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學范文
時間:2023-04-04 01:13: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土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廣西金秀,大瑤山交通不便,連綿的叢林,陡峭的懸崖,蜿蜒的溪水,蒼茫的群峰,真的無法想象新婚燕爾的與王同惠是怎樣穿越山林,深入山旮旯間的瑤家小寨。夜幕中,身陷捕虎的陷阱,勇敢的王同惠搬開他身上的石塊后,執意下山尋人救援竟失足山澗。這對新婚才一百零八天的夫妻從此分離,天上,人間。1935年,寒冬。正是這感人的歲月指引著我從電視畫面、從教室走進大瑤山,親身感受他和王同惠的人生傳奇,感受他們留在這瑤鄉世界的精神傳奇,感受中國鄉村的泥土、瑤寨民風的醇厚和物質生活的落后;走進大瑤山,不僅追憶和王同惠當年的足跡,記住歷史的真實,更獲得了對《鄉土中國》與鄉土文學淺識的視角。
理想懸壺濟世的青年,卻在東吳大學讀醫學預科時意識到:人最痛苦的不是疾病,是來自社會造成的貧窮。為此,兩年之后他轉入燕京大學學習社會學,要治病救人,就得先治理社會。“就是這種關心中國社會的民族情緒和企圖減輕中國人民痛苦的愿望,促使學習社會學。而他研究中國農民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企圖填平由于他受西方教育所產生的他同廣大中國人民之間的鴻溝”。大衛?阿古什的論斷在《鄉土中國?鄉土本色》開篇中得到印證,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國家大部分人口是農民。他認為,他的重點是中國,是如何更好地了解他自己的社會,以便改進它。想要使中國得到發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就必須把研究與調查深入到中國鄉土。
于是,窮畢生的努力,一邊學習西方社會科學,一邊走出圖書館進入社會,從而去發現真理。他的實證始于中國鄉土,他研究的根系也深植中國的鄉土。單單廣西,他就五上大瑤山,尤其初次的“蒙難大瑤山”,痛失新婚妻子王同惠。在江蘇,回到老家開弦弓村。在云南,“魁閣”的條件十分簡陋,祿村、易村的日子更是艱苦……正是這些困難而充實、實證而嚴密的田野考察讓真正深入中國鄉土,深入鄉土中深厚堅固的鄉村倫理。尤其,他獨具一格的治學方法使他的著述不同于其他社會學書籍那般深奧冷僻,他善于從累積的豐富材料里提煉出理論性的精華,清晰而形象的概念、結構,《鄉土中國》就是通過生動幽默、通俗淺明的論述,引領著“學生們”一面探討一面深入。一個個課題像細線串成的珠子,剔透靈動地滑落,激起共鳴與頓悟。如今的學術研究常常脫離現實天馬行空,也許就是缺乏這樣向社會生活問學與治學的精神吧?
是的,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對于國人的概念不僅僅是記錄著一串串腳步的印泥,也不只是遠洋國外,家中老人在行李中包裹的一鄉土。封建農業國家的思想影響至今,在國人身上根深蒂固。以至于中國人的鄉土性是流淌在血脈中的神圣感,這是中國的根系,也是中國文學的根系。為此,中國鄉土文學之樹蔚然成蔭,生生不息。
“鄉土文學”之名源于魯迅先生的《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二十世紀早期,魯迅等一批客居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的開拓者,以筆回望故鄉。魯迅認為他們的寫作“凡在北京用筆寫出他的胸臆來的人們,無論他自稱為用主觀或客觀,其實往往是鄉土文學”。魯迅的《故鄉》、《祝福》、《阿Q正傳》,茅盾的《春蠶》,沈從文的《邊城》等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筆觸,把舊時代中國鄉土尖銳的弊端與質樸的醇美展現在讀者眼前,他們的精神之樹根植于鄉土,發芽,茂盛,中國的鄉土文學便成長起來了。之后,趙樹理、孫犁分別代表的“山藥蛋派”、“荷花淀派”以濃郁的鄉土性真正使文學大眾化;而當代的路遙、汪曾祺、韓少功、賈平凹們又以各自的筆力對時代趨勢與鄉土性進行了深邃的重審和新的闡析,他們都以廣闊的鄉土作各自的文化場景,書寫父老鄉親的生存困難,尋覓使農民真正幸福的方法。這些“為人生”而藝術的作家,最終發現:解決中國的問題必須從鄉土性中尋找答案。
由此可知,文學與社會學其實都是“人學”。
不同于作家的形象化,學者是這樣論述鄉土社會特性的:鄉村里的人口附著在土地上,一代一代地傳承,從而形成人與人彼此熟悉的安穩且自私的禮俗社會,鄉村生活富于地方性,這種人和人在空間排列的靜止就是生活孤立和隔膜。而中國幾千年來,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育而成的鄉土社會,其基本結構特性也正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我們的祖父輩,甚至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中國社會里。即使祖國正以飛速的腳步發展,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全民奔小康,可持續發展……但是中國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口依然是農民,大多數鄉村依然閉塞落后。我曾多次到鄉村,小學畢業前,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廣西兒童發展狀況考察夏令營”,看到今天鄉村許多拔地而起的磚樓,也看到聚賭暴力和土地的荒涼,看到不少我的同齡人艱苦的學習生活,有的甚至成為留守少兒。其實,早就對鄉村社會的孩子們有過解讀:“孩子碰著的不是一個為他方便而設下的世界,而是一個為成人們方便所布置下的園地。他闖入進來,并沒有帶著創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沒有服從舊秩序的心愿。”在成人忙著掙錢的時代,他們無奈,只有服從成人世界。從過去無錢失學,到今天留守土地甚至被拐賣,他們服從父母,服從所有的成人,服從土地。魯迅“救救孩子”的呼喚至今仍回響我們耳邊。
針對城與鄉的這種社會變革,早在1948年就敏銳指出:“中國都市的發達似乎并沒有促進鄉村的繁榮。相反的,都市的興起和鄉村衰落在近百年來像是一件事的兩面”。正如今天社會轉型期,城市的現代化與鄉村的荒原化,越來越多城市的霓彩喧鬧,越來越多鄉村的泥土嘆息。鄉土中國在歷史巨變中是一種無可挽回的沉落,歷史總在輪回。當農民們放下了祖祖輩輩緊握著的鋤犁,告別了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兒女,離開了血脈曾經深深依賴的土地,一批接著一批,走進夢寐中的城市,即使干的是最苦最臟最累的活。“土氣”成為城里人的罵詞,“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這是中國的無奈,鄉土的尷尬。六十年前的論斷頗具現實意義。
也為此,我才明白了,為什么“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向我們解析說:是因為中國基層社會受到很深的鄉土傳統的影響;明白了“閏土”會與“我”生分,是因為生活孤立、荒漠和隔膜;明白了老通寶虔誠地用蒜頭占卜,整個村落因為“收蠶”緊張又興奮的心情,是因為依賴地方性經濟得以生存的本能;明白了“三仙姑”、“二諸葛”裝神弄鬼,是利用了中國鄉村民間信仰中的實用和功利;明白了孫犁為何重筆農村婦女,是因為鄉土社會男女有別,家族以同性關系為主軸,她們常常被忽視;明白了《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對土地既矛盾又割舍不了的復雜情感,韓少功《山南水北》里濃濃的鄉土情結,因為鄉土社會的核心在于人與土地的關系……鄉土文學真的是“為人生”的文學。
鄉土社會的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好的鄉土文學,在于以鄉土性融匯到作品里,在乎的是發自鄉土深處的生命的脈動。魯迅的意義在于直面鄉土里的國民性,他自己也說過,他筆下的人物是拼湊起來的,就是說有中國農民的通性:阿Q的精神勝利法、祥林嫂背負的陰陽兩界的悲苦、閏土無法更改的麻木無奈……無不體現出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痛惜;茅盾的“憫農”在《春蠶》的“谷賤傷農”中,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農民真正的出路,需要在豐收之外尋找;沈從文展現的理想化的鄉土生活,那濃郁的地方色彩、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趙樹理以其活脫脫的農民語言,通俗幽默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個性的鄉村進步青年和落后長輩形象;孫犁則以自然的語言、明麗流暢的筆調刻畫了眾多勞動者,尤其是農村青年婦女的美好形象,形成了素樸深沉、優美淡雅的文風;而路遙把心貼近鄉土,真心感受并記住農民的勞累與傷痛,《平凡的世界》在當下的意義也就不平凡了;汪曾祺繼承了沈從文的風格,以文雅而清新的語言慢慢道出家鄉的點點滴滴;韓少功的鄉土回歸、賈平凹的鄉村白描都切切實實地從中國的鄉土性出發,創造了一個個鄉土性與現代性相結合的鄉土世界。
篇2
20世紀30年代前期左翼文學發展強大之時,正是魯迅先生給沙汀、艾蕪那封在新文學歷史上著名的《關于小說題材的通信》時,它從審美取向和文學發生學意義上,開啟了四川鄉土文學的先河,成為四川鄉土文學發展史上一份重要的綱領性文件,并在近80年四代鄉土作家群的藝術實踐和薪火相傳之中,逐漸地形成一種類似“集體無意識”式的精神傳統。
第一、二代四川鄉土文學大家及其經典的文學作品,以其杰出的思想意義和藝術成就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事實上,李人和他的代表作《死水微瀾》的藝術價值和美學意義還是被現行的文學史低估了。以李人、沙汀為代表的四川現代鄉土小說,在對地方性知識的藝術建構上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們的小說世界中,鴉片、茶館、滑竿、袍哥、壯丁、生人妻、“吃講茶”等一批經典的文學符號,早就不僅是所謂鄉風民俗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代碼了,它們作為文化代碼和文學意象已經在接受者的閱讀實踐中歷史地產生出一種形象的“地方性知識”――也就是關于舊社會四川黑暗的鄉村經驗的歷史知識。這樣的“地方性知識”包含了鄉土四川深刻尖銳的歷史問題和農民階級根本性的生存困境,從而也就為鄉土四川的現代性問題,提供了一種美學和知識的參照系,其生動形象的認知意義實在不可低估。從知識與思想的內在邏輯關系上來說,鄉村的思想/信仰正是以鄉村的經驗/知識為生長土壤和生存背景的。知識是經驗走向信仰的重要橋梁,是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所以,鄉土文學的“地方性知識”,不但事關鄉村的歷史和現實問題,而且也事關鄉村的心靈和精神,是鄉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
新農村建設無疑會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進程。在此進程中,鄉村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肯定要發生巨大的變化,而古典的鄉村也勢必發生歷史性的衰敗(事實上,這樣的衰敗已經出現了),這就意味著鄉村的體制變革和制度安排必然是一個錯綜復雜的、充滿矛盾和生機的歷史過程。有時候,這種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對于個體的鄉村和農民來說,可能意味著沉重的苦難、艱辛的掙扎、悲涼的呼喚和含淚的仰望,這正是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較為殘酷的一面。當然,它的另一面又意味著憧憬、希望、機遇和世俗幸福的可能性。更進一步說,在鄉村現代化的歷史轉型期,鄉村經歷的貧困實際上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貧困。傳統的鄉村文化漸漸凋零潰敗了,跟隨資本擴張而來的消費主義文化大浪一樣涌進荒蕪的鄉村,激蕩起鄉村被長久壓抑的物質欲望。可是,鄉村收入的增長,短期內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實現其過多的欲望。于是,現實經驗與生活想像之間的落差將成為鄉村普遍的心靈癥候。在此情境中,如何重建鄉村的精神和文化,重建一種鄉村生活的意義體系和價值系統,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文化使命。而“地方性知識”對于重建鄉村的文化家園和生活意義,就成為一種植根本土經驗的文化依據,成為鄉村文化重建的知識參照系,可以保障其有效性和方向性。
與第一代四川鄉土文學相比較,當代四川鄉土文學作家對于“地方性知識”的關注和表達就要匱乏得多。他們對地方性經驗與知識的審美觀照,更多地還局限在對四川地方方言和一些鄉俗場景的書寫之上。在“地方性知識”的建構方面,我認為傅恒的鄉土小說倒提供了極具文化意味的藝術經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的中篇《么姑鎮》就相當敏銳地捕捉和表現了鄉村社會變革中的身份意識問題。在小說描述的川南鄉村社會中,鎮上人通常看不起鄉下人,而縣城人更看不起鎮上人,此風張狂之時,鄉與鎮之間的通婚竟也不能實現。這樣的地方性歧視,已經不單是所謂城鄉之間的二元對立了,而且還是鄉與鎮之間、鎮與縣之間、縣與城之間因其經濟文化的現實落差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偏好和價值取向。在這種多少有些狹隘可笑的地方性歧視背后,卻凸顯出四川鄉村社會中因地緣等級不同造成的相當嚴重的身份差異。這是四川鄉村社會中較為流行的一種微觀的身份文化,自然它也是一種極具文化意味的“地方性知識”。這樣的“知識”,呈現出一種獨到的文化視角,也給人們考量四川鄉村問題提供了一個特殊的切入點,直到現在依然有效。
今天,我們談論鄉土文學建構地方性知識時,語境問題是無法規避的一個重要問題。換句話說,鄉土文學在全球化時代的語境中,如何才能建構起有效的“地方性知識”?只有從全球性的文化角度和視界回望和書寫鄉土的地域經驗和故事,文學才可能使本土的“四川經驗”上升為“人類經驗”,使地方性經驗/知識獲得普遍性的文化意義。所謂全球性文化視界,通俗些說就是要有一種從外面看里面的文化眼光,而不只是從里面看里面的短淺目光,要從精神氣質和審美意識上擺脫和摒棄狹隘的“盆地意識”。從外面看里面,意味著作家與鄉土經驗拉開了審美距離,這樣就可以獲得一種超越性的歷史意識和反思意識,就可能洞幽燭微地發現本土鄉村經驗中原本被遮蔽著的歷史文化意蘊,從而使文學的“地方性知識”建構在深厚的歷史基石上。李人、沙汀、艾蕪為何寫出了至今還無法被后來者超越的名篇巨構?這同他們走出四川后,再走回來,用另一種文化眼光來觀看和書寫故土的人物和物象,從而藝術地提升了地域經驗是完全分不開的。相比之下,當下勢頭正健的四川鄉土作家,許多人來自鄉村,出身于農民,其優勢無須多贅,其劣勢便是少了上述大師們那種出川、出國、游學、游歷的人生閱歷和文化資源。積累生存經驗,提升歷史眼光,拓寬文化視界,也許就是四川鄉土文學作家的當務之急。
篇3
第一,對人性的關注
讀完沈從文的短篇《丈夫》和《蕭蕭》,你總有種莫名的感動。語言上的文雅與民間口語的良好結合以及韻味上的雋永,就不必說了。感動我的是純真的鄉土風情,里面的丈夫、其妻子老七,蕭蕭、花狗,甚至非主要人物的五多,掌班大娘,蕭蕭的小丈夫,都呈現出濃郁的、溫馨的人性之光輝來,這是在任何時代都可永恒地感染人的。
作品中丈夫和老七的情感寫得非常好,非常樸素,也非常真。例如,他向水保的雜七雜八的訴說,其實是企圖說給在船上賣身的妻子聽的,這些話在他的肚子里憋了很久了。他有多少話想對為了生活而在外面掙扎的妻子說!他希望就小鐮刀向老七道歉一事,則更體現出丈夫的細心、愛戀了,他把一件如此小的事情,也銘記于心,并不愿在如此小的事情上冤枉妻子,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多么質溫情的丈夫了。老七的愛,不僅通過她為了這個家庭的奉獻體現出來——她把賣身給士兵所得的鈔票,交給丈夫帶回,這是多么力透紙背的一筆!
《蕭蕭》讓我們看到,那樣的溫情世界,是有一定的社會學土壤的。這是一個常識、常情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蕭蕭與花狗私通,竟至懷孕生子,而沒有被沉潭,其實正是這種常識、常情的反映,是民間世界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生命在性與愛的呵護中,得到旺盛的生長。最后以蕭蕭懷抱與小丈夫新生的兒子在籬笆間看熱鬧終結,也是神來之筆。這里面,沒有對“封建禮法”的控訴,沒有對“童養媳”習俗的批判,一切來自理論烏托邦的形而上學,都是被拒斥的。我們也可以設想,在《丈夫》中,丈夫與妻子回到家鄉,他們完成了人性的復歸,他們在這樣一個世界,也可以維持生活的必需,因為這樣一個世界是仁慈和常情的世界。
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講述了湘西“茶峒”這個小山城里所發生的一切是是非非和愛恨情仇,講述了天佑、儺送、翠翠三個人之間曲折、朦朧而又純美的愛情故事。
完全一個田園牧歌般的世界,處處洋溢著古典詩意的氛圍。山上翠綠的竹篁、叢中繁密的蟲鳴、溪面上薄薄的輕霧、空中柔和的月光,都加劇了這種古典美的詩意氛圍,烘托出一個和諧、清靜、空靈、與世無爭的世界,這就是沈從文筆下的充滿了湘西風情的世界。
民風淳樸,人物豪爽仗義,堅強剛健,善良純潔,品格高尚,這就是邊地山城。老船夫為人樸直、無私奉獻,無償替行人撐船過渡,他守在小溪邊數十年如一日,從來也不肯輕易接受別人一絲一毫的饋贈;翠翠是個天真純樸的美麗姑娘,她在淳樸的民風里長大,保持了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她性格乖巧,從不發愁,有著小動物般的機警,但同時也像小動物一樣易受驚嚇,稍有風吹草動,也便如小動物一樣的逃避,這便注定了她日后的悲劇;天佑、儺送兩兄弟,長年跟著父親在風雨中走南闖北,煉就了強健的體魄,養成了勤勞能干、吃苦耐勞等種種美德;船總順順豪爽大方,無論誰有求于他,他都慷慨解囊,替人解難……這便是湘西風情中的至美人性。
作者說自己“對于農人與兵士,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這點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隨處都可以看出”。確實,我們隨著沈從文的筆,隨處都可了解到湘西那片純美的土地,品味到這土地上的至美人性。從《邊城》所構筑的美去分析,我們都能找到一座精神的神廟,找到一份人間的至情。
的確,“人性”是他一直在探索與研究的。但這個“鄉下人”從來就不愿意宣揚人性的丑陋,他一直苦苦地用一顆溫和甚至調皮的心來解讀他想像中的(或者說理解中的)鄉村、苗人以及普通的“人性”。在他的早期作品中,這些都尤為明顯:比如小說《丈夫》中的男子;《柏子》中的柏子,《貴生》里的貴生。他的代表作《邊城》也是如此。他很少甚至沒有去抨擊、揭示里面的丑陋,而是用一種恬淡如水的口吻來敘述一切,他偏重于情與景的描寫,往往用悲劇的結局讓讀者(也讓他自己)來同情、掩飾或者說諒解人性的扭曲。甚至他贊賞一些常人看來無法理解的事,從他的《自述》與《湘行散記》里面可以看出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如此以來,倒是將人性的兩個極端都極有分寸并合理化地結合在一起,使人物凸凹豐滿極具人性)。
第二,城鄉在道德意義和美學上的二元對立
作為一位杰出的鄉土文學作家,在沈從文的作品中,明顯地體現著這樣的模式:城鄉在道德意義和美學上的二元對立。走進沈從文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鄉下人的世界”是自然山水,荒莽而又秀美;人們單純而又勇敢,他們不分平富、不講地位,以誠相待,以善相親,充滿了溫暖,而對于虛偽、做作、欺詐一無所知。“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信,即便是妓,也常常較講道德和羞恥的城市中的紳士更可信仰”。在大量的作品中,沈從文不僅描寫了湘西人世代相襲的優秀品質,而且注目那些為世人所輕蔑、所不齒的方面,并大膽進行人的價值的評估,在野蠻中見雄強,低賤中見誠實,天真中見熱情。他們是一群與自然完全契合的人,總是享受生活所賦予他們的一切,渲染生命的美麗與強健,同時也體現了生命的莊嚴與價值,在生活和感情的撞擊下閃現生命的火花,呈現“鄉下人”的內在精神實質。正是這種內在精神實質,使沈從文對“鄉下人”的世界一往情深,而對“都市世界“給予無情的嘲諷。
沈從文模式對中國鄉土文學的影響是如此深厚,以至于我認為中國當代鄉土文學的成就已經遠遠超越了沈從文的這一觀點,得不到同志們的多少認同。
沈從文的模式就是城鄉在道德意義和美學上二元對立的模式,盡管有的論者認為沈從文要復雜得多,但我認為,公平的看,他并沒有超越那種道德意義上的二元對立,即城市(現代)丑陋和非道德化與鄉村(傳統)的美好與淳樸。
沈從文在一個普遍以背叛和決裂于鄉土與傳統為進步的年代里構筑了一個鄉土神話,一個“家”的神話,誠如他自己所言,他是在神解體了的年代,重新給神以贊頌。這個鄉土神話,是沈從文留給中國文學史的不朽遺產。
篇4
1、按學生的村落、社區,親自去尋找鄉土文化
不同的村落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要鼓勵學生親自去尋找并體驗自己村落的鄉土氣息。探尋所處村落名勝古跡的文化內涵,找尋所處村落的歷史名人或是英雄先烈,追尋名人足跡,弘揚先輩精神,從而加深對所屬村落鄉土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村落或者社區在禮俗上也存在著差異,具體體現在婚喪嫁娶等方面。學生對家鄉風俗習慣的親身體驗,能夠深切感受鄉親之間的情感維系,以其體現出的淳樸民風。
2、老師帶隊,全員、全面探索重點的人文景點
通過學生自主尋找之后,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導游的角色,讓學生對所屬村落蘊含的鄉土文化進行解說,學生在解說的過程中既深化了對深化了對鄉土文化的理解,在同學之間也分享了更有關鄉土文化的內容。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對重點的人文景觀進行游覽,帶領學生深入體驗鄉土內涵。
3、利用網絡、多媒體、系統地體驗鄉土文化
并不是所有的景點我們都能,足之所及;并不是所有的景觀我們都能,目之所及。所以我們要借助多媒體為我們展示更加全面的人文地理資源。組織學生進行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系統地體驗鄉土文化,激發熱愛大自然之情。
二、精心設計教學模式,激發欲望,描繪廣博的鄉土人文景觀
鄉土作文的突出特點就在于“鄉土特色”,“鄉土特色”蘊含在鄉土文化之中,因此在鄉土作文教學中要力求依托鄉土文化,優化作文教學模式,從而描繪出更加豐富的鄉土人文景觀。
1、課內拓展:讓學生有“源”而寫,養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鄉土資源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只有在學生對鄉土文化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更好地對鄉土作文的寫作進行指導。教師要善于引導、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態度,學生對鄉土文化有了整體感知,下一步就是如何將對鄉土文化的理解運用到作文的寫作中。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能夠激發興趣、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從而開闊視野。針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師要重點做好課程內外的延伸。例如,在講解《回鄉偶書》時,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借助“離家”、“鄉音”等詞語通過積極的自主探究,能夠深刻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同時也激發出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同一題目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切入,可以以鄉土文化加深對家鄉的愛,也可以在鄉情和親情中突出對鄉土文化的理解,在對比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有助于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2、課外延伸:鄉土資源整合、深化
學生根據鄉土文化進行作文,習作中的情感流露是建立在對家鄉文化深深的愛的基礎上的。家鄉的特產是學生引以為傲的,家鄉的新變化也足以讓學生振奮不已。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對生活的親身觀察、體驗,寫成的鄉土作文是非常珍貴的,是一個地方鄉土文化的縮影。教師應該積極把利用學生、學校等引入課堂教學而生成的新資源進行整合。對有價值的資源進行匯集、保存以方便進一步的研究、交流和實現資源共享。
三、總結
篇5
關鍵詞:音樂藝術;圖譜學;圖像學;書籍學;文獻學;相互補充;互為關聯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近現代以來,伴隨著歷史文化的轉型和學術思潮的風起云涌,各種學術思想、方法和學科概念不斷翻新變化。如以科技文化為唯一標準發展階段,所有學科層層剝離,新學科概念汗牛充棟,而隨著“多元文化”理念的回歸,相近的學科嫁接交融、合而為一等,又成為一種全新的時代風尚。擺在我們面前的有關圖譜圖像之學與書籍文獻之學的古今關系與現實意義問題,就是這一時代文化背景下不得不重新提及和需要認真探討的學術命題,要分辨二者長期以來的互為關系,及至和相關學科理論體系之間的關系,有必要從我國歷史文化、學術文化形成與發展的脈絡與接續關系等方面,進行全面細致的梳理與分析。
一、歷史文明接續關系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文明傳承發展的進程中,圖像文化與文字文化的形式,相互接續,相互映襯,形影相隨,不離不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反映出不同的時代特征。筆者將其劃分為五個歷史階段,即圖像文明時代、圖文接續時代、圖文并存時代、文盛圖衰時代和圖像時代的回歸。
其一,圖像文明時代。古老悠久的華夏文明曾經歷過圖像時代,即在我國語言文字尚未形成之前,先民們曾經有過一個漫長的以圖記事、以圖說事和以圖表情達意的時代,故圖像文化應是早于語言文字而獨立存在的中華早期文明之一。而當語言文字逐步取代了其功能和地位后,圖像則又轉化為一種藝術文化的形式,并在學術文化研究的平臺上得以綿延傳承。如《通志》說:“河出圖,天地有自然之象,圖譜之學由此而生;洛出書,天地有自然之文,書籍之學由此而生。圖成經,文成緯;一經一緯錯綜成文。古之學者左圖右書不可偏廢。”[1]
伴隨著舊石器、新石器、青銅器時代等歷史期的變遷,圖像文化的形態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如青海大通出土新石器時代彩陶盆上的舞蹈紋[2],江蘇省蘇州市中吳區江陵山出土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墓葬的透雕冠狀舞蹈紋玉飾[3],包括分別見于甘肅大地灣、云南滄源、廣西花山、內蒙古陰山、新疆昆侖山等地的巖畫、地畫圖像,以及全國各地出土后世各個時代的各種圖像,足以反映出這種圖像文明永恒的生命活力。
其二,圖文接續時代。據考證,作為具有中華文明象征意義的中國文字,是由先民們勾勒勾畫的表現世間萬象的圖形圖畫漸漸地演化而成。如“象”字的產生,即緣于人和大象密切接觸的歷史基礎。上古時代,商人馴化大象,役象代勞,并根據象的形象創造了“象”字。“象”在漢語中最初是名詞,以后才引申和轉化出“現象”、“象征”、“想象”等意思。[4]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甲骨文中,可見“象”字的初始形態“”。
到了戰國時代,由于氣候變化等多種原因,象在中原地區絕跡。如韓非子說:“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5]也因于此種歷史的緣故,位居中原腹地的河南省簡稱“豫”字,主體框架為“象”,其詳細字義為:形聲,從象,予聲。本義:大象。如《說文》說:“豫,象之大者。”[6]中國字則被稱之為“象形”文字。關于中國文字(漢字)的起源,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考古發現最早的遺存,是安陽殷墟出土商代后期(約公元前14世紀)已初步定型的文字――甲骨文。這種“象形”的文字,應是我國圖文接續時代的有效見證。
其三,圖文并存時代。世上任何一種人類文化形式的出現,都要經過人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磨礪和體悟的過程,而一種文化形式取代另一種文化形式,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渡時期,包括一方的漸興、二者重疊和另一方減退等過程,圖像與文字兩種文化形式的交替,也存在著這樣一種漸進的接續關系,而且二者之間肯定有著一個較長時間的并存期。
關于我國古代的圖譜圖像與書籍文獻長期并存與發展的歷史,在先秦時代的古文獻中也有相關記載。如《周易?系辭上》說:“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7]這段在古人長期的口頭文化傳播基礎上的文字記載,將圖像文化和書籍文化這兩種先后生成的文化形式并置為同一源頭,雖有一些夸飾、捏合的成分,但卻并非子虛烏有的憑空想象或神話傳說,而是以一種高度集中概括和精煉生動的比擬手法,奇特傳神地把我國歷史文明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不朽的歷史印跡連綴在了一起,簡約而又翔實地記述了我國圖像文化與文字文化曾經并存發展的歷史信息。
其四,文盛圖衰時代。隨著自漢以來我國古文字的逐步簡化和定型,人們漸漸地用簡約的文字文獻取代了圖譜圖像的實用功能,以至于逐步呈現出文字繁盛、圖像日衰的發展趨勢。如《通志》說:“……劉氏作《七略》收書不收圖;班固即其書為《藝文志》。自此以遠,圖譜日亡,書籍日冗,所以困后學而墮良材者,皆由于此。即圖而求易,即書而求難,舍易從難成功者少。”[1]上文十分清晰地描述了“圖譜之學”和“書籍之學”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即“圖成經,文成緯,一經一緯錯綜成文”,及至漢代文字通行,著書立說只用文字不用圖像,導致“圖譜日亡,書籍日冗”現象,預示著文盛圖衰時代的出現。
其五,圖像時代回歸。20世紀以來,鑒于古文獻記載已不能滿足現代學術研究之需的原因,圖像研究再度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并在世界范圍內興盛蔓延,西方國家較前一步完成了作為現代學科屬性的圖像學學科理論與方法體系。作為一名哲學家的睿智與敏查,海德格爾于1938年就宣布到了“世界圖像時代”[8]的到來。
通過數十年來的發展蔓延,海氏預言已經在學術實踐中得到了有效驗證,世界各國、各民族及其諸多相關學科,都廣泛地運用讀圖、說圖和研圖的方法,從而全面呈現了圖像時代歷史性回歸的壯觀景象。當然,圖像時代回歸的另一含義,是指以現當代科技文化高度發達為標志的視頻、視像,以其直觀、逼真和富有色彩的生動畫面,再次撼動了以文字為載體書籍文獻之學的一統地位。
二、史學研究互為關系
對于古代歷史學、文化學的研究,我國學人長期以來探索實踐了多種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最具影響力的是自漢以來以書籍文獻為主體史學研究的方法,其次是以圖譜圖像和北宋時代肇始的“金石學”,以及近現代引入西方國家考古學、圖像學等以實物考據為主體的研究方法,它們之間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互為關聯。
1.書籍文獻史學研究
書籍文獻史學研究,在我國學界素有文獻考據之說,指對古代文字記述的史料進行考證、辨析和闡釋解讀的一門學問。由于文字記述有著比圖形圖像簡便快捷的突出功效,自漢以來它逐步發展演變成為著史和進行史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獻”一詞,最早見于孔子《論語》。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證)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之故也。”[9]在古代,文,指有關典章制度的文字記載;獻,指見多識廣,熟悉歷史的賢人。
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說:“文,典籍也;獻,賢者也。”認為“文”是經史、會要、傳記等書本,可以互相參證史事;“獻”是學士名流的言論紀錄,可以用來考訂典故、史傳的是非。[10]簡言之,文獻是指典籍記載與學士名流的言論。
我國古代將古文獻整理和研究工作叫做“校讎”,故有校讎學之稱謂。傳統文獻學正是在校讎、目錄、版本諸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指研究古典文獻的源流、特點、處理原則、方法(如分類、目錄、版本、辨偽、校勘、注釋、編纂、輯佚等)及利用的一門學問。其宗旨為“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關于對待歷史的態度問題,孔子說:“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11]這充分反映出,作為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孔子,尊重史實、重視傳統的優秀品質,也為后世學人治史、證史和論史提供了有益的思想理論基礎。
總之,采用古文獻考據的方法,研究的對象主要是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經”、“史”部分,它們構成了歷代史料文獻的主干,“證經補史”即成為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的核心任務。其優長和不足之處分述于下。
其一,書籍文獻史學研究的優長。
自《史記》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第一部國家史典問世以來,之后的每個朝代都有以此為例的官修史書,其中多有《禮樂志》《樂志》《藝文志》《音樂志》等記錄宮廷樂文化發展狀況和具體活動的部分。歷代官史文獻中的內容,分別以記述帝王之事、王侯及特殊人物、年代世系和人物、典章制度、人物民族及國外諸事等為主體,是在所謂國之大事即時性在案記錄基礎上的編纂整合,故被尊為“國史”、“正史”,其余私人著述的此類書目則被稱作“野史”。后世學人一般認為,“正史”中的內容具有較高的可采信度,故歷代“正史”中關于音樂方面的記載,即成為古代音樂史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其二,書籍文獻史學研究的不足。
在長期以來的學術研究實踐中,學人們不斷發現古代書籍文獻中存在著較多的遺漏、不實和自相矛盾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如著名音樂學家黃祥鵬先生所舉《樂問》[12]百題,就是由于官史文獻的不詳或自相矛盾,造成后世學人的困惑和無所適從,以至于逐步形成了許多千年死結。“正史”文獻中的不足之處,大概有如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古代文字記載的簡約和多義性特征,致使后人無法讀懂其意;二是同一歷史事象,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留下不同的信息;三是同一事象在口口相傳過程中,難免出現演繹夸飾成分,形成一些虛假信息;四是基于王權文化一統地位政治的訴求,有計劃和有目的地虛捧抬高或詆毀打壓某一歷史文化主體,造成蓋棺論定的虛假歷史信息;五是鑒于古代文字記述方式的單一,包括甲骨文、金文、木牘、竹簡等文字載體,傳承和流通都存在著較大困難,極易丟失和損毀,造成史料文獻遺失現象嚴重;六是歷代官史中主要記述宮廷樂事,廣大社會的音樂生活則較少涉及,這對于中國音樂史的系統研究來說,無疑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2.圖譜圖像史學研究
所謂圖譜圖像,最初僅指人類文明肇始以來通過繪畫、雕塑等方式,記錄保存社會萬象的圖形圖像和銘文等,近現代在西方國家興起的圖像學,漸漸地把研究范圍擴展至出土相關實物的照片等。
在長期以來的學術研究實踐中,由于史料文獻的不足、艱澀與語義不詳等原因,我國歷代學人一直十分看重圖像的史學研究價值。肇始于東漢時期的“古學”就包含有圖像研究的成分,魏晉以來金石圖像考據之風漸盛,至北宋時期形成了以“證經補史”為宗旨的“金石學”的學問,并在清朝成為顯學。關于金石學,朱劍心認為:“‘金’是以鐘鼎彝器為大宗,旁及兵器、度量衡器、符璽、錢幣、鏡鑒等物,凡古銅器之有銘識或無銘識者皆屬之;‘石’是以碑碣墓志為大宗,旁及摩崖、造像、經幢、柱礎、石闕等物,凡古石刻之有文字圖像者皆屬之;那么,‘金石學’則是研究中國歷代金石之名義、形式、制度、沿革;及其所刻文字圖像之體例、作風;上自經史考定、文章義例,下至藝術鑒賞之學也。”[13]可見,金石學研究包含有音樂的器物和圖像;金石學的宗旨目的,除“補經傳之闕亡,正諸儒之謬誤”以外,還有著辨章學術、藝術審美之學等十分寬泛的內涵和外延。關于金石學的學術方法,“大約不出于著錄、摹寫、考釋、評述四端。有存其目者,有錄其文者,有圖其形者,有摹其字者,有分地記載者,有分類編纂者。或考其時代,或述其制度,或釋其文字,或評其書跡,至為詳備。”[13](p.20)應該說,這里面特別值得珍惜和弘揚的是,我國一以貫之的綜合性、包容性學術文化理念。
其一,圖譜圖像史學研究的優長。
遺存不同時期豐富多彩的藝術圖像,有著直觀展現古代社會歷史文化基本形態與風貌的突出功能,尤其是如和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并在上古時代建立起崇高地位的樂舞文化,本身具有瞬間即失的令人遺憾的屬性,歷史上所保留下來的只有文字的表象述說,而無樂舞藝術本體的東西留駐于世。在近現代以來考古發現的地下遺存中,見有大量以樂舞為主體的綜藝圖像和一些樂器實物,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再現了我國古代樂舞藝術包羅萬有的形式形態,以及一些樂器當時的形制規格、放置與演奏方式、組合方式、藝術表現等鮮為人知的內容,這些彌足珍貴的帶有直觀性的圖譜信息,相對于十分簡約的古文字記載來說,具有更大的實用性參考價值,而且這種藝術的圖像既有著長久持續傳播的縱向連續性,又有著廣布于社會的橫向普及性,形成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的宏大體系,從而受到眾多研究者的密切關注,成為古代藝術發展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
其二,圖譜圖像史學研究的不足。
圖譜之學及現代的圖像學作為一種學術的方法并非完美無缺,它的功能和作用是有限的,而且有著許多明顯的不足之處。比如對于音樂形態的研究,它只能有效展示演奏、演唱與表演的形式形態,卻無法準確證明樂器的具體規格,不能還原音樂的樂調和聲響;另如自漢以前的藝術圖像,雖被學界譽為寫實性藝術,但畢竟存在夸飾、想象的成分,需要通過其他資料予以互證;再如因當時圖像載體材質和表現手法等的局限,畫面細節漶漫不清,或由于畫工常識欠缺或技術失誤等原因,造成畫面上樂器形制的失真、變形或演奏形態的不一;特別是即便我們通過深入細致地考證研究,理清了其所有的環節之后,這種研究依然不能夠復原古代音樂的本體形象,故圖譜圖像的研究也和書籍文獻的研究一樣,存在著先天的局限和不足。
總而言之,在中國數千年歷史文明和文化發展衍變的過程中,圖文兩種文化現象從無到有,續斷蔓延,盛衰起伏,變幻無常,既分別從不同角度為后人勘驗歷史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佐證,又分別顯示出其難以逾越的不足之處。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不要拘泥于某一局域或某種單一的學術方法,而應放開眼界,破除禁錮,從“多元文化”的宏觀視野入手,把所有的可資利用的學術資源匯集到一個平臺上,全面實現傳統與現代學術文化的接軌,方能在多種資料和成果的互證下,全面揭示古代藝術文化發展史的面貌。所以筆者認為,圖譜圖像之學與書籍文獻之學,在中國古代藝術史、文化史研究的平臺上是一種互為的關系。
3.學術網絡體系關系
如前所述,自漢以來我國進入文盛圖衰和以文字著述為主體學術文化發展期,而由于歷代學人并未放棄“圖譜之學”在學術研究中不可取代的可視性作用,使得圖、文兩種學術方法得以并存互惠,相得益彰。面對全球性圖像文化回歸的歷史潮流,二者順其自然地復原其本元性、多元性和交融性學術網絡體系。
三、本源性學術網絡關系
鑒于我國古老悠久的“圖譜之學”與“書籍之學”,在歷經數千年傳承接續的歷史文化發展軌跡中,呈現出如江河之水一脈流貫、混溶交互、永無止息的永恒性特征,在學術研究及學術文化發展衍進的過程中,也必然地表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本元文化屬性。雖然說自漢以來“書籍之學”漸居統領地位,但歷代學人沿襲保留下來的“左圖右書”和“上圖下文、下圖上文、前圖后文”等學術習性,足以證明遠古先民們孕育創造的圖像文化非但沒有就此消失,而且還在學術研究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通志?圖譜略》:“天下之事,不務行,而務說,不用圖譜可也。若欲成天下之事業,未有無圖譜而可行于世者。……圖譜之學不傳,則實學盡化為虛文也。……圖譜之學,學術之大者。”[14]這充分說明,歷代學人在學術理論理念的天平上,從來沒有放棄“圖譜之學”的重要學術地位,在學術研究的實踐中,總會將“圖譜之學”與“書籍之學”進行必要的比照研究,從而也就自然地形成了二者之間牢不可破的本源性學術網絡關系。
1.本元性學術網絡關系
在我國學術文化發展的歷程中,從北宋“金石學”的勃興,到具有現代學科定義的考古學、考據學、古器物學、圖像學等相關現代學科的確立,學術研究的視角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學術的理論和方法也隨之得到升華。20世紀以來,國際學術理念不斷翻新。從對以科技文化為中心“一元論”文化發展理念的質疑,到后現代諸多新理念的問世,學科交叉理論成為一種新趨向,致使杜威的“多元文化論”形成一股強大的國際性浪潮,并成為國際學界教育與學術研究領域最具前沿性的新理論、新視點和共同的學術取向。
目前,多元文化理論及學科交叉的理論和方法在我國日漸盛行,如歷史學、文化學、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等領域,都和藝術學諸學科之間產生密切交融,生成了許多種交叉學科的研究體系和方法,展示著新時期多元學術文化的繁榮景象。誠然,這種在學科切塊基礎上的學科交叉并非絕對完美,甚至于某種程度上仍存在著“遠交近分”的特征,即僅在遠距離間的學科之間尋求接合點,而對于本來就有著密切內在關聯的各姊妹藝術之間的關系,尚缺乏應有的眷顧。然而,具有特殊意義的是,多元糅雜、兼容并包是數千年中華文化一以貫之的精神傳統,如上古至中古時期融歌、詩、樂、舞、雜技、武術、幻術、繪畫、田獵、宴饗等為一體的“樂”文化體系,近古時期以來包容更多文化形式的戲曲藝術的精神理念等,至今依然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價值與取向。歷經近百年來的學科切塊分割而理念尚存,足以反映出這種民族文化根脈深邃雋永的存在價值。隨著多元文化理念的回歸,必然形成多元交織的學術網絡體系,歷經數千年文化積淀的中國音樂文獻學,與在“古學”、“金石學”學術文化傳統基礎上吸納西方考古學精髓的中國音樂圖像學,必將在這個網絡體系中起到骨架作用。
2.交融性學術網絡關系
如前所述,兼容并包是中華文化的悠久傳統,它所呈現的是多元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狀態,彰顯的是中華泱泱大國海納百川、吞吐四方的文化精神。在數十年來學科分割的狀態中,較多呈現的是各學科、各專業之間的奇風異彩,甚至于在同一專業領域也會出現輕重量化的差異,比如音樂的史與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而在學術發展的歷程中,卻曾出現“重史輕論”或“重論輕史”的選擇,提出過“以史代論”、“以論代史”或“論從史出”等不同主張。
故筆者認為,學科交叉僅為表象上的一個環節,學術交融才是實質性的進展,而有效地打破原有各相關學科(或曰專業方向)之間的森嚴壁壘,方是實施學術交融的基本要件。如音樂史與論的研究,本來同屬音樂學的范疇,一味地細分彼此,極易陷入你高我低的內耗之中,學術創新將受到影響。同時,過多的強調特殊性,就等于陷入了局限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自西方文化中心論的神壇破碎之后,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學術文化傳統均得到了應有的尊重、保護與弘揚,人文社會學科再次受到應有的重視等,均為全球性學術文化的實質融營造了相對平等與和諧的氛圍,在此種大文化背景之下,書籍文獻之學與圖譜圖像之學二者形成良好的交融性學術網絡關系勢所必然。
四、結語
在中華民族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學術文化傳統中,“圖譜之學”與“書籍之學”一直成為著史與論史的兩大支柱,作為具有現代學科定義的圖像學與文獻學,仍應是史學研究多元學術體系的主干。而由于當今的學術觀念異彩紛呈,許多時候會構成學術角色的轉換與互融,許多新問題、新關系都需要我們一一關注和妥善處理。
1.學科關系
現代意義上的所謂不同學科,實際上僅是殊途同歸的學術研究的不同方法,它們之間往往會形成較為復雜的關系。如傳統的音樂考古學將音樂文物的實物和圖像作為一體研究對象,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構成了其共同的研究目標,而由于這兩種材料的研究側重點有所不同,漸漸地又形成了兩類各有所偏的研究成果和學人群體。音樂圖像學在西方國家的異軍突起,等于從整體上打破了原有的學科結構和形成了學理關系上的新矛盾,而音樂圖像學不斷地拓展其研究的范圍,如旅美學者韓國介紹說:“凡舉一切和音樂有關, 可以用圖片呈現出來的都能作為研究對象, 這就包括了樂器、人像、手稿、文件、建筑(如音樂家的生活及表演場所)、風景(和音樂家之創作和文化背景有關者)及一切含有音樂主題的美術作品等等的圖像或照片,可以說是包羅萬象。”[15]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現當代學術肢體細化分解之后再度交融的新趨勢。
2.古今關系
從圖譜之學到古學、金石學、考古學、圖像學,形成了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系統鏈條,具有上千年學術發展史的金石學,應該說既是現代考古學、圖像學的前身,又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坐標。然而,實際情況如有學者說:“由于西方新學科的引入與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革――從科舉到辦學堂,金石學的發展反而越來越離開主流學問而日趨邊緣化……在這種學術分類的轉型過程中,綜合的金石學遇到了意外的窘境。原有的金石學所包含的學術的內容,被分別歸入了現代學科分類意義上的考古學、古器物學、鑒定學、考據學、文獻學等。它的分支越來越強大而自成體格;而它本來的母體‘金石學’,卻在被稀釋、被分化、被零散化細密化之后,反而找不到自身的位置了。”①傳統與現代接軌的中國音樂圖像學研究,則必須在“金石學”中找到立身之本。
3.中外關系
1997年初,先生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覺”的學術命題,該主張啟發引導了我國學界開始了尋找逝去的珍貴文化傳統的努力。如有學者將歐文?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研究三層次”理論[16]與中國“金石學”傳統范式進行比較研究認為:“我們發現,這三個層次與中國漢畫像研究的金石學的范式、考古學的范式與文化藝術學的范式,可以有一種內在的類比的邏輯關系。”[17]另有學者針對音樂圖像學領域里的偏頗指出:“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不同,所以我們在音樂圖像學研究方法方面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洋,更不能將西洋學者的說法當成標準,否定自己的成績。”[16]同時,許多學者極力倡導金石學的現代學科價值,認為金石學與近代科學的考古學在研究目標上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如果只強調西方考古學理論和方法的影響,而忽視傳統金石學的傳遞作用,中國考古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如有學者在美學領域提出顛覆性新主張認為:“中國沒有西方式的美學,只有心性文化體系中‘天人一體’、禮樂交融的樂學。”認為“近百年來中國美學誤入歧途,忽視了中西美學在學科形態上的根本區別。所謂中國當代美學,應稱為‘西方認識論美學在中國’。”[18]此觀點雖有待于學界進一步切磋認定,但其歷史的、現實的和學術的價值已經昭然彰顯,且對于中國藝術學諸學科建設與學術研究來說,亦不無啟示性、建設性意義。
4.圖文關系
《周易》關于“河圖”、“洛書”之說看似荒誕,實則銘心刻骨地記錄了古代學人對待圖、文兩種華夏文明遺存的深厚情結,從一個側面呈示展現了我國圖文并重的學術文化傳統。雖然從表象上自漢以來文字文獻漸成為著述主體范式,而圖像作為延綿古今的傳統文化形態,足以彌補國史文獻特別是社會文化生活記錄的空白和不足,二者還可以起到互證與互補的作用。同時,我國不同時期的圖像遺存,有著量大面廣、持續傳承的典型特征,形成了自成一體的獨立學術系統。如有學者說:“圖像決不是文獻的視覺化,圖像的象征內涵和意義也不是文獻的意義可以包容的。圖像本身構成一個完整的世界,確定圖像本身的意義就是圖像學要達到的目的。”[1]
總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是一個密切關聯的文化振興的系統工程,沒有文化的自覺,就不可能產生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出現文化自強,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構建和諧發展新理念是第一要務。故無論是在我國數千年歷史文明傳承接續的文化傳統中,還是在多元交織的現代學科與學術文化網絡體系中,各種不同的學術理論和方法,既有著各自的獨立性意義,又同時反映出本源性、多元性和交融性學術文化特征和密切關聯,由來已久的圖譜圖像之學與書籍文獻之學將永遠是一對相依并存、和諧發展的互為關系。(責任編輯:帥慧芳)
① [ZK(#]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1939年)、《哥特式建筑與經院哲學》(1951年)、《早期尼德蘭繪畫》(1953年)、《視覺藝術的含義》(1955年)等著作,奠定了圖像學方法的基礎。[ZK)]
參考文獻:
[1]鄭樵.通志?總敘[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3、365.
[2]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J].文物,1978,(03).
[3]董錫玖、劉峻驤主編.中國舞蹈藝術史圖鑒[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7.
[4]陳政.字源趣談[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40.
[5]梁啟雄.韓非子淺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5.158-159.
[6] [漢]許慎撰,[宋]徐鉉等校.說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74.
[7]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0.70.
[8]海德格爾全集(上卷)[M].上海:三聯出版社,1996.885-923.
[9]孔子著,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論語?八佾[M].北京:中華書局,1980.2466.
[10]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自序[M].北京:中華書局,1986.3.
[11]孔子著,孔穎達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論語?為政[M].北京:中華書局,1980.2463.
[12]黃祥鵬.樂問[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0.
[13]朱劍心.金石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3.
[14]鄭樵.通志?圖譜略[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837.
[15]陳振濂.金石學研究的當代意義與我們的作用[J].藝術百家,2008,(03).
[16]杜亞雄.應該正確評價中國音樂圖像學的成就[J].藝術百家,2010,(01).
[17]朱存明.漢畫像研究的圖像學方法[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360.
[18]吳高泉.中國沒有“美學”只有“樂學”――評《中國古代美學(樂學)形態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11-03.
Illustrated Iconography and Literature Philology
LI Rong-you
(Department of Musicology, Zhejiang College of Music, Hangzhou, Zhejiang 310002)
篇6
1.其中首要的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確定項目.可以看出,項目的設計是整個教學的前提,項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開展.根據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內容體系,同時結合專業教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確定項目“車牌識別系統”來組織整個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內容.車牌識別系統分為圖像采集、圖像預處理、圖像校正、車牌定位、字符分割和字符識別等部分,并將它們作為子項目與數字圖像處理的相關教學知識點建立對應關系,車牌識別項目貫穿整個教學內容的始終.整個項目教學過程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數字圖像處理的內容基本上可以通過車牌識別系統這一具體項目組織起來.除此之外,在實驗課和實訓課程中,也結合學生的興趣以及指導教師的研究專長和所承擔的課題,還設計了如人臉識別系統、計算機自動閱卷系統、圖像碎片拼接系統、三維全景圖的設計、計算機視覺的立體匹配及三維重建技術以及高光譜圖像壓縮等案例.
二、教學改革成果與分析
2013年以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11-1班為對照班,2014年以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12-1班為實驗班,2個班級學生的學時數一樣,學生起步幾乎也是一樣,講授的數字圖像處理課程主要內容相同.在11-1班中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講授理論上的圖像處理原理和方法;在12-1班中采用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為了驗證在數字圖像處理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效果,對2個班級分別進行了數字圖像處理理論知識測試和編寫一個圖像邊緣提取的程序.理論知識測試結果見表1(滿分100分).編程題是通過在線考試系統完成的,由計算機給出的成績,編程題測試結果見表2(滿分20分).
三、結束語
篇7
【關鍵詞】鄉土文化 優化 作文教學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它關系到整個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然而農村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令人擔憂。不少學生作文內容陳舊老套、無病、面目可憎。學生腹中空泛,筆頭枯澀,作文內容貧乏單薄。作文教學成了困擾廣大語文教師和學生的一大難題。如果我們能有效利用農村特有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更能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一、培養情感,熏陶意識
語文學科的特點使鄉土情感的培養成為可能。中學語文課本中選錄的一些課文,不僅語言優美,而且內容散發出濃厚的鄉土氣息,滲透了作者的鄉土之情。魯迅《故鄉》中的“故鄉情”,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的“山水情”, 體現出名家力透紙背的“鄉土情感”。與此同時,學生對其中的人、事、景、情都耳熟能詳,似乎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充滿鄉土氣息的、具有鄉土情結的課文,有意識地將語文閱讀與鄉土教育巧妙自然地結合起來。同時閱讀是最好的老師,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是有效彌補教材與農村學生融合差異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沈從文的小說《邊城》,不僅可見到高山、激流、險灘行船的驚心動魄場面,而且更常見到的是:軟風微醺的春日,月華如水的夏夜,清明氣爽的秋色;深潭見底,游魚可數;錯落有致的平田屋舍,那渡船、碾坊、山寨、吊腳樓等等,湘西所特有自然風光盡收讀者眼底。在作者筆下,山水云霧、草木蟲魚等形象組合成為一幅獨具特色而又完整的湘西自然世界的風景畫。那么,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讓學生從這些名家的作品中受到啟發、熏陶;讓學生學會在作文時像大師們一樣有“情感”投入,發現“好景身邊也有”的道理,達到一石三鳥之效。
二、尋找美感,豐富寫作題材
農村是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農村孩子從小頻繁地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和深厚的感情。草木茂盛、田野廣闊、藍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綠水、村落炊煙、花草野果,如此多樣的自然風光為農村中學作文素材注入了新鮮的源頭活水,給農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認真觀察,這些就為他們描寫田園生活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奠定了抒寫真善美的基礎。
在日常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就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鄉尋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寫作中表真情。我還專門設計了一些作文題目,如《我家門前的那條路》《家鄉的田野》《山村風景獨好》《家鄉,我為你驕傲》等,這類的題目都能較好調動學生觀察和思考,挖掘家鄉的亮點,提高審美情趣,激發了寫作的情感。平時還可出一些小題目,如 “從每次上學,看家鄉的交通”“向你介紹一個有趣的老鄉”“你會唱幾首鄉謠,能講幾個家鄉的故事傳說”等,讓學生在觀察、思考和訓練中形成關注鄉土的氣氛,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家鄉的山水美,激起對家鄉的熱愛,從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筆來贊美家鄉,形成寫作上的良性循環。因為做過細致的觀察,有了真情實感,所以大多數學生寫出的作文都較先前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了。
三、體驗生活,感受真情
《走進新課程》中提到:“審查學生在日常活動中以及為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獲益的各種課程資源,包括知識與技能、生活經驗與教學經驗、教與學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各種素材。”這里明確提到了“課外實踐活動”“生活經驗”等,而這些對于農村中學學生來說,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安排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在勞動中交流情感,身體力行,領悟勞動的艱辛,獲取最有感受的寫作素材。
農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大課堂,更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百科全書。盡管現在農村學生學習負擔很重,很少有機會參加勞動。許多學生寫勞動,往往就只言片語,寫不實在,寫不出真情實感。翻地、澆水、施肥、收割等都是農村常見的農活,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這些勞動,認認真真地干一番,哪怕是汗流浹背,讓他們親自體察勞動的辛苦,是大有意義的。讓農村中學生在節假日幫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農活,這都是他們體驗農村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的大好機會。
四、感受民風民俗,抒出鄉土情結
相對于城鎮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言,農家自有農家樂,農村生活更注重于對傳統風俗習慣、古老文化的繼承。所以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挖掘本土文化特質,尋找自己的優勢所在。我們生長和生活的黃土高原,有著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著濃厚的歷史積淀,有著無與倫比的民族遺存。雖然時代在進步,生活也日漸殷實,但一些古老的、傳統的民風民俗在廣大農村仍在延續,如鄰里的交往樂、純情美、婚喪嫁娶、起居造屋慶賀、開業規矩、祭祖踏青、龍燈廟會等等,這些都是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在素材方面的情濃、趣濃的題材。它們有的表現了農家人純樸、勤勞、善良,讓學生觀察、采訪、收集這些題材,并通過班內、校內信息交流,寫些農家事,歌頌農家人,感受農家人的純情美。如果將之作為作文教學中的一類素材,也不失為寫作教學中的一大亮點。
篇8
一、鄉土文化與初中語文課堂整合的積極作用
1.可以為語文課堂增光添彩
在大語文觀以及校本資源開發的相關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們有必要在課本之外尋找新的教學資源。而鄉土文化的引入則可以更好的為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增光添彩,因為在我們的鄉村深處到處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社會以及自然等多種文化資源,我們語文教師完全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鄉土文化與語文教學完美整合,從而起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
2.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相關調查和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綜合能力普遍較差。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我們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僅僅局限于學校資源所造成的,其訓練范圍過于單一。
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經常會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而這些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往往都離不開鄉土文化。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鄉土資源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尋求鄉土文化資源中所蘊藏的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可以促使學生更熱愛家鄉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普遍較小,他們對家鄉的鄉土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多學生的心中很難燃起對家鄉的熱愛。我們語文教師在引入鄉土文化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當地的鄉土文化,由于鄉土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很容易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他們可以在這些優秀的鄉土文化當中體驗到家鄉的文化,了解到家鄉的文化之“源”,進而也為學校的文化建設增磚添瓦,豐富學校的文化建設。
二、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優秀鄉土文化傳承教育
1.多角度挖掘優秀鄉土文化資源
要想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優秀鄉土文化傳承教育,我們必須要多角度的挖掘鄉土文化資源。例如,在農村做宣傳的標語(打造全國精神文明先進村、建立綠色生態農業基地等),農民家里的的春聯(從春聯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成語,例如“萬象更新、龍鳳呈祥”等),都可以反映出優秀的鄉土文化,這些都可以作為語文課程的教學資源,不僅讓學生從中學到很多的語文知識,還可以對其進行優秀的鄉土文化教育。
2.在課文教學中傳承優秀鄉土文化
課前導入鄉土文化。課前導入是實施鄉土文化教育的重點,我們語文教師在合適的課文教學中一開始就可以引入相關的鄉土文化。例如,筆者在執教《故鄉》之前,曾經走訪過周邊的很多地方,訪問過很多老人,了解當地的鄉土文化,并根據老鄉的敘述把大豐市的鄉土文化一一列舉出來,讓學生根據這些鄉土文化進行一定的口頭描述,然后以文字和圖畫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對這些優秀的鄉土文化表現出興趣,尤其是海鹽文化、麋鹿文化等鄉土文化,他們更是津津樂道。經過這個充滿鄉土文化氣息的課前導入,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課后衍生鄉土文化。在初中課本當中很多課文是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對課文中的很多知識都一知半解,基于此種情況,我們可以在課后補充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鄉土文化資源進行說明。例如,我在執教完《國寶——大熊貓》一文之后,為了更好的激發起學生保護我國珍貴動物、熱愛家鄉的情感,便組織學生對家鄉的珍貴野生動物——麋鹿進行搜集整理,調查麋鹿的生活和被保護狀況,并以圖片和文字的方式表現出來貼在學校的公告欄上。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保護麋鹿、熱愛家鄉的情感。
3.在寫作教學中傳承優秀鄉土文化
把鄉土文化融入到寫作教學中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我們可以讓學生更加貼近鄉土文化生活,來搜集寫作素材。
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或者安排學生去搜集與鄉土文化相關的素材,從而為孩子的習作勾勒出更美好的畫面。而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孩子們也體會到了濃厚的鄉土文化,無形中也對他們進行了鄉土文化教育。例如,大豐市的鹽文化是很多學生所熟知的。因此,我們在安排學生寫作的時候,完全可以寫一個關于鹽文化的習作,讓學生在習作中把鹽文化完整的表現出來。
篇9
關鍵詞:英國圖書館 麥克考文 圖書館學思想 麥克考文報告
中圖分類號: G259.5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2)03-0134-05
Analysis of McColvin’s Idea of Library
Abstract mcColvin was the famous British activist in library around 1900. This paper introduces McColvin'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ies, including his idea about librarians, his attention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in library, his promotion to international library, and the content of his report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British public library system.
Key words British Library; McColvin; thoughts on library; The Public Library of Great British
麥克考文(Lionel McColvin,1896-1976)是英國著名的圖書館學活動家,被認為是英國圖書館事業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在英國150多年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中,他的名聲僅次于19世紀圖書館先驅愛德華·愛德華茲(Edward Edwards)。在大約50年的圖書館職業生涯中,麥克考文早期在克里登公共圖書館(Croydon Public Library)和維岡(Wigan)公共圖書館以學徒的身份服務了10年。1921年,麥克考文在剛剛獲得圖書館協會專業資格認證后便開始擔任副館長,主要從事參考咨詢服務。1931年回到倫敦擔任漢普斯特德圖書館館長(Hampstead)。1938到1961年被任命為西敏斯特公共圖書館館長。1942年,他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擔任館長。在伊普斯威奇期間,麥克考文真正開始重新創造圖書館服務,建立了一所新的中央圖書館并形成圖書館在音樂和戲劇等方面的延伸活動。1951年由于對提高圖書館地位和服務標準的貢獻,麥克考文獲得了CBE(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英帝國司令勛章)。1934到1951年期間,他擔任英國圖書館協會榮譽秘書,并在1951年擔任協會主席,1961年獲得該協會榮譽成員。1958年,麥克考文服務于羅伯茨委員會(Roberts Committee),在此期間促進了1964年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法的形成。麥克考文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在20世紀中期使英國公共圖書館獲得了重建并開始了現代化進程。此外,由于麥克考文報告的橫空出世,在英國乃至世界圖書館界,麥克考文都享有極高聲譽。Vollans稱其為公共圖書館先生(Mr.Public Libraries),William Munford把麥克考文看作是1850年以來公共圖書館產生的最偉大的人物之一[1]。基于此,筆者將介紹麥克考文對英國圖書館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以分析麥克考文在英國圖書館事業史上的突出作用和顯著地位。
1 對圖書館員的認識
麥克考文很早就認為所有圖書館工作的質量提高在于從事這項工作的工作人員的品質,他認為圖書館員專業素質是由圖書館員的知識、處理參考咨詢的能力、為公眾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并且需要不斷加強對圖書館員的專業教育[2]。此外,麥克考文在20世紀30到40年代還強調館員應具有獨立性地位。他指出:“圖書館員在工作中應該保持絕對的中立。”圖書館員的職責不是改善用戶的個性和心靈,而是最大程度地擴大他們的選擇[3]。他的“中立原則”理念源于他對圖書館的認識,認為圖書館是公共知識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不僅要為讀者的知識需求提供平等的服務,還需要為讀者獲得知識提供公平的機會和為知識生產者進行創造性思想和觀念提供進入社會的平等機會。要做到這一點,館員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自己的原則性,如果館員把自己的信仰、政治傾向看得高于館員職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館員是無信仰、無政治傾向的,他就不可能是個好館員[4]。圖書館員的工作是幫助人們成為健康的、積極的和形成獨立的個性。同時,他極力渲染這樣的一種圖書館事業,即免費的、不受政府、社會或是道德審查。而這與后來美國圖書館協會宣傳的《圖書館權力法案》中關于圖書館應提供圖書和其他館藏資源以滿足其服務社區內所有人興趣、信息和啟蒙的需要,而不應以創作者的出身、背景或是觀點為由排斥任何資料,圖書館應提供有關時事或歷史事件的各種表達觀點的資料和信息,不應因黨派或教義的不容而摒棄或排除任何資料等觀點是不謀而合的[5]。
2 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1927年麥克考文提出通過把圖書傳遞給不能前往圖書館的讀者,包括住在偏遠地區的人、長時間工作的人、病人和殘障者,以改善公共圖書館服務。他聲稱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把圖書傳遞給那些讀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忽視每一種可能的方式,并提出了利用礦車送書到家、利用志愿者和物流機構、在行業協會和工廠車間存儲藏書、向病人和盲人讀者大聲朗誦等方式來開展公共圖書館的特殊服務[6]。麥克考文的建議得到了英國公共圖書館眾多館員的大力擁護,這可以看作是麥克考文早期對圖書館弱勢群體的密切關注。
麥克考文對弱勢群體的關注與當時的英國社會關于普遍和公平服務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在20世紀50年代,戰后經濟開始逐漸繁榮和發展,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形成了以“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和“普遍主義”(Universalism)為基本原本的福利國家的發展模式。除了在住房、教育、養老等方面給予有需要的弱勢群體救助與福利之外,還在社會服務方面為兒童、青少年等群體提供了結構較為完整的服務體系。在這種環境下,英國公共圖書館以“普遍服務”(Universal Service)的觀念宣稱自己是對所有人開放。在英國,特別是1930年代以來,公共圖書館開始以“普遍服務”(Universal Service)重新界定他們的使命,麥克考文認為一個“由所有人提供的圖書館必須為所有人服務”[7]。為此,麥克考文還曾著書論述自己對圖書館弱勢群體服務的看法,包括圖書館延伸服務和兒童服務等①。無獨有偶,1964年,普遍服務的觀念被寫入英國《1964年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法案》中,法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規定地方當局對當地居民富有的提供覆蓋面廣且有效率的責任。這也在客觀上是以制度化的形式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對全社會的擴展和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包容與接受。
3 對國際圖書館事業的推動
Gardner曾經說“麥克考文是一個實踐家,而不是夢想家”。這是麥克考文不遺余力推動英國乃至是世界圖書館事業前進的真實寫照。他推動國際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第一步源于1930年代中期第一次訪問美國。這次訪問促成了他關于國際圖書館事業的一系列文章的形成。之后,特別是二戰以后,麥克考文對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土耳其、斯堪的納維亞等諸多國家進行了多次訪問,參加了無數的國際會議,對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和英國圖書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咨詢,形成了一系列報告。例如他撰寫的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報告(該報告關于公共圖書館在澳大利亞:現在情況和未來可能性)至今仍為澳大利亞公共圖書館界奉為經典[8]。
此外,麥克考文對國際圖書館事業的推動是促進國際圖書館聯盟(IFLA)對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關注。1949年以前,IFLA并未足夠重視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1949年,UNSCEO宣言就已經宣稱公共圖書館是民主的工具,同時強調公共圖書館服務與教育服務在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方面需要更加親密的合作。1951年羅馬IFLA會議上,曼徹斯特城市圖書館員Charles Nowell受邀做了關于公共圖書館目標和問題的演講。這就引起了麥克考文在IFLA會議上組織了分會場研究公共圖書館現存的問題。1952年麥克考文成為IFLA分委員會主席,該分委員會后來被重新命名為公共圖書館分部。在擔任公共圖書館分部主席期間,麥克考文不斷鼓勵研究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問題,同時號召收集更多的、不同的國家公共圖書館信息以作為進一步研究公共圖書館的基礎。1953年麥克考文在越南的IFLA會議上提出公共圖書館發展在全世界范圍內極為不平衡。這促使新成立的IFLA公共圖書館分部在國際范圍內開始準備和起草有關于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備忘錄的工作。這項備忘錄于1954年公開發表,在1954年薩格勒布和1955年的布魯塞爾IFLA會議上,公共圖書館分部不斷討論和修改這個備忘錄直到IFLA在布魯塞爾上正式被接受。1956年在慕尼黑,公共圖書館分部繼續研究公共圖書館標準作為麥克考文個人工作,1957年在巴黎,公共圖書館標準公開發表草稿。1959年IFLA在馬德里研究麥克考文關于圖書館而這也是后來IFLA形成關于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內容來源[9]。雖然后來無論是在1969年在哥本哈根等諸多會議上對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制定進行修改還是在1972年的布達佩斯IFLA會議上最終正式采納標準,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標準的制定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4 對麥克考文報告形成的貢獻
20世紀初期,英國公共圖書館開始由城市向農村發展。隨著圖書館數量增多,館藏增長,經費等保障問題也日益突出。而1850年的公共圖書館法在經費等方面也存在諸多限制。因此,英國國會開始著手對公共圖書館法展開修訂工作。從國內的背景來看,在20世紀30到40年代,英國各地已經普遍建立了公共圖書館,但各地公共圖書館各自為政,不成體系。許多圖書館服務的人口很少,服務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就有58個[7]。環視整個國際背景,當時的歐美國家,對戰后重建的展望早在戰爭結束之前就激發了各種各樣的規劃活動。從政府部門到專業組織,很多領域都制定了戰后重建計劃,這為公共圖書館重新審視自身的使命也提供了不容錯過的契機。在以上因素的推動下,英國和美國都出現了為規劃公共圖書館戰后發展而進行的大規模調研活動。在英國,全國性調研由英國圖書館協會發起,由麥克考文承擔。調研活動從1941年開始,歷時70天,同時獲得了卡內基聯合王國信托(Carnegie United Kingdom Trust,CUKT)的支撐。在這段時間,麥克考文幾乎走遍了整個英國,對各地圖書館進行了深入考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戰后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構想,即著名的《麥克考文報告》,全稱為《英國圖書館系統:一份現狀報告暨戰后重組建議書》(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1942,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主要分為四個章節。第一部分是對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價值進行的評估;第二部分介紹鄉村圖書館體系、兒童圖書館、圖書館建筑和實施、方法、圖書館員工和財政、圖書館合作;第三部分是麥克考文對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建議,包括對圖書館行政單元的再組織、資金的提供、提高合作能力和更多培訓活動的建議;第四部分討論了戰時圖書館服務的問題,特別是和偏遠地區和小城鎮民眾有關的圖書館服務的情況。總的來說,《報告》是關于對戰后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建議,涵蓋了圖書館使命及服務、組織管理、人員配置等眾多方面。
具體而言,我們能從《報告》中詳細了解到二戰期間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概況以及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戰后發展藍圖的具體規劃和發展構想。《報告》分析了當時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狀況,并對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加強公共圖書館的重組整合,構建全國性的圖書館網絡,加大中央的扶持以及培訓的力度[1]。這些都可以看作是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提出現代化的初步構想。而報告中尤為強調“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而服務就意味著不加質疑、不帶偏見、不予限制地給予。圖書館是這樣一種工具: 促進讀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動,因此,它必須是寬容和無所不包的”[10]。
《報告》的提出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界產生了廣泛、突出而長遠的影響。在隨后的1959年,時任英國圖書館協會主席的羅伯茲發表《羅伯茲委員會報告》,該報告繼承了《麥克考文報告》的主要思想,提出了英國公共圖書館的改革措施: 成立公共圖書館管理機構,制定服務標準并由中央政府監督實施[11]。1962年工黨政府教育部在《羅伯茨報告》的基礎上出版了《布迪倫報告》( Bourdillon Report),提出了“高效率公共圖書館的基本標準”,如年文獻入藏量、服務空間、人員配置等。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推動下,英國議會通過了《公共圖書館與博物館法》(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Act)并于1964年正式頒布,這部法律采納了1942 年《麥克考文報告》和1959年《羅伯茲委員會報告》主要思想[12]。在之后的1965年和1974年,英國基于麥克考文報告創造了真正的公共圖書館體系。
雖然麥可考文報告的問世也引發了不少人的詬病,某些建議被認為是過于理想化、過于激進;而有關公共圖書館調研的建議則被認為是過于精英化。但是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這份《報告》對確認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應履行的管理職能、明確圖書館的職能、逐漸建立和統一英國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標準等如何發展未來圖書館還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誠如泰晤士報教育副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所言,《報告》不是對現在圖書館的批評,而是對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建議。
5 對形成英國公共圖書館體系的不斷努力
20世紀90年代英國負責公共圖書館事務的“藝術與圖書館辦公室”出版了《設置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其中明確提出“公共圖書館是社區的主要設施;它的使命在于保證和鼓勵社區內的人或團體全面獲取圖書、信息、知識和文學藝術成果,從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的文化、民主和經濟活動,幫助他們參加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教育計劃,輔助他們建設性地利用閑暇時間,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鼓勵他們使用信息和理解信息價值[13]。這是對公共圖書館性質、功能上的充分肯定與認可,但是在早前的英國,公共圖書館并未受到如此高的贊譽。
如前文所述,在英國圖書館界,麥克考文被譽為是公共圖書館先生,這足以說明他在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完善公共圖書館體系等方面做出的無可取代的貢獻。他認為關于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源于三個原理。首先,圖書館的存在是為了服務,這種服務是毫無疑問的、能給人予恩惠且是沒有任何限制的。這些服務是公共圖書館所有讀者活動的工具。其次,公共圖書館必須是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無論是在選擇材料還是在提供服務上,所有的圖書館必須擁有無限的資源。最后,圖書館應該是免費的。不管讀者擁有何種資源,都應為他們提供所有的知識和意見[1]。
而麥克考文關于公共圖書館的思想是和當時英國存在公平和平等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他提出,圖書館應該宣揚普遍的思想,不僅僅是因為大眾有平等獲得知識的權利,也是因為我們相信除非人類確實享受這些權利才真正有可能理智地運用。服務是公共圖書館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基點。因為服務是圖書館存在的理由, 而服務就意味著不加質疑、不帶偏見、不予限制地給予。圖書館是這樣一種工具:促進讀者的所有或任何活動,因此,它必須是寬容和無所不包的。
建立整個國家完整的公共圖書館發展體系也是麥克考文畢生專注的一項事業。他認為,在這個體系中,國家圖書館作為一個整體對圖書館的發展負有責任并且要從中央政府處獲得直接的政府補助金。在此基礎上,麥克考文在當時提出了一個重要也是引起爭議的方法,即建議減少當時現存的604個英國圖書館到93個,通過縮小規模和減少數量來提高服務的效率。此外,他還建議根據經濟規模,減少城鎮與鄉村之間的圖書館以便創造更多、不同類型的圖書館之間的有效合作。
麥克考文還認為公共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性的、公民的機構,而是一個國家整體的圖書館體系或是國家圖書館網絡。但是在提到國家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不足之處,麥克考文又是全面而具體的,他認為沒有受到良好培訓的員工、差的圖書館不能開始改革、對公共事務持不良或是差勁的態度、不能吸引當局的發展興趣、不良的資金投入、太多缺乏效率小型圖書館管理者的存在、在管理當局中缺乏有效的合作這些都是影響公共圖書館發展的阻礙因素。
麥克考文能夠在思想和實踐上不斷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一部分原因在于當時處在戰爭狀態。戰爭期間,英國很多圖書館藏書和建筑都被摧毀。總的來說,在1939年到1945年期間,大約有50個中央圖書館和地方圖書館及750000冊書被破壞或是嚴重破壞。書籍處在短缺的狀態,加上在1942年末,圖書的價格較戰前上漲了30%。面對這些危機,一些圖書館開始拯救計劃以吸引來自公共和私人藏書家的捐贈。雖然戰爭對圖書館帶來的損失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給圖書館帶來了一些發展的機會。對麥克考文而言,這能使公共圖書館在國家中變得更為重要。在戰爭開始之前,圖書館協會就已經和情報部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且提供了戰時服務。如公共圖書館為情報部門分發材料和其他信息,同時也為基地辦公室承擔食品控制和國家登記等工作。麥克考文個人就在西斯敏特為國內防御報告中心服務,并擔任辦公室主管。1940年,教育委員會對各級圖書館發了一個備忘錄,號召圖書館應該延伸自身的服務。備忘錄中解釋道,公共圖書館能夠為廣大的讀者提供建議和娛樂活動,當黑暗來臨的時候而且外界的娛樂活動不斷減少,許多人能從書籍中獲得戰爭條件下的安慰。這就使得圖書館借閱量不斷上升,同時在公共圖書館開館時間上帶來了革命。開館時間提前、減少閉館的次數,而且一些圖書館開始周日也開館。麥克考文和其他的圖書館員在這次戰時的圖書館運動中意識到閱讀量的需求和圖書館的使用將為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麥克考文一直認為,在履行其教育使命的時候,公共圖書館不是直接教授人們如何閱讀、如何推理、如何使用事實和思想,而是通過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圖書的需求來延伸學校的工作,這是公共圖書館與學校教育的根本不同[14]。這也是他推動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動力之一。
此外,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的選書理論亦有貢獻。1925年,29歲的麥克考文管理文發表了“公共圖書館的選書理論”,從理論上闡述了“需要論”的思想,從而確定了“需要論”的地位。他認為建立公共圖書館的目的在于滿足公眾的要求,因此公共圖書館的責任是要提供公眾所要求的服務。圖書館應首先確定讀者的要求,然后去滿足他們的要求。圖書館在選書時除了注意書籍的知識價值外,更應顧及社會的需要[15]。他還提出一種純理論的“圖書選擇評分法”,并通過舉例進行證明。實際上,麥克考文的評分法是一種理論的探索,很難通過內容價值或是讀者需要對各種出版物的評分進行精確計算。但是由于其選書理論明晰,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6 結語
鑒于麥克考文對英國公共圖書館做出的全方面成就,英國圖書館協會在1970年設立麥克考文獎章(McColvin Medal),以紀念麥克考文對公共圖書館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麥克考文在英國公共圖書館發展歷程中,由于先后在英國不同的公共圖書館中擔任過館長、副館長等職務,并且畢生致力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扮演的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圖書館實踐家。他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國家訪問、專家咨詢等方式研究英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用審慎、長遠的眼光和獨樹一幟的風格為英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Alistair Black. National Planning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The Work and Ideas of Lionel McColvin[J].Library Trends,2004,52(4):902-923.
[2]Lionel R. McColvin. Public Library Policy Reviewed[J].Library Review,208-213.
[3]L.R. McColvin. The faith of a librarian[J]. Indian Librarian, 1949:1-16.
[4]于良芝. 圖書館學導論[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3.
[5]張靖. IFLA知識自由政策之知識自由聲明分析[J]. 圖書館,2005,(5):15-18.
[6]Muddiman D. Public library outreach and extension 1930-2000. See:Alistair Black and Perter Hoar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ibraries in Britain and Ireland[M]. V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7]McColvin, L. the public library system of Great Britain[M].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London, 1942.
[8]Jones, David J. Great minds: Metcalfe, McColvin and Public libraries in Australia[J].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2005,54(4):386-412.
[9]Kenneth,C. Harrison.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EB/OL].[2011-10-20].http://ifl.省略/content/2/3/133.
[10]Goulding, Anne.” Public Library” lecture notes[M] . Loughborough: Loughborough University,1998.
[11]顧力仁.英國公共圖書館法——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J].教育資料科學月刊,1979,15( 4):29.
[12]Harrison K C. McColvin. IFLA and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 [J].IFLA Journal,1976,(2):133.
[13]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 Setting Objectives for Public Library Services[M].London:Office of Arts and Libraries,1991.
[14]McColvin, cited in Whiteman, Philip. Public libraries since 1945: the impact of the McColv in report [M]. London:C. Bingley,1986.
篇10
再造想象是依照詞語描述或圖表描述,在人腦中產生新的形象的過程。因為再造想象中的形象不是本人獨立首創的,而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示意,運用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再現別人曾經設想過的形象,所以再造想象不但靈活、清晰、準確,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再造想象在青少年的學習中顯得十分重要,是學生接受知識,理解教材的重要條件。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再造想象能力的培養。
一、借助語言材料,啟發想象
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是用詞來表達的。語文教學的基礎性,決定教學目的的實現,必須從語言文字開始,必須讓學生在感知語言方面,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憑借語言材料去啟發想象,實質上經歷了將語言想象成一幅畫的思維過程,將抽象的語言材料、概念想象成一幅畫面,然后再描述出來,這種過程就是一種創造過程。
藝術家的創作都講究留白,即在藝術作品中有意不透透徹徹地表現,言盡而意未盡,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抓住這些地方,創造出一種無言意境,讓學生在體味課文所創設的一種美妙境界中再造想象、就會讓新形象更帶色彩。有些課文結尾含蓄,耐人尋味。教學時抓住這個特點要求學生把文章續寫下去,學生思想會展翅遨游,積極探討。這樣做,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對課文脈絡的梳理和主旨的鉆研。學生想象的具體情節不相同,結局也迥異,至于細節更是雜彩紛陳。學生按自己想象的寫續篇,想象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此外,語文課文中,有很多運用了省略號。如果在教學中,針對省略號省略的地方,恰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索,去想象,極易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二、憑借形象材料,啟發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