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監管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0:07: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三資監管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村“三資”管理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集體的資金、資產、資源(以下簡稱“三資”)規模不斷增加,農村集體資金管理不到位、資產資源底數不清、經營處置不當等問題日漸凸顯,整治農村“三資”管理亂象,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秩序意義重大、刻不容緩。
一、當前農村“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財務管理不到位
村級財務制度形同虛設,權責不明,內控制度缺失,往往存在資金保管、實物采購、記賬、復核、檔案保管等業務集中由一人經辦的現象。甚至出現村支部書記插手資金收付業務,隨意舉債,高息借款、人情擔保等現象。部分村違規設立賬外賬,漏收漏支,搞體外循環,采取收入不入賬或拖延報賬、跨年度報賬、以支抵收等形式,規避財務監管。
(二)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相對弱化,家底不清、產權不明
大部分村普遍存在重村集體資金管理輕資產、資源管理問題,村資產、資源臺賬登記不完整、不連續,對“四荒”土地資源、捐贈資產、在建工程等集體資產資源登記不全、不細或沒有登記,一些歷史原因導致部分村集體資產保留在村生產組的,村生產組對集體資產只有粗略的估算,沒有明細、清晰的資產臺賬,因年代久遠、淵源復雜、經辦人更迭等各種原因造成部分資產權屬不清、爭議較大,甚至長期閑置。有的村集體投資建設的一些公益用房、集體企業等,倒閉后放任自流,沒有進行有效登記管理,更沒有辦理產權證明,導致村集體資產資源家底不清、產權不明。
(三)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不當
主要表現為:違背民主決策程序,承發包不公開、不透明。諸如集體資產的出租出售、集體土地的承包出租、“四荒”資源的發包等村集體重大事項往往都由支部書記拍板決定,即使是召開村級“兩委會”或“兩委”擴大會研究相關事宜,也不過是走走過場,難以做到真正的民主協商。由于村集體資金緊張付不出高額的評估費用,在資源處置過程中,盲目議價,往往出現合同規定的承包費金額明顯低于該集體資源的市場價值的情況,導致村集體利益受損。相關合同簽訂簡單、草率,發包期限過長,甚至沒有書面合同,集體資產變相流失現象嚴重。
(四)相關主管部門重“代”輕“管,缺乏獨立性、客觀性,導致監管只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實效
近年來,全國各地普遍推行村財鎮(鄉)管的村級財務委托代管模式,即在保證村集體所有權、使用權、審批權、監督權不變的情況下,由村集體委托鄉鎮專門機構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一種村級財務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實行對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和監督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因為相關主管部門既負責村集體業務的代辦又負責村集體業務的審計監督,在村財鎮管模式運行過程中,逐漸暴露出其重“代”輕“管”的弊端,有的主管部門忙于應付周而復始的記賬業務,對所轄村集體只求過得去,不求管的好,不認真審核原始單據,草草蓋章了事;有的即使發現了問題,也抹不開情面,不敢說,不敢管,生怕得罪人,村級財務的代管機構陷入了即是“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尷尬境地。
(五)現有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對村級內部控制制度重視不夠,導致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存在安全隱患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村級事務管理的不斷推進,逐步建立了一些和農村“三資”管理有關的制度,但與農村“三資”復雜的背景和繁瑣的內容相比,現行制度還存在盲點,需要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村集體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忽視,習慣與將某項業務全權交由一個村委成員辦理,在一定程度上為村集體資產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隱患。
二、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農村集體資金代管模式,進一步消除村集體資金代管的盲區、盲點
推行以村級集體資金收入申報、提款申請、大項支出審批、月審計、月公開為主要內容的“兩申兩審一公開”財務代管制度,即收入申報:村級收入的所有款項,由各村財務人員在三日內報鎮農村財務委托中心,并繳存至中心為各村設立的代管賬戶中,若有漏報或有意不報,收入不入帳,設置賬外賬,私設小金庫,一經查出,嚴肅處理;提款申請:村集體使用資金時,由村財務人員填寫提取代管款項申請書,分別由鎮主要領導、村負責人、村會計、中心經辦人簽字同意后才能提取;大項支出審批:10000元以上的大項支出必須書面報告申請理由、用途等相關事項,由鎮主要領導、村負責人、村會計逐級審批后才能支出;月審計:每月報賬日,村財務人員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經濟業務原始憑證,經民主理財、村負責人簽字審計后,報送鎮相關主管部門審計合格后進行賬務處理;月公開:每月的15號為公開日,定期公開村集體上個月的財務收支情況。在此基礎上,嚴格票據使用管理,規范村集體債權、債務,杜絕高息借款、隨意擔保現象,推行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有效規范村集體資金管理。
(二)建立健全資產臺賬及資產清查制度
對集體資產進行清查登記,逐一建立集體資產、資源登記臺賬,摸清家底,落實責任,并定期根據臺賬盤點、清查。對清查過程中盤虧的資產,要查明原因,對確實無法追回或毀損滅失的資產要形成書面報告,逐級審批后做相應處理。對清查過程中盤盈的資產,也要查明原因,并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評估入賬。出臺統一的農村集體資產評估標準,杜絕村集體資產被盲目估值的問題。
(三)健全資源臺賬、招投標、農村經濟合同管理規定等相關制度,規范村級資源管理
對耕地、礦山、林地、果園、荒山、灘涂等集體資源逐一分類登記造冊,詳細登記每一項集體資源的數量、面積、四至、當前管理使用情況,全面摸清集體資源存量。村級荒山、荒灘等集體資源的發包要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相關合同的簽訂須經相關主管部門審核后方可正式執行。
(四)加強對村集體“三資”處置行為的監管
推行村級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規定重大村情、重大村務等事項要嚴格履行報備程序。凡涉及集體重大的經濟事項、農村集體資產承包、租賃、出讓、資源開發利用和收益分配等,要履行民主程序,實行民主決策,消除村支部書記對村集體資產處置的主觀影響和個人隨意性。
(五)引入獨立、客觀的第三方審計機制,破解經管部門“自管自審”弊端
剝離經管部門的審計職能,設置獨立于經管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負責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管理的日常監督工作,建立村級財務年度審計制度,每年年初,由獨立、客觀、專業的第三方-社會中介機構對村集體列報的財務信息及資產、資源的登記信息進行審計,以促進村集體財務信息及資產、資源登記的真實性、公允性。
(六)牢牢抓住制度建設和制度執行這一根本,確保農村集體“三資”安全高效運轉
在現有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健全和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經濟合同管理、資產資源處置流程、定期審計、責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規章,形成一套既符合實際又具操作性的農村“三資”管理制度體系。同時,狠抓制度落實,對敢于頂風而上的違規違紀行為,嚴肅查辦,切實做到懲防并舉。
三、結束語
農村“三資”管理是群眾關心的熱點,也是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難點,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事關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當前,我們必須正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體系,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健康規范有序運行。
參考文獻:
篇2
——以T市H區政府為例
一、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從整體經濟到實體企業的發展都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和世界經濟形勢的風云變幻帶來的嚴峻考驗,出于保障經濟形勢平穩的需要,中央政府已經習慣于在宏觀層面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各項政策調控,特別是在金融危機的特殊形勢下更會采取強有力的政策調控措施支持企業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各地方政府如何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正確貫徹落實好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將其快速轉化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從微觀層面直接幫助企業克服各種困難,創造和抓住機遇,使企業在確保生存的同時取得進一步的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最緊迫和實際的課題。
本論文試通過研究分析在金融危機形勢下,T市H區政府如何貫徹中央各項宏觀調控政策,采取符合自身實際的政策措施直接扶持企業發展,及其取得的經驗和效果進行概括總結,力爭具備一定的指導性。
研究解決上述問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在現實意義方面,一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經濟越來越融入世界經濟,全球性大范圍的經濟波動對我國的影響將越來越大,地方政府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等特殊形勢,采取何種政策措施幫助企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將會成為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對其進行研究總結尤其重要;二是中國幅員遼闊、國情復雜、地方差異巨大,中央政府的決策部署必然突出指導性和原則性。當中央宏觀調控政策逐級傳達到地方后,地方政府在實際落實上級指令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定適應自己區域特定情況的操作辦法,調度區域經濟,在金融危機等特殊形勢下直接扶持企業發展。那么,總結概括一套符合地方實際、適應地方政府操作的有效的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操作辦法,現實意義十分巨大。
在理論意義方面,我們可以發現,研究國家層面經濟調控政策的研究非常集中,而對地方政府如何在微觀層面扶持企業發展進行分析研究的不多,更沒有形成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地方政府扶持企業發展的相關理論。本文即嘗試從上述角度進行研究,力爭為相關理論的形成做出一些貢獻。同時,金融危機形勢下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及其指導下地方政府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很多是應對危機的非常舉措和直接干預手段,政企在金融危機特殊情況下聯系十分緊密,明顯有別于我們普遍倡導的政企分開等發展方向,由此將會引出金融危機形勢下對政企關系的重新界定。
二、論文基本理論、核心概念及相關文獻綜述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問題,必然從政府財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務職能角度出發,因此本文以公共經濟學、政府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相關理論為支撐,并作為概念框架來分析。
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疇是由政府經濟學研究衍生的,具體指金融危機特定經濟形勢下地方政府如何從微觀角度發揮服務企業職能。核心概念包括:政企關系、地方政府、扶持企業等。
通過有目的地查閱相關文獻,我們認為,國外與國內從宏觀角度研究把握政府與企業關系的文獻比較豐富,成果比較豐碩,特別是從宏觀角度研究分析社會轉型期如何理順政企關系的文獻很多。同時,結合地方政府職能和施政特點,從微觀角度研究其施政過程中如何具體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文獻較少見,更少有對社會主義國家地方政府如何采取非常措施扶持企業發展的研究,沒有一套具備較強操作性的規范實施辦法,更沒有形成具備一定借鑒意義的相關理論及概念。對此,本文在克服相關文獻較少的困難,盡量搜集查閱相關資料的同時,更多地采用聯想推理、邏輯判斷、數字比較等方法對涉及問題進行原創性思考和分析研究。
三、論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創新
本論文研究思路(邏輯進程)主要是:首先,概括總結金融危機形勢下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政策的背景和方法。其次,結合上述背景分析,以T市H區政府為實例,綜合分析研究基層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所采取的各項政策措施的目的、實際操作辦法及其效果。最后,試歸納總結出具備一定借鑒指導性的、符合地方政府施政特點的金融危機等特殊形勢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思路辦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除經濟學基本方法論外,主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實證分析與規范經濟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歷史分析與邏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包括定量統計分析法、試驗方法等研究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進行調研,掌握企業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務其生產經營的政策措施,并通過準確的統計數據分析,對企業在接受政府直接扶持后生產經營效果變化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得出結論。
本文具備以下特點:一是選題原創,比較符合時勢,具備較強現實意義,創新性總體較強;二是論文縱向跨度較大,從宏觀經濟走向、中央政府調控到地方實體企業發展形勢、地方政府措施都需要闡述,從政府經濟學相關理論到地方政府對促進經濟、服務企業的施政嘗試都需要分析研究,分析的層面、角度較多;三是研究方法涵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四是以順應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形勢的有代表性的地市級行政區為研究實例,采用資料真實客觀、鮮活;五是提出觀點、得出結論在當前具有較強的借鑒性、實用性、推廣性。
四、論文基本框架結構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由
第二節 選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理論貢獻
1.2.1選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2選題研究的理論貢獻
1.2.2.1金融危機特殊形勢下對政企關系的新界定
1.2.2.2對地方政府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操作辦法進行總結
第三節 選題研究的創新點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整體架構
第二章 政府與企業關系概述
第一節 研究政企關系重要性
2. 1.1 研究政企關系的理論意義
2.1.2 研究政企關系的現實指導意義
第二節 政企關系基本概念和理論
2.2.1 政企關系研究的歷史脈絡和趨勢
2.2.2 政企關系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
第三節 我國政企關系特點
2.3.1 我國政企關系的復雜多樣性
2.3.1.1政府與國有企業的關系
2.3.1.2政府與三資企業的關系
2.3.1.3政府與中小企業的關系
2.3.2 我國政企關系的發展變化性
2.3.2.1改革開放前政企關系發展特點
2.3.2.2改革開放后政企關系發展特點
2.3.2.3金融危機特殊形勢下政企關系特點(比照美國凱恩斯主義)
2.3.3 改善我國政企關系的途徑
第三章 中央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調控政策分析
第一節 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方式
3.1.1 政府宏觀調控的歷史演變和現實必要性
3.1.2 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方式
3.1.3 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趨勢
第二節 21世紀初全球性金融危機及其對我國企業發展的影響
3.2.1 21世紀初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到來
3.2.1.1 金融危機的起因及發展趨勢
3.2.1.2 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政府直接干預經濟)
3.2.2 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發展的影響
3.2.2.1 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
3.2.2.2 金融危機也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
第三節 中央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的宏觀調控政策
3.3.1 金融危機形勢與我國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分析
3.3.2 中央政府應對金融危機宏觀調控的具體政策(財政、就業等)
3.3.3 中央政府宏觀調控的效果及發展趨勢
第四章 金融危機形勢下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實例分析—以T市H區為例
第一節 地方政府施政特點概述
4.1.1 地方政府施政環境特點
4.1.2 地方政府施政方式特點
4.1.3 地方政府落實中央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式及效果
第二節 T市H區區域發展背景概況
4.2.1 T市H區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和規劃定位(具備濱海新區特殊背景)
4.2.2 T市H區區域快速發展的趨勢
第三節 金融危機形勢下T市H區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實踐
4.3.1 金融危機對T市H區企業發展的影響
4.3.2 T市H區政府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具體實踐
4.3.2.1 扎實開展基層調研并制定落實中央調控政策的實施方案(從政府的經濟調節職能角度,結合區域發展規劃)
4.3.2.2 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從政府經濟調節職能角度)
4.3.2.3 努力擴大內需消費(從政府經濟調節職能角度)
4.3.2.4 潛心打造促進企業長遠發展的公平環境(從政府市場監管職能角度)
4.3.2.5 全力保障企業人員就業、分配和生活水平穩定(從政府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職能角度)
4.3.2.6 利用政府優勢直接扶持企業發展(分為正常服務和特殊政策措施方面)
4.3.3 T市H區政府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過程中的特點和創新
4.3.4 T市H區政府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觀察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措施的歸納總結
5.1.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遵循原則
5.1.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操作方法
第二節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發展相關問題展望
5.2.1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的發展趨勢
5.2.2 地方政府直接扶持企業的相關理論研究
結束語
篇3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就業觀念;利益協調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n)04-0224-02
0、引 言
我國進入經濟轉型期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但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卻沒有跟上改革的步伐,精英人才意識,被動就業觀念,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殘留在當代大學生的頭腦中,首先,當代大學生普遍自我期望過高,大都認為上大學的機會成本過高而追求高待遇。在大學生追求高身價的同時,企業提供的崗位工資明顯低于期望值,從而導致大學生勞動市場出現畸形的供大于求。其次,當代大學生有著很強的行業、地點傾向性,此外,當代大學生的動態就業觀念淡薄,創業意識薄弱。
我們深層次的思考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不難發現,表面上傳統的就業觀念,卻隱藏著對利益的追求,無論是追求高工資,或是到大城市、國企單位工作,都是為了達到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說,表面上影響大學生就業選擇的觀念問題,其本質上是利益選擇問題。
1、對利益的追求形成就業觀念
一個人的擇業行為是就業觀念的外在表現,而大學生擇業行為的出發點是實現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說,個體選擇某個崗位的根本原因在于該崗位能夠實現自己的最大化收益。可以說利益決定了就業觀念的形成,當然這里的利益不僅僅是指經濟利益,還包括其他方面。因此要改變就業觀念,就要先從就業利益追求上入手,具體分析,我們認為決定就業觀念的利益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利益。經濟利益是大學畢業生在就業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它主要體現在工資和補貼的多少,大學生普遍希望到高工資的單位上班已是不爭的事實,公務員和國企也正是他的高福利才導致了大學生的積壓,另外由于我國區域經濟及城鄉發展不平衡性的事實存在,各地區收入水平有較大差異,這容易導致發達地區人才高度聚集乃至人才過剩。
(2)社會利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體現的不僅是經濟利益的追求,社會利益也是他們擇業時重要考慮因素,社會利益又包括制度因素所產生的利益,政策因素所產生的利益。
首先在制度因素方面:①戶籍、檔案制度制約畢業生的擇業。我國的戶籍制度與住房補貼、醫療保險、退休養老等社會福利有很大聯系。與戶籍制度相似,檔案在人事調動、選拔人才、評定職稱等事務中具有很大的參考作用,雖然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現行的戶籍制度、檔案制度仍然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較大影響。一旦畢業生選擇到農村、中小城市和西部偏遠地方就業,戶籍、檔案制度會對畢業生的再次擇業帶來阻礙。因此,大學生一心想到發達城市的就業觀念也就不難理解了。②社會保障制度。由于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欠發達地區的保障制度遠遠落后與發達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更為完善。保障體系完善與否也是大學生在擇業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點導致了他們在就業時存在地區選擇傾向。
其次在政策因素方面主要體現在國家的政策導向性給大學生就業所帶來的利益,如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時在貸款和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另外各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的一系列就業政策所產生的隱性利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各地區的人才引入政策會降低大學生的就業成本,人才儲備政策所帶來的未來預期利益也會決定大學生的就業選擇
(3)家庭利益。大學生就業不單單是個人利益的選擇,家庭利益也會影響他們的就業決定。特別是對一些家庭狀況不是很好的大學生,他們在選擇職業時傾向使家庭總體利益最大化,此時,他們的職業也許不是對自己最優的,但是他可以幫助家庭其他成員提高收益。
以上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共同決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各種利益的均衡考慮是他們就業觀念產生的根源。
2、實現利益協調。轉變就業觀念
既然利益決定了就業觀念的形成,就業觀念的轉變就不僅僅應該是大學生主觀意識上的轉變,它的關鍵應在于實現利益之間的協調,處理好了利益協調,就業觀念自然會發生轉變。我認為,實現利益協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1)實現國家機構人員與非機構人員之間的利益協調。國家可以對國家機構人員(主要是對公務員)的福利進行改革。一方面適度降低公務員的待遇,公務員高穩定性、高待遇的特點使得大量大學畢業生積壓于此,適度降薪可以給公務員熱降溫;另一方面國家監管部門應加大力度禁止公務員灰色收入的存在,一旦灰色收入消失,這些大學生必然會流入其他部門。
(2)實現發達地區就業者和農村和西部偏遠地區就業者之間的利益協調。農村和西部偏遠地區應進一步提高大學生工資和社會保障力度,吸引大學生到此就業。國家教育部人事部在2007年提出了“對到基層就業的大學生要在戶籍管理、勞動關系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系接續方面提供保障”的舉措,這一舉措應該加大力度實施,使得與在發達城市所獲得的利益達到相對平衡。
(3)實現大城市就業者和中小城市就業者之間的利益協調。中小城市和欠發達地區應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吸引大學生就業,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大城市就業壓力,解決畢業生失業問題,吸收的大學生也可以進一步加快城市的經濟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地區之間的均衡發展。
(4)實現國企、三資企業和中小企業就業者之間的利益協調。中小企業可以根據效率工資理論,提高員工待遇,吸引高校畢業生這一高素質群體,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提高效率來實現公司的發展,同時緩解就業壓力。中小企業單純依靠它的潛在發展空間和容易產生成就感難以吸引大學生就業。因此,提高員工待遇可以達到企業與社會的雙贏局面。
(5)實現就業與創業的利益協調。政府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通過提高大學生貸款額度和相關優惠政策,以及加大大學生創業時稅收優惠力度,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3、結 語
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才剛起步,大學生依然是人力資源中的稀缺人才,大學生的失業不僅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又不利于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也不利于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大學生就業難,主要在于就業觀念的陳舊,轉變就業觀念的關鍵是實現利益協調。因此實現利益協調,達到利益公平,是解決當代大學生就業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馬于軍,高等教育大眾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
[2]趙宏斌,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對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選擇與教育投資風險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3]黃散寶,就業能力與大學生就業――人力資本理論的視角[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4]李宏偉,孫祥,方留,大學生就業流向區域差異動因及對策研究,科技信息博士、專家論壇
[5]韓經,尹兆華,當前大學生就業選擇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8,(4):35-38
[6]楊暉,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專科學枝學報,2006,(3):55-58
[7]許傳紅,我國弱勢群體度大學生就業現狀研究,法制與社會,2007,(6):596-597
篇4
關鍵詞:美國社區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市場定位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2-0-02
美國社區銀行分布廣泛,截至2008年美國有超過8000家社區銀行,占美國銀行總數的80%以上,其資產約占全美銀行資產總額的20%;超過43000家營業網點,其中鄉村和郊區的分布率高達83%。美國社區銀行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競爭環境改變的挑戰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后,依然保持著勃勃生機和活力,這充分證明了社區銀行生存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國城市商業銀行與美國社區銀行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美國社區銀行的發展道路可以為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可鑒之處。
一、美國社區銀行的特點
首先,美國社區銀行服務的對象主要是當地家庭、中小企業和農戶。美國社區銀行基于對所在地區人文環境和經濟狀況的了解,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為所在地區的企業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因而能夠形成比較優勢。目前美國的社區銀行已經成為中小企業主要的金融服務咨詢機構和主要資金來源。同時,社區銀行在農村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農場貸款的主要提供者。在農場不動產抵押貸款和營運貸款中,社區銀行占有絕大多數的份額。
其次,美國社區銀行在一個地區吸收的存款仍主要會貸給當地中小企業和居民,這可以使銀行更多地利用自身了解本地經濟發展狀況、社區內中小企業經營狀況及信用狀況等信息優勢,為本地經濟提供充分的服務,從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再次,重視小額零售業務。社區銀行的員工本身也是融入到社區生活的成員,地緣和人緣優勢使得他們具備豐富的社區知識,從而能為客戶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這是社區銀行最典型的特色之一。許多社區銀行在面對個人客戶的零售業務方面提供全面的選擇,包括中小企業貸款和農業貸款、較低收費的支票和投資產品、不同種類的樓宇按揭和消費者貸款產品、以及自動提款和電子銀行等服務。
最后,善于從事關系貸款。由于中小企業、家庭不能不能出具正規財務報告,所以很難從大銀行獲得貸款。而社區銀行十分熟悉本地的客戶,它能更容易地獲得借款人的“軟信息”,從而在審批客戶的貸款時,不會只關注他們的財務數據,還會考慮這些借款人的個性化因素,因此,社區銀行在向“信息不透明”借款人放貸、從事基于關系或聲譽的貸款或小規模市場貸款上具有巨大的比較優勢。
二、當前我國金融環境帶給城市商業銀行的機遇
1.農村金融市場上有效金融供給缺乏
在中央各項農業政策的支持下,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地區的個體養殖、加工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使得農村地區對貸款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另外,我國農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斷提高,因此,部分農民產生了對理財產品等的需求。但農村金融供給卻明顯不足。隨著四大商業銀行戰略定位向大城市轉移,收縮農村地區的營業網點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此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營業網點也主要設立在大中城市等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撤離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無暇顧及,使得農村金融信貸服務日益萎縮,甚至一些地區還存在著金融服務的空白,截至2011年底,全國金融機構空白鄉鎮仍有1696個。另外,我國的農村資金外流現象嚴重,農村資金大部分都進入到了城市支持現代化建設,沒有反哺農村,出現“虹吸現象”,資金成了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同時,農村金融服務手段落后,只有最基本的存、貸款、結算業務。可見農村金融供給明顯不足,但也正是農村金融供給的不足,給城市商業銀行發展提供了施展拳腳的機會。
2.我國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仍沒有解決
中小企業己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一支中堅力量。但中小企業卻很難能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我國僅有10%的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全國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僅占銀行短期貸款總額的14.4%。盡管監管層多次出臺鼓勵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商業銀行也推出了不計其數的中小企業信貸產品。而事實上,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取資金的難度依然很大,融資量與實際需求比仍相差甚遠。
一方面是由于國內銀行缺乏針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標準,使得按現行貸款標準,中小企業大多不符合條件。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因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資產;融資規模小,經濟效益不高,單位融資成本大;管理落后;財務報表殘缺不全;產權關系混亂,因此中小企業難以得到銀行資金支持。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對城商行來說也是機遇。
3.居民個性化消費信貸需求的增加
伴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居民的金融投資意識將不斷增強,理財觀念將明顯改變,因而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必將出現多元化。另外,隨著居民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的消費信貸需求急劇增加。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的個性化很強。而大銀行出于規模效益的考慮,只能提供少量的標準化無差異信貸產品,而且往往要求嚴格的抵押擔保條件,因此很難滿足千差萬別的個人金融服務需求。因此,居民金融服務需求的大量增加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社區銀行拓展了另一塊巨大的業務領域。
三、美國社區銀行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啟示
我國的城市商業銀行與社區銀行有著很多共同點,比如規模小、較強的地域優勢、與所在地區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容易融入所在地區的發展等等,因此,美國社區銀行的發展道路,能為我國城商行的發展提供可鑒之處。
(一)明確市場定位
城市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其熟悉客戶、管理鏈條短、決策快速高效的優勢,用差別化服務、錯位競爭策略替代同質競爭策略,形成與大銀行的錯位競爭格局。城市商業銀行應本著“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廣大市民”的經營宗旨,立足于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立足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立足于服務城市居民。在業務范圍、服務對象、金融手段上與大銀行有所區別,這樣才能使城商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1.為中小企業服務,做“中小企業銀行”。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城市商業銀行作為本土金融機構,相對其它銀行更容易掌握當地中小企業的資信和經營狀況,更容易對中小企業實施監督,能夠以較低的交易成本達到避免“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并且決策機制靈活,更容易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可以說,城市商業銀行定位于服務中小企業具有其它銀行不具備的比較優勢。
2.發展零售銀行業務
零售業務將是未來商業銀行轉型的方向和競爭主戰場,作為扎根于社區,服務于居民的市民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更應該抓住這樣的機遇,充分發揮自己貼近社區、熟悉市民的本地化優勢,開發適合本地居民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同時創新服務理念,為市民提供個性化服務,做足“市民銀行”的特色。
3.立足本地經濟
作為地方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所在城市有著良性互動的關系,只有城市經濟發展了,才能為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而城市商業銀行也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促進作用,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將業務重心定位于地方經濟,充分發揮作為地方政府和市民投資理財顧問的角色,全心全意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
(二)發展村鎮銀行
一方面,農村金融市場上有效金融供給缺乏。另一方面,國家對于村鎮銀行的成立進行了政策支持。銀監會出臺了包括《村鎮銀行暫行管理規定》和《村鎮銀行組建審批工作指引》在內的六個配套文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聯合《關于農村金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人行和銀監會于2008年5月聯合下發《關于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有關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對村鎮銀行的組建和管理、市場準入、稅收優惠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和指導。因此,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抓住時機,成立村鎮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三)拓展中間業務
中間業務作為金融創新的產物,其手續費穩定,風險小,是商業銀行極具潛力的收入來源;還能通過促進存貸業務發展實現業務聯動,使得銀行能更好地服務客戶、穩定客戶和發展客戶。因此,作為城市商業銀行,必須拓展中間業務領域,增加非貸款利息收入,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盈利空間,從而根本轉變單一盈利模式。
參考文獻:
[1]毛悅寧.當前城市商業銀行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思路研究[J].金融縱橫,2008(2).
[2]毛丹丹.美國社區銀行的發展及其對我國新農村金融建設的啟示[J].海南金融,2011(7).
[3]趙世勇,香伶.美國社區銀行的優勢與績效[J].經濟學動態,2010(6).
篇5
論文摘要:從經濟法產生﹑法律部門劃分標準﹑經濟法與幾個法律部門的關系﹑經濟法的重要作用出發,擬探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在我國,“經濟法”這一概念的出現和使用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經濟法在我國發展的這二十多年中,其是否是獨立的法律部門這一基本理論問題,一直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問題,筆者通過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論述,以期闡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一、從經濟法的產生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經濟法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摩萊里1775年撰寫的《自然法典》中。現代意義的經濟法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國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過度的自由競爭引起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壟斷市場的傾向日漸顯著,產生了各種市場弊端,資本主義的矛盾空前激化,資本主義國家政府開始改變經濟政策,加強對自由市場的干預,國家對自由市場干預的法——經濟法應運而生。
從上面經濟法的產生過程,可見經濟法的出現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雖然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有其天然優勢,但是市場又存在著盲目性和滯后性,易導致不正當競爭及壟斷行為產生等弊端,為保障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同時發揮市場及國家必要干預兩方面的共同作用,而經濟法既在微觀領域對經濟進行規制,又在宏觀方面對經濟進行整體調控的特性,恰好滿足了這種社會需要,是其他法律部門不能替代的。
二、從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法律部門,一般而言是指調整因其本身性質而要求有同類調整方法的那些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在法學理論界,對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一元說”,是僅以法律調整對象的不同作為劃分標準。因為這種劃分標準過于單一,無法對紛繁復雜的法律體系做出較為科學的劃分,這種學說已為學界所拋棄;一種是“二元說”又稱“主輔標準說”,這種劃分方法由前蘇聯法學家提出,至今仍被許多學者所接受。“二元說”以調整對象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依據。其中,調整對象標準是調整同一性質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構成一個法律部門,而調整方法主要指權利義務模式及法律責任的確定方法。
(一)經濟法具有特定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是調整發生在政府、政府經濟管理機關和經濟組織、公民個人之間,以社會公共性為根本特征的經濟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這一點決定了經濟法調整對象的特殊性——社會公共性,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不是一般的經濟管理關系,而是具有社會性的經濟管理關系。具體而言有兩大類:
1、微觀經濟管理關系。微觀經濟管理關系是具有社會公共性特征的經濟管理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政府或政府授權部門在建立和維護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中形成的管理關系。它主要發生在政府及其授權部門與市場經營主體之間、社會經濟團體與市場經營者之間,包括在稅收征管、金融證券監管、貿易管制、價格監督、技術監督、企業登記管理、交易秩序管理等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建立和維護自由、平等的市場競爭秩序,就必須由國家對市場經營主體的行為進行管理和干預,而且也只能由國家進行管理和干預。為此,我國已相繼出臺了一大批此類法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
2、宏觀經濟管理關系。宏觀經濟管理關系是具有社會公共性調整的經濟管理關系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央和省兩級政府及其法定的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實施對國民經濟與宏觀管理調控,而發生在宏觀經濟領域里的經濟管理關系,主要包括在計劃和產業政策的制定、實施,國家經濟預算及其主導之投資,稅收、金融、物價調節,土地利用和規劃,標準化管理等活動中產生的經濟關系。
實行宏觀經濟法律調控是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后,國家對宏觀經濟的干預甚至到了大規模的程度。在我國,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中必須要建立、建全經濟結構的優化,引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以推動社會進步。
因此,我們說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經濟管理關系,是其特有的,也是其他法律部門的調整范圍無法涵蓋的。
(二)經濟法具有特定的調整方法
經濟法的調整方法的獨特性是許多學者予以否定的,因為我們在大量的經濟法的法律法規中看到的調整方法(即權利義務模式及法律責任)主要是采用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三大責任方式綜合適用,是對這三種責任方式的綜合化和系統化,但是法律責任方式的種類是有限的,它們已經被業已存在的法律部門所采用,經濟法作為一個新興的法律現象,也只能采用這些種類有限的責任方式,而且這種三大責任方式綜合適用的調整方式又恰恰在一個方面說明了經濟法調整方式的獨特性。
隨著社會經濟和法制的發展,也有一些新型的調整手段被“挖掘”出來,適用于經濟法領域,諸如程序的、褒獎的、社會性的,等等。我國學者對此研究得較多的是獎勵手段(也有將其稱為褒獎手段)。另有一種新型的法律調整手段,有著作將其稱之為“專業暨社會性調整手段”,包括專業調控及專業約束和制裁。勿庸置疑,傳統調整手段和這些新型調整手段,構成了經濟法這種公私法融合之新型法律部門的獨特的調整方法
三、從經濟法與幾個法律部門的關系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有些學者認為經濟法不能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因為他們或認為經濟法僅為民商法的補充,或認為經濟法對社會關系的調整作用完全可以由行政法代替。所以,為了闡明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我們就必須對經濟法與民商法、行政法的關系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一)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
經濟法與民商法的相同點在于,主體中均包括企業、法人、公民等;二者都有特定的調整對象,并且都涉及對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的調整。
它們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1、調整范圍不同。民商法主要調整平等、等價的產權關系和流轉關系,著眼于微觀的交易安全,重在保障個別主體的財產及人身權益;而經濟法主要調整公共性經濟關系,著眼于宏觀的秩序和利益,一般不涉及個人的人格、財產和交易關系。2、調整方法不同。民商法對于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自然人和法人,采取了民事制裁的方式;而經濟法正如以上所述,采取了綜合性的責任方式。3、根本作用不同。民商法的根本作用是保證各種合法主體能夠按照意思自治的原則參與經濟關系及從事其他活動,保證其合法意志能實現;而經濟法的根本作用是為了保證社會有一個正常、自由的競爭環境,從而使社會經濟能夠協調、穩定的發展。4、性質不同。因為民商法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平等關系,所以民商法是典型的私法;而經濟法是“以公法為主,公私兼顧”的法。
(二)經濟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經濟法與行政法的聯系在于,兩個部門法的調整方法都存在行政責任方式,而且二者也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管理關系。但二者的區別也是相當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1、調整范圍不同。行政法調整的是關于國家行政組織及其行為,以及對行政組織及其行為進行監督的社會關系;而經濟法調整的是國家在協調經濟運行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雖然二者都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但調整經濟關系的角度和深度不一樣。行政法調整微觀經濟關系,是對個別、具體、特殊的經濟關系的調整,經濟法則調整宏觀經濟關系,主要包括稅收關系、金融關系、計劃關系、財政關系等,是國家從長遠利益、整體利益考慮對經濟所作的調整,具有一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2、調整方法不同。行政法以大量的行政責任方式為主;經濟法的調整方法如上所述。3、原則不同。行政法的原則是依法行政、廉潔高效;而經濟法以維護公平競爭、平衡協調及責權利效相統一為宗旨。4、目的不同。行政法是國家本位法;在經濟法中,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是為了保證整個國民經濟在現有基礎上更快地發展,所以經濟法是社會法,為了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而產生。5、國家權利大小不同。行政機關管理的是具有特殊性的社會關系,使行政活動成為一種純粹的社會活動和組織活動,因而行政機關在進行活動時往往無具體明確的法律可依,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中,行政機關就享有較高的自;而在經濟立法中,法律法規的最根本依據是客觀經濟規律,經濟法是對客觀的、固有的、穩定的經濟規律的一種反應,因此國家在頒布經濟法和執行經濟法時的自較小。
四、從經濟法的重要作用看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
經濟法這一法律部門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應運而生的,不是任何法學學者的臆造,它在促進、穩定社會經濟發展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門法都不可替代的。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國家通過制定一系列有關國有經濟的法律法規,在法律上確立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主導地位。國務院的《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等有關法規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集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和《個人獨資企業法》等經濟法規對扶持城鄉個體經濟和保障私營企業的合法利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對于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法規的制定,改善了外商投資的法律環境,推動了“三資企業”的迅速發展。
(二)保證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建立有中國特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經濟法對于反映經濟規律要求的經濟體制改革方向及相關措施做出明確規定,使其制度化、規范化,這樣便能從法律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經濟法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把各項經濟活動都納入法制軌道,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各自的作用,充分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益,從而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社會是發展的,經濟是發展的,法律也是不斷發展的,我們不能在更復雜的社會關系需要新的法律部門來調整時,還固守著幾個古老的部門法,否定新的部門法的重要作用。因此,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經濟法的獨立法律地位已不容置疑。
參考文獻:
篇6
論文關鍵詞: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問題與對策
目前,全國工商注冊登記的中小企業超過1000萬戶,約占企業總數的99%,工業產值、實現利潤和出口總額為60%、40%和60%,提供了.75%的城鎮就業機會。1978年至1996年間.從農村轉移出的2.3億勞動力絕大多數在中小企業就業.1998年中小企業吸納國企下崗職工約460萬人。非國有中小企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力,尤其是在接納安置國有企業下崗分流人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滿足社會多樣化的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中小企業在國內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又進軍國際市場進行海外經營,有的中小企業開始在境外設廠布點,更直接參與國際競爭.使自己在國外有了很好的發展。
一、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主要體現于民營企業的商品出口、海外經營上。自1978年以來,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開始有少量直接出口,90年代隨著三資企業自營出口的增長,到1998年民營企業的直接出口比重已上升到47.3%.成為我國出口增長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全國大約有150家上規模的民營企業被賦予自營進出口權,而且涉及的行業也相當廣泛,且有一批民營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在境外設廠辦點.如江蘇三星繡品集團,先后派出個體和私營業主120多人次.在lO多個國家創辦了3O多家境外私營企業;北京時代集團公司在歐洲收購了一家老牌的外國儀器公司,使自己的產品占領了很大一部分歐美市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或通過外貿出口或通過出口商品生產等形式,參與國際竟爭。綜觀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狀況有如下特點:
(一)規模偏小。海外市場狹窄,市場過分集中.占領的市場大多是亞洲市場我國中小企業海外市場多半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地區、歐美的則很少,其產品覆蓋面也十分狹窄。盡管有外向型經濟活動,但普遍沒有形成規模。我國浙江一帶中小企業走出國門的多些,但內地邊遠地區走出去的企業則較少;走出去的企業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上的中小企業則更少.
(二)中小企業產品檔次不離,外向型發展仍處于相對幼稚水平中小企業產品檔次不高,質量普遍低下。形式單一、老化,出口產品也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從商品結構看.出口的產品中多是服裝、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或機電、成套設備出口極少。
(三)中小企業人才缺乏.特別是懂得海外經營的人才更少,使其管理水平低下目前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中人才缺乏,且人員素質低下,國內從業人員多半是城鎮新增勞動力、下崗職工、民工、文化水平低的人。加上中小企業主對海外經營培訓不重視,使得海外經營人才更加缺乏。根據對四川省200個私營企業的調查表明,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私營企業主占總數比例僅為14%中小企業用人制度上采用“任人唯親”的家族管理方式,與國際上通行的現代化管理制度大相徑庭.這勢必影響中小企業的海外拓展。
(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中.利用國外的生產要素少如:先進技術、設備的企業少.即在國外建立的合資企業較少,弱化了中小企業海外競爭的能力和進行研究開發的勢頭,國際營銷網絡面狹.不成體系。
(五)中小企業海外進行直接投資的行業多半為勞動密集行業盡管有其優勢,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這些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
二、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面臨的問題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制不順.多頭管理.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機會減少、成本增加目前.我國中小企業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門及區域,分由經貿委、科委、鄉鎮局、工商局和工商聯等部門管理。由于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致使口徑不一,管理分散,地方企業無所適從在項目審批、產品鑒定等方面職權不清,多方插手、重復收費,“三亂”現象極為突出。加之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尚不健全,造成中小企業特別是個私企業在產品開發、市場定位、資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盲目性。辦理商務出國的費用高、環節多、效率低,往往使中小企業坐失商機。
(二)融資困難,告貸無門.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后勁不足資本經營是中小企業海外經營乃至生存的最關鍵一環,然而由于我國大銀行對中小企業惜貸,政府對民間金融機掏采取抑制發展政策,致使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出現:1.資金供應不足。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加之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后權利上收,而以中小企業為放貸對象的基層銀行則是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后,逐級下達“存貸比例”,使本米就少的貸款數量就更為可憐,貸款供應嚴重不足。2.中小企業尋保難。因為中小企業多為租賃經營,無不動產作抵押.因而為中小企業擔保的機構就少.擔保的品種也就單一。此外,中小企業借貸成本高,放貸的責任大,直接融資無渠道等,也影響了其融資能力如:福建省中小企業約52%無力從銀行獲得貸款,致使21.6%的中小企業開工率低于50%;73%的小型企業開工率低于80%。3.扶持不足。8O年代國家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鄉鎮企業發展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隨著改革的推進,這些政策逐步取消了。在新形勢下,中小企業不但很少得到優惠,反而由于各級政府熱衷于大企業、大集團的建設而遭冷落和不公。
(三)政策不公。市場無序。增加了中小企業經營成本長期以來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只有大企業才代表工業發展的未來,才能為國家工業化作出貢獻。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的發展極大繁榮了我國經濟.但一種很有影響的觀點卻認為.它們與大企業爭資源、爭市場,大量生產偽劣產品,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許多人有意無意地將加強大企業同發展中小企業對立起米。這種觀念也影響政府部門所制定的政策,使我國出臺的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呈現出一是短期性,二是不公平性,致使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成本高,利潤低。近年來出臺的政策多是按照企業規模和所有制設計操作的,對大企業優待多,對中小企業考慮少;對公有制企業優待多,對私有制企業考慮少政策適用上也存在著不公平性。具體表現在:
1在稅收政策上,國有企業可先繳后提,非國有企業無此待遇;中小企業特別是個私企業往往是小額納稅人,增值稅發票難以抵扣,實際稅負增加;個私企業存在雙重納稅的現象等。2在土地政策上,我國中小企業不能享受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增稅減免等政策。3.在銀行呆壞賬準備金核銷上,大企業可列入國家計劃及時優化資產負憤結構,中小企業無此厚遇4.在行業準入上,中小企業尤其是個私企業還受到諸多限制。此外+市場交易規則缺乏,市場秩序混亂。加之一些部門執法不力,使中小企業正常經營困難重重。
(四)加入WTO后。中小企業海外市場拓展競爭將更加劇烈加入WTO后。一方面給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提供了難得機遇+使其進行海外經營面臨著許多有利條件,但不乏挑戰因素的存在。我國中小企業海外擴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1.加入WTO后我國中小企業將面臨國外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嚴重打擊;國外高精尖產品一方面沖擊我國內市場,另一方面也占據了許多海外市場,使我國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有較大難處;2.加入WTO以后+我國中小企業將受到已加入WTO的發展中國家同類企業的競爭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產品如印度等國的產品也在國際市場上與我國中小企業分爭海外市場。這兩方面將會影響到我國中小企業海外市場所占的份額大小。
(五)自身因素制約其發展,致使其海外經營步履放慢除上述企業的外部問題外,就中小企業自身而言,主要有企業體制和組織制度不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企業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有差別、企業技術含量不高、開發能力不強、盲目投資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等問題使企業產品檔次低、中小企業的海外拓展的步伐要比其所預想的緩慢。
三、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的優勢
盡管中小企業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不能就此否定中小企業有走出家門跨人海外市場的能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仍然存在著優勢.既存在著外部環境提供的機遇,也有自身積累的勃發力。
(一)WTO與經濟全球化給中小企業海外發展的影響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國中小企業實現二次創業,走出國門,融人世界,這是中小企業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隨著我國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將使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小企業也將獲得一個多邊、穩定可預見的公平競爭環境,使我國中小企業進行跨國經營有著良好的機遇:1.WTO要求實現多邊、無條件、穩定的國民待遇原則,將使中小企業在產業準入等方面,與國有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享有同等權利.有利于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WTO要求放開資本市場,允許外資銀行進入,將使中小企業更多的渠道和方式獲得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機會;3.WTO將加快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使地域不再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因素,它將具備與大企業競爭的能力;4.WTO將推動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使更多的中小企業將成為跨國公司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更加便利海外擴展。
(二)中小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具備海外擴張的能力中小企業已積累了一定的資本,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加之有一部分中小企業已走向國際市場,積累了一些海外經營的經驗。這為海外擴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為鄉鎮企業,其產品鄉韻氣味濃厚,可以彌補海外行空穴,擴張我國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加之中小企業靈活性,應變市場能力強+能夠適應海外市場的風險,較容易利用跟進原理占據海外經營市場。
四、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發展的對策
自9O年代來+中小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的發展趨勢席卷全球,中小企業走向世界進行海外經營不僅是中小企業一種明智選擇,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中小企業走出去,實現第二次創新+對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對當前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深化國企改革,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國已有13萬多家鄉鎮企業的產品走到國際市場,有6300多家的鄉鎮企業辦了跨國公司。為了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迅速提高中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趕上和超過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使之成為拉動整個企業發展、地方經濟、國民經濟的火車頭。政府應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創造良好的環境,減少中小企業海外經營的成本,解除其經營的后顧之憂。具體對策如下:
(一)政府應在理念上扶持.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提供良好的環境中小企業雖然是民營企業,但在理念上、觀念上必須從計劃經濟的體系中解脫出來,建立起與國有經濟一視同仁,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理念.不應該考慮企業的姓公與姓私而采取不同的政策標準來對待。要按照“三個有利于”、“發展是硬道理”的客觀標準做好中小企業的扶持工作,“加長”政府“有形的手”為各類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才能使中小企業輕裝上陣,為其海外經營減壓減負。
(二)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保證中小企業有能力參與國際競爭中小企業要進行跨國經營,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運動過程實際上也是資金的運動過程,如果中小企業的發展資金需求得不到保證,企業就很難順利地開展自己的業務。為此要做到:1.變間接融資為直接融資。應盡快開通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有選擇地開展“創業板”試點,改變中小企業過分依賴間接融資單一渠道狀況;2.扶持建立和重點發展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中央、地方性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并對中小企業進行分類排隊,按照“優先支援企業”、“有條件支援企業”、“其它企業”的順序,在數量上保證供應,同時,采用多種形式.如我國經濟學家董輔{n所提倡的大力發展民間擔保公司,利用民間資金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和監管制度,搞好中小企業資信檔案,銀企聯手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保證我國中小企業在參與國際經濟大競爭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
(三)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外貿體制.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海外經營掃清障礙.鋪路架橋中小企業管理應按照國家經貿委《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的要求,結合當地機構改革的實際,進一步理順中小企業管理體制,盡快明確中小企業管理機構以形成全國縱橫貫通、上下聯動的中小企業工作網絡我國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經營,工商登記手續十分繁雜,曾存在著多頭審批的現象使中小企業進行跨國經營面臨著許多不便今后,要進一步改革外貿體制,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登記制,簡化審批手續,節省審批時間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跨國經營提供發展空間。
{四)強化政府在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功能政府在中小企業提供全程服務工作,主要有:1主動與相關國家簽定雙邊協定,為中小企業提供雙邊的法律保障。2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有針對性地搜集中小企業所需要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才信息等經過必要的分析和加工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服務,以保證中小企業作出準確的判斷、決策;3提供中介服務,為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開展經濟協作以及企業的產品出口等牽線搭橋;4.加強培訓服務,政府應舉辦各種跨國經營跨國管理培訓班,使中小企業經營者經過培訓獲得相應學歷,并鼓勵他們出國考察,掌握新知識.幫助中小企業經營者提高素質、改善經營管理,為他們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條件;5.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診斷和經營指導服務并借鑒國際上幫助中小企業發展的經驗,按照產業政策的要求,重點扶持一批優秀中小企業。6為中小企業提供海外投資保險,中小企業到海外辦廠遇到的風險比國內大,除中小企業自身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外,我國應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成立全國性的海外投資保險機構,專門負責為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提供政治、經濟類保險。
(五)搞好技術創新.促進特色經營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世界上產品的競爭,實質是科技的競爭。中小企業在市場中拼搏如果不及時更新設備,開發新產品,使之潮流化、個性化.則很難保持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生產水平低、設備陳舊落后,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必須加快我國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圍繞現有企業母體加大投人,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實現產品的升級和技術創新,從而把中小企業從依靠簡單量的擴張、生產一些檔次不高、重復建設的產品,轉變為依靠科技,搞深加工,生產適應市場需求、競爭能力強的產品。并積極走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的發展路子,重新調整產品的市場定位,找準切A點,在產品、工藝等方面積極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努力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實現市場的聯結。同時,還要加強中小企業之間的協作關系,共同加強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的開發。處于產業上、下游的企業要加強配套,形成合作群體。
(六)中小企業要重視培育高素質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增強海外經營的能力企業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素質,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決策力、組織力、觀察力、協調力等綜合素質,我國中小企業高級經管管理人員,一部分是受計劃經濟教育過來的,另一部分是新起的私營企業家,他們對科學、嚴格、系統、規范、動態的現代經濟管理認識不足,有的甚至沒有入門。人才競爭是一切競爭的基礎,中小企業要走向國際市場和開展海外投資活動,就必須有一批熟悉國際貿易規劃與慣例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外經貿、金融、營銷、企管、財務、技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為此中小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調動高校力量,開辦各種培訓班.建立有效機制,培養海外經營人才使其具有跨國經營、管理知識,提高其馳騁市場的理性能力。
(七)依托大廠求生存.達到借船出海的目的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無論是打進國外市場,或是保存國內市場,都要靠競爭力強的強勢企業作為先鋒和骨干隊伍。中小企業要抓住國內大型企業資產重組和經營戰略調整的有利時機,以不圖所有,但圖所在的眼光,主動與太企業建立穩定的協作關系,通過對太企業上下游產品的加工制造,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同時創造機會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投資者采用聯合、兼并、合資、合作等形式,達到中小企業供梯上樓、借船出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