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19:56: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雙語閱讀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化學教學 雙語教學 教學管理
根據《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雙語教學分為immersion、maintenance和transitional,即“浸入型”、“保持型”、“過渡型”3種類型,而我們通常進行的是保持型雙語教學,即在稍高年級,一般是二年級以后使用第二語言進行部分學科的教學。高等學校雙語教學沖破了原有的外語(一般指英語)教育模式和專業課教學模式,使學生能有效掌握學科專業術語和英語表達特點,培養英語思維能力,閱讀和翻譯英文專業資料,并在學科專業英語中運用自如[1]。2004年以來,我們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在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等專業開展雙語教學,課程涉及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結構化學、綠色化學、化學專業英語等。通過加強雙語教學環節管理,強調教學環節中課前預習、課堂練習、課后作業中各步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雙語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外語翻譯能力,也提高了畢業論文實驗創新、寫作能力。
一、選擇合適課程開展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對于新升本學校,是“陽春白雪”,曲高和寡。但是為了發展,為了適應人才國際化的要求,有必要不斷進行探索。首先可以選擇較高年級的專業課進行雙語教學。年級太低,一方面,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正在學習公共英語,會覺得基礎英語還沒學好就學專業英語,不符合一般的邏輯。另一方面,許多學生還在復習英語以迎接英語四、六級考試,會認為自己的英語學習負擔本身已經很重,如再增加專業課雙語教學的英語學習,會覺得負擔過重。其次應該考慮到雙語教學的師資問題。新升本院校剛從專科層次升入本科,本科教育的基本教學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公共課、專業課教學師資力量還相對不足,科研水平高、教學能力強、外語基礎好的教師更少,所以應該選擇師資力量強相對較強的課程進行試點。在實踐中,我們選擇了二年級以后開設的課程,如分析化學、結構化學、綠色化學等課程首先進行雙語教學改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進行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改革,強化創新能力培養
雙語教學課程需要擔負起學科專業英語的部分教學任務,為了讓學生的總體學習負擔不增加太大,有必要對原有的非雙語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比如對相關學科的專業詞匯進行學習,在應用部分以畢業論文實踐教學為導向,增加相應的外文學術論文范例的講解,對知識性的內容主要由學生進行自學,等等,以此優化課程結構。
不少課程雖然專業師資力量得到加強,教師的學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甚至由外語基礎較好的博士、碩士擔任教學任務,但是由于國內英語口語教學的不足,專業課教師的英語口語大都不盡人意,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展現需要教給學生的大量外語詞匯乃至關鍵句子,可以避免單純由教師宣讀所引起的誤解,提高雙語教學的準確度和教學效果。雙語教學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英語詞匯,而一般的化學化工辭典一些最新的專業詞匯無法查到,而且普遍沒有發音。網絡詞典恰恰克服了這些缺點,利用網絡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查找專業英語詞匯特別是搜索查找新詞、生僻詞的能力。
在雙語教學的學科專業外語訓練閱讀或翻譯訓練中,初見生詞時,可根據它的構詞形式,上下文關系和情景關系對它的可能含義作出假設。詞綴可提供語法意義,詞根往往可提供詞的實際意義。上下文也可作為提供詞匯意義的線索。學生可據此學會正確地猜測詞義[2]。但是猜測畢竟是猜測,一定意義上和嚴謹的科學精神相悖。對于雙語教學中遇到的外語專業術語,如果不能準確地翻譯,有時可以不翻譯。隨著互聯網科技論文數據庫和搜索網站的發展,可以有多種方法在網上解決生詞查找的問題。比如可以利用“愛詞霸”、“海詞”、百度詞典等在線英漢詞典進行查找(圖1)。
還有一種更強大的查找方法,即利用百度、谷歌等互聯網搜索網站,通過搜索科技論文數據庫網頁進行相關內容對照,可以準確地翻譯外語專業詞匯(圖2),其根據是科技論文數據庫論文中文獻的中英文標題、中英文關鍵詞和中英文摘要內容上的互相對應。
三、加強對雙語教學的支持和教學管理工作
雙語教學的推行業給教學管理提出了新課題。目前大家對外語教學特別是英語教學存在諸多質疑,一種觀點認為我中華泱泱大國,沒有必要全民學英語,浪費教育資源去培養市場不必需的億萬英語人才。這種觀點我們也贊同。但是另一方面,有些人才群體卻需要加強外語學習,特別是科技人才。為了追趕國際科技水平,他們需要準確、快速地閱讀外語科技論文,與國際科技同行進行交流,掌握國際上科技研發的最新信息,促進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相關教學管理者需要積極鼓勵和支持雙語教學的開展。比如,加強雙語教學的相關課程教學檔案建設,做到一門一檔案,把各學期各門雙語教學課程的教案、課件、考核材料等教學資料認真歸檔,做好傳承,使得以后從事相關課程雙語教學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有案可查。此外,提高教學工作量計算系數,對從事雙語教學工作的教師進行適當的精神和物質鼓勵。
雙語教學既能促進相關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又能增加學生對專業學習和外語學習的興趣,通過強化查找、閱讀和翻譯外文文獻的訓練,為畢業論文實踐教學打下基礎。在雙語教學課程中安排大量的學生自主查詞、自主翻譯,以及學生講解課文的自主教學,不僅“授之以魚”,而且可以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學生和教師都能增強雙語教學的信心,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談多嬌.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的關鍵環節[J].教育研究,2010,(10):91.
[2]劉紅英.分析化學專業英語教學方法芻議[J].職業技術教育,1997,(11):41.
篇2
專業英語是架設在基礎英語學習和專業領域英語實際應用之間的橋梁。目前幾乎所有的高等理工科院校都設有專業英語這門課,其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熟練閱讀國外相關的專業資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科技英語的能力。這門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與其他的專業課程密切相關。
從2001年開始,在教育部主導下,各高校積極開展和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作為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內容。大部分高校從學科基礎課到專業課都陸續開展了雙語教學。在這種雙語課程普遍開展的大背景下,是否還有必要開設獨立的專業英語課?如果有必要,又應進行哪些必要的改革?這里筆者就以本人執教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英語”為例,探討一下在雙語教學課普遍開展背景下的專業英語教學課程改革。
一、在雙語課程普遍開展背景下設置專業英語課程的必要性
盡管雙語課程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接觸了專業英語,但開設一門獨立專業的專業英語課程仍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點:(1)盡管雙語課程已陸續開展,在某些高校甚至已經非常普遍,但并沒有覆蓋所有專業課,因此存在教學空白。(2)目前大部分高校所開設的雙語課程授課語言仍以漢語為主,或漢語、英語結合使用,在這類雙語課程中學生所接觸的內容主要為“專業詞匯”,涉及詞句和文體結構的內容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的能力多局限于“閱讀”,對學生聽、說、寫作等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較為欠缺。(3)雙語課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與專業英語不一致。雙語課程更注重的是專業知識的傳授,教學重點不在專業英語,因此學生的學習重點也并非專業英語,專業英語為“順帶”學習的“弱”知識。
基于上述幾個原因,在雙語課程普遍開展的背景下仍非常有必要設置專業英語課程,以便填補雙語課程的空白,使專業英語的教學更加系統和深入,并在此基礎上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在雙語課程普遍開展的背景下專業英語課程的改革
盡管專業英語課程仍有其必要性,但在新形勢下,原有的教學內容和模式已無法滿足新的需求。經統計,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除35%~45%就讀研究生繼續深造外,有55%~65%的畢業生直接參加工作,主要從事技術、管理、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工作。他們實際最需要的是英語能力,不是閱讀各種大部頭的英文基礎理論的教科書,而是能走在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的前言,查閱、撰寫各種與科技開發、生產實踐及管理、營銷等密切相關的書籍、期刊、專利、儀器使用說明書、廣告、宣傳材料等文獻情報及其他進行國際學術、科技以及經貿交流的資料。同時,需要聽、說、讀、寫、譯等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新形勢下,需要對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建立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
1.實施分階段教學,并向提高階段和綜合應用階段傾斜。首先在教學中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分階段教學。結合專業英語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階段:基本專業知識階段、提高階段和綜合應用階段。其中在基本專業知識階段主要圍繞教材中的課文進行,對課文中的背景知識及語言點作講解,使學生了解專業英語句法、詞法、結構的特點,掌握相關專業詞匯,培養學生閱讀專業資料的能力,為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打好基礎。這部分教學主要培養學生閱讀和翻譯的能力。
提高階段的教學內容為常用英語科技應用文的閱讀與寫作。通過這部分內容介紹英語科技應用文的基本內容、文體要求和一般格式。在此基礎上介紹相關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分析科技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翻譯和寫作能力。在綜合應用階段,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設定的題目撰寫英文小論文并作專題演講和進行集體討論,從而對前期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靈活應用,鍛煉寫作、口語能力,使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學內容由“詞匯—翻譯—寫作—應用”四個層次逐步推進。按照上述三個階段進行教學,可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專業英語的知識,既重視基礎,又具有培養和拓展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和空間,形成有機關聯的一個整體。
以往在上述三個階段的教學中,基本專業知識階段的教學所占比重最大,一般為60%,提高階段和綜合應用階段分別占30%和10%左右。這是因為考慮到學生幾乎沒有接觸過專業英語,基礎薄弱,因此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基本專業知識階段。但是在雙語課程普遍開展的背景下,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課程之前已經接觸并掌握了一定的專業詞匯,并具有初步的專業文獻閱讀能力。因此,有必要適當縮小基本專業知識階段所占的比例,在教學內容上向提高階段和綜合應用階段傾斜,在培養學生閱讀專業資料的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學生運用專業英語進行翻譯、寫作和聽說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眾所周知,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用能力。但以往專業英語的教學主要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這主要是因為專業英語的學習一方面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另一方面又要了解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生往往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教師。但近年來隨著雙語課程的開展,很多雙語課程也借鑒了一些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專業英語之前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此時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進行授課即水到渠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學習任務或活動來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加強任務知識和策略知識的訓練。
可嘗試在教學中設計一些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專業英語解決實際問題。如根據課文內容設定題目,在“陶瓷”這一單元中,要求學生就“什么是陶瓷”、“如何生產陶瓷”、“陶瓷的機械性質如何”等問題進行回答和討論;將學生分組,將他們在實習階段所參與的實習內容寫成小論文,通過專題演講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再引導學生進行提問和討論。針對本專業實驗室的某種儀器,如X射線粉末衍射儀、萬能試驗機等寫一份英文說明書;等等。把傳統的課外活動與課內活動融為一體,實現從“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口譯,學生筆記”的固有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模式轉變。
此外,以往在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圍繞教材進行教學。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深入和互聯網的普及,校園內可利用的專業英語教學資源也空前豐富,包括圖書館訂購的英文期刊數據庫,學校內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的學術會議和學術報告以及互聯網資源等。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開放的教學資源進行專業英語的教學。采用科技講座、科技報刊、英語專題演講、電視電影、網絡、多媒體教學設備等營造課堂內外學習和應用英語的氛圍,促進專業英語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通過閱讀英文專業雜志最新發表的綜述論文,可使學生了解某一專業領域的國際最新研究進展。鼓勵學生參加國外學者所作的學術報告,通過參加學術講座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專業外語的聽說能力,也使學生能夠了解各學科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激發科研興趣;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模擬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結合教學內容播放一些介紹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加工、應用等方面內容的科普性英文短片;或一些涉及專利、論文、說明書、技術標準、市場報告等專業文獻的PPT課件;等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該領域的聽、說、讀、寫、譯的技能得到全面鍛煉和提高。
3.考核方式多樣性。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綜合性的考核,全面測試學生綜合應用專業英語的能力,具體考核方法為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其中平時成績按課堂回答問題、課堂專題討論、實踐應用調查和作業完成情況綜合評定。期末考試采用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法(包括詞匯、翻譯、綜述、文獻查閱與朗讀、專題演講),并且讓學生參與到考核標準的制定中來。
綜上所述,在當今雙語課程普遍開展的背景下仍有必要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但需要對原有教學,包括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方法等進行改革,以滿足新形勢下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需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篇3
我國大多數新聞傳播院系開設傳播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時間一般在5年以上,筆者所在的山東理工大學已開設了7年,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積累了大量雙語教學的心得和成果,也看到了雙語教學中暴露出的不少問題,現將其總結如下:
1.1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太成熟
教學手段單一,在授課過程中枯燥的填鴨式教學,傳統的板書配合幻燈片模式講授,教學觀念落后,教授本位,學生被動接受,學生學得苦不堪言,老師在教授過程中體會不了互動的樂趣。很多老師只是一味的翻譯原版傳播學教材,重點放在傳播理論的刻板講授上,忽略了與實際傳媒現象相結合,缺乏案例教學,課上的干巴乏味,把雙語專業課上成了專業英語課。課堂上單一的講授專業詞匯,句子和語法,偏離了開設傳播學這門課程的初衷。
1.2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的英語水平是推廣雙語教學的基礎,但不同學生的英語素養差別很大,對那些英語聽力和詞匯量方面比較薄弱的學生而言,想要全部聽懂老師傳授的內容,跟上教學進度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目前一刀切的授課模式,對于英語能力強的學生信息量方面就顯得不足,而英語能力弱的同學則對授課內容理解困難。
1.3任務重課時緊,進度不好掌控
傳播學囊括了大量的理論和不同流派的觀點,其中不乏需要深入講解才能領悟的學術問題,但大多數高校開設此門課程只有48個學時,相比于母語授課,雙語教學又增添了一重語言關的難度,花費在單詞和句子解釋上的時間較多,授課只能刪繁就簡取其精要,無法做到精細化授課。同時,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英語水平不同,授課進步也受其影響,難以精準把握。
2.提高教學質量的改良措施
2.1采用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的立體化教學手段
雙語教學因其語言的特殊性,決定了課堂教學不能像傳統的“注入式”教學一樣,而應采用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理念,首先研究如何持久的吸引學生的興趣點,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舉例、對比、互動甚至插入小游戲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案例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效果極佳,能很好的吸引學生,使得這門理論性強、不易理解的學科延伸出趣味性,由案例引出相關專業理論便于學生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在互動教學中許多老師只關注到了課堂上的互動,忽略了課下時間,上文提過傳播學課時緊張,雙語教學又耗時多,注定了課堂上很難保證有大段時間來互動,這樣就不好掌握學生思維動向和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可以安排課下專門的答疑教室和答疑時間,或借由互聯網隨時隨地的進行,網上答疑的好處是網絡的匿名性,增加了學生的活躍程度,師生間隔膜減小,溝通順暢,交流充分。
2.2分階段推進不同教學模式,嘗試語言分流教學
上文提到雙語教育中,學生層面上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傳統“一刀切”模式明顯不適合實際教學情況。對此我們可以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早就開始了雙語教學,并總結出雙語教學四種基本形式,它包括:浸入式教學即學校使用第二種語言進行教學;過渡式教學即入學時使用母語教學,但一個階段過渡后只使用第二種語言教學;保持式教學即入學時使用母語教學,一定階段后部分課程使用第二種語言授課,其他課程仍然使用母語;翻譯式教學即授課過程中以母語為主,但會使用第二種語言的教材,教師選擇部分重要內容翻譯成母語。這四種模式難度是依次遞減的,浸入式教學最難,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最高,而翻譯式教學最易,在開設雙語教學的時候,可以分階段進行,由最簡單的翻譯式教學開始慢慢過渡到浸入式教學,當然如果學生整體水平不高,最終實施過渡式教學也未嘗不可,中間各種教學模式的銜接和更迭,由授課老師根據授課情況,靈活把控,自主決定。同時可以嘗試實行語言分流教學,對同年級學生進行摸底英語測試,按照英語水平劃分出快慢班,也可根據學生意愿自主選擇班級,不同班級雙語應用比例以及授課進度不同,英語水平大致相同的學生同班授課對授課老師而言輕松不少,能根據實際情況,準備出適合學生水平的教案和授課內容,教學質量自然容易提高。
2.3教材選擇采用原版和自編講義雙軌制
在傳播學的雙語教學中,很多教師選擇教材時傾向于英語原版教材,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是好處在于,它們基本都出自傳播學大師之手,理論闡述詳盡深刻,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文能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英文原版專業書籍過于晦澀艱深,很多學生望而生畏,而授課老師也容易依賴甚至迷信原版教材,無法自主教學,可以實行雙軌制,一方面選用難易程度適中的英文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在其基礎上按照教學需求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做出全新教義,去掉許多重要性不強的、失去時新性或者不適合英文口語表達的內容,輔助以最新行業動態及學術前沿,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兼顧,課堂上教師以講義為主線,要求學生及時抄錄講義,原版教材則更多的放在課下,學生以預習及復習的形式閱讀,期末考試兩者兼顧,這樣會更好的體現出授課重點。
2.4考核方式趨于靈活化
篇4
【關鍵詞】雙語教學漢藏教學法創新
雙語教學不僅是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國家法律的具體體現,也是從實際出發,發展藏族地區教育,培養民族人才,弘揚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但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已經有所落伍,已經不能夠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審時度勢,轉變陳舊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大力開展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上的創新。
一、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意義
少數民族的雙語教育作為傳統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情況下必定會受到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如果不能夠及時做到方式與方法上的創新,就會愈加落后,不能反映時代要求,這是由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論文百事通只有做到漢藏雙語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才能夠提高有效提高漢藏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促進民族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使藏地教育擺脫長期以來國家投入大,教師費力多,而教育成效卻不明顯的窘境。
而且,有效實施漢藏雙語教學法的創新,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保護藏族文字和文化,以便能夠有效地加強漢藏民族團結,發展藏族地區的文教事業,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文教方面的支持。
二、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創新的基本策略
(一)分等級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各個方面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在同一個學校甚至是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漢語和藏語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教師在組織漢藏雙語教學時要避免采取“一刀切”的模式進行。在漢藏雙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考慮先對學生進行漢語和藏語進行聽、說、讀、寫、譯等級測試,以測試成績來確定學生的語言能力掌握基礎,然后按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班授課。事實上,這種創新性的漢藏雙語教學模式,已經在西方很多國家都成功的運用在留學生雙語學習中,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
具體的實施準則就是,教師科學靈活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上,采取不同的漢藏雙語教學形式,對不同的班級甚至每一個學生的語言水平有所掌握,分等級地進行課堂提問和布置課后作業。例如對于語言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課前進行認真細致的預習,回答問題時允許一定的母語使用量,而在課后教師再給其開小灶;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適當進行書籍閱讀,并參加課堂討論,以便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二)采用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增強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雙語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雙語教學的兩個方面特點——語言性和科學性,而漢藏雙語教學也不例外。所以,在漢藏雙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對于課堂組織方式上有所創新。具體來講,就是教師應該以增強師生互動環節為原則,廣開思路,創造性地采用綜合性課題討論、即興演講、分角色游戲模擬等,而且,在網絡多媒體技術快速發展普及的背景之下,教師更是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和快捷性,通過課堂播放視頻、影像、音樂等,豐富拓展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接受程度的目的。
還有就是教師可以考慮多采用情景教學法,以便提升課堂內容的生動性和實用性。事實證明,情景教學法的課堂教學內容一般是以經典話題為主線展開,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圍繞教師所提供的案例進行閱讀、分析和討論,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強語言運用的能力,也可以增強課堂的互動環節,使得教學的實際效果大大提高。論文百事通
(三)實施漢藏雙語教學的分階段課程設置方式
這種漢藏雙語教學課程的分階段設置方,式是指對漢藏雙語課程的具體開設從初級課程延續到中高級課程的系統性構想和實施過程,應該說,這也是一個教學模式上的一種創新。事實證明,這種高度重視銜接性和連貫性的教學方式,能夠對于雙語教學課程的有效開展和學生的接受程度確實有著積極的影響效果,因為這種分階段的課程設置,可以方便教師客觀上采用團隊教學法,充分發揮每一個漢藏雙語教學教師的個人專長,對漢藏雙語教學的階段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把握,使得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講,則是既可以有漢語的專業知識學習,又在此一項的基礎上進行漢藏雙語學習。所以說,用這種漢藏雙語教學的分階段課程設置方式的靈活多樣的形式,能夠將具體的教學內容貫穿于漢藏雙語教學活動實踐的各個環節,切實保障漢藏雙語教學的實際教學質量。新晨
(四)增強漢藏雙語教學教師的能力素質水平
事實證明,任何先進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一線的教師。在漢藏雙語教學的創新模式中,無論是模式方法的探索,還是具體的課堂付諸實施行動,都需要一線教師的全程參與并付諸行動。事實上,任何一個漢藏雙語教學教師都可以獨自探索適合自己以及班級學生的創新式教學模式方法,而對于已經比較成熟的創新式漢藏雙語教學模式方法,在借鑒使用過程當中,也應該根據具體的客觀情況做出修正,這就需要漢藏雙語教學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能力素質水平,而這種能力素質水平,則可以通過定期培訓以及自身努力獲得。具體來說,教育部門應該繼續加大對漢藏雙語教學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對現任教師進行組織培訓,并定期考核;另一方面,要吸納引進漢藏雙語教學的專業人才,充實到一線教學崗位上去,為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創新做出貢獻。
總之,漢藏雙語教學的模式創新,是一個關系到我國少數民族國家政策的教育大事,理應受到廣大相關教育人士的重視,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路漫漫而,吾輩當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趙慧.雙語教學縱橫談[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3]劉紅,熊麗萍.雙語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篇5
1.試談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學歷教育課程設置
2.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理論素養養成策略——以文學理論教學為例
3.以市場為導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淺析漢語言(雙語)本科專業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
5.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6.漢語言專業的本科教學必須把語言本體課列為必修課——對漢語言專業課程設置的一點看法
7.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探索
8.論“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的相關問題——以湖南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9.外國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的發展特點簡析
10.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方略
11.對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的思考
12.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漢語言文學本科教學研究
13.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建設上的經驗與教訓
14.以應用型為主旨,創新本科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創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格和途徑
17.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芻議
18.大眾化條件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人才分型培養的理論與實踐——以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為例
19.問題與出路——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漢語言本科專業留學生論文寫作指導課課程設置淺議
21.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方向和路徑的思考
22.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建設問題探討
23.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類課程評價體系改革探究——以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為例
24.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及對策思考
25.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建設與發展探討
26.應用型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國際化 上海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教育高地介紹
28.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競賽教學模式”初探
29.“漢語言(對外)”本科的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
30.強化論文題目的科學性引導——淺探提高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有效性的途徑
31.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精品師范專業建設的思考
32.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為例
33.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改革探究
34.淺談漢語言本科(雙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的成效、存在問題及對策
35.論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寫作類課程教學
36.試論基礎文科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普通本科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為例
37.應用性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第二課堂深化建設淺析
38.新疆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專業教學改革發展比較研究
39.三級訓練:提升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綜合模式——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畢業論文寫作調查及對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41.“轉型”大勢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師范學院為例
42.漢語言本科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課程體系的構建——以萍鄉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改革為例
44.提高開放教育漢語言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構想
45.地方本科院校畢業論文寫作現狀調查與對策——以欽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畢業論文工作的困境與對策——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47.寶雞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
48.新疆電大開放教育漢語言(雙語)本科專業古代漢語課程設置調查分析
49.高師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學科能力標準研究
50.論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學應用型評論人才的培養——以梧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51.在探索中開拓 在改革中前進——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顧
52.地方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外閱讀研究(一)——以懷化學院2009至2014級“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為例
53.淺析漢語言(雙語)本科專業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
54.應用型本科高校漢語言專業漢語實踐性教學體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專業課教學與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課教學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學類二級學科教學團隊優化——以池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研究個案
57.新建本科院校應用性人才培養的方案設計——以運城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
59.論新建本科院校文學類課程體系的構建——以池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為研究個案
60.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本科中韓聯合培模式研究
61.培養開放教育學生信息素養及能力的實證研究
62.開放教育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現狀探究——以漢語言(雙語)本科專業“語言教學論”課程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專業本科生就業核心競爭力調研分析——以某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為例
64.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現代文學閱讀教學改革
65.論教育學院成人高等教育漢語言文學本科的去專業化傾向
66.應用型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征與人才培養定位問題
67.中國高等院校特色學科大觀(十一) 上海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教育高地
68.關于民族院校漢語言文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69.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考察與建議——基于對非211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的分析
70.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以凱里學院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72.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選題方略
73.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何應對高校轉型發展態勢——以陜西省地方本科院校為例
74.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外國文學課教學中的“立體模式”及其運用
75.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古代漢語課程實踐教學研究
76.提高創新教學意識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人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語言學概論、漢語專題課教學體悟
77.國家重點學科與本科專業內涵建設的模式及啟示——以西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78.加強漢語言專業學歷教育,推進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發展
79.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池州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業趨勢為視角
80.簡論國家安全視界下的外國文學教學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以昆明學院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外國文學教學為例
81.關于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改造中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學院為例
82.關于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思考
83.河南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本科特色專業建設之探索
84.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
85.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學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漢語言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問題及策略
87.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段課程設置改革方案
88.提高開放教育漢語言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構想
89.關于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思考
90.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建設與發展探討
91.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本科中韓聯合培模式研究
92.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及對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若干思考
94.“漢語言(對外)”本科的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
95.河南電大遠程開放教育漢語言文學本科特色專業建設之探索
96.應用型本科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改革探索
97.寶雞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6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
98.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探索
99.高師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學科能力標準研究
100.提高開放教育漢語言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構想
101.關于民族院校漢語言文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為例
102.漢語言專業的本科教學必須把語本體課列為必修課——對漢語言專業課程設置的一點看法
103.高師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104.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以凱里學院為例
105.漢語言文學師范本科生閱讀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建議簡
106.再談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
107.應用型本科漢語言文學專業基本能力評估與指導
108.問題與出路——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淺談漢語言本科(雙語)專業實踐教學實施的成效、存在問題及對策
110.海南大學新增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學制4年
111.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112.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外國文學課教學中的“立體模式”及其運用
113.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建設上的經驗與教訓
114.對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的思考
115.試談來華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學歷教育課程設置
116.漢語言本科專業留學生論文寫作指導課課程設置淺議
117.漢語言本科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估
118.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問題探析
篇6
收稿日期:2013-09-23
基金項目: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2010年教學改革項目“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研究與建設”
作者簡介:梁小燕(1973-),女,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新型材料和結構力學行為分析的研究,(E-mail)。
摘要: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展,雙語教學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文章介紹了北京交通大學材料力學課程本科雙語教學實踐的情況,對該課程雙語教學目標、教學體系、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進行了總結和評述。通過雙語教學,學生能深入了解國外大學同類專業材料力學的知識體系和內容,培養英語思維,提高正確使用、閱讀英文原版專業技術書籍和參考文獻的能力。
關鍵詞:材料力學;雙語教學;教學方法;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0;TB3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1-0091-03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亟需培養具備國際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雙語教學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和支持。教育部制定了多項資助國內外大學生互訪的交流項目,國內外諸多高校之間也建立了互派學生學習的機制[1]。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雙語教學還有待進一步實踐和探索,還需要更多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筆者近年在北京交通大學材料力學課程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探索,課程組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改進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目標和教學體系
材料力學是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該門課是工科院校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能源動力工程等學科的專業基礎課。材料力學課程基礎性強,與實際工程聯系緊密。該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定律、方程、方法等,又要注重工程應用。雙語教學的要旨在于借鑒國外大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開闊教師和學生的視野,把握材料力學的英文邏輯結構和闡述方法,培養學生融合中、英文思維方式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具備閱讀英文學術文獻的能力[2]。專業基礎課程雙語教學主要以英語為知識載體和交流工具,其核心仍然是課程專業知識而非英語本身。雙語教學是手段,材料力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及其應用是目標。雙語教學的首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了解專業知識的英語描述、表達方法和思維方式,其次才是適當提高學生英語交流能力。
二、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過程
(一)雙語教學的前期準備
教師在雙語課程教學中起著核心作用。為提高教師的雙語授課能力和水平,要求雙語授課教師要有相關的出國經歷或受過專門雙語教學的培訓,具備良好的雙語授課的外語能力,并能熟練掌握一本原版教材的內容。筆者作為材料力學雙語課程的骨干主講教師,曾赴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進行長時間的訪問研究,觀摩了該校工程與力學學院材料力學課程的本科教學。該課程面向土木類專業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學時數為48學時,授課教師很注重公式推導、原理論證以及基本理論背景知識的闡述,同時也很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查閱資料及撰寫報告的能力。借鑒英語國家的課程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從授課教師這一雙語教學的核心著手,提高雙語授課教師的綜合素質,為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保障。
對雙語教學的教材,北京交通大學選擇了國內外公認的材料力學課程優秀教材,即美國高校廣泛使用的《Mechanics of Materials》,由Hibbler R. C. 編著,是多次再版的優秀原版教材。對選定的英文原版教材,筆者進行了認真的閱讀和研究,做到熟練掌握其內容和思路。在講授每章內容時有針對性地提供重要知識點的部分英文參考資料,同時推薦兩本中文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書。選擇教材時應注意中英文教材課程體系的統一性,而中英文教材內容難易程度上的差別則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取長補短來解決。
(二)雙語教學的實施
雙語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中文翻譯為英文來講解,實踐中可將兩種語言搭配起來使用,教學方式將更加靈活,對學生也更有吸引力[3]。目前國內雙語教學形式主要有:英文電子教案與英文講解配合少量中文解釋;英文電子教案與中文講解配合少量英文解釋;英文附少量中文的電子教案與英文講解;等等[4]。筆者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了英文電子教案,基本理論、公式推導用中文講解,原理論證、算例演算用英文講解。為便于學生理解,復雜的基本理論及公式的邏輯關系用中文詳細講述,之后再給出科技術語的英文描述。同時,為營造濃厚的課堂英文教學氛圍,算例演算采用英文簡單句式來講述,授課過程中的提問、討論等環節盡量使用英語。教學過程中密切結合學生的反饋信息,對學生不理解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多使用中文來講解。
三、提高雙語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
為了提高雙語課程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和對英文思維方式的理解,提高學生在材料力學知識學習中應用英文的能力;同時也拓寬他們的學術視野,為其今后從事力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對比教學法
教材是知識的主要載體,其章節結構體現了著作者知識體系的思路。力學課程內容繁雜,中英文力學教材在側重點、知識的難易程度方面不盡相同,即使主要的知識點相同,其論述思路也有所不同。為了讓學生明確學校材料力學課程教學大綱的內容,同時也了解歐美大學力學課程的思路和特點,授課教師應在講課中適當并適時地對中、英文教材的知識體系予以說明。同時,也建議學生將中、英文教材的內容對照起來學習,便于理解英文教材的思路和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二)調研學習法
對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教師應盡可能地多搜集一些中、英文素材,包括背景資料和工程應用資料,向學生介紹其在國內外的應用情況。也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調查研究,激發學生在重要知識點上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如個別學生搜集了生活中發生的基本變形及組合變形構件的資料,并進行了不同工況下變形形式的對比分析,這對他們理解相關知識十分有利。對學習中積極互動的學生在平時成績的考核方面予以肯定;對用英文撰寫學習報告的學生則給予更多的獎勵。
(三)寫作訓練法
英文寫作是學生的弱項,雙語課程教學有助于提高其英文寫作能力。對于重要知識點,應要求學生精讀原版教材,熟悉英文教材闡述力學知識的思路、語言和方法,向學生適當介紹歐美學者撰寫的有關研究論文,鼓勵學生查找和利用相關英文文獻,撰寫針對有關知識點的研究性小論文。筆者所在學校部分對力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進行了大膽嘗試,撰寫了研究性小論文,得到了很好的鍛煉。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將英語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能力,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其創新思維。
(四)激勵思考法
參加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的學生是大學二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應鼓勵他們與教師用英文交流,在作業、報告和考試中使用英文;教學中,教師也應激發其在專業知識學習中主動使用英文和了解英文思維方式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從中、外教材的對比中提出新的問題或新的觀點。
這些教學措施增強了學生英文思維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創新思維,也為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訓練機會。
四、雙語教學效果評價
雙語課程的考核以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為主,輔以使用英文的能力。考核采用百分制,主要包括期末考試、課堂表現和作業部分、實驗部分等三方面的內容,分別占總成績的70%、20%和10%。雙語教學的試卷為純英文試題,考察的知識點及深度和中文教學班級盡量保持一致。學生與教師的英文互動、英文完成作業、提交課程的英文學習報告等,均由授課教師根據其表現及完成情況適當予以加分,以鼓勵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雙語教學過程。
以北京交通大學2011級機電學院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班的43名學生為例,他們的成績符合正常的分布規律。與未參與雙語教學的學生相比,前者的優秀率和不及格率均低于后者,兩者的良好率、考試通過率和最高分則比較接近;雙語教學班92%以上的學生通過了考試,18%的成績達到優秀。平均成績有一定差別,相差3~6分。這說明參加雙語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略好于其他班級學生。可見,在保證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雙語教學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期末對材料力學雙語教學過程進行了考評,考評共有10個評價標準,包括教學態度、教學法、授課效果、輔導答疑、實驗、作業等方面的內容,雙語教學評教綜合得分為98.56分,居全校評教的前20%。這一結果說明學生對雙語教學是肯定的,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效果是認可的,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實踐是成功的。
五、結語
材料力學課程是土木工程、機電工程等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筆者近年在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工程專業進行了材料力學雙語教學的實踐。教學中借鑒了其他課程雙語教學的經驗,在保證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材料力學課程雙語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雙語教學,學生深入了解了國外大學同類專業材料力學的知識體系和內容,親身體驗了英語教學過程,培養了英語思維習慣,掌握了課程專業內容的英語表達,提高學生正確使用、閱讀英文原版專業技術書籍和參考文獻資料的能力。同時,雙語教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和獲取國外新知識的實際能力,這是大學基礎英語學習和專業英語學習難以達到的。當然,雙語教學方法以及其他配套教學環節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査建中. 論工程教育國際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5)8-14.
[2] 毛軍,梁小燕,等. 流體力學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11,20 (4)120-124.
[3] 杜文風. 結構力學雙語教學實驗及評價體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2,21(2)51-54.
[4] 周亞麗. 高等學校本科雙語教學模式的探討[J]. 科技信息, 2009 (22)401-402.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LIANG Xiaoyan, ZHU Ying, MAO 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篇7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應用型本科院校目前國內各高校,尤其是被列為“985”重點工程的各院校都已經開設了雙語教學課程。相對于部屬重點院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特別是剛剛轉型的地方院校,在實施雙語教學方面顯得尤為滯后,絕大多數仍處于起步階段。大學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應該對學生實施雙語教學。大學物理雙語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拓展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以滿足學生日益高漲的需求,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和物理教師應當積極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創新和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
1.學生的學習素質
雙語大學物理課堂使學生面臨雙重困難和挑戰,學生不僅要聽懂教師的語言,還要聽懂教師所講授的大學物理知識。雙語教學的課堂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使用外語的壞境,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如何用英語進行交流。學生的英語水平固然會影響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質量,但學生的英語基礎并不是影響雙語學習的最關鍵因素。學生具有克服困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才是大學物理雙語學習的最關鍵因素。
2.教師的雙語教學策略和技巧
(1)通過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作為學習媒介,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交流學科信息的能力。首先,使學生學會閱讀英文大學物理教材,學會用英文思考的閱讀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用英文學學物理知識的能力。英文教材推薦用《Beyond the mechanical universe from electricity to modern physics》與《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第一本教材在美國也是一本改革教材。它的最大特點是將物理學的發展史引進教學中。缺點是詞匯量大,知識點不易記,系統性不好,所以這本書不適合做應用型本科學生的教材,可用于教師參考書。《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這本書的講授方式較接近于國內的教學,閱讀量相對少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負擔。其次,利用盡可能多的機會培養學生用英文交流學科知識的能力,從而,為今后能用英語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打下基礎。如:通過多種途徑,盡可能減少學生在閱讀英文教材時遇到的困難,提高英語閱讀速度;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把握中、英文的應用比例,以保證學生對所講的物理內容真正理解;采取適當的考核方式,督促、引導學生研讀英文教材,從中體會歸納式學習方法;采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和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
(2)通過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興趣,培養他們具有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包括掌握科學的世界觀,解決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查閱科學文獻的基本能力,撰寫科學論文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甚至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等。
3.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使他們能堅持雙語學習。將專題講座、讀書匯報等方式引入教學中。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參與演示實驗開發及撰寫課程論文,培養他們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將豐富的國外視頻資源引入到教學中,并設有專題討論課,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是雙語教學收效的必要手段。堅持從多方面考核一個學生的能力。期末考試(英文試題,英文答題)40%+作業(英文)30%+A項20%+B項10%。其中A項的考核內容包括:課題研究、課程論文、參與開發演示實驗、專題講座等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一項。B項的內容包括:課前口頭發言(要用英文)、討論課發言、自學內容講解、輔助教學工作等。
4.學校給予一定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大學物理雙語教學不但要求教師要有精深的物理知識,還要具備流利表達英語與漢語兩種語言的能力。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精力學習、培訓等。所以學校應給以一定的資金補助,及相應的激勵政策。
二、改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效果的幾點建議
1.創建豐富自然的英語學習環境
學校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校園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校園文化來優化英語學習環境。譬如把校園內的各種標識同時用中文英文兩種語言進行標識,讓學生一走進校門就感到語言環境。然后逐步過渡到各種通知、告示也使用英語,處處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外語的氛圍,逐步讓英語成為校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際的手段。學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學生收看英語影視節目和收聽英語廣播,組織英語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比賽、英語文藝演出、英語文化節等項活動強化學生英語運用能力。
2.加強基礎英語教學
學生的英文水平是困擾學生雙語學習的最大難題,為搞好雙語教學,應在大學基礎英語教學方面多下功夫。突破聽力障礙是關鍵。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要用英語講課,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交際語言教學最早的倡導者之一亞歷山大來華講學時就曾說過,聽力并不是簡單的聽,聽的同時還要邊聽邊譯!邊聽邊模仿!邊聽邊記錄!并沒有一種單獨的聽。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用英語面對學生,而且要調動一切可以促進語言發展的形式和手段,如幻燈片、錄音機、多媒體等,在聽、說、做等各種感知方面進行全面強化。
3.采取適合學生的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
學生作為雙語教學的實施對象,他們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及英語水平能力良莠不齊,嚴重影響雙語教學的組織實施。雙語教學不僅對教師有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也相當高。因此,在組織雙語教學班級時,可通過對學生進行英語等級測試(包括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以測試成績來評定學生的英語基礎,然后按英語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級授課。這樣,同一班級的學生英語水平基本一致,教師可以較好地把握授課內容的深度和教學進度,也有利于雙語教學課堂上真正實現師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互動。
4.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注重實效,循序漸進
在開展雙語教學之初,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實施,分層次逐步完善。首先,是簡單滲透階段,即以中文為主,簡單滲透英語專業術語,用英語講述重要定理和關鍵詞等。其次,是中英文交叉滲透階段,加大英文使用的程度。最后,是雙語思維階段,也就是名副其實的用外語進行教學,合理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讓學生學會用中文和英文來思考解答問題,并且作業和期末考試也用英文。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推廣到第一層并不是難題,但要進一步提高到第二第三層次,還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努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物理雙語教學在我國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急需大學物理雙語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地思考與探索。
參考文獻:
[1]王帥偉,仲志國.地方院校大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思考.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1(6):75-76.
[2]馮愛祥,羅雄麟,聶建英,毛鳳英.高校開展專業課雙語教學的思考.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119-121.
[3]王準慶.應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制約因素與對策.人力資源管理,2010,(12):150-151.
篇8
關鍵詞:農林院校;教學改革;遺傳學;雙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2-0060-02
雙語的英文是“Bilingual”,即以兩種語言并重地進行日常交流。我國的雙語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進行非語言類學科專業課程(例如遺傳學、生物化學等)的教學工作,通過專業課程學習來達到掌握第二語言的目的,最終達到師生均能運用漢語和英語進行學科的學習、思考和研究。成功有效的雙語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用英語上課,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在課堂上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互動。如果英語不是課堂交流用的語言,即使教師完全采用英語進行教學也不能被稱為雙語教學,只能是外語教學或英語教學。只有在創設了一定的語言環境條件,使英語經過一定的積累逐漸成為課堂交流用的語言之一,才使英語教學從外語教學(Foreign Language)轉變為雙語教學(Bilignual)。教育部[200114]號文件提出,本科教學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教育部和財政部于2007年頒發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進一步明確要推動雙語教學改革,探索有效的雙語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以及在科學研究中直接使用英語的能力[1]。各學校及具體開設課程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是各校在開展雙語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一、實施遺傳學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的核心學科,是農業院校生物類及農學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采用英漢雙語對遺傳學進行教學對跟蹤國際遺傳學發展前沿、遺傳學教學內容與水平同國際接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該課程一般在大學三年級開設,此時大部分同學經過兩年的外語學習,基本上已達到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為雙語教學的實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在農業院校實施遺傳學雙語教學仍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限制因素。
1.受遺傳學學科本身特點的限制。遺傳學是整個生命科學中相對難的課程之一,僅依靠描述與記憶無法完全掌握,大部分內容重在理解,而且需要通過典型的習題練習才能夠對所學知識點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單純中文的講授學生接受起來就有難度,進行雙語教學無疑會加大遺傳學的學習難度。雙語教學如果實施不當的話還會干擾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影響對本課程的學習效果。
2.受授課教師本身英語水平的限制。授課教師本身也很少受到雙語教學的專項學習及訓練,只是學習和工作期間閱讀了較多的專業英文文獻。要真正地在課堂上進行專業雙語教學,就需要用英文進行講解,這就要求專業老師要有很好的聽和說的能力,增加了授課難度。
3.受學生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接受能力的限制。授課對象是大三上學期的學生,大多數是英語四級的水平,雖掌握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專業知識積累相對較少,對專業英文文獻基本上很少有接觸。所以,想讓學生用英語來理解遺傳學知識,存在很大難度,給學生制造了一定的學習壓力。
二、有效實施遺傳學雙語教學的策略
針對以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使《遺傳學》雙語教學能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針對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著手做好多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1.各學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施雙語教師的培訓計劃。合適的雙語教學老師是實施雙語教學的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條件。實施雙語教學的老師首先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熟悉地用漢語講好本課程。其次,要有較強的英文聽說能力。比較理想的情形是由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海外歸國人員擔任雙語教學,或者從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中篩選英語水平較好的進行培訓。目前國家、各省及各校均設置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國際訪問及教師成長計劃,各學校最好能就各門學科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訪問要求及計劃,具體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和個人研究的方向進行雙向的學習,最好能有計劃地在所訪問的大學跟班上課,真正提高教師英語學習及英語教學的水平。學校也可以聘請外籍專業教師或者有經驗的優秀雙語教師來校授課,這樣該學科所有教師都可以親臨課堂觀摩學習,直接減少了各位教師單獨外出培訓所需的經費支出,既節省了資源又增加了效率。
2.合適的教學對象的選擇與教學班的組織。由于同一班級的同學英語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雙語教學并不適合“一刀切”的整班上課,應以學生為主體自由選課,選擇部分英語水平較好、專業知識較扎實、對遺傳學雙語教學具有濃厚興趣和積極性的學生單獨編班進行授課。首次開設雙語課時也不適合整個課程全部章節都實施雙語教學,可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在較易理解的章節實施雙語教學,在部分理解困難的章節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較少英語教學的比例,應始終以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專業知識為首要目的。總之,實施雙語教學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漸近,不能僅僅追求形式上的雙語教學而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及掌握,這樣反而會使教學的整體效果下降。
3.合適的教材、教案及教學課件。實施雙語教學,需要有合適的英文教材:一是內容要合適,符合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具有先進性以保證教學質量;二是要求語言規范、簡明易懂,便于教學。外文原版教材一般價格昂貴,內容比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相比而言,國內雙語教材應該更適合于學生閱讀和學習。但雙語教師除了要全面掌握學生所選用教材的全部內容外,還需要通讀原版英文教材,并用英文寫出教案以及合適的教學課件,這都需要教師付出艱苦的勞動和努力。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資源(通常國外原版教材配有相應的教學軟件和網上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或者拓展和深化課堂教學內容。課后學生可使用E-mail與老師交流,有條件的地區還可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進行作業和試卷的批改及答疑工作。
4.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聽老師用英文講,聽經典的英文視頻錄像;讓學生大膽說,注重學術交流,多開展班級學術討論會;讓學生讀經典遺傳學讀物及英文教材;鼓勵學生用英文寫作業和考試。其中,收集與遺傳學研究有關的英文研究論文和綜述文獻讓學生閱讀對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至關重要。在實施雙語教學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選取相對容易的經典遺傳學內容,先用中文講再將相關英文資料推薦給學生閱讀,然后就閱讀內容與學生用英文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用英文表達。由于教學學時的限制,不可能在每一節課都能做到如此細致地學習,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一個學期內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三到五個專題開展討論,進行強化訓練。教師還可有意識地布置翻譯全文并查閱《Nature》、《Science》、《Heredity》、《Genetics》等刊登遺傳學研究相關論文的世界知名學術期刊翻譯摘要作為課外作業的一部分,然后進行閱讀后的交流與討論,這種雙向的學習與交流對于短期內提高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至關重要。讓學生根據討論結果進行學習內容的總結以及直接用英語來完成作業和考試,則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雙語教學可以說是一項新生事物。目前,很多農業院校的雙語教學還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遺傳學的雙語教學僅在為數不多的高校和少數專業開出。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能否保證其健康發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實踐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雙語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尤其雙語教師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和努力。因此,學校要適當減輕雙語教師其他方面的工作量,并在工作量補貼、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鼓勵及激勵政策,對于選修雙語課的同學,也應當適當增加學分數。雙語教學的好處是教師和學生同時受益,教師得到了鍛煉,學生得到了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可以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學生畢業后在工作崗位上及后續研究生學習階段中可以相對容易地進行英文文獻的閱讀與學習交流,出國深造者也能很快適應海外大學的教學活動。所以,在農林院校實施遺傳學及其他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是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提出的新的要求。各學校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于自己的模式盡早地展開,使得英語教學活動深入到課堂,早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使英語成為課堂學習及日常工作中真正交流的第二語言。
參考文獻:
[1]方平,姚啟倫,冉景盛.遺傳學課程英漢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27(6):137-139.
[2]趙俊麗,張邊江,陳全戰.遺傳學雙語教學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7,(19):258-261.
[3]邢萬金,莫日根,蘇慧敏,扈廷茂.遺傳學雙語教學改革的實踐與體會[J].生物學雜志,2011,28(4):96-98.
[4]胡延吉,梁紅,覃廣泉,曾慕衡.遺傳學雙語教學的初步實踐與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7,(1):68-71.
[5]楊松杰,楊芳,王茹,唐曉燕,屈國勝,陳蘇維.新建本科院校農林生物學科《遺傳學》雙語教學探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8):151-154.
[6]彭奎,姚汝菲,葉羽旋,張健.生物學新興學科創新型雙語教學實踐研究[J].2010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llular,Molecular Biology,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CMBB):370-373.
[7]宗憲春,宗燦華.《遺傳學》雙語教學初探[J].牡丹汪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65-66.
[8]趙祥強,陳曹逸.利用經典文獻優化《遺傳學》雙語教學[J].遺傳,2009,31(4):434-438.
[9]李桂玲,李歡慶,李瑞芳,張宗武.《遺傳學》雙語教學的實踐和探索[J].科技視界,2012,(24):8-12.
篇9
關鍵詞:中國經典書論;雙語翻譯;多元解讀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121-03
1.關于中國歷代書法論文的選編和譯注不乏研究者,如: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歷代書法論文選》、《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戴丕昌的《古代書論選譯》,洪丕謨的《歷代書論選注》。但由于中國歷代書法論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無論選編還是注譯,大多整篇選編和翻譯,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和技法的普及。本論文選取中國經典書論的經典語段進行雙語翻譯和解讀,想通過一斑而窺全豹,為探討中國經典書論的雙語翻譯及多元解讀提供一種可能,這將有助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的傳承和普及,同時,也是響應文化強國的口號并有益于廣大書法藝術愛好者的一項善舉。中國書法曾經一度是一門專屬于華人的藝術,因為它是以漢字為表現基礎、以“唯軟而奇怪生焉”的毛筆為表現工具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獨特性與學習理解上的難度,使很多西方人在學習接受書法時望而卻步。中國書法的獨特性也讓書法的外推一度成為了一個難題,在中國的眾多藝術門類之中書法成為受西方人關注最少的藝術。書法的這種特殊地位本身就暗示了其對外傳播交流的迫切與重要。如果西方人對于中國書法始終處于無知、畏難和誤解之中,中西文化的整體交流都將會大打折扣。關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的英文翻譯至今還沒有一本像樣的權威的專著。林語堂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有一節以“中國書法”(Chinese Calligraphy)為研究對象,向西方人粗略地介紹了中國的書法藝術。蔣彝在1938年出版的《中國書法》,是第一部用英語向西方世界廣泛傳播中國書法的書籍,以幫助那些“不需要學習中文就能欣賞書法……即使沒有熟悉的觀念,人們也能憑借對線條運動的感受和事物結構組織的學識來欣賞線條的美”(蔣彝:《中國書法》),因此,一度成為歐美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的指定教科書。但是,這些書都是以欣賞為主的抽象性的介紹,缺少明白的具體的例子,本文研究將為中國藝術的海外傳播提供一個可資參考例子,有助于中國書法藝術的海外傳播。
2.如何讓中國經典書論以比較易懂的語言和形式讓普通書法愛好者和海外學者輕易接受?這始終是個難題。這里有幾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首先,古文翻譯白話的問題。中國經典書論絕大部分是由文言文(古文)寫就的,時間跨度大,年代久遠,要讓當代書法愛好者讀懂,需要準確、通達并且文雅的翻譯,這并不是件易事。它要求翻譯者有較高的古文功底,有良好的現代白話文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還要對書法藝術有一定的造詣,不說是個書家,至少會欣賞書法藝術。這三者皆備,不能不說是個高要求。其次,中文翻譯英文的問題。雖說中文翻譯要求高,但還不至于做不到,但英文翻譯就更困難了。它要求翻譯者不光懂英文,將現代白話文翻譯成英文,還要此翻譯者懂古文,這樣才能不僅只看白話,還要將古文的神韻翻譯出來,當然最好也要懂得書法藝術。比起中文翻譯者,英文翻譯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純熟的英文,而且還要具備中文翻譯者所該具備的素質。再次,文字翻譯書法的問題。僅是文字翻譯,似乎于文字工作者而言,還不是最難的。但要將文字翻譯成可感的書法,也就是將抽象的文字翻譯成具象的書法,那非得書家不可。而此書家,也非得要懂古文不可。以上三個棘手的技術問題,靠一個人全部解決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是個巨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課題組聯合中文、英文和書家共同做一次嘗試,以下呈現給大家的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希望能夠為中國經典書論的雙語翻譯和多元解讀提供一種可能。嘗試一:【原文】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東漢·蔡邕《筆論》。【白話翻譯】書法,乃一種遣散的藝術。要想寫好字,先遣散懷抱,心無掛礙,任情感性靈恣肆,然后書寫。如果為事勢所迫,即使有用中山兔毫為材料制造出來的最好的毛筆,也寫不出好字來。【英文翻譯】Calligraphy means an art of cleaming the mind. Beautiful handwriting comes before removing the distractions and flying the emotional spirituality. One fulled with destractions cannot show the art work of calligraphy even in the best Chinese writing brush pen in the word.
【書法解讀】蔡邕(133—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工篆隸,尤以隸書著稱。結構嚴整,點畫俯仰,體法百變,有“骨氣洞達,爽爽有神”的稱譽。此乃書之為藝術其大要。后世善教人習書者,無不以此為基本要求。“散懷抱”是指老莊的虛靜狀態,無思無欲。創作之前要進入這個狀態,才能到達“物化”境界,也就是物我合一,人與書通。此乃中國美學的創作前提:虛靜無欲,無欲則萬物通。
嘗試二:【原文】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東晉·衛鑠《筆陣圖》。【白話翻譯】用筆有力,字就寫得剛健;不善于用筆的人,寫出來的字就顯得肥胖。多骨而少肉的字,叫做筋書;多肉而少骨的字,叫做墨豬。字寫得力道足而富有筋骨的人,書藝高超;字寫得無力道無筋骨的人,書藝差勁。【英文翻譯】The Character will show its own virile when created by a person who is good at transmitting the power to the one he writes properly through using the brush. The character showing the strokes of puffiness only comes under the tip of a writing brush without power given by its user. The vigour of character stroke styles likes a person who is of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character strokes showing no power looks like a weak fat black pig. People whose handwriting with vigour should be superb skill in writing and vice versa.
【書法解讀】衛鑠(272—349),東晉女書法家,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世稱衛夫人。工書,隸書尤善,師鍾繇。王羲之少時,曾從她學書。唐代書法評論家張懷瓘在《書議》中,始將“風骨”引入書法評論中。他說:“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論草書說:“以風骨為體,以變化為用。”“骨”是指字的表現力,也就是說,字應該寫得剛健有力。
3.中國書論經典文獻卷帙浩繁,要想將歷代書論統一梳理,整理出更加精練的經典語段,然后加以英文翻譯,然后再配上書家的書法解讀,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沒有十年八載,沒有一個專家團隊那是很難完成的。僅靠幾個書法愛好者在業余小打小鬧是不成體統的。本文僅僅是一種嘗試,提供一種探討的可能性,希望有機構或組織能呼吁或發起這樣的工作,為中國書法理論的繼承和普及,以及海外的傳播多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3]戴丕昌.古代書論選譯[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
[4]洪丕謨.歷代書論選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
[5]王韻殊,李新會,衛東海.歷代琴棋書畫論選譯[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6]蔣彝.中國書法[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
[7]王世征.中國書法理論綱要[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10
關鍵詞:雙語教學;角膜接觸鏡學;眼視光學
眼視光學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眼視光學教育是在教育全球化的大浪潮中逐步建立和成長起來的,我們要不斷地認識和重視教育全球化對中國眼科視光學教育的影響[1],因此中國視光學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開展與國際接軌的視光學教育。雙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和國際接軌及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2]。為了便于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學科前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筆者就如何將雙語教學應用到對眼視光學專業課程《角膜接觸鏡學》教學進行了探索和分析。
一、雙語教學實施的必要性
教育全球化已經成為了全球教育發展中的一個普遍趨勢,中國的眼視光學教育是在教育全球化的大浪潮中逐步建立和成長起來的,隨著國際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國際視光學最新前沿知識。因此中國的眼視光學教育有著豐富的可利用的全球化資源。目前中國視光需求很大,而可利用的國內資源非常有限,視光學教育和國際合作對中國視光學未來良性發展將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3]。對于應用性很強的眼視光學專業來說,如何科學合理的開展雙語教學,培養既懂英語又能熟練掌握眼視光學技能的高級專門應用型人才是視光學教育的重大課題。因此我們有必要開展雙語教學,培養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的專業人才,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交流需要。
二、角膜接觸鏡學雙語教學實施過程探索
(一)如何選取教材
在雙語教學中,適合的教材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選擇教材要根據本專業知識的發展與更新,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水平、教材的趣味性等問題。
由于國內眼科視光學教材匱乏,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接受能力,在目前還沒有合適的原版角膜接觸鏡學課程雙語教材的情況下,我們利用國際交流機會,從多方面、多渠道來搜集相關適用于課程目標定位的外文著作、論文及資料作為雙語教學的內容提供給學生,這些資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1.內容適度,資料中角膜接觸鏡學的內容要能夠滿足學生未來工作的需要,要適合國內眼視光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點內容。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安排講課內容,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要適合眼視光學專業本科學生的知識水平;2.具有權威性的雜志或者機構提供的資料;3.詞匯難度適宜。專業英語詞匯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所以教材中專業英語詞匯難度要適宜,必要時需輔以中文講義。總之,選取的教學資料要能夠使學生在第一時間接受到國際眼科視光學發展的最新知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
(二)采用的教學方法
1.制作雙語教學課件
用雙語制作課件,雙語講授,為學生營造雙語學習的環境。同時將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提前交給學生預習,這可以使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專業知識方面集中精力。雙語教學中用雙語制作課件的好處在于,避免學生為盡快理解課程內容而將注意力放在英文理解上,而忽略了老師的中英文講解。另外,雙語課件對于部分英語閱讀理解基礎較弱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必要的補充,避免學生因為看不懂而喪失信心,最終放棄專業課的學習。
課件制作中英語盡量使用要點形式的短句,輔以圖表和動畫,增強直觀性和形象性,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盡量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4],擴大課堂教學信息量,通過圖、文、聲等非語言行為直觀、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比如在角膜接觸鏡配適評估教學中,我們具有軟性角膜接觸鏡、硬性角膜接觸鏡摘戴示范流程系統和驗配評估系統的英文光盤,將原來抽象、復雜的知識點用生動的圖像和動畫表現出來,從而降低在外語理解上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2.采用多種形式的課堂講授方法
課堂上筆者堅持以專業知識學習為主,外語學習為輔助作用。由于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中文教材和英文影印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對所講的主要內容先有所了解,并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加大用英語講授的比例和內容,根據學生接受情況適當調整英中文講解比例,筆者的課堂英中文講解比例一般保持在2∶1~1∶1的范圍以保證教學質量。同時在授課時,也可以選擇用漢語來詳細講解重點和難點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同時能節約一定的課堂時間,保證正常教學進度。
教學不僅是教師單向傳授知識與信息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說,課堂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之間的互動程度。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參與課堂討論,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互動的積極性。為加強師生互動,了解學生的接受情況,課堂上對講授內容用英語進行提問,并要求學生作答,在課程教學的最初階段采取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無論中英文均給予平時成績加分的鼓勵政策,如果采用英文回答問題,將獲得較中文回答問題更高的加分。同時筆者還設計了活潑多樣的課堂活動,比如小組討論、專題演講等,加強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逐漸消除學生對雙語教學的陌生感和畏懼情緒。
3.加強課后師生互動作用
筆者采用電子郵件和網上及時信息發送的方式,傳送學習資料和在線答疑,學生可以提出問題,教師給予及時詳細的回答。通過這種課后互動方式可以幫助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進度和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還可以依托網上交流共享平臺,將教學大綱、教案、習題等內容全部上網,讓更多學生從信息共享中受益。
在布置作業方面,可以參考國外教學方式,讓學生從圖書館借閱和了解外文資料開始做起,循序漸進,平時用外文完成作業,期末用外文完成論文。
(三)教學效果評價方式
為了客觀地評價實施雙語教學后學生對角膜接觸鏡學專業知識的掌握、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在期末考試試卷中設置了一些英文試題,并要求英文回答。一般專業課程的考核通常是課堂表現占5%,平時作業成績占10%,實驗成績占15%,期末考試成績占70%,而實行雙語教學后,由于雙語課程要求學生除了對專業知識掌握外,對英文也要進行熟練地掌握,才能真正學好雙語課程,這樣學生平時的學習負擔就很重,因此,雙語課程的考核應加大平時成績的分量,由一般專業課程課堂表現占5%提升到20%,平時作業成績占15%,實驗成績占15%,期末考試成績的比重由一般課程占70%降低到40%,學生期末查找資料撰寫的英文論文占10%。這樣學生在平常雙語課程學習中就不會背負期末考試的壓力,就能在雙語課程學習中充分體會到雙語學習的樂趣。
莫勇波[5]認為高校雙語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注重“效”字,即必須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期末考核結束后,針對雙語教學效果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的方式進行。調查內容有:雙語課是否影響你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本門課程的雙語教學效果如何等等。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0%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對今后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有幫助;20%的學生認為由于將精力主要集中在對英語的理解和掌握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專業內容的理解;70%的學生認為角膜接觸鏡學應繼續實施雙語教學;80%的學生認為他們期末考試的壓力明顯減輕;80%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在眼視光學本科生教學中開展雙語教學。從學生的反饋情況看,筆者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實現雙語教學的專業目標和語言目標。總之,雙語教學的目的要以提高英語水平,同時兼顧本學科專業的發展,逐步進行教學模式的轉換,以提高學生專業外語水平為目標,注重教學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角膜接觸鏡學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問題
教材問題是目前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選用什么樣的資料作為教材最為合適,教材所涉及的范圍到底要多寬,內容深淺程度如何等等問題都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在教材方面,筆者認為在更多使用外文學術期刊的同時,也要建設更好、更多的符合中國學制及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的雙語優秀教材。由非英語專業的教師、學者編寫英語教材,其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語言。對于英語教師來說,語言不是什么問題,但專業知識卻是個難題。因此,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在編寫雙語教材時進行合作,以便能夠編寫出語言規范、內容適當的雙語課教材[6]。
(二)雙語師資缺乏
在雙語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是影響雙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從事雙語教學,需要教師不僅有很高的學術水平,還要求教師有較高的的外語水平。而師資的缺乏是現階段雙語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筆者認為解決教師資源缺乏的現狀,可以從兩個方面做起,首先是選派優秀的教師到國外接受正規的教育培訓,有助于教師做好自身科研,搞好雙語教學。其次可以多聘請國外專家學者來講授課程。
(三)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受專業詞匯和英語基礎的限制,他們會感覺角膜接觸鏡學雙語教學模式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筆者認為在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重使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提高學生學習雙語課程的積極性。
總之,雙語教學是我國眼視光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盡管目前在高校眼視光學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存在師資、教材等方面的問題,但我們要認識和重視教育全球化對中國眼科視光學教育的影響,抓住機遇,盡早采用現代教學的全新模式雙語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翔,賴欣婕,林智,等.教育全球化對中國眼科視光學教育的影響和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6):33-34.
[2] 康筱鋒.關于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高等教育,2010,25(11):61.
[3] 趙建峰,李形,陳海娥,等.關注:視光學教學在中國[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6(3):284-285.
[4] 王玲,成珍.多媒體技術在視光專業教育中的應用[J].硅谷,2010,2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