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知識范文
時間:2023-03-25 11:4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必須在理解上下功夫。
歷史學習中要想記得多、記得牢,關鍵在于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不會忘記。上歷史課和上其他課一樣,一定要專心聽講。有些同學認為上課聽不聽無所謂,反正課文內容都看得懂,只要考試前去背背,同樣可以應付,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盡管有些簡單內容可以死記硬背,但復雜一些的內容光靠死記是不行的,有許多歷史知識必須弄明白這個知識是什么,為什么會是這樣,意義何在,有什么影響等等。所以一定要抓住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和來龍去脈;如果上課不專心聽老師分析講解,自己也不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幻想考試前去突擊硬背,臨場時必然會顛三倒四或張冠李戴,有的則束手無策,不知所云。
2.善于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有些歷史事件和現象比較復雜,光靠硬記是記不住的,我們可采取一些有效方法,盡量化繁為簡,才能熟記,主要方法有:
(1)公式記憶法。
在回答一些復雜的歷史問題時,如同解數學習題一樣,可以總結歸納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來記憶和解答。如歷史事件=時間+地點+人物+簡單過程+結果+意義。經過=準備+發生+結果。意義=作用+特點+影響。人物=姓名+時代+事跡(包括思想、活動或著作)+影響。作品=作者+成書年代+內容+意義(或影響)。用這種方法可將復雜的內容進行簡化概括,形成網絡記憶。也就是抓住幾個要點作為支點,然后進行擴充,就能較快地熟記基本內容。掌握這個方法,在巧記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古今中外名著方面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比較記憶法。
人類歷史遵循著一定規律向前發展,在其發展過程中,各種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又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使其具有各自的特點。比較記憶法就是把兩個以上具有一定聯系的事件或人物進行歸類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樣可防止張冠李戴。比較記憶法是歷史學習中一個重要的記憶方法,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①把性質相同而特點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如秦、隋相比,漢、唐之比較等。②把某些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分清不同性質,形成不同概念。③把性質相同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加以綜合比較,區分異同。如中國近代許多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等。④中外比較。如世界上最先進入奴隸社會的四個國家之比較,中國與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之比較,中國古代經濟、科技發展與西方之比較等。
(3)列表圖示法。
列表圖示法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特點,用表格圖示形式使同類知識前后連貫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使眾多史實、紛繁內容脈絡分明、條理清晰,收到化繁為簡效果的一種方法。列表法最大優點是簡明、醒目,是幫助記憶的一個有效方法,尤其在記憶復雜史料方面作用更明顯。如古代政治改革(變法)、重大戰役、科技文化成就;近代史上外國侵略者五次,中國現代史上黨的兩次重要會議;世界史里的三大宗教,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等等。
(4)聯想法。
可分為縱向聯想和橫向聯想兩種。縱向聯想就是抓住某一歷史知識要點,使其前后連貫起來,即以某一史實為基點,既可涉及它前面發生的歷史事件,又可聯系到后面發生的事件,從點擴展到線,便可記住有關這一歷史知識的
前后內容。如講到《》中日本割占中國領土臺灣時,我們可上溯到公元230年孫權派衛溫去夷洲(即臺灣),隋煬帝三次派人去臺灣,元設澎湖巡檢司,鄭成功,到清設臺灣府,從這一系列事件中得出一個結論: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再簡要提一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開羅宣言》中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侵占的中國領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后,臺灣才回歸祖國,日本侵占中國臺灣達50年之久。這樣將有關臺灣的歷史知識就前后貫通起來了。橫向聯想法,就是把中外發生在相同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或不同時期的同類歷史事件聯系起來。初中《社會》第三、四冊,將中外歷史放在一起學習,這就要求我們以中國歷史為重點,將中外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如講中國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歐洲的拉丁文字聯系起來。
(5)串字法。
對有并列關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來記憶,即將有關內容按課文前后順序串聯起來,只記住其每一內容的第一個字即可。如王安石變法的五項內容可簡化為“青、募、農、方、保”;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四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按前后可簡化為“開、德、雅、波”。用這種簡化法可較快地記住課文內容。
3、巧記人名、地名、年代。
歷史知識的重要特點是需要記憶的人名、地名、年代較多,去掉這些也就不成為歷史了。學習歷史,記人名、地名、年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自然要下一番苦功夫,但并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同樣有比較可行的科學記憶方法。
(1)記人名。記歷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姓名,可抓住一些人物的特征來加強記憶。如兩漢帝王都姓劉,兩宋的姓趙,兩晉的姓司馬。
記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諧音法,用這兩種方法記外國人名字尤為適用。諧音法就是將外國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漢字去理解,使原來無意義的音節成為有意義的名詞或詞組,便于記憶。有些人名不妨給它取個雅號,使用諧音法(雅號)記人名盡量要能順口、生動,防止低級和粗俗。對歷史人物不僅要記住讀音,還要書寫正確,若寫錯別字,則前功盡棄。如把齊桓公的“桓”寫成“恒”,把“贏政”寫成“贏政”等等。
4、口訣記憶法
又稱詩歌記憶法,把歷史知識變成詩歌、民謠、順口溜等形式記憶的方法。實例:
我國的歷史朝代
(1)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2)夏商周與春秋,戰國秦朝和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統一王朝為九個,余為分裂各政權
5、諧音記憶法
利用發音相近或相同的詞語記憶。實例:
(1)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記做: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本家”“嗚嗚”地哭,要發要發,我我
(2)古希臘著名劇作家,悲劇家:埃斯庫羅斯記死哭能死
篇2
>> 淺談初中歷史知識的識記技巧 編寫初中歷史知識結構的思考 掌握初中歷史知識的技巧 怎樣更好的掌握初中歷史知識 淺談初中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 淺析初中歷史知識記憶方法 談歷史知識的記憶 巧記初中歷史知識的幾個“小竅門” 提高初中歷史知識記憶效率的有效途徑 借用“目錄”的慧眼,照亮初中歷史知識復習 初中歷史知識記憶的有效方法探析 淺談引導學生自主梳理歷史知識構建知識框架的嘗試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簡談 簡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互動模式 簡談初中歷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如何教會學生梳理歷史知識結構》的研究報告 初中學生歷史知識遷移能力培養的策略 談地理教學與歷史知識的聯系 例談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初中歷史知識記憶法淺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初中歷史知識的綜合梳理策略簡談 初中歷史知識的綜合梳理策略簡談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教材的施行,初中歷史的知識容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使得歷史成為了初中時期學生學習的一項難點科目。由于課本知識的時間跨度較大,需要學生掌握的歷事件、歷史人物又多,而初中時期的學生整理、匯總能力有限,眾多的知識點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無從下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科目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多總結、多匯總,根據歷史知識的時間性特點以及事件發展的規律性特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幫助他們建立一系列的歷史知識學習策略。本文筆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學經驗以及學習心得入手,從歷史時間、歷史事件的梳理學習方法進行論述,旨在為提升歷史教學效果提供一些可參考的依據。【關鍵詞】初中歷史事件時間梳理策略一、初中歷史時間的梳理方法
時間性是歷史知識的一個基本屬性,想要了解歷史發展狀況、歷史發展規律,對于歷史時間的準確把握是必不可少的。現行的歷史教材采取的基本是按歷史時間順序來進行排版教學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容易掌握。但是在后期的復習時期,由于相關歷史知識的相似性,就會導致學生的時間體系混亂,比如很多學生會將與混為一談。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梳理工作,以便提升學生對于歷史時間的有效掌握。筆者認為在梳理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歷史時間的順序性特征:因為歷史課本是按時間來進行延續的,所以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順序性是教學的第一位,比如我們常見的中國歷史年表: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楚吳,二晉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這就是歷史時間順序性特征的一個證明,是中國古代歷朝發展的一個順序表現。
其次是歷史時間的連續性特征:歷史時間是連續發展的,每個歷史時間點都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比如在學習《繁盛一時的隋朝》的時候,筆者就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隋朝前后雖然只經歷了從公元581年—618年37年的時間,但是它在歷史的發展、延續過程中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隋朝,那么我們當前的社會發展也不知道會是什么樣。
再次是歷史時間的階段性特征: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階段性,比如某個時期是輝煌的,而某個時期則會是暗淡的,某個時期是強盛的,而某個階段則會是衰敗的。歷史的發展是由一個個的曲折構成的,所以就要學生認識到歷史時間的階段性特征。比如我國封建社會從公元前475年開始到1840年前結束,長達2000多年之久,這就促使人們思考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為什么這么緩慢?美國從1783年獲得獨立至今,也不過200多年的歷史,是什么原因使其發展為一個政治、經濟強國的呢?通過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于歷史的階段性有一個新的認識。二、初中歷史事件的梳理方法
與時間相同,事件又是歷史知識的另外一個基本屬性,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對于歷史事件的熟練掌握。對于歷史事件的梳理掌握,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要注意事件背景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地理環境、經濟環境或者文化背景下,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也就會各有不同,例如在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商業中心則由地中海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這就為英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也正是英國飛速發展的一個主要背景,如果在學習的時候學生不注意這些知識點,就會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另外又比如文藝復興的背景就是教會長期的教育壟斷,束縛了人們的思想與創造力。而舊制度的衰敗則引起了新思想的發展,比如法國思想啟蒙家伏爾泰就是在18世紀法國舊制度衰敗的時候出現的。
二是要注意事件經過
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是歷史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了解事件的背景起因之余,更需要我們對于其事件的經過進行梳理。在歷史事件經過梳理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要素法:組成歷史事件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原因、背景、時間、人物、地點、經過、結果、影響、意義和作用(或評價)等,我們稱之為歷史要素。根據歷史事件構成的這一特點,我們在學習歷史事件時,就可以將構成歷史事件的歷史要素有針對性地進行橫縱聯系,從橫向聯系建構知識體系,形成完整歷史概念;從縱向聯系歸結出歷史事件之間的異同,提升問題意識與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在學習每一歷史事件時,都把這些要素找出來和寫出來,可寫在書旁,也可寫在筆記本上,在總復習時再把它們按照時間順序綜合列出一個總表來。這樣就做到了一目了然。經過自己辛苦勞動獲得的知識,就能牢固地掌握。
二是階段法:有的歷史事件時間比較長,過程曲折,而且前后發生極大的變化,遇到這類事件可分階段為掌握。比如在我國,1949-1956年的過渡時期,可以說是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時期,這期間基本完成;1956-1966 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這期間經歷了,經歷了化運動;1966-1976是時期;1978至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三是路線法:有的事件發展的路線是明確的,特別是有的戰爭事件有明顯的進軍路線。事件經過的基本要素,就為掌握好事件的經過打下了基礎。比如在《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這節課中,筆者就根據張騫的出使路線進行課堂教學,再根據其兩次出使的不同路線進行對比,就能夠讓學生剛好的理解這一事件。
篇3
復述歷史課文,就是要求學生在老師講解和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不看課本,把課文中歷史事件的主要過程 ,歷史人物的主要業績,歷史上某種事物的主要狀況,以及有關的朝代、年月、地點、人物等簡要地述說一遍 。這種復述并不是背誦課文,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對課文內容進行選擇和概括,用自己的話像講故事一樣地 講出來。
由于復述課文需要較多的時間,所以不必要求學生復述全篇課文。可以根據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指定課 文中要求掌握或記住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復述。例如《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這篇課文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 (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主要是介紹圓明園的概況、規模及園中收藏的無價之寶;第二部分(第四、五自 然段)著重描寫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罪惡活動;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介紹圓明園的現狀及教育意義。其 中第二部分寫出了帝國主義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反映舊中國落后挨打的悲慘歷史,是課文的重點。讓學 生了解并掌握這部分內容,可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激勵學生不忘屈辱,奮發圖強。在教學這篇課文時, 要求學生能把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經過簡要復述出來就行了。
有的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喜歡穿插一些從課外見聞中得來的歷史故事情節。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復述課文的 興趣,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但必須幫助學生弄清這是否是史實,而且所穿插的內容要緊扣 課文,防止扯得太多太遠。
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要在老師的指導和訓練中慢慢形成。一般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抓起:
1.復述要在學生熟讀和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通過教師的講授,在學生對課文初步理解之后,讓學生反 復熟讀課文,再提出復述課文的任務和要求。第一次讀可慢一些,重在分析和理解課文。可要求學生把課文分 成幾個意義段,編出提綱,并找出重點詞、句或形象作為記憶依據。第二次可讀得快些,以便更好地記住。第 三次讀是為了更好地鞏固,可一邊嘗試復述,一邊對照原文檢查錯誤或遺漏。通過這樣三次朗讀,學生在復述 時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
2.從幫到放,逐步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學生剛開始復述課文,往往不能順利進行:或者抓不住要點 ,或者東一句,西一句,意思不全面,不連貫。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復述的要領,在熟讀課文之后,教師要引導 學生討論哪些東西一定要講出來,哪些地方要詳講,哪些地方可略講,按怎樣的順序講,并做些必要的示范。
在復述的過程中,為了喚起學生的記憶,使復述得以順利進行,教師一般可采用下面一些方法進行啟發:
①編制復述提綱。在指導學生復述的初始階段,教師可擬出詳細的復述提綱,讓學生對照提綱復述。到學 生較為熟練之后,就讓學生自己編寫提綱。
②按教師板書提供的詞語復述。如要求學生復述商朝時奴隸主是怎樣對待奴隸的內容時,可根據教師板書 時內容復述:
白天:種田 做工
夜晚:土牢 木枷
奴隸主活著:伺候
奴隸主死后:陪葬
殘酷的刑罰:走銅柱
③看掛圖復述。例如可以讓學生看著“北京人”的掛圖,說說北京人長得和現代人有什么不同;根據歷代 長城示意圖,說出秦、漢、明等朝代修筑長城的規模、起訖地點、長城上幾大險關的位置和名稱。
④做填空題式的復述。例如復述“的經過”,可做如下填空式引導:
1937年春以后,____不斷在華北挑起事端。又在北平西南盧溝橋地區舉行____。這一年__月_ _日晚,日軍借故____。中國守軍____。結果____。這就是____,也稱____。 從此以后中國革命進入____時期。
通過教師的示范和啟發引導,在學生逐步掌握了復述課文的方法后,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圍繞中心組織材料 ,選擇詞語,對課文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取舍,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中的內容。
篇4
在學校學習的條件下,當我們說要使學生學習和掌握一種新知識必須要使學生先有一定的能力為條件時,其實質是指要學習和掌握一種新知識,必須要先具備一定質量的能夠作接受和加工這一種新知識運動的知識。換言之,必須具備能夠理解和同化這種新知識的認知結構。一般而言,低層次的一定質量的知識構成了獲得高一層次知識的思維能力;而這高一層次的知識一經獲得和鞏固則又構成了更高一層知識的思維能力。因此,知識和能力的區別只是在特定的某一具體的學習環節中才有意義,而在整個思維發展過程中,它們就像因果關系一樣,是融為一體的。
所以,我們說歷史學科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是一體的,其核心是提高知識學習與掌握的質量――使學生掌握最有智力價值的史實知識、史論知識和史法知識,并使這些知識掌握到較高的運用水平和自動化程度,由此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發展智力奠定基礎。
一、知識的學習及其性質分類
由語言、符號所代表的知識是前人實踐和研究的結晶,有其特定的意義。但是,對于尚未學習與掌握它們的學生來說,只是一種客觀存在,并沒有實際的心理意義。通過學習,學生逐漸掌握了這些語言、符號所代表的涵義,理解這些涵義及其關系,外在的“特定的意義”才轉化為學生內在的心理上的意義,成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因此,學習是知識在學生的心理上有意義的過程,掌握就是“有意義”的水平。這個道理很簡單,當初一的學生剛學完原始社會歷史時,就很難使“奴隸社會比原始社會更進步”這一判斷在史學水平上取得心理上的意義(如理解),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結構中還沒有“奴隸社會”這個概念,更沒有史學上用以比較進步與落后的價值標準。他們只能運用語文知識會讀和背出這一判斷,只可能由此引發學習奴隸社會歷史的興趣而已。當學生還沒有“殖民地”這個概念時,就無法在史學水平上真正理解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這個性質。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使它與近代中國的某些史實相聯系而已,或者在新情境中作出現象上的類比推理。
根據學習方式的性質,可以將學習分為接受的學習與發展的學習;根據學習所取得意義的性質,可以將學習分為代表性學習與涵義學習。這是兩種維度劃分的學習,兩個維度互不依賴、彼此獨立,每一維度的兩種學習之間還有許多過渡性質的學習。
接受學習,指的是學生根據教師定論式的講授來認識新知識的涵義,并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發現學習指的是由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情景或線索自己發現新知識的涵義,并改變自己的認知結構。在這兩種學習之間還可以有過渡形式,如有重點的接受學習、有指導的發現學習。
代表性學習指的是詞匯(或符號)學習,在歷史學科中,主要指專用術語、名詞以及并沒有太多邏輯意義的時間和地點的名稱。如秦始皇的姓名為“嬴政”,唐朝李世民統治時期史學上命名“貞觀之治”,中國的開端為1919年5月4日,等等。所謂涵義學習,指的是新知識的內在意義與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發生了聯系,并改變了認知結構。如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秦始皇”這個名稱,取得了秦始皇這個歷史人物的概念上的意義。由于概念水平有不同層次,所以這兩種學習中間也有過渡形式。如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秦始皇”這個名稱可以只同秦始皇的形象或者具體事跡相聯系,也可以同秦始皇的許多抽象的本質相聯系,還可以同秦始皇的許多本質及它們之間的互相關系和秦始皇的各種影響、歷史發展的原因、條件相聯系。這三種概念水平在學生獲得含義時是累積性的,后者包含了前者。這是三種不同的概念水平,即感性具體階段(或稱表象階段)、理性抽象階段和理性具體階段。
上述兩種維度的學習分類,揭示了歷史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心理特點。一般而言,在第一種分類中,為了使學習有更高的效率,學生的學是從接受學習中逐步學會發現學習,但這決不意味著一種自然過程,教師的作用在于有意識、有計劃地促進這個過程;在第二種分類中,許多詞匯、符號的代表性學習實際上已由語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學科完成,但仍有許多術語、名詞、時間或地點的名稱需要進行代表性學習,這是歷史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在涵義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利用這些特點,選擇那些最重要的知識使其達到理性具體階段,而將一般的知識控制在相應的認知水平,同時,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二、中學歷史知識的類別及其結構
任何學科體系都是由該學科的一系列知識的代表物概念、規則、原理、策略所組成的,而規則、原理、策略又都是由概念構成的。
篇5
關鍵詞 多媒體;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5-0034-02
1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應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一般習慣于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課本的安排設計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利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講解歷史知識,偶爾提問學生,拓展教學內容,達不到新課標中強調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增長。只注重課本中具體知識點的講授,就事論事分析歷史問題,缺少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交流,不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初中歷史課堂上,大多數的學生都將記憶教師灌輸的知識、做好課堂筆記視為基本任務,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主動融入知識的探究中,逐漸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適當添加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歷史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思考,增長自身的歷史文化素養。
隨著我國科技力量的逐漸增強,信息技術已經滲入生活的各個角落,在學校教董濤育的過程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趨勢。借助PPT、Flash等多媒體課件,使更多的課外資源與課堂重點、難點通過畫面展示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相應的歷史情景中充分發揮想象力,鞏固知識架構,真正掌握歷史課堂中所要求的知識理解,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2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教學中的知識資源日益豐富、便捷,充分利用各種與歷史學習有關的教學輔助技術,通過制作相關的歷史課件,借助多媒體技術,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歷史學習資源中所涉及的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信息有機整合,為歷史課堂增添了生機活力。
首先,教師利用互聯網收集與講授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源,拓展教學內容,延伸學習深度,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重點。
其次,利用圖示法直觀地將歷史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通過查看歷史事件間的聯系,借助場景理解,理清歷史進程,克服歷史中時間的記憶困難。
再次,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所設計的教學課件,在邊講解、邊演示、邊練習的過程中,實現講課與訓練的同步融合,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強化重難點的記憶。
最后,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快速顯示與大容量儲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對知識點進行一定的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科學的知識架構。
3 多媒體在中學歷史課堂上的應用體現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應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傳統的教學情境大都以教師描述或者學生想象進行營造,極易引發學生思維分散,使得教學達不到預計的效果。應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畫面的直觀展示、音視頻的視聽沖擊,為學生營造形象生動的學習情境,拉近學生與歷史知識間的距離。無論是歷史圖片,還是文獻資料,都使學生更加真實地接觸歷史,發現歷史中的潛在價值,借助場景聯想,強化知識記憶。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學生所接觸的教學信息都來自于豐富的畫面展示,對于中學生而言,極易產生好奇心理,被強烈的畫面感吸引,逐漸轉變為認知興趣,激發出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之中。
如在“三國鼎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音頻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吸引學生的注意,引領學生進入戰亂紛飛的三國時代。利用PPT展示地圖上三國的分布,加深學生對于“魏蜀吳”的記憶,在史詩與《三國演義》片段的比較中,使學生充分理解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著名戰役的歷史作用。借助多媒體技術,化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為主動,通過設問、小組討論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多媒體營造的和諧氛圍中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提升自身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
直觀呈現教學內容,快速突破重難點 “歷史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對于教學目標不能保證全部完成,對教材中的重難點更是缺乏充分的理解,容易產生抵觸心理,影響歷史教學的進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教學重難點是目前歷史課堂的首要任務。為了實現最大化的教學效益,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的視聽優勢,直觀呈現教學內容,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轉換為形象生動的圖像,降低其抽象的表達,發現歷史知識中的別樣魅力。
七年級所接觸的歷史事件大都為古代史,年代比較久遠,同時學生的思維意識還沒有健全,對于重難點知識的掌握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初中歷史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學生面前直觀呈現教學內容,快速突破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全面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如在“大一統的漢朝”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比較漢武帝與秦始皇的功勞,通過小組討論,實現點對點間的對比,在綜合考慮政治、教育、文化、經濟、軍事各方面發展的基礎上,理解不同歷史局面的社會進步。
擴大課堂信息容量,實現教學目標 多媒體課件可以將課堂講授的知識無限期儲存,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找到,及時準確進行知識鞏固。不僅如此,多媒體還可以擴大課堂的信息容量,實現教學目標。一般地,在初中歷史教材中,無論是插圖還是歷史簡介都基本沒有改變,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審美疲勞,學生產生困乏心理,逃避知識積累。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學過程,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愿意并且主動投入知識的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共享性,教師可以選擇更多的課外資源,通過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很多與之相關的資料,使學生更為廣泛地接觸到歷史的相關知識,拓展學生的學習層面,提高課堂效率。如在“貞觀之治”的學習中,在介紹唐太宗所實施的具體措施中,教師可以多搜集當時的社會調查,從不同層面反映唐太宗所取得的豐功偉績,或者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充分展現其政治清明的歷史局面。
4 結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在視聽體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李娟.多媒體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學科中的應用[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2]鄧燕敏.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0(11):157-158.
篇6
關鍵詞: 中職導游專業 歷史知識 能力培養
有人說導游是將歷史和山水結合在一起的職業,導游人員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這是對導游人員綜合能力的要求。導游人員主要是為本地旅游產業服務的,歷史知識在導游人員的整個知識結構中處于很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將歷史知識安排在中職導游的正常教學中。教學中,歷史是通過《導游基礎知識》課程的涉及,一般沒有系統的教學安排,安排歷史通史教學似乎沒有必要。中職導游專業學生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因此,在講授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培養中職導游專業學生學習和運用歷史知識的各種能力,這是歷史教學任務之一,更是導游講解必備的能力之一。
一、培養中職導游專業學生歷史知識能力時遇到的問題
1.涉及知識面廣。
《導游基礎知識》歷史章節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的歷史知識體系主要包括中國歷史概述和中國歷史常識兩大部分,中國歷史概述部分內容有朝代的更替、各朝的重大事件、科技、文化成就等,中國歷史常識部分涉及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其記錄方法、四時、節氣,等等,知識點多、內容廣。
2.與實際緊密聯系。
歷史涉及的內容都和旅游景點的講解內容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因此,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不要死記硬背,要結合景點的知識記憶,才能更好地掌握。
3.學生興趣不大。
《導游基礎知識》書上的中國歷史概述這一章只有十幾頁的內容,卻涵蓋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知識。中職導游專業的學生絕大部分在初中時已學過歷史基礎知識,對歷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學生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還是像初中歷史課一樣上一遍的話,就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講壇上,教師口若懸河;講壇下,學生死氣沉沉。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已經對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缺乏興趣,如何打造吸引學生興趣的課堂,是中職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改變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導游技能。
導游人員有扎實的歷史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對景點進行講解,還是解答游客提問,都需要導游人員運用自身的智慧和所掌握的知識。這使得所需掌握的歷史知識特別豐富。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上《導游基礎知識》課的中國歷史概述部分時,進行了一些嘗試,具體措施如下:
1.創設情境,營造現場導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創設現場導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增強導游服務技能。例如上課開始,筆者就以導游講解的方式導入:“各位同學,下午好!歡迎大家乘坐某某號宇宙飛船(基本以班級命名)隨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現在,我們已來到了距今某某年前的某某時候……”結束時,說:“各位同學,今天我們的時空之旅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已經滿載而歸了,明天,我們還將繼續我們的時空之旅,感謝大家一路的陪伴。”等等。又如,在講我國境內最原始的人類元謀人、藍田人、山頂洞人和北京人四種人時,筆者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讓四個同學分別扮演這四種人,并講解自己所扮演的這種人的與眾不同之處,結果學生講解及表演得生動形象,整整一節課,學生都處于興奮之中,這種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并將四種古人的特征牢記在心。
2.巧用影像,培養講解技能。
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經常播放歷史故事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組織和講解的能力。例如上課時,播放動畫片《上下五千年》輔助教學,學生不僅喜歡看,還能根據老師的要求,記下一些關鍵詞語。看完后,根據自己所記的內容,分組討論,組織導游詞,進行當堂匯報講解。又如講春秋五霸時,學生對宋襄公不是很了解,筆者播放了《愚蠢的宋襄公》的動畫片,這樣所有學生都了解了宋襄公,并對他的愚蠢還講解得頭頭是道。
3.展示照片,提高綜合服務能力。
歷史圖片是史實某一瞬間的再現,它具體形象,能使學生形成直觀的印象,并能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記憶。運用歷史圖片,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組織、編寫導游詞能力,以及鍛煉導游講解能力。對于一個合格的導游來說,就要做到見人說人,見物說物。例如,講到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時,筆者先展示了四幅圖,分別是:重耳流亡、楚成王的禮待、晉軍“退避三舍”和晉文公終成霸主。讓學生根據四幅畫的內容,分組組織、編寫導游詞,并進行導游講解。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很好地講解了這四幅畫,而且,有些內容更讓人意想不到,這不僅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參與性和主動性。
4.活用歷史,穿插才藝表演。
對于一個導游員來說,在旅途中,除了講解以外,調節旅游者的情緒,讓旅游者一直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導游員需要有一定的才藝表演,才藝有很多種,筆者在講解歷史人物和事件時,經常會適當穿插運用一些才藝,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三國時,筆者讓學生猜一個謎語,“孫劉聯盟”,打兩個歌手名,答案是孫悅、劉歡;在講大禹和關羽時,我讓學生猜腦筋急轉彎,問題是:“大禹為什么三過家門而不入?”“關羽為什么比劉備、張飛先死?”答案一個是沒帶鑰匙,另一個是紅顏薄命。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表演,譬如唱與歷史有關的歌,等等。這樣,學生覺得學歷史不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
5.舉行競賽,提高學生興趣。
鼓勵學生在掌握課堂知識的同時,多加強課外閱讀,擴大知識面,養成自學習慣。在全校導游班中不定期地進行歷史知識競賽、歷史小故事導游講解比賽,對歷史知識及導游講解能力進行考察,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與本地歷史文化相聯系,加強地方史教學
1.加強地方史教學,提高中職導游專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地方史所涉及的內容是和學生生活的地區緊密相關的。學生具備的導游知識,大多源于周圍的環境。他們對關于家鄉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傳說、風俗習慣以至山水草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學生只有學習家鄉的歷史,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區,才能更好地講解。例如在講授春秋戰國歷史時,課堂上可創設情境,今天你帶團從木瀆出發,途徑胥口,目的地是蔣墩(大多數同學上學的必經之路),請作沿途的導游講解。學生課后利用網絡、書籍等查閱資料,在查找和講解的過程中,已感受到,就在我們生活的地方,在我們經常走的大街小巷,曾經發生過很多轟轟烈烈的歷史故事,有吳王夫差和西施的故事及留下的遺址,有伍子胥的故事,有孫武練兵及書寫孫子兵法的故事,還有香山匠人蒯祥的故事等。了解了歷史,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更濃厚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更順利。
2.加強地方史教學,增強中職導游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地方史教學可以為發展學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條件,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樣的條件,有意識、有計劃地組織教學,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發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運用有關的吳中地方史料,對蒯祥墓、香山、穹窿山、木瀆等地進行具體而形象的講述,不僅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家鄉,培養想象力,而且無形中使學生在導游詞編寫中歷史素材。同時,由于地方史教學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因此有助于學生記憶力的培養和訓練。特別是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本地區出現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收集、討論和導游講解等活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鍛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其對于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組織和把握,特別是提高講解能力。
中職導游專業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只要教師做有心人,注意改變教學方式,便可以使學生輕松地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王芳,章柏平,張曉玲.《導游基礎》課程網絡化的思考[J].中國校外研究,2008,(1):107.
篇7
關鍵詞:高中學生;歷史;整理;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理性思維形成時期,注重質疑,注重理性分析,已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要能系統地掌握某一學科的知識,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培養。高中歷史學科的課程標準包含了課程目標、模塊目標和內容目標。而每一課的內容目標又包含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領域。第一領域固然以知識為主,其余兩個領域目標的達成也要以知識為依托。掌握學科知識是學好一門學科的首要目標。然而,高中歷史學科的知識紛繁復雜,學生如何掌握?培養高中學生整理歷史知識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此就這個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一、按專題整理
高中歷史課文以專題呈現,從專題這個角度整理知識,既可以幫助學生學好歷史,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1.以同一問題為核心進行系統性整合
高中歷史教材以專題為編寫單位,但專題與專題之間又有著縱橫交錯的關系,故學生學習時常常顧此失彼。若以同一問題進行整合,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把握并理解所學知識。如,以人教版為例,按“中國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為問題核心,可以把必修一的“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現代
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等單元進行整合,這三個單元分別涉及中國古代、近代與現代的政治制度,整合后可以給學生一個清晰的發展脈絡。
2.以相關主題進行中外橫向對比的相關性整合
普通高中的歷史教材,不僅涉及中國史,還涉及世界史。進行中外對比,可培養學生橫向分析問題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可更全面地了解歷史。依然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教師可以先把必修二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和“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等單元進行整合歸納出若干主題,其中之一可確定為“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然后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等單元整合歸納成“社會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這樣就可形成有關于經濟政策調整變動的橫向對比。不同社會性質的國家是如何看待和處理政治制度和經濟手段的關系?可以得出哪些啟示?同屬于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中蘇又有哪些異同?為什么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這樣對比,這樣設問,不僅可以解決教學中的難點與重點,幫助學生提高整理歷史知識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按社會形態特征進行多角度整理
1.以同一歷史時期為單位將某一社會的不同領域的內容進行整合
普通高中歷史學科教科書必修部分有三大模塊。必修一為政治及政治制度史;必修二為經濟及經濟政策史;必修三為思想文化科技史。在同一時期,社會歷史現象表現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許多領域,而必修模塊的知識呈專題體分布,這給學生掌握歷史學科的知識及培養綜合思維能力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需要把同一時期的社會不同領域的歷史知識進行整合。例如,宋朝是一個爭議較大的朝代,教科書涉及宋朝的知識點也不少,但是都零散分布在三本必修教科書中,教師可以引導把宋朝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和推進君主專制的措施,經濟上商品經濟的發展,思想上理學的興起,文化上宋詞的繁榮按各個領域匯集起來,總結出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這樣學生既可全面了解宋朝,又可鍛煉到多角度觀察歷史現象的學科素養。
2.以同一時期中外不同的社會形態特征為對比參照進行整合
例如,17、18世紀,中外的社會形態差異就較大。17、18世紀,中國處于明清時期,就整個社會形態而言,已是封建社會晚期;在政治方面,君主專制一步步強化;在經濟方面,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商品經濟有所發展;在思想方面,理學是官方哲學,文化專制,但也出現了短暫的清新之風,即產生了活躍的儒家思想;在文學藝術方面,明清時期小說繁榮,文人畫興盛。而同時期的西方,社會形態就大不相同了。在經濟方面,資本主義經濟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在思想方面,西方掀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一波又一波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同時,自然科學也發展起來。這樣進行對比整合,學生可以對同一時期,不同的社會形態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學生也易于理解這些不同的社會形態后面所隱藏的本質問題。
三、要善于構建單元知識結構,把零散的知識變得井然有序
這種辦法適用于每一單元的學習,教師利用單元主題、課題及課文中每一目的主題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知識結構,也就加深了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當然,整理知識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愿意鉆研,熱心于教學,并鼓勵學生多多交流,就可以把高中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篇8
一、編順口溜記憶
在講中國近代史的時候,記憶八國聯軍是哪八個國家,筆者是這樣教學生記憶的:先讓學生說說發動第二次、的是哪兩個國家?第二次時期割占我國領土最多的又是哪個國家?學生回答后,筆者在黑板上寫上“英法俄”。然后又說:“這三個國家在我們中國撈足了便宜,所以他們非常得意。”最后補充完順口溜:“英法俄每天好得意哦!”并告訴學生這句順口溜所對應的八個國家: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日本(“天”也就是“日”)、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在笑聲中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知識,而且經久不忘。到學世界近代史的時候,這個順口溜還可以派上用場:前三個是協約國,后三個是同盟國。
二、聯系記憶
這個方法在記憶歷史年代的時候經常用到。例如,在記憶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時,筆者先讓學生記住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筆者問學生:“火警電話是多少?”學生都能答出來。接著筆者問學生:“火警119和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聯系?”學生很快發現,“119”前面加上“公元前”,就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時間。筆者說:“前面一個數不動,后面兩位數乘以2,就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時間138年,當然前面千萬不要忘了加上‘公元前’。”用學生熟悉的電話號碼來記憶時間,效果很好。此外,筆者還鼓勵學生用身邊其他熟悉的數字來記憶時間,像自己或其他人的生日等等,都可以聯系著來進行記憶。
三、理解記憶
筆者經常告訴學生,千萬不要把歷史學得太死,更不要去死記硬背。有些知識是可以靠理解去記憶的。中國的語言很豐富,只要把歷史知識理解了,然后憑著自己的理解去進行表述,都是可以的。例如,在講“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的內容時,筆者一步步啟發學生,幫助他們記憶。筆者說:“既然這次改革是廢除農奴制,那么法令的第一個內容應該是什么?獲得自由后的農民可以繼續從事農業,可不可以去做工呢?”學生根據筆者的提示,再參考書上的內容,很容易記住了法令的第一條內容。然后筆者又進行啟發:“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什么?(土地)獲得自由后的農民有土地嗎?他們是怎樣獲得土地的?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嗎?自由后,他們又受到了怎樣的管理?”經過筆者一步步的啟發、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步記住了1861年改革的法令內容。接著,筆者又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記憶,并找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法令內容,不足之處,其他同學給予指正、補充。這樣,大多數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當堂就記住了這個知識點。
四、地圖記憶
篇9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然后根據講課的重點,強調學生死記硬背,這樣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是枯燥無味,一上課學生就想打瞌睡。現在新課程實施以后的內容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通過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根據我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在上課時讓學生充分閱讀教材,然后以點撥為主,讓學生發揮想象,聯系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生活海洋里盡情地暢游。使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學習興趣愈來愈濃。
現在的學生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書刊、網絡等,因此獲取的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部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憧憬未來,關注現實,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能力具有極大的廣闊性。這又給當前的歷史知識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給《品德與社會》學科老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長期以來,在考試指揮棒的指揮下,《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成為二等學科,強調記憶性成為歷史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很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具體而言,從教學方法來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如何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課堂煥發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這是其中歷史知識教學反思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教學結構來:看現在很多教師大多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社會科學理念、人文精神。這一點與我們與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從教學內容來看,課程的內容是講述人類的發展過程,人類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地點進行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成為歷史課內容的四要素,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傳授而容易忽略搜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解析材料時普遍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新課程實施后,如何改變原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為教師共同面隊的一個難題。從思想教育方面來看,教師進行愛國教育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時,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說這一事件是愛國的,那個人物是愛國的,學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顯思想教育在課堂上落實不夠。如何在課堂創設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學生的品質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課堂變成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又是教師在新課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為了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的發展,使自己盡快得成長、成熟起來,作為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1通過學生進行教育反思
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如果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突然表現異常,那肯定是教學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例如,我在教學《》知識點時,讓學生對爆發的原因進行討論并選幾名代表進行發言,有位同學平時對歷史很感興趣,思維活躍,發言踴躍,但那節課卻顯得比較沉默,課后我主動與他進行交流,他說,對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不理解,原因是對當時的英國歷史知識缺乏了解,隨后我對導入新課這個環節進行了反思。
2通過教師本身進行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討論的時間比較多,但教師必要的引導,適當的點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師在引導、點評時不流暢,時常卡殼,使得學生滿腹疑慮,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待課堂的準備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了。3通過請同事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進行反思
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教師對自己的課作了精心準備,上課時得心應手,往往很難覺察出自己還存在著什么不足,但如果教學專家來聽課以后,總是能找到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3通過閱讀教育專著和教學文獻來進行教學反思
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老師。經常閱讀中外教育專著和優秀的教學案例,從中吸取營養并經常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進行對比,不斷反思,使自己不斷提高。
篇10
中學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多種知識綜合的學科。著名科學家錢學 森稱它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多種學科相互聯系,影響很大。在中學地理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 博覽群書,廣泛涉獵多學科的知識,中學地理教材中蘊含的歷史知識比較多,在地理課教學中緊扣教學內容, 挖掘地理課中的歷史知識,有意穿插一些生動的歷史知識教學,能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地理知識的 掌握。
一、在備課時,結合教材中所涉及的歷史知識進行學習,研究,使其納入地理知識的體系之中,建立地理 、歷史知識的有機聯系。例如:講述世界主要航線時,可聯系新航路的開辟等歷史知識。如:“四個人兩條路 線繞地球一圈”、以及“好望角”、“西印度群島”、“麥哲倫海峽”、“火地島”名稱的由來;伊朗(波斯 )、阿拉伯(大食)、印度(天竺)、圣彼得堡(列寧格勒)、葉卡特琳堡(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伏爾加格 勒(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等古今地名的演變。我國六大古都都具有悠久的歷史 :北京始于西周薊城、春秋時代即成為燕國的國都,以后成為金、元、明、清各朝代的首都;西安(今長安) 始于西周的鎬京,以后成為秦、漢、隋、唐各朝首都。洛陽始建于西周初期,自東周以來,先后有東漢、曹魏 、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后)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后周等九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開封在戰國時 代是魏國的國都,以后又成為五代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北宋、金等朝代的首都。南京始于戰國金陵邑 ,以后成為六朝(三國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首都,此外,明朝初年、和中華民國也定 都于此。杭州始于秦錢唐縣,到五代成為吳越國的國都,以后又成為南宋的首都。六大古都至少都已經有了二 千年以上的歷史。古代水利工程講述中的歷史知識有:秦國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綜合性防洪 灌溉工程都江堰;秦朝史祿負責開鑿了靈渠,勾通湘江和漓水,把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連接起來;隋朝大運河 的開鑿等。
另外,1972年在東非肯尼亞發掘人頭骨化石,測定為二百多萬年以前的遺物,因此推斷人類在二、三百萬 年以前就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了。與教材第四紀出現人類相吻合。
我國從夏朝開始制定了“夏歷”;商朝人們認識許多星座,做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記錄;春秋時 代魯國天文學家經觀測留下了世界上關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通過實測得出了子午線的 長度,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測得子午線長度。……備課面廣,講課內容就豐富,就會造成良好的地理課堂氣氛, 引發學生對地理課的興趣,促進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二、地理課教學過程中,要精選與地理課堂內容相關聯的歷史內容。巧妙地與地理新知識加以聯系。這樣 聯系歷史,反映現實的地理知識,突出了地理教學的特點。如講述東歐政治地圖的變化時,可簡介俄國在17世 紀中期,兼并了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18世紀,俄國奪取了芬蘭灣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地區, 然后向東擴張一直到我國的黑龍江流域;19世紀沙俄又從伊朗手中奪取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等, 把外高加索完全并吞了。以后,沙俄又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侵占了我國東北和新疆大片領土,共侵 占了15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我國太平洋沿岸的海參崴,沙俄侵占后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從19世 紀20年代起到80年代,沙俄逐步侵占了包括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塔吉克人居住的 中亞、西亞廣大地區。從1922年至1940年,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等15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先后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成為一個統一國家,首都莫斯科。從1990年3月到1 991年12月,蘇聯政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原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除俄羅斯聯邦繼承了前蘇聯外,其余均先后 宣布脫離蘇聯而獨立,從而改變了東歐的版圖。1990年10月3日,戰后分裂長達41年有德國統一,南斯拉夫199 2年“一分為五”,因領土、民族等原因,爆發了“波黑戰爭”,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末也恢復戰前的兩個國家 。在教學中較好地聯系上述知識,能起到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本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增添學科趣味性 等方面的作用。
三、地理教材的許多內容,從歷史角度舉例聯系,更能確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規律和人文地理的現象。運 用“洋流”知識,可進一步講解國際人口遷移;從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貿易”,歐洲的奴隸販子利用 洋流運輸販賣黑人到美洲,歸程利用加那利寒流到非洲,中程利用大西洋南赤道暖流、圭亞那暖流等到美洲, 歸程利用墨西哥灣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回歐洲。我國明朝的鄭和下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最 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除當時具有的先進航海技術和帆船外,還借助于季風(東北季風、西南季風) 和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
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內容,可結合講解波蘭科學家哥白尼發現地球的自轉、公轉運動并提出太陽系學說 ;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把哥白尼學說更推進一步,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發明了“三定律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首先制造了天文望遠鏡等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