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審計范文

時間:2023-03-15 19:06: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新技術企業審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新技術企業審計

篇1

目前,高新技術企業審計相關內容還不是很完善,我們需要不斷地發現更加合適的高效的量化方法,使其運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審計工作之中。本文通過對國內外近5年的風險導向審計相關理論、審計風險模型、高新技術企業審計相關文獻進行綜述,以求對相關的理論內容有從宏觀至微觀的深入了解。

【關鍵詞】

高新技術企業;風險導向審計;高新技術;企業審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賬項基礎導向審計和制度導向審計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環境的需求,由此,風險導向審計應運而生。風險導向審計包括以風險防范和風險評估為基礎的傳統風險導向審計階段以及采用控制測試,從源頭和宏觀層面對會計報表存在的重大錯報加以識別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階段。

一、風險導向審計相關理論發展

審計模式的發展共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詳細審閱財務報表和憑證,核實賬表關系的賬項基礎審計;二是根據內部控制評價進行實質性測試的制度基礎審計;三是根據全面的風險評估制定審計策略,使用分析程序作為輔助,對審計風險進行控制的風險導向審計。1933年,美國做出審計人員有舉證的法律責任的規定,頒布了《證券法》,法律風險的日益增高催生了風險導向型審計的誕生。蒙哥馬利審計學(第八版)在1957年首次將風險引入審計程序的設計過程,這是審計風險與方法研究的融合。上世紀60年代之后,資本市場的審計失敗案例不斷增加,公司管理層發生舞弊的案件層出不窮,風險導向審計更多地開始強調對風險的分析。

關于審計風險模型的描述最早是在1981年的美國第39號審計準則中涉及的。在1983年,美國注協最早提出了風險導向審計,認為審計風險是由檢查、控制、固有風險構成的。2001年,Wallage和Elilifen以畢馬威的一個商業銀行客戶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項目小組的審計人員組成、項目管理情況、審計風險評估過程、審計證據的收集和整理,得出了現階段風險評估時會更注重被審單位的經營戰略和風險,審計過程更多地考慮行業化、專業化的結論。2002年,審計風險委員會成立,開會討論了新的審計風險模型。2001年10月,國際審計準則出新,規定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該做出更加深入的風險評估,將審計風險模型中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放在一起,稱之為重大錯報風險。

我國對于風險導向審計的研究開始得比較晚,在21世紀前后才開展。1994—1999年頒布的35項以及2012年修訂的多項準則中都有風險導向審計相關的要求。我國2006年了推行風險導向審計的新的審計準則,這是一個技術方法的重大創新。安曉蓉(2010)指出,風險審計的指導思想是強調經營戰略的戰略觀。風險導向審計與前兩個階段的審計模式的區別在于,需要更多的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來判斷、降低重大錯報風險;需要對被審計的企業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來確定風險因素、評估風險的等級;審計策略的制定、審計程序的實施都是以風險水平的評價結果為基礎的。鄭子遠(2011)指出,經營風險是風險導向審計的重點,通過風險分析來確定審計重點,會改善原有的審計模式只評估內控而不考慮環境因素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的缺陷。

楊欣、田蓉(2011)根據實習經驗和研究分析得出,風險導向審計的施行存在很多不足:審計項目相關的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能力水平不夠高,對于風險審計的相關方法缺乏了解應用;被審計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整;事務所缺乏相關行業或公司的數據資料統計信息;審計法規不完善導致風險審計缺乏應用指導;審計工作的輔助軟件不能將風險評估的相關因素很好地聯系在一起,電子版的制式底稿不能很好地應用于審計工作,增加了人工導入數據的繁瑣操作,降低了審計效率等。

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審計工作人員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被審單位的情況、制定相對應的審計程序。羅星(2013)研究了審計人員的職業謹慎相關的問題,風險導向審計運用的風評方法多種多樣,審計程序需要審計人員主觀的根據風評結果進行設計,重大錯報的評判需要注冊會計師有一些經驗判斷的因素,這些都要求,審計人員要有一定的職業謹慎性才能夠很好地實現。施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被審計的企業具備全面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方敏(2014)在研究中指出,風險導向審計應該以分析模型為基礎,對企業日常的經營進行分析和評估。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需要明確一個清晰的思路,對風險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都應該有一些限定水平,對于公司層面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的辨別,定時對公司的全面風險管理系統檢測評估,及時發現問題。

二、審計風險模型相關研究

為了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提出了有關審計證據的三方印證理論、經營風險的計量程序等觀點。在具體的業務操作過程中,風險評估很容易被形式化,忽略報表、認定層次的影響,從而導致審計過程的不連貫,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測試程序,難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陳雪梅、石勇(2010)利用層次分析、德爾菲、模糊數學相結合的方法,將風險元素拆分成目標層、準則層以及方案層3個層次,結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風險量化評價。重大錯報風險的概念提出之后,部分事務所不能完全執行2006版準則中規定的相關內容,依舊按照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風險類別進行認定。郭巧玲(2011)研究了事務所進行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相關問題,總結出了注會在對重大錯報風險進行評估的實際操作中面臨的操作問題:綜合評價重大錯報風險需要考慮的因素更為復雜,操作難度加大;重大錯報風險(單個因素)比控制和固有風險(兩個因素)評價的結果可比性降低,注會的職業素質高低不一,評價結果客觀性降低。

隨著風險評估的方法不斷發展,數學知識和統計學知識也被運用到風險量化評價的領域之中,提升了評估的科學性。模糊綜合評價法得出的評價結果較分析性審核法、風險因素分析法得出的結論更為公允、精確。王風華、梁星(2012)根據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建立數學模型,通過對風險因素的區分,再進一步判斷因素的權重,劃分不同的重要性等級,解決了審計風險的模糊性問題。米寧(2014)在研究中總結出,風險導向審計有內容的廣泛性、風險性、建設性、客觀性、獨立性、合法性以及真實性等特點。作者總結了關于風險評估的方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其中,定性的評估方法包括分析性復核的方法、德爾菲(專家意見)法、故障樹分析法(FTA)、內部控制評價法;定量的分析方法包括模糊層次綜合評價法(FAHP)、模糊綜合評價法(FCE)、數據包絡分析(DEA)、神經網絡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等。董麗虹(2014)指出,根據目標對風險進行識別,梳理風險點、類型、環節等,利用概率論的相關知識,將標準差作為測量指標的方法可以使風險評估的結果更為可靠。作者以概率作為出發點,對于風險因素的權重進行重新評估,同時根據審計經驗進行修正,得出更為貼切的評估結果。

三、高新技術審計相關研究

高新企業對我國經濟轉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政府的扶持會推動企業研發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研發更多的附加值比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在這良好的社會背景下,財政部發現,高新認定的虛假情況也時有發生。徐勇慧(2010)對收入的專項審計進行了研究,發現企業將改造的傳統項目工藝生產的產品歸類于高新技術產品,計入高新收入;某些企業對于有混合銷售(高新與非高新產品搭配銷售)行為,在進行高新收入核算的時候沒有扣除非高新產品的收入額。戴立波(2013)在研究高新企業的審計情況的文章中指出,高新收入的技術領域認定比較困難,企業的收入賬戶未按照申報要求設置明確的明細賬,研發項目的費用核算存在很大的人為操作的空間和可能性,對于研發費用的審計不夠深入具體等情況。

楊建安(2011)指出,2009年審計署對高新企業稅收的抽查結果令人吃驚,116家被抽查的企業有85家不符合要求。有些高新企業因為沒有進行有效的研發,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研發費用的比例沒有符合《辦法》的規定,從而造成申請失敗或者復核失敗。《辦法》對于企業僥幸通過認定、逃避繳稅的行為起到了抑制作用。陳素珍(2012)對高新企業的特點進行分析,得出研發項目成果有先進性、無形資產比例較大、市場風險大、同業競爭比較激烈、經費審計流程比較復雜等結論。韓麗娜(2013)總結出,針對高新企業的審計,我們應該有應對措施:審計時要關注宏觀政策的側重點、相關行業情況,確定產品是否符合高新產品的規定和要求;獲取投資活動相關的信息,查閱研發項目有關的儀器設備的折舊是否正確地歸入研發費用科目;獲取研發人員的分布信息,判斷研發人員的工資歸集情況是否正確,判斷外部單位接受委托開發的研發項目相關的費用是否剔除;獲取相關批復、記錄、資格性文件,以審核研發項目的步驟完整;借助專業人員的意見,核定知識產權的核心程度,規避風險。熊玉婷(2014)研究了在風險投資項目中,高新企業的管理層舞弊的相關問題,概括了舞弊的相關理論、風險投資項目的相關審計方法。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產品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生命周期比較短;企業所處的產業競爭都比較激烈、風險比較大。高新技術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和內容相對比較復雜,產品的附加值比較高,存貨的保值能力較弱。

喬文暢(2015)對研發項目核算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做出了分析,對研發費用的高效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見:相關企業要以良好的內部管理制度作為支撐,財務部門和研發部門要進行聯合性的管理,對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都應進行嚴格細致的管控,及早發現與預算的差異,及時進行調整。

四、結語

目前,國內外對于風險審計的相關研究還比較全面,理論知識較多。但是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審計相關內容涉獵較少,尤其是在風險模型量化所選擇的方法上。國內外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審計策略研究還不夠深入,對審計風險模型的研究也沒有創新性的突破。在傳統審計策略的基礎上,如何建立適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評估模型,制定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的審計策略以提高審計效率,這將成為新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安曉蓉:淺談我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0(3).

[2]陳雪梅、石勇: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審計風險評價模型研究[J].財會通訊,2010(1).

[3]戴立波:高新技術企業審計的現狀分析及風險應對[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8).

[4]董麗虹:風險導向審計中風險環節權重的重構與修正研究———基于條件概率和貝葉斯定理[J].當代經濟,2014(14).

篇2

關鍵詞:高新技術 企業發展 核心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c)-0125-01

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主要優惠政策是針對所得稅的減免,由25%減按15%征收,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申請主要是對企業綜合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經費以及高新收入上的評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僅僅要求企業要有自己的研發,而且研發通過轉化之后還要形成自己的高新產品或服務,只有這些問題都符合了,才能順利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下面就高新技術企業申請認定做一簡單介紹。

1 高新技術企業的好處

國家鼓勵企業科技創新,企業在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后,給予優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1.1 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做到堅持創新,而對高新技術產業來說,制定的政策能夠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有利于企業內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企業向著自主創新的方向發展,是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調動企業創新熱情的基礎保障。

1.2 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表示企業負責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較強,能夠積極的開拓市場,保證經營管理的高效性,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對象,能夠深度挖掘潛在經濟效益。

1.3 享受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執行15%(認定前25%)的優惠稅率,稅率降低10個點,稅額減少40%。

1.4 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在該領域中,高新技術產業擁有的高端技術開發及技術創新能力均處于較高水平,促進企業向海外市場的開拓,企業市場價值也作為投標的關鍵參考標準之一。

1.5 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同其他企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獲取資金扶持、優惠政策的機會更大,是行業組織和地方政府的重點關注對象,其雄厚的實力為吸引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奠定基礎,加快企業向產業經營融合的速度。

2 申請程序

既然高新技術企業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如何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呢?根據([2008]172號)《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辦法〉的通知》的規定,相關申請認定程序為。

2.1 企業自我評價及申請

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對照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認定條件的,企業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

2.2 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企業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附件);(2)企業內部員工分布狀況,其中技術研發人員所占的比例;(3)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4)企業研發技術或產品的證明材料、知識產權證書、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及其他相關材料;(5)研發活動介紹資料及通過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機構證實的企業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記錄表;(6)資質較深的中介審核通過的企業三個會計年度財務報表以及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

3 申請步驟

3.1 首先要認真研究條件,看企業是否符合規定條件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企業一個經營年限中所獲取的總收益中,大于60%的利潤均由高新技術服務或產品獲得;(2)企業所經營的高新技術服務及產品包含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3)企業屬于除港、澳、臺地區外的中國境內企業,在近三年的經營活動中,采取并購、受贈或者自主研發、獨占許可(大于五年)的途徑對企業的服務及生產的產品享有資助知識產權;(4)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收益額中投資于研究和開發新技術或產品的額度滿足規定標注,且企業運用科學技術,通過不斷的創新和開發,對技術進行改革,開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來實現服務或產品的創新性改變,從而不斷獲取新的技術知識。

以條件點,缺一不可,采用一票否決的方式。

3.2 準備材料,在規定時間內按時提交材料

(1)資質較深的中介審核通過的企業最近三個會計年度財務報表;(2)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附件);(3)通過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機構證實,且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中的具體規定的企業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新技術服務或產品的收入收納盒證明,并上交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投資于研究和開發新技術或產品的額度審計報告;(4)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的網上申請資料;(5)含有高薪技術企業認定辦法中的大于五年的獨占許可的專利獨占許可合同(協議)及備案批復,技術性收入的情況表以及知識產權證書在內的相關技術創新活動證明材料;(6)各級政府科技立項文件等研究開發項目立項證明,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科技成果轉化證明,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

3.3 準備備查材料

各省市檢查形式各不相同,很多地方收到材料專家審查后會要求現場考察或抽企業答辯,各項材料應準備好電子版備查,并做好索引。

最后有一點要特別留意,申請書中最重要的是PS表和RD表,專家會根據RD表判定你企業是否從事高新技術活動,研發投入是否合理,該項研發是否屬于領域;根據PS表判定你公司的產品是否是高新技術產品(不符合被刪除了幾個會影響你的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不達60%),根據知識產權表、成果轉化表、PS表、RD表又綜合判斷你的研發成果、知識產權和主營產品是否是對應關系。

4 結語

由于材料比較繁雜,應盡量提早準備;應按照《工作指引》的要求,仔細對照檢查是否符合認定條件;出具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時,注意選擇經認定主管部門備案的會計師事務所,且研發項目和銷售合同必須屬于企業的主營業務領域。所有提供的材料的證據必須提供足夠的、有說服力的佐證材料,例如:知識產權證明的所有人必須是申請企業,必須在有效期內等。

參考文獻

[1] 鄒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篇3

企業認定申報的通知

 

各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科技、稅務行政主管部門,各相關企業:

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已經開始。現將江西省高企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好申報工作。根據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工作的安排,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準確把握《通知》新要求。今年我省的高企認定工作有幾個方面新的要求:一是各縣(區)科技主管部門和稅務主管部門要通過現場考察、調閱相關資料等方式,參考《高新技術企業推薦審核要點》審核企業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規性,并分別在“省網”系統提交初審意見至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二是各設區市科技部門會同市稅務部門聯合開展復審,分別在“省網”確認推薦并提交加蓋公章的聯合推薦函和《推薦企業清單》。三是認定機構前置審(核)查。省高企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職責對委托專業審查機構對企業的知識產權、委托的中介機構資質等資料進行核查,核查通過的企業進入專家評審環節。四是加強指導、幫扶、推薦。各地科技、財政、稅務部門協同做好宣傳、動員、初審工作。科技、稅務部門輔導企業做好研發費用的歸集,按要求設置研發費用輔助賬,并提醒和指導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部分技術領域的審核,對國家備案通過率較低行業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負面清單行業(傳統食品、廣告、傳媒、醫院、咨詢、工程建設、物流、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等)重點把控;積極指導企業按要求完整的填寫相關信息和申報材料,“國網”和“省網”的申請材料兩者缺一不可,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兩個平臺材料提交的,不予認定。五是全面實施企業誠信承諾制。申報企業須對申報材料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合法性負主體責任,并作出信用承諾。

二、盡快開展培育企業調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企業名單(含重新申請認定企業名單),督促指導做好培育入庫工作。挖掘新的培育對象,組織申報企業參加我市組織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和管理工作培訓。指導企業做好研發費用的歸集、按要求設置研發費用輔助賬,指導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三、認真組織今年高企認定申報輔導工作。科技、稅務行政管理部門指導服務企業分別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和“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平臺”填寫申請材料,并確保在確定時間內完成申請材料的提交。

時間安排

第一批:

企業網上申報:4月25日-5月28日

縣區初審推薦:5月31日-6月11日

設區市復審推薦:6月14日-6月18日

前置審(核)查:6月21日-6月25日

第二批:

企業網上申報:7月26日-8月27日

縣區初審推薦:8月30日-9月10日

設區市復審推薦:9月13日-9月17日

前置審(核)查:9月20日-9月24日

四、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科技、稅務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初審工作。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將聯合組織專家對縣區推薦企業在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平臺上提交的材料進行預評審。預評審時間:第一批為6月12日至6月14日,第二批為9月18日至9月20日。評審后將相關意見反饋至各縣(區)、開發區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請在規定的時限內通知申報企業按照初審意見修改完善申報材料。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將通過復審的企業推薦給省高企辦參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南昌經濟開發區內企業申報復審工作另行安排)

五、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科創券。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登錄南昌市科技創新平臺(ncskj.cn)申請科創券,用于高企認定的技術資詢和專項審計工作。其中,技術咨詢可申請2萬元,專項審計可申請1萬元。具體申請事項可查看《南昌市2021年度“洪城科創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工作指引》(洪科字〔2021〕54號)。

六、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管理。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后,可以享受《南昌市高新技術企業量質“雙提升”行動方案》(洪府廳發〔2019〕71號)文件的相關支持政策,同時必須履行如下監督管理要求:

1.填報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情況年報: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在認定后三年內,于每年5月31日前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管理網(innocom.gov.cn/)完成發展年報的填報工作。

2.填報火炬計劃統計報表: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在認定后三年內,于每年3月31日前登錄科技部火炬計劃信息系統(tj.ctp.gov.cn/)完成火炬計劃統計報表的填報工作。

3.填報企業年度研況報表:規模以上企業可登錄“統計聯網直報平臺”(219.235.129.78/dr/queryLoginInfo.do),填寫企業研發項目情況(107-1表)、企業研發活動及相關情況(107-2表)。

對不履行上述監督管理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將做出如下處理:

1.在同一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內,累計兩年未按照規定時限報送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報表,南昌市上報省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辦公室,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

2.取消市科技局對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

七、企業嚴格按照申報程序提交認定申請。申請認定企業提交認定申請的程序為:備案登記(企業提交備案材料至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科技、稅務行政主管部門)——企業自我評價——網上注冊——準備并提交申請認定材料——提交申報材料——縣(區)、開發區、灣里管理局科技、稅務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市科技局、市稅務局復審——推薦上報省高企認定辦。

八、申報受理部門及聯系電話

南昌市科技局高新科           南昌市稅務局所得稅科

聯 系 人:王榮獻             聯 系 人:王宇欣

聯系電話:0791-83884249      聯系電話:0791-88533891

南昌市科技金融管理服務中心   聯 系 人:程文輝

聯系電話:0791-88607671  

郵    箱:2646147757@qq.com 

地    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新府路118號市政府大樓6115室

 

附件:江西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

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

 

 

 

南昌市科學技術局          國家稅務總局南昌市稅務局

2021年5月12日

附件

 

江西省高企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

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贛江新區創新發展局、財政金融局、稅務局, 各國家級高新區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

根據國家新修訂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以下簡稱《認定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等文件規定,我省今年將開展2批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

(一)在江西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二)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滿需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二、申報條件

嚴格執行《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的相關規定,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同時滿足高企認定八個條件。

三、申報程序

(一)企業自我評價。企業對照《認定辦法》第十一條進行自我評價。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請按《認定辦法》、《工作指引》有關規定準備申請材料。

(二)“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注冊登記。未注冊的企業登錄“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網址:fuwu.most.gov.cn/,以下簡稱“國網”),進行注冊登記,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申報。原“國家高企工作網”注冊用戶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行申報。

(三)“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平臺(jxgqrd.com/)”注冊登記(以下簡稱“省網”)。申報企業在“科技部服務平臺”注冊填報后,需在省網注冊并登錄。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

(四)企業填寫、提交申請材料。企業必須在“國網”和“省網”分別填寫申請材料并提交,務必確保“國網”和“省網”所填資料數據一致。在省網填寫并提交申報材料前,請企業按實際情況準確選擇初審推薦單位、所在縣(區)、所在開發區、主管稅務部門等必填信息,不在開發區內企業可不選。

(五)初審推薦。

1.各縣(區)科技主管部門和稅務主管部門要通過現場考察、調閱相關資料等方式,參考《高新技術企業推薦審核要點》(附件2)審核企業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規性,并分別在“省網”系統提交初審意見至上級業務主管部門。

2.各設區市、省直管試點縣(市)、贛江新區、國家級高新區科技部門會同設區市稅務部門聯合開展復審,并分別在“省網”確認推薦。科技、稅務部門要在初審推薦截止日期前提交加蓋公章的聯合推薦函和《推薦企業清單》至省高企認定工作辦公室。

(六)認定機構前置審(核)查。省高企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職責委托專業審查機構對企業的知識產權、受委托的中介機構資質等資料進行核查,核查通過的企業進入專家評審環節。

(七)專家評審。省高企認定工作辦公室組織專家,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評審。

(八)公示、推薦報備和備案。在省科技廳官網上對通過專家評審的企業名單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向國家高企認定工作辦公室推薦報備。國家認定辦審核后,確定通過備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名單。

三、有關注意事項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應遵循突出企業主體、鼓勵技術創新、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認定工作中,各相關單位、各申報企業要明確以下事項:

(一)加強指導、幫扶、推薦。請各地科技、財政、稅務部門協同做好宣傳、動員、初審工作。科技、稅務部門輔導企業做好研發費用的歸集,按要求設置研發費用輔助賬,并提醒和指導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部分技術領域的審核,對國家備案通過率較低行業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負面清單行業(傳統食品、廣告、傳媒、醫院、咨詢、工程建設、物流、批發、零售、租賃和商務服務等)重點把控;積極指導企業按要求完整的填寫相關信息和申報材料,“國網”和“省網”的申請材料兩者缺一不可,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兩個平臺材料提交的,不予認定。

(二)全面實施企業誠信承諾制。申報企業須對申報材料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合法性負主體責任,并作出信用承諾(附件3)。若存在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并查實,將按照《認定辦法》相關規定取消資格并列入不良信用記錄。中介機構須按要求如實出具審核(鑒證)報告并作出信用承諾(附件4)。若存在弄虛作假等違反工作紀律行為的,除將按《工作指引》要求,三年內不得參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工作、列入不良信用記錄以外,還將按《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和監督管理辦法》和《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三)加強核查力度。各地科技、稅務部門要對照推薦要點,明確職責分工、核查企業申報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規性;省高企認定辦將加大對申報材料中知識產權、財務等內容真實性的審查力度,發現造假、一票否決。

(四)我省高企認定管理機構從未指定或委托相關中介機構開展高企認定咨詢和服務,任何中介機構不得以省高企認定辦指定機構的名義開展中介服務。

(五)申請材料相關要求:

1.企業須對應《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四級目錄(例:一、電子信息/(一)軟件/1.基礎軟件/通用及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填報技術領域。

2.由于系統存儲原因,企業須在“省網”掃描上傳所有附件材料;在“國網”只須掃描上傳主要附件材料。

(六)省高企認定辦不收取書面申請材料。

(七)時間安排

第一批:

企業網上申報:4月25日-5月28日

縣區初審推薦:5月31日-6月11日

設區市復審推薦:6月14日-6月18日

前置審(核)查:6月21日-6月25日

第二批:

企業網上申報:7月26日-8月27日;

縣區初審推薦:8月30日-9月10日

設區市復審推薦:9月13日-9月17日

前置審(核)查:9月20日-9月24日

四、其他

(一)省高企認定辦地址和聯系人

省科技廳高新處813室

省科技廳聯系人:熊劍波 張緒波 

聯系電話:0791-86265355/86253496

(二)省稅務局聯系人

聯系人:企業所得稅處 李麗萍

聯系電話:0791-86221915

(三)“江西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平臺”技術支持

單   位:江西微博科技有限公司

聯 系 人: 金俊峰  劉聰

聯系電話:0791-88302858

 

附件:1.推薦企業名單匯總表

2.高新技術企業推薦審核要點

3.企業信用承諾書

4.中介機構聲明

 

 

                 江西省高企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1年4月20日

 

 

 

 

附件1

推薦企業名單匯總表

推薦單位(蓋章):

序號

企業名稱

納稅人識別號

技術領域

企業

注冊地

所在開發區名稱

是否重新認定

主管科技部門

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

 

 

 

 

 

 

 

 

 

 

 

 

 

 

 

 

 

 

備注

1. 不在開發區內的,所在開發區名稱一欄不填;

2. 推薦蓋章分為3類:1.設區市或贛江新區科技部門會同設區市稅務部門推薦并蓋章;2.省直管縣(市)科技部門會同所在縣(市)稅務局、所在縣(市)稅務局推薦并蓋章;3.國家高新區科技部門會同區內稅務部門、設區市稅務部門推薦并蓋章。

 

 

附件2

高新技術企業推薦審核要點

 

序號

審核要點

工作分工

1

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科技部門

2

企業是否為居民企業

稅務部門

3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科技部門

4

對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科技部門

5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科技部門

6

企業填報的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信息

稅務部門

7

企業申報材料中(包括提交的三個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營業收入、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數據是否與金稅三期征管系統最新數據一致

稅務部門

8

企業是否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歸集研發費用,設置專用研發費用輔助賬目,提供相關憑證及明細表并進行核算。企業申報表中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相關數據

稅務部門

9

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科技部門

附件3

企業信用承諾書

 

    本企業了解《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及《關于組織申報2021年度高新技術企業的通知》相關規定和要求,現作出承諾如下:

    1.本企業提交的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內容準確、真實、合法、有效、完整,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及《關于組織開展江西省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

    2.本企業在“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平臺”填寫上傳的申報材料、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填寫上傳的申報材料以及本企業留存的高新技術企業紙質申報材料內容均完全一致。

本企業愿為上述承諾承擔有關法律責任。

 

 

申報企業(公章):

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字:

                      

                                         年    月    日

 

附件4

 

中介機構聲明

 

    本機構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規定的中介機構條件,提供給企業用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資質證明材料準確、真實、合法、有效、完整,本機構愿為此承擔有關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簽名):              

(公章)

 

                                        年    月    日

 

 

 

 

 

 

 

 

 

篇4

1、認定(復審)合格的高新技術企業,自認定(復審)當年起可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稱《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稱《稅收征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以下稱《實施細則》)和《認定辦法》等有關規定,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2、享受減稅、免稅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減稅、免稅條件發生變化的,應當自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

二、高新技術企業的取消:

(一)在申請認定過程中提供虛假信息的;

(二)有偷、騙稅等行為的;

(三)發生重大安全、質量事故的;

(四)有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有關部門處罰的。

注: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認定機構在5年內不再受理該企業的認定申請

三、高新技術企業的復審

篇5

關鍵詞 高職;工學結合;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4)22-0155-02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已成為共識,但是當前校企合作不夠深入,主要是學校熱,企業冷,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而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合作的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校企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入和進步,通過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雙贏、共存共榮的利益格局,實現開放式辦學。它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是在現代社會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適應現代生產第一線需求為目的,以學校和社會緊密合作為途徑的現代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1 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含義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就是從我國職業教育在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總結、提煉、抽象出其特有屬性的結果,在各職業院校形成廣泛共識和重視,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特征、辦學理念及基本的辦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模式是比較成熟、穩定地實現目標的規范、方式、方法的體系和框架。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的進步,是校企合作的高級階段,是指校企雙方都有清晰正確的合作理念、目標、任務、體制機制和制度設計,學校與企業資源共享、互為補充、相互滲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共贏的利益格局。校企融合搭建了一個充分有效利用校企兩種教學資源的辦學平臺,利用這個平臺,實現學校的辦學職能和目標。在實際的校企融合過程中,一方面學校與企業之間應當不斷加強聯系與交流,學校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設定科研攻關方向,將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工藝技能,實現企業整體效益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企業需要為學校的發展提供相應的資金,將生產線引入學校,真正實現校企之間的利益共享。

在校企深度融合過程中,高職院校作為辦學主體,承擔職業教育的重要責任。高職教育應當在堅持區域經濟發展、企業需求的立場下,在企業價值鏈、企業文化、產業鏈建設中融入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與功能定位,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應用高新技術能力的人才,實現企業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校企融合實現的基礎是在堅持校企雙向互動的基礎上實現雙方的長期合作,有效實現校園教育與企業需求的結合,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真正應用到實踐當中并指導實踐。校企融合為生產實踐和教學的互動、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和條件,使企業發展與校園教育進步得到雙向發展,形成校企之間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2 新能源發電技術專業特點

新能源發電技術專業主要面向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行業,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從事硅太陽電池焊接測試、硅太陽電池方陣組裝、光伏電廠、生物質能電廠設計、安裝及運行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新能源行業在國內一方面是一個新興行業,另一方面自身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使得該行業的專業人才較為匱乏,現在的技術人才大多是相關行業技術人員進入光伏領域,如半導體行業、電子行業、相關材料行業等。在技術層面上來講,這些轉型人員在進入光伏企業后,仍需要較長時間的技術磨合期、技術成長期及技術成熟期。

學校為了培養新能源發電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需要,引入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企業為了改進生產工藝,提高技術水平,培訓員工,需要借助學校的智力資源,這樣一來,校企雙方就有合作的基礎。學校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力量,而學校的建設成果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機會,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實現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最終形成企業、專業、學生三方共贏的格局。在具體的合作過程中,校企雙方在注重自身利益的同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對方利益,主動承擔合作中的責任與義務,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思考問題,了解對方的實際需求,幫助對方解決合作中的困難,同時也在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一方面,學校積極與企業進行交流與溝通,主動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并及時調整校園教育中的不足,為企業培養其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企業也積極支持和幫助在校內建設實訓室,在企業建立實訓基地,安排實習崗位,安排技術人員指導,通過真實的工作環境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3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校企合作是教育與產業兩大社會分工之間的結合,也是學校與企業兩類不同社會組織的合作,其目的是發展好學校、發展好企業,最終促進社會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校企深度融合在本質上反映如何辦好教育、如何辦好企業這些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的大問題。深度融合辦學模式構建需要國家和政府的頂層設計、理念上的引領引導及模式創新上與時俱進。國家層面,政府出臺政策法規,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協調指導機構,主導和推動校企合作的深入廣泛開展。學校要樹立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服務企業求支持求合作、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理念;企業要以長遠的眼光,將校企合作作為營造學習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在發展,社會在變化,校企合作的形式很多、范圍很廣、深淺不一,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應與時俱進。

4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途徑

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解決:1)提供最佳的育人環境解決方案;2)有效支撐基于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3)有利于頂崗實習、畢業生就業。新能源發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訂單”式人才培養合作育人模式;“引企業入校,引車間入校”合作辦學模式;聯合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員工培訓基地、產品研發基地合作發展模式。

“訂單”式人才培養是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人才培養的任務,提供了“學校-企業”育人環境,便于校企雙方在學生能力考核、評價、學分認可等環節實施柔性管理。

“引企業入校,引車間入校”的合作辦學模式是基于真實工作過程的人才培養,根據企業提出的真實工作崗位,由教學委員會提出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在引入學校的企業或車間真實工作環境中,通過這種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獲取高技能。

聯合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員工培訓基地、產品研發基地的合作發展模式是企業和學校共同建設校內光伏電廠實習實訓中心、多功能教室、情景教室等,利用全真或仿真技術開展教學,為學生參與技能培訓提供仿真和模擬環境,加強未來職業文化與技能要求對學生的影響。

校企之間的有機融合,為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技能實踐的結合提供了條件與機會,實現了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溝通,為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思路提供了新的途徑,有效促進教學的進步與企業的發展。

篇6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活動控制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一些改善的看法。 

 

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 其成長發展是一個漫長而充滿風險的過程。在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無疑與資金活動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高新技術企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關鍵在于資金活動的控制是否合理有效,如何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成長,建立完善的資金活動控制制度是根本的保證。 

一、高新技術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因素 

影響高新技術企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資金、 技術和人才。這三個因素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新技術企業集研究、 開發、 生產、 貿易、 服務等多種經濟活動于一身, 其資金運動具有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特殊性,即資金流入的多渠道性;用于研發活動的資金較多;用于構建無形資產的比重較大。高新技術企業是建立在高技術、 新技術的基礎上,其最主要特征就是技術密集, 技術創新性強, 新的技術發明是高新技術企業成立的首要條件,高新技術企業必須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或通過市場獲取新技術,以保證企業的成長和發展 而要達到技術創新,研發資金的投入是最重要的保障之一。高新技術企業的人力資本特別重要, 也是高新技術企業提高管理質量的關鍵因素。 

資金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命脈。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支持環境己成為企業擴大生產經營、 擴張資本實力,實現持續、 快速發展的助推器。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利于人才的有效開發和利用。企業需要用資金來吸引和挖掘人才,為員工創造有利于其體現自身價值的環境,從而實現與保障人力資源的內部控制。同時,良好的資金支持環境使得資金合理有效地轉化為技術創新的投入,創造技術成果,從而形成良性的技術控制機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對于企業來說相當重要。 

二、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活動控制現狀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雖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成長,但是在資金活動控制上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 籌資過程中對風險評估不足, 風險意識薄弱 

我國建立市場經濟的時間不長, 普遍缺乏風險意識, 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差。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 所面臨的風險更加得經受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如果風險評估及預測的手段缺乏, 只依靠主觀經驗判斷, 是不能應對瞬息萬變巨大。 

(二)未完全按照籌資方案確定的用途使用資金,存在擅自改變資金用途的現象 

企業經營者對使用信息進行控制,未完全按照籌資方案確定的用途使用資金,以制造對經營行為有利的信息,提高企業的形象,提升工作業績。 

(三)盲目投資,資金投向不合理 

制定投資方案時操之過急,沒有考慮到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較高、 項目周期較長,對其可行性沒有充分論證,就盲目投資,造成投資效益不理想、 投資期滿無法回收的情況。 

(四)資金運營中會計信息失真,信息披露不充分 

近年來,高新技術企業由于會計工作秩序混亂,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 

(五)各環節中監督職能弱化,內部審計形同虛設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審計功能非常薄弱, 很多企業根本沒有設立內部審計的專門機構或指定專門人員進行內部審計。即使有些企業存在內部審計機構, 往往形同虛設。 

三、加強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活動控制的對策 

(一)完善籌資全過程的內部控制 

高新技術企業的融資有多種方式, 包括銀行借款、 發行債券和股票, 吸收風險投資等。 當產品符合市場的需求, 需要進行批量生產時, 可以選擇吸收風險投資的方式籌集所需資金, 此時高新技術企業應對吸收風險投資全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 風險投資公司也可以選派綜合性人才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層, 參與其重大經營決策并監督其日常經營活動及資金流動, 實現與高新技術企業共同管理, 以期控制和降低投資的風險。當企業的生產相對穩定發展時, 可以尋求過渡性融資, 還可通過上市從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 伴隨著企業管理的逐漸完善, 企業的融資渠道、 融資規模有了大規模的拓展, 此時企業應制定最優資本結構政策, 選擇資金成本最小、 資本結構最優的融資組合, 使資本結構處于最佳狀態, 降低資本成本, 提高資金效益, 完善籌資全過程的內部控制, 提高企業資金的管理控制能力。 

(二)明確投資目標的控制 

高新技術企業對投資項目應慎重選擇, 對外投資可以采取兼并、 聯營的方式, 也可以采取在證券市場上購買股票、 債券等方式, 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 都應該進行審慎的分析, 根據企業當時的狀況和外部經濟政治環境, 充分考慮決策的風險性, 力爭企業能夠得到較大的收益。 在保證企業內部經營運轉良好的情況下, 加強對外投資管理, 健全和完善對外投資的相關制度和程序,加強投資項目立項、 評估、 決策、 實施、 投資處置等環節的內部控制, 強化對外投資管理, 以降低投資風險。 

(三) 嚴格營運控制 

伴隨著資金的籌集和運用, 高新技術企業應制定長遠而有效的戰略計劃, 避免盲目擴張和發展, 決策者應根據環境變化、 行業發展趨勢, 競爭對手實力變化及企業的發展周期調整資本運營戰略。 針對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實際脫離預算的差異進行認真分析、 糾正, 規避財務風險, 對資金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企業必須保有一定資金用于研發, 以保證技術的先進性, 使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保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要控制企業的研發成本, 實施有效的成本監控體系; 加強對企業的盈利收入、 籌資與投資、 固定資本金、 流動資本金和其他資本金的管理和控制。 

(四) 優化控制環境, 提高全員素質 

高新技術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成長的特點, 在優化控制環境的過程中, 一定要結合自身特點, 對企業資金活動的內部環境進行細致的分析。內部環境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因素:企業管理層對資金活動控制的重視程度, 制度執行者的態度與素質以及與企業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宗旨、經營方式、組織機構、 企業文化、 外界協調策略等, 他們相互聯系、 相互制約、 缺一不可。因此, 優化控制環境首要的是要企業的管理者重視起來。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業文化。 

(五)建立健全資金活動控制體系 

建立一個有效的資金活動控制體系,實施這個控制體系是內部控制的關鍵。高新技術企業應該以企業的會計準則為指導, 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的各種政策法規, 自行設計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資金活動控制體系。在進行會計制度和各種崗位的設計時, 應該綜合考慮企業所有的經濟業務, 考慮企業中其他各部門和經營管理活動影響; 還要考慮發生在企業各部門之間各類經營管理活動中財務處理程序的具體規定, 把內部控制制度的抽象性和企業具體經營活動的程序性融為一體。為保證資金活動控制的有效實施, 還應該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提高企業財務部門的中心地位。企業最高管理者應該充分發揮財務部門在強化內部控制、提高經濟效益中所起的作用, 讓其在資金活動控制中體現權威性。 

2、重視會計從業人員的再教育。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對成本控制、 資金運作等知識了解不多, 分析經濟問題和解決經濟矛盾的能力不足。 

3、加強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建設。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從會計基礎工作入手, 做到日常會計工作的規范化。 

(六) 完善監督機制 

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從加強外部與內部監督機制入手, 首先應該明確企業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應承擔的責任, 加強投資者的外部控制, 包括對經營者以及企業內部會計審計系統的控制。條件允許的高新技術企業, 可以在企業內部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 分派專職人員從事審計工作。內部審計機構在設置時要給予充分的權力,直接受最高權力機關的領導。以保證其在刑事職權是不受其他方面的影響。內部審計機構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一項措施。總之, 高新技術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特點, 建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以增強企業的營運能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總之, 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活動控制應以加速資金周轉和實現增值為目標, 保證資金周轉暢通無阻, 不斷提高資金利用效果和資金增值幅度; 以資金計劃和財務預算為控制準則, 把資金運動的各個環節納入計劃和預算規定的許可范圍; 以資金、物資相結合運行為控制對象, 制定各種標準來進行控制;以財務監督為基本手段, 從而保證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孫蘭婷 《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對策》 中國信息 2005(13) 

[2]孟焰 王志成 《論企業會計主體間資金內部控制》會計研究 2003(4) 

篇7

中介機構服務承諾書范文一:許昌市開源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中介機構鄭重承諾:

一、經自查,我單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中規定的中介機構條件。

二、認真執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作指引》、《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中各項規定。

三、對所出具的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負責。

四、若違反相關紀律,按照《實施細則》相關規定接受處理。若由于我單位原因給申報企業帶來的損失,由我單位全部承擔。

中介機構法人簽字:

中介機構蓋章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中介機構服務承諾書范文二:我單位 武威市國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 鄭重承諾:

1、向武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提供的登記備案有關證件及資料詳實,不弄虛作假;

2、在招標過程中,秉承誠實、信用、公平、公正的原則開展工作,向招投標監管部門出具的各類書面文件均真實、有效;

3、我單位發出的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及招標文件等內容均遵循現行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類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對符合條件的潛在投標人(供應商)都是公平、公正的,不存在有傾向性的條件或歧視性條款;

4、將嚴格按照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類規范性文件的要求進行操作,遵守武威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有關規定,并接受管理和考核;

5、如我單位違反以上承諾條款,經查實后,愿意接受相關處罰,并承擔因自身不良行為所產生的一切后果。

招標機構公章:

法人代表簽名: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中介機構服務承諾書范文三:一、經自查,我單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中規定的中介機構條件。

成立時間:

XXX年月平均職工人數(人):

XXX年注冊會計師人數(人):

近三年內是否有不良記錄:

是否熟悉高企認定工作相關政策:

二、在工作中,我單位將認真執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作指引》中各項規定。

三、對所出具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負責。若有違規違法行為,按照相關規定接受處理。若由于我單位原因給申報企業帶來的損失,由我單位全部承擔。

中介機構法人代表(簽字): 中介機構(蓋章)

篇8

1.自我評價。企業應對照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條件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進行注冊登記。

2.注冊登記。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按要求填寫《企業注冊登記表》,并通過網絡系統上傳至認定機構。認定機構應及時完成企業身份確認并將用戶名和密碼告知企業。

3.準備并提交材料。企業根據獲得的用戶名和密碼進入網上認定管理系統,按要求將下列材料提交認定機構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

(2)企業營業執照副本、稅務登記證書(復印件);

(3)經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

(4)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

(5)技術創新活動證明材料,包括知識產權證書、獨占許可協議、生產批文,新產品或新技術證明(查新)材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省級(含計劃單列市)以上科技計劃立項證明,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組織審查與認定上述工作

在收到企業申請材料后60個工作日內完成

篇9

一、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范圍

根據國家科技部等部門頒發的《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及本市實際情況,確定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認定范圍如下:

(一)電子與信息領域;

(二)生物工程、新型醫藥與醫療器械領域;

(三)先進制造與現代交通領域;

(四)新材料與精細化工領域;

(五)新能源與高效節能領域;

(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領域;

(七)文化創意與知識型服務業領域;

(八)現代高效農業與海洋工程領域;

(九)航天航空與核應用技術領域;

(十)其他經市級認定委員會確認的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上述范圍,可根據國內外高新技術的發展情況和我市實際適時進行補充和修訂。

二、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

凡要求認定的市高新技術企業,應是在本市登記注冊2年以上,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產權明晰、管理規范,以開發、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經濟實體,且須同時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企業從事本實施意見明確范圍內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服務,具有與其業務范圍和規模相適應的人員、場地和設施(單純的商業經營除外);

(二)企業領導班子重視科技,且班子中有熟悉本企業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的專職人員;

(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在冊職工總數的2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占企業在冊職工總數的8%以上;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或服務為主的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5%以上。

(四)建有相應的技術開發機構或有穩定、可靠的技術依托單位。

(五)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與技術收入(企業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工程設計承包、技術出口、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及中試產品銷售等技術貿易收入)的總和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50%以上(農業類高新技術企業放寬到30%以上)。

(六)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下的企業用于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占本企業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5%以上,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至1億元的企業研發經費比例為4%以上,年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研發經費比例為3%以上。

(七)在研究、開發、生產過程中,“三廢”排放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八)有嚴格健全的生產、技術、質量、財務管理制度,并做到遵紀守法,照章納稅。

(九)原則上要求申報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必須為區、縣(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必須為市級高新技術企業。

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程序

根據《*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的規定,由市科技局會同市經委、市發改委、市農辦、市外經貿局、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市信息辦、市文廣新聞出版局等部門組成認定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負責市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動態管理和考核工作。同時,認定委員會負責對省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推薦、管理和考核工作。*高新開發區和*經濟開發區內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工作授權兩個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報市認定委員會辦公室備案。

市認定委員會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專家咨詢組,為申報企業提供咨詢意見。

(一)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科技評估機構評估、認定委員會審定、向社會公布認定結果的基本程序。

(二)申請認定市高新技術企業的單位必須提交《*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及以下材料:

1.本單位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國稅、地稅登記證(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材料。

2.本單位情況簡介(包括科研、生產及銷售經營情況、資產狀況、場地、設備、生產規模、人員組成及內部機構設置情況,產品質量保證體系、財務管理制度情況等內容)。

3.企業上月財務會計報表和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上年度財務會計報表。

4.本單位技術開發費的提取和使用證明。

5.本單位技術性收入、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證明。

6.本單位專職專業技術人員的證明。

7.本單位研制或生產的高新技術成果、產品或技術的鑒定(驗收、評審、登記)證書、技術標準、測試或質檢報告等。

8.本單位銀行貸款證和信譽等級證明(復印件)。

9.其他有關證明材料。

認定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書一式12份、其它材料一式3份統一報送到市認定委員會辦公室。

在申報市高新技術企業的同時,一并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采用省級企業申報材料(具體要求見《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

(三)申報單位應首先委托經市科技局確認的具有科技評估資格的科技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費用由市科技局承擔。科技評估機構根據認定條件,組織專家對企業的申報材料、數據進行核實、評估,出具評估意見,并承擔相應的評估責任。企業申報材料必須由其主管部門(無主管部門的單位不要求)及同級財政、稅務部門初審、簽署意見并蓋章。在具有法定資格的科技評估機構確認前,評估由市科技局組織專家進行。

(四)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采用常年受理,分批評審的方法,市認定委員會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定期審查,對申報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提出認定意見;對同時申報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在確認同意推薦后,提出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意見,并向社會公示征詢意見。對認定的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由市科技局發文公告,授予《*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并頒發相應證書。

四、監督管理

(一)市高新技術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市科技局負責組織或委托區、縣(市)及相關開發區科技局對經認定的市高新技術企業每2年考核一次。對考核不合格的市高新技術企業,給予“限期改正”直至“取消資格”的處理。各產業主管部門要切實承擔起各級高新技術企業的管理、培育扶持和服務監督職能。

(二)市高新技術企業應在每年1月底和7月底前按時、如實填報《*市高新技術企業報表》,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經所在地的區、縣(市)及相關開發區科技局核實匯總后,由企業報市認定委員會辦公室。

(三)市高新技術企業發生變更經營范圍或合并、分立等情況,應報請市認定委員會重新認定;如企業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遷移或歇業等,須書面通知市認定委員會。

(四)申報企業在申請認定過程中隱瞞真實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詐手段騙取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取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收回證書,并在3年內不得再申請認定。

(五)對相關的科技評估機構,由市科技局視其評估申報企業的業績,在一定時期內給予適當的評估經費補助。市科技局對上述科技評估機構的評估工作實行監督管理。如發現科技評估機構所出具的評估意見與申報企業的實際狀況不符,甚至弄虛作假的,可暫停其評估業務直至取消評估資格。

(六)鼓勵各區、縣(市)積極培育、扶持、認定區、縣(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同時,要加強對區、縣(市)培育發展各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考核,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區、縣(市)黨政領導科技目標責任制考核、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標考核和區、縣(市)科技局工作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根據市政府《關于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杭政〔*〕5號)精神,對研發資金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規定比例且經認定的區外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從其對當地財政所作貢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獎勵給該企業用于從事研究開發活動。

(二)加大對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力度。設立市高新技術企業研發項目,專門對各級高新技術企業承擔的火炬計劃項目、新產品開發等高新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項目進行支持;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承擔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工業技改項目、工業企業信息化項目的資助金額可適當上浮;各級財政資金,包括科技資金、工業資金、產業化發展資金要根據確定的項目,優先向高新技術企業傾斜。

(三)積極鼓勵企業成長為國家、省、市高新技術企業。對入選*市科技創新“十佳科技型初創企業”、“十佳高新技術企業”的初創型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表彰獎勵。

篇10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高企認定;加計扣除

1引言

國家制定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工作指引,由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按照認定條件與程序組織與實施對持續進行研究開發形成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境內居民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實務中,企業研發費用歸集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享受國家政策紅利,加強企業研發費用歸集,對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至關重要,這也是本文研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的初衷所在。

2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的重要性

2.1研發費用影響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后續管理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研發費用是高企認定的必要條件之一,被細化為研究開發費用占比、境內研究開發費用占比和其他費用占比等具體指標,只有同時滿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8個條件的方可向認定機構提出認定申請,通過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年的有效期內的每年5月底前需要填報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數據,向認定機構報送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報表。

2.2研發費用影響企業計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規定的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費用范圍與《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規定的研發費用范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研發費用范圍不同,稅前加計扣除口徑對研發費用進行了嚴格的限定,如果歸集錯誤,將影響企業加計扣除基數的計算,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3研發費用影響企業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優惠

研發費用歸集影響加計扣除,進而影響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高新技術企業在年度匯算時享受固定資產一次性稅前扣除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后,只要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同時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的,可以選擇適用對自己更為有利的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如果歸集錯誤,只能適用減按15%稅率征稅,不利于企業節約稅收成本。

2.4研發費用影響企業取得政府補助

各地先后出臺研發費用財政補助辦法,如根據寧夏《自治區企業研究開發費用財政后補助辦法》,對已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高新技術企業在500萬元范圍內給予企業年度研發費用15%的研發費用后補助,對連續2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企業給予新增研發投入10%不超過500萬的新增研發費用后補助。江蘇省出臺《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省級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事后發放研發獎勵資金。可見,研發費用的歸集不僅影響高企認定、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還影響政府補助金額的計算。

3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存在的問題

3.1歸集的研發費用過大

3.1.1會計科目設置合規但不合理企業根據《企業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設置會計科目,未考慮不同口徑歸集的研發費用具有一定差異性,未設置體現差異的明細科目,如通訊費、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福利費等,影響不同口徑下研發費用的歸集,進而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和后續管理,也不便于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3.1.2各歸集口徑的研發費用均偏多部分企業財務人員不能準確核算研發費用,將生產成本、企業對產品的常規性升級、售后提供的技術支持、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對現有技術進行的簡單改變、市場調查、常規控制、測試分析等活動發生的費用計入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上歸集的研發費用過大。部分企業財務人員不知道高企認定和加計扣除歸集的研發費用與會計核算歸集的作用不同,未區分3個口徑下研發費用的范圍,導致加計扣除歸集的研發費用比高企認定歸集的研發費用大、高企認定歸集的研發費用比會計核算歸集的研發費用大。

3.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研發費用占比計算錯誤

3.2.1研究開發費用占比計算有誤企業向認定機構提交的中介機構出具的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計算的研究開發費用占比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比計算有誤,中介機構未依據企業所得稅法取數,而是簡單依據企業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取數,未考慮委托境外研發費用限額,也未考慮財務報表和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差異,企業采用修訂后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納稅申報表營業利潤金額不執行表內邏輯關系,按照利潤表營業利潤項目直接填報,研發費用、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取數錯誤最終造成研發費用占比、銷售收入占比計算錯誤。3.2.2境內研究開發費用占比計算有誤企業境內研究開發費用取數錯誤,導致計算錯誤。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既包括企業內部自主開展研究開發活動實際支出的全部費用,又包括通過合同形式與其他單位共同投入、共同參與、共享知識產權的合作研發發生的由本單位分擔的費用,還包括委托境內其他機構或個人進行的研究開發活動所支出的費用。3.2.3其他費用占比計算有誤除前文所述的研發費用歸集不準確導致的計算錯誤外,還有對“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20%”理解錯誤,研究開發總費用未包括其他費用,進而造成的計算公式錯誤,影響其他費用占比的計算,最終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

3.3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忽略細節

3.3.1加計扣除基數偏大除未掌握會計核算與加計扣除口徑差異造成的歸集研發費用過大外,還有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忽略細節性規定造成的加計扣除基數偏大,如未對生產與研發共用料、工、費進行合理分攤;煙草娛樂、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負面清單行業企業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加計扣除;未確認應稅收入的政府補助部分未沖減;研發形成的殘次品、試制品、下腳料取得的特殊收入部分未沖減;研發產品或產品組成部分對外銷售取得銷售收入的未沖減對應的材料費用。上述情形均按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計算加計扣除基數,造成企業加計扣除基數偏大。3.3.2加計扣除基數偏小部分企業財務人員受企業研發進度影響,誤認為只有結題取得成果的研發費用方可加計扣除,當年未結題項目發生的研發費用在當年未進行加計扣除;受經營狀況影響,誤認為經營虧損企業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受企業已享受的其他稅收優惠的影響,誤認為企業享受其他稅收優惠政策不可再加計扣除。因此,當年發生的研發費用未進行加計扣除,以上原因也會造成企業加計扣除基數偏小。

4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的完善對策

4.1準確歸集高企認定的研發費用并計算各項指標

4.1.1準確歸集高企認定的研發費用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人員人工費用時,對于無法達到全年在企業累計實際工作時間183天的人員應從職工總數中剔除,此部分科技人員的人員人工費用亦應剔除。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的折舊與長期待攤費用不僅有儀器設備的折舊費,還應包括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和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裝修和修理過程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4.1.2準確歸集高企認定研發費用的各項指標計算研究開發費用占比時,研究開發費用金額包括內部研究開發投入、境內的外部研發費和可計入研發費用的境外的外部研發費,不能直接取數委托境外發生的研發費用作為境外的外部研發費,而是需要用實際發生的委托境外研發費用與《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A107041)第17+18+…+22+23+26行的合計數×40%÷(1-40%)進行比較,取較小值。銷售收入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選取《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10)第1行次營業收入金額,即行次2主營業務收入與行次9其他業務收入合計數,不考慮營業外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金額。計算境內研究開發費用占比時,境內研究開發費用應按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口徑計算,選取A107041表第16行次內部研究開發投入和第26行次境內的外部研發費用之和。計算其他費用占比時,其他費用應包含在研究開發總費用之中,假設某一項目的其他相關費用為X,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情況及明細表歸集的高新研發費用金額之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的第1項至第6項費用之和為Y,那么其他費用的限額X≤(X+Y)×20%,應采用計算公式X≤Y×20%/(1-20%)計算其他費用的限額,而不能直接用計算公式X=Y×20%計算。

4.2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4.2.1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人員人工費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屬于用人單位的外聘研發人員,由此產生的工資薪金、五險一金均可以作為人員人工費,不受支付方式的影響,不論用人單位直接支付還是通過派遣單位支付,均可計入加計扣除基數,但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服務費,不在可加計扣除的范圍之內,此部分金額需從人員人工費中剔除。4.2.2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直接投入費用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可加計扣除,但是企業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產品組成部分對外銷售取得收入的,應沖減研發費用歸集的對應的材料費用。投入材料歸集計入研發費用年度和對外銷售年度不同的,在銷售當年剔除,不足沖減的,結轉以后年度沖減。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與高企認定口徑租入的固定資產不同,加計扣除口徑不包括建筑物,應取得稅收分類編碼為經營租賃、稅率為13%或者征收率為3%或1%的增值稅發票。如建筑類高新技術企業租入配備操作人員的建筑施工設備,取得稅收分類編碼為建筑服務、稅率為9%或者征收率為3%或1%的增值稅發票的,且無法在租賃費與人員人工費進行分配的,不符合加計扣除規定,此部分金額應從租賃費用中剔除。4.2.3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折舊費用折舊費用僅指研發用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與高企認定口徑不同,既不包括建筑物折舊,也不包括研發設施的改建、改裝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如果沒有獨立的研發部門,生產與研發共用生產線、儀器、設備的,應按機器工時、產成品占比等合理方法對實際發生的折舊費進行分配,分別歸集計入研發費用和生產成本。4.2.4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其他相關費用其他相關費用包括分析、評議、評估、職工福利費、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不包括通訊費。未列明的其他研發費用,即便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會計核算已歸集、高企認定已歸集,仍不能計入其他費用計算加計扣除基數,此處采用正列舉方式嚴格限定其他費用的范圍并且實施限額管理,計算其他相關費用限額時,其他相關費用包含在研發費用總額之中,假設其他相關費用的限額為X,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規定的第1項至第5項費用之和為Y,需要依據X≤(X+Y)×10%計算公式計算,即X≤Y×10%/(1-10%),而不能直接用X=Y×10%計算公式計算。4.2.5準確歸集加計扣除的委托研發費用委托研發成果歸受托方所有的,委托方只能據實扣除不能再加計扣除;委托方按獨立交易原則確定委托費用,并且研究成果歸委托方所有的,委托方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發生額的80%作為加計扣除基數,委托境外機構的研發費用按發生額的80%和符合條件的境內研發費用的三分之二孰低計算加計扣除基數。關聯方交易的,受托方還需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5結語

綜上所述,研發活動有助于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鼓勵企業研發,釋放稅收紅利并給予財政支持。做好研發費用的歸集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所得稅前加計扣除和享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優惠至關重要,本文以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費用為研究對象,以高新技術企業與研發費用重要性為出發點,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存在的問題,提出準確歸集高企認定和加計扣除對研發費用的具體對策,幫助高新技術企業準確歸集不同口徑的研發費用,依規計算研發費用指標申請高新計算企業認定,充分享受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參考文獻】

【1】裘志英.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管理研究[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1(3):32-34.

【2】胡明衛.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關鍵點探索[J].會計師,2021(1):100-101.

【3】蔡江鋒.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歸集探討[J].財會學習,2020(36):174-175.

【4】唐娟娟.企業研發費用財務核算與管理研究[J].納稅,2020,14(3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