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范文
時間:2023-03-22 11:30: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隱喻;隱喻概念;認知。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xact nature of metap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cognition through examples of metaphorical concepts of love in 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concluded that linguistic metaphor, as the tool for human cognition, is deeply embedded in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s context-dependent.
Key words: metaphor, metaphorical concept, and cognition.
I.引言
早在人們開始研究語言的那一刻起,隱喻的本質問題就一直困擾著語言學家和哲學家們,直至最近數十年來,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它對人類語言和認知的重要意義.傳統語言研究中隱喻僅僅被認為是對常規語言的一種變異,是一種用于修辭話語的修辭現象;而且隱語式表達被排除在常規語言范疇之外,也就是說常規語言不包括隱喻.這些傳統隱喻理論受到現代隱喻研究的強有力的挑戰: 隱喻是" 語言無所不在的原理";隱喻意義是"兩個類屬不同的語義場之間的語義映射". (I.A.Richards,.)傳統修辭學中的隱喻被重新定義為"隱喻表達",它是跨語義場映射的表層實現式.如今隱喻再也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它其實也是人類思維現象,而且"所有的語言都具有隱喻性"(Lakoff,.) 萊考夫和約翰遜()曾經整理出大量語言實例來證明,隱語概念是構成語言的基礎.借鑒兩位學者的部分例子,本文分析比較了中英文中關于愛情的隱喻概念,借此探討隱喻是如何根植于語言,思維和中英文化的.
II.中英文中"愛情是旅程"的隱喻概念
隱喻概念是指人們思維和行為的式,它在語言中如此普遍,以至于人們往往忽視了它的存在.距最先開始研究隱喻的認知特征的理查茲統計,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隱喻,我們的口突際中品均沒三句話中就有一個隱喻(Richards,.)在描述抽象物體時,隱喻思維尤其能夠幫助人們化抽象為具體,通過人類已知的熟悉的經驗來理解和體驗未知的抽象的事物.中英文中有關于愛情的隱語就是這樣的例子:
() We can't turn back now.
此例中,愛情被隱喻為旅程.愛人必須一起克服路途中的困難向目的地前進,否則他們便無法維系愛人關系.英語的這一表達強調的是兩人一起奮斗的決心.漢語也有相識的表達:
()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十八春》張愛玲)
不同的是中文的這一表達暗示著說話人的無奈,盡管他們惋惜著逝去的愛情,但他們再也無法回到過去了.類似地將愛情隱喻為旅程的例子還有很多,如
() Look how far we've come.
() It's been a long, bump road.
() We're at a crossroad.
()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The relationship is of the track.
()The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 end street.
()情長路更長
()情路艱辛
()墜入愛河
()分道揚鑣
()牽手
上述例子大部分都來自于日常語言,這說明傳統修辭中將隱喻排除于日常語言之外是不對的.兩種語言都將愛情比擬為旅程,又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人類思維的共性.顯然,中英文中愛情是旅程的相似的隱喻概念并非出自偶然,但在這些隱喻表達的深層結構中是否存著總的原則,用來解釋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答案是肯定的.盡管中西語言有差異,但其思維的共性:人們在看待愛情時的相似視角使不同語言產生了相似隱喻表達式。那么該如何解釋這些隱喻表達運作的機制呢?根據布萊克的互動理論,隱喻意義是跨越于不同語義場的語義映射。對于這些例子來講,愛情是目標領域(target domain),旅程是源領域(source domain),兩大領域之間對應著一系列關系:首先,愛人被看作是一起旅行的旅行者,他們共同的生活目標則是他們旅行的目的地。他們的關系則是交通工具,載乘著他們前往目的地。期間路途常不平坦,時有岔路和困難的困擾。由此可見,愛情是旅程的隱喻是從源領域(旅程)到目標領域(愛情)的映射。在這一映射系統中,各中對應關系是很有邏輯條理:
愛人對應旅行者。
愛情對應旅行工具。
愛人的共同目標對應旅行的目的地。
愛情的挫折對應旅行中的困難。
┋
人們在思想概念系統深處用這些對應關系把關于愛情的知識與關于旅行的知識聯系起來。作為已知的常用的知識,旅行的知識能夠幫助人們認識愛情這一較抽象的概念,可見,隱喻的本質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體驗某一類事物。(萊考夫和約翰遜,,)根植于人類思維的隱喻概念是人們借用已知知識認識未知世界的一種工具和式。隱喻式思維有助于人類不斷擴展其認知概念系統。
III.中文有關愛情的特色表達
由于文化和思維的差異,中文又有不同于英語的描述愛情的式。古詩詞中就有大量的例子:
()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長恨歌》白居易)
() 思為雙飛燕,銜泥筑君屋。(〈〈燕趙多佳人〉〉古詩歌)
() 如魚似水相知。(〈〈駐馬聽〉〉柳永)
這些例子印證了中國人的一種思維模式,那就是我們傳統哲學說講求的對立統一前提下的和諧觀。在中國人看來,大自然是一個由萬物生靈,包括人在內的和諧家庭。在描述愛情這一美好情感時,人們不忘記聯想起自然界天然一體的和諧美來。比翼鳥、連理枝、雙飛燕、魚和水都是和諧美的象征。這些例子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人世界觀中的和諧觀。除開這些明晰的愛情隱喻之外,漢語文學中不乏大量的暗含式隱喻表達:
()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詩四首》漢 蘇武)
() 倒陪家門,情愿與英雄結婚,成秦晉。(《西廂記》 元 王實甫)
() 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 宋弘傳》)
這些表達皆源自于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結發"來自于中國古人的婚俗:人們在婚禮上講新婚夫婦的頭發綁在一起,祝福他們的婚姻能夠長久。"秦晉之好"則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秦晉結盟修好的典故。"糟糠"源于宋弘的故事:漢湖陽公主相中有婦之夫宋弘為駙馬,但他寧可殺頭也不愿拋棄于自己共患難的結發妻子。這些例子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屬于漢語言文化特有的,要了解其背后暗含的深刻寓意,讀者必須先了解相關的歷史文化背景。由此說明,隱語概念既根植于語言、思維又根植于文化。不同文化傳統的民族對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隱喻式及其表達。
IV.結語
總而言之,以上例證從一定程度上證明,隱語是人類基本的認知現象,語言隱語是人類認知的工具和結果,它深植于人類語言、思維及文化中。中英文中有關于愛情的隱喻的相似點是基于人類思維的共性,其不同之處,尤其是中文中獨特的表達式則是源于文化的個性和不同的思維式。那么,對隱喻的理解又常常不得不借助于栽培他的文化背景。
參考書目:
.柬定芳,,〈隱喻的語用學研究〉,〈〈外語研究〉〉,第期。
.柬定芳,,〈論隱喻的本質及語義特征〉,〈〈外國語〉〉,第期。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及形成過程〉,〈〈外國語〉〉,第期。
.林書武,,〈國外隱喻研究綜述〉,〈〈外語教學與研究〉〉,第期。
.李子光,,〈〈中外文學名情描寫鑒賞辭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袁林、沈同衡,,〈〈成語典故〉〉,遼寧人民出版社。
.Lakoff.C.&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篇2
語言翻譯需要將原文的地理特征、、歷史傳統、價值觀念等內容進行真實的反映,其中,民族風范的反映是極為重要也是極有難度的部分。語言不僅來自于生活,而且是對生活的充分反映,既是對各國與各民族智慧的總結,也是對各國與各民族精髓的表達。翻譯則是通過對語言的應用實現不同語言之間意義的共通。這種意義的共通不僅僅是對原文的字面翻譯或者簡單的復制,而是對原文進行二次創作。
要想翻譯出符合要求的高質量文章,首先,需要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該了解不是簡單層面的了解,而是較為全面、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對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所了解,只有在對中西方文化有所差異的基礎之上才能夠真正做到忠實于原文;最后,要對讀者的素質和修養進行充分的考慮,要結合讀者的實際文化修養進行翻譯,切忌翻譯出的內容與讀者的修養有過大的沖突而難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如中國的一種主要針對國外裝飾市場的高檔材料進入國際市場時,其說明書當中的一英文為“Ourdecoratingmaterialswillmakeafancyhouseforyou.”說明書本身的目的是想要表達“我們的裝飾材料會讓你的家變得像迷宮一樣美麗”,從字面意思上來看,確實是這個意思,但在現代英語當中“fancyhouse”有“妓院”的引申義,如此的錯誤,不僅對產品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而且對企業形象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再如“紫羅蘭男裝”,在中國是較為知名的品牌,而在剛進入國外市場時卻不是那么理想,究其原因,問題也出在品牌翻譯上。因為“紫羅蘭男裝”被翻譯為“pansyMen’sclothing”,這個翻譯在字面上來看仍是沒有問題的,但與西方文化一結合就不再那么簡單,因為“pansy”這個詞不僅有紫羅蘭的意思,而且還泛指有些女性化的男性,如此一來,就知道為什么紫羅蘭男裝在國際市場上無人問津了。再如中國某廠生產的橡皮擦,品牌定位“星牌”,完整翻譯后被稱作“starRubber”,對這一產品進行翻譯的過程當中,譯者的問題主要出在對“rubber”一詞的理解,該詞在英文當中不僅有“橡皮擦”的意思,而且還有“”的意思,所以在譯者看來并沒有問題的翻譯到了國外卻無法讓人接受,更不要說產品的銷量了。此外,“象”、“孔雀”等詞匯在中國是吉祥、如意等象征,具有十分美好的意義,而這些動物在西方則不然,甚至有著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對含有這些詞匯的名稱或內容進行翻譯時,要對具體的文化語境進行充分的考慮,只有如此,才能夠翻譯出真正合格的作品。
二、要對原文語境中所涉及的事物有正確的理解
譯者在對原文進行翻譯的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譯者能夠將原文當中的邏輯關系、語法結構分析得十分到位,而對原文當中出現的一些客觀事物卻了解的不夠透徹,尤其是有著一定歷史背景或與一些專業術語相關的事物。如“Shekeepsherpigsinalargepen”這句話,該句當中的“pen”有鋼筆的意思,但在這里如果將其翻譯為鋼筆則會造成句意不通順,顯而易見,養豬這件事情不能夠在鋼筆當中實現,所以這里的“pen”肯定要用其他的意思,結合語境與該詞的特殊意義可翻譯為豬圈,如此一來,這句話就十分通順了。再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這句話,按字面意思來看“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是吃魚和玩游戲的意思,但這與“Johncanbereliedon”難以聯系到一起,這就需要對該英語當中的典故有所了解,“toealfish”出自于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代,那個時代的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國家的忠誠與支持,對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魚而不吃其他東西這一習俗進行拒絕。所以,“toeatfish”在這里是要表達“忠誠”的意思。
三、要隨著新詞匯的不斷豐富而逐漸提高翻譯要求
篇3
[關鍵詞]習語;對比;文化差異;學習英語
一、引言
習語是人類語言發展過程中長期沉淀的精華,其形式固定簡潔,含義精辟深邃。英漢兩種語言歷史悠久,包含著大量的習語,它們或含蓄、幽默,或嚴肅、典雅,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形象生動,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由于中英兩國地理、歷史、、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英漢習語也承載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了解中英兩國的文化差異,才能更好地理解習語的內涵意義。
1.地理位置的差異產生不同的習語
英國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人們的生活與海息息相關,而且歷史上英國的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因此英語言積累了豐富的與海水相關的習語。比如說花錢浪費,英語“spend money like water”漢語可以說“揮金如土”;英語還有 “as dumb as an oyster守口如瓶”,“have other fish to fry另有要事”,“miss the boat錯失良機”,“make waves 引起軒然大波”,“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其中oyster ,fish ,oars,sea等詞均為英民族生活當中常接觸的東西。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很多習語又與土地有關,如:“此地無銀三百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面朝黃土背朝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等。這些習語充分體現了人們生活的地域不同而產生的習語也不同。
2.悠久的歷史產生不同習語
中英兩國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期間都產生了豐富的習語。如英語:go Dutch.意為AA制。字面上很難看出這種意思。學過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發生在17世紀的英荷戰爭。當時的英國崛起,逐漸發展為后起的卻又是強大的殖民主義國家。而擺脫西班牙統治的荷蘭卻是“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并獲得“海上馬車夫”的美譽。為爭奪海上霸主地位,英荷之間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種緊張的敵對狀態下,兩國人們創造了許多侮辱對方的話,英語中許多帶有Dutch一詞的習語不可避免地都帶有貶低的色彩。關于Dutch的習語還有:“Dutch comfort退一步著想而得到的安慰,比下有余的安慰”,“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一時的虛勇”,“Dutch bargain飲酒時達成的交易”,“Dutch auction(先把價開得甚高然后逐步減價的)荷蘭式拍賣”,“Dutchman’s land海市蜃樓”,“Dutch treat各人自己付錢的聚餐或其他娛樂”,“Dutch uncle嚴厲的批評者,不留情的訓斥者”。再如含有Dutch的詛咒用語:“I'm a Dutchman if…?如果……我就不是人!”等等。可見以上習語都含有貶義。
3.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習語
基督教是英美國家的主要,由此產生了許多獨具宗教特色的習語。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God bless you.老天保佑”,“thank God 謝天謝地”,“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等,這些習語中都使用了God一詞,God為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與其相對應的漢語意思可以看出都譯成了“天”,這符合中國人心理,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天”是至高無上的。
中國是一個以信仰佛教為主的國家,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對中國人的影響根深蒂固,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相關的習語有很多, 如“借花獻佛”,“不看僧面看佛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God”與“佛”在有的人們的心目中同樣具有至高無上的概念,但因中英兩國人所信奉的宗教不同而使用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詞,各自形成了一系列習語。
4.風俗習慣,民族思維定式的差異產生的習語
由于不同民族受其民族個性的影響,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維定式。中西方對周圍的事物價值認識不同,明顯地表現在英漢習語中。例如,人們常常借用動物來喻指各種不同類型的人,因不同國家的人民對一些動物的感彩和認識不同,所形成的習語意思也不同。狗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人類的朋友,家庭一員,因此習語中的Dog基本上都是指人的,大部分不含貶義:“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給人強加惡名將毀人一生”,“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于危難之中”,“keep a dog and bark oneself 用了人還要親自操勞”等等。在中國,狗讓人聯想到低級,可惡等,由“狗”字組成的習語大多含有貶義:“狗茍蠅營”,“狗急跳墻”,“狗頭軍師”,“狐朋狗友”等等。
5.不同的文化影響產生不同的習語
中英兩國文化淵源和背景有很大差異,中國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儒、道思想貫穿其中,唐詩、宋詞、元曲等名人典故甚多;而西方文化受古羅馬文化,希臘神話,《圣經》的影響很大。由此產生了很多習語,如英語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羅馬非朝夕建成”,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入鄉隨俗”;再如:“A freedom of Pan逍遙自在”, “as shy as Daphne羞羞答答”,“sword of Damocles 達摩克利斯之劍,比喻臨頭的危險”,“Helen of Troy 比喻紅顏禍水”等等,均出自希臘神話;反映中華民族特殊文化的習語:“九霄云外”,“義結金蘭”,“嫦娥奔月”,“指鹿為馬”,“江東父老”等等不勝枚舉。
二、結語
從以上所列舉的習語分析中,我們對中英文化的差異略有所見。學習英語的人,應該了解中英文化的差異,準確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賦予英漢習語豐富而獨特的內涵,才能真正體會到習語所具有的深刻哲理,豐富內涵;反過來,對這些習語的掌握又促進我們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增添了我們學習英語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培基,等.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
篇4
任何一個民族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諺語,英語也不例外,因而在進行這樣詞匯累積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明白詞匯之間的不同,但是卻又有著相同的意思,之所以詞匯的表達不同,是因為文化的不同而帶來的不同的引申,比如ontherope,當我們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本能的閃出命懸一線的意思,但是遺憾的是這個詞在一定的程度上有這樣的一個意思,卻又不是形容一個人的生命垂危,而是說一個人的精力已經不夠,有氣無力的感覺,這個詞匯的來源是拳擊的時候,輸掉比賽的一方,手扶著繩索而產生的,因而他雖然有著命懸一線的感覺,但是卻與命沒有太大的關系。
二、中英文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
中國學生處在一個中文的環境中,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式的語法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因而要特別重視寫作的教學。
(一)中國文化中不注重邏輯所導致的連接詞運用不當中國人不善于邏輯分析,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它的主要表現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出現了眾多的思想家,卻沒有一個體大慮精的哲學體系的建立。比如:對于孩子們來說,夏天是一個歡快的季節。在表達這個含義的時候,對于這個詞,在很多學生用英文表達的時候,會選擇for,因而就會表達成為:summerisahappinessseasonforchildren,但是很顯然這個連接詞的選用時錯誤的,應該選用連接詞for,而應該選用連接詞for的情景中,卻又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to,比如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會表達成為:smokingisbadtoone’shealthy。從中國文化視角出發,我們很難發現這兩個句子的表達有何不同,因為后面一個句子可以表達為,對于身體健康來說,吸煙是有害的,但是為何會造成連接詞的不同了,這就是英國文化視角的不同所帶來的。
篇5
【關鍵詞】稱謂語 差異 文化根源
一、中英文稱謂語差異
1.中英文文化中“名”的不同使用慣例。中國人常常驚異于美國人直呼對方首名的現象。不管是親朋好友之間,師生之間,還是上司同事之間,首名的使用都極其普遍。甚至于兩個剛被介紹認識的人也會直呼對方首名。在中國,人們只有在愛人、朋友和同學之間才會互稱其“名”(非全名),因為在中國人心目中,稱呼對方的“名”代表了他們具有更親密的關系。如果同不那么親密的人相處,人們更愿意稱呼他人或被他人稱呼全名。
2.中英文文化中親屬稱謂的不同使用方式。中國人習慣于用親屬稱謂代替他人普通的社交稱謂。在中國,對沒有親緣關系的陌生人使用親屬稱謂是非常普遍的。在中國人的思想中,這種親屬稱謂可以簡單有效地拉近雙方的距離,制造友好的關系。然而在美國,親屬稱謂只能用于家庭成員之間。
3.中英文文化中其他頭銜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中國,人們喜歡用他人的職業來稱呼對方,比如老師、教授、醫生、護士等等;崗位和官階也可以作為他人的稱謂來使用,如主任、經理、老板、主席、廠長等等。但在英語文化中,只有少數職業可以作為他人的稱謂,比如醫生和教授,這樣的職業頭銜非常有限。
二、中英文稱謂語差異的文化根源
中英文稱呼語差異的文化根源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解讀:第一,平等觀念對孔子的階級理論;第二,個人主義對集體主義;第三,等同和權勢關系也對稱謂語的使用有著極大的影響。
1.平等觀念對孔子的階級理論。在英語文化中,人們一直著重強調的就是獨立自主,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平行關系至關重要。他們呼吁平等高于權力。因此,他們擁護這種對稱的人際關系,口號是:人們生來平等?――民主和個人解放是所有人的愿望。相比之下,中國社會卻被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文化所影響。在超過兩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中,中國文化一直被孔子的教義“仁”、“禮”所統治,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2.個人主義對集體主義。中國人更具有集體主義精神,而西方人更具有個人主義精神,也加更利己主義(Gudykunst, 1994:43)。集體主義強調以社交單元為中心,比如家庭、組織或者社會,當個人利益和家庭利益起了沖突,個人利益必須為家庭利益讓路。從中國人使用的稱謂語中,我們也能發現集體主義的存在,比如姓氏永遠居于名字的前面。在中國,即使沒有任何家庭關系的人,也會被冠以親屬稱謂。自我主義和利己主義來源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他們強調的是這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他從屬的組織。稱謂語的使用習慣,也擴展到社會中,讓人們可以不用去仔細考慮一個人的地位和年齡,而輕松的給他們稱謂。
3.中英文文化中的權勢與等同關系。由布朗和吉爾曼研究得出的語用學理論?――權勢與等同關系,作為語用學中的一條理論,用來描述社會中兩種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布朗和吉爾曼通過研究幾種歐洲語言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方法,發現稱謂語的選擇由兩種因素決定,那就是等同關系和權勢關系。作為社會語言學的一條術語,“等同關系”不僅僅代表了平等和日常的人際關系,也代表了對建立平等關系,親密,共同利益以及相互分享的渴望。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它的核心意義就是平等。而“權勢關系”一詞,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年齡、受教育程度和成就等密切相關。權勢與等同關系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然而,不同社會對這兩種人際關系有不同的態度,也許在某一文化中等同關系比權勢關系更重要,反之則亦然。換而言之,在一種文化中,人們可能對等同關系更敏感,而另一種文化中的人則對權勢關系更敏感。
英語文化中,人們更傾向于接受等同關系導向的人際關系,強調個人主義和低權力距離,所以在這種文化中的人更享受這種平等和獨立的社會人際關系。首名作為一種稱謂語,以前多用于表現兩人的親密關系,現在則越來越多的用于普通的人際關系之中,即使是年齡和社會地位有差距的陌生人之間,首名都有廣泛的使用。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孩子們用首名稱呼長輩,這并不代表孩子們不尊重長輩,這只是體現了一種親密和等同關系。
三、結語
簡而言之,復雜對簡單,特異性對通用性,是中英文稱謂語的最基本區別。稱謂語是組成口語交際的主要部分,它顯示了獨有的文化特征。為了能夠成功進行跨文化交流,避免語用學的錯誤使用和交流時的錯誤傳達,本文建議在中國的英文學習者要更注重自己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社會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Du Xuezeng.1999. A tentative Comparison of First Naming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English [A]. In Hu Wenzhong(ed).Aspectsof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roceedings of China’s and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7-219
篇6
一、 英漢文化及思維差異
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是世界上歷史較為悠久、內容較為豐富的兩種文化,然而兩者在外在表現上卻有著較為顯著的差異。如英語文化較為注重直接明了,而漢語文化則相對來說較為婉轉含蓄;英語文化力求個性表達,而漢語文化則多為。但由于交際和表達的需要,英漢語言中常常有以隱喻來增強文字和言語效果的現象,這種表達方式既增強了敘述者或喜愛或厭惡的情感色彩,又在文字上增加了表達的延展性與生動性,使得人物的個性及事件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明了。從整體上看,英漢文化差異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影響隱喻的使用與表達:
第一,文化淵源不同造成隱喻關系不同。英漢文化的發展歷程各有特點,其文化的本質內核也大相徑庭。確切來講,英語文化是囊括英國、美國文化以及其他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文化(這里我們主要探討英美文化)。英美國家的人追求自由、張揚個性,大多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是中英美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國文化里偉大的文學著作中充滿了圣經的使用和暗示,例如,在《哈姆雷特》第二場,有這樣一段話:“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這里,莎士比亞引用《圣經》中伊甸園的典故,暗喻哈姆雷特心中的世界充滿了欺騙與邪惡,以及王后就像夏娃一樣心智脆弱,禁不住誘惑。這種巧妙的以《圣經》中的典故來隱喻作品中的人事物,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屢見不鮮。與英美文化不同,中國文化則以儒家天人合一、中庸博愛的思想為主,同時,中國是一個多宗教信仰的國家,佛教在中國政治文化中具有深刻影響,備受國人尊奉。因此,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以佛教術語作為隱喻的喻體較為常見。此外,中國傳統的“龍”文化也與英美大有不同。在中國看來,龍是一種吉祥的象征,人們常用其表示祥瑞或權威,如“龍鳳呈祥”、“真龍天子”等。而在英美文化中,龍則被視為一種兇猛邪惡的動物,例如,在圣經故事中,撒旦就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意指最邪惡的人。這種由于長期文化積淀而形成的對事物的認識差異,造成了英語與漢語中隱喻的明顯區別。
第二,直覺體驗與分析型思維下的隱喻理解。從一定意義上講,隱喻是一種思維表現形式,它直接體現了思維中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因而思維結構不同,對隱喻的使用與理解也就會有所差異。大致來講,英美人主要傾向于分析型思維,他們善于邏輯推理與思辨論證,因而英語中的隱喻常常將本體分割成許多部分來解釋。而中國人則善于采用整體的、全息的、系統的方法,常常從直覺、體驗、類比等方面去思考,因而許多隱喻則是感性的對應鏈接。例如對于“愛情”的認識,莎士比亞說:“Love is a familiar. Love is a devil. There is no evil angel but Love”,將愛情視為善惡的統一體。而中國著名文學家張愛玲卻說:“愛情,原來是含笑飲毒酒”。她將愛情感性化理解,從現實體驗解讀。這兩種對愛情的不同詮釋雖都用了隱喻,但在思維結構及情感體驗上是大相徑庭的。
第三,民族個性對隱喻差異的影響。從民族個性來說,英語和漢語中隱喻的期望效應也有較大差異。英美人性格張揚、幽默且浪漫,其隱喻中多有開玩笑或調侃的情況,例如,英語中常用“old woman”來隱喻一個人做事婆婆媽媽,語氣中帶有調侃之意。再如,英美人常用“sweety chocolates”等詞形容女孩兒的可愛、漂亮,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當然,從整體上來說,英語中的隱喻和漢語中的隱喻大多時候還是為語言的形象表達服務,但這些細微的差別卻是英漢隱喻語言理解中不得不重視之處。
二、不同文化環境下文學語言的美學效果
英美國家因自然環境、人文地理方面與中國多有不同,因而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中可能就會被賦予不同的角色和意義。且因中美文化差異,中美文學作品中的語言在表達上也會顯示出不同的美學效果,如隱喻這種語言修辭就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情感。
1.喻體與本體的選擇對應
喻體是修飾、拓展本體意義的內容,是本體內容的形象表達。喻體必須與本體在特性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英美與中國的地理環境、生活習性多有差異,因而對于一些事物的認知也不盡相同,表現在隱喻上即是本體與喻體的對應選擇有所差異。首先,英漢語種對于顏色的認知上有較大不同。在英語中“blue”是憂郁的代表,如“in a blue mood”、“blue monday”的說法。而在漢語中,“藍色”是純凈的象征,如“春來江水綠如藍”。其次,因英國四周毗鄰海洋,喜好航海,航海歷史也較為久遠,其隱喻中多以“風帆”“繩索”等航海用具作為喻體者,例如“sail close to the wind”比喻迎難而上。中國則因大部分地區身居內陸,因此多以山地、河流等內陸景觀做喻體,例如“站在藝術的最高峰”。
2.英漢隱喻的委婉性、幽默性與情感表達
篇7
英漢顏色詞的文化差異表現
·歷史傳統的差異
在英國人心目中,白色是上帝、天使、幸福、純潔的象征。“西方人舉行婚禮時,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紗,這源自于英國國家的宗教故事,Magi和Draids在基督復活時穿著白色的衣服。因此,白色在西方國家被廣泛地用在婚禮上。而白色在中國則是喪色。自古以來親人死后家屬要穿白色孝服,辦“白事”,胸襟上別著白色的小花,以此表達對死去親人的哀悼和敬意。
紅色在中華民族的傳統中是一種喜慶色,象征著吉祥、如意,使人聯想到幸福與健康。過新年時貼上紅對聯,舉行婚禮時新娘都要穿上紅色喜服,墻上、門上、窗上都貼上紅喜字,客人送的禮金或長輩給的紅包,都要用紅紙包著,結婚后生了孩子,有些地方還要向親朋好友送紅雞蛋,以示喜慶。但在以英語為母語的英美民族中,紅色則意味著流血、恐怖和危險,甚至會使人聯想到、低級趣味。如:現代西方城市有很多red light district(紅燈區),英語中的scarlet有“鮮紅的、的、罪名昭彰”之意。
由此可見,因歷史傳統的不同,英漢兩民族對待顏色的態度也大相徑庭,中國文化尚紅輕白,而英美文化則重白輕紅。
·民族心理的差異
民族心理就像一條幽暗的地下長流,涌動在一個民族意識的巖層里,流貫在該民族的血脈中。中西方人們的心理因素及看待問題的方式,往往存在著種種差異。英漢民族中,不同的顏色詞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種物質的客觀表象。英語說black tea,漢語說“紅茶”。為什么同樣的一種茶被描述成了不同的顏色?英國人著眼于茶葉的顏色,稱其為“黑”,而中國人則著眼于茶水的顏色,稱其為“紅”,這是由于兩民族之間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看似矛盾的東西,其實并不矛盾。再如,yellow(黃色)一詞,黃色在中國封建社會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著皇權、輝煌和崇高。黃色乃是“帝王之色”——古老中國的象征。具有這種文化心理的人便很難想象,在英語文化里,黃色往往有憂郁、病態、令人討厭、膽小的涵義。如:yellow-bellied(膽怯的),a yellow streak(生性怯懦),yellow card(足球等運動中的黃牌,由裁判員出示,用以向運動員提出警告),the yellow press(低級報刊,故作聳人聽聞的報道以嘩眾取寵的報紙)等。
·的差異
英語中有些顏色的象征意義,受宗教影響頗深,顏色被賦予不同的宗教內涵與寓意。在中世紀,教會指定藝術家在繪畫時使用某些顏色。如圣母瑪利亞的長袍要畫成藍色,在準備式期間,基督的衣服要畫成藍色;在無知受到誘惑時,畫成黑色;復活時畫成紅色或白色。為什么要如此變換色彩呢?這與他們的宗教想象分不開,藍色代表他們來自天堂,黑色則代表來自基督與黑暗使者的遭遇,紅色與白色代表上帝的本性:智慧與愛。在中國,黃色是佛教的經典,和尚、喇嘛的袈裟即為黃色,但猶大(《圣經》人物,傳為出賣耶穌的人,是其門徒之一)穿黃色衣服則是叛逆、嫉妒、懦弱的標志。由于英漢兩民族在上的差異,造成對同一顏色詞的看法形成巨大的反差。
·生活習俗的差異
在西方,人們崇尚purple(紫色),古希臘、古羅馬皇帝、執政官及將軍都身著紫色,紫色象征著顯貴和尊嚴,象征著王位和王權,紫袍加身意味著上升到顯赫的地位。而中國代表顯赫地位者所穿的是黃袍,是帝王君主的象征。同時習俗也是影響服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常識是熱天穿白色或淡色服裝以反射陽光,冷天穿深色吸收熱量。各國人穿衣有各自的喜好與習俗,如在中國夏天一般穿白色或淡色的衣服,黑色很少有人穿;在英國約克市的女子穿不同顏色的緊身衣向求婚男子示意:黃色表示有一半希望,綠色表示同意,紅色表示不同意。又如,中國人習慣用“米色”來描寫淡黃色,皆因米是我們的主食,而英國人則以cream(奶油色)和butter-yellow(黃油色)表示。這是由于漢英民族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情感色彩的差異
語言有一定的感彩,人們的感彩分為褒義、中性義和貶義。在各種語言中,一詞包含不同的感彩并不鮮見,顏色詞也不例外。比如blue(藍色)一詞,漢民族對其頗有好感:蔚藍色的天空,常能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憧憬,藍色的海洋常能勾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而這種情感色彩用在西方,如頗為流行的名曲“Love Is Blue”誤解為“愛情是藍色的”,卻不知此處的藍色非但不能引發英美人的憧憬和遐想,反而會讓人感到憂郁、沮喪。在英語中,blue通常表示不快,如in the blues(悶悶不樂), 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由此可見,不論英語還是漢語,顏色詞的情感色彩是多樣的,有時對同一顏色詞的理解也有天壤之別,只有正確理解它們的情感色彩,才能領略英漢兩種語言各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篇8
【關鍵詞】文化差異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基于義烏市場這一特殊的環境,也應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從而具備良好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畢業后將自身所學的專業和英語語言能力相結合,從而利于今后的發展。義烏市場上外商頗多,學生如何面對豐富的不同國家文化,如何處理好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對自身的學生和今后的工作都至關重要。處理好中英文化差異,并且有效運用于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一方面能為高職學生提供充實的文化素材,具有內空豐富,實效性強、本土化的特點;另一方面其包含的特有文化內容可激發學生相對濃厚的學習興趣。文化差異教學法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鍛煉口語能力提供了極佳的語言環境,對提高學生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改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中英文化差異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
由于歷史等各方面的因素,傳統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只注重語言形式,而忽略了語言的文化環境以及母語與英語兩者文化的差異。這種教學方式產生的嚴重后果就是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之間有著極大的文化溝壑。學生很容易按照本民族的觀念和標準去衡量和理解他族文化中的一切,比如行為舉止、社會習俗、交際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等。
中英文化差異對高職英語口語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體現在詞匯,句型,句式等。我們在講英語的同時,要力圖避免母語的干擾,切忌用母語進行思維,然后再一對一地翻譯出來,這樣一來就會犯生搬硬套的錯誤。學習語言,其實是在學習一種文化,遠非僅僅學習字,詞,句,篇章。英語口語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文化教學。我們經常說英語口語教學要有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這種語言環境就是文化環境的一部分。創造語言環境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值得注意和欣慰的是,在過去十年中,英語口語教學已從純語言知識教學轉移到語言的社會背景和交際作用。改革開放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使得英語文化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口語教學中應對中英文化差異的策略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是在文化環境中形成和發展中。不同的語言承載了不同的文化,同時又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教授一門語言也就是教授一種文化,學習一門語言也就是學習一種文化。
1. 強調英語口語教學目的——跨文化交際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迫切需要具有世界意識,熟悉外國文化,能夠運用英語口語準確交流的人才。這是目前我國高職外國教學面臨的新挑戰,“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英語口語教學的新目標,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必須進行適當的文化滲透。要想學好一門語言,一個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對于英語語言文化的興趣,通過文化差異在教學中的應用,才能培養起學生濃厚的英語口語學習興趣。而這一所謂的“興趣”不是可以憑空強加的,只有通過學生耳聞目睹的切身的文化體會才能獲得。
那么,怎樣在口語課堂中進行文化教學呢?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請外教來上口語課,介紹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然后給學生們布置一些相關的口語活動。當然,這只是針對經濟發達或有這方面條件的學校而言。還有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和外籍學生多接觸,多交流,增加彼此間的文化了解,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只能在有良好教學條件的學校才能實現。我校文化差異運用內容極其豐富,我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其中也包括了母語為英語的留學生,如果我們把本校學生的課堂和留學生的課堂進行有效結合,相輔相成,必將得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效果。
2. 文化差異與英語電影教學方法的結合
使用英文電影教學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興趣,特別是對于高職學生更是如此。高職學生原本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抱有排斥甚至恐懼心理,在教學中能夠使用圖文并茂,有情節有故事的電影無疑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而有效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選擇的影片應該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蘊,影片的故事情節反映了西方社會的文化內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語言取材于現實生活,更加生動和規范。影片中的語言不僅生動地表現出了語言的重音、連讀、語調等等語言現象,還有許多英語成語、習語、俚語、地方口音等。當學生沉浸在影片的情節中時,影片就創造了一個極好的語言環境。眾所周知,語境在英語學習中相當重要,學生能在相關語境中學習,不知不覺中就融入其中,取得傳統口語教學所不能達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影片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提煉影片里的文化內涵以及語言習慣,將之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在比較中達到學習的目的、鞏固學習的效果。
3. 英語口語教師自身的修煉與積累
文化不是簡單的文字或圖片的傳輸,而是一種理念和思維的傳輸,口語教師本身就應對中英文化差異有很深刻和透徹的理解,才能在口語課堂中將文化差異運用自如,每一份教學材料,每一段教學視頻和每一個教學活動,口語教師都應該了如指掌,通過教學課堂的設計將內容淺顯易懂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理解文化的同時,達到提高口語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Carley H. 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fifth edition)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42-45.
[2]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134-136
[3]Fishebein, M & Ajzen, I. 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6)
篇9
關鍵詞:文化 中英 差異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4-0015-01
1 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首先,由于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各異,不同的語言涉及其不同地區的人或物,只教授學生掌握語言符號,而忽略其底蘊文化,往往會在表達意境方面犯下錯誤,所以,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結合語境文化背景,灌輸相對應的英美文化風俗,糾正一些不符合英美文化習俗的語言,能夠讓學生對英語交流有更多的興趣,從而促進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大學英語教材非常豐富,根據不同的內容題材導入英美文化知識是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一個關鍵,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更準確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
2 如何進行有效的英美文化導入
文化是人類在發展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結晶,它反映了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從教學角度看,熟悉英美國家的背景知識,才能有效的深入理解英語,才能更適當的使用英語。因此,我認為在課堂上適當的導入英美文化知識,是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一個關鍵。以下是筆者在任教幾年來的幾點心得體會:
2.1遵照“相關、實用、循序漸進”原則
在教學中,教師應提前對講課內容有著充分的認知理解,對需要導入的內容作必要的取舍,要求所導入的內容要與教材的內容有關,盡可能同步教學內容,并且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進行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逐步擴大其范圍,做到學以致用。
2.2創造情景,培養意識
在學習語言時,教師應從所要表達的語言功能和目的出發,創造與所學語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使學生能夠處于一個相對真實的環境,以自身的感受去感知,理解和運用語言材料,逐步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化知識的積累,從而培養學生對語言表達能力的敏感度。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去收集英美文化素材,如收集一些英美國家的簡易短文、圖片、物品等,讓學生近距離了解英美文化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熟悉運用課堂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英語電影、幻燈片、教學視頻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讓學生對現所學知識能得到更充分的了解。
2.3差異比較
中西文化的差異應該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經常會把母語和外語原地就譯,這種學習方法往往會讓學生陷入一個潛在的阻礙。因此,針對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教師要對詞語的不同背景知識進行必要的解說,進行適當的比較。如:贊揚、問候、稱呼、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中,當別人說”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他們望望只會說一句“Thanks.”因為在英美文化中,接受對方的稱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習慣,所以樂于接受并感謝。而對于以謙虛為美德的中國人來說,我們經常會謙虛的予以否定。在中國,我們常與“去哪里”、“你在做什么“來與對方打招呼。然而在英美國家中,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doing? 卻會被視為試探別人隱私的話題。他們常用卻是How are you? What a fine day! It’s a nice day, isn’t it?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英美兩國文化的差異,例如:英國人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不管怎么樣也得謝謝你。)而美國人說"Thank you anyway."再如:英國人說:"Let’s go."而美國人說:"Shall we leave?"或"Are you ready to go?"當然我們還有很多詞和短語等等,例如:龍(dragon)在中西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善與惡的意思表現。而更多的成語,例如:as strong as horse(氣壯如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氣揚),back the horse(下錯注)等等,這些都與中外因生存環境不同,而對待事物的看法不同,因為中國自古是以農桑為結合的農業結構,牛是主要勞動牲口,其辛勤勞動、埋頭苦干的形象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西方以畜牧業為主,馬不僅被廣泛用于耕田,同時也更廣泛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都可以把中,英,美三者之間的文化差異聯系起來,這樣能讓學生覺的他們學的是比較地道的英美英語。
2.4課外補充
學習一門語言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如有條件,教師需要經常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積極與外籍人士進行個人語言交流或閱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調整時間觀看一些英文原聲電影和歌曲,也可以為學生訂閱適合他們現階段水平的雜志或報刊等,以此來擴大學生語言知識,更好的豐富他們對異域文化的了解。
3 在中外文化導入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事項
教師在教學導入過程中應避免隨意性,要有系統地導入文化背景知識。不可陷入為了導入中外文化而偏離教學內容,必須明確導入內容是在所學知識的框架內進行。以介紹日常生活的差異、思維方式、交際關系以及英語語言表達的文化內涵為出發點,把文化背景知識和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有意識的滲透到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以達到將文化背景融入語言的最終目的。
4 總結
了解中外文化差異,了解語言和文化之間的密切關系,在課堂上正確導入適當的背景知識,能使學生對中外語言的差異產生更為敏感的關注,在學生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學到該語言所屬的文化知識,培養出學生的文化意識和用外語文化模式思維的習慣,這樣才能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探究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芳.中外文化差異給大學英語帶來的影響.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2期.
篇10
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中英文化差異及其對學生帶來的很多干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介紹
教材中出現了“What’s your name?”但它在西方人看來有一種被審問的感覺。西方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I am ...”, 對方自然會說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問及姓名時,一般也只說“Your name, please?”, 或“May I know your name?”
2. 打招呼
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問:“你吃飯了嗎?”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 “你上哪兒去?” (Where are you going?)等來表示對對方的關心。而西方國家的人打招呼朋友之間通常用“Hello!”、 “How are you?”等進行簡單的問候。有時也以興趣愛好為話題,如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等。
3. 稱呼語
我們稱一位工人為“Uncle Wang”, 這其實是中文思維套用英語的現象。如果我們稱長輩“Uncle Smith”、 “Aunt Brown”, 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后面不帶姓,只帶名。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 感謝
我們在家庭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怪怪的。而西方國家“Thank you”幾乎用于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 “Thank you”除表示感謝外還可以表示禮貌。當一個人傳遞一樣東西給另一個人時,那個人會習以為常地說聲“Thank you”。
5. 贊美
在西方國家,贊美也常用來作為交談的引子,同時也是得到別人贊美后要說的一句話。西方人會說:“聽了您的贊美我非常高興,謝謝!”,而中國人則說:“一般,一般。”如果是西方人贊美我們,我們這樣回答他們會感到驚訝,并認為對方不友好,露出一副不理解的神情。
6. 個人隱私
中國人初次見面經常問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西方國家的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是個人隱私。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Where are you going? 和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語中就疑為刺探個人隱私,審問、監視別人。
二、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方法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教學中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和得體地應用語言,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是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使他們能主動、自覺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環境中。
1. 通過比較,滲透文化背景知識
將中英文化在介紹、打招呼、稱呼語、感謝、謙虛、贊美、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為了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可采用英語同母語對比的辦法。”越來越多的初中英語教師意識到中英文化差異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初學英語的學生總喜歡把英語和母語等同起來,這種學習方法往往成為以后運用英語的潛在障礙。英語學習如在比較中進行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英文化差異的比較不僅有利于學生增強對交際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對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2. 利用直觀化教學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
再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宜長時間使用,要不斷地進行變化,使學生有新鮮感。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使學生自覺地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可以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圖片或者報刊,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錄像等資料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西方國家的社會文化。這樣富有情趣的觀察有利于學生體驗和感受西方國家的文化,排除民族文化差異的偏見,培養尊重他人的民族習慣,以期達到語言、情感上的溝通。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并講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耳濡目染。
3. 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