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培訓范文

時間:2023-04-08 09:11: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戶外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戶外培訓

篇1

歷史上,中國登山協會早在1958年6月就在北京香山舉辦了登山技術培訓班,當時培訓開展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參加中蘇混合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隊員,同時幫助高山科學工作者和部隊人員掌握登山技術。那次培訓班共有90人參加,為我國登山運動的發展培養了不少骨干,為日后的一系列登山活動奠定了人才基礎。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登協還曾在四川和新疆(博格達峰)舉辦了登山技術訓練班,期間和日本展開了持續的雙邊友好交流,主要形式就是技術培訓交流。中國登山協會雖在2005年才正式成立培訓部,但1999年攀冰培訓班在北京的舉辦可謂是第一次以培訓班的形式向社會開放,這標志著專業技術培訓正式誕生。隨后,一系列的相關培訓陸續開辦,使我國登山戶外領域的培訓逐漸走向專業化、職業化。

十多年的培訓歷程,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一點點實現了培訓的轉折,也見證了培訓事業逐步壯大的艱難歷程。

三個重要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

2001年以前,非常態培訓,多根據形

勢發展需要不定期開辦培訓活動。

2001年—2004年,自攀巖教練員培訓開始,有計劃、不定期地開展培訓活動,但未納入協會整體工作中。

第二階段:

2005年—2008年,培訓工作成為協會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培訓部的正式成立使得中國登山協會的培訓工作有了“家”,培訓工作的系統化也是這個時期開始逐步建立的。當時,國家體育總局項目中心單獨設立負責培訓教育的部門為數不多,可見登山中心發展眼光之遠大。

2009年至今,在社會上培養了一批戶外職業培訓教師(共三期)、攀巖職業培訓教師(共一期),實現培訓管理的轉化,培訓體系初步構建起來。

隨著培訓的不斷發展,愛好者對培訓的需求與日俱增,2009年首期國家職業資格戶外培訓教師培訓班在北京舉辦,戶外師資隊伍的逐漸,實現了從培訓到培訓管理的轉化,我們不僅有了一支固定的教師隊伍,也體現了培訓的多面性。中國登山協會與國家體育總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陸續于2009年、2011年、2012年在北京國家登山隊訓練基地共同舉辦了三期國家職業資格戶外教師培訓和一期攀巖教師培訓,共培養了66名戶外教師和18名攀巖教師。師資班的成功舉辦也就意味著我國組建了第一批正式的職業戶外與攀巖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致力于推廣與引導全國各地的戶外運動朝著安全、科學、環保的方向邁進。?? 2013年首批高危體育項目目錄公布,屬中國登山協會管轄的四個項目即高山探險、攀巖、戶外運動、攀冰正式進入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與考核程序,其中攀巖項目已于今年正式啟動實施,也意味著國家職業標準開始落地執行,戶外運動、高山探險、攀冰將隨之陸續邁入職業技能鑒定行列,標志著培訓工作將逐步走向職業化與規范化。

培訓體系逐步完善

今年是培訓工作值得紀念的一年,從2003年10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辦首期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班以來,今年是第十個年頭,更巧合的是,基礎技能培訓和初級戶外培訓今年都到了第100期。

截至2013年底,各類培訓班共計舉辦了378期,累計培訓8686人次,有4988人次獲得了相關從業資格證書,培訓地點遍及全國25個省、直轄市。

十年來培訓需求與日俱增。2013年全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71期,達到1748人次,比去年增長了近20%。其中,戶外培訓1356人次,攀巖培訓103人次,安全宣導員99人次,其他190人次。

在高山、戶外、攀巖、拓展四類資格培訓項目中,尤以戶外的培訓量次最高,這與我國戶外運動蓬勃發展是離不開的。截至2013年底,中登協累計舉辦助理戶外指導員培訓11期,初級104期,中級7期,累計培養戶外指導員3052人次,參訓學員覆蓋了全國各個省、直轄市。

戶外培訓經過十年的沉淀,從最初的一周到現在的13天;從野外的2天培訓到現在的連續5天野外課程;理論課從單一獨立到現在的連貫系統;教練從最初的兩三人到現在的80多位職業教師,這一步步的提高和完善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也使得戶外培訓在體系建設上成了標桿,為培訓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訓工作未來發展

培訓工作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又是長線工作,需要花大力氣、真功夫,需要耐得住的精神,尤其發展中遇到的很多困難和阻礙是更需要這樣的精神來支撐的。除去這些,還要不斷研究新問題、新方法、新發展,以符合時展的需要,可以說,正是十多年的堅持與創新才走到今天的培訓局面。

篇2

1、組織貨品:品牌商負責產品設計、研發、生產、物流;商負責貨品選擇、進口、庫存運轉等。

2、市場推廣:品牌的宣傳、定位,包括媒體、贊助等等;還有配合銷售部門組織促銷、推廣等。

3、拓展并維護銷售渠道:尋找合適的、有能力、有意愿的經銷商合作,在恰當的時間、開恰當的店銷售,并維護與經銷商良好的合作關系。

4、培訓:這里指的是對終端的零售培訓,它很必要,但它看不見摸不著,也最難量化評估其產出。

我在這簡單談談戶外品牌商為何要做內部培訓,該怎樣做。

其中絕大多數是個人經驗的總結,歡迎業內人事拍磚。

問題:很多戶外品牌商對終端直接管理的內容主要有這么幾方面:店鋪所處的商圈環境、庫存情況、促銷活動、以及貨品陳列、店鋪形象裝修等,但可能很少會過問店鋪團隊人員的情況。簡單點說,就是只管開辟戰場、供應彈藥,不管士兵能不能打~!這是為什么?

前者種種都能直接體現出來,通過數據表格、照片等方式。將這些數據加工整理后,可以用來判斷店鋪、區域的生意是否能夠持續地良性運轉,可以計算出生意容量、周期等等。而人是比較靈活的,也很難考量其產出能力。例如:同一家店配3個人,這么多庫存,“不行的”團隊做半個月銷售2萬,換一批“行的”團隊一個周末可能就銷售2萬。那么前后兩批人的區別在哪?恐怕一時半會講不清楚。一家店如此,對于動輒數十家、上百家專營店的打品牌來說,這恐怕會影響它的市場體量了!

另外,品牌公司是否過問團隊的情況,還視其終端操作模式而定。直營模式的也許會用心去管理團隊;但如果是主要由地區經銷商開店經營的分銷模式,那么品牌商就很難過問客戶的終端人員情況。遇到管理能力強的經銷商還算省心,如果客戶的管理能力不強,進而銷售業績持續不佳怎么辦呢?

講到這,我們不多談繁雜的人員管理問題了,進入主題談談和人員業務素質有關的培訓話題。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培訓并不是一種成本,而是一種高效的投資:加強員工培訓,可以滿足員工不斷成長的需求,給員工可以上升的足夠空間;可以鞏固團隊精神,使員工認同企業、品牌的文化;可以增強店鋪管理團隊的能力,促進服務質量、銷售能力的提高。因此戶外品牌商通過不斷致力于員工的培訓,可以使一線的銷售團隊保持活力和素質,進而保證良好的銷售、服務能力。

但品牌商在推進這類工作時,畢竟精力、資金是有限的,所以幫助經銷商們建立自我內部培訓的能力和體系,讓其擁有持續的自我訓練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對操作分銷模式的品牌公司來說,此類工作還有一個隱形的功能,就是對經銷商們的零售團隊管理進行監督管理。

現在來說說培戶外零售的訓該怎樣做,這些基本是個人的經驗總結。

首先做此類工作的人,就是培訓師應該是什么樣的?因為零售終端所需要的指導必須是能夠直接在銷售實戰應用中發揮作用的,所以大講理論不一定行得通,那么培訓師最好就是做此類工作出身的,比如資深的戶外店店長、銷售經理等。培訓師應該具備以下幾類知識、經驗:

1、豐富的戶外運動產品知識,以及熟知行業內的各類品牌及其產品的特點,這是必須具備的。

2、一定的戶外運動知識,最好學習過、或親自參加各類戶外活動,否則對產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零售團隊的管理經驗,最好是招聘面試、培訓人員、團隊建設、甚至開除員工的一系列經驗都有的,不然怎么輔導別人帶兵打仗。

4、產品銷售、店鋪陳列、運營以及貨品結構管理的經驗,此類指導與產品知識同樣是店鋪最需要的。

5、面對眾人演講、互動溝通的能力,其實這個是基本功,否則肚子裝的再多也倒不出來。

戶外零售培訓工作主要由四大要素組成:

(一)客戶需求分析。

不同地區的經銷商、店鋪團隊的需求各有差異,如何提供差異化的課程以滿足其需求需要仔細研究。比如各經銷商對戶外行業涉及的程度不同,就要考慮是否為其準備戶外行業情況的內容;南北環境不同導致銷售結構不同,就要考慮產品知識、店鋪陳列方法的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需求不同,初級階段更注重產品相關知識,在其積累了一定經驗后更注重拓展開的知識……

(二)內容設計。

根據各地各區域經銷商的不同需要,可以設計不同的課程予以滿足,但做幾份不同的課程會比較受局限,而且效率不高。我借鑒了部隊使用的模塊化訓練管理模式,把不同內容做成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在實施中比較容易靈活掌握重心和進度了。

戶外店或戶外品牌經銷商一般會持續需要的培訓課題有這幾個內容:

(1)戶外裝備功能基礎知識,這個是每個新入職員工必須做的;

(2)戶外運動常識,賣戶外的不一定是玩戶外的,但此類知識是銷售團隊必須了解的,如果能實地參與戶外活動體驗產品效果最好;

(3)銷售技巧及消費心理知識,新人不懂、老員不屑是店鋪團隊的通病,變著方式做此類訓練可以保持團隊銷售的活力和熱情。

另外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培訓內容也需要有所區別。針對基層,也就是店員、店長一級的訓練內容主要有:產品功能知識;店鋪陳列技巧;銷售技巧;戶外運動常識等。這一部分的占比最大,尤其在推進培訓工作的初期,或經銷商的經驗還不太豐富的時期。

針對銷售管理層,就是零售主管、主任的訓練內容主要是:產品功能知識;產品線結構常識;團隊日常訓練的方法等。其中日常訓練方法的部分,講過多理論方法不一定行的通,由于各經銷商的內部組織架構不同、該崗位人員職責輕重不同。所以必須提供若干套較完備的訓練方案給對方執行,并結合一定的實踐經驗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其分析、解決其中可能碰到的問題。

(三)培訓方式。

在一個品牌發展的初期適合進行相對密集的點對點培訓收,當品牌發展到一定大規模后需要改用區域集訓的方式。

品牌發展之初,在經銷商、店鋪團隊不成熟,對產品、市場了解不多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的基礎類訓練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單店產出。同時,由于此階段網點數量不太多,具備此種培訓方式推廣的條件。

當品牌的體量越來越大到一定程度后,點對點的經細化培訓的效率就會變的越來越低,畢竟品牌商的精力、資金各方面都是有限的么。這個階段采用地區集訓的方式會比較可取。比如以北京地區為集訓中心,輻射周邊的天津、河北、內蒙等地,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但這種做法的前提是,被輻射的周邊區域必須要有專門負責此類工作的接口人,或者說培訓人,否則對這些區域幾乎沒效果。所以在初期階段時,品牌商就需要將各地的培訓網絡逐步建立起來,為后期作準備。

(四)實施周期及持續管理。

一般戶外品牌的產品周期為一年或半年,這個視產品線特點而定,比如以服裝為主打的品牌多為半年,以裝備、鞋類為主的品牌有一年或半年的,雪上運動品牌甚至只有冬季。那么針對不同季節的產品結構,經銷商會需要不同內容的培訓內容,這就需要掌握培訓周期了。新晨

隨著產品周期進行“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的基礎培訓很簡單,根據每季產品線的區別來做就行了。但這種密度和強度很難滿足客戶持續的需求,除非他們的店鋪和人員從不發生變動。這就和在培訓方式中提到的建立訓練網絡聯系起來了,除了定期地提供適合當季產品線,以及經銷商所處階段所需求的培訓課題外,讓當地的培訓對接專員承擔起日常的定期訓練非常重要。

篇3

課程實用性強傳播前沿知識

國際野外急救培訓課程上,孫老師帶領8名學員在一個露天平臺上模擬野外突發哮喘時的場景,剩余學員則一板一眼地扮演起施救者。“你們假扮成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在山上吸了一口冷氣,一下就滾下去了,腦子撞到石頭上。”在國際野外急救培訓課程上,培訓教師孫靈野正面授機宜。“你們要假裝呼吸很快,如果救援人員問呼吸為什么這么快,你說有哮喘,如果問你有噴霧藥嗎,你說有,但噴了沒用,再噴,還是沒反應。”

課堂上,同學們可以隨意提問,隨意發言,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兩天的課程。

“你看你前額有塊淤青,伴隨頭疼、嘔吐,這說明什么?腦部受損,顱內壓升高!”孫老師則頻繁使用PPT,圖文并茂、聲情并茂地講解,在頻繁的提問和互動中,引導學員們輕松愉快地掌握野外急救知識。

貴陽醫學院大學體育教育部的田維華感嘆道:“這樣的課程挺實用的,兩天時間太短了,信息量太大,有點消化不了,如果能上4天課就好了。”

來自浙江溫州大自然戶外的曾勝平認為:“戶外運動本身肯定是好事,不過確實存在風險,在西方國家也一樣,傷人甚至死人的事情也是經常有的,但它們有非常健全的救助體系,不應該因噎廢食,出了事就限制。”

課堂上,孫老師還澄清了戶外急救中的一些誤解,比如,冰敷只是緩解疼痛,并不能治療;比如,傳統對心肺復蘇技術的理解,必須先吹氣再按壓,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先吹氣或先按壓都可以。

建立戶外繼續教育制度

培訓與教育研討會期間,各位領導和專家都做了主題發言。

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續川以《登山戶外文化初探》為題,系統介紹了文化與登山戶外運動的關系;培訓部主任馬欣祥博士則介紹了我國戶外培訓教育現狀;總局職鑒中心職鑒管理部丁濤博士全面介紹我國體育行業特有職業技能鑒定的有關內容;培訓部教練王云龍介紹了戶外職業培訓管理及其意義;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楊漢老師介紹了我國高等院校戶外專業方向教育現狀。

戶外教師、領隊要帶隊出行,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本次培訓除了組織理論考試外,培訓結束前,還對學員們還進行了體能考核:登頂懷柔紅螺山,“關門時間”為90分鐘。幾乎所有學員都順利通過。

馬欣祥博士說:“希望把戶外繼續教育制度建立起來,讓學員通過這樣的培訓,對戶外運動的新發展有所了解,對專業的內容有所鞏固。”他認為,這次培訓及測試也達到了預期效果。教育研討會也為地方登山協會和高校教師搭建了一個平臺,學員問加強了交流,增進了友誼。“這些教師其實已經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從數據上看,培訓總量已經提高了1倍,質量也提升了不少。這樣的培訓我們會堅持辦下去。”

兩項舉措助力戶外培訓事業

在本次研討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了兩項消息:設立登山中心科研課題;實施戶外優秀教師培養計劃。

篇4

【關鍵詞】  頸椎病;圍術期;自護理論

【摘要】  [目的]總結對頸椎外傷病人圍術期的自護培訓指導的護理體會。[方法]對60例病人圍術期分階段性進行自護指導的培訓。包括術前準備、術后床上功能鍛煉及康復期的自護培訓指導。[結果]經過系統性、針對性、計劃性的指導,病人均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復,未發生護理并發癥。[結論]自護指導在頸椎病人康復治療中效果顯著,通過自護培訓指導,使病人能正確系統地進行自護,縮短病情,減少并發癥,提高病人生存質量。

【關鍵詞】  頸椎病;圍術期;自護理論

頸椎病病人在手術治療或保守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功能鍛煉,以促進不同程度受損的脊髓功能恢復以及盡可能保留現有功能,減少并發癥,頸椎外傷屬突發事件,對相關的自護知識缺乏,故對于圍術期病人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鍛煉指導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自護理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科將自護理論運用于頸椎外傷病人圍術期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6年4月—2007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頸椎外傷病人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手術治療54例,非手術治療6例;年齡20歲~68歲,平均41歲;住院10 d~45 d;運動感覺全部喪失6例,部分運動感覺減退54例。

2 自護指導方法及內容

2.1 方法

病人入院即由崗位護士根據病人病情分階段制定自護培訓計劃,包括術前準備指導、術后床上功能鍛煉及康復期的自護培訓指導。要求病人及家屬同時參與,采取床邊示教講解,并發放相關資料,認真聽取病人及家屬的意見,及時評估及全程監護。

2.2 指導培訓內容

2.2.1 術前準備指導

術前心理護理:頸椎手術在脊柱外科手術中風險相對較大,術前病人對手術充滿恐懼和焦慮的心理。完成自護活動需要智慧、經驗和他人的指導和幫助[1]。針對此種心理,采取了以下方法進行心理護理:①術前常與病人溝通,取得病人的信任。②了解病人緊張焦慮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對病人進行護理,并列舉手術成功的范例解除病人緊張的心理。③向病人解釋手術的大概過程,使病人心中有數,解除其恐懼的心理。④指導病人家屬對其生活上給予細心的照顧,關心愛護病人。 術前飲食:指導病人多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增強體質,提高組織修復和抗感染能力。術前適應性生活功能訓練:指導病人床上大小便及軸線翻身的方法。要求吸煙病人戒煙,每日早晚各做20個深呼吸訓練,指導病人正確采取胸式呼吸或腹式呼吸方法。

2.2.2 術后床上功能鍛煉

在執行頸椎術后護理常規中,要求病情穩定后著重強調床上功能康復訓練的指導,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強直等并發癥的發生,對癱瘓病人尤為重要,可指導主動或被動運動。術后麻醉清醒后即可應用部分補償系統進行床上操練習,操作前指導病人進行全身肌肉放松練習,每個動作5遍。床上操練習方法:采取腹式呼吸,目的是激發小腹部的9條經絡,使人體處于穩定平衡狀態,同時有利于大腦的調整與安眠[2] 。身體仰臥,兩手臂與軀干垂直,右手掌心壓向左手掌心并慢慢深呼吸,同法兩手臂與軀干垂直,左手掌心壓向右手掌心并慢慢深呼吸。右側腿屈膝平放,左側腿抬起平放,右側腿向旁側打開30°后收回原位[3]。另左側腿同法練習。兩腿后跟不離開床面,同時外旋轉內旋轉左右搖擺,活動腳趾。床上操練習完畢后,可請家屬幫助按摩。注意事項:指導病人正確進行床上操練習,做床上操的動作稍緩慢,并用好護欄,注意安全。

1.2.3 康復期的自護指導

在病情穩定后,要求指導病人從功能需要進行鍛煉達到恢復該功能的目的,不論對于神經系統,還是肌肉本身,只有進行該項功能鍛煉,才能達到康復的要求[4]。例如走路功能,只有進行走步的各項動作的訓練與練習,才能學會走步。功能鍛煉要求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如平臥、翻身、做起到自己吃飯、看書、穿衣等,要求護士給予全面指導,反復評估,才能做到安全有效。

3 結果

對60例病人分別在出院前1 d及初次復診時進行問卷調查,對自護知識知曉率達98%,本組病例均獲得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復,未發生護理并發癥。

4 討論

對于頸椎傷病的治療,無論是非手術治療還是手術治療之后,均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康復治療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頸椎傷病病人,除采取各種臨床治療外還應包括治療結束后的職業訓練、社會活動、家庭生活的安排與訓練等。頸椎外傷病人功能鍛煉多數在病人及其家屬的協助下共同完成。然而臨床上病人及家屬對于功能鍛煉普遍有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術后病人需臥床休息,病人本身也不敢或是不愿盡早進行功能鍛煉。頸椎外傷屬突發事件,自護知識缺乏,給病人及其家屬造成很大的困惑,對病人的康復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系統、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功能鍛煉,自護指導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自我護理是個體為維持自身的結構完整和功能正常,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過程,所采取的一系列自發的調整行為[4]。自護理論為評估人的自護需要和自護能力提供了理論依據,針對不同時段進行康復功能指導,使病人及家屬能及時掌握疾病自護的護理技巧,促進疾病康復,減少并發癥,提高病人生存質量,同時也大大減輕護理風險。

【參考文獻】

   [1] 李曉玲.護理理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354.

[2] 林菊英,金橋.中華護理大全[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9051909.

篇5

【關鍵詞】低年資護士;培訓;體會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82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614-02我院是一個快速發展中醫院,近兩年雖然新成立了一些臨床科室。普外科還包括甲乳外科,腫瘤外科和胸外科。所以是病種多,病人多,病情復雜而且護理工作量大的一個科室,再加上新成立科室抽調一些工作經驗強的護士去充實。因此從2010年――2013年有低年資護士10人進入我科工作,成為普外科臨床護理工作的主力軍。通過規范化三基三嚴培訓,能快速適應臨床工作。并在市級護理技能操作比賽,院內禮儀情景劇比賽及科內應急預案演練都取得不俗的佳績。本人作為病區護士長談一下低年資護士培訓的幾點體會:1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

新護士入科后介紹科室環境、物品的管理擺放,熟悉各班職責及工作流程,專科護理操作及專科護理常規。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加強護理核心制度學習并考核。每月制定表格并評分。讓核心制度貫穿日常護理工作中。讓她們一開始就養成按章行事、落實制度的好習慣。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在制度落實的過程中鼓勵高資歷護士身先士卒、身體力行。新進護士大多是以高資歷護士為學習榜樣,發揮護士長和高資歷護士的積極榜樣作用,幫助新進護士養成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工作習慣。2關心和尊重低年資的護士

嚴格要求對鍛造新進護士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也要看到現在的新進護士和地年資護士以90后剛畢業的學生為主。受成長環境的影響這部分護士個性比較強,在嚴格要求的同時關注這部分護士的個性成長也是有必要的。關心這部分護士心理成長,尊重他們的個性,理解他們,在工作中及時給予指導。同時,在管理這部分護士的方式、方法方面也要注意得當。例如:對于新護士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敢于為其承擔責任。對于他們出現的錯誤,在批評的語言上注意維護其自尊心。護理團隊的凝聚力自會提高。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激發低年資護士的工作熱情,調動低年資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目標任務。3培訓內容要不斷更新

培訓是新護士成長的有效手段。但當前許多醫院對新護士的培訓過于傳統。重視培訓內容的不斷創新時非常必要的。例如:5.12護士節組織禮儀情景劇表演,可以規范她們的行為禮儀。每月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病人護士醫生家屬都由她們扮演。通過表演可以檢查新護士掌握的真實的技術,檢查其操作是否規范,是否掌握的科學的應急救護技術等等。同時對鍛煉新護士的心理素質有重要幫助。4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

護患關系是指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活動中與病人建立起來的一定聯系的人際關系[2]護患關系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心理變化,與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密切的關系。要培養低年資護士真誠、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積極與患者溝通,溝通是人們用各種方法傳遞和接受信息的構成和結構。[3]良好的護患溝通是減輕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進護患之間理解和支持,是提高護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4]在護士間關系的處理上,高資歷護士具備豐富的實踐檢驗,能做到應對得當。但新護士由于缺乏經驗,加上心理有一定畏懼,在與病人溝通方面不能靈活應對。高資歷護士要多鼓勵他們,鍛煉他們與病人的溝通能力。鼓勵新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多關心病人、理解病人。有效的溝通使患者處于接受檢查和治療的最佳狀態,和諧的護患關系可使患者對護士產生信任感,增加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從而支持配合護理工作。5培訓護理標識在護理安全中的應用

5.1規范化的使用護理安全標識懸掛或佩戴時。對患者進行核對,并與患者溝通。告知意義和重要性。鼓勵患者參與安全管理。

5.2使用護理安全標識的目的在于“警示”而非“免責”。設置標識對護患雙方都起到了警示作用。

5.3在臨床中因為腕帶標識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病人因為洗手或者下去活動時會摘下腕帶。在臨床工作中督促低年資護士查房和治療處置時核對腕帶時行握手禮核對。間接地讓患者知道腕帶的重要性.增加患者佩戴腕帶的依從性。6培訓落實優質護理服務

6.1夯實基礎護理,做到三短、九潔、五到床頭大手術病人缺乏安全感。第一次下床時年資高的護士一定要陪同年資低的護士一道協助病人下床活動。

6.2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路徑表完成患者的健康宣教。并用粘鉤和小夾子掛在每間病房的門后。可以起到督促和檢查的作用。

6.3建立意見箱,定期滿意度調查除了定時電話回訪外。還設置了最佳護士腕帶投放箱。每月評選優質護理明星,增強了低年資護士的榮譽感。7應用激勵機制、獎罰分明

必要激勵機制是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有效的措施。針對護士的工作性質設計專門的激勵制度是有必要的。提升醫院內部的管理水平是有必要的。在激勵機制的制定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針對新護士的激勵措施。獎勵能調動護士積極性,同時適當的懲罰也是必要的。獎罰要公平、公正、公開,維護激勵制度的有效性,不斷規范醫院的內部管理。同時在績效考核和分配上做到同工同酬。8體會

醫療衛生事業是關系民生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備受社會關注的改革內容。護士長應該結合護理人員的實際需求及結合本醫院、本科室的實際情況,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護理規范化培訓,使低年資護士迅速成長為精通業務、愛崗敬業、作風嚴謹、體貼患者、儀表端莊、身心健康、技術精良的護理工作者,是我們每位護士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參考文獻

[1]王巍,田梓蓉,趙美燕,等.新護士崗前規范化培訓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2):1124-1125.

[2]鄭曄.護患關系的緊張因素及防范[J].護理研究,2005,19(1):183.

篇6

1 臨床資料

46例患兒年齡1~12歲,體重6~40kg,其中房缺17例,室缺21例,室間隔缺損合并房間隔缺損3例,法四2例,心內膜墊缺損1例,肺動脈瓣狹窄1例,右室雙出口1例。男27例,女19例。所有患兒均在低溫體外循環下(停跳或不停跳)行畸形矯正術。經精心護理,無一例因護理質量問題而影響患兒的安危和手術的順利進行。

2 術前訪視

術前1日由巡回護士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兒的一般情況,做好護理計劃兒童術前禁食10小時,嬰幼兒禁食2小時。

3 術日麻醉配合

3.1 誘導前期

3.1.1 手術間及物品準備:手術間溫度要保持恒定,對于10kg以下以及術中需要深低溫降溫的患兒,術前應在手術床上鋪好變溫毯,以便降溫或復溫時使用。控制液體入量,10kg以下的患兒應用輸液泵。

3.1.2 藥品準備術晨將體外循環手術常規及搶救藥品配制好后裝入小方盤內備用,如肝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多巴胺、去氧腎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鈉、異丙腎上腺素、魚精蛋白等。

3.2 誘導期

3.2.1 保持輸液通暢:靜脈通道是麻醉的關鍵,靜脈穿刺好后應妥善固定。協助麻醉師給誘導藥物。密切觀察病兒的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小兒呼吸道管徑狹小,且分泌物較多,巡回護士應備好吸引器、氧氣及各種監測儀器。

3.2.2 深靜脈穿刺麻醉插管后,行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穿刺,主要監測中心靜脈壓。備靜脈穿刺敷料包、生理鹽水、碘伏,5ml注射器1副、液體,麻醉師戴手套后消毒鋪巾,巡回護士將穿刺包打開,待穿刺好以后連接液體。

3.2.3放置尿管:尿量觀察是體外循環手術中一項重要指標,一般在麻醉后待各種穿刺完畢,進行導尿,根據年齡及患兒發育狀況選擇尿管粗細。測定每小時尿量,正常尿量為1~2mL/(kg•h)。

3.3 麻醉維持期

3.3.1 生命體征觀察體外循環手術進行中,巡回護士應密切觀察中心靜脈壓、心率、氧飽和度。各種監測給麻醉提供信息。

3.3.2 出入量的觀察保持液體通暢,控制輸液速度對小兒患者尤為重要。及時向麻醉師匯報轉流前、中、后入液量。手術進行中尿量的觀察是護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尿量記錄分為轉流前、中、后三階段,每一階段均向麻醉師匯報。

3.3.3 藥物的應用根據麻醉師的用藥習慣將術前備好的常規藥物協助麻醉師應用,對于麻醉過程中階段性的用藥要主動及時輸入,如肝素應在開胸后給予、心臟復跳后根據病情應用多巴胺、硝普鈉或硝酸甘油、停機后應用魚精蛋白,為了防止魚精蛋白過敏,注射前給予鈣劑。搶救藥品配制速度快、劑量準確標記清楚。

3.4 轉運期手術完畢,備好吸引器將氣管內的分泌物吸盡。由于輸液通道多,在搬動患兒時動作輕柔,協助麻醉師妥善處理好各種管道。在搬運途中保證氧氣供給,升壓、降壓藥、給鉀通道由巡回護士專人管理并與麻醉師一起送ICU,并向ICU護理人員交接。

4 體 會

4.1 通過術前訪視,巡回護士可以與患兒及家屬接觸,充分認識患兒,避免年齡小不能核對姓名而發生差錯。陪患兒玩耍,在語言上鼓勵、表揚,增加信任消除陌生感,可以增加其主動配合的勇氣和信心,減少哭鬧,使部分患兒可以不用肌肉注射氯胺酮而平靜入手術室。

4.2保持室內溫度,術前半小時調節手術間溫度為27℃左右,低體重及術中需深低溫的患兒術前放置變溫毯,復溫前半小時打開,調至38℃。

篇7

作者單位:530021南寧市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外科

黃紅燕:女,本科,主管護師

通訊作者:應燕萍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廳立項課題(桂科攻0993003C-2)

摘要目的:通過護士分層級培訓,促進心胸外科護士熟悉和適應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方法:將護士根據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進行分層級,制定各層級培訓目標,按層級目標分層進行職業道德素養、專業理論、技能等培訓并定期考核。結果:各層級護士專業知識和技能、患者和醫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得到提高,提高了專科護理質量。結論:加強對護士的分層培訓,促進護士盡快適應現代護理工作模式,提高心胸外科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 分層培訓;責任制整體護理;優質護理服務;心胸外科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59

“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是整體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相結合的新的護理工作模式。“優質護理服務工程”開展后在臨床實際工作的護理工作模式要求每個護士包干不超過8例患者,為患者提供連續、優質護理服務。心胸外科專業性強,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大手術多,搶救多,術后并發癥多,護理工作復雜,所以要求責任護士必須具備扎實、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為了幫助心胸外科護士特別是年輕護士能適應和真正掌握“責任制整體護理”,適應責任制整體護理發展的需要,提高我科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專業水平,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我科自2011年7月起,由專人負責,制定了科室一系列護士層級培訓計劃,并且按計劃逐步進行護士培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培訓對象

2011年7月~2012年9月在心胸外科一病區工作的護理人員共29人。年齡21~48歲。其中護士18人,護師6人,主管護師4人,副主任護師1人。根據護理部“護士分層級管理辦法”制度規定,將科室護士分為助理護士、初級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3個層級,其中助理護士(N1)4人,初級責任護士(N2)20人,高級責任護士(N3)5人。

2培訓方法

2.1制定培訓目標根據科內各層級護士特點結合護理部管理辦法要求制定每個層級的培訓目標、計劃,如助理護士以外科臨床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心胸外科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為主,加強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培訓及護士職業道德培訓;初級責任護士則重點加強專科各種能力的培訓和職業道德素質培訓;高級責任護士培訓重點則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制定各層級考核計劃表,根據計劃表按時完成考核,定期進行科內綜合評定。

2.2培訓內容及方法

2.2.1采取“導師負責制”方法,由N3級以上護士擔任導師,每位導師負責2~4名N2級及以下護士。護理單元分為3個護理組,指導老師和所負責下級護士相對固定在同一護理組內,以方便指導老師進行臨床護理工作指導。導師負責自己組內成員每月的各項考核考評。

2.2.2總培訓護士負責制定計劃,根據計劃安排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專科專業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護理工作核心制度及相關知識、護士禮儀人文教育等。每月安排1~2次的講課和整體查房,講課內容以專科知識為主,自行選題。有針對性地組織各層級護士講課學習,各層級護士的講課要求以PPT形式,講課課件交指導老師和總培訓老師審閱。查房以整體查房、現階段查房、小查房等形式進行,整體查房要求以PPT形式。技術操作培訓以實際操作演練方式,如各種應急演練、急救技術等。

2.2.3建立考評體系從德、能、勤、績4個方面對每個護士進行評價,采取自評和科評相結合,每月考評1次,科評由科內組成的考評小組在每月末對每個護士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反饋至個人,考評結果與獎金掛鉤。

3結果

通過1年的護士分層級培訓,各層級在大外科和護理部的理論及操作考核首次達標率為100%;責任護士崗位勝任能力考核達100%,不良事件發生率為0;護士對培訓滿意度達99.21%,患者及醫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別達到了98%和96.50%;科室獲得2011年度全院護理工作評比特等獎,并獲得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示范病房稱號。

4討論

4.1調動護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責任制整體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理念,是整體護理與責任制護理相結合的新的護理工作模式,臨床護士只有結合臨床實際工作,正確運用整體護理知識實施于日常護理工作中,才能賦予“責任制整體護理”生命力,讓每位護士真正感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年輕護士由于缺乏臨床經驗,缺乏理論指導實際工作的實踐,工作中只能完成一般的護理工作任務,但不能解決專科縱向深入的護理工作問題。心胸外科患者病情重、復雜,變化快,需要護士有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素質,才能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使護理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解決患者的問題,促進患者康復,從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在責任包干患者工作實行之初,年輕護士在工作中認識到自身業務能力的不足,對培訓的需求較強烈。通過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培訓,激發年輕護士對專業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工作中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有問題可以得到及時幫助和解決,不感到茫然和無措,自身的臨床實際工作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年輕護士的職業成就感,利于年輕護士的成長,對培訓的滿意度得到較大提高。應用導師制,使高年資護士有一定的責任和壓力,由于對知識的需求加深和擴大,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力,自身的專業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所以對培訓的滿意度得到提高。導師制學習模式起到以老帶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作用,低年資護士臨床工作能力得到提高,高年資護士專業綜合能力上升到另一層次,也逐漸接近分層培訓目標,提高了培訓效果。

4.2提高科室護理工作質量,促進“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深入開展由于臨床護理工作內容不同,患者的需求存在差異,對護士的知識和技能要求也不盡相同[1]。“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使責任護士對患者實行包干,全面負責所管患者的護理工作,責任護士必須有較強的綜合護理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形式和內涵上同時加強完善和建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2]。通過多種方法有針對性對不同層級護士的綜合培訓,使各層級護士的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在工作中各項護理措施能及時落實,從患者心理-生理和病情觀察,有問題時能和主管醫師及時溝通、解決,促進患者的康復;醫-護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多,本著一切為患者的目的,加強了醫-護合作關系,讓臨床醫師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醫師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密切了醫-護關系;責任護士能為所管患者能提供全程、連續的優質護理服務,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從而達到“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目標。

5結論

通過培訓,可以提高新的“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的護理質量,保證臨床護理工作持續進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臨床護士必須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才能真正掌握和應用。只有做“學習型的護士”才能與社會發展、醫學和護理的發展同步[3]。“責任制整體護理”這一新的護理工作模式于臨床中應用,它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護士在職培訓,重點加強護理人員護理技能和專科能力的培訓[4]。所以培訓工作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還需不斷探索改進才能保證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柳春波,盛芝仁.護士分層培訓的管理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9:20-21.

[2]楊佳華,楊海新,常宗霞主編.臨床護理教育手冊[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0:170-171.

[3]陳澤新,田玉鳳.整體護理理念的局限及新理念指定的價值取向[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5):1374-1375.

[4]卞正霞,楊曉黎,閆莉.責任制整體護理工作模式的構建[J].衛生行政管理,2011,29(1):127-128.

篇8

2013年,中國登山協會共組織了24次攀巖賽事,數量與2013年的18次相比有明顯增加,其中包括世界杯、亞錦賽、亞沙會等國際性賽事9個、全國性賽事15個。2013年最大的亮點是分別在重慶大渡口、山東海陽和江蘇吳江舉辦了3站國際攀聯世界杯,從而使我國成為2013年國際上承辦世界杯攀巖賽最多的國家。

此外,我國自行開發設計的“攀巖比賽電子信息處理系統”在賽事中的運用,使賽事組織已基本實現電子化、信息化和網絡化。中國登山協會也是目前國際上率先實現這一技術的國家協會,受到了國際攀聯和各國登山協會的高度評價。

競技水平實現突破老中青隊員各有千秋

2013年,國家攀巖隊(含國青隊)全年參加了10次國際比賽,共獲得5金、3銀、4銅。尤其是在伊朗舉行的亞洲錦標賽上,我國選手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摘得6金中的3金。

其中,速度攀巖名將鐘齊鑫全年共參加了全部7站國際攀聯速度世界杯中的6站,最終以1金1銀2銅的成績取得該單項年度總排名第三,平了他2008年創造的個人年度最好成績。此外,他還在伊朗亞錦賽上勇奪冠軍,并在哥倫比亞世運會上獲得銅牌。

女隊員仁青拉姆在伊朗亞洲錦標賽攀石和難度項目上一人勇奪兩金,實現了自1992年我國參加亞錦賽以來在這兩個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在2013年年末的全國錦標賽上,她又歷史性地奪得了難度、速度和攀石3項冠軍,表現出了國內無人能敵的王者之風。

賽事分級

多角度展現戶外魅力

2013年,中國登山協會共組織A級戶外賽事7個,B級戶外賽事13個。在繼續舉辦好包括重慶武隆國際戶外公開賽、浙江溫州國際戶外挑戰賽、廣西樂業國際戶外挑戰賽、福建泰寧國際戶外挑戰賽、貴州遵義國際戶外挑戰賽、河南云臺山國際登山賽、貴州甕安全國戶外錦標賽等A級賽事的同時,也與地方協會、俱樂部、企業合作,舉辦了四川興文戶外技能賽等13個B級賽事,對戶外賽事在二、三線城市的推廣起到重要作用。(圖/酷賽體育)

“中國健身名山登山系列賽”是中登協重點打造的以個人、親子等為單位的參與性較強的登山系列賽事,得到了社會的熱烈響應。2012年在陜西華山和山西恒山舉辦了兩站,2013年繼續擴大規模,在江西三清山、浙江金華山、陜西華山、新疆天山、甘肅崆峒山舉辦了5站,平均每站有3000余名登山愛好者參加。

沂山首屆國際百公里山地越野賽是2013年中登協首次推出的賽事,給國內外的山地戶外越野高手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比賽分男子、女子50公里組,男子、女子100公里組和群眾6公里組,這也是國內規模最大、路線最難、參賽選手水平最高、國外選手數量最多的百公里挑戰賽。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運動員(包括16位外籍頂尖高手)參加了專業組比賽,千余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群眾組活動。

這些不同級別、形式多樣的比賽,使更多戶外愛好者參與到規范的戶外比賽之中,更深層次地了解了山地戶外運動的魅力,也彰顯了戶外賽事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助推作用。

新興項目日趨成熟

吸引更多關注

拓展運動自2005年舉辦全國展示大會至今,已經開展了9年,目前競賽組織和管理工作相對成熟。2013年7月和8月在吉林北大壺和青海多巴基地分別舉辦了兩次全國拓展比賽,吸引媒體關注,宣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運動員的成績也有明顯提升。

滑雪登山項目自2007年開始組織全國比賽,7年來培養了眾多愛好者,技術水平逐年提高。2013年2月,在萬龍滑雪場舉辦了全國滑雪登山比賽,參賽人員報名積極踴躍;6月初舉辦的崗什卡亞洲滑雪登山交流大會,有來自國內13個省市以及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60多人參加。據統計,目前滑雪登山運動在國內發展勢頭迅猛,國內滑雪登山雪具銷售數量最近兩年在以每年36%的速度增長。(圖/白宇)

冬季山地戶外項目參照山地多項競賽模式,結合我國西北、東北地區具有群眾基礎的冰雪項目進行了項目開發和規范,使之具備了賽事活動的要求和標準。目前已經有雪地戰、雪地爬犁、雪地競速、穿雪鞋跑、踏雪板競速、冰上陀螺、雪上飛碟等項目。2013年12月在吉林北大壺和甘肅張掖民樂縣分別舉辦了全國冬季山地戶外挑戰賽和大會。冬季戶外賽事活動自2008年推出后就備受關注,尤其是最近兩年,參賽隊伍報名踴躍。事實證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冬季走向戶外,尤其在冰雪中體驗冬季戶外運動的魅力。

2013年,中國登山協會分別在麗江玉龍、嘉峪關和貴州金沙舉辦了3站全國山地競速挑戰賽。從參賽隊伍構成來看,這是一個新的群體,由以跑步為主的俱樂部和社會團體組成。比賽使該項目擴大了社會影響,為更多人了解登山戶外運動搭建了新平臺。

群眾活動開展熱烈

愛好者遍布大江南北

在組織好各項專業性賽事的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適合廣大老百姓參與的登山戶外活動也一直是中登協的工作重點。2013年迎來了第5個全民健身日,中登協全年累計開展了30余項全民健身活動。在一些專業賽事中也嘗試設立健身參與項目,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其中,了解登山,體驗戶外,使登山戶外活動成為越來越多老百姓健身休閑的選擇。

高山探險

加強山地戶外救援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山地戶外救援體系是中國登山協會近幾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 2013年山地救援工作也是貫穿全年。2013年初,整理出版了《2012年中國大陸山難事故報告書》,并舉辦第五屆全國山難調查救援技術培訓研討會。全年先后在南京、新昌、西安、興文、深圳開辦了5次全國性的山地戶外救援培訓班,分別赴美國、臺灣進行山地戶外救援技術交流。

在新疆舉辦的慕士塔格峰中巴友好聯合登山活動中,中方5名隊員全部成功登頂,并在攀登期間與巴方隊員進行了登山技術和救援技術的交流和培訓。在青海崗什卡舉辦了中日韓三國救援技術培訓,并在年底再次將韓國專家請到懷柔登山訓練基地進行授課。

2013年,中登協通過救援研討和救援演練,進一步促進和完善各地方救援工作的發展;通過中外登山救流活動,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救援工作經驗,進一步推動我國救援體系的建設;通過救援技能培訓,培養了各地方救援隊伍的骨干力量, 以適應現在參與登山和戶外人群增多后山難事故頻發對救援工作的新要求。

培訓成果穩步提升

2013年,中登協共在18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71期次,累計1750人次受訓,比2012年增加了近20%的培訓量次。

其中,基礎技能23期次,培訓學員584人次;初級戶外指導員培訓27期,培訓學員658人次;中級戶外指導員培訓兩期,培訓學員59人次;初級攀巖指導員培訓5期,培訓學員105人次;攀巖裁判員培訓1期,培訓學員20人次;攀冰技術培訓班4期,培訓學員43人;高山技能培訓班1期,培訓學員19人次;國家職業資格攀巖考評員培訓1期,培訓學員28人次;全國戶外安全宣導員培訓班6期,培訓學員134人次;全國戶外培訓及科教研討會1次,參會人員100人次。

科研開啟發展新篇章

2013年中登協召開教科研討會1次,結題與開題報告會1次,特設課題論證會1次,聘請了一批相關專家關注戶外研究,同時搭建了良好的戶外教育與科研的交流平臺。

2013-2014年度科研共收到20余份課題申報書,16項獲得批準,并在企業的資助下啟動了“全國登山戶外參與人口調查與分析”特設課題。“全國登山戶外參與人口調查與分析”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項科研活動,研究內容包括戶外人口的社會學基本特征、時空分布特征、活動內容、組織形式、消費行為、動機分析、參與行為影響因素以及障礙因素識別等廣泛的內容,將對戶外運動的發展奠定科學基礎,為政府和社會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攀巖希望之星

自2009年開始舉辦的全國青少年攀巖推廣活動 “攀巖希望之星”推廣范圍逐年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2013年的“攀巖希望之星”更是邁上新臺階,4月至11月,持續7個月的時間在全國40個城市、50個推廣點開展,直接參與攀巖的青少年達到3萬人次,整體媒體推廣累計影響人群超過千萬人次,媒體推廣和報道的總價值近1000萬,全國共有100家以上網絡媒體及平面媒體關注并報道本年度活動,相關新聞報道超過22萬篇。

青少年登山交流

自2007年起,由中日韓三國登山協會(山岳會)共同發起的中、日、韓三國大學生登山戶外交流活動已連續舉辦7屆。2013年,第七屆中日韓大學生戶外及登山活動于8月16日—21日在日本橫濱神奈川大學舉行,中國地質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熱愛戶外登山運動的大學生參加交流活動,三國青少年在學習、生活、戶外登山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自1993年海峽兩岸登山界聯合組隊成功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后,兩岸登山界的登山交流活動一直保持著良好勢頭,兩岸青少年的登山交流活動也一直在持續開展。2013年8月16日至31日,“海峽兩岸青少年登山交流活動”在青海玉珠峰舉行。參加活動的兩岸大學生發揚了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最終共有11名隊員成功登頂玉珠峰。

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在登山活動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誼,磨練和鍛煉了自己,提高了在野外的活動能力和生存能力。

青少年登山夏令營

青少年登山夏令營是中登協已舉辦28年的品牌活動,主要面向6-14歲左右的青少年,利用暑期讓孩子們在野外體驗集體生活,學習登山戶外運動基本知識,多年來培養了諸多目前活躍在登山戶外領域的青年骨干。2013年7月15日至8月1日在北京懷柔國家登山訓練基地分3期舉辦了夏令營,共有來自北京、青海、河北、遼寧等地的300多名中小學生參加。

全國戶外安全教育計劃

重點推進

篇9

摘 要 戶外運動課程不僅能有效鍛煉學生體魄,還能培養大學生的堅強毅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提升高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介紹了戶外運動的定義及特點,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戶外運動的現狀及安全問題,并探討了高校戶外運動課程安全保障體系構建策略。希望為高校戶外體育運動課程的良好發展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 高校 戶外運動課程 安全保障體系

一、戶外運動的基本定義及特點

戶外運動的基本定義為:一項在自然環境和場地內舉行的一組集體體育運動項目群。也有部分學者將以走出家門,而更加貼近大自然的運動統稱為戶外運動。無論定義如何,戶外運動都是一項具有很強自然性和綜合性的運動,廣泛的涉及水、陸、空三界的多種體育運動。參與者可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具體需要,進行戶外運動形式的自主選擇。

與一般性的運動相比,戶外運動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特點。首先,當前的許多戶外運動帶有探險性質,其不乏很大的挑戰性,具備一定的極限及亞極限運動特點。其次,戶外運動要求貼近自然,挑戰自我,對個人毅力及團隊合作精神都有很強要求。另外,戶外運動對場地的要求較低,隨戶外環境的變化可選擇不同的項目及難度。

二、高校戶外運動課的現狀及安全問題分析

我國自21世紀初以來,對高校戶外運動的發展日益重視。200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2003年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專業課程試行方案》。這兩項文件,明確將露營、野營、溯溪、攀瀑、攀巖、登山、野外生存、遠足、郊游、山地自行車、穿越、蹦極、漂流、潛水、探險、滑冰、滑雪、定向越野等戶外運動納入了大學體育教育的范疇。2005年,“山地戶外運動”正式被國家體育總局列入正式開展的體育項目之一。

但隨著戶外運動的開展,很多的戶外運動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據不完全統計,僅2011年一年,其發生的戶外安全事件就多達100多起,而其中,高校學生戶外運動事故占到了其中的三成以上。目前,造成學生戶外運動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安全意識薄弱;二是戶外運動的相應安全教育缺失;三是安全監督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四是公共救援體系的相對不足。

三、高校戶外運動課程安全保障體系構建

(一)強化戶外運動的教育培訓

“安全”是戶外運動首先應該重視的。而要保障戶外運動的安全,其安全教育必須先行。在戶外運動課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唯有如此,才能在課程活動中保持警惕,避免因疏忽大意出現的安全問題。戶外運動的安全教育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專業教師培訓,由于戶外運動在高校的普及較慢,所以部分高校的戶外運動課程并非專業教師任教,這也給相應的戶外運動課程留下了安全隱患,因此,高校要注重提高相應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安全意識,可利用相應的在線課程培訓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并利用寒暑假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實踐技能培訓。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還能促進其實踐水平的提高,為戶外運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保障。

其次是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訓。一方面,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及戶外運動的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還應該提高學生在安全事故中的應急救護能力。針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可先對學生進行戶外安全常識的教學,并進行相應的測試。之后再通過實踐教學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并通過兩者結合運用,促進學生對戶外運動的危險預測、安全防范及應急救援等多種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二)強化戶外運動安全監督管理

強化戶外運動安全監督管理對戶外運動的安全保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戶外運動安全監督管可分為技術監督和行為監督兩種。其中技術監督指代的是對物質條件的一系列監督,包括設備器械、場地環境等,防止這些物質條件問題造成的安全隱患。行為監督則主要針對師生的行為規范,通常包括規章制度建設、組織管理、安全責任的實施、師生安全培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另外,還應該針對戶外運動進行危險預警,通過對各類戶外運動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整理工作,向學生及教師響應的預警信息,避免危險時段在危險地區進行戶外運動課程,以降低戶外運動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三)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面對戶外運動的安全事故,預防是第一重要的。但在安全之外,還要注重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避免萬一情況下的事故處理,以便事故出現時能夠進行快速而有效的應急救護。首先,學校要在戶外運動課程中開展有關戶外運動急救課程的單元,并注重模擬實踐,培養學生的自救及救援能力。并通過授課的方式,不僅要教導學生充分利用現場的人力物力進行應急處理,還要教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進行外界求援,從多個方面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

另外,針對較為嚴重的事故,要協調處理好各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其他部門幫助時,要積極聯系,并對相關課程的安排、人數等具體情況做好詳細的上報,以便于消防、通訊、醫療、交通、專業戶外救護等組織機構的協調處理。

四、結束語

戶外運動課程的開設對高校學生有著諸多益處,不僅可能鍛煉其體魄,還能培養學生堅忍不拔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但戶外運動又有其危險性,因此,學校方面一定要注意做好相應的安全教育,并協調建設好相應的安全保障體系,以便防止戶外安全事件出現,并在萬一的情況下,也能做好突發狀況下的應急處理。

參考文獻:

篇10

高敏:四川省登協救援隊全稱為。四川省登山協會山地救援工作委員會四川救援隊“,一直以山地救援為主。但山難發生的次數是可數的,因此根據目前四川旅游景區較多,事故發生率較高的特點,我們正逐漸將援救的重點從山地救援轉移為景區救援。單以某景區為例,一年就出現多次游客走失,被困懸崖的事件。救援以就近救援為原則,為此我們已成立了以當地俱樂部組成的救援分隊,如:瀘州救援分隊,宜賓救援分隊,自貢救援分隊,南充救援分隊等。他們在本地區開展就近救援工作。

《戶外探險3》:5?1 2大地震對于四川戶外,您認為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高敏:震后對于四川戶外的影響,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交通,戶外運動愛好者往返路程的增加。如:地震前,前往日隆鎮的車程為六個小時;地震后,因為道路阻斷需要繞道而行,車程要12個小時。

其次,成都附近短途的穿越路線,如龍門山,銀廠溝等,因為山體坍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我們不建議戶外愛好者貿然前往。對于這些短途穿越路線,從4月開始,我們將陸續進行考察,而后將考察結果對外公布。

5?1 2大地震后對于四川戶外整體的景觀沒有很大的改變,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以前許多穿越路線沿河溝行進,如回龍溝,虹口,地震后在路線沿途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堰塞湖,這些堰塞湖也成為了新的風景。

《戶外探險》:震后四川的戶外人群,您認為有何變化?針對這些變化,四川登協有何舉措?

高敏:大地震讓許多人認識到戶外知識,戶外技能的重要性,四川的戶外人群在擴大、人數在增加,特別是許多女性的加入。為此,我們已于2009年3月成立了全國首支女子登山戶外運動隊,由專業教練帶領,定期組織活動。

震后,短途穿越,野外露營的活動比震前多了起來,高難度,高海拔的登山活動比震前有所減少。外省來川的戶外愛好者,有的聽說仍然有小的余震就取消了計劃,但真正想來的登山者還是來了。外省來川的戶外人群雖然受到地震的影響,但影響是有限的。