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數學范文

時間:2023-04-08 23:02: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趣味數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趣味數學

篇1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趣味性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有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歡上數學,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知識積累的黃金時期,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事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快樂的,知識是有用的,這樣才能培養起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也才能讓學生在感受到學習快樂的同時更愿意學習,實現我們教育的價值。

一、趣味數字,在認識中感受數學的趣味性

數字教學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數、感知數、應用數是我們教學的關鍵。但是數字教學看似簡單,教好卻很難,即理論很簡單,但是學生在做題時卻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不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算理,而是學生對于計算興趣不高。因此在教學時要通過趣味性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奇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二年級下冊《加與減》的教學時,因為學生在運算時借位、進位時總出現一些錯誤,于是我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愛因斯坦的生日是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是個大科學家,你想成為大科學家嗎?那么我們現在算一算,愛因斯坦的生日可以看成數字1879314,我們將數字隨便排列得出一個新數字,如9371481,那么用大的減小的,得出的差是7492167,將差中的各數位上的數相加得出和為36,再將和的各位數相加結果為9。我跟學生說你的生日這樣算一定也為9,如果不是9,我就倒著走。一時之間學生的學習氣氛高漲,都趕緊去嘗試,但試了之后,結果真的如此。這時我說看樣大家都能成為科學家,但是科學家不是靠出生日期的,關鍵還在于多學習、多探索,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由此在練習了多位數加減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了數學的神奇。

二、趣味字母,在應用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

數學不僅僅是算術,由數到式是一個飛躍,也是代數的精髓。數學中用的字母很多,但不是隨意的,相當于多有特指。如π指的只是圓周率,這是一個定值,無可替代。其它的可能就會不一樣了,像公式中的a、b,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可以表示任意數,可我用你也行不用你也罷,我用c、d一樣可以表示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但是由于習慣使然,有一些也是不可更改的,如h一般表示高,s、v、t一般表示路程、速度、時間,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等等。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運用好字母的特指性和通用性,實現學生由具體數到字母的跨越,這是我們教學的思考,也是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如在四年級下冊《認識方程》的教學時,一開始有好多學生根本不知道數與字母的聯系,這時我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一起溫習了一下幼兒園時都會唱的兒歌“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兩只蛤蟆兩張嘴,四個眼睛八條腿……,這時我提問當有n只蛤蟆時有幾張嘴,幾個眼睛幾條腿?這時學生由規律很簡單的就可以得出結果,由此實現了由數到用字母表示數的飛躍,為學習方程奠定了基礎。在此教學中,學生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的強大功能,并由此回扣原來學過的運算律,更加深了對字母表示數的認識。但它最神奇也是最實用的還是在方程中,通過設未知數x或y并根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出等式構建成方程,比我們原來用算式來解應用題要簡單的多。由此可見趣味數學重在應用,會應用并為我所用才是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

三、趣味1+1,在應用中實現數與形的結合

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構成了我們基礎教學階段數學的基本框架。數學的趣味性不只體現在某一塊,更多的體現在它們之間的結合上。如數形結合是我們數學的一種重要思想,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讓學生體驗由數到形或由形到數是我們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方法。在教學時,我們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形結合思想及其它數學思想的重要作用,讓思想指導我們的具體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形成思想。

如在學習分配律時,我讓學生制作了兩個長方形,一個的邊長為a、b,另一個的邊長為a、c,我問,它們的面積和是什么?一部分學生的列式是ab+ac,說明的理由是兩個長方形分別的面積加在一起;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列式是a(b+c),說明的理由是可以把它們合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在學生說明列式理由的前提下,我問學生這兩種列法都對嗎?學生一想是都可以呀,由此我寫出了等式a(b+c)=ac+bc,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分配律。并且再讓學生利用具體的數來驗證,通過驗證更加證實了式子的正確性。用圖形來解決數或用數來解決圖形問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只有實現了兩者之間的互通,才能達到知識的融合,也就實現了數與形的有機結合。

趣味數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有趣才能讓學生更主動積極的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也才能實現我們教學的效果。趣從何來,可以是數學小故事,可以是由生活實例改編成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感所想。趣中生理,樂在其中,只有讓學生徜徉在學習的樂趣中,才能使學生有再發現、再探索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孫海東.趣味數學 樂在其中[J].發展,2011(05)

篇2

同一天過生日的概率

假設你在參加一個由50人組成的婚禮,有人問:“我想知道,在這里,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是多少?”

大部分人都認為這個概率非常小,他們可能會設法進行計算,猜想這個概率可能是1/7。然而正確答案是:大約只有兩名同一天生日的客人參加這個婚禮。

如果這群人的生日均勻地分布在一年的任何時候,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是97%。換句話說,你必須參加30場這種規模的聚會,才能發現一場聚會是沒有賓客出生日期相同的。

兩個特定的人擁有相同出生時間的概率是1/365。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該群體的大小。隨著人數增加,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會提高。在10人一組的團隊中,兩個人擁有相同生日的概率大約是12%。在50人的聚會中,這個概率大約是97%。然而,只有人數升至366人(其中有一人可能在2月29日出生)時,你才能確定這個群體中一定有兩個人的生日是同一天。

拿多少只襪子才能配成一對?

關于拿多少只襪子能配成對的問題,答案并非兩只。我敢擔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從裝著黑色和藍色襪子的抽屜里拿出兩只,它們肯定無法配成一對。但是如果我從抽屜里拿出3只襪子,我敢說肯定會有一雙顏色是一樣的。不管成對的那雙襪子是黑色還是藍色,最終都會有一雙顏色一樣。

當然只有當襪子是兩種顏色時,這種情況才成立。

如果抽屜里有3種顏色的襪子,你要想拿出一雙顏色一樣的,則至少要取出4只襪子。如果抽屜里有10種不同顏色的襪子,你就必須拿出11只。根據上述情況總結出來的數學規則是:如果你有N種類型的襪子,你必須取出N+1只,才能確保有一雙完全一樣。

燃繩計時

一根繩子,從一端開始燃燒,燒完需要1小時。現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況下,僅借助這根繩子和一盒火柴測量出半小時的時間。你可能認為只要在繩子中間做個標記,然后測量出這根繩子燃燒完一半所用的時間就行了。

不幸的是,這根繩子并不均勻,有些地方比較粗,有些地方卻很細,因此這根繩子不同地方的燃燒率不同。也許其中一半繩子燃燒完僅需5分鐘,而另一半燃燒完卻需要55分鐘。

面對這種情況,利用上面的繩子準確測出30分鐘時間根本不可能,然而大家可以利用一種創新方法就能解決上述問題,即同時從繩子兩頭點火。繩子燃燒完所用的時間一定是30分鐘。

擲硬幣并非最公平

拋硬幣是作決定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人們認為這種方法對當事人雙方都很公平。因為他們認為錢幣落下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一樣,都是50%。但是有趣的是,這種非常受歡迎的想法并不正確。

首先,雖然硬幣落地時立在地上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其次,即使我們排除了這種很小的可能性,測試結果也顯示,如果你按常規方法拋硬幣,即用大拇指輕彈,開始拋時硬幣朝上的一面在落地時仍朝上的可能性大約是5l%。

篇3

一、趣入新課

利用故事導入新課,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一開始就愉快地進入新知,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很好地引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有效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如:我在教學“商中間有零的除法”時,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引入學習的內容:話說喜羊羊、懶羊羊等一群羊兒走在回青青草原的路上,饑渴難耐,這時小羊們發現前面有一片野桃林。懶羊羊饞得口水直流,正打算采幾個來吃。誰知灰太狼從天而降,大聲喊道:“要吃桃子可以,不過要先回答問題,答對了才有的吃,答錯的話,哼哼……”喜羊羊隨即胸脯一拍:“放馬過來吧,誰怕誰呀!”灰太狼清了清嗓子:“有408只桃子平均分給你們四只小羊,每只羊能分得幾只桃呢?”話音剛落,懶羊羊就流著口水說:“給我12只桃。”喜羊羊不慌不忙地說:“灰太狼先生,請給我102只桃。”懶羊羊傻了眼。教師話題一轉:根據課前的預習,你知道誰的答案是對的呢?

這個問題使學生對學習內容一下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腦處于一種最活躍的狀態,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使學生樂意入主課堂。因此,新課的導入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為立足點,使學生一下子帶著熾熱的追求和好奇的心態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二、趣學新知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如果能妥善地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遷移到課堂上來,不但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和生活如此貼近,學習數學是如此親切、親近、有趣。

例如,教學“兩位數減整十數和一位數”時,我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樂樂的生日快要到了,好朋友明明要買件禮物送給樂樂,他帶了35元錢到了超市,你猜猜他會買什么禮物呢?你能根據商品的價格提出數學問題嗎?”學生觀察大屏幕上出示的各種商品的價格,有的說:“明明要買一盒20元的拼圖,還剩多少錢呢?”有的說:“明明要買一個20元的拼圖和一盒8元的水彩筆,還剩多少錢呢?”朋友過生日,購買生日禮物是學生在生活經常碰到的事情,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很快聯想起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經歷,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欲望,大家能積極提出問題,大談購買禮物的設想,不經意間“苦學”變為了“樂學”。

他們在有限的時空中,愉快地學習,輕松地學習,高效率地學習。品嘗到了智力活動的快樂,體驗到了學習成功后的喜悅。使學生真正地愛上課堂,愛上學習。

三、趣味練習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當教學過程進入反饋階段時,學生已相當疲憊,此時教師若能設計一些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一體的練習來鞏固新知,變得尤為重要。

如:教學《用括線表示的實際問題》時,我抓住求部分,還是求整體,有目的地進行練習,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桌子上左邊放5個蘋果,右邊放3個蘋果,桌上一共有幾個蘋果?學生回答后教師又說,桌上一共有8個蘋果,左邊放5個蘋果,右邊放幾個?學生說對后,教師及時給予表揚。接著,教師把一部分蘋果藏起來,另一部分放在桌上,隨之設疑:“你們猜猜,老師藏掉了幾個蘋果?”這時,他們爭強好勝的心理被激發出來,便爭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說藏了4個,有的說藏了5個等等。這時老師再說:“這不是一道完整的題目,它缺少了一個總數條件,所以大家都猜不出來的。如果老師一共有9個蘋果,桌上放了2個,那么藏掉了幾個呢?”這時學生便會恍然大悟:求部分的時候,必須先要知道總數。這樣,學生在求知解疑的過程中得到了新知,提高了能力。這不正是我們數學教學所追求的嗎?

四、趣味批改

曾經很多教育上的權威人士都提到: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能簡單地以“對”或“錯”來評價。而是應該充滿情感,能讓學生感覺到是教師發自內心的贊賞。其實,對于學生作業的批改也是這樣的。不能只用一個優、良、中、合格的等級就把學生的作業給打發了。我覺得數學的批改完全可以采用分步評價的方法,來調動學生認真作業的積極性。

篇4

關鍵詞:有趣;教學實踐;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所謂課上的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不要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都漠不關心的狀態,而要使他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把一些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于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

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深深感受到:歡快活潑的課堂氣氛是取得優良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下面我結合教學實例談談初中數學課堂中趣味數學創設的幾種途徑:

一、讓學生從感受情趣中學習趣味的數學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時,在一次區級公開課中,我看到一位教師出示了一組不同禮物的包裹,頓時吸引了全班同學的注意,接著,他讓學生自己選一個喜歡的禮物,再點擊打開,然后算一算。這種有趣的引入方式,豐富多彩的圖片,激發了全班同學的好奇心,讓大家體驗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同時也掌握了技能。

在教學負數時,我講了一個故事:有只兔子掉進了30公尺深的干井里,它并不習慣待在這種地方,因此決定奮力往上爬,它發現自己每天每向上爬3公尺,同時又要下滑2公尺,請你幫忙算一算,它要幾天才能爬出干井?通過故事引入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概念,學習積極性必然高。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克服記憶概念的困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的楊振寧教授也指出“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摻入趣味的精神,那么數學教育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好的趣味問題需要思考、探索、研究,不僅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潛能,而且讓學生學得輕松,覺得數學“真有意思”,自始至終參與探索過程,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探索。

二、讓學生從感受生活中掌握現實的數學

在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我提前準備了一只凳腿壞掉的凳子,讓學生講一講如果你是木工師傅,你會如何修理?有的同學指出順著凳腿釘,但這樣釘后,仍不牢固,需要在凳腿之間再加釘橫木才能使凳子不搖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有同學提出,用一根木條讓它跟凳腳或坐板相交并構成一個三角形,在接頭的地方,釘上三枚鐵釘,讓它們分布成三角形,這樣修理后,凳子就會相對牢固些。

為什么不順著凳腳釘呢?為什么用三枚釘子就足夠了呢?接下來讓學生在問題中進行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總結。

數學來源于生活,離開了現實生活的數學是毫無意義的,在學生的生活中,充滿了這方面的內容,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來學習數學,讓數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生動,變恐懼為親切。讓數學內容貼近生活而變得親近有趣,讓學生因內容熟悉而學得更為積極主動。

三、讓學生在娛樂游戲中學習趣味的數學

“喚醒學生最好的辦法是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學游戲、智力題、魔術、笑話、悖論、打油詩或那些呆板的教師認為無意義而避開的其他東西”。數學游戲能為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情境,能讓學生在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變單調乏味的被動學習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例如在引出“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時,我取出了若干張非中心對稱的撲克牌和一張中心對稱的牌,然后請一位同學上臺任意抽出一張撲克牌,把這張牌旋轉180度后再插入,再請這位同學洗幾下,展開撲克牌,馬上確定這位同學抽出的撲克牌。重復上面的活動2次后,提出問題,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老師手中的撲克牌有什么特點嗎?你知道為什么要旋轉180度嗎?通過撲克牌魔術演示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開始學習概念,學習積極性必然高。采用游戲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積極、有意培養他們注意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發展他們的有意注意,以至于提高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關于游戲是這樣說的:“世界通過游戲展現在孩子面前,人的創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戲中表現出來,沒有游戲也就沒有充分的智力發展”。智力游戲以發展學生的智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為目的。如“用多種正多邊形鋪地板”讓學生課前先剪幾個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正十邊形、正十二邊形;從這幾個中任取兩種進行組合是否能鋪滿地面呢?已歸納的幾種組合外,還有哪些不同的組合方法?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想象力,設計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板圖案。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成為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感受,能誘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體驗,能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把趣味數學引入課堂,能引導學生探索,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學生對于教師采用此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還是可以接受的,大部分學生在投入探索、討論時的積極性表現得較高,課堂教學氣氛相對活躍,要取得更大的收獲,還要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做嘗試。

參考文獻:

[1]李秀玲.“趣味數學”對創新意識的培養[J].內蒙古出版社,2003(3).

[2]馬海棟.“趣味數學”選修課教學的探索[J].職業技術,2007(24).

[3]洪生剛.淺談趣味課堂的趣味化和生活化[J].河南教育,2011(3).

篇5

[摘要]開展趣味化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行業間分工更加精細化。基于這種背景,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要求,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無法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綜合素質成為首要的教育目標。本篇文章主要圍繞“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教學”這一主題展開探索,旨在尋找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幫助學生不斷強化學習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學習能力;培養

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的數學教學,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認清數學的本質,并積極主動的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入思考。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學生只有在這一階段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才能為以后長遠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教師要基于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來開展數學教學,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突破傳統教學的不足,使得教學更加新穎、更加高效,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進而推動數學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1]

一、當前開展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趣味教學缺乏深刻認識

在開展小學數學趣味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思維模式的影響,導致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教師對趣味教學這一概念把握的不夠準確,沒有認清這一概念的本質。所謂趣味教學,指的是:在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確保學生能夠在更加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明確學習目標,把握知識重點。然而,部分教師只從表面理解趣味教學的概念,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過于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忽略了教學的真正目的。最后,整堂課看起來非常熱鬧,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本末倒置,不僅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2]

(二)教師對學生特點缺乏深刻了解

在開展趣味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存在的第二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在于,對學生的發展規律及性格特點缺乏認識和了解,設計的教學內容無法順利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活動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由于教師在教學期間,受原有教學思想的影響,忽視了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仍然以教師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久而久之,教師對于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都了解不足,也不知道學生當下感興趣的事物,另外,小學階段的學生發展十分迅速,不同階段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喜好,教師如果無法認清這一事實,就無法準確把握學生心理,選取的教學元素也必然無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整體的教學氣氛沉悶,教學活動自然也就無法達到原有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難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此也就意味著,趣味教學的價值未得到充分發揮。

(三)教師缺乏靈活的課堂教學手段

當前小學數學趣味教學中存在的最后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在于:教師具備趣味教學的意識,但并未掌握與之匹配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單一的教學形式,會讓課堂氣氛很沉悶,導致學生對課堂很快失去新鮮感,在下次開展同樣的教學活動時,學生就缺乏剛開始的那種熱情,如此教學活動的效果也會逐漸降低。小學生無法長時間對相同的學習活動充滿興趣,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這一規律和特點,經常更新教學形式和手段,維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興趣,讓學生持續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得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可見,單一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有效構建趣味課堂,就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且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發展,為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3]

二、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教學的意義

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是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的主要教育目標。開展趣味數學教學,有助于教師順利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深入貫徹和落實新課改的教學政策。首先,趣味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啟發和引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開展趣味化教學活動,能夠增強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學生在積極踴躍回答教師提問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都能夠得到更加有效的發展。再次,趣味化數學課堂上,教師會開展更加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學生在趣味十足的實踐活動中,能夠有效培養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最后,要開展趣味數學教學,教師必然要創新教學評價活動,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展開教學評價,學生在這種多元的教學評價中,能夠形成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增強自己的學習自信,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綜上,開展數學趣味教學,能夠打造出全新的課堂,并且更加全面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4]

三、有效開展趣味數學教學的途徑

(一)提升教師素養,增強教師對趣味教學的認知

要想有效開展數學趣味教學,教師首先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豐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日常工作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來學習和吸收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在學習優秀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加符合本班實情的個性化趣味教學方案,不斷強化趣味教學效果,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基于數學學科的趣味教學,要求教師平時通過觀看優秀教師網課視頻、觀看數學專家講座等形式來學習更多實用的數學教學方法,真正掌握趣味化數學教學手段。[5]

例如,教師聽課網、高圖課堂等教學網站上,都收錄了來自全國的小學數學名師講課視頻,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通過登錄網站觀看視頻,學習名師的優秀教學方法,從名師的課堂上學習經驗,掌握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之后,再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整合,運用到實踐教學之中,打造真正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個性化、趣味化數學課堂,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能力,能夠在活躍的數學課堂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動力,只有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樂趣,學生才能在內在動力的驅使下,對知識展開不斷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教師開展趣味教學,就能夠做到從學生的喜好出發,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來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理,小學生大多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在面對教師設計的趣味教學內容時,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如此,他們在學習上也能主動跟隨教師思路一起思考。

(二)加強師生互動,增強課堂上趣味教學的效果

教師要想打造趣味數學課堂,就要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心態更加放松,大腦思維更加活躍,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知識展開豐富的聯想。同時,打造趣味課堂,還需要教師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趣味的游戲活動中,以合作討論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在這種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更加發散,激烈的討論交流,能夠讓學生之間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除了生生互動之外,師生互動也是活躍課堂氣氛的關鍵。為了確保數學教學真正達到趣味教學的目的,教師就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來增進對學生的了解,把握當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喜好內容,能夠真正做到從學生實際出發,選取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元素來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到學習內容中,對知識展開思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顯著增強趣味教學的效果。[6]

例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十分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十二點倒計時的視頻來進行課前導入,隨著主持人10、9、8、7...的倒數計時,在數到0時,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同學們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場景中,能夠對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了更好地增加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在視頻結束后,對學生說,剛才這種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一般秒為單位進行計量,同學們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秒這樣的計量單位嗎?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下進行互動交流和思考,并順利回答出運動員百米賽跑、火箭發射等場景中,會用到秒的計量單位。通過這種趣味的課前導入,以及談話式的師生互動,既增強了課堂教學趣味性,又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學生的思考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培養。

(三)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中趣味教學的形式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與空間思維都較強的學科,因此,要想在數學學習上取得進步,學生就需要擁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能夠在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學題時,迅速抓住題目重點,靈活使用學過的數學公式和定理,對問題進行推理和想象,并順利解答出問題答案。但教師要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就必須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打造豐富多變的數學課堂,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來維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新鮮感,以此達到長期維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目的。為此,教師要充分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多元化、智能化的智慧課堂,利用網絡中豐富的教學資源來維持學生對學習的新鮮感,真正實現可持續化的生態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現代化的教學課堂中,獲得自身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雙重發展。[7]

例如,在學習《測量》時,教師以動畫的形式,將五個主要的長度單位設計成五兄弟,在視頻中五個兄弟各自介紹自己的主要特點。首先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視頻內容,對學生們說,同學們,數學王國里有一座和《西游記》一樣的五指山,在這座五指山里,住著五位好兄弟,他們分別時誰呢?咦,第一位拇指峰上的兄弟來了,小朋友們快來認識一下這位好兄弟。隨機點開視頻,視頻中“千米”兄弟介紹自己的特征和用途。這種利用教師話語來激發學生好奇心,通過多媒體視頻來生動呈現教學內容的形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拓展,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各種長度知識進行學習和思考,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就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培養,通過打造趣味課堂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也就順利達到了。

(四)開展實踐活動,實現數學趣味課堂的有效延伸

要想打造趣味數學課堂,教師還要拓展自身的教學思維,將教學內容向外延伸,利用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積極主動的將數學知識結合實際進行思考,深刻認識到數學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作用。學生了解了數學的意義,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自主發現學習的樂趣,無需教師監督,學生也能享受數學、愛上數學,樂在其中的學習數學。[8]

例如,在學習完《統計》的知識后教師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全校所有四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和統計,調查內容包括男生的體重情況和女生的體重情況,并將收集到的數據以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出來。并根據繪制的圖表,自己總結出結論。這種將課堂知識延伸至課外,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探究的活動形式,既能夠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又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互相合作、討論交流,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解決活動中的問題。經過一系列的實踐探究,不僅增強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豐富了數學教學的活動形式,也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養,學生深刻認識到了數學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意義,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主動的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入鉆研和探索,掌握更多實用的數學技能,在生活中,也能積極運用數學思維對各種生活現象進行思考和分析,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增強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實現自身數學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學生未來長遠的數學學習起著奠基作用,“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在小學時期打好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愛,才能確保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始終充滿熱情和動力,積極主動的對數學知識展開探索,形成良好的數學思考方式和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考和學習中,構建起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在數學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周婉怡.趣味數學促成長,學習能力巧建立——小學生數學課堂上的趣味教學[J].家長,2020(20):42-43.

[2]趙淑芳.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探究興趣和學習習慣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80.

[3]徐麗媛.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J].考試周刊,2021(06):86-87.

[4]章春瑋.深度學習視角下的“合作學習”探究——以小學數學學習為例[J].教育界,2021(07):58-59.

[5]陳蘭瑛.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1(04):127-128.

[6]陸曉婷.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新課程(中),2019(05):193.

篇6

“我賭!”3個男同學舉起手來。另外七八個同學也掏出五美元扔在桌子上。

有的同學暗想:一年365天,我們班只有50個同學,同一天生日的可能性也太小了,庫珀這不是白送別人錢嗎?

庫珀教授打開第一張紙,讀出上面寫的日期,馬上就有3個同學舉起手來表示那是他們的生日。打賭的同學嘟囔了幾句:“怎么會這么巧?”周圍的同學都大笑起來。

接著,庫珀用他那明晰的語言把同學們帶入了數學的王國: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用反證法,即先證明50個人中沒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非常之小。

“我們可以把365天看成365個房間,現在要給50個人按照生日安排住房,必須保證沒有兩個人住在同一間房(也就是沒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對于第一個人來說,他選擇房間的概率是365除以365,也就是1,因為所有房間都是空的,他都可以入住。第一個人住進去后,第二個人選擇的概率就是364除以365了,因為已經有一間房住了人,他只能住另外364問。接下來的第三個人,選擇的概率就更小一些,363除以365。因為只剩下363間房可以住。

“按照這種算法,只有當每一個人住的房間都不同時,才能滿足沒有兩個人同住一間房的要求。50個人住房的概率依次為365除以365,364除以365……(365―50+1)除以365。由于若干個獨立事件的乘積的概率等于每個獨立事件概率的乘積,我們可以得到下式:“365/365×364/365×……×(365-50+1)/365

“用計算器算出這個式子等于0.03,也就是說,沒有兩個人同住一房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在這個問題中,表示你們50個人中沒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三,那么至少有兩個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就是百分之九十七。我贏的把握足足有九成以上。”

說完,庫珀扔下粉筆,得意洋洋地收繳他的戰利品――10多張5美元的鈔票。

篇7

關鍵詞: 小班幼兒 趣味教學 教學游戲

小班幼兒由于其年齡和生理心理特點,尤其喜歡游戲和運動,而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和運動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運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實現數學教學目標。根據這一理論設定,在組織小班數學活動時,我就著手進行數學知識與游戲運動相結合的實驗。結果表明,讓幼兒在游戲、運動中學數學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經驗和體會。

―、在游戲中學數學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游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游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游戲則更受幼兒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采用游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復的練習也因游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效果也更好。

1.結合日常生活活動設計數學游戲

日常生活活動在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占了很大比例,從家長的心理需要考慮,他們也希望老師更多地關注幼兒的生活護理而不是學習,所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活動中就是小班數學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據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讓幼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吃餅干的時候,小朋友大多關注的是“吃”這一活動,不會考慮別的更多的東西,我就啟發幼兒動腦筋讓餅干“變魔術”,一會兒變成三角形,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這樣,在吃餅干這一環節中,小朋友們關注的就不再僅僅是吃,同時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培養了幼兒動腦筋的習慣,還避免了浪費餅干的現象。

2.結合幼兒感興趣的特例設計數學游戲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較小,不能保持長久的注意力,對于枯燥的數學更是愛不起來,注意力集中不起來。一次,組織幼兒看魔術表演,我發現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觀看。這說明,小班幼兒不是不能相對時間長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視內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兒的內容和形式就能讓幼兒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受這一生活特例的啟發,在幫助幼兒進行數學知識復習時,我就采用了“變魔術”的方法,比如:將顏色和圖形結合起來復習,我故意用夸張的動作將各色圖形藏到背后,嘴里說:“一、二、三,變、變、變!”小朋友都睜大眼睛靜觀到底變出什么來,注意力高度集中,練習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運動中學數學

有人說,幼兒是在摸、爬、滾、打中認識周圍世界的,由于年齡原因,小班幼兒更喜歡運動。順應這一年齡特點,我注意將數學練習和運動即體育游戲結合起來,讓幼兒在運動中學數學,收效也很明顯。

1.對現有體育游戲進行改編

許多現成的體育游戲注重的是對幼兒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因其簡單有趣,深受幼兒的喜愛。如果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豈不是既練習了動作技能又鞏固了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兩得、兩全其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有意識地對現成的體育游戲進行改編,將數學練習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個傳統的體育游戲,我結合“1”和“許多”的教學和3以內的點數,在原來的游戲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許多下”、“拍三下”等,讓幼兒練習邊雙腳跳邊回答“跳一下”、“跳許多下”、“跳三下”。改編后的體育游戲更切合教學實際,也更有利于幼兒掌握數學知識。

2.根據需要創編體育游戲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劃,許多游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游戲呢?因為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又可以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游戲是可行的。如:結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學,可創編《我給球兒來排隊》的室外游戲;結合圖形的教學,可創編體育游戲《跳房子》,等等。

三、在操作中學習數學

篇8

然而是在這樣的一個契機讓我茅塞頓開找到門路。幼兒園接待國培老師參觀學習一周,我需要提供一節數學活動。在觀察及了解幼兒的興趣后我設計出《數學城堡》這樣一節數學活動。當教案設計好后我反復細讀并找到幼兒園的主任老師說課,將心中的疑惑和她一起討論敲定主要環節及活動細節。因為活動中涉及數學算式題的列式與運算所以接著就開始我的前期準備工作。每天和孩子們一起面對枯燥的數字和算式題練習。然后有了第一次數學活動試教。然而在試教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成為我引導幼兒學習數學觀念的轉變,在試教過程中發現有孩子數手指頭的情況、而且練習過的算式題也會花很長時間才能算數結果。“為什么孩子需要靠手指算數?”“為什么練習過的算式題會用很長時間?”在我百思不得其解時,試教結束后園長和我交換意見時提出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孩子們完全掌握了算式題運算嗎?對數的概念理解嗎?”當時我就給問蒙。后來園長指出:“幼兒對數的感念沒完全理解,沒有通過扎實的數學游戲輔助幼兒掌握數概念。孩子們沒有通過熟練還沒完全玩熟練所以他需要借鑒手指來運算。”

一、在趣味的實際操作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我為幼兒準備和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通過操作與嘗試,獲得直接的經驗和感受。例如,在春天植物種植時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花盆的分類、擺放。孩子們通過視覺將花盆分為有花紋、沒花紋;花盆顏色的分類;花盆高矮的分類;比較花盆大小;大家把花盆抱著往中間放,但是又發現有大小差不多視覺不好區分大家開始爭執,于是有孩子提出用尺子、繩子、木棍測量花盆口徑大小,在花盆里裝土多與少方法區分花盆大小,大家對這樣的方法表示認同;并且大家通過實際操作認為使用尺子測量盆口大小會更精確。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確答案。最后再讓他們自己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擺放,盡量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如:在集體教育活動中對數的分成,讓幼兒拿出相應數量雪花片自由的分成2堆。幼兒反復練習并請幼兒記錄不同分法的數量,然后嘗試列出算式題。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興趣盎然,思維敏捷,掌握內容就顯得十分自然,變要其學為我要學,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二、在區域趣味游戲中,培養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幼兒是在操作中認知的,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我將相關操作材料改造加工根據活動需要投放到數學活動區,讓幼兒進行操作。對一些數學能力較差的幼兒多加觀察,對他們提出簡單的要求,鼓勵他們完成操作,并將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該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就會產生一種自豪感,特別是當他的成功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時,這種感覺會更強烈。從而促使幼兒更加愿意投入數學活動,不斷培養其興趣。在區域活動中操作材料的提供應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如:認識時鐘時,讓幼兒親手撥動玩具鐘盤上的長短針,以獲得關于整點半點的概念。

三、在反復多變的戶外游戲中,培養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正如福祿貝爾所說:“游戲是幼兒的最高階段,是這一時期人類發展的最高階段,因為游戲是內部存在的自我活動的表現……”寓數學知識的學習于游戲之中,使整個教育活動更富有情趣,這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為此,在戶外活動中,著力于在幼兒熟悉的游戲中滲透數學內容。例如:在組織幼兒玩“網魚”的游戲時,當“漁夫”捉住了許多小魚的時候,不要急于把“小魚”放走交換角色,而是說:“今天的漁夫捉住了很多只小魚,可它怎么數也數不清,小朋友來幫它數一數好嗎?”幼兒聽后很快來了興趣,幫忙數了起來,一數正好是10條。再繼續進行引導,“如果我們把這10條魚分給小熊和小貓,有幾種分法呢?”這樣,孩子又興致勃勃地復習了10的組成。在“小士兵”游戲中將幼兒分成若干排、列每排每列人數不等,幼兒先報數然后通過搶答比較每排每列的人數差反復幾次,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大家一目了然。然后再遷移到列出算式提上就顯得容易多了,而且也知道為什么會列出這樣的算式題。對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將一些數學知識巧妙合理的融于充滿情趣的游戲中,孩子們會學得更主動,學習效果會顯著提高。

四、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抓住隨機教育契機

日常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的數學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我們學習各種本領都是為生活而服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就明確指出,數學教學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在不斷遇到各種新挑戰和不斷成功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到和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因此充分挖掘幼兒在園每一個生活環節中的數學教育資源,是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途徑。我們應充分利用環境巧妙地滲透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為幼兒營造“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的氛圍,讓他們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知識。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幼兒數學的滲透教育,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運動和生活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幼兒教育中數學相當重要,而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數學的真諦,正是數學的魅力所在。

篇9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課堂 事半功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數學課堂充滿興趣,那么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從其行”。小學數學課要想上得生動活潑,就必須使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滿趣味。只有巧妙地創設課堂教學環境,科學而又合理地組織好數學的課堂教學,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索,自己去發現知識、獲取知識,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間,才能使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都充滿無限趣味。

一、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

沒有幽默的生活是單調而乏味的,沒有幽默的數學課堂教學也同樣是枯燥無味的。尤其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的老師如果能夠巧妙而靈活地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啟發和誘導學生,就能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更輕松、更愉快、更有趣味。我們現行的數學課教學內容單調、枯燥,如果我們按書上的數學程序來講解,很可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變成一支催眠的曲子。如果我們能夠恰當地運用幽默的語言教學藝術來處理數學教材,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化枯燥為生動,變深刻為淺顯,化單調為豐富,變沉悶為活躍,化平淡為神奇,變抽象為具體,就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真、假分數時,有一部分學生老是記不住概念,我就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想想,一位母親和她的親生兒子,誰的年齡大?”學生回答:“當然是母親的年齡大。”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鄭重其事地說:“母大于子是真的,否則就是假的。”學生聽后在笑聲中記住了真假分數。

二、使課堂教學飽含活味

傳統的課堂教學,被“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老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模式所禁錮,那些生性活潑、想象滿懷、好奇愛動的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專制下,主體性被扼殺得一千二凈,被老師牽著鼻子痛苦地在知識的沙漠里艱難跋涉。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與教師的“一言堂”、“傳話筒”、“搬運工”的陳舊教法有關,另一方面是教師缺乏“童心”和“童趣”。“愛動”是兒童的天性,如果教師以成人的心態去組織課堂教學,學生無疑會失去“動”的本能,這樣的教學沒有一個不失敗的。我們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必須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起來。應該做好以下兩個方面:

1、“活”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基礎學科。研究不同的問題,就得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方可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不同課型的教學,如實驗課、討論課、實踐課、自學課、活動課等。學生在不同的課型中,能拓寬視野、發展思維、積極探索,自主學習的波濤會在愉悅的享受中一浪高過一浪,永不止歇。

2、“活”的課堂教學訓練方式。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養成了一種等知識、要知識的習慣。框架式的教學又會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即使是最好的知識,他們也沒有興趣去學。其實,他們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容器,是等著老師去往里灌。我們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首先教師要改變“灌”的教法,訓練學生養成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動筆去尋找知識、學習知識的習慣。講面積公式時,我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數、拼、割、補等方法推導出公式;講應用題時,我讓學生從讀、劃、畫、寫、列中進行審題、分析、解答;在講計算題時,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試著解答,從中得出方法。不同的訓練方式,不但能使學生學會知識,而且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三、使課堂教學富于韻味

篇10

一、借助多種手段增強學生好奇心

作為數學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鮮艷的教具;新穎的謎語、故事;有趣的教學游戲;關鍵處的設疑、恰當的懸念;變靜為動的電化教學等等,盡可能使學生感到新穎、新奇,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為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提供物質內容和推動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可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借助一些直觀教具和采取多媒體教學,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授“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時,讓學生先擺10個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擺6個圓形,并向學生說明擺的時候要從左邊起,把圓形和三角形一個對著一個地擺(講清楚這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教師問:“哪一行擺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圓同樣多?請你們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畫得對不對?再畫出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接著問:“同樣多的有幾個?三角形比圓多幾個?”再啟發學生想,三角形比圓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組成的?多的部分是幾個三角形?從而使學生直觀地看出三角形多,圓少,三角形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圓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圓多的部分,從而體會到多的數能分成兩部分,同時教會學生說:誰比誰多,多多少。誰比誰少,少多少。這樣會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比較強的鋪墊。

二、注重每堂課的開頭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開頭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它卻往往影響整堂課的成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開頭導語,用別出心裁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如在教授“3的倍數的特征”的時候,教師先給學生出幾個數,請學生算一算這些數是不是3的倍數,學生用筆算出正確結果,但是速度有些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出數,由教師來判斷是不是3的倍數,結果我教師正確又迅速地判斷出來。一開始,有幾位同學不服氣,認為是巧合,又舉例說了幾個,都被教師一一猜對了,這時學生都感到驚奇,老師的答案怎么和他們算出的答案會一致的。“探個究竟”的興趣因此油然而生,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充滿了期待。

三、結合實際生活增強直觀教學

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決的問題上。因此,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要講來源,講用處,通過聯系實際,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起來自然有親切感、真實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產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處于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因此,教學中應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具體實例聯系起來,以生活中的顯淺例子來說明,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啟發學生思考。所以在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這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不易遺忘。例如,在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哪是側面積,怎么求,而是利用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盒,讓學生制作它的包裝紙,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側面積;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剪、擺、圍,通過這樣的現實操作,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圓柱的側面展開是個什么圖形,它的面積與圓柱的什么有關。這樣,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數學活動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消除對數學的厭倦感,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利用各類競賽提高學習熱情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競賽中,由于小學生有著很強的好勝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勝的機會增加,激勵的作用將會更大,參與的熱情就會更高,學習的效果就會更明顯。

五、給予適當評價增強學習積極性

這里的“評價”是指教師對學生答問或作業的口頭或書面評價。數學教材本身因其感彩較少,難以引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如果數學教師能在教學語言、語速、語調和語氣上風趣一些,幽默一些,對學生的答問、作業的評價上恰當地賦予一點情感味,那么,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可增添不少妙趣,樂學而不疲。

比如:“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個發現真理的數學家”; “你真聰明。”; “恭喜你,成功了”等等,或如“真遺憾”、“差一點就對了”、“想得不錯,但說……”、“沒關系再說一次”、“下次肯定會更好”等等。這些鼓勵、贊賞、尊重、期盼、惋惜的用語對學生來說,不僅是情感上的補償,也是心理上的調整,可以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探索中,變無趣為有趣,變有趣為興趣,變興趣為樂趣。

六、利用各種游戲激發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