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14 23:46: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診斷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診斷報告

篇1

概 況

桃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于狀元路與文心路交匯處,社區東臨沭河岸邊,區內無污染企業,空氣質量優良,交通便利,總面積約8.2km2>/sup>,轄內有桃園南區、桃園北區、海納小區、彩虹花園小區、岳家村小區、民樂園小區、文心苑小區、東都花園、盛源御景小區等8個生活小區,在區內城鎮村莊有護城官莊村、東關1~5街村、東大街一街、岳家村、東陳家樓、西陳家樓、大桃園村、小桃園村、付家洼村、慕家莊子村,郭家園村等16處村莊。常住人口約3.2萬人,2009年居民人均收入1500元,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5m2>/sup>。飲用水源為自來水,該轄區為縣城人口集中居住區,人口相對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社區內居民城鎮居民基本公費醫療及新型農村合作社醫療參保率較高,政府醫療制度健全,運轉良好,保證了社區居民的基本醫療費用。

對象與方法

對象:對轄區8個生活小區及16個村莊生活區居民健康檔案進行調查,采集、統一建檔管理。

方法:協同當地公安、民政、計生部門到生活小區和村莊統一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定量、定性調查分析。

結果與分析

社區人口學診斷:此次建檔人數為30 060人,其中男14 026人,女16 034人,年齡33.70±18.57;60歲以上人口比例9.37%;漢族占66.80%,高中以下學歷占82.18%。職業以靜式作業最多,占41.7%。享受醫療保險制度順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61.20%,城鎮居民公費醫療30.80%,全自費8%,個人負擔醫療費用>20%的占98.5%。

流行病學診斷:①健康與疾病狀況:a.社區內近3年死因前5位依次為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腫瘤、呼吸道疾病、意外。b.社區內近3年內主要慢性疾病死亡率變化趨勢:影響社區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主,但腫瘤死亡率呈上升趨勢。②社區居民流行病學調查:診斷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的順位:高血壓138人,冠心病137人,糖尿病123人,肥胖98人,腫瘤72人,腦卒中62人,慢阻肺51人。

由上述資料看出,高血壓和糖尿病既作為危險因素,又作為所患疾病,在生活方式疾病的防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人類學定性調查結果:①當地主要的健康問題:召開社區衛生工作會,醫務人員認為影響社區居民的主要疾病是高血壓和糖尿病,其病因可能與平時生活方式有關。

行為環境診斷:行為因素的情況,見表1。

表1 行為因素的情況

篇2

【關鍵詞】胰腺:囊腺癌: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1673-7555[2007102-115-02

隨著CT檢查技術的進展,對胰腺囊性病變的顯示有了很大提高,從而對不同病因的胰腺囊性病變進行較明確的影像學診斷成為可能。胰腺囊腺癌頗少見。現將我院2003年-2006年間搜集經手術或活檢病理證實,CT表現較典型的4例胰腺囊腺癌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男1例、女3例。年齡44-67歲。臨床表現為左上腹脹痛3例,無意中發現腹部包塊1例。4例均無胰腺類病史。實驗室檢查無異常。

1.2 CT檢查應用Emotion螺旋CT機,常規空腹,掃描前30min口服1%-1.5%,泛影葡胺500ml,檢查前5min再口服200~300ml充盈胃腸道。掃描范圍自膈面向下至十二指腸水平段。掃描采用軟組織模式,胰腺區用層厚層距5mm,必要時可用3mm或2mm層厚、層距掃描。平掃后作增強掃描,經肘靜脈用高壓注射器以3ml/s的流率注入10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300mgI/ml),延遲20~25s,60~65s行動脈期,門靜脈期增強掃描。

2結果

4例胰腺囊腺癌的主要CT表現是低密度囊性腫物。

腫瘤部位與大小:病變發生在胰頭部1例,由3個較大的囊組成。病灶位于胰體、尾部3例。最大病灶為5.6cmx6.8cm位于胰頭,病灶最小者3.0cm×3.1cm居胰體部。

腫瘤形態、密度及囊壁:瘤灶呈圓形1例,類圓形2例,分葉狀1例,平掃囊內CT值1.1HU~28.2HU。2例囊內見線狀分隔(圖1、2)。囊壁均較清楚。2例囊壁厚薄不均伴突向腔內的狀壁結節(圖3)。1例見囊壁呈弧形鈣化及囊內結節狀鈣化斑(圖4)。增強掃描見囊壁、壁結節及囊內間隔顯示不同程度強化,病變囊性部分不強化。

病變與胰腺的關系:2例病灶與正常胰腺交界區呈杯口樣壓,病變位于胰頭時使胰腺受壓變短。1例顯示囊性病灶略突出于胰腺輪廓之外。1例體積較大的病變,其胰體,尾萎縮伴胰管擴張。

病變周圍侵犯及遠處轉移:1例胰頭病變使十二脂腸降部內緣和下腔靜脈前緣受壓,1例胰尾部病變累及左腎前筋膜使之增厚(圖2)。1例見肝內有囊性轉移灶(圖2)。

圖1:CT增強掃描胰尾部橢圓形囊性腫物,約4.0cm×6.0em大小,不規則增厚的囊壁及囊內線狀分隔均有強化。

圖2:增強掃描胰尾部見3.5cm×4.8cm類圓形囊性腫物,厚薄不均的囊壁及囊內線條樣分隔顯示增強,左腎前筋膜增厚,肝臟周邊多個囊性轉移灶。

圖3:增強掃描胰體尾后方4.0cm×5.0cm囊性腫塊,壁不規則增厚伴狀壁結節突向腔內。

圖4:平掃胰體后方3.2cm×5.0cm分葉狀囊性腫物,囊壁部分條形鈣化及囊腔內形狀不規則鈣化。

3討論

篇3

【關鍵詞】超聲診斷;小兒腸套疊

腸套疊是嬰幼兒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表現為腸蠕動功能紊亂造成進一步引發成一段腸管套入相連接的另一段腸管內的現象,一般分為四種類型,具體是小腸型、結腸型、回結型和復雜性[1-2]。研究表明,此病的發病原因可能是病毒性腸炎引起的高胃泌素引起的,病情表現是以原發性腸套疊為主,常常為近端套入遠端、大部分在回盲部發生。此病經常會并發腸梗阻,所以及時診斷治療就顯得尤為的關鍵。本文總結了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間來我院通過超聲診斷的41例小兒腸套疊患兒,對其作回顧性分析,所有患兒都通過X線下空氣灌腸或外科手術證實,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1月――2012年11月間我院收治41例小兒腸套疊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痛、排便異常、哭鬧等,其中病史最短為1.5h,最長8d。超聲檢查全部為腸套疊,并經手術或X線下空氣灌腸確診,其中男性患兒23例,女性患兒18例,年齡最小35d,最大17歲;1周歲以內的患兒有18例,1-6周歲15例,7周歲以上8例。

1.2治療方法我院采用的儀器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高低頻探頭交替使用的方法:先低頻探頭觀察,使用頻率為3.5-5.0MHz;之后再用高頻探頭觀察,使用頻率為7.0-12.0MHz。對于一直哭鬧的患兒,要先使用鎮靜劑使其平靜,一般為0.5mg/kg水合氯醛通過肛腸給藥[3]。檢查時患兒取平臥位,先用凸陣探頭全面掃查盆腹腔,尤其觀察右中上腹及右下腹是否存在腸管擴張、腹腔積液和腹腔內有沒有腫塊,如果有包塊,需進一步使用高頻線陣探頭仔細掃查,對包塊的大小、形態、邊界、內部結構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況做好詳細的記錄。

2結果

經超聲探查41例患兒腹腔均見包塊回聲,表現為橫切位見同心圓結構、縱切位見套管狀結構。其中32例患兒有右側腹包塊,6例患兒存在左上腹包塊,其他部位3例。10例伴有腸管擴張,23例腹腔積液。根據腸套疊類型,有32例回盲型,2例回回結型,3例回結型,2例結腸型,另外還有位于左上腹脾曲部2例。據觀察,哭鬧時間越長,就診時間越晚的腸套疊患兒,其腸系膜上的血流信號會越差,經手術證實腸壞死2例,明顯存在腸壁水腫帶增厚1例。38例患兒經臨床灌腸療法治療,3例手術治療治愈。

3討論

據統計,腸套疊80%發生于2歲以下的兒童,一般來說男孩發生此病的概率大于女孩。小兒腸套疊分為原發性的和繼發性的,嬰幼兒幾乎都為原發性,很少一部分為腸腔內器質性病變所繼發,如息肉、腫瘤、憩室等[4]。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腸蠕動紊亂、回盲部活動度大、腸系膜過長等。

在腸套疊處顯示明顯包塊為超聲診斷小兒腸套疊的特征性表現為,包塊橫切面呈同心圓特征,縱切面呈現套筒特征,產生這種特征的原因是因為在腸套疊部位的腸壁折疊成三層,超聲顯像會使腸套疊橫斷面呈現典型的“同心圓”結構特征。[5-6]。其實只要掌握了小兒腸套疊的超聲特征和它臨床表現,超聲診斷此病的準確性就會提高。在檢查過程中,我們體會到當一些腸套疊患兒其腹部包塊不明顯的時候,則需要在回盲部、脾區和結腸肝區重點檢查。使用高頻探頭來應對套疊部位“同心圓”結構圖像不清晰的狀況,需適當調節儀器,應用高低頻率對照檢查,便可獲得較清晰圖像,提高超聲診斷的準確率。超聲檢查腸套疊時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伴有腹痛、嘔吐的急性腸炎;橫切顯示固定“同心圓征”的閉孔疝、小兒急性單純闌尾炎、腸道腫瘤等。當超聲一時無法確診且臨床高度懷疑的病例,為了不耽誤治療,需要結合X線確診。

臨床上診斷腸套疊一直沿用的是X線空氣灌腸造影術,此項技術的臨床價值非常高[7]。但是當幼小兒童的套疊時間過長時,此項技術就不太適用。與X線下空氣腸相比較來說,診斷準確率高達100%的超聲檢查顯得更為方便一些,因為它具有無創、安全、無輻射和及時反復追蹤檢查的特點,“同心圓征”和“套筒征”是超聲檢查非常典型的二維超聲表現,便于確診。作為腸套疊復位后隨訪觀察療效的精確指標,超聲儀器設備在逐步的進步和更新,診斷技術日臻完善,診斷小兒腸套疊的敏感性、準確性也在明顯提高,成為越來越多的醫師做為首選的輔助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純正,徐智章.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66-367.

[2]程正才,高楓,俞波,等.小兒腸套疊的高頻超聲診斷[J].現代實用醫學,2008,20(9):720-721.

[3]吳恩惠.醫學影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36-637.

[4]劉潔瓊.超聲對小兒腸套疊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

[5]陳文娟,張號絨,劉金橋,等.小兒腸套疊合并腸壞死的超聲表現及診斷價值[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8,10(2):161-162.

篇4

[中圖分類號] R74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2010)-10-001-01

隨著醫學影像事業的不斷發展,儀器設備也在不斷改進,動態腦電圖越來越多的應用到臨床各項疾病的監測中,尤其提高了一些特殊類型癲癇病例的陽性率,現將我院根據動態腦電圖監測記錄2例眩暈病人24小時腦電圖的異常變化,臨床確診為眩暈性癲癇的病例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資料1劉XX 女 38歲,食品店工作,4年前在吵鬧的環境下,感覺周圍景物搖晃、視物模糊、站立不穩,持續數秒后緩解,間歇性出現3-4次,來我院神經內科就診,影像學,心血管、耳鼻喉及眼科檢查無異常,服用西藥(不詳)后未再發作。2008年生孩子后不久,上述癥狀又開始出現,而且發作時間延長,發作頻率增加,眩暈癥狀加重,表現為感雙顳、前額向眉心緊壓,意識模糊如夢樣狀態,有短暫黑朦,閉眼休息后即可緩解,尤以每天清晨為著,下午很少發作,再次來我院就診,腦電地形圖、影像、腦血管超聲(TCD) 、頸動脈超聲檢查均在正常范圍內,而動態腦電圖檢查示清醒狀態下腦電圖未見異常改變,在睡眠描記中可見頻繁出現的突出背景活動的高幅(350VU)0.8-2 c/s尖慢及不規則慢活動,尤以額區最為顯著,其次是顳區,臨床診斷為眩暈性癲癇,服用卡馬西平,癥狀明顯減輕,發作次數減少,后去北京宣武醫院就診,視頻腦電監測報告為輕度異常,支持我院診斷治療。

資料2 上官XX 女 56歲 退休職工 6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表現為頭部沉悶感,眼前景物上下跳動,持續時間短暫不足1分鐘,多在春秋季節發作,當地醫院以“腦梗死”治療,癥狀無明顯改變。近半年來,感覺上述癥狀發作次數明顯增加,有時每日發作40-50次,來我院就診。影像學、心血管、眼科檢查無明顯異常改變,動態腦電圖記錄示清醒狀態下全導可見頻繁出現突出背景活動的中長程3-5c/s混雜無規律的慢活動,尤以雙頂、枕及中、后顳導顯著;睡眠狀態下仍可見上述異常活動,只是出現頻率明顯減少,臨床診斷眩暈性癲癇單純部分性發作,口服卡馬西平,癥狀減輕,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仍在隨診。

2 討論

眩暈性癲癇是由前庭系統皮質中樞神經元的異常放電所引起,從屬于感覺性癲癇或反射性癲癇的范疇。眩暈是近年來臨床工作中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而眩暈性癲癇為臨床少見疾病,發病率不到1‰,所以對于眩暈長期反復頻繁發作者,感周圍景物旋轉、跳動、漂浮、下沉,視物模糊,對周圍環境有如夢樣狀態,發作持續時間短暫即可恢復的眩暈患者,在通過影像、生化檢查排除心腦血管、頸椎、內耳疾患等其他疾病后,應進行動態腦電圖監測記錄患者眩暈發作時腦電圖的改變,如能在發作同期記錄到局灶性慢活動或癲癇樣放電,即可提示臨床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減少誤診誤治延誤病情。

參考資料

[1]譚郁玲.臨床腦電圖與腦電地形圖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

[2] 沈鼎烈.臨床癲癇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 劉秀琴.癲癇性眩暈[M].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 ,5(5).

篇5

膀胱鱗癌是一種少見的惡心腫瘤,占膀胱惡性腫瘤1%~2%,隨著膀胱鏡檢查的廣泛開展,膀胱鱗癌的病例數逐年增多。2009~2011年收治膀胱鱗癌患者2例,現報告如下。

病歷資料

例1:患者,男,72歲,因“間斷性尿痛,血尿2個月”入院。經B超、CT檢查發現膀胱內實性占位,膀胱鏡檢查見“膀胱各壁散在0.2~1.0cm大小菜花樣新生物,質硬易出血”。患者拒絕行膀胱全切術,于2009年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灼術”,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示“膀胱低分化鱗癌”。術后給予比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療,方法為“30mg/周×8次、30mg/2周×8次,期間每3個月復查膀胱鏡。2010年6月再次發作“尿痛、血尿”入院,CT檢查提示:膀胱右側壁1.5cm×2.0cm大小實性包塊,侵及肌層。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后腹部刀口腫瘤轉移,發生膀胱腹壁瘺。

例2:患者,女,71歲。因“尿頻,尿痛1個月“入院。經B超,CT檢查提示:膀胱實性包塊。后行膀胱鏡檢查見“膀胱右壁1.5cm×1.0cm大小菜花樣新生物,基底廣泛,質硬易出血”。病理檢查結果示“膀胱低分化鱗癌”。2010年8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后給予絲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療,方法為“20mg/周×8次,20mg/2周×8次,每3個月復查膀胱鏡未見異常。術后8個月發現腹部刀口腫瘤轉移。患者拒絕再次手術及繼續膀胱灌注化療。

例1患者發生膀胱腹壁瘺,后腫瘤侵犯直腸出現膀胱直腸瘺,腹壁漏尿及大便,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例2患者尿頻尿痛明顯,拒絕進一步治療,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討 論

膀胱鱗狀細胞癌為侵潤行膀胱癌,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好發于脊髓損傷后長期留置導尿管、細菌感染和異物、膀胱結石、慢性尿路感染的患者中。血吸蟲病常可引起鱗狀細胞癌。UEMURA等報道膀胱癌患者經BCG治療4個月后出現大量血尿,經全膀胱切除后病理提示為膀胱鱗癌。SUGIURA等報道1例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經BCG、比柔比星化療后出現全膀胱的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另有報告提示膀胱鱗癌由環磷酰胺化療引起。國內有報告膀胱移行細胞癌患者,經絲裂霉素化療后數月,發生膀胱鱗狀細胞癌。化療藥物是否與膀胱腫瘤病理的轉變、膀胱鱗癌的發生有關聯,尚沒有相關的報道。有研究稱膀胱鱗癌起源于移行細胞癌,化療藥物可能促進了鱗癌的分化。

篇6

0引言

本研究分析我院26例小腸原發性腫瘤患者CT檢查資料,并與手術病理結果相比較,探討螺旋CT對原發性小腸腫瘤的診斷價值,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200409/200708我院收治的26例原發性小腸腫瘤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4.5歲,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無力、腹痛、便血、貧血和體質量下降等. 所有患者均常規清潔腸道,即于檢查前2 d控制飲食,適當地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檢查前日晚服用蕃瀉葉. 用LightSpeed Ultra 16層螺旋CT掃描機,先行平掃,12例掃描范圍從膈頂或髂嵴至恥骨聯合水平,14例掃描范圍僅作中上腹部掃描,再行增強掃描將采集到的原始數據輸入GE advantage workstation 4.0工作站進行后處理.

2結果

本組26例原發性小腸腫瘤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腺癌6例(十二指腸4例、空腸2例)、惡性淋巴瘤4例(空腸1例、回腸3例)、惡性間質瘤6例(十二指腸2例、空腸3例、回腸1例)、良性間質瘤5例(空腸3例、回腸2例)、脂肪瘤4例(空腸2例、回腸2例)、神經鞘瘤1例(空腸). 螺旋CT診斷正確24例,診斷符合率為92.31%. 1例CT診斷為胰頭癌累及十二指腸病例,術后病理證實為十二指腸腺癌累及胰頭. 1例CT診斷為空腸良性間質瘤,經術后病理證實為神經鞘瘤.

2.1腺癌4例位于十二指腸降部,CT平掃密度多不均勻,其內可見斑片狀低密度壞死區,增強后2例無明顯強化,3例呈不規則至中度強化. 2例位于空腸近端,CT平掃見局限性、不規則性腸壁增厚,形成腫塊,突入腸腔致腸腔狹窄. 增強掃描后中度不均勻強化. 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顯示腫塊來源于腸壁,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顯示腫塊增粗的供血動脈及引流靜脈.

2.2惡性淋巴瘤2例病變位于空腸,CT平掃均見腸壁增厚,厚度1.5~4.4 cm,平均2.5 cm,腸腔呈動脈瘤樣擴張改變. 2例位于回腸,病變累及膀胱,膀胱內可見積氣.

2.3間質瘤惡性6例,CT平掃見腫瘤與腸壁等密度或低密度,密度不均勻,呈分葉狀改變,增強后不均勻強化. 良性5例,CT表現為與腸壁等密度,密度均勻,無分葉改變. 增強掃描后,腫瘤實質部分明顯強化,且延遲增強. 圖像重建后,更清晰地顯示腫瘤的位置、形態及其毗鄰結構的相互關系.

2.4脂肪瘤CT平掃見類圓形均勻低密度腫塊或多發柱狀低密度影,空腸2例、回腸2例伴發腸套疊,表現為局部腸管及系膜、血管旋轉套入鞘內.

篇7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男性13例,女性6例。發病年齡36-75歲(平均57.5歲)。病例中有14例患者因胃部疼痛不適就診,3例因反酸、噯氣就診,1例因黑便就診,1例為單位體檢發現。病例中有胃潰瘍或慢性胃炎病史者11例。

1.2 輔助檢查

所有患者均行胃鏡檢查及活組織病理檢查,證實為胃癌。胃竇部癌16例,胃體部癌3例。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胃十二指腸吻合術,均行D1根治術。術后病理證實有2例發生淋巴結轉移。

2 結果

所有患者術后均無并發癥,順利出院。術后12例(包括2例淋巴結轉移者)靜脈應用5-FU進行化療。其余患者交代其口服希羅達進行化療。病例中隨訪5年及5年以上者6例,3年者4例,2年者2例,至今均無復發和轉移。其余皆失訪。

3 討論

胃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消化道腫瘤的首位,占我國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率的20%[2]。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達90%以上[3],微小胃癌及小胃癌國外報道5年生存率均達100%[4],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善胃癌預后的關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是胃癌的早期過程,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其臨床癥狀隱匿,缺乏特異性,容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混淆;其病灶很小,增加了檢查難度,誤漏診率較高。上消化道造影是目前診斷胃癌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病變小而淺,使主要通過觀察胃形態改變來判別疾病的上消化道造影較難作出正確診斷。 纖維胃鏡可在直視下觀察胃內形態變化,并能采取病變組織進行活檢,是診斷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主要手段[5]。內鏡醫師應重視胃鏡下細小病變的鑒別,對黏膜有結節樣粗糙隆起、黏膜上皮淺表糜爛或潰瘍等部位要特別注意,對可疑病變應在不同的充氣條件下反復觀察,并作鉗取活檢。活檢時必須對準病變邊緣隆起的黏膜,而不是陷凹的底部。如高度懷疑腫瘤一次活檢陰性,則可多次活檢。對于術前活檢病理為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由于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是早期胃癌,應積極手術探查,術中根據冷凍病理結果決定進一步處理。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好發于胃的中下部,形態上以凹陷型為主。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方法。外科手術目前仍以開放手術為主。從本組病例隨訪情況看,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如能及時發現,早期治療預后較令人滿意。但由于隨訪時間較短,病例樣本量較小,尚需進一步研究。近年來有醫院采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取得良好效果,證明合理采用內鏡下治療,可減少患者創傷,改善生活質量,有待進一步推廣。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發現和正確診斷已經成為胃癌臨床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參 考 文 獻

[1]Hirota T,Itabashi M,Suzuki K,et al.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minute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s[J].Pathol Ann,1980,15(2):1-19.

[2]Yang L.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J].World J G astroenterol, 2006, 12(1):17-20.

[3]Neugut AI,Hayek M,Howe G.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encer[J].Sem in Oncol, 1996, 23(3):281-291.

篇8

【關鍵詞】 膀胱腫瘤;非上皮腫瘤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Report of 30 cases) LIU Chun, HUAGN Shi-qing, XU Qiong. Depatment of Urology ,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 Fuzhou 350001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0 patients with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from 1998~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ed. 11 males and 19 females, aged between 6~77 years. Urinary frequency, dysuria, gross hematuria, pelvic mass and fainting during voiding were systoms of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Results 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 resect(TUR-BT), 2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partial cystectomy, 2 cases underwent radical cystectomy, and 4 patient’s tumor were unresectable. Adjuv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ere performed 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Follow-up time was 3 months to 15 years.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benign tumor patients. 3 patients with bladder malignant lymphoma and 1 with malignant pheochromocytoma survived for 1 to 2 years now. 5 patients with bladder malignant tumors died in 2 to 6 months after diagnosis. Conclusion Non-epithelial tissue tumor in bladder is rare with complicated pathologic types. Deep-site biopsy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Partial cystectomy is the main therapy for benign tumors, and it’s prognosis is good. Radical cystectomy is the main therapy for maligant tumors, and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could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Key words】 Bladder neoplasms; Non-epithelial tumors neoplasms

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臨床上少見, 福建醫科大學省立臨床學院自1998~2013年間共收治30例,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患者, 男11例, 女19例, 年齡6~77歲, 平均年齡48.5歲。

1. 2 臨床表現 血尿9例, B超檢查發現膀胱腫物14例, 下腹痛2例, 尿頻1例, 排尿困難1例, 便血1例, 陣發性頭暈1例, 排尿時心悸、暈厥1例。所有病例均行B超檢查, 腫塊直徑1.2~16 cm不等, CT檢查14例, 膀胱腫塊侵犯周圍組織、盆壁4例, 膀胱鏡下活檢4例, B超或CT引導下穿刺活檢4例, 所有病例均行膀胱鏡檢:26例膀胱腫瘤為黏膜下隆起性腫塊, 表面黏膜光滑, 腫瘤表面呈紫紅色、桑葚樣結節改變3例, 4例腫瘤向膀胱內突出, 表面粗糙、分葉狀。

2 結果

2. 1 病理檢查結果 膀胱平滑肌瘤5例, 嗜鉻細胞瘤12例(其中惡性1例), 淋巴瘤3例, 海綿狀血管瘤3例,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2例, 癌肉瘤2例, 平滑肌肉瘤1例(6歲), 神經內分泌癌1例, 小細胞惡性腫瘤1例。

2. 2 治療方法 膀胱平滑肌瘤5例、嗜鉻細胞瘤12例、淋巴瘤1例、海綿狀血管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術, 其中淋巴瘤術后配合全身化療, 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2例、海綿狀血管瘤1例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 淋巴瘤2例因伴盆腔轉移行全身化療, 小細胞惡性腫瘤1例因伴盆腔轉移行化療、放療。神經內分泌癌1例行全身化療, 癌肉瘤2例行全膀胱切除術, 但均在6個月內全身轉移、擴散死亡, 平滑肌肉瘤1例(6歲)行膀胱部分切除術, 術后配合放療, 2個月后復發、死亡。

3 討論

膀胱腫瘤按組織類型可分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腫瘤。膀胱非上皮性腫瘤發生于膀胱間葉組織, 主要來源肌肉、血管、淋巴、神經、胎生組織等[1]。與發生于膀胱黏膜上皮組織的腫瘤相比, 在臨床上比較少見。一般占原發膀胱腫瘤的1%~5%[2], 其病因至今未明, 可能與遺傳、免疫、致瘤病毒、炎癥刺激及化學致癌劑有關。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臨床上分良、惡性兩大類, 良性腫瘤包括平滑肌瘤、血管瘤、顆粒細胞肌母細胞瘤、纖維瘤、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巨細胞瘤、嗜鉻細胞瘤、膀胱畸胎瘤、脂肪瘤、黏液瘤、骨瘤等, 臨床上以平滑肌瘤、血管瘤相對常見;惡性腫瘤包括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脂肪肉瘤、纖維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惡性肌母細胞瘤、軟骨肉瘤、淋巴瘤、癌肉瘤、惡性黑色素瘤、小細胞癌、惡性嗜鉻細胞瘤等, 以平滑肌肉瘤、橫紋肌肉瘤常見。

膀胱非上皮性腫瘤最大特點是B超檢查發現為膀胱壁內腫瘤, 膀胱鏡檢表現為膀胱黏膜下隆起性腫物, 但表面黏膜光滑。由于膀胱非上皮性腫瘤發生于膀胱間葉組織, 組織來源、病理類型不同, 除膀胱嗜鉻細胞瘤可出現排尿性暈厥、血尿、發作性高血壓典型癥狀外[3], 早期無特異性臨床表現, 腫瘤較大或靠近膀胱頸部、三角區者可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癥狀, 當后期腫瘤侵犯表面黏膜形成潰瘍可出現肉眼血尿。部分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膀胱鏡下有特征性表現:① 膀胱海綿狀血管瘤:多見于膀胱前壁及頂部, 一般為單發, 為實性團塊, 呈黏膜下紫紅色結節, 邊界清楚, 周圍黏膜正常。直徑0.2~3 cm, 大的可達10 cm。② 膀胱平滑肌瘤:膀胱表面被覆正常黏膜、瘤基部寬的實性腫塊。③ 膀胱硬性纖維瘤:帶蒂呈白色、質硬被覆正常粘膜實性腫塊。④ 膀胱嗜鉻細胞瘤:可見位于膀胱肌層的凸出于膀胱腔的腫瘤, 表面黏膜光滑完整或有潰瘍, 基底廣無蒂, 黏膜下可見血管紋理較清、豐富。⑤ 膀胱淋巴瘤:表現為黏膜正常的半球狀隆起, 有時腫瘤表面有壞死或白苔附著。CT對膀胱血管瘤、嗜鉻細胞瘤診斷有幫助, 表現為增強掃描時, 腫瘤密度明顯增強。CT及MRI檢查可了解腫瘤位置、大小、局部浸潤、周圍淋巴結轉移及與輸尿管開口關系等, 對治療及預后判斷有一定的幫助。I-MIBG同位素掃描對膀胱嗜鉻細胞瘤定性診斷較敏感。

對于膀胱鏡下腫瘤表面黏膜有侵犯或破潰, 與膀胱上皮性腫瘤不好鑒別, 行B超引導下深部穿刺活檢可以提高術前診斷率。尤其對于那些腫瘤較大, 向膀胱內及膀胱外盆壁浸潤或有淋巴結轉移、無法行手術治療者, 更要行B超引導下深部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 因為如果是膀胱淋巴瘤, 配合放射治療、輔助全身化療仍有可能獲得良好療效, 本組2例晚期淋巴瘤術前經B超引導下深部穿刺活檢確診, 轉腫瘤內科治療, 目前仍存活。當然對于CT上增強明顯, 有可能是嗜鉻細胞瘤、血管瘤者, 盡量避免活檢, 以免引起膀胱內大出血或誘發高血壓危象。

治療上因膀胱非上皮性腫瘤發源于膀胱間葉組織, 腫瘤基底多較廣泛且向壁內生長, 經尿道電切難以徹底, 導致術后復發可能, 因此不建議經尿道電切手術, 應以開放性手術完全切除腫瘤為原則, 良性腫瘤行膀胱部分切除術, 膀胱嗜鉻細胞瘤術前應行充分擴容準備;早期惡性腫瘤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 根據病理類型, 術后配合放療或化療;但對于早期淋巴瘤可以選擇膀胱部分切除術+術后配合放療或化療。術前B超引導下深部穿刺活檢及術中冰凍病理檢查有助于手術方式選擇。

總之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臨床類型復雜, 惡性居多且預后較差, 但良性腫瘤預后很好, 因此有必要增加對膀胱非上皮性腫瘤的認識, 能早期作出診斷, 早期治療。

參考文獻

[1] 吳階平.泌尿外科.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496-502.

篇9

方法:對80例膽囊息肉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80例膽囊息肉患者占同期行膽囊切除術病例的5%,術前B超診斷率為90%,其中合并膽囊結石率30%,合并膽囊炎45%;病理類型以膽固醇肉最多,占45%。腺瘤惡變率為15.6%。

結論:腺瘤肉易惡變,尤其是合并膽囊結石的息肉,診斷檢查首選B超。治療首選膽囊切除術。

關鍵詞:膽囊息肉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129-01

膽囊息肉(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PLG)是一類表現為膽囊黏膜向腔內突起的局限性病變的總稱。我院從2003年1月-2012年12月共手術治療膽囊息肉患者80例,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PLG患者80例,占同期膽囊切除的5%(80/1600),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齡18-74歲,平均56.5歲。術前行B超檢出72例,占90%,8例患者術前診斷為膽囊結石,于手術時發現合并PLG。

1.2臨床表現。57例患者術前有右上腹疼痛不適,其中有膽絞痛發作9例,23例無明顯臨床癥狀而于術前健康體檢時發現。全部病例術前均進行B超檢查,其中65例膽囊壁上有中回聲至中強回聲光團,后無聲影,不光滑,7例膽囊壁上見多個小點狀強回聲,8例術前僅有結石影像,未見膽囊息肉。

1.3術中情況及病理結果:膽囊息肉直徑在2-18mm。病理類型:膽固醇肉36例,占45%,腺瘤肉28例,占35%,炎肉12例,占15%,腺肌增生癥4例,占5%,腺瘤惡變4例,占5%。腺瘤惡變占腺瘤肉的14.3%(4/28),腺瘤惡變直徑>10mm,占75%(3/4),良肉

2討論

2.1PLG的診斷:據報道[1]PLG占同期行膽囊切除術病例的9.9%,本組為5%。PLG無特殊臨床表現,早期多無癥狀,或表現為上腹部隱痛、不適、消化不良等,少數有膽絞痛,因此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診斷,以B型超聲為首選。有報道[2]B型超聲的檢出率為93.2%,特異性為94.8%,假陽性率為5.2%,準確率明顯高于上腹部CT。本組檢出率為90%(72/80)。B型超聲檢查簡便易行、診斷率高且屬無創檢查,PLG表現為膽囊壁上小的、圓的、強回聲光團,位置固定并且突向膽囊腔內,由于其位置固定,不發生移動,無聲影,其后方可見混響偽影[3]。B型超聲檢查能清晰顯示PLG的部位、大小、數目,是否有蒂,是否合并膽囊結石、膽囊炎。

2.2PLG病理類型、分類及其特點:PLG的表現形式相同卻包含很多病理類型。病理分類可分為非腫瘤性與腫瘤性兩大類病變,后者又分為良性與惡性。非腫瘤性PLG分為膽固醇肉(CPS)、炎肉及腺肌增生癥等。腫瘤性病變中良性以腺瘤為主,惡性主要為膽囊癌(腺瘤惡變)。據報道[4]150例PLG患者中膽固醇息肉占69.9%。本組膽固醇肉最多,其次為腺瘤肉。膽固醇肉的發生主要與膽固醇代謝有關,膽固醇代謝異常,泡沫細胞將其吞噬后聚集而成。膽固醇息肉病理特點為多發小息肉,Li等[5]報道342例PLG中膽固醇息肉占68.4%,直徑3個占50.9%。腫瘤肉往往為單個病變。膽固醇肉質脆蒂細,且易與黏膜分離,不伴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使伴炎癥也很輕,目前尚未見癌變報道。炎肉為炎癥刺激所致的肉芽腫,直徑多在5mm左右,為單發或多發廣基性結節,其成分為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癥細胞,息肉周圍膽囊壁有明顯炎癥,也無癌變報道。腺肌增生癥又稱腺肌瘤,有彌漫型、節段型與局限型,有惡變可能。腫瘤肉外形可呈狀或非狀,惡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比。本組腺瘤惡變占腺瘤肉的14.3%(4/28)。本組病例中腺瘤惡變者直徑>10mm占75%(3/4)。

2.3PLG的治療:鑒于PLG可以發生癌變,故越來越多的PLG采用膽囊切除術,但手術本身可有一定風險,并可能引起一些并發癥。PLG是否行手術治療,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標準。國內多數作者認為[1]:單發息肉,直徑>10mm,并存膽囊膽石,即使無癥狀亦應行膽囊切除術。理論上講,不是所有的PLG均需手術治療,特別是一些無癥狀的無癌變傾向的膽固醇肉或炎肉,但就目前診斷水平而言,術前無法對PLG進行病理診斷,且臨床仍有一些PLG合并有膽囊結石、膽囊炎,需要手術。膽囊息肉樣病變外科處理上雖然存在不少爭議,但總體來說[6]:膽囊息肉直徑>10mm,年齡>50歲,單發,廣基以及合并膽囊結石,已被絕大多數學者認為是PLG惡變的危險因素。可據這些危險因素來選取適宜手術的患者。對于直徑

參考文獻

[1]祥,王景明,徐貴云.膽囊息肉樣病變113例臨床病理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1,9(3):207-208

[2]劉民生,劉會周,陸文煜.膽囊息肉樣病變207例的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0,15(6):376-376

[3]王志斌,房世寶主譯.腹部超聲診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5-67

[4]田大廣,朱洪,吳發友,等.150例膽囊息肉的臨床分析.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3,12(8):629-630

篇10

摘 要:該報告總結了2014年度觀測網絡故障診斷與遠程維護系統的技術研究和系統研制進展情況,在2013年度技術研究和試驗測試的基礎上,該年度重點進行了系統的優化設計、系統內的集成測試以及參與大系統的陸上集成聯試。觀測網絡故障診斷與遠程維護系統由光學故障診斷分系統、電學故障診斷分系統和岸站故障診斷管理軟件三個部分組成。2014年度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技術進展包括:(1)完成詳細設計報告評審:2014年7月,在成都組織召開了課題詳細設計報告評審會,7名業內專家參會,一致認為該詳細設計可作為本課題系統設計實現的依據。(2)修改完善系統內部和外部接口設計:主要是岸站故障診斷管理軟件與電學故障診斷分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系統內部接口)、岸站故障診斷管理軟件與岸基運行控制管理系統(清華大學承研,系統外部接口)。(3)修改完善室內檢測大綱,完成系統聯調測試:在2013年擬制的室內檢測大綱基礎上,重點針對岸站故障診斷管理軟件的功能進行了細化與調整,并進行了多次室內測試。(4)制定陸上集成聯試大綱,初步完成與其他系統的集成調試。按照總體單位的安排,于10月10日進場,在江蘇南通中天科技海纜廠房,進行了系統自檢測試以及與岸基運行控制系統、主次接駁盒和各類傳感器的聯調測試。

關鍵詞:故障診斷 接口設計 系統調試 陸上集成聯試 網絡 管理軟件

Abstract: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work in 2014 of “Observing Network Malfunction Diagnosis and Remote Maintanence System” project. The main progress made in this year includes revisions of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orough test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and test of the whole system on lan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es made in 2013. The system composes of three parts: optical malfucntion diagnosis subsystem, electrical malfucntion diagnosis subsystem and offshore malfucntion diagnosis and maintanence software. The main work includes:(1)System detailed design conference was held in Chengdu, Sichuan. Seven experts we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meeting and the design is allowed to act as the guide of the follow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2)Revisio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face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modules have been made, including those between electrical malfucntion diagnosis subsystem and offshore malfucntion diagnosis and maintanence software (internal interface), offshore malfucntion diagnosis and maintanence software and offshore maintanence software (external interface).(3)Revisions of test guide in labotory have been made and several system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main work focuses on the adjustment of offshore malfucntion diagnosis and maintanence software.(4)Inter-system test guide is written and we take part in the inter-system test held in Nantong, Jiangsu. System self-tes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nd tests between our system and offshore maintanence software, interface nodes and sensors have been made.

Key Words: Malfunction diagnosis; Interface design; System test in lab; Inter-system test

閱讀全文鏈接(需實名注冊):http:///xiangxiBG.aspx?id=8858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