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范文

時間:2023-03-26 02:23: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劑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劑學

篇1

0引言

常規劑型的藥物經靜脈、口服或局部注射后,藥物分布于全身,真正到達治療靶區的藥物量僅為給藥量的小部分,而大部分藥物在非靶區的分布不僅無治療作用,還會帶來毒副作用。因此,藥物新劑型的開發已成為現代藥劑學發展的一個方向,其中靶向給藥系統(Targeteddrugdeliverysystem,TDDS)的研究已經成為藥劑學研究熱點[1]。TDDS指一類能使藥物濃集定位于病變組織、器官、細胞或細胞內的新型給藥系統。靶向制劑具有療效高、藥物用量少。毒副作用小等優點。理想的TDDS應在靶器官或作用部位釋藥,同時全身攝取很少,這樣,既可提高療效,又可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TDDS要求藥物能到達靶器官、靶細胞,甚至細胞內的結構,并要求有一定濃度的藥物停留相當長的時間,以便發揮藥效。成功的TDDS應具備3個要素:定位蓄積、控制釋藥、無毒可生物降解。靶向制劑包括被動靶向制劑、主動靶向制劑和物理化學靶向制劑3大類。目前,實現靶向給藥的主要方法有載體介導、受體介導、前藥、化學傳遞系統等。現就靶向給藥方法研究進展作一介紹。

1載體介導的靶向給藥

常用的靶向給藥載體是各種微粒。微粒給藥系統具有被動靶向的性能。有機藥物經微粒化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制劑的均勻性、分散性和吸收性,改變其體內分布。微粒給藥系統包括脂質體(LS),納米粒(NP)或納米囊(NC),微球(MS)或微囊(MC),細胞和乳劑等。微粒靶向于各器官的機制在于網狀內皮系統(RES)具有豐富的吞噬細胞,可將一定大小的微粒(0.1~3.0μm)作為異物攝取于肝、脾;較大的微粒(7~30μm)不能濾過毛細血管床,被機械截留于肺部;而小于50nm的微粒可通過毛細血管末梢進入骨髓。

肝癌、肝炎等肝臟疾病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但目前藥物治療效果很不理想,其原因除藥物本身藥理作用尚不夠理想外,不能將藥物有效地輸送至肝臟的病變部位也是一重要原因。將一些抗腫瘤、抗肝炎藥物制備成微粒,給藥后可增加藥物的肝靶向性。米托蒽醌白蛋白微球(DHAQBSAMS)的體內分布研究發現,給藥20min時,DHAQBSAMS和米托蒽醌(DHAQ)在小鼠體內分布有顯著差異,DHAQBSAMS約有80%的藥物集中在肝臟,而85.9%以上的DHAQ存在于血液中[2]。張莉等[3]考察去甲斑蝥素(NCTD)微乳的形態、粒徑分布及生物安全性,研究NCTD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體內的組織分布,結果表明,NCTD微乳較NCTD注射液增強了藥物的肝靶向性,降低了腎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延長藥物在小鼠體內的循環時間。納米粒和納米囊肝靶向制劑的研究報道較多,如氟尿嘧啶、阿霉素、羥基喜樹堿、狼毒乙素、環孢素等抗癌藥物都被制成了納米靶向制劑[4]。王劍紅等[5]采用二步法制備米托蒽醌明膠微球,粒徑在5.1~25.0μm范圍的占總數87.36%,體外釋藥與原藥相比延長了4倍。經小鼠體內分布試驗表明具有明顯的肺靶向性,靶向效率增加了3~35倍,肺中藥代動力學行為可用一室開放模型描述,平均滯留時間延長10h。在納米粒表面上包封親水性表面活性劑,或通過化學方法連接上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可以減少與網狀內皮細胞膜的親和性,從而避免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提高毫微粒對腦組織的靶向性。Gulyaev等[6]以生物降解材料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為載體,以吐溫80為包封材料制備了阿霉素毫微粒,研究結果表明腦中阿霉素濃度是對照組的60倍。一些易于分解的多肽或不能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如達拉根、洛哌丁胺、筒箭毒堿)通過制成包有吐溫80的生物降解毫微粒在動物身上已取得一定的靶向治療效果[7]。研究表明粒徑是影響微粒進入骨髓的關鍵因素,粒徑越小越容易進入骨髓。彭應旭等[8]制得不同粒徑的柔紅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小鼠尾靜脈給藥,小粒徑組(70±24)nm骨髓內柔紅霉素濃度是大粒徑組(425±75)nm的1.58倍。骨髓會因腫瘤浸潤、化療藥物或嚴重感染受到抑制。研究表明,多種生長因子,如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促使骨髓細胞自我更新、分裂增殖,并提高其活性。利用骨髓靶向載體可提高藥物在骨髓內分布,并避免血象中的不良反應。Gibaud等[9]以聚氰基丙烯酸異丁酯、異己酯毫微粒為載體攜帶GCSF,提高了其在骨髓內的分布。

基因治療是一種專一性的靶向治療。基因治療就是利用基因轉移技術將外源重組基因或核酸導入人體靶細胞內,以糾正基因缺陷或其表達異常。納米顆粒作為基因載體具有一些顯著的優點。納米顆粒能包裹、濃縮、保護核苷酸,使其免遭核酸酶的降解;比表面積大,具有生物親和性,易于在其表面耦聯特異性的靶向分子,實現基因治療的特異性;在循環系統中的循環時間較普通顆粒明顯延長,在一定時間內不會像普通顆粒那樣迅速地被吞噬細胞清除;讓核苷酸緩慢釋放,有效地延長作用時間,并維持有效的產物濃度,提高轉染效率和轉染產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謝產物少,副作用小,無免疫排斥反應等。

2受體介導的靶向給藥

利用細胞表面的受體設計靶向給藥系統是最常見的主動靶向給藥系統。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ASGPR)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它存在于哺乳動物的肝實質細胞上。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唾液酸糖蛋白和凋亡細胞、清除脂蛋白。研究發現,ASGPR能特異性地識別N乙酰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和乳糖,利用這些特性可以將一些外源的功能性物質經過半乳糖等修飾后,定向地轉入到肝細胞中發揮作用。Lee等合成了三分枝N乙酰氨基半乳糖糖簇YEE,它與肝細胞的結合能力為乙酰氨基半乳糖單糖的1萬倍。我們考察了半乳糖苷修飾的十六酸拉米夫定酯固體脂質納米粒(LAPGSLN)的肝靶向性,其靶向效率為4.66,比未修飾納米粒的靶向效率高3.7倍[10]。藥物通過與大分子載體連接,再對載體進行半乳糖化,可以產生較好的肝靶向效果。若能使藥物直接半乳糖化,則可以簡化耦聯環節,提高靶向效率。這一思路對蛋白類藥物而言,較易實現。蛋白質或多肽(分子質量在一定范圍)在連接上半乳糖后,都有可能成為受體結合的肝靶向性物質。小分子物質經類似途徑能否靶向于肝,取決于糖和藥物密度、分子質量、攝取屏障等多方面因素。小分子藥物共價連接乳糖或半乳糖,初步揭示其靶向性并不好,有關機制和可行性尚待進一步探討。新晨

篇2

關鍵詞藥劑學;教學改革;PBL教學法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學法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麥克瑪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醫學院首創[1]。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尤其是在西方醫學院校中已經普遍實施。PBL改變傳統教學的學習方式,將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2],強調學生加強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討論課是PBL教學法的一種應用形式,是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參與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有效途徑。藥劑學具有涉及的專業知識面廣,既有抽象的理論知識又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藥劑學知識點多、難學難記,如果授課過程中教師僅采用平鋪直敘的傳統方式,學生很難掌握且容易感到疲乏。因此,應用PBL教學法,對授課內容進行設計,就某些重點劑型開展專題討論課,有助于學生熟悉和掌握處方設計的理論依據、制劑質量標準、藥物合理應用等方面的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基于上述情況,本校藥劑學教研室根據PBL教學法指導思想,自2000年開始在本校藥學本科生針對“固體制劑-片劑”這一章節開展了討論課的教學嘗試,收到了一定成效。

1開展背景

1.1課程設置在我校藥學本科的課程設置中,藥劑學作為學生實習前最后一門專業課程,安排在第4學年上學期授課。此時經過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藥學基礎以及文獻調研能力。藥劑學總的理論課學時為60學時,“固體制劑-片劑”這一章內容安排了時的理論課。1.2教學內容“固體制劑-片劑”這一章的學習要點是根據主藥的特點以及片劑的劑型特點,選擇相應的輔料種類和用量,確定制備處方、方法以及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2具體實施

2.1選題在簡單介紹了片劑的劑型特點和制備方法的基礎上,布置學生進行3種不同類型主藥成分的片劑制備,包括對濕熱不穩定的藥物、黏度較大的中藥浸膏以及主藥劑量小的藥物。根據文獻調研結果,針對各個藥物的不同特點設計片劑處方,選擇制備技術,確定制備方法,講述所選處方和技術的理由以及注意事項,并予以文獻和實驗支持。同時為確保每名學生都積極參與作業的完成,提前向同學聲明此次課堂成績將以10%的比例計入期末成績。2.2分組討論首先由學生在3個課題中自由選擇,按照所選的主藥不同進行分組,而后以組為單位,查閱文獻并進行小組討論,集思廣義,就每個主藥選出3~4名同學制作PowerPoint幻燈在全班匯報。2.3課堂交流課堂交流是討論課的中心環節,每組上臺發言的同學講述各自擬定的處方,闡述處方設計理由,確定相應的制備方法,如粉末直接壓片、濕法制粒、干法制粒等,并闡明制備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主藥及輔料的粒徑要求,粉末混勻時的先后順序,壓片時對環境濕度、溫度的要求等。發言完畢后,其他同學和教師可針對其方案提出問題和質疑,回答不出可由其同組同學代為回答。通過已有課堂反饋來看,學生的發言精彩紛呈,如制備維生素C片劑的同學考慮到硬脂酸鎂可與維生素C發生化學反應影響其穩定性,因而不適合作為該片劑的劑使用,可以采用硬脂酸代替;有的同學給出了壓制維生素C和中藥銀翹的復合片;還有的同學提出將主藥進行環糊精包合以增加穩定性等。最后教師綜合考慮學生的處方設計、提問和回答的準確性、發言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評分。2.4總結歸納在每一個主藥的相關處方討論結束后,由指導教師就其片劑設計中出現的閃光點和問題進行總結歸納。通過不同類型處方的比較,指出其主藥特點和制備的注意要點,如對濕熱不穩定的藥物,可采取粉末直接壓片的方法,但要注意粉體的流動性,以免造成片重差異;對黏度較大的中藥浸膏壓制成片時,要注意崩解劑的加法和用量對于片劑崩解和溶出的影響;對主藥含量較小的藥物要特別注意主藥和輔料混勻方法,以免影響含量均勻度。對于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展現出的文獻調研及獨立思考能力及時給予充分肯定,以引導學生學習藥劑學的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改活動。2.5實驗驗證結合本學科開展的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就其有疑義的處方進行驗證,以糾正其處方設計中的問題或加深其對于片劑制備的掌握,通過實際效果的觀察,97%的同學可以熟練掌握片劑制備技術,此成績高于傳統教學水平。

3教學效果

從課堂上發言同學的清晰思路,到提問同學認真的態度,都反映出大家對于討論課的精心準備和熱情參與。為了進一步了解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筆者在藥學本科2005級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回收率100%。問卷調查的結果如圖1。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對PBL教學法持肯定態度,認為P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自學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知識的實際運用。對近年來繼續在校深造并曾參與過藥劑學討論課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也顯示討論課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深刻,且在藥劑學的各個章節中對于片劑的掌握最為熟練。從良好的教學反饋上,筆者認為PBL教學法在藥劑學中的應用具有如下作用和優點:3.1有助于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從傳統式教學到PBL教學法,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到自覺的帶著問題,結合教材和文獻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和概括,形成了系統的知識框架,掌握了“片劑”這一劑型的相關知識,并初步了解了研發新的制劑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即從直接由教材中領會科學知識的“教材直觀”到掌握整體、徹底搞懂理論與實驗疑問的“教材概括”[3],學生在學習教材后得到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有關知識的理性概括,從而也就靈活地掌握了科學的概念、原理和原則。對于藥劑學這種涉及的專業知識面廣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PBL教學法的運用,可顯著提高了教學質量。3.2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PBL式的教學有別于傳統的以被動接受為主的教育模式,鼓勵學生站上講臺,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有明顯效果。備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要達到在課堂上展示自己能力的目的,學生在課前要認真準備,查閱大量相關文獻,結合教材中關于輔料和制備方法的知識,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由于每個學生在討論中都希望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辯論才能,充分論證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并且力求說服對方,課堂討論實際上成了一種知識和能力的競賽,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被調動起來。3.3有利于教學相長PBL教學法中雖然鼓勵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但教師仍然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相對于“單向傳授”的傳統授課模式,討論課上與學生間積極的互動對教師也提出了挑戰。新晨

為了上好討論課,往往要在充分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翻閱眾多相關書籍,只有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在課堂上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起到了“教學相長”的作用,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篇3

關鍵詞:藥劑學;課程說課;課程設計

R-4

1 課程設置

1.1本課程在我院藥學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1)性質:藥劑學在我院《人才培養方案》中是面向三年制高職藥學專業學生在第四學期開設的一門理論+實踐的專業課程。

(2)地位:藥劑學是高職藥學專業中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

(3)作用:通過藥劑學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常見劑型生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學生在第三學年開展藥品生產、銷售、藥房實習工作打好前期基礎。

1.2本課程與先修課程、后續課程的銜接和配合

藥劑學是在學生完成了基礎課(基礎化學、生物化學、解剖生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部分專業課(藥理學、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臨床醫學概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專業核心課程,為今后學生的專業實習打好技能基礎;為藥學專業職稱資格考試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打好理論基礎。

1.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常用劑型的概念、特點和應用,掌握常用劑型的制備工藝、制備方法、質量要求以及質量控制;熟悉藥劑工作的任務、工作制度及藥學基本知識;了解新劑型的概念、特點和制備方法。

(2)能力目標:能進行藥物配制的基本操作;會使用常用的衡器、量器及制劑設備;能正確調配藥物及指導患者合理用藥;能制備常用的藥物制劑。

(3)素質目標:具有嚴肅認真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尊重患者、關愛生命;具有良好的團隊協助精神及人際溝通能力;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 課程設計

2.1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1)設計理念:以高職藥學專業培養目標為導向,“實用、夠用”為原則, “教、學、做一體化”為出發點, “技能培養”為重點,以構建“崗位人、職業人、社會人”需要的經驗和知識體系為準則,培養藥學專業技能。

(2)設計思路:本課程以課堂講授、多媒體課件演示為主;根據學生工作崗位的需要,結合實驗室產品制作、觀看實際生產過程錄像片;企業現場觀摩教學、生產車間參觀;畢業頂崗實習等多元化的模式與手段。增強本課程行業、企業的參與度,聘請醫藥行業企業的專家、技術骨干、崗位熟練工等講解實踐性強的環節。充分體現本課程的職業特色、突出技能培養的主線。

2.2教學內容選取的依據

以我院高職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就業崗位的能力需求、資格證書考試大綱為教學內容選取的依據。

2.3教學模塊分配

教學內容主要分2大部分:理教學(54學時),實驗實訓(54學時),具體分配如下:

2.4重點、難點的確立及解決辦法

2.4.1重點、難點的確立:以藥品生產企業中常見的、使用頻率高的、效果明顯的劑型、各類國家資格考試中所占分值較重的內容為依據;把液體藥劑、軟膏劑、散劑、顆粒劑與膠囊劑、片劑、丸劑等的制備工藝、制備方法及質量要求確立重點內容,把工藝復雜、劑型新穎、質量要求較高的注射劑、緩控釋制劑、脂質體、氣霧劑等劑型作為難點內容。

2.4.2重點、難點的解決辦法

(1)突出重點:

①設計教學過程時,緊緊圍繞重點進行,設置問題、演示實驗、指導閱讀、分析講解、啟發探究都應著眼于讓學生理解、掌握重點。

②教學時間的分配上應將最佳時間用于重點內容的教學,把握好調控好教學節奏。

③通過訓練、小結、復習,及時了解和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2)突破難點:

根據教學原理和學生知識結構,借助實驗手段、教學媒體、教育技術,采用以下方法來解決。

①對抽象內容形象化,使之接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水平。

②對于多個因素交織在一起形成的難點,可突出主要因素并將理論問題具體化,分出層次,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③對于知識跨度大的,可用有關的“中介”知識作鋪墊。

④對容易混淆的內容,可利用橫向比較,找出相近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個性、區別和聯系。

3 教學實施

3.1教學方法

3.1.1多媒體教學法

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片資料和教學視頻讓整個教學過程直觀形象,便于學生理解重難點。

3.1.2職業體驗法

組織學生到藥廠參觀見習,觀察藥品的生產過程,生產設備,生產條件,讓學生有感性認識。

3.1.3網絡學習法

利用網絡資源介紹學生一些學習網站,通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讓理論得以延伸。

3.1.4案例教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案例討論的教學方式,使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5崗位模擬法

組織學生到我院的GMP模擬車間,把學生按照工作崗位分組進行模擬操作,比如片劑的制備可以分成粉碎、過篩、混合、制粒、壓片、質檢、包裝等若干環節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使學生能夠零距離體驗崗位操作,熟悉操作流程,為今后的實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2考核方式

過程與目標結合評價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隨堂提問和課后作業進行評價。

理實一體化的評價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從藥品的劑型、制備、質控、包裝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

總評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占50% )+實驗、實訓考試成績(占40%)+平時成績(占10%)。

4 教學資源

4.1教材選用及教輔資源

選用“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張琦巖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藥劑學》,本教材強調理論,重視實驗;針對崗位,課證融合;聯系實際,突出案例。

教輔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錄像、電子教案、網絡資源。

4.2實踐教學條件

我院擁有校內實驗實訓室兩間188.3O,模擬制劑車間138.6O,校外崗位見習、實踐教學基地3個:紅河州第一人民醫院、個舊市云河藥業制藥有限公司、一心堂滇東南分部。

4.3教師隊伍

結構合理、專兼結合、互為補充。

5 教學效果

5.1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目標的實現

12級、13級兩屆藥學系學生成績合格率均在90%以上,實習及就業用人單位反饋藥學專業的兩屆學生藥劑學基礎良好,能滿足崗位要求,并在崗位實習與工作中表現出良好的業素質,能用專業的思維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5.2教學評價

通過學生評教、教師評學、二級督導制度、領導評價、社會調查、行業問卷、研討交流,以實現課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構建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

6 課程特色與創新

6.1教學模式

項目驅動教學,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導性;理實一體化教學,增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

6.2實訓

校內實驗室實訓及校外就業崗位的參觀見習相結合,更貼近職業、貼近崗位、貼近藥品,為將來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6.3師資

構建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積極創造機會讓教師到一線崗位工作,加強專業實踐,同時要求教師在一定期限內通過全國執業藥師資格考試。

6.4課程

結合醫院、藥企崗位需求及國家各類資格考試制定《藥劑學》課程標準,突出職業針對性

7 改革思路

7.1豐富教師企業一線工作經驗

加強雙師教師隊伍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平臺,讓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鍛煉,不僅為專業教育積累實踐經驗,也能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7.2加強院校合作

引進醫院、企業的專家、優秀技術人員作為課程的兼職教師,指導校外見習、校內實訓,開展專題講座,讓職業體驗走進校園,讓崗位標準走進課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7.3加強網絡課程建設,完善課程體系

建立藥劑學精品課程網站,內容涵蓋教學大綱、教案、課件、實驗和實訓指導、習題庫、案例分析、虛擬實驗、教學錄像等。

參考文獻

篇4

1.1以工作崗位需求為基礎,提煉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的實踐技能:確定突出實踐技能的工作任務,采用模化塊設計理念,注重產、學、研結合,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根本出發點進行開放式教學。以“一體化”實驗室為載體,點面結合,以具體藥品生產為代表,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直觀、形象、生動地模擬各劑型的生產過程。

1.2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加深、加快實訓基地建設,保證實踐教學順利有序地開展,服務區域經濟。學院藥學系聘請藥學行業工作一線的高級技能人才成立課程改革指導委員會,在《藥劑學》培養目標、規模、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積極建立江蘇康緣藥業、陜西步長藥業、陜西漢王藥業、漢中市藥檢所等10余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增加校外實訓科目,重構實訓課程體系。積極聯系江蘇恒瑞醫藥、陜西步長制藥、秦巴藥業等開發訂單培養,不斷促進學生就業,服務于區域經濟。

1.3改革評價方式:應改革課程評價的形式,重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注重教學過程的質量控制,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適當調整成績的考核比重,平時作業占10%、課堂提問占5%、實驗報告占10%、實驗操作占10%、期中自測占15%、期末考試占50%。課程實現考教分離,并將量化考核與質性評價相結合,建立起以評促改的溝通橋梁,提高教學質量。

1.4組織好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在課程改革的設計中,應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模塊化教學和“教學做”一體化和理實一體化實施教學過程。把每種制劑的生產過程作為一個模塊,再把模塊細分為與崗位操作相適應的項目。同時,調整好課程改革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比例,以實踐教學過程作為改革的重點,由校內實驗室實訓向醫藥企業實習、實訓延伸,把醫藥企業作為學校的第二課堂,推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1.5確定藥劑學課程改革的步驟首先,制定課程改革標準和撰寫“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教案,制作相關教學課件,編寫實驗講義和實訓教程等;然后加強藥劑實驗室建設,繼續擴大實訓基地范圍,規范實習教學任務。

2課程改革的目的

教學過程與就業崗位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明顯提高。藥劑學課程教學圍繞核心任務(實驗項目)展開,而核心任務是通過職業分析的方法得出的,因此,各工作項目和工作職責都來源于真實的實際工作,訓練切實滿足了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整個教學活動在“教學做”一體化中進行,教學更加注重情景氛圍,擺脫了純粹的課堂理論教學。另外,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具備團隊合作精神,但傳統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合作精神的培養,而基于任務導向的課程模式教學把學習目標放在共同完成任務上,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目的。

依據職業教育的特點,基于任務導向的課程模式在充分滿足職業職責要求的前提下,改革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內容,使之服務于崗位職責的要求,因此體現了理論知識“適度夠用”的原則。此外,考核方法的改革使對學生的評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和工作崗位的要求,這樣的考核方式更適用于對能力進行客觀評價。

教師要完成如此貼近真實工作的教學,必須具備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這對于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雙師”素質要求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只有從事專業課教學的教師深入到對應行業企業的一線頂崗實踐,系統掌握業務技術流程,強化操作技能,才能完成貼近真實工作的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學院通過與醫藥企業合作,利用業余時間選派教師在企業、科研機構等單位實習和掛職鍛煉,讓教師在實踐中及時調整自己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構成,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3課程改革的實施步驟

3.1制定教學標準明確了藥劑學課程定位,規范了課程標準,課程實施過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提高了藥劑學教學質量。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職業教育研究能力較強以及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學隊伍,積極引進高學歷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并選派教師到企業考察、學習和進修。同時,聘任醫藥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作為藥劑學課程的兼職教師,承擔實訓、實習任務。

3.3加強實驗室建設進一步充實完善及發揮實驗室、實訓室的功能,豐富實驗教學資源,不斷開拓新的實驗項目,使實驗、實訓的內容覆蓋片劑、丸劑、顆粒劑、溶液劑、軟膏、栓劑等常見的多種劑型,滿足不斷發展的教學和教學科研的需要。堅持和完善開放性的實驗和實訓特色,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

3.4完善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以藥劑學精品課程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完善各種相關教學資料,改革和規范教學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網上教學方案,根據學校提供的網上運行平臺和環境,形成一整套包括教學標準、授課教案、章節習題、實驗指導、實訓講義在內的立體化教學內容,以方便學生學習。

篇5

1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藥藥劑學一般開設在四年制本科的第六學期。這一階段是學生對專業課有所了解并深入學習的時期,希望了解中藥學專業具體內容能否與今后的工作科研等方面接軌以及自己所學知識的應用。這種對于專業課的求知欲望為中藥藥劑學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好的契機。另外有部分學生已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活動,對于專業的興趣比較濃厚。在這種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其能夠主動思考、探索和發現。

教師主要講授中藥藥劑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義、劑型制備的思路等內容。首先讓學生明白課本上涉及的劑型,比如固體制劑的主要類型,有散劑、顆粒劑等,使學生對于課程有系統化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學生對新事物、新知識強烈的求知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在“新劑型新技術”這一章的講授中,要求通過認真備課、生動講授,讓學生在學習中藥藥劑學的基本劑型后,能掌握常見劑型,同時了解該學科進展,更重要的是能引發學生繼續深入對本課程的學習。在上課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于中藥藥劑學劑型非常興趣,能聯系實際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認真把握課堂講授的環節,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現代教學論認為,各學科教學,不論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只要在啟發式教學思想指導下,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別是能夠有效激發學生質疑的激情和積極思維、主動探索的精神,都可視為啟發式教學[2]。啟發式教學是相對于灌輸式教學而言的。改變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多啟發學生,提問學生,引起學生的思考,做到少講精講,多問多練,提高學生自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查閱科技文獻資料的能力。合理設置課堂提問是有效啟發的關鍵所在。提問藝術水平高的教師,容易引發學生的心智,激活學生的思維,獲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當代創造教育認為,教師教學的最高藝術是激發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欲望,引導學生自己解蔽、釋疑。

2合理利用多媒體等技術手段

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直觀、立體、生動地將所需講授的知識表現出來,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大大節省了教師在板書上所花費的時間,緩解了中藥藥劑學講授內容日益增多而課時數日益減少的矛盾[3]。目前,多媒體在大多數院校均有配備,但是,由于多媒體授課時在短時間內所呈現的信息量非常大,又缺乏教師板書時提供給學生的一個思考和記憶的緩沖時間,學生普遍反映“聽到了講的內容,正要記筆記,幻燈片就過去了”,“講得很快沒法記筆記”,這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授課教師也左右為難。如果按照黑板授課的模式一直對著幻燈片不斷講解,學生可能跟不上;但如果在講解過程意停頓下來讓學生思考和記憶,次數多了,又有一種“冷場”的感覺,沒有了上課的氛圍。因此,對于多媒體授課不能一味盲目套用,需要結合教學特點,揚長避短。

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盡量精簡每張幻燈片上的內容,建議每張幻燈片的行數不超過三行,一張幻燈片只說明一個概念或一個問題。如果一張幻燈片上一堆文字或四、五個概念,學生可能來不及記筆記,甚至看完了還沒聽清楚。另外課件上不應該有太多動畫、聲音等元素,我們的教學體會是一節課有兩三個這樣的形式即可。授課內容主要仍以多媒體幻燈片的形式展現,但對于其中的要點、難點及邏輯層次,教師可借助板書進行講解,提供學生理解、記憶的緩沖時間,展現相關知識的體系和結構,發揮板書的特長。另外也可在各章節結束后選擇一定的測試或練習,讓學生作為作業在課堂上掌握,從而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勤于動手的能力。

在中藥藥劑學教學中,多媒體也能顯示出它形式的優勢,因為課程中較多內容涉及相關的制藥機械,通過視頻、照片等素材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制藥機械工作原理和過程。例如在講述壓片機的構造時,教師可以自己把壓片過程一步一步拍下來,按順序分解壓片動作,或者以視頻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壓片機械的工作原理及壓片的整個過程。這種形式的效果好于全部學生到實驗室看一臺壓片機。

在課堂最后時間,教師可以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歸類與提煉,突出重點,主次分明。強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靈活運用;同時將知識要點進行對比、總結,把不同章節的相關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準確記憶,引導學生自學,幫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共性知識,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最終形成對本學科核心內容、學術思想的認識與思路,這對培養學生獨立獲得知識與方法的能力是非常有意義的。例如,講授片劑基本理論學習后,可與學生共同分析教材上的典型處方組成、制備要點,總結出普通片、含片、咀嚼片、泡騰片、陰道片、陰道泡騰片、腸溶片等各類型片劑的基本組成、區別、特點和處方的設計要點。又如教師在講解片劑等常用劑型的生產技術時,通過對經典處方(牛黃解毒片)的分析,總結出該類劑型的設計思維,分析劑型的設計原理、制備要點,并指出該劑型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以開拓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和聯想能力,提高學生歸納總結和表達能力。

3產學研相結合是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中藥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產學研相結合。在教學中讓學生直接面對臨床使用的各種劑型,進行實地場景教學,能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易于理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并且根據實驗室情況采用小班教學方式,一個班25人左右,保證人手一套儀器。產學互動還要大力搭建與企業、醫院等單位合作的平臺[4]。在創新合作方式上,與企業、醫院制劑室等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將課堂由學校延伸到企業。

中藥藥劑學課程改革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備教材、備學生的備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要求。要想教好本門課,光啃書本理論是不夠的,需要更新教師課程理念,提升教師科研開發的能力,組織專業教師深入到科研生產中,改善教師隊伍結構,促進專業教師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5]。通過科研實踐積累的經驗和實驗數據,可以更好地補充和豐富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內容。

篇6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014年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階段。其中2014年藥劑學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方法,2013年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隨機抽取兩階段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學生入選標準:完成藥劑學學習,缺課時間在4課時以下,既往沒有接受過藥劑學學習。對照階段100名,男54名,女46名,年齡平均為21.01±0.55歲;實驗階段100名,男57名,女43名,年齡平均為21.64±0.86歲;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階段使用常規的教學方法,實驗階段使用積極的案例式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包括: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實際的案例,并對案例進行分析。例如在講解阿司匹林時,可以將阿司匹林與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夠了解兩種藥物的區別,并有更深刻的認識;再比如講解不同劑型時,可以著重分析抗生素靜脈滴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與抗生素口服幾種藥物的特點,并比較其優勢,如口服藥物患者的依從性更高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利用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最低分為0分。

1.4數據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地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當p<0.05時,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教學效果為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對比方法為t檢驗。

2結果

案例教學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篇7

1.1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以教師板書講解形式為主,不僅單調、乏味,缺乏生動性,而且實驗過程中關鍵的操作步驟也不可能用語言完全描繪出來,最終造成了“學生聽不太懂,老師講得太累———學生不愿聽,老師不愿講”的惡性循環。所以,在實驗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形式。如,可以引入視頻教學法,提問自主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帶著興趣和好奇在實驗中探索和學習。如,在魚肝油微囊的制備實驗中,復凝法的原理、微囊成型的條件和影響因素等問題學生們一直掌握不好,老師可以在實驗前先提出問題啟發學生,促使學生們課前先預習、先查資料、先嘗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課上老師通過視頻教學解答問題,講解實驗過程,復習理論知識,課堂后鞏固所學,這樣教學方法可使實驗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而且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2]。對于基礎性實驗來說,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分析和討論實驗的目的、內容、步驟,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實驗的掌握,使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實現獨立、自主的完成實驗。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自主設計實驗的條件,并進行分組討論,確定最佳的實驗設計方案,然后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和指導,讓學生能全程的參與整個實驗,弱化教師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導作用。

1.2實驗內容的優化根據我院目前所開設的藥學、藥物制劑、中藥學三個本科專業的實際情況,打破傳統的藥劑學實驗教學模式,將整個藥劑學實驗教學內容優化整合為《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設計實驗》三個層次,其中《基礎實驗》54課時(“傳統制劑的制備”等6個實驗),《專業實驗》72課時(“腸溶阿司匹林片溶出度的測定”和“新型藥物制劑的制備”等9個實驗),《綜合設計實驗》144課時(大四畢業實習期間,學生自主命題并設計實驗,教師指導),根據這三個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制定新的實驗內容和大綱,選定新的實驗教材,對每個層次的實驗進行考核,逐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藥學綜合素質。

1.3實驗教學考核制度的完善大多數醫藥類高校的實驗成績主要是依據學生們上交的實驗報告,教師只能根據所交報告的結果和討論進行打分,由于很多實驗采取了學生分組制,造成有一些學生所做實驗相同,實驗結果類似,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更不能區分學生的實驗成績,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大降低,很多學生認為實驗成績只是參考成績,并不十分重視[3]。實際上,只有適當的考核標準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實驗教學改革的作用。我認為實驗教學的考核制度應盡可能弱化實驗結果,更注重實驗的設計、過程、操作和實驗者的態度。實驗過程無法以答案來衡量,而項目本身的難度也會影響學生的實驗結果。若實驗教學的考核總是實驗結果為評判標準,那就背離了實驗教學“重實踐、輕結果”的本意。因而,應根據每一個實驗內容制訂出詳細的評分標準,如,實驗前的準備、實驗中操作、實驗記錄、數據處理、實驗結果討論與分析等。在學期結束時還應進行實驗考試,把平時的實驗成績和期末實驗考試成績并入藥劑學課程考試成績中(平時成績占20%,實驗成績占30%,考試成績占50%)。通過綜合的考核體系來激勵學生,讓學生對實驗教學重視起來,讓學生能更多參與到“自我設計準備、注重細節過程、弱化結果分數”的考核模式中來[4]。

2結語

篇8

[關鍵詞] 藥劑學;技術;藥物功效;作用

[中圖分類號] R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12(b)-0023-02

藥劑學是一門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學科。近年來,出現多種藥劑學新技術,在改善藥物功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這些年出現的新技術及其在改善藥物功效中的作用做一簡要的總結。

1 固體分散體制備技術

固體分散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制劑系統,主要是通過微粉化、 粉狀溶液、固體分散體和溶劑沉積等技術將難溶性藥物高度分散在固體載體材料中,顯著增加難溶藥物的溶解性能,從而提高藥物制劑生物利用度[1]。近年來,發展了將固體分散體直接填充入膠囊的技術[2],固體分散體作為一種中間劑型,可根據需要制成軟膠囊劑、硬膠囊劑等,便于臨床上緩控釋制劑的開發。另外,表面活性載體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由于載體對于游離性藥物而言,是作為分散劑或乳化劑的,從而阻止了任何水不溶性表面層的形成,藥物被分散或乳化成了極細的狀態,顯著提高了藥物的溶解度。

現在利用固體分散體制備的緩控釋制劑越來越多,如對于難溶性藥物伊曲康唑,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其固體分散體,由于選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為載體,顯著提高了伊曲康唑的溶解度及體外溶出速率[3]。黃曙賓等[4]以乙基纖維素為載體,采用固體分散體技術制備的葛根素緩釋膠囊有很明顯的緩釋效果,并顯著提高了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杜江等[5]采用噴霧干燥法制備的黃褐毛忍冬總皂苷的腸溶型固體分散體能達到腸溶和粉末化。呂文莉等[6]采用固體分散體技術,使番茄紅素以分子復合物的狀態存在于固體分散體中,顯著改善了難溶性番茄紅素的生物利用度。

2 包合物制備技術

包合物(inclusion complex)系指一種特殊的絡合物,是由一種分子被全部或部分包合于另一種分子的空穴結構內而形成的。這種包合物由具有一定空穴結構的主分子(包合材料)和客分子(通常為有機藥物)兩種成分組成。主分子的空穴結構,足以將客分子容納在內,通常按1∶1比例形成分子囊。目前常用的包合材料為環糊精及其衍生物[7]。

有機藥物借Vander Waals 力形成包合物后,有如下功效:(1)增大溶解度,提高穩定性,使液體藥物粉末化。如難溶性藥物前列腺素E2經包合后溶解度大大提高,可制成注射用粉末。(2)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如陳皮揮發油制成包合物后,可粉末化且可防止揮發;鹽酸雷尼替丁制成包合物后能顯著改善其不良臭味,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3)調節藥物的釋放速率,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如諾氟沙星制成β-環糊精包合物膠囊后,起效快,相對生物利用度提高到141.6%;硝酸異山梨醇酯-甲基β-環糊精包合物片劑具有明顯的緩釋性,其血藥水平可維持相當長的時間。(4)降低藥物的刺激性與毒副作用。如磷酸苯丙哌林片可減小舌部麻木的副作用。

3 聚合物膠束、納米乳與亞微乳制備技術

膠束是由過量的表面活性劑在水中自組裝形成的一種熱力學穩定系統,其疏水核心能較大量地包載疏水性藥物,具有緩釋作用[8]。由于進入體內后,低分子表面活性劑膠束會被血液稀釋,從而容易解締合,無法將藥物送至靶區。而聚合物膠束卻是一種優良的藥物載體,且有天然的被動靶向作用。粒徑較小的聚合物膠束,有很好的阻止透過性,不易被巨噬細胞吞噬,能在有滲透性血管的組織(如腫瘤、炎癥區或梗死區)聚集;粒徑大的聚合物膠束,主要濃集在巨噬細胞豐富的肝脾等部位。膠束的疏水中心能大量地包載疏水性藥物,如包載的藥物是液態,則形成納米乳或亞微乳;如包載的藥物是固態,則形成納米囊或亞微囊。

聚合物膠束、納米乳和亞微乳均可作為藥物的載體,但目前在藥劑學中還主要處于試驗研究階段,已廣泛應用的實例有抗排斥反應的環孢素濃乳,其在體內可自發地形成納米乳。

4 微囊與微球制備技術

微囊和微球的粒徑范圍為1~250 nm,屬微米級,又統稱微粒[9]。微囊(microcapsules)系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為囊膜(membrane wall)將固態或液態藥物包裹而成的藥殼型微囊;微球(microspheres)則指使藥物溶解和(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的骨架型微小球狀實體。

蛋白質和多肽類大分子物質以及抗生素等藥物對一些難治愈疾病有很強的藥理作用,且副作用少,但是穩定性差。近年來,微囊化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物醫學領域[10],將一些生物大分子物質微囊化后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藥物的生物活性。另外,還可通過調節微囊或微球壁厚度和孔徑大小,以達到緩釋或控釋的目的。如李藥蘭等[11]以乙基纖維素為囊材,采用乳液溶劑揮發技術制備的茶多酚緩釋膠囊,達到了提高茶多酚穩定性和緩釋的雙重作用。易金娥等[12]以生物可降解型明膠和阿拉伯膠為囊材,采用復凝聚法制備的阿維菌素微囊,顯著提高了阿維菌素的療效,降低其毒副作用。

5 納米粒與亞微粒制備技術

納米粒(nanoparticles)由高分子物質組成,粒徑為10~100 nm,其可分為骨架實體型的納米球和膜殼藥庫型的納米囊。如果粒徑為100~1 000 nm,則為亞微粒。

藥劑學中納米粒、亞微粒具有特殊的醫療價值[13]。因為制成納米粒和亞微粒的藥物,理化性質被隱藏,其體內過程依賴于載體的理化性質。另外,納米粒、亞微粒對肝、脾或骨髓等部位均具有被動靶向性,這個特點在疑難病的治療和新劑型的研究中有廣泛的用途:(1)作為抗癌藥物的載體,是極其具有價值的,因為腫瘤的血管間隙只有100 nm,能允許粒徑小于100 nm的粒子,如載藥納米粒,從腫瘤有隙漏的內皮組織血管中逸出,從而進入腫瘤內發揮療效;(2)能使抗生素、抗真菌和抗病毒藥對細胞內細菌的感染的治療療效增加;(3)作為口服制劑,可防止一些藥物,如肽、疫苗類等,在消化道的失活,提高口服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4)作為黏膜給藥的載體,納米粒和亞微粒滴眼劑可以黏附于結膜和角膜,從而大大延長作用時間,另外也可制成鼻黏膜、經皮吸收等各種給藥途徑的制劑,延長或提高藥效。

6 脂質體與泡囊制備技術

脂質體是由一層或多層同心的脂質雙分子膜包封而成的球狀體,其作為藥物的載體可提高藥物療效,減少副作用[14]。目前,脂質體已用于抗癌藥物、抗菌和抗寄生蟲病藥物、抗病毒藥物、酶和激素等的載體,并還可作為免疫激活劑,用于抗腫瘤的轉移等,均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另外,最近還新開發了溫度敏感脂質體、pH敏感脂質體,免疫脂質體、摻入糖脂的脂質體、前體脂質體、聚合脂質體、磁性脂質體等等,這些新型脂質體在包封率、穩定性和靶向分布等方面進行了改進,大大擴大了脂質體的應用范圍。陸偉躍等[15]研制的一種葉酸-脂質體,能通過葉酸受體途徑內吞入胞,顯著靶向富集F受體的腫瘤細胞。張磊等[16]采用逆相蒸發-超聲法制備了胰島素納米脂質體,證實制備的脂質體能保護胰島素在小腸中的活性,且能促進胰島素的吸收。陳凝等[17]運用實驗證明紫杉醇脂質體體內給藥對外周白細胞的抑制作用要小于紫杉醇注射液,且其脂質體的抑瘤效果顯著優于其注射液。

泡囊(niosomes)又稱類脂質體,由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組成,也具有類似脂質體的封閉的雙層結構,與脂質體的體內外性質極其相似,但比脂質體穩定,不易泄露,是一類極有前途的新型給藥系統。粒徑較小的泡囊(小于50 nm),不易被巨噬細胞吞噬,可延長體內時間,具有優良的組織穿透性,尤其可在腫瘤、炎癥區或梗死區等有滲透性血管的組織聚集,故具有天然的被動靶向作用。粒徑大的泡囊在肝、脾濃集處也有被動靶向作用。另外,泡囊也有緩釋性、提高藥物穩定性和降低藥物毒性等特性。

隨著分子生物學、分子病理學、分子藥理學等生命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構建能夠改善藥物功效、使藥物療效更充分發揮、使藥物毒性變得更低的給藥系統成為迫切需求,而改善藥物功效也早已成為了藥劑學的重要研究任務和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 張曉靜. 固體分散制劑現狀的分析與研究[J]. 中國醫學雜志,2004,2(2):53-54.

[2] 任秀華,李高. 固體分散體在藥劑學中的應用及進展[J]. 醫藥導報,2003,22(2):110-112.

[3] 孫偉張,曾仁杰,于波濤,等. 伊曲康唑固體分散體制備及體外溶出實驗[J]. 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4,24(10):617-619.

[4] 王曙賓,黃蘭芷. 葛根素緩釋固體分散體制備及其體外釋放度評價[J]. 中成藥,2007,29(9):1285-1288.

[5] 杜江,丁寧. 黃褐毛忍冬總皂甙腸溶型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及釋放度考察[J]. 中國中藥雜志,2002,27(7): 513-514.

[6] 呂文莉,戎飛,平其能. 番茄紅素-泊洛沙姆 188 固體分散體的制備及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J].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9,40(6):5.

[7] 鐘秀英. 藥用β-環糊精包合物制備、檢驗技術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03,26(4):301-305.

[8] 陸彬. 作為載藥系統的聚合物膠束和泡囊的研究[J]. 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7(1):1-7.

[9] 崔福德. 藥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10] 邢福保,成國祥,楊炳興,等. 微囊微球的物理化學制備技術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 膠體與聚合物,2003,(2):39-42.

[11] 李藥蘭,黃才歡. 茶多酚緩釋微囊的制備研究[J]. 中藥材,2000,23(5):281-283.

[12] 易金娥,孫志良,劉進輝,等. 阿維菌素微囊的制備及其體外釋藥的研究[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67-69.

[13] 張瑋,張學農. 殼聚糖納米粒制備技術研究進展[J]. 抗感染藥學,2008,5(2):65-69.

[14] 趙海霞,郭興奎,孔德亮,等. 脂質體制備技術[J]. 山東中醫雜志,2000,19(7):435-437.

[15] 陸偉躍,力弘. 葉酸-脂質體制備及對 HeLa 細胞靶向作用[J].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2000,27(1):4-8.

[16] 張磊,平其能. 口服胰島素納米脂質體的制備及其降血糖作用[J].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1,32(1):25-29.

篇9

[關鍵詞] 藥劑學;實驗教學;內容;考核

[中圖分類號] R9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1(a)-146-02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屬于藥學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位于藥學知識結構金字塔的頂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是一門專業知識綜合性較強的應用技術學科,對學生將來參加工作、學習、生產實踐具有密切的關系[1]。

藥劑學實驗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藥劑學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實際中的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藥劑學實驗教學不僅僅是對理論課教學的驗證與延伸,而且是提高學生藥劑學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徑,同時藥劑學實驗是藥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藥劑學的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在藥物制劑、調劑、生產制備、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新藥開發等前沿知識,從而使學生們認識到藥劑學實驗教學在藥劑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隨著現代藥劑學知識的不斷完善與發展,其研究領域已經從傳統的劑型制備的參數研究向上下游廣泛拓展,包括了制劑前的藥物研究到制劑制備后的藥效學評價、藥動學研究等的“一條龍”研究[3]。因此,通過實驗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藥物劑型和制備理論、生產工藝技術及質量控制的基礎知識,而且通過理論學習和實驗教學的相互映證,幫助學生們初步建立起制劑設計和制備能力,具有進一步的分析和解決制劑質量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更好地從事藥學及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現行藥劑實驗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藥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不重視實驗,認為實驗課就是藥物簡單的加和,實驗結果好與壞無所謂,實驗課就是理論課的依附,只要學好理論就可以,這種理論脫離實踐的錯誤思想。但是,傳統的藥劑實驗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幾乎完全是驗證型實驗。所謂驗證型實驗,是指學生通過實驗來直接驗證已學過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在這種實驗模式中[4],教師包辦一切,老師怎么說,學生怎么做,甚至老師將實驗結果預先告訴給學生,而學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得出實驗結論,造成學生只會操作、不會動腦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們養成了習慣,使得“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不足。在實驗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的依然是灌輸式教學,機械式操作,學生一味地追求完美的實驗結果,而忽略了個人的創新及獨立思考能力,這對于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參與式教學,啟發式操作,問題型結果相去甚遠,而這種教學方法往往會挫傷學生做實驗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2 藥劑學實驗改革內容

本校對于人才培養的定位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從而培養出具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是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具有一定創新性,強調實踐性、技術性和應用性。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這一教學培養目標,我們就應在注重藥劑學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做好每個藥劑學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實驗前的預試、儀器的調試,嚴把實驗教學質量關,開展好實驗教學,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水平,培養出高素質的藥劑學專業人才,這樣才能使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筆者對藥劑學實驗進行改革,具體方法手段如下:

2.1 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醫藥領域中藥物的制劑新技術不斷的應用以及制藥設備的不斷完善,制劑工藝不斷更新,這種更新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教材改版的速度,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實驗不能再以液體制劑、半固體制劑等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實驗為主,我們可以結合實驗室現有設備與條件,應用視頻技術與實際操作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補充教材相對滯后的內容,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藥劑學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環節脫節的通病。為適應現代教學要求,我們將多媒體技術充分用于實驗教學,例如:根據實驗室現有設備,利用制粒機、壓片機、包衣鍋進行阿司匹林片的制備,老師結合多媒體與儀器進行講解,讓學生自己完成儀器的拆卸、安裝、使用,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有利于學生對實驗進程的把握,提高效率,避免實驗的盲從性。

2.2 對現有藥劑實驗內容進行改革

為充分調動學生們做實驗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更好地適應藥劑學科飛速發展的要求,本藥學院藥劑教研室開設了片劑、乳劑、微囊等劑型的綜合設計性實驗,同時對一些現有的藥劑學實驗內容進行改革,具體做法如下:

2.2.1 對一些驗證性實驗進行精簡 在前期的實驗教學中主要以驗證實驗為主,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劑型制備實驗,通過改革擬對部分驗證實驗進行精簡,保留傳統經典的劑型制備實驗,如選擇液體制劑、栓劑、軟膏劑等制備,規范學生的基本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處方設計實驗中強調處方分析,篩選出最佳處方工藝,尤其是在實驗過程中用到的藥物和附加劑要有代表性。例如乳劑的處方設計中最好選擇不同親水親油平衡值的表面活性劑,這樣學生在實驗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水相和油相配比,又要考慮乳化劑的用量,尤其是要驗證乳劑穩定性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設計不同處方時都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選出最佳工藝處方。

2.2.2 增設綜合性實驗 利用省部共建購買的一些新的儀器設備,如沸騰制粒機、壓片機、包衣鍋、溶出儀、崩解儀等增設一些綜合性實驗,如“阿司匹林片劑的制備與質量檢查”實驗,在學生自行壓制阿司匹林片的基礎上,利用制粒機對阿司匹林進行制粒,制好的粒再利用壓片機進行壓片、包衣。學生可以對自己包的阿司匹林片進行物理性質檢查,包括包衣片的外觀、重量差異、崩解時限、脆碎度、硬度等,使學生在宏觀上可以初步掌握較為完整的片劑生產和質量控制過程,對藥劑學理論知識有深刻的認識,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實驗,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內容綜合運用到實踐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2.2.3 增設設計性實驗 主要是藥劑實驗方法的綜合運用并帶有初步科研性的實驗[5],實驗前要求學生首先明確實驗目標,全班分成若干組,進行查閱文獻,設計實驗方案,最后學生們通過集體探討與老師指導的方式設計出該藥物的處方工藝研究。例如,制備阿司匹林片劑。要求學生掌握阿司匹林片的理化性質、用途和常用劑量等基本性質,并提出制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除教材外,提倡學生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專業書,另外還可以登錄學校的網站,要求學生自行查閱文獻,利用實驗室現有的條件與設備在本實驗室完成制備過程,這樣既可以幫助同學們提高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們做實驗的興趣,使學生們真正體會到藥劑學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們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實驗教學資源,使學生進一步深入地思考問題和理解問題。

2.2.4 實行開放式教學 開放實驗室是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可以彌補課堂實驗教學的不足,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實驗的主體。學生們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參加,利用課余時間來完成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有專門的老師進行全程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們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可以申報學校學生創新科研項目,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通過開放實驗與科研項目相結合的形式,真正參與到科研活動中,使其感覺到學有所用,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通過實行開放式教學可以提高儀器的利用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3 改革考核方法

實驗教學成績的考核也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考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6],提高學生對待實驗的重視性。實驗考核是檢查學生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一種手段,我們將改變以往藥劑學實驗考核,老師根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學生的能力擬定相關的標準,如考核的內容、考核的方式方法、最終考核的成績評定方法等,并使學生明確實驗應掌握的程度。同時為了避免學生只是為了應付技能考核在考核時積極操作練習而平時做實驗就應付的狀況,將學生的實驗技能考核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種方式,在期末對實驗內容單獨進行一次考試,可采用筆試、口試、實際操作等方式給學生評分。而實驗技能考核成績總評方法如下:平時實驗操作情況占10%、課堂回答問題情況占10%、實驗報告完成情況占20%、實驗技能考核成績占60% 的比例進行總評,得出實驗技能考核的最后成績,這樣既可調動學生平時實驗的積極性,也較全面地反映了學生技能掌握的情況。

3 小結

通過藥劑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希望能夠提高學生對藥劑學實驗的興趣以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而我們現在已開設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雖然不夠完美、成熟,但它是一種大膽的嘗試,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藥劑學理論知識具有很大的幫助。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思考、探討、改進教學,才能使藥劑學的實驗教學從層次、內容、形式逐步趨于完善,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藥劑技能水平,才能達到高素質的藥劑專業人才的需要,才能適應當前社會用人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梁健欽.淺談《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9(2):115-116.

[2] 何純蓮,趙冰潔,黃浩.實施開放性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模式[J].藥學教育,2006,22(1):43-45.

[3] 賈乙,唐淵,劉雅.等.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教育論壇,2009,7(25):87-88.

[4] 應曉英,高建青,袁弘,等.適應藥劑學發展探索新的藥劑學實驗教學模式[J].實驗室科學,2008,(4):54-55.

[5] 周彥彬,姚瑤,丁燕飛,等.談藥劑學實驗教學改革[J].藥學教育,2003,19(3):42-43.

篇10

[關鍵詞] 藥劑學;片劑;說課設計;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8(b)-0198-02

說課,是教師在認真領會課程標準精神和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教育科學理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向領導、同行或評委,就教學方案的指導思想、教學程序、教學效果等進行介紹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說課可以是針對具體課題的,也可以是針對一個觀點或一個問題的,講清“我將怎樣教”和“我為什么這樣教”這兩個問題[1],就達到了說課的目的。“說課”是教師把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前的一種實戰演練,是一次授課計劃的展示。教師通過說課,可以進一步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理清教學的思路,這樣可以克服教學中重點不突出、訓練不到位等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說課,可以引導教師思考為什么要這樣教學,提高教師備課的質量,目前課程說課已經成為推動教師職業素質發展的動力。“講課”則是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實施一次授課計劃的過程。因此,兩者在目的、內容、對象、形式、方法、評價標準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2]。

《藥劑學》課程片劑章節的說課設計主要包括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學法等內容,教師認識所講授章節在藥劑學中的地位、課程的教學目標,筆者現對《藥劑學》課程片劑章節的說課介紹如下:

1 說教材

1.1 教材選用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與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是藥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藥劑學宗旨為制備安全、有效、穩定、使用方便的藥物制劑,該課程在人才培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本章節的理論課、實驗課學習,掌握片劑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備方法、質量檢查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選用沈陽藥科大學崔福德教授主編的《藥劑學》第7版,本教材,具有一流的水平和較高的權威性,在國家高等教育醫藥類人才的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2教學目標

片劑是《藥劑學》重要內容,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本章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為:掌握片劑含義、特點;常用輔料的性質、特點和應用;普通濕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片劑成型的影響因素及壓片中可能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熟悉片劑的崩解機制及影響因素。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思維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能力。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藥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學習精神。

2 說教學方法

2.1問題式導課法

前期教學中已就散劑、顆粒劑進行講授,學生對于其含義、特點、制備工藝等問題已有充分認識,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提問、圖片等方式引出片劑。如,通過提問“散劑、顆粒劑存在的不足?如何彌補?目前市售制劑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劑型?等”導出新課——片劑;由視頻、實例圖片引出諸多不同類型的片劑制備相關的問題,由此展開教學。

2.2課件演示,比較討論

片劑的教學可綜合利用情景設置、多媒體動畫、PBL問題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查閱文獻、自學、分析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代表性片劑實驗“復方阿司匹林片劑的制備”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片劑相關知識。課件演示,利用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地將片劑的壓制方法、工藝過程展示給學生,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引導學生對出現問題的原因、解決方法進行思考。

3說學法

3.1以制備工藝流程為主線,系統學習

藥劑學設計學科較多,內容繁雜,學生不易掌握,特別是片劑章節,為此筆者引導學生以制備工藝流程為主線,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3],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根據工藝流程圖將輔料、制粒、壓片、質檢等內容依次相連,并可將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等相關章節內容有機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識。

3.2典型實例分析,強化學習

通過典型制劑處方分析、制備工藝設計、實驗操作等環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專業課學習與未來工作相聯系,強化學生對該課程在其知識結構中重要性的認識。

3.3查閱參考書、文獻了解片劑研究現狀

科技飛速發展,制劑理論、技術、設備、輔料不斷進步,查閱文獻可彌補教材內容滯后、授課學時有限等問題,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學生培養成能適應信息快速更新需要的新型人才。知識積累需要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掌握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培養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進行學習的能力。

4 說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以研究者的心態或視角,審視自己教學實踐的過程,剖析教師在教學設計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對教學中的缺點和錯誤進行反省、對教學中的優點和長處的肯定和堅持。如對教材分析獨到之處、課程資源開發中過人之處等。結合說課認真反思教學中的不足, 征得專家和同行的幫助,提高教學質量。

說課不僅要求教師對所講授的內容熟悉, 而且要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手段,說課是教師間平等的學習機會,可以發現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對年青教師的培養十分重要,對培養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好的借鑒作用[4-6]。

[參考文獻]

[1] 陳曉育,劉美紅. 淺析“說課”[J]. 中國科技信息,2009,23(13):211-212.

[2] 劉俐. 淺析“說課”與“講課”[J]. 當代教育論壇,2009,4(8):12-13.

[3] 龍曉英,楊帆. 藥劑學流程教學法探討[J]. 藥學教育,2004,20(2):30.

[4] 張立明,陳靖,付雪艷,等. 開展說課活動 提高教師水平[J]. 藥學教育,2010,26(4):49-50.

[5] 馬桂茹,王麗紅. 淺析教學及教研改革的手段之一 ——“說課”[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