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法核算范文

時間:2023-03-15 14:3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權益法核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權益法核算

篇1

【關鍵詞】成本法 權益法 范圍 改變

一、成本法核算與權益法核算

成本法與權益法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兩種確認損益核算方法,兩種核算方法都有各自的觀點和特征。成本法是指在收到股利或者利潤的情況下確認收益。如果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則需按照投資成本計價,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只有在回收投資或者是追加投資的時候進行調整,而平時不作調整。如果采用權益法核算,則最初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以后的根據投資企業獲取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化來對賬面價值進行調整。

二、調整前后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的變化

(一)適用范圍的變化

調整前后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如下表1所示:

通過比較調整前后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可以發現,成本法和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的變化重要表現在于在把之前通過權益法來處理的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情況改為由成本法處理,也就是指被投資單位持股比例大于百分之五十的情形不再使用權益法處理,而是改為采用成本法處理。該調整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長期股權投資對權益法核算與成本法核算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其在被投資單位有表決權資本占有的比例。當持股比例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需要采用權益法,當持股比例不在這個范圍之內,也就是大于或者小于這個范圍的時候適合采用成本法。相應的,原來采用成本法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持股比例發生變動并進入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時需要采用權益法來進行核算。

對企業的經營和財務有決定權就是所謂的控制,并且可以通過控制從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一定利益。在被投資單位受投資企業控制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屬于投資企業的一個子公司,并且應處于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之內,但在并財務報表的進行編制的過程中應該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適用范圍在最新調整的準則中做出了明顯調整,一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該調整是長期股權投資業務的重大變革,可能使財務報表的質量有所提高,但也有可能帶來弊端,為企業提供更大利潤操縱空間。

(二)適用范圍的變化的原因

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的調整是為了更好適應客觀環境的現實需要,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可以避免權益法中因為投資收益不能足額收回而引起的超額分配現象;第二,改善企業與子公司出現的損益共振、同步以及抵消情況;第三,避免了存在多階層母子公司關系情況下虛假信息的擴散和堆積。第四,成本法與權益法做出的最新調整實現了與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的相互協調,另外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保持一致。

三、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長期股權投資適用范圍變化后的影響

首先,成本法與權益法適用范圍調整之后增強了信息的相關性,為會計報表的分析利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調整之前,母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涉及到子公司經營成果,母公司的真正經營業績就為因為子公司利潤的影響而得不到真實反映。而在相關準則調整之后,采用成本法來進行核算就有效避免了這種情況,母公司的利潤流入業績現金股利等會計信息就能得到真實反映。其次,成本法與權益法適用范圍調整之后進一步強調了財務狀況的真實性,有效縮小了企業對盈余的管理空間。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對投資收益的確認一般都會存在一定差異,如上市公司即時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和利潤一般都小于其真實凈利潤。企業實現凈利潤時新準則下的賬面價值和確認的投資收益相比調整之前要小,企業實現虧損時情況相反。這種情況下母公司的經營業績可以真實反映出來,有效縮小通過子公司投資收益來控制財務報表的空間。另外,調整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會計信息的轉化成本,為境內外經營和投資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結語

以上是對權益法核算與成本法核算改變前后的相關闡述,雖然調整后的準則帶來了很多有利的影響,有效解決了之前存在的諸多問題,但其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首先,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來判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是否存在控制權,而控制權是選擇核算方法的關鍵因素,這樣就容易在核算方法的選擇上陷入困境;其次,調整后的準則增加了會計處理的復雜程度,加大核算工作量;再次,母公司凈利潤相對減少,分紅受到影響;另外,母公司隨意性的利益輸送操作會影響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參考文獻

[1]詹毅美.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與權益法轉換的會計處理[J].財會月刊.2008(07).

[2]粟國權.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與聯系[J].審計月刊.2007(10).

[3]胡亞洲.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J].會計之友.2006(07).

[4]何太明,付同青,馬麗君.長期股權投資核算規定的變化及其影響[J].財會月刊.2006(27).

篇2

一、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

在采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時,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后,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在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確認。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計算應分得的部分,相應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企業確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應當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被投資單位以后實現凈利潤的,投資企業在其收益分享額彌補未確認的虧損分擔額后,恢復確認收益分享額。確認的投資收益應先沖減尚未彌補的虧損部分。剩余部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戶。

[例1]2006年1月1日,A公司購入合作伙伴財富公司股票1000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20%,作為戰略投資長期持有。為完成此次收購,A公司共支付現金2400萬元(含相關稅費)。購入股份當天,財富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1000萬元。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除表l涉及的項目外,其余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無變化。

說明:存貨采用先進先出法核算,所有存貨均在當年消耗。固定資產一設備剩余使用期限10年,按使用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無形資產-專利權剩余使用期限5年,按使用年限平均法進行攤銷。2006年財富公司實現凈利潤1500萬元。2006年3月20日,財富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每股0.2元。2007年財富公司實現凈利潤1800萬元。2008年財富公司出現虧損3000萬元。2009年財富公司出現巨額虧損1.2億元。2010年財富公司經營好轉,實現盈利1000萬元。2011年,財富公司實現盈利3000萬元。

(1)2006年1月1日購入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成本)24000000

貸:銀行存款 24000000

(2)2006年底,確認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1500-(1100-1000)-(5700-5000)÷10-(600-400)÷5]x20%=25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2580000

貸:投資收益 2580000

(3)2006年3月20日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2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2000000

(4)2007年底,確認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1800-(5700-5000)÷10-(600-400)÷5]×20%=338(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3380000

貸:投資收益 3380000

(5)2008年底,確認投資虧損-

投資收益=[3000-(5700-5000)÷10-(600-400)÷5]×20%=-622(萬元)

借:投資收益 62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6220000

(6)2009年財富公司出現巨額虧損1.2億元

2009年底,A公司應該分擔的虧損為2400萬元(12000×20%),再加上22萬元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攤銷額,共計2422萬元。

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明細如下:成本2400萬元、損益調整(貸方)226萬元,沖減2174萬元,還有248萬元在備查簿中進行登記。

借:投資收益 2174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21740000

(7)2010年財富公司經營好轉,實現盈利1000萬元,年底確認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1000-110)×20%=178(萬元)

此時應先沖減備查簿中的未彌補虧損,尚有70萬元(178-248)虧損沒有彌補。

(8)2011年,財富公司實現盈利3000萬元

投資收益=(3000-70)×20%=586(萬元)

說明:無形資產使用期限已到,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已經攤銷完畢。只需對固定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進行攤銷。

借:長期股權投資――財富公司(損益調整)

(5860000-700000) 5160000

貸:投資收益 5160000

二、成本法與權益法相互轉換

(一)權益法轉為成本法投資企業因減少投資等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例2]C公司持有興達公司40%的股權,因能對興達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施加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07年初,C公司將興達公司30%的股權(即所持股權的75%)以2000萬元價格對外出售。出售時,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2400萬元,其中成本2000萬元,損益調整400萬元。剩余10%股權改為成本法核算。假定轉換日被投資方興達公司的留存收益為2000萬元。2007年3月5日,興達公司宣布發放現金股利1000萬元。2007年全年興達公司實現盈利5000萬元。2008年3月8日,宣布發放現金股利3000萬元。

(1)2007年初出售

借:銀行存款 20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興達公司(成本)

(20000000×75%) 15000000

長期股權投資――興達公司(損益調整)

(4000000×75%) 3000000

投資收益 2000000

(2)持股比例下降為10%,改按成本法核算

借:長期股權投資 6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興達公司(成本) 5000000

長期股權投資――興達公司(損益調整)1000000

自被投資方分得的現金股利未超過轉換時被投資方賬面留存收益中投資方應享有份額的,分得的現金股利應沖減長期股權

投資成本,不確認投資收益。

(3)2007年3月5日

借:應收股利 1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0000

(4)2008年3月8日

借:應收股利 3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0000

投資收益 2000000

(二)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因追加投資等原因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但不構成控制的,應當改按權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或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確定的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

[例3]2006年1月1日,B公司購入彩虹公司股票100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10%,準備長期持有,共支付價款及相關稅費515萬元。購買時,彩虹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5100萬元,賬面價值5000萬元。除一臺設備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100萬元外,其他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均與賬面價值相同。該設備公允價值600萬元,賬面價值500萬元,尚可使用10年,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沒有凈殘值。2006年彩虹公司實現凈利潤200萬元,并于2007年3月20 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每股O.1元。2007年彩虹公司實現凈利潤300萬元。2008年1月1日,B公司再次購入200萬股,占總股本20%,支付1300萬元。此時彩虹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6100萬元,賬面價值6000萬元。除了第一次購入時,設備公允價值高于賬面價值80萬元以外,有原材料一批公允價值80萬元,賬面價值60萬元。2008年彩虹公司實現凈利潤400萬元。

(1)2006年1月1日購入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 5150000

貸:銀行存款 5150000

(2)2007年3月20日彩虹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10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0

(3)2008年1月1日,由于B公司再次購入彩虹公司20%的股票,持股比例達到30%,長期股權投資應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進行調整。原取得投資后至新取得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于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一方面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屬于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權益。計算過程如表2所示:

借:長期股權投資――彩虹公司(成本) 5150000

長期股權投資――彩虹公司(損益調整)380000

長期股權投資――彩虹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6100000-5100000-380000) 62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150000

盈余公積(380000×10%) 38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42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20000

(4)2008年1月1日B公司再次購入彩虹公司20%股份

借:長期股權投資――彩虹公司(成本)13000000

貸:銀行存款 13000000

(5)2008年12月31日,確認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400-10-20)×30%=111(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彩虹公司(損益調整)1110000

貸:投資收益 1110000

[例4]D公司持有隆達公司60%股權,賬面余額為7800萬元,沒有提取減值準備。2006年12月10日,D公司將20%股權對外出售,獲得價款3000萬元,出售當日隆達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8000萬元。D公司取得隆達公司60%股權時,該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5000萬元(假設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自D公司取得隆達公司60%股權后至本次出售前,被投資方實現凈利潤4000萬元。假設隆達公司一直未進行利潤分配。除實現凈損益外,被投資方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計人權益部分的金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按凈利潤10%比例提取。

(1)2006年12月10日

借:銀行存款 30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78000000÷3)26000000

投資收益 4000000

剩余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5200萬元,比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方隆達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少800萬元(15000×40%-5200),該部分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

(2)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隆達公司(成本)52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2000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隆達公司(成本)8000000

貸:盈余公積(8000000×lO%)80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200000

原取得投資后至轉換為權益法核算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的份額,一方面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同時調整留存收益;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同時,調整投資方權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隆達公司(損益調整)

(40000000×40%) 16000000

貸:盈余公積(16000000×10%) 16000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4400000

篇3

關鍵詞:權益法 初始投資成本 投資損益

權益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后,在投資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投資企業對合營企業或聯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具體運用權益法時,企業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成本或追加投資成本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比較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投資時聯營或合營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確定是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投資持有期間,隨著聯營或合營企業所有者權益的變動相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現就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作如下探討。

一、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投資企業取得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以后,對于取得投資時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應區別情況分別處理。

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從本質上是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過程中通過購買作價體現出的與所取得股權份額相對應的商譽及被投資單位不符合確認條件的資產價值。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兩者之間的差額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進行調整。例:甲企業于2009年1月取得乙公司30%的股權,支付價款8000萬元。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22000萬元(假定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則甲企業的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80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80 0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8000萬元大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6600萬元(22000*30%),兩者之間的差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兩者之間的差額體現為雙方在交易作價過程中轉讓方的讓步,該部分經濟利益流入應作為收益處理,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假定上例中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000萬元,甲企業按持股比例30%計算確定應享有9000萬元,則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1000萬元應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則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成本)90 000 000

貸:銀行存款 80 000 000

營業外收入10 000 000

二、投資損益的確認

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應隨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而相應調整,對屬于因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產生的所有者權益變動,投資企業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在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確認為當期損益。投資企業在計算確認投資損益時,應在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考慮相關因素的影響進行適當調整,有關調整因素如下:

(1)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按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確定被投資單位的損益。

(2)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被投資單位個別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是以其持有的資產、負債賬面價值為基礎持續計算的,而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時,是以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所代表的是被投資單位資產、負債在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在未來期間通過經營產生的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不同的,未來期間,在計算歸屬于投資企業應享有的凈利潤或應承擔的凈虧損時,應以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對投資企業的成本即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從而產生了需要對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進行調整的情況。

例:甲公司于2009年1月10日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購買價款為2100萬元,并自取得投資之日起派人參與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取得投資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6000萬元,乙公司其他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

假定乙公司于2009年實現凈利潤600萬元,甲公司與乙公司的會計年度及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均按直線法提取折舊或攤銷,預計凈殘值均為0。假定甲、乙公司間未發生任何內部交易。(分析提示)甲公司在確定其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時,應在乙公司實現凈利潤的基礎上,根據取得投資時乙公司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差額的影響進行調整(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固定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應調整增加的折舊額=1600/16-1200/20=40(萬元)

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差額應調整增加的攤銷額=800/8-700/10=30(萬元)

調整后的凈利潤=600-40-30=530(萬元)

甲公司應享有份額=530*30%=159(萬元),確認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1 590 000

貸:投資收益1 590 000

以上情況是被投資單位資產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情況的賬務處理。如果被投資單位資產的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則用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加上調整的折舊或攤銷即可。

(3)對于投資企業與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應予抵消。即投資企業與聯營企業及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應當予以抵消,在此基礎上確認投資損益。

應當注意的是,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消既包括順流交易也包括逆流交易。其中,順流交易是指投資企業向其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出售資產,逆流交易是指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向投資企業出售資產。當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體現在投資企業或其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持有的資產賬面價值中時,相關的損益在計算確認投資損益時應予抵消。

逆流交易:因逆流交易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在未對外部獨立第三方出售之前,體現在投資企業持有資產的賬面價值當中,投資企業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長期股權投資及包含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資產賬面價值進行調整,抵消有關資產賬面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并相應調整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例:甲企業于2009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決權股份,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假定甲企業取得該項投資時,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2009年6月,乙公司將其成本為700萬元的某商品以1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企業,甲企業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至2009年資產負債表日,甲企業仍未對外出售該存貨。乙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為32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分析提示)甲企業在按照權益法確認應享有乙公司2009年凈損益時,應先扣除乙公司未實現的內部損益即(1000-700)=300萬元,乙公司調整后的凈利潤為3200-300=2900萬元。然后按20%的比例計算投資收益2900*20%=580萬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5 800 000

貸:投資收益5 800 000

對于順流交易和逆流交易的賬務處理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三、超額虧損的確認

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規定,投資企業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損失,原則上應以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減記至零為限,投資企業負有承擔額外損失義務的除外。這里所講“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通常是指長期應收項目,比如,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債權,該債權沒有明確的清收計劃且在可預見的未來期間不準備收回的,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的凈投資。按照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在確認應分擔被投資單位發生的虧損時,應將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被投資單位凈投資的長期權益項目的賬面價值綜合起來考慮,在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零的情況下,如果仍有未確認的投資損失,應以其他長期權益的賬面價值為基礎繼續確認。如果在投資合同或協議中約定將履行其他額外的損失補償義務,則按或有事項的有關規定確認預計將承擔的損失金額。

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權,2008年12月31日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200萬元,乙公司2009年發生凈虧損4000萬元。甲公司帳上有應收乙公司長期應收款300萬元,同時,根據投資合同的約定,甲公司需要承擔乙公司額外損失彌補義務50萬元且符合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假定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資產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雙方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相同。則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2009年度甲公司應分擔損失=4000*40%=1600(萬元)>投資賬面價值1200萬元,首先,沖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

借:投資收益 12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損益調整) 12 000 000

其次,因甲公司賬上有應收乙公司長期應收款300萬元,則應進一步確認損失:

借:投資收益3 000 000

貸:長期應收款 3 000 000

借:投資收益500 000

貸:預計負債 500 000

2009年度甲公司應確認的投資損失=1200+300+50=1550(萬元)則剩余50萬元在備查賬中登記。

權益法總的來說是兩個調整,一方面是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另一方面是被投資方凈利潤的調整。同時,有一個特點,在權益法核算下,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發生變動,投資方均需進行會計處理,并且每次調整,均涉及“長期股權投資”。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

2010年10月,在現行企業會計準則頒布四年多以后,財政部會計司組織編寫了《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該講解在原有《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的內容框架基礎上,對39項企業會計準則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補充,并進行了系統的修訂和完善。這對于企業會計準則在所有大中型企業的全面貫徹實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的規定,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應采用權益法核算,也就是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應采用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權益法是指在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中,投資企業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根據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調整范圍的不同,權益法可分為簡單權益法、不完全權益法和完全權益法。我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的權益法是完全權益法。現就《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中,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持股比例增減變化時會計核算的新增內容做一介紹,并舉例進行解析,以期更好地幫助財會人員掌握理解。

一、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新增內容

與《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相比,《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中有關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時投資方的持股比例增減變動時的會計核算有了新的變化。如果增資后,投資企業仍然對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投資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需要根據占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公允價值的份額作相應的調整。具體新增內容如下:

第一,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減少,如處置部分投資,但被投資單位仍然是投資單位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時,投資單位應當繼續采用權益法核算剩余投資,并按處置投資的比例將以前在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中確認的利得或損失結轉至當期損益。

第二,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增加,如新增投資,但被投資單位仍然是投資單位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時,投資單位應當按照新的持股比例對投資繼續采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在新增投資日,如果新增投資成本大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如果新增投資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應按該差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營業外收入。

第三,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增加,如新增投資,但被投資單位仍然是投資單位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時,在新增投資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新增投資時的原賬面價值與按增資后持股比例扣除新增持股比例后的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和資本公積。

二、舉例說明修訂后的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的會計處理

(一)持股比例減少時的會計處理

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減少,如處置部分投資,但被投資單位仍然是投資單位的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時,投資單位應當繼續采用權益法核算剩余投資,并按處置投資的比例將以前在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中確認的利得或損失結轉至投資收益。

例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11年4月15日,甲公司將該項投資中的50%對外出售,取得價款1500萬元。減持后,甲公司共擁有乙公司20%的股權,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仍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還是按照權益法對這項投資進行核算。減持前,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6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2000萬元,損益調整40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200萬元。新增投資日,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總額為10000萬元,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講解2010的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1.甲公司出售50%的長期股權投資后,需要調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1300萬元

借:銀行存款 15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投資

10000000

――損益調整 2000000

――其他權益變動 1000000

投資收益 2000000

2.并按處置投資的比例(50%)將以前在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中確認的利得或損失結轉至當期損益。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00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00

(二)追加投資后的會計處理

1.在新增投資日,如果新增投資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應按該差額,調增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和營業外收入。

例2: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11年6月15日,甲公司又以800萬元價格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增持后,甲公司共擁有乙公司40%的股權,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仍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繼續按照權益法對這項投資進行核算。增持前,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8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1200萬元,損益調整40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200萬元。新增投資日,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的總額為10000萬元,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講解2010的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甲公司新增投資成本為800萬元,按照新增10%的持股比例計算,占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為:10%X10000=1000萬元,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需調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000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000

營業外收入 2000000

2.在新增投資日,如果新增投資成本大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例3: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10年6月15日,甲公司又以1000萬元價格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增持后,甲公司共擁有乙公司40%的股權,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仍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還是按照權益法對這項投資進行核算。新增投資日,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的總額為8000萬元,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講解2010的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甲公司新增投資成本為1000萬元,按照新增的10%的持股比例計算,占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為:10%X8000=800萬元,投資成本大于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100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

3.在新增投資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新增投資時的原賬面價值大于按原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按照差額,應當調增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和資本公積。

例4: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11年8月15日,甲公司又以800萬元價格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增持后,甲公司共擁有乙公司40%的股權,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仍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繼續按照權益法對這項投資進行核算。增持前,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2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1800萬元,損益調整20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400萬元。新增投資日,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的總額為8000萬元,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講解2010的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在新增投資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新增投資時的原賬面價值是2200萬元,增資后持股比例(40%)扣除新增持股比例(10%)后的持股比例(40%-10%=30%)計算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為:30%X8000=2400萬元,差額為200萬元,調增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20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0000

4.增資之后,長期股權投資原賬面價值小于按原有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按照差額,應當調減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和資本公積。

例5: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實施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2011年5月15日,甲公司又以800萬元價格取得乙公司10%的股權,增持后,甲公司共擁有乙公司40%的股權,對乙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仍實施重大影響,甲公司繼續按照權益法對這項投資進行核算。增持前,甲公司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6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1800萬元,損益調整200萬元,其他權益變動400萬元。新增投資日,乙公司的可辨認凈資產的總額為8000萬元,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講解2010的規定,會計處理如下:

在新增投資日,該項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新增投資時的原賬面價值是2600萬元,增資后持股比例(40%)扣除新增持股比例(10%)后的持股比例(40%-10%=30%)計算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為:30%X8000=2400萬元,差額為200萬元,調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2000000

通過以上會計核算解析可知,投資方在投資和持股比例變動時,以被投資單位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持有期間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及時調整,修訂后的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要求,更加遵循和體現了完全權益法的核算原則。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M].人民出版社,2010.

2.王春兒.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解析[J].財會通訊(綜合),2010(12).

篇5

一、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使用范圍的變化

新會計準則規定權益法適用于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及對聯營企業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而原會計準則規定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可見新會計準則對權益法的適用范圍進行了重大調整,權益法不再適用于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關系的長期股權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其變化原因,首先是與合并財務報表準則相協調,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存在控制關系時便形成了母子公司關系,作為企業集團的會計主體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已將子公司的會計報表進行了合并,在合并報表中體現的是實質上的權益法,為了避免會計信息的重復,作為母公司在日常的會計核算及母公司的個別會計報表上應當采用成本法對子公司的投資進行核算。其次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協調。因此新準則規定對子公司的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投資成本的初始計量的差異

新準則規定,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應區別情況分別處理。第一,初始投資成本大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該部分差額從本質上是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過程中,通過購買作價體現出的與所取得股權份額相對應的商譽及不符合確認條件的資產價值。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兩者之間的差額不要求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進行調整。第二,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兩者之間的差額體現為雙方在交易作價過程中轉讓方的讓步,該部分經濟利益流入應作為收益處理,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由以上規定來與原會計準則前相比,有以下的調整:

1.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的比較基礎是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不再是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金額)份額。

2.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小于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計入取得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此項規定推斷投資后對其差額不再確認股權投資差額。

例1:A公司2007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3000萬元購入B公司40%的表決權資本。B公司2007年1月1日所有者權益為5000萬元,公允價值為5500萬元。假定B公司的凈資產全部為可辨認凈資產。

根據原來的規定,有關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投資成本)3000

貸:銀行存款 3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股權投資差額)1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投資成本) 1000

而按新的規定,初始投資成本(3000萬元)大于投資時應享有B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份額(2200萬元),因此有關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投資成本) 3000

貸:銀行存款 3000

3.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不再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例2:假定例1中B公司所有者權益為8000萬元,公允價值為8500萬元。其他條件不變。

根據原來的規定,有關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投資成本)3200

貸:銀行存款 3000

資本公積 200

而按新的規定,初始投資成本3000萬元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3400萬元的差額400萬元,應確認為當期損益。有關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投資成本) 3400

貸:銀行存款 3000

貸:營業外收入400

三、投資收益確認是的變化

新準則規定,確認投資損益時,應當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各項可辨認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對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進行調整后加以確定。由于被投資單位個別利潤表中的凈利潤是以其持有的資產、負債賬面價值為基礎持續計算的。而投資企業在取得投資時,是以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收益所代表的是被投資單位資產、負債在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在未來期間通過經營產生的損益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因此,在未來期間,投資企業在計算投資收益時,應以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對投資企業的成本即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從而產生了需要對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進行調整的情況。而原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確認投資收益時以被投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為基礎,計算應享有或分擔的利潤或虧損,并對股權投資差額進行分攤,以確認投資收益或損失。由此可以看出新舊會計準則在投資收益的確認方面有著較大的變化。

以前面例1為例,由于取得投資當日,B公司賬面價值5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5500萬元,假如,除下表所列項目外,B公司其他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同。

假定B公司于2007年實現凈利潤900萬元,其中在A公司取得投資時的賬面存貨有80%對外出售。A公司與B公司的會計年度及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均按直線法提取折舊或攤銷,預計凈殘值均為0。

按新準則規定,A公司在確定其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時,應在B公司實現凈利潤的基礎上, 對取得投資時B公司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差額的影響進行調整(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影響):

存貨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應調減的利潤=(1000-750)×80%=200(萬元)

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應調整增加的折舊2240÷16-2000÷20=40(萬元)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應調整增加的攤銷額=1200÷8-1000÷10=50(萬元)

調整后的凈利潤=900-200-40-50=610(萬元)

A公司應享有份額=610×40%=244(萬元)

確認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44

貸:投資收益244

原會計準則對投資收益的核算為:

應確認的投資收益=900×40%=360(萬元)

假設股權投資差額分10年攤銷,應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1000÷10=100(萬元)

確認的投資收益=360-100=260(萬元)

確認投資收益的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60

貸:投資收益260

貸: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100

除上述變化外,在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化、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等方面也作了一定的調整,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討論。

篇6

【關鍵詞】淺議;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

對企業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力下降,由控制變成了具有重大影響,或者是與其他投資人一起實施了共同控制,從而影響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筆者通過舉例的方式進行解析轉換的過程,包括個別報表和合并報表層面。在投資企業的個別報表層面,首先將處置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予以結轉,在此基礎上,將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追溯調整為權益法,具體來說是由成本法核算的一步(被投資方發放現金股利,投資方進行賬務處理,否則不作賬務處理)變為權益法下的7步(即比較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在被投資方享有的公允的可辨認凈資產的份額作比較;被投資方實現凈利潤時投資方進行賬務處理;被投資方發生虧損進行賬務處理;被投資方發放現金股利時進行賬務處理;被投資方因其他原因導致所有者權益變動應享有的份額,投資方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其他資本公積,或者其他綜合收益;投資方和被投資方因為發生逆流交易和順流交易,投資方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這是整個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轉換的核心思想,若將此處的會計處理全部弄清楚,后面的問題迎刃而解。在合并會計報表層面,按照2個層面進行處理,首先將原來成本法下的的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追溯調整成權益法下的處置,因為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基礎是權益法而不是成本法,同時將個別報表層面的追溯調整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空買空賣。同時將原來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相關賬戶的金額轉入到處置當期的投資收益。下面通過舉例的方式進行相應的解析:

2015年1月1日,甲企業支付600萬元取得乙企業100%的股權,投資當時乙企業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500萬元,商譽100萬元。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乙公司的凈資產增加75萬元,其中按購買日公允價值計算實現的凈利潤50萬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升值25萬元。2017年1月1日,甲企業轉讓乙企業60%的股權,收取現金480萬元存入銀行,轉讓后甲企業對乙企業的持股比例為40%,能對其施加重大影響。2017年1月1日,即甲企業喪失對乙企業的控制權日,乙企業剩余4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320萬元。假定甲、乙企業提取盈余公積的比例均為10%。

2015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長 6000000

貸:銀行存款 6000000

2017年1月1日: 在個別會計報表層面

借:銀行存款 48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00000×60%)3600000

投資收益: 1200000

對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會計追溯調整(把1步變7步,按步驟依次進行)

A:首先比較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和在被投資單位享有的公允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原來40%的初始成本為240萬元,享有份額為200萬元(500萬×40%),通過判斷,屬于吃虧情況,不作賬務處理。

B:當被投資方盈利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00000

貸:利潤分配―― 利潤 180000

盈余公積 20000

F:被投資方因其他原因導致所有者權益變動應享有的份額,即其他綜合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1000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00000

在合并報表層面共分為2步,第一步在合并會計報表當中,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是權益法,而不是成本法,因此要將原來的處置部分進行追溯調整,然后再處置,同時與個別報表已處置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追溯調整。

A:對已處置的部分進行追溯調整,調整后再處置: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00000

――其他綜合收益 1500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50000利潤分配 300000

借:銀行存款 48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600000

――損益調整 300000

――其他綜合收益 150000

投資收益 7500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150000

貸:投資收益 150000

B:成本法下處置:

借:銀行存款 48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600000

投資收益 1200000

C:追溯調整:

借:投資收益 300000

貸:利潤分配 300000

第二步:對個別報表層面已經追溯的長KS進行空賣空買

借:長期股權投資 32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700000

投資收益 5000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100000

貸:投資收益 100000

篇7

鑒于,協議各方均為計算機軟件專業開發人員(單位),能夠進行創造性的軟件開發活動。并且,協議各方有意愿共同從事軟件的開發工作。為了規范各方的權利義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其他相關法規政策的原則指導下,訂立本協議書,各方共同遵守:

第一條 合作宗旨

為完成**軟件的開發工作,并共同享有開發成果而合作。

第二條?合作項目和范圍

協議各方共同開發**軟件,合作范圍包括軟件的代碼編寫、調試、測試等開發工作。

第三條?合作方式

1.協議各方按照軟件編程工作的正常分工進行編寫,任何一方不得隨意更改軟件的重大功能和事項,以免對其余各方造成履約困難。

2.合作各方應堅持勤勉努力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各方分別負責的軟件的編程工作,并考慮到各方軟件的兼容和接合。如部分合作人發生特殊技術困難,其余合作方有義務為其提供合理適當的技術幫助。

第四條?知識產權

1.各方編寫的軟件源代碼、技術文檔及匯編而成的程序本身,其著作權均由合作方共同享有。

2.合作各方在編寫軟件的過程中,不得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否則,應對外承擔全部侵權責任。

第五條?協議變更

1.經合作各方協商同意,本協議可以作相應變更;

2.任何合作方未經與其他各方協商,擅自變更本協議條款或者將本協議權利義務轉讓他人,均為無效。

第六條?禁止行為

1.未經全體合作方同意,禁止任何合作方私自以團體名義進行業務活動;如其業務獲得利益歸合作各方共有,造成損失按實際損失賠償。

2.禁止合作方泄露本協議所涉及的相關商業秘密。

第七條?合作的終止

合作開發活動因以下事由之一得終止:

①全體合作人同意終止合作關系;②合作項目因技術原因,根本不能完成;③合作項目違反法律被撤銷。

第八條?糾紛的解決

合作各方之間如發生糾紛,應共同協商,本著有利于事業發展的原則予以解決。如協商不成,可以訴諸法院。

第九條?本協議如有未盡事宜,應由合作人集體討論補充或修改。補充和修改的內容與本協議具有同等效力。

各方簽署:

篇8

[關鍵詞] 醫院;全面預算;預算考核

醫院的全面預算是指在醫院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下,為達到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目的,從而實行以科室預算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對收入支出及財務等各個環節進行的統籌安排,使得醫院最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全面預算作為經營管理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醫院持續穩定發展的保證。其具有規劃、控制、溝通、協調、業績評價等幾方面功能。本文將分析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進行了思考。

1目前醫院全面預算存在的問題

1.1選取的預算方法不科學導致預算嚴重偏離事實

常用的編制方法有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動態預算和零基預算,它們在編制上各有利弊[1]。醫院財務制度要求醫院逐步采用零基預算方法編制預算,當然全面預算管理所涉及的預算項目很多,不同的預算項目又有不同的業務發生特點和規律。如果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孤立地采用某一種方法來編制每一個預算項目,或者不按實際情況盲目地選擇預算編制方法,易造成預算嚴重偏離事實的后果,同時也會導致決策者作出錯誤的判斷。

1.2預算執行不嚴格使預算失去了作用

目前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進行規范的文件只有1999年開始執行的《醫院財務制度》,且該制度也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2],如制度只要求編制財務收支預算,對醫院的資產負債、現金流量、資本支出等情況預算沒有要求。目前除少數省級醫院預算報主管部門審核外,其他縣市級醫院中近80%的醫院沒有編制預算,編制預算的醫院有95%以上沒有經過當地財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的審核。醫院預算缺乏應有的嚴肅性和約束性,使得預算的執行情況不理想或根本無法執行,同時也使得預算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1.3預算考核與監督不力

不重視預算執行和預算考核,醫院資金支出可以不受預算的控制,預算管理沒有嚴肅性和權威性。大多數醫院將著眼點放在預算編制上,預算編制與執行考核不成體系,沒有建立預算管理所必須的責任會計核算體系,沒有將預算執行考核與醫院科室核算有機結合,預算反饋信息質量不高。

2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的思考

筆者認為,要解決以上問題,從而使全面預算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2.1選取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

預算編制方法的選取對預算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作用。醫院編制預算的方法有:基數法、零基預算法、績效預算法、增量預算法、彈性預算法、滾動預算法、定額預測法、標準預測法、比例預測法等。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經濟事項來選取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對于醫療收入的預算可采用基數法[3]和增量預算法,就是在以前年度的基礎上考慮可能影響的因素來編制預算,如每年的收入自然增長、政府的政策變化、社會物價水平變化、機構變化等。對于醫院的醫療支出預算應根據不同類別支出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編制方法,例如基建項目預算可使用零基預算法,保潔費和保安費等在預算期內相對固定的支出項目則可采用固定預算編制。藥品費和材料費等與業務量及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可根據比例進行彈性預算編制。獨生子女費、醫院門診掛號費等有一定標準支出數的費用可按標準預測法編制。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等應按照國家規定采用比例預測法。

2.2建立高效的預算工作組織

為了保障預算的有效性,要加強對醫院預算工作組織的領導。建立合理的預算工作組織,它通常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執行部門、控制部門、責任中心等構成。具體劃分為在全面預算管理職能組織上設立財務決策中心、會計核算中心、資產配置中心和內部審計中心。財務決策中心負責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經營管理活動效益分析、研究和評價,為醫院最高決策層提供財務決策支持與建議;會計核算中心負責醫院會計核算全面工作,及時準確提供財務報表及報告;資產配置中心負責醫院投資、籌資活動及現有資產的管理工作,保證醫院資產實現高效配置;內部審計中心獨立于其他三個中心,直接接受院長領導,主要負責醫院內部審核、審計監督工作,并對醫院各部門預算進行審計。

2.3全面開展醫院預算規劃工作

由于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4],醫院應從長計議、合理規劃,才能發揮預算的作用。醫院進行整體規劃時應考慮醫院社會及經濟目的、決策者的道德觀念與管理風格、運營環境(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技術)分析等方面因素。

2.4加大預算的執行與控制力度[5]

醫院預算編制完成后,就需要確保其得到嚴格的施行,就是要做好預算的執行與控制。預算一經批復下達,就應嚴格執行,同時在執行過程中做到有效控制,及時反饋。對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偏差進行跟蹤監控,調查分析判定其發生的原因,以便采取適當的糾正行動,從而達到事中控制目的。

2.5建立健全預算考評與激勵機制

全面預算應做好預算的考評與激勵,參照執行結果對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考評和獎勵。并與相應的經濟利益掛鉤,使利益與相應的工作業績緊密相關,以充分調動各級責任單位和個人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醫院整體效益的提高。如果激勵制度不完善,往往會使考評工作流于形式,預算指標喪失約束作用,甚至會使整個預算工作失去應有的功效。

[參考文獻]

[1]李海波,劉學華.新編預算會計[M].第4版.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45.

[2]孫袁奮.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關問題的探討[J].事業財會,2006,5(1):53.

[3]劉立強,方燕,王嵐.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249.

[4]陳紹福,徐捷,胡志.醫院管理學[M].第3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8.

篇9

一、醫院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不足

(一)業務收入在“收付實現制”下的缺陷

醫院如果沒有采用權責發生制,那么通常應該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門診業務收入的這種制度下的核算方法是根據患者來定。自費患者和醫保患者的現金支付或刷卡支付計入收入,而對于病人欠費情況,則采用手工記賬的方式,單獨記錄在備查薄里。如果患者來交錢,則予以結算,否認不納入核算。這種方式不能及時完整地反映醫院的收入,藥品的流動也因此出現帳實不符的現象。醫院的另外一種收入是住院業務收入。對于未能按時全額支付費用的患者,醫院財務只是按照其已交的款項進行核算,而對于藥品的發放、記錄則出現了脫軌現象,藥房按實際領用的藥品核算,財務按患者實際繳費的藥品核算,兩者間核算方法的不同必然不利于醫院做好藥品管理工作。

(二)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存在缺陷

有些醫院規定固定資產的核算方法按照實際買價和發生成本進行入賬,計提根據的則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這樣一來,會計賬目的數值始終都是原值,沒有考慮到固定資產的折舊損失,賬面沒有累計折舊科目,這樣就導致某些固定資產的磨損得不到補償,賬面值與實際值存在較大差距,醫院就會摸不清固定資產的真實使用和磨損情況,會計信息失真失實。

二、權責發生制在醫院會計核算中的運用

(一)完善醫院業務收入的核算

關于門診業務收入,醫院在發生業務時,采用電腦記賬,由專人對欠費患者進行分類。此類醫藥費的發票也由專人進行分類歸檔。進行會計核算時,設置對應明細科目,定期做好提取壞賬準備。關于住院收入的業務會計記錄,醫院信息部門應分類明細統計患者的醫藥費。入賬時,同樣要設置專屬的明細科目。準確記錄反映患者的預交費用、實際費用等。對于已經出院但尚未交齊住院費的患者,醫院同樣要做好明細科目,仔細記錄其欠的款項和原因,一定要避免重復記賬。

(二)健全醫院業務支出的核算

醫院在未運用權責發生制前,業務支出按付款時間記賬。比如,在記錄支付的水電費時,醫院是在付款當月進行成本記錄的。有時候會多交幾個月的費用,醫院并沒有將這些費用分攤在幾個月中,而是一次性計入付款月,這樣導致付款月成本偏高,其它月費用又偏低,出現失衡現象。醫院運用權責發生制,可以很好地避免此類問題,對于一次性支付的款項,會將其平攤到其它月里,并在賬面上設置明細科目記錄,如此一來,能夠有效地解決收付實現制造成的成本失衡問題。

(三)加強現金流量的控制

當前,有些醫院在記錄現金流量時,借鑒了很多企業的成功經驗,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編制了需要的現金流量報表。在現金流量表中,醫院根據實際發生的收支進行具體分類記錄。醫院領導在看這樣的現金流量表時,能夠很好地查看獲利情況,也方便分析醫院當前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科學合理地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準確記錄現金流量的報表能夠幫醫院領導做好更貼合實際的決策,更準確地把握和控制醫院現有資金的流動。

(四)強化固定資產的核算

醫院在權責發生制條件下核算固定資產,要做好吸收企業管理固定資產的方法。設置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累計折舊,并按月進行,管理實現規范化和信息化,如實地反映固定資產,比如大型醫療設備的磨損修復情況,避免凈資產重復虛設現象。建立固定資產清查盤點核算制度。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查盤點,詳細記錄固定資產的損益情況。對于報廢的固定資產,清理時發生的費用,也要記賬,強化對各類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記錄。

(五)降低財務風險

醫院之前的收付實現制,資金的收支記錄是按實際發生的時間進行核算的。但在醫院實際的業務活動中,有些業務是并不與資金的變動對應的,這樣的情況就會給財務管理部門帶來一些麻煩,財務部門也會比較被動,不利于控制財務風險。比如,醫院的科研項目已經確定,但是經費尚未到賬。收付實現制對這種情況的記賬就會發生脫節現象,而權責發生制則會主動確立未來的應收或應付費用,加強財務儲備,財務部門也可根據賬款的實際發生時間進行管理。所以,權責發生制能夠讓財務的會計核算工作變得主動,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率。

(六)提高資金使用率

醫院運用權責發生制有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醫院的資金有兩方面來源,一是國家的財政撥款,二是醫院自行籌資。權責發生制能夠加快醫院資金的周轉速度,將有限的資金合理地分配,為醫院創造最大的效益,更好地滿足普通群眾看病的需求。醫院在權責發生制下,按照預算要求核算各項收入和支出,更好地控制財務風險,讓有限的經營資金,產生更好的服務效果。

篇10

摘 要 遺傳算法具有很強的全局搜索能力,但是容易造成未成熟的收斂,而徑向基函數RBF神經網絡的優勢在于采用全局收斂的線性優化算法,唯一最佳逼近點唯一,二者結合的應用能彌補各自的缺陷。兩種方法結合應用到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領域,建立基于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絡的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模型,對核電廠安全管理存在的風險進行評價,有助于核電廠安全管理人員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應對措施,對于降低核電廠安全管理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環境安全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遺傳算法 神經網絡 核電廠 安全管理評價

核電廠的安全管理評價是對核電廠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的評價分析。科學合理準確的評價可以對核電廠的日常安全管理提供指導,為科學的開展安全管理提升提供參考。

利用遺傳算法對RBF神經網絡進行優化,保證了并行處理規模較大信息的能力,發揮了概括、聯想、類比、推理等綜合處理數據的能力。因此常被用來處理復雜問題,并做出科學的預測。建立基于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絡的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模型,既確保了對大規模數據的處理能力,又提升了安全管理評價的科學化水平,對于準確掌握核電廠安全管理現狀,提升核電廠日常管理水平,有效保障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國家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路原理

遺傳算法于1975年,由美國的J.Holland教授提出。該隨機化搜索方法借鑒了自然進化法則,即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遺傳機制。該方法直接對結構對象進行操作;選用概率化的尋優方法,自動獲取和指導優化的搜索范圍。但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部分局限性:因借鑒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遺傳機制,所以如果出現優勢個體(局部最優解)時,就造成了過早收斂現象,也就無法搜索產生全局最優解;其次在經過多次重組演化后,容易丟失上一代的的基因片段,即同樣造成無法得到全局最優值;再次傳統的遺傳算法通過雜交變異的手段,確定搜索空間,導致相似模式的數據種群占據優勢,同樣無法產生全局最優解。

RBF神經網絡是一種前饋式神經網絡,網絡結構分為三部分:輸入層、隱含層、輸出層。它依據輸入層少數的神經元(基礎數據),利用隱含層(高效徑向基函數),決定神經網絡的輸出層(預測數據)。隱含層(高效徑向基函數),實際是通過利用高斯函數,執行固定的非線性操作指令,即將輸入層(基礎數據)映射到一個新的空間,通過輸出層節點線性加權組合,輸出形成結果。

輸出函數為:

為隱含層神經元的輸出, 為權值,二者的乘積累加和即為RBF神經網絡的輸出。輸入層、隱含層相互連接,其中隱含層為一系列同一類型的徑向基函數(高斯函數)[3]。RBF神經網絡由高斯函數表示為:

其中,Ci代表了基函數的中心, 代表了函數的寬度參數。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高斯函數的徑向范圍與 函數的寬度參數成反比。在實際計算中,函數寬度參數 的確定一般采用自適應梯度下降法確定,而確定Ci 、 、w的取值也就確定了為隱含層神經元的輸出 。

二、對RBF神經網路原理的優化

依據生物神經網絡的機理建立基于RBF神經網絡安全管理評價模型,通過在不同網絡傳遞環節選取恰當的算法對模型進行優化改進,以此得到安全管理評價的優化模型。但是在應用過程中RBF神經網絡關鍵函數基函數中心值、網絡權值等難以得到最優解,因此選擇遺傳算法,利用其優勢對神經網絡模型進行優化完善。

(一)最優基函數中心值的確定

應用遺傳算法進行數據編碼。將學習樣本進行編號:1,2,3,……,N,進而從樣本中隨機選擇M個數據為一組中心矢量作為種群中的一個個體進行編碼。如下所示,以第i個染色體為例,神經網絡的m應度函數 為期望輸出 和實際輸出 之差的絕對值累加和的倒數:

從上一代中任意選取兩個母體進行交叉以此獲得兩個子個體,再將兩個子個體以一定的概率進行變異,染色體其他位的編號值用1,2,3,……,N,中任意值以一定的變異概率替換。將母體與子體進行比較從中選擇優勢個體即完成一次進化。以此方式循環迭代,直到個體達到給定最大代數或滿足給定的精度,此時個體則為最優基函數中心值。

(二)最優權值w的確定

權值的優化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實數編碼值能夠較好地反應現實情況,用一個數碼代表一個染色體,一個染色體則代表一個X值;群體初始化,根據遺傳算法的搜索范圍將權值以 分布隨機確定(-0.8,0.4,0.65,0.5);選取適應度函數,將輸出樣本的平方作為適應度函數:

根據遺傳操作原理,采用染色體交叉變異,選擇交叉的概率Pn、變異的概率Pm。

U11=(-0.8,0.4,0.65,0.5),U21=(0.3,0.7,0.6,-0.8),交叉:U21=(-0.8,0.4,0.6,0.5)變異:U22=(-0.8,0.4,0.5,0.5)

三、安全管理評價模型的建立

依據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指標,建立基于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絡的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模型。其實現流程如圖所示:

四、結語

本文建立基于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絡的核電廠安全管理評價模型,對核電廠安全管理存在的風險進行評價,有助于核電廠安全管理人員及時發現風險,采取應對措施,切實降低了核電廠安全管理風險,并為核電廠科學管理,安全管理提升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郭贊.基于遺傳算法和RBF神經網絡的鈾尾礦庫安全預警模型[J].綠色科技,2015.3:243-245.

[2] 魏艷強.基于RBF神經網絡的公路貨運量預測方法研究[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08.2(1):17-20.

[3] 徐杰.基于遺傳算法的RBF神經網絡優化及應用[J].信息技術,2011(5):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