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化和美術課程融合思考
時間:2022-07-07 11:28:41
導語:鄉土文化和美術課程融合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筋水泥取代了青磚黛瓦,城市霓虹湮滅了荷塘月色。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許多鄉土生活的古樸詩意被擱淺、閑置、蒙塵。在都市文明的繁盛發展下,鄉土文化的生存空間愈發顯得促狹。國家教育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校園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主陣地,要以鄉土文化自信引領教育創新改革。近年來,我國自下而上的教育體系高度重視鄉土文化教育,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與鄉土文化相關的課程建構。其中,新版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認識鄉土文化是學習藝術、認識藝術的基礎。由此,與美術課程融合共進成為鄉土文化發展由自然自發到自覺自為的重要契機。
如何推動鄉土文化這一“根”文化在美術課程資源中的開發與實踐,真正達成“大美術”的教育目的,是美術課程與鄉土文化融合研究的重要議題。對此,眾多專家學者圍繞該議題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理論實踐探討。目前學界達成了相對一致的看法,即鄉土文化美術課程建構是鄉土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并促進鄉土文化與美術課程融合研究的重要舉措。但如何進行鄉土文化美術課程建構,則有待我們進一步尋求答案。就當前來說,鄉土美術文化課程體系建構仍存在較大問題,最典型的就是師生“走不出去”和學校“請不進來”。“走不出去”有 2 個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美術教師受限于美術課堂,無法為美術課程汲取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局限于課本教案,感受不到鄉土文化的魅力和氣息。此外,學校“請不進來”主要指美術教學過度依賴校內美術教師,窄化了美術課程的教學視野。
基于對上述問題的梳理,鄉土文化美術課程建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以紓解“走不出去”和“請不進來”的現實困境。一是立足鄉土資源,編寫實用美術教材。教材是美術課程的筋骨脈絡,而傳統的美術教材普遍“繁、難、偏、舊”,導致美術課程始終停留在教師灌輸、學生模仿的粗淺層面。將鄉土文化編寫進美術教材,可以為學生搭建起系統的鄉土文化學習語境。因此,美術教材的編寫可針對當地實際、立足本土資源,將鄉土文化以素材性課程資源的形式呈現,使鄉土美術課程的開展更具有原則性、導向性及開放性。二是深耕鄉土文化,豐富美術課程內容。鄉土文化是美術課程的底蘊來源。在美術課程中,師生應走出校園、走進鄉村、走向自然,在鄉土文化最富集的地方去感知、體驗、保護、傳承、弘揚鄉土文化。以年畫、剪紙為例,其所擁有的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鄉土文化的魅力,也能讓學生在發現美、獲取美的過程中喚醒“創造美”的初心。三是邀請民間大師,展現鄉土美術魅力。鄉村有不少身懷絕技、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學校可以邀請他們擔任客座教師,讓學生接觸到更為鮮活的美術教學資源。民間藝人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思維碰撞,有利于形成鄉土文化美術教育的合力,為建構新知、達成目標創造了條件。四是搭建實踐基地,拓展美術教學視野。鄉土文化美術課程不應只是書本里的白紙黑字,也不應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間。在這方面,福建省廈門市的部分學校做出了較好的示范。廈門市許多中學不僅增設了關于廈門瓷繪文化的美術教學內容,還以此切入點舉辦了瓷繪比賽和展覽,讓學生“在學中作畫,在畫中悟學”,真正實現了鄉土文化融入美術課堂,也回歸了“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術教育理念。
鄉土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是“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往哪里去”等問題的深刻注解。只有守住鄉土文化,守住我們的根,國家民族才能向上發展。美術課程是鄉土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深耕鄉土資源、傳承鄉土文化的重任。鄉土文化與美術課程融合研究,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推敲及實踐。對此,經河北美術出版社于 2012 年 11 月出版的《文化視野下的民間與鄉土美術課程建構》一書或將能夠提供更新研究視角。該書以傳承鄉土文化、豐富美術課程內涵、追求教育公平為主要目的,概述了當代文化與美術課程的關系,探討了文化的內涵、文化的時空觀和文化自覺,能為我們建構鄉土文化美術課程發展模式帶來新的啟迪。
作者:尹少淳 單位:四川傳媒學院
- 上一篇:人工智能在支付清算風險管理中的設計
- 下一篇: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帶動鄉村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