學教學實現過程與結論的有效結合。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同時,還能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

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游戲活動的特點,通過對課堂作業的精心設計,用形式豐富、趣味性十足的問題情境取代枯燥無味的作業,使學生在發揮主動性的同時,積極地完成布置的作業,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完成,還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

總而言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通過科學、合理地利用游戲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游戲教學中,可以通過理論教學與游戲活動有效結合,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莫銀尚.探析小學低年級數學游戲教學的實施[J].新課程:教師版,2009(11).

篇9

[關鍵字]:數學計算 口算能力 口算練習

口算是不通過任何計算工具而只憑思維運轉得出結果的計算方式,它具有形式靈活、速度快且花費時間少等優點,為估算和筆算奠定了基礎。因此,口算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尤為重要,甚至連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要重視口算。可以說,口算是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關鍵。我校一年級學生之前接受過一年的學前班教育,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數學計算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發現,大多數一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較差,還停留在數手指的水平,甚至有學生會拿筆在紙上畫線數,耗時低效,養成了不良的習慣。所以,提高一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是相當有必要的。至于如何提高,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重視口算教學

口算練習是筆算、估算的基礎。在傳統的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只注重計算結果和形式而忽略計算方法和技能的現象,導致了低年級學生口算水平低下的狀況。對此,在數學計算教學中,作為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鼓勵算法多樣化”,提高對數學計算教學中口算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讓學生在知道計算方法的同時,熟知并會運用計算口訣,達到不假思索便能脫口而出的熟練程度,進而提高計算效率和口算能力。

2、加強口算練習

在提高口算教學的重視度之后,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在實踐中發現,學生懂得方法之后,計算速度仍很緩慢,計算方法也比較拙劣,就比如部分同學的畫線方法。關于這一點,究其根本原因還是抽象思維不足、口算能力過低。學生在面對計算題時,由于記不住計算口訣而算錯計算結果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在數學計算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可以通過課堂上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供學生加強口算練習,也可以通過課后組織相關的練習活動來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力度。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3、明確口算算理

對學生的口算訓練,要建立在學生能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摒棄以往“重結果而輕算理”的教學方式,若學生算理不清,則嚴重影響口算結果,或出現偏激的思維運算,影響口算質量。因此,讓學生明確口算算理才能加強對其的口算訓練。在口算教學中,應注意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和口算方法,指導學生識別各種算法的優劣。通過一些巧妙直觀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讓學生在明確口算算理的前提下進行口算練習,把算理運用到口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4、創新練習方法

要提高口算能力就必須堅持口算練習。新課標提出鼓勵算法多樣化,在數學口算教學中,也應該創設多種情境給學生多樣化練習的環境。例如變換練習方式:(1)讓學生組成練習小組,通過游戲或是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喜歡的游戲里加強口算練習,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并實時給予勝出者獎勵,讓學生有更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口算訓練中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口算練習的興趣,還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2)教師可以在數學計算教學中將書本上的或為加強口算訓練而創設的口算練習題寫在卡片上分發給學生,讓其將口算結果寫在卡片上,然后調換卡片秩序交由其他學生對計算結果進行校對,以加深學生的練習量和學生對計算口訣的記憶。(3)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視頻和音頻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口算練習,將課本上一成不變的計算知識通過多媒體形象地表現出來,以圖片的變化或變換字跡顏色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加強學生堅持口算練習力度的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通過其形象、具體的數字變動等方式給學生直觀的視覺刺激,加深學生對計算口訣的記憶,提高其口算能力和水平。

5、培養口算習慣

一年級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差,也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其本來受教育時間就短的情況下,這也是一年級學生口算能力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注重培養一年級學生的口算習慣,加強其自主練習的力度。培養口算習慣,就要注重學生平時學習習慣的培養,增強其口算意識,提高其計算時運用口算的自主性,使其形成凡是通過口算就能解決的問題盡可能地用口算去計算這種思維意識,提高其思維敏捷度和反應速度,讓學生的思維模式里建立起算式和計算結果直接的相互聯系,使其將計算知識直接轉換為思維技巧,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和計算水平。

6、增強口算練習的信心

新課改對口算的重視,使得口算練習遍布每一道計算內容。教師在加強學生口算訓練的同時,應不時通過一些小測驗等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口算練習對提高成績的顯著作用,認識到自己的一段實踐內的學習成效,提高學生加強口算練習的自信,讓學生樹立繼續堅定練習的信念,并積極自主地花費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口算練習中去,自覺加強口算練習的力度,從而不斷提高口算能力和水平。

結語

口算在計算中運用很多,尤其在低年級數學中占相當大的比重,甚至可以說,口算是低年級數學教學的關鍵,口算水平高為估算和筆算打好了扎實的基礎,對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注重學生的口算能力的提高。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現在對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學生的口算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認識有些不足,甚至還存在一些會影響到學生口算能力提高的因素。因此,在以后的口算教學中,教師應當注意創新教學思維,盡可能地選用對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幫助的教學方法,切實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算水平。

參考文獻

[1]冼煒賢.能力在于“練習”[J].輔導員下旬刊,2012(5).

[2]李永萍.如何加強小學低年級的口算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0(10).

篇10

【關鍵詞】激勵性評價;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應用

1.前言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在課堂上學習知識,教師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勵性評價是教學評價語言中最重要的一種,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能,有效地促進他們主動、健康地發展。學生能夠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予的激勵性評價中獲得正能量,能夠樹立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積極向上的正面情緒,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自主性。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相對來說較于簡單,在新課改的教育目標下,教師在低年級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應用激勵性評價,學生在獲得教師肯定的鼓勵與表揚之后,學習動力便會更強,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2.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以直觀的圖形與文字來理解題目,數學作為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需要運用理性思維來思考問題,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相對困難,面對抽象的題目,學生一時理解不了,產生煩躁的情緒,影響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低年級學生更為活潑好動,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略微枯燥,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給周圍的同學帶來阻礙,影響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運用嚴厲的批評性語言會使師生間的情感產生隔閡,小學生正處于心理成長階段,對外界的評價十分在意,教師嚴厲的批評會給學生帶來負面的消極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低年級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速度也相對要慢一些,教師在課堂中急促地催學生盡快解決問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與檢查時間,題目錯誤率增加,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激勵性評價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1進行數學活動探索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趣味性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在新課改的教育目標下,需要教師營造一個具有趣味性的數學教學課堂。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容易被可愛有趣的事物吸引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富有趣味性與挑戰性的數學探索活動,設計的情境、使用的數學教具更貼近學生生活,并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寓教于樂,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在熱烈的課堂氣氛下,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一個具體的認知。以新人教版一年級《8.9的認識》這一課為例,圖中老師和小朋友在校園一起澆水,日常校園生活中的做值日、課外活動和學校運動會等,都是學生熟悉的情境。教師運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探索,容易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促進學生主動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3.2進行小組學習互相激勵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實踐改革,通過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探討,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開闊學生的思路,使合作效果達到最優化,為將來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量一量,比一比》這一課中,教師以學習小組形式來展開教學,先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單位復習,并引出互相量一量身邊物體的長度,采用激勵性評價來給學生創造思維空間,讓學生在小組成員合作學習中進行互相的幫助與檢查。如測量時,尺子的刻度“0”是否與被測物體的起點重合,將測量到的數值記錄下來時是否標明了正確的單位,最快完成課堂任務的小組成員予以表揚。通過教師激勵性評價的引導與小組成員間的互評,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之間增加溝通和交流,并了解到其他人不同的看法。

3.3激勵性評價配合多媒體設備進行應用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并且能呈現出活動影象特點,在低年級數學教學課堂應用中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運用多媒體容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體的優勢,結合激勵性評價語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數學知識中抽象難懂的學習內容。新人教版將“有余數除法”這一內容移至二年級下冊,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而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與圖片來給學生展現直觀的教學過程,如把18個梨每5個放進一個盤子里,需要幾個盤子?教學動畫上顯示需要5個盤子,還剩了3個梨,配合出現18÷5=3(個)……3(個)的算式出現,教師在課堂布置一道相同類型的題目并請學生解決,在學生發言后學生予以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積極性,樹立學習自信。

4.結束語

激勵性評價能夠對學生起著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等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低年級學生更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正面的積極鼓勵,通過設計數學探索活動、小組成員互相幫助,配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期間不斷予以學生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在獲得肯定后能夠更加堅定地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夏杰.探究教學,改善方法-小學數學課堂評價語言的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