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媽媽范文
時間:2023-03-21 19:19: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年輕的媽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媽媽還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姥姥一人帶著六個孩子,由于嘴多糧少,日子過得很艱難。五個姐妹和一個小弟弟中,媽媽是老四,從懂事開始,她就每天洗衣,做飯和帶弟弟妹妹,還要照顧身體不好的姥姥,我從沒見過我姥爺,只見過他的遺像,聽說他當時可以算是個秀才,但不到40就被一次事故奪取了生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媽媽把家務做的井井有條,媽媽至今還保持著潔癖,也許從那時就開始了吧。
在和我差不多大時,媽媽也在讀初中。中學時代媽媽很出色,考試總是第一,還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威信與班主任不相上下,吵架的見了她就閉了口,打架的見了她就停了手。
那時,學校里唯一的活動是唱大戲,一唱就是《沙家浜》,那個演男主角的男生就是媽媽的體育老師的兒子,標準的濃眉大眼,是全校聞名的“大帥哥”。當時他們誰也沒有非分之想,見了面打個招呼,擦身而過。他們的相識實在不怎么浪漫,但“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是20年后,那個男生說的。
后來媽媽畢業了,被分到一個小工廠,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許多人都找了個談得來的人結婚了,媽媽卻不,他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老師,可惜事與愿違,所以她想與一位老師攜手走完人生路,自然就看不上小工廠里的人嘍。有一天,有人為她介紹了一個,他起初不太愿意,因為對方不是老師,然而,一見面很眼熟,哦,是那個男生一樣的濃眉大眼,比起表演時多了一份羞澀。這次,兩個人可不只是打招呼了,不知不覺的就聊了起來。后來兩人見面多了,互相了解也更多了。有一天,那個男生說:我要結婚才能分到房子。于是,兩人領了紅本本住進了鴛鴦樓,再過一年就有了白白胖胖的我。媽媽就成了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告別了少女時代。
這一切,都是我爸爸——那個男生說的,還翻出了一張泛黃的照片,是兩個人的合影,媽媽梳著一對麻花辮,笑得很甜,抱膝而坐,爸爸在他身后一手叉腰,一手似乎在猶豫是否要搭媽媽的肩,就停在了半空——一副護花使者的樣子。見多了今天滿街勾肩搭背的情侶,使我對這張照片肅然起敬,充滿了向往,向往那一份真實,雖不轟轟烈烈,卻有抹不去的美麗。
篇2
我的媽媽長的可漂亮啦,你瞧,一張白凈的瓜子臉上鑲嵌著兩只“黑珍珠”,鼻子挺挺的,一張櫻桃小嘴能說會道,美中不足的是,臉上隱隱約約有幾顆小雀斑。不過,這影響不到他的外貌,別人見了俺們母女兩,還以為是對姐妹呢!別說我在吹牛,不信,你聽我慢慢道來。
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逛街。媽媽到了一家商店,看中了一件小西裝,便到更衣室里換衣服,隨手將包扔在了凳子上。老板見了,忙說:“小妹妹,快幫你姐姐把包拿好,以免丟了。”我便糾正道:“不是,她是我媽媽!”老板驚奇地看了看剛剛換好小西裝的媽媽,我望了望我,半天沒說話。最后,老板吐出了一句“真像姐妹兩”便去迎接別的客人了,媽媽因為老板說的那句話得意了好久!
還有一次,媽媽去帶我參加她朋友的婚禮。新娘見了我就對媽媽說:“喲,瞧你的妹妹多可愛啊!我也想生個這樣可愛的女孩!”我聽了便羞紅了臉。媽媽對新娘說:“你啊,記憶力真差,我結婚了好幾年啦,這是我的女兒!”新娘頓時驚呆啦,過了一會兒摸摸我的頭說道:“喲呵,蠻大啦,過幾年要和你媽一樣高啦!
瞧!這就是我的”年輕“媽媽,如果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并到我家的話,千萬也別把我媽媽當我姐姐啊!
篇3
李小璐的母親是20世紀80年代名噪一時的電影演員張偉欣,她曾主演過《飛來的仙鶴》《鄉音》《良家婦女》等優秀影片。正當事業高峰時,她突然別家離女,遠赴美國學習。從小離開母親的李小璐是怎樣走入娛樂圈,又是怎樣一步一步在內地的演藝圈奠定了“五朵金花”“四小名旦”的地位的呢?就這些問題李小璐第一次敞開心扉向筆者講述了她成長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兒。
“裸拍”《天浴》,17歲少女遭非議
李小璐出生于藝術世家,3歲時就演過少年孔丘,并獲得飛天獎,之后又拍攝了《我只流三次淚》《牛郎織女》,給她的演藝事業帶來巨大榮譽的是陳沖導演的《天浴》。1997年,陳沖為《天浴》選拔演員時,李小璐的媽媽張偉欣把16歲的女兒推薦給了她。陳沖看了一下李小璐的表演說這孩子很有靈性,但是太小了,怕她把握不好感情。《天浴》是以“”為背景,對于李小璐這個80年代出生的孩子來說,那個時代太遙遠了,陳沖決定還是回大陸選。
陳沖在國內轉了一圈,到一些藝術院校、文藝團體挑來找去還是覺得李小璐的感覺好。回到美國后,她大膽起用了她。去劇組之前,小璐問媽媽怎樣才能演好這個角色。張偉欣說不要去演一點戲,如果要演的話肯定就過了,就當成是生活中的另一個自己好了。
在《天浴》中,李小璐表現出了較高的演技和領悟力,陳沖給她說戲時,她很快就理解了。但在表演時不是簡單地模仿,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覺去做,對她這種創造性,陳沖很欣賞。盡管這樣,有時候她們也有很深的矛盾。
《天浴》中李小璐飾演的是一個為了回城而犧牲自己情操的小知青。陳沖設計時有很的鏡頭,甚至還有一些“裸戲”。李小璐堅決拒絕,她時刻記著媽媽的告誡:作為一個演員,尤其是女演員一定要自愛、自尊。
“小璐,其實裸戲也是為了藝術,你沒看過那些好萊塢大片嗎?這很正常的。”陳沖說。“我覺得不一定非要裸戲才能表現藝術,情到深處藝術自然就流露出來了。”李小璐說,“陳沖阿姨,我堅決不拍裸戲。”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犟啊,劇情就是這么設計的,你不拍我怎么辦啊?”陳沖有些生氣,“停工,小璐,你好好想想,希望下次按我說的拍,不要讓大家等你。”陳沖說著走了。晚上,陳沖找到李小璐和她談心,陳沖說美校的學生還畫裸呢?這都是為了藝術,她說:“璐璐啊,你還小,將來大了就明白了,明天按阿姨教你的好好演,好嗎?”
李小璐認真地說她現在不拍“裸戲”,將來大了也不拍:“不是‘裸戲’才能表現激情,您以前演過的《小花》,還有我媽媽的《飛來的仙鶴》也沒有“裸戲”,至今還很感人啊,真正的藝術是以情感人的。”
陳沖看著這個只有16歲的小姑娘,心里掠過一絲欣慰,她想小璐將來能成為一個很有藝德的好演員。最后,陳沖還是沒犟過李小璐,刪掉了那些“裸戲”。《天浴》拍完以后,李小璐就被母親帶回美國繼續念書了。
1998年初,《天浴》公演后不久,有一天,張偉欣從外面回來臉色很不好看。正在家里看電視的李小璐看見媽媽回來很高興,滔滔不絕地向媽媽講她正看的電視。張偉欣嘆了口氣說:“璐璐,你怎么就不聽媽媽的話?媽媽說過做一個演員首先要自尊、自愛,這話你全當耳邊風了嗎?”
李小璐很莫名其妙,她疑惑地看著媽媽。張偉欣把一張報紙和幾幅照片放到李小璐面前:“你讓我很生氣。”李小璐一看是《天浴》的劇照,全是“裸戲”。那份報紙上的評論是:一個16歲女孩的激情戲,評論寫得很尖刻,甚至還有一些攻擊性語言。
李小璐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她說這不是她,她沒拍過這樣的鏡頭,不信讓媽媽問陳沖阿姨。張偉欣很生氣,說不是她這些鏡頭是從哪來的?“璐璐,拍了就是拍了,不要逃避責任。”見媽媽不相信她,李小璐氣急了,她抓起電話就給陳沖打了過去,質問她為什么會有這些“”。
陳沖解釋說那些鏡頭是他們后來找替身補拍的,不是她,為了影片的商業效果她不得不如此,希望小璐能諒解。“你聽見了嗎?”李小璐氣乎乎地說。知道錯怪了女兒,張偉欣趕快致歉,他們的家是很重視民主的家庭,不管誰錯了都會勇于承認。
《天浴》里,李小璐以純熟的表演把那個小知青演繹得十分的形象很生動,讓人看來有頗多感慨之處。因為這部片子李小璐入圍了當年的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競選,并最終擊敗眾多的好手問鼎“后冠”。
急流而退,李小璐的逆反時代
雖然《天浴》給李小璐給來了莫大的榮譽,那些的鏡頭也給她帶來了很多非議。李小璐倒沒什么,她說清者自清,但她的媽媽張偉欣覺得她年紀還小,還沒有足夠的能力抵御娛樂圈的誘惑,更重要的是,看慣了娛樂圈的浮華,張偉欣不太想讓女兒走自己的路。
不久,很多導演都向李小璐伸出了合作之手,李小璐也想趁著這個機會進軍娛樂圈,可是,張偉欣給她推掉了一切的片約,非要她回美國念書。李小璐很不理解,她覺得媽媽簡直太獨斷了,這么好的機會讓它白白地犧牲掉太可惜了。
“我不想念書了。”小璐說,“先拍一段時間電影再上戲劇學院或電影學院好了。”張偉欣態度很堅決,她說先完成了學業再說別的,無論干什么沒有文化寸步難行。“一邊演戲一邊學不行嗎?別人都是這樣子的。”李小璐跺著腳說,眼里都流下了淚。張偉欣說她希望李小璐將來不搞演藝。“可是,我喜歡。”李小璐大聲說。張偉欣給李小璐分析說她希望小璐將來學習科學,最好是醫學,那樣她會越來越成熟,因為科技的成就是能通過積累達到的,而表演沒有天賦是不行的。
“我17歲就能拿到金馬影后這不就證明我很有天賦嗎?”李小璐對媽媽的話很不以為然。“這才是我想讓你修完學業的原因,名利來得太早并不是一件好事。安心學習吧。”“你真……你怎么就不能讓我選擇我想過的生活!”李小璐又哭又蹦。最終,李小璐也沒有拗過媽媽只好在美國讀高中,同時,張偉欣也作了一個讓步,她答應小璐高中畢業后如果還想拍戲的話她也可以考慮。很長一段時間李小璐不愿意理媽媽。
1998年的新年,李小璐所在學校要進行文藝匯演,參加演出的人員都是競爭爭取資格,李小璐也報名了,但初試時她的發揮嚴重失常,如果下一個節目再表演不好她就沒有了參演資格。回到家里,小璐郁郁寡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也不吃飯,更不和媽媽說話。
李小璐心想這一切都是媽媽給她造成的,要是媽媽不阻攔她繼續表演,她現在已經是很有名的演員,何必在這里為過表演的癮和一幫從沒表演經驗的人爭來爭去,還爭不過人家,白白地落人話柄。現在她這個被法國水城電影節上譽為中國最有前途的演員卻連一個學校的演出都參加不上……
她越想越氣,跑出房間對著媽媽發了一通無名火:“你只顧自己的事業,我4歲你就扔下我跑到美國念書,我乖乖地跟著爺爺奶奶,從沒怨恨過你,每年過年還給你寄賀卡……”這是張偉欣心里的痛,拋下小璐到美國她一直覺得她虧欠孩子。
“你從美國回北京的時候,我多么高興,想著我終于有媽媽疼了……初二的時候你把我接到美國,我剛來不久,你扔下我不管又去什么大學學你的經濟企業管理,你有愛好,有追求,我也有,為什么總管著我、束縛我。現在好了,我科技也沒學好,文藝也丟了,將來是個廢人,你滿意了?”
在李小璐滔滔不絕的數落下,張偉欣坐在一邊默默流淚。小璐說完了獨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張偉欣也沒說什么。到了晚上,她估摸著小璐的氣消了,悄悄地推開女兒的房門進去:“我們談談好嗎?”趴在床上看書的李小璐坐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張偉欣坐在小璐身邊憐愛地摸摸她的頭,她給小璐講她小時候在部隊當文藝兵的事兒:那個時候很艱苦,寒冬酷暑下連隊慰問演出不是手腳凍起了泡,就是熱得身上長痱子,還得自己拿道具,自己準備演出服,稍有錯誤就會挨批評甚至寫檢查:“那時候真渴望像同齡的小孩兒一樣坐在教室里念書。”張偉欣說。
李小璐看著媽媽,她只知道媽媽曾經是國內知名的演員,沒想到還吃過這么多苦:“后來呢?”她問。
張偉欣說后來到了北影廠當演員,演了不少角色,也得了很多獎后,越來越覺得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不深入了。“為什么,應該越積累越有經驗啊?”李小璐問。
張偉欣嘆了口氣說自己很小就當兵了,沒什么文化基礎,感到壓力很大,所以就選擇了出國學習:“不是萬般無奈誰忍心拋下只有4歲的小女兒只身漂泊海外?璐璐,媽媽不想你將來走我的路子,所以,才硬逼著你學習,有了文化想干什么都很容易啊。”
直到此時,李小璐才明白媽她學習的良苦用心,她撲在媽媽懷里,摟著媽媽脖子撒嬌地說對不起,以后一定好好學習。張偉欣很欣慰地看著女兒,她又問女兒學校演出的事兒,小璐沮喪地低下頭說還有一次選拔,不過希望不大了。“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棄。”張偉欣說。她幫女兒分析了表演中出現的錯誤,指導她選定下次表演的題目,母女倆共同討論了怎樣表演才到位。李小璐在媽媽的教導下茅塞頓開,她明白自己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原因。
到了再一次選拔時,李小璐以她優異的表演才華征服了評委老師,順利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還得了最佳表演獎。看到女兒確實很熱愛文藝,張偉欣不再一味地想讓她當科學家了,有時她也有意無意地培養小璐在服裝設計和色彩搭配上的技能。到高中畢業的時候,李小璐不僅門門功課優秀,還在一個業余服裝大賽上拿了三等獎。2000年的春節,李小璐回國內看爺爺奶奶時,一個機會給她的演藝生涯帶來了巨大的轉機。
“保潔女王”,也有緋聞纏身時
李小璐回國內探親時,正趕上《少年張三豐》劇組選演員,李小璐爸爸的一個朋友恰好在那個劇組,過年時,他看到了長大后的小璐,當下大叫一聲說他們劇組正在為一個演員發愁,如果小璐肯出演那就太合適不過了。
小璐爸爸說她媽媽還想讓她把學業完成。小璐很激動,她說她想看看本子。看過本子以后小璐很喜歡那個角色,她給媽媽打電話征求她的意見。張偉欣說小璐已經19歲了,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了,但無論做什么首先要認真,不然吃虧的是自己。
小璐答應了媽媽,她決定留在國內演戲。《張三豐》播出后,李小璐的表演得到了圈里人的一致認可。2003年秋天,又一個劇組找到了她,那劇組的人說他們原先定好了一名演員,因為檔期原因那位演員來不了,他們想請李小璐。小璐看過了劇本,不是很滿意但也有演的欲望就接了下來。
可是,到劇組沒幾天,小璐突發了病毒性流感,很嚴重,導演很心焦,有時難免有些牢騷,恰此時,那位演員原先的戲因為種種原因沒拍成,導演就和小璐商量讓她養病,戲還由原來的演員來演。李小璐痛快地答應了,沒幾天她就離開劇組回北京養病去了。不久,很多報紙上都登出了李小璐不會演戲被某劇組辭退,看到這則報道小璐肺都氣炸了。正在這時候張偉欣打來了電話,小璐一邊和媽媽說話一邊摔摔打打。
張偉欣問她怎么了?李小璐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母親,在美國的張偉欣覺得女兒的情緒很差,心態也不好。第二天,她就飛回了北京。一見到媽媽小璐哇地哭了,她說那個劇組怎么那樣?說她“耍大牌”,或者說別的她都不生氣,干嗎說她不會演戲?她都還沒演呢。“我一個金馬影后不會演戲,有沒有搞錯?”小璐氣呼呼地說。
張偉欣笑著搖搖頭,她告訴女兒,金馬影后已經過去了,不代表現在,會不會表演不是自己說的,要觀眾評價:“璐璐,你現在的心態一點兒也不好,知道嗎?不謙虛,浮躁,要做一個好演員必須有海納百川的襟懷和虛懷若谷的心態。”小璐低下頭不說話了。
《天浴》之后,又一部讓李小璐大紅大紫的戲是《都是天使惹的禍》,這部戲紅遍兩岸四地,甚至在新加坡也掀起了一股大陸青春劇熱。談到這部戲,李小璐說因為在美國讀書時打下了基礎,她對劇中人物把握得很到位,而且對人物的心理演繹得也很深刻,她很感謝媽媽當年逼著她讀書,到現在她才深切體會到媽媽當年的苦心。
自從出道以來,李小璐謹記媽媽的教誨,堅決不演激情戲,被圈里人譽為“保潔女王”。2005年6月,一部由李小璐和日本當紅男星本高史主演的《關于愛》,讓李小璐獲得了布加勒特影展最佳女主角的桂冠。而李小璐和本高史的跨國戀情也被爆了出來,這是李小璐出道以來第一次爆緋聞,她心里很緊張,馬上打電話給遠在美國的媽媽。
張偉欣聽了李小璐的訴說心里一驚,同時也一喜,女兒終于長大了,也到了談朋友的年齡,但是,演藝圈里的感情幾分真,幾分假?讓她也很為女兒擔心,她說:“璐璐,你已經長大了,這事由自己做決定,我們只能給你參考意見。”
李小璐說她心里朦朧地感到有些喜歡,還沒有上升到愛情,之所以向媽媽匯報是怕媽媽看到報紙生氣,只想解釋一下。張偉欣笑了,她說:“你到了談情說愛的年齡,我們不會干涉你,不過,無論愛得怎樣深也要保持自尊。”
篇4
1、挺好的。《慶余年》的亮點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第一,電視劇拍出電影版質感;第二,老戲骨和青年演員相得益彰;第三,特效逼真,打斗刺激畫面燃。平心而論,該劇整體節奏推進流暢,劇情頗為緊湊。特別是在畫面等頗為考究的做法受到了觀眾的好評。再加上范閑現代思維的設定,讓劇情里凸顯了更多逗趣的“梗”。
2、《慶余年》是由孫皓執導,張若昀、李沁、陳道明、吳剛、辛芷蕾、宋軼、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改編自貓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有著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邊小城初出茅廬,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錘煉的故事。該劇于2019年11月26日在騰訊視頻、愛奇藝首播。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營養學者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吃得“對”,營養的誤區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誤區1:吃什么,孩子說了算
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問題上都表現為:吃多少、何時吃,家長說了算;吃什么,孩子說了算。研究表明,兒童應該按需喂養。因為人饑餓時,胃液、消化液分泌旺盛,這時吃東西才能達到消化、吸收的最佳效果。這個饑餓的時刻只有孩子自己清楚,所以什么時候吃、吃多少應該由孩子決定,餓了自然就想吃、就吃得好。
與此對應,家長在剝奪孩子“饑餓權”的同時,往往又放棄了自己的權利。不少家長不懂得選擇有營養的食品、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學的烹調方式,而總問孩子想吃什么。其實兒童并不知道應該吃什么、怎么吃才對自己有益。正是這兩種權利的倒置,造成兒童普遍存在不良的飲食行為――偏食、挑食、多零食、貪食,對健康極其有害。
誤區2:吃得精細,營養好
一些家長把“營養好”等同為米要白、面要精、魚肉要盛、粗糧和雜糧盡量少吃。從營養學的觀點看,“吃好”應該是一日三餐食物所提供的各種營養素,能滿足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各種生理機能的需要,做到食物結構合理,能量和營養素平衡。
作為主食的大米和白面,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人的生命活動需要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元素。精白米面在加工的過程中,維生素、無機鹽損失較大,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營養素缺乏癥。如缺乏B族維生素,會引起腳氣病,出現頭痛,失眠,嚴重時出現多發性神經炎,全身浮腫,表情淡漠等等。因此,食物的選擇必須是多樣化的,主食越雜越好,食譜越廣越好。這樣可使各種營養素相互補充,營養更全面。
誤區3:忽視維生素攝取
隨著飲食模式的改變,家庭經濟狀況的好轉、膳食中補充了足夠的蛋白質、脂肪等,兒童營養不良的狀況似乎得到了緩解,可為什么孩子的身體素質反而沒有提高呢?被稱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來越多,近視、齲齒、貧血成為孩子的常見疾病。其實,這與大多數父母忽視維生素攝取有很大關系。
維生素,雖然其本身并不提供能量,但卻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如果把人體比喻成一臺機器,五臟六腑就是機器的部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等就是原料。要想機器正常運轉,就離不開一些化學變化和反應,為了使這些反應順利進行,不可缺少的就是維生素。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維生素的攝取,讓各種營養素達到平衡狀態,這樣才會讓孩子更健康。
誤區4:水果替代蔬菜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水果所含的營養遠遠比不上蔬菜。蔬菜中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維生素,而且還含有纖維素,這些營養對人體有著極其重要的生理作用。水果、蔬菜兩類食物只能互相補充,不可偏廢,更不可互相取代。
水果一般甜度較高,所含的糖分比蔬菜高得多,如果通過吃水果來補充維生素,則很可能攝取了過多的糖分,不僅會使孩子發胖,而且還可能影響到孩子牙齒的健康。
篇6
關鍵詞:施萊爾馬赫;康德;至善;先驗自由;決定論
著名哲學家和施萊爾馬赫專家狄爾泰斷言:施萊爾馬赫是“新教神學的康德”。如果這個評價是指施萊爾馬赫在神學領域繼承了康德的學說,那么,它無疑是錯誤的;相反,如果它是指他在神學領域像康德在哲學領域所做的那樣發起一場“哥白尼式革命”,那么,它是恰當的。不過,施萊爾馬赫確實與康德的思想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他很早就違背了他所在的神學院的規定,偷偷地閱讀康德的《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并與康德有過一面之緣。出生于虔敬派的施萊爾馬赫早年信仰發生危機,他不滿于虔敬派的超自然主義,尤其是基督的神性和代贖學說,于是轉向了哲學,“更多地從事廣義理解上的道德哲學”。他在康德當時的主要批判者艾伯哈德(J.A.Eberhard)的影響下學習哲學,尤其是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和道德哲學,實施了一系列的“哲學試驗”(Philosophischen Versuchen),系統處理至善、自由等論題。他的第一個“狂想曲”(Rhapsodie)《論至善》(Uber das hachste Gut)研究了實踐哲學的一個核心概念——“至善”。在1789年之后將近三年的時間中,他特別關注自由問題,他后來回憶說:“自由意志……是我能思考的唯一對象。”此間,他共撰寫了4篇直接與自由主題相關的論文:《有關康德的的筆記》(Notizen zu Kant: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關于自由的對話》(Freiheitsgesprach)、《關于自由之知識的筆記》(Notizen zur Erkennt—his der Freiheit)以及“施萊爾馬赫早期眾多著作中最全面、壯觀并且事實上也是最艱難的著作”,即《論自由》(Uber der Freiheit)。甚至在1799年,其思想初步形成時,施萊爾馬赫仍然評論了康德的《實用人類學》中的先驗自由觀。在上述論著中,康德都是他的研究對象和對話者。盡管青年施萊爾馬赫幾次閱讀了康德的大部分著作,贊同康德對傳統形而上學所做的徹底批判,說他“向來對康德哲學持非常贊同的意見,因為它使理性從形而上學的廢墟返回到真正屬于它的領域”,“對康德哲學的信仰與日俱增”,在自己的老師艾伯哈德與康德的論爭中力圖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觀公正立場,但他發現康德的體系充滿了不一致和矛盾,因而不得不對它進行批判,并且像費希特一樣力圖推進和完善這個體系,使之更科學。正是在與康德思想的對話中,施萊爾馬赫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學說和宗教思想。
一、《論至善》
施萊爾馬赫指出,盡管至善概念是理性的“終極的、最高的概念”,然而也是一個“有爭議和論爭的主題”和“值得人們更精確的研究和尋求完全弄清其根據”的概念。盡管他宣稱這本書提供有關至善概念的歷史的論述和考察它所經歷的變化,但他并沒有按照歷史的發展考察這個概念,在澄清了研究對象、方法和基本原則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一下子跳到了“最近的體系”,即康德的倫理學,依據此原則考察它的一些“基本錯誤”(proton pseudos)。具體而言,施萊爾馬赫首先指出科學的倫理學必須是理性的,只有理性才能達到“至善”概念,要完全以理性的方式考察,其對象必須是純粹的理性概念,不能引入一些造成混亂和不一致的要素。他強調說,當我們允許憑借嚴格遵守純粹實踐理性的命令而決不能取得的某個東西進入到這種理性的對象中時,除了矛盾我們還會得到什么呢?這種倫理學必須堅持“一致性原則”(Grundsaz der Consequenz):它的任何一個命題都不能自相矛盾或者同與它相連的命題沖突。據此,施萊爾馬赫確立了理性、道德法則、至善、德性和幸福等概念及其關系。
理性獨立于經驗傾向和欲求,然而是它們的命令,命令它們,而不只是裁決或調節它們。理性在道德領域的工作并不只是比較和結合概念,更重要的是關注統一性,特別是法則之間的統一性,使人的行動遵循系統相連的法則。理性倫理學的所有概念必須是純粹的,來自于理性的道德法則。至善概念是“理性的實踐大廈的終極拱頂石”,它“只不過是依據確定的準則用一確定的程序方法即完全純粹的理性方法而可能取得的一切東西的完美無缺的總和”。至善與純粹的理性法則(道德法則)緊密相連,是“因純粹的理性法則而變得可能的一切東西的總和”,而道德法則是生產至善所依賴的唯一形式。施萊爾馬赫甚至用比喻來解釋它們的關系,說至善與道德法則的關系就像弧線與生產它和規定它的形狀的代數函數的關系,弧線只有嚴格遵循函數才可能正確,否則就是錯誤的。因為至善與理性的道德法則存在著這樣的關系,所以它不能包含外在的、異己的、經驗的內容,而必須完全來自于道德法則。與此相應,德性是感性傾向或意志完全順服理性及其法則,而不是為了快樂和享受而去感受和行動的能力和品質。幸福是欲望的滿足和快樂的感受,它完全來自于經驗,是我們的想象與對快樂的渴求相結合的產物,因而它是純感受的、任意的、短暫的。同時,幸福概念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當他們想要生產整體時,他們必然會破壞它的個體部分,而當他們想要構造個體部分時,他們會看到它們必然不停地與整體的概念沖突。”幸福包含的是感性經驗的內容,因而它在理性倫理學中沒有地位,應該將它排斥在外。如果任何體系將它納入進來,那么這個體系就違背了一致性原則,因而不是一個在其中包含實踐必然性的科學倫理學。幸福不是理性倫理學和至善的內容這一命題構成了該書始終堅持的一個論題。不過,施萊爾馬赫指出,包括亞里士多德在內的眾多倫理學家都錯誤地將幸福概念與至善概念緊密結合在一起。盡管施萊爾馬赫非常推崇康德,稱他是“康德先生”、“卓越的哲學家”和“我們面前的最謹慎的哲學家”,但是令他驚奇的是“甚至康德先生也陷入到這樣的錯誤中”。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他對康德的批判。
盡管康德主張理性倫理學,承認幸福和德性是兩個非常不同的要素,不能還原為一個概念,但是他將它們都包含在“至善”概念之中。這是因為有德之人配享幸福然而缺乏它,而這不能與一個有理性的同時擁有一切強制力的存在者的完善的意愿相符。因為人這樣的有限存在者的動機受到感望的限制,所以,至善的最高條件即意向與道德法則完全相符不可能在人的有生之年實現。但是人在道德上有義務使他們完全相符,實現作為純粹實踐理性的對象的至善,而在道德上有義務的東西不能是不可能的,因而實現至善的條件必須被給予并且必須由無限長的生命去實現。因此,靈魂必須是不死的。靈魂不死又只有上帝存在才可能,于是,康德又懸設了上帝存在。在澄清了康德的論證之后,施萊爾馬赫對他的至善觀和懸設展開了批判。
康德否定德性和幸福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結合的可能性,這一點非常對,但是他又承認它在另一個世界中是可能的,那么,這是否是可設想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如果人們假設在對我們而言是可能的任何其他狀態中,感性仍然繼續粘附著我們,那么,我們的欲求能力的自然法則也將仍然與實踐理性的命令不同,而幸福作為前者的結果并不是后者的一個效果;第二,如果人們設想相反的情況,那么,不能證明像幸福這樣的東西會與我們相關,我們也不會將它視作至善的一個部分。”沒有辦法根除這個矛盾,只能通過重新界定來生。但是如果康德那樣做了,那么,他就成了他自己批判的獨斷論者,“變成了所有哲學家中最超驗的”。
如果德性與幸福的必然相連是合理的,那么必然存在著一個能夠直接并且僅僅被純粹理性法則規定的意志,它必然在最好的狀態中并且能夠有最完善的福利(Wolbefinden)。盡管這樣的福利與幸福并不相同,但是施萊爾馬赫相信康德混淆了二者,并由此批判他:“但是這與一個在感性上受影響并且通常在感性上被規定的欲求能力的幸福有何共同之處呢?……在目前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所說的基本錯誤在于康德先生過分將理性的純粹法則等同于從那個法則中派生出的我們的意志的主觀地起規定作用的根據,并且他使理性過度地靠近欲求能力。在這樣做時,康德幾乎不能避免一方面將我們的意志錯誤地當做另一種更高的意志,另一方面將只是欲求能力的需要——即幸福——作為理性本身的無可指責的要求。”康德錯誤地將純粹的道德法則與從那個法則中派生的意志的主觀地起規定作用的根據緊密聯系起來,以至于意志擁有了超自然的合乎比例的關系(德福相配),幸福成為道德的必要條件。因此,“康德將德性與幸福結合到一個概念中是不可行的。”
施萊爾馬赫也批判了上帝存在和靈魂不死這兩個懸設。首先,上帝和靈魂不死概念并不是建立在比思辨理性的自然幻象更穩定的基礎之上,設想它們在實踐上的用途并不比設想它們在理論上的用途更有必要或更加可以證明,因為這兩種設想來自相同的根據:理性的觀念與感性的限制性條件之間的沖突。思辨和實踐理性都受制于感性世界,正如思辨無法超出自身控制外在現象一樣,實踐理性也無法在屬于感性世界的精神中展示它的觀念,那么,為何康德要賦予后者以優越性,認為這兩個在理論理性的領域中只是自然幻象的觀念在實踐領域內是實在的、必要的呢?其次,這兩個懸設的所謂的必要性“建立在生產至善或使至善成為現實的要求之上”,因而只要至善不可能實現,那么,其必要性也就蕩然無存。施萊爾馬赫依據理性的道德法則與意志的不同關系,將意志劃分為三類,由此指出至善的最高條件(意向與道德法則完全相符)是不可能的。第一種是康德所說的神圣意志,這種意志必然只被實踐理性規定;第二種意志是康德本人對人的意志的認識,盡管其他動機在這種意志之中是可能的,但是這種意志仍然只能被實踐理性直接規定。但是上述兩種意志都不是人的真正意志,人的意志本身是無規定性的。它可以被理性規定,但不是直接被規定,而是間接地被規定,必須通過從理性法則中派生出來的起動力作用的根據并且這個決定人去做道德的事情的欲望或根據必須在與其他動機的爭斗中獲勝。最后,至善只是一個調節性的原則,是為有限的人類的意志培育設定的目標,并不能實現,但是康德卻使這個概念成為建構性的原則,好像它是可能實現的,因而他在實踐領域中沒有避免他在思辨領域中揭示的錯誤。
施萊爾馬赫嚴格按照理性倫理學所必需的一致性原則考察從古至今的主要倫理學家的得失,指出他們都沒有徹底貫徹此原則,相反將幸福概念納入到至善之中,因而使得體系不一致,犯了錯誤。但是他本人是否嚴格遵守了此原則呢?盡管他努力堅持此原則,沒有將幸福納入到至善中,然而對于至善、道德法則和理性這些概念及其關系,他除了給出與康德學說中的含義極其相似的前述定義和理解之外,在展開論述時還賦予它們不同的乃至相互沖突的意義。譬如,至善是依據理性的道德法則而可能生產的一切東西的總和,它只是意志完全符合理性的道德法則,是不可實現的調節性原則,但是至善的具體化是證實理性的權威的手段。理性是原則的能力,規定思想和道德法則的形式,但它又是管制性的能力,指導理性存在者朝向某個目的,要求以能力和傾向之間的合乎比例的關系培育精神能力。
施萊爾馬赫的上述不一致具體體現了他試圖調和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與那個時代的“最盛行的倫理學體系”,即以艾伯哈德的完善倫理學(Vollkommenheitsethik)為代表的德性倫理學的努力。這是因為他極不滿意這兩種體系,但當時又無力系統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于是吸納了他所認可的兩個體系的成分,既要求對至善做純形式的理解,同時又主張至善提供道德努力的具體目標,促進個人的完善。
二、批判先驗自由,主張“決定論”
康德在處理先驗宇宙論的第三組二律背反時指出了有關世界的兩種圖景:機械決定論和自由意志論。前者認為包含人在內的感性世界中的所有存在者都處于普遍的因果鏈之中,都沒有自由,而后者則宣稱作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人是自由的,即他“具有一種獨立于感性沖動的強迫而自行規定自己的能力”,“能夠自行開始行動”,或者說,具有“絕對地開始一種狀態、因而也開始這狀態的一個諸后果的序列的能力”。“絕對地開始”就是指理性的行動者不被他之前的其他狀態規定。在康德看來,如果人們要將二者統一起來,就不可避免地出現矛盾;反之,如果劃清它們的層次,那么,這兩種觀點可以并存。這樣,康德就保留了先驗自由的可能性。接著,他進一步斷言,自由是道德存在的基礎,而道德是自由存在的證明。道德存在必須預設道德主體是先驗自由的,即道德行動完全由他施行,由他負責。與此二元論和非決定論的立場相應,對于“哲學家之石”(lapis philosophorum)的問題,即道德法則如何能夠成為動力使行動者采取道德行動,康德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他區分了道德的識別原則(principiumdiiudicationis)和實施原則(principium executionis):憑借前者,人們可以判定行為的好壞對錯,而后者是推動行動者做正確的事情的主觀動力因(motiva subjective moventia)。在康德看來,因為作為理性的普遍先天的原則的識別原則不能依賴在經驗中被給予的感求,所以,如果純粹理性的原則要成為意志的動力,那么,識別原則與執行原則必須緊密相連,道德法則直接規定人的意志。但是康德也意識到理性原則與感性沖動之間溝通的困難,與他總是將對象條分縷析地區分開來然后又尋求中介與和解的一貫做法一樣,他提出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對道德法則的敬重感。這種敬重感是一種通過智性的根據起作用的情感,是唯一一種人們能完全先天地認識的情感。道德法則排除自愛和消除自大,而敬重通過它削弱了傾向的阻礙影響,因而是尊崇法則的動力。
但是,施萊爾馬赫對康德的上述觀點提出了尖銳的批判。他將康德的先驗自由理解為“一種與此前已經發生的事情沒有必然聯系的因果性的能力”,并對這種自由的有效性持懷疑態度:“思辨理性的(先驗)自由概念只是對一個其他世界中的主體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人在采取行動之前必然已經存在,處于一定的狀態中,擁有一定的屬性和品質。但是一旦肯定人是先驗自由的,那么,人發出的這個行動就是一個絕對的開端,它與這個行動者先前的狀態和品質毫無關系。換言之,行動者在實施行動之前的狀態與他實施行動時的狀態并沒有任何關聯,這就破壞了自我在經驗上的統一性和同一性。不僅如此,我們將一個行動歸給一個人的條件就是我們能夠將這個行動與實施它的主體及其品質聯系起來,能夠依據他的品質來解釋他的行動,這樣才能說是那個人實施了這一行動;否則,我們不能說這個行為是他實施的,他對此行動負責,這個行動只不過是在他那里發生而已,完全可能是隨意的、偶然的。但是一旦肯定了先驗自由,行動與行動者的精神和品質就沒有關聯了,這樣,我們就不能說那個行動是那個人負責和施行的:“當我們不能真正規定一個行動在多大程度上屬于我的精神時,我如何能夠對那個行動負責呢?”總之,“將人分裂是徒勞無益的,他之中的一切是相連的,一切都是統一的”,而先驗自由觀念“肯定比任何其他東西更能廢棄道德”。
康德在《實用人類學》的前言中區分了實用人類學和生理學人類學的觀點:前者認為人們依據自己選擇的原則行動,而后者認為行動者處于經驗世界之中,受他在行動前的狀態規定。但是施萊爾馬赫質問這兩種觀點在現實中如何能夠統一起來,合理地解釋道德行動。康德承認使用已經發現的有關妨礙或促進記憶力的東西的知覺去擴展這種能力是預設了自由的實用人類學的一個部分,但是“這導致了這個問題:‘有關妨礙或促進一種精神能力的東西的知覺’來自哪里,并且應該如何運用這些知覺來擴展精神,如果并不存在依據所有選擇同時是自然的這種觀念思考和處理這樣的擴展的物理方式?”談論影響精神的東西不是意味著將行動者當作現象來處理了嗎?如果先驗自由被預設,那么,一個人如何影響他自身,去關注改善精神能力和欲求進而改善自己的道德?只要人們承認康德的實用人類學的觀點,肯定先驗自由,那么,人們就不得不承認這種自由受到了人的身體狀況的限制。換言之,就承認人既是自由的,同時又是受規定的,兩種人類學的觀點在現實的道德活動中很難分割開來。鑒于此,施萊爾馬赫說康德的這本書“似乎是出色的,但不是作為人類學,而是作為對所有人類學的否定”。
除了批判康德所說的作為“一切經驗論者的絆腳石”的自由觀點,施萊爾馬赫還批判康德對“哲學家之石”問題的解決。在他看來,康德并沒有清楚地解釋與道德法則的影響相連的情感是如何產生的,只有一個否定情感直接從實踐理性與自大的關系中產生,然而“它仍然不是動力”。康德只是說明了道德法則對受規定的情感的間接影響,它在消除自愛和自大時阻礙了這些在病理學上受刺激的情感的效果,因而強化了道德動力,但是并沒有說明直接與道德法則相關的動機的本質及其可能性。他只是說明了當個體承認道德法則的絕對價值時道德法則對這個個體能夠產生影響,但是并沒有解釋這個個體如何開始承認道德法則的這樣的絕對價值。因此,康德對實踐理性如何對意志產生效果的解釋仍然是“空洞的”,他的敬重感本身是有問題的。此外,施萊爾馬赫指出,理性的道德法則如果要規定意志,使其做出合乎道德的行動,那么它就必須道德感。但是這種道德感并不像康德的敬重感那樣是實踐理性的,而是愛,是一種通過做出有道德的選擇而獲得的感性快樂。與其他快樂一樣,這種情感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對象,即實踐理性的道德法則。當行動者發現合乎道德的行動能令自己快樂時,理性才能決定他的意志,因而“依據理性法則去行動的能力只是意味著被快樂感規定的去完成理性的道德觀念的能力”。但是,道德情感并不只是被純粹理性規定,它還“被感受能力的接受性規定著去受到道德法則的表象影響,但是這樣的接受性每次都依賴其他條件”。因為感受能力的接受性不是給定的持續狀態,而是變化的,受到了行動者在先的精神狀態的影響,所以道德情感就呈現出強弱差異,呈現給行動者的道德法則的表象有強有弱,于是行動者相應地做出不同的道德抉擇。不僅如此,因為在行動者的意志中存在著多種動力,而道德感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道德感必須與其他眾多的動機、沖動和情感對抗,競爭。只有在獲勝之后,道德法則才能憑借道德感決定行動者的意志。
在旨在“更緊密地澄清康德的自由理論”的《論自由》中,施萊爾馬赫提出了與康德針鋒相對的觀點。他首先對道德活動中的欲求能力(Begehrungsvermagen)進行“現象學的描述”,將它界定為“通過其表象而成為使這些表象的對象變成現實的原因的能力”。不過,他認為這個概念還是不夠基本,沖動概念更基本,沖動是“表象主體的建立在其本性之上的生產表象的活動”。接著他依據欲求能力的不同活動領域仔細分析了這一能力,區分了“本能”(Instinkt)和“選擇”(wiLLkUhr):“只要做某個具體活動的沖動只能被單個對象規定,那么,欲求能力被叫做本能,但是只要做某個具體活動的沖動只有通過比較一些對象才能做,那么,它被叫做選擇。”在本能狀態下,我們的欲求能力被單個對象刺激。但是我們的絕大多數的決定活動要比本能反應復雜得多,我們通常會比較不同的表象然后做出選擇和決定。當我們從經驗中概括出規則以便規定經驗判斷并指導我們未來的行動時,我們的理解能力就參與到選擇中。施萊爾馬赫稱理性概括的規則為“準則”(Maxim)。當這些準則進入到選擇過程中時,我們稱這樣的欲求能力為“意志”(Wille),它是一種選擇的能力。意志是“天然不確定的”和“完全不確定的”,然而在人的意識中存在著眾多表象,它們爭著影響我們的決定,因而意志總是涉及到選擇。既然如此,當康德認為道德法則直接規定意志而意志在做出決定時根本不考慮其他表象時,他就將道德選擇當做了“理性的本能”,將道德法則視作自然法則。但是準則不能直接或絕對地規定人的選擇,道德法則必須與欲求能力的眾多不同的、相互競爭的表象,譬如本能或其他感性沖動相互競爭,試圖規定人的選擇。既然如此,那么道德法則如何戰勝其他表象,占據主導地位,規定意志做出道德的選擇呢?
一個對象被意志欲求并非完全因為它本身,而會隨著主體對它的表象活動(譬如認識)的不同而變化。表象能力決定了觀念與對象、欲求與觀念如何相連,而表象能力的活動又與主體的品質和精神狀態相關,因而道德行動者受他在做出決定時的整個主觀存在或精神的具體狀態規定:“一個沖動比其他沖動占優勢部分建立在欲求能力的偶然的規定性之上,而通過它先前的活動而被生產的這些規定的最初的根據必然又在表象能力的狀況之中。”由此,施萊爾馬赫提出了這本書的核心命題:“選擇的每個對比必須以[一方]占優勢終結以便轉入欲求能力的一個完全的行動,在每種情況下這都必須建立在在我們精神的表象的過程中生產的當前的表象的總和以及所有精神能力的狀況和相互關聯之上。”具體而言,如果一個人決定去做這件事而不做另外一件事情,那是因為在這個人的精神狀態之中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強于做另外一件事情的動力,而上述精神狀態由我們的諸種能力和沖動共同規定,構成了我們的本質或品質,決定了我們的選擇。這即是說,我們是什么樣的人決定了我們會做什么樣的選擇。就道德行為是由行動者發動的而言,道德行動要歸給主體,而就主體實施行動受到他的性情和品質影響,而后者是在經驗世界中形成,因而受自然因果性規定而言,道德行動是有經驗原因的和被規定的。
這就是施萊爾馬赫的“決定論”。他還花費篇幅論述其主張必然性的決定論不僅不會削弱道德,相反支持它,比主張完全自由感的學說更能合理地解釋道德現象。必然性激起人們對過去的行為感到愧疚和懊悔,試圖將來改善,而自由感卻做不到,因為它使人們自欺地認為其行動與其當前的自我孤立無關。必然性使人們更有希望改善道德,使其注意到在目前的時刻與將來的時刻之間的一切東西作為手段或在先的關聯與期望達到的那種狀態密切相連,而完全的自由感使人們錯誤地認為除了自己想要實現的道德目的之外,再沒有任何根據規定他們實現它的能力,無需考慮和改善自己的精神品質和狀態。必然性比完全的的自由感更有效地解釋懲罰的合理性,懲罰是為了使被罰者改進品性,并非只是因為被罰者造成的危害,因此,死刑和永恒懲罰是沒有意義的。
對于他的觀點,人們可能提出責難:既然人的道德選擇受他處于感性世界的因果鏈之中的品質規定和各種經驗因素影響,那么,即使人的行為合乎道德法則,但也可能不是出于道德法則,因而并不能將道德價值歸給這個人,認為他對這個道德行為負責,由他的這個合乎道德的行為推斷出他的品質是道德的。這個難題就是“責任”(zurechnung)問題。施萊爾馬赫并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困難,他說有關“責任”的反駁是對決定論的所有反駁中“最重要的”的反駁,并在該書第二部分專門解決這一問題。他將“責任”定義為“這樣一個判斷,通過它,我們將一個行動的道德性指派給那個實施它的人,以至于我們關于這個行動的判斷構成了我們關于這個人的價值的判斷的部分”,并堅持說,他的決定論不但不與責任或歸屬問題沖突,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從人的具體行動推斷出他的品質,那么我們就必須預設他的決定論。但是對于他對此難題的解決,學者們見仁見智。他的決定論雖然可以很好地說明行動者的品質和狀態與他的行動有關聯,比較好地維護道德主體的經驗的統一性,解釋道德活動的心理發生過程,但是它仍然無法說明行動者與他的行動之間有因果性關系,我們只能說這個行動在行動者中發生,而不能說這個行動是行動者自己發動的。在道德行動者與其行動的關系上,只要承認后天的經驗性因素發揮了作用,那么,就很難確定這個行為到底是行動者自己發動的,還是經驗因素使然,因而很難說他為此行動負責。
篇7
【摘 要】“御宅族”既是產業經濟現象,更是社會文化現象。近來,諸多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與理論視角入手研究御宅族,比如青年社會學、媒介依賴、身份認同和亞文化理論等,取得了豐富的學術成果。本文另辟蹊徑,從御宅群體與現代媒介的關系出發,認為這是信息化社會下的一種新的生存方式,源于人對技術、信息、符號化虛擬世界的媒介崇拜心理。
關鍵詞 御宅族 媒介崇拜 虛擬世界
一、從“御宅族”到“宅文化”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上流行著的新興詞語,比如“宅男”、“腐女”、“蘿莉”、“正太”、“萌”、“吐槽”等,其實這些網絡熱詞都是御宅族亞文化的延伸詞匯。所謂“御宅族”是指那些沉浸在對某樣事物狂熱愛好中的,并且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經營這些興趣的青年群體。一般來說御宅族主要熱衷于ACG,即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電子游戲(Game)的合稱,而廣義上御宅族的愛好涉及了包括軍事、交通、玩具模型、電腦軟件、流行文化和學術研究等許多其他方面。御宅族起源于“動漫王國”日本。隨著日本影視劇《電車男》的熱播,臺灣地區的網絡論壇開始使用像“阿宅”、“阿寢”、“宅男”等新詞,然后傳入了大陸與“家里蹲”等社會現象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宅文化”。
一方面,御宅族擁有驚人的消費力和經濟文化推動力。他們基于自我喜好花費時間與金錢,嘗試使用各種技術與媒介,如搜索信息資料、收藏物品、消費文化產品,有效刺激了動漫電玩、影視傳媒、玩具制造等產業的發展。同時,他們在自己狂熱喜愛的領域擁有異于常人的知識、技能和探究精神,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文化氛圍,培養出了畫家奈良美智、動畫導演庵野秀明等一批天才藝術家,以此抗衡歐美文化的霸主地位。但是一方面,尤其是在日本發生了1988年“宮崎勤殺人事件”和2008年的“秋葉原殺人事件”之后,在傳媒大肆渲染之下御宅族的形象日趨負面,給人以性格孤僻、足不出戶、不擅社交、沉迷電子媒介等刻板印象,由此引發的隱蔽青年、啃老族等社會問題值得深思。
二、“御宅族”與媒介崇拜:技術、信息與虛擬世界
“媒介依賴癥”是解釋御宅現象的一個理論維度,過度地接觸和使用電視、電腦和游戲設備等媒介,容易形成從媒介內容中尋得行為標準和價值判斷依據的病態依賴。另外,不管是觀看動漫作品還是玩電子游戲,都是面對電子屏幕,在狹小的、相對封閉的空間中進行的,缺少與現實世界互動,在這種電子媒介環境中成長的大多數人的內心世界是孤立的、閉合的。
但是,“御宅族”并不完全等同于“宅男宅女”,“宅”字很容易望文生義,雖然“御宅”字面上的本義是“貴府上的”、“您家的”,可由于漢語和日語的文化差異,其真正的內涵和所代表的亞文化群體的特點有很大不同。“御宅族”中的“宅”絕不是簡單的“宅在家”之義,而是阿宅們通過文化實踐構筑一種在精神上完美的自我空間。①他們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沉湎于ACG的二次元世界中,積極參與群落內部的文化活動,但是很少與三次元住民敞開心扉的交流。早期ACG作品多以平面的二維空間呈現,故動漫電玩中的虛擬世界被稱為“二次元世界”,而現實世界是立體的三維空間,就屬于“三次元世界”。
因此,與其說御宅族患有媒介依賴癥,不如說他們浸在所愛之物中產生了媒介崇拜的心理。所謂“媒介崇拜”,即人們在使用傳播媒介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媒介過分依賴、認同與盲從的心理狀態,行為上把接觸媒介作為必不可少的日常習慣和日常儀式。②御宅族在其文化實踐中幾乎完全依靠媒介與現實世界建立聯系,他們更愿意通過媒介表達自我和感知外部世界,把媒介技術本身,媒介所建構的內容、信息符號和虛擬世界視為現實與真理,與此同時媒介也為使用者提供消費,以及幻覺、興奮、安全感、滿足感等替代性的情感體驗。
1、媒介技術的崇拜
媒介技術的極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御宅族這一新時代部落的形成,同時也引發了他們的媒介崇拜心理。御宅一族可謂都是最前沿的媒介技術達人,具有強烈的技術適應的緊迫感。每當各式各樣的新興電子產品上市,從最新的智能手機、Apple產品、電玩軟件到玩具模型,他們會對各種新潮產品都嘗試一把;從初代游戲機到次世代的PS4、Wii、Xbox和NDSL掌機,每次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都會受到他們的熱捧,衷情于正版產品,一擲千金,即使財力有限也會省吃儉用去購買,精心收藏并潛心研究。從電視、錄像機、刻錄機、平板電腦到藍光影碟機,家電的普及帶來了數碼化、去中心化的生活方式。全球化背景下歐美日韓的卡通動漫、大眾影視、流行音樂等文化產品大量涌入中國,這些行業為了生存與發展,改變了市場經營策略,由吸引兒童轉向吸引成年人。東京動漫展、香港動漫電玩節、中國國際動漫節等各種商界或民間舉辦的ACG盛會吸引了大批動漫迷。信息娛樂等無形產品儼然成為這個時代的消費風尚,贏得了眾多堅實的粉絲,為御宅族群體的擴大奠定了基礎。
2、媒介信息與影像符號的崇拜
在網絡化、數字化的媒介環境下,御宅一族的精神空間由信息組建而成。御宅族患有信息跟進的強迫癥。他們是“時刻在線”一族:泡論壇、看博客、刷微博、瀏覽IT資訊網站;使用各類通訊軟件微信、QQ、Line和Skype;也建立個性化主頁,及時自己最新的動態和心情,在時空上與最新信息始終保持零距離接觸。御宅族迷戀于ACG,高度認同自己的興趣愛好,全身心投入其中,而且把它視為日常生活的主題。他們反復研讀動漫作品,對故事情節、人物設定、臺詞、配樂等細節逐一品味,對于相關的周邊產品和行業動態也了如指掌。他們也通過各種媒介渠道把有關ACG的獨到見解和自身的熱愛之情傳達出去。沉湎于網絡社區的他們與志趣相投的網友交流討論,互相轉載資訊,對某些問題深入探討,進行人文創作,以此獲得彼此的共鳴和自身的滿足感。故而他們培養出了極強的專注力和高超的信息收集、分析、整合的能力,在熱衷的領域擁有百科全書式的專業知識。
御宅們為了掌握最前沿的資訊,他們充分發揮自身的信息采集機能,如饑似渴地收集和占有信息,對信息的渴望到了偏執的程度。對他們來說,獲取信息、跟進信息是不可或缺的日常儀式,信息容量的多寡、掌握信息的快慢和信息渠道通暢與否也極其重要。這種對信息的過度依賴,反而被信息及其所包含的價值觀控制思維,產生了信息崇拜心理。
動漫影音和電子游戲具有視聽的震撼性和畫面的直觀性,暴力、魔幻、耽美、穿越,御宅們深陷ACG中的角色和虛構的故事世界不能自拔,他們崇拜這些極具魅力的影像符號,追逐影像化的真實。媒介技術帶來了“觀”與“聞”的無所不能,不斷滿足人的視聽欲望也不斷刺激人對影像的消費。媒介延伸的不僅是人的眼睛和耳朵等感覺器官,更是神經系統向整個世界存在感覺的延伸。宅青們對真實的崇拜轉移到了對影像符號的崇拜,被媒介表象所麻醉,將那些被修飾、被美化的虛擬世界當作精神家園。
3、媒介化虛擬世界的崇拜
御宅族極少與“圈外”人直接交流,他們更擅長使用網絡媒介制造一個符號化的自己,以興趣愛好為中介尋找同道中人交流互動,比如以虛擬的身份加入線上論壇的討論,以角色化的表演參加動漫展、COSPLAY、同人志販售會等線下活動。他們在族群內部中的交流也有著獨特的語言符號和思維方式,如使用一些來自動漫作品的詞匯“腹黑”、“殘念”、“賽高(最棒的)”、“KUSO(可惡)”等等。這些都是御宅們詮釋自我、與人交際的獨特方式。
網絡游戲所建構的二次元世界也極具誘惑,“游戲宅”可從中體驗到現實世界中難以獲得的征服的樂趣、暴力的酣暢和無盡的,這些可在虛擬世界盡情享受的快樂在實體世界中卻不易獲得,因為這不僅需要持續奮斗與努力,有時候還要犧牲自由甚至生命。而虛擬世界消解了現實世界的各種限制,御宅青年遁入網絡空間掙脫枷鎖,無拘無束,不擔責任,尋得了一種虛幻的自由和幸福感。御宅族癡迷于“居住”在由媒介和自我共同建構的虛擬世界中,虛擬身份的匿名性也使得他們可以在虛擬現實中更加安全、暢快地釋放本真的自我,以替代與現實社會的互動。
浸虛擬世界不僅是他們接觸和認識外部世界的一種途徑,也成為他們逃離現實的一種方式。有一項調查表明國內御宅青年接觸率最高的媒介是個人電腦,其使用動機以“逃避壓力”為首,越是具有逃避壓力需求的,網絡的使用程度越高。③國內御宅族的主體集中在80后年輕人,這一代人多數是獨身子女,從小被呵護被寵愛,同時享受著相對優厚的物質條件。但是他們是孤獨的一代,從小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在電視影像中成長,習慣了獨處,對新興的互聯網新媒體的使用也游刃有余。長大后,他們才發現自己不是這個實體世界的主人,面臨學習生活的壓力和激烈的社會競爭,更加傾向于躲在自我筑構的精神空間中自我保護,而此時ACG成為了暫時可以忘卻焦慮與困惑的港灣,網絡虛擬世界成了施展才能的舞臺。
此外,現代媒介技術在滿足他們的物質和精神雙重需求方面比以往更加便捷。網絡虛擬世界將社交、教育、金融、貿易、娛樂融匯一體,網絡購物、網上訂餐、遠程教學,不用舟車勞頓,只需動動鼠標和指尖,日常生活便輕松愜意,生活無拘束,也擁有更多自由時間去經營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為外在的人情世故所累。
“御宅”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存方式,社會對他們的態度應該更加寬容和理性,與其將他們視為異類,不如將其視為信息化社會的必然產物,以平常心對待,并將御宅族的生活形態、思維習慣、交際方式納入現代社會行為方式中。而御宅青年也應該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區分開來,直面真實的人生,追逐夢想,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①葉凱,《御宅文化的經濟空間》[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②樊葵:《媒介崇拜論:現代人與大眾媒介的異態關系》[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10-11
③易前良、王凌菲,《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動機研究——以南京地區為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4)
篇8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傳統方法自行吸入,期待結果為0
但各位是否有認真的思考過,“吸血”真的能夠保持年輕么?到底要通過何種途徑去“吸血”才對呢?又如何才能青春永駐呢?
“自行吸血”這種方法是最為接近傳統吸血鬼的吸血途徑,但如果使用這種方法,首先你要先具備兩顆吸血鬼專用尖牙,這樣才夠形象。從醫學上講,患有少汗型外胚葉發育不全綜合征(Hypohidrosis Ectodermal Dysplasia,簡稱HED)就會長的像吸血鬼,就是一種除了牙齒發育不良外,還會影響到毛發、汗腺發育的遺傳性疾病。國際上在1996年就有學者發現了相關的HED致病基因——EDA基因,它定位于人類X染色體上。隨后,很多學者先后在HED中發現了EDA基因突變。由于EDA基因為X染色體連鎖隱性遺傳,此基因突變造成的嚴重表現——多顆牙齒缺失,只會發現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則癥狀輕微,一般只會有牙齒形狀的異常(比如牙齒過小、錐形牙),但可以將致病的遺傳信息遺傳下去。
其次,你需要具備一定吸取血液的相關知識,比如靜脈血液和動脈血液哪一種更適合飲用。不過不論哪種,血液本身含有鐵元素等的大量礦物元素,PH值偏堿性,因此血有一定的咸澀口感,你又是否能夠克服如此味覺極限。當你從活體處獲得血液后,它是需要進行冷藏保存的,正確處理后的新鮮血液通常需要保存在2-5攝式度的冰柜中,并且新鮮血液的保存期一般不宜過長。若是動物血液直接冷凍就可以了,不過如果用于食用的話,建議冷凍不要超過48個小時。
英國男孩喬治和西蒙兄弟就是患有典型的少汗型外胚層發育不全綜合征,有臉色灰白,頭發稀少,沒有眉毛,牙齒不全等癥狀。他們所患的HED是一種除了牙齒發育不良,還會影響到毛發、汗腺發育的遺傳性疾病。其實,從他們的家族照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父親容貌正常,而母親的容貌與常人略有差異,眉毛稀少。因此可推測,兄弟倆的EDA突變基因是遺傳自母親。由于EDA基因為X染色體連鎖隱性遺傳,此基因突變造成的嚴重表現——多顆牙齒缺失,只會發現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則癥狀輕微,一般只會有牙齒形狀的異常,如牙齒過小、錐形牙等,但可以將致病的遺傳信息遺傳下去。女性攜帶者的后代中男性有50%可能患病,女性則有50%可能為攜帶者。
中國 這種病例也不少,據記錄2000年到2002年就有3位此類患者到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修復科就診,分別只有4歲、5歲和10歲。這幾個小病人不僅口里只有幾顆牙,經X片檢查發現,恒牙和乳牙多數缺失,也就是說,即使到了換牙的年齡,也不會有牙長出來。此外,還有毛發稀少,皮膚干燥,出汗不暢的問題,是少汗型外胚葉發育不全綜合征的典型表現。研究通過對這幾例患者EDA基因的突變檢測,分別在此基因上發現了不同的突變位點,進一步證實了EDA基因突變與HED的關系,且發現了不同于國外報道的突變形式。在另一個X連鎖隱性遺傳的單純型先天缺牙家系(3代17個樣本)中,也發現所有男性患者皆存在EDA基因突變。由于先天性牙齒缺失的病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牙齒數目不對,加上表現也各不相同,所以訴求也不同。有些是因為牙齒稀疏,東倒西歪,最先去的是正畸科,想讓牙齒變整齊;有些由于沒有恒牙,一直到十幾歲乳牙還沒有換,于是會去看兒科或外科,想拔掉滯留的乳牙;最嚴重的是三四歲了連乳牙都沒有長,前來尋求原因和修復治療。
DIAGNOSE
診斷
牙齒的缺失不僅會影響咀嚼功能,使得小患者無法正常進食,可能引起營養不良;還會影響頜骨發育和美觀,對身心發展都有不利影響。因此,此課題還根據臨床幾百例患者的治療特點,提出了先天缺牙的治療原則——早發現、早治療、多學科合作,一步步進行序列治療。先天缺牙的兒童和青少年,特別是乳牙也先天缺失的患兒,由于缺牙的部位缺少應力刺激,會使得頜骨發育不足,影響面部形態,所以應盡早戴用義齒。除了恢復缺失牙的功能,避免牙齒不齊,也能減少由于缺牙帶來的頜骨發育異常。兒童的頜骨還在不斷地生長發育,所以在修復治療過程中,還應定期復診隨訪,根據不同的年齡及生長發育狀況修改或更換義齒。口腔醫學多個專業領域的合作也是治療中不可缺少的,馮教授還指出,有些患者需要先進行正畸治療,集中缺牙的間隙,再行修復治療。也有的需要先行可摘義齒的修復,為成人后種植修復作準備,但是否能做種植牙,還要看患者頜骨骨質的條件,需要綜合分析。
科學“輸血”
直接吸收,卻是擔心多多難以下手
對于健康的人來說將血液直接喝下去的方法實在是難度太高了,而且當下科技如此之發達,科學“輸血”便成為了維持美麗年輕的又一途徑。不過,既然要科學“輸血”,那你就必須考慮到相關的問題,比如血液來源是否安全、你對于各種血液的獲取的知識是否熟知、整個輸血過程你又是否熟悉等。
輸入其他生物血液
會引發血液疾病乃至死亡
如果你想要輸血卻又因資金的缺乏而無法獲得健康人類血液的話,你可以嘗試一下輸入和人類血液類似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的血液,比如黑猩猩、長臂猿、獼猴和狒狒,它們擁有A型血和B型血(但注意黑猩猩并沒有O型血),同血型的情況下在理論上是可以輸血的。至于其他哺乳動物乃至其他綱的動物,由于血液蛋白的構成與人類完全不同,因此理論上是不可以相互輸血的。
歷史上目前公認的是英國的Lower開創了動物輸血的先河,法國的Denys是第一個在人體上輸血的成功者。1665年,英國醫生Lower首先將一條瀕死的狗靜脈與另一條健康狗的動脈用鵝毛管連接起來,受血的狗竟奇跡般的起死回生。1667年,他又用銀管將羊的頸動脈連接到人的肘部動脈上,把羊血輸給了人,又獲得成功。同一年Denys用同樣的方法把羊血輸給一名有病的男孩也獲成功。后來Denys又給一位愿意做實驗的健康人輸羊血,還是安然無恙。但當他把小牛動脈血輸給一名梅毒患者時卻出現了意外,輸血后患者出現發熱、腰痛,并有黑色尿,不久便死亡。死者家屬狀告Denys有殺人罪。法庭判決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經巴黎醫學部批準不得輸血。以后法國議會和英國議會均下令禁止輸血。在此后的150年間,曾一度轟動醫學界的輸血技術再也無人問津。一直到19世紀初期,英國醫生Blundell開創了直接輸血法,并首創了重力輸血器,利用重力來做輸血時的推動力,他在1818年12月22日于倫敦舉行的內科學會上做出了相關報告,再次引起了醫學界的轟動,這種輸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00年左右。
輸入不同血型的血液
會導致血液凝集
在輸血時我們都十分清楚要輸相同血型的血才可以被自身吸收,但是很少有朋友理解這是為什么,輸了別的血型的血又會如何呢?
我們最為熟知的血型系統是ABO血型系統,就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根據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為A、B、AB、0四型。正常情況下只有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輸血。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緊急情況下,因O型紅細胞無凝集原,不會被凝集,可輸給任何其他血型的人。AB型的人,血清中無凝集素,可接受任何型的紅細胞。但是異型輸血輸入量大時,輸入血中的凝集素未能被高度稀釋,有可能使受血者的紅細胞凝集。
所以大量輸血時仍應采用同型血,除O型血的人可以向其他各血型輸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各種血型的血外,其他情況的混血會導致受血者的血液凝聚,嚴重時會導致受學者昏迷甚至死亡。臨床上在輸血前除鑒定ABO血型外,還根據凝集反應原理,將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實驗,在體外確證兩者血液相混不發生凝集,方可進行輸血以確保安全。
問題血液
導致各種疾病的傳染
時至今日,輸血技術雖登峰造極但卻是一把雙面利劍,在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的同時,也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威脅。譬如輸血可傳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使受血者不明不白染上如今最可怕的絕癥——艾滋病,還會增加罹患免疫性疾病、傳播瘧原蟲和絲蟲病的危險等。盡管社會上對供血者進行了嚴格的檢測,對血液制品進行了安全滅菌處理,但經輸血引起的疾病傳播仍時有發生。
就拿我們最常聽說也是最害怕會碰到的艾滋病來說,輸血是傳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徑之一。美國因輸血引起的艾滋病例占總病例數的1.7%。國外血友病患者因依賴輸注凝血因子維持生命,其感染率竟高達35%-70%。我國由于對供血者采用了極其嚴格的篩選措施,故目前尚未發現通過正規血源途徑而發生輸血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病例。但近年來時有非法賣血、地下制造血液制品的惡性事件發生。據悉,河南某偏僻山區19人外出非法賣血,全部染上了艾滋病。2003年前后大冶市二醫院發現有1名艾滋病感染者曾為醫院供血后,對1997年前的供血者和受血者進行了追溯式調查,找出了10多名感染艾滋病的供血者和73名因受血感染者。可見,盲目的輸血、缺少相關認知會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Correct concept
要樹立正確的輸血觀念
首先,重中之重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輸血目的!除了提高血液的攜氧能力和糾正止凝血異常這2個目的以外的輸血均為不合理輸血。
其次,輸血應該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并在輸血前了解整個輸血過程。現在有很多醫院輸血流程不規范,如配血報告單不正規全面;手術科室不按規章制度行事,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也未起到他們的作用。同時你還必須清楚知道輸血會產生的相關醫療風險,比如說輸血后的不良反應,就會引發相關疾病。
最后,有需求就要有供應,要想輸血應該義務獻血。我國的用血量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遞增,但是志愿獻血尚未成為公民的自覺行動,而且同時我國正規的獻血網點較少,每年血站采集的血液很難滿足臨床的需求,“血荒”時有所聞。
CASE
案例
2006年6月,16歲的高中女生沈某突然呈現發燒和厭食等病癥,起初其家人認為是感冒,后發燒次數不斷增多,且每次老是難以退燒,沈某父母先后輾轉于深圳、南京等地反復治療,均沒有得到明白的診斷。而沈某的病情卻越來越重,并發展為發熱不退、拉肚子、掉頭發等癥狀。2007年12月19日,安徽省立醫院一位中醫專家在為沈某檢查治療時無意中問及沈某是否接收過輸血。這時,沈某的父母恍然想起在1995年女兒5歲時,因患乙腦曾入住阜陽市某醫院,并接受過兩次輸血治療。這位專家遂為沈某抽血,經送安徽省疾病預防節制中心檢測,證明患者沈某的血樣HIV為陽性,被確診為艾滋病患者。
在得到檢查結果后,沈某在蒙受著偉大疾病痛苦的同時,還承受著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心理壓力,生活苦不堪言。2009年2月12日,為了給自己討個說法,沈某及家人決定申請法律援助,請求原為其輸血的阜陽某病院賠償其經濟喪失。但是,要對十多年前住院僅兩周的一次醫療行動進行定性,其難度可想而知。就在案件經由開庭審理,遞交材料,等候法院判決的進程中,沈某因病情嚴峻,于2009年6月20日去世。沈某的突然離去,給其父母、親友帶來更加繁重的精神打擊,負責律師與主審法官積極溝通,并懇求法院絕快速審理判決。終于在區法院主審法官的召集下,雙方當事人入行多次協商,最終達成調處協議,由阜陽市某醫院賠償沈某父母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精力侵害撫慰金等經濟損失27萬元。7月16日,當沈某的家人從法官手中接過這筆現金時,流下了眼淚。經濟上再多的賠償也換不回19歲青春少女一條健康的生命。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
都是事出有因的
歷史上的這些“吸血鬼”難道一出生就是嗜血如命的嗎?當然不是,他們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經歷,而就是在這些后天因素的影響下,正常的人開始“嗜血”,為一己之私或是身不由己……
1611年的巴托里伯爵夫人(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的訴訟案是個歷史上真實且真正嗜血的案例,巴托里夫人居住在喀爾巴阡山匈牙利山區的賽依特城堡中。她被控專門捕捉附近村莊里的少女前來施以酷刑,把這些女孩當成屠宰場里的動物般放血致死,飲用她們的鮮血,并用鮮血來沐浴,認為如此能夠保持她驚人的美麗和青春。伯爵夫人的丈夫是納達司第伯爵,常丟下她出外征戰。伯爵夫人在家閑得發慌,被仆人拓爾科慫恿學習妖術,然后便派人挾持少女來折磨。1600年伯爵去世后她愈發變本加厲胡作非為。1610年巴托里伯爵夫人的表兄圖爾索伯爵率兵攻破城堡,將她拘禁起來。她被鎖在自己的房間內,食物由一個小洞送進去,一直到1614年她死亡為止,其他共犯則一律處以極刑。據歷史記載,受害者約有300人。
BM點評
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出身名門,家財萬貫,但是她的生活并不美滿,丈夫常出征不在家,甚至會有家庭暴力。如此壓抑的生活不能逃離,只能默默忍受,必然是會衍生出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想法。同時,伊麗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又擁有足夠強大能力將這種想法實現,所以才造成了歷史上如此的血腥悲劇。不過在當下和諧的社會中,伊麗莎白伯爵夫人的悲劇是不會再次發生的。
唐武宗很排斥佛教,但卻對道教深信不疑。某個得勢的道士對他說,用人心做藥引子,可以煉成神奇的丹藥,長期服用可以成仙。唐武宗居然信了,“令諸道進年十五歲童男童女心”,下令讓全國的地方官給他供應十五歲少男少女的心臟。哪怕他要求每個行政區只上繳一顆童男心臟和一顆童女心臟,他在位時唐朝共有四十多個這樣的行政區,這樣推測一下就會有八十多人為此慘死!可是事情也并不像他預想的那么順利,唐武宗在會昌六年就“駕崩”了,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三歲。御醫說,他死于“惡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吃人心太多,以至于消化不良。唐朝皇帝中,迷信成仙的也不光唐武宗一個,他前面的唐穆宗也煉丹,吃丹藥到中毒死時才三十歲。還有大名鼎鼎的“一代圣君”唐太宗,也由于長期服用含有石鐘乳磨粉的丹藥,最后熱毒攻心,跟唐武宗一樣,也是死于“惡痢”。
BM點評
當一個人站到了社會的最高點時,他永遠不會滿足于暫時的擁有,人的貪欲會令他迷失自我渴望永恒,為了無止盡的享受衍生出更多的欲求。但好在皇帝世襲制度已經在我國消失了,天子一手遮天的現象已經不會再出現了,人們也不會再愚鈍的聽從別人的安排,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同時科學、醫療技術也都在進步著,宗教迷信、旁門左道最終都會得到科學的抨擊,如此泯滅人性的事件也是不會再發生的。
韓國著名女演員金喜善自1993年出道后,就得到了很大的關注,隨著事業的順利發展,韓國第一美女的稱號就始終掌握在她的手中。雖然在此期間群眾對于她是人造美女的輿論始終存在著,但是她的地位即使是結婚生子后也沒有受到影響。近期,她在韓國某節目中公開了自己35歲依然保持青春美貌的秘訣。她表示:“自己并沒有整過容,之所以能維持美貌,是因為定期接受輸血。”隨后,她也及時解釋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患有“紅血球破壞性貧血”疾病,需要定期接受輸血來恢復紅血球的數量。若行程過于疲勞的話,大概6個月須輸血一次。一般的情況,2年輸一次血就好,一次輸血的量大約為1600cc。
BM點評
金喜善35歲依舊容顏貌美有許多原因。首先她天生麗質,本身底子好,可不是一般人羨慕的來的。其次,對于明星來說“臉”是最重要的賺錢工具,金喜善日常也很注重美容、SPA之類的,她會花重金去保養自己。最后,整形專家也說“抽取自身的血液,通過技術提取有益物質,再采用定點注射的方式,的確能夠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不過金喜善是輸入他人的血液,即使真的有美容的效果肯定也不會明顯、長久的。
韋一笑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乃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排行第四,以無敵輕功聞名。他綽號為“青翼蝠王”,就是稱贊他「草上飛的輕功神速,而“蝠”字則是針對他吸血的惡習——因為他在修煉至陰至寒的「寒冰綿掌時出了差錯,經脈中郁積了至寒陰毒,一用內力寒毒就會發作,要吸人血免去全身血脈凝結成冰。韋一笑雖然輕功蓋世,但卻時時承受著練功走火入魔帶來的苦痛,每次發功激引內力,必須飲一次人血,否則全身寒戰,立時凍死。所以,韋一笑在發作時,不得不為此殺害一無辜之人的性命,從而獲得血液解救自己。最后因為得到張無忌「九陽神功的醫療,最終去了寒毒,擺脫吸人血的命運。
篇9
母親說她曾經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護士,那樣的話就可以照顧生病的姥姥。姥姥去世很早,我只是在照片上見過她。母親想自己當了護士,在家里給姥姥打針,就不用每次用架子車把姥姥推到村里的衛生所了。
大智 男 26歲 IT男
媽媽曾經是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女子,大眼睛長辮子。她年輕時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匹自己的黑駿馬。姥爺的“咕咕”走了之后,媽媽就很少再騎馬了。
蘭花花 女 27歲 行政秘書
媽媽小時候的夢想很簡單―一天三頓飯都能吃上辣子。那時,她們的飯菜里能提味的就是辣子了。吃著又過癮又下飯。
王小親 女 27歲 文學愛好者
直到現在,媽媽總是做著同樣一個夢―參加高考。據說,1979年的高考是惟一一年大學和專科分開報考的,媽媽為了保險起見,報了專科。最終,她以高出錄取線100多分上了咸陽一所衛校。媽媽每次說起當年的選擇都很遺憾。她曾經帶著未出世的我去過好友的大學參觀,看到古木環抱的圖書館,她悵然若失。
以前,電視機還沒有普及,整個廠區都沒有幾戶人家有電視機。但媽媽的好友家率先買了臺14寸的黑白電視機。媽媽常去人家家里蹭電視看,還要忍受別人父母的眼色,媽媽說她那時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家里也能有臺電視!
劉女士 女 54歲 會計
我的媽媽是一個帶有傳統封建思想的人,她在和我父親結婚前,就夢想著自己能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等到結婚后,她最大的夢想就是相夫教子。就這么簡單。
伊蕊愛貝 女 28歲 文案策劃員
60年代出生的媽媽,整天吃的不是紅薯就是土豆。后來只要她看見鍋里面的紅薯和土豆就哭,外婆只好給媽媽炒一把黃豆,裝在衣兜里去上學。那時,媽媽就夢想著她以后一定要嫁給一個會做好吃的男人。現在,我的爸爸媽媽很幸福,或許爸爸真的就是媽媽心中的那個“大廚”。
云優游 女 29歲 公務員
我小時候,媽媽很少與別人交流,就常常給我說心里話。記得她說她想學唱戲,一個戲班子曾看上了她,但是外公不同意,于是沒學成。有一年我做了手術,疼得厲害,媽媽為了哄我,就給我唱戲,我就忘了疼了,也許媽媽真是有點天分的。
冷亞靜 女 18歲 高中生
媽媽是一位醫生,但是她卻非常熱衷于給別人講課,她說過她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數學老師,因為她有著和老師一樣想把全部的知識傳授給別人的精神。常常因為一道數學題她都會冥思苦想半天,解出來后她就異常開心。她就是喜歡數字,喜歡數學思維方式帶給她的樂趣。
高先生 男 68歲 退休職工
母親常說,她小時候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裹腳。那時候,小女娃必須裹腳,不然就沒人要了。當時,她給我姥說,她不想裹腳,她寧愿不嫁人。我想不裹腳應該是我母親曾經的夢想吧。
流離 女 23歲 大學生
當時媽媽初中畢業,跟了個師傅學習裁剪,夢想著自己能開一家自己的裁縫店。但是后來,家里想讓她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讓媽媽和舅舅一起去了當地的一個廠子。現在,媽媽只會縫,不會裁剪了。
編后語:
在做本期話題時,不管是網上的朋友也好,馬路上采訪到的行人也好,大多數人都是先一愣,然后說―這我還真不知道,回家問問她吧。
篇10
收信人:七十九歲的老老爸和七十八歲的老老媽
親愛的老老爸:
我曾經給很多人寫過信,里面唯獨沒有你。其實我很想給你寫一封信的,你付出的辛苦,總是被我忽視,我任性、我愛鬧,我總認為你對我沒付出過什么責任。你不管我的學習,卻總在我考砸了之后狠狠罵我。你從不給我零花錢,所以我總說:“等你老了之后我絕不養你。”我從未想過我也會老,我一直覺得,你在做最普通的父親所做的最最普通的事,你從不曾為我多付出一點,盡管咱爺倆有時像極了哥們。
你有點沒出息,我一直這么認為,因為你養了一個沒出息的女兒,可沒出息的我們,卻擁有這個世界上很多有出息的人所沒有的幸福。
爸爸,你會變成一個走路需要拐杖的老頭子,老花眼已看不清報紙上的字。可能牙齒都掉光了,再也咬不動你喜歡的炸麻花。
可老老爸,你要乖乖的,不可以再喝酒。
老老爸,如果生離死別無法避免,請您一定要為了我和老老媽,把這個期限后推后推后推在后推,好嗎?
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
我最愛的老老媽:
現在,你再老也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女人。
我不怕你有什么壞毛病,但你一定不要像以前嘮叨我一樣嘮叨我的女兒。
好吧,我承認我們很像,就像是你把自己林林總總的復制了一份,比如我們一激動就迸出的眼淚和提高的嗓門,一觸即發的臭脾氣,有點自戀,五音不全,都很機車……
你說話總不算數,我年輕時總為此感到氣憤,但你現在牙齒掉光了還對我微笑,你如此深明大義的老女兒便不和你計較了……
我真的很感謝你,從小到大你很少打破我的夢想,即使知道一定不會成功也鼓勵我去做,我在很努力的生活,因為我要給你和老老爸幸福和快樂。
雖然我們總斗嘴,吵架,互擺臭臉,我還總是在家很大聲的喊你“老太婆”,但你還是那么愛我,任何好的東西都為我留著,每一份愛都給了我。
媽,你知道的,我只是想要一個不后悔的將來。
媽,每次看到你為我忙碌的背影,我都想要走上去抱你。可我不敢,因為我一直認為那樣子很矯情,會沒面子。還有,我怕我說我愛你的時候會哭。那樣很丟人。
可是媽媽,我真的愛你。媽媽,您辛苦了。
爸媽:
我知道,每個做子女的,不管成長到幾歲,都覺得自己依舊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對風暴時,習慣躲藏在父母身后;面對難過時,習慣找父母傾訴;面對傷害時,習慣緊緊拉著父母的手。我們毫無節制的索取,父母毫無怨言地給予,我們被寵溺的永遠像個小孩子。
從哪兒讀到過一句話:父母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類。
是啊,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最容易被你傷害,卻又愿意承受你的任何傷害的人,那么,他們便是你的父母。
爸媽,我給四十年后的你們寫了一封信,里面寫著我愛你們。可是,就算再愛四十年又哪里夠?
爸媽,我是世界上的另一個你們,我會是你們生命的延續,為此,我一直在努力,你們發現了嗎?
或許你們不知道為什么你們的女兒不善言辭、不懂事,臭脾氣、不夠開朗,但,在你們面前的,就是最真實的我。
感謝你們被我不懂事地傷害了那么多次,卻還是一直耐心的愛我教導我。
我們的家不富裕,可是很幸福。我們的家不大,可是很溫暖。
我的爸媽普通無奇,但他們快樂,但我愛他們。
爸媽的女兒不優秀,但她很善良,但他們愛我。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年輕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