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學綜述范文
時間:2024-01-12 17:39: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劑學綜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綜合性;自主性;生成性;過程性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7-0178-03
“綜合與實踐”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設置的課程板塊之一?!稑藴省分栽O置這一板塊,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學生的活動經驗,提高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其實,作為一個重要的課程板塊,“綜合與實踐”早在2001年就已經進入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體系,只是當時被冠以“綜合與實踐應用”之名而已。“綜合與實踐”被認為是新課程的一大特色,是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抓手。但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是:在十多年的實施過程中,不少學?;蚪處煂@一課程板塊并不重視,“走過場”或“搞形式”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在小學,“大多數教師對這一內容并不太重視,甚至‘跳過’這一教學進度(特別是第一學段),所以,‘綜合與實踐’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在小學階段‘登堂入室’”。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被寄予厚望的課程板塊何以備受冷落?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盡管我們可以把它部分地歸因于“一個全新的領域,可以借鑒的經驗較少”,但是,在筆者看來,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數學教育工作者對其功能(尤其是在提升學生應試能力方面)以及恰當的指導方法缺乏深刻認識。因此,在新課標正式頒布實施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有必要對有關“綜合與實踐”的基本理論問題展開討論,以深化對這一課程板塊的認識。其中,本文所要探討兩個的問題是:“綜合與實踐”課程板塊的特點及教學要求。
一、“綜合與實踐”板塊的特點
從課程目標、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看,“綜合與實踐”明顯不同于其他三個課程板塊(即“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具體地說,“綜合與實踐”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綜合性
在“綜合與實踐”領域,《標準》盡管確立了總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但卻并未具體規定教學內容。從所給出的“實施建議”以及所列舉的問題案例看,“綜合與實踐”的學習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這種綜合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學與其他學科、數學知識與活動經驗、各領域數學知識之間的融通與整合;二是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的綜合運用;三是包括數學應用意識、數學活動經驗、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內的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具體地說,該板塊的教學應以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以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或跨學科、跨分支跨領域的綜合性問題)為重心,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
(二)自主性
從課程實施的角度看,《標準》提出:“綜合與實踐”是“以一類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而這意味著,在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應以自主探究為主。換言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覺放棄大包大攬的做法,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幫助、引導和促進學生的深度參與上;與此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探究主題,自己制定探究計劃并確定研究方法,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探索并解決問題。可見,“綜合與實踐”為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和創造潛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三)過程性
“綜合與實踐”的實施通常是圍繞一些研究主題展開的。這類主題或問題一般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綜合性或現實性。因此,在教師“從前臺退至幕后”的情形下,學生只有親身經歷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才有可能完成學習任務。而這意味著,在實施過程中,調查、閱讀、思考、實驗、猜測、驗證、交流等環節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親身經歷一個“再創造”或“再發現”的過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生成性
如前所述,本板塊的教學方式應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這一原則性規定使得“綜合與實踐”的實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和生成性。其生成性主要表現在:包括課程資源、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在內的諸多課程要素,大都是在教學過程中即時生成并不斷演進的,而不是事先設定的。換言之,由于教師不再直接干預學生的探究活動,學生有權決定探究內容和探究方式,所以探究過程及結果往往都是事先無法設定或預料的;同時,這種以充分彰顯學生個性、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為基本特征的開放式教學,往往會使學生獲得非預期的發展或成長。例如,在“估算全班同學往返乘坐火車去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所需費用”的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或采取多種方式獲來獲取所需信息,可以自主制定多套活動方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究竟學到了哪些知識,積累了哪些經驗,提升了哪些能力,往往都是事先難以預期的。
二、“綜合與實踐”的教學要求
從課程實施的角度看,上述特點也是《標準》對本板塊教學提出的要求。教學中,切實落實這些要求是發揮該板塊在育人方面獨特作用的先決條件。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掌握分寸,避免走向極端。
(一)重視拓展,但也不能無限延伸
引導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標準》設置“綜合與實踐”板塊的重要目的。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設計或設置跨領域、跨學科的學習主題及教學內容,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社會實踐有機地融為一體,就成了一種必然選擇。按照《標準》的規定,本板塊的教學活動及教學內容主要是由學習主題統領或間接規定的,因此,其綜合性主要體現為設計適合學生探究的綜合問題。有了跨學科或跨分支的綜合問題或實際問題,就有了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解決問題的努力和嘗試,以及由此而導致的綜合素質的提升。
但是,在設計、提出問題時,師生所做的綜合與拓展也應該是有限度和有所側重的。一方面,應該確保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適應。反之,如果問題的綜合程度過高,知識覆蓋面過于寬泛,以至于遠遠超越了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能力,那么學生可能就會“望而卻步”,自主探究可能就會“無功而返”。另一方面,知識的拓寬和延伸必須要以數學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為主線,以促進學生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作為數學課程的一個板塊,“綜合與實踐”畢竟不是高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因此,以數學為核心,彰顯數學學科個性是本板塊教學實施的題中應有之義。相反,如果隨意進行泛化處理,致使學習內容喪失“數學味”,那么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數學教學了。
例如,在第三學段,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一個研究主題:根據書籍的某些數量特征對學生所在城市的某大型書店中的書籍進行分類。實施過程中,在了解有關事物分類的常識以及測量和計算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根據其長寬比、厚度、頁數、封面面積等進行分類。顯然,這是一個“數學味”頗濃的學習主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果在本學段要求學生去探討“適合高血壓病人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有哪些”,則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個問題是一個醫學或運動生理學問題,所用知識并不以數學知識為主。
(二)倡導自主,但也不可放任自流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能力是在活動中形成、發展和表現出來的。就學校教學而論,要想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就必須要讓他們親自去探索、去發現。相反,如果學生的學習始終以接受和模仿為主,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那么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就無從談起。所以,在“綜合與實踐”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以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為己任,盡力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及動手實踐創造條件,使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發展能力,在親身體驗中積累經驗。
但是,另一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等于可以放任自流。對于中小學生而言,“由于其自主性發展的階段性、過程性及不完善性等特征,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背后,有一條不可或缺的暗線,就是教師有效的啟發、引導、支持和幫助?!盵4]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全程跟蹤,全面、深入了解探究活動的進展情況,及時引導和幫助學生排除學習探究過程中所遇到困難和障礙,切實保障學生學習權利和人身安全,既是教師應當履行的職責,也是確保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根本保證。
(三)重視過程,但也不可忽視探究結果
如前所述,能力的提升、經驗的積累必須要以主體相應的認識或實踐活動活動為支撐。在“綜合與應用”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全程參了每次探究活動,必然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為了實現《標準》所提出的課程目標,教師必須做好督查、指導工作,確保學生都能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但是,重視學生的探究過程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略探究結果。事實上,如果我們只關心學生是否親身經歷了探索過程而不在乎學習結果,那么,由于缺乏目標的指引和評價激勵,學生的探究熱情和求知欲望就會逐漸減弱,弄虛作假、敷衍了事的不良學風可能就會滋生蔓延。所以,在“綜合與實踐”的實施過程中,除了重視學生參與探究的廣度和深度外,教師還要引導和督促學生去尋求正確的結論和完善的方案,并且依據評判標準對其研究結論或成果作出評價。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認真對待每一項活動,并深度卷入到探索活動之中。
例如,在第三學段,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測量并計算本校占地面積以及教學主樓的建筑面積?;顒舆^程中,不僅要求學生弄清“占地面積”、“建筑面積”等詞語的含義,靈活運用多種測量和計算(或估算)方法,而且還要提出“結論應該相對準確”的要求。相反,如果不對結論的準確性或正確性作出要求,那么,學生繪制和分割平面圖形、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能力訓練就失去了保障。
(四)重視生成,但也不應放棄預設
何謂生成?生成就是創生、建構或生長。[5]就學校教學而論,重視教學生成,即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和主體作用。從教學效果上看,生成性教學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創造潛能,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自主探究活動中得到反復磨練和顯著提升。所以,在“綜合與實踐”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自主探索創造便利條件,讓學生在相對寬松和自由的氛圍中盡情揮灑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享受自主探究及動手實踐帶來的樂趣和解決問題成功后的喜悅,不斷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但是,重視生成并不等于可以摒棄預設。雅斯貝爾斯(K.T.Jaspers)曾經說過,預設是一種計劃,它是實踐者的一種在特定情況下不可缺少的細節安排。[6]對于學校教學來說,預設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的預設性源自于教學永遠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在進行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細致、全面的預測和規劃,因為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前提?!叭绻蓻]有了預設,那么就會蛻化為無的放矢的自發行為,同樣也失去了教學意義?!盵7]所以,在“綜合與實踐”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和熟悉學生,深入研究和把握課程標準和探究主題的基礎上,對探究活動及其指導作出全面規劃和部署,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教學目標的全面達成。
總之,“綜合與實踐”板塊的特征決定了教師的指導方略應當有別于其他三個板塊:既要突出重點以彰顯板塊特色,又要統籌兼顧以順應教學規律;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只有這樣,“綜合與實踐”板塊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教學目標才有望全面實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
[2]黃德忠.《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一學段“綜合與實踐”的內容解讀[J].教學與管理,2014,(1):53-55.
[3]斯苗兒.是一個領域,更是一種數學教育價值觀[J].人民教育,2006,(17):24-29.
[4]劉暢.學生自主學習探析[J].教育研究,2014,(7):131-159.
[5]吳玲,吳支奎.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預設―新課程視閾下課堂教學改革的審思[J].課程?教材?教法,2007,(7):13-17.
篇2
近年來中藥學學科迅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在“中藥學”一級學科之下,逐漸細化形成了中藥學(臨床)、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商品學、中藥制劑學、中藥資源學、中藥藥理學等學科分支。而這些衍化內容,在多數中醫藥院校中已被納入到中藥學院或藥學院(系)的學科建設范疇;唯獨中藥學(臨床)仍多隸屬于“基礎醫學院”或“中醫學院(系)”。為了更好地區別于“中藥學院”的中藥學相關分支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專門組織有關專家論證,提出了“臨床中藥學”的名稱,并對其學科概念給予了初步的界定[1-4]。筆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臨床中藥學》的相關概念,提出了《臨床中藥學》學科的三個橋梁作用,并初步探討與之相適應的學科建設發展方向。
1臨床中藥學及其三個橋梁作用
眾所周知,所謂中藥是指“以天然的植物、動物和礦物為主要基源,以主產于中國并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類藥物”。而中藥學是指“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中藥來源、炮制、性能、功效以及臨床應用規律等知識的一門學科,包括臨床中藥學、中藥炮制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商品學、中藥制劑學、中藥資源學、中藥藥理學等多種分支學科”。臨床中藥學,屬于中藥學學科的研究范圍,但又明顯有別于中藥學其他分支學科內容。筆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將其進一步概括為: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以研究中藥性能、功效特點、應用規律、治病原理、用藥禁忌等為主要內容,并注重研究臨床藥效與中藥資源、加工、制劑等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臨床中藥學歷經多年的發展,日益完善,為中藥臨床安全有效、合理應用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臨床中藥學雙棲于中醫學、中藥學學科群中,既屬于臨床基礎學科,又具有藥學基礎學科性質,是一門醫藥交叉的二級學科。其在中醫基礎、中醫臨床,以及中藥學科中發揮著三個重要的橋梁和樞紐作用。
第一,是中藥學與中醫學密切結合的橋梁和紐帶。臨床中藥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是中醫“理法方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中醫基礎理論“理法”為指導,又是方劑學組方配伍的藥學基礎。因此,臨床中藥學也屬于中醫學學科的分支學科,成為中藥學聯系中醫學的橋梁和紐帶。
第二,是中醫基礎理論聯系臨床的橋梁和紐帶。作為與中醫理論重要的組成部分,臨床中藥學“以研究與臨床應用相關的中藥性能理論、功能特點、應用規律、治病原理,以及用藥方法、配伍禁忌等知識為主要內容”。其理論為臨床組方、防治疾病奠定基礎,是中醫臨床各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因此,也就責無旁貸地發揮著中醫理論聯系臨床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第三,是中藥學各分支學科聯系臨床的紐帶與橋梁。臨床中藥學與中藥學密切相關,既是中藥“資源學、鑒定學、藥理學、炮制學、制劑學”等分支學科的理論基礎,并與之共同完成研究中藥的科學任務,又極為注重研究臨床藥效與中藥資源、加工、制劑等的相互關系,是中藥學各學科研究成果應用于中醫臨床的橋梁和紐帶。
2臨床中藥學學科的建設目標
為了充分體現《臨床中藥學》學科的基礎性質,緊密圍繞其中的三個橋梁作用,適應臨床發展的需求,總結本學科多年來的教學、臨床和科研經驗,制定如下建設目標:將《臨床中藥學》學科,分別在中藥性能、中藥應用藥理、中藥臨床毒理、中藥配伍、藥材藥效學等方面進行深入發展和建設。
2.1中藥性能方面主要研究指導中藥臨床應用的基礎理論,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理論,以及各個藥物性能特點、變化規律等內容。中藥性能理論為臨床中藥學的基礎理論,其內容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歷經幾千年臨床實踐,不斷完善發展而來。其中,四氣五味和毒性理論最早見于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而升降浮沉、歸經理論則形成于金元時期。隨著現代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理論更加豐富,如毒藥使用原則日益完善,四氣五味理論的藥學基礎正在得到進一步揭示等,將為更好地正確認識藥物,指導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
2.2中藥應用藥理方面主要研究中藥的臨床應用規律和治病藥理機制。幾千年來,隨著臨床疾病的變化,尤其是復雜疑難疾病的日益增多,中藥學者研究發現,探討藥物的治病原理是臨床中藥學的重要內容。若秦漢唐宋時期本草學還主要側重于用藥經驗總結,而到金元時期則已開始重視探討治病原理。尤其是近現代,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滲透,臨床應用范圍不斷深入和擴大,治病原理研究已由簡單到復雜、由宏觀到微觀,相關研究也已涉及到動物實驗和臨床藥理,明顯提高了中藥的治療效果,尤其是開拓了中藥防治新的疑難病疾病的應用領域。
2.3中藥臨床毒理方面研究藥物毒副作用及其與治療作用的相互關系,以及有毒中藥的使用原則與方法等相關理論。其中包括以毒攻毒原則、配伍炮制等控毒方法與原理、藥后監控原則、藥物中毒機制和搶救方法等。中藥不良反應、毒副作用及中藥藥源性疾病研究,也將為臨床安全有效與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篇3
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在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與發達地區相比,陜西省發展的差距主要在縣域,潛力也在縣域。
用科學發展觀審視縣域,深入研究本縣的區位條件、自然地理、資源狀況、產業基礎、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等情況,并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和周邊發展動態,綜合分析,明確優勢,認清差距。特別是對制約縣域發展的難點、群眾增收的重點、發揮優勢的著力點,要心中有數。
找準和提升優勢產業。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工則工。防止脫離實際,跟風趕潮。
要集中力量發展條件成熟、前景看好、特色突出、對縣域發展帶動力大的產業。要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抓緊用好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把招商引資與加快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升級結合起來,在做大規模、做精產品、做優質量、做強品牌上下工夫。
立足三次產業的相互結合思考發展,圍繞延伸鏈條和增加附加值促進產業互動,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文化產業。
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產業布局、人口環境和功能定位,突出個性,彰顯特色,確定穩定的建筑基調和主旋律,完善城鎮建設規劃,做大縣城,發展鄉鎮。
把創新作為各項工作的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搞好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和擴權強縣試點。
在第一要務問題上,全省上下要思想更加自覺、行動更加堅定、工作更加扎實,做到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實現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群眾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是縣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創造活力,首先必須激活家庭、激活個人。要把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擺在為民謀利、辦事解難的第一位,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家庭創業、自主創業,引導群眾增加家庭財產。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努力促進縣域和諧。和諧陜西的基礎在縣域、重心在縣域。在促進人與人的和諧的同時,還應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篇4
關鍵詞:克魯格曼 新貿易論 新經濟地理學
新經濟地理學與新貿易理論被視為上世紀80年代西方經濟學領域中繼不完全競爭與收益遞增革命之后出現的第四次“新經濟學”研究浪潮。其中以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為代表,通過強調收益遞增與不完全競爭,并將這兩方面的作用與區位(或稱經濟地理)聯系起來,將其引入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思考中。其目的在于將一直被忽視的空間因素納入主流經濟學的分析范疇之中。本文擬對新經濟地理學和新貿易論的基本理論做簡要的介紹。
一、經濟地理學的復興和新經濟地理學的產生
長久以來,經濟學一直忽略了空間問題,因為任何有關經濟活動空間區位討論幾乎都無法使用規模報酬不變與完全競爭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仍然是大部分經濟分析的主流。
二次大戰后,隨著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的長期增長在現實中的表現,并未向世人展現出一個與新古典理論所預測的相同的經濟圖景,以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理念為基礎的新的經濟學研究方法開始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到了20世紀70年代產業組織理論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經濟學家們提供了一系列不完全競爭的模型。因此,收益遞增不再是被回避、或不顧一切地被假設掉的東西。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在解釋行業內貿易、專業化和無限增長方面發揮了很大的空間,豐富和擴大了傳統貿易理論和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內涵。這兩方面的理論基礎就是收益遞增假設,這為解釋經濟活動的集聚現象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徑。但是以往這兩個理論都是圍繞著規模報酬遞增、運輸成本、生產要素流動性這三者以及這三者間在市場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的作用而展開的研究工作,這些研究領域也是傳統經濟地理學派研究的范疇。但是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的不足之處在于,它們只能將規模報酬遞增和生產要素內生化,而不能將運輸成本內生化,因此,主流經濟學派就只能將經濟地理學納入研究的范疇。從新的領域、新的視角得出一些關于傳統貿易和增長理論的新的啟示。在這樣的背景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壟斷競爭模型(DS模型)和經濟學家們關于新貿易和新增長理論的研究,為經濟學研究領域帶來第三次大飛躍,而被視為第四次大飛躍的新經濟地理學,將規模報酬遞增理論的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1985年赫爾普曼與克魯格曼發表了《市場結構和對外貿易》,隨后的1991年格羅斯曼與赫爾普曼發表了《世界經濟中的創新和增長》,前者是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的著作,后者則主要針對內生增長進行研究,這兩本著作的出版,大大促進了新經濟地理這一新的研究領域的形成。而真正被視為新經濟地理學研究開山之作、完成了對DS模型空間意義的解釋并確立了新經濟地理學的地位的兩篇著作,則是1991年克魯格曼發表在《政治經濟學雜志》上的《報酬遞增和經濟地理》,以及1988年藤田在《區域科學和城市經濟學》上發表的《空間集聚的壟斷競爭模型:細分產品方法》。
二、新經濟地理學的主要理論
(一)中心――模型
克魯格曼于1991年提出的中心――模型,是新經濟地理學理論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理論模型,在外部條件相同的條件下,該模型展示了兩個外部條件相同的區域,在報酬遞增、人口流動與運輸成本的交叉作用的情況下,如何演變出完全不同的生產結構,并且解釋了當時美國和歐洲的制造業為何是在發達地區集中而非不發達地區集中的情形。
該模型假設前提是整個經濟活動中只存在初始條件相同的兩個地區和兩個部門,一個是規模報酬不變的農業部門,其處于完全競爭模式;另一個是規模報酬遞增的制造業部門,其處于壟斷競爭模式下。該模型中,一開始運輸成本(即“冰山運輸成本”)很高導致了貿易自由度低,這時這兩個產業是在區域間均勻分布的。但隨著運輸成本發生變化,不斷下降并降到中間水平時,前向與后向聯系的效應最強,市場容量進一步增大。由于制造業的規模報酬遞增作用,使得更多的制造企業涌入該地區,因此形成了企業集聚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的對稱結構被打破,從之前兩個部門(農業與制造業)原本均勻分布的經濟中將逐漸演化出一種以制造業“中心”、農業“”的中心――模型。這樣形成的不均衡發展,在累積過程驅動下擴散到整個地區,克魯格曼認為這是收益遞增對經濟地理的最高層次的影響。該模型也很好的解釋了19世紀美國和歐洲制造業地帶等情形。
(二)地方化
克魯格曼認為,經濟在地理上集中的現象在許多層次上都會發生,收益遞增在最低層次對經濟地理的影響就表現為產業的地方化。各國發展何種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歷史偶然性。某一特定產品的生產區位,在較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和歷史依賴的??唆敻衤e了一個1895年美國佐治亞州的達爾頓女孩制作了一件植毛制成的床罩作為送給朋友的結婚禮物,這一偶然事件使得二戰后,達爾頓成為美國最主要的地毯制造中心??唆敻衤€列舉了幾個相類似的例子旨在說明地方化的邏輯是類似的。微小的偶然事件開始了一個累積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某個地區大量廠商和工人的存在為更多的廠商和工人集中到該地區提供了激勵。由此導致的模式可能是由潛在的資源和技術決定的,但克魯格曼認為,從根本上來講,歷史和偶然事件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區域和城市之間的專業化和貿易格局也同樣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
這種“路徑依賴”特征的產生可能是由于某個歷史的偶然事件或偶發原因,由此引發了區位事件的發生。而這一“歷史的偶然”一旦產生,就很有可能建立起某種長期的聚集結果,雖然在產業區位和聚集經濟中,這種聚集結果有可能存在其他的替代性均衡,或者最初產生的這一區域和城市模式其實并沒有達到“最佳”的空間活動模式均衡,但無論如何,這種長期聚集的結果一旦形成,在收益遞增的基礎上,這個最初的區域和城市模式就會被“鎖定”下來,很難發生變動。這一模型也很好的解釋了我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制造業中心的形成。
(三)全球化和產業擴散
1996年蒲格和維納布斯建立了一個全球化和產業擴散的模型。這一模型試圖通過弱化運輸成本的變化對于產業擴散的作用,提示國家間的產業擴散更可能因為勞動效率的變化而發生。原因在于,如果運輸成本很高或很低的情況下,位于核心國家的產業感受到的由此帶來的前向與后向聯系(向心力)都相對較低,因為勞動效率的小幅度上升而導致的工資成本的上升(離心力)都足以抵銷運輸成本變動所帶來的產業聯系(向心力)的影響。因此,為了規避或減少工資成本的上升,投資和生產開始向周邊國家的轉移,來滿足其最終需求。而在前向與后向聯系較強的國家,即在運輸成本的中間區段,產業集聚更容易維持。1999年,藤田、克魯格曼與維納布斯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產業擴散過程,建立了一個包含三個國家和七個勞動密集度各不相同的產業模型。該模型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產業都集中在一個國家(富國),這一國家與另外兩個國家(窮國)存在著工資差異。隨著富國勞動生產率水平和工資水平的不斷提高,產業開始向窮國轉移以獲利,由此進入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兩個窮國在一開始的工資水平是一致的,因此兩國相同的產業結構相對均衡,隨著兩個國家內部產業聯系的增強,這種均衡被打破,一個國家領先的優勢被放大,另一個國家則因此而落后。通過這一模型,我們看到了在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并不是齊頭并進的,而是富國與窮國共存的模式。而隨著產業以獲利為目的由富國向窮國轉移,這也使得窮國通過產業的承接和自身產業的發展而進入富國的行列這一可能性得到實現。在世界范圍內的工業化進程中,我們看到了產業以一系列波的形式從一個國家傳到另一個國家,國家內部的產業發展也都呈現出從低向高發展的態勢。
(四)區域專業化模型
為了進一步考察全球經濟一體化如何影響已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1996年克魯格曼和維納布斯建立了區域專業化模型。這一模型通過兩個國家(本國與外國)和兩個規模報酬遞增性的產業(均為制造業),解釋了產業內聯系和產業間聯系的強度對產業地理集聚的影響。這一模型表明:當產業間聯系與產業內聯系共存,而產業間聯系強于產業內聯系,也就是說,對于一國的廠商而言,必須通過位于另一國的廠商聯系才能獲得最重要利益時,在任何貿易成本下,這一國家對兩個產業中任何一個產業都無法實現長期的集聚。兩個國家都會各自發展這兩個產業。相反,如果產業內聯系強于產業間聯系,而貿易成本又比較高時,為了降低貿易成本、減少貿易量,兩個產業中任何一個產業也都無法實現在某一國家的長期的集聚,兩個國家也都會各自發展這兩個產業;只有當貿易成本足夠小時,兩國間的貿易量增加,這時兩個產業中的任一產業才能實現在某一國家集聚的可持續性。產業內的聯系與產業間聯系之差距越大,使產業集聚為可持續的貿易成本的取值范圍越寬。
三、新貿易論與經濟活動區位
克魯格曼認為,現實中的國家間貿易,并沒有像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所言主要發生在生產要素稟賦差異較大的國家之間,而是發達國家之間同質性較高的產品貿易量最大,這主要是由于規模報酬遞增原理使得這些國家在發展產業專業化上獲利,其結果是強者愈強。而這種產業的專業化發展與各個國家的生產要素稟賦差異其實關系不大。在以上理論前提下,各國發展何種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具有“歷史偶然性”的。某一特定產品的生產區位也是不確定的和歷史依賴的。“路徑依賴”理論在國家間的專業化和貿易格局也一樣適用。新貿易理論還認為,不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的存在,使得國家和區域采取戰略性貿易政策,并以此來創造競爭優勢變成了可能。因此,新貿易理論鼓勵國家和區域為創造貿易中的競爭優勢而實行戰略性貿易政策,這樣可以使一個國家主動地改變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專業化格局,使其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對比傳統的貿易理論最大的不同就是將空間這一地理因素考慮其中,他的這一理論,不僅復興了經濟地理學,更創造性地開創了一門新的經濟地理學理論。
總的看來,新經濟地理學更多地還是運用主流經濟學的觀點來解釋區域經濟和城市經濟領域的問題。因為對新經濟地理學產生濃厚興趣并不斷在該領域進行理論研究的不是地理學家,而是一些經濟學家,確切地說是一些國際經濟學家,他們的視角及研究的方向與傳統的地理學家還是不一樣的,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基石是古典區位理論、規模報酬遞增理論、聚集模型等,這些研究對于傳統地理學來說意義并不大,但對于長期忽略了空間因素的經濟學而言卻有其重要的意義。以強調空間因素著稱的新經濟地理學在這一方面豐富了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美)保羅克魯格曼.地理和貿易[M].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2](美)保羅克魯格曼.發展、地理學與經濟理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3]張發余.新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及其評價[J].經濟學動態,2000.11
[4]劉安國,楊開忠.新經濟地理學理論與模型評價[J].經濟學動態,2001.12
篇5
【關鍵詞】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新技術;基礎研究
1藥劑學概念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配制理論、生產技術以及質量控制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其基本任務是研究將藥物制成適宜的劑型,保證以質量優良的制劑滿足醫療衛生工作的需要。由于方劑調配和制劑制備的原理和技術操作大致相同,將兩部分合在一起論述的學科,稱藥劑學。現代藥劑學有很大發展,還包括生物藥劑學、物理藥劑學等。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劑型及制劑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劑型的基礎理論、制劑的生產技術、產品的質量控制以及臨床的合理應用,研究、設計和開發藥物新劑型及新制劑是其核心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高分子材料學、分子藥理學、生物藥物分析、細胞藥物化學、藥物分子傳遞學及系統工程學等學科的發展、滲入以及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藥物劑型和制劑研究已進入藥物傳遞系統(drug delivery system,DDS)時代,緩控釋、透皮、靶向、大分子藥物給藥系統及基因轉導系統已逐漸成為其發展主流。
2現代藥劑學的發展
在現代藥劑學的發展中,首先對藥劑學的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有較大提高,回溯到50年代中,藥劑學原來分為調劑學與制劑學,自從60年代以來,由于對藥物制劑在體內的生物效應有了新的認識,改變了過去的“化學結構唯一決定藥效論”的片面看法。而進一步認識到藥物的劑型在一定條件下能較大程度地改變經效,這就是生物藥劑學的觀點。隨著生物利用度理論的深入研究,進一步明確如何通過劑型選擇、處方設計及工藝改革來影響藥物從劑型中釋放出來的速率,即改善藥物的溶出和吸收,以提高藥物制劑的生物利用度,使藥物在體內發揮充分療效。
其次在新劑型的研究方面,近年來著重研控制釋放的種種劑型以達到緩釋、恒釋的目的,或探索靶向輸送的各種劑型以及使藥物引向病變部位達到較高的濃度,避免或減少藥物對正常器官和組織的毒副作用。前者如緩釋性眼用膜劑、經皮給藥系統(TTS)、子宮內給藥器及滲透泵控釋片等;后者主要用于抗癌的各種新劑型如靜脈乳、脂質體、磁性微球等。90年代中期,從發展趨向可以預計化藥物劑型號和制劑研究將進一步深入藥物傳遞系統(DDS)時代。
在藥物制劑生產的技術方面,近年來應用了不少新工藝和新技術。例如,在片劑生產中應用了靜電溶液包衣工藝以及快速包衣鍋的革新,改革了傳統的糖衣操作,又有采用靜電干粉包衣法以革除了過去用溶劑包衣的舊方法。又如國內某些藥廠還成功地探索應用程序控制噴霧包衣裝置。對片劑新輔料的尋找近幾年來也獲得了不少進展,如國內已開發的有羥丙甲纖維素(HPMC)、低取代羥丙纖維素(LS-HPC)用粘合劑和崩解劑,丙烯樹脂系列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羧甲基淀粉鈉用崩解劑等。設備方面有混合、制控、干燥一次打哈哈和完成的定型因以及每小時可壓300萬片的高速壓片機用等等。
在注射劑量的生產技術與研究方面的進展,主要體現在品種大量增加,例如近20年來,在輸液制劑方面,除了原有品種外,尚出現了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和靜脈用脂肪乳劑等新品種,這為臨床開展全靜脈營養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溶劑(注射用水與非水性溶劑)及附加劑(助溶劑、增溶劑、抗氧劑、抑菌劑等)的選擇以及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有不少新的進展,從面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在注射劑工藝設備方面,有層流式高效空氣凈化操作臺、全自動洗瓶菌機、全自動蒸氣高壓滅菌設備以及輻射滅菌、靜電濾過除菌設備等采用。此外,如微孔慮膜在注射液濾過操作中的使用,終端濾器在輸液中的應用以及遠紅外錢滅菌干燥機對注射劑玻璃容器的處理等等。
對制劑質量控制方面,目前各國藥典都設計了新的檢驗裝置用于制劑質量檢查。例如對片劑、膠囊劑等本劑型的生物利用度采用深出速率測定儀以測出藥物的溶出度作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體外指標。又如注射劑的熱源檢查,除了家兔法以外尚可采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這一新的檢驗技術。對注射液的澄明度檢查儀方面有光電自動燈檢機、庫爾特計數器、激光燈檢機、微粒分析儀及國產QX―3―1型細胞計數器等,均已開始使用。
我國近幾年來,由于堅持中西醫藥結合的方面,運用了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配合臨床實踐,積極開展中藥劑型的研究和改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藥劑學的內容。
綜上所述,藥劑學從50年代以前的調劑學進入到藥劑科學的新時代,使制劑產品從傳統經驗工藝階段上升到科學制藥水平,又在有關學科的相互滲透下逐步形成為醫學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現在的藥劑量學的含義應該是:研究藥物傳遞系統的設計、組制、評價和應用的綜合應用科學。它的基礎是特理化學、化學、數學,計算機學與生命科學,涉及的領域從藥物本身分子理論性質到分子與機體細胞的關系,以及影響藥物傳遞和治療的生理過程與機制,目的是為了創造用最少量的藥物提供最大的療效和最小副作用的適用性強的藥物傳遞系統。
3我國藥劑學創新和發展應結合實際情況
目前,我國藥劑學已從單純的技術型學科向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發展,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特別是在靶向給藥系統、透皮給藥系統、中藥新劑型、片劑成型理論、藥物制劑穩定性理論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在靶向給藥系統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篇6
關鍵詞: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改革;深入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8-0167-02
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由于網絡技術十分發達,作為現代大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未來的規劃都有自己的打算,加之現代社會商業氛圍很濃,經濟發展較快,也增加了當代大學生的浮躁心理,因此跟大一、大二相比,大三和大四他們已不再特別關注學習、考試分數的高低及在班級的排名,大部分學生已缺乏學習激情,他們更關注前途和就業問題,而我們的許多專業課程主要都集中在大三和大四,因此如何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成了我們專業課老師的頭等大事。我校的辦學理念是“計量立校、標準立人、質量立業”,在計量、質量、檢測、標準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因此我校藥學教育應在“定量藥學”、“標準藥學”等方面有所體現,將數學模型理念與藥學、生物學相融合,共同促進我校藥學科的發展,同時也豐富、完善和延伸我校的“質量、標準”辦學理念和特色。因此,作為“定量藥學”和“計量藥學”核心課程的《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模式必須進行不斷改革與創新,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具有我校特色的藥學人才。《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國內外藥學類專業一門必修課,該門課程在我校已開設5年。本門課程主要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同時利用動力學的原理與數學處理方法,定量描述藥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后體內作用過程的動態變化規律的科學,為新藥設計、藥物質量評價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提供了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本課程內容,將為進一步學習臨床藥代動力學及從事新劑型新制劑研發和臨床藥學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傳統藥學主要是經驗藥學,大多主要研究藥物的活性,偏向于定性研究。隨著社會的進步,藥學的發展最終要走向定量藥學,以更加精確、量化的方式來研究和創制新藥。作為藥學專業的一門骨干課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則主要是利用現代生物學和數學模型手段來開展外源化合物在生物體內動態變化過程,對藥物在機體內的過程進行“量化”,以此來定量評價藥物的生物學活性及制定安全、有效的給藥方案。對于生物藥劑學和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改革和探索,目前國內外相關高校和專業均進行了探索。國內有高校教師對近3-5年的藥學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此門課程比較難學,且藥物動力學部分含有較多的高等數學公式,涉及公式推導、藥物動力學參數計算等內容,而這些內容又是大一所學內容,同時對于高等數學本身又是生物、醫藥類專業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提高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及讓學生迅速接受并將其應用于藥物動力學課程學習是藥物動力學部分的主要問題。因此為了對此門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有的高校采用優化教法、適當應用PBL教學法,同時采用EXCEL等軟件編輯了不同的藥物動力學參數處理程序,讓學生進行學習,收到很好效果。在國外的教學方面,北美和日本的藥學院非常重視調整和改革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內容。根據筆者近5年來對該課程的教學和相關科研工作,在本門課程教學改革方面擬進行以下改革,以期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理論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改變傳統純粹的教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的說教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知能力,將其研究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具體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首先,應用EXEL軟件、SPSS等處理軟件,編輯體內藥物分析中標準曲線、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的計算公式,同時編輯根據血藥濃度——時間數據計算藥物動力學參數的公式,并在課堂相關章節進行模擬演示。其次,在一些重要章節理論教學過程中,采用Seminar學術討論會的模式,讓學生利用所學文獻檢索知識,自己查找國內外與本課程緊密相關的重要期刊文獻,分組討論,并寫出讀書報告,以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探索能力及寫作能力,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
2.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首先,基于校級開放實驗項目、校課外科技活動、新苗人才計劃以及學科競賽等課外實踐活動,將其中比較成熟的實驗項目編入實驗指導書中,同時與藥物“毒物代謝動力學”緊密結合,編撰出一部特色的、多課程聯合的實驗指導教程。其次,以“產學研項目”和“科研項目”為基礎,構建緊密的實習基地,構建“互惠互利”的長期機制。最后,積極與當地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藥師協會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等校外單位聯系,采取參觀、講座的形式,拓展學生的視野,明確學生將來就業方向。
3.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體、新藥開發案例、分組討論、激勵法、強化訓練等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關鍵是要解決制作高水平的多媒體課件、視頻網絡課件及真實的新藥篩選、安全性評價及相關“藥害”具體案例分析。
4.課程考核體系的改革?!渡锼巹W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且涉及到高等數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等多學科,因此除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加強改革外,在考核部分也應建立相應的配套體系,以此來評價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卷面成績+實驗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模式,增加平時成績的權重,將學生制作的小軟件、綜述、實驗設計、讀書報告等內容均作為其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激勵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有機結合。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在我校藥學專業開設已滿5年,五年來在每一屆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均對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梳理和改進,并對相關課程改革進行了前期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根據05-08屆藥學專業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我校教師初步體會到了本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上的共性問題,準備針對這些共性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為以后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因此,在對該門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深入探索與思考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思路,并努力將改革思路付諸實施,為我校藥學專業發展提供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郭劍偉,王成軍,余梅.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的教學思考[J].大理學院學報,2006,5(6):81-83.
[2]李小娜,李唐棣,呂立勛.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3):25-26.
[3]李安良,吳艷芬.應用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417-490.
[4]林以寧,馬世平.日本6年制藥學教育的實習模式及特點[J].藥學教育,2008,24(4):60-62.
項目資助:中國計量學院重點建設課程項目資助;中國計量學院研究生教改項目資助
篇7
英文名稱: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藥學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0513-4870
國內刊號:11-2163/R
郵發代號:2-233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3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Pж(AJ) 文摘雜志(俄)(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篇8
關鍵詞 校企合作 應用科技型大學 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校企合作的研究進展及現狀
校企合作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積極推進的一項改革,其重要性體現在能促進科技創新繼而將科技成果進行轉化,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人才培養以及促進高校本身的發展。目前國內對校企合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專業的設置,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教材,“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校企合作的方式和途徑研究等方面。德國是最早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而此概念則最早出現于美國。目前,國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以企業為主的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德國的“雙元制”,它以企業實踐培訓為主,以學校的理論教學為輔?!半p元制”的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吻合,易于學生就業。第二種模式就是以學校為主的模式。其代表就是美國的合作教育計劃和前蘇聯的基地企業培養計劃,學生以接受學校教育為主,同時按一定的方式輪流或交替到企業進行技能培訓。即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強調學校與企業的結合,技能培訓與職業素質訓練相結合。這種模式的校企合作計劃一般都比較周全,比較強調教育教學的規律與要求,所以培養的人才基本素質比較有保證,但培訓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如第一種。
2我院的現狀分析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藥學院成立于2003年,現有藥學和藥物制劑兩個主要專業,專科和本科兩辦學層次。學院設有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與分析、中藥與天然藥物化學、四個教研室和一個綜合實驗教學中心。藥學院成立以來,認真貫徹黨和學校的方針政策,結合學院實際,以“學生為本、德育為先”為指導思想,進一步完善有關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幫助在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藥學院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藥學院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學院也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多個高校和醫藥企業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在教學、科研等方面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為學院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校企合作的深化推進內容
3.1以實踐教學為導向,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
應用科技大學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操技能,也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以藥學專業必修課《藥用植物學》,以及藥物制劑專業《工業藥劑學》等課程為例,多數醫藥類院校采用先理論后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容易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我院對于《藥用植物學》課程的改革則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野外實習多個方面進行,對于《工業藥劑學》課程更是依托校企合作的平臺,建立實訓基地、成立實習基地。增加實踐教學在課程中的比例,是應用科技大學實踐教學的根本途徑。通過實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更加緊密,在教學內容逐漸豐富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向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發展。
3.2推進“雙師型”教師主導作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傳統意義的教育中,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人員,僅僅在教學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實際上在高等教育中,對于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培養、專業性實踐知識的構建,仍然需要教師來進行引導?!半p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學校的教師,就不僅要做“理論教師”,還要成為“技師”。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市場發展千變萬化,需要高校中的教師在自身專業領域中跟上市場發展的節奏,及時地更新知識。依托校企合作的平臺,讓更多教師到企業生產線鍛煉,在公司實地及時了解專業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
3.3深化校企合作內容,建立校企之間密切聯系
校企合作的平臺內容涉及到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必經之路,其中大多采取對于教學內容共同開發教材、設計課程體系以及確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等。為深化合作,使校企更為緊密,可推薦企業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作為學校的“企業導師”或“客座教授”,對在校生進行行業應用知識講座,與學校教師共同作為課題的技術指導。在進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加強相關行業及專業的高校教師進行技術交流研討,共建實驗平臺。在此良性發展的趨勢下,高校與企業的聯系自然而然的更為緊密。
4結語
深化校企合作,使企業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及時在高校教育中推進,不僅是應用科技大學在目前新的發展階段,自身建設過程中需要追求和探索的方向,也是由此提升合作成效,使學校教學水平提高、推進社會服務與研發協同創新的關鍵。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構建應用科技大學實踐教學體系,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入合作,推進行業全面健康發展,為此,高校、企業與師資隊伍都應更加努力,助力長久發展。
基金項目: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立項課題。立項號:hmx20160601。
參考文獻
[1] 易新河,文益民,陳智勇.我國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綜述[J].高教論壇,2014,2:36-68.
[2] 王昊.國內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比較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4:137-138.
篇9
摘要:
本文從凝膠貼膏在兒童用藥的應用情況、作用機制、基質組成與配比以及兒童用凝膠貼膏的特點等方面,綜述了近年凝膠貼膏在兒童用藥的研究與應用情況,并對開發應用前景提出展望,以期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凝膠貼膏;新劑型;兒童用藥;作用機制;基質組成
凝膠貼膏(原巴布膏劑)[1-3]系指原料藥物與適宜的親水性基質混勻后涂布于背襯材料上制成的貼膏劑。水凝膠巴布劑[4](hydrogelcataplasm)為透皮給藥制劑的新劑型,屬于緩控釋制劑的范疇。具有載藥量大、與皮膚生物相容性好、藥物釋放性能好、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以及適合于各種類型的藥物分子、藥效顯著等優點[5],特別適合于兒童使用。本文在應用、作用機制、基質組成與配比方面,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對兒童用凝膠貼膏的研究成果,并對其優缺點以及開發應用前景展開討論。
1凝膠貼膏在兒童輔助用藥的應用情況
目前凝膠貼膏(巴布劑)在治療兒童胃腸道疾病、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甚至在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應用。且凝膠貼膏往往與西醫的常規治療或中藥湯劑、顆粒劑、糖漿劑聯合治療兒童疾病,給藥形式大多為穴位貼敷。
1.1胃腸道疾病
徐沙沙等[6]采用復方丁香開胃貼結合微生態制劑及腸粘膜保護劑治療50例小兒腹瀉,22例治愈,11例顯效,9例有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45%,高于對照組的83.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張春華等[7]采用自擬中藥貼劑聯合利巴韋林,雙八面蒙脫石粉等常規對癥治療法治療100例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治療組總有效率85%,對照組總有效率76%,說明中藥貼劑對嬰幼兒輪狀病毒腸炎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周源等[8]研究得出中藥巴布劑FXN能顯著降低小鼠腹瀉指數,降低小鼠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使低濃度醋酸所致的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并能上調結腸上皮細胞中AQP4的表達,說明該中藥巴布劑FXN具有良好的抗腹瀉、抗炎及鎮痛作用。
1.2呼吸道感染
1.2.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系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9]。胡丹[10]使用兵兵退熱貼治療50例小兒發熱,對照組采取常規方法(冰袋擦敷等)退熱,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貼敷兵兵退熱貼,結果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6.00%,明顯低于治療組的88.00%,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該凝膠貼膏劑具有良好的退熱效果。吳宏圖[11]使用小兒退熱貼敷臍治療122例小兒外感發熱,對照組予口服布洛芬混懸液3mL,觀察組予印堂、曲池或大椎穴敷小兒退熱貼,觀察組退熱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小兒退熱貼治療效果優于口服的布洛芬混懸液。
1.2.2下呼吸道感染
(1)肺炎
南春紅等[12]采用敷胸巴布劑治療40例肺炎患者,治療組及對照組均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治療組于病灶部位貼敷胸巴布劑(大黃、玄明粉=1∶1),對照組于病灶部位敷等量的敷胸散(大黃、玄明粉=1∶1),結果治療組總療效為90%,對照組80%,兩組在治療肺炎患兒咳嗽、痰壅癥狀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天數上有統計學差異,就止咳、化痰方面療效敷胸巴布劑明顯優于敷胸散。徐睿霞[13]采用妥洛特羅貼劑治療120小兒喘息性肺炎,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于背部、胸部或上臂貼1片妥洛特羅貼劑(0.5mg/貼),結果對照組呼吸困難消失時間和血氧飽和度回復至正常時間均長于觀察組,說明該凝膠貼膏劑對小兒喘息性肺炎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支氣管炎
何麗蕓[14]應用小兒清熱宣肺貼膏治療108例兒童急性支氣管炎,對照組給予抗感染及常規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于胸背貼小兒清熱宣肺貼膏,治療組總有效率(93.5%)高于對照組(84.3%),差異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而且治療組在退熱、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羅音吸收方面均早于對照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說明小兒清熱宣肺貼膏對兒童急性支氣管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徐賽紅等[15]應用平喘止咳貼聯合穴位揉貼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進行護理,對照穴位揉貼護理組療效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3哮喘
對于哮喘,吸入給藥因為直接進入靶部位,療效更好、不良反應少。但吸入制劑給藥時要求患者有較高的協同性,故常用于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16]。而外用制劑在嬰幼兒哮喘方面具有使用方便、順應性高等無法取代的優勢。林舜娜等[17]采用納米穴位貼結合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42例小兒哮喘,觀察組的哮喘日間癥狀評分、夜間癥狀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日間癥狀評分及夜間癥狀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在腧穴部位貼上納米穴位貼可減少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劑量,可減少過量應用糖皮質激素而引起患兒的不適,說明納米穴位貼不僅療效確切,而且不良反應較少。
1.4鼻炎
韓建新等[18]采用溫鼻巴布劑治療60例小兒過敏性鼻炎,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湯劑(黃芪、葛根、白術、桂枝、防風)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于脾俞、大椎等穴位貼溫鼻巴布劑,治療組顯效30例,有效25例,總有效率91.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7%,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溫鼻巴布劑對小兒過敏性鼻炎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1.5過敏性紫癜
董薇薇[19]在清紫巴布劑的藥學研究中提到,該方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消斑的作用,主治過敏性紫癜。且在過敏性試驗中,清紫巴布劑皮膚激發接觸后未觀察到豚鼠出現流涕、噴嚏、哮喘、站立不穩或休克等現象,72h內未出現皮膚紅斑、水腫;在局部刺激性試驗中,清紫巴布劑對豚鼠的致敏率為0%,說明清紫巴布劑幾乎無致敏性。
1.6聯合用藥
李榮[20]用補腎健脾方聯合中藥穴位貼敷法治療小兒哮喘;丁倩[21]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栓與退熱貼聯合治療小兒發熱;唐進[22]采用平喘止咳貼佐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羅世杰等[23]應用小兒清熱宣肺貼膏聯合桑菊飲加減方口服治療小兒急性支氣管炎;張霞等[24]在應用抗生素(青霉素或先鋒霉素)的基礎上采用紅外止咳貼治療60例小兒肺炎等,均療效確切,適合兒童用藥。
2兒童用凝膠貼膏的作用機制研究
兒科生物藥劑學中,凝膠貼膏劑中藥物的透皮吸收過程分為:釋放、穿透及吸收進入血液循環3個階段[4],即藥物從基質中脫離出來并擴散釋放到皮膚表面;藥物穿透角質層屏障;藥物通過表皮和真皮被血管吸收(主要途徑)3個步驟[25-26]。其中主要研究促進藥物的經皮滲透和體內外經皮滲透。凝膠貼膏中有效成分首先從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作為主要基質的骨架中以一級或近零級速率釋放出來,使藥物始終處于活性狀態,延長有效作用時間,提高藥物活性成分滲透而發揮作用并維持最佳血藥濃度。促進藥物經皮吸收的方法有3種:藥劑學方法、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27-29]:離子導入法、電致孔法、無針噴射給藥、微針法、超聲波法、磁導入技術等;常用的化學方法:加入一些透皮促進劑,如月桂氮卓酮類、二甲基亞砜、中藥揮發油類等;常用的藥劑學方法:將制劑制成微乳、脂質體、納米粒(固體脂質納米粒)等。對各方法的作用機制進行闡述如下。
2.1物理方法
主要是通過改變皮膚的通透性[27-29]而影響藥物的透皮吸收。
2.2化學方法
通過透皮促進劑以改善皮膚的通透性增加藥物的透皮吸收[30-31]。它是增加藥物透皮吸收最經濟、最簡單的方法。比如透皮促進吸收劑氮酮、二甲基亞砜[32-35],其作用機制包括:(1)作用于角質層的脂質雙分子層,干擾破壞脂質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加脂質的流動性,從而有助于藥物分子的擴散;(2)促進劑溶解角質層的類脂,影響藥物在皮膚的分配或促進皮膚的水化而提高藥物的透皮速率,使藥物有效成分更好的滲透并到達病灶;(3)使角質層細胞蛋白質變形而打開其密集的結構,增加其通透性;(4)作為藥物的助溶劑以提高藥物在角質層的熱力學活性;(5)增加藥物在水性介質中向角質層的分配。中藥芳香性揮發油作為天然透皮促進吸收劑,其促進藥物透皮吸收的機理可能是因其性味芳香,行散走竄,透達經絡,開宣毛竅,不僅具有促滲透作用而且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2.3藥劑學方法
以脂質體為例,其作用機制包括:(1)穿透機制:脂質體作為轉運藥物的載體,由于其自身粒徑大小和結構決定其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其穿透皮膚濃度不一樣,把藥物帶入的深度也不一樣;(2)水合作用:脂質體提供外源性脂質雙層膜而使角質細胞間的結構改變,脂質雙層中疏水性尾部排列紊亂而使脂溶性藥物可以通過擴散和毛細血管的作用進入細胞間隙,使角質層濕化和水合作用加強;(3)融合:脂質體的膜插入細胞膜的脂質層中而釋放出水相內容物到細胞內,在多層脂質體存在的情況下,脂質體內膜層與胞漿接觸,脂質體與亞細胞器之間相互作用[36]。目前,關于凝膠貼膏劑的作用機制雖有一部分研究報道,但是體內外藥動學和藥代學還缺乏實驗數據,需進一步研究。
3兒童用凝膠貼膏的組成與配比
凝膠貼膏基質用材料主要有骨架基質、粘合劑、填充劑、保濕劑、透皮促進吸收劑等。其次有pH值調節劑、交聯調節劑、抑菌劑以及表面活性劑等。兒童用凝膠貼膏與普通凝膠貼膏在基質組成上最大的不同,是要針對兒童皮膚較薄、透皮吸收率較成人高等本身生理特點,結合兒童的代謝能力及過敏程度選擇安全的輔料。如保濕劑中的聚乙二醇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長時間使用可致皮膚脫水干燥,故兒童用凝膠貼膏中的保濕劑常用甘油;滲透促進劑中二甲基亞砜有異臭及對皮膚的刺激性,長時間及大量使用可引起肝損壞或神經毒性,而月桂氮卓酮對皮膚刺激性小,更適合兒童。表面活性劑中非離子型對皮膚的刺激性最小,如吐溫。
3.1骨架及粘合劑
常用的骨架有聚丙烯酸及其納鹽、卡波姆等,常用量3%~10%。粘合劑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如明膠、西黃蓍膠、羧甲基纖維素納。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維酮、聚乙烯醇,常用量約10%~20%[37-38]。如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羅親水型貼劑處方中選用卡波姆作和聚丙烯酸鈉的交聯物作為骨架基質。
3.2保濕劑及填充劑
常用的保濕劑有甘油、聚乙二醇、丙二醇或者甘油與丙二醇的混合物等,常用量30%~50%。填充劑有高嶺土、二氧化鈦、微粉硅膠、氧化鋅等,常用量約5%。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劑基質處方的優化一文中選用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物作為保濕劑,其保濕效果比單用甘油更佳。
3.3滲透
促進劑目前使用較多的滲透促進劑為氮酮、二甲亞砜、丙二醇以及芳香精油(如薄荷油、桉葉油)等,常用量為1%~6%[41-42]。3.4其他抑菌劑[43-44]:尼泊金酯類、苯甲酸等;其中交聯型凝膠貼膏劑基質還包括交聯劑:高價金屬鹽,主要為鋁鹽,如:結晶氯化鋁、甘氨酸鋁、硫酸鋁,常用量0.1%~0.5%;pH值調節劑:枸櫞酸、酒石酸等。
3.5配比
凝膠貼膏基質由多種物質組成,其性質與作用也各有不同,加上藥物本身的性質差異,使基質處方對其成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兒童用凝膠貼膏其常用的基質有聚丙烯酸鈉、聚維酮、羧甲基纖維素鈉、卡波姆、明膠、甘油和微粉硅膠、氮酮等。吉小欣等[39]在妥洛特羅親水型貼劑處方的優化中采用卡波姆∶PANA∶甘油∶高嶺土∶檸檬酸為0.5∶6∶37.5∶0.8∶0.2;王文忠等[40]在紫草巴布劑基質處方的優化一文中處方配比為明膠∶阿拉伯膠∶PVA∶CMC-Na∶聚維酮∶甘油∶1,2-丙二醇為1.0∶1.0∶1.0∶0.4∶0.4∶5.2∶3.92(質量比)。優化后的處方質量更穩定,載藥量更大、粘附性和感官更佳。
4小結
4.1凝膠貼膏兒童用藥的優勢
凝膠貼膏作為一種經皮給藥系統,優勢如下[45-49]:
(1)可避免首過消除和胃腸道不良反應,適合治療窗窄的藥物給藥;
(2)有效避免針頭恐懼癥以及兒童對口服藥的不順從性[44],適合兒童給藥;
(3)凝膠貼膏與其他外用制劑一樣具有療效顯著、用量少、相對安全、副作用少、易透皮吸收等優點,尤其作為發揮全身作用的新型外用制劑,彌補了起局部作用(如氣霧劑、噴霧劑、滴劑等)的外用制劑局限性的缺點;
(4)更突出的是使用方便,不適感較小,患者順應性強,在減少用藥次數的同時取得較好的療效[50];
(5)具有背襯材料,避免了軟膏等制劑由于兒童好動導致的藥物被衣物擦除,從而影響療效、污染衣物等問題;
(6)其帶有適度的粘附性,基質毒性以及過敏性較小,避免了黑膏藥制劑與橡膠膏劑等黏附性過大,或是含有毒性、皮膚刺激性成分,從而引起皮膚不適的缺點。正因為凝膠膏劑在兒童用藥方面具有顯著優點,所以其應用十分廣泛。
4.2凝膠貼膏的安全性要求與處方基質的優選趨勢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嬰幼兒時期,肝腎功能、中樞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發育尚不健全,藥物在其體內呈現的藥動學和藥效學特點與成人有較大差別,兒童皮膚較薄,透皮吸收率較成人高[51-52];對許多藥物的代謝、排泄和耐受性較差,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因此,兒童用凝膠貼膏基質應選用無毒或低毒、無致敏性的輔料。如選擇甘油作為保濕劑;月桂氮卓酮作為促滲透劑。
4.3其他制劑制成凝膠貼膏劑型的趨勢
兒童對藥品的可接受性會影響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3]。從制劑的適用性、安全性、方便性、合理性、生物利用度等角度來看,敷貼型散劑、穴位貼、橡皮膏、軟膏等都更適合制成凝膠貼膏劑[54-55]。
4.4凝膠貼膏兒童用藥的展望
凝膠貼膏與新型技術和新方法的結合,如柔性脂質體、微乳、微針以及超聲波、離子導入法或電致孔、納米技術等,不僅可進一步提高其透皮給藥效果,起到緩釋或控釋作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擴大藥物給藥范圍,特別適合兒童。但對于早產兒,由于其未成熟和迅速生成的皮膚障礙功能等特點,使微針和超聲波導入該類技術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雖然如此,凝膠貼膏與新技術的結合必將成為研究的熱點和未來凝膠貼膏制劑的發展方向。凝膠貼膏劑能同單液兒科制劑[49]一樣(其給藥體積改變藥物劑量),通過特定方法有效且方便地調節給藥劑量使之適用于嬰幼兒,如通過給藥量折算成貼膏面積,建立時效、量效曲線方程,從而確定給藥量、時間與兒童年齡、體重之間的方程,同時也考慮特殊兒童皮膚的狀況-部分兒童皮膚異于常人或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如皮膚濕疹、潰瘍或燙傷),這無疑將擴大凝膠貼膏在兒童用藥的應用。設立小兒個性化用藥系統[56],使療效確切,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22-23.
[2]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8-9.
[3]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附錄9.
[4]李偉澤,張光偉,趙寧,等.中藥水凝膠巴布劑產業化工藝技術攻關研究[J].中草藥,2012,43(10):1928-1933.
[5]張兆旺.中藥藥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318-319.
[6]徐沙沙,張向峰.復方丁香開胃貼治療小兒腹瀉病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2):2289-2290.
[7]張春華,馬真芳,李浩志.自擬中藥貼劑治療輪狀病毒腸炎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8):862-864.
[8]周源,薛照蕓,李承,等.中藥巴布劑FXN抗腹瀉作用研究[J].中藥材,2014,37(12):2272-2275.
[10]胡丹.兵兵退熱貼治療小兒發熱50例[J].中國藥業,2014,23(5):77-78.
[11]吳宏圖.小兒退熱貼治療外感發熱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1):1303,1306.
[12]南春紅,王雪峰.敷胸巴布劑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及護理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9):136-138.
[13]徐睿霞.妥洛特羅貼劑對喘息性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401-402.
[14]何麗蕓.小兒清熱宣肺貼膏治療兒童急性支氣管炎108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4,35(2):38-39.
[15]徐賽紅,林亞媛,朱憶祥.平喘止咳貼聯合穴位揉貼小兒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9(22):2895-2896.
[17]林舜娜,鐘富珍,林蔓彬.納米穴位貼在小兒哮喘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療保健器具,2014,21(2):217-218.
[18]韓建新,王少鋒,朱少華.溫鼻巴布劑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1,33(7):35-36.
[19]董薇薇.清紫巴布劑的藥學研究[D].合肥:安徽中醫藥大學,2013.
[20]李榮.補腎健脾方聯合中藥穴位貼敷法治療小兒哮喘[J].中醫臨床研究,2014,20(6):27-28.
[21]丁倩.對乙酰氨基酚栓與退熱貼聯合使用對小兒退熱療效的觀察[J].醫學信息,2013,26(6):548.
[22]唐進.平喘止咳貼佐治小兒支氣管哮喘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1):146-147.
[23]羅世杰,韓勤學.小兒清熱宣肺貼膏治療急性支氣管炎80例[J].現代中醫藥,2013,33(6):42-43.
[24]張霞,陳靜,熊小麗.紅外止咳貼治療小兒肺炎臨床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05,16(12):1290-1291.
[26]劉建平,李高.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8-80.
[34]富志軍,祝星,陳笑.揮發油包合對溫臍巴布劑質量的影響[J].中成藥,2014.36(10):2083-2087.
[36]袁雍,黃萍,楊秀麗.脂質體經皮局部給藥研究進展[J].中國藥師,2014,17(7):1227-1231.
[39]吉小欣,高申.妥洛特羅親水型貼劑處方的優化[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5,26(5):570-571.
[40]王文忠,王玉翠,鄭平.紫草巴布劑基質處方的優化[J].中成藥,2013,35(4):861-864.
[50]陳明.兒科臨床用藥亂象治理[N].醫藥經濟報,2014-5-28(008).
篇10
【關鍵詞】β-環糊精 應用
【中圖分類號】R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2-0333-01
近年來,環糊精在中藥制劑中的應用較為普及和深入。已知環糊精有多種同系物,常見的是α-環糊精、β-環糊精和γ-環糊精,其中以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藥劑學上應用最為廣泛。小分子藥物與β-環糊精制成環糊精包合物后,能顯著改善藥物理化性質,為解決部分中藥制劑中的難題提供有效方法。筆者就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藥制劑方面的應用作一綜述。
一、 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水難溶性藥物與環糊精形成包合物,藥物的脂溶性基團插入環糊精筒內,筒狀多個親水性的醇羥基,使得水難溶性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上升,而親水性衍生物的產生為水難溶性藥物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新的途徑。丹皮酚具有易揮發性、水溶性差及見光易分解的特點,丹皮酚與2-羥丙基-β-環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可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和穩定性,丹皮酚的溶解度可達到10 mg/mL,已達到注射劑的要求。以金銀花揮發油為主要成分的制劑有金銀花注射液、金銀花露和清咽糖漿等。但揮發油成分普遍存在穩定性差、水溶性小、配制水溶液濃度低等缺點。金銀花揮發油與2-羥丙基-β-環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可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和穩定性,溶解度增加約為21倍。陳氏等實驗制備得到的黃芪甲苷-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達到了較為理想的增溶效果,并顯著提高了其膠囊劑的溶出度。羅氏等研究表明,包合物能顯著提高隱丹參酮的溶出度,包合物包結作用的熱力學鍵力是隱丹參酮分子的羰基與羥丙基-β-環糊精分子的羥基形成氫鍵。
二、提高中藥制劑的穩定性
目前,環糊精在中藥制劑中應用最多的是包封揮發性成分。當揮發性成分被環糊精包封后,可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劑的穩定性。環糊精將客分子包入其空腔內而起到保護性作用,外部的水分子很難與客分子的活性基團作用。即使外部條件(溫度、pH、溶劑改變)發生改變,仍能保持藥物的穩定。紀氏等經穩定性實驗表明,益智揮發油被β-環糊精包合后增加了其對光、熱、濕的穩定性,降低了其揮發性,包合物的穩定性明顯高于混合物,可見,β-環糊精可有效地防止益智揮發油的揮發、氧化變質,提高其穩定性。孟氏等穩定性試驗表明,咳喘寧膠囊中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抗光解性、熱穩定性和濕穩定性明顯高于物理混合物。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揮發性明顯低于混合物??梢姡?環糊精包合物可有效地防止揮發油的揮發,提高其穩定性。張氏等采用經典恒溫法考察了羥丙基-β-環糊精對穿琥寧溶液穩定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加入羥丙基-β-環糊精后,穿琥寧溶液的有效期延長。許氏通過穩定性實驗表明,包合物的抗光解性、熱穩定性和濕穩定性明顯高于混合物。可見連翹油環糊精包合物可有效地防止連翹油的揮發,提高其穩定性。
三、用于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利用β-環糊精與藥物成分形成單分子膠束的增敏作用,用于藥物含量測定。龍膽苦苷遇光、熱極易分解,利用β-環糊精與龍膽苦苷包含物達到一個動態平衡,使熒光值穩定,能進行有效的含量測定。以β-環糊精為鍵合固定相的色譜柱能夠較好地分離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黃酮,優于葡聚糖凝膠。
四、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可提高包合物制劑的生物利用度。肖氏等通過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大鼠體內水飛薊賓的血藥濃度,進一步證明了水飛薊素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可顯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氏等采用逆向混合攪拌法制備蛇床子素的β-環糊精包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包合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溶解度、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兔體內的血藥濃度。結果表明,包合物能提高其兔體內生物利用度。
五、 減少刺激性,減輕不良反應
宋氏等采用β-環糊精將蟾酥進行包合制備成了蟾酥β-環糊精包合物,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減少刺激性、降低毒性。何氏等通過將桉油進行β-環糊精包合后,不但達到了改變桉油劑型、減輕其不良反應、掩蓋其刺激性的目的,且擴大了其應用范圍。
六、 調節給藥速率
孫氏等通過對大蒜油進行β-環糊精包合,再制成凝膠骨架緩釋片,可以延長作用時間、減少用藥次數、降低不良反應、提高制劑的生物利用度以及降低大蒜油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性,比純大蒜油具有更好的應用價值。
七、 結束語
總之,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已廣泛用于中藥制劑的生產和質量控制中,能明顯增加中藥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藥制劑的穩定性,減少刺激性,調節給藥速率,減輕不良反應,用于有效成分有含量測定等。目前,作為定位給藥(靶向給藥系統,結腸定位給藥系統)、控釋制劑等,正在進一步研究當中。
參考文獻
[1] 龔敏陽 ,β-環糊精及其衍生物在中藥制劑中的研究進展[J]. 2011,03
[2] 菅凌燕,楊躍輝,徐英宏,等.2-羥丙基-β-環糊精對丹皮酚的增溶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15):1154-1156
[3] 陳國廣,陳振華,劉伯成,等.羥丙基-β-環糊精對黃芪甲苷包合作用的 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7,18(6):1457-1458
[4] 羅 昕,徐月紅,陳 寶,等.羥丙基-β-環糊精對隱丹參酮的增溶作用及其包合物的制備[J].中國中藥雜志,2005,30(17):1328-1331
[5] 紀明慧,劉 紅,何猛雄,等.益智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穩定性考察[J].中藥材,2005,28(10):952-953
[6] 孟慶剛,倪京滿,許有瑞,等.咳喘寧膠囊中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穩定性考察[J].中成藥,2006,28(8):1108-1111
[7] 張 婷,徐平聲,李新中.羥丙基-β-環糊精對穿琥寧溶液穩定性的影響[J].中國藥房,2005,16(16):1122-1123
[8] 許楊彪.連翹揮發油β-環糊精包合物的穩定性研究[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66-68
[9] 龐志功,汪寶琪,朱慧勤.用β-環糊精單分子膠束熒光法測定秦艽中龍膽苦苷的含量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1994,14(4):50-52
[10] 鄧 利,孫 猛,譚天偉,等.β-環糊精鍵合固定相分離純化銀杏葉提取物和銀杏黃酮[J].中草藥,2004,35(10):1105-1106
[11] 肖 莉,翟所迪,趙榮生,等.水飛薊素羥丙基-β-環糊精包合物在大鼠體內的生物利用度[J].中國藥師,2005,8(9):788-790
[12] 高永榮,張 力,張丹參,等.蛇床子素包合物的制備及其兔體內生物利用度測定[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5(12):1143-1146
[13] 宋洪濤,郭 濤,趙明宏,等.蟾酥β-環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質考察[J].藥學學報,2002,18(4):197-200
- 上一篇:大氣治理方案
- 下一篇:鄉鎮網絡安全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