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范文

時間:2023-04-07 12:43: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具有人生哲理的格言

篇1

所謂“游”,應當是人的全方位的生命體驗,其五官身體都要積極參與進去。

先是足游,大路小道,溪流峰谷,鄉野田間,漁村海灘,凡是可以到的地方都能留下腳印,處處風光不同。

再說目游吧,遠眺無限景色,近睹細微花草,尤其登高之際“一覽眾山小”,游目騁懷,壯哉!

還有鼻游呢,花木之香,山水之氣,一一撲面而來,盡情地聞吧,豈不令人心曠神怡?

當口干時,正好在山泉處,嘗一口清甜的水,此曰舌游,不僅可以品味,還能回味無窮呢。

腳累了,暫且小憩林中,聆聽一下鳥兒的歌唱,是為耳游,不亦樂乎!

此時,清風嗖嗖而來,不覺心爽而起神游,于是浮想連翩。如果小睡片刻,不妨作個白日夢,來一番夢游。

原來,“游”之體驗可以如此豐富多彩呀!

持杖逍遙游

有一個著名的“司芬克斯謎”,說的是:“什么東西小時候用四條腿走路,長大了用兩條腿走路,到老后用三條腿走路?”。

謎底就是“人”,老年人的“第三條腿”即手杖,它不僅是助行的工具,還有其他的功能。

它是“榮譽證”。據《禮記》:“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只有老人能持杖,并受人尊敬,憑此可以暢行無阻。

它是“座右銘”。比如田松巖的手杖刻有一首詩:“月夕花晨伴我行,路當坦處亦防傾。敢因持爾心無慮,便向崎嶇步不平。”而巴爾扎克的手杖刻著一條格言:“我粉碎了每一個障礙。”

它是“健身棒”。每當出游時,有人拿它當筆,在地上寫畫,鍛煉手腕力量;有人拿它當劍,翩翩起舞,動作揮灑自如;有人拿它做手杖操,簡易靈便,真是一舉多用。

它是“多功能”的。,它可以是備有藥品的急救杖,它可以是裝上座椅的休息杖,它可以是配了照明器的夜光杖,它可以是具有微感器的導向杖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式的手杖應運而生。

人的衰老,往往從腿部開始,所以走路是最好的鍛煉。記住:“天天萬步搖,老人不吃藥。”

手杖是老人的伴侶,一起走向大自然去作逍遙游吧!

口中有玄機

三千年前,周文王寫下一部《易經》,周武王則作了只有十個字的《機銘》:“皇皇惟敬,口生垢,口戕口。”《機銘》中的“機”,本指事物發生的樞紐,此為人生之玄機,即成敗之關節。

《機銘》是刻在鼎上的,其有兩層意思:一是“入”之口,口是進食的,須防“病從口入”;二是“出”之口,口是發言的,須防“禍從口出”。

養生之道亦在把握玄機,管住自己的口。無論進食或出言,務必“皇皇惟敬”,故日:謹食慎言,人之本分。

謹食,須知“爽口物多終作疾”。那些有毒有害的東西堅決不吃,這是原則。還要講究方式:“宜清淡,宜適量,宜有節,宜緩細,宜專心。”(《內經》)所謂“民以食為天”,此乃人生的頭等大事,豈可掉以輕心?

慎言,言為心聲,不可隨意。“少言語以養心氣,唯謹慎以養神氣。”(《保生篇》)古人的勸告入情入理,豈可置之耳旁?

貪食之人,人皆賤之。因為貪食者往往助長貪欲。

巧言之人,人必遠之。因為巧言者往往包藏禍心。

篇2

一、創設閱讀氛圍,啟動閱讀內驅力

1.講故事,啟動閱讀內驅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自己去看書。如有的小學生雖然不愿讀書,但卻愿聽故事,能從講者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了解情節,對未講的故事或未講完的故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會有再聽的欲望。如講述梁山好漢宋江、李逵替天行道、鋤暴安良的故事,當學生聽得如癡如醉的時候,突然來句你們想知道梁山上其他英雄的精彩故事嗎?請趕快打開古典小說《水滸傳》吧,那里有更多更酷更美的場景呢!

2.談感受,激發閱讀內驅力。教師如果想要學生對故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情感上激起共鳴,使他們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教師就可以時常講述自己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如在學習《少年王冕》課文時,通過文本的探究,學生能感受少年王冕刻苦好學,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在激起學生對少年王冕崇拜時,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選自吳敬梓什么著名的小說嗎?想看嗎?想看那就趕快打開《儒林外史》吧。這樣的啟發引導,能激起學生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

二、授予閱讀方法,掌握閱讀技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想快速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就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技巧的訓練。在訓練中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多讀書,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閱讀的指導者,教師要利用閱讀指導課傳授基本的讀書方法。

1.精讀與略讀。(1)精讀。對文章重點或與自己學習緊密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同時要邊讀邊想,在文章緊要處和感受最深處勾點、圈畫重點詞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借鑒。

(2)略讀。略讀是精讀的基礎。對于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要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這樣能了解文章大概,尋找作者的觀點,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增加閱讀量,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獲得對有關讀物的總的認識,便于以后需要的時候去查找。我們在讀書中,只要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2.背誦與復述。背誦是一種傳統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多讀,熟讀課外閱讀中優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詩句等并復述。農村的孩子普遍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因此,復述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如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學生讀后,讓學生復述主要內容,背誦富有人生哲理的幾句話,加深了解笛福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戰勝一切困難的非凡勇氣。

3.筆記與感受。筆記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也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賀卡、書簽等,這樣閱讀也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書讀完了,一定要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或寫一寫讀書的體會。教師可以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三、培養閱讀習慣,養成閱讀持久

1.要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每讀一本書,一定要認真讀完,不要只翻閱主要情節,不能只問誰是好人或壞人,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和特點,在頭腦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形象。

篇3

文本閱讀的“辨體”擔負三重任務:一是辨語體,識表達;二是辨文體,識模體和變體;三是辨“道體”,識大體。對經典作品進行文體定位,既要兼顧內容、表達和功能三個維度,又要兼顧分類的層級性、差異性和相對性。評價孔子、曾子、子思創建文體的歷史貢獻,必須了解春秋戰國前后的文體演變史。單看《論語》“悖體閱讀”的歷史教訓,就知道要普及“適體閱讀”,提高到“跨體閱讀”,還要走多么長的路程!

《論語》是什么文體?從表達語體看,確定為“談話語錄體”毫無疑義。單是“子曰”(包括“孔子對曰”)就超過400句(只有《鄉黨》《微子》《子張》三篇空白),占全書80%的篇幅。加上眾弟子與時人的對話,語錄在90%以上。《論語》的“語錄形式”大體有“個人獨論、二人對話、多人對話、客觀敘述”四種類型,其雅言和俗語共融,具有平易隨和、瑯瑯上口、生動活潑、簡練質樸、概括力強、用意深遠等特點,開先秦“諸子語錄體”之先風。從思想內容看,《論語》20篇博大精深,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思想,包含天命鬼神思想、政治思想、道德修養思想、教育思想,等等。欲提要鉤玄,無非是“為學、為人、為政”三大方面,中心是“為人”。由此將《論語》判定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也毫無疑義。然而《論語》的文體定位問題并不如此簡單,追本溯源,你會發現,漫長的《論語》閱讀史竟是一部曲折復雜的文體明辨史。

翻閱《論語》古代閱讀史,自先秦到晚清,兩千余年的《論語》讀者,尤其是高層次的《論語》學者,如(魏)王弼的《論語釋疑》、何晏的《論語集解》、(梁)皇侃的《論語義疏》、(唐)韓愈和李翱的《論語筆解》、(宋)邢m的《論語注疏》、朱熹的《論語集注》、(元)金履祥的《論語集注考證》、易培吉的《論語集解》、(清)毛奇齡的《論語稽求篇》、康有為的《論語注》、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等,不論采用哪種注釋方法,他們都把《論語》視為儒家的經典文章。①

再翻查近、現、當代的《論語》閱讀史,一個多世紀以來,《論語》的大多數學者,例如,程樹德的《論語集釋》、楊樹達的《論語疏證》、趙紀彬的《論語新探》、錢穆的《論語新解》、楊伯峻的《論語譯注》、南懷瑾的《論語別裁》、李學勤的《論語注疏》、李澤厚的《論語今讀》、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安德義的《論語解讀》、黃懷信主撰的《論語匯校集釋》、閆合作的《論語說》、于文斌的《論語類解》、程翔的《論語譯注》、錢寧的《新論語》、楊朝明主編的《論語詮解》、唐明貴、劉偉的《論語研探》、楊義的《論語還原》……依然堅守著“文章閱讀”的光榮傳統。

可是,隨著西方文學觀念體系的東輸,20世紀百年來的《論語》閱讀既受益匪淺,又受害頗深。反映在文體閱讀上,至今,不少專家的《論語》解讀,高校的《中國文學史》,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論語》教學,社會文化教育界乃至中外“孔子學院”,都將《論語》視為“散文”。而“散文”是個飄忽不定的彈性很大的模糊概念,向來存在多角鑒別:一是與“韻文”對舉的,通篇押韻的稱為韻文,基本不押韻的稱為散文。這個以語言聲律有韻無韻為標準的劃界還夠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文體分類。二是與“詩歌、小說、戲劇”相對的一種文學文體。把除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稍帶文學性的作品全都歸入散文范疇,這種“廣義散文觀”實際還是“無類的集合”,其寬泛性和自由性否定了文體分類的大小層級性和相對穩定性。我們說,文章和文學是文字作品的第一層次分類,散文作為文學的一大家族乃是文本的第二層次分類;即使再把《論語》細分為“說理散文”“議散文”“哲理散文”“學術散文”或“諸子散文”,它們仍屬于文本的第三層次分類。因為“說理”“議論”“哲理”“學術”“諸子”等只是定語,均從屬于中心詞“散文”,依然歸入“文學”的范疇。如果歸入“文學”的“狹義散文”保持其“沉思翰藻”“獨抒性靈”的特性,限制在“美文”的小范圍,那樣與“實用文章”的界線還較為明晰。而包容學術、政論、史論、傳記、志異、公文、駢文、辭賦……的“廣義散文”則與“實用文章”混淆不清,結果失去了文體規范的實際操作意義。

一、視《論語》為文學散文,陷入“悖體閱讀”

所謂“悖體閱讀”是違背文體特性和文體思維法則的陰差陽錯的閱讀。如《于丹〈論語〉心得》(中華書局2006年版)總體上把《論語》當作文學作品來解讀,“視之為一眼溫暖的‘問病泉’”。她未能適應文章體裁的閱讀方略,堅守“理論思維為主”和“科學闡釋為上”的原則,而是習慣于藝術思維和超驗想象,以印象描述頂替理性分析,以虛幻故事論述人生哲理,結果把“活著的時候頗吃了苦頭”(魯迅語)的孔子誤讀成一個只顧“修己”而不重“濟世”的“快樂孔子”。②這并非無關大雅的個例,而是污染社會書香的“自由化誤讀”的典型。可悲的是,這種自由化誤讀被許多文論家和大眾媒體熱捧而不自知受其害。

百年來對《論語》的散文藝術研究,不少學者從語言藝術、人物形象、文體品類、修辭手法、詩性文化等方面發掘其文學成就,將《論語》說成“散文詩”“哲理化的詩”“傳記文學的祖型”“‘世說體’小說的濫觴”,視孔子為“喜劇角色”,“追求目的與歷史發展不協調,做了最滑稽可笑的事情時卻像演著悲劇那樣嚴肅”。這些賞析對感悟《論語》的審美價值不無裨益,但是其“文體品類”的判斷卻不切合文本全豹。他們在研究《論語》的語言藝術時,沒有把科學的“文章語言”(特點是“質樸無華、辭達而已”)和藝術的“文學語言”區分開來;他們在研究《論語》的人物形象時,也沒有把“主用‘以言寫人’的文章”和“主用‘以行寫人’的文學”區別開來;他們在研究《論語》中的片斷對話或敘事單元時,沒有把局部的“文學華章”和整體的“文學佳構”區分開來。一句話,他們沒有把“文學性”與“文學”嚴格區分開來。他們所使用的文體術語和評判標準基本上是從歐美移植過來的,丟棄了文體學的民族特色,沒有對準《論語》的文體特性。我們一再強調,文體反映了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特點,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才能看準該作品的體裁樣式。舍此,抓住作品的語言片段、對話單元、人物形象側面等局部文學性,就去肯定整部《論語》是文學作品,必然陷入“悖體閱讀”的泥坑。

二、視《論語》為學術文章,才算“適體閱讀”

所謂“適體閱讀”是適應文體特性和文體思維法則的返璞歸真的原形閱讀。簡潔地說就是:把文章當作文章來讀;把文學當作文學來讀。一些學者在研究《論語》的文學價值時,發覺書中的“零章碎節,沒有人物性格的演變過程”,作者“不是通過具體的感性形象形式來反映客觀事物,而是著力于分析具體的個別現象的一般性質,運用邏輯概括來反映世界的,整部《論語》充溢著學術論文的氣息”。“《論語》主要記述的是孔門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雖然不可否認從中可以窺見人物的音容笑貌乃至性格,但畢竟是粗略的、片斷的,與后世小說、戲劇等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尚難同日而語”。因而不得不承認《論語》是“雜文學”,而不是“純文學”。于是意識到單用文學眼光來解讀《論語》“是把路子走窄了”,具有文學價值與文學作品畢竟有所區別。的確《論語》中有一些當之無愧的文學華章:如《先進》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季氏》篇中的“季氏將伐顓頊”章,《微子》篇中的“楚狂接輿”章、“長沮桀溺耦而耕”章、“子路從而后”章……。然而《論語》的文學性終究是局部的,有限度的,不宜夸張失真。以表達論,全書五分之四以上的篇章屬于說理性質,分別運用直言、假言、選言等判斷形式和比、譬、援、推等論證方法,絕大多數篇章條貫清晰,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以內容論,《論語》以孔子為中心,記述了數量可觀的155人,包括孔門弟子29人和其他125人,無論是孔子以前的或與孔子同時的,有名的或無名的,極少是傳說的人,基本恪守真人真事,沒有虛構;《論語》的主要任務是表達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不是塑造孔子的人物形象。“事料的真實”和“意旨的鮮明”這兩個基本點恰好體現了文章的本質特性。基于此,我們應敢于說“《論語》不是文學作品,而是帶文學性的文章作品!

把《論語》判為“學術文章”是對文本的第三層次分類。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認為周秦時期“所謂‘文學’,是和學術分不開的,文即是學,學不離文,所以兼有‘文章’‘博學’兩重意義。”持廣義文學觀的學者早就看出周秦“文章”與“學術”的密不可分。郭預衡的《中國散文史》認為《論語》“是最能代表孔子思想,也最能代表儒家學派早期的文章”。③持廣義散文觀的學者也透視到《論語》不是塑造孔子形象的文學佳作,而是表達孔子思想的文章名篇。程福寧的《中國文章史要略》認為戰國至西漢“子史期”的文章有“學術文、應用文、審美文”三大文體,因而把《論語》歸入“學術文”。④持狹義文章觀的學者程福寧在《文章學基礎》一書里明確宣示“文章的本質在于給出思想。”他用“學術文”給《論語》文體定位是理所當然的事。這里有必要指出,“學術文章”與“說理散文”兩個概念有本質的不同,中心詞的轉換意味著“學術文章”是文章學術語,“說理散文”是文藝學術語。

三、銳意把文章《論語》當作文學來讀,屬于“跨體閱讀”

所謂“跨體閱讀”是在“適體閱讀”基礎上“郢書燕說”的超原形閱讀。簡潔地說就是:銳意把文章當作文學來讀;把文學當作文章來讀。若問“跨體閱讀”與“適體閱讀”、“悖體閱讀”有何區別和聯系?在理念上須知:讀文首先要“入格”,適體閱讀的規定性是針對悖體閱讀的嚴重性提出來的,旨在強化閱讀的文體意識;讀文還要學會“出格”,跨體閱讀的靈活性又是依據適體閱讀的相對性提出來的,旨在淡化文體的“楚河漢界”。以《論語》辨體為例,表面看,“悖體閱讀”和“跨體閱讀”都是把《論語》當文學來讀,實質看,悖體的“悖”是誤把《論語》文章看成文學作品,只探求《論語》的文學藝術價值,不探求《論語》的文章科學價值。如有些學者專寫《論語》的藝術成就,卻頻頻用“文章”的術語,他們眼里的“文章”不是與文學并列的“狹義文章”,而是與“廣義散文”混淆不清的“廣義文章”;他們不知道狹義文章也有文學性,甚至不知道《論語》除了“文學價值”之外還有“文章價值”。“文章價值”不被文論家所用,反證出他們既沒有“文字作品大別為文章和文學”的“雙文論”自覺,更沒有“文章評論”的基本術語。這些都是文體意識單一、淡薄、模糊的表現,乃至陷入“悖體閱讀”而不自知,進入“跨體閱讀”而不自覺。跨體的“跨”是明知《論語》屬于文章,卻又不讓“適體閱讀”絕對化,而有意訓練文體閱讀的雜交藝術,實行“閱讀克隆”,不但用文章眼光探求《論語》的文章價值,對作品做“科學闡釋的批評”和“社會歷史的批評”,而且進一步用文學眼光探求《論語》的文學價值,對作品做“審美鑒賞的批評”。跨體閱讀的主客觀條件是:一方面讀者要有“文章眼光”和“文學眼光”的雙重視角,充分發揮閱讀創造的主體精神;另一方面要準確估量文本內在的文章因素和文學因素及其比重,以便依據其客體容量決定“是把文章當作文學來讀,還是把文學當作文章來讀”。以《論語》文章的“跨體閱讀”為例,讀者必須依據《論語》中的文學語言、文學華章、文學旨趣和詩性文化等因素去發掘文本的審美價值。

1.品味《論語》中的文學語言。《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言時光像日夜奔騰的流水一樣生生不息,感悟生命哲學。“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言在嚴寒考驗中仍保持舊葉未謝、新枝已萌的常青狀態,比喻堅守節操。二者都是“立象寓理”的格言。

2.賞析《論語》中的人物性格。《先進》篇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寫出了孔子師徒閑談時活潑從容的氣象,不但“各言其志”,而且“各顯其性”:子路率直中有浮夸,曾點活潑中顯瀟灑,冉求從容中見明智,公西華謙和中懂禮讓;而孔子態度親切,循循善誘,張揚個性,胸襟開闊。

3.把玩《論語》的文學旨趣。如學者林堅(《〈論語〉的文學趣味性初探》,《鹽城師專學報》1983年第2期)認為“講學語”與文學趣味性的融合是該書的一大成功:常常借助于口語化、形象化的文學語言所造成的理趣、情趣和諧趣,使得行文風趣自然、生雍蓄,讀來毫無枯燥、晦澀之感,在作者平易近人、娓娓動人的敘述中,領略到文章所宣示的旨趣甚至是深奧的哲理。

4.深識《論語》的詩性文化,應視為“跨體閱讀”獲得“詩學”涵養的又一任務。孔子的“文教”滲透著“詩教”。《陽貨》篇的“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要求發揮詩的感化功能;《季氏》篇的“不學詩,無以言”又要用詩句去交往應對。“以詩為經”就是讓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融為一爐。

綜上可知,《論語》閱讀中的文體意識要把握好強化和弱化的辯證法。當有人以偏概全誤判《論語》為文學散文陷入“悖體閱讀”時,就要強調“適體閱讀”,堅守文章眼光的本真閱讀;當有人認準《論語》為學術文章懂得“適體閱讀”時,又要強調“跨體閱讀”,學會用文學眼光去鑒賞其部分文學華章的審美情愫,創造性地去圓識《論語》的科學內涵和人文精神。

《論語》的文體定位及其閱讀悖體、適體、跨體之爭,不是孤立的個案,它對于閱讀《孟子》《莊子》等諸子百家的經典作品,具有引領和示范的作用。文章學家和文藝學家應走出古代廣義文章觀和現代廣義文學觀(廣義散文觀)的混沌,超越將“文體學”隘化為“文學文體學”的局限,樹立“文本二分法”的“雙文觀”,既承認文章和文學的分野,又推進文章和文學的融合。

參考文獻

①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②曾祥芹:《曾祥芹文選?漢文閱讀學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篇4

近年來,在一大批專家學者不懈的努力下,中國文化語言學的研究已成為中國語言學里的一個熱門學科,并逐漸形成四大學派:以游汝杰為代表的文化參照派,在語言觀上持一種多元看法,認為語言既是自然現象,又是社會現象,具有開創意義;以陳建昆為代表的社會語言學派,具有新的思路;以申小龍為代表的全面認同派,在民族文化心理層次上把握民族語言特點的分析方法,無疑比文化語言分析方法有更強的解釋力和沖擊力;以劉煥輝為代表的交際學派,注重研究語言在交際中的運動狀態、結構規律、交際功能,研究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基本規律,另辟蹊徑,頗引人注意。

愛德華·薩丕爾指出:“語言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民族語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基本形式,文化對于語言的制約性是顯而易見的。文化之間的差異,文化的發展的軌跡不可避免地會在語言中留下痕跡,文化對于語言的制約,也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是表達方式,二是表達范圍。而語言也時時刻刻忠實地折射著文化的內涵。文化固然對語言有著相當強的制約性,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語言也無時不刻地在影響著使用這種語言的文化。文化對語言的制約或者說語言的表達及其變化發展對于文化的依賴性上已有詳盡的例子。正如愛德華·薩丕爾在《語言》所提出的那樣,“語言是一種文化功能”,“語言的內容,不用說是和文化有密切關系的,語言的詞匯多多少少忠實地反映出它所服務的文化。從這種意義上說,語言史和文化史沿著平衡的路線前進是完全正確的。”語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載體,浸透了文化內涵。況且使用語言的人本身就是文化的創造者,又可以說是文化的產物,自然不能擺脫文化的制約。所以薩丕爾強調說: “某種特殊的集體心理品質形成了某種文化,而這品質又無關某種特殊語言形態的成長,這豈不是不可思議的嗎?”

文化依賴于語言,語言推動著文化的傳播,這也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語言,它構成了人的最重要的文化環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因此,我們可以說:語言與文化由于它們之間相互制約,又互相依賴、互相推動發展的關系,如果脫離了“文化”概念,深入的語言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樣,文化的研究離開了語言,將會同樣地產生理論上的缺憾。還在十九世紀初,西方語言學者們就開始關注這個新的領域了。拉斯克(R.Rask)指出“若要知道史前期遠古時代民族的起源及其親屬關系,那么就沒有比語言更重要的材料了。”格里木(J.Grimm)則直截了當地說:“我們的語言也是我們的歷史。”從此以后,文化語言學逐漸成熟起來,開拓了語言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從根本上來看,任何語言都是一個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種樣式,因而都具有人文性這一本質屬性,但人們對語言的性質至今仍沒有研究透徹。我們認為,語言的性質是多維的,至少應該包括下列幾個方面,即生物的、物理的、信息的、人文的,其中尤以人文性最具語言學的社會學特質和文化學的意義。當近代傳統文化發生危機時,首當其沖的也正是封建文化載體之一的傳統小學。為“法先王之道”而識字通經的指導思想貫穿著近兩千年的漢語研究。這種濃厚的人文性正與中國人注重向內探求、注重認識自身、完善自身的內向型文化有牢不可分的關系。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開宗明義地談到:“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可見古人早有清醒的認識。

也就是說,語言有一個系統的結構,通過語言分析文化現象,甚至比直接對各種文化現象進行分析更加方便,更加清晰。人是社會動物,也是文化動物,我們自身處在文化的包圍之中,我們已習以為常。我們力圖對一切文化現象都能作出準確的分類和解釋,但并不能完全做到。而語言,由于其結構的系統性,使人們不自覺地對世界萬物作出了分類和解釋,從而使一切文化現象從混沌變為有序。比如,從漢字本身就可以體現出其中濃濃的中華文化。特別是偏旁、部首,都會反映出一些古人對事物的聯系,我們現在通過學習漢語,學習漢字,就能反過來推知他們創造這種字、這種詞的時候的緣由了。比如,和思想有關系的字、詞通常都會有“心”字旁,如“想,念,思,慮,憤,怒,憂,愁……”。說明古人早期都將思考這類事情與心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認為這類行為都是由心臟產生的。

因此,在對外漢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有些語言點學生之所以搞不清楚其中的由來,正是因為東西方文化不同所帶來的。因為語言的基礎是詞匯,核心是詞義,詞義與文化的關系最真切,詞匯也就成為體現民族文化精神最明顯的語言結構形式,所以對詞匯結構的文化內涵發掘方面花費功夫也大。如從詞匯內部結構本身看,漢語詞形、詞義的關系比西方表音文字要緊密,漢語詞匯中有的詞形直接表示詞義,也就包含著更豐富的漢民族文化內涵;從漢語詞義的引申與漢民族審美意識的角度,也可以揭示詞匯意義與文化共同演變的事實。詞義的引申總是以聯想為其必要的心理基礎,文化傳統不同,認識活動中的聯想方式也就隨之而不同,民族語言中詞義引申的規律也不同,其詞義中包括的文化意義自然也不同,而且,民族的審美趣味、審美理想等作為主體認識圖式的構成要素;中國文化特征在固定的詞組、習慣語中的作用也很突出,其成語典故大多與民族心理、習慣有關。

比如,成語、諺語、慣用語是中國語言中文化性很強的詞匯。漢語中常用的成語近三千條,外國留學生如果不了其中的文化內涵,僅從字面上是無法準確理解成語的真正含義的。如“班門弄斧”、“愚公移山”、“胸有成竹”、“磨杵成針”等。諺語、格言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蘊涵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人生哲理。如“朝霞不出,晚霞行千里”、“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慣語富有濃郁的社會生活氣息,語言凝練,幽默犀利。有的具有專業文化色彩,如“后遺癥”、“流水賬”、“清水衙門”,有的源于社會文化習俗,如“倒插門”、“妻管嚴”、“小意思”、“壓歲錢”等。另外,由于漢語的語音、字型、構詞、句法等方面的特殊性而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修辭方式。

篇5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一

據了解,對已經在學生學習困難形成的原因,大多數教師都歸因已經在學科內容難、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只有極少數教師認為是自己教得不好。而學生卻認為,自己學習有困難,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因在已經在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這樣的觀點,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些充分表明,老師在學生學習困難形成過程中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減少學生學習困難的產生。在數學教學中,反思是發現問題的源泉,是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促進認識升華的可靠途徑。我國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國外的學者也對反思的重要性作過闡述。如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美國的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可以說,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認識。反思可以使存在的問題得到整改,發現的問題及時探究,積累的經驗升華為理論。反思還能提高數學意識,優化思維品質。那么課后我們應該反思些什么呢?以下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參考:

一、反思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該節課學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領會的數學思想等,是教師進一步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必具條件。教師反思教學目標,實際就是要通過反思教學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范圍如何、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經掌握等。要知道這一切,首先我們必須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如果上課學生精力集中、反映積極、動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則意味著學生態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如果上課學生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則意味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情況。若多數同學能在規定的時間里正確完成規定的題目,則教學目標可以說基本達到;若多數同學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內容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再次是批閱學生課后作業情況。如果學生做題思路清晰、推理有據、定理公式運用得當、計算準確、步驟有詳有略,說明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相反如果學生做題顛三倒四、亂套公式、亂用定理、計算錯誤不斷等說明學生基礎知識不過關、技能不過關。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問題所在,思考補救的措施。該補充的就一定要補充,該糾正的錯誤一定要糾正;該集體強調的一定要集體強調,該個別輔導的就要個別輔導。將當堂課內容補起來,以便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反思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所采取的措施手段及所借助的輔助工具。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取決已經在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通常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采用講授式、啟發式、發現式、問題式等教學方法,也可以利用掛圖、模型、實物、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反思教學方法,首先要根據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從他們學習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最無聊、最無味的地方入手,從他們容易忽略卻很富有教學價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師要尋求最利已經在學生接受、學生也最樂已經在接受、最利已經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利已經在培養學生科學的創造性、最利已經在學生各方面協調發展的最佳教學形式。如果課題引入得太平淡,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給學生講解數學家的成長歷程、新奇的數學問題、身邊的數學問題等;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僅僅限已經在教材、學生不好理解,可以挖掘新意改變策略,以充實的內容、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欲,同時激發其科學知識的創造性;如果是例題習題的處理缺乏深度,學生不好掌握,可以層層深入、舉一反三,在同學們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盡量培養他們的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只要我們善已經在觀察、善已經在思考,就一定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也一定能夠提高。

三、反思教學價值。

教學價值是在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教學意義、思維培養、陶冶道德情操的升華,是教育教學的更高境界。有一句教育格言說得好“教育是一項事業,需要我們無私的奉獻;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刻苦的鉆研;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反思教學價值,就是挖掘該節課富含的認識教育價值、情感教育價值、行為教育價值。要知道每一種數學思想都包含著一種人生哲理,每一種解題方法都豐富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每一點滴的數學知識都凈化著學生的心靈。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努力拓展,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的蛛絲馬跡,不放過教材中的一字一句,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也一定能做好。如分類討論的思想教學生辨證地看問題,函數的思想教學生既要注重問題的現象更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數形結合的方法教學生認識什么是數學美、怎樣欣賞數學美、如何運用數學美,反證法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不一定要正面出擊、有時側面迂回效果更好;數學家的成長歷程可以給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我國悠久燦爛的數學發展史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奮發讀書獻身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現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書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兒,而是要為學生未來著想,為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知識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從書本上學到,而能力素質卻是無形的、是無法教會的。一個人的素質決定了他的生存能力和發展前景。歸根結底,教學的價值在已經在塑造人,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交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自我發展的基本素質,讓他們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二

這個學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級的數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月過去了,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前進,為了更好的做好以后的工作,現對以前的工作做一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局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2、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3、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了過培訓,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學生一聲高于一聲,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2、好多課得準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不能一一去準備。3、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學校的各方面設施雖然很好,但自己不能充分利用。4、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這在我們學校顯得更為嚴重,外地打工子女較多)。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

三、幾點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于不合常規,就不予肯定。這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要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其他人的觀念,但家長對教師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怎么質量這么差,計算都不如以前熟練了等,這些都是對課改要求不理解的反應。

初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范文三

思之不慎,行而失當”反思意識人類早就有之。“反求諸己,捫心自問”、“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證。而當今社會反思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何況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應適時反思教育的得與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擔任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目前學期工作已基本結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新教材數學教學的特殊性,我的講解基本上還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開放型的、能激發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和發散學生思維的課堂比例還較小。在課堂教學中,有時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部分課時過于注重講授,沒有以精講精練的要求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導致教與學不合拍,忽視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關注。

2、課堂教學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備學案”這一必要環節;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沒有進行有效地取舍、組合、拓展、加深;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點、中考熱點和中考難點的滲透,學生原有的知識不能得到及時、適時地活化;課堂密度要求不足,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留給學生自疑、自悟、自學、自練、自得的時間十分有限。

3、對中考的研究不夠,對中考的考試范圍、要求、形式、出題的特點及規律的了解不夠明確,在課堂教學中依賴于復習資料,缺乏對資料的精選與整合,忽視教師自身對知識框架的主動構建,從而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英語知識體系的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

4、課堂設計缺乏適當適時的教學評價,不能及時獲悉學生在課堂上有沒有收獲,有多大收獲等學情;課前設計“想教學生什么”,課堂反饋“學生學到什么”和課后反思“學生還想學什么”三個環節沒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統一。

二、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由于課堂教學中以上問題的存在,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復習出現了許多問題。

1.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數學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愿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掌握不實在、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數學學科復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回歸課本,數學復習缺乏系統性,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復習時缺乏系統安排和科學計劃,或者學習和復習沒有個性化特點,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4.基于以上情況,我認為作為學生中考的把關者,初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正確地意識,應充分認識到:一節課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或者學生學得很辛苦,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1、教師要有課堂效益意識。有效的媒體手段有助于課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復習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更能提高學生的參與面,短、頻、快的大容量課堂節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從而最終提高學習的聽課效益;其次,課堂效益意識還體現在教學的設計中要充分為學而教,以學生如何有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標準來設計教學。課堂設計要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有助于他們有效內化知識與信息,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中考的信息,拓寬教學內容。

2、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及時有效獲取學情反饋,有效地進行課前回顧,課堂小結等環節的落實。為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教師還可以制定科學的、操作性強的、激勵性的英語學習效果評價制度,堅持對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等方面進行跟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復習狀態與狀況,以便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3、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切實抓好備課這一環節,即備課要精,練習要精,作業要精。同時,我們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由教師自己及時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教師要突破現行教材的局限性,在重點內容上有系統的強化訓練。在句法上不能拘泥于傳統的計算層面,要搜集材料,適當拓寬。

4、要強化分層次教學與輔導,通過分層次教學和輔導提升學生的成績,從方法上,要抓住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輔導。從策略上,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從對象上,要重點關注學科明顯薄弱的學生,采用教師定學生、師生結對、輔導等有效形式使學生隨時能得到教師的輔導和幫助,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成績。

三、復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原則:

一是抓住課本,有效復習。教材和教學大綱是考前復習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因此,在復習時,教師和學生都應認真學習并充分理解和準確把握教學大綱中對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二是系統歸納,分清脈絡。在總復習時,要突出一個“總”字。面對上千的題型,通過復習,要使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有個總體的、概括的印象。大到計算證明,小到具體的知識點,使學生腦子中有清晰的框架和內容充實的“網絡圖”。

三是專項練習,有的放矢。對于以往總復習暴露出來的問題,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講解與訓練,搜集、積累學生平時在各方面出現的錯誤,逐題突破。

四、復習提示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