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探究活動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7 06:03: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考察探究活動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考察探究活動報告

篇1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在教育哲學的層面分析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建立新的學習觀點與理念并用其反思評鑒美術學院藝術考察課程活動式教學實踐。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結語

篇2

小學科學《新課標》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1]由此可知,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是《新課標》提出的一種全新的科學教學理念。

如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機會,這是自己在教學中經常碰到的一個難題,因此自己在多年的科學課教學中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立足于一個“小”字,開展為學生搭建了一個以“五小”實踐活動為主體的探究平臺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探究的機會。

一、“科學小種養”―培養濃厚的探究興趣

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學之初,我針對兒童具有好奇、好問、好動的天性,從科學小種養入手,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通過讓學生“養小金魚”、“飼養小蝌蚪、“種植一棵小菜苗”等活動,親近小動物和花草樹木,珍愛生命,培養學生對動植物的情感。學生通過自己的小種養,觀察到動植物的一些有趣現象,從而激發了探究的興趣。

二、“科學小實驗”―加強科學探究方法的訓練

小實驗是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探究方法的有效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行設計探究實驗方案,教師只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的關鍵處作一些點撥,逐步使學生形成獨立探究的能力。課外,我有目的、有重點地結合科學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開展小實驗活動。自己選編了“魚鰭的再生”、“螞蟻的鼻子在哪里?”、“莖會彎曲嗎?”等50多個小實驗,不定期的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活動,通過觀察寫出實驗小報告。經過小實驗的訓練,學生走上了明目標、細觀察、勤記錄,善分析、得結論寫文章的自我發展之路。

三、“科學小制作”―培養學生動手創造設計能力

小學《科學》教材中有許多動植物標本制作方面的內容,可是標本制作方法與技巧講得很簡單。我把教材中簡約的制作方法變為豐富多彩的實踐探究活動。在教學標本制作課前,我提早一個星期要求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或者雙休日在父母的陪同下到田間山野親自采集一些動植物,然后帶回課堂,再教他們如何壓制植物標本和昆蟲標本的技法。最后,讓學生根據教材介紹的方法和步驟獨立探究標本上臺紙、防腐處理、塑封裝盒等工事。當一張張、一盒盒、一瓶瓶“鮮活”的標本出自于學生自己的手時,學生們感到無比的快慰和興奮。通過生物標本小制作,學生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吃苦耐勞科學精神和心靈手巧的動手能力。

四、“科學小考察”―培養關心生態環節意識和參與社會決策能力

“生態環境日趨惡化,大量動植物瀕臨滅絕。關心生態環境就是關心人類自己。”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我還常常帶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了大量的“科學小考察”活動。如利用雙休日時間帶領學生去60里開外的新昌地質公園進行“古生物木化石小考察”、“新昌萬馬渡冰川遺跡小考察”;還有學生自行組織的“家鄉長毛兔養殖推廣小考察”、“家鄉野生珍稀動物小考察”等等。一次次考察,一次次苦與樂的錘煉。學生的科學品質、意志得到了磨練。

五、“科學小試驗”―培養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搖籃

“小試驗”為學生打開了小課題研究的大門,將學生推上了自我發展的軌道。幾年來,同學們堅持搞了多種小試驗,成功率達70%多。如“無土栽培草莓娃娃試驗”、“透光條件下抑制綠藻滋生試驗”、“無性嫁接試驗”......等等都獲得了成功。從中無不體現出同學們那種客觀公正,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吃苦耐勞、勇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同學們深有感觸地說:“科學小實驗讓我們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搞科學研究。我們從科學指導老師的身上看到了作為一名科學研究者必須具有的可貴品質,那就是一絲不茍,嚴謹求真的工作作風。

篇3

我校坐落于萬福河北岸,同學們閑暇時經常到那里游玩,對萬福河都有著相當深厚的感情。萬福河西起菏澤市東明縣王二寨,東至濟寧市任城區小吳村入南陽湖,全長151公里,流域面積6114平方公里,是魯西南大地上的一條骨干河道。萬福河流經東明縣城全境,全長約8公里。近年來,依托萬福河,東明縣先后興建了東明萬福公園、水岸鑫城等一批基礎設施和現代化居住小區,萬福河兩岸已成為東明縣城黃金地段。隨著居住人口數量的急劇膨脹和工農業的快速發展,接踵而來的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各種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量傾倒及排放,嚴重污染萬福河。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準備,我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組織一次對萬福河污染狀況的探究性考察活動,加深學生對認識治理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一、教學設想

探究性學習是仿照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內容,從而在掌握科學內容的同時,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此次“讓萬福河真正成為幸福之河”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考察了解家鄉(萬福)河流污染狀況,學會簡易的水質分析方法,并根據調查所得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和合理化建議。

二、具體實施

在具體組織實施時,要特別強調以下具體目標:一是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二是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具體操作如下:

1.設計一個調查問卷,要求學生根據調查問卷對萬福河進行具體考察。

探究活動――讓萬福河真正成為幸福之河

目的:了解家鄉河流污染狀況,作一次沿河考察。

河流名稱:萬福河

考察內容:

①觀察水的顏色。

②看水面有哪些漂浮物。

③觀察河岸植被,有無草木護堤,水土流失是否嚴重?

④沿河有哪些工廠企業,有無向河流傾倒工業、生活垃圾的現象?

⑤沿河兩岸有多少個廢水排污口?其中工廠廢水排污口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污口各有多少?

⑥河岸附近農田菜地農藥、化肥的污水是否有可能流入河流?

⑦沿河有無醫療衛生系統的污水排入?

2.組織學生做一個水質分析小實驗。具體步驟如下:

①采樣:用大玻璃杯在河流中采取水樣。

②觀察水的顏色:取一小塊白色瓷片放入水中30~40厘米深,水體在瓷片上呈現的顏色即是水色。

③聞水的味道:取100毫升水樣,放在250毫升錐形瓶中,蓋一表面皿,在電爐上加熱至沸騰,立即取下錐形瓶就可聞其氣味。

④看水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將水樣倒入燒杯中,然后放兩條小魚在水里,如小魚始終在燒杯中漫游,說明水質較好,污染不嚴重。如小魚放進去過不了多久就死去,說明水質污染嚴重。

做完實驗后,要求學生做一份實驗分析報告,通過做實驗分析出萬福河水質受污染的程度。

3.以按座位就近組合為原則,將班上每十位同學分為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沿河考察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心得體會

1.通過探究性學習,調動了學生進一步學習地理特別是鄉土地理的積極性。在這次探究活動中,通過調查表格巧妙地設問,引導學生圍繞萬福河污染狀況展開全面調查,使學生在后來的活動中目標明確、條理清楚、態度積極,獲得了深刻的親身體驗,形成了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

篇4

既然科學實踐活動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呢?下面就自己的做法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一、放飛大自然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今農村小學與大自然的關系,遠不如以前來得密切。讓學生放飛大自然是我們科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資源豐富,物產眾多,是開展科學實踐活動的有利場所。讓學生放飛大自然,走向田野,探索大科學中無限奧秘,在走向大自然這一活動中,學生可享受到大自然中無窮的樂趣,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組織學生野游是一種行知有效的最佳方式,如:踏青、春游。春天陽光明媚,萬物復蘇,鮮花竟放,正是觀察植物,認識植物的最佳時節之一。

組織學生搞小秋收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秋天到了,組織學生采集植物種子,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收獲的喜悅。

“實地考察”是放飛大自然的又一種形式。對于環境污染,學生的認識是膚淺的,通過實地考察,真正地讓學生看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才能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放飛大自然方式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筆者只提供幾例,力求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動手實踐、親歷過程

聽來的記不住,看來的記不牢,只有動手做過的,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科學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這就不是教師包辦代替。這里學生“做”“親自實驗”尤為重要。

種蓖麻如果不是學生動手實踐,親歷過程,親自種,就沒有收獲的喜悅。

養蝌蚪是一個比較長的實踐過程,要每隔兩三天換一次水,加一次水草,還要認真觀察,做好飼養記錄。通過養蝌蚪,學生親歷了蝌蚪的發育過程。這不僅培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在操作中學到知識,同時,還培養了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和長期的實踐的毅力。

三、大膽探究、勇于創新

新課程理論中提到:創造性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主要特征,研究性學習重在使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學生在玩電動小賽車時發現外表看起來形狀一樣的兩個馬達,轉速怎么就不一樣呢?為了揭開這個謎,他們拆開馬達,仔細研究,結果發現里面銅絲的粗細不一樣,從而導致馬達轉速不一樣,銅絲的粗細決定馬達的轉速(功率),這實際就是他們以后要學的《電產生磁》《電產生動力》兩課所涉及的知識。趙海峰同學利用賽車馬達改裝了一個纏線機,這是學生大膽探究,勇于創新的成果。這無疑就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們在再三感知彈簧、鋸條等物體的彈性,同時感受彈力的實踐活動中,有的學生提出“彈性”和“彈力”有區別這一獨特的見解,在提到彈性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問題后,同學們討論熱烈,五花八門,由彈簧想到車減震、床墊、沙發,由弓箭想到各種槍的撞針;由足氣的球想到各種車的輪胎,同時提出并回答充氣的輪胎比木輪先進在哪里的問題。

四、學習方式上的整合

在科學課程中,提倡的是探究性學習,《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顯然,讓學生親歷探究學習的活動過程,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學會探究問題的策略,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 ,讓他們在進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以提出(發現)問題作為探究學習的開始;以科學探究活動作為學習的主要形式;以學生已有的經驗與認識作為基礎來建構知識;以事實和證據作為科學解釋的依據;以合作學習作為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以全方位的開放作為探究學習的前提;以探究的過程作為評價的主要對象。

小學科學課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和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等,并伴隨著參觀、調查、訪問、宣傳等一些活動,這些方法的教學主要滲透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進行。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倡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要盡可能地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的理念。在內容組織或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求每一個主題盡可能采取考察調查活動、觀察活動、設計活動、實驗活動,從而,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達到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最普遍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實踐。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親身經歷,是綜合實踐活動區別于其他各類課程的根本特點,沒有學生的實踐,就等于沒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學習活動方式有:實地考察、實驗觀察、參觀考察、主題活動、收集資料、制定考察表、設計開題報告、分工合作、調查訪問、采訪、遞交調查表、寫反思、寫總結、寫信、寫倡議書、設計制作、表現創作、辯論、答疑、宣傳等。根據綜合實踐活動依據其活動主題內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動方式。

篇5

【關鍵詞】信息技術 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7-0167-02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要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實施過程之中。首先,信息技術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探究內容,要做到信息技術內容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有機整合。其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范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再次,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要致力于為學生創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防止陷入純粹的技能訓練。為了研究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我校2007年申報了市級課題《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的研究》,筆者是課題組主要成員之一,通過近三年的課例研究,我們發現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教學模式在操作上應以學習資源為中心、學習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協作學習為基本形式,提高學生獨立學習、協作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課的教學可分為以下三個基本環節:

一、精選課題,精心準備。

這個階段是活動的準備階段。首先,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和實際需要指導學生確定活動主題。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背景,選出符合學科特點的探究問題,所選問題最好與學生的知識、經驗結合起來,使他們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活動實踐或利用網絡以及其他相關資源就能夠解決問題。如,我們針對學生已有了一定感知的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岳西高腔,開展了《欣賞岳西高腔》音樂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實驗課,這個主題的選擇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又符合學生學科特點,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設計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學生實施活動前的必要準備,體現出活動的預設性,保障了活動有序地進行。通過制定活動方案,使學生對活動的目標更明確、活動的步驟更清晰、活動的過程更科學。實驗課《綠色岳西》,教師從活動的背景、內容、目標、范圍、形式、準備、重點、程序、展示、延伸等要素設計了活動方案。這種周密完善、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為學生順利、有效地開展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實踐探究,信息整理。

這個階段是課外活動實踐階段,分為三個環節:

1.借助信息技術平臺,培養學生搜集、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引導學生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而我們開展的許多綜合實踐主題活動需要搜集大量的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而網絡信息資源豐富,面廣量多有層次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注重引領孩子們以網絡為信息主渠道,簡捷、迅速、有效地搜集信息。今天的互聯網已經成為成千上萬個不同的私有或公有網絡的組合,每天都有新的網站加入、移動或刪除。為了使學生不會迷失在Internet信息的海洋中,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學習資源或進行導航,其中包括相關的網絡地址、參考書目、文獻索引,以及其它多種媒體資源,教師還應該向學生介紹當前有效的網上信息檢索、的工具軟件或站點,以便于學生查找信息,從而減少學生查找信息資源的盲目性,少走彎路。例如,實驗課《綠色岳西》中,教師安排學生做如下準備工作:①材料準備:每組準備好計劃表、網絡計算機、攝影機、照相機。②具體安排:學習小組的成立,分成三個學習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板塊,也可以自由組成小組。采集信息的方法與途徑:①信息技術課在學校網絡教室瀏覽岳西政府網、岳西旅游網、岳西生活信息網、岳西論壇、岳西在線家園等網站和網頁;②查閱相關書籍報刊,走訪、咨詢有關部門,實地參觀訪問等;③參與“岳西縣映山紅文化月”活動;學生準備好需要的材料,各小組擬定活動計劃,并記住活動中注意的事項和安全。

2.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尤其要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整合實驗課《校園安全標志設計》中,教師是這樣設計活動實踐的:在上課前一周,將班內學生分成以下三組,分別完成下列任務:①街頭攝像小組:請小組成員在縣城各個區域尋找、拍攝有關標志牌,并了解標志牌的相關含義。②網絡搜集小組:請小組成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了解有關標志的相關信息。③校園考察小組:請小組成員拍攝校園內已有的標志,考察校園內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以及思考: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3.篩選加工,形成成果。

在這一步驟中,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閱讀、篩選、分析、討論所獲得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甄別、選擇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同時對信息的來源和原始信息做好記錄。然后學生將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類,及時收集更多信息來進行補充,將信息按類別組織、形成綱要,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明確地告訴學生要完成任務需要的時間量多少,并對學生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教師應隨時監督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評價所收集到的資料的實用性,并刪除錯誤的或誤導的信息,最后對符合的信息按照事理之間的邏輯性進行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是基于網絡這一資源的,它是保證學習效果和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學生可以面對面的探討問題,還可以利用Internet提供的E-mail、QQ等交互手段進行學習交流,使交流變得開放和隨意,可以做到“暢所欲言”,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啟發、相互幫助、開闊思路、共同提高,學生在上述基礎上進行搜集信息,再進行分析、綜合、組織和加工,將獲得的問題答案或結論用Word、PowerPoint等工具加以組織,并據此進行交流討論、查漏補缺,形成更完善的結果。

三、展示交流,多元評價。

這個階段是課上實踐與交流階段。

1.依據主題類型特點,指導學生采用針對性和多樣化的展示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類型有:主題探究(小課題研究)、項目與應用設計、參觀與考察、社會參與和社區服務等,教師要根據不同類型,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小課題研究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實驗展示、觀察日記、調查報告、結題報告,也可以綜合進行;項目與應用設計的展示形式有:作品或模型、小發明與小制作、設計圖等;參觀與考察項目的展示形式有:活動中的照片及錄像帶、調查報告、開討論會或演講;社會參與和社區服務主題的展示形式有:現場制作、收集的資料展示、寫好的倡議書、辦一份小報、形式適宜的文藝演出。

2.依據學生特點,指導學生采用個性化的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勵為目的,要依據學生特點,采用個性化的展示形式。通過展示盡可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展示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如實驗課《感恩的心》中,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設計了四種匯報的方式:口語方式:唱歌、背詩、說話、朗讀;書面方式:出手抄報、畫畫、寫信、習作;小制作:賀卡、禮物、其它物品;小表演:小組合作演出。

3.根據成果展示的不同范圍,采用不同的方式,按范圍可分為對內展示和對外展示兩種形式。

對內展示是指向本組、本班、本校進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有班級辯論會、知識競賽、制作展、墻報站、交流會等;對外展示是指向家長和社會進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有展示會、座談會、宣傳會以及制作網頁宣傳等。

4.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指導學生根據成果展示開展主題活動評價。

成果展示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是反饋交流的過程、是經驗共享的過程、是調整深化的過程,教師不能放任不管,但也不能教師包辦或者置身事外,成為局外人,教師應積極地與學生商量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的呈現形式、展示方法、時間安排以及注意事項等基本內容,從而提高成果展示活動的效益。同時,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是一種過程性的、發展性的評價,而不是終結性、甄別性的評價。活動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最后一個環節,最能體現學生探究和學習的質量。因此,指導教師要組織學生通過這一階段來考察其他學生的表現,并為主題評價提供依據。

可見,在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教學中,老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應強調多元化――有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在教學媒體、活動形式的選擇上,要強調多樣化――網絡查詢、動手實踐、觀察記錄等相結合;在教學評價的實施上,強調全程化――及時評價與階段評價結合。當然現代信息技術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時課堂教學形式不要程式化、公式化,要隨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只有合理利用信息平臺,才能為學生搭建一個提高創新能力的舞臺。

總之,在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親歷新知的形成過程,真正把先進的教學理念體現在精彩而富有活力的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那么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身心也會得到和諧的發展!

篇6

一、 充實學生課外探究的內容

要進行課外探究,必須有探究的內容,如果探究些什么也不知道,那就別提探究的有效性了。雖然課堂上會有些科學探究內容的延伸,但具體探究些什么內容,怎么探究,還是得有具體的方向和方法指導的。所以,課外探究內容是保證學生課外探究有效性的前提。

(一) 課堂上生成的內容

每冊教材中有許多課堂探究活動,比如螞蟻的觀察、鐵生銹原因的探索、種子發芽實驗設計等等,但是在課堂探究的同時也會生成許多新的探究任務,產生許多新的探究問題,其中不乏一些值得研究而學生們有條件研究的問題。

如四年級下冊,學生在觀察發霉的面包以后,就提出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些可以作為他們課外探究的內容。如:面包上的霉菌是怎么來的?霉菌是怎樣繁殖后代的?我們可以讓提出這個問題的學生任研究組組長,組織其他有興趣的學生進行課外探究。

又如,在上植物這一單元時,有個學生就提出:吃煮熟的花生時,掰開花生的兩瓣,發現熟花生也和生花生一樣,有兩片肥厚的子葉,胚根、胚芽也完好,那么熟花生也能做種子用嗎?我們把她提出的問題帶到所任教的幾個班,課外各個班都有學生去研究。這樣做不僅對提出問題的學生是一種鼓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激勵。讓他們自覺地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提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相信,經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們的思維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 課堂上遺留的問題

有些觀察與實驗,不可能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只能課后去探究。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具體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課外持續觀察

課外持續觀察是在課堂觀察的基礎上,利用相同的方法再進行同類方面內容的觀察。比如教學三年級螞蟻的觀察一課,學生在課堂上已經通過教師的指導對螞蟻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學生也清楚了對類似于螞蟻一類昆蟲進行觀察所要掌握的方法、內容以及所要做的相關記錄等等。教師可以根據這些內容整理出觀察的具體要求,然后請學生按同樣的方法課后再去觀察一類自己想觀察的昆蟲類動物,比如常見的蒼蠅、蚊子等等,從而豐富對昆蟲的認識。

2. 現場考察、參觀訪問

現場考察是指把學生帶到某現場,從參觀者的角度考察現場的情況,給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參觀訪問是把學生帶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會,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活動形式。比如四上“有生命的物體”單元中“動物怎樣生活”一課,教材上只提供了六張動物圖片和提示觀察要點,要求學生了解動物的特點和生活,如果僅僅把教材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在課堂內完成教學過程,是很難達成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的,這個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利用學校周邊的自然資源,進行一些參觀和考察,有效地輔助學生探究。

3. 專題研究

專題研究是小學生開展科學學習活動的重要類型。對小學生而言,不管前人是否已經作了研究,只要是他們不知道而又想要知道的科學問題,都可以給他們提供研究機會。例如教學“紙的研究”時,可以分成以下的課題:紙的發明和古代造紙術,紙的種類、性質和用途,對不同紙的吸水性的研究,自己造幾張等。師生可以擬定一個主題,在一個專題中提出一系列子課題,再由小組或個人分頭去研究。教師再從中引領學生開展研究,并將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總結成觀察報告。

4. 種植飼養活動

種植和飼養是小學生樂于從事的實踐活動。科學課給學生提供了機會,讓他們從力所能及的種植飼養活動中獲得直接感受、技能和樂趣。如三下“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中,有四個課題:迎接蠶寶寶的誕生,可愛的蠶寶寶,蠶寶寶變了新模樣,蠶的生命周期。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延伸的時候完成。

5. 科學小制作、小發明

一些小制作放到課后去完成,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進行不斷改進,直到滿意。如指南針的制作,可以讓學生研究:用什么材料制作指南針和底盤,怎樣才能讓指南針自由轉動等。學生只有不斷摸索,逐個突破,才能做成一個較滿意的指南針。又如:在對空氣研究時,可以做空氣槍;對浮力進行研究時,做一艘潛水艇等。

6. 搜集信息

搜集科學信息資料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拓展知識,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和方式。比如六年級“宇宙”單元,學生是相當有興趣的,對神秘、美麗而又遙不可及的宇宙世界充滿好奇和想象。教學月球一課時,學生了解了月球的基本知識,但還有許多有關月球的知識,比如中國對月球的探索情況、環形山的具體情況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一步搜集相關信息。

二、 豐富學生課外探究的形式

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動手實踐能力的需求,多樣化的探究形式是課外探究有效性的基本保證,不僅有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能豐富學校科技教育活動。

(一) 與相關課程結合開展課外探究活動

大自然是學生進行科學學習、科學探究極好的大課堂。大型的工礦企業、大片的良田、江南的小河都蘊涵著許多科學知識,比如家鄉環境的污染問題、植物的生長情況、土壤的侵蝕現象等等,都值得學生了解、觀察。同時,語文課有瀏覽作文要學生寫,科學課要求學生寫觀察報告、小論文等。科學教師與語文教師或班主任可以利用這個相同點,相互交流、相互結合,共同完成參觀、游覽活動,有效推動學生進行課外探究,保證課外探究活動順利進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科學課程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關系。可以把一些科學課外探究活動延伸到綜合實踐活動上來,組織學生進行各類小發明、小制作的探究活動,發揮他們的能力,滿足他們的個性需要。比如像六年級下冊“環境”單元要求學生調查家鄉的水污染情況,教師可以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共同探討,圍繞家鄉水污染情況進行一次調查活動,并針對調查到的污染情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扎實開展課外活動。

(二) 結合學校科技節推進課外探究活動

學校每年11月份左右都要舉辦科技節,每年科技節都有不同的主題。但是,無論主題怎么改變,宗旨是不變的,就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提高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有些項目一直是科技節的傳統項目,比如科普小論文、科技小制作、科技小發明。這些活動學生參與度高,興趣濃。學生參賽作品的完成,用的都是課外的時間,科學教師和家長適時指導,推進了學生課外探究活動的發展。像學生的小制作有很多是廢舊材料的再利用,正是材料單元的延伸;科技小發明作品“太陽能熱水器”“反沖船”“自制電動機”等都是學生課堂探究的有效延伸。科技制作放在課外,同學們就有充分的時間去完成,教師此時應給學生充分的幫助,還應啟發學生,有哪些材料來源,在眾多的材料中怎樣選擇合適的材料,如果沒有合適的,又可以找哪些替代品。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設計方案,學會制作方法。

(三) 借助各級各類比賽加強課外探究活動

科學涵蓋的方面很多,有地理、生物,也有物理和化學等等,每學年與科學相關的各級各類比賽也有許多,像包括車模、船模、航模的三模比賽,像金鑰匙比賽等等,這些都是縣一級難度相對較高,參加人數又相對較少的活動。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可以先開展校級范圍內的比賽,比如年級三模比賽、校級金鑰匙比賽等等,再從學校比賽中挑選出比較優秀的學生參加縣級甚至更高一級的比賽,這樣不僅使大部分學生參與了課外探究活動,也使優秀的學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三、 健全課外探究的監督與評價機制

監督與評價機制可以增強學生探究的成就感,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生成進一步進行探究的行為。

(一) 提供展示探究成果的舞臺

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探究成果,利用教室一角、黑板報、櫥窗、實驗室、宣傳欄等空間,展示出來,如科學采集本、科技小報、科幻畫等。教師還可開展各類形式的成果展示活動。比如實驗操作比賽、科幻畫展覽、小制作小發明評比、科學幻想作文等等。

(二) 建立期末加獎的制度

每位學生基本上都會參與許多的課外探究活動,并且得到相應的成績,教師可以把平時的課外探究表現得分與期末科學總評成績掛鉤起來,得出一個綜合全面的科學總評成績,評選出課外探究個人先進、課外探究優勝小組、課外探究特色班級等相應的先進個人與組織。

(三) 形成監督機制

科學教師應該成為學生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的主要監督力量。部分學生個人探究任務,比如采集本的完成情況,由科學教師進行監督,確保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小組人員的監督不可忽視,在各類課外探究活動小組中挑選出個人科學素質較好、對科學探究積極性較高、科學態度正確的學生作為科學課外探究小組協助人員,負責檢查、監督、評價小組或個人課外探究效果,協助教師完成部分監督工作。此外,還應該有家長的課外監督,提高家長的科學探究意識,與家長取得溝通、聯系,要求家長對學生部分課外探究活動提供支持與幫助,并且做好相應的監督、檢查工作。

篇7

【關鍵詞】歷史活動課程 基本模式 評價

探究活動課是新課改后高中歷史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中學歷史活動課是指從中學歷史教育目標出發,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主要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以獲得直接歷史經驗和歷史實踐能力的課程。歷史活動課對學生個體素質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特殊的作用。本文就中學歷史活動課的基本模式、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和如何評價進行探討。

一、歷史活動課的基本模式

1.課堂討論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根據各年級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中具體設定的課時組織教學的。課堂討論模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四個環節:一是問題的提出;二是資料的積累;三是分組討論;四是交流總結。其教學效果是一方面能鞏固已有知識,另一方面能拓展知識領域,增強參與性和凝聚力,提高所有學生的能力。如案例拿破侖功過辯論。

2.課外考察模式。課外考察是充分利用校外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是中學歷史活動課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實施這一模式主要有三個環節。一是教學資源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同樣選擇博物館,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重點看的展區也應有所不同。二是帶著問題去考察。如考察散布在山川峁梁間的林林總總的寨堡,不僅要考察寨堡在選址、布局、結構、功能方面的特點,而且要考察形成筑土構木、修建寨堡的社會習俗所折射出的那些社會背景。三是及時總結和研討。這是一個提高綜合能力的階段,也是最能體現教學成果的環節。

3.問題解決模式。它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獨立活動,著眼于創造性思維、意志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在學生自愿、合作參與的基礎上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基于這一模式的要求,教學設計時主要要把握好兩個具體的環節。一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是編歷史小報、收集歷史圖片、制作歷史網頁都由學生自己報名,這樣能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展示其個性,有助于因材施教。二是注重過程的階段性和連續性。如開展“我和歷史上的今天”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長效而持續的興趣,分初探歷史—漫談歷史—感悟歷史三個階段進行,教師在指導時要分階段規定教學任務,各個階段都形成前后呼應的特點,這樣的教學最后的成果也是豐碩的。問題解決模式對于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4.自主探究模式。探究的目的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去了解未知的世界。應該說這種活動課模式是最有深度的。探究課應有一個主題,不論是研究本地城市的發展史,還是研究本地區現代化進程中的階段特征,都要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如“通渭地方工業全軍覆沒的反思與探討”這一活動就是以通渭地方工廠在上世紀90年代倒閉為主題進行調查探究,以回顧通渭縣工廠昨日的輝煌到探究今日的衰落根源再到未來的探索為線索,搜集各方面的材料,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反思,并為當地政府“興農致富、興工強縣,謀求長期穩定工農業經濟”的發展思路獻計獻策,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實踐,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思維的發散與創新能力。

二、歷史活動課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

1.課堂教學與活動課的關系。按新課程標準要求,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把活動課納入學校與教師計劃,以便兩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

2.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活動課要充分貫徹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學生是活動課的主人,在活動課中盡可以發揮學生“自主、自理”的作用,教師應是活動的倡導者、指導者,而不要包辦代替一切。

3.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活動課應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應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發現、培養學科的“尖子”。

4.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歷史活動課不論內容多么豐富,形式也有多種多樣,但形式必須服從內容,必須按客觀條件許可開展一定形式的活動。活動課必須立足本校、本地區,立足本人實際搞力所能及的活動。

5.校內與校外的關系。活動課應加強社會性、實踐性,走出學校、到社會去,充分發揮社會歷史資源的作用。具體安排上,仍應以校內為主,從校外活動為輔。

三、歷史活動課的評價

篇8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7B-0080-02

近年來世界各國理科教育改革提倡實行“科學—技術—社會教育(簡稱STS)”。STS教育是一種綜合性教育,其宗旨在于培養了解科學技術及其后果,并能夠參與科學技術決策和具有良好科學素質的人才。在生物教學中實施STS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鍛煉學生的綜合技能。STS教育強調人們在從事任何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創造時,都要考慮社會效果,并能為科技發展帶來的不良后果承擔社會責任。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利用社會熱點問題提高生物教學效果,同時進行STS教育呢?現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一些做法。

一、利用熱點,導入新課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社會熱點問題作為課堂的導入,讓學生在順利接受新知識的同時接受STS教育。

例如,在學習新課“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時,教師首先展示“兒童少年膳食結構不合理”“糖飲料陷阱威脅健康”的視頻,介紹目前一些有關的惡性食品安全事件,如用避孕藥或雌激素涂抹的、人吃了會出現不孕不育的“絕育”黃瓜,將白面“染”成黃澄澄的“玉米面饅頭”,用“牛肉膏”添加劑將豬肉加工成“牛肉”,不當使用膨大劑使西瓜暴長而“爆炸”,將劣質、過期、腐敗的動物皮、肉、內臟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后生產“新型地溝油”,添加“瘦肉精”的豬肉,用硫黃熏制的“硫黃姜”,回收到期的面包混入其他材料重新加工后再度上架的“回爐面包”,摻含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用福爾馬林浸泡的“毒血旺”,至少含4種違法添加劑、尿素超標27倍的“毒豆芽”,用水、色素、香精等化學原料勾兌出的“假葡萄酒”等等。由食品安全問題引發食品中毒、死亡的事件,造成了市民很大的心理壓力,引發了社會恐慌。學生看后被震驚了,并由此激發了學習興趣,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上,在強烈的求知欲支配下,開始新課的學習。

二、穿插熱點,強化知識理解

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穿插介紹大家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既使學生增長見識,拓展知識面,又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生態系統碳—氧平衡”的學習中,教師穿插介紹熱點問題材料: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館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生態綠化墻和最大的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中國國家館第三展區聚集了“低碳行動”。通過這些鮮活的素材,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城市生態系統、節能減排、低碳生活等知識點,同時認識到現在城市的植物種類和數量還比較少,要大力推進城市綠化,關注人與城市的和諧發展。

又如,在“安全用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穿插新聞實例: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膠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新昌一些企業制成藥用膠囊,最終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業加工時,要使用含鉻的鞣制劑,因此這樣制成的膠囊,往往重金屬鉻超標。利用這一熱點結合所學的知識,讓學生思考毒膠囊里面會含有哪些有毒物質,毒膠囊對病人有什么危害。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深化了對重金屬中毒知識的記憶,深刻體會到安全用藥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三、交流熱點,開展合作學習

“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利用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掌握知識,培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個人看法,使學生能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自己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

例如,在“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的學習中,教師首先給學生分析課文中的三個傳染病例子:流行性感冒、肝炎和艾滋病,并概括出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然后引導學生回想當地有哪些傳染病流行,給學生提供近期流行的幾種傳染病如手足口病、禽流感、腮腺炎和甲肝的資料。學生分組進行交流,組員之間合作學習,互相探討引發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預防措施以及發病的癥狀,采用氣泡圖、圖文、表格等方式整理學習結果,并將其在班上表達呈現。這樣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對傳染病知識和預防措施有更深刻的理解,能牢固掌握。

四、拓展熱點,培養實踐能力

基礎教育改革倡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倡導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或社會中去,進行實際調查,培養實踐能力。

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有關生態環境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例如擬定生態環境保護計劃、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等。在課堂進行探究活動畢竟時間有限,教師可以結合這些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以調查、考察的形式進行實踐探究。

篇9

1選好題材

生物世界是一個絢麗多彩、奧妙無窮的世界。生活在這樣美好的世界里,教師應該如何指導學生選擇好題材開展科技活動呢?學生們經常無從著手,教師要幫助學生首先選擇好題材。選好題材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1題材難易適當、大小適宜,具有可行性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熟悉的感興趣的題材,選題時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選擇難易適當的,學生能勝任的題材,同時要考慮到與題材相關的實驗材料、儀器設備、時間、產地等可行性條件,切忌脫離實際。當然,小論文題目不宜太大,范圍要適當,這樣才能有利于搜集資料,進行觀察、調查和研究,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題目太大太廣,學生無從著手,容易半途而廢且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如“洛陽市七年級學生的飲食習慣與營養狀況調查”題目范圍太大,在教師張穎的指導下改為“洛陽五中七年級學生的飲食習慣與營養狀況調查”后,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又如“洛龍區用水情況調查報告”題目范圍也太大,在教師張會娟的指導下改為“洛龍區李樓地區用水情況調查報告”后,15名學生經過分工,歷時兩周,對不同地理位置的20個自然村、30個家庭、4家鄉鎮企業進行了調查。調查項目涉及生活用水情況、農業用水情況、鄉鎮企業用水情況。學生們通過調查,呼吁全社會要保護水資源,提醒身邊的人要節約用水,同時提出了保護水資源及節約用水的相關建議和措施。其中《洛龍區李樓地區用水情況調查報告》一文獲2008年河南省初中生物優秀科技小論文評選一等獎(以下簡稱省一等獎)。

1.2題材要新,要有創意

創新是科技小論文選取題材的重要特點,也是選題過程中值得努力和追求的地方。學生選題中提出的事實資料,對既往的理論有所補充甚至發展,或是對同一問題已有過資料,但還需要結合當地當前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和統計,仍然是新的、有創意的。

如王金菊老師輔導的學生焦夢迪所寫的《魚的再生》一文,發現小金魚可以再生出尾來,并配有彩色照片,這補充了再生動物的種類。又如從2008年1月30日開始,50年難遇的大雪席卷中華大地。學生通過新聞知道了政府在道路上撒鹽除雪,便于人們出行,但學生不清楚撒鹽除雪的道理,于是便詢問教師,幾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搞清楚了撒鹽除雪的科學道理。但教師并沒有就此打住,追問學生“撒鹽除雪”有沒有危害呢?幾名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寫出了《撒鹽除雪后的思考》一文,獲2008年省一等獎。

2資料收集

小論文資料收集的過程就是學生開展科技活動、進行科學活動的過程,它為小論文的寫作準備了素材。如相關的調查資料、實驗數據、觀察結果等。根據選題特點,選擇收集資料的方法一般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一般來說,針對不同的題材,應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來收集資料。收集資料力求準確、實際,結合課題特點。

2.1觀察類科技小論文的資料收集

觀察是科學研究方法的第一步,要求以客觀的態度,在自然常態下進行。觀察法是教育科研中的基本方法,是由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如《魚的再生》一文中,小作者觀察了小金魚的尾巴被大魚咬斷后再生出新尾的過程,并配有不同階段的彩色照片,使人明白了小金魚的尾可以再生的事實。

觀察的一般要求:①養成觀察習慣,形成觀察的靈敏性;集中精力勤奮、全面、多角度進行;觀察與思考相結合。②制定好觀察提綱。觀察提綱因只供觀察者使用,應力求簡便,只需列出觀察內容、起止時間、觀察地點和觀察對象即可,為使用方便還可以制成觀察表或卡片。③按計劃(提綱)實行觀察,作好詳細記錄,最后整理、分析、概括觀察結果,作出結論。

2.2實驗類科技小論文的資料收集

實驗是獲取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實驗是指在人為控制條件下,研究對象的變化,以其結果論證科學結論的一種方法。根據實驗目的不同,可將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

2.2.1驗證性實驗

驗證性實驗是指實驗者針對已知的實驗結果而進行的以驗證實驗結果、鞏固和加強有關知識內容、培養實驗操作能力為目的的重復性實驗。

如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的馬妍嬌同學在學習了“莖的疏導功能”后,利用一枝白色玫瑰在藍墨水里放了十二天后,變成了價格不菲的“藍色妖姬”作為媽媽的生日禮物,既驗證了課堂上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節儉的習慣和孝敬父母的品質。崔鳳娥老師輔導的《“藍色妖姬”,智慧的愛》一文獲2008年省一等獎。

2.2.2探究性實驗

探究性實驗是指實驗者在不知曉實驗結果的前提下,通過自己實驗、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從而形成科學概念的一種認知活動。

通過實驗得出科學結論的過程中應注意:①分清實驗組和對照組。②分析實驗設計中的單一變量。③注意實驗操作步驟的前后順序要有邏輯性(前因后果),環環相扣,各步驟要嚴密、完整。④注意實驗用具與試劑及需要控制的實驗條件。⑤觀測指標的確定:觀測指標對自然科學來說是一種標志,即在實驗觀察中用來指示研究對象中某些特征可被研究者或儀器感知的一種現象標志,通過它可以推測某些特定的事實,并從中得出特定結論。好的觀測指標的要求是有用性、合理性、客觀性和靈敏性,對人還需是無害的,簡言之,觀測指標要求可觀察或可測量,最后都要達到可記錄。⑥在確定好觀測指標的前提下,注意實驗結果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最后對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并得出正確的結論。

如洛陽市第三十中學李靜老師輔導的學生廉曉云在《自己動手發豆芽》一文中做了4組對照實驗,以探究化肥、無根劑對黃豆芽根長、莖長、子葉大小、莖的粗細、根形與根毛數量、濕重、口感等方面的差異。通過實驗對比發現:4號盤——加復合肥和無根劑(6-芐基腺嘌呤)的豆芽最粗,最好看,產量最高,這就是不法商販用化肥、無根劑等發黃豆芽牟取暴利的原因,從而提出了“我們應該自己動手發豆芽,才能吃得放心,吃出健康”的倡議。《自己動手發豆芽》一文獲2008年省一等獎。

2.3調查報告類科技小論文的資料收集

調查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般由調查者通過問卷、訪談、考察測量等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有關資料,并對收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形成關于某一問題的科學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

運用調查法進行研究,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確定調查課題,制定調查計劃;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總結,撰寫調查報告。其中,收集資料是調查的重要環節。

2.3.1問卷調查法

調查者運用事先設計好的問卷向被調查者書面了解情況并征詢意見。如洛陽五中張穎教師輔導的學生張亦舒等所撰寫的《學生飲食習慣與營養攝入調查》一文使用了問卷調查法。調查前編寫了調查問卷,對該校七年級160余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后分別用了4幅柱形圖和1幅餅狀圖對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建議“有良好飲食習慣的同學繼續保持;飲食習慣欠佳的同學從小處著手改正;營養過剩的同學加強鍛煉,調整飲食結構;營養不良的同學多補充營養。希望大家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學生飲食習慣與營養攝入調查》一文獲2009年洛陽市一等獎。

2.3.2訪問調查法

訪問者通過上門訪問研究對象或利用電話直接與研究對象交談,獲取所需要的資料。如本文前面提到的洛龍區第三初級中學張會娟教師輔導的學生張茜等所撰寫的《洛龍區李樓地區用水情況調查報告》一文,使用了訪問調查法,在此不再贅述。

2.3.3考察測量法

研究者以測驗量表進行實地考察測量,獲得第一手相關資料。如洛陽市26中學王運來老師指導的學生王嘉吳等所撰寫的《超薄塑料袋的調查報告》一文,是在2008年6月1日起國家“限塑令”開始執行后,學生看到菜市場和有的商場仍使用超薄塑料袋,又看到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時清理出來大量的超薄塑料袋,由此,學生們選取洛陽市解放路23號院第3棟樓住戶進行實地考察測量,統計分析后為“限塑令”的進一步落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并發出“拒絕超薄塑料袋,從我做起”的倡議。

運用調查法收集資料時應注意:①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目的和任務,確定好調查對象和調查地點。②擬定好調查計劃。包括確定所采用的調查方法、調查項目和調查進程。③選擇和編制好調查工具。包括制定調查表格、觀察記錄表、問卷、訪談提綱等。在編制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技術要求,以保證調查工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④實施調查后對收集的調查材料要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得出結論性的意見并撰寫調查報告,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解釋,并提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初中生生物科技小論文在資料收集方面,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文獻研究法、采用網絡在線投票調查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再詳述。

洛陽市初中生在近兩年的河南省中學生生物科技小論文評選活動中取得突出成績,有8篇小論文獲省一等獎,15篇獲省二等獎。科技小論文是科技實踐活動的結晶,幫助初中生選好題材和學會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利于學生寫出具有初步的科學性、邏輯性和有效性的小論文,便于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提高生物學素養,教師任重而道遠,愿我們共同努力。

篇10

<<我們周圍的水>>的研究報告

一現狀

綠色教育是提高全民族四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措施之一。小學科學課作為小學生獲得基本的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并形成一定的科學態度的重要學科,在幫助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同時,也擔負著對小學生進行綠色教育職責。盡管過去的自然教學中包含一定意義上的綠色教育,但這種教育只是注重書本上的環保知識的學習,或包含著環保意識的滲透,并沒有從根本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環境問題的欲望。也沒有能夠使學生的實際問題情景中運用所學的環保知識,將之轉化為實際從事環保問題調查探究的能力。<<綠色教育與科學探究>>的課題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引導學生充分關注本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現實的生產生活關注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鄉土和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認清環境保護的迫切性,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獲取有關的環保知識,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內容及主要思路

《我們身邊的水》是海門市級課題《綠色教育與科學探究》的一個子課題,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引導學生提出關于家鄉水資源的問題,然后進行歸納篩選,確定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研究匯報交流,增強學生對周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感,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自主的(教師、家長協助)考察家鄉的水資源,發現周圍水資源的現狀,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以及現實的生產生活,關注其賴以生存與發展的鄉土生活環境,從中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綠色教育與科學探索的系列活動,使大家帶著責任感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提高小學生保護大自然的自覺性,以適應知識經濟和高科技發展的要求。

三、理論意義

1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全心的人學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以人為本”。人既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是實踐的主體,是發展的原動力,又是社會發展的客體,實踐的對象,發展的收益者。科學發展觀把人的主客體地位在實踐的基礎上同意起來。在人類經濟發展到比較富裕的時候,必然會產生一些環境的破壞,如何使經濟發展的同時有能力保護環境就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科學教學中的“做中學”理論

所謂的“做中學”就是通過集體的問題進行學習。在這種學習的方式中,提供的學習材料是一系列的問題,學習者的任務是利用已有的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學會解決其他類似問題。在“做中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老師的知道下動手做實驗、學科學、增見識。也就是說,讓學生防開束縛,充分發揮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積極的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讓學生有機會親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過程,使他們在觀察、體溫、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索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礎。“做中學”科學教育目標是:讓兒童有機會親歷探究自然的奧秘的過程,使他們在觀察、體溫、設想、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學科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痰厥能力,為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成長為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的未來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應用價值:

通過活動使大家了解“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歷史由來與基本內容,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行動要求和發展目標,幫助大家學習和綜合應用科學基礎知識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增強大家的科學知識,培養大家的科學創新精神,以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搜集:通過查閱有關的圖書、報刊,或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搜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加以分析、比較、綜合,進行判斷推理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見解,得出符合實際的結論。

2、實地考察:就是圍繞小課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題,深入實地進行調查研究,收集有關水資源現實情況和歷史狀況的材料,在此基礎上進行理性的分析,然后寫出調查報告。

3、觀察實驗:就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獲取處在自然界中的一些動植物,由于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產生的一些反映,并對這些反映借助一些資料作出準確的推理解釋

4、合理假想:假設這些環境有所改變(或一成不變)的情況下,我們的生活環境在10年、20年后將會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